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一语文教学课程

高一语文教学课程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2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一语文教学课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一语文教学课程

篇1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2)13—0050—02

今年是我省高中新课程实施的第二年,经过近两年的新课改实践,在高一数学教学过程中,我们一线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遇到了许多困惑,并有许多问题亟待我们研究和解决。下面笔者就以人教A版《数学》必修教材谈谈个人的看法,供同行们在新课程实践中借鉴。

一、新教材使用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

1.知识的顺序编排不合理。例如,必修1中的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问题要用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知识,但这部分内容却被后移到必修5,这造成学习过程中函数的定义域、值域、集合的运算等问题无法解决。

2.知识的删减不科学。立体几何中常用几何体的性质被删减后,学生对几何体的交线在底面的交点在什么地方都不清楚。

3.学科间相关知识点进度平衡没有做好。我们在进行“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内容的引入教学时,学生反映他们并没有学过单摆运动、简谐振动等相关知识;而物理教师则向我们反映,高一第一学期“力学”内容的教学中已经要用到正弦、余弦定理,而这部分内容要到必修4才学,这造成学科间相关知识点脱节。

4.课程内容多,课时量严重不足。按照《数学课程标准》,高一第一学期要学完必修1和必修2,而必修1函数部分有三章内容,36课时;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与解析几何初步,有四章内容,36课时。72课时即使按照教参上的安排,一节不耽误,每周4课时,要18周才能上完,再除去节假日和两次考试,一学期最多只能勉强将课上完。刚从初中进入高中的学生,很难系统消化所学知识,对知识似懂非懂,“夹生饭”造成学困生越来越多。

5.新教材与初中知识的衔接不紧密。高中数学中经常要用到的十字相乘法、韦达定理、立方和公式、立方差公式等内容,在初中教材中降低要求甚至没有,因此这些知识在初中时就未能真正地讲透和应用。到了高中,学生在运用相关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就感到很吃力,从而出现了一些学生无法完成的练习题。

6.课本例题与课后习题的难度不一致。在使用新教材的过程中,教师普遍感到教材中介绍新知识、新方法时,内容较浅显,例题难度也不大,但后面配置的习题难度大,好多题目是历年来的高考题,或者把旧教材中的定理、性质等用习题的形式来展现。学完例题后,有不少学生表示不会做课后的习题。如,必修1习题2.2B组的第2题:若loga■<1(a>0,且a≠1),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解此题时要用到分类讨论的思想、对数函数的单调性以及化归的解题技巧。这样的作业难度较大又没有配套的例题,因此要求教师补充相应的例题进行讲解。

7.课堂容量过大,致使教师的教学方式难以改变。新课改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却没有减少内容容量,教学内容膨胀,导致每节课的课堂容量都较大,学生每节课接收的信息量增加,课堂教学缺少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时间。为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仍然用传统讲授法,学生仍然以听讲为主。

二、新课程,新要求,新思考

新课程来了,我们怎么教?这是广大教师的困惑与呼声,也是大家最为关注的问题。新课程在新理念的落实、教师角色的转变以及新的学习方式的构建等方面,对广大教师提出了挑战。面对挑战,我们一线教师不能排斥与逃避,而要积极地进行探索和自我反思,将新理念、新教法逐步渗透到教学实践中。

1.吃透课程标准,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新课程倡导民主、开放、科学的课程理念,强调“教师即课程”。 教材不等于教学内容,它仅仅是达成课程目标的中介,它只起着参照物的作用,需要因时、因地、因人的不同进行再加工,这就要求教师不能只成为课程实施的执行者,更应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和开发者。同时,教师要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课堂上应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动手做练习,让课堂活起来。

2.搞好初高中教学衔接,为学生高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高中数学教材知识内容较初中剧增,知识的呈现更注重逻辑性、抽象性,语言叙述比较严谨、规范,知识难度加大,解题技巧灵活多变,计算繁冗复杂,体现了“起点高、难度大、容量多”的特点。因此,在高一新生学习伊始,教师就要重视初高中知识的联系,对学生在初中数学中已经学习过的概念、图形作一些整理工作,使之系统化、条理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头脑中已有的概念和形象(衔接点)加以提升。比如,对函数定义的讲解,可从初中函数定义(衔接点)出发,结合初中所学具体函数进行回顾,再运用映射的思想给这些函数以新的解释。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函数重新定义,使新定义的出现水到渠成,易于理解。同时,通过比较新、旧定义,发现原有定义的局限性,使学生的认识得以深化,对新知得以掌握和巩固。

3.倡导集体备课,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解决出现的困惑与问题,集体备课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学科之间应分科不分家,精诚合作,通过集体备课对新课程进行研究分析,合理定位,准确地把握新课程中每节课的重点、难点,使得教学计划能顺利地实施。在平时的教学中,遇到问题,要随时探究,互相交流、相互促进,用集体的智慧,加强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来指导我们的教学工作。

篇2

一、大学语文的定位、性质和目标

大学语文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学科之一,它是理、工、农、医、艺、法、经济等非中文专业的一门重要公共基础课。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全日制高校设置大学语文课程,其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基础性特点,适应当代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日益交叉渗透的发展趋势,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目标培养具有全面素质的高质量人才。”这一表述,首先明确了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和性质:大学语文的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和基础作用。通过系统地学习《大学语文》,大学生能够巩固和深化汉语基础知识;进一步提高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思维和鉴赏能力;掌握行政公文、法律文书和一般实用文章的写作方法,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能熟练地阅读和写作。再者,强调了大学语文的“人文性”,《大学语文》的最终目标是启蒙性,即“立人”教育。通过文、史、哲、艺等文学文化名著的导学与研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人文视野和学术视野,拓展阅读面,系统和梳理已学知识,获得创造性研究和思考的能力,能够正确地运用口语和书面语表达思想。最终,大学生成长为一个思想健全、心理健康,社会责任感强、具有较为扎实的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服务于社会并自觉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高素质人才。从《大学语文》课程的定位、性质和培养目标,我们可以明确一点,大学语文教育侧重于人文素质培养这一目标。人文素质的实现是以大学语文的基础性、工具性、实用性为基础的,人文素质是大学语文课程的最终目标。因此,我们不能把大学语文简单地等同于基础课,也不能只强调大学语文的工具性和实用性,在教学中应加强它的人文性。

二、高职院校大学语文现状

1.课程边缘化。虽然教育部高教司颁布的《大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了大学语文的培养目标,指出了大学语文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但现实情况则是高职院校过多地强调职业性、技能型,而弱化了大学语文教学,随意缩减课时,选用教材也注重实用性轻视人文性,甚至以《应用文写作》代替大学语文教学,将大学语文彻底边缘化,导致了大学语文人文性的沦落,没有发挥大学语文的启蒙作用。

2.教学方法单一。主要是指以传授型方式授课,将教学重点放在对教材的研究上,对学生的心理活动和情感意识缺乏足够的了解,使学生的学习成为一种被动行为,学习潜能得不到充分的释放,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次,教学依旧延续传统的模式: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理论、轻实践;重课本、轻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这种教学模式缺乏开拓意识和应变能力,限制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学生吸纳接受能力被强化,主观性、能动性逐渐弱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热情。

3.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教大学语文的教师在高职院校特别是以理工科为核心的高职院校是一个弱势群体,因为课程设置的尴尬,大学语文教师教学和科研不能很好地结合。在强调科研结果的形势下,这些教师总体上处于边缘化的位置,大学语文课程不断地受到其他课程的挤压,竞争力也在不断地减弱,现任教师转岗现象时有发生,出类拔萃的教师走向教学管理或实践教学岗位,少数坚守在这个岗位上默默耕耘的教师往往出于一份知识分子的责任感和良知。而且学校常常把此类课程的教学任务安排给双肩挑或经验少、教学能力相对差的老师去完成,承担大学语文课程的教师队伍总体力量逐渐减弱,直接影响了这门课程的影响力和教学质量。

4.教学效果评估方式不完善。大学语文课程的评估内容主要是考查学生对课堂教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考试题型模式化,不能突显学生的个性和实际能力;从评价结果上看,考试分数与教学的实际效果相差较大。为了学生就业时体面一些,只要修习了大学语文课程,教师都会给学生一个较好的分数,但其语文知识、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等方面的进步并不明显。

三、大学语文教学改革

1.重新审视大学语文的性质,改变教学观念。教育部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从此层面说,大学语文既要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审美和语言表达能力以及综合能力,同时又能用中国和世界的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精华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培养健全人格,而“陶冶学生的品德情操,培养健全人格”是大学语文的重点和最终追求,所以创新大学语文教学理念,势在必行。教师只有以高校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改变传统的教学观,把讲授大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任务上升到新时代的理论高度,把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作为己任,相信大学语文令人尴尬的现状会有很大的改变。

2.大胆整合教学内容,实施专题教学。所谓专题教学模式,是指在规定的授课时数内根据学生需求和教材特点,选取最有利于提升学生母语能力和发展学生人文素质的内容,提炼出若干个人文专题,将教材篇目重新有机地排列组合,老师授课时以专题为主线,同时也穿插对作家作品的分析,力争既教给学生完整的人文知识体系,使他们具备法理意义上的公民素养、伦理意义上的道德底线,又对学生进行审美熏陶,使他们感知先贤的人格魅力、拥有文化意义上的道德情怀和心灵意义上的爱的能力。

专题教学就是要彻底改变过去以单篇课文讲授为主,单个地介绍作家的生平事迹和作品的写作背景,孤立地对作品进行训诂、翻译,再进行思想内容的概括、艺术特色的归纳等老一套教学程序和方法,而代之以学生的精神和文化需求为导向的教学内容设置,用人文性、研究性和学术性来提升课程的文化品位;要改变过去那种零敲碎打、不成体系,一学期只教十几篇课文的局面,以增加课程内容含量。我们是从教材中提炼出多个相互关联的人文专题,并以专题系统课文,对学生进行较全面的人文素质熏陶。专题教学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利于整合教学资源,能够达到教、学的互动和双赢。

篇3

【中图分类号】G652 【文章标识码】B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5-0011-01

语文新课标明确提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的形成与发展。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的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学生对语文不感,读文章语感较差,口语表达词不达意,写作文是错字连篇,词汇贫乏想象力不丰富,就连那些思路清晰,智商较高的学生也存在视野狭窄,文章空洞,而美情欠缺的问题。这一切无不反映出学生语文素养低。由此观之,语文素养之于语文和学生的发展就显得尤其重要。

一、语文素养的认识层面

1、会么是语文素养?什么是语文素养,人们看法不一;比较有代表性的,当是人教版“实验修订本”的顾问、华东师范大学巢宗祺教授的观点。巢宗祺教授曾在由苏教版小学教材编辑部和江苏教育出版社组织召开的国家课程标准实验总结研讨会上说:“语文素养,是指学生平时在语文方面的修养,包括对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语言的积累、语感、思维,也包括一些语言能力,如识字写作能力、阅读能力、口语交际能力和习作能力,另外还有品德修养、审美情趣等。这些都涵盖在语文修养的范围内。”应当说这种提法与著名教育家华特所说的“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精神是完全一致的,但又是对语文素养的更深层次的微观的思考。

2、语文素养是如何逐步被人们重视的?应当说,社会对语文素养的重视,董艳荣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的,它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语文素养”最早见于2000年版的初中、高中大纲,但是在这两大纲中,只各出现一次,而且与“语文素质”、“人文素质”、“语文能力”并列使用,意义不明确,地位不突出。这应是人们所说的大纲的过渡性的一个体现。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学语文室的刘贞福老师说:真正在语文教学思想上起革命性变化的,是2001年版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它对语文素养的认识,在初中、高中新大纲的基础上大大推进了,那就是将语文素养视为语文课程基本理念中的核心理念、第一理念。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在实施新课程标准的新形势下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意义。

二、语文素养的操作层面

1.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敏感。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和《祝福》,这些文章也都是作者对生活事件敏感而义巧于为文的结果。这些生活事件,往往会成为“触发作家作意的激活点”,也是我所说的关于“对生活事件的敏感”的例子。在如何培养学生对生活事件的敏感这个问题上,我主张,第一,要教育学生注意自己亲身经历的。注意亲身经历,就是关注自我。第二,要教育学生注意自己读书时看到、想到的。注意所读、所想,就是关注社会。也就是说,要注意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这再两方面。

篇4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语文被人们视为一种工具。掌握这个工具谁不会?无非是有层次地说话,有条理地写文章,有观点地与人交流,如是而已。尤其在高中阶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语文的教学目标更加简单化、任务化,其深层次的内涵没有在教学中完全地体现出来。

1.语文的情感教育对高中生的健康发展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高中生正处于思想成熟的阶段,他们在校园中学习知识的同时,必然会受到浮躁的社会风气的影响,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力求做到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地双重思考,去探求语文的真谛;体会那些文质兼优的名家名篇中洋溢着的对祖国、对人民、对同志亲友、对大自然的深挚感情,字里行间洋溢的或优美典雅、或清丽委婉、或崇高悲壮的美感。因此,我们不能仅仅传授语文知识,而必须进行情感传递和情感教育。阿拉伯数字和X、Y无论经过怎样巧妙的组合,都不会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2.语文学科有着极强的人文性,而这些人文性因素则能纠正物质世界的偏差,使人文性与科学性相互补充,使人类社会得到均衡发展、持续发展、协调发展。语文着眼于人的终身发展,语文能力的提高是缓慢的,但只要善于学习和思考,就是有规可循的,它以读书、感悟、写作为基本手段,以身心体验的快乐为旨趣,以提升人生境界为目标,它着眼于人与人的感应、人与外物的感应,以此为阅读写作对象,以对真善美的追求为使命,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未能理解新课程理念的真正内涵。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但由于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一些教师还停留在原地,继续运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课堂上主要是灌输知识,跟不上时展的步伐,还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基础知识的讲授,不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学生主体地位得不到体现,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应付考试。另外,一些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就是使用新教材去教新课程。使用新教材时还套用旧的教学目标,对新教材的研读不够深入,没有建立以新教材来推动新课程实施的目标。

2.课堂上过于追求活跃的气氛,而不注重解读文本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些教师在讨论课、课外活动课等教学过程中渲染活跃的课堂氛围,从表面看,学生的参与热情非常高,教师时不时对学生进行指导,也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一贯的讲授法,这些似乎与新课程标准要求是一致的。但是很多教师在活跃课堂气氛的时候,为了达到目的,常引用一些与课文内容无关的笑料,对课文内容的讲解粗略而过,将大部分时间用于活跃课堂气氛。长期下来,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得不牢,常常出现一些语言方面的错误现象。这是因为他们对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比较片面化,在课堂上讲一些笑料,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设计一些肤浅的问题,师生之间的互动是达到了,但在此过程中,教师是表演者,学生是观看者,两者之间并没有达到真正的互动,无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三、新课标下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可采取的对策

1.语文教学在继承中求改革。

目前在新课标下,语文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多种选修课纷呈,更重要的是: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一时间很多形式化的理论成果充斥着课堂。然而这些成果却没有对教学改革起到推动作用。语文学科从古发展至今,经历了无数次的改革与创新,都是建立在继承之上的。颠覆性的改革、过渡性的超越、矫枉过正的实践,必将使语文改革受挫乃至失败。语文教学改革是中国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要不忘在传统有效的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寻求课堂模式的创新,要牢牢把握教学目的,不要盲目求新。另外,教育工作者的素质也要提高,这样才可实现教育改革的目标。

2.利用自然优势发掘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资源。

在上语文课时,学生的学习资源短缺,常常令教师感到为难。其实,只要肯动脑筋,充分利用好身边的环境,就可以指导和带领学生根据季节和地域特征,就地取材来拓宽语文课的课程资源,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为其终身发展打下良好基础。柯罗曾明确提出“面向自然对景学习”的口号,唐志契提出了“要看真山水,要得山水性情”的要求,李可染也说:“人离开了自然将不可能有任何创造。”所以,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好身边的自然环境资源,让学生身临其境,组织学生开展“走进大自然”的课程活动。比如,让学生采摘一些自己喜爱的鲜花野草和青青的枝条,随手编个花环,插只花篮,这些都是学生习作的好素材,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能力,又能为学生在写作中表现大自然打下基础。

3.积极探索教学考试评价,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1)分层次评价

学生的素质是有差异的,所以我们在进行评价时要按照学生本身的实际水平来制定不同的级别要求,并按照这样的级别来评价。我们可以制定各个等级学生的学习内容,以避免拔苗助长。只要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就要给予表扬,在这种激励机制下,自身纵向比较有利于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激发他们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对他们学好语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2)综合能力评价

语文是语言的学习,最能体现语言能力的就是对这种语言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而这是以试卷为主要考查形式的传统评价方式不能做到的,尤其是听、说的能力。所以我们要突破以试卷为主的考查形式,使考核形式多元化,这样才能全面、公正地评价语言能力。试卷中的写作部分要予以保留,这是考查写作比较好的形式,虽然它有诸如尺度不好把握等问题,但仍然不失为评价综合能力的一种适当形式。

在实行新课标的今天,如果教师不能及时地反思自己的失误与不足,转变自己的思想和教学方法,就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不能适应新的教学环境,不能培养出新时代要求的人才。因此,只有每一位教师都不断地深入学习,冷静地思考,不断地反思,才能使语文课堂真正地完善。

参考文献:

篇5

教学过程最优化也可理解为教师在自身条件范围之内能够选择最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并且能够使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在最大范围内得到发挥,从而实现教育的最好效果。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主要立足于教学效率,以期通过最小的代价来取得最好的效果。“高中语文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实施,不仅让教师合理设计教学任务,根据自身条件选择教学的合理方案,而且,通过反思交流活动,能够找出适合自己的最佳做法,从而达到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

巴班斯基特别重视对教师和学生的研究,认为研究学生和培训教师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得以实现的前提。 为了贯彻“最优化”理论,每个教师都必须具有辩证的思维,辩证对待教学设计与方法,因此,教师之间的合作交流是很重要的。平常的教学工作中,虽然有时注重了对教师的培训,但基本上是知识和技术方面,对于教师的思想和观念培训,甚是缺乏。须知,一切行为改变都是从思维和观念的改变开始,“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的实施,正是从这一点出发的。 从教材角度来说,能够深挖教材内涵,拓展发散思维。文学作品本身具有多重阐释性。这也是语文不同于其他各科的一个独有的特点。

因此,教师在授课时应全方位地、立体地挖掘文章的内涵,尽可能地去激发学生的热情,让他们大胆想象,形成不同的个人见解。“同课异构”教学活动正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能够使教师更好地分析教材,把握教材,从而深挖教材内涵。整个活动中,不仅教师能以全新的、多角度的眼光分析教材,深挖教材内涵,也能激励学生进行发散思维,大胆想象,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鉴赏力、创造力。

从学生角度来说,能够吸引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多年以来,语文教学习惯于对学生进行聚合思维的训练,在语文课堂上,教师总是利用自己的思路来牵引学生,把学生思路控制在自己思路范围之内,最终找到一个统一的答案。“把语文上成数学”是传统语文教学观念中的思想。“同课异构”教学活动,能够在中学语文教学中拓展学生的发散思维空间,给学生的思维活动以较大的范围,有利于学生发挥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培养学生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都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语文教材更加具有开放性,教师通过对教材地不同分析与理解,会选择不同的设计,从而使课堂呈现多样性。语文学科与其他学科相比较,更有自己的特点,它不像数学那样目标明确、内容清楚,这就给语文教师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也有利于教师更好的开发课程资源,教师通过自身的生活经历或者知识背景,就会建构出不同的课堂,更加吸引学生的兴趣,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通过这一活动的研究,使语文教师更好地掌握教育理论,更好地在教育教学中实践并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

高中语文教师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应认真研读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充分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在对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可以激发自主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同时,教师在“同课异构”教学活动中,通过听评课的形式,也能启发自己的教学,改进教学内容和方法。

篇6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1-0028-02

《语文课程标准》根据高中阶段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特点,明确提出要在学生语文的审美能力、应用能力以及探究能力的培养上加大教育力度,以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与提高。按照高中新课程的要求,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必须强化以下几个意识。

一、文本解读意识

解读文本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高中语文新《课标》要求阅读教学要“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本和深入解读文本的能力,是阅读教学的关键。学生走进文本,深入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鉴赏作品的价值取向、表现手法以及构思和语言,是学生阅读能力的体现,也是阅读教学追求的境界。对此,语文教师必须要从人文角度出发,以开放的教学思想和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来对教材内容进行解读,这样才能够做到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才能够带给学生对语文的独特感悟与个性化体验。同时,语文教师还必须对教材内容的用意与价值导向作细致、深入的分析与理解,用发展的教育眼光去对教材内容进行透析,做好应对一切教学事件的准备工作,最大限度挖掘教材中体现的人文价值与教学意义。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力引导和激发学生发挥想象完成对文本的解读。要注重语言运用训练,将语言运用的训练提升到一个人文的高度,让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的过程中领略语言的精妙,进而建构文本的意义,积累必要的知识,获得审美的愉悦以及语文素养的提高。

二、课堂互动意识

高中语文新《课标》明确说明,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学生与文本内容、作者以及教师间的多方对话,要在教学中增强学生心灵和思想的活动。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在于建立起学生与其他各方,尤其是与作者和教师之间的互动联系,并形成一种思想层面的交流。语文教师在这个关系网中,应该作为一个中间人,让学生和文本内容通过教师展开实质性的对话。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当作为学生的激励者、点拨者、引导者与启发者。开展学生和教师以及文本内容三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能实现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师生双方在互动中同等重要、互为主体。教师作为主体,要立足一个“导”字,而学生作为主体,则体现为一个“动”字。这样全方位的有效“互动”才能实现,互动面越广,互动层次越深,课堂教学就越有效,课堂教学就越有生命力。

语文课堂上的有效互动不是简单地追求活动的频繁,也不能简单地以课堂气氛活跃为判断尺度,而要充分考虑是否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构建课堂上的有效互动,关键在教师要努力营造宽松、民主、和谐的氛围,创设各种学习活动,促使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集体荣誉感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话语权及个人见解。

三、拓展延伸意识

新《课标》指出:学生通过高中语文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学习,要在“应用、拓展”能力上有所发展。课堂拓展是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最具生命力的部分。语文不仅是读书、识字,所以对语文教学进行拓展十分必要,这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使他们的知识结构得到完善,让他们得到全方位的提升与发展。

教学中应注重将课外的学习资源纳入课堂。拓展延伸应该围绕课文的主题和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要立足于课本,联系对比,由此及彼,化有限为无限;要有充足的背景材料,适时引用;要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总而言之,教师要树立“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的理念,注重对教材的补充、延伸、拓展和重组。

四、质疑探究意识

新课程改革要求高中语文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探究方法和探究精神。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当在注重学生判断、感受、观察以及分析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同时,发展学生思考问题的广度和深度,以使他们对语文学习、问题思考的兴趣与探究意识得到增强。不要否定学生对于事物的质疑,相反要给予相应的鼓励,要引导学生去发现文中不合常理、常情、常态的地方,让学生在自己获取知识的过程中,体验质疑、释疑中的曲折、反复、失败与成功,真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质疑探究,首先要求教师结合阅读文本,设计出能解答文本核心内容的“钥匙”性质的问题,激发学生去积极思考、探究,为学生提供探究阅读的空间;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让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获得知识与能力;再次,教师还要为学生的学习设置探究的情境,建立探究的氛围,促进探究的开展,把握探究的深度,评价探究的成败。同时,探究能力的培养应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

五、教学评价意识

高中语文《课标》还指出,对于语文课程评价不应当只是作为反应学生语文学习成效的标尺,更应当将其作为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对教学过程与教学设计进行完善的一个重要参考,以此提高高中语文教学的有效性。语文课程评价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考查学生实现课程目标的程度,更是为了检验和改进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改善课程设计,完善教学过程,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这体现了语文教学评价是多向的师生互动评价的性质,注重将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评价中应注意的是: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评价要以发展性评价理念为指导,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创设宽松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对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活动作出评价;鼓励学生敢于正视自己的缺点,学会自我评价;鼓励学生主动地对其他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评价;教师要结合学生反馈的信息,把对自我的判断和评价以及改进课堂教学的措施反馈给学生,身体力行,真正做到“教学相长”。

六、生活应用意识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多以“读书识字”为主,这在一方面的确使学生的某些能力得到了培养,但另一方面却使学生对于语文的实践与应用受到了阻碍。要改变这样的教学局限性,最简单、最直接也是最根本、最重要的一个教学方式就是在教学中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这就需要将教学场所扩展到课堂以外的地方,让学生面对社会、面对自然,加强自身对语文知识的实践与应用,增强自身对生活的感悟,从本质上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教学工作面临着巨大的转机与挑战,要想培养出符合现代社会所需的有用人才,必须要转变传统陈旧的教学思想,以新《课标》为指导,更新教学意识,注重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7

 

现代汉语作为高等师范院校重要的核心基础课程,对于培养师范类大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仿照苏联的“现代俄语”开设的,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高校的现代汉语教学改革与研究大致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1)以教材编写和修订为重点的阶段(1978—1985);(2)以教学内容调整为重点的阶段(1986—1992);(3)以教学方法改革为重点的阶段(1993—1995);(4)以课程体系建设为重点的阶段(1995至今)。总体来说,现代汉语学科建设和教学改革取得了一系列成果,教学质量也获得了长足的提高。[1]

但是,目前高校的现代汉语课程改革仍是在应试教育和知识教育的框架下进行,随着语言本身的不断发展、新课标的实施以及中学语文教学的不断改革,迫切要求培养创新型的复合人才。面对新形势,高等师范专业现代汉语的教学出现了种种新的问题。

同时,作为一门重要的工具性课程,现代汉语在师范专业的课程中理应占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它的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语言现状。[2]但是多年来现代汉语教学界却颇有这样同感:学生普遍反映现代汉语课不如文学课生动活泼,考试及格率不理想,造成了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恶性循环。为此,我们完全有必要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师现代汉语教学改革进行更深层次的审视与思考。

一、高师现代汉语教学现状简析

(一)课程定位欠科学

目前的现代汉语课程体系是五十年代确定下来的。我们模仿与现代汉语有很大差别的极富形态变化的现代俄语,把现代汉语分割成语音、词汇、语法、文字、修辞五大板块。之后,又把这种语言分类的方法和语言研究的路子直接运用于语言教学。现代汉语作为一门社会的学科,跟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民族学、历史学、符号学等其他学科有复杂的联系。目前忽略了语言学是在与诸学科的交叉渗透中发展的特点,课程定位教学内容没有充分体现这一现代特点。

(二)教学内容缺乏领先性、全面性、实用性和针对性

首先,现行课程中语音、词汇、语法、修辞四部分的内容都比较陈旧,缺乏深度,有的内容跟中学教材简单重复,也比较保守,没有或很少反映学科发展的新成果,因而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

其次,从严格意义上讲,现代汉语应包括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现代汉语方言,可目前的现代汉语教材及课堂教学往往只讲共同语,不讲或很少讲到方言,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事实上,无论从教学还是从研究讲,共同语和方言都是相互促进的。

第三,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师范学校的现代汉语教学,还担负着一个重要的使命:提高未来的中小学教师的语言教学能力和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目前的现代汉语教学与现实的需求错位,学生学了现代汉语课程后,语言素养并没有明显提高语文教学论文,尤其是作为教师运用语言的技能没有明显提高。目前的现代汉语教学只重视书面语的教学,忽视了口语是未来教师传授知识时运用语言的主要形式。这就直接导致了高师现代汉语教育与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的严重脱节,造成大多数学生对该门课程的重视度不够。

(三)教学方法缺乏启发性和实践性

目前的现代汉语教学,在教学方法上,往往只重课堂讲授,满足于一般知识的介绍,缺少课堂讨论和双边活动,没有着力启发学生去思考和发现问题,而且不太注重语言实际和研究实践,不是积极引导学生去观察和分析现代汉语共同语的种种事实,帮助学生提高语言运用能力。由于学生总是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缺乏作为语言课必不可少的实践环节,因而学的都是一些死的知识,并未转化为实际能力,而且这样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极易形成学生僵化的思维方式。

二、高师现代汉语教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内容

(一)转变观念,构建适合高师专业的课程体系

目前高校现代汉语的很多分支学科发展极不平衡,如现汉语的结构学研究和教学相对要强,其中的语音结构和法结构的教学研究则更为成熟,语义、语汇的教学研究近来也获得了长足的进展。现在的现代汉语教材(包括使面最广的胡裕树先生、黄伯荣与廖序东先生主编的两个本),都是由语音、文字、词汇、语法、修辞五大板块组成。内容大大超过调整学科专业结构后新教学计划所规定的时,结果往往因课时不够而匆匆结束语法教学,修辞部分几个常见辞格了事。我们认为,针对现代汉语学科系统性特点,应调整教内容,形成“一主多选”的现代汉语课程教学模式。即把语音、词汇、语法这一构成语言本体的三要素作为现代汉的主干课程(“一主”);而将语言本体以外的文字、修辞、用这些又十分必要的知识逐一剥离,系统配套,形成“汉字通论、语用学、方言学”三门选修课。在保证现代汉语基理论和基本知识教学总量的前提下,增设“演讲与口才”“朗诵学”等基本技能训练课,强化口语表达和口才技巧训练,使现代汉语的教学内容更加贴近语文教学的实际在专业能力的延伸方面,开设“中外语言学史”“语言和文化”“语法研究专题”等选修课,促进师范综合素质的提高实现课程体系的重构。

(二)创新课程内容,构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需要的教学模式

在教学内容上,现代汉语课应反映出语言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加进文化语言学的有关内容,在语法教学中引进三个平面的语法观,增加语用的内容,引导学生关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语言现象,如广告用语、校园用语等。现有现代汉语教材将语言当成一种游离于社会和人文世界的纯形式系统,把语言各要素的分类、特征、构成和关系等作了详尽的形式化描写,学生从中感受到的只是一个零件和部件组成的机械的语言世界论文格式范文。因此,要把语言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语言进行文化等方面的深层次的认识和阐释。在教学中加进文化语言学的有关内容,加进社会语言学的有关内容,会使学生充分考虑到语言的动态因素。

课程内容应该贯穿两条线索:一条是现代汉语共同语(普通话)的主线,一条是现代汉语方言的副线。一主一副,相互配合。我们认为,作为主线的共同语固然是主要的讲授对象,但作为副线的方言也当受到应有的重视。之所以在教学内容中穿进副线,是因为汉语方言复杂丰富,是发展我国语言学的一大宝库,在现代汉语课程中加强方言的学习,可以加深对共同语的认识,对于学习古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也有好处。

(三)加强实践环节,突出师范教育的特色

现代汉语属于语言专业基础课,对培养师范大学生教学技能至关重要。为了调动师范大学生学习语言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深化他们对语言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发现、观察、分析现实生活中语言现象的能力,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语言实践形式。

以现代汉语语音教学为例,由于地域的影响,贵州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农村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受本民族语言与汉语方言的双重影响,形成了自身较固定的语言模式,所说的普通话与实际的普通话存在较大的偏差,给普通话学习带来了严重障碍。[3]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出校门,开展“校园流行语调查”“某某城市街头店名调查”“互联网络用语”等社会用语调查,使学生了解我国的语言文字政策,增强语言规范意识,自觉使用规范语言。或组织学生开展方言调查,使他们更进一步理解“方言”和“普通话”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或组织学生广泛开展正字、正音比赛,开展辩论大赛、诗词吟诵大赛、新生普通话大赛、名话剧表演大赛等,在活动中使学生切身体会汉语言文字的魅力,提高语言能力和水平。

(四)改革教学方法,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打造信息交互平台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论文,教师和教材好比导演和剧本,教师组织教学就是在导学,导学艺术水平的高低与教学效果有密切联系。教学内容在不断更新,教学方法也要不断创新。一方面采用引发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尽量少讲、精讲,讲关键内容,尽量多提问题,引导学生去思考生发,指导学生去观察研究,形成“精讲-多问-生发-研究”的教学模式。另一方面,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来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五)改革课程考核方式,建立科学的学习效果评价体系

在制作生动活泼多媒体课件的同时,本项目研究还根据学生语言水平,建立了适合他们实际的习题库,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课程考核办法,努力把只注重结果的考核转变为注重过程的考核。强调对学生语言能力和学习态度的考核。

三、高师现代汉语教学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的实施步骤

我们的课程改革拟以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现代汉语教研室教师为主,组合教学与科研成团队展开研究。具体实施步骤是:调查研究→优化现代汉语教学体系,构建“一主多选”课程体系并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实践阶段→跟踪反馈,理论总结。

首先,研究需要具体展开进行几个方面的调查:一是深入中学校园,了解中学教师和学生的语言知识结构,了解当今语文教师迫切需要掌握的语言知识有哪些;深入调查中学课本中现代汉语知识的分布及讲解方式。二是调查了解近几年毕业生就业时最主要的语言技能需求;三是深入了解高师现代汉语教学和研究的现状,进而分析其与中学语文教学脱节和重复的地方。

第二,对以上三个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在基础上构建适合中学课程改革实际的大学现代汉语课程体系;改革和深化教学内容,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在整个教学内容的组织上,正确处理“普通话”和“方言”的矛盾,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充分运用自然语言资源———方言,进行语言对比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并结合贵州的区域特点,探索适宜发展学生教学能力和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教学模式。

第三,对新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对改革的内容进行修正。

最后,确定汉语文学教育和对外汉语教育班的一部分同学作为跟踪调查的对象,检验教学改革研究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总结。

通过研究主要打算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1.能否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探索出与贵州省中学语文教学实际相切合的有针对性的高师现代汉语教学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

2.对于现代汉语教学来说,构建什么样的教学模式,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为高师学生一下四个方面的语言能力的提高服务:

(1)合格的教学、教育口语能力;

(2)合格的书面表达能力;

(3)合格的社交口语能力;

(4)语言运用所必需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

3.对于较之文学显得枯燥乏味的语言类课程,对学生如何采取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评价标准,以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学生学习参与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王建设.现代汉语教学改革初探[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4.

[2]李宇明.师范大学生的语言文字状况及其教学问题[J]. 语言文字运用,1994,2.

篇8

当代艺术职业教育是以培养公共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相关岗位从业者为目标的,具有自身特征和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语文作为高等艺术职业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课程,历来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关注。而当今社会,“物质主义、实用主义、工具主义、理性主义成为现代教育所追求的目标,是否有用、是否可以直接创造财富,是否对学生的就有有着直接的帮助成为教育选择的标尺。”[1]于是,在职业教育中,尤其是艺术职业教育中存在一种现象,由于学生入学成绩较低,入校后专业发展、性格塑造、能力培养都不能与其期望相符,学生就业能力较低。因此,转变大学语文的教学方式,让语文课不仅成为人文素养培养的重要基地,而且为未来发展做好充分的职业导向,高职艺术院校大学语文的创新研究迫在眉睫。

一、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模块

(一)拆分大学语文课程内容

目前,大多数高职艺术院校的大学语文学制一般都在2年,有的院校选取一些本科通用教材,越来越多的学校都使用了自己编写的教材。大部分教材都按照以往教材的体例,做了部分调整和改变。一是按文学史为主来进行编写;二是按照人文专题来进行编写;三是按照文体,诗歌、小说、散文、戏剧来进行编写;四是选择名家名篇按照历史年代编写。但是无论哪种形式,都无法突破语文教学常规化和教学的思维定势。结合高职艺术院校的实际情况,以我校近几年来创新改革为例,创新语文教学模块是能达到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目的的重要手段。

(二)人文性和实用性相结合

结合高职艺术院校学生特点,在入学后两年开设大学语文相关课程。大一阶段:上学期开设《现当代文学赏析》,下学期开设《国学经典导读》两门课程,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知识面为主,提升人文素质内涵。大二阶段:上学期开设《应用文写作》,下学期开设《演讲与口才》,以结合岗位需求提升学生的业务实作能力和职业要求的综合技能。这样一来,将传统的大学语文拆分了四个板块,告别了单一的文学史、作家作品等惯用的学习模式。

二、创新大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将“结构化讨论”引入课堂

结构化研讨是围绕某个大家共同关注的主题,在催化师引导下,按照一定的程序和规则,灵活采取团队学习、团队决策工具,帮助学员分步骤、多角度开展研讨的一种形式,是多种研讨方法和工具的综合运用。目前,结构化研讨作为一种新型的培训方法,在各类培训课堂中都频频出现,根据其特点和优势,将“结构化讨论”引入大学语文课堂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价值。比如《现当代作品赏析》《演讲与口才》等课程都有大量给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空间和机会。人本主义学习理论认为,人具有学习的天然倾向,因为人天生就有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从而使人具有求生、发展和实现的内在需要和无限的发展潜能。这种学习动机是以个体的自我价值、理想的实现为终极目标的,它决定人的发展的方向性,一旦个体意识到这一发展目标,就会在学习中自觉融入自身的情感和意志因素。[2]因此,大学语文课堂引入结构化讨论,理念在于努力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观能动性,有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

(二)开启“互联网+”的教学方式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教育教学,特别是大学课堂的教学产生了深远影响。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新教育方式随之而来,开启了课程变革的新时代。“互联网+”的教学方式能够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课堂教学与课堂展示中来,在网络化的教学互动平台上,师生的交流更加自如。教师从主导课程转变为与学生共同开发与实施课程,师生将成为更加平等的学习共同体。在大学语文课堂中,以《现当代文学赏析》为例,教师可以先利用网络平台,创建一个自主交流活动的空间。将过去的课前预习放到网络平台上,大家可以就某一主题自主的收集资料,与师生探讨。在课堂上,颠覆传统,先以学生收集了解的内容切入,学生可以就现当代作家作品做自己的分析思考,老师真正的起到引导的作用,最后在学生赏析的基础上,进行最后的指导和总结。总之,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教学方式,改变过去教师讲、学生听的大学课堂,做到真正的互融互通、教学相长。

当代的大学语文课堂,学习不再是单一向度的,而是与教师共同构建和推动的。打破传统的语文教学内容,以学生职业发展为导向,以模块化组建课堂内容,将语文实用性与人文性相结合,创新引入“结构化讨论”的形式,开启“互联网+”的教W方式,激发学生的自主研究和主动参与意识。

篇9

教学资源与语文教学密切相关,只有得到教学资源的有力支持,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得到提升。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语文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途径进行分析与探讨。

一、教学资源的创意性开发和兴趣引导

(一)教学资源取材范围的创意性扩展

以往的教学观念过分强调“以本为本”的理念,一切以课本为主,错误地将课本作为语文教学的唯一资源与途径。教学资源的创意性开发和兴趣的积极引导必不可少。可以说,走出传统的书本,教学资源还拥有着一片广阔的天空,只有不拘一格遴选取材,才能走出以往的老路,开辟一条语文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贴近自然,取材于生活

语文的外延是生活,语文教育的资源应更多地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让语文教学不再以高高在上的姿态俯瞰学生。过去,语文教学资源总是以严肃的说教姿态冰冷地面对学生,使活泼自由的学生思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禁锢。教师可以更多地开发与利用生活或自然中的资源,启发学生拥抱自然、观察生活,在自然中收集最真实的素材,并运用于阅读和写作,如此一来,学生不仅开阔了视野,更培养了他们对生活、对大自然的热爱,让学生的思维真正放飞。

(三)教师应注重课程创新,培养学生兴趣

每一位优秀的老师都是一本“活动的教科书”,是学生最鲜活的教学资源,是课堂教学资源的重要主体,只有老师不断创新和引导,才能让学生的创意得到开发,兴趣得到引导。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老师就是最具生命力的设计者和创新主体。因此,教师应当注重课堂教学的创新性和新颖度,提高学生对语文课的兴趣。教师应与学生进行适当的互动,成为学生的兴趣老师,而不是“课本老师”。在设置课程与安排活动时,老师除了利用书本和课堂引导等方式开发校内的资源外,还应该展开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让课程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语文教学不应是单一、短时的“被动接纳”,而应该是一种终身学习的兴趣和态度。

二、课堂与课外课程资源的有机融合

众所周知,学生的学习环境包罗万象,除了常规的课堂教育,还包含校园文化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甚至社会教育,正是复杂多样的环境构成了孩子们获取知识和信息资源的环境。只有合理开发和利用课外资源,并将这些与课内资源有机融合,才能真正为孩子的成长做好铺垫,将可利用的资源物尽其用。

(一)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

巧妙地连接课堂与社区文化,让学生寓学于乐。长期以来,我们把大量的精力都放在了课堂中,而周围这些独具特色、极易影响学生的社区资源却被忽视和荒置,这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转化,将会极大地提升课堂学习的效果,拓展语文学习的外延。课堂教学中,语文老师要适当利用这些资源,根据其特点,寻找连接的桥梁,让学生在丰富的资源中自由穿梭。图书馆、博物馆和地方公园等蕴含丰富文化的课外场合,应该更多地被老师们利用于正常教学中,让学生不再“纸上谈兵”。课本中的知识与生活实景的结合,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将资源的效益开发至最大,让学生真正热爱自己的土地,热爱我们的文化。

(二)家教与师教的合理衔接

优秀的老师是学生最好的教育资源,而父母也是学生的老师。学生从父母身上获知的不仅是生活常识,更多的是生活态度和价值取向,而这一切都深深影响着学生们的学习态度。高中语文新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精华文化的认同、对前沿思想的接纳,从先哲的思维里探索到自己的思路,认识自我、解读自我、完善自我,而这一切都离不开家长的及时引导和督促。学校应定期举办家长会,建立家长与老师、学生与家长的沟通平台,让家长更多地了解学校的教育方向,同时积极参与其中,与老师共同合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家长也应该定期与老师主动进行沟通,共同探讨适合学生进步发展的方式,让家庭资源与师资资源合二为一,携手共进,让父母的关爱化作无声的教育,暖人心田,让亲情的引导带领孩子学会尊敬长者、爱护同伴。

三、语文课堂教学资源的信息化

在我们以前的语文课堂教育中,课本是重中之重,一切的学习方针和计划都是围绕课本进行的。在信息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语文课程教学资源的利用也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最大程度地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巧用多媒体技术,开发信息化教学资源

叶圣陶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表明我们需要对语文教材资源的利用进行新的研究和探索,积极寻找其他更好的、更合适的、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的“例子”。而我国教育资源中比较缺乏信息化教育资源,虽然如今许多学校的课堂都实现了多媒体教学,并且部分学校还可以进行远程网络教学,但这还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需要。现在大多数语文教师的多媒体教学只是将课本上的知识转移到多媒体教学设备上,只是形式变了,而真正的教学内容并没有很大的改变。这就要求我们除了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传授课本上的知识以外,还要传达给学生与课本相关的外延知识与内容,为学生创建生动的课堂情境,让枯燥的语文课堂变得丰富而生动。由于现在网络信息繁多且各式各样,在进行语文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时,一定要进行认真而严苛的筛选。

篇10

高中新课程实施以来,福建高中语文课程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除了必修课程以外,新增了不少选修课程。其中,人教版的古代文化经典《先秦诸子选读》格外引人注目。这门课程是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的“开展文化经典阅读的建议”而开设的。从2007年至今,福建高考命题组就把它作为语文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分值达10分。可见,学好这门选修课程十分重要。

但是,作为高中语文的选修模块之一,这门课程课时非常紧,实际教学课时一般不超过8周;而这些经典文章却离我们有两千多年,古人的生活背景、古人的语言表达,与现在的我们相差甚远;同时现在高中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还相对比较低,高考文言文阅读也只是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因此要让学生能真正走进古代文化经典困难不小。

那么,作为高中语文教师,我们该如何应对呢?

一、尊重实际,理性确定研读重点

首先,高中三年时间有限,除去必修课程外,能留给《先秦诸子选读》这门选修课程修习时间有限。我们不可能对全书中选编的《论语》、《孟子》、《荀子》《老子》、《庄子》、《墨子》、《韩非子》七部经典著作选读都作较为深入地探讨。

其次从我们国家几千年的文化传承来看,儒家思想影响最为深远。而作为儒家思想的经典的《论语》、《孟子》,无疑分量最重;《庄子》虽然文学价值较高,但许多篇目文字艰深,对高中生来说,难度偏大。同时,近几年的福建语文高考,对文化经典阅读考查也基本限于《论语》《孟子》。

另外,我们还应该看到,选修课程的教学也不能照搬必修课程的教学模式。选修课程是必修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在研读中,我们应该有所侧重,应该侧重引导学生理解古代哲人的思想,轻字词教学。如果把文化经典阅读课上成必修课程中的文言文阅读课那样,既浪费宝贵时间,也忽略了文化经典本身最重要的思想价值。

因此,我们必须要尊重实际,在有限的时间里,把研读学习重点放在理解《论语》、《孟子》思想并能进行简单分析评价。

二、激发兴趣,发挥学生学习古代文化经典的主观能动性

学习文化经典,最好的老师是兴趣。一旦学生产生兴趣,那就能产生极大的学习内驱动力。而选修课程本来就应当让学生根据个人兴趣选择学习方向,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与自主学习的习惯。因此激发兴趣,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十分必要。

(一)激发学生兴趣,可以向学生阐明学习古代文化经典的意义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正日新月异的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可是,当我们享受着科技带来美好的生活的时候,一些触目惊心的事实正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看法。首先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正陷于越来越恶化的境地:气侯变暖,物种灭绝,环境污染,极端灾害天气频繁出现??更为让人忧心忡忡地是,功利的社会让人异化为工具,道德沦丧,人文精神缺失。

有人这样呼告:“人类要生存下去,就必须回到两千五百年前,去孔子那里汲取生存的智慧。”①

《先秦诸子选读》这门选修课程将引领大家走近这些智慧的先贤圣人,通过与文本对话,领略他们的不朽思想,陶冶身心、涵养德性,传承传统文化,同时增强自己的思维品质,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这不是一般的知识型课程,这是一部关于人生智慧的课程。

学生一旦明了这一课程的真正意义所在,就能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好这门课程。

(二)激发学生兴趣,可以把语文课堂延伸到社会课堂来

如今,一股国学热潮在神州大地方兴未艾,尤为可喜的是,一些名家教授,走出象牙塔,走上讲坛,向平民百姓讲解他们对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理解。如“百家讲坛”上的“于丹讲论语”,“鲍鹏山讲孟子”等。他们通俗个性地解读,常常让听者获得许多新鲜的教益。教学之余,我常常有意识地布置学生观看,写读后感,带进语文课堂讨论,学生兴趣很高,效果很好。

语文学习的天地绝不仅仅是区区的课本、课堂,而是整个社会生活,一旦我们的学习内容能跟社会热点相连结起来,学生的兴趣热情就会被充分调动起来,而他们的学习效果也将事半功倍。

(三)激发学生兴趣,还要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新课改理念要求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文化经典的学习也必须贯彻这一原则,只有让学生参与课堂、主宰课堂,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作用,他们才有真正持久的学习兴趣。

我在教学中有意识的让学生课前带问题去探究,课堂上给学生讲台以发表自己见解,课后让学生写随笔以记录自己的感想。目的是要让每个学生都能用自己不同的心灵去体悟,用各自的思维去思考,用个性的观点去解读,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这样,他们的主体地位得到保障,学习也就乐此不疲了。

三、沟通古今,让学生学有所悟。

学习古代文化经典如果不能以古证今,沟通古今,那么,这样的阅读学习,充其量只能是“一头钻进故纸堆”,这样的经典也就没有多大意义。学习《先秦诸子选读》这门课程的真正意义就在于我们能理解他们的生存智慧,并用以观照现实的困境。因此,我们在研读过程中必须引导学生联系现实进行思考,这样才能让学生有所悟。

如研读《论语选读》中“五、不义而富且贵,于我浮云”章节时,我和学生一起探究下列语句的内涵:

子曰:“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子曰:饭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里仁》

这三则语录非常鲜明地体现了孔子的“义利观”:孔子并不放对求利,“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但是,求利又必须合乎道义。

我引导学生思考:我们不正生活在一个求利的年代里吗?孔子的义利观还有其存在的意义吗?

两千年前的孔子告诉我们,求利是值得鼓励的,但求利必须符合道义。但是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不法奸商为了追求暴利置国家法律人民生命安全于不顾,充斥我们周围的有毒米、毒酒、毒鱼?;有多少红男绿女为了谋求利,放弃了自己的人格信仰名誉尊严,坊间甚至把“笑贫不笑”奉为至理名言??是孔子说得不对,还是我们这个社会病了?

沟通古今,不但撞击着学生的思维,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而且让古代圣人的智慧思想在现实复活了,使学生学有所思,学有所悟。

四、能出能入,整体把握与具体实战相结合。

南宋罗源名人陈善先生曾提出的读书“出入法”,被先生推崇备至。阅读古代文化经典,我们也要让学生学会“能出能入”。毕竟,这是一门在高考中要进行阅读考查的选修课。

首先要让他们能出。古诗云,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阅读文化经典题目,如果不能跳“出”,而是深陷题海中,那就会落得“高低迷离,不知西东”,最终只能迷惑而无所得。当然,这里地“出”不是一无所知地盲目地跳“出”,而是“胸有成竹”地跳出。“成竹”,指的是通过选修课程的学习,我们要先让学生能基本整体把握孔孟的思想体系。只有这样,我们地跳“出”,才能站在一个比较高的视野一览无遗,就像孔子所说的“登泰山而小天下”。

其次,要学会“入”。这个入指的是要引导学生有针对性的做适量的题目。

为什么要“入”呢?如果说“出”是从宏观上整体把握,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入“,那么“入”就是通过实战来检验学生的理解深度。在“入”中归结做题技巧、把握实战规律,这里就不再赘述。

以上,是本人教读《先秦诸子选读》过程中的一些思考和做法,还请方家不吝赐教。

注释:

①《走向世界》1989年第5期《古今人对孔子的评价》,新加坡东亚哲学研究所所长耀;

篇11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把培养文化意识作为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目标的重要内容,充分体现了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在日常的英语课程学习中,常常出现因缺乏文化常识而产生理解障碍,由于高中英语课程文化意识培养的缺失,使我国的高中英语课程脱离了文化语境,单纯地成为“语言课程”和“考试工具”。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只重视英语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西方国家文化知识、语言习惯的讲解,导致高中英语课程教学困难重重,学生失去了英语课程学习兴趣。学生通过英语课程学习只是在英语词汇、语法等方面得到提高,并没有在英语文化层面获得发展。因此,高中英语课程教学要突出文化意识的培养,以利于学生英语成绩、英语应用能力和文化意识的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和应用能力。

一、正确认知和理解文化,突出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高中英语课程教学中的主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要对英语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和文化具有一定的认知和理解,也包括日常生活、习俗以及隐藏在习俗之后的价值观念。具体包括一个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这与课程标准中的规定是一致的。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提高英语课程教学的文化意识水平,以文化的视角来学习和理解英语单词和语法的本质和内在逻辑。打破我国文化的思维定式,更多地运用欧美文化来理解英语课程。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高度重视文化意识培养的重要性,它是高于英语成绩的重要内容,要制订系统、长期的文化意识培养模式。在通过英语课程教学着力提高学生英语成绩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学生英语文化意识的培养。

二、转变英语课程教学观念,高中英语课程教学要注重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

传统的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更多地注重学生理论水平和成绩的提高,考试和评价也以此为主要内容,造成了高中英语课程培养目标的偏颇,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要想改变这一现状,应该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为指导,努力实现文化意识培养目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中落后的、不利于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内容,转变英语课程教学观念。以素质教育和全面发展理念来引导高中英语课程教学,重视理论水平和成绩提升的同时,也要注重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英语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文化素养的提升也会促进学生英语课程学习能力和成绩的提高,形成文化意识培养和成绩的相互促进、全面发展的教学新模式。

三、深入挖掘英语课程资源,制订系统、全面的文化意识培养计划

文化意识的培养离不开教师在课堂上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每个英语知识点都蕴藏着丰富的风土人情、文学艺术、生活方式,这些都体现了英语课程教学的文化属性。在充分利用英语课程资源进行文化意识培养的过程中,要积极制订提高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计划和培养方案,形成系统的、具体的实施手段和教学计划,为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奠定制度基础。同时,根据教学需要,深入挖掘英语知识的文化内涵,在知识传授的基础上以文化的视角来解读英语知识。

四、积极开展英语教师培训,提高文化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

英语教师是英语课程教学的实施者、参与者、文化传播者,学生文化意识培养和文化素养的提升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同时,英语教师的文化认知、文化底蕴和文化素养会对高中英语课程教学文化意识培养产生一定的影响。必须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素养,对英语文化教育具有正确的认知,掌握文化意识培养的具体方法。因此,需要通过各种英语课程培训等继续教育形式来提高英语教师的文化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学习欧美国家文化、风土人情、文化艺术、生活方式等。教师文化素养的提升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相关部门也可以为教师提供到国外进行文化体验的机会,使教师在切身体会中真正提升文化素养,更好地为英语文化教学服务。

总之,文化意识培养应该先于运动成绩的提高,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积累欧美国家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知识,为学生英语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篇12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240-02

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了大批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技能的专业人才。但随着经济迅速发展与人文素质缺失矛盾的日益凸显,素质教育的核心——“怎样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正在被越来越来多的教育界的有志之士所思考。我们必须全面理解我国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定位:职业院校的毕业生不仅要有较强的专业技能,还应该是一个综合发展的人。职业教育要有远见,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

如何使职业院校在有限的学时里将语文课程的作用发挥到最大,使语文成为人文素质教育的主体内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语文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是本文探讨的主要内容。

一、职业学校语文课程教学现状

近年来,关于加强高职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呼吁,在理论研究上已经逐渐得到重视,但教学实践中,鉴于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特点,学校轻视语文课程的现象普遍存在。

目前职业院校中,语文课程学时少、学分低、规模小、学科的系统性比较差,并常处于随时可能被“挤占”的尴尬境地。这种现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语文课的轻视。其结果就是职业院校的语文课程教学,无论是规模、质量和效果,都远没有达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要求。毋庸讳言,现状是令人担忧的。下面以高职艺术类专业语文课程为例进行分析探讨。

二、高职艺术类专业语文课程的独特作用

要进一步认识语文课程所具有的独特作用。一方面它是以往中学语文教学的自然延续;另一方面,它可以在学生正式就业前对其进行人文素养方面的必要铺垫。对此,一个新认识是:在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时,要同时把年轻的“职业后备军”应有的人文素质培养一并考虑进去。从一般意义上的普适性转向特定专业而聚焦认知,会使我们避免那些宽泛的、人云亦云的所谓“宏观建构”。如果能比较具体地为艺术类高职生的现在和将来着想,就会认识到:语文同他们的联系、对他们的作用,非常紧密和显著。这并非夸张,只要看看许多艺术家所述说的切身感受就可以知道,他们在早期接受艺术教育时,大都得到来自于课内外语文的良好熏陶。在艺术活动的方方面面面,在揉入艺术韵味的生活内容里,都或显或隐地有“语文”。遗憾的是,在偏执地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专业技能训练的思想影响下,语文课程也处于几乎被忽略的地位,变得没有生气和活力。我们应该用新的理念积极推进新一轮改革,使高职语文课程复归于人文素质培育的本位。

三、高职艺术类专业开设和重视语文课程的必要性

《国家“十一五”期间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曾明确指出: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语文课。许多实践证明,毕业生仅有专业知识,而不具备其他方面的知识,参加工作以后与他人交流和沟通会产生困难和障碍,同时,这种困难和障碍又会影响到个体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发挥。所以,学一点语文课程对高职毕业生是大有好处的。尤其是艺术类的职业院校,更应该给语文课程以应有的学科地位。

经验证明,当高职毕业生掌握了某种技能后,他可以解决即时就业的问题,但要有更大的发展,还必须同时具备较高的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毕业生就业时,其专业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发挥,往往与个人的政治修养、职业道德、心理素质、身体状况等非专业因素有很大关系。所以,在高职教育中,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培养和人文素养的提高这三方面,应该有机结合,协调进行。正因为如此,高职艺术类专业开设语文课程不仅必要,而且重要。

四、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所需的语文能力

我们在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育时,当然不会忽视对其所需能力的培养。笔者认为,应把学生实际需要的语文能力与其所学习艺术类专业,尤其是今后步入职场时有可能就职的岗位需求要对接,一项一项的夯实基础,使学生逐渐确立起对相关能力的自我培育意识,切实进入学习状态。

只有透彻明了这些基本点,才能使我们的语文教师具有自觉意识,继而使语文教学有更明确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发挥更实在的育人效应。高职艺术类专业学生所需的语文能力基本描述如下:

1.读、写、听、说的能力

有一种观点认为,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只要会“从艺”就可以了,用不着在读写听说和交际方面多费功夫。其实不然。会“从艺”,确实是搞艺术的人必须具有的基本功,但艺术爱好者乃至艺术家不能仅仅满足于会“从艺”,还应该会读、会写、会听、会说、会交际,概言之:具有“吐纳”语言文字的能力。其中,读和听是对语言文字的吸纳,写和说是对语言文字的吐露。读和写凭借着书籍文本,言语交际活动伴随着说说听听,这些均可理解为书面和口语信息的“吐纳”活动。

爱艺学艺者,应加深自己的艺术修养,这就需要广泛涉猎艺术类书刊,包括一些重要的艺术理论和美学著作。此外,自己的表演和创作心得需要总结、概括和表达,同行之间需要沟通、交流,表演经验需要交流,创作状态需要分析评价,这些都离不开书面和口语的表达。我国古代文学和艺术批评理论的重要范畴,都是用极简练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包含着丰富的意蕴。我们若能深刻解读,可以将其演绎的十分精彩,并能在潜移默化中积淀为艺术创造的底蕴。

2.处理语言文字信息的能力

艺术在当代文化建设中具有愈来愈重要的地位,对当代人的精神生活也有着愈来愈重要的意义。一个有着良好语文修养的艺术工作者,在对艺术品进行审美的时候,一定不会忽略语言文字的表意作用。

身处现代信息社会,形形的信息纷至沓来,相互混杂,都在吸引甚至干扰着我们的注意力。无论是读报刊、看电视、听广播,还是上网搜索资讯,都要求我们学会处理各类信息,有目的、有选择地加以整理,以便从“海量”的语言文字中,获取有助于启发艺术表演和构思的素材资源,或使之成为扩大视野的高效手段,同外界建立必要的联系。

3.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

语文课程的美育作用是以“美文”为载体对学习者发挥感染力的。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对于古今汉语和各类语体应该具有良好的语感,尤其是昆曲表演专业的学生,更应该能感应语言文字的美和精彩语句的魅力表现。这是一种读到好词好句、悟道美妙意味时涌现出“瞬间感受”的能力。通过默读口诵,欣赏和体验汉语本身的魅力以及体现在篇章中的文采,能让学生产生美感。教师要引导艺术类专业的学生细读文本,深层次去体会:所谓文采不只是华丽辞藻的堆砌,它与作者的情思理趣相谐相生。它鲜活、灵动、有声有色,表情达意动人心弦;它是精彩的,有神韵的,读诵即能给人带来直觉冲击力。它是作者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独特流露。经常带着学生去赏读,将会增加学生审美感知的“观察点”和“感应点”,有助于提高对语言文字的审美能力。

五、高职艺术类专业语文课程教学创新的探讨

正确使用汉语,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语言文化传统,是当代高职学生应尽的责任,也是高职院校教师应该担负的任务。传统的语文类课程教学观念是否应该突破?应该怎样突破?突破以后如何定位和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操作?这都是我们亟需探讨解决的问题。笔者认为在高职语文课程教学的结构体系中,语文这门传统课程应在内容和形式都应有所创新。

1.结合高职教育的需要,应增加人文类课外活动

建议在开设《高职语文》、《应用写作》、《中外文学作品选读》等语文类课程的同时,还应增设人文类课外活动。如人文讲座、社团活动、社会调查、辩论演讲等。鼓励学生参与校园文化活动。这样既可以突出高职语文课程的实用性,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有机对接,又加强了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的人文素质教育。

2.高职开设的语文课程,必须立足于人才市场的需求。

高职的语文教学,要坚持“就业导向”,突出语文类课程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以“必需、够用”为度,为专业建设与发展服务,从而体现高职院校的教学特色。应该按照专业和岗位需要,确定语文课程的教学目标,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把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的能力放在首位。

3.教学内容方面,建议采用“大语文”的观念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要充分考虑高职学生语文水平的普遍情况和实际工作需要,可以将文、史、哲、政等知识结合起来,灵活使用教材,跳出原有的“讲几段范文、写几篇作文”的旧模式,力求实现雅俗共赏,切实提高高职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尤其是说和写)和语文应用能力。

4.教学过程中,要有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多制作声情并茂、寓教于乐的教学课件,通过大众的、通俗的、趣味性的解读方式,在情境教学中以“真、善、美”打动人。力避传统的“老三段”教法,代之以启发、引导和联想,要加强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做到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抽象与形象相结合,理论与实用相结合。

5.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与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相结合。

篇13

新课程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他倡导给学生足够的时间与空间保证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模式,倡导启发式教学,但是新课程改革中仍然有不少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一、数学新课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数学新教材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教材是按照教学大纲编写而成的,教师通过教材将知识传递给学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但是教材的编写有可能不能与本地课程安排进度适应而出现问题。

(1)教材进度与课时不符合实际情况

首先,高一要完成四本数学教材的学习,涉及函数、统计、概率等重要内容,课业内容相对繁重,但是高一学生知识程度较浅,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进而让学生对数学失去了兴趣;与之相比,高二数学内容则相对较少。

其次,高中数学新课程改革之后,数学课时严重不足。高中数学教材越编越厚,内容也越来越多,但是数学教学课时却不断收缩,导致教师课堂传授的知识学生来不及消化,更谈不上知识点的巩固以及深化。正是数学新课改产生的进度不适、课时严重收缩等问题导致学生的功课不扎实,产生的学习效果不尽如人意。

(2)高中课改新教材结构混乱,编排不当

高中新课改数学教材相对于传统教材结构混乱,初中与高中教材内容上存在脱节现象,初中学习的知识相对琐碎,而一进入高中除了面对厚厚的几本数学教材之外,高中教材则直接涉及因式分解、完全立方等新概念,但是高中新接触的新知识却和初中的课本知识联系不大,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让进入高中的学生学习很吃力;此外,教材本身的结构也存在不少问题,解不等式等基础知识尚未入门就要学习指数函数、对数函数,造成学生学习新知识存在较大难度,正是这种教材编写结构的混乱对学生接受知识的层次带来挑战。

2.新课改教学中存在的其他问题

高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中出现主要问题是教师对新课改教学观念认识存在偏差,教学老师的教学经验和能力存在差别,教学目标不确定,教学内容不严禁,教学方式不恰当,直接影响到授课教师的积极性,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容易造成教学模式的固化与形式化。

(1)数学课堂授课形式化严重

传统教学需要教师在课堂上不断地灌输知识,学生被动地接受,但是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填鸭式灌输的方式被压制,部分教师为了避免填鸭式教学,数学课堂教师讲授的知识点越来越少,主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这就导致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去钻研知识点,使课堂流于形式化。

(2)追求教学的情景化与现代化

教学的情景化与现代化是一种特殊的教学手段,通过现代化和情景化手段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与技能,而且能让学生更好地体验到教学中的情感因素,使原本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吸引人。但是在现实教学过程中,部分数学教师过于追求情景化教学与现代化教学,片面地追求情景教学与现代化教学,教学目标出现偏离,教学内容成为附着在现代化与情景化之上的辅助工具,本末倒置。数学教学课堂追求情景化与现代化教学并非不可以,但重要的是要把情景化与现代化作为教学手段,让学生在具体、生动、富有探究性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接纳数学,而不能把数学课当成趣味课。

二、针对数学新课改中问题的改进建议

1.政策性建议

新课改的目标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材需要结合当地的教学进度与安排,因此建议新教材要重点解决高中三年的知识层次结构问题,以便于高中生从高一到高三循序渐进、难易适中。

此外,建议新教材重点解决初中知识与高中知识相脱节的问题, 初中知识是为高中知识做铺垫的,如果高中数学单刀切入,很容易造成知识点的断层,因此需要将高中之前的知识点重点补充添加,为高中数学学习减少不必要的麻烦。

2.教学建议

近些年来,数学试题日益新颖、灵活,不少师生将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综合试题上,却忽视了数学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培养,这种题海战术或许能在短时间内奏效,但是对学生影响是重大的。学生不知道一个公式、定理的逻辑推演,不能掌握基本的数学公式的内在规律,一味地机械追求大量习题的解答,有时甚至生搬硬套,照葫芦画瓢,将简单问题复杂化。

数学是一门给人乐趣的学科,它蕴含着强烈的数学思想,因此高中数学教学也在向学生传递数学思维,对学生而言,掌握了数学思维才能把握数学规律,提升数学能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