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城乡建设管理法

城乡建设管理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3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城乡建设管理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城乡建设管理法

篇1

第一条 为了加强本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项目的管理,保证城市总体规划的实施,促进城市建设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市城市规划区国有土地范围内从事城市建设综合开发和实施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应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城市建设综合开发项目(以下简称开发项目)系指在依法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的土地上进行基础设施、房屋开发的建设项目。

第四条 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是本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项目的主管部门。西安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管理办公室、西安市外资开发经营房地产管理办公室(以下统称市开发办)具体负责本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项目管理工作。

第二章 开发项目的确定

第五条 开发项目应根据城市经济发展计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按照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确定。

第六条 综合开发用地的总体规划和年度建设用地计划,由市建委会同市计划、土地、规划、房地产等行政管理部门共同拟定,由市开发办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第七条 开发项目由市开发办负责会同市计划、土地、规划等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按照联合办公、集中审批、分部门办理的工作原则确定,重要项目须报市人民政府审定。

第八条 开发项目土地使用权出让前,由市开发办负责组织有关部门对项目的规划设计、开发期限、基础设施和配套建筑的建设、拆迁补偿安置等提出要求,并出具《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

《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项目性质、规模和开发期限;

(二)规划控制指标及规划设计要求;

(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筑的建设要求;

(四)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建成后的产权界定;

(五)项目拆迁补偿安置要求;

(六)项目经营方式等。

《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条件意见书》的内容作为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的必备条款。

第九条 项目开发单位的确定,应采取招标、拍卖或协议方式进行,以招标为主。

第十条 项目开发单位应在与土地出让行政管理部门签订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后15日之内,到市开发办备案。

第十一条 开发项目确定后,市开发办应督促开发单位严格按照项目详细规划的要求实施,依法保护开发项目所涉及的各方当事人的利益,并应做好开发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监督、协调管理工作。

第三章 开发项目的实施

第十二条 项目开发实行承包责任目标管理制度,项目开发单位在领取项目批复文件、《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的同时,应与市开发办签订项目承包责任书。

项目承包责任书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一)项目名称;

(二)项目实施单位;

(三)项目占地面积、规划建筑面积、总投资;

(四)项目建设的资金证明、开户银行、资金账号;

(五)项目实施的规划要求及配套建设要求;

(六)项目质量保证的要求;

(七)项目开工期限、建设期限;

(八)项目竣工验收的要求;

(九)项目物业管理要求。

第十三条 开发项目的开发单位应严格按项目承包责任书的规定实施开发建设。

第十四条 开发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承担勘察、规划、设计和施工任务。

第十五条 开发单位必须按照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要求,进行项目及其配套设施建设。

第十六条 因不可抗力或政府、政府有关部门的行为,或者动工开发必须的前期工作造成动工开发迟延的,开发单位应及时向市开发办申请延期,但延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

第十七条 开发项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市开发办视其情况予以处理:

(一)因国家重点建设或其它特殊需要,项目用地改变用途的,撤销该项目。

(二)项目已经动工,但因资金短缺,不能继续建设的,收回项目,调整给其他单位开发。

(三)未按承包责任书规定时间开工或超过本办法第十六条规定的延期时限实施动迁的,以及拆迁虽已完毕,但超过一年仍未开工建设的,取消开发单位对该项目的开发资格。

第十八条 开发单位的项目取消后,其项目的土地使用权随之取消,并应按规定办理有关手续。

第四章 开发项目的管理

第十九条 市开发办应对开发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跟踪监督和指导。

第二十条 开发单位应将开发项目实施阶段的主要事项和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对开发单位经营活动的审查、批准、处理意见记录在《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中。

开发单位应每半年和按项目各实施阶段将《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送市开发办核验。

第二十一条 开发单位必须按季度向市开发办报送有关统计报表。

第二十二条 符合下列条件的开发项目,可以进行转让。

(一)按照国有土地出让合同,已经支付了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并取得了土地使用权证书;

(二)按照国有土地出让合同的约定已进行投资开发,属房屋建设工程的,须完成开发投资总额的25%以上;属于成片开发土地的,须形成工业用地或其他建设用地条件。

开发项目转让时,土地使用权也随之转让。

第二十三条 用于居民拆迁安置的建设用地,不得转让。

第二十四条 转让开发项目按下列执行:

(一)转让开发项目前,转让方和受让方必须签订书面转让合同,合同不得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

(二)转让方持项目转让合同和有关资料报市开发办批准;

(三)受让方应在项目转让批准之日起30日内持项目开发批准文件到土地使用权转让行政管理部门办理土地使用权变更登记;

(四)受让方持土地使用权变更证件与市开发办签订项目承包责任书。原项目承包责任书自行失效。

第二十五条 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开发单位因资金等原因确需与其他开发单位联合实施的,参加联合开发的单位应符合国家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的规定。

禁止私下联合开发。

第二十六条 基本建设项目转为开发项目的,应报市开发办批准,并按开发项目的要求补办有关手续。未经批准,基本建设项目不得转为开发项目。

第二十七条 开发项目竣工后,开发单位应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准交付使用。

综合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规划要求是否落实;

(二)配套建设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是否建设完毕;

(三)单项工程质量验收手续是否完备;

(四)拆迁补偿安置方案是否落实;

(五)物业管理是否落实;

(六)其他。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由市建设委员会按下列规定处罚:

(一)违反本办法第二十条规定,不如实填写或者不按规定时间交验《房地产开发项目手册》的,处以1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二)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转让开发项目的,收回项目,并视情节轻重给予降低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的处罚;

(三)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的,责令改正,处以10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可取消开发资格;

(四)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以20xx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

(五)违反第二十五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联合开发的,处以20xx元以上10000元以下的罚款,并可给予降低资质等级处罚;

(六)违反本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未经批准擅自将基建项目转为开发项目的,责令限期补办项目开发手续,逾期不补办手续的,取消开发单位的开发资格;

(七)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未经验收而交付使用或者验收不合格而交付使用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给予降低资质等级处罚。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施行后,国家法律、法规有新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十条 依照本办法所处罚款全额上缴市财政,并应使用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罚没票据。

第三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根据行政复议法和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提起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处罚决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第三十二条 开发项目的管理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行贿受贿、构成犯罪的,由司法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不构成犯罪的,由所在单位或上级部门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三条 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及市辖县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西安市城市建设综合开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修订新内容一、第二十五条第一款修改为:在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开发单位因资金等原因确需与其他开发单位联合实施的,参加联合开发的单位应符合国家有关房地产开发企业资质管理的规定。

二、第二十七条第一款修改为:开发项目竣工后,开发单位应组织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准交付使用。

三、第二十八条第七项修改为:违反本办法第二十七条规定,未经验收而交付使用或者验收不合格而交付使用的,责令限期改正,并可给予降低资质等级处罚。

四、删除第三十四条。

篇2

去年下半年以来,在各地开展的土地执法检查中,发现部分地区乱占滥用耕地情况严重,特别是一些行干部以言代法、以权代法,在群众中造成了很环的影响。最近,江西省人民政府发出《关于必须坚决制止城乡建设中乱占滥用耕地的通知》,要求“各级人民政府要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农民建房、烧砖瓦窑和城镇一条街建设占用的耕地,逐房、逐窑、逐街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处理。江西省人民政府采取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现将江西省的《通知》转

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一切乱占滥用耕地的行为。

附: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必须坚决制止城乡建设中乱占滥用耕地的通知

(1989年1月19日)

各行政公署、各省辖市、计划单列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自《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各地加强城乡用地计划管理,严格用地审批制度,认真开展土地执法检查,严肃查处土地违法案件,乱占滥用耕地的歪风,全省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刹住,全省土地管理工作初步走上了依法、统一管理的轨道。但是,一些地方的少数领导干部法制观念不强,以言代法,多头审批和越权审批土地的现象仍时有发生,有的干部甚至带头违法抢占耕地建房。特别是入冬以来, 随意毁田烧砖瓦、突击抢占责任田盖房以及盲目挤占耕地建新街的现象又有抬头。据进贤、南昌两县和樟树、丰城两市调查,目前烧砖瓦毁田的窑场,多达2000多座,仅此一项,这四县(市)每年要毁掉耕地二千多亩地。有的城镇郊区几乎已无地可种,但仍在盲目规划用良田建新街和集贸市场。少数地方的村民竞相抢占公路两侧大片良田开店经商,有地甚至为未成年的子孙建房。这种情况必须坚决制止。为此,特通知如下:

一、各级人民政府要立即组织有关部门,依法对农民建房、烧砖瓦窑和城镇一条街建设占用地耕地,逐房、逐窑、逐街进行一次全面清查处理。凡擅自占用耕地的,要限期拆除复耕;凡越权审批土地的,以及用领导班子集体决定代替法定程序征用土地的,一律无效;凡擅自下放审批土地权限和非土地管理部门审批土地的,应立即纠正。对那些以权谋私、以言代法、以权代法、自批自用土地的领导干部必须依法严肃处理。公安司法部门要主动配合土地管理部门抓好违法案件查处工作。

二、认真搞好乡、镇、村建设用地规划,严格控制在耕地上建私房。各地要按照“保护耕地,节约用地”原则尽快制定和完善乡、镇、村建设用地规划,积极引导农民合理用地,鼓励农民建房向高层发展,拆旧建新,移房上山。严禁在承包责任田和自留地随意选址建房,严禁在公路两侧高产良田内建房,严禁在连片耕地上开“天窗”建房。农民开店,可选在荒坡旱地上,相对集中。因受自然条件限制,确需占用耕地的,要按用地规划严格控制用地面积。

篇3

引言

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是影响建筑工程项目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一个好的建筑项目,不仅对工期和工程质量有着严格的要求,更对建筑成本有着严格的管控。有效的管控项目建设成本,不仅可以为出资方节省成本,还可以为施工方带来收益。同时,在投入资金不变的情况下,能否在工程预算内完成整个工程项目,往往取决于是否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了科学有效的管控。因此,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有效的管控,对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目前项目建设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管理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行为,在工程进行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预算和决算。然而现实中,很多建筑工程单位不看重根据施工图纸计算得来的预算,却紧抓最后施工完成时的结算金额,这样就会造成工程的投入资源远超最初的工程预算的情况,严重时会影响工程的施工进度。同时,由于我国的建筑市场中很多管理机制不科学,存在很大的漏洞,同时相关的管理部门监管力度不够,恶性竞争和因个人利益关系而采购高价和劣质建筑材料的现在层出不穷,严重扰乱了我国的建筑市场。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在施工阶段,资金浪费和使用不合理的现象大量存在,资金使用过程中的漏洞太多,项目建设成本管控的力度不足,监察不到位,不仅影响了工程项目的质量,还增加了项目的建设成本。

2项目成本管理的原则

2.1项目总体成本管控原则

项目建设的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降低项目建设的总成本,而并非项目建设过程中某一局部或者某一小块的成本,不能为了降低某一局部工程的建设成本,反正导致项目总成本增大。项目管理人员要以最低的项目总成本为目标,从而对项目工程的各个建设过程进行管控。

2.2项目建设成本的动态管理原则

项目建设成本的管控贯穿于整个项目的建设过程,是一个动态监管的过程,项目管理人员要随时根据项目建设的进行情况和实际条件的变动,合理修改对应的项目成本管理措施,确保对项目建设成本的有效管理。

3项目建设成本的主要影响因素

3.1施工组织的管理

施工组织是以整个工程项目的施工为设计对象,对施工过程中的资金流动,技术分析和施工人员组织进行科学的分析,从而得到的最优的施工组织方案。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案,不仅保证了工程项目能在规定的工期内高效的完成,同时也对工程的资金使用情况和施工人员的组织进行了合理的优化,同时也对工程的招投标的价格和工程使用款进行了控制,是影响项目建设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

3.2项目建设使用的建筑材料

建筑材料是影响工程建设成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建筑材料,而建筑材料材料的价格是一直处在变动之中。而且好的材料和差的材料之间的价格差距比较大,这就给了某些不法商贩和工程管理人员以可乘之机。有的施工管理人员,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不惜采购劣质材料,以次充好,或者购买熟人的高价材料,,为工程的管理带来很多问题,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建筑成本。所以,施工单位一定要熟悉建筑市场的情况,及时了解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动,管理好资金的使用,监察好资金的流动情况,确保建筑材料的采购途径公开透明,要监察好建筑材料选购方案的合理性,这样才能控制好工程项目的建设成本。

4项目建设成本的管理方法

4.1项目成本预测法

工程项目的建造是根据施工图纸的来进行的,因此,施工图纸在设计时,就决定了施工工作的大致内容,工程项目施工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工程项目的建造成本,所以要结合施工图纸,施工设计方案和招投标等文件来对项目的成本进行一个预测,将得到的工程项目成本预测值与目标成本进行对比和分析,从而制定科学有效的项目成本管理办法。

4.2项目成本分析法

工程项目的总成本一般是由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组成,直接成本包括工程项目施工的费用和非工程实体的措施费,间接成本包括工程规费和建筑企业管理费,项目成本分析法主要是针对工程项目的直接成本而言,通过在工程项目的实际施工过程中,对工程建设成本中超支的地方进行分析,找出成本超支的具体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是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管理方法中最常见的一种,但是由于施工过程中影响建设成本的因素比较多,所以这种方法在实际使用中,要分析的因素比较多,工作量比较大,耗费时间相对要长一些。

5项目建设成本的管理措施

5.1加强对建筑材料的管理

施工过程中合理的选用建筑材料,同时对材料进场选择有效合理的方案,可以大大节省建造成本。在建筑材料的选用环节,要时时刻刻注意市场的变动,在满足施工要求和建筑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对价格和原材料供应进行对比,要满足对施工供应量,同时在材料的进价上也有优势的材料,尽量选用性价比比较高的材料选用和采购方案,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从而加大了工程的建设成本。同时,在建筑材料的购买环节,一定要对购买的途径和过程进行管控,避免出现在购买材料时出现钻漏洞的情况。同时材料买好以后,要合理的选择进场方案,同时提前做好对材料质量的查验和抽检工作,在材料进场前就控制好材料的质量。进场后,要随时对材料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记录,合理对建筑材料进行分配使用,避免材料在使用中的浪费。

5.2加强对项目建设过程中流动资源的管理

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要做好对每一笔资金流向的监管,要确保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合理性,要对相关的票据做好审核工作,防止资金使用不合理等现象的发生。同时,提前做好对建设成本的预测工作,分析出资金使用不合理或者超支的地方,然后对其进行专项整改管理。

5.3理控制好施工的各个阶段,明确责任

工程施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其中涉及的人员很多,在管理上难度不小。所以在施工的各个阶段,都要做好管理工作,对平时工作中的出现的各种工作会议的记录,技术资料,工程项目中涉及施工进度和质量的管理合同以及各项协议,都要做好存档,为以后出现问题时查找问题出现的源头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工程项目中的责任划分提供了参考。除此之外,还要尽量避免因为施工管理不到位,而出现的工程上的失误,材料损失或者人员伤亡。当出现重大的工程失误时,应当及时全面的对责任事故进行调查取证,收集各种施工管理的合同,日常的施工工作记录,划分好责任界限。针对索赔的情况,一定要以施工管理合同为依据,根据事实情况,来审核索赔的金额和事宜,以减少不必要的额外损失,对建筑成本产生沉重的负担,对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

6结语

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的管理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与建筑工程的方方面面都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涉及和影响到的因素很多,并且也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所以就对管理人员在工作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建筑工程的管理人员,要重视建筑造价的管控工作,从多方面入手,加强管理力度,在确保工程进度和工程质量的要求下,合理的对项目建设成本进行管控,促进建筑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篇4

一、前言

工程建设部门是国民经济中最重要的生产部门,由于它具有生产流动性、施工多样性、综合协调性和劳动密集性等特征,所以一直是风险、威胁和危险很大的行业。近年来,有关建筑企业的重大、特大恶性事故频发,严重制约了建筑业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的提高,影响了建筑业的声誉和可持续发展,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和加强应急管理。

二、项目应急管理的概念

1.项目应急管理描述。突发事件(Emergency)是对出乎意料之外突然发生的、具有很大破坏性的事件的总称。

项目突发事件(ProieotEmergency)就是在项目实施中未预料其发生且未做准备的,要求迅速做出决策的紧急事件及灾害事故。

应急管理(EmergencyManagement)是一门应用科学、技术、计划以及管理于一体的学科,处理可能导致重大伤亡、财产损失或扰乱社会生活的一些极端事件。

项目应急管理(ProjectEmergencyManagement)是指针对项目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

2.突发事件的分类。识别突发事件是应急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区别于不同突发事件的特点,对突发事件进行明确的分类,才能很好的识别和检测突发事件。按突发事件产生的起因可分为:技术上的突发事件,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的错误,缺陷导致的危害;自然上突发事件,主要是自然外界环境突发性影响,如气候的变更、地震等;政治上的突发事件主要是由政治系统、战争及公共事业政策等;社会上的突发事件是由于社会各方利益集团引起,如环保组织的抗议等;组织上的突发事件,是由于组织内部结构、性质带来的,如工作人员不同的民俗、文化造成的冲突。

三、项目应急管理动态过程分析

1.项目应急管理动态模式。针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本身的复杂性、多阶段性,将项目进行的全过程(项目定义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竣工验收阶段、运营维护阶段)实行动态管理,将应急管理化分为:检测、确认、决策、执行、反馈、恢复和评价七个阶段,由这七个阶段的相互关联和逻辑性组建了动态突发事件管理模式,这个模式对建筑工程整个全过程和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均实行动态管理。(1)检测。对突发事件的迅速反应依赖于早期对它的检测,通过监控潜在风险、获取有关信息来完成的。在工程项目的任一阶段内,都应对本阶段和该阶段前遗留下来的所有潜在隐患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从纵向来说,包括工程过去的、现状的研究以及未来的预测;从横向来说,涉及到和工程直接相关的利益团体,间接相关的外部集团以及政策变化等。(2)确认。如果检测出问题就须进入确认阶段,这个阶段的任务是分析、研究问题的性质和条件,并建立问题分析报告。若发现问题不足以伤害工程目标,返回到检测阶段。(3)决策。经过确认突发事件的存在,为了转化或遏止它的发生,就应建立一套应急方案。决策的挑战性在于突发事件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这就意味着不可避免地影响工程的多目标系统。当目标之间发生冲突时,选择以目标优先级的选择方案。通过对突发事件的诊断,判断它的级别,决定了决策权应由哪个层次管理人员做出。突发事件若是由外部重大事件引起或重要性极高,应由汇集的主要领导做出;若是现场发生的局部隐患,通过检测和确认后,应及时将其化解或缩小化。(4)执行。在解决应急方案的执行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信息系统,分清各方责任和风险,同时考虑其他方面可能介入的阻力,进行有效地实施。(5)反馈。执行阶段同样伴随着反馈,此时不但应当及时得到执行的反馈信息,还应对执行过程中产生的新变化进行信息收集,研究潜在的变动。若有新的问题应重新进入到检测阶段。反馈回来的内容都是十分宝贵的,它将决策阶段预测不到的问题全部表现出来。(6)恢复。灾难性的突发事件往往造成对项目人际关系及物质上的伤害,对这种伤害必须进行弥补和修复,尽快使组织和项目回到正常的轨道上。(7)评价。突发事件为人们提供了深远意义的学习机会,它可以展现出组织内的弱点,而这些弱点恰好是在常规情况下不易显露出来的。从这点说,它可以抛弃那些可能永远植根于组织内的、会引起突发事件的行为和过程,提高组织的效率,同时为以后应急管理提供宝贵经验。

2.影响应急管理过程的重要因素。影响应急管理过程的四个重要因素分别为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应急管理组织以及组织行动。战略管理不但涉及企业与环境的关系,而且还通过渗透组织运作的各个层面,从根本上影响应急管理的效果;企业文化既是被突发事件影响的对象又是应对的基础;应急管理组织是重要的执行力量。战略管理、企业文化和应急管理组织三者结成网络,共同决定组织行动的实施。

四、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建立

1.项目应急管理系统的组成。项目应急管理系统包括预警系统、识别系统、实施系统以及评估系统。首先要建立应急预警系统,就是对潜在的突发事件进行监测、预测和预控,争取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当面临无明显预兆的突发事件(如自然灾害等)以及预控失败无法避免的项目突发事件时,就要启动识别系统,分析突发事件的类型和级别,调动系统资源,拟定处理方案,并对方案的可实施性进行评估,选定实施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要按照实施系统标准和要求,根据新的情况不断修订计划,灵活应对。评估系统旨在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评价,不断完善系统资源,提高项目突发事件预防能力和突发事件管理水平。

2.应急预警系统的建立及措施。建立应急预警系统,即预防和消除危机源。危机源是指有可能导致突发事件最终出现的事件。它有可能是人为的,也有可能不是人为的。比如回填土有机质含量过高,某批材料未按时到货,脚手架存在质量问题或搭设不符合要求,突然性自然灾害等都可能导致项目目标的实现产生困难,从而都属于危机源。应急预防必须从这一阶段就开始,加强对人为危机源的防止、发现和处理,加强对各种非人为危机源(自然灾害)的预测。

正确识别突发事件需要建立在项目的目标描述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因而在战略制定阶段就要对项目的内外环境进行SWOT分析,即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分析,找出项目内部的优劣势以及外部环境给项目带来的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对项目可能存在突发事件的领域进行分析,分析不同类型的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会给项目带来的严重后果。根据这些分析结果,项目管理者可以根据项目特点和资源状况,针对各类威胁及其影响程度制定出若干个相应的应急处理备选方案。

3.应急管理组织的实施对策。在系统资源中,应急管理组织是重要的人力资源,因而应急管理组织平时要进行应急模拟训练,并加强培训员工的应急意识,学会识别项目潜在突发事件。处理突发事件的关键在于首先尽量控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组织应及时启动应变方案。应变方案是平时根据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而制定的方案。如发生爆炸等事故后人员如何撤离,资金周转困难后通过什么渠道可以解决,如何应付新闻媒体等等。

在突发事件爆发之初,应急管理组织要与专家接触,通过头脑风暴、专家论证等方法找出问题症结所在,与预测情况相比较,从而对症下药,制定出企业应对措施,做到详尽果断。突发事件发生时,应急管理组织要充分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注重各部门的协调,并做好对外宣传与形象塑造工作,注意新情况的发生与对策应变。紧急消除后,应急管理组织还要负责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以提高项目应急管理水平。

4.组织行动的沟通任务。组织行动的首要任务是要明确沟通对象,主要包括:被突发事件所影响的群体和组织、影响项目实施的单位、被卷入到突发事件里的群众或组织、必须被告知的群众和组织等。必须重视沟通渠道的建设,有效的信息沟通渠道包括确定沟通媒介和沟通主体以及保证沟通渠道的连续性和畅通性。应急管理组织平时就要加强与各部门之间的沟通,指定各部门的沟通负责人,以确保突发事件信息能够快速到达相关部门,从而避免突发事件的发生。当面临突发事件时,迅速启动应急沟通计划,明确传播所需要的媒介,明确媒介传播的对象,抢占信息源,避免媒介传播中错误信息的。突发事件过后,要与广大公众全面沟通,针对企业形象的受损程度开展相应公关活动,以最大程度减少危机对项目声誉的破坏.恢复正常状态的公关活动。另外,企业平时应注意累积项目沟通资源,与公众和媒体建立良好关系,要在平时资助一些公益活动,积极建构公益形象,在客户和社会大众以及政府中树立正面的形象,以便项目发生突发事件时取得公众同情和支持,占据有利地位。

5.树立项目全员危机意识。该系统高效运作的前提是要求企业树立全员危机意识,实现全员高度自治。通过树立全员危机意识,可以让项目每一位员工都参与到应急管理过程中,加强员工的主动性。这种危机意识在员工心中形成一种定势,就能构成一种响应机制,一旦企业发现应急信号,就能快速反应。

五、结束语

现代工程建设项目面对高度不确定的内外环境,项目应急管理对于企业实现长期稳定发展也愈发显得重要,然而我国大部分建筑企业都投有建立自己的应急管理系统,因此如何针对项目自身特点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系统仍然是建筑企业要面临的难题。本文通过分析应急管理的动态循环过程,并在此基础上初步提出了项目应急管理系统方案,为项目应急管理系统设计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也为项目应急管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篇5

第三条  大连市城乡建设委员会是大连市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工程项目报建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大连市中山区、西岗区、沙河口区、甘井子区内,以及投资总额在500万元(含500万元)以上的建设工程项目的报建管理工作;其他县(市)、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负责建设工程项目报建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所在行政区内投资总额500万元以下建设工程项目的报建管理工作。

第四条  建设单位办理报建手续,应在固定资产年度投资计划、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其他立项文件被批准后,《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基本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许可证》发放前进行。

第五条  建设单位办理报建手续时,应持建设工程项目立项批准文件,向项目报建主管部门申领并填报《大连市建设工程项目报建表》(以下简称《报建表》)。《报建表》经项目报建主管部门审核后,加盖报建审核印鉴。

第六条  建设工程项目报建后,建设单位持经审核的《报建表》办理其他建设手续。对于不办理报建手续的建设工程项目,有关部门不得发放《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基本建设项目固定资产投资许可证》,不得办理招投标手续和发放施工许可证,设计、施工单位不得承接该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任务。

第七条  对当年不能竣工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到批准立项部门办理下年度结转计划,并到项目报建主管部门办理结转报建手续。凡没办理结转手续的项目,一律按计划外项目处理。

第八条  《报建表》填报内容发生变化时,建设单位应立即到项目报建主管部门办理变更登记。

第九条  未按本办法规定办理报建、结转、变更登记手续的,由项目报建主管部门责令限期补办,并处1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十条  实施行政处罚,应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执行。罚没款一律上交财政。

第十一条  当事人对行政处罚不服的,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国务院《行政复议条例》的规定申请行政复议或向人民法院起诉。逾期不复议、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作出处罚决定的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篇6

前言

由于受传统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理念和计划经济市场的影响,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实际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缺乏动态全过程成本控制管理意识,加上成本控制目标体系不完善不规范,因而造成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实际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施工成本大大增加,直接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项目建设经济效益和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制约了建筑施工企业的可持续稳定发展。

1.建设项目成本控制的重点

第一,严把建筑工程投标关。应提早预算成本,坚持大额垫付资金不揽、低价标不揽、资金没有保障不揽。第二,是搞好工程实施的准备环节。应坚持专家提供策略治理的原则,精心拟定的施工组织计划。应阅读、审查核实好标书与图纸,做好一类变更。第三,抓好工程实施环节。依据工程实施预算、每种消耗定额资金支出标准与已确定的成本计划和成本管理方法,对实际产生的成本资金进行合理控制。应坚持以技术为先导,科学安排工序,确保均衡生产。第四,抓好完工交付使用与保修期环节的成本管理。要对完工验收资金与保修资金进行分解,列出开支、回收计划,使成本在整个环节得到控制。

2.建设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原则

施工成本控制是指在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通过施工技术、施工工序工艺的经济效益和应用效果进行综合比较分析,把施工成本控制理念贯穿渗透于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管理各阶段各环节中。

2.1 成本控制节约原则

建筑工程成本控制的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施工过程中采取合理有效控制管理措施,着力减少施工过程中无谓的人力、物力、财力等浪费,提高工程施工成本控制质量水平。在施工成本控制过程中,要从节约角度出发,通过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工序等优化改进,加强施工现场成本控制管理力度;加大施工浪费行为处罚力度,有效提高施工成本控制水平。

2.2 动态控制管理原则

实行全阶段、全过程、全寿命周期的动态控制管理措施,对提高施工成本控制水平非常重要,同时也是提高施工企业整个项目工程施工建设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中,要强调项目施工过程中的中间控制,即动态控制,要结合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动态进行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的比较分析,并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进行纠正修正。

2.3 全面控制管理原则

要在施工成本控制预测、计划、控制、核算、分析、成本决策等六个阶段中,始终渗透贯彻实施目标成本控制管理原则,要实施全企业、全员、全过程的动态成本控制管理,有效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管理水平。

3.建设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现状分析

3.1 施工成本控制体系不完善规范

目前,我国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其在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中严重缺乏完整的责任、权利、以及利益划分制度;没有详细的施工成本计划,从而导致施工成本大大增加。在很多建筑工程项目实际施工成本控制管理过程中,项目经理直接负责整个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管理,没有建立独立的成本控制机构,从而造成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出现混乱、职责分工不清楚等问题。

3.2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意识较为薄弱

由于很多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缺乏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意识,没有意识到成本控制管理对整个建筑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和经济效益影响的重要性。另外,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部分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只考虑到建筑工程建设施工进度、施工质量、以及安全建设目标,严重忽视了施工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进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没有详细进行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施工方法等内容的优化比较分析,造成项目施工成本大幅度提高,直接影响到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

3.3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目标设立不科学

由于在开放性建筑市场经环境下,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提高其中标率,通常采取过分降低投标报价来中标,没有充分意识到成本预算对整个工程项目建设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只是简单片面看重施工任务与施工产值,没有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全面考虑工程项目中存在的客观条件及自身实力,从而造成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为了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经济效益,出现了偷工减料等违法违规现象,不仅降低了工程建设质量,延误了施工进度,同时还经常出现返工现场,导致实际施工成本大大增加,“三超”现象不可避免就发生了,导致项目竣工结算时出现严重亏损现象,大大降低了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运营经济效益。

4.建设工程管理中的项目成本管理方法

4.1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管理措施

为了进行有效的施工成本控制管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要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和自身实力,建立完善健全的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体系,以确保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程序和制度在实际工程项目施工中得到有效执行。首先,要赋予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体系权威性,要应有权威性和适应性,同时要加强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相关部门的建立,完善健全的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体系和管理部门,是实现建筑工程全过程动态施工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支撑。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要从组织部门入手组建一个具有独立执行权利的成本控制机构,明确各自的权责并落实到位,以确保工程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各项成本控制管理得到高效顺利的开展实施。

4.2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技术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技术措施,应贯穿于施工前期、施工期间、以及竣工验收等各阶段各环节中。对施工过程中的工程成本进行动态监督控制管理,并及时纠正发生的成本偏差,使施工成本有效控制在计划范围内,以达到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的目的。

4.2.1 施工前期的成本控制

在施工前期,施工技术管理人员要根据设计施工图纸和有关技术文件资料,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对具体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施工工序、作业组织形式、以及施工机械设备和施工组织措施等进行认真分析研究,制定出科学合理、系统完善、节能经济的施工方案。正确选择高效合理的施工方案是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成本控制水平的重要关键点。

4.2.2 施工期间的成本控制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任务单和限额领料单的管理力度,尤其是要做好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完成后的验收管理工程,要对工作内容、施工质量、文明施工等进行验收,同时还要对施工人工、材料等数量进行认真核对,以确保施工任务单、验收内容、限额领料单间的匹配,保证各种结算数据资料的绝对正确性,为施工成本控制管理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便于管理人员制定高效合理的控制管理计划。对于施工中存在成本偏差的分项工程,应认真分析其发生成本偏差原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进行及时整改修正,以确保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具有较高水平。

4.2.3 竣工验收阶段的成本控制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阶段,施工成本核算人员要根据实际施工成本花费数据资料,计算各分项目工程的施工成本和预算成本间的差距,并结合承包合同内容,找出可能存在施工索赔项目,通过合理施工费用和施工工期索赔,提高施工成本控制水平和施工企业项目建设经济效益。

5.结语

随着建筑业市场的日益发展壮大,建筑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建筑工程投资方要想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其对工程施工成本的控制是非常重要。在工程进度中只有对施工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最好降至最低,并且交付出质量合格并且优良的建筑产品,才能赢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篇7

项目管理是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为达到项目目标(在规定的时间和预算费用内,达到所要求的质量)而对项目所实施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的过程。项目管理其本质的一个特性就是它的“一次性”。因此,项目管理实际上是从开工到竣工结束的一次性管理过程。工程项目是企业效益的源泉,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就是创造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项目管理是企业管理之基,效益之本。抓好项目管理势在必行。只有明确了项目管理的核心目标,项目管理的其他方面才能发展。本文着重阐述了项目组织管理、招标管理、合同管理及成本管理对水利工程项目管理的意义。

一、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的管理组织在建设工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按照传统的工程建设的管理组织方式,业主班子将是一个庞大而又复杂的组织机构。在设计项目管理组织时,项目业主以市场经济的思维方法构思项目管理组织的模式,形成了按投资多元化、管理社会化、经营市场化建立工程项目管理组织的总体构想。这一构想就是要充分利用改革的成果,运用市场经济的运作机制,实行水利工程建设的社会化管理。

水利工程建设的业主,要对水利工程总体规划与设计实施强有力的管理。业主要各参建主体中积极发挥主导作用,倡导管理创新,通过贯彻对合同主线实施“静态控制、动态管理”的思路,促进各参建单位形成自觉的质量品牌意识、市场竞争意识及顾全大局的观念,使工程进展顺利,质量、工期、投资等方面均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还要实现工程项目的社会化管理。在工程的具体事务管理中,水利项目业主又是按市场化经营的方法进行运作,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为水电站建设管理提供服务 ,使水电站建设得到有力的社会支撑。如水利项目中某些设备的采购、货物的仓储、设备和大宗材料的运输、有关的辅助服务等均按市场原则通过经济合同来实现。社会化管理使业主的工程事务管理工作量大大减少,业主班子的人员规模可以降低至最低点,项目管理工作的效率和效果提高,降低了建设成本。水电站项目业主由此可以集中精力管理重大问题,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定思路、定标准、定制度,一手抓规划设计和工程建设,一手抓工程招标和合同管理,这样在总体上就把握住了水电站建设的方向。各社会专业机构在统一的规范和规则下,各司其职,负责相应专业工程的具体实施工作。实行社会化管理,还可得到社会上最优秀的各方面的专业人才为水电站建设服务。

二、项目招标管理

1、项目招标

水利工程项目招标应按标界清晰,便于合同管理,优化施工布置,减少施工干扰的原则。要针对招标项目规模、技术要求,制定了招标管理办法,规范招标工作程序。对项目立项、招标组织、招标程序、招标方式及投标条件、标底编制、评标委员会、保密事项等制定规定,明确责任。招标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点:认真审查招标文件,保证招标文件的合法性和严密性;认真组织开标工作,保证竞争的公平和有序性。所有的招标项目,均采用公开开标,开标时有公证员现场公证,保证开标过程的公正;认真组织评标工作,保证评标过程的合法、公平、公正、合理。

2、无标底工程招标实践

无标底工程招标的核心是在工程招标时不编制招标的标底。它不是以“标底”作为工程招标的衡量准绳和评标尺度,而是通过一套严密、科学的招标操作程序和评标办法来决定工程合同的授予者。实施无标底工程招标,按市场规律组织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排除了任何人为因素的干扰,保证了评标结果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实施无标底工程招标,实质上对招标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在市场发育不完善的条件下,其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必须要有真正坚持“剥夺每一个人的特权”的精神和勇气,要敢于战胜自我。其次,实行无标底工程招标,需要很高的条件,它要求招标者必须具有十分丰富的工程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相当高的技术水平和对工程所具有的深刻的判断能力。即在无标底招标条件下,招标者应具备的评标方法和指标参数的合理确定、招标文件的严密编制、工程招标的有序组织、以及对投标单位资质管理和选定等的综合能力。通过对大量工程招标经验的总结和思考,认识到只有从管理制度上、管理方法上采取措施,才能铲除腐败的温床 ,彻底消除工程招标中的负面影响因素,真正地实行公开、公平、公正的工程招标与采购。

三、合同管理

1、合同管理的特点

合同管理制是建设管理的主线,其主要特点是:一是严格合同的预管理。所谓合同的预管理,就是合同签订前,合同项目的计划立项、招标文件的编制及审查等,这是合同签订后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二是严格合同的签订程序。每一份合同的签订之前,合同文本都经各业务职能部门会审把关,然后甲乙双方要进行平等协商,就双方关心的问题达成一致意见。三是严格按合同办事。在履行合同过程中,严格按合同约定办事,对质量、进度、安全、造价、文明施工等管理要求,都遵从合同约定。合同双方是平等的合同主体,一切事务的处理都以合同为准绳。四是完善合同清算工作。合同履行结束,逐一对合同进行清算,一方面,合同竣工资料要求齐备并符合国家档案管理要求,另一方面对合同费用问题要有最终决算,双方对决算结果都要签字认可。

2、强化工程合同管理的核心地位

市场经济就是法制经济、信用经济,水利项目建设必须实行严格的合同管理制,必须以合同为主线、以合同为核心实施工程项目管理。

(1)从组织上采取措施,实施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的合同管理,制定一整套合同管理的有关工作制度和规定,对合同管理的组织、合同管理的程序以及合同的起草、谈判、审查、签订、履行、检查、清理等每一个工作环节均做出明确规定。

(2)树立水电站建设管理中的一切行为均以合同作为惟一依据的意识,合同运用于项目管理的各个方面,以合同、经济手段管理和实施水电站工程。

(3)选择确定符合水电站建设特点的工程承发包模式和合同结构,通过合理的合同结构实现和保证水电站项目管理组织的目标结构和运作。

(4)根据水电站工程的具体情况和现实的社会经济环境条件,锁定建设成本。强化合同准备工作,从技术上和经济上采取措施,创造和建立实施闭口总价合同的前提条件:坚持以施工图进行工程招标,最大限度地避免和减少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和随意性;强化工程招标中的合同意识,努力完备和详细一切技术资料和现场环境条件,使承包单位能够以最小的风险在完全公平的环境中进行投标竞争;严密制定合同文件,合理确定工程合同的界面与工程范围,事前分析可能存在的不确定事件和风险,有针对性的采取保护措施;充分考虑和保证承包单位的利益,引导承包单位注重技术方案的竞争,集中力量用于工程的实施,从而保证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四、成本管理

项目管理的核心是成本管理。因此,作为项目成本管理模式应采取“事前测算决策,事中预算控制,事后分析结算”的管理方式,对成本采取有效的控制。其主要的工作内容是:测定生产费用;合同测定责任成本;合理确定成本降低率;制定降低成本所采取的主要规划和措施;建立目标责任制管理。明确成本责任主体,根据评估结果将成本管理责任目标落实到每一个工序、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期(3个月)对项目进行经济活动分析,对项目成本进行有效的控制、核算、分析、考核评价。同样,应要求在每一个单独工程开工前,项目部应对各单项工程的施工方案、劳力组织、设备、材料等资源的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用进行预估。项目部根据施工组织安排,对项目部的成本费用进行评估分析,先列出不变费用和可变费用,这样在可变费用不能降低的条件下,减少不变费用同样可以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

在成本费用编制和核算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成本核算指标的设置应尽可能与成本计划相对应。将核算结果与成本计划对照比较,使其及时反映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第二,成本预测和核算中要对影响成本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第三,成本预测和核算中要对影响指标的因素进行敏感性分析,通过敏感性分析,判断对某项成本因素应予以核算和控制的强度。第四,建立信息化成本核算体系,将项目成本预测和核算成果系统储存,是成本核算工作得以高效实施的保障,也是企业成本管理战略实施的关键环节。

所以说项目“靠管理求效益”,应重点从施工组织管理、技术方案、不变成本和二次开发中求得最大效益。同时,降低成本是一个系统的管理,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考虑:一要杜绝浪费;二要杜绝返工;三要管好材料;四要抓好包外;五要抓好设备有效利用;六要实行人员动态管理;七要降低管理成本;八要抓好周转材料的利用。

五、项目管理的创新

1、观念创新

项目施工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给予足够的重视,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施工企业应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上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要根据时代要求和遵循创新原则去提出创新方案。

2、机制创新

创新的机制就是要使项目经理部及分公司不断增强市场的竞争能力,牢牢占有自己的市场,不断开拓和占有潜在的市场。要增强企业实力,提高其赢利水平,提高其社会形象,提高其市场敏感性;必须对其建立激励机制,鼓励各类、各层次的人才脱颖而出,为人才创造环境,要给人才适应的土地、阳光和雨露;必须对其建立约束机制,约束项目经理部必须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按市场规律合法经营、守法经营,约束项目经理部的经营者和广大职工遵守党纪、国法和企业的规章制度。必须对其建立风险机制和决策机制,来规范项目经理部决策层的行为,实行民主、科学的决策程序,回避市场风险。

3、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企业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技术创新采用从后往前做的模式,即根据市场确定产品,根据产品确定技术和工艺,最后确定所采用的技术是自主开发、合作开发还是引进。项目施工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才能保证施工的质量和进度,才能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是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李凤楼、王立民: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应用研究[J].地下水,2007(3).

篇8

项目开发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安全管理主要内容

建设单位应履行其安全管理责任制,并在以下各开发阶段做好相应的安全管理工作:

1、供方选择阶段:

1.1、依据项目所在地方政府有关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开展本项目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工作,并将其纳入到 本项目的“安全管理与文明施工策划”中;

1.2、涉及本项目的招标文件采用统一范本,并依据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要求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明确本项目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要求;

1.3、对供方进行考察时,应由本项目安全专(兼)职安全工程师参与对供方的企业资质、安全管理能力和安全生产历史与现状进行专项考察和评估,评估结果作为确定供方的重要参考依据,留存资料备查;

2、前期准备阶段:

4.2.1、开发项目部应组建本项目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确定本项目的安全管理动作和流程,包括但不限于:安全周检机制、安全周例会机制、安全月报机制、每季度安全考核机制,隐患整改与反馈流程、违约索赔通知与上缴流程、安措费申请与审批流程;

2.2、开发项目部应将安全管理指标分解落实到每一名员工,将安全管理指标纳入到每一名员工的KPI指标之中,并进行考核;

2.3、开发项目部在与供方签署合同时应同时签署采用统一范本的《安全管理协议》,且与招标文件保持一致;

2.4、开发项目部应在供方进场前一周完成对本项目规划区域及毗邻区域内供水、排水、供电、供气、供热、通信、广播电视等地下管线资料,气象和水文观测资料,相邻建筑物和构筑物、地下工程的有关资料的收集工作,并在供方进场后一周之内将相关资料进行移交,保存相关记录备查;

2.5、开发项目部应在供方进场前完成本项目《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编制工作,并在供方进场后将本项目的应急救援工作进行宣贯和落实;

2.6、开发项目部应在供方进场前一周之内组织本项目相关管理人员(包含但不限于项目负责人、工程负责人、专业工程师)及供方主要管理人员(包含但不限于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将本项目的安全管理和文明施工要求进行培训和宣贯,保存相关记录备查;

2.7、开发项目部应在供方进场时审核其企业相关资质、人员配备与持证上岗情况以及安全保障体系建立情况;

2.8、开发项目部应明确供方各类安全方案和计划(包括但不限于:监理规划与安全监理实施细则、施工组织设计与各项安全专项方案及应急预案、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包括超过一定规模需要专家论证的方案)、安措费投入使用计划与实施方案、现场平面布置图和文明施工方案)编制完成时,由监理单位组织方案或计划的编制者向开发项目部相关人员和供方主要管理人员就方案和计划合得规性和适用性进行解释和说明,审核通过后进行实施,形成会议纪要备查。

3、施工阶段 :

3.1、按照确定好的安全管理动作和流程组织实施安全周检、安全周例会等各项安全管理工作,保存相关记录备查;

3.2、结合本项目实际情况上报安全宣传教育培训计划和需求,组织开展本项目管理人员和供方管理人员的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保留相关记录备查;

3.3、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做好劳保用品的申报工作,并按计划做好相关的采购、发放工作,做好本项目员工劳保用品的使用培训工作;

3.4、监督检查供方的各项安全管理行为,包括但不限于:各类安全方案和计划的落实情况、各类人员尤其是基层作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的落实情况、各项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包括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和演练)的执行情况,依据《安全管理协议》相关条款进行处理违规行为;

3.5、监督检查监理单位的日常安全管理行为和针对现场(包括但不限于塔吊、施工升降机、吊篮、脚手架、临时消防水系统、远程视频监控系统、临时用电一二级配电系统、重要安全防护设施)的安装、使用和拆除等关键环节的检查验收工作;

3.6、审核供方安措费的申请材料,并在日常监督检查中重点监督检查安措费的投入使用情况;

3.7、监督检查供方现场文明施工工作的开展情况;

3.8、负责本项目安全事故、事件的上报和调查处理工作,并建立本项目的事故档案;

3.9、本项目办公生活区设置完成后应进行验收,编制本项目办公生活区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开展本项目办公、生活区月度检查工作,保留相关记录备查;

3.10、做好本项目的车辆安全管理工作及公务车驾驶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并与其签订《安全驾驶责任书》;

3.11、结合本项目的实际情况对本项目的应急救援体系进行相关的培训工作,并每年至少进行演练一次,保留相关记录备查;

3.11、每季度对供方主要管理人员(包括但不限于总监、安全监理、项目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的安全管理行为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上报项目负责人和所属开发公司主管部门、及时反馈至供方公司,并作为本项目供应商评估的重要依据;

3.12、开发项目部应与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建立并保持良好的沟通协调关系,实施属地化管理。

篇9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4-0240-02

随着国家水利工程的加快发展,水利建设的大好时机已经来临。作为关键的施工单位,面临投资巨大、施工环境复杂、不可预测性多、管理困难和质量要求高的特点,需要对其项目管理系统进行重新的梳理,结合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设计和开发出更加智能和便捷的管理系统,为建设项目的高效开展保驾护航!

一、现状和需求分析

1.1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现状

先前的工程管理一般是通过人为整理资料和纸质档案保存来解决,这样工作量较大、效率低且错误率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一般的水利施工单位对管理中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和计算机存储,但是整个项目管理的流程却还是停留在原先的水平。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和变幻莫测,先进的施工项目管理已经借助新型的数据库、网络、通信和数据终端对工程管理中的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方面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和丰厚的利润。

1.2 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需求

根据水利施工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系统的需求一般包含施工管理,这主要包括施工管理的组织、项目目标的动态控制和工程监理部分;施工成本管理,包含水利工程项目费用、工程定额、成本管理和成本计划等;施工进度管理,应该包含进度控制的目标和进度控制的方法、措施等;施工质量控制,包括质量体系的介绍和相关事故的处理办法;安全健康和环境管理,这一块主要有安全注意和环境保护板块;施工合同管理,包含施工承包内容、合同的执行情况和合同的索赔等;最后就是施工信息管理,主要是施工单位的信息管理和相关文件档案管理等。

二、管理系统的主要组成

2.1 管理系统的设计目标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系统是为了保证施工管理的高效、便捷、透明和经济性运行,同时为工程项目的监督提供实时资料。此系统设计是对管理制度、工作流程、监督步骤和网络通信、计算机编程、数据库和软件设计的一次全方位立体式整合,是将项目管理科学化的一次进步。

2.2 系统的组成

水利工程管理系统的开发参照当下主流的设计思路,主要架构如下:

1)文档数据:这包含项目管理的所有类型的文档和数据,主要有设计图纸、施工流程、监督文件和整个项目开展过程中所有的提交物;公司的资历、信息和相关信息;人力资源、评审会议和项目里程碑等。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员工,制定的权限方面的信息也在文档数据中包含。

2)功能模块:主要针对施工项目管理的框架,进行设计开发。有进度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合同管理和信息管理等。根据不同类型的项目,功能模块会有相应的调整,能够保证管理系统的高效实用。

3)用户界面

首先,这是和员工直接接触的关口,他的体验情况直接影响的使用者的心情和效率;采用基于windows界面开发的用户界面,能够满足操作者的最大使用要求。

其次,尽量保持页面操作的一致性,这样能够培养员工的操作习惯,能够直接加快工作效率;同时能够避免很多的失误操作,为管理的运行避免隐患。

最后,界面的完全性,要将项目管理常用的工作全部进行界面化,如录入资料、资料下载、资料打印、相关查阅、扫描功能和权限需求等,这样既能规范管理的进行又能提高工作的效率。

三、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

1)项目信息管理

这个模块的功能是对项目简介、施工周期、项目内容和施工主要参与方的介绍,保证项目的公开透明性;还有就是相关的公共信息,如涉及的法律、法规和部门的相关信息,市场上面的价格、供应商、新技术、新材料和新的管理方法等。

2)项目规定管理

此模块对项目管理的制度进行规定,包含经营制度、人员制度和安全制度等,明确项目的“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3)施工管理

包括技术方案、任务分工,施工组织结构和人员定制,项目目标的动态管理,施工的风险管理,现场管理文件,项目经理的任务和职责,建设单位的工程监理等。

4)成本控制管理

一是投资的管理,主要是管理过程的计价部分,包含预算清单、工程单价清单、工程量清单、工程支付清单和其它的工程进度等。

二是变更赔付管理,主要是工程管理过程中的索赔文件,这其中包含变更申请报告、变更价格表单、索赔审核表、索赔通知单等。

5)施工进度管理

一是相关计划管理,指的是项目进行中呈现的计划资料,主要有施工计划的编制、施工的年、季度和月计划。

二是施工耽误所造成的计划变更申请、计划变更表和计划变更跟踪等。

6)施工质量管理

包含施工质量的依据、施工控制的方法,质量合格评定表、施工质量报告和相关签证等。

7)员工健康管理

这是对员工的安全和身体健康进行保证的一个功能区域,包含安全组织体系、施工安全制度体系、施工安全技术体系和施工安全信息保证体系等。除此之外还有安全管理的管理计划和施工安全管理的原则等。

8)施工环境管理

在整个项目实施工程中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相应的管理,包含环境管理体系的理念和要求、施工环境的保护原则和施工环境保护的内容等。

9)施工合同管理

这是对整个项目过程中发生的所有合同进行管理,包含合同信息表、合同保证金、合同质保金、预付款表单和合同修改等文件;同时还应包括合同索赔的相关文件。

四、管理系统的工作模拟

下图是管理系统的工作模拟,能够实现数据实时输送 、共享、下载和监控,能够有效的提高管理信息流通和工作效率。

五、项目管理系统的开发

5.1 准备工作

1)对项目管理层的管理信息和流程进行条理化,方便管理的系统化进行。

2)对系统承建单位进行调研,核定其开发实力和业内口碑;因为水利工程建设不止是企业的商业机密同时也是国家水文地理的保密资料。

3)预算管理系统开发建设的费用、周期和验收标准。

5.2 系统建立

根据管理系统设计要求,招标开发团队进行原始开发或者进行其成熟产品的二次开发;然后购买管理系统需要的硬件、网络和软件进行安装,然后根据验收标准进行验证,同时对系统进行调整和完善,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体系的正常使用。

5.3 员工培训

需对水利项目建设单进行管理系统的使用的培训,保证各科室对于板块的熟悉和使用;同时对项目单位进行专项培训,确保专职人员的再培训和简易维护。

5.4 后续维护

承建公司需对管理系统按照行业规定进行定期升级和维护,同时进行更新模块的培训工作。

在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的今天,通过项目管理的系统化,能够大力提高项目运行的效率、透明度,保证施工项目能够按照预期完成,增强施工单位的竞争力和利润点。相信此系统的设计和开发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助力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顺利运行,同时更是保证单位的社会效应和良好口碑。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1、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

1990年时的项目管理,运用技术的手段,计划调度技术、预算管理技术或者是资源分配技术,其管理的目标是提高项目活动的“效率”。因此,项目管理产生初期管理专家追求管理创新的实质都是“效率。效率成为项目管理专家关注的焦点,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那时项目管理的对象是项目的实施阶段。随着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管理专家发现设计阶段对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影响巨大,这就是工程界已经形成的共识:工程设计费用一般只相当于工程造价的5%以下,但正是这少于5%的费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度却高达80%左右。因此,高质量的完成设计任务是项目成功的先决条件。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设计也成为项目管理的对象,并且将设计和施工阶段连成一个整体来进行管理。设计相对于施工而言,有更多的创造性活动,因此,管理设计需要更多的艺术和科学的成分。工程项目管理活动开始向设计的上游延伸,目的是确保设计合理、经济和实用性。这是一个更大的进步,项目的整合在扩大,在追求的效率的同时,强调对资源的有效的利用。工程项目管理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前期—设计—施工,反映的仍然是整合管理。根据项目中不同活动的特点将项目划分成不同的阶段,对不同的阶段采用有的放矢的管理方法,并在整体上将各个阶段加以整合,追求的是效率、资源有效的利用、项目管理的手段有技术的、经济的、法律的,管理开始逐渐增加其科学的充分,而不仅仅是一种技术。

2、建设工程项目总控

建设工程项目的特点包括:规模大、空间范围分布广、复杂、工期要求紧。要确保项目目标的实现就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总控单位。项目总控实施的关键是在预定的总体项目目标下进行。侧重于宏观的、整体的、方向性的策划、协调和控制,以保证工程项目整体的按目标完成。项目总控的计划内容和目的包括:

(1)计划过程的描述。使计划可以实施;

(2)计划的分解。确保各个层级都在计划的指导下进行;

(3)风险分析。以便使计划更有效、更有针对性;

(4)合同控制。将计划的内容,反映到合同中,用市场经济的方法管理不同的参与者,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项目总控的计划分解是根据项目总目标,先分解成里程碑计划,然后根据里程碑计划逐渐分级分解到执行层。计划的分解包括纵横两个方面的内容,即过程分解和任务分解,最后以合同的形式加以确定,这是项目控制的基础。计划分解是贯彻计划很重要的工作,在计划的基础上,该项目最后形成了几佰个合同。

3、建设工程项目全寿命的集成化管理

基于系统论基础上的集成管理思想不仅表示项目各参与方的集成,还表示项目全寿命周期的集成。最初全过程的集成管理思想体现的效率、节约资源的理念。

工程项目集成管理早已提出,只是不同的时代,集成管理的重点不同而已。由最初的施工阶段的NPV最小化,演变成工程项目全寿命周期使用成本最小。强调的是如何最有效的利用资源。项目集成管理的目标是经济性、资源利用最少。

人们发现建筑物每年用掉全世界能源总量的40%、水总量的16%,造成的垃圾占总量的40%。严峻的事实表明,要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建筑业的可持续至关重要。绿色建筑在整个建筑生命周期内具有较低的环境负荷、能节约资源,因此要管理这样一个建筑要以全过程集成的思想加以管理。

今天,再提到工程项目的全过程的集成化管理,其管理的重点是确保工程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基于全社会业已形成的可持续发展观。集成的内涵包括项目管理过程的集成和项目管理职能(人员)的集成。这时集成管理的目标是:经济性、资源最少、以人为本、社会进步的多目标,核心是社会和谐。

4、工程项目信息模型

建筑工程信息模型是创建并利用数字模型对项目进行设计、建造及运营管理的过程。

4.1采用信息模型给建筑企业带来极大的新增价值

(1)整合设计,使各专业的协作在设计开始就“自然”地通过中心数据库实现,无须具体人员的参与、组织、管理,设计中的交流、沟通显而易见,但基本上不需要任何成本。

(2)改变人们认识建筑的方式,通过数字模型更直接、更快速、更有效、更准确、更便宜。

(3)增强了方案、设计优化的手段。基于数字化模型可以对设计进行:设计—检查—协调修改—再设计的循环过程,直至在施工之前解决所有设计问题,尽而消除设计错误和设计忽略,减少施工中的返工成本

(4)先试后建。基于数字模型施工方案优化是一个重复的过程,即“初步施工方案-模拟-发现问题-更新方案”,直到在真实施工之前找到一个最佳的施工方法。

4.2引发建筑业的变革—设计

建筑表现的形式是数字化的模型,而不是传统的图纸。设计者、业主、管理者通过“真实的建筑”了解建筑。设计者实现可视化设计、可视化设计分析和优化、协同设计。在设计时,就可以模拟施工,确保了建筑的易建性。施工前就可以反复模拟施工,颠覆了建筑工程项目的一次性特性。“真实的冲突”检查,建筑、结构和水暖电的几何冲突,通过虚拟方法加以解决,而不必到施工是才发现。

4.3引发建筑业的变革—管理

(1)工厂化的成本控制在建筑工地上实现,每一个构件的价格及发生的时间将准确的被预测。计划成本在实践中准确实现。

(2)动画、立体而非平面的安排施工进度。各专业操作工人,在不同工作面同时工作。努力使时间和工作面充分利用,以提高效率,最大限制地节约时间。

(3)工作流控制,实时模拟不同地方的人流、交通流、物资流。

(4)向客户实时展示工程的进程,及今后使用的情景。

5、建筑业绿色产业链

绿色建筑发展高歌猛进,设计师们关注的重点已经不仅仅只是单个的绿色建筑,他们认为“一枝独秀不是春,满园春色才是春”。因此,绿色城市、生态城市开始应运而生。这是一个更大范围内、更系统化的实践可持续发展观。基于产业生态学思想,就是达到一个工业过程上产生的废弃物可当作原材料用于另一工业过程的目标。根据建筑产品及其生产活动,制定绿色产业链,这个链上的产业将成为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的保障。绿色建筑出现成片、集中的发展方式,改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环境保护在更大空间得以实现,有利于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理念等全方位的推广。

综上所述,无论是发展绿色建筑,还是生态城市,其生产、使用也存在着一个循环过程,涉及到很多行业,只有上下游的产业都具备了可持续的能力,建筑业的可持续才真正达到。这就是建筑业绿色产业链的概念。可以根据建筑产品及其生产活动,制定绿色产业链,这个链上的产业将成为绿色建筑和生态城市的保障。

篇11

1、问题的提出及现状综述

项目管理已经成为一种现代社会解决“一次性问题”的有效工具以至于一种职业资格,在社会事务、经济过程中广泛应用并且迅速发展。现代社会经济总量不断增加,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趋势日益增强,发展速度加快,过程复杂,新的行业、领域不断出现,产品开发周期缩短,导致越来越多的“一次性”、无先例可循的项目出现。 不论经济结构如何变化,工程项目建设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在经济进步主要依靠新科技成果应用、依靠内涵式扩展、依靠知识创新的形势下,靠粗放式项目建设并不是合适的振兴经济的手段,我国也一直在为投资决策的失误付出巨大代价,所以利用科学方法对工程建设项目进行管理,包括评估论证,将是项目建设能否达到预期设想的重要条件。

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不仅是具体方法,也包括思想。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以人为本、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可持续”的一个基本内容就是科学技术、经济、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工程项目建设做为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不仅耗资巨大,而且对周围环境有较大影响,所以必须满足可持续、协调发展要求,这也是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方法论是对方法的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的目的不仅是实现具体的目标(工期、质量、费用),也应做到项目建设与环境、社会的协调,否则可能重蹈以前投资失误、失策、失控的覆辙。这也是工程项目管理方法上升到“方法论”的意义之一。

2、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的层次性

狭义的工程项目管理是在限定的工期、质量、费用目标内对工程项目进行综合管理以实现项目预定目标,但这只是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随着投资规模、领域的扩大、投资来源多样化、工程项目对环境、经济影响增强,工程项目管理已不限于实施过程,而是扩展到从立项到交付使用运营全过程的管理,工程项目的实施也从施工承包发展到项目管理、工程总承包等多种形式。对于一个具体的工程项目,其目标已不仅仅是质量、工期、费用的控制,还要与资金筹措、风险分析、使用维护以及与所在地经济、环境等联系起来,项目的目标、管理都应按“广义”考虑。综上所述,本文将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分为两个层次:思想性方法和技术性方法,或者说,项目管理思想和方法。

3、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性方法

项目管理的思想性方法也可称为思想,之所以将项目管理思想作为方法加以分析,是工程项目管理的背景、环境日益复杂,涉及环节、因素增多,项目对环境、经济的影响较大,并受到人文、社会关系的影响,资金来源、建设形式也日趋多样化,如果仅仅着眼于具体的技术方法,不能从战略高度对项目进行综合分析,不能与国家的发展战略、发展观念相协调,所以首先研究工程项目管理的思想方法。

工程项目管理体现出来的思想是多方面的,其中最基本的应该是系统思想。系统思想不仅是项目管理的基本思想,也是项目管理理论形成与发展的基础之一。系统思想的科学基础是系统论,哲学基础是事物的整体观。工程项目管理的系统思想包含两个含义。

一是将工程项目自身作为一个系统来管理,也就是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通过信息反馈与调控,对工程项目进行全面综合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以实现项目的目标。工程项目管理系统思想的第二个含义是工程项目作为一个系统,又是大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大系统“包括项目所在行业、所在地经济、社会环境、以至于地区、国内、国外市场等,要将工程项目放到社会经济系统中,作为社会大系统的子系统看待。项目自身是一个系统,又是社会环境系统的子系统,项目自身的顺利实施是一个目标,符合社会、环境、发展要求又是一个目标。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工程项目建设才能既然实现自身目标,又能起到振兴区域经济、协调全面发展的作用。这一指导思想重点应在项目的策划、评价、决策阶段体现。

4、工程项目管理的技术性方法

技术性方法是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或工具,在不同环节有不同的方法。建设项目除了与环境协调的宏观目标,具体应有质量、时间、费用三大目标,项目实施前期需经评价,在实施过程中涉及合同、采购、信息、人力资源、风险等的管理,对于上述目标和过程中的管理内容,目前都有一定的方法,这些方法综合起来,共同控制、协调项目以保证项目建设的成功实施。

对于项目建设的直接管理可分为项目评价、直接目标管理、过程管理、综合管理四个部分,各部分可采用相应的方法。

4.1 项目评价方法

项目评价主要指经济评价,包括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其思路基本一致,只是角度不同,前者只考虑项目本身,后者从国民经济整体考虑(一些效益、费用由于只是在全社会转移而不予考虑,如税金、利息等),同时采用影子价格(资源优化配置状态下的价格)为数据基础。

经济评价主要采用指标分析、比选方法,评价指标有净现值、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等,通过与基准值比较或各指标间比较,选择较优的方案。只要基础数据确定得当、客观符实,通过指标比较能够选出较优方案。

项目还需进行社会评价,社会评价则带有较大程度的主观性,而且更多考虑项目的整体影响,所以主要体现在思想方法中。项目评价需要认真、客观,得出符合实际的结论。

4.2 项目直接目标管理方法

对一个建设项目而言,其直接控制的目标有三个,时间(工期)、质量、费用(造价),即按计划的时间、费用、质量完成项目。这三个目标彼此之间有一定互斥性,难以同时达到最优,其实施应以项目整体最优为目标。

4.2.1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原则是全面质量管理,即以质量为中心,项目全员参与,以达到预期目标。

4.2.2时间管理:也称进度管理,工程的进度直接影响项目效益的发挥。进度管理的主要方法是网络计划方法,网络计划以网络图为基础。

4.2.3费用管理:也即造价管理,在费用预算内完成项目一直是工程领域追求的目标,可实际上总是超支,这当然有投资体制方面的原因,也有管理方法上的原因。

4.3 项目过程管理方法

项目实施过程中有许多内容、环节需要管理,对项目实施影响较大的有:

4.3.1合同管理:合同是约定项目参与各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合同管理的中心是选择合同类型,主要是价格类型,不同形式价格的合同体现了风险分配形式.

4.3.2人力资源管理:项目建设的实现要靠团队进行。项目人力资源管理方法主要是利用组织结构图、责任分配图进行人员需求分析,落实责任,建立激励机制,调动各参与人的积极性,保证项目实现。

4.3.3沟通管理:沟通在管理中越来越重要,有效的沟通能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是实现项目各目标的条件。沟通以信息为基础,通过信息的取得、辨别、处理、反馈实现良好的协调。信息技术是沟通管理的主要方法。

4.3.4采购管理:项目建设中设备、材料的采购是一个重要内容,关系到大量投资。采购的原则是既不影响建设,又不要造成积压浪费,影响资金流动。

4.3.5风险管理:项目风险来自各方面,市场价格变化、业主、供应商、分包商、项目所在地的经济环境等,项目越大,涉及相关人越多,项目风险越大。风险管理以风险评估为依据,风险评估有SWOT分析、概率分析方法,各自从不同视角对项目风险作出评价。

4.4 项目综合管理

项目综合管理实际上就是对项目各目标、各环节、各要素、各过程进行全面协调,以保证项目整体效果最优,这也是系统思想在项目实施中的表现。项目综合管理采用计划、统筹、协调的方法。

5、结论

综上所述,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方法包括思想(哲学)、技术两个层次,思想是系统思想,技术是各种具体的工具性方法。研究项目管理方法有助于项目管理研究摆脱繁琐的理论篇幅,走出表面化的倾向,以其简洁性、实用性应用于工程建设管理中去,发挥其在大规模项目建设中的作用,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工程项目管理研究、推广应用的重点应该是方法。国论

参考文献:

篇12

在现今这个社会转型时期城乡一体化对城乡的规划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城乡建设规划中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之一。将可持续发展观贯穿在城乡建设规划管理中,是规划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体现。

一、城市建设规划管理的现实状况

目前,我国仍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项都在建设与形成时期,同时随着各项建设的发展,人们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在这样的形势下,传统的城乡规划管理就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其弊端也慢慢地凸显,具体地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的科学性不够。城乡规划是一项庞大的工程,涵盖了城乡的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等方面。然而这些方面所要求的效益各不相同,有的侧重经济效益,有的侧重生态效益,有的侧重社会效益,互不统一,这样的多元性导致城市规划往往不能够统筹兼顾,总是有失偏颇。

在管理机制上,城市规划管理各部门之间交流协调不够,部门之间配合不够好,导致在实际工作中浪费人力资源的现象,甚至有损于城乡规划的顺利进行。在现在的城乡规划机构中,人员的管理水平以及掌握的信息技术都无法满足现代规划管理的需要,在机构中人员的素质水平普遍比较低下。

(二)城乡建设规划评估制度不够完善。城乡规划实施的好坏,需要规划后的实际效果及其评估去验证。然而我国的城乡评估制度还处在初级阶段,各种评估制度还在探索中,并且关于城乡规划评估的各个要素,如主体、客体、内容、方式等没有明确的规定,政府对于规划评估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这些都导致规划评估的效果不佳,在评估中,重技术而人文意义,忽视公众的利益与诉求,这样影响了城乡规划的公信力。

(三)城乡建设规划中侵犯公共利益的现象多。在现在的城乡规划实施中社会公共利益被侵犯的事件屡见不鲜。一些政府为了发展地方经济,将一些用于城市绿化用的公用土地,卖与开发商作为发展经济用的商业用地,或者将公用土地减少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样极大地损害了社会的公共利益。一些开发商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润,往往擅自更改规划内容,增加商业用地,这些行为都是不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极大地侵犯了社会的公共利益。在现行的法律中对于社会公共利益的保障没有明确规定,使得社会公共利益在法律上缺乏保障。

(四)城乡建设规划地方特色不明显。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大多数的规划没有体现城乡的地方特色,比如,对于老城区的修建,只是单纯地追求新的建筑,用大量的水泥、钢筋堆砌起来的建筑满目疮痍,老城区的风貌遭到严重破坏,原有的历史文化气息与底蕴丧失,不能突出地方特色,这样的城市规划无疑是一种损失。

(五)城市建设规划人性化不足。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是城乡规划的重要原则。但是在实际的城乡规划中往往对于人性化的要求不够重视,不少地方将城郊农用地变相地转化为建筑用地,激化了人地矛盾。还有一些公共建筑没有建设停车场,一些住宅小区缺乏公共绿地和地下停车场,这些都是不注重人性化要求的体现。有的城市只注重经济效益,在城市规划中到处都是高楼与道路,这样的结果造成城市变成水泥与混泥土的天地,没有生活的气息,交通拥挤,最终造成生态环境的破坏。另外,还有的在规划中不注意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使得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失衡,抹杀了人的亲和感与安全感。这些问题的出现都是城乡规划的不合理与城市的快速发展给社会环境与交通带来的压力。

二、城乡建设规划管理可持续发展的实现途径

城乡规划管理的可持续发展的实现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城市规划的不断更新又需要体制机制改革的强力推进。只有这样全方位的改变,才能增强城乡规划管理工作的科学性。

(一)严格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的原则。在城乡建设规划中的原则是非常多的,只有严格遵循并且贯彻这些原则才能实现城乡规划管理的可持续发展。1.依法原则,依法原则是最基本的、最首要的原则,各政府与城乡规划部门必须依照宪法、法律的规定来进行其活动,对于规划方案一定要依程序规定报请上级审批,正确处理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近期建设与长远发展、城乡发展与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的关系,依法处理规划过程中出现的矛盾与问题,在规划范围内,实现相关规划必须服从并且服务于城乡总体规划。2.以人为本原则,城乡规划管理牵涉到人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对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非常大的关系。在城乡规划过程中,应该把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增加城市绿化面积和停车场所的数量,对于居住区也要增加绿地,努力改善城市的环境,集中资金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环境质量差等问题,促进城乡的协调发展。3.效率原则,提高城乡规划管理的效率是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城乡规划中,要充分考虑各个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人文环境,根据各自的特色来合理规划空间布局,在规划建设中要不断地完善各种基础设施,保留民族传统与地方特色,满足人们的物质与精神生活需要,营造高效、舒适的环境。4.公平原则,在现在的市场经济下,强调公平性,在城乡规划管理中也牵涉多个利益主体,公民、开发商、规划师、地方政府,要尊重不同主体的利益,达到公平的实现。

(二)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的监督制约作用。1.加强对城乡规划中土地使用情况的监督,对于土地的监督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土地的性质、位置、范围、面积等。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和历史建筑等控制范围要严格监督,依法查处违法建设行为,对于用地实际情况与规划许可证不相符合的要责令改正,各地方规划部门要定期向上级部门汇报土地使用情况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重大问题。2.强化城乡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城乡规划中,要推行工作责任制,实行责任到人的工作制度,明确每一级的责任,细化任务,从而加强对于城乡规划管理的监督。3.建立完善的规划评估制度,现代的规划评估制度一定要借助于现代的科学技术去实现,规范评估管理系统,借助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规划评估制度是一种重要的监督方式。

结语:在现在的城乡建设规划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城乡建设规划的科学性不足、评估制度不够完善、侵犯公共利益的现象众多、地方特色不明显、人性化理念不足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可持续发展得不到实现,面对着这些问题,需要从严格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的原则、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管理的监督制约等方面来解决,在这样的不断改革与更新中,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穿在城乡建设规划管理中,这样的城乡规划才是成功的规划,实现了资源的持续利用,既满足了当代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参考文献

篇13

引言

房地产开发项目具有开发周期长、投资大、风险多等特点,作为管理主体的房地产项目开发企业,是项目从策划到竣工验收的组织者、实施者、管理者。如何高效的进行项目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开发产品质量的好坏、工期的长短、是否能获取高额的利润。现阶段,我国房地产开发市场虽然竞争激烈,但尚未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模式,因此我们不但要借鉴,还要不断的总结适合于我国当前现状的房地产项目管理经验。

1、项目开发

1.1、开发前

房地产项目开发前期的各项工作将对整个项目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其主要工作有: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产品策划等。具体内容表现为:房地产项目的地理位置选择、规模大小、户型、客户群、配套设施水平、技术能力、项目风险、财务状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此阶段的项目管理工作应全面细致,首先,对项目周边情况要有详细了解,比如河渠水利设施、民航机场限高等问题都将直接影响项目的手续办理、施工复杂程度以及项目的利润率。其次,在项目上使用新技术前一定要进行详细的了解,对新技术的可行性要做到心中有数,尽量考虑使用本地区比较成熟的技术。

1.2、可行性研究是房地产开发的先决条件

在做出投资决策前,先对有关的技术、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对项目各种可能的拟建方案进行技术经济分析论证,对项目建成投产后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进行科学地预测和评价,据此提出该项目是否应该投资建设。并选定最佳投资建设方案等结论性意见。

1.3、招标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1.3.1、编制科学的标底

公司工程技术部对标底编制十分重视,结合了很多过去经验,编制标底时注意与市场的实际变化相吻合,实事求是、切合实际,保证标底编制质量,把工程标底控制在合理造价的下限。

1.3.2、确定适合的发包方式

公司工程技术部根据工程的规模、性质、特点,确定邀请招标的发包方式来控制工程造价。在工程招标中引进竞争机制,使各施工方在保证最低的企业利润情况下,报出非常优惠的价格,杜绝议标或变相议标。以往建设经验证明,凡是先开工后定价的工程多半造价偏高。

1.3.3、制定严密的招标文件,公平竞争,合理招投标

实行公平合理的招投标,使承担的工程造价更加合理,并可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所以在招投标过程中,要有明确的透明度,使招投标单位思想明确,对招投标工作放心,真正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

1.3.4、慎重地选择施工队伍

公司根据工程规模、技术要求,认真挑选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选择了技术、资金、施工力量雄厚的施工企业,选择了业绩较好的监理公司。

1.3.5、对工程的质量严格把关加强质量管理,不要出现过多的返工率。

在项目施工过程中,严格把质量关,这就需要对其中所存在的任何细节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各方质量监管人员都需要对施工所有工序的管理工作和质量检查加大力度,采取科学的措施,以免不必要的质量问题出现,从而使因为质量问题而造成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现象。

1.4、项目实施阶段的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

1.4.1、施工中设计变更的控制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工程开工前认真审核设计图纸,严格遵守设计规范,把可能在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在图纸会审阶段进行解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进度和质量,或发生返工等现象,造成不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

1.4.2、确保签证的质量

公司为了确保工程签证的客观、准确,强调办理工程签证的及时性,对签证的描述要求客观、准确,要求隐蔽签证要以图纸为依据,标明被隐蔽部位、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情况,如果被隐蔽部位的工程量在图纸上不确定,还要求标明几何尺寸,并附上简图。施工图以外的现场签证,必须写明时间、地点、事由、几何尺寸或原始数据,不能笼统地签注工程量和工程造价。

2、项目建设期

项目建设期又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招投标及承包合同签订阶段。房地产开发企业具备了招标条件以后,发出邀请函,投标单位进行投标报价,并进一步签订承包合同,此阶段的管理目标是签订工程承包合同,合同签订应符合平等互利、等价有偿的原则,合同内容力求细致严密,用词、用字要做到准确无误,杜绝在工程结算后期出现不必要的扯皮现象。

2)、施工准备阶段。在确定了施工单位,签订了施工承包合同以后,建设单位要组建项目经理部,进行施工准备,使工程尽量具备开工和连续施工的条件。此阶段工作重点:根据项目需要配备技术管理人员。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并进行施工现场准备以及三通一平,使现场具备施工条件。

3)、施工阶段。此阶段目标是完成合同内全部施工任务,以达到验收、交付使用的条件。

此阶段工作重点:按照项目实施方案结合施工承包合同内容安排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努力做好动态控制及调整工作,做好安全、质量、进度、造价等目标的控制,实行文明施工;做好内外部门沟通协调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

a、监理单位人员整体素质不高,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大量的工作由建设单位来做并且容易造成管理上的漏洞。

b、工程成本控制方面在此阶段应高度重视起来,比如材料领取必须制定严格的措施,杜绝施工浪费。

c、成品保护不能只放在口头上,要注重细节管理,避免因疏忽大意导致的质量事故及延误工期。

3、项目交付使用及后期维护

3.1、工程验收、结算阶段。

这一阶段主要进行以下工作:各分部分项工程验收并对不合格部位重新修理等收尾工作、进行已完工程设备试运转、竣工结算等。在此过程中要做好相关资料整理、竣工图纸审核,避免因资料缺失及竣工图纸审核不严格,给后续结算工作带来负面影响,个人认为此项工作应责任到人并严格执行奖罚制度。

3.2、维保、回访阶段。

此阶段是按合同约定的事项进行回访与保修服务,该阶段主要进行以下工作:a.进行必要的技术咨询服务。b.进行工程回访,听取业主意见。c.总结项目经验教训。d.观察使用中的问题,做好相关记录。e.进行必要的维护、维修和保养工作。

4、房地产企业必须重视品牌发展战略

当前,我国房地产行业正处于高增长、高需求、高品位的发展阶段。未来房地产市场,只能靠精品和品牌来占领,品牌是房地产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随着中国正式加入WTO,外国房地产名牌企业对中国市场虎视眈眈,有的公司甚至规划要每年开发上千万平米。中国的房地产企业必须加快品牌化的步伐,把房地产品牌做好,牢牢扎根在中国大地,迎接新的挑战。

决策者应对企业品牌进行长期性、全面性和总体性的谋划和运筹。品牌策划有其自身的规律。其策划者必须树立创新意识。在经营管理上要有超前意识、运作和实施过程中必须具备高超的组织协调能力、资源统筹能力、挖掘和吸引顾客能力、综合市场竞争能力。要提升企业核心、房地产企业竞争力,就必须牢固地树立品牌意识,并按照品牌策划的自身规律运作。

5、结语

房地产项目管理不能单纯的认为是买一块地,盖一栋房子,卖了就算完,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和许多单位、部门,以及无数的业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要想在房地产行业站稳脚跟,要想获得一个好的品牌形象,就必须深入的去研究探索,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认真的汲取经验教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业务管理水平,把各项工作做扎实,这样才能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