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神经内科科室管理

神经内科科室管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5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神经内科科室管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神经内科科室管理

篇1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0-0096-02

doi:10.14033/ki.cfmr.2015.30.048

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时间长,致残率高,尤其是失语、偏瘫等情况导致患者身心存在巨大痛苦,所以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加强护理十分必要。随着医疗技术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护理的要求不再局限于常规临床护理,舒适护理凭借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临床护理中获得广泛使用。为研究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29例,女51例,年龄36~78岁,平均(61.28±10.95)岁。把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患者40例。其中对照组男15例,女25例,年龄38~78岁,平均(62.76±10.03)岁。观察组男14例,女26例,年龄36~75岁,平均(59.27±9.83)岁。80例患者中脑梗死患者38例,脑出血患者35例,其他神经内科疾病患者7例。患者病程1~24个月,平均(10.6±1.2)个月。两组患者病情状况、年龄、性别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1.2.1 对照组 给予对照组40例神经内科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辅助患者卧床休息、定期更换卫生用品、保持良好的病房环境等常规内容。

1.2.2 观察组 给予观察组40例神经内科患者实施舒适护理,主要包括日常生活舒适护理、疼痛护理、心理护理、防感染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2.1 日常生活舒适护理 护理人员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护理要从患者日常生活起居进行护理,辅助患者洗漱、排泄、脱衣裤等[1]。对神经内科长期卧床的患者要及时协助其进行日常卫生护理,及时帮助患者更换床单,保证病房环境湿度、温度适宜。根据患者实际病情以及恢复情况对患者进行活动指导、

1.2.2.2 疼痛护理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时,要将动作放轻柔,减少患者疼痛情况[2]。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指导患者进行舒服卧位,如果患者身体疼痛可以让患者使用胸部呼吸,降低腹部压力。根据患者日常饮食习惯制订科学饮食指导方案,为减少患者腹胀情况应指导患者少食多餐,禁食黄豆等胀气食物。患者身体疼痛发作时可以播放视频、音频等分散注意力。

1.2.2.3 心理护理 神经内科患者会因自身病症给身体带来不适而产生焦虑、阴郁甚至绝望心理,并且神经内科患者在临床治疗中又有较高致残率、致死率,无形中增加患者心理压力,因为不良情绪会对患者病情恢复造成一定不良影响,所以护理人员要在患者入院时就对进行有意识的心理疏导,向患者讲解神经内科疾病的知识,将患者安排在神经疾病康复良好的患者病房中,使患者积极的配合治疗。除此之外,为患者缓解心理压力的同时还应该尊重患者尊严,及时满足患者提出的合理要求,及时向患者讲解患者病情情况,使患者对及时康复充满信心。

1.2.2.4 防感染护理 为防止患者长期卧床出现感染,要及时指导患者进行科学排尿,防止患者出现泌尿系统感染。对病房内进行通风,减少病房中因排泄物而产生的异味,防止患者出现呼吸系统感染[3]。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护理中出现的感染情况,分为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计算两组患者出现并发症并发率。患者在出院前向患者发放科室自制的护理人员满意率调查卷对护理人员进行评价,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以及不满意,满分为50分,其中≥45分为非常满意,36~44分为满意,30~35分为一般,≤29分为不满意,其中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例数/总例数。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经不同方式护理后,使用舒适护理的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呼吸道感染均明显少于使用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P

2.2 两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对比

经不同方式进行护理后,观察组对护理满意率为92.5%,对照组护理满意率为8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

3 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患病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存在不同程度语言、肢体等障碍,使患者行动不便并且有较高并发症,所以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要加强康复训练护理。常规护理方式主要是对患者进行输液护理、用药护理等,没有对患者进行全方位护理,导致患者在治疗住院期间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患者生活质量较低[4]。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常规护理在当前病房护理中已经无法满足时代的需要。

舒适护理的护理原则是“以人为本”,是把护理服务领域扩宽,不仅可以运用在神经内科患者护理中,在任何时期、任何疾病都可以得到良好使用[5]。其中舒适护理主要包括对患者日常生活进行舒适护理、对患者伤口进行舒适护理、对患者心理情况进行舒适护理、对患者抗感染情况进行护理以及出院后的康复护理等内容。对神经内科患者进行舒适护理,可使患者对治疗增加信心,将患者对医院的恐惧感减少。舒适护理运用在日常护理中主要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将患者住院治疗期间的舒适度有效提高,保证患者和护理人员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减少医疗冲突[7]。

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来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80例神经内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经研究分析,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20.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率为92.5%,对照组为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综上所述,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可保证患者及时康复,减少患者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应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杨洁.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2):155-156.

[2]胡春杰.舒适护理应用于心血管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4,12(1):125-126.

[3]赵玉洁.对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的效果观察[J].当代医药论丛,2014,20(7):77-78.

[4]高金梅,顾连霞,盛玉礼.舒适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9(10):1604-1606.

[5]白漪.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4,7(8):52-53.

篇2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住院期间患者发生的非计划内、未预计到的与安全相关的护理意外事件,也是引起护患纠纷的重要原因之一。神经内科患者具有老龄化、病情危重、复杂、重要脏器功能退化,并多伴有语言和肢体功能障碍等临床特点,是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高危群体[1]。我院自2012年1月起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了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控制,旨在减少或避免护理不良事件,现将干预体会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自2012年1月起对神经内科患者实施了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控制,以实施干预前1年(2011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78例患者为对照组,年龄43~83岁,平均年龄(58.23±5.57)岁;体重50~83kg,平均体重(62.35±4.26)kg;其中男性患者94例,女性患者84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12例、大专25例、高中57例、初中64例、小学20例。

以实施干预后1年(2012年1月至12月)收治的185例患者为观察组,年龄40~85岁,平均年龄(57.89±5.42)岁;体重51~85kg,平均体重(62.36±4.68)kg;其中男性患者99例,女性患者86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14例、大专26例、高中60例、初中66例、小学19例。

对比两组患者年龄、体重、病程、性别、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干预方法

首先加强对病区护理人员的教育与培训,增加其对护理不良事件危害性的认识,采取非惩罚性上报系统,鼓励病区主动上报护理不良事件,并纳入绩效考核。针对已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由护理部组织病区护理人员进行案例讨论、原因分析,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防范措施。对隐瞒不报者给予一定的处罚[2]。

护理人员上岗前进行严格的岗前培训,包括法律法规、核心制度、基础护理技术、专科护理技术、应急预案、沟通技巧、风险规避等,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实习护生由带教老师进行一对一指导,加强学习和培训[3]。

患者入院时认真评估其危险因素,查找安全隐患。通过护理会诊,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并将危险因素告知患者及其家属,由医护人员、患者本人和患者接受三方共同防范,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护理不良事件[4]。

加强高危时段管理,节假日、中午、夜间应加强护理人员配置,弹性排班,确保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加强责任心,给药前严格执行四查十对,确保用药品种、剂量的准确性。各项侵入性诊疗操作前进行告知,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的疑问,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医源性感染。

1.3数据处理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进行组间比较。p

2.结果

2.1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

对比两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发现,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制度的完善,人们对健康权利的要求随之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对医疗和护理服务的要求也大大提升。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计划外、未预计到的、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住院期间跌倒、坠床、走失、管道脱出、用药错误、误吸、窒息、烫伤等非正常事件。

神经内科患者多存在肢体活动障碍、反应迟钝、自理能力差等情况,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风险性较高。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繁重,人力资源不足等现状也是引起护理不良事件的重要原因之一。部分护理人员不重视业务学习,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差。加之缺乏沟通、对高危风险预见性差、入院评估不全面、健康宣教不到位等原因,导致神经内科护理不良事件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护患关系,使各项护理工作难以顺利开展。

我院在对神经内科实施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与控制后,1年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由干预前的7.30%下降至1.08%;护患满意率从干预前的85.96%提高至98.92%,提示在神经内科临床护理过程中加强管理与控制,有助于减少或避免护理不良事件、提升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潘丽远.神经内科35例护理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7):2692~2693.

篇3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443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151-01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随之不断的提高。如今,脑血管疾病已是全世界的首发疾病,此类型的患者病情相对较为复杂、病情较重,因此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相对较大。医院管理中一再提倡“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这也是患者对医疗服务的需要,是医院发展的道路,同时也是医院增强竞争力的所在[1]。护理管理实施柔性管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体系,它是在心理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加重情感、欲望、个性以及能力等因素的相互作用,所管理的目的是采取非强制的方式进行,能够使人接受,并有一定的说服力,从而强制的意志转变为个人的自觉行为动力[2]。主要包括人性化管理、情感化管理、激励性管理、民主管理以及培训管理等非强制性的新型管理手段和方法[3]。笔者现将柔性管理在神经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实践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12年度护理管理中实施柔性管理理念的护理工作人员为观察组,以2011年度护理管理中未实施以柔性管理理念的护理工作人员为对照组,两年内的护理人员没有变化,护理工作人员的一般情况进行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以柔性护理管理模式;观察组的护士经过以柔性管理理念的培训,具体实施如下:

1.2.1 注重整体观念,改变传统观念 在日常管理中护理管理要注重人性化管理方式。在护理工作中让护士充分享受到尊严,感到被他人尊重,采用参与式管理模式,贯彻人性化管理的原则,努力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主观能动性以及创造性。发挥l+l>2的总体系统功能[4]。

1.2.2 合理安排人员 根据病房患者的情况合理安排人员工作,实施弹性排班制度,为护士合理安排工作量。并根据护士的身体以及生活情况合理的安全工作岗位。

1.2.3 为护士减压 运用沟通与交流的技巧及时排解护士的心理压力,护理服务的实践主宰者是全体护上,而护理质量的好坏与护士的工作态度、热情以及心情密切相关.要定期与护士进行沟通,了解护士的生活及工作压力,根据护士的特点安排工作。护士长应鼓励护士说出自己的不良心理感受,及时帮助护士解决内心压力,工作上以平和的心态面对服务对象。

1.2.4 采取激励技巧 希望得到社会和他人的认可,而这种认可就是一种自我价值得的标志。人的价值包括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人性化管理的作用是设法满足护士的需求。护理管理者对护士采取多鼓励少惩罚,努力发现每位护士的价值,并对工作给予肯定和承认,使其护士能保持愉快的心情工作,提高工作效率与质量;定考核细则,进行质控考核,将结果与奖金挂钩。护理管理者采取激励理论,落实以人为本的现代护理管理理念。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潜力投入到护理事业中。

1.2.5 加强专科护士的培训,实施绩效考核 实施以人为本的护理管理模式以后制定计划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专科知识及技能的培训,加强护士的沟通技巧、急救意识、应变能力以及抢救技术,定期对全科护士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与护士的奖金牵拉,以增强护士的积极性以及主动学习的能力。

1.3 判定标准 由护理部制定的护理质量考核表,进行统一考核,满分100分,分值越高代表护理质量越高。

1.4 数据统计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统计分析使用SPSS11.3软件包完成,P

2 结果

两组不同的护理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以及护士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3 讨论

神经内科的护理工作人员面对特殊的人群,患者多数是老年、病重、神志意识改变,功能异常的患者,住院时间长,治愈率低。因此为护士带来很大的工作压力。实施柔性管理后,不仅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而且提高护士的工作质量,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潜力投入到护理事业中,从而有效推动优质护理服务的开展。人性化护理服务以在市场经济及医疗市场竞争的严峻形势下医院的立院之本,只有树立良好的医院形象,以人性化服务为宗旨,赢得患者和社会的良好评价。

参考文献

[1] 李彩云.浅谈以柔性管理调动高校教师的积极性[J].教育管理,2010,1(22):230.

篇4

【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66-02

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是一项以患者为中心,在强调基础护理重要性的同时,针对患者机体、心理、社会关系开展的一种优质护理服务。神经内科患者往往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且多数生活不能自理,基础护理工作量大,这就需要神经内科病房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研究将优质护理服务管理引入我院神经内科病房,极大地提高了患者满意度,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选取我院2009年8月至2012年2月神经内科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64例,女36例;年龄25-80岁,平均年龄(46.1±10.2)岁,病程0.5年-8年,平均3.5年;其中脑梗死43例,短暂性脑缺血35例,癫痫22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疾病类型等一般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包括各种基础护理,病情观察、饮食护理、心理护理等;观察组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具体如下。

1.2.1 优化护理流程。神经内科的护理人员应从病人入院、治疗、出院的全过程做起,不断优化临床护理流程,为患者提供24小时连续的、无缝隙的责任制护理。将护理病区分成两个责任组,每组均实行高年资护士、低年资护士、培训制护士的捆绑式管理,实行8小时在岗,24小时负责的护理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实行轮班制,在患者数、危重患者数增加时,实行弹性排班制,设立中、晚帮班,较好地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取消不必要的护理文件书写,采用表格化护理文书,原则上保证每天书写护理文书时间不超过半小时,以节约时间,为医生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争取宝贵的时间;护理工作中不耽搁治疗,尤其是对急重症患者;在床旁交班时要求先交后接,并按照病情、治疗、护理、管道、特殊处理皮肤等顺序交。

1.2.2 开展人性化服务。在每一个护理环节中,都要强调关爱、尊重患者的服务理念。在患者入院时,护理人员要起立迎接,并向家属或患者本人主动介绍病房环境、管床医生、护士,医院相关规定等。治疗过程中,要认真完成每天的基础护理内容,还要每天为患者送水到床头、为患者热饭、订饭,在保证患者的生理护理完善的基础上,还要注重患者的心理、精神、人文环境等方面的护理,在患者在护理行为中感受到安全感。

1.2.3 对各级护理人员进行培训。采取自学、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培训方式开展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重点包括人文知识讲座、沟通技巧、护理技能、职业道德等的教育培训,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通过开展专科知识讲座,让护理人员及时了解最新的最实用的护理经验,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通过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使护理人员在工作时始终保持端正的工作态度,高度的工作责任心,树立一切为了患者的主动服务意识。通过开展护理理论及技术操作考试,帮助护士提高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对基础技术操作的熟悉,对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按压、心电监护等急救技术的熟练掌握等,使专科护理服务更加精细化。

1.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数理统计,采用X2检验,P

2 结果

2.1 患者满意度调查。实施优质护理的观察组满意度达96.0%,与对照组的80.0%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

表1 住院病人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比较

组别n满意人数满意度(%)观察组504080.0对照组504896.0* 注:*P

2.2 两组病人住院天数比较。实验组脑出血、脑梗死、癫痫病人平均住院日均较对照组明显均缩短,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住院天数比较(d)

组别n短暂性脑缺血脑梗死癫痫观察组507.1126.4318.58对照组509.0529.9923.433 讨论

常规的护理模式多偏重于临床,护士仅注重执行医嘱而忽视了患者的住院需求,优质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因此更加符合现代护理要求。我科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后,病房变得整齐卫生,一级护理和危重患者的生活护理做得很到位,护士的自我价值也在护理过程中得以实现,患者感到各方面均被关心,时时刻刻被重视,因此对护理质量非常满意,也提高了科室的社会效益。本研究对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提供优质护理,结果显示,开展优质护理,患者的满意度达98.33%,并且病人的平均住院日缩短,身体康复较快。因此,优质护理进一步夯实了基础护理,推进了护理工作,使群众满意,适合在神经内科病房开展。参考文献

[1]邓小虹,陈静.以医改为背景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11):19

篇5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426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858-02

神经内科是住院病人发生护理意外比较多的科室,发生意外的结果很有可能会给患者造成比较严重的身心损害。在患者就医的过程中,最大限度的确保患者的安全是维护患者利益的最为重要的内容。为了能够确保病人的安全,最大限度地防范病人在住院期间可能发生的意外事件。2011年12月之后,我科室针对以往发生意外事故的经验,采取了相应的安全管理的措施,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有效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现将结果整理报告如下。

1发生不良事件的原因总结

1.1漏液导致患者局部软组织发生坏死神经内科偏瘫的患者比较多,偏瘫一侧患者的肢体的血液循环不好,如果在患者偏瘫侧输液就很有可能会引发患者的局部组织发生坏死。另外对于神经内科的危重病人如果使用升压药物的时候发生外渗现在也容易发生患者的软组织坏死。这主要是以为内这一类的药物有着比较强烈的收缩血管的作用,所以要及时处理才能够避免危险的。

1.2发错药或者是加错针水这一类不良时间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没有严格的对检查制度进行执行,或者是在输液高峰时段患者的呼叫铃比较多,护士手忙脚乱而发生错误,也有因为手抄的输液卡上面的字迹比较潦草,患者看不清楚床号和姓名所导致的错误。

1.3坠床、跌倒神经内科的患者偏瘫比较多,患者多行走不便,如果没有家属的陪伴,很容易发生跌倒等危险。因为危重病人比较多,患者经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果陪同的人员缺乏相应的知识,或者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经验不足等,很有可能会发生跌倒和坠床的情况。

1.4走失走失多发伴有老年痴呆患者精神障碍的患者,这些患者需要24小时有人陪同和看管,不然很容易发生走失的现象。

2对神经内科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分析

2.1对自愿上报不良事件的进行鼓励当在护理中出现问题的时候,首先应该进行对事件进行必要的补救,发出必要的警示,对经验教训进行必要的总结,而不是简简单单地处罚当事人,这样往往会出现瞒报不良事件的行为。所以在临床上要对护士多鼓励,鼓励他们自愿上报不良事件,对出现的问题多总结,总结避免再次发生事故的主要措施。在晨会上要对所存在的不安全的因素做出必要的讨论和分析,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转变护士怕出事故的心态。

2.2严格落实必要的查对制度要教育护士每天严格执行必要的查对制度,中二十做好护士工作的重要法宝,也是自我保护的重要手段。如果实践中需要进行分工合作的群体护理工作,则要求各个班次的护理人员做到严格的把关,只有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的发生。另外再输液的时候责任护士之间应当进行交叉检查,治疗的高峰时间护士长应该加强巡查,所有的治疗必须要经过2人以核对才能够用在病人身上。

2.3加强对于患者的饮食指导在神经内科的病人床边上应当配有吸痰的装置,对于轻度吞咽障碍的患者,应该让其保持半流食喂食,患者进食的速度一定要慢,同时严密的观察患者是否存在着呛咳的现象。对于中度的吞咽困难的冰热则应该通过鼻饲喂食,每次在喂食之前吸净痰液,同时拍打患者后背,另外要经常的用手触摸病人皮肤的温度。天寒时,要及时为患者加盖毛毯,以免患者发生冻伤。另外要告诉患者家属,对于存在着感觉障碍的病人一定要使用防止患者烫伤,如在使用热水袋的时候最好是先试下温度再给患者使用。

3结果

4讨论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病人发生意外事件的比例明显降低。在临床上建立有效的安全管理的护理体系,是提升护理安全最为重要的保障。医院的护士和护士长都要树立“安全隐患从为消失”的思想,使得护士能够对护理安全的隐患中的每个环节进行自查自检,在检查中如果发生安全隐患则要及时地进行反馈,进行必要的整改,另外还要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为最大限度地消除安全隐患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毅梅.浅谈舒适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运用[J].中外医疗,2011年18期.

篇6

关键词 PDCA循环管理模式;神经内科;优质护理;应用效果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8.065

作者单位:523750东莞市广东省东莞市黄江医院

尹玲:女,本科,主管护师

PDCA循环管理模式又称戴明环,是管理学中的通用模型,广泛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PDCA循环管理模式包括P(plan):计划,D(do):执行,C(cheek):检查,A(action):处置等4个阶段,是一个循环、持续改进的过程。将PDCA循环管理模式应用于医院护理管理工作中,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具有重要的意义[1]。本文分析了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3年1月~2014年12月本院神经内科共收治住院患者297例,男156例,女141例。年龄32~85岁,平均年龄(62.46±11.24)岁。体重46~82 kg,平均体重(63.72±12.58)kg。住院原因包括脑梗死80例,脑出血92例,帕金森病60例,病毒性脑炎43例,结核性脑膜炎22例。文化程度包括本科8例,大专38例,高中90例,初中72例,小学60例,文盲29例。

以2013年1月~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神经内科1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以2014年1~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神经内科152例患者作为试验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住院原因、文化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本院神经内科于2014年1~12月开始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首先对2013年1~12月神经内科发生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进行分析,发现1年内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跌倒8例,坠床3例,药液外渗20例,非计划性拔管4例,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高达24.14%。针对上述护理风险事件,在2014年1~12月实施相应的改进措施,具体方法如下:(1)P阶段。分析神经内科发生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神经内科多为老年患者,普遍存在着听力、视力等生理机能退化,血管状况差、反应迟钝、行动不便、判断力差等问题,加之疾病的影响,导致患者易发生头晕、躁动症状,易发生跌倒、坠床等意外[2]。神经内科患者留置胃管可引起异物感、疼痛感等不适,尤其是神志不清、躁动患者约束不到位常意外拔管,多发生于夜间。如护理人员未牢固固定胃管,在帮助患者翻身、拍背时也可导致胃管意外拔出[3]。神经内科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人员在繁重的工作压力下精神倦怠,无法细致观察和护理,导致护理工作质量下降,对护理风险事件的安全防范意识薄弱,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工作不到位,导致跌倒、坠床、药物外渗、非计划性拔管等护理风险事件[4]。

(2)D阶段。针对引起神经内科发生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在患者入院时对其本人或家属开展健康教育,使其认识到住院期间发生跌倒、坠床的危害,并对患者进行风险性评估,加强对跌倒、坠床高危患者的观察。高危患者床头悬挂防跌倒/坠床警示牌,及时与患者家属或护工沟通,共同做好防跌倒/坠床护理。加强病房环境安全管理,病房光线明亮,干净、整洁、无杂物,地面拖洗后及时吹干,保证无水迹、油渍。走廊、卫生间安装扶手,盥洗间放置防滑垫,有台阶的地方醒目标志。地面清洁拖洗后放置防滑警示标志[5]。将病床调至最低,固定床脚刹车,对存在躁动症状者适当制动,并安装床档。嘱患者下床活动时穿软底防滑鞋,并由家属或护工陪同,肢体功能活动障碍者建议使用助行器。对使用镇静剂、降压药、利尿药或有头晕、站立不稳者建议其卧床休息,起床或翻身时注意动作缓慢[6]。留置胃管者牢固固定,适当制动,对患者进行各种护理操作时注意保护胃管,防止牵拉导致意外脱出[7]。患者输液期间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和生命体征的变化,注意观察输液部位情况,嘱患者勿随意活动输液部位,如有输液部位疼痛、肿胀症状及时报告医护人员处理。合理增加护理人员数量,合理搭配资质,避免安全隐患[8]。

(3)P阶段。建立以病区护士长为组长的质量控制小组,每日检查病房环境安全工作,检查内容包括病区地面是否干净,有无杂物、水迹,卫生间、盥洗间有无设置预防跌倒安全警示,高危患者是否安装床档,输液期间是否加强巡视。护理部每月组织人员巡视病房,督查神经内科护理工作和制度的落实情况,了解患者对护理工作质量的满意度,综合评价护理风险管理的成效。如发现问题及时记录,组织护理人员学习、讨论,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9]。

(4)A阶段。每月进行护理风险事件分析,并实施相应的整改干预措施,逐步提高护理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10]。

1.3评价标准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情况。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包括护理人员仪表、服务态度、服务主动性、责任心、沟通交流能力、护理操作技术等方面的内容,满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对护理工作越满意。其中≥90分者为非常满意,70~89分者为比较满意,<70分者为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2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的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表1)

3讨论

神经内科患者多数年龄偏大、病情危重、进展迅速,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问题,因此神经内科护理工作繁重,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是神经内科护理质量管理工作中一直未能较好解决的问题,不仅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进程,还会引起医疗纠纷,损害医院形象。因此在神经内科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十分重要。

PDCA循环管理模式是一项有目的、有计划、系统性、可评价的质量管理体系,在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P阶段通过分析引起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护理风险事件的原因,寻找护理薄弱环节。在D阶段针对原因制定相应的防范措施,护理人员与家属或护工共同帮助患者避免安全隐患。在P阶段由质量控制小组检查护理风险管理的效果,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在A阶段实施整改干预措施,可将护理风险事件从事后把关前移至环节管理上来,将一切安全隐患扼杀于萌芽阶段,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PDCA循环管理模式通过持续质量改进,不断寻找和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改进的环节和纠正措施,使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不断完善和提高。本研究试验组神经内科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提示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有效控制神经内科的护理风险。试验组神经内科住院患者护理满意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这一结果提示PDCA循环管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提高患者的满意度。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中具有满意的应用效果,有助于减少护理风险,增进护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章莹,师俊萍.PDCA循环在脑血管病药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9):31-32.

[2]吴鹭梅.PDCA循环在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和坠床预防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30(36):214-215.

[3]郭敏慧,陈雪莲.持续质量改进在神经内科晨间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1,17(11):128-129.

[4]吴金香,沈立芳,吴丽红.持续质量改进在预防神经内科留置尿管感染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10):940-941.

[5]邓艳莉.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0,8(1):57-58.

[6]李敏.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在预防神经内科留置胃管患者非计划性拔管中的应用[J].吉林医学,2013,34(14):2803-2804.

[7]孙伟燕,吴丽仙,叶丽敏,等.品管圈活动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9):1759-1761.

[8]张欣.应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在持续提高医院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效果[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0):1-3.

[9]周如女,罗玲,周嫣,等.应用PDCA循环管理提高护理满意度的效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11):48-51.

篇7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375—02

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1-2]。由于神经内科患者因感觉、运动等方面的障碍,发生护理意外时间的机率要高于一般患者。为此,笔者回顾了2012年3月—2013年5月期间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并进行原因分析,寻求防范措施,提高护理质量。

1 临床资料

2012年3月—2013年5月在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患者住院期间共发生护理不良事件25起,其中导管滑脱6例,跌倒5例,烫伤3例,压疮3例,坠床2例,烧伤1例,窒息1例,静脉炎1例,走失1例。其中导致皮下血肿1例,皮肤擦伤2例,I。烫伤3例,浅二度烧伤1例,耳廓冻伤1例,II期压疮1例,I期压疮2例,走失1例患者于走失五天后死亡,其余患者未发生损伤。

2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经常发生的护理不良事件及相关因素

2.1导管滑脱:

2.1.1意识状态的改变,患者烦躁,不慎将导管拔除。

2.1.2 未及时实施保护性约束,或家属不愿意给患者使用约束带。

2.1.3 导管的植入造成患者的不适,患者情绪抵触,导管固定不牢而自行脱出。

2.2 跌倒:

2.2.1 高龄患者合并症多,体质虚弱、智力减退、生活自理能力下降,容易跌倒。

2.2.2 患者肢体瘫痪、步态不稳,鞋子穿着不当,病房设施摆放不合理,容易发生跌倒。

2.2.3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癫痫发作、性低血压等导致患者突发晕厥。

2.2.4 患者过于自信,自尊心太强,思想上存在不愿意麻烦护士,以为自己容易做到的病人[3]易发生跌倒,或不遵医嘱擅自起床、如厕、洗澡等。

2.3烫伤、冻伤:

2.3.1 患者存在感觉障碍,血液循环不良,痛觉、温度觉减退。

2.3.2 护士巡视不细致,安全告知不到位,未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护理操作。

2.3.3 患者或家属不遵从护士叮嘱擅自使用热水袋且操作不当。

2.4压疮:

2.4.1 患者营养缺乏、感觉减退、运动障碍、皮肤潮湿、长时间被含液或大小便浸泡。

2.4.2 护理或陪护人员照顾不周,翻身时或使用便器时操作不当,损伤皮肤。

2.4.3 护士交接班不严格,未及时观察、评估患者的皮肤,处理不当,导致压疮的发生

2.5坠床:

2.5.1 意识模糊、躁动不安、偏身肢体瘫痪的患者是坠床发生的主要因素[3]。

2.5.2 护士对病情认识不足,未及时使用床档,健康教育不到位i,病人自我保护意识差。

2.5.3 病房设施陈旧,走廊加床条件差,患者或家属不配合,擅自取下床档或松解约束带。

2.5.4 新入院患者对陌生环境不适应,而发生坠床。

3 严格进行风险评估,排查护理隐患

3.1患者因素评估:从病种、年龄、意识、营养状况、不适主诉、既往病史、阳性体征及相关检查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的入院评估;根据患者情况预测发生意外事件的风险加强住院评估。

3.2护理人员素质评估:从专业知识、技术能力、工作态度、组织纪律性、心理应激、沟通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对护理人员进行素质评估,做到强弱搭配、老幼搭配,降低护理风险。

3.3管理因素评估:从制度的健全性、培训的规范性、排班的合理性、护士执行能力、药品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估,保障护理安全。

3.4环境因素评估:从病房设施是否合理,床档、扶手、氧气装置、输液轨道、天花板、灯罩固定是否安全等方面进行评估,排除安全隐患。

4 科学管理,人性化服务,防范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4.1完善规章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疾病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完善绩效考核制度和严格监管,组织护士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科室规章制度,增强法律意识,同意操作规程,实施责任护士扁平化管理,加强科室监管,及时评价护理质量,制定护理措施,跟踪整改效果,提高护士主动性。

4.2加强护士培训,鼓励继续教育:加强护士培训,制定完善的培训计划和考核制度,对新上岗护士、转科护士和实习护生进行规范培训,采用“一对一”的带教方式,确保患者安全。充分利用晨会交班、业务学习等时间学习专业知识和护理操作。鼓励护士参加继续教育,探索新技术、新业务,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科室整体素质。

4.3人性化弹性排班,适应岗位需求:护士长根据科室人员素质和病人数,危重病人数及护士主观意愿,合理安全当日值班人员的数量和人员素质搭配,做到互补、互助、互学、互进。

4.4做好身份识别,合理采取保护措施:护士在进行各项操作处置时,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规范使用腕带,准确识别患者身份,确保患者安全。

4.5评估高危人群,加强预见性评估:根据对患者进行意识精神,营养,是否存在视觉、感觉、运动障碍等方面的评估,及时为患者悬挂“防坠床”、“防窒息”、“勤翻身”等警示标识,做到严格交接班,尤其对痴呆和精神异常患者要24小时严密看护,防止患者自杀或走失。当班人员应做到对所有患者心中有数,主次分明,定时巡视,同时加强与患者和家属的沟通,及时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处理。

4.6加强病房管理,保证护理安全:合理安放病房设施和摆放走廊加床,做到患者行走无障碍,定期检查扶手、病床、呼叫器、吸氧装置、负压吸引装置、抢救器械等物品性能,保持地面清洁、干燥,患者被服、鞋子合适,病房无刀、剪、绳子、打火机等危险品。

总之,护理安全是所有护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是评价护理质量好坏的前提,只有确保患者安全,才能顺利实施诊疗和护理措施。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由于感觉、运动等方面的障碍,存在很多安全隐患,只有做好预防才能防患于未然,及时评估、积极处理、主动服务、科学管理是预防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篇8

胜任力这个概念最早由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DavidoMcClelland)于1973年正式提出,是指能将某一工作中有卓越成就者与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人的深层次特征,它可以是动机、特质、自我形象、态度或价值观、某领域知识、认知或行为技能等,任何可以被可靠测量或计数的,并且能显著区分优秀与一般绩效的个体特征[1]。卫生领域技术含量高,危险程度大,技术更新快,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多,急、危重症患者多,而今社会群体对卫生系统存在某些偏激,导致护理人员压力过大,使神经内科护理人员更加短缺,而护理人员的素质及护理人员的合理分配是影响护理工作质量的决定性因素。近年来,在工作实践中通过不断探索高效的护理岗位人才培养和选拔标准体系,加紧、加强专科护理人员成梯次的有效培养,在提升专科护理质量上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基于笔者对神经内科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体会,浅谈以胜任力匹配岗位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在专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 一般资料

在分析目前岗位设置特点的基础上,对护理人员的胜任力进行了评估。从2008~2010年,对病区18名护理人员进行评估,根据岗位胜任力特征,实施以胜任力匹配岗位的工作方法,实施后的每季度、每年度对病区护理质量进行调查、比对。

2 方法

2.1 病区护理人员胜任力的评估 病区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特征应根据病区的发展战略、发展定位制定病区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特征。明确基本定位:创建市、省优质护理品牌病区,紧抓护理学科建设、经济经营管理路线。定位、目标、路线的制定对护理岗位人才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即必须具有开拓的视野,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较强的科研创新能力,交际沟通自我宣传能力,提高自身、病区与医院的知名度,使病区走出医院、走出市、省向更高的目标进取。

病区护理岗位人才的胜任力特征为:(1)个性,职业特质(责任感、敬业精神、爱心、自信心、慎独精神)。(2)能力,①团队协作能力;②临床护理实践能力(评估和干预能力);③良好的沟通能力;④科研创新能力;⑤患者管理能力;⑥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3)知识技能,①神经内科专科专业知识、操作技能;②了解相关的医学学科专业知识:心理学、康复学、计算机学、英语。(4)动机,①求知欲;②影响、征服他人欲;③事业成就欲。(5)自我概念,对自己身份的认识或知觉。

2.2 岗位胜任力特征在病区护理岗位人才管理中的应用,将护理岗位人才分为两种,管理护理岗位和技术护理岗位。

2.2.1 管理护理岗位,如护理组长、医嘱班,侧重于护理病区的管理工作,主要协助护士长做好护理病区的行政管理、业务管理和人员管理工作。将管理岗位人员的胜任力指标分为5个主要方面:基本情况、人格特质、人际合作、技术与知识以及教学与科研。以上5项胜任力指标包含了12项子胜任力指标。按照AHP(层次分析法)的思想,构建管理关键岗位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并确定各指标权重[2],见表1。胜任力评估打分方法:由护理部与护士长组成的专家小组针对上述12个指标对护理人员按照1~5标度法进行打分。(1)学历分为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分别标为1、2、3、5分。(2)职称分为护士、护师、主管护师、副主任护师、主任护师,分别标为1、2、3、4、5分。(3)其余指标分为很差、较差、一般、较好、很好5类,分别标为1、2、3、4、5分。将针对单个护理人员各项指标的打分乘以指标对应的权重即可得到该护理人员对于管理护理岗位胜任力的综合得分。

2.2.2 技术护理 病区护理技术的护理人员设置,作为专科护理技术的主要实施者、培训者和研究者,在胜任力方面要主要侧重于专科知识、操作技能、临床护理实践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将技术岗位人员的胜任力指标分为4个主要方面,基本情况、人格特质与合作、技术与知识以及教学与科研。以上4项胜任力指标包含了12项子胜任力指标。按照AHP思想,构建技术关键岗位人员的胜任力模型,并确定各指标权重,见表2。按照胜任力评估的打分方法,由护理部与护士长组成的专家小组针对上述12个指标进行打分,将针对单个护理人员各项指标的打分乘以指标对应的权重即可得到该护理人员对于技术岗位胜任力的综合得分。

3 结论

实施以胜任力匹配岗位的方案后的每季度、每年度对护理质量进行调查,进行比对,见表3。判定方法:护理论文,护理科研,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专科护理质量每年都有所增加,护理不良事件减少,即为有效。

4 体会

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增长和更新的加速,作为病区护士长,在护理人力资源的管理上,以品德、知识、能力、业绩为导向,根据本病区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特征,制定科学的、专业的、操作性强的,可被业内认可的护理岗位人才评价体系。从培养护理人员核心胜任力,基础知识技能入手,加强病区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同时依据护理人员胜任力侧重面不同,依才合理定岗,做到岗才匹配。对病区内护理人员的培养和任用形成梯次,在一定程度上调动护士工作的积极性,保证护理队伍的稳定性,做到人尽其才,让每位护理人员在自己的岗位上闪光,这是病区护士长工作、管理的核心。从表3中可看出,通过正确、积极、有效的发挥护理人才的管理和技术引领作用,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真正采取人才与岗位匹配,可充分增强病区护理团队的凝聚力,树立较强的进取、拼搏、奉献精神和科研意识,有利于病区良好的护理人才后备队伍建设发展。在有限的护理人力资源情况下,有效的开发出新的护理人力能源,提升护理质量,加强发展专科护理建设,树立专科护理服务品牌,更好的深入开展病区优质护理服务,真正做到“三好一满意”,即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

参 考 文 献

篇9

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以高龄患者居多,具有起病急、病情危重、进展快等特点,且患者多伴有各种基础疾病,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加之治疗过程中各种侵入性操作较多,故医院感染风险大[1]。这部分患者一旦并发医院感染后可进一步导致原发疾病病情加重,使得治疗的难度及复杂性大大增加,不利于患者预后。因此,对神经内科医院感染情况进行系统性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意义重大[2]。对此,本研究就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旨在降低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第一一三医院2012~2013年的450例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为对照组,2014~2015年的450例住院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男238例,女212例;年龄37~90岁,平均(66.20±10.90)岁;对照组男244例,女206例;年龄38~90岁,平均(64.7±12.5)岁。两组性别、年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分析对照组医院感染的原因与情况,观察组给予医院感染的防控措施。1.2.1医院感染情况分析采取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发生医院感染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原发病、侵入性操作、感染部位、合并基础疾病种类、病原菌检测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上述因素与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高龄、住院时间长、原发病为脑梗死、各种侵入性操作、下呼吸道感染、合并基础疾病种类多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比例高。另外检出的65株病原菌中,耐药菌株占到72.31%,这主要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有关。1.2.2制定防控对策(1)加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定期组织科室内医护人员参与各种培训课程,明确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高发的原因、危害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提高其对医院感染的认知水平及防控医院感染的能力,培训重点在于促使医护人员掌握好消毒隔离措施、无菌操作技术等。专职人员利用查房,宣传相关医院感染管理的新规范、新法规、新标准等。根据现场督查发现的问题责令整改,同时根据神经内科科室特点,制定及下发各种知识手册,组织医护人员学习。(2)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要求科室内医护人员加强学习《手卫生规范》,掌握六步洗手法正确的方法及步骤,洗手池墙上贴上洗手流程图。同时不定期进行现场督查。改进洗手设施,使用洗手液及干手纸巾。(3)加强呼吸道护理管理:本研究显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中以下呼吸道感染最为多见,这主要与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气管切开等密切相关,故需加强对患者的呼吸道管理,严格规范相应的操作流程及规范,包括呼吸机使用规范、吸痰操作规范等。(4)加强管道护理管理:侵入性操作可破坏人体屏障功能,可带入一些条件致病菌,或导致正常菌群出现异位定植。故强调医护人员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指征,对需给予侵入性操作的患者严格执行相应无菌操作规范,尽可能缩短置管的时间,同时加强对呼吸机管道、中心静脉置管、尿管等的护理。严格执行无菌包溯源信息系统,便于感染发生后的追踪。(5)重视环境管理:加强对保洁员的消毒培训,使其掌握消毒剂的正确配制及使用方法,洁具消毒后需做分区使用,加强对物体表面的消毒。要求病房内每日定时通风,患者出院后加强终末消毒措施。按照III类环境要求定期监测环境卫生,并及时反馈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根据疾病传播途径、感染及非感染患者做好隔离及分开管理措施。对特殊感染者单独进行安置。(6)加强抗生素管理与控制: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使其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适应症,强调抗生素的使用需根据药敏试验结果进行,不盲目更换抗生素种类及用量。并对住院患者的抗生素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督查。(7)加强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管理:神经内科住院患者不可随意出入医院,指导患者做好相应防护措施。对家属的探视时间进行严格规定,家属在探视时间外禁止随意进入病区内,避免引起院内感染的传播。1.3统计分析采取统计软件SPSS18.0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医院感染率与相关因素调查分析结果显示,450例住院患者中,医院感染发生例数为56例,发生率为12.44%。见表1。2.2两组医院感染发生情况比较结果显示,实施措施后,观察组医院感染发生率为3.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2.44%(P<0.01)。见表2。

3讨论

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这主要与多方面因素有关[3]。本研究调查发现,高龄、住院时间长、原发病为脑梗死、各种侵入性操作、下呼吸道感染、合并基础疾病种类多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比例高。另外检出的65株病原菌中,耐药菌株占72.31%,这主要与抗生素不合理使用有关。分析其原因主要为:①脑梗死、脑出血患者多伴不同程度意识及功能障碍,患者需长期卧床休息,咳嗽反射减弱甚至消失,无法将下呼吸道分泌物有效地排出体外,故极易引发肺部感染。脑血管病患者由于病情重,影响了吞咽功能,患者多摄入流质软食,容易导致细菌繁殖[4]。②侵入性操作多,如气管插管、器官切开、反复吸痰、使用呼吸机、留置各种导管等,由此导致机体天然免疫屏障被破坏,使得细菌乘虚而入,诱发感染[5]。③高龄患者由于机体各项机能衰退,多合并各种慢性基础病,导致机体免疫功能及抵抗力下降,在受到创伤后,机体恢复慢,加之各种侵入性操作多,极易引发医院感染[6]。④本研究56例发生医院感染的患者感染部位主要分布于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其中以下呼吸道感染最多,这主要与脑出血、脑梗死等高危患者病情重,长期卧床,使得痰液淤积于肺部难以排出有关,多数昏迷或意识障碍患者吞咽及咳嗽等反射消失或减弱,容易引起呼吸道细菌定植,另外,气管插管、呼吸机等的使用可导致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明显增加[7]。⑤长时间住院的患者多病情重,加之长期住院可使全身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医院感染发生风险增加。⑥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是引发各种医院感染的常见原因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抗生素不合理使用现象包括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未根据药敏试验选择针对性抗生素、多联抗生素使用频率高,这些都使得细菌耐药性明显增加,导致菌群失调。针对引发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我们制订了一系列防范对策,包括加强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加强呼吸道护理管理、加强管道护理管理、重视环境管理、加强抗生素管理与控制、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管理,通过严格执行护理管理措施,使护理人员加强了对医院感染的重视,并提高其防范医院感染的能力,避免医院感染在医院内传播[8]。实施护理干预后,医院感染发生率仅为3.78%,较实施前的12.44%显著下降。综上所述,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科室,引发医院感染的因素众多,针对易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性防控对策并实施,对于降低神经内科医院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扣真.神经内科患者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6,19(6):11-12.

[2]栾苏妮,胡东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情况调查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5,42(11):2085-2087.

[3]林海.神经内科患者发生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调查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3,21(7):97-99.

[4]刘娟,汪志云,张坚磊,等.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6,26(1):209-210.

[5]吕荣辉.神经内科患者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J].河北医学,2014,20(7):1211-1213.

[6]韩玉梁,王凯,严小艳,等.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目标监测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16,18(1):7-9.

篇10

[中图分类号] R473.5[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10)03(b)-095-01

2009年1~11月我院收治住院患者20 850人,危重、疑难病例1 164例,如何提高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抢救成功率,为护理管理者提出新的课题。为此,我院护理部积极探讨,在危重患者中开展了护理会诊,针对院内危重、疑难、病情复杂需要跨专业解决护理问题的患者,组织护理专家进行护理会诊,分析病情、讨论护理诊断、补充护理措施,从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系统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09年1~11月,我院组织科内护理会诊98例,科间护理会诊36例,全院护理会诊22例。例如:神经内科收治1例格林巴利综合征患者,由于此病例少见,护士长立即组织科内护理会诊,查阅国内外先进护理资料,为患者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又如:1例急性脊髓炎患者,入院后随机血糖:16.1 mmol/L,空腹血糖18 mmol/L,餐后血糖26.5 mmol/L,尿糖(++++),酮体(++++),科护士长及时组织科间会诊,内分泌科护士长针对患者应用胰岛素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进行讲解,补充护理诊断,完善护理措施。重症监护室收治1例因交通事故引起胸、脑、腹、头部外伤患者,患者多发性骨折、脾破裂、严重创伤性休克,伤后很快出现心、脑、肺等多个脏器的功能衰竭,大小便失禁。患者病情复杂,护理问题涉及多科专业,护理部立即组织护理专家会诊。从不同专业对患者现存的、有危险的护理问题及潜在并发症进行全方位讨论,制订可行的护理计划,由6名全科护士组成特护组,组织实施。经护理会诊后患者的健康问题明确,护理计划全面,措施落实得当,问题解决及时,预期效果满意,经治疗护理后患者痊愈出院。

1.2实施方法

1.2.1建立护理会诊专家组

科内会诊由病区护理骨干参加;科间会诊由各病区护士长参加;全院会诊由各科科护士长参加。

1.2.2护理会诊原则

邀请的护理专家会诊组成员必须临床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技术娴熟,能够予以指导、解决相关问题[1]。

1.2.3护理会诊制度

重症患者、抢救涉及多专业护理问题的患者,根据情况组织科内、科间或全院会诊。

1.2.4护理会诊方式

1.2.4.1科内护理会诊:适用于本专业疑难病例、新业务、新技术开展,由病区责任护士填写护理会诊单,病区护士长主持。

1.2.4.2科间护理会诊:适用于患者病情涉及本科室其他专业的护理难题,如:神经内科患者伴有循环内科、内分泌科疾病。由病区护士长填写护理会诊申请单,本科科护士长主持。

1.2.4.3全院护理会诊:适用于病情复杂,需要多科室参与才能解决的护理难题,如:外科患者伴有内科、五官科疾病等。由本科室科护士长填写会诊申请单,由护理部主任主持[2]。

1.2.5会诊程序与内容

1.2.5.1评估患者:先由申请人说明会诊的目的或希望解决的护理问题,然后汇报病情,查看患者,对患者进行系统的检查、分析、评估,找出专科的护理问题。

1.2.5.2讨论分析:结合评估患者情况及专科特点,进行讨论,按护理程序要求,找出护理疑难点,由护理专家补充护理诊断,完善护理措施[3]。

1.2.5.3总结实施:主持人总结讨论意见,提出指导性建议和要求,申请人负责整理会诊意见,修订护理计划、组织实施。

2结果

2.1提高护理资源利用率

我院7个科室,24个护理单元,护理专业细化,危重患者经常出现跨专业的护理问题,制约了护理质量,开展护理会诊后,充分发挥了各专业护理优势,护理资源共享。

2.2提高护士专业素质

科内会诊可促进本专业新业务、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提升本科室护士专业知识;科间会诊及全院会诊可促进知识相互交流,拓宽知识面,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专科护理专业人才和设备的作用[4]。

2.3提高护理质量

通过护理会诊使患者的护理诊断准确全面,护理措施具体,及时纠正了护理工作中的偏差及不足,通过护理会诊提高了护士的专业技能,解决了跨专业的护理疑难问题,使患者得到完整的、系统的、高质量的护理,从而提高护理质量[5]。

[参考文献]

[1]段真真,祁艳,胡倩倩.通过护理业务查房培养学习型ICU护士的体会[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89-90.

[2]马继红.实施护理会诊提高重症护理水平[J].护士进修杂志,1999,14(4):22.

[3]林菊英,巩玉秀.护理程序临床应用指南[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143-144.

篇11

[中图分类号] R181.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5)06(b)-0158-03

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是对某一特定时间内的医院感染进行的调查分析,是研究医院感染时常用的方法,可直观、具体地反映该时段内医院感染发生的情况,但存在一定局限性,难以体现医院感染情况的长期变化趋势和特点。本文选取某综合性中医院2012~2013年的6个时间节点,采取多点调查方法进行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旨在避免上述局限性,探讨和总结中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生特点及管理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某综合性中医院2012年7月6日0:00~24:00,2012年10月15日0:00~24:00,2012年12月30日0:00~24:00,2013年1月23日0:00~24:00,2013年3月13日0:00~24:00,2013年6月6日0:00~24:00所有住院患者,包括当日出、转院的患者,不包括当日入院的患者。

1.2 调查方法

由专职医院感染控制人员及各临床科室医院感染质控医师经过培训后使用统一制式的表格,采用临床查房和查阅病历相结合的调查方法,按照2001年卫生部《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对患者诊断。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不同时间点医院感染情况

6个时间节点住院患者总人数为6865例,实际调查人数6773例,实查率为98.6%,发生医院感染362例,382次,医院感染现患率和例次率分别为5.3%和5.6%(表1)。

2.2 医院感染部位的分布

382次医院感染病例排前三位的为上呼吸道感染(122次),泌尿系感染(111次)和下呼吸道感染(99次),分别占全部感染次数的31.9%,29.0%和25.9%,以下依次为胃肠道感染24次(6.3%),皮肤软组织感染11次(2.9%)和血液系统感染6次(1.6%),其他部位感染共计9次,占全部医院感染次数的2.4%(表2)。

2.3 截止调查时罹患感染的时间

382次医院感染病例,截止调查时为止,罹患医院感染时间为1~39 d,平均(20.2±2.3)d,感染时间20 d的137例,占35.6%(表3)。

表3 截止调查时罹患感染的时间

2.4 病原体检出情况

全部医院感染病例,进行病原体培养的37例、39次,各占医院感染总人数和总次数的10.2%,共检出病原体50株,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前三位,分别占全部检出病原体的37.0%、27.7%和23.6%。

3 讨论

本调查的6个时间点,平均现患率为5.3%,例次率为5.6%,高于文细毛等[1]的统计,略高于薛菊兰等[2-3]的调查结果。这一差异可能和治疗环境、住院患者的密度及医疗条件有关,但更关键的应该在于住院患者构成的不同:神经内科是医院感染的高发区[4],其患者以年龄大、瘫痪多、意识障碍多、病情危重等为特点,成为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5]。有文献报道,脑血管病的院内感染发病率为26.02%[6]。在科室设置上,该中医院二十多个临床科室里有6个针灸科室,2个推拿科室和2个康复科室,其余科室多以针灸、推拿等中医治疗为特色,其收治的患者脑血管病康复期的占大多数,易并发医院感染。

从感染的部位分布来看,以上呼吸道感染为首位,共122次,占全部例次的31.9%,占第2位的是泌尿系感染,共111次,占29.1%,下呼吸道感染居于第3位,共99次,占25.9%,与相关报道相符[7],但与卢萍等[8-11]所做调查不同,可能与地区、个体差异及调查选取的时间点不同有关。该医院为中医特色的综合性医院,治疗方法以中医内科为主,外科科室设置较少,每年进行的手术极少(2012年全年≤200例),在所有感染病例中,无一例是手术切口感染。

本调查发现的382次医院感染病例,平均感染时间为(20.2±2.3)d,感染时间>16 d的共计250例,占全部感染例次的65.4%,整体病程偏长。此现象与该医院住院患者脑血管病康复期、抵抗力相对较差、罹患感染后不易恢复有关,是该医院发生医院感染的特点之一。

与相关报道[12-14]比较,本次调查的病原体送检率明显偏低,检查率和检查例次率仅为10.2%,由此得出,该中医院医务人员对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防控的认识普遍不足,应加强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 文细毛,任南,吴安华,等.2010年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感染病例病原分布及其耐药性[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2,11(1):1-2.

[2] 薛菊兰,詹嘉琪,樊宏英,等.2012年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21):5146-5148.

[3] 朱萍儿,蒋桂娟,黄晓明.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24):3015-3017.

[4] 蒋国敏,牛桂林,唐小甜.神经内科医院感染相关因素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5,20(7):65-66.

[5] 王茂林,王改珍.基层综合医院医院感染调查分析[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6(11):1095-1096,1102.

[6] 程辉.123例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1998,8(4):227.

[7] 许冠思.神经内科医院感染26例分析[J].内科,2010,5(2):148-149.

[8] 卢萍,张骏骥,沈清.2009-2011年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8):3959-3961.

[9] 孟曙芳,赵文英,黄利锋.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5):3132-3134.

[10] 王红韶,穆丽焕,姚源.2050例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17):3702-3704.

[11] 常虹,张伟,王颖,等.医院感染现患率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2(1):56-58.

[12] 冯妙坚,游海敏,杨秀琼,等.2010~2012年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分析[J].现代医院,2014,14(1):105-107.

篇12

上海浦东潍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自2011年底起与仁济医院神经内科建立“仁济一潍坊”缺血性脑卒中连续性管理小组,管理103例在仁济医院神经内科已确诊的潍坊社区新发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规范化药物治疗、康复指导等措施,随访1年血压、血脂、血糖等指标,发现各指标较管理前有显著改善。依据我们的经验,有效的双向转诊需要落实以下几方面工作。

签约首诊

实行双向转诊的前提是建立家庭医生签约制与社区首诊制。推行家庭医生签约制,让家庭医生与社区居民建立契约服务关系,签约居民能得到双向转诊的优惠政策及绿色通道,更能方便高效地获得优质医疗服务,也更有利于慢性病的管理。

统一的转诊指征

从目前国内开展的双向转诊实践来看,上转下或下转上都困难重重,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二、三级医院虽建立双向转诊关系,但无标准化转诊模式。只有优化转诊流程,明确转诊过程中各级医院、全科医生和专科医生、患者本人需要承担的义务和享受的权利,进而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才能真正让医联体内的一级、二级医院提供常见病的诊治、社区康复、慢性病管理,三级医院从事疑难疾病、危重疾病的诊治。

可以通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全科医生至综合医院相应科室进行专业培养,联合综合医院各科专家建立导师制培养,通过专家门诊、专家查房、专题讲课、疑难疾病会诊、远程诊疗等方式,对全科医生进行规范化培养,将专科知识及经验输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最终通过3―6个月学习制定出各科转诊指征,并应用于实际。原则上,全科医生的签约患者在诊疗中出现以下情况,可实施上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无检查设备,疑难疾病无法确诊,确诊疾病但无技术条件进行治疗,出现并发症等。合理的转诊流程:上转一接诊一下转

由全科医生首诊,对患者进行诊断,对符合转诊的签约患者,通过转诊信息平台向上级医院提交转诊申请,约定转诊时间,将转诊单交给患者,提前预约检查单,减少等待检查的时间。

患者持转诊单,按约定时间到上级医院挂号就诊,由上级医院专科门诊接诊患者,对需要住院治疗的签约患者,按院内常规程序,接受后续治疗。

患者在上级医院完成诊断、治疗后,由上级医院开具双向转诊下转单、随访反馈表及相关指导意见(治疗指导意见、康复指导意见),将以上信息通过转诊信息平台反馈给社区服务中心,将患者转回社区医院,南签约的家庭医生进行后期的观察、康复和随访。

强大的信息共享平台

目前,社区一医院双向转诊以口头或纸质转诊形式为主,缺乏有效的电子化记录及管理,也不能进行相关随访,容易造成患者失访。

篇13

  20__年是积极上进的一年,也是评审三级医院的一年,在这一段时间里,神经内科将严格遵守临床医疗管理制度,加强医疗质量安全管理,努力提高医护人员质量,以安全,优质,高效的全层服务,打造一流品牌人性化的临床科室。现将工作计划列表如下:

  —、继续强化本科室医疗质量安全管理,不断提高医疗队伍的素质。

  认真落实总住院医师制度,把三级医师查房制度落实到实处。切实抓好医疗安全工作,提高安全意识,从医疗活动的每个具体环节上,防范医疗风险。加大科室感染控制力度。严格遵守消毒隔离执行,作好病区环境卫生学监测工作,结果应达标。同时,作好随时消毒、终末消毒、日常消毒工作。使用后的物品按处理原则进行消毒,一次性物品按要求管理、使用、处理。每月进行严格的消毒隔离培训,加强无菌观念,护士长等人做好监督工作。

  二、继续提高神经内科人员医疗技术水平和素质

  继续开展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充实整体护理的内涵,推出我科护理理念:一切以病人为中心,以病人满意为前提。定期进行考核,通过目标管理促使医护人员观念转变,增强奉献意识,主动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安全意识,从而促使医疗质量提高。

  三、坚持业务学习每周1次,每月在科室内举办医护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培训。计划派出1-2名医师外出进修学习新技术,新疗法,不断提高全科医疗水平。做好医疗文件书写,杜绝医疗差错出现。

  四、继续抓好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促进医疗质量的提高。

  医疗质量及服务意识的提高,关键在于全体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的提高,而职业道德意识的提高,必须有赖于经常性的、规范性的思想教育。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加强职业道德和行业作风建设,严格贯彻卫生部关于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的八个“不准”,树立良好的医风医德,发扬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优良传统。这是我们的基本要求。

  五、继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

  在神经介入方面争取更好的成绩,提高神经介入诊治水平,建立初步的康复治疗体系,增加康复治疗项目,促进脑血管病治疗水平提升。

  六、加强学科科研建设,申请高水平科研项目,提高省级论文、的数量与质量。

  医生年终个人工作计划2

  一、医疗方面

  为了进一步加大医疗质量管理力度,注重医务人员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教育,成立医疗质量督察小组:分内科系统、外科系统、门诊、医技等小组,负责规范、督察全院临床、门诊、医技等科室任何与医疗质量有关的各项工作。

  二、临床科室

  重点抓病案质量(包括现住院病案、归档病案)、合理使用抗生素、防患医疗差错和事故等,组织医疗质量督察小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细则及奖惩制度。

  1、病案质量:严格按《__省病历书写规范》(20__年修订版),对住院病历、病程记录及其相关资料的书写提出进一步的规范化要求。①每月不定期组织督察小组下临床,分项检查现病历质量并做出评比。②每3个月抽查归档病历质量并做出评比。

  2、合理使用抗生素:依据__市医院__年9月编写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试行),督察临床医生是否合理使用抗生素。参照该书第三节“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评价”查看。①使用的适应症、禁忌证。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的原则。

  3、防患医疗差错、事故及纠纷:①从既往的病历检查中发现电脑打印病历的许多漏洞与隐患,为了真实、及时记载病人的病情变化,规定入院记录、首次病程及手术记录等记录可由电脑打印,病程记录必须用钢笔书写。②强调真实、准确做好《死亡病例检查登记》、《重危疑难病例讨论登记》、《抢救危重病人登记》及医师交 班本等项目记录。

  三、门诊部

  1、进一步完善各科门诊功能,做好感染性疾病预检分诊。

  2、设置、安排门诊部专家栏,公布各位专家的专业特长与出诊时间,方便病人就诊。

  3、组织质控督察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细则及奖惩制度。定期(1-3个月)组织督察组依照《__省病历书写规范》(__年修订版)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办法》(试行)查评门诊病历及处方。范文大全

  四、医技辅助科室

  组织医疗质量督察小组讨论制定检查评比内容、方法及奖惩制定。

  具体待定。

  五、科研工作

  1、有计划、有针对性组织1—2个科研课题,并为此创造条件而努力。

  2、与上级医院联系,开发科技含量高的项目。

  3、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不断寻找新增长点的专业、项目,如:各科尚未开设的专业,高压氧仓的设置、体检中心等。

  六、教学工作

  为了配合我院人事管理,建立个人和科室医疗质量技术档案,为今后岗位竞聘、评聘分离、评职称、选先进等提供有力依据,实现量化管理,依据卫生部、人事部卫科教[__]号文件中《继续医学教育规定》(试行)及__省卫生厅、人事厅闽卫科教[__号文件中《__省继续医学教育学分管理实施细则》,负责真实、准确地登记全院除护理专业以外的专业技术人员学分,杜绝弄虚作假。

  医生年终个人工作计划3

  展望即将到来的20__年,我们充满了希望和期待,对我们医院及外科来说,依然是需要稳定、巩固、发展和壮大的关键一年,我们既感觉到了一定的压力和困难,但更充满了热情和信心。具体到外科,我们认为有以下工作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努力:

  一、进一步强化经营意识

  具体措施是要进一步降低用药成本比例,拓展服务范围,向服务要效益,向新技术要效益,向医疗挖潜要效益。外科是一个重要的临床科室,也是一个高风险的战场。我们殷切希望在医院领导和兄弟科室的关心、支持和指导下,外科明年能够搬进新楼,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加强与交警、公安和保险部门的合作

  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来我们科室调查、协调工作时,我们要接待热情,服务耐心,照顾周到。加强科室内部管理,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对交通创伤病人及时和我院警医联系小组人员沟通,积极、主动寻找“三无”病人家属,尽力防止病人擅自出院造成欠费。

  进一步加强与我院市场部的合作,提高社会影响力。与医院领导协商,适当降低社会病人住院期间的费用,努力拓展病人来源渠道,提高外科在全社会的影响力。

  三、进一步完善服务流程

  新病人入院后,科室以名片形式将主管医师、主管护士、科主任、护士长的姓名及联系电话告诉病人或其家属,以便交流联系。

  加强人文关怀,确保医疗安全,提高病人满意度。要求医生护士少坐办公室,多深入病房,多向病人及家属询问意见和要求,将可能发生的磨檫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我们在内部提出要有“随时准备与每一个病人对簿公堂”的风险意识,把医疗护理安全意识贯彻始终,把医疗护理规章制度、法规条例落实到每一个环节。

  四、强化学习氛围,提高业务水平

  科内人员的业务素质、服务意识需要进一步加强。学无止境,服务无边,关键是要用心,用真情,下功夫,作好脚下的每一件事,作好每一件事的每一个环节。鼓励每一位职工继续深造,如果医院和科室条件许可,建议有计划、有步骤地选派基本素质好的人员去上级医院进修、学习。

  五、讲究奉献,提高效率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