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心理健康的发展

心理健康的发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4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心理健康的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心理健康的发展

篇1

一、关于心理健康

1.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我国学生大多心理健康,但也有约占20%的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据统计,重庆市10万大学生中约16%以上的学生分别患有恐惧症、焦虑症、多疑症、强迫症、抑郁症、情感危险等。从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对500名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调查的结果来看,19%的学生存在心理障碍,70%的学生有心理问题。

2.心理健康定义。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心理和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良好功能状态。也就是说,个体心理具有平稳的、良好的状态,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身内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并具有良好的功能状态。

二、体育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1.体育与智力。正常的智力水平是指人们从事各种活动最基本的心理条件。人要有正常的智力,就必须有健康的神经系统和身体。学生的学习效率是由大脑的高级神经系统决定的,经常从事体育活动和身体锻炼,可促进肌体的新陈代谢,提供神经系统的活动能力,增强呼吸和循环系统的功能,使大脑供养充分,进而使记忆力增强,思维更敏捷灵活。学生恰恰相反,体育锻炼可使学生紧张的大脑得到休息,学习效率提高。

2.体育与情绪。情绪是人的自然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体验,情绪几乎参与人的所有活动,对人的行为活动起着很大的调节作用。良好的情绪对人的行为具有增力作用,消极的情绪会影响人的正常学习工作,还会对人的身体心理产生许多不良影响,长期的情绪压抑、忧虑和紧张,还会导致疾病。因此,保持良好的心境,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经常参加体体育锻炼,可使机体产生极大的舒适感,在各种运动项目中感受运动的美感、力量感、韵律感,陶冶情操,开阔心胸,激发生活的自信心和进取心,形成豁达、乐观、开朗的良好心境。

3.体育与人格。人格,也称个性。体育教学的功能之一就是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目标及健康、积极、进取向上的人格。体育竞赛中的取胜催人奋发向上,有利于个性形成。但失败也是对人格的考验,挖掘失败中的有利因素,使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体育运动能提高学生的心理耐挫水平,使学生正确地面对和处理各种挫折和困难,形成高尚的人格和独立的个性。

4.体育与心理适应。人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而且是获得心理健康的主要方法。所以要让学生善于与他人相处,建立互敬、互爱、相互理解的良好人际关系。

体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交往机会。体育游戏、教学比赛等各种项目都能增进学生的友谊,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由此可见,体育运动在加强人际关系,促进心理相容,培养心理适应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5.体育与心理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主要是自信心、勇敢精神、竞争意识、意志力、自制力及自我心理调节能力等。相对体育而言,意志顽强十分重要。参加体育活动既是锻炼身体,更是考验意志。锲而不舍、勇于拼搏是体育精神的充分体现。让学生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体验运动的乐趣,展示自己的风采,自信地加入各项活动中,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类意志和精神力量是不可战胜的。

三、心理缺陷与体育锻炼

体育锻炼对克服心理缺陷,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有特殊的作用。

1.急躁、易怒的体育疗法。学生遇事容易急躁,容易冲动,针对可引导学生参加下棋、慢跑、长距离步行及游泳等缓慢持久的运动项目。这些体育活动加上教师有针对的引导教育,能帮助学生调节神经活动,增强自我控制能力,稳定情绪,使容易急躁冲动的情绪得到改善。

2.遇事紧张的体育疗法。遇到重要事情容易紧张、失常的学生,引导他们参加公开激烈的体育竞赛,如篮球或竞技性强的游戏。因为运动场上形式多变,比赛紧张激烈,只有冷静沉着地应对,才能取得优势。如能经常在这种场合中接受考验,久经沙场,那么学生遇事就不会那么紧张,更不会惊慌失措,学生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会更加愉悦。

3.孤独、怪癖的体育疗法。有的学生不合群,不习惯与同伴交往,教师应该引导他们选择篮球、足球、接力跑、拔河等集体项目,坚持参加这些体育项目的锻炼,接受更多与学生在一起的集体运动机会,对帮助学生慢慢地改变孤僻习性,逐步适应于同伴交往,慢慢养成开朗的性格。

4.腼腆、胆怯的体育疗法。有的学生胆子小,做事害怕,容易脸红,易难为情,教师应多引导他们参加溜冰、单双杠、攀岩等翻越障碍的活动,这些运动要求学生不得不克服害怕摔倒、跌疼等各种胆怯的心理,以勇敢无畏的精神战胜困难,扫除障碍。

5.自负、逞强的体育疗法。有的学生好强、自负,教师可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多种复杂的活动,如长跑、技巧等体育项目。对于喜欢下棋、打球的学生,教师可以找些实力水平超过他们的学生与他们进行比赛,甚至亲自上阵,不断提醒学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不能骄傲自满。

体育锻炼作为心理纠正的治疗方法,教师要注意一定的强度、质量和时间的要求。每次锻炼的时间在30分钟左右,运动量从小到大,循序渐进,连续的同时注意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四、体育对培育学生健康心理的作用

1.体育运动能促进身体发展,为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心理健康发展必须以身体的正常发展,尤其以正常健康发展的神经系统和大脑为物质基础。通过体育运动,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为心理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2.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水平的矛盾,成为推动心理发展的一种动力。原有的心理水平往往不能满足学习运动项目的需要。例如:篮球比赛中带球上篮,因为要了解队员位置,要求较大的注意范围,既要带球前进,又要防止对方拦截,还要善于分配注意。这种心理活动和心理特征,就一个人的自然发展水平来说,并不能满足运动学习和运动精神的需要。但是,在学生不断提高自己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活动中,原有心理水平慢慢提高。也就是说体育运动的新需要与原有心理水平的矛盾,推动了心理的发展。

3.推动自我意识的发展。体育运动有助于学生认识自我。体育运动大多是集体性、竞争性的活动,自己能力的高低、修养的好坏都会明显表现出来,通过运动使自己对自我有一个比较符合实际的认识。体育运动还有助于自我教育。在比较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自觉或不自觉地修正自己的认识和行为,培养和提高社会所需的心理品质和各种能力,使自己成为更符合社会需要、更适应的人。

4.体育运动能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体育运动具有艰苦、疲劳、激烈、紧张、相对抗及竞争性强的特点。学生在参加体育锻炼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和明显的意志努力。因此,通过体育运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不懈、克服困难的思想作风,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结友爱、集体主义和爱国精神,有助于培养学生机智灵活、沉着果断、谦虚谨慎的意志品质,使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五、关于体育与心理健康和谐发展的建议

1.针对高校的特点,要求对普通教师和医务工作人员等进行心理卫生知识教育的同时,对体育教师也要进行心理卫生知识的教育,让每位体育教师都认识到身心健康是紧密联系的,应结合体育的特点,给学生心理卫生教育,使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时身心受益,做一名身心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大学生。

2.针对心理障碍的变化过程和大学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状况,应不失时机地在新生入学教育周进行心理卫生教育,帮助学生逐步认识到他们将会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可能产生的心理困扰,使他们接受现实和幻想冲击的心理准备,认识到产生这些障碍的必然性。还要有机划、有步骤地开展“大学生生理和心理的特征”、“科学用脑”、“应急与健康”、“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等讲座,让学生掌握抵消心理压力、释放心理能力及自我心理保健的科学知识和锻炼方法。

篇2

心理健康指的是持续的心理状态,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概念的具体化。马斯洛从成功名人的人生历程中归纳出来的心理健康标准是一种“精英标准”,他认为,具有自我实现者的人格特征就是心理健康的人。精神科医生认为,凡无心理症状的人都为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临界标准”——一种衡量健康状况的低水平。正视现实和自我,自知、自尊与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能力,已成为国内外学者对心理健康标准的共识。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划分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存在的觉察,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自我意识可划分为物质自我、社会自我、精神自我三个方面。物质自我是自己的身体、衣着、金钱等物质方面意识;社会自我是自己在社会关系、人际关系中的角色意识;精神自我是对自己心理活动的意识。按自我意识的作用划分,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积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信心、自尊心、责任感、义务感;二是消极的自我意识,包括自卑、自我否定等。按自我意识的观念划分,可分为实现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三类。

二、大学生的心理特征

大学生的心理特征可为成长和发展奠定基础,也会成为困扰大学生心理的原因,主要表现在:

1.智力发展显著

大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占据主导地位,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显著提高,开始思考人生和世界,喜欢质疑和争论,因这些问题的解决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所以,他们常对此感到迷茫和不安。这种心理压力既可成为发展的动力,同时也可成为学习进步中的阻力。

2.自我意识增强

学生开始对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个性品质进行关注。但由于处于自我意识发展的初期,评价自己和别人常带有片面性、情绪性和波动性,对周围的人给予的评价非常敏感,因自我意识的发展不成熟而易产生心理易损性。因此,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自信而强大、自我调控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键。

3.情感的发展与现实的矛盾

由于大学生自尊心强,思想感情和个人秘密不愿向他人吐露,自我封闭有时会产生孤独感;他们渴望独立,有极强的“断乳”愿望,但阅历不够丰富,环境复杂陌生导致缺乏信心;情绪不稳定,容易感情用事,不善于调控感情和理智之间的关系;他们富于幻想,对未来充满美好的向往,但对现实的困难和阻力估计不足,常因学业、就业、恋爱、不正之风而困惑,会有挫折感,易悲观失望。这些矛盾若持续得不到解决,将会使大学生心理失去平衡。

在大学生的成长和发现过程中,这些心理特征是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冲突的根本原因,这些矛盾和压力将伴着大学生的心理特征逐渐成熟,逐步得到缓解。其调节的有效性依赖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或者说是对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解自我的准确把握;其心理问题解决的关键在于大学生人生观的定位和价值观的形成。心理健康反映出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心理健康的人对生活抱开放乐观的态度,心理健康的人以积极的眼光看待世界,心理健康的人富于利他精神,心理健康的人追求高尚的生活目标,正视现实,放弃做“完人”“超人”的念头。归根结底,心理健康是一种人生态度的映射。

篇3

现如今心理健康问题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社会人士的重视,而且它还制约着经济文明的发展。社会发展越快,文明程度也就越高,同时人们的心理健康问题也会越来越突出。在学校里,教师的心理健康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行为、心理以及自身的发展等。因此本文就以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对学生个体发展的影响做了以下的讨论,希望能为教育工作者带来帮助。

1教师心理健康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作为这场改革的直接参与者与执行者,教师群体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一些研究发现,当前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不容乐观,将近三成的教师已出现轻度心理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相比于初中和高中教师,小学教师会更容易处于极度疲劳状态甚至完全丧失工作热情,并且更容易对学生表现出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这可能是因为小学生年龄偏小,小学教师除了要关注学生学习外还需要给予更多生活上的照顾与呵护。因此,关注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及其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关于教师心理健康的概念,不同学者围绕教师心理健康提出了不同的标准与结构界定,受到广泛认同的教师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以下内容:对教师角色认同,勤于教育工作,热爱教育工作;有良好和谐的人际关系;能正确地了解自我;具有教育独创性;在教育活动和日常生活中均能真实地感受情绪并恰如其分地控制情绪。还有学者提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具备认知、情绪、行为和意志、个性以及能力五大心理健康素质。

2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影响

2.1 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他们大多数每天到达老师,而学生通常每天在学校与老师呆十几个小时以上,而老师则是学生的导师和导师。事实上,一步可能会影响学生。对于一些心理健康教师来说,他们很有能力促进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许多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害怕骗子和侵权行为的做法,这也与教师的影响有关。当然,有研究表明,精神疾病较高的教师、精神疾病较高的学生和精神疾病较低的教师的身心健康水平较低。

2.2 对学生学习态度的影响

根据罗森塔尔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行为表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若能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稳定平和的心态以及开放豁达的态度,就可以给予学生更多积极正向的支持与激励,对学生学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心理健康的小学教师能够营造更加生动活泼、平等自主的课堂学习氛围,通过展现更多包容学生、支持学生发展的关怀行为,满足小学生诸如能力、归属等方面的基本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积极自主的学习动机,从而引导学生保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与好奇心,乐于主动探索学科知识与技能;如果学生面对的教师始终以冷淡、刻板、严厉的态度进行教学与辅导,特别是当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大发雷霆、严厉指责,那么学生则会对学习产生抵触心理,渐渐降低学习动机,从而丧失对学习的兴趣。

2.3 对学生学习知识的影响

教师如果心理不健康也是很难有一个愉快的课堂气氛的,相对来说他们会表现得比较急躁冲动而且情绪也很不稳定,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能会更加紧张,在上课的时候由于紧张学习成绩可能并不会理想,教师情绪的好坏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环境。如果教师经常这样的话,学生也会经常地处于紧张和焦虑之中,学习成绩不但不会提高反而还会下降,长期这样下去还可能会出现心理上的疾病等。但如果教师的心理是很健康的,积极向上的,每次上课学生都能够看到教师的笑容,可能他们的心情也会比较轻松,学习氛围也比较良好,他们也就不会感觉到有压力,这样的氛围有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上课的教学效率也更高,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情况。

3学校管理对教师心理健康的提升所采取的措施

3.1 学校一定要以人为本尊重教师学校的管理方案

要以人为本,学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人才,而教师是在管理者的指导下进行管理和开展教育,并且培养学生的活动和兴趣,如何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是每个校长需要考虑的,管理者应该把教师管理始终放在第一位。同时还要了解每一位教师的工作以及生活中的兴趣爱好等,对于教师的合理要求也要尽可能地去满足,管理者一定要尊重教师,还要依法参与管理学校的民主权利,让教师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在以人为本的条件下,创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心理环境。

3.2 教育管理对策

一是完善制度建设。教育行政部门应尽快同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和专业协会制定心理健康教师的资格准入制度,明确其应具有的知识技能和专业素养以及相应的培训体系,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和专业教育能力。尽快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绩效考核体系和职称评审制度。把价值观和积极心理培养纳入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彻底解决好学生的“空心病”问题。二是健全人才培养体系。在大学本科阶段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硕士阶段扩大教育硕士中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招生规模,在教育博士中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方向,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结构,健全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不断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培养水平与质量,特别是开通与扩大教育博士中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招生渠道,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培养高水平实践型研究人才。三是建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可以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分层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发展中心,不断提升与拓展心理健康教师的研究水平和发展空间。

3.3 努力克服消极影响,发挥小学教师心理 健康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

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态, 直接关系到学生 各方面的发展。 若小学教师在心理健康方面出现 问题,在情绪、人格、行为等方面以不良的状态表 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则会对学生发展产生消极影 响,甚至会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若小学教师善于 主动培养并保持积极、稳定的心理健康状态,以乐 观向上的工作态度、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 社会适应以及完善的人格对待周围的世界,那么也 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产生愉悦的学习体验、友好 的人际交往行为以及对外界环境的积极探索,从而 对学生各方面的和谐发展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因 此,小学教师应注重自身心理健康状态及其对学生 发展的影响,努力克服不良心理问题对学生发展的 消极影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发挥自身心理健康 对学生发展的积极影响作用,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 与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从以上方面来看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仅是关系到教师个人,而且还影响着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关系到我国的教育事业成败和发展。所以说教师一定要从根本上去解决自身的心理障碍,然后成为一名心胸开阔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吴淑莹,沈贵鹏.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素养及其提升策略[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9(32):66-69.

[2]刘晓琴.中小学教师人文素养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N].吕梁日报,2019-09-06(003).

篇4

体育活动是有针对性的以跑、跳、投等某一项为主的身体活动。人的心理活动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即通常所说的知、情、意、行相统一。因此,为了在体育活动中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必须保证体育活动过程的完整统一。如在跑步中,我们要尽量让学生练习起跑、途中跑、冲刺这一整套完整的动作,从中体验神经、肌肉的紧张与松弛,时间与空间变化的感觉,肌肉持续工作的感觉;体验能量的释放,注意力的保持以及在此过程中情绪的变化,从而构建完整、良好的心理活动过程,形成健康的心理。

2.体育活动要让学生“量力而行,合理期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压力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压力来源于人在应对刺激时所产生的紧张、焦虑程度,而紧张、焦虑的状态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己的能力水平与自己对目标的期望值。因此,从学生自身能力上来讲,要衡量自己的能力来完成活动内容,正确面对自己的弱势。从教师角度上来讲,要因材施教,量学生的能力去安排学生的活动。比如,要允许胖的同学跑不快、允许矮同学投低的篮筐等等。因此,“量力而行”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的手段之一。

其次,体育活动中的成败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发展,在活动中成败是客观存在的,如跑步,肯定有人跑的快、必然有人跑的慢,影响心理发展取决于你对结果的期望。如:有些同学在进行投篮时,十个中只要进一个,就很开心;而有些同学,十个中就一个不进,也会很沮丧、懊恼。所以,老师在安排活动日标时要兼顺弱势,可设立三级指标:自我满足指标、平均水平指标、超我表现指标,为学生定制各阶段的目标,引导学生设定合理的期望值,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体育活动要调控学生“情绪”,发展心理健康水平

带有情绪的体育活动是最具影响力的。此时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奔放,意志坚强,行为果断,积极影响着人的心理活动。所以,我们在体育教学中要运用好“情绪”这个催化剂。首先,要关注学生的情绪表现,按照学生的情绪表现来安排体育活动内容。如,在进行较长时间的跳跃运动后,疲劳给学生带来了情绪上的低迷,老师就应该明白这个环节在学生心理上已处于结束状态,需要适时的过度到课的下一环节或者进行一定的休息调整。通过情绪这张“晴雨表”反馈课的效果,控制课的进度,发展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其次,要根据活动内容进行学生情绪的调控与渲染。如,在进行比赛时,要渲染同心协力的氛围,鼓励学生“团结一致,勇往直前”,调动起分享、友善、信任、理解等情绪,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篇5

一、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各个方面的潜力能够得到正常的发挥,能够适应与处理社会生活中的各种关系。国内学者普遍认为,心理健康主要是指精神状态正常,心理素质好。教师的心理健康一般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热爱教师这一职业;拥有健康完整的人格;与其他社会个体的关系和谐;具备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正确的自我意识。

教师是社会文化的传承者。自古以来,教师的角色定义是“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在一个人的成长轨迹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传授知识与技能,还教给人为人处世的道理。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利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展开。一个人心理健康,对事物及周围环境都能做出客观合理的评价和判断,对其提高工作效率有积极的作用。

二是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以及学习有很大帮助。教师拥有良好的心态,师生关系相对就会轻松和谐,这种和谐的气氛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的言行举止会在日常接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品格的形成。

三是有助于提高教师在工作、生活中的幸福感。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就会多关注生活中美好的事物,凡事积极乐观面对,容易产生幸福感。

二、影响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

教师的心理健康受到诸多因素影响,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职业压力

过大的工作压力使得教师容易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如今教师的工作时间不光是白天正常的上班时间,下班后回到家还要继续工作。特别是高年级的教师,面临着各种考试以及升学的压力,长期处于高负荷运转的紧张状态,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二)学校氛围

学校的管理是否科学,能否为教师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对教师心理状态的发展非常重要。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能够让人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进而拥有相对轻松愉快的心情。相反,如果同事之间常有矛盾,就会对教师的工作及生活带来许多烦恼。长时间处于这种紧张氛围中容易产生心理问题,使教师在各种评比检查过程中一直处于神经紧绷的状态。

(三)社会要求

时代的快速发展带动了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改变,人们对待事物的要求也越来越严苛。来自各界对教师的高要求,把教师定义为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形象,无形中增加了教师的心理压力。现在家长对老师要求高、挑剔多、意见大,认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四)自身素质

教师自身的人格特征、工作能力、成长经历、个人修养以及自我调节能力等因素都对其心理健康有一定的影响。

三、教师队伍整体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通过研究以往相关文献,总体来看,中小学教师与全国普通成人相比心理健康水平普遍偏低。这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有关,超负荷的工作量造成造成教师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一)不同年级段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与全国常模相比,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在对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中发现:中学任课教师要比小学任课教师心理状况差。这可能与以下两个方面有关:第一,由于受到升学率、优秀率的影响,中学教师比小学教师压力更大;第二,中学教师的教育对象是中学生,相对小学生而言中学生的教育难度更大,这也就使得教师承受更大的压力。以初、高中教师为实验组,通过对不同经济状况及不同地域的教师进行抽样检测,发现这两个因素对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影响并不大。

(二)不同性别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以女教师为实验组,男教师为对照组进行分析,相对来说女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普遍低于男教师。这可能受以下两个方面的因素影响:一是大部分女性天生就比男性心理承受能力差,比男性更敏感、更偏执;二是女教师相对于男教师来说承受了较多照顾家庭尤其是照顾小孩的责任。现在提倡男女平等,部分男性也承担了一些做家务的责任,但由于受到中国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大部分照顾家庭的重担还是落在女性身上。

(三)班主任与非班主任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担任班主任职务和不担任班主任职务的教师心理健康水平基本接近,没有显著差异。担任班主任的教师虽然承受了来自班级管理的压力,比如管理班级的日常事务,分析学生的综合成绩,协调与维护好与各任课教师的关系,但由于班主任教师对学生的威慑力大,在教学组织上更容易进行。另外,学校在奖励、评定方面也会优先考虑担任班主任的教师。

四、促进教师心理健康发展的途径

为了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必须寻求积极有效的措施。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可以从主观因素及客观因素两方面考虑。

(一)主观方面

即从教师自身寻求解决的途径。首先,教师要时常反省,正确认识自我。人们对自己的认识大体上倾向于两个方向:有些是过于看重自己的优点,而忽略自己的缺点,表现为太过自信;有些则相反,对自己的缺点一直耿耿于怀,看不到自己的优点,为人小心谨慎,姿态谦卑,表现为太过自卑。正视缺点,发扬自己的优点,才能突破自我,获得成功。作为一名教师,更应该时刻反省自己,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学生。其次,多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广阔的胸襟。教师在工作中常常遇到苦恼的问题,这时候不妨换个方式思考问题。可以从校领导、学生以及家长等角度来看待问题,换位思考,也许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效果。再次,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合理排解工作带来的压力。人们在做自己喜爱的事情的时候,往往心情愉悦,忘记一些不愉快的事情。

(二)客观方面

1.教育行政部门

不仅学生要“减负”,教师也应该“减负”。作为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保护教师的合法权利,减少对教师一些不必要的考核,为教师减负。组织专业人员对教师进行心理健康辅导,及时为教师解决心理问题。

2.学校

学校在促进教师的心理健康发展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一是科学管理,为教师创造公平、民主、和谐的学校环境,营造良好的校风校貌。良好的工作氛围能够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并且能够使之心情愉悦。二是为教师提高更多互相交流及学习的机会。通过同行间的交流能够学到很多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对教师的工作与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三是多组织一些娱乐活动,丰富教师的业余生活,排解教师的负面情绪。

3.社会

长期以来,人们都把教师看成是一个崇高的职业,却忘记了教师也是普通人,需要来自社会的关心与帮助。教师需要的帮助既有物质方面的帮助也有精神方面的帮助。当教师出现各种心理健康问题时,社会的各种有效帮助与关心对教师尤为重要。降低对教师的过高期望,明确培养人才不仅是教师的责任,家庭、社会、学生自身都有责任。明白这一点,才不会给教师带来“生命不能承受之重”。

参考文献

篇6

中学生在教育者的心目中历来被重视,社会的发展依靠他们成才后的才智发挥,他们是未来的生力军,是时代的主宰,培养合格的中学毕业生,是每个教育工作者的天职。故而,在中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教育者倾其心血,人们对中学生投入的最多,期望也最大。学校如此,家庭如此,全社会亦如此。

一、中学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大,对挫折承受力差。在高手如林的高中,学习竞争十分激烈,每一次考试,总担心考试会失败,受到老师、父母的责备,从而产生焦虑的情绪。而一旦真的考试失败,就立即灰心丧气,这种现象在高三更为突出。不少学生倾诉“想到压力来自四面八方,既难以接受又不能摆脱”,于是挫折感油然而生。表现为:焦虑、失意、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和同学的言行敏感、失眠、神经衰弱等症状。

(2)人际关系不协调。由于初中学习成绩好,常受到老师和家长赞扬,加之是独生子在家多为“太子”“千金”,自我中心意识强,人际交往能力弱,不善于处理与同学、老师、父母的关系,显得人际关系不协调。学生在咨询中向教师倾述:“我真不知道怎样与人建立好朋友关系”。自闭的心态使这些学生完全忽略了人际关系,以至于终于有一天发现自己“不能和别人多谈”。这些学生常产生焦虑不安,甚至恐怖感。

(3)自信心不足。由于家长、老师(主要是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质过高,表现出对学生(特别是优生)的缺点看多、优点看少。拿家长和有些老师的话说,“要常敲打才能成才”,消极评价多于积极评价,使学生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常因一次考试失败老觉得自己智力不高,于是灰心丧气,前途渺茫,失去自信心。

(4)早恋问题的困扰。高中生自身的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对异性的渴望不断加强。高中这种现象也较突出,在咨询中略占1/7,“总是想看到他”“我总想和他在一起”“我和他说话心情总是很兴奋”,甚至于“我爱上了我的语文老师”,由此感到“烦燥不安,吃不下,睡不香”,成绩开始下降。由于走进了恋爱的误区,心理冲突加剧,产生种种心理病态反映。

二、学生不健康心理的成因分析

1.教育者对学生心理健康注意力不集中

青年学生对新生事物特别敏感,好奇心强,喜欢追求与众不同的需要,并以标新立异为目标,不愿意听“老生常谈”,看问题往往容易片面和偏激。教育者一概地以一种固定模式去传业,去释惑,对欲脱离自己设计的模式而另僻思路的学生则视为“差生”、“调皮”、“不规矩”。的确,由于中学生阅历浅,思想混乱,为师者不尊重学生,挖苦讽刺或惩罚,这样就使学生丧失自尊心和自信心。如果不重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则会使学生觉得非常寂寞,逐渐产生孤僻心理。教育者往往不能正确理解和认识学生的这种需要,在实际教育中往往出现顺从教育者为“优”,反之则认为“差”的现象,这实际上是把教育和权力以及力量结缘。

2.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普遍是盲点

家长的品质行为是影响学生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学生们知道的许多知识是从爸爸妈妈那里学来的。现在许多家庭缺乏文化氛围,放松对孩子的教育,导致孩子放任自流,走向堕落。即使对小孩严格要求的家长也有不少总想把自己的期待强加给子女,而对于子女在情感、需要、意志、性格等等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置之不理。其结果是中学生阶段不少学生对家长采取的措施是能骗就骗,能瞒就瞒,受害的是学生,心灵情感必然不健康。

3.社会环境污染

由于现在社会公德意识的低落,人们对许多有违道德的行为已经习以为常,使少年儿童对行为正确性的认识模糊。其次社会上的某些文化娱乐设施成为诱使青少年蜕变的场所,尤为严重的是社会上的一些影视公共场所,为了追求票房价值,经常播放凶杀、等影视片。屡禁不止的黄色书刊也是使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主要原因。

三、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对策

1.全面渗透、全方位推进

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适应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质教育模式。首先学校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纳入学校教育工作系统,然后将心理教育分布在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构建一个专门渠道与非专门渠道有机结合的教育网络。专门渠道就是要开展心理教育专业课,实施心理辅导、开展心理咨询、和实施心理治疗;非专门性就是在学科教学中、在德育活动中、在课外活动中等各项管理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还要构建一个学校、家庭、社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网络,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实施心理健康教育。

2.加强家庭教育,家长注意引导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作为家长应从下面几个方面注重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1)转变只重智育,忽视德育、体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观念。

(2)以身作则、率先示范。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

(3)重视对学生精神生活的引导,加强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4)尊重孩子,不走两个极端。

(5)家长要经常和学校联系,取得与学校教育的一致性。

(6)对孩子出现的心理问题,家长要及时分析,及时引导,及时解决。

3.营造一个宽松、健康和向上的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的人格健全

社会各界和社区应关心青少年的成长,促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健康发展,形成一个有益于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会氛围。只有为青少年的成长建立一个全社会的“保护网”,过滤社会有害物质,才能还青少年一个洁净的蓝天。同时加大社会对青少年健康的心理宣传和教育,这样才能培养和造就二十一世纪人格健全的创新人才,促进社会的进步。

篇7

心理教育工作需要全体教师的共同参与,一方面,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直接影响其教育态度与方式,同时,心理教育实践也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在全体教师中形成重视心理教育,进而积极参与心理教育的氛围就显得十分重要。班主任队伍作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力量,更要积极将所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充分运用到自己的班级管理与学生工作当中去。而任课教师则要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疏导,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教育。

二、构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开设心理辅导课的同时,学校还要建立心理辅导室,将对学生的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结合起来,定期开展心理辅导与咨询,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手段。心理活动课是学生进行自我探索的过程,强调学生自身的体验与感悟,让心理活动课与他们一起分担成长过程中的烦恼,不仅给他们带来了欢乐,更让他们学会了如何去正确处理生活、学习中所遇到的困惑与疑问。除了校内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咨询室的开设,还要联合家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相结合的心理教育网络,多方面共同推进,确保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 保护自尊。自尊心是人们要求社会和集体对自己人格尊重的一种情感,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尊心,所以作为班主任,要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尤其是那些调皮、内向或学习后进的学生,更需要老师的尊重和呵护,帮助他们克服消极因素,消除不良习惯,重新扬起学习的风帆。

2. 树立自信。作为班主任,要时刻让学生相信“我能行”。因为老师的肯定、认可,是学生建立自信的金钥匙。心理学研究指出,人类生存的根本欲望来自于社会的肯定,因此让他们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是一个值得喜欢的人十分关键。班主任要让每个孩子都能发现自己身上的优点,让他们增强自信,勇敢挑战困难,克服自卑的心理障碍,重新塑造自我。

3. 磨炼意志。现在的学生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娇生惯养,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差,经受不了挫折和失败他们怕吃苦、怕困难、怕失败,往往会因为一点小小的失败,而一蹶不振,对生活、学习失去信心,确实令人担忧,所以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

四、多方面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

篇8

目前,对幼儿进行早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成为社会所关注的焦点。利用幼儿期这个心理发展关键期进行教育,不仅有利于培养各种良好的心理品质,而且可以促进未来健康人格的形成。因此,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势在必行。寻找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所在。

一、教育方法

1.注重对幼儿的情绪情感进行合理的培养和疏导。

良好的情绪情感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注重幼儿健康情感的培养才能有助于其健康人格的形成。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而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要基础。因此培养幼儿健康情绪情感的前提就是要满足幼儿的需要,这种需要不仅包括物质需要,而且包括精神需要。老师和家长或者其他监护人应时刻保持亲切和蔼的态度与幼儿进行交谈,充满关爱地抚摸他们,让他们感受到关爱与呵护。教师应培养幼儿与同伴合作和友好交往的意识,可以开展合作性活动促进幼儿体验互助互乐的乐趣。当孩子的某种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老师和家长要进行合理疏导。当遇到合适的机会和场合时就要让其不满情绪得到合理发泄,同时还要教育孩子对自己的情感进行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家长和老师的健康情绪是幼儿模仿的主要对象,因此老师和家长要始终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对生活充满希望,以自身的榜样来影响孩子的情绪情感。

2.注重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心理健康的外在表现,培养幼儿正确的行为习惯有利于其健全心理的发展。从幼儿的行为表现可以看出幼儿的心理是否健康。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可以塑造幼儿健康的心理品质,因此对幼儿加强行为培养尤为重要。首先,教师和家长应利用榜样作用引导幼儿对其正确的行为进行辨别和引导。其次,家长和教师要针对幼儿所做的好人好事及时地表扬和给予肯定,进行合理强化,让幼儿认识到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最后,教师和家长可以定期带幼儿去户外野游,接触大自然,培养幼儿豁达、乐观、热情的健康心理有助于其产生正确的行为。

3.注重对幼儿进行挫折教育,通过成功体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合理的挫折教育是培养和锻炼幼儿坚强意志和性格的必要途径,也是培养幼儿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家长要充分发挥挫折的激励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针对发生在幼儿身边的具体事例对幼儿进行教育。比如,幼儿不小心跌倒了却不哭不闹,医生给幼儿打针的时候能勇敢面对,此时教师和家长就要针对这一事件对他进行及时教育与强化表扬。当幼儿自己面临困难的时候,教师和家长还可以用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光辉形象来激励幼儿积极应对,战胜困难。进行合理的挫折教育之后更要注重的是让幼儿在成功体验中树立自信心。教师和家长要经常给幼儿提供锻炼和表现自我的机会,让其充分体会到成功的喜悦之情。比如可以给幼儿提供展现自己的才艺舞台,让其在所有小朋友和家长面前唱歌、跳舞、演讲,表演结束后给予喝彩;还可以举办各种比赛,教师一些鼓励性的语言和奖励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当幼儿面临困难时,教师和家长要选择正确的方法并且耐心地帮助其解决问题。让幼儿在克服困难中积极面对,有利于培养幼儿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注意点

1.不断加强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

国际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心理学会提出了《儿童权利公约》和《儿童心理权益宣言》等政策性文件,其目的就是为了保护儿童的心理健康。我国提出《幼儿教育指导纲要》,明确要求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由此可以看出世界都把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放在了极其重要的位置上。幼儿期是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幼儿具有巨大的潜能性和可塑性,幼儿的心理健康是成人心理健康的基础和关键。我国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应更加注重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2.不断加强幼儿教师的心理健康知识体系和心理素质。

要想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科学化和规范化,就必须具备训练有素的师资队伍,才能顺利成功完成这项专业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因此要不断提高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素质和心理品质。幼儿教师在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针对幼儿的教育方法和技能,努力提高自身有关心理卫生方面的知识,掌握相应的心理卫生、心理咨询、心理诊断和心理治疗等知识,并将所学心理知识积极、有效地运用到幼教工作中去。这是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项迫切而重要的艰巨工作。幼儿教师的健康人格是维护和增进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因此,教师要不断锻造自己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心理健康状况,积极避免将个人的不良情绪带至幼儿园。教师要保持愉快舒畅的心态,为幼儿创设轻松、和谐、无拘无束的氛围,这是开展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3.给幼儿的心理健康营造和谐的氛围。

教育环境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产生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和社会环境应整合成一体共同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温馨的家庭环境是幼儿健康成长的摇篮。家长在这个环境中起着主要的作用。家长对幼儿的教养态度、教养方式和父母关系都会影响幼儿心理的发展。家长应重视家庭环境的创设,注重言传身教,不断提高和改进自己的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自身的综合素质。幼儿园的环境直接影响幼儿的情绪变化。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是满足幼儿需要,形成良好心理素质的重要保证。和谐温馨的师生关系,友好合作的伙伴关系,以及团结互助的教师关系均会使幼儿在这种良好的心理氛围中产生“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从而促进其健康心理的形成。社会环境要抓住每一个契机为幼儿营造合作、乐群和创新的环境,创设和谐民主的群体氛围,促进其健康心理品质的形成。

4.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个别化指导。

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因此重视对幼儿的个别辅导是教育工作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对幼儿存在的不同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矫治,效果是显著的。还可以通过有效的游戏解决幼儿由负面情绪而导致的问题,让其将不满情绪宣泄出来并重新认识自我,从而学会自我控制。特别要针对发展水平较差的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与辅导,使其努力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

只有幼儿教育工作者依据发展趋势并采用有效的方法和途径,才能不断改进对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发挥最大的教育效果。

篇9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56

1 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分析

1.1 游戏有助于幼儿消除消极情绪,为成长带来快乐

在评价幼儿心理是否健康的过程中,情感健康是其中一项重要的因素。如果幼儿情感健康,他们就会时刻表现出快乐的情绪,愿意与父母以及身边的人接触;相反,如果情感不健康,那么很有可能造成幼儿性格孤僻、做事不积极等现象。孩子都有爱玩的天性,适当的游戏也能使幼儿解放天性。在游戏中,幼儿不但感受到游戏带来的快乐,而且可以增强动手能力,同时孩子很容易放松心情,不再因为一些事情而烦恼。幼儿阶段,孩子没有完整的世界观,只能通过一些简单的事物来认识这个世界,这时候父母是最好的老师,父母可以为孩子选择带有角色扮演式的游戏,使孩子可以初步感觉到每个角色的职责,同时不同的角色也能使孩子乐在其中,有助于其情感健康的培养。

1.2 游戏能够增强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我们都知道,令父母最担心的事情就是自己的孩子不愿意和小伙伴们一起交流,这样孩子很容易变得内向,甚至偏激。很多游戏是需要团队协作来完成的,比如孩子小时候经常玩的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因此在幼儿园等有条件的地区,应该增设一些适合幼儿的游戏。这样在游戏中,让孩子感受到集体的帮助,也能享受到集体游戏的快乐,同时为了不拖集体的后腿,孩子也会尽全力地去努力。在相互配合中,孩子明白了如何与人交流合作,如何处理争吵,也能够使孩子学会站在对方的角度上去想问题。总之,孩子很容易在集体游戏中感受到快乐,同时也能够增强其人际交往的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

1.3 游戏能够培养幼儿良好的自我意识

所谓自我意识,就是人对自己的认识和定位。幼儿阶段是孩子形成自我意识的初级阶段,对以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在幼儿阶段,家长以及教师应努力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使孩子早点认识的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并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在游戏中,尤其是在一些具有角色分配的游戏中,孩子可以通过扮演别人感受到自己与别人的不同,从而对自己形成初步的认识,同时幼儿还可以体会游戏成功的喜悦,有助于其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

1.4 游戏在幼儿性格形成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幼儿阶段,孩子的性格正处在形成阶段,很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这个时候,他看到的世界是什么样,很可能在他以后的生活中就认定世界是什么样。因此在这个阶段,让孩子形成乐观开朗的性格十分重要。在一些传统游戏中,如折纸游戏,孩子可以通过游戏理解世界的美好,以后很有可能会用爱心和理解去看待社会上的事。而通过角色的扮演,孩子可以了解不同角色的性格特点,并养成自己的喜好。选择适当的游戏就会使孩子养成坚韧、勇敢、责任心强的性格。游戏可以教会孩子处理不同的事情,一些孩子孤僻、胆小等问题通过游戏都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2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游戏对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

2.1 为幼儿建立良好的游戏环境

2.1.1 尊重孩子的游戏喜好

很多孩子在幼儿阶段就表现出自己独特的天赋,这些天赋能够在游戏中体现出来。因此,教师或家长在为幼儿选择游戏时要综合考虑幼儿自己的能力水平、兴趣爱好等,为孩子选择适合他们并且令他们喜欢的游戏。这样,孩子才能在游戏中充分地释放自己,从而喜欢上游戏,有助于他们的心理健康。

2.1.2 要多赞扬幼儿的表现

每个孩子都希望被肯定,教师的一个微笑或一句赞扬往往能让孩子开心很久,并且能够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因此在游戏中,根据幼儿的表现对孩子做出积极的评价十分必要。

2.1.3 教师要善于与幼儿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游戏过程中,由于幼儿的年龄问题,很容易出现生气、自卑等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具有很强的洞察力,根据孩子最近的表现和心理变化,和其进行及时的沟通。教师作为孩子的游戏指导者,一定要与孩子和谐相处,友善地对待幼儿,不因为孩子的无理取闹而发火。同时,在希望幼儿做出改变时,尽量用商量的口吻而不是命令的口吻。总之,无论是从语言上、神态上还是心理上,幼儿教师都应该做到和蔼可亲,用自己独特的魅力与幼儿进行沟通,减少他们的心理恐惧,使孩子喜欢上自己,喜欢在自己的带领下做游戏。

2.1.4 良好的游戏环境还包括幼儿之间的和谐相处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依然是最重要的协调者。毕竟幼儿年纪较小,他们没有很大的仇恨,因此教师要在发生矛盾之前和发生矛盾之后对孩子进行教育。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以减小幼儿的心理压力为目的,而不是以批评为目的。

2.2 教师要善于帮助幼儿积累生活经验

游戏的目的是让孩子在快乐的同时健康地的成长,这其中也包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幼儿长大后,其知识水平也是评价其自身的标准。因此,教师在选择游戏时要使游戏内容更加丰富,这样孩子能够得到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就越大。幼儿游戏不仅仅限于幼儿园内,可以带幼儿去参观一些公园的游戏设施,包括马路交警的交通指挥。使儿对游戏的理解更加具体化,激发了他们浓厚的兴趣。在游戏中,教师也可以带幼儿进入模拟情景,如利用一些道具和设施,设置生活中常见的场景,然后让幼儿来扮演生活中常见的角色。这样,幼儿就会形成对职业对生活的初步理解。幼儿阶段,感官认识对孩子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游戏过程中为了使游戏更加的生动真实化,一些必要的图片、视频也可以运用到幼儿的课堂上。总之,教师应善于利用多种游戏使幼儿能够更多地认识这个社会,丰富他们的经验。

3 总结

毫无疑问,游戏是幼儿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将适当的游戏列入现代幼儿园的课程中是对孩子的负责,同时也是对家长的负责。当然,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不能被忽略,他们应该选择适当的游戏,同时在游戏过程中观察幼儿表情上和心理上的变化,使他们能够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篇10

暑假期间读了一些关于学生教育和心理健康的文章,联想起自己的学生时代和现在的班主任工作,感悟到多数学生表面上对老师的管理和教育看是服服帖帖的,但经过深入探讨可以发现,在这种遵循教导的背后,也存在着不服从的本质。有关资料表明,大约30%的中学生存在心理异常的,患有心理疾病的比例达到15%。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为:学习与考试焦虑、心理承受力脆弱、人际交往障碍、性格孤僻抑郁、自卑心理严重、对新环境不适应等等。

结合一些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对我们的教育工作进行反思不难发现,由于我们工作的失误或工作方式的不当,师生之间的情感已到淡漠的程度。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到非常难过,我一直认为自己很爱护学生,有些过急的做法也都是为了学生好,不知道学生的接受能力,因此不知不觉间就刺伤了学生稚嫩的心,甚至会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不利的影响。现在我意识到尊重学生有时也很重要。因此,在本文中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在如何尊重学生、以尊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方面谈一点拙见。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取得成功的前提是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天然禀赋和个性特点,在尊重、了解、沟通的基础上有的放矢的因材施教,在给他们一个广阔的自由发展空间的基础上给予正确的引导。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过程,要以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双向的情感交流为起点,并以此作为管理、教育的基础。只有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个性差异,并且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才能真正的尊重学生,切实的“以人为本”,才能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有愉悦感、安全感、尊严感,学生的潜能、智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力才能得到有效的发挥。

一、以平等的角度尊重学生

教师与学生在道德人格和法律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处在教育活动主导地位的教师应该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的心理发展尚不成熟,处在不断成长、完善阶段,自尊心有时会比较强烈。他们也渴望被人理解、受到尊重,同时他们涉世未深、阅历不丰,在努力维护自尊之时可能会产生不恰当的行为。他们渴望理解,遇到挫折时又往往会产生自我封闭的后果。后进生在有些老师和家长眼里,是不争气的孩子,但是这样扼杀了一部分有一技之长或者具有潜在能力的专长生,也有部分学生在认识到自己不受别人欢迎时会往往产生心理上的自卑和压抑,甚至会造成心理发展的扭曲。

我们在教育学生时,应尽量从学生的特点出发,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研究他们、了解他们,把学生当成自己的朋友,并引导他们发现自我,实现自我,改正错误、发扬优点。为了达到了解学生的目的,要经常与其家长“融通”,一方面能了解学生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可以争取家长的配合与信任,尤其是面对家庭情况特殊或经济状况较差的学生家长时,不能让学生感到特殊的家庭或经济状况给他带来的窘迫与压力,更要让学生树立自己的信心。同时在与家长的交流中要让其了解自己孩子的优点和进步,说服他们一起找到更好的教育方法,让其父母创造发挥他的特点的机会,帮助家长树立起教育孩子的信心,让学生感到学校老师和家长及同学是多么关心他,多么想帮助他,使他从与老师、家长及同学对立、叛逆等不协调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家长与学校协作、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而且要劝导家长共同做好转变工作。通过努力,有许多比较调皮的学生家长都表示出对班主任老师工作的配合态度,并保证一定会积极的配合学校老师一起教育,彻底改变学生不良的学习习惯和改变对人不敬的行为。这表明他们理解了家长与学校协同教育的重要性。这样也使许多家长在自己的孩子身上花费更多的时间,指导他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使得学生的种种不良习惯得到明显改进。这样,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才能建立、才能牢固。学生也才能从中学会做人,学会尊重父母、兄弟姐妹及周围人,我们的社会也会变得更和谐。

二、尊重学生的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都乐意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积极的兴趣是学生学习和探索新鲜事物最重要、最持久的动力,也是学生更有效的获得知识和发展能力的先决条件。理想状态的教育是让学生在快乐的情绪中学习,并保持对学习活动的积极态度,为一生的持续发展打下基础。

我们在采用“情感投资”、“捕捉闪光点”、“寻找感觉”等方法与教育对象及其家庭建立良好的关系的基础上,让他主动、真实的倾吐自己的心声、表达自己真实的感情,减少对立情绪、塑造融洽气氛,以利于向其表达教育者真诚帮助的意图,发现他的潜在能力或兴趣爱好。在此基础上,因势利导的锻炼他学习、交往及良好行为的品质,提高他的自信心,使其找到自己在班级、学校、家庭中的位置及感觉。同时认真同任课老师及其同学中了解他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心理健康水平、身体素质现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寻找突破口,找到开启他心灵大门的钥匙。

例如,我们班有个别男生学习成绩较差,但是通过观察和活动,我发现他们对于篮球有很高的兴趣,于是借学校组织篮球赛的机会让其显示这个特长,虽然我们班由于专业的限制男生较少,但是篮球运动的氛围一点也不差。通过他对篮球队的组织,同学之间尤其是男同学之间更加团结了,他们在同学们心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了,他们的自信心越发增强了,他们自己也更加注意老师和同学们对自己的印象和看法了,不再像以前一样毫不在乎的样子。

三、尊重学生的“反常”

在尊重学生的同时,我们教师要客观地看待学生,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的“反常”,并且视同至宝,精心呵护与引导。即使是所谓“后进生”,也不应该认为他们一无是处,或者觉得他们向来是这个“样子”。而是应该充分地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诸如他们的性格、习惯、兴趣、爱好、短长、潜能、心理状态、家庭状况以及缺失的成因,作出客观、公正而又智慧、灵活的评估,才能避免偏颇,给学生以尊重和关爱。一旦发现他们的“反常”的来源或者“反常”的本质,说不定“反常”就会变成对他们进行有效教育的突破口,甚至这种“反常”会变成他们一技之长的起点。

所以,教师以平等的态度对待学生,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才能发挥其主动性,显示出他们真实、积极的一面。即使学生的见解有偏颇,也应耐心地启发诱导,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这种偏颇往往会成为通往成功之路的转折点。在生活中,我经常深入班级,与班级任课老师、同学取得联系,了解情况,交换意见,及时了解那些所谓的“后进生”在班级、同学中的情况以及学习、行为情况,对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调整方法和措施,使他逐步入正道,寻找到良好的感觉。

通过以上的多方面的努力,班里多数的“捣蛋鬼”都渐渐找到了一些正确的感觉,由此他们的自尊心得到了满足。在同学、班级中也有自己的位置,因此他们的问题行为得到了转变,学习上也肯努力,作业也能按时完成。做人,做事的态度都令人刮目相看。

四、结论

总之,尊重学生、发现学生的优点,是十分有效的教育艺术,师生成为知心之友、忘年之交,可以使学生在信任中奋起,在温暖中敞开心扉。它是处理师生和谐关系的关键,是教育成功的秘密,更是一个教育工作者师魂的集中体现。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会遇到一些困难,甚至会遇到学生的抵触,但是只要以尊重学生、积极的从学生的角度考虑,相信这些尚处于心理不成熟阶段的孩子能逐渐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逐渐配合老师和家长的工作。

当然,尊重学生不等于不批评学生,尊重学生是为了把学生处在平等的角度来对待,更好的理解、分析学生的心理、思维,以便更好的处理学生学习、生活中产生的问题。尊重学生也能更好的和学生交流、赢得学生对老师真挚的尊重,从而实现对学生更好的管理和引导。

参考文献:

篇11

(一)融运动乐趣于体育心理健康教学中运动愉是个体参加体育活动后所产生的满足、快乐、舒畅、振奋的感觉,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长期坚持有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而获得运动是坚持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

1.了解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体育基础与能力,多开展一些适合学生自己特点的体育活动,如乒乓球.羽毛球,篮球,排球,健身操,健身游戏等。注意观察学生在练习中每一个闪光点,并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鼓励,使学生找到成功的乐趣,从而能主动坚持体育锻炼。

2.加强体育理念和体育明星故事效应引导,增加其体育价值观培养,并掌握正确的锻炼方法。从每项运动的来源发展,规则,讲解,让学生明了其发展状况运动规则,其中的体育故事,来增强学生对体育运动了解和爱好,以至去积极地参与活动。

(二)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做斗争的过程中得到锻炼的。在体育活动中,如果把学生的目标选定太高,就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放弃活动。相反,如果把目标定的过低。没有难度也不存在锻炼价值。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落高于学生当前水平的目标,不能一刀切。从而,做到有意思地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或者,利用恶劣天气或环境有意思地培养起克服困难的坚强意志。

(三)有意培养学生承受失败,挫折的能力体育有成功也有失败。在体育活动中学生完成一动作,不仅需要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运动技巧,同时还需要良好的心理素质。如在跳高练习时需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排除胆怯心理,才能成功。成功了不骄不躁,失败时不气馁,不言放弃,背水一战,后来居上的例子在体育上枚不胜举。

(四)通过教学比赛培养学生的健康心态在布置学生练习时,可利用比赛教学法,一般在竞赛前让学生练习10—20分钟,这样每组为了取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风气,而场下同学就会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克服独生子女的任性,骄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使情感得以升华,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和个性发展。还可以利用不同的时间方式,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同学间的协助合作精神

篇12

艺术能陶冶人的情操,丰富人的精神世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有了更多的精神需求,其中对艺术的追求成为新时代人才培养的重要特点。然而,长期以来,人们的这种追求较多地体现在功利化的目标达成。在对长沙市100名小学生课外兴趣的调查中发现,超过一半的家长和教师在培养孩子的艺术特长时把加强社会竞争力作为学生学习艺术特长的主要目的。这种功利性的价值导向,带给艺术工作者和艺术追求者们更多的艺术活动压力,而非赋予其本有的精神价值提升。基于此,我们对艺术之于人的心理健康发展之积极作用进行挖掘,让艺术发挥其本真的教育功能。

一、艺术之于人的心理健康

艺术是“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辞海)常见的艺术形式有:绘画,雕塑,建筑,文学,舞蹈,音乐,戏剧,电影。与其它意识形态一样,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以及形象性、情感性、审美性、主体性、创造性等特征,这些特征体现在艺术实施的过程中,也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呈现上,每个特征都可以在维护人的心理健康中发挥作用。艺术在人心理健康上的表征,主要体现在个体对社会需要的顺应,对自身和环境的正确认知,个体的自信自立精神,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人际关系的协调等方面。

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生产是一种赋予艺术主体性的人的精神生产。作为主体的艺术实施者,便是艺术作品的创造者和主宰者。主体性贯穿了艺术活动的整个过程,包括艺术家、艺术作品和作为接受者的观众。人们从艺术氛围的感受到艺术灵感的捕捉,再到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以可感知的形态表现深层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是感性与理性的统一。艺术活动不仅带给人感知的历练,而且在自主自立的艺术活动中实现了人们自信自立精神培养,催生了个体内心自我发展的精神动力。

因此,艺术可以说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情感艺术。有成就的艺术家一般都是通过作品传达情感的高手,并使鉴赏者在感知艺术作品时产生情感共鸣,以情感作为艺术创作者与他人及环境沟通的桥梁。这对于人的健康心理发展无疑是一堂很好的必修课。艺术又可以说是建立在感知基础上的美的艺术。因为艺术在个体和群体的社会教化中,具有严肃形式的科学教育、法律制约、舆论压力等所无可比拟的心理优势——轻松与自由。带给人轻松、自由的艺术及艺术活动,实质上是一段美的心路历程,是人的健康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生命熏陶。

二、艺术工作者的健康心理发展

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借助艺术手段逃离自己的精神困境。那些原始洞穴壁画中的涂鸦和图画,正是人类逃离身体与精神困境的痕迹。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艺术对人们精神发展的意义有增无减。人类的艺术史业已证明,艺术与人的艺术活动是人的健康心理发展的必要条件,每个人都能吸取艺术养分来滋润自己的心灵,艺术工作者亦是如此。

(一)发挥能动实践,培养健康心理意识

艺术工作者的艺术实践,是融进自然,亦是深入生活,在自主能动认识世界时,不断地发现美、创造美,完善自我意识,健全自我人格。具体来说,在艺术创作前,多观察生活、体验生活,把握创作动机,激发创作灵感,发现身边美善,孕育审美情感;创作过程中,选择创作手法,磨练创作技能,融通周围人事,建立良好互动,激感表达;艺术欣赏时,全面感知作品,发掘“主”“客”共识,寻找情感归属,升华心理之美。艺术工作者的这种“心路历程”即是不断自我发现、自我学习而致精神升华的过程。通过对主体性活动的感知,对周遭环境把握,以及自我身心的体悟,而达成健康心理的有效构建。

(二)体悟艺术形象,友善人际心理交往

艺术总是通过人感官直接感受到的事物的外部特质来表达其内在深层次寓意。一般情况下,艺术鉴赏者最先感受到的也就是艺术的形象特性。而艺术创作者如果能和鉴赏者建立并维持一种满意的相互关系,甚或亲密的情绪联系,那么就很有可能实现艺术创作者的艺术价值。按照舒茨(W.C.Schuts,1958)人际三维理论中的包容需要和情感需要观点来看,对艺术形象的创作或鉴赏本身就是一种人际交往的情感需要。

奥尔特曼和泰勒(Altman & Taylor,1973)认为与他人建立亲密人际关系,首先是自我需要和自我表露。比如,阿炳的音乐《二泉映月》透露他对中国旧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切身体验,奏出凄婉、悲切的情调;凡·高的油画《向日葵》向大家表露自己对命运激烈地挣扎,等等。艺术活动中创作者对艺术形象的选择、对艺术典型的塑造都是对自我情趣爱好、态度、自我概念和个人的关系状况等的必然表露。其次,塑造艺术形象过程中,艺术创作者可以通过对题材分析、艺术受众生活的体验、艺术手段的熟练来锻炼在人际交往中的人际认知能力。比如,米莱的系列农村题材作品,就是建立在他对农民劳动者辛劳和坚强了解和理解上的。再如,电影《十面埋伏》中的主体曲伴奏选择琵琶,也是缘于创作者对琵琶的颗粒性声音特点有深刻的认识,很好地把“点”状的声音形象来体现四面受敌的紧迫情景。这种认知就是艺术创作者和鉴赏者之间的人际认知。再次,艺术活动中,鉴赏者们对艺术形象的态度会产生不同的情绪、情感体验。艺术工作者可以学习自我情绪控制、人际情感沟通等技巧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激发艺术创新,实现“艺术人生”价值

从活动过程的层面来说,艺术需要不断创新。艺术创作过程就是创作者实施的一种创造性活动。通过它,创作者们既可以彰显自己的艺术理念、生活情感和能力水平,也可以收获他人与社会的认可。所以艺术创造性特征所显明的是艺术创作者们为实现自我价值而掮负的重任。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马斯洛的需要层次中最高层次的需要。他认为,人在满足了生理、安全、爱、归宿和尊重等需求后,才能满足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所以,一个人如果能在社会生活和活动中获得他人和社会对其作为人的存在的一种充分肯定,表明其所获得的需求满足就越充分,就越能获得心理健康。如果艺术创作者们能创作出优秀的艺术作品,获得广大人民的认可和喜爱,这必然会使创作者获得愉悦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满足感,并产生极大的动力,激励更大的创作热情,不断攀登艺术高峰,去实现自己的“艺术”存在价值。

(四)善用艺术情感,调适自我身心健康

艺术是人类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人们用语言互相传达思想,而人们用艺术互相传达感情。”(列夫·托尔斯泰:《艺术论》第46-47页,人民文学出版社。)《琵琶行》“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反映了项羽四面楚歌,兵败如山,是思乡之情动摇了军心是艺术的感染召唤了情感;徐志摩的抒情诗《再别康桥》是把他对母校的深情溶进了别离时的形象和想象中。正是这种艺术情感的特性,使我们每位从事艺术活动的人都无形地进行着情绪的宣泄。情绪与情感相串联,两者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心理学家艾森克就从自己的研究中发现,情绪不稳定的个体更容易引发心理和生理的疾病。精神分析创始人弗洛伊德也提出,如果一个人总压抑自己不良的情绪情感,就很容易冲破人的心理防线,导致心理疾病。所以,一定要调适情绪以维护心理健康。

三、艺术工作者的健康心理作用发挥

艺术工作者们不仅可以基于艺术的特性提炼自我心理健康调适的方法,而且也可通过自身艺术行为的美学价值,弘扬艺术的教育功能、社会功能和娱乐功能,通过对艺术价值趋向的引领,催人奋进、净人心灵,让人生命闪光,共建个体与社会和谐心理。

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而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情趣。这是一种不同于生理的愉悦。艺术工作者通过艺术创作来表现和传达自己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欣赏者通过对艺术的欣赏来获得美感,并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所以,每一位艺术工作者,都是美的使者,有责任为人们创造出美的事物,为人们指引认识美、鉴赏美的正确途径,陶冶人们情操,美化群众生活,提高心理品质。

人们在艺术活动中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浸润,潜移默化地引起思想感情、人生态度、价值观念等的深刻变化。这不同于一般的道德教育教化与规训。在生活中,我们的艺术工作者们可以通过城市建筑、场馆设施、花草树木、园林景观、雕塑饰物等各种物化的艺术来陶冶人们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艺术专业人士可以利用自己专长帮助特殊人群克服缺陷找回自信,比如用音乐帮助失明者找回世界的色彩;用绘画发掘言语障碍人士的无意识信息;通过心理情景剧、投射画图、舞蹈治疗、瑜伽养心等将绘画、音乐、戏剧、写作、舞蹈等艺术表达形式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活动中。在具体的学校教学实践中,我们同样可以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艺术社团,进行丰富多彩的艺术实践活动,既关注学生个性心理发展,又重视团体艺术心理和学校艺术氛围整体培育,拓展艺术教育的社会认同,弘扬社会非物化艺术文化,让受众个体与群体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增长知识、愉悦身心、陶冶情操、健全人格。

人们通过艺术活动认识自然、了解社会,顺应并创造历史、体悟并丰富人生。这种“随风潜入夜”式的浸润,使人们在轻松自然中认识和被认识,感同与被感同,传播与被传播,教化与被教化,在多样化的交流中达成相互间心与心的融通。

对艺术工作者心理健康发展及其作用发挥的粗略探讨,实属管中窥豹。当今的艺术工作者仍掮负着重大的“艺术使命”,为个体、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更为为艺术而艺术的真谛。与此相随的是,艺术该如何内化于人并促进人的健康心理发展,这不啻为新时期艺术与心理健康领域的一个常新课题。

参考文献

[1] 赵妍,顾丽.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0(4),108-111.

[2] 王慧君. 论艺术教育对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J]. 现代教育科学(普教研究),2010(6):95-96.

[3] 何瑾,刘海骅. 艺术干预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北京教育(高教),2010(7):68-71.

[4] 史琼. 艺术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J]. 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6):111-113.

[5] 列夫·托尔斯泰. 艺术论[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46-47.

[6] 孟沛欣. 艺术疗法—超越言语的交流[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

篇13

自尊心人皆有之,孩子虽小,天真、幼稚但也有很强的自尊,不过孩子是不同于成人的人,他们的心理较脆弱,容易受到损伤,培养爱护孩子的自尊心,就会使他们心情愉快,充满信心,积极向上;相反,若挫伤了幼儿的自尊心,就会很容易产生自卑感,滋长对立情绪,性格也会变得粗暴、固执,久而久之,孩子的心理就不能正常、健康发展了。小文是我们班一个聪明、漂亮的小姑娘,接受能力也很强,但是却从不愿意举手回答老师的问题。通过一段时间的仔细观察后,我发现孩子的自尊心很强,非常要面子,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对的,好的,因此不敢举手,生怕自己说错了,不敢面对失败。于是我个别找她谈话,主动亲近她,给她机会,给她鼓励,开始时让她回答一些极其简单的问题,回答完后立即给予表扬和鼓励,待她尝到了表扬的“甜头”后,再慢慢地让她回答一些较难的问题,从而逐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使孩子能得以健康成长。现在,小文不仅能大胆地回答老师的问题,而且还愿意在集体面前唱歌、讲故事,变成了一个真正大胆、活泼、敢想、敢做的孩子了。

幼儿的自尊心取决于幼儿对自己的评价,而自信心则是对自己努力的肯定。幼儿期孩子大部分生活在幼儿园,老师对孩子的评价是最主要的,要培养幼儿的自尊、自信,首先必须从教师做起,清楚表达对幼儿的珍爱,完全出自真诚的赞美和鼓励,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切不可给予“笨”、“傻”的评价。还要保护他们的自尊,多关心、多亲近他们,和他们做游戏,说笑谈天,贴近幼儿生活,做一个孩子喜欢的大朋友,好伙伴。同时也要了解,尊重幼儿,并让他们有自己选择活动的机会,这样才能奠定幼儿自尊、自信的基础,从而激发幼儿具有面对任何挑战的意愿。

二、积极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氛围

幼儿园美丽、整洁、有序,符合儿童情趣,这是必须所具备的,良好的生活环境能给予幼儿舒适的感觉,让孩子乐意接受在此的生活,这固然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更为重要的是为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精神环境,因此每个教师都要为人师表,好学上进,具有良好的工作态度,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衣着打扮,处处以身作则。好模仿是这一期孩子所特有表现,作为教师是幼儿心目中的偶像,一举一动都将是孩子模仿的对象,而这一时期的孩子辨别是非的能力又不强,无法分清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只管把教师的一切都“拷贝”下来,所以教师必须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形象的榜样,让孩子模仿,让孩子获得潜移默化中带来的收获。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一般都采用循循善诱的,以理服人的方式来教育幼儿,不轻意批评或过分谴责孩子,这样就既照顾了幼儿的自尊心,又鼓励了幼儿的上进心。同时我还注意培养幼儿的儿童情趣和爱好,每一个主题的环境布置都按幼儿的年龄特点、身心特点去美化,并放手让幼儿共同参与布置。如在评比栏中设立一棵“手掌树”,让每个孩子把自己的小手印上去,再贴上自己的照片,这样孩子不仅感到新鲜、好玩,同时以体现了孩子的集体荣誉感:根据孩子的发展规律,还设置了许多区域,如表演区、积木区、动手区、智力区、图书区、娃娃角等,让幼儿在玩的时候自由选择,在每次结束前都要求幼儿收拾整齐,从而培养了幼儿对美的熏陶和爱劳动的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而作为一个教师还应不断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幼儿园对你的信任和敬重。同时对幼儿的性格、爱好、优缺点了如指掌,做到心中装着孩子,时刻不忘教育。

三、养成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养成必须从小就开始培养,这一任务是幼儿园教育工作中一项非常重要、必不可少的任务,孩子能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一时期。文明、守纪、谦让、合作……是良好个性的标志,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时,教师应树立良好的榜样,可让幼儿擦桌椅,搬取玩具等自我服务,培养初步的生活自理能力;要求幼儿帮助有困难的同伴友好扣扣子、梳头等,培养良好的协作、合作能力;要求幼儿能于同伴友好游戏、不抢占玩具,培养互相谦让、关心别人的良好行为,此外,独生子女的以“自我为中心”造成的骄纵行为,教师应有意识地让幼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幼儿的劳动习惯。对于幼儿做一些不良行为习惯,教师要讲清楚道理,帮助他们明辨是非,并常常提醒应该怎么做。如有些孩子喜欢在吃饭时大声讲话、说笑,这时我就告诉他们这样易产生的严重后果,使孩子能意识到其中的危害性,从而培养良好的就餐习惯。

四、培养幼儿积极的情绪

喜悦、愉快、热爱、满意等都是积极的情绪体现,幼儿具备了这些积极的情绪,就能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活动,从而促进体力和智力的协调发展,孩子都是天真活泼的,童心都是无邪的,孩子做的每一件事都是有其自己的想法和见解的。如一个孩子把太阳涂成绿颜色后兴致盎然地拿给你看,这时你就不能一味地批评孩子上课不仔细听讲,而应耐心地了解是何原因使孩子想到了用绿颜色涂太阳,原来孩子想给人们夏天以一个清凉的世界,有一个舒服的生活空间,这是在充分肯定幼儿的成绩之后给幼儿去讲清其中的道理,幼儿往往会很乐意去接受,渐渐地,不仅孩子的情绪得到了培养,而且思维也变得更开阔,想象力也更丰富了;相反,则会挫伤孩子的积极性,使孩子刚燃起的积极情绪被你的一句话就扑灭了,这样就导致孩子的情绪一落千丈,甚至还会产生消极、抵制情绪。

教师都喜欢幼儿积极情感的表现,有时我们没有满足幼儿不合理的要求,幼儿哭闹是正常的,我们不应制止,应有的放矢地让孩子渲泄、排斥一下,否则长期抑在心里会有碍于身心健康的。还有些孩子由于家庭等因素造成的消极情趣,作为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贴近孩子、关心孩子,让孩子的消极情趣逐渐转变为积极情趣。

五、给予幼儿充分动手、说话的机会

爱说爱动是幼儿所特有的表现,有些家长、教师往往因为嫌太烦而给予严厉的批评,其实这种做法是不妥的,孩子爱说爱动乃孩子的天性,如何让孩子这一现象发挥最大的优势,就要看怎么去引导了。教师应多创造机会,多一些时间与孩子进行交谈,让孩子无所顾忌地说话,把心里想的都说出来,每天我都利用吃完午餐到睡觉前这段时间与孩子进行交谈,让孩讲看到的,听到的,讲自己身边发生的小事,想说什么就说什么,畅所欲言。过了一段时间后我发现不仅孩子的口语得到了提高,而且思维也比以前活跃了,会说的变的更伶俐了,不会说的也变成了会说,我能感觉到每天的这个时候是孩子最开心的时候,这一程序已孩子们完全接受了,据有关资料表明,3~7岁正是学习口语的最佳年龄,我们作为教师是不该错过这一“关键期”的。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