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

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儿童心理的研究方法

篇1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454(2014)23-0050-04

一、引言

随着越来越多的国内高校提出国际化发展战略,对信息化管理水平也有了更高要求。高校信息系统选型目光也开始逐渐投向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系统,特别是具有国际化背景、在国外优秀高校广泛使用的解决方案。然而与开箱即用的应用软件不同,ERP是一个可以灵活配置的开放平台,其核心价值并不仅在于系统的易用性,而更是系统体现的最佳管理实践。作为一个平台,ERP系统成功与否与软件实施水平有很大的关系,实施决定着ERP系统最终以什么样的形态投入运行。保障实施的科学性和有效性需要有项目管理理论来指导。同时,在高校管理体系环境下的软件项目实施也具有它自身的特点。

二、高校事业环境下ERP系统的选择与风险

ERP系统作为企业管理系统体系,以供应链管理为基础,运用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理念,通过信息化手段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并通过标准化的数据和业务操作流程,把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及相应的物流、信息流、资金流进行紧密集成,最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业务流程优化的目的,并为企业各级管理人员提供一个有效、科学的决策管理平台。在高校环境下可以借鉴企业的管理理念,通过把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各类教学科研资源、对象、过程、结果进行整合,达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在这方面已经有高校提出了URP(大学资源计划,University Resource Planning)的概念并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目前部分高校已经率先采购ERP系统作为信息系统建设平台。引入平台的最大好处是当用户业务发生变更时,可以在控的客户化开况下,通过调整系统配置尽快满足新的需求,降低系统变更风险。但ERP平台并非适合所有的信息系统建设。ERP系统费用涉及软硬件平台采购费用、项目实施费用、人力资源培养费用以及后期持续投入的服务支持费用等。高昂的成本相比某些成熟的产品确实容易让用户觉得代价太高,特别是项目实施过程中较高的人力资源成本更是不易控制。另外ERP系统建设周期较长,需求访谈、业务流程分析、差异化比较等过程反复迭代,对客户而言并非即见即所得,与定制系统相比显得非常不直观。最重要的是,引入ERP是需要实现对原有流程的变革而非改良,通过系统的实施达到促进自身BPR(流程再造, Business Process Reengineering),绝不是对原有流程的电子化复制,所以如果没有BPR的事业环境和条件,系统实施的阻力会很大,效果也会有很大偏差。认识到这些,对ERP的选择就需要倍加慎重。因此,在引入ERP系统前对自身的组织架构、业务状况、面临的业务挑战以及未来运维支持力量的分析尤为重要。在高校技术和业务分析能力不足的情况下,也可以借助第三方咨询管理公司进行评估,为信息系统的选型提供很好的帮助和指导。

三、ERP系统的实施理论

实施是ERP系统建设的灵魂。用户往往觉得实施就是系统软硬件安装、历史数据迁移或者定制开发,是IT的工作。但实际上对ERP系统来讲,购买软件只是购买了平台。如何在平台上勾画业务逻辑、实现业务流程才是ERP实施的精髓,绝对是需要业务的深度参与。通俗比喻,购买ERP软件如同引入一条通用的汽车生产平台,只有通过各种组合构建实际生产线才可以生产不同的车型,这个组合的过程就是实施,也决定了产品的最终形态。从费用上来看,项目实施的费用通常不会太低于软件购买的费用;从人力资源投入来看,项目实施需要强有力的项目实施团队来保障;从时间上来看,项目实施周期通常远大于软件采购的周期。因此,ERP系统的建设需要科学的规划和控制,其实施就需要采用严谨的项目管理,在项目实施方法论的指导下进行。

项目实施方法论是对有共性的项目管理实践总结形成的标准,并逐步形成行业内认可并遵循的知识体系。目前项目管理和实施方法论有很多,主流的通用项目管理方法有:

(1)英国的PRINCE2(PRojects IN Controlled Environments, 受控环境中的项目):PRINCE2将项目管理分为8个过程组:项目准备(SU),项目启动(IP),项目指导(DP),阶段控制(CS),产品交付管理(MP),阶段边界管理(SB),项目收尾(CP),计划(PL). 八个组件:商业论证,组织,计划,控制,风险管理,项目环境下的质量,配置管理,变更控制。三个技术:以产品为基础的计划编制,变更控制方法和质量审查技术。同时,介绍了36个产品描述概要以及项目管理团队中的10个角色。另外,还出版了36个产品介绍的模版。

篇2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2)09—0051—05

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发生率较非留守儿童偏多,对此虽有不同认识,但多数研究结论支持了这一观点。一般研究认为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是儿童早期的家庭养育方式,另一是儿童留守期间的教养环境。这两方面究竟是哪些具体因素起作用,各自的影响程度如何,这是本研究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一、对象和方法

1.研究对象

根据江苏中部和北部留守儿童的分布情况,我们随机抽取了6个县(市、区)9所中小学的400名留守儿童作为研究样本,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和查阅档案相结合的方式获取研究信息。最后收回有效案卷312份,其中男生174人,女生138人,平均年龄10.53岁。小学生共231人,其中男生127人,女生104人,平均年龄10.22岁。初中生共66人,其中男生39人,女生27人,平均年龄13.95岁。高中生共15人,其中男生8人,女生7人,平均年龄17岁。

2.研究工具

(1)研究针对留守儿童早期家庭养育方式自编了含有7个因子的调查问卷作为自变量1,主要包括出生时母亲的生产方式、哺乳方式、父母的抱带时间、其他亲人的抱带时间、亲子依恋关系、出生顺序、与父母共同生活的时间等。每个因子采用4个维度的选择办法。

(2)研究针对儿童留守后的教养环境自编了含有9个因子的调查问卷作为自变量2,主要包括留守时间、委托监管人的教育方式、父母的文化水平、委托监管人的文化水平、父母打工地与留守儿童学习生活地的距离、父母打工所在城市的类型、父母与孩子的联系情况、学校老师对留守儿童的关注程度、父母或委托监管人与学校教师沟通的频率等。每个因子采用4个维度的选择办法。

(3)课题组自编了含有7个因子的调查问卷作为因变量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状况进行评估,主要包括留守儿童的人际关系状况,具体指与父母、老师、同学以及委托监管人的关系状况;留守儿童道德品质发展状况、学习态度、学习成绩、行为状态、情绪状态、人格发展倾向等。每个因子采用4个维度的评价办法。

3.研究方法

由于本研究涉及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水平的基本评价,所以,本研究的问卷均由留守儿童所在学校的心理健康老师和班主任在认真访谈家长的基础上并参考留守儿童的心理档案及其现实表现共同作答。为尽可能提高教师作答的客观性和科学性,课题组对相关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和班主任先行培训指导,并对典型案例作分析解剖。

二、结果

1.早期家庭养育方式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在早期家庭养育方式中,儿童出生的顺序以及非父母抱带时间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发展无显著影响。母亲的哺养方式、父母抱带的时间、亲子安全性依恋关系、亲子共同生活的时间几项对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具有较大影响。母亲的生产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具有一般影响。

2.留守后教养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

从表2可知,留守后教养环境所列各项均对儿童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委托监管人的教育方式、留守儿童本人的交友类型、父母的文化水平、委托监管人的文化水平、亲子间的联系情况、家庭学校的沟通情况几项具有较大影响,儿童留守时间、居住地类型、父母打工和儿童居住地的距离、父母打工的城市类型以及学校老师的关注程度几项具有一般影响。

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相关性的方向,我们对其中具有等级相关的几组变量进行了分析。

在早期家庭养育方式里,父母抱带的时间与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呈显著负相关,表明父母每天抱带的时间越少,儿童的道德品质发展出现的问题就越多。父母与儿童共同生活的时间和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三项也呈明显负相关,表明留守前儿童与父母一起生活的时间越短,其留守后的道德品质、学习成绩、人际关系发展就越不理想。

篇3

一个人一生中所受到的教育是系统的、全方位的,它不仅仅来自于大家最为熟悉的学校,它还来自于我们每天所身处的社会和家庭,三位一体的系统工程建设直接影响着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与命运,尤其是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发育有重要影响。

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基础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儿童时期形成良好健康的心理,对每个人成长的健康、未来的发展来说又是重中之重。所以我们在关注学校教育对儿童心理影响的同时,也要了解家庭因素对儿童心理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将从下面三个因素分别进行讨论:家庭氛围;父母的素质(受教育程度);父母的教养方式。

一、家庭氛围

所谓家庭氛围,是指个体所处的环境气氛和情调,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相互影响、相互制约过程中所形成的某种心理氛围和环境气氛。研究表明,在良好的家庭氛围中,孩子有安全感,生活乐观、愉快,能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处理人际关系,形成开朗大方、求知好学、诚实谦虚、合作合群等良好人格特征。而在不良的家庭氛围中,家庭成员冲突不断、家庭氛围紧张,儿童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没有安全感,易发生情绪和行为问题,形成胆小怕事、孤独退缩、行为放任、不讲礼貌等人格特征。

(一)亲子关系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亲子关系指父母与未成年子女的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的影响会随着儿童的年龄增长而有所变化。婴儿时期,孩子依赖父母的抚养,不但父母喂养、照顾、保护,生理上的满足依赖父母,而且在心理上也依赖父母。婴儿由父母那里获得安全感及信赖感。幼儿时期,父母除了继续抚养之外,还要开始给予适当的管教,让幼儿学习生活上所需的基本知识及做人的行为准则,让幼儿逐渐获得管理与控制自己欲望及行动的能力。童年期,父母要鼓励儿童与外界接触,从生活中学习;鼓励儿童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意见,参与家庭的讨论,能以家庭一份子的身份发挥作用。青少年阶段,子女对父母的依赖减弱,关系疏淡,与父母以平行的关系相处。在亲子关系发展的过程中,父母要始终注意与孩子建立沟通,积极主动地与孩子交流,注意观察孩子的言行,了解他们的感受及成长中的困难,做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守护者。

(二)夫妻关系对儿童心理的影响

父母双方和谐的关系对儿童心理发展极其重要。如果父亲与母亲相处很好,那么家庭生活就能为儿童心理发展提供有利的环境,使孩子合作的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儿童在这种环境中成长,就比较容易把兴趣指向他人,孩子会赋予生活真正的意义,也会在不知不觉中发展其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如果一个家庭双亲不和,父母经常扯皮打架吵闹,家庭经常充满火药味,子女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只能造成他心灵自卑,感情痛苦,精神压抑,个性孤僻,不关心集体和他人。反之,健康温馨的家庭,父母以自己良好的言行和修养言传身教影响孩子,使孩子能健康成长,热情开朗,积极向上。

二、父母的素质

身教胜于言教,父母的素质(包括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和心理素质等)对儿童具有强烈的示范作用,影响着父母对儿童的教育态度与方式,从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素质。

(一)父母的文化素质与儿童心理

父母的文化素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儿童的心理成熟与生长发育。就文化素质而言,一般说来,若父母的文化素养高,他们往往都会懂得一些教育知识,掌握一些良好的教育方法,这样的家长在对待儿童的教育问题上往往会采取恰当的方法,儿童能够很好地接受父母的意见与引导,这样一来对于他们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是十分有利的。

(二)父母的心理素质与儿童心理

就心理素质而言,可以这样说,父母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行为与之密切相关的心理状态,而不是言辞说教。因为儿童是在一种与父母的心理神奇的融合、感应与参与的状态之中,他们对父母内心的重大变化经常有迅速的反应,父母的心理障碍也会毫无例外地投射到儿童的心灵上,儿童在心理上甚至生理上的某些病态往往可以在其父母的精神状态中找到原因。因此,父母在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同时,也要意识到要想改变儿童身上的某些东西,就应首先看他们是否能够在自己身上被改变,努力使自己具备明朗、达观、善良、坦诚的心理素质。这样,才能使儿童具有一个生长良好个性与优秀人格的温床。

三、父母的教养方式

教养方式是指父母在抚养教育孩子时所使用的系列方法是父母各种教养行为的特征概括,是一种具有相对稳定性的行为风格。许多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良好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在个性、品德及行为诸方面健康成长,而不良的教养方式会阻碍儿童心理发展,造成儿童性格缺陷、人格障碍等不良心理问题。有心理学家把父母对子女的养育态度分成如下三种类型:民主型、权威型、放纵型。

父母以权威的方式教育子女,对孩子的一举一动横加干涉、限制和斥责,甚至经常打骂;他们对孩子缺乏耐心,希望惟命是从。在这种教养方式影响下,孩子容易产生恐惧心理,缺乏自信心,往往以说谎自卫。严重者或丧失自尊心,自暴自弃,一旦摆脱父母的管制,就可能走上越轨或犯罪的道路;或以父母为榜样,在家挨打受骂,出门打人骂人,性格蛮横暴躁。

总之,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动态过程,它受到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和个体因素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家庭是儿童最早接受教育的场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综合运用家庭诸因素促进儿童心理发展,为儿童心理的全面发展创设一个最适宜的家庭环境,才是本文的目的所在。

参考文献:

[1] 易利红.简论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J].云梦学刊,2002,(3).

[2] 李景春.论心理发展的制约因素[J].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2).

[3] 周序.父母文化程度和流动儿童学业成绩的关系.中国家庭教育专业网.

[4] 高洁.西安市高年级小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教师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

[5] 张杰,王美芳.母亲心理健康、教养行为与幼儿焦虑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9.

[6] 蒋奖.父母教育方式与青少年行为问题关系的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

[7] 刘美丹,刘晓艳.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及影响[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

篇4

一、儿童心理问题的日常表现

1.过度焦虑

社会发展的步伐越来越快,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儿童在日益紧张的环境中学习、生活,经常表现为焦虑和紧迫感。一种是情境性焦虑,面对考试、比赛等竞争性的活动,他们会担心考不好怎么办、拿不到第一怎么办等,整日忧心忡忡,无法安心学习。另外一种是机制性焦虑,即身体和心理机能面对紧张事务的时候会自发地感到害怕、紧张等,这种焦虑是可以通过外界环境的安抚以及肯定给予孩子更多自信,再者通过多次锻炼与适应,是可以避免的。[1]

2.自我封闭

由于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社会思潮多元化、社会现象复杂化、社会关系网络化,这些变化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带给儿童一定的不利影响。他们无法辨别一些现象的本质,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表现出冷漠、孤僻、逃避,喜欢独处,与外界缺乏交流与沟通,从而产生抑郁症等心理疾病。

3.自私行为

现在的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在家里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爸爸妈妈把他们视为掌上明珠,很多孩子习惯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在学校他们依旧摆出一副唯我独尊的样子,不愿服从老师管理,不愿帮助其他同学,没有集体归属和集体荣誉的意识,我行我素,自私自利。

4.攻击行为

现在很多对儿童开放的影视节目都带有打斗的场面,对儿童心理的发育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加之儿童的模仿能力促使他们把这些拳打脚踢的所谓功夫搬到现实生活中。有些儿童乐于搞恶作剧或者动手欺负其他同学,被其他同学奉为老大,自我感觉良好,这种不良行为不加制止,将会增加其暴力倾向,在其以后成长发展的道路上埋下一颗炸弹,随时可能危害到他人和自己。

二、儿童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儿童这一群体由于年龄尚小,明辨是非的能力还很缺乏,对周围事物和关系的梳理以及把握程度不够,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的调节以及控制能力差,很多儿童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这些心理问题如果不及时得到矫正和治疗,将会对其后期性格和能力的培养产生很大弊端。

1.遗传因素

遗传是一种生物现象,就人类而言,遗传是指遗传物质从上代传递给下代。脱氧核糖核酸(DNA)是遗传的物质基础,遗传因素在个体身上体现为遗传素质,主要包括机体的构造、形态,感官的神经系统的特征等。[2] 儿童的智能和性格通过遗传也是可以继承和发展的,父母的遗传基因不同,导致孩子的智商、情绪、性格产生差异,这是大家一致认可的。一些精神病的遗传更加直观有效地说明了遗传对儿童心理的影响,因此在儿童心理研究中对遗传因素的考虑是不可或缺的。

2.社会环境

人从来到这个世界的第一天起,就与这个世界产生了不可分割的联系。儿童经过了婴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心智逐渐开始对自我意识进行感知,也就对自己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状态开始一定程度的自我理解和把握,但还不能够足以掌控自我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而儿童身处其中的大环境就弥补了儿童自身心智不成熟的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儿童心理状态的发展进程。家庭、学校、同伴关系、大众传媒与社会文化等共同构建的社会环境为儿童心理认知和对自我行为的掌控力的增强提供了广阔而坚实的外在空间。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父母是孩子成长的第一任老师,在儿童开始认识和了解世界的关键时期,父母的教育程度、个性特点、教育方式等形成的家庭环境是儿童心理成熟的加速器。与家庭相比,学校乃是儿童成长的第二个家,儿童这一时期的主要任务除了身体的健康成长,就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学校作为一个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书育人的机构,不仅教授儿童各项社会必需的专门知识和技能,还把特定的社会文化和价值观传递给儿童,为其形成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儿童来说,有太多的未知事物和领域等待他们去发掘,给他们带来很大的新鲜感和好奇感,同时也带来一定程度的惶恐和畏惧,出于自我保护和自我占有,他们不愿意接触社会其他事物和群体,因此同伴关系的好坏对他们的交往能力和开放性格的培养至关重要。儿时的同伴和友谊是他们童年时期最宝贵的经验,将对以后的性格和心理产生很大影响。随着信息时代的加速到来,儿童接触社会的方式和手段丰富多样,网络成为当今社会联系与沟通的重要工具,同时他们所产生的一些负面影响对儿童的成长发育是不利的,如何利用大众传媒的及时有效性,避免一些低俗文化在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之间传播成为当今社会问题的重心。儿童心理的良好健康成长和培养需要文明有序的社会环境,需要主流的意识形态的监控和指导,需要家庭、学校、传媒等社会角色的相互协调,共同努力。在儿童心理出现问题时,应依靠多方力量、多种方法对其进行纠正,这就涉及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的矫正学。

三、对儿童问题心理及行为矫正

一个人的意识决定其行为方式,因此如果儿童心理出现了问题会直接影响其行为特点和行为方式,对儿童心理的塑造和培养离不开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等多方外在因素,那么儿童心理问题的出现同样是这几方面的因素没有协调到位所造成的结果。儿童的不良行为是其心理动态的直接体现,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治疗和矫正同样要从家庭、学校、同伴关系、社会文化出发,以儿童为中心,运用科学而温和的方法和措施,对诸如自闭行为、攻击、过度依赖行为、逃避困难行为、精神分裂行为、多动行为等产生的原因进行剖析,从而找出对付这些心理障碍和不良行为的对策。

1.家长注重教育方法,身教与言教并重,培养儿童健康向上的心态

家长的言谈举止以及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和行为取向,并且这种影响通常会伴随其一生,一旦错的教育方式对儿童心智成长造成不良结果,这种结果也往往是无法修复的。因此家长应该身教结合言教,给孩子树立正确的行为方向和榜样,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环境,运用正强化和负强化手段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模式和行为动机,消除儿童不良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家庭土壤。正强化就是当孩子出现目标行为之后,设置某个刺激,从而鼓励这种行为再次发生,反之,通过消除孩子不喜欢的待遇达到提高该行为目标发生的概率就是负强化。爸爸妈妈作为教育者,这两种方法是最常用的,对孩子的正确行为给予鼓励和赞扬,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大有帮助,也有助于培养孩子的为得到荣誉而不懈努力、增强其面对困难和挑战的信心和决心,鼓励孩子持之以恒地坚持好的行为习惯。负强化有时会和惩罚相互混淆,其实很简单,负强化是用于增加目标概率的发生,而惩罚则是用于减少目标行为的发生概率。负强化同样是塑造良好行为,而惩罚则是为了消除不良行为。[3]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除了运用上述方法,还要注意言而有信、制定家庭行为规则等,避免溺爱、家庭暴力、专制强压等剥夺儿童的正当权益、滋生儿童不良心里的行为。

2.学校因材施教,摆脱儿童的消极控制,提高教育的理智性

学校是对儿童进行规范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教育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风格都直接影响儿童的心理成长。学校不仅要教给孩子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的人文素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4]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智成熟及接受能力,摒弃对孩子的控制和灌输手段,积极主动地调整、改变与学生的互动。同时怀着深厚的情感与真诚的态度,从多方面、多角度观察儿童的性格特点,同时热情而又严肃地提出对他们的希望,使孩子在生活和学习过程中体会到教师的谆谆教导。教师是学校中与儿童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亦师亦友是帮助儿童打退消极心理、纠正其不良行为习惯的最佳模式,真正走入孩子内心,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

3.运用心理疏导,提高儿童明辨是非和融入社会关系的能力

社会是儿童成长与发展的大舞台,为个人能力的提高和强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当今社会竞争激烈,很多能力的形成单靠家庭和社会教育是远远不够的。在与他人的交往和沟通中,才能培养服从、分享、竞争、协作等意识,胜任多种社会角色的演绎。社会相关组织和部门应广泛建立儿童交流的平台,完善儿童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建设,如少年宫、游乐园等,多组织一些技能大赛和集体活动,为儿童智能和心理机能的增强提供更多机会。在这些活动中,儿童与外界的交流增多,对世界的感知和熟悉程度增加,对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更加明确,对自身更加严格要求以满足社会的需要。

4.运用政策和法律,对社会媒体和信息传播予以规整,同时提高儿童对外界不良诱惑的抵抗力

大众传播媒介信息来源广泛,因此良莠不齐,使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沉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而与现实世界脱节。国家应制定相关的法律政策,加大对大众传媒的规范与整顿力度,加强对网络市场的监管与控制,防止未成年儿童进入公共网络场所。应该充分发挥传播媒介的宣传作用,对儿童、家长和教师进行儿童心理知识普及教育,针对儿童心理发展特征,通过生动的图片、电影等形式开展儿童心理知识讲座。[5] 组织儿童看一些青少年犯罪的纪实片,提高儿童对社会诱惑和危害的警惕,增加自我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

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方式是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方面,这一特殊群体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保护,对心理问题突出的儿童应该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找出其心理问题的根源与相应的解决对策,严重的儿童应该在心理医生的专业心理辅导与治疗下,配合家庭、学校、社会的集体努力,为儿童心理健康发展提供有效的社会保障,为儿童充分融入社会道德与理性的轨道铺好道路。

(作者单位:红河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云南 蒙自,661100)

参考文献:

[1]董珍玉.让每一个少年儿童拥有健康的心理[J].科学时代,2011(1).

篇5

传统的学术型大学重视学科发展,强调知识的发现与创新,其发展核心是科研,应用技术型大学淡化学科,强化专业,强调课程发展,其发展的核心是教学。2014年6月2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未来高等职业教育要建立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决定》还指出: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重要的环节就是建立健全课程衔接体系,建立适应职业教育课程体系。

一、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相关概念的界定

目前,对于实践能力的概念并无统一界定,国内外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本文认为实践能力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处理问题的心理特征和行为品质,它一般由实践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构成。一般实践能力泛指处理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的能力,通常包括表达能力、组织能力、适应能力、学习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是指运用专业知识解决专业领域中实际问题的能力,经过专业训练能够从事某种专业工作所需要的专门能力。[1]

对于实践能力的培养问题,是第二个需要明确的问题。实践能力的核心是解决问题,它需要两个必备的条件,即知识和实践。正如美国心理学家斯滕伯格所说:“实践能力是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即将思想及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加以实施的智力,实践性智力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发展。[2]”这说明,实践能力的培养一要重视知识的学习,实践能力是建立在知识学习的基础上的,是第一位的;二是重视知识的转化。在理论学习之后,如何把知识转化为能力,需要通过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真实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来实现能力的获得;三是实践能力是后天习得的。通过知识学习、技能训练、实践体验、反思总结,再如此循环反复、逐步提升而获得的。

对于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探讨,学者们也是看法不一。目前,关于幼儿园教师实践能力最权威的解释来自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明确了幼儿园教师的七项专业能力,即环境的创设与利用能力、一日生活的组织与保育能力、游戏活动的支持与引导能力、教育活动的计划与实施能力、激励与评价能力、沟通与合作能力和反思与发展能力。然而,需要明确的两点:一是这七项专业能力有些是在职前教育中培养的,有些则需要在职后工作中发展。二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职前的培养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需要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职业课程体系,不可能依靠某一门课程去完成。但是某一门课程可以在某个领域、某个合适的时机培养学生的某些实践能力。

二、《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思路

基于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等相关问题的认识,以及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的认识,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改革如下:

(一)明确《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依据《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对合格幼儿园教师要求,科学制定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明确各课程在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之间起着一种中介作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能够为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一般特点和各年龄阶段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等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研究方法,使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观、教育观,同时运用相关知识观察、分析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解决学前教育中有关儿童心理与行为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科学研究意识。

(二)改革《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围绕应用型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基本理论,以及各年龄阶段心理发展特征的基本知识。

(2)掌握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术。

2.能力目标

(1)运用学前儿童发展理论解决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相关问题能力。

(2)运用观察、实验、测验、社会调查等方法,培养探索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的能力及创新教育能力。

(3)针对保教工作中的现实需要与问题,不断进行反思、探索和研究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职业理想和敬业精神,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人师表。

(2)关爱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信任幼儿,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

(三)重构教学内容,增大应用性知识的比重

依据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和幼儿园实际工作的需要,调整《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

1.课程教学内容的整合

《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在传统的教学中存在基础理论偏难、实验数据过多、知识点零散和琐碎等问题。依据幼儿园实际工作需要和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精简基础理论,增加更多幼儿园和家庭教育中的案例,对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教学内容进行提炼和整合,使教学内容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具体包括:

(1)学前儿童心理学总论,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对象和任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学前教育领域热点课题。

(2)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主要分三个年龄段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的特征:0―1岁、1―3岁、3―6岁,然后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及行为问题的解决。

(3)学前儿童认知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感知觉、注意、记忆、想象、思维和言语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4)学前儿童情感及社会性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情绪情感、意志、社会性的发展规律及特征。

(5)学前儿童个性的发展,包括学前儿童气质、性格、能力等个性心理特征发展与学前儿童自我意识发展规律及特征。

2.课程的重点、难点

(1)课程的重点

第一,各年龄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教养措施;第二,学前儿童认知、情感、社会性和个性发展的特点和规律;第三,学生形成科学的儿童发展观和教育观。

(2)课程难点

第一,理解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基础理论知识;第二,运用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运用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能力;第四,培养一定的反思与发展能力。

(四)探索培养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首先在于,把理论知识讲精、讲透,关键在于把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实际问题的能力只能在实践中形成。

1.主要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以讲授基本概念、理论知识为主,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及规律,树立科学的儿童发展观、教育观,为形成学生实践能力奠定理论基础。讲授法应贯穿整门课程的始终。

(2)合作探究学习法。强调在教师的指导下,分组合做针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理论及规律,通过课堂讨论、自主学习等形式,让学生交流、讨论,阐明自己的观点,旨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理解知识,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将书本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认知结构,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验实训法。以训练学生的实践操作为主,结合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包括课堂小实验、课堂演示、观摩录像、发现学前儿童心理的特点及规律。

(4)图表、照片及作品分析法。该法辅助课堂讲授、实验实训以及课堂讨论法,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和理解儿童心理的发展性、动态性和主观能动性。

(5)案例分析法。该法是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常见方法,也是形成学前实践能力的主要方法,应用在教学中,教师提供自编教学案例和幼儿园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旨在帮助学生形成实践能力,提供案例分析材料既有文字性案例,也有影视媒体展示典型影片。

(6)全程教育实践。课程的学习不仅仅局限课堂教学,还应把课堂引入幼儿园和早教机构中,让学生对学前儿童形成感性认识,学会观察、了解儿童,解决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为将来学生的职业生涯做准备。因此,在课程教学中,针对不同阶段的教育实践内容与要求,安排见习、实习,撰写观察报告、教学反思等。

2.主要教育手段:黑板+现代手段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