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的认识

经济学的认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5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学的认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学的认识

篇1

一、城市经济学的诞生

就历史而言,城市经济学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是与经济理论从微观经济学到宏观经济学再到中观经济学这一发展历程一脉相承的。1965年美国汤姆逊的《城市经济学导言》问世,标志着城市经济学在美国首先诞生。虽然城市经济学作为中观经济学的重要学科之一只是经济学体系中的后来者,但它一经产生就体现出蓬勃发展的生机和对城市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此后,城市经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在西方得到较快发展。20世纪80年代,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兴起和传播,经过20多个年头的风雨历程,城市经济学在我国已经得到长足发展,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二、城市经济学的性质

城市经济学是发展中的经济学。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曾经出现了一系列实际问题,但传统经济理论面对这些城市问题却束手无策。随着世界范围内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在各国经济发展中越来越发挥着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城市不仅是国民经济的支点、区域发展的中心,更是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的纽带。与此同时,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经济问题也日趋复杂和深化,使得城市经济学的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展到城市化、城市空间结构、城市区域、城市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文化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等诸多方面。

城市经济学是综合性边缘学科。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为城市系统,重点是城市经济系统,而城市经济系统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微观城市经济系统、宏观城市经济系统和城市经济管理系统,研究对象的多层次性决定了城市经济学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是一门边界宽广的学科。它是把许多的部门经济学应用到城市经济系统之内,并对其内涵和外延加以丰富和发展所形成的综合性学科。

城市经济学是公共经济学。世界范围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使城市公共经济关系显得更为复杂和重要,公共经济对企业经济的促进和制约作用已经日益明显。城市经济学以其独特的视角,“不仅从企业角度出发,而且,更多的是从城市和区域经济整体运行盛壅塑 皇出发研究经济问题。因此,公共部门的投入产出及其政策的研究构成了城市经济学研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城市经济学重点研究城市公共经济的地位、作用、内容体系,提出调控的方法和公共经济政策,如通过对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城市文化设施、公共福利设施、公共卫生设施和住宅建设等问题的研究,为政府配置公共经济资源,提高公共经济效益提供理论和决策依据。因此,城市经济学是完全不同于企业经济学的治市经济学,是市长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城市经济管理是城市经济学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城市经济管理既不等同于以企业为核心的微观经济管理,也不等同于以国民经济管理为内容的宏观经济管理。城市经济管理将微观经济管理和宏观经济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城市管理职能也大大地丰富了传统管理学职能的内涵,所以,城市经济学是新型管理经济学。

城市经济学也是应用经济学。城市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而不是理论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是为了把握城市系统经济运行、经济关系及其规律,并以此来指导城市经济和城市管理的实践。

三、对城市经济学的认识

笔者认为,城市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日趋活跃。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在中观层次和空间范畴上对城市经济问题进行了跨学科、跨部门的综合性研究。研究方式的多样化和研究手段的现代化。近年来,我国的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越来越多样化,出现了“个性化研究”的方式。与“个性化研究”方式相对应的是“群体化的跨空间协作研究”也正在兴起,出现了跨地域乃至跨国界的全球同步合作研究,这与网络化数字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等先进技术手段的应用密不可分。城市经济学研究方式的个性化、多样化,有力地促进了学科发的创新与突破。城市经济研究的对外交流与国际合作日趋活跃。

我国城市经济学发展存在一些问题。城市经济学理论体系建设存在不足,城市经济理论基本观点的表述存在不规范,城市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部分分离。城市经济学研究存在薄弱环节。对城市化问题、城市经营与管理问题的研究存在不足,对城市竞争力问题研究不足。

城市经济学基础研究。一是在重视对特定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的同时,关注统领全局的城市经济基础理论研究,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新背景下,对城市化和城市经济运行的规律性研究及城市经济学理论、方法、工具、经济模型的研究。其趋势是完善城市经济学基础理论体系,明确城市经济学的性质、研究对象、范畴、结构等问题,创建相关经济模型,提高研究的规范性和增强其实践的可操作性,规范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规范相关概念的使用。

在完善城市经济学学科体系与内容上,我们应融会多个学科的理论方法来丰富和发展自己的内涵和外延。如可探讨建立科学的城市政治经济学,包括城市及城市区域的生产系上层建筑、社会福利和行政区划等在内的问题,将制度性和社会性因素视为经济分析的内生变量,将所有权的分配、经济组织结构乃至社会政治制度结构都理解为城市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包括城市发展政策、城市产业政策、城市人口政策、城市户籍政策、城市土地政策以及城市社会治理的方针政策等。要加强以生产力为转移的城市化规律的研究、以经济发展水平为依据的发展阶段性的研究和国情与地区差异的研究。二是研究城市化进程中的具体措施,特别是政府定位及其作用的发挥。

我们要研究城市化与区域经济发展。如何抓住城市化加速发展的契机,加快落后地区经济发展,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以往的研究大多集中在经济发达地区,较少关注落后地区的城市化问题,应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用城市发展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从宏观的角度看,应加强对不同地区城市规模结构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城市规模效益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区域差别扩大与缩小的发展规律、不同地区大城市化与城镇化的研究和不同地区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规律等问题的研究。五是城市化的比较研究。如发达国家许多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可资借鉴;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也极具参考价值。

城市化不单单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个国民生活方式转变、文化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因此,有必要加强城市化对国民生活观念的影响及应对措施的研究。七是城市建设的规划研究。应加强城市建设创新性与国际性关系的研究;加强民间建筑与公共建筑协调性的研究;加强城市建设方法论的研究以及城市规划法制性与指导性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

笔者认为,城市规划建设与城市管理问题研究可罗列以下三点:

一是,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中政府的职能与定位。这是城市建设与管理的首要和基本问题,相关的研究已有很多,但还不够清晰明确,指导实践的能力也不足,研究工作仍需加强。

二是,城市经营与管理过程中“三个效益”的统一问题。下一步的相关研究将集中在确立实现“三个效益”统一的原则和相应机制的形成与完善上。

三是,城市发展中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在追求所谓“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从经济学角度确立保护城市历史文化的机制,平衡城市发展与历史文化保护的矛盾。

篇2

到目前为止,对经济人进行修修补补,使经济人更加贴近现实仍是重新解释经济人的主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这一方向上的研究成果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最多。

1 罗纳德·H·科斯的解释

科斯看来,经典经济人暗含着这样的假定,即每个经济人都具有完全的制度知识,他们完全了解在资源稀缺性和未来不确定性约束下的相互竞争的自利行为所必须遵守的规则,由于人具有完全理性,制度在传统经济学中也就不重要了。科斯指出“应当从人的实际出发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2]科斯认为实际生活中的人是受制度约束的,是有限理性的,人的交易活动是有交易成本的。科斯在对经济人重新解释的基础上,利用新古典经济学的分析方法,提出交易费用理论,并把交易费用理论、企业理论和产权理论有机结合起来,说明产权不同的人会导致不同的效率,而产权的明晰会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资源配置。

科斯因为揭示并澄清了经济制度结构和函数中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对经济的体制结构取得突破性的研究成果”而获得199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2 加里·贝克尔的解释

表面上看来,贝克尔是利他主义经济思想的一个代表。他认为人不仅有利己的一面,而且还有利他动机,他在《人类行为的经济学分析》一书中建立了利他主义的模型。在模型中,贝克尔实际上是将利他主义的行为动机解释为行为主体的效用最大化,将自利原则用之于利他主义现象。这表明贝克尔并没有超越亚当·斯密所讲述的关于面包师和酿酒师的故事。[3]

在对经济人进行新解释的基础上,贝克尔将经济学作为研究社会关系中人的行为的分析工具,提出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在于是否具有物质性或商业性,而在于是否具有稀缺性。所有与稀缺和选择有关的问题都是经济问题。在贝克尔看来,“经济人是一种统一的方法,适用于解释全部人类的行为,这些行为涉及货币价格或影子价格,重复或零星的决策,重大或次要的决策,感情或机械似的目的,富人和穷人,男子和女子,成人与儿童,智者与笨伯,医生与病人,商人与政客,教师与学生等等。经济分析能够预见的应用范围如同强调稀缺手段与各种目的的经济学定义一样宽泛。”[4]因而,他勇敢地将经济人模式从经济领域扩展到非经济领域,广泛地分析了种族歧视、犯罪与惩罚、家庭与婚姻等包括利他主义与道德在内的人类行为,开创了被称之为“经济学帝国主义”的研究,从更广的维度揭示出经济人的某些实际行为特征。

贝克尔由于“把微观经济分析的领域扩大到包括非市场行为和相互作用的广阔领域”而获得1992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3 道格拉斯·诺斯的解释

道格拉斯·诺斯认为人是理性的,但这种理性又是有限的。为了解释制度的稳定与变迁,诺斯考察了人的认知过程,对经典经济人的理性进行批判,认为人的学习对人的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人的学习不仅仅是个人在其一生中的经验产品,而且还包括那些沉淀于文化中的经验积累,积累起来的经验知识存量又被置入人的学习,并成为路径依赖,即过去对现在和未来产生巨大的影响。因此,学习变成一种经过特定社会文化过滤的累加过程,而文化则决定着人们对损益的判断。也就是说,生活在特定社会中的人总是受到所在社会的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的影响,而人在决策中会不知不觉地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偏见。比如一个中国人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他与受西方文化影响的人在接受同一事物后的反应是不一样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在各自的社会里接受的文化不同。这些文化在他们的决策过程中往往左右他们的思想,使他们看问题有失客观、公正。在这种情况下,人很难成为新古典经济学意义的“理性”人。似乎在诺斯的论证中,把历史文化传统、宗教信仰、政治观点等因素包括进去以后,人的行为就变得非理性了。但是,诺斯仍然认为人的理性是有限的,因此,他关于经济人的认识可以说没有超出经典经济人的巢臼。

诺斯在重新解释经济人的基础上,建立了包括产权理论、国家理论和意识形态理论在内的“制度变迁理论”,与罗伯特·福格尔同获1993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4 经济对策论中的经济人

博奕论(策略对策论)由20世纪初的一些数学家提出,设计用数学公式表达棋、牌类选手下棋和出牌的技巧。约翰·豪尔绍尼、约翰·纳什、赖恩哈德·泽尔滕等人将博奕论研究领域的策略对策论运用于经济方面的分析,形成经济对策论。无论是完全信息或不完全信息博奕,策略对策论都刻画了竞争中的经济人的互动关系,从而使理性经济人从静止的状态活跃起来,从多个方面加深了人们对经济人的认识。在豪尔绍尼所建立的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合作博奕和不合作博奕中,局中人都是有限认知能力的人,从而使其成为现实中的人;在“囚徒困境”例子中的纳什均衡局中人通过理性思考得出的决策是不合乎理性的结果,即人人都具有理性,都具有理性的人在相互交往的经济活动中,理性与博奕的结果,就有可能得出对经济活动所有当事人来说都是非理性的决策,个体的理性可能导致集体的非理性。

他们三人把博奕论的分析方法引入经济学,在非合作博奕的均衡分析理论方面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对博奕论和经济学产生重大的影响,改造新古典微观经济学,大大丰富了经济学研究的内容,从而获得1994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5 信息经济学的解释

信息经济学在继承传统经济人假设的基础上,承袭了有限理性理论。根据西蒙的有限理性理论,一个有限理性的人总是试图最大化其效用,但它只具备有限地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这种有限的能力导致私人信息的存在不可避免。当一方试图获取另一方已经拥有的信息,其成本可能超过收益;或即使一方主动地向另一方披露这些信息,但对于接受方而言,这些信息可能是不可证实的,这意味着信息注定是不对称的。不对称信息的引入产生了全新的微观经济学分支,这些分支的理论成果被称为激励理论、契约理论或理论等等。

信息不对称按时间分为事前非对称和事后非对称,事前的非对称可能使契约当事人隐瞒关于自己的私人信息,并可能提供不真实的信息来追求自己的效用最大化,从而导致逆向选择。事后的非对称则容易产生道德风险,在委托—关系中,由于委托人不能把人的行为后果与他不能控制的因素分离开来,人就有可能把自己的行为后果的责任推到委托人的身上而回避了风险。价格机制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便不能有效地配置资源,从而要寻求一种与特定的交易信息结构相兼容的契约安排,这构成了委托—理论研究的主题。

以上的信息经济学各研究主题其实也包含了经济行为主体的博奕行为,也描述了从事经济活动的当事人在竞争市场上进行交易的过程,使静止的经济分析动态化,使处于静止状态的人进一步成为生动而又现实的人。

在对经济人重新解释的基础上,詹姆斯·米利斯和威廉·维克里由于他们“在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激励经济理论做出基础性和开拓性的贡献”而获得1996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乔治·阿克劳夫、迈克尔·斯彭斯和约瑟夫·斯蒂格里茨三人“在现代信息经济学研究中的突出贡献,尤其是对不对称信息市场的研究”而获得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

6 阿马蒂亚·K·森的解释

阿马蒂亚·K·森认为:“现代经济学把亚当·斯密关于人类行为的看法狭隘化了,从而铸就了当代经济理论上的一个主要缺陷,经济学的贫困化主要由于经济学与伦理学的分离造成的”。[5]他指出了经济学与伦理学同源的思想,认为要把经济学放归回“关注真实的人”。还认为“在伦理学的研究中,人这一概念具有不可约减的‘二元性’。我们可以就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方面来看这个人,认识和关注他或她建立目标、承担义务、实现价值等的能力;我们也可以就福利方面来看这个人,这方面也需要引起我们注意。但是,这一两面性,在纯粹自利动机的模型中却完全消失了,在那里,一个人的主观能动完全出自他或她对自己福利的考虑。不过,一旦自利这一束缚被解除,我们就可以看到一个一个无可争议的事实,即个人主观能动不是——至少不完全是——由他或她的个人福利来启动的。”[6]森的贡献在于承认经济学在研究世界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时,经济学需要人类“自利”普遍人性的假设,以追求最大化的目标来解释和预测经济生活;但是应该加入伦理的内容,承认人类行为动机的多样性,使人性假设最为逼近真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阿马蒂亚·K·森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解释经济人,因“在福利经济学的基础研究方面以及对贫困和不平等问题的突破性创见”而获得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篇3

(一)对经济学发展有促进作用

经济学向数学化发展增强了专业化、增加了经济学家人数、扩展了研究领域的专业化水平。经济事物要求量与质相互统一,其前提是定量分析和定性认识,定性认识发展至定量分析的过程表明认识过程的深化与发展。任何科学都需要应用数学,只有将其成功运用才能得到完善。经济学向数学化的发展在很多层面上促进了经济学进步。数学方法不仅可以让经济学涉及的对象更加具体和明确,还可以使各个经济变量向数量化转变,使逻辑推理更加严密和合理,基于理论得出具体且明确的结论,在坚实、明确的科学前提下建立经济理论,使经济关系中存在的不稳定、不确定等不良因素得到减少甚至消除,为经济科学发展奠定基础。

(二)对经济学的严谨性有促进作用

数学形式下的经济理论,使得经济学向精密化、定量化的方向发展,经济学可以将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结合在一起,形成一门严密的学科。伴随计量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等科学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经济学已经步入科学发展时期。数学化的经济学使经济分析得到简化,经济理论向模型化方向发展。数学表述带有一定的精确性和确定性,这对文字性表述来说则难以实现,同时数学推导带有一定的逻辑性,可以通过数学模型对经济问题进行深入探讨,而学术争议则可以以其为前提,或反对对方的基础上做出假设,或从对方论证中找出错误,或对原模型假设进行修改以得出新结论,使经济学层面上的分歧得到避免,防止出现因理解不同而产生不必要的争论,使经济学家的研讨效率从整体上得到提升。

(三)现实生产效率得到了提升

从现实角度来看,在经济的宏观研究过程中,经济学向数学化方向的转变,大量的经济增长、投入产出、最优化等数学模型得到广泛应用,如此一来使得经济学在社会层面上的作用更加直接和明显。

二、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的局限性

经济学并非数学,其主要强调经济思想,而数学只是分析工具之一,唯有在合理的经济理论框架之下应用数学方法和工具才能将其应有作用发挥出来,但不能完全将经济学替代,在经济理论和思想研究中,若过分地依赖数学工具,本末倒置,未限制数学化的程度,则会破坏经济学研究的本质,使经济思想受到损害,甚至会使人们误入歧途。在经济学中,应用数学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学并非数学模型、数学概念的单纯汇集,而是在经济学发展和研究过程中借助数学的力量对经济现象进行分析,数学仅为分析工具。在社会科学中,经济学仅为一门分支学科,是社会活动中与经济行为和现象相关的理论。社会活动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文化因素、道德因素、历史因素、制度因素等,并不能完全用数学公式进行推导,如果将经济学视为一门仅涉及复杂公式、抽象假定的学科,则忽视了其社会科学的特点,则会使经济学的人文性特点丧失。第二,数学计量分析法仅为经济理论执行的一种方法,并非唯一工具,如果经济学对数学过分依赖,则会影响经济学研究,进而出现研究单一化、资源误置等问题,对经济学发展十分不利。第三,经济学发展应从自身出发,对现实经济活动的规律和本质进行分析和研究。在经济学中,所有数学方法的应用都与假设条件息息相关,并非适用所有场所,而是需要用于对应领域。实际上,经济学研究很容易遗漏非制度因素,如历史因素、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等,这都会影响理论的指导作用。

三、结语

在经济学研究中,数学方法的应用应基于客观经济活动,并与最初基本假定相结合,如果最初基本假定被突破,则应探索研究新数学方法。同时应用数学方法研究经济学应通过简单方法使复杂问题得到解决,或针对复杂问题的解决使用尽量简单的方法,这才是经济问题研究应用数学方法应坚持的原则。

作者:李琛 单位:衡水一中

参考文献:

[1]杨博瑶.浅论相辅相成的数学与经济学[J].中国商论,2016(15).

篇4

经济哲学这一新兴学科的起源与近现代西方经济学界的三次重要论战关系密切。

第一次论战的一方是以李斯特、罗雪尔、克尼斯等为代表的德国旧历史学派以及19世纪70年代后继承和发扬他们观点的以施穆勒、布伦塔诺等为代表的新历史学派。他们强烈批判古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认为古典经济学对经济世界的描述远不符合复杂多变的现实经济世界,而过分强调对财富的追求是一种片面狭隘的利己主义动机,更批判性地指出以“经济人”概念为基础的抽象演绎法必然得不到符合实际经济过程的经济理论。而论战的另一方则是以门格尔、庞巴维克等为代表的奥地利学派。他们针对历史学派的批判展开了积极有力的回击, 坚持认为对个人经济行为及其动机的有效分析才是研究并掌握整个经济过程的本质与规律的必要前提与基础。双方唇枪舌战,论战非常激烈。1883 年, 门格尔发表了《经济学和社会学问题》反驳历史学派的批判并对其历史归纳法提出批判;同年, 施穆勒发表了《政治社会科学》与门格尔针锋相对;1884年,门格尔发表《德国政治经济学中历史主义的错误》再次予以回击;1888 年, 布伦塔诺发表演讲批判“经济人”概念;1889年, 庞巴维克发表反批判言论, 对历史学派的伦理主义经济学提出指责… …最终,关于经济学的科学门类问题也卷入论战之中,奥地利学派认为“边际革命”使经济学成为一类严密的科学,历史学派则认为经济学绝对不可能成为科学。

20 世纪30、40 年代进行的第二次论战将经济学学科性质作为争论的焦点之一。穆勒认为依据经济理论做出的判断要想达到精准度并获得验证必须排除各种干扰因素, 否则这种判断只能是一种预测指向。1932 年,罗宾斯发表《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在西方经济学界掀起了一场反对证实法而张扬证伪法的浪潮。罗宾斯认为对经济理论真理性的检验是经济学方法论的基本问题,并阐述了“正确性”与“实用性”的区别,他认为“正确性”是从“一般”到“特殊”的逻辑推导过程,而“实用性”则是从“特殊”环境下的反应出发的,能经受住检验与证实的经济理论才是可取的。1937年,萨缪尔逊发表《经济分析基础: 经济理论的实用意义》对罗宾斯观点提出质疑, 认为这是一种“关于经验材料的假说”。 1938 年, 哈奇森发表《经济理论的意义和基本原理》主张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应用证伪法。还有一些经济学家提出经济理论应具有可证伪性,经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应朝向经验自然科学。

20 世纪70 年代,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滞胀和现实经济活动中原菲利普斯曲线的销声匿迹打破了经济理论界的宁静与祥和。随着“第二次经济学危机”的到来,第三次论战拉开了大幕。一些经济学家又一次将矛头指向了“经济人”,伴随随现代微观经济学理论的不断发展壮大,“经济人”行为的理性假设成为群起攻之的目标。经济学应不应该涉及价值判断、经济学应该如何发展、经济学可能如何发展等都成为了此次论战涉及的问题。1973 年, 海尔布伦纳发表《作为“非价值”科学的经济学》批判传统二分法,肯定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之间的差别并对经济学应注重非价值分析的观点提出质疑。同年,缪尔达尔发表言论提出为加强经济分析结果的真实与客观应将价值判断作为其前提条件。

在近百年的唇枪舌战过程中,研讨与反思的范围早已超出了经济学研究本身,而正是这种激烈的思想碰撞,批判与反思促成了经济哲学的产生。

二、经济哲学研究的意义

对于经济哲学的研究包含了经济学与哲学的双重意义。

第一,经济哲学对于经济理论的发展具有方法上的指导意义。在西方经济学论战当中可以看出,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与发展急需一种专门的哲学理论为其提供方法论支持。然而无论是唯理论哲学、经验论哲学,还是实证论哲学、证伪论哲学等都没有以人类经济世界作为反思对象。而经济哲学正填补了这一空缺,它从对人类经济世界的反思出发,其哲学理念为构建经济理论体系打下基础,观念上指引经济理论发展,方法上引导经济理论逐步完善。但目前我国的传统经济学理论已明显不适应我国当代经济的发展,而以对经济学反思为基础的经济哲学在我国的发展是有困难的。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的经济学和经济哲学必须相辅相成,是我国经济哲学与经济学共同走向成熟。

第二,经济哲学对于人类经济世界的总体性把握, 有助于提高人们对于现实中经济现象的辨识水平,有助于人们深刻理解市场经济理论与政策,从而超越肤浅的经验认知层面。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人们的思想观念、价值体系、思维模式都深深的打上了计划经济的烙印,一时无法完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导致了许多经济思维与行为上的误区,影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哲学在观念上的牵引作用能帮助我们摆脱狭隘的传统经验束缚,提高我们对经济世界的认知。

第三,第一哲学是经济哲学的基础,经济哲学是对第一哲学的丰富。经济哲学与第一哲学一样是以对思维进行反思的方式确定人对存在的观念与行动,从而求得思维与存在的同一,到达对必然性的认识。但二者反思对象不同,第一哲学是对整个人类世界存在的反思,而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经济世界的反思。第一哲学与经济哲学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互为条件的。经济哲学必然以第一哲学对人类整个世界的总体把握为基础,它无法脱离第一哲学的根本特征而独立存在;而第一哲学对于整个世界存在的反思, 又是以经济哲学为媒介和条件来进行的,缺乏对人类经济世界的总体认识, 就难以对于整个人类世界进行反思。因而,第一哲学的发展是经济哲学得以发展的必要前提与基础,而经济哲学的发展是对第一哲学补充、丰富与延展,有利于更好地研究第一哲学。

第四,经济哲学研究对哲学的升华大有助益。马克思在《资本论》、《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等著作中已经揭示出哲学与经济学不可割裂的渊源,他说:“探寻社会的奥秘, 要回到顽强的经济事实之中”。他的研究实现了哲学与政治经济学史上的革命。然而其研究成果并没有得到我们很好地继承和发扬,在前苏联教条主义的哲学研究思潮的影响下,多年来我国对哲学的研究成果也收效甚微,对经济哲学的研究,将帮助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哲学的精髓,更深入地了解哲学的经济观。

三、我国经济哲学研究的必要性

只有哲学方法论的牵引才能使经济理论发展完善。因而经济哲学研究可以规范显示经济生活中人们的思想与行为,是非常有必要的。

第一,经济哲学研究对解答我国目前的热门经济问题,制定正确经济决策是十分必要的。面对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如贫富分化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经济增长与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之间的协调问题、传统价值观念与新兴经济活动之间的矛盾问题、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片面追求利润导致的诚信问题、产权问题等都需要哲学的理论指引与宏观上的把握,指导我做出正确的、全面的、有方向性的经济决策。

第二,经济哲学研究对提升人们对于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刻认识与理解是十分必要的。计划经济虽已远离我们当今所处的时代,但它留在人们思想观念中的“余毒”却多年来难以清除。倾向于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体系、人生观、价值观依然在处于市场经济浪潮中的人们脑海中“作祟”,它干扰了我们对于经济世界的正确认知,导致了诸如争抢所谓的“铁饭碗”等许多不符合经济规律的经济行为的出现。而目前的现代市场经济理论本身并不是没有缺陷的,它对经济活动的引导也会出现偏差,而人们对现代市场经济理论并没有较为深刻的认识,往往固守以往的经验作出判断与决策,而单凭经验是无法适应多变的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会导致经济活动的偏差,这正是人们对市场经济体制缺乏深刻认识,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的表现。市场经济作为一种理性经济必须要有哲学理性的指导。因此,研究经济哲学,理性地认识市场经济,才能从总体上把握住市场经济发展方向,提升对市场经济体制的认识水平。

四、我国经济哲学研究存在的不足与逐步完善

就目前我国经济哲学研究的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点不足:

第一,经济哲学研究没有引起学术界足够重视。我国很多学者对经济哲学的认识还很模糊,只有一些哲学家对其产生了兴趣, 而大多数经济学家只注重对经济理论的研究,把经济哲学看成是哲学的“自我推广”,并没有认识到经济哲学是对人类经济世界的总体把握与深刻反思。而西方经济学界则已十分注重哲学与经济学的相互渗透,几乎每一位出色的经济学家都可以称得上是“包罗万象”的社会学家。

第二,并不重视的经济学范式及理论基准等的研究。缺乏对经济学范式的研究,导致产生了一种顽固的思维定式,忽视前提条件而对西方经济理论全盘接受;缺乏理论基准研究导致对经济问题的判断力失准。然而目前多数经济学书籍仍然很少涉及经济学范式等的研究。

第三,教学领域的哲学和经济学存在严重脱节现象。以本科教育为例,绝大多数高校哲学课只讲哲学及科学哲学的基础知识,经济学专业则以经济学传统理论为主。经济学与哲学的姻缘关系被生生切断,更谈不上对经济哲学的涉猎。无论是经济学专业还是哲学专业的学生都对经济哲学的研究领域与作用知之甚少,可见经济哲学未来发展面临的困难。

篇5

在经营和管理的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众多企事业单位带来焕然新的面貌,人力资源管理在企事业发展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要想提高企事业单位综合发展,首先就要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重视。以经济师经济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研究的就是人力资源开发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间题。在企事业单位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一定要重视人才的培训工作。因为各企事单位之间的竞争实际上是人才的竞争,在这样的情况下,以经济师经济学为重要前提的人力资源研究就成了十分关键的个环节。

 

一、人力资源问题认识

 

当前,我们所倡导的人力资源管理主要是站在系统和全局的角度来处理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换句话来说也就是在人资工作中将范围进行了定的扩展,从而使其成为企事业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的股力量。这项工作必须要以企事业的发展方向和愿景为基础,充分的结合企事业自身的文化,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短时间内就提升企事业的经营和发展水平,从而更好的去推动企事业单位的建设和发展,此外在发展中,人力资源管理应该和其他的管理工作充分的结合在起。在企事业单位发展的过程中,每个部分都能涉及到人力资源管理。所以在对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予以建设的时候就必须要保证和其他的系统充分的协调性和和致性。企事业单位的人资部门通常就是通过个平台来对其他系统予以调整和控制。所以人力资源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建立起个科学合理的制度,这样才能让其他系统正常的运转。企事业单位的人资部门在工作中主要就是对其他系统和部门进行定的监督,从而更好的实现人资管理的效果,确保当中的每个部门都能得到最公正的待遇。

 

二、以经济师经济学为基础的人力资源问题

 

(一)缺少有效的激励机制

 

人力资源和其他资源相比尤其自身的特殊性,在开发和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有个有效的激励机制,才能充分的发挥出其自身的作用和价值。但是很多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建设当中对这点都不是非常的重视。很多时候在物质条件上并不是很好,所以无法留住优秀的人才。还有部分在薪酬结构上不是非常的合理,这样也就使得员工的薪酬和绩效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员工的积极性受损,所以很多员工纷纷跳槽。

 

(二)缺乏良好的竞争与考核拮施

 

当前,很多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都没有建立起个科学的竞争和考核机制,在考核的过程中过分重视员工自身的政治素质,但是在技术水平上并不是非常的关注,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就使得企事业单位的发展和市场的建设不吻合,此外,在人资监督的过程中,没有非常好的监督机制,这都严重的影响到了人资的建设和发展。

 

(三)理念落后

 

我国企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会受到众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在管理理念上已经不能充分的满足当今的市场需要,人力资源建设的过程中粗放式较多,随意性非常强。很多企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对人力资源都不能有个科学的认识,人力资源管理中并不能用合理的方式去对人力资源实行管理,一般情况下都是按照原有的约束和管理方式来对其予以引导,这样来也就使得人力资源的积极作用无法发挥,此外还影响到了企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三、以经济师经济学指导人力资源实践

 

(一)树立发展新理念,增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

 

人力资源正在进入个全新的阶段,所以人们也将注意力放在了高新技术人才的任用上,所以,以经济是经济学的原理来建设企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对企事业单位而言是非常关键的。在这过程中定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提升员工的个人素质,此外还要建设支高素质的队伍,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充分的应用新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提升管理者的素质和水平,创造更多的竞争优势。

 

(二)重视市场全新概念,培育核心竞争力

 

企事业单位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注重核心竞争力的建设,此外还要对技术予以创新,如果个企事业单位要想更好的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就必须要对核心技术予以创新和完善,然后再采取有效的措施提高自身经营水平,让其形成属于自己的核心技术。此外企事业单位文化的建设也是经营和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个环节,企事业单位对文化、对自身的发展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它的核心竞争力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同时还要在这过程中更加科学合理的建立制度,为企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更强大的制度保障。

 

(三)更新人事观念,把人力变成资源

 

首先,要做好管理者角色的转型工作。对个企事业单位来说,如何让员工在知识冲击和经验逐渐贬值的情况下,不断跟上时代、增强竞争力,是现代企事业管理层以及人力资源部的一大考验。通常来说,文凭也许在应征工作的时候用得上,但此后,人的思想、处事方式以及工作能力才是最重要的。最后,要以人为本,全面实行岗薪工资制,以岗定薪,岗变薪变。

 

四、总结

 

篇6

一、自利动机和“看不见的手”——斯密的思想

斯密在人行为动机的假设上,并未像其支持者或反对者指出的那样,人的行为完全是由自身的“自利”倾向驱动的(陈太福,2000)[4],而且“自利”在斯密的政治经济学理论中并非未经检验就提出来。斯密认为,市场竞争会控制自利行为;而市场竞争和市场中大多数人的行为不仅会受到法律和社会习俗的约束,还会受到一些公正的旁观者(Impartial spectators)的监督,以及行为人自身倾向于做出正确行动心理的驱使。还必须指出的是,斯密承认社会中的存在非自利的力量,因此他在进行分析研究时,并未完全将人类的行为建立在完全的前提之上。《国富论》中提到人并不都具有“自私的缺点”,所以人们会受到陌生人行为的影响。因此,“自利”在斯密的理论中有限度的。

总的来说,斯密认为,人的行为很大程度上是受到市场竞争的影响,“自利”的驱动力会在看不见的手的控制下影响人们的行为。从斯密的叙述中,可以总结出看不见的手包含两个方面——市场竞争和道德规范。看不见的手,不仅对那些对自身自利性缺乏清晰认识的人,还是参与经济活动时喜欢游离于法律规范和普世标准之外的人都产生重要影响。“自利”的提出成为经济学“理性”假设的发端。

二、“理性”经济思想的出现——马歇尔等人的贡献

十九世纪,在一批批经济学家的努力下,经济学逐渐成为一门正规的学科;经济学分析也逐渐引入数学和图形工具,经济学研究对象—决策者(decision makers)开始具有斯密假设的一些属性,而且建立起被现代经济学称作“经济人”(homo economicus)的分析基准(又被称作是具有完全自利的人)。

到了1920年,马歇尔再次出版《经济学原理》时,他肩负起推动经济学发展的两项重任,一是向人们展示怎样利用最简化的行为动机方程来分析经济行为,并对行为进行有效的预测,这一突破是经济学迈出了“准科学化”(quasi-scientific)的步伐。马歇尔给出了一个基本假设:经济行为人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条件下来实现“自利”的行为。也就是说,其他诸如非自利动机既没有被否认也没有被认为是无关紧要的,只是在研究是被暂时忽略掉,更多的关注一些重要的过程。马歇尔指出,采用这样的研究方法是不可避免的,研究时暂时去掉一些复杂的设定的方法在科学领域中很常见。

马歇尔的第二个任务,展示了数学和图形工具可以大量的用来分析问题和预测结果,但马同时提到并非所有问题分析都要用到以上方法,他看到了数学方法在刻画人类行为动机的短板。

与马歇尔同时期的另一位经济学家——威克斯蒂德。相比于马歇尔,这位学者很少进入人们的视线,他的贡献也远不及马歇尔,但他在“理性”思想发展的路径上却有着特殊的地位。他和马歇尔在方法论上都引入边际分析法,但他的分析路径却与马有着明显差异。首先,他坚持认为假设交易双方都依靠纯自利动机来知道经济行为是毫无必要的。交易双方(买者和卖者)会综合自利和非自利的动机来完成市场交易;其次,他认为所有人从事任何活动的出发点不外乎两方面,一方面不断努力降低消耗,另一方面有效利用稀缺资源,最终获得各自的福利,其行为动机可能同时基于利己和利他的主义。可以说,威克斯蒂德并未将“自利”作为唯一的分析起点,而只当作分析问题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他的分析对象不仅限于经济活动,还包括其他生产生活活动。这一思想乔治·斯蒂格勒和加里·贝克尔的研究中体现——把经济学当作一种思考方式而不是关注与研究对象。从这一思想出发,斯蒂格勒和贝克尔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们突破方法论的障碍,将理性假设大量运用到很多非市场行为的分析上。

三、主观主义下的理性——布坎南等人的思想

20世纪50年代开始,部分经济学家开始对理人假设提出严厉的批评,这部分学者大多有着坚定的主观主义(Subjectivism)思维(主要代表有布坎南、哈耶克)。他们反对经济学的主要假设:稀缺资源的分配、对生产方式无所不知,而对人们的需求知之甚少。他们虽然也接受理性在经济学分析中扮演的角色,但他们更倾向于假设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基于人们竞争性的需求导致的结果。他们反对“经济人”模型中对人行为严格“自利”的假设,认为这样的假设是狭隘且局限的。

主观主义学者一直以来质疑新古典的理假设。他们认为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经济学只能部分描述现实生活。在他们的体系中更强调需求(wants),需求可以通过除了完全理性的方式来实现资源有效分配,一味的成本—收益分析会让人们无暇做出决定,会让研究局限于在众多物品做出选择,错失发现真知的机会。他们认为需求及其结果都是主观的而且各不相同、独具特色的,统一的“经济人”假设会让研究偏离实际生活,过分简化人的决策过程。

四、理的挑战——行为经济学家的视角

行为经济学成为经济学的一个研究门类始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其中杰出的代表有赫伯特·西蒙因其将“有限理性”运用到企业组织研究而获得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卡尼曼在2002年获得诺贝尔奖是因为他与合作者阿蒙·特尔维斯基在“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的深入研究。行为经济学目前涌现出大量文献,而且大量普及读物的出版也推动了学科的发展。

时至今日,行为经济学家已提出一系列关于人们行为的研究成果:

1.人们有时须在未来可能选择中做出抉择,会违背理模型的预期;人们倾向于风险厌恶和损失厌恶,使得人们面对风险和可能的损失的预期是会要求支付风险升水;

2.人们内心对机会成本的价值的衡量总是低于实际支付等量现金时的价值衡量,换句话说,成本产生的方式会对人的选择产生影响,与那些需要立刻支付相应金额的项目相比,人们更偏好与过去已发生的需支付相同支出的项目;沉没成本无论时间长短,都会影响当前和未来的行为;

3.人们做决定时会依赖于心理账户,会影响人们对于成本和收益的感知;

4.股票市场和住房市场会受到狂热情绪的影响,再加上信息爆炸,最终导致价格泡沫。说起价格泡沫的产生,既有非理性的因素趋势也有无理性的根基。狂热的情绪也可以是理性的行为,前提是人们观察到其他人正参与(非理性)泡沫行为,而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总的来说,行为学家们坚信人自身不存在实现理性的心理障碍,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证实。西蒙曾提出有限理性的概念可以替代完全理性的假设,他说“人类头脑构想并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相比于他们面临问题时需要采取实际理的要求要小得多”(Simon,1957)[5]。西蒙还对心理学和经济学意义上的理性概念进行区分,认为心理学上强调过程理性(Procedural Rationality);经济学强调独立存在的实质性理(下转第219页)(上接第216页)性(Substantive Rationality)。

以上回顾了经济学发展的历程中,“理性”——重要的经济学假设产生、发展过程,从“自利”(Self-interest)到“完全理性”(fully rationality)或“经济人”(homo economicus)再到“有限理性”(bounded rationality)。长期的争论,推动了学科的进步,研究领域的扩大以及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的多样化。

通过以上回顾,笔者认为在传统微观经济学理论背景下,理的假设并未深深根植于现实生活,很可能是理论家们反省自身行为动机而获得的自我肯定,所以理性假设带有一定的随意性,它可能是学者为了达到最佳的理论目的而做出的假设。但是,作为理论的起点,这一似是而非的假设的确令人信服。

值得一提的是,研究时我们应该将理论上的理与人们置身于复杂的社会背景(包括身体、心理和情绪的多重限制)下的理区分开。可以说,现实生活中,那种精确的理不会凭空出现,人会在外界各种因素影响下经过一定的进化过程而实现理(Smith,2008)[6]。

参考文献

[1]亚当·斯密[英]著.郭大力,王亚南译.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2.

[2]大卫·李嘉图[英]著.郭大力,王亚南译.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2.

[3]马歇尔[英].陈良壁译.经济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5.

篇7

科学总是离不开一些基本的假设前提。经济学的基本假设最能体现经济学的哲学方法论,人性的假设是解释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基本出发点,是经济理论体系赖以建立和展开理论逻辑分析的逻辑起点。深人探讨人性假设与非人性假设的区别,将有助于我们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以及准确把握当代经济学发展的新动向。

在西方经济学中出现最早、影响最广的经济人的假设理论是非人性假设的典型代表。亚当·斯密早在200多年前就提出了经济人假设理论的基本思想,并作了系统论述。按照他的观点,人天生具有利己心和完全理性,能够通过运用所拥有的全部知识和信息,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逐自身的最大经济利益,同时由“看不见的手”(市场价格机制)的指引产生利他的结果,使整个经济运行协调有序,社会利益得到最大实现。因而国家不应干预个人的经济活动,而应对其采取自由放任态度。

新古典经济学继承和发展了斯密关于经济人的理论,使其成为现代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基本假设。与此同时,这一理论假说本身也经历了一系列的更新与发展。这最突出地体现在伴随着“边际革命”而兴起的新古典理论体系之中。第一,在斯密那里,经济人并没有作为一个独立的经济范畴而处于经济理论体系的中心地位,对其的描述也是粗线条的。而在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则上升为整个体系的中心范畴,并且它还得到了更为精确的概括和系统的阐述。新古典学派把经济人划分为生产者和消费者,他们分别追求利润最大化与效用最大化。第二,新古典经济学关于经济人的行为分析不再局限于单纯的定性研究,而且还借助于定量分析,比斯密的原始解说前进了一大步。斯密曾提出人出于利己动机总要追求最大经济利益,但怎样才算是实现了这种“最大化”目标,由于分析方法所限斯密没有给予解答。而新古典经济学通过引人数量分析方法圆满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生产者的利润最大化条件—边际收益=边际成本,即MR=MC;消费者的效用最大化条件—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二商品的相应价格之比,即。这些定理将人的行为动机与效果联系起来,从而为合理地组织与协调人类的经济活动提供了科学依据。第三,新古典经济学还考察了经济人在不同市场形态下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的条件,强调完全竞争的市场环境是经济人实现其理想目标的充分条件,这样,便把经济主体的理性、经济环境的完全性以及经济总体的均衡运行紧密地联系起来。由上可见,新古典经济学实际上将斯密具有某种自发性的经济人概念进一步抽象为具有完全理性的、简单划一的、可量化的“机械人”概念。这充分反映了整个新古典经济学及其方法论的特点,即把经济学从具有道德性和社会性的学科彻底转变为仅仅具有技术工具意义上的学科。这种人性假定把经济关系的分析建立在利己主义这个抽象概念之上,而忽视了精神、道德因素的作用,以致把经济学变成一部单纯的利己主义的自然历史。

马克思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是: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道德与人和社会密不可分。

人类起源的历史表明,人和社会是同时诞生、不可分割的。“人在积极实现自己本质的过程中创造、生产人的社会联系、社会本质,而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人和社会不仅是同时形成的,也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具体地说,人是处于“一定历史条件和关系中的个人”“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社会不过是处于相互关系的个人”,“社会本身,即处于社会关系中的人本身”“正像社会本身生产作为人的人一样,人也生产社会”。可见,“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人的存在其有内在的二重性。一方面,任何人都是一个个体的存在物,另一方面,任何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存在。因此,马克思指出:“别人作为人在何种程度上对他说来成了需要,他作为个人的存在在何种程度上同时又是社会存在物。’州,吠把这矛盾着的两个方面内在地集于一身,因而成为“不仅是一种合群的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的动物”。

马克思关于人性的假设就是这种最一般规定的“人”,马克思经济学的一切原则和规范、范畴及逻辑运动都是“人”的这种内在二重性的矛盾的展开、深化和具体化。人的存在的二重性决定了人的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指出,人的需要或利益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自然主体的那种个人需要”,二是“表现为社会需要的个人需要”。与此相适应,满足人的需要的途径和方式也有两条:一条是直接满足个人的需要,另一条是满足“表现社会需要的共同需要”,从而呈现为个体性和整体性的二重特点。这种特点使得任何人都有一个如何处理个体性和整体性相互关系的问题,这就决定了道德的需要也是人的最本质的需要之一。

二重需要内在地集于一身的人必须始终面对二重利益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形成调节和处理它们相互关系的客观需要。道德就是在一定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人对这种客观需要及其必然性有意识的把握。从发生学的视角看,这个过程在人类社会长期发展中,就必然会逐渐地、不可避免地形成一定的秩序、节奏,在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群体相互交往的关系中产生某种相应的要求。一旦人们自觉意识到这些秩序和要求,那么这些秩序和要求就会转化成为人们行为活动的“应当”,获得普遍的意义,其要点如下。

首先,“应当”是一种关系。它把人的存在及其需要或利益的二重性之间的内在关系,通过人的活动外在地显现为个人同他人、个人同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其次,“应当”作为人与人的关系的客观需要和必然性,会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并成为一种客观的精神力量,制约着人们的行为和生活,因而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再次,“应当”对人来说,不仅具有某种强制性,更重要的是具有有用性。“应当”的强制性不是纯外在地加给人的,而是人自己发现了、认识了的“应当”。人们之所以愿意放弃自己的某些任性和偏执,按照“应当”去行动、去生活,从直接或者具体层次上讲,是因为它能保证人们的行为的方向性、效用性。从间接或者抽象层次来说,“应当”是联系社会生活的必要纽带:它一方面能够把人与人、人与社会联系在一起,以维持社会的存在,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进行;另一方面也能够把人既作为个人的存在物同时又作为社会成员的存在物这两个矛盾联系在一起,实现人的内在统一,促进人的精神完善和人格发展。 人类认识的这一特点表明,人们一旦达到了“应当”的共识,它就成为人们行为的规范。这种特殊规范性借助于人们的传统习俗、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来维系,表现在人们的视听言行、行为品格和习性之中,并通过人们的义务感和良心感,构成人们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自我评价体系,从而发挥自己特有的社会作用。

由此可知,道德既是社会调节的一种特殊手段,又是个人实现自身内在统一和精神完善的一种特殊方式,它始终根植在人和社会不可分割的联系之中,根植在人存在的二重性及其需要的二重性之中。

综上所述,可以清楚地认识到:人类从诞生开始,就离不开道德。缺乏道德,人们就无从获得内外利益,实践就根本不可能得到真正维持。经济学的人性假设就是运用了历史的方法并作了逻辑上的推演,得出r人是社会人和道德人的结论。

亚当·斯密在经济人假设中曾用“无形的手”说明个人对自我利益的贪欲最后会转变成整个社会的利益,却没有说明个人自我利益向整个社会福利的转变是如何实现的。事实土,经济学家在研究人及人的行为动机时,把人看成一个“个体”的和“自然”的人,而忽视了人的社会性特征。马克思经济学关于社会人、道德人的人性假设科学地描述了这一问题,也就是说当个人在追逐自我利益的同时又关注他人利益时,亚当,斯密所说的由个人利益向社会利益的转变才有了可能的通路。非马克思经济学要想避开人的道德本质来谈经济发展,从最终意义上看是难以富有成效的,因而这一理论有其实践的局限性。正如许多经济学家指出的那样,它把经济增长视为经济发展的惟一目标,危及人类的长远利益;一味强调经济与伦理原则分离、经济与政治过程分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使经济主体对正义、公平和社会伦理漠不关心,缺乏承担社会道义的责任感;它把人看做是达到目的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本身,人们以自己的经济行为去实现物的目的,而不是追求使自己成为全社会敬仰的人,实现自我完善和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

经济学的人性假设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基础,是我们观察、指导实践的科学方法。人在经济活动中必然要受到具有道德合理性的经济准则的制约,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和最好地创造经济业绩,人与人之间的经济贸易往来才能正常而又公正地进行,才能不断增长物质财富和日益提高生活质量。

篇8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3-134-2

0 引言

产业经济学是目前我国诸多高校经济学院、管理学院或商学院开设的一门应用性课程,也是目前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和经济学的前沿课程之一。它以 “产业”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产业结构、产业组织、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和产业政策等。它不仅包含原有的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商业经济、运输经济等多门学科内容,而且与西方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及发展经济学等课程有不同程度地交叉,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综合性应用经济学课程。因此,对产业经济学的教学实践改革进行探索,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加强高等学校专业课程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新时期“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目标构架

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经历了通才―专门人才―高素质人才的历史演变。新时期后,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更体现出创业与创新的结合性。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10年)》中指出:高等教育首要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其次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培养学生深度思考和创造性思维,最终培养高质量、多样化的创新人才。当今社会的“人才”,不仅仅是德才兼备和具有某种特长的人,更是集综合性知识、创新能力和团队精神于一体的人,这样的“人才”不仅能够为中国梦的实现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可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更好地实现个人价值。因此,作为人才供给的主战场,高等院校应将国家教育方针、社会实际需求和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目标三者相结合,进一步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目标,通过日常的教学实践活动循序渐进实施,从而最终实现高素质、综合型和创新性人才在我国高等院校的不断涌现。

从《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宏观视角可以看出:教学改革做到学思要联系,知行要统一,那么高等院校在人才培养中就应调整为集学习能力与策略、创新性思维、探究能力以及沟通与实践能力于一体的培养目标。(见图1)

然而,产业经济学是一门应用经济学课程,实用性较强。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对该类专业人才需求较大。从社会对经济类人才的需求目标来看,要达到熟知产业经济学理论;紧跟当前形势,了解我国宏观经济政策走向;能分析未来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前景等能力。这对学生来说,需要进行一定广度和深度的学习。从产业经济学的教学目标来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现代产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内容并具备分析和解决产业经济发展问题的能力。但随着我国经济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发展面临新常态,将会对产业经济学课程的学习提出更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师不仅传授经济理论知识,更要结合经济时事或国内外案例,培养学生深入分析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课堂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树,通过解决实际案例提升自己的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

2 人才培养目标的教与学双轨实践改革

教育改革的关键就是教育理念与教育行为的改变。当前的课堂教学多是传统式教学方式。从学习场所来看,学生对课程知识的学习主要集中在课堂上,很少在课下延续学习;教师也重视课堂这个主战场,忽视了课下这个潜力巨大的辅战场。从课堂参与度来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参与率较低,教师为保障教学进度,“一言堂”的情况较多。长此以来,课堂中教师讲授多,学生以被动接收为主,课下主动性自学较少。学生主动性思维没有被激活,上课死气沉沉,课堂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亟需做好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评价三方面的改革,处理好教材内容与课外现实案例的关系、课堂教学与课下自学的关系。

2.1 具备甄别教学材料的能力

当前正处于信息爆炸的时代,“互联网+”与“大数据”影响无处不在,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呈现多样化趋势,每日主动或被动获取的信息量之大是以往任何时代不可比拟的。因此教师仅讲授教材的内容是不能满足社会用人的需求和人才培养的需求,同时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知识也在不断地更新。然而课外材料多且杂,学生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之下开展课外阅读。这就要求在新的形势下,教师要具备甄别、筛选、加工、处理或整合教学材料的综合能力。

教师首先需要开拓个人教学视野,关注课外相关资源,并做好一定的记录,其次研究产业经济学阶段性课程目标,选择课外的经济学现实案例或相关资料等,灵活适度适量地将课外资源结合于课堂教学或用作学生课下阅读任务。来源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学案例的补充,能够引导学生关注经济改革的热点和研究成果,同时培养了其阅读、思考、明辨甚至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应用

由于a业经济学学科的理论性强,有些理论如果脱离了案例则晦涩难以理解。而且经济学知识关联性强,基础理论理解不到位的话,很难深入地展开学习。教与学的活动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差,教师“迫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只能退而求其次选择讲授式。而教师的课堂讲授又使学生滋长了懒于思考的情绪。这样的方式学生对知识没有形成一个系统化的认识,很难提高到创新性的高度,也就谈不上对学生独见性和个性化的培养。因此,为了达成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需要将案例探究、课堂讨论、课外实践等方式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有助于其化解知识和理论的难点以及教学重点的达成。

首先,教学准备不仅仅指的是教师的单方面准备,还应包括学生对教学的知识准备和思维准备。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才可能就某个问题与教师达成共识或提出个人的理解和观点。同时,带着未解决的问题再次投入到课下的阅读中去。其次,课堂活动中,教师精讲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对案例进行梳理和小组内研究,并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讨论。教师认真听取学生发言,课下整理课堂反馈,并积极调整下一节课的内容与课外材料。做好备课工作。学生则可以继续研究课堂中案例或进行有针对性的文献阅读,不断构建自己的知R体系树。当然教师在这三个重要环节中的定位是观察者和引导者,学生是参与者和实施者。三个环节中二者都应积极参与其中。(见图2)

2.3 实施有效的教学效果评价

课堂教学效果的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估的重要内容。随着教学目标和教学方式的调整,教学效果评价势必做出相应的改变。教学效果的好与坏不仅仅取决于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态度、教学过程的参与度与实际效果。因此它包括过程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体现对课堂教学的过程性与目标性并重的关注,同时体现对学生课堂内外学习和能力培养的方向指引。

为了使评价指标体系科学化、规范化,一级指标的选取是仍以新时期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注重学习能力与策略、创新性思维以及沟通与实践能力,并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二级目标的确定遵循系统性原则,阶梯式量化考核,既有对学生课堂内外学习活动的综合表现进行的考核,也力求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考核。每项评价采取三个A、B、C三个维度,最终评价结果采取学生自评、他评及教师评价相结合,达到了简易操作、量化清晰,动态性与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构建目标。(见表1)

3 总结与思考

随着信息社会的快速发展,知识的高速更迭,知识在现实中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新形势下高等院校人才培养之路任重而道远,作为与社会联系密切的《产业经济学》教学改革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在人才培养中注重教学材料的选择性、教学方法的实践性和教学效果的评级性。面对授课对象的为“95后”新的大学生群体,在教学中还要注重“互联网+”和“大数据”带来的影响,不断更新教学材料,改革教学思路,探索实施互动、参与、合作的翻转型课堂教学,增加体验式的教学方法的应用,为培养新时期的《产业经济学》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 考 文 献

[1] 张兄武,陆丽,唐忠明.中国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历史演进与发展趋势[J].现代教育管理,2011(04).

[2] 杨美丽.基于市场经济实践的产业经济学教学与实践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2(04).

篇9

1.1 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对于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高等数学的目的是:掌握高等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方法,并为学习后续课程和以后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数学方法和技能。但是,大部分的经济类高等数学教材理论性过强,导致教学内容并不能满足经济类专业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大部分教材内容上只是理工类专业高等数学教材的简化,过多的强调数学逻辑的严谨性,没有同经济类学科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与经济领域相关的案例较少,导致学生应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不足。这样一来,所学知识缺乏实用性,因而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在学习高等数学的过程中,学习效果就会较差,教学要求难以完成。

1.2 学生的中学数学基础较弱

早在十几年前,我国的大学教育就已经由精英教育逐步转为大众教育,大学的录取比例不断升高,一大部分经济类专业的学生是文科生,于是一些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进入经济类专业,与纯理科班的专业相比,数学基础差距较大,在高等数学课程的讲授中,并不能完全兼顾。另外,高等数学属于公共课,大部分是大班上课,学生人数较多,且是多班级选课,如果要实施分层教学法,难度较大。高等数学课程具有抽象、逻辑严谨的特点,一半以上的学生在学习方法上存在不足,不善于总结,学习效果较差。

2 经济类专业高等数学教学中的几点认识

2.1 改进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根据经济类专业高等数学的教学要求和任务,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式上,应当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比如每章拿出一节课,选取典型的习题,让学生去讲解,教师总结和评判,这样一来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在讲课过程中尽量弱化数学的抽象性,多结合实例,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实用性。而对于一些在黑板上难以表现的问题,比如旋转物的旋转等,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展示,有助于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只有通过两者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2 扩充教师的经济类专业知识,充分理解经济与数学的关系

为了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经济类问题的能力,教师应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素质。对于高等数学的理论知识,数学教师要努力做到精;对于经济类专业知识,数学教师要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体系。首先,数学教师可以通过与经济类专业课教师的交流和沟通,了解经济学科对数学知识的要求,明确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其次,数学教师还应学习一些数学与经济交叉的理论和案例,以便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经济的密切联系。另外,可以利用课余时间与经济学的教师进行探讨,交流经验,相互学习,以便扩充新知识,掌握新的概念,进而不断丰富自己的经济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2.3 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兴趣是学习最有效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才有可能使学生学好高等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介绍相关的数学史和高等数学在经济领域里的应用,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发展历程,了解高等数学在经济领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学习高等数学的实用性,从而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

2.4 利用现代网络技术进行网上辅导和答疑

高等数学的知识点较多且较为烦琐,相关题目的灵活性较强,应充分利用高等数学精品课程网站,在网上对学生进行高等数学辅导与答疑,这样就可以及时了解学生学习高等数学的效果。另外,学生可以通过网上平台对学习情况进行自测,进一步找出自己知识的弱点,明确自己应加强的知识点,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可以在讲课之前对内容进行预习,并为学有余力的同学开设数学建模训练,为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做充分准备,培养学生解决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2.5 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

篇10

一、微观经济学课程特点

 

微观经济学是人类市场经济知识积累的结果,是多代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运作规律不断深化认识的总结和概括。它不仅具有严谨的理论性,而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学好这门课程有助于训练学生的经济思维和技能,培养分析经济问题、做出理性决策的经济头脑,并为学生后续有关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微观经济学课程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具体表现为“三多”,即教学内容中名词、概念及术语多,使学生感到枯燥乏味;二是曲线多,各部分内容中涵盖了大量的较为复杂的曲线图形,使学生望而生畏;三是记忆性的内容和规律多,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进而失去学习的信心。而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沿袭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思维定式,忽略了从实践到理论的根本转变,未能有效的与专业和实际相结合,学生在学习中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结果是教师教得很辛苦,学生学得很痛苦。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理念,转变角色,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以发展能力为目标,全面深化教学改革并加以实践。

 

二、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特征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模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它强调学生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在探究完成任务或解决问题的驱动下,在自主和协作的环境中,在讨论和对话的氛围中进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培养了实践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教师的角色是学习情景的创设者、学习任务的设计者、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学习方法的指导者。任务驱动教学法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给了学生充分的自由,成了学习的主体,改变了“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以教定学的教学模式,创造了以学定教、学生主动参与、自主合作、探索创新的新型的学习方式。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在微观经济学课程中的实施

 

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主要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需求供给理论、消费者行为、生产者行为、成本、市场类型与厂商行为、分配。根据这六个理论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结合生活和社会实际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和专业特色,通过有机融合,设计出一系列具有典型代表性的任务,将其交给学生自己完成,学生在收集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完成任务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提高综合素质和能力。

 

(一)任务的设计

 

在任务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以下七个方面。(1)任务能否与生活和社会实际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相结合;(2)任务能否让学生感兴趣,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3)任务能否很好地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自主学习;(4)任务在完成过程中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5)任务能否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

 

(二)“任务”的布置

 

1.创设情景。情境创设有多种形式:问题情境、任务情境、演示情境等,其中任务情境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情境。如在学习低碳经济模块时,课前让学生自己查询低碳经济的背景资料,找到实施低碳经济的原因。而演示情境则能将学生引入情境,如在学习消费者行为模块时,通过播放学生感兴趣的购物狂等一些视频,并结合自身平时购物中遇到的各种情况,体会和了解在消费中物品效用、预算以及外界刺激对消费者带来的影响。

 

2.下达“任务”。在上述设置的情境下,导入课前设计好的与当前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任务”。例如学习需求供给模块时,让学生查询“豆你玩”、“蒜你狠”、“盐王爷”等一系列网络热词及其背景资料,要求学生分析产生这些热词的原因,并找到需求供给之间的矛盾,得出结论。既巩固了所学知识,同时又为后续章节的学习作好了铺垫。

 

3.自主学习。首先由教师对“任务”进行介绍,并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由学生展开课堂讨论,要求学生明确自己的基本思路。引导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学生通过对“任务”的分析和探索,寻求完成“任务”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协作学习。首先将“任务”以不同的问题方式提出,再将“任务”分配到各小组,分组情况视学生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和性格特点进行自由搭配。主要以互补、促进以及协作为主要目的,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与修正,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理解,有利于学生组织恰当的学习活动和形成有效的学习方式。

 

5.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后,由小组中一个成员介绍自己团队解决任务的方案,而其他团队则充当评委,对该团队解决任务的方案进行热议、质疑,由该团队成员共同来答疑。在各方意见的冲突中,让学生找到自己方案中存在的不足。然后,通过教师的提示,进一步明晰解决任务的最佳方案,最终形成汇报材料。

 

6.巩固促进。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已学会将知识内化为能力,并将各个知识点串联成珠,对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在巩固的基础上进行衔接、交叉、类比、延伸和再生。同时培养和训练了学生的经济思维,拓展经济常识,拓宽知识面,使学生能够运用经济知识解释经济现象,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之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三)任务的评价

 

评价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评价,二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具体表现为是否完成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及熟练应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同学间相互协作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及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评价主要以激励为主,可采用小组内学生自评和小组间互评,让学生去发现错误,自己及时纠正错误,鼓励学生的求异思维和创新思维,而教师肯定性的评价,可大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篇11

在经济学中,对这一问题最为精湛而深刻的分析出自于马克思。他从商品二重地存在这个简单的事实出发,看到商品一方面作为特定的产品存在,在其存在形式中观念地或潜在地包含着自己的交换价值;另一方面商品作为表现出来的交换价值(货币)存在,又抛弃了它同产品的自然存在形式的一切联系。“这种二重的、不同的存在必然为差别,差别必然发展为对立和矛盾。”而“商品的特殊的自然属性同商品的一般的社会属性之间的这个矛盾,从一开始就包含着商品的这两个分离的存在形式不能互相转换的可能性。商品的可交换性作为同商品并存的物存在于货币上,作为某种和商品不同的、不再和商品直接同一的东西而存在。”①这便在第一个层面上展现了货币作为一种商品,在商品世界的矛盾运动中分离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在这一层面上所形成的表象是,货币发展的最初起点是以一切实在的产品和劳动而形成的。但应该看到的是,在那些打上了货币烙印的直接作为消费品或生产工具的商品身上,商品是由于自己的特殊使用价值而成为货币;而在作为贸易品的商品身上,即为着用它再去交换其他商品而换进来的商品上,则是由于它充当了货币而获得自己特殊的使用价值。也正是这种不是作为消费的对象而是作为流通的对象商品,被人们最经常地作为需求的对象换进来,成为最初充当货币的商品,表现了货币是和其他商品一样的商品,同时又不是和其他商品一样的商品的性质。这样,在本质上作为一切价值代表的货币,使物的价值同物的实体分离了。

——————————————

①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92页。

作为交换价值最初的表现形式的物物交换,不是每一种物品都能和任何一种物品相交换的,也就是说,交换价值这一规定还没有支配整个生产,还没有使产品成为交换价值。它的消失和它的发生都是偶然的,是由偶然的需要、欲望等等决定的。交换的扩展和稳定,要求有一种一般的、不依赖于每一个人特殊生产的交换手段,超越直接的产品形式。可见,货布存在的前提是社会联系的物化,它首先是表现一切交换价值的平等关系的东西:一切交换价值在货币上都是同名的。我们由此得到了一个警句:“一切商品都是暂时的货币;货币是永久的商品。”①在产品或活动成为商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交换价值成为货币的过程中,“货币内在的特点是,通过否定自己的目的的同时来实现自己的目的;脱离商品而独立;通过使商品伺交换价值分离来实现商品的交换价值;通过使交换分裂,来使交换易于进行;通过使直接商品交换的困难普遍化,来克服这种困难;按照生产者依赖于交换的同等程度,来使交换脱离生产者而独立”。②

在这一分析的基础上,马克思以商品拜物教的理论,揭示出了一个更为重要而深刻的分析:即人们的劳动交换同时也是一种精神的交换。“货币代表一种社会关系,不过采取了一种具有奇特的社会属性的自然物的形式。”③这种拜物教的神秘性质,既不来源于商品的使用价值,也不来源于价值规定的;而只是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④商品的交换是以对劳动的抽象为前提的,“而在实际交换中,这种抽象又必须物化,象征化,通过某个符号而实现”。⑤这样,交换过程使产品成为商品,商品成为交换价值,产品开始在头脑中取得了二重存在。“这种观念上的二重化造成(并且必然造成)的结果是,商品在实际交换中二重地出现:一方面作为自然的产品,另一方面作为交换价值。也就是说,商品的交换价值取得了一个在物质上和商品分离的存在。”⑥这两者之所以能够并存,只是商品取得了二重存在:“除了它的自然存在以外,它还取得了一个纯经济存在;在纯经济存在中,商品是生产关系的单纯符号,字母,是它自身价值的单纯符号。”因此,商品作为价值的自身和作为产品的自身是不同的。价值不仅是商品的一般交换能力,而且是它的特有的可交换性。 “作为价值,商品是一般的,作为实际的商品,商品是一种特殊性。”⑦可见,产品作为交换价值的规定,便产生了一个同商品界本身相脱离、而自身作为一个商品又同商品界并存的交换价值,这就是货币。从而,“商品作为交换价值的一切属性,

————————————————————

①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94页。

②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96—97页。

③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99—100页。

④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89页。

⑤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88页。

⑥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89页。

⑦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85页。

在货币上表现为和商品不同的物,表现为和商品的自然存在形式相脱离的社会存在形式”。①事实上,被用作交换媒介的商品,只是逐渐地转化为货币,转化为一个象征;而在发生这样的情况后,“这个商品本身就可能被它自己的象征所代替”;因此,货币在其完成形态上,是作为“交换价值的被人承认的符号”,“作为商品的象征”而存在的。②

这一事实充分表明,“一旦货币成为同商品并存的外界的东西,商品能否换成货币这一点,马上就和外部条件联系在一起,这些条件可能出现可能不出现;要受外部条件的支配。”③为了弄清货币本质上的社会涵义和制度性关联,对货币的分析就必须超越货币在完成形态上的某种具体形式,而扩展为一个全面性的分析。尽管马克思的整个经济理论都立足于劳动价值论的基础上,但是,仅把货币的本质归结为劳动的产品形式,仅从某种特定的物质形式来理解货币的存在,实在是对马克思的一种误解;并往往使人们过多地忽略了马克思对货币存在“非物质性”的表述。

马克思曾明确指出:“既然交换价值是表示消耗在物上的劳动的一定社会方式,它就像汇率一样并不包含自然物质”;④“商品形式和它借以得到表现的劳动产品的价值关系,是同劳动产品的物理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物的关系完全无关的”;⑤货币在“价值形态上蜕掉了它自然形成的使用价值的一切痕迹,蜕掉了创造它的那种特殊有用劳动的一切痕迹,蛹化为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的同样的社会化身”。⑥“因为从货币身上看不出它是由什么东西变成的,那么,一切东西,不论是不是商品,都可以变成货币”。⑦一切投入流通这个巨大的炼金钵的东西,再出来时都成为货币的结晶;流通不断地把货币像汗一样从每一个毛孔中渗出来。这样,由货币(或特定的金银形式)所体现的这种社会存在,就具有了一种邻近又超越社会财富真正因素的物质或商品的侧面。

————————————————

①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90页。

②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91页。

③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92页。

④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99页。

⑤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89页。

⑥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28页。

⑦ 马克思:《资本论》第l卷,第151—152页。

某种实物形式作为货币而存在的基础,甚至也不在于它所具有的使用价值或直接有用性。尽管经济学的货币理论假设,货币是由效用交换的过程提升到价值标准的地位而形成的,但实际上,最初充当货币的不同实物形式,往往是由它们所拥有的非经济因素及其它们在各种仪式中的实质性位置,及其一起进入特定民族共同体社会生活的不同方式.使它们与这个民族中其他类型的财产相区别而获得货币地位的。货币也由此获得了一种权力,成为了沟通社会与经济之间的一种制度性手段。“随着生产的社会性的发展,货币的权力也在同一程度上发展,也就是说,交换关系固定为一种对生产者来说是外在的、不依赖于生产者的权力。最初作为促进生产的手段出现的东西,成了一种对生产者来说是异己的关系。生产者在什么程度上依赖于交换,看来,交换也在什么程度上不依赖于生产者,作为产品的产品和作为交换价值的产品之间的鸿沟也在什么程度上加深。”①进而使“货币对个人的关系,表现为一种纯粹偶然的关系,而这种对于同个人个性毫无联系的物的关系,却由于这种物的性质而赋予个人对于社会,对于整个享乐和劳动等等世界的普遍支配权”。②这样,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的分析,以现代社会为基点提供了一个关于经济过程的文化层面的经典论述,揭示了被嵌人生产过程之中的系统的社会是如何通过货币形式,而在生产者对商品的偶象化和移情意识中获得表现的。然而,这一具有深刻意蕴的洞见,并未被经济学充分理解,而是在人类学的场地中得到了广泛的接受和运用。

如用于特罗布里恩岛库拉交易圈中的交换手段——红色贝壳项链“索拉瓦”和白色贝壳手镯“母瓦利”,在其本身并无直接经济有用性的同时,却拥有一种社会身份的认定和稳定的非经济的社会涵义;与此并存的“财富标志”,也是用“希罕并难于获得的”材料并花费“大量时间和劳动”来制作的、而“几乎没有任何实际用途”的“仪式使用的大斧斧身”;③劳姆(Laum)则证明了《荷马史诗》中著名的牲畜货币不是从牲畜作为实用产品的任何用途中产生,而是从牲畜在献祭和仪式性的聚餐(圣餐)中所具有的神圣意义里产生的。他还从赎罪仪式的收费中引出了等值(相同价值)概念,从象征性替代的仪式中引出了价值象征的概念,从仪式中散发圣餐引出了价格的概念。尽管人们把一些古代货币看作装饰品并从其装饰目的中产生其价值,但劳姆也明确地论证了装饰不能被视为终极的心理范畴来接受,而且装饰品事实上基本是巫术护符和象征。④人类学的诸多资料都表明:“被无文化民族用作货币的物体中很少是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是给展示它们的人带来声望。”⑤同样也可以看到的是,“金银根本不是必要的使用对象,所以它们也被排斥在直接生产过程之外”;“金银的使用价值的性质就在于它应是某种多余的东西”。⑥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明确地表示:“在商品流通的初期,只是使用价值的多余部分转化为货币。这样,金和银自然就成为这种多余部分中财富的社会表现。”⑦货币作为剩余使用价值的特点,隐含着金钱即声望,而声望与实际无用的“剩余使用价值”关联的观念,揭示出把真正人性的需要与无用的(非理性的)需求区分开来的必要性。“金和银同别的财富形式的区别何在呢?不在于价值量(因为价值量是由其中物化的劳动量决定的),而在于它们是财富的社会性质的独立体现和表现。”⑧似乎可以这样说,金钱的本质是其绝对毫无价值。因为以合理用途和真正的人类需要来衡量,现代经济中的金银和古代经济中的贝壳、狗牙或羽毛束毫无区别,雅普岛的那些“即使在海下也继续象征着价值”的巨大石盘与诺克斯堡地下的黄金也并无不同。在某种充盈着社会文化和制度性涵义性的实物形式向货币形式的转化中,在无价值的东西向昂贵的东西的转化中,许多具有深邃洞察力的学者都看到了作为货币完成形态的金银所具有的文化和制度性涵义。

——————————————————

①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91页。

②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71页。

③ [美]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贵州人民出版社中译本,1994年版,第263页。

④ [美]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贵州人民出版社中译本,1994年版,第263、264页。

⑤ Herskovits M.J.,Economic Anthropology,New York,Knopt 1952,P.214.

⑥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458页。

⑦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150页。

⑧ 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第649页。

当然,需要指出的一个事实是,经济学也并未完全放弃这一方面的思想努力。如国际通货理论的权威波尔.爱因齐格(P.Einzig)曾为了弄清包括“金问题”在内的现代通货问题的本质,以数年时间完成了《原始的货币——从民族学、历史学和经济学的角度分析》一书,就受到了经济人类学者的高度评价。①古代经济的权威海希尔海姆(Heichelheim)指出,在古代近东地区附加于金银之上的价值,本质上具有巫术一宗教的性质;约翰.洛克对这一现象的表述是“人类同意给金银赋予一种想象的价值”;凯恩斯也在其《货币论》中充分承认,现代经济附加在金银之上的想象的价值,是从宗教领域中衛生出来的,他曾写到:“古老埃及祭司的巧计使这种黄色的金属充满了其有魔力的特性,这至今也没有全部丧失。”①

应该看到,货币形式在财富的名义下,真正渴望获得的实质上是对人的权力。而其经济上的重要结果,便是创造了“超出需要的财富形式”。③正是对这种超出需要的财富形式的渴望,改变了事物的固有价值,而这本来仅仅取决于事物对人的生存的有用性。在此,我们再次看到了货币形式所展现的所谓现代“理性”的虚假性,正是这些理性原则,使我们一直把某些最令人厌恶的人类品质抬高到最高美德的地位,使我们没有胆量按照金钱动机的真实价值来评价它。这昭示着,从人类的本性需要和人的真正的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关于交换价值的,同时需要一种关于使用价值的科学,以便使人能摆脱异化,摆脱社会的奴役,把外在化了的经济活动同人的发展的真正需要联系起来,而最终实现人向其本质的回归。更重要的是,它使我们看到,货币存在的本质,可能并不仅仅在于其所谓的“经济性”规定,只有同时把握住货币的“制度性”涵义,才能对货币存在的本质作出全面的审视。

————————————————

① 参见[日]栗本慎一郎:《经济人类学》,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7年版,第115页。

② 参见[美]诺尔曼·布朗:《生与死的对抗》。贵州人民出版社中译本,1994年版。第264—265页。

③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440页。

经济学从一开始就作出的许多有价值的探索,也是具有启示意义的,它看到了交换经济资源的所有权是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当我们把引导权利转移的这种安排称作交易系统时,一个交易系统是由、法令、传统习惯和各种促进付给的手段、工具所组成的。在几乎所有已知的社会中,人们看到了某些特定的资产、物品,经常充当间接的连结环,频繁地出现在交易链中。这些资产、物品就被称之为交换媒介。而当某种交换媒介经常性地使用,并排除了其他物品充当潜在的或现实的媒介和支付的作用时,这种物品就被称之为货币。经济学在个体交换中看到,货币的有用性在于它使使用信息经济化,并带来了交易成本的概念。这样,经济学分析的一个基本假定是,货币需求的部分原因在于出现了与生产专业化有关的收益。只要人们的生产与消费直接相联,或者说人们同时专业化于生产领域和消费领域,交换媒介就没有必要存在;而且,只要专业化分工和交换中的信息使用是无成本的,交换媒介也没有必要存在。从直接的易货贸易和相对迂回的交易比较中,可以很好地认识专业化的间接物流中所可以产生的利得。在直接的交换中,所交换的商品必须在时间和空间上巧合,即便获得了这一条件,若商品是不可分的,也会出现交换的困难。这样,人们的交换面临着两种选择:或者为了直接交换而花费一定的成本来搜集信息,以确定他们商品制作的质量和对特定商品的需求,用经济学家的语言就是试着发现特定商品的实际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或者就是在他们的交易链中加人间接连结环,以获得有关质量信息而降低交易成本。如果人们愈多地交易同一种资产,有关成本就下降得愈低,最终绝大多数交易者所面临的交易成本结构是可以比较的。一旦买卖双方作出某些安排来降低不确定性和改善期望价格时,某些商品就开始充当专门的交换媒介了。假设每个交易者都拥有一份最初的资源禀赋,假设交易成本与交易量成正比,把交易成本纳入交换模型。那么,交易者在追求最优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选择范围是很广的。他的问题是,在挑选最优的一组商品或在确定消费计划时,如何找到一个最优的交易结果并确定最优的信息成本该是多少。交易成本类型不同,所得到的付给体系就不一样,有些是货币型的,有些是非货币型的。这一理论分析指出的是,货币并非从来就有,而在同一个经济中可能同时存在着几种交换体系。

经济人类学对解释现代社会的基本主张之一是:尽管市场经济的原则支配着整个现代社会,但是在这个社会的许多方面,依然可见大量的文化延留的母斑。货币表现就是其中最为耀眼的一个。当然,作为社会深层的某些存在物的影像或象征,除了货币以外还有其他许多东西。但在所有的影像或象征中,只有货币,才成为财富的化身;才拥有社会性权威并具有强烈的拜物教性质;才能够穿梭于交换的并在历史上被普遍地当作“物神”来顶礼膜拜;才能够成为统摄社会的物。货币作为显现在社会制度表层上的所有物象中的一个最为重要的“规定物”,它的运动和性质是标识社会基本性质的主要因素。离开了对货币本质的这种社会涵义和制度性存在的考察,是不可能对人类社会的经济过程作出全面审视的。

二、货币的功能差异

溯源于古希腊的西方思想长河,使亚里士多德在技术意义上对现象的,成为了经济的一个重要起点。如在工9世纪得到的对货币功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经典论述,前三种都可追溯到亚里士多德的阐述。亚里士多德的货币理论是想解释货币是什么,货币做些什么。但他对“”和“公正”的聚焦,以及逻辑分析和善良生活的理想出发点,使其强调了货币为克服直接交换困难的目的性功能和货币作为商品的物质性基础,而忽略了货币在最初形式上就具有的社会性规定。不幸的是,这竟演化为经济学的教条。货币理论在经济学中被局限在某一社会经济中货币有哪些经济功能的上,进而把这种特殊对象物的“货币性”作为衡量“货币”所有不同形式存在的标准;显现了经济学货币理论的重大缺陷。这种缺陷,使人们对货币功能的理解长期制约在一个极其狭隘的空间。如在经济学对货币所归纳的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经典功能中,人们虽然看到货币在其不同的功能发挥中,可以表现为“观念的”或替代性的“符号的”存在,即始终不愿放弃货币在金银实物形态上的“商品性”定位。

应该看到,货币在执行其不同职能的过程中,随着这些职能的独立化而得到了特殊的存在形式,并独得了不同的符号指向。例如,货币作为交换手段的符号指向,是其“五个性财产”的表达,是它成为储备,成为“未来的一般生活资料的保障:货币是无需要的人用来占有财富的形式也就是人们用来占有多余的部分,即占有财富中无须直接作为使用价值的部分的形式等等。货币既是对未来需要的保障,又是超出需要的财富形式”。①而货币作为尺度职能的符号指向,则在形式上一般具有民族的、的限制。拿铸币来说,它起初无非是金的一定的重量部分;后来加上花纹作为保证,作为重量的名称,所以还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作为价值的外形即标志的花纹又使价值符号独立化,并通过流通机制本身取代形式而变为实体;在社会的独立权力即国家的干预和保障下,货币在这种职能中自行分立并能升华为纯粹的价值符号。从而,货币在铸币形式的符号指向中,丧失了它的“普遍性,而具有民族性、地方性”;“它取得了一个政治头衔,并且在不同的国家可以说操着不同的语言。”②这样,货币的存在被概念地当作一种“超现实的物”;而货币职能及其符号的独立化,必然使中的货币表现出功能的差异性。

其实,只要理解到货币所具有的一种邻近又超越社会财富真正因素的物质或商品的侧面的这种社会存在的本质,就能清晰地了解到“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的这句名言,前半句道出了这种存在与表现的关系本质,后者仅仅是对人类历史中一个特殊的运动过程所造就的一种具体的社会习惯或文化模式,并且这种模式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空中获得了支配性地位的观念表达,或者简洁地说,是对“欧洲文化中心”的一种观念反映和陈述。如果还能进一步理解金银的“无用性”或“无价值性”,那么也能清楚地看到,当人们把货币的贮藏手段功能定位在金银上时,贮藏的实质并非金银的“实物性”或其自身的“物质有用性”,而是社会赋予它的一种“权力关系”的价值。一旦这种社会的赋予发生位移,用于货币贮藏手段的“实物”也就不可避免地随之变更。贮金与古代社会中的贮贝,甚至与社会中更为常见的对纸币这种被克纳普和韦伯称之为“官许凭证”③的保有,实在是没有什么本质性的区别,唯一的不同仅仅反映了“权力赋予”的社会情境的变化。如果说,纸币这种纯粹符号的货币形式具有价值不稳定的特征,那么,今天摆放在精致橱窗中的、价值不菲的金银珠宝饰品,在60年代的大陆,当特定的社会情境赋予它们某种阶级性的“秽物”涵义时,其所表现的价值同样也是一落千丈,在当时昆明菜市的地摊上,一个质地精美的翠玉手镯,普遍不能与100斤大米等值。在社会情境的变化中,当人们从“保值”的角度,或者把金银珠宝这类货币的“实体”转换成“官许凭证”的纸币或其他物品时,或者在面临通货膨胀的可能和现实而把纸币转换成金银珠宝和各种各样的、耐用的和日用的商品时(这种转换不是为了现实的或即时的使用,而是为了获得未来的更多的使用或转手),都共同展现了贮藏的实质就在于为了获取支配未来的权力;反映出货币贮藏是对超越人的真正和直接需要的剩余积累的追求。这种积累的动力来源于把人的享乐延迟到永远延迟的未来,这种没有真正目标的从而也没有止境的追求,实际上表现着把金钱视为人本身,从而把现实的生命转移到不朽的、然而却没有生命的物体上来克服死亡的一种社会性幻想。同样,当世界货币的功能定位在金银上时,仅仅只从实物的或商品的形态上来作出理解也是不够的,在更深层的涵义上,货币存在的这种特定的物质形式,实际标志着一种强势文化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支配地位的确立。

————————————————

①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440页。

②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76页。

③ [德]马克斯·韦伯:《经济与社会》.商务印书馆中译本.1997年版,第101页。

事实上,货币表现出不同的功能,甚至表现为目的本身,不过反映了货币在不同的领域发挥不同的功能,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的职能扩展。波拉尼以“有限目的货币”(Iimited purpose money)和“全目的货币”(all purpose money)概念,强调了货币的社会性规定,货币在不同社会中的不同用法以及货币在这些社会中所发挥的不同功能,并以对货币作为沟通社会与经济之间的一种制度性手段的描述,形成了对经济学货币理论的重要补充。

作为一种“涵义论”系统存在的货币,它不同的用法通常体现在各种不同的对象物上;仅仅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构架中才变成一种“全目的货币”,使其所有者能得到所有的生产要素:土地、劳动和劳动工具。从交换意义上看,货币的三种职能(支付手段、价值尺度和标准、交换手段)在这一框架中联合运作并一体化;但在其他的交换和贸易形式中,货币只存在于三种职能的任何一种或其他两种职能上。假设这三种职能从一开始就同时出现并成为每一种货币形式的特征是不对的。以波拉尼的观点,经济学家——以及那些追随其引导的历史学家和人类学家——在其把用于分析“自由和价值创造”的市场的现代形式及其货币形式的观念投影到交换和货币的每一种形式上时,便隐藏了事实。从而也能理解,当他们依据规范一般化商品交换的因素和机制来力图实现互惠和再分配的非市场基质的理论化时,为什么会遭遇失败。

有限目的的货币存在于经济人类学的不同研究实例中。如存在于特罗布里恩德岛库拉交易圈中的“货币”,在拥有能购买各种物品的交换手段功能的同时,还能给参加库拉交易并持有这种“交换价值”——即便是暂时持有——的人带来一种社会身份的认定和稳定。又如在罗塞尔岛的贝币——达普币中,不同种类的达普币有的只能与猪交换,有的则可交换新娘。在罗塞尔岛,交换手段就这样分别地对应各种特定的商品,不用说全目的货币,就连一般的交换手段也不存在。在非市场经济中的货币有时甚至按照人们在社会上的身份地位而区分为不同的种类,形成所谓富人货币与穷人货币的分离。可以说,这种连一种经济功能也被分解承担的有限目的货币形式,是非资本主义经济中的一个普遍存在;甚至在现代社会中,也可找到其存在的踪影。最为典型的莫过于前苏联社会中的卢布:在20世纪初期的苏联社会中,虽然卢布用于家庭经济间的各种交易,但却被严格界定在国家允许的范围内。无论是在商店用卢布标价的手提包,还是家庭间的互助,卢布都不是像资本主义社会中的货币那样用作一般交换手段,而仅在形式上反映其作为交换手段的局部性质。卢布在此最主要的作用是充当手段。中央经济计划、生产计划、利润、工资、税收、商品价格等等,全以作为计算单位的卢布表示。但是,手提包的生产者并不以在竞争市场上的商品出售为目的,产量和价格也主要由中央计划决定,尽管企业也采用计划指标,但指标使用的目的主要是防止产品质量的下降和职业道德的败坏,当然也就谈不到市场经济的竞争。这样,商品的“出售”和卢布的“购买”,都成为中央管理的财产分配计划中的一个环节,卢布承担着作为“指令的运营手段”的社会功能。基本上表现出一种分配手段和管理手段的性质。

全目的货币意味着某种具备了从交换手段开始的货币的全部经济功能的具体货币形式,这只发生于其在社会上被普遍地当作财富的一般代表的货币的具体对象物形式上。浪漫主义可把货币媒介的交换过程描述为冷酷无情的金钱关系代替了人类丰富多彩的紧密关系,然而,正是“在这种形式上,财富完全摆脱了地方的、自然的、个人的特殊关系。”①“作为财富的一般代表,作为个体化的交换价值,货币也是一种双重手段,它使财富具有普遍性,并把交换的范围扩展到整个地球;这样就在物上和在空间上创造了交换价值的真正的一般性。”②交换双方彼此只代表“交换价值本身的抽象的社会的人而发生关系”,即交换“借助于社会过程取得了无差别的形式”,“在从前的形式中掩盖着交易的那种适意的外观就消失了”。③这样,货币成了“无个性的”财产。如马克思所说,“我可以用货币的形式把一般社会权力和一般社会关系、社会实体,随身揣在我的口袋里。货币把社会权力当作一件物品交到私人手里,而私人就以私人的身份来运用这种权力。社会联系,社会的物质变换本身通过货币表现为某种外在的东西。”④

有限目的货币和全目的货币的分析,揭示了交易、货币和市场在本质上各有其独立的起源;进而暗示着这种独立起源并不局限于交易、货币和市场,其他大部分经济制度从起源上看,几乎都可独立发生。在现代市场框架中,许多经济制度表面上似乎不可分割地连结为一体,但实际上,它们的这种连结不过是在掩盖着各自不同本质起源的基础上的一种功能连结而已。自19世纪以来在“市场经济”分析中产生的经济理论,把交易、货币和市场视为“三位一体”的幻觉就这样被打破了。

事实上,马克思也曾阐述过历史上货币在不同社会中所发挥的不同功能。它既可以表现出“凡是在货币本身不是共同体的地方,货币必然使共同体瓦解”的情况,⑤又可以在货币已成为流通的前提和结果,是流通的一个要素,是流通设定的一种东西,成为共同体的要素——既是一切人赖以生存的一般实体,又是一切人酌共同产物的情况下,起生产作用,成为“社会形式发展的条件和发展一切生产力即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的主动轮”,⑥使其对共同体的瓦解转化为涉及个体的瓦解。所有这些都表明,货币作为交换价值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使经济交换从物物交换的情境制约中解脱出来。它使交换在原则上不再同任一特定的场所连结在一起;使人们能跨越时一空地组织和调整“产品”和“存货”。这样,货币成为了“贮存和转化资源的手段”,“扩张的手段、时一空延伸的手段,因而也就是权力工具”。⑦这种制度性的货布存在,具有一种决定和调动整个社会生活的无形的、幻想般的力量;而其所以能发挥把社会整合为一个统一体的功能,又是与社会的传承因素紧密相关的。因此只有通过对货币的象征系统或货币的现象学的分析,才能深刻而全面地透视货币的存在。

————————————

①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430页。

②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第175页。

③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429页。

④ 马克思:《经济学手稿1857—185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下,第431页。

篇12

一、基于创新教育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般认为,对于“创新”的研究始于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家熊彼特(1921,1934,1942)。熊彼特认为创新就是将关于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英国学者弗里曼(1987)将创新概念扩大到包括发明、创新和创新的扩散三重概念,将创新分为渐进式创新、突变式创新、新技术体系和新技术经济范式。而最新的理论研究认为,创新是新的生产要素的创新,更为重要的是依靠无形要素实现要素的新组合。依据这一理论,知识和人力资本成为创新的基础,特别强调人力资本对知识积累的重要性。在这一理论背景下,创新教育就应当成为一种必然选择。培养大批优秀的创新型人才服务于社会,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核心任务,也是高校生命力和发展力的关键所在。

所谓创新教育,是指以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为基本价值取向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创新教育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教育发展趋势,其核心目标是培养创新型人才。

具体地说,经济学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树立以下几方面的教育教学理念:

一是因材施教。坚持以学生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要求,分类培养,突出个性,全面发展。强调通识教育,强化学科专业基础,倡导自主发展,形成学术导向型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双轨制”发展目标模式,进行分层分类教学。

二是学思结合。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味地读书而不思考,就会为书本所累,被书本牵着鼻子走,从而为书本表象所迷惑而不得其解。知识是静态的,要提倡学生学会思考、深入思考,在思考中将知识转化为素质和能力。

三是知行合一。“知行合一”是明代大思想家王阳明的教育思想,即不仅要认识(“知”),更应当实践(“行”),唯有把“知”与“行”统一起来,方能称其为“善”。在传统经济学教育中,存在着严重的“知行分离”现象,理论经济学被讥讽为“黑板上的经济学”。要对此认真反思,反复探索,努力克服“知行分离”教育观,按照“理论有用、实践为重”的指导思想,高度重视和加强实践教学,帮助学生从书本和课堂中解放出来。

四是开放融合。所谓开放,指经济学教育要广泛吸取古今中外一切优秀的教育思想、理论与方法,为我所用。所谓融合,包括知识、素质和能力的融合,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教学和科研的融合,不同学科和知识体系的融合等。

二、基于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在分层分类的教育体系下,地方院校的经济学类专业面临着来自研究型大学和高职院校两方面的压力:如何根据自身资源禀赋条件,主动适应社会需求,自觉遵循高等教育规律,确立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

在分层分类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作为以本科教育为主的地方财经类大学,既不能像综合性重点大学那样,完全按照精英教育的模式培养学科学术型人才,也不能像职业技术学院那样,一味突出职业技能,培养实务操作型人才;而应当综合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两方面的特点和优势,走符合自身实际又具有学科特色的发展道路,即按照“打好宽厚基础、全面增强素质,通过交叉复合、培养知识迁移与转换能力,加强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努力培养具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经济学人才。

具体地说,要贯彻因材施教的教育教学理念,在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和要求的基础上,实行分类分层次培养。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专业选择空间,学生入学后前两年按学科大类完全打通培养,以夯实基础;两年后根据学生个人特长、兴趣和未来就业取向,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分别允许学生在院系专业组内、学科大类内、经济管理类之间以及在全校范围内选择专业,进一步拓展学生的选择空间。根据经济学的特点,形成以学术创新为导向的理论经济学学术人才培养方向和以就业创业为导向的商务应用经济学人才培养方向。对不同学生开出不同的“菜单”,因势利导地进行分层分类教学:对渴望继续深造、准备考研出国的学生,安排的课程侧重于理论基础、方法原理、学科发展的深入研究;对毕业后直接进入就业市场的学生,安排的课程注重于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实用性,在教学中着重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和应用能力的培养与训练,提高学生对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努力提高就业层次。

三、基于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方案

根据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全面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夯实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知识基础,是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知识和素质结构的内在要求。为此,南京财经大学的具体做法是,推行“2+2”培养模式,建立“平台+模块”课程体系,即:前两年按照学科大类完全打通培养,建立通识教育课程、公共基础课程、学科基础课程和实践教学“四位一体”的经济学大类基础教育平台,夯实学科基础;后两年分别建立专业课程模块,学生根据个人意愿和志趣进入不同专业课程模块学习,分别由模块所在的专业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完成相关培养过程。

1.按照“通、宽、厚、透”要求搭建通识教育课程平台

通识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是:在本科教育阶段构建以素质教育为取向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在最基本的知识领域为学生提供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精品课程,推进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与经济管理等专业知识之间的融合贯通,贯彻“通、宽、厚、透”的基本要求,为学生提供科学方法论、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综合素养类基础知识。

2.按照“分类教学”要求搭建公共基础课程平台

大学英语继续实施“1+1”教学改革,提升平台,优化模块,不断探索与专业教学的有效衔接。第一学年完成四级英语和六级英语的学习与训练任务,第二学年停开原普通大学英语课程,代之以各种模块选修课。数学公共基础课坚持分层分类教学,根据不同要求,制定相应标准,给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较高平台;为数学基础较差的学生提供符合经济学类专业数学教学大纲基本要求的平台,分别编班组织教学。计算机公共课实行统一目标下的多维度考核,适应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大学语文着力提高学生的文学艺术鉴赏能力、沟通能力和写作能力。

3.按照“交叉融合”要求搭建学科基础课程平台

专业教育课程体系由学科大类共同的基础课程即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程构成。专业基础课程由若干门理论经济学课程、应用经济学课程和管理学课程组成,由学生在一、二学年中完成学习任务。除了包括教育部第一届经济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1998年确定经济学

类专业8门核心课程(包括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国际经济学、金融学、计量经济学、财政学、会计学和统计学)外,增加管理学原理、财务管理、市场营销学等管理学类课程。

4.按照“一体化”要求搭建实验实践教学平台

实验实践教学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贯彻“知行合一”教育理念的必然要求。实验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验教学和实践教学两部分。实验教学包括课程型实验、专业型实验和综合型实验三大类型。课程型实验是理论课程中的单项实验,旨在加深学生对理论概念、原理和规律的理解;专业型实验是针对学生所学专业开设的专业技能综合性实验教学课程,强调学生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的培养;综合型实验旨在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实践教学包括:认知性实践、文献综述、毕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理论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自觉寻求新理论,探索新方法,在实践活动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进而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实际培养和全面提升。

5.按照“主、精、特、复”要求建立专业课程模块

在“平台+模块”课程体系中,前两年搭建基础教育总平台,后两年分别建立经济理论与方法、经济应用与实务等专业课程“模块”,学生可分别选择进入不同专业课程模块学习,分别由模块所在的专业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完成相关培养过程。专业课程模块包括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专业主干课是专业所特有的、在自己特定领域和学科向纵深发展的专门化课程,专业选修课则可以使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在专业上继续拓展和延伸。为了加强经济学专业学生的理论基础,要强调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这两大理论经济学课程的重要基础地位和作用,《资本论》导读、中级微观和中级宏观等提高内容都应是经济学专业的主干课程。

6.按照文化传承创新要求推进职业发展教育、创业教育、第二课堂活动的一体化

我校强调“三商”(智商、情商、灵商)并举、“五能”(外语、计算机、沟通、写作、专业技能)并重、“四学会”(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以“挑战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为重点,以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艺术团体和高水平社团建设为主体,以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不断加强学生的创新技能培养。

四、基于创新教育的人才培养过程

贯彻“学思结合、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从过去的“以知识为中心”转变成“以能力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把传统固定的教学过程转变为教学互动的选择性过程,把传统的知识传授过程转变为以能力培养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全面引入现代教学方法和技术,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通过引入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合作性学习等现代教学方法,改变过去落后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引入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全面改造传统经济学学科专业,改造传统教学管理模式,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实现经济学信息资源的互通共享和经济学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引入本科生导师制度和助教制度,使教师更好地对学生因材施教,进一步加强专业指导和学术引导。例如,引入助教之后,师生可以就某一问题以讨论、角色扮演、论坛等多种形式进行探讨,形成“边干边学”的有效学习路径,让学生在参与中形成创新思维并提升其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基于创新教育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

篇13

一、基于“双主模式”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提出

“主导―主体”教学系统设计模式,简称 “双主”模式,是在奥苏贝尔“有意义学习理论”、“动机理论”、“先行组织者” 教学策略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指导下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系统设计模式。

这种模式不同于国内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也不同于西方国家单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双主模式”是在弥补了以上两种教学模式方式的不足基础上,又吸取了两种方式的长处而形成的一种教学模式。此模式将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有机结合,避免了在教学过程中因为单纯使用一种教学设计模式而产生的教学时单方面(教师或学生)主宰教学而出现的“满堂灌”或“盲目学”的现象,使学生能够采用更合理的学习策略掌握学习内容和提高自学能力,优化了教学过程。

“双主模式”即在讲授为中心的课堂上采取了“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学生的主体性。任务驱动型教学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新型教学模式。从学生的角度说,任务驱动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它从浅显的实例入手,带动理论的学习和技能操作,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教师首先把教学内容巧妙设计隐含在单个的具体任务中,让学生以分组或独立完成任务的方式领会学习的核心内容。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体现了“主导――主体结合”的“双主模式”的教学设计原则,它避免了在以教为主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中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地位体现的相互矛盾,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在高职院校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实施基于“双主模式”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微观经济学是人类市场经济知识积累的结果,是多代经济学家对市场经济运作规律不断深化认识的总结和概括。微观经济学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基础课程,其特点主要表现为“四多多”:第一,理论比较抽象,教学内容中名词、概念及术语多。在课程中因为经济规律属于社会科学,不像自然科学那样可以在实验室内再现,学生由于缺乏社会实践经验,对于理论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第二,曲线图形较多且复杂。微观经济理论的研究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其理论的得出与变化,可以通过坐标图来形象直观的再现,便于说明理论的存在与发展。因此,在各个模块中涵盖了大量的较为复杂的曲线图形,再加上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每一经济现象发展变化的因素繁多,因此,对学生来说有些问题理解起来不太容易,这就使学生望而生畏;第三,数学知识运用多。在微观经济理论中,许多经济理论的得出,都是通过数学推导得来的,这对数学知识掌握一般且缺乏应用能力的学生来说,掌握这些知识也有一定的难度。第四,记忆性的内容和规律多,这就使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无从下手,抓不住重点,进而失去学习的信心。

三、在高职院校微观经济学课程中实施基于“双主模式”的任务驱动教学法

基于微观经济学课程自身的特点,综合基于“双主模式”的任务驱动型教学法的优点,从2006年开始笔者尝试在学院不同经济专业的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实施任务驱动型教学法,得到了学生的一致认可,收效良好。

首先,根据各个专业的教学目标和课程地位的不同,整合《微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设置教学情境。《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分为六个部分,分别是:需求供给理论、消费者行为理论、生产者行为理论、成本理论、市场类型与厂商行为、分配理论。根据这六个理论部分之间的内在关联,结合经济生活和社会实际中的热点焦点问题,以及各个专业的特色,设计出了诸如“豆你玩、蒜你狠”;“如何理性消费”等一系列的教学情境,并且结合各个模块的重点难点知识,设计了教学任务供学生完成。在任务的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以下七个方面。(1)任务能否与生活和社会实际中的热点焦点问题相结合;(2)任务能否让学生感兴趣,激发学习新知识的兴趣;(3)任务能否很好地应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并引导和帮助学生完成新知识的自主学习;(4)任务在完成过程中能否有效地促进学生之间的沟通与协作;(5)任务能否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和学以致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