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5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会计服务市场前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二)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要求健全内部控制制度,进一步完善会计制度体系。党的十六大指出,要继续调整国有经济的布局和结构,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为了完成这项工作任务,除了要建立新型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外,还要继续推进国有资产的合理流动和重组,推进国有企业的战略性重组,更积极地实行抓大放小的方针。无论是组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推行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还是按“三个有利于”的原则,对没有市场前景、没有资源或者没有竞争力的大企业,以及数以万计的一般中小企业,通过兼并、破产、资产重组等逐步退出市场,或者通过多种形式放开、搞活、转制,都对会计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一方面,对组建的企业集团更要加强内部管理和会计核算,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另一方面,则要进一步完成会计制度体系,以规范企业破产清算、兼并、资产重组、改制等经济业务的会计处理。
(三)健全市场体系,要求会计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得以发挥。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始终存在矛盾。合理地配置资源,就是要有效地将经济中的各种资源配置于不同的地区、行业和具体的企业,以便通过生产来最大限度地满足的需求。要在更大程度上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就要建立健全现代市场体系,通过市场价格来引导和调整资源的流动。从我国现阶段各类生产要素的稀缺程度看,资本在大多数领域仍是最稀缺的资源。要使资源真正得到合理配置,必须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的改革开放和稳步。而会计信息是资本市场的血液。企业通过对外提供真实和完整的会计信息,通过提高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可以吸引投资者,从资本市场输入血液,获得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因此,要健全现代化市场体系,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需要进一步加强会计工作,包括发展壮大我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
(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对加强会计监管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六大要求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市场经济秩序好坏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否健康发展。近一个时期以来,国内外接连发生的企业财务欺诈案,留给人们许多思考。从会计监管角度讲,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会计监管不是应该削弱,而是应该加强。这里不仅包括政府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还包括对注册会计师以外的其他会计从业人员的监管,以及对市场经济主体的会计行为的监管等。
(五)健全现代市场经济信用体系,要求提高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党的十六大要求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信用既属于道德范畴,又属于经济范畴。良好的社会信用是建立规范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最根本的一点就是要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作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力量,会计从业人员和会计中介机构在整顿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中应有所作为。
(六)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要求我国会计、审计标准进一步与国际惯例协调,要求我国会计服务市场更加开放。党的十六大指出,要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适应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我国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并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拓宽发展空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可以预见,国外资本进入国内市场的规模将会扩大,国内企业对外投资的金额也将会增加。无论是为了改善国内投资环境,还是减少国内企业对外投融资成本,都要求我国会计、审计标准作进一步的调整和改革。此外,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作的承诺,也要求我国会计服务市场更加开放。
(七)深化财税体制改革,要求深入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党的十六大提出要通过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这就要求继续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加强对财政收支的监管,建立公共财政框架。完善预算决策和管理制度,就是要完善预算编制,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健全预算审批制度。与此相配套,要求深入研究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改革,为将来建立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体系奠定基础。
(八)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要求加快会计人才的培养。经济发展及工业化、现代化的实现,都取决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和大量合格人才的培养。人力资源特别是人才,比任何其他资源都重要。作为发展技术和培育人才的基础,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会计人员是专业人才。我国现有会计人员虽然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但相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会计人员素质提出的更高要求,还需要不断新知识和新技能,接受再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二、与时俱进,全面开创我国会计事业新局面
为顺利完成党的十六大对会计工作提出的新任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会计“发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开放要有新局面,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为总要求,全面开创我国会计事业新局面。
(一)加快建立适应新形势的会计监管体系。良好的会计秩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顺利运转的前提。整顿和规范会计秩序是今后较长时期内会计工作的一项重要。学习领会党的十六大报告精神,加强会计监管工作,就是要加快建立适应新形势的会计监管体系,即单位内部监管、社会监管和政府监管三者有机结合的会计监管体系。第一,就单位内部监管而言,除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外,还要建立适合本单位实际情况的内部控制制度,并使其有效地发挥作用,以确保单位资金的有效运行和安全完整,在制度上防范会计违规行为发生。第二,就社会监管而言,既要充分发挥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的作用,还要结合发挥新闻媒体的监督作用。与此同时,还应探讨遏止会计作假的措施,加大单位会计作假的成本。第三,就政府监管而言,要从履行对全社会责任的高度出发,研究制定新的切实有效的措施,对所发生的危害市场经济秩序并进而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新时期经济建设目标实现的各种会计违法违规等行为,要严厉打击和惩罚。
(二)加快建立和完善、审计标准体系。党的十六大提出的体制改革和经济的各项重大举措,都对会计标准体系建设提出了新要求。在改革开放以来会计标准建设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会计标准建设要有新突破。第一,会计标准制定原则的运用要有新突破。长期以来,我国会计标准的制定始终坚持既符合国情,又能与国际会计惯例相协调。在会计标准制定实践中,基于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阶段,市场还有待完善的客观情况,在会计政策的规定和会计计量基础的选择上,针对特定情况,采取了一些必要和应急的特殊措施。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全面推进,市场体系将日趋完善。相应地,在会计政策规定和会计计量基础选择方面,可以适时考虑市场发展的因素。对于符合通行商业惯例的交易或业务,可以考虑引入公允价值计量概念;而对于明显不符合通行商业惯例的交易或业务,则应规定特殊的处理。第二,会计标准的制定模式要有新突破,构建充分利用国内外人力资源,发挥其各自的专业优势的新框架,这是保证会计准则质量的重要措施。第三,会计标准的制定要有新突破。近年来的会计标准改革,主要集中在工商企业,对于工商企业以外的其他企业(主要是企业)以及非企业单位(主要包括事业和行政单位)的会计标准建设相对关注不足。党的十六大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金融体制和财政体制的进一步改革提出了新要求。这不仅要求会计标准制定的内容要有新突破,如着手政府会计和非营利组织会计,还要求对现有会计标准中不符合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内容及时进行调整和补充。
在加快建立和完善会计标准的同时,还要不断地制定和新的审计标准,并在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已的审计标准进行修订,尽快建立和完善审计标准体系。
(三)加强会计诚信建设,全面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准。信用体系是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第一,应加快研究制定会计人员道德规范,并广泛开展宣传;推广企业财务会计信息等级评价制度的试点经验;研究建立企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和注册会计师诚信档案;第二,进一步提高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独立性是注册会计师执业的灵魂。注册会计师缺少诚信、丧失独立性便没有存在的必要。要确保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只依靠教育是不够的,要强化相关制度的建设,研究制定职业道德准则体系,推进《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的贯彻实施,将执业机构或执业人员的不良记录记入诚信档案。第三,加强注册会计师协会建设,不断提高协会的自律监管水平。
(四)加强会计教育,完善会计人员评价体系,全面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会计事业的发展,要有高质量的会计从业人员。第一,要尽快制定会计人员能力框架体系和继续教育实施方案,以国家会计学院为基地,开辟会计教育正式渠道,引导和规范会计培训市场。第二,要充分利用先进的会计教育手段,大幅度提高会计教育的质量和效率;第三,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完善会计人员评价体系,为市场经济发展遴选出合格的、高质量的会计人才。
(五)加强会计国际交流和合作,使会计对外开放水平上一个新台阶。会计国际交流和合作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的组成部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跨国资本流动迅速扩大的今天,加强会计国际协调势在必然。我们既要认识到存在的机遇,还要看到面临的挑战。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发展既为我国会计标准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参照,使我们赢得了时间,同时还节约了我国制定会计标准的成本。机遇和挑战并存。在会计国际协调方面,我们不能盲目乐观,要对照搬照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发达国家会计准将造成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为了应对会计国际协调浪潮对我国的冲击,我们应该争取主动,一方面将我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和,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反映给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另一方面,积极倡导建立国际对话和沟通机制,增进与国外会计同行的相互理解。
一、非审计业务的STP分析
STP理论是由美国营销学家菲利浦・科特勒在美国营销学家温德尔・史密斯提出的市场细分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得出的,即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市场定位,是一种营销战略。
非审计业务的定义是相对于审计业务而言的,在以往的非审计业务研究中,潘巧燕[1]在《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非审计业务初探》一文中对非审计服务的概念及执业范围作了如下界定:非审计业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向客户提供的除了会计报表审计等鉴证业务以外的其他各种业务,包括资产评估、咨询服务、绩效评价、税务、会计记账、政府采购招标等。这便造就了非审计业务类型的多样性,在这里,将利用STP理论对事务所的非审计业务进行市场定位分析,找到适合国内事务所发展的业务市场。
(一)市场细分
由于受自身条件限制和消费者需求不同,没有任何一个企业可以满足整个市场的全部需求。目前国内整个非审计服务市场业务类型老套、无新意、无特色,这必将造成社会有效资源缺乏。所以针对消费者需求的不同对会计师事务所市场进行细分,开展适合自己的非审计业务尤为必要。
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决定了非审计业务类型的多样性,但国内市场上的非审计业务主要有两大类:会计税务咨询类和管理咨询类。据此将非审计业务的类型作为细分的变量,市场可以分为财会税务咨询业务市场和管理咨询业务市场两大块,接下来我们再对两块市场进行分析,确定目标市场。
(二)选择目标市场
选择目标市场就是评估各个细分市场的有效性、可行性、吸引力,在所有细分市场中做出选择,选择自己的目标进入市场,放弃其他非目标市场。
有效性是分析细分市场是否具备了企业进入的基本条件。大中型的企业因自身有专业的会计服务体系和会计税务人员,并不需要会计师事务所提供非审计业务,即使有少数的小型企业需要财会服务也只是因为暂时缺乏财会人才而暂时需要的。而管理咨询业务会随着企业不同的发展阶段而拥有不同市场,故就非审计业务而言,管理咨询业务更具稳定性。
可行性的评估标准主要有两个:与企业目标的一致性和企业内部资源的支撑性。对会计师事务所而言,目标都是发展非审计业务。关于内部资源,虽然前期管理咨询业务市场处于劣势,但可后期弥补。故两个细分市场都满足可行性条件。
吸引力主要分为宏观环境吸引力和竞争吸引力两方面。宏观环境看,国家出台的政策中鼓励事务所发展非审计业务。竞争吸引力角度看,管理咨询服务基本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却可以为事务所带来高额的收入。故从吸引力来看,管理咨询业务较财会税务咨询业务更具优势。
C上,不管是从收益角度还是从发展前景的角度来看,管理咨询业务都是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发展非审计业务的不二选择。
(三)产品定位
产品定位是指将企业自身的产品或服务与市场上的其他竞争性同类产品或服务区分开来,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选择,并清理市场上的销售泛滥局面。
检验定位是否有效有三个基本标准:独特性、必要性、可信度。只要满足一个标准就是有效的,满足的标准越多,定位越有效。
独特性就是“找到洞,并赶在别人之前填满它”。开展国内市场少有的管理咨询服务,根据企业自身情况提供定制的管理方案,弥补现今国内非审计服务市场的漏洞,这是财会咨询做不到的。
必要性是正确认识消费者需求,现在注重并愿意投资于管理的公司越来越多,故具有开展管理咨询业务的必要性。
可信度与定位的信誉度有关,是指你的产品定位可获得的消费者的信任程度。就管理咨询业务而言,国内的事务所应努力发展特色化服务,提升业务质量,形成差异,体现“人有我优”的特点,让消费者切实看到优势,提高可信度。
目前来看,管理咨询服务至少是满足独特性和必要性两个标准的,可信度标准在今后的发展中也将逐渐满足,故管理咨询服务的市场定位的有效的。
二、非审计业务基本问题及分析
由于非审计业务类型的多样性,再加上本文第二部分的STP分析基础,接下来将针对最具有发展前景和最具有代表性管理咨询业务发展中的基本问题进行分析。
(一)核心竞争力弱
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最早是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在《公司核心竞争力》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2]
而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归根到底是业务人员,故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便是人力资源。
国内会计师事务所的执业人员大多是“三低”人员,即层次低、学历低、素质低。而今,会计师事务所想要开展非审计业务需要的是多元化人才。但现在的会计师事务所正处于招人才难,留人才难的“两难”尴尬境地。并且,国内会计师事务所市场仍是传统的审计业务所占领,其人才也大多服务于审计业务,对非审计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机制及机构还有待完善。
(二)配套服务能力差
配套服务是指会计师事务所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服务,包括审计服务和非审计服务。首先,企业是一个看重长远发展的集体,企业管理者必须要着眼于未来,对如何能够在巩固现有的市场基础上寻求发展进行规划。由于注册会计师做审计业务是反应经营业绩的真实合法性,是做历史工作,并不能满足企业解决未来的问题的需要,更违背了管理咨询业务诞生的初衷。
其次,国内越来越多的事务所选择和大型事务所合作,以吸收合并的方式成为分所,便可以承接IPO审计,IPO审计是一个需要一站式服务的项目,IPO首发只是最终的一个过程,首发之前还会有一系列的审计和非审计服务,这些都需要事务所有提供配套服务的能力。另外还有并购项目,进行重组或不良资产处置时,都要求非审计业务是配套的。
(三)业务拓展受阻
非审计服务伴随着争议而诞生,很多专家学者认为会计师事务从事非审计业务的会破坏审计业务所必需的独立性。尤其是“安然”事件爆发后,人们更是将审计失败全都归咎于非审计服务的存在,于是美国政府迅速出台了《2002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以法律文件的形式正式禁止注册会计师为其审计客户同时提供一系列的非审计服务,将非审计服务的业务范围缩小到了极致。安然事件和SOX的出台让本来就对非审计业务影响审计独立性有顾虑的会计师事务所更加不敢贸然开展非审计服务,严重制约了国内非审计业务市场的发展。
国内的非审计服务起步晚,规模小,对管理咨询业务的重视程度远不如发达国家的重视程度。我国大型会计师事务所将上市公司的上市前辅导作为事务所非审计业务发展的重点方向和赢利点,并将此I务作为争取上市审计业务的手段,作为附带的服务提供,不单独收费,可见对管理咨询类业务的重视程度远低于对审计业务的重视程度。
(四)缺乏先进的管理模式
内部管理模式越健全有效,企业发展就越好。而国内事务所与“四大”相比较,内部管理模式最欠缺的就是品牌理念[4]。企业应利用好品牌这一无形资产来创造价值。好比顾客在购买东西时,假定同种商品价格等其他条件都是相同的,人们绝对会优先选择有知名度的品牌商品。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事务所,客户在首次选择服务的时候,有知名度的会计师事务所便成为优先选择。但是国内事务所在管理咨询这样的新型业务中恰恰是缺少品牌来引导。
另外,非审计服务是一项收入与所承担的风险不成比例的业务,特别是管理咨询类的服务,注册会计师几乎不用承担任何风险却可以获得比审计服务更高的收入,为了避免引起内部矛盾,会计师事务所的首要任务是应该做好审计人员与非审计业务人员之间的收入配比工作。
三、突破途径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以下六个发展对策,不当之处还请各位批评指正。
(一)大力培养复合型人才
在当前的形势下,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市场应开扩宏观视野,着力于在培养审计人才的同时,培养打造高复合型管理咨询业务人才。高端的审计业务人员是打造高端非审计业务人员的基础,在培养管理咨询人员的同时,也达到了培养审计人员的效果。
非审计业务范围的广泛性,要求事务所在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同时,还必须根据自身的发展方向引进专业的人才,并对非审计人员根据不同项目进行分组分类,打造各类非审计业务专业人才。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管理机制和完善的人才培养体制,加强人力资源和技术资源的积累,使事务所逐步形成复合型的人才结构,为实现服务多元化和创建特色服务奠定基础。
(二)增强配套服务能力
将审计和管理咨询业务形成配套服务,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5],如此事务所和被审单位能有效降低服务成本,实现共赢。
对于被审计单位来说,注册会计师在对被审单位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已经对被审单位的管理结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等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被审单位聘请之前提供审计服务的注册会计师来提供管理咨询服务会比另外聘请专业中介机构提供管理咨询服务更加节约成本,所以就此看来,配套服务是有绝对的市场前景和存在的必要性的。
而对于会计师事务所来说,注册会计师在为被审单位提供审计服务的基础上在进行管理咨询服务,不仅能够减少时间,还可节约人力,从而有效降低成本,甚至有可能降低来年的审计成本,故一站式服务在成本方面有极大的竞争优势。
(三)大力拓展业务范围
要想发展管理咨询业务,首先,事务所就应该打破传统的观念,大力拓展非审计业务的范围,努力学习西方发达国家的非审计业务发展模式,去粗取精,尝试开展管理咨询等高端服务项目。
关于事务所的发展方向,国家在2010年就提出过相关政策,鼓励事务所积极发展非审计业务。2010年2月10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会计师事务所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新领域业务拓展工作方案》中重点强调了拓展会计师事务所新业务领域的必要性,提出在巩固传统领域审计业务的基础上,大力开拓新型鉴证业务,积极开发非审计业务品种和市场,力争用8年左右的时间,使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收入比重达到5:5。[3]
同时,鼓励将事务所之间的合作方由有限责任改为合伙制,这样合作双方所承担的责任也就由有限责任变为了无限连带责任,达到督促责任双方严于律己,加强事务所风险管理的目的。
(四)改善管理模式
好的管理模式是优化资源配置的前提。针对目前国内的会计师事务所没有成立专门的管理咨询业务部门和没有专门的非审计业务人员等问题。笔者建议大型的有能力的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往集团化的管理模式发展,直接在集团下设子公司,不影响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独立性的同时还可以兼顾各子公司的发展。同时,还可以下设一个管理咨询业务人才的培训机构,为自己集团员工提供培训的同时,也可以在市场上承接培训的业务,为整个集团带来更高收益。
针对中小型事务规模较小、资源较少、业务量少的问题,笔者建议将业务部门化。随着审计业务量的增大,尽可能成立专门的管理咨询业务部门,避免因审计业务繁忙而错失非审计业务的情况发生。同时还应该处理好审计业务和管理咨询业务之间的资源分配和利益分配问题,在业务报酬的分配上应该体现灵活性、公平性,避免事务所内部矛盾的产生。另外,可通过制定管理咨询业务的操作规程来保证服务质量。
(五)发挥特色,形成品牌并做好市场营销
品牌是能力的代表。就事务所的长远发展来看,事务所之间的竞争必定会逐步演化成为品牌的竞争。由此看来,特色和品牌在事务所的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
但是,品牌效应的形成过程必然是漫长的,贵在坚持。当业务量比较小时,品牌效应也较小,但当业务量逐渐增大,业务范围逐渐扩大之后,品牌效应也就随之而大。所以,笔者建议,事务所应该抓住自身特点和优势,加强品牌打造,将擅长的某一项或者某几项业务做精做专,成为特色非审计业务并形成差异,争取做到不可取替,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让好声誉好品牌为事务所带来高收入[6]。品牌形成后,做出有效的市场营销方案来带动品牌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会计师事务所市场竞争如此激励的背景下,非审计服务将会是会计师事务所寻求自身发展的必然产物。事务所必须认识非审计业务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通过改善自身条件来孕育非审计业务的发展,摒弃审计业务是事务所收入主要甚至唯一来源的局面,使审计业务与非审计业务互惠互利,从而促进事务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邢晟.对会计师事务所开展非审计服务的理性思考[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0(5):90-92.
[2]何文玉.事务所开展管理咨询服务的思考[J].中国注册会计师.2007.11:66-67.
[3]赵玉洁,张廷茂.我国会计师事务所混业经营的思考[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4.9.25(5):89-91.
[4]李海江.中小会计师事务所拓展非审计业务的现状与完善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5,189.
1899年7月17日,NEC的创始人岩垂邦彦与美国西部电气(WE)合资成立了日本的第一家合资公司: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这时期的NEC公司的生产管理体制是完全模仿WE的成熟做法,按照WE的采购合同来进行材料、工具的采购,这样使得NEC公司在当时的日本取得了较先进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在当时的日本率先按照标准化的程序来开展生产经营活动。
为了能继续领先于同行业者,公司由技术部门协助,按照从业者的熟练程度进行分级管理,各级从业者均建立相应的作业标准以供别的同级从业者进行参考模仿,低熟练度的从业者也有向高熟练度从业者学习的范本。
有了标准的作业模式,相应的在标准的作业模式下就会出现标准作业时间,每位从业者都要按照标准的作业模式在标准的作业时间内完成工作,这样就可以保证工作的高效优质性,技术质检部门也要从这两方面对各部门的从业者进行评价考核,适当奖惩。
用实际作业时间与标准作业时间对比进行管理,便能对品质、交货期、成本进行有效的量化管理,对于那些能严守标准作业时间,同时高质量完成工作的从业者给与发放奖金形式的鼓励,对于那些不能在标准作业时间内很好完成工作的从业者,要进行一定的惩罚。严格按照标准作业程序在标准作业时间内完成工作,这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直接劳务成本,按照WE公司已有的标准管理流程,又使得NEC公司在初创期就节约了大量的间接成本和费用。
全面预算
二战后,日本作为战败国,百废待兴,在这一阶段,日本政府励精图治并获得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大力援助,NEC公司处在良好的政策环境和“人心思上”的氛围中,市场需求旺盛,销售大幅度上升。
1951年,NEC公司通过子公司国际标准电力公司(Internatl Standard Electric,简称ISE)重新持有日本电力公司3%的股权。同时也恢复持有制造电力通讯用电线电缆的住友电工15%的股权,通过股权收购,NEC成为独立公司,主要从事通信企业。据1985年统计,NEC公司集成电路销售额世界排名第一,企业的营业总额增长是战前的三百多倍。
1946年1月,日本政府允许大企业开始恢复生产,在此之前NEC公司的母公司也由WE转变成了ITT,公司又一次从变革中吸取到了新的能量。
1953年,从三田事业部开始便推进起了双重标准成本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将标准成本法的目的分为两个:一个目的是进行存货计价(为财务会计服务),另一个目的则是进行成本管理(为管理会计服务)。该方法把存货评价目标和成本管理目标辩证统一的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双重标准成本制度中存在着两个标准成本,一个是评价产品存货额的成本标准,另一个是管理成本管理的标准成本,以存货为评价目标的标准成本是设定一个为了尽量不出现成本差异的可达成可实现的标准,但是成本管理目标的标准成本却是要设定一个基本上不容易真正实现的,期待出现成本差异的一个理想值。也就是说这个制度同时具备着存货评价和成本管理两重功效。
与此同时,NEC公司为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拉开了声势浩大的SQC(统计品质管理)和ZD(Zero Defect)活动,这使得从业人员通过自主的目标管理活动,时时都在进行品质向上、耗损降低、削减成本的工作,让从业人员自己想办法找创意去解决困扰着管理者多年的疑难病症,最终取得了惊人的可喜成绩。在此之后,NEC公司从单一的只关心成本管理慢慢转移到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下的成本费用控制制度。
NEC为了扩大生产,增加投资,增添机器设备、存货和劳动力,主要从企业的成本与预算控制、成本形成因素分析、成本价值最低化、成本全员参与等几个方面进行成本管理。
一是NEC在企业内部,按照企业采购、生产、销售科学分解成本构成的几个主要因素,并精细测算每一个要素在企业成本总额中的比重,以抓住重点削减主要成本。二是在科学、合理地分解成本要素后,NEC公司将新产品成本的目标值最大化降低,大到企业协商洽谈小到生产车间管理的每个螺丝帽、行政工作中的每页纸张,都进行精细化管理,最大程度压缩成本空间。三是NEC企业管理层做好投资决策,实现符合市场规则的适度规模经营,降低企业成本。
精细化
到了2001年,由于整个宏观环境不景气,此时的NEC公司处于紧缩状态之中,产品滞销,生产能力过剩,出现财务危机。
为了渡过难关,NEC公司提出了精细化成本管理理论,采取精确控制成本预算支出,对成本费用进行精确管理,尽可能减少现金流出,具体采用了以下的几方面成本战略:
1、准确定位产品成本。一是NEC公司对产品的定价采取了多种方法,如:以市场为基础导向,根据产品供求关系,相应调整产品价格的决策、方法并以产品成本为基本参考尺度并以预测产品初期投放市场所能够获得的利润水平来制定产品价格等手段。准确的预测产品成本,以成本为基础的定价成为NEC公司当时预测产品和市场的最基本的方法。它直接关系到定价决策的准确性,对企业扭负增赢,取得良好经济效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详细、准确、合理的定位产品成本信息,有力地保证了NEC公司产品定价部门依据这些信息制定出合理可行、有竞争力的产品价格。二是出售剩余劳动生产能力,进一步节约维持成本。三是精确预测市场,削减存货,节省存货管理成本。四是精简本部机构和削减海外分支机构,达到提高组织效率,降低人工成本,节约管理费用的目的。五是对公司债务进行优化组合,降低财务成本费用。
2、优化组织架构。NEC公司将因投资机会减少而出现闲置资金,相应的增加到研究与开发的投入,积蓄新的技术能量,等待经济复苏或出现战略机遇时,以便掌握市场先机,掌握主动权。此外,NEC公司还在准确预测的前提下,进行逆向操作,通过洽谈、拍卖的方式将没有市场前景的业务卖掉。如:连续卖掉了安藤电气股权,法国Thomson SA的股权。此外NEC还卖掉在境外的美国、巴西和苏格兰的工厂,以及日本国内的三家工厂。而雷射印刷事业则卖给了富士,电浆显示器事业卖给了Pioneer,印刷电路板事业则交由与凸版印刷合资的事业经营。三星NEC电脑显示器的公司股权则卖给合资对象三星公司,与通讯相关的七家子公司,与电脑有关的五家公司最后通过重组合并成一家。此外,在日本和美国各收购了四家软件企业。虽然每家的规模都不大,但却能够保证NEC公司集中投入资源领域中的专业企业。经过这一番重组并购之后,NEC公司的企业新架构逐渐明朗,1999年至2001年,其软体服务市场平均每年成长13.5%,而硬体销售每年平均衰退7.8%。
精确控制
NEC公司的成本分为人力成本、生产固定成本和经营可控成本三大类。
控制人力成本的主要方法是控制从业人员人数,同时管理好从业人员的作业时间和作业效率,减少无效工时的产生。
生产固定成本则包括:办公费、水电费、办公室(厂房)租赁费、车辆租赁费、办公设备租赁费、特许权使用费等,这一部分成本基本上每年稳定发生,一般不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
经营可控成本则拆分为:国内差旅费、海外差旅费、会议费、交际费、维修费、印刷费、翻译费、运费、保险、办公耗材、律师费、财务费用、教育培训费、图书资料费、广告宣传费、销售促销费用、客户服务费、费等等,该部分成本则是NEC公司每一个预算单元都严格控制的部分,它的发生会严格按照事前申请、事中审核与控制、事后分析评价的流程来处理。
NEC公司有着严格的费用审批的承认基准,每一笔开销无论大小都必须按照承认基准的规定来进行审批,否则,财务部门不会对未按承认基准审批完毕的单据进行付款行为。
例如:不满1万元的一半费用的支出,要由行政部门的高级经理和总经理审批 事业部门责任部长审批 财务部高级经理最终审批即可;1万元以上不满10万元的一半费用的支出,要由行政部门的高级经理和总经理审批事业部门责任部长和责任总经理审批财务部高级经理和财务部总经理最终审批方可;10万元以上的一半费用的支出,要由行政部门的高级经理和总经理审批 事业部门责任部长、责任总经理、地区总经理、事业领域本部长共同审批 财务部高级经理、财务部总经理最终审批方可执行。这样严格执行承认基准的优势就是既杜绝了某类不正当的经营行为,又控制了经营中的相应风险,还使得公司的每一项费用都能严格按照预算进行有效控制。
管理系统
NEC公司现有的成本管理系统主要包括: 标准成本管理系统、个别成本管理系统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