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5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口腔医学治疗技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消息
全国口腔卫生工作研讨会在杭州中国口腔医学信息 召开(92)
中国居民口腔疾病发病率依然很高(96)
全球华人口腔医学大会“与您携手共创未来”中国行上海站活动完美落幕(97)
新“上海市公共卫生3年行动计划”——小学生将免费获口腔预防性治疗(97)
2010年上海仁爱国际口腔种植新技术研讨会在沪召开(97)
美国口腔病理学会主席JohnM.Wright教授到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交流讲学(98)
中国台湾大学医学院孙安迪教授到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医黏膜科进行学术交流(98)
“卫生部第Ⅲ类医疗技术·放射性粒子近距离治疗口腔颌面——头颈部恶性肿瘤技术学习班”成功举办(99)
武汉大学口腔医院首届“院长日”为患者现场解惑(100)
国内口腔文化发展引动无限商机(100)
北京口腔医学会民营口腔医疗分会成立(100)
中国社区口腔卫生服务新模式试水四川(101)
西南首个医疗器械产业联盟在成都成立(102)
《中国口腔医学信息》杂志学生采编部召开第2次工作会议(103)
华西口腔医学院第8届暨四川省第11次口腔医学学术会在蓉举行(104)
邱蔚六、张震康、王大章3位教授荣获国际牙医师学院杰出院士称号(104)
四川省第1届民营口腔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召开(105)
华西口腔医学院举行《华西口腔百年史话》第2版发送仪式(105)
专栏
林则——中国现代牙医学之父齐霞(93)
人物
中国口腔医学信息 琼宴话百岁,桃李芬芳仙龄比松鹤,福寿无疆——热烈庆祝张琼仙教授100岁华诞暨从医执教60周年(106)
会议通知
2010年第8届中国(上海)国际医疗器械用电机展览会将举办(107)
2010年第8届中国(上海)国际医疗器械展览会将举办(107)
2011年中国(西部)第10届国际口腔设备与材料展览会暨口腔医学学术会议将举办(107)
2011年中国东北第13届国际口腔器材展览会暨学术交流会将召开(108)
口腔医学专业在特大自然灾难中的作用李刚(45)
学生园地
华西口腔“超级牙医”系列活动隆重开幕(49)
河北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召开大学生就业形势研讨会(66)
山东大学口腔医学院举行全运会城市志愿者选拔活动(66)
湘雅口腔医学生论坛介绍(66)
专栏
华西口腔医学院地震周年举办“重建家园·成长树”感恩主题活动(50)
纪念5·12地震1周年——华西口腔医院深切悼念5·12汶川特大地震遇难同胞(50)
震后端午有感谢蟪旭齐霞周陈晨王骏(51)
震撼的启示——5·12周年有感刘敏川(51)
消息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成功为“坑面女”王娜实施第3期手术(52)
第12届《中国口腔医学年鉴》编委会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举行(53)
《InternationalJournalofOralScience》(UOS)创刊(53)
全国第4次口腔微生物译名会在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举行(54)
“2009年中国国际口腔医学大会暨设备器材展览会”和“2010年厦门全球华人口腔医学大会”信息(54)
第4次全国涎腺疾病学术会议在沈阳举行张健(55)HttP://
松龄鹤寿誉满杏林——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牙体牙髓科隆重庆祝岳松龄教授从医执教60周年暨90华诞张绮孙宁远(56)
第8届中国西部口腔医学学术会议隆重召中国口腔医学信息 开李春洁姚洋(56)
德艺双馨光辉永年——热烈庆祝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颌面外科王翰章教授90华诞暨从医执教60周年孙宁远张绮(57)
中国口腔医学博物馆开馆甘雪琦姚洋李春洁(58)
亚历山大正畸巡讲在杭州举行郑菲菲(59)
2009年益达校园口腔健康教育计划全面启动(59)
吉林大学口腔医学院种植中心举办吉林省种植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59)
山西省医师协会口腔医师分会1届3次会议在山西省口腔医院召开邓菁菁(60)
中国台湾长庚纪念医院陈国鼎教授受邀访问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院(60)
浙江大学研究生赴美国参加国际IADR会议张忻(62)
会议
第2届国际牙科研究协会泛亚洲太平洋联盟会议暨第1届国际牙科研究协会亚洲太平洋地区会议通知(61)
东北3省第10次口腔医学学术会议通知(第1轮)(61)
第9届贺利氏杯展评通知(62)
继续教育
牙周炎与全身健康关系暨牙周基础治疗病案分析研讨会将举办(63)
“残根残冠保存修复新技术学习班”开班通知(63)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及口颔面疼痛的基础与临床进展学习班将举办(63)
《根管治疗临床指南》出版(4)
《牙颌畸形的正畸早期矫治》出版(6)
《实用口腔诊所管理实践》出版(6)
《图解牙周美容外科实用技术》出版(13)
会议
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应用氟化物促进口腔健康研讨会会议纪要荣文笙(整理)(5)
第12届国际口腔修复学院(ICP)学术大会参会纪要姜婷(7)
消息
2007年中国国际口腔修复与种植技术学术大会暨材料器械展览会(天津)闭幕(8)
2007年“日进杯”口腔工艺技术展评暨全国口腔医学技术教育论坛简讯(9)
2007年“日进杯”口腔工艺技术展评获奖信息(10)
2008年中国国际口腔医学大会暨设备器材展览会学术交流与培训班通知(11)
2008年中国国际口腔医学大会征文通知(13)
热烈祝贺华西口腔医学院王翰章教授获第4届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医师奖”(14)
“第4届中国医师奖”颁奖典礼在京召开王兴等4名口腔医师获奖(14)
华西口腔医学院2007年“华诞续章相约口腔”迎新晚会举行刘瑶高倩华(15)
中国口腔医学信息 陕西省口腔医学会成立(16)
日本广岛大学赤川安正教授来华西口腔医学院访问暨进行学术交流(16)
教育部口腔医学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1次全体会议在华西口腔医学院召开杨尚春(17)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医学各分支学科之间,以及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交叉,相互渗透,产生了大量新兴的医学边缘学科。口腔设备学是近10年口腔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密切结合并在实践中逐步发展而形成的一门新的边缘学科。口腔科的日常临床工作主要以诊断与治疗为主,口腔科诊疗工作与口腔仪器设备密不可分,然而,口腔仪器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一名口腔大夫对就诊患者治疗效果评价必不可少的法宝,因而,口腔仪器设备的基本使用常识和日常维护保养常识,对于每一位口腔大夫来说是应该掌握的;另外,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口腔医疗仪器的设备,已经大量地引用了激光、超声波、微电子仪器等等高端医疗信息科技技术[1],使临床口腔大夫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这同时,也对临床大夫掌握仪器设备的操作技能提出了更高要求的。所以,开设口腔设备学这门课程在目前口腔医学专科教育中是十分必要。
1口腔设备学概述
1.1口腔设备学的内涵及研究内容 口腔设备学是近10年来随着口腔医学的发展,口腔医学与其他自然科学密切结合,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口腔医学新兴学科,是在总结口腔医学设备的产生、发展、使用,维护保养以及管理等基础上,综合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来探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口腔医疗设备的运行过程和发展趋势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是由不同学科的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如管理学、材料学和口腔医学等。口腔设备学主要研究的内容有:口腔仪器设备的产生和发展等规律;口腔仪器设备的常用有仪器的基本功能、仪器的结构原理、常用的基本操作、日常的维护保养、一般故障及其排除方法等;还有口腔仪器设备的管理,比如仪器装备的电子管理、应用信息管理、维修保养管理等等[2];此外,口腔医疗仪器安装的布局设计与实施、对整体标准环境的要求、口腔临床治疗要求的与临床操作标准姿势等也是归纳到其研究内容之一。
1.2口腔设备学的发展 口腔设备学是口腔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口腔医学各分支学科的重要基础,也是口腔医学当中具有自身学术价值和理论水平的一门新兴的基础医学学科。其发展除与口腔医学临床学科的发展相关外,还有其他学科如理工学、口腔材料学、口腔生物力学、口腔技工工艺学、社会学、经济学、口腔生物工程学、医院管理等,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特别具有理、工、医学相互交叉的鲜明特色。在当今世界,已有相当数量具有口腔医学、理工学和工程学等专业知识的人才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和教学工作[3]。
2口腔设备学课程的作用
2.1口腔设备学课程在口腔医学本科专业中开设的重要性 作为一名口腔医生,在临床的诊治过程中,始终离不开仪器设备,其设备规范性使用方法以及设备日常维护保养直接关系到仪器的正常运行、使用寿命和门诊业务的正常开展,影响着临床的医疗效果,因而口腔医生在设备维护保养及使用过程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4]。未来的口腔医生都来自于口腔专业的学生,所以在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中开设口腔设备学课程是培养新型实用型人才的需要。目前,口腔本科教育的课程计化中,缺少口腔设备操作的教学内容,因而,口腔专业的本科生在实习期间由于缺乏设备的基本相关知识,亦不了解操作常规,使用设备时容易引起医疗事故或者设备事故。为了更好地预防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本科教育当中,只有系统地让学生们系统地学习口腔设备的使用知识、正确使用以及设备日常维护保养,才能顺利开展临床工作,为毕业后成为合格的口腔医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2.2掌握口腔设备基本原理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口腔科新型先进设备越来越多,医疗系统部门所购置的设备一般要由口腔医生来做选择,因而,口腔医生需要具有口腔设备学的基本知识,才能不负众望,挑选到适合本院的使用、性能优良的设备,这样既能提高工作效率,又能保证医疗质量[3], 减少患者的负担。医疗设备用于诊治患者,其必须具有极高的可靠性[3],决定口腔设备性能的因素除了设备的质量以外, 还与日常的保养及规范性操作等有着密切关系。若在治疗过程中,口腔设备出现小故障, 这会给临床工作带来许多不便,如果在本科教育中,在学生时代,就已经对口腔仪器设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有所了解,在以后进入临床的诊疗工作过程中遇到常见的小故障,就能够自己动手维修保养,排除故障,提高诊疗效果。另外,我们培养的医学口腔本科生当中,有大部分学生是面向基层医院, 那里缺乏专职、专业的维修工作人员, 所以,针对口腔专业的本科教育来讲,口腔设备学课程的开设是必不可少的, 可以让学生再本科阶段,及已基本掌握维修保养的方法,是临床的诊疗是非常必要的。
总之,在口腔医学本科教育中,开展口腔设备学课程,让学生学习口腔设备学后,了解口腔设备的基本原理、操作常规、维护保养知识和简单的维修, 可以充分发挥设备的功能,顺利开展诊疗工作。我校从2005年就开始对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开设了《口腔设备学》课程,自从开设口腔设备学这门课程以来,普遍得到了学生、教师一致赞同以及相关教学部门的认可。
参考文献:
[1]孙雪梅,杨俊玉,徐德平.在口腔医学专科教育中开设口腔设备学课程的探讨[J].职业教育,2007,25(17):131.
[2]口腔设备学等新兴学科及其文献归类探讨[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5.
一、目前口腔医学生医患沟通存在的主要问题
1.重理论轻人文素养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模式,注重专业理论和技能知识的培养。现如今高专院校教学模式基本上仍为第一年学基础知识,第二年学习专业课,第三年实习,课堂学习时间居多,而在课堂和实训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 使得学生进入医院见习或实习后难以和患者进行沟通,无法有效的工作。
2.学生心理恐惧及不自信由于课堂和实训教学中,学生欠缺医患沟通的能力,所以在刚刚进入临床,实习或者见习过程中初次接触病人时都会产生恐惧心理,不知道应该如何向病人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 更有甚者,本来对后续的治疗操作掌握很好的,由于对自己缺乏自信不敢进行操作。患者在接触到这样的医生时,同样会产生抵触心理, 不配合医生的相关活动,造成患者与口腔医学生的沟通障碍。
3.患者对口腔医学生存在抵触情绪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患者的维权意识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患者对实习医学生存在抵触情绪。当然,患者存在抵触情绪也不是不无道理,一方面是对医学生的医疗技术不够信任,毕竟医学生接触的患者较少,经验不够丰富,诊疗过程中出现突发状况难以解决。另一方面则是与医学生沟通存在障碍,医学生上实验课期间所面对的诊疗对象大部分是模型,根本不需要沟通,直接操作就可以,所以当医学生面对真正的患者时,往往手足无措,不知道怎么开始,即使医疗技术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但学生们会想到老师当时没有教怎么跟患者沟通,万一沟通出现问题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甚至医疗纠纷的话,责任就更大了,以至于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基本不与患者沟通交流,直接导致患者反感,从而引起患者对口腔医学生的抵触情绪。
二、口腔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提升的几点建议
1.强化人文素质教育
伴随着科技的进步,医疗技术也在不断提升,然而人文素质教育却没有得到很好的重视,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提倡医生不仅仅要关注患者的疾病,更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社会等致病因素,在治疗疾病的同时,给予患者更加贴心的心理支持与心理辅导。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如果与医疗技术不相匹配,不能够根据患者的情绪、心理反应及时的做出沟通,对患者进行精神和心理上的安慰,极容易形成医患纠纷。因此,强化人文素质教育,增强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口腔医学生的道德情操,引导口腔医学生在学会做一名医生的同时学会如何做人,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关系,最终将口腔医学生培养成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品位的人格修养、高超的医疗技术的全面型人才。
2.强化情境教学实践
大量研究表明,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需经大量的实践。学生在校期间不但要学好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如何应对各种突发状况,传统的理论授课局限于知识的传授,忽略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之间的偏差,而设置不同的情境实践,更容易让学生接受,通过不同角色的演绎,使学生们由原来的被动式学习转变为主动探索,根据学生们自行设计的情境开展活动,形式多样,学生们更具有参与感,也给枯燥乏味的学习增添了色彩和亮点,使学习更加高效、更加具有针对性,从而消除口腔医学生对患者的心理障?K、树立自信。
医学包含了科学和人文的双重性质,将人作为中心轴,而人文属性的表达方式为尊重人的价值。口腔医学是医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口腔学科拥有自身独一无二的特点[1]。近几年来,生物医学科技在不断创新,人们的生活质量呈递增的趋势,而我国的口腔医学教育已融入越来越多的精英,可用大众化和平民化来表达,促进了我国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但由于目前医患关系不理想,新医学模式的转变已成定局,需要尽快提高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一、口腔医学和人文素养
口腔医学和其他医学学科存在很大差异,口腔医生在诊断和治疗患者时,大多数时间都是在椅旁用双手进行治疗操作,具有较强的独立操作性质,医患之间的沟通交流量也较大[2]。有临床研究证明,顺利的口腔诊断治疗过程均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医患相互沟通合作完成;若医患之间沟通不畅,会导致医患关系紧张。
人文素养将人作为中心轴,围绕人的生命和尊严来创造完美的道德主义,将勇敢追求美好的人生作为表达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的一种方式。人文素养是医学生必须具备的标准素养,将直接影响医学的成长和发展。
二、口腔医学生目前的人文素养状况
目前的大学生均缺乏人文素质,该现象已是公认的事实,包括口腔t学生在内,这一现象主要通过以下几点表现出来:(1)自身缺乏人文素养。其一,大多数学生高考的目的是考进大学,但进入大学后却感到茫然,无明确的奋斗目标。其二,无责任感,争强好胜,缺少团队精神。其三,因口腔专业学习压力大,往往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素质培养,导致学生在专业知识方面较强,在实际操作时欠缺火候[3]。(2)缺乏人文关怀已是常态。在患者诊断治疗的过程中,需进行适当的安慰和关心,单单是技术好解决不了所有问题,这时候便离不开医学生的人文关怀了。在口腔医学生当中,大部分学生人文素养水平较低,忽略患者的感受,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将患者技术化和物化,不能和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严重时甚至造成医疗纠纷。
三、提高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必要性
人拥有双重属性,分别是自然和社会属性,因此口腔医学是自然和社会人文科学技术的相互融合。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是新医学模式转变的必要条件;目前最为提倡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将自然属性和社会心理属性同等对待,该模式体现了在患者的健康和疾病方面,社会心理因素有重要地位,因此有此意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水平。
四、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方法
其一,增加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健全人格。目前的医学生风华正茂,这个阶段是改变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绝佳时期;故增加医学生的人文教育,培养他们的健全人格,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4]。其二,改变课程体系,更新理念。合理制定一些课程,将医学学科的知识和其他人文知识同等待遇,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有效方法。其三,加强学校与社会人文建设的力量。学校是医学生生活和学习的重要区域,而社会是一个大世界,和每个人都密切联系;可见,若大环境人文氛围提高了,对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很大帮助。其四,关注教师的人文素养。俗话说得好:“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学生的人文素养,也是教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直接表达方式[5]。可见,培养和创造一批人文素养良好的优秀教师,在提升教师名誉地位的同时,也促进了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是为医疗事业培养优秀接班人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胡晓潘,余占海.对口腔医学生人文素养的思考[J].中国医药导报,2011,08(17):138-139.
[2]马骏驰,胡建,顾卫平等.浅谈口腔医学生实习中的医患交流学习[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4):129-130.
口腔临床实习是口腔医学专业教育的重要阶段,对口腔医学生的塑型、发展以及成才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建立以及人们口腔保健意识的逐步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关注口腔疾病与医疗技术本身转向注重口腔治疗的品质与舒适。因此,在口腔临床实习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培养学生掌握扎实的临床知识和熟练的操作技能,还应把加强实习生人文素质教育、夯实人文关怀理念作为实现现代口腔医学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并予以高度重视。
1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人文素质是一种修养或能力,即做人的境界。人文素质教育则是指在特定的教育引导之下,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1]。口腔医学不同于其他医学学科,其特点是医生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多在椅旁完成,医生独立性强、医患交流直接。口腔实习生刚刚结束理论学习和临床见习开始接诊患者,既有对初入行业的新奇感、激动感,又有对诊治不确定的紧张感、不安感,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容易一“牙”障目,不见全身,忽视患者的切身感受。而口腔诊治过程中的环境、气味、声音、冰冷的检查器械等等因素都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牙科焦虑或者牙科恐惧等负性心理情绪[2],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期间又面临诸多医疗风险[3]。这种医生的“新”、风险的“高”和疾病的“痛”、患者的“怕”相互矛盾,制约了临床治疗的顺利进行以及疾病的康复。因此,作为教员,我们在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带教中要时刻注意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加强学生的人文修养,强调学生从以“患者”为中心的角度出发,对患者的烦躁和不安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尽可能缩短诊疗时程,实现诊疗全程医患的和谐相处。医学生在口腔诊疗服务中如果充分发挥人文素养,患者能够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关爱,情感上既得到满足,心理上也找到依赖,在这样的基础上会更加积极配合接诊医生的治疗,从而增强疗效,增加医患关系和谐。因此,提高实习阶段口腔医学生的人文关怀意识、培养口腔医学生充分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将良好的爱伤观念和精湛的医术渗透在诊疗全程中,对提高口腔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与医疗服务质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非常重要。
2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现状
当前,伴随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社会价值取向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利己行为、功利思想和拜金主义等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容易导致人们精神迷茫、道德缺失、行为失范及人文关怀冷漠[4]。口腔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其它的医学教育情况相似,尤其在临床实习阶段,更强调学生的医学技能培训,与此同时人文素质的培养却比较欠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口腔临床实习中缺少医学人文素质教育。
口腔医学生的医学人文教育如《卫生法概要》《医学心理学》《医学伦理学》等大多设置在基础课期间,讲授这部分内容的教员专业多为人文社科类,自己缺少与患者及家属交流的切身经验。在后期的口腔医学理论课程中,口腔医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在进入专业课学习阶段被中断,专业知识和人文素质的教育出现脱节,学生学习的重点主要是口腔疾病的病因、诊断、临床症状、治疗方法等,相比而言,患者的社会需求、心理状态等问题较少涉及。进入临床实习阶段,口腔医学生的学习重点是临床操作技能,相应的医学人文教育更是罕见,几乎没有人文素质提升的实践课程,使得他们缺少尊重患者心理及精神需求的培养。学生只是在自己动手过程中与患者有接触和沟通,但每个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表达能力等因素存在差异,加之忽视人文素养的重要性,学生久而久之很容易在医患交流沟通方面出现偏差甚至养成不良习惯,其人文素质和职业情感得不到良好提升的同时,也会对医患关系的建立以及医疗秩序的维护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2.2口腔医学生对人文方面素质培养的理解欠缺。
口腔医学生在实习阶段,学习重心开始从理论向实践、由模拟向实操转变。他们知道自己临床能力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一次次的诊治得到训练和提高,因此急于独立接诊、急于掌握技术,而忽略了对人文素质的理解和实践。有的学生以为只要将疾病治愈就是有能力,有的学生以为自己衣着得体和注意职业形象就是对患者尊重,还有的学生以为对患者礼貌客气就是关怀,这些理解都不够全面。口腔疾病已给患者的身心造成了巨大的痛苦,且加上在治疗过程中的环境、声音和气味,易使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负面情绪,严重者能引起患者神经功能紊乱。口腔医学生由于专业的局限性,常把注意力集中在口腔,忽视了其他部位,而且在对患者实施检查时,部分学生牵拉力量过大或反复叩诊等等不规范操作细节,无形中更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导致患者的满意度较低。人文精神理解的欠缺和偏颇导致部分口腔医学生甚至冷漠、程式化的对待患者,让患者对口腔医生的素质产生了质疑[5]。
2.3口腔医学教育者对人文素质的重视程度不足。
在口腔医学生的实习过程中,他们的基础理论与临床技能培养成为许多教师的教学重点,而如何更好的理解患者、解决患者心理需求、实现人格尊重却被不同程度忽视。有的教师还担负有科研和工作量任务,并且面临职称晋升、继续教育和专业知识学习的种种困境[6],繁杂的工作使得他们仅仅对学生临床实习中的医德医风、服务态度等基础道德底线提出要求,而忽略了培养学生加强医患沟通交流、建立爱伤观念和整体观念、尊重和敬畏生命等人文素质。这种带教教师重视程度的不足势必会造成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处于空白状态,医学生带着“阿喀琉斯之踵”似的人文素质缺陷进入职业生涯,让人惋惜。
3加强口腔医学生临床实习过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措施
人文素质作为医务人员的必备素质之一,越来越受到医疗领域和社会的关注。如果口腔医学生在临床实习工作中缺失人文素质教育将严重影响未来个人的发展以及口腔医生群体整体素质。而在这一阶段通过有效的举措,有针对性的加强实习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并能够融入到未来的临床工作中去伴随其行医终身。
3.1转变现有口腔实习生人文素质教育理念
人文素质教育不是阶段性教育,而应该贯穿教育始终。人文素质教育也不是简单地告诉学生接诊时注意礼貌和给予患者情感顾及,而是要教育他们理解真正的医学人文精神是医生求实、向善、利他以及关注服务对象情感体验的精神[7]。首先,要引领学生接诊时注重自身形象、着装、语调语气和肢体语言的运用,体现专业与素质、知识与修养、医术与医德、科学与医术的结合,营造和谐的医患关系。在询问病史环节,指导学生要面带微笑、话语亲切,尽量采用开放式询问来掌握病史等。在医患沟通环节,利用病情告知、治疗方案选择和调整等交流机会,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及时恰当并且详实交代病情、科学的评估疾病预后或风险、利用语言技巧规避化解矛盾[8-9]。在治疗过程中,关心的语言、必要的搀扶、在腿上盖上毛巾毯、擦去患者脸上的水迹、血迹等,这些细节都折射出“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治疗结束后及时随访,耐心解释病情和康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患者感受到自己的生命备受尊重和呵护,从而更能体验到人文关怀的温馨。
3.2优化临床实习过程中人文素质培训
许多学者已经提出口腔医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中要加入人文素质教育[10-11],但这些作为岗前训练的主要内容加以学习和训练也非常必要[12]。以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为例,在实习学生入科初期先给他们介绍科室的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便于后期更好的融入环境。我们还会要求所有实习学生参加聆听医院“每周一小时”活动邀请的临床教授或人文社科类专家讲解《医患沟通技巧》《医师法》《医疗纠纷处理条例》。在实习过程中,实习科室还开设《接诊的艺术》《口腔科病人的管理》等讲座,帮助学生强化医学伦理观念、牢固树立为患者服务意识[13]。此外,通过组织实习生参加“爱牙日”义务宣教、进入幼儿园及社区为小朋友们涂氟等志愿活动,来培养学生关爱患者的情感;通过医患交流、病例示教、模拟就医等方法训练学生怎样有效进行交流,怎样表达和给予关怀,从而使学生把人生观教育、医学职业道德教育、服务意识教育与人文关怀情感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4]。
3.3加强口腔实习带教教师的人文素质
《礼记·文王世子》有云,“师也者,教之以事而喻诸德也”。一线临床带教教师的人文医学素质在学生素质的培养过程中更是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在口腔临床带教老师的遴选上,“德才兼备、医德为先”要作为重要参考标准。同时,要组织教师定期人文素质培训、参加基层和社区义诊、参与文化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师资队伍的人文素养[6,10]。此外,在口腔医学的实习带教中,教师可以让学生观摩自己是如何将“以患者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渗透到整个诊疗过程中,通过以身作则、榜样表率的行为带动感染学生,并让学生在实际工作中付诸实践,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人文素质教育效果。
3.4完善口腔实习生人文素质教育的考核评价机制
本站为第三方开放式学习交流平台,所有内容均为用户上传,仅供参考,不代表本站立场。若内容不实请联系在线客服删除,服务时间:8:00~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