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数字经济基本概念

数字经济基本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4:5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数字经济基本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数字经济基本概念

篇1

第一章 光接入网

1.1

基本概念和参考配置

1.1.1 基本概念 ………………………………………… 1

1.1.2 参考配置…………………………………………… 1

1.1.3 功能块简介………………………………………… 2

1.1.4 应用类型………………………………………… 3

1.2

双向传输技术

1.2.1空分复用…………………………………………

4

1.2.2 波分复用 ……………………………………………4

1.2.3 副载波复用………………………………………… 5

1.2.4 时分复用………………………………………… 5

第二章 宽带接入技术选择

2.1

必然趋势

……………

5

2.2

主要的宽带接入技术

2.2.1 ADSL技术 ………………………………………… 6

2.2.2以太网接入技术…………………………………… 7

2.2.3基于ATM的无源光网络(ATM PON)………………7

2.2.4光纤同轴电缆混合接入网HFC …………………… 8

第三章 HFC网

3.1

网络结构

………………………………… 9

3.2

频谱安排

…………………………………… 10

3.3

HFC的调制方式

3.3.1 频分复用(FDM)调制方式……………………… 11

3.3.2 副载波调制方式…………………………………… 11

3.4

HFC接入网的三种方式

3.4.1 HFC方式…………………………………………… 12

3.4.2 交互式数字图象系(SDV)…………………………13

3.4.3 综合数字通信和视像方式(IDV)…………………14

3.5

供电问题

……………………………………… 14

3.6

网络管理

…………………………………… 14

第四章

HFC的应用—商住楼用户接入网的设计

4.1

CABLE MODEM介绍

4.1.1 CABLE MODEM 概念……………………………… 14

4.1.2 CABLE MODEM 技术………… ……… ………

15

4.2

调制技术………………………………………… 16

4.3

频谱安排………………………………………… 17

4.4

网络配置及控制软件 …………………………… 18

4.5

系统安全与扩展性…………………………………18

4.6

商住楼机房的选址及设备及线缆估算

4.6.1 商住楼配线房的选址及线缆的估算………………19

4.6.2主要设备清单 ……………………………

20

结束语…………………………………………………………21

参考文献…………………………………………………………21

内容摘要

本文先从光接入网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OAN系统的情况,了解了它对于

接入网宽带化的意义,再深入浅出地通过比较各种宽带接入技术, 最后选择HFC

作为本设计的组网方式,以实现任务书要求的:为一商住楼的200个用户,提供宽

带网络,实现“模拟电视,高速双向数据,INTERNET浏览,VOD等多媒体业

务”。

本文共分四部分来论述:

l 第一部分,介绍光接入网的基本概念、参考配置、应用类型以及双

向传输技术。

l 第二部分,通过比较各种接入技术的特点,选择组建”商住楼

用户接入网”的最佳接入方式.

l 第三部分,描述了HFC网的特性以及实现全业务

的优势.

l 第四部分,选配设备(主要介绍

CABLE MODEM),设计网络.

前言

社会的进步,高科技的发展,人类对信息业务的新需求,打破了近百年来

一直统治电信业的铜线用户线的一统天下的局面。近年来,交换层、传送层设备已

逐步实现了数字化、宽带化,但接入层因其所占电信网络投资比重大、接入手段单

一落后、入户带宽及城市管道限制等因素,已成为现代电信网发展的瓶颈。因此利

用接入网实现网络结构的优化及接入层设备的数字化、宽带化、综合化已成为电信

网络发展的重要任务。

电信网按功能可分为交换网、传送网、接入网三部分,接入网处于整个电信

网的网络边缘,用户的各种业务通过接入网进入核心网。根据ITU-T的新建议G.

902定义:接入网由业务节点接口(SNI)和用户网络接口(UNI)之间的一系列

传送实体组成,为供给电信业务而提供所需传送承载能力的实施系统,可经由管理

接口(Q3)配置和管理。近年来,核心网上的可用带宽由于SDH的发展而迅速

增长,用户侧的业务量也由于Internet业务的爆炸式增长而急剧增加,作为用户与核

心网之间桥梁的接入网则由于入户媒质的带宽限制而跟不上骨干网和用户业务需求

的发展。骨干网上的巨大带宽如果得不到充分利用,也是一种投资的浪费。因而,

接入网的宽带化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在接入网的建设中存在不少的争议问

题,但毋庸置疑的一点是:发展光纤接入是解决接入网宽带化的最根本和行之有效

的办法,光纤应尽量向用户延伸,尽量靠近用户。光接入网由于频带宽、容量大、

扩容升级方便、运维费用低、质量高,从而适合高速数据和宽带业务的发展。当前

其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用光纤作传输媒介,经济地提供有的基于STM的窄带综合数

字业务和CATV宽带业务,同时要还要考虑到将来能顺利过渡到基于ATM的宽带

综合数字业务。

篇2

一、信息经济的内涵

“信息经济”的概念可以追溯到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马克卢普和波拉特对于知识生产的有关研究。马克卢普1962年在《美国知识的生产和分配》中建立了一套关于信息产业的核算体系,奠定了研究“信息经济”概念的基础。1977年,波拉特在其博士论文中提出按照农业、工业、服务业、信息业分类的四次产业划分方法,获得广泛认可。20世纪8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保尔・霍肯在《未来的经济》中明确提出信息经济概念,并描述信息经济是一种以新技术、新知识和新技能贯穿于整个社会活动的新型经济形式,其根本特征是经济运行过程中信息成分大于物质成分占主导地位,以及信息要素对经济的贡献。

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全球范围内拉开了讨论“信息经济”概念及理论体系的序幕。目前,比较成熟的研究观点认为信息经济可以从微观和宏观角度理解。从宏观经济角度看,主要研究信息作为生产要素在经济系统中的运作规律。这种观点同知识经济相通,属于同一个范畴;而从微观经济角度看,信息经济所涉及到的重点研究内容是分析信息产业和信息产品的特征、以及信息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力度。这种观点强调信息经济是信息产业部门经济。由于信息技术对经济社会的微观领域产生重要影响,因而相当多的专家学者更倾向认为信息经济一定程度上主要是指信息产业经济。

二、网络经济的内涵

“网络经济”概念的提出同上个世纪90年代全球范围内因特网的兴起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网络经济又被称为因特网经济,是指基于因特网进行资源的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为主的新形式的经济活动。在网络经济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及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伴随国际互联网的发展,大量新兴行业不断涌现,资源配置得以进一步优化,构成网络经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电子商务带来虚拟网络交易模式,传统交易活动演变成通过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网络交易活动,构成网络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与知识经济、信息经济和数字经济相比,网络经济这一术语的区别在于它突出了因特网,并将基于国际互联网进行的电子商务看视作网络经济的核心内容。

三、知识经济的内涵

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科技进步,全球知识生产、流通速度不断提高,分配范围不断扩大,社会经济面貌焕然一新。在此背景之下,相当多的学者也开始关注知识与经济社会之间的联系,知识经济的概念逐渐形成。例如,美国丹尼尔・贝尔和日本屋太一等学者分别从“后工业社会”、“知识价值社会”的角度论述了知识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这些论述虽然还没有提出知识经济的基本概念,但却已经涉及到了知识经济的基本内容。

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在年度报告《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中认为,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应用。从生产要素的角度看,知识要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土地、劳动力、资本等,因而“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为基础要素和增长驱动器的经济模式。特别是随着现代信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知识和信息的传播和应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知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加明显,已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实现经济增长的引擎。正如美国学者美唐・泰普斯科特(Don Tapscott)所言:信息科技强化了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换言之,知识经济最重要的特征是知识的创造以及其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重大幅度地增加了。

四、比较及总结

通过上述各概念分析,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和数字经济之间的确存在差异。知识经济强调知识作为要素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信息经济强调信息技术相关产业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网络经济强调因特网进行资源分配、生产、交换和消费为主的经济活动;数字经济则突出表现在整个经济领域的数字化。但正是存在差异,才产生必然联系性。虽然知识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早已提出,但是“知识经济”概念的提出并受到重视却是最近几十年的事情。知识经济的产生是人类发展过程中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的结果,并最终孕育了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诞生。同时,信息技术和因特网的广泛应用更加促进人类知识的积累,并加速人类向数字时代的过渡。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经济、网络(因特网)经济这些概念在同一个时代提出并不是相互矛盾或重复,而是从不同方面描述当前正处于变化中的世界。“知识经济――信息(产业)经济、网络(因特网)经济――数字经济”之间的关系是“基础内容――催化中介――结果形式”。知识的不断积累是当今世界变化的基础;信息产业、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是当代社会发生根本变化的催化剂;数字经济是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表现形式。因而这几个概念相辅相成,一脉相传。

图1 数字经济等相关概念的区别与联系

参考文献

[1]乌家培,肖静华.信息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2]吴季松.知识经济学[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7.

[3]乌家培.信息社会与网络经济[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2.

[4]纪玉山.网络经济学引论[M].长春: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

篇3

Zhao ran

(School of Electronics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Shanghai University of Electric Power, Shanghai,200090,China)

Abstract: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 is the basic course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specialties. The target of “outstanding engineers” is to train students’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This paper explores teaching reform from three aspects: integrating teaching content, reforming teaching method and experiment content for the purpose of exciting students’ studying interest and improving ability of innovation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Integrat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means that adjusting the course concept and teaching emphasis. Reforming the teaching method is to change the method from students and teachers. Reforming experiments is to replace the individual experiments with a big project.

Key words: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teaching reform;experimental reform;outstanding engineers

数字信号处理在信号处理类课程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许多高校教师经过多年的教学后,在课程教学和改革上有自己的看法[1-3]。姜恩华等人利用概念图和思维导图归纳和总结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教学线索;同时从题型设置三方面总结了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解题教学的方法和思路[1];在文献[2]中,陈纯锴等人探讨了课程内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及有效的教学手段三个有效策略;文献[3]则研究了数字信号处理在双语教学中,如何处理好推进双语教学与保障教学效果的关系,以及处理好引进外文原版教材和选用优秀中文教材的关系。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主要目标是培养一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型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即卓越工程师后备人才[4-7]。我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2013年入选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三批学科专业名单,2014年迎来了第一级新生。围绕工程应用能力这一核心目标,卓越工程师班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进行全方位改革,要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工程应用能力。借助学校启动的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升“1+1+1+6”培养计划,通过与上海大学等高校教师进行交流学习,完成针对卓越工程师班所做的调整课程教学内容,修订实验项目等任务。下面本文从整合教学内容,探索教学方法和改革实验内容三方面对卓越工程师班的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和探索。

1 整合教学内容

数字信号处理是信号处理类课程体系中的核心课程,与信号与系统这门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信号与系统安排在大二第二学期,数字信号处理安排在大三第一学期。因此对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可以在教学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经过梳理,信号与系统和数字信号处理两门课程重叠的教学内容包括: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采样定理,Z变换及其性质。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基本概念包括离散信号与系统的定义,分类等内容在信号与系统中已经详细介绍,但学生经过了漫长的暑假后有些内容有所忘记,因此在数字信号处理教学中还是需要对这部分内容简单复习,使得学生回忆起相关概念。Z变换及其性质以及离散系统的Z域分析是信号与系统中的重点内容。数字信号处理里则侧重于如何利用Z变换分析系统的频域特性,因此上课时需要对Z变换内容较为具体的复习才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离散系统的频域特性。采样定理在信号与系统中只是在第三章最后一部分提到,在信号与系统中只讲了基本概念,因此采样定理以及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方法需要在数字信号处理课程中详细重点讲述。

3 探索教学方法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因此教师容易在上课时陷入公式推导,照本宣科的困局。为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主动学习的目的,对该门课程的教学方法做如下改变。

3.1 使学生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选择将理论课堂划分为:教师讲;学生讲;课内研讨;习题课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由于课程内容偏难,因此大部分理论课程还是由主讲教师进行讲解。但部分简单的内容或者与信号与系统重叠的内容(例如Z变换及其性质)可以选择学生进行讲解。先由学生主动报名,通过回答问题的形式选择对该部分内容理解较好的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讲解,讲的时间不超过20 min,然后由主讲教师对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同时对学生讲课进行点评。课内研讨主要是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项目(例如扫地机器人等项目),由学生主动思考该项目中哪些部分是数字信号处理的范畴。习题课则由教师或者学生对课后习题进行深入的讲解和分析。

在平时课堂最后10 min增加小测验,便于随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进行。同时将课内研讨,学生讲等内容纳入平时成绩的范畴。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课内讨论,主动申请当课堂小老师。

3.2 教师主动探索教学方法

鼓励教师积极参加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和内容;鼓励教师到其他高校访学,听课,与其他高校教师进行沟通交流,从而对课程教学有所启发。

定期组织相关课程的主讲教师进行课程研讨,每次研讨设置不同的主题。例如在讲解模拟信号数字处理方法中,为了使学生更容易理解采样定理,经过大家研讨,确定以音频信号为例,对音频进行采样,分别满足采样定理和不满足采样定理的音频,使学生直接感受到频谱混叠。

4 改革实验内容

为了在卓越工程师班的教学中达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对数字信号处理课程的实验以项目为导向对实验内容进行改革。

(1)卓越班的培养计划中增加MATLA

B课程,学生在做数字信号处理实验之前已具备基本的MATLAB编程能力,可以根据算法编写程序。这样在课程实验中只需讲解与项目相关的内容即可,因此在实验课上可以给予学生更多内容上的指导。

(2)为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以及动手能力,将每次独立的课内实验改为利用8学时实验课设计开发一个较为复杂的项目。在第一次实验课上统一讲解实验内容和要求,由学生4~5人自由组队并确定组长,确定具体项目。第二次实验课上交项目的具体方案。第三次实验课完成整个项目并调试,第四次实验课项目答辩。

(3)实验项目的选择。经过前期的准备,按照难易程度,实验项目选择为:基于双音多频(dual-tone multi frequency, DTMF)的电话拨号音合成与识别系统和图像去噪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在每个项目中给出开放性的思考题,要求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思考这些问题,并将结果写在项目报告中。音频信号是一维信号,对一维信号做时域和频域分析比较容易;图像是二维信号,它的傅里叶变换和一维信号略有不同,这个课题可以供学有余力或对图像处理感兴趣的学生选择。

篇4

1 大数据时代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特征

1.1大数据时代的基本概念

要想深入了解大数据时代企业竞争情报的具体情况和内容,就必须先对大数据时代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进行了解。笔者认为,对于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的理解可以是一种全新的描述,并非是真正的定义或概念。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与逐渐发展,人们对海量的数据进行了挖掘和应用,这也就预示着在一定程度上将产生新一轮的生产率增长、消费者盈余,其实这就是对大数据时代最好的解释与诠释。大数据具有5V的特征。

1.2大数据时代的基本特征

1.2.1在大?稻菔贝?下所有的物质实现了数字化

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15年全球一天的全网流量已经可以装满1.88亿张DVD光盘,还有专家曾经预测到2020年,我国仅仅一个普通家庭的一年所产生的数据就相当于半个国家图书馆的信息储量。在大数据时代,淘宝实现了商品的数字化,微信实现了人际关系的数字化,微博实现了人们心情的数字化。通过这些数字化的过程,人们周边的物质已经成了各种不同的数据,而这些不同的数据经过汇集后又形成了大数据,这也充分体现出大数据的多样性、大量性。

1.2.2数据分析是大数据时代的核心特征

在大数据时代,在不同领域汇总进行决策已经不能再简简单单依赖管理者自己的经验、直觉等来完成,而是需要从海量的数据中进行挑选,充分体现出大数据的高价值性和真实性。如:沃尔玛公司对客户购物习惯的数据进行营销分析,最后得出“啤酒+纸尿裤”的搭配方式。

1.2.3大数据时代实现了前瞻性与实时性的统一

在大数据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形式呈现出多元化的方式,信息来源更加广泛,并具有实时性。另外,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得各行业更具备前瞻性。例如:谷歌就曾经利用网民检索中的一些高频词汇、时间的分布等对2009年的流感爆发与迅速传播进行了提前预测,为医院提供了相关的信息,使医院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并配备了大量的人员、设备、药品。大数据时代不仅促进了各领域的发展与变革,更为这些领域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可见,只要存在大数据,就会为企业的发展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2 大数据时代企业竞争情报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情报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从大量繁杂的数据信息中提取出更有价值的情报,并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决策与支撑,使企业的各项决策更加精准化,便于企业对各种纷繁复杂的数据信息进行搜集、分析、阐释,并努力挖掘这些数据的内在联系,最终将其转化为能够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有利用价值的情报。在企业竞争情报的分析中,对企业竞争环境、对手等各方面的信息做出了详尽地分析,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的竞争情报策略。可见,在大数据环境下,企业的竞争情报更加清晰化、明朗化,企业对市场的把握也更加准确。

2.1竞争情报研究机构的职能存在缺失

目前,很多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都是由不同的业务部门负责人具体实施的,虽然在企业内部可以构建一个稳定的、专门的竞争情报机构,然而,与之相适应的配套的职能定位往往处于缺失的状态中,特别是在竞争情报搜集工作制度的制定方面存在很大的随意性,如有的企业从事竞争情报搜集工作的部门包括企业的市场部门、人力资源部门、销售部门等。随着市场竞争环境的日趋激烈,很多企业为了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纷纷建立了属于自己的竞争情报机构,并出台了一系列较为系统的部门职能制度,这些成功的经验值得各个企业借鉴。

2.2竞争情报研究工作人员缺乏必要的业务素质

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业务技能素质、竞争情报意识和素质、团队协作意识、对组织的忠诚、遵纪守法的素质,但是就目前各企业从事竞争情报的工作人员现状来看,企业的情报工作者缺乏这方面的综合素养,特别是企业的中层以上领导者,更是只关注能够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工作,对于能够间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增长的各种隐性因素并不关注,竞争情报搜集缺乏主动意识。另外,各企业的竞争情报搜集人员并未经过任何系统性的、信息管理类的培训,特别是对于搜集到的各种情报信息不善于管理、分析、加工,使得情报资料的应用价值不高。

2.3竞争情报信息管理缺乏科学性

目前,很多企业的竞争情报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性,建立在现代信息管理理论基础上的信息管理工作更是尚未建立完善的体系。如:企业的中层领导管理人员在竞争情报的搜集工作中缺乏科?W的行动规划,对于企业层面的规划也考虑不全;在情报的存储、分析方面问题更加突出,对于搜集来的竞争情报没有及时进行归类整理、存储,更未将相关的资料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很多信息在了解、使用之后就随意丢弃;在竞争情报的内部共享方面严重不足,有的企业的中层管理人员搜集到的信息仅供个人工作时使用,并未向其他部门或者领导进行汇报,这也就是事实上的信息共享壁垒问题;由于很多企业没有进行系统性的竞争情报信息工作,再加之管理层缺乏必要的重视,导致迄今为止很多企业并未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竞争情报管理制度。

3 大数据环境下现代企业竞争情报工作的创新措施

3.1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各企业应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未来的战略发展规划成立独立的竞争情报机构;如果没有条件或者在短时期内无法成立独立的竞争情报机构,企业可以在保证业务正常运转的情况下从内部各部门抽调一名信息工作人员,组成规模为10人左右的竞争情报工作小组,并由企业的主要领导牵头,担任该机构的主要负责人,各成员分别根据本企业的业务职能开展对应的情报搜集工作。

3.2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坚强的财力保障

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这是一项普适性的哲学原理。对于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也具有同样的指导性意义。如果没有强大的财务基础作支撑和保障,那么竞争情报工作就如同是空中楼阁,因此,为了保证企业的竞争情报工作的顺利进行,必须将该项工作的经费纳入到企业的预算中,并设定相应的临时划拨制度作保证。如企业竞争情报搜集设备与工具建设的经费、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人员的薪酬与激励经费、企业竞争情报搜集资料信息购置经费、企业竞争情报工作人际关系的攻关经费。

3.3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强大的物力支撑

在大数据环境下,要想保证企业竞争情报研究工作的顺利进行、保证竞争情报工作方案的有效实施,物力保障必不可少。从物质条件的充裕程度来讲,各企业应该积极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必要的、充足的物质条件;从企业的发展实际来看,在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的同时,一定要本着投入与产出相匹配的基本原则,选择性地对企业竞争情报工作进行物力支持。如必要的交通运输物品(小轿车等)、信息采集工具(摄像机、录音笔等)、信息管理设备(移动硬盘、U盘、互联网计算机等)等。

3.4为企业竞争情报工作提供制度保障

篇5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4-057-02

一、引言

线性代数是大学理、工、管等学科的共同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理论课,在大学数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计算技术的发展和计算机的普及,线性代数作为理工科的一门基础课程日益受到重视,如何使线性代数的教学内容与各个学院专业相结合一直是研究热点。由于线性代数内容的偏抽象性,而各个学校一般课时安排偏少,如何提高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传统的线性代数教学偏重于自身理论体系,强调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定理和证明,对线性代数的数值计算方法和应用重视不够。对于软件学院学生来说,将来的培养目标是应用性开发人员,更多的学生将从事一线软件开发工作,这与计算机学院以及其他一本理工科院系学生有很大不同。所以,如何更好的将线性代数课程内容与后期计算机专业课结合起来,如何将线性代数中的抽象数据处理与数学模型建立方法应用到软件开发过程中,是线性代数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思考的问题。

数字图像直观的说就是计算机和各类智能机上显示的图片,这些图像如何实现?和线性代数的哪些内容有关系?把这些联系融合在教学内容中,既增加学生对线性代数课程的兴趣,又降低了课程的抽象性。线性方程组是学习线性代数课程的基本内容,也是学生中学时代学习过的内容,在线性代数教学课程中以线性方程组组求解为主线进行教学,可以更好的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果。

在新课标下,高等数学的核心内容微积分知识学生在中学已学过,而且微积分的导数可以理解为切线的斜率、运动的速度,定积分可以理解为求图像的面积、由速度求路程,这都比较自然,容易理解。而线性代数核心概念矩阵对学生来讲是陌生的,有关矩阵的知识让他们感到不好理解,比如线性相关、线性无关是什么意思,有什么用?所以抽象是线性代数学习的拦路虎,由此导致学生学起来困难,对该课程不感兴趣。

本文以我校软件学院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为基础,以我院二本学生作为实验对象,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概念和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对线性代数课程进行教学研究。通过实际教学测试,结合了数字图像和方程组的线性代数课程教学效果有很大提高。

二、线性代数概述

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涉及的运算主要是称为加减和数乘的线性运算,这些线性运算须满足一定的性质进而构成线性空间。线性代数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求解来源于实际应用问题的线性方程组。从广义的角度看,线性代数研究线性科学中的“线性问题”。矩阵和向量是重要的代数工具,在一定的意义上,它们以及其上的一些运算本身就构成线性空间。因此,线性代数的主要内容分别是线性方程组、向量空间、矩阵代数,以及与线性变换密切相关的方阵的特征值和二次型这种线性空间之间特殊的双线性函数等。线性代数的特点是内容较抽象、概念和定理较多,前后联系紧密,环环相扣,相互渗透。

为何要学习线性代数?线性代数是一种数学建模方法,科研工作者必须掌握。线性化是重要的数学方法,在高等数学特别是优化问题的讨论中会用到。在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特别是MATLAB中,矩阵是最基本的数据结构。在微积分(高等数学)、微分方程、离散数学、算法分析与设计、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及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中,矩阵、向量、线性变换是经常要用的知识。随着计算机的普及,线性代数在理论和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这使得诸如计算机专业、电子信息专业、自动控制专业以及经济管理专业等对线性代数的内容从深度和广度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线性代数教学探讨

1、数字图像与线性代数关系

数字图像学生并不陌生,在智能手机普遍使用的条件下,学生基本人手一部,智能手机的拍照功能基本每一个学生都在用,拍出来的照片就是数字图像。数字图像恰恰以矩阵的形式存储,当我们说一副灰度图像 的像素为 时,实质指的是这幅图像有一个 的矩阵组成,即

而在某些讨论中,可用传统矩阵表示方法,即

矩阵中每一个元素的值从0-255之间取。所以我们在介绍线性代数知识的时候将数字图像作为例子加以引入,会让学生觉得知识不再那么抽象,让学生感觉到知识用在什么地方,从而对这门课增加兴趣。

当介绍线性代数运算时,有矩阵的加、减、乘和数乘,以数乘为例,其定义为,

若 为常数,则

每当学生学到这个定义的时候都会问,这个定义有什么用?这时我们以数字图像为例来给学生解释。假设 是一个灰度图像, 则是将 中每一个元素的值变为原来的 ,反应到图像上则是变暗。例如A为下图

另外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极大线性无关组及向量组的秩是非常抽象的概念,一个向量组对应一个矩阵,而现在基于低秩稀疏理论的图像处理正是建立在这些概念之上,我们可以以图像去噪或图像分割为例告诉学生这些概念的用处,从让这些概念不再那么抽象。当然,将这些概念用在图像处理上,还需要知道别的知识,学生只需了解这些概念在图像处理领域是怎么处理的就可以了,至于如何建模去解决问题,则是另外的知识点,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看到抽象概念的实际应用,从而激发他们对线性代数知识的兴趣。

2、线性方程组与线性代数关系

线性方程组是线性代数课程研究的基本内容,以此为主线,我们把行列式、矩阵运算、矩阵初等变化以及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行列式只能求解一类特殊的线性方程组,矩阵行初等变换可以求解所有的线性方程组,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对方程组无穷解的解空间进行描述。所以,利用线性方程组这条主线,能够更好的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从而降低学习难度,提高教学效果。

3、具体教学方法探讨

(1)在学习线性代数过程中,常有学生问到这门课的作用以及和本专业的关系,我院教授本课程教师过程老师多为计算机专业。利用这个特点,我们将线性代数课程内容与后续专业课紧密联系,如各类计算机语言编程、数据结构、算法分析等课程,真正给学生讲清线性代数与专业课的关系,从而增加学生兴趣和提高教学效果。

(2)根据数字图像在智能机上存储和实现,结合线性代数课程中的矩阵、矩阵运算、向量组线性相关性等知识点,将线性代数课程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降低课程抽象性,提高教学效果。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使学生体会到运用线性代数的知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学会数学建模的方法,从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根据二本学生特点,简化教学内容,利用线性方程组求解为主线,将线性代数基本内容,即行列式、矩阵及其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和向量组的线性相关性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建立新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更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将数学建模的思想和方法融入线性代数的课堂教学中,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和日常生活相结合,用建立的数学模型描述客观事物的特征及其内在的联系,从而为将来进行软件开发打下深厚基础。

(4)改革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用性。在一般数学课程内容中有大量的定理证明与推演,但对于软件学院二本学生来说,提高实用性显得更加重要,因此线性代数课程内容不应过分强调定理的证明与理论的完整性,而应将注意力集中于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方法的应用。基于此种理念,线性代数课程将重点放在基本概念和计算以及与本专业其它的应用上。

四、结束语

本文结合软件学院教学和办学特点,通过对数字图像和线性方程组求解讨论,对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探讨。同时,通过本届学生的课程改革试验,线性代数课程的教学效果有了较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一定提高。

篇6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urba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at present 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application process, and the future prospects for development.

Key words: 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传统的城市规划设计、管理和监测手段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随着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城市规划的信息化程度正逐年提高,特别是以GIS技术为基础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1]的推广应用,提高了城市规划管理水平,促进了城市管理的现代化。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UPMIS)的核心技术是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GIS)、数字城市(DC)、数据库、网络及电子商务技术等[2]。近几年来,UGIS和DE技术发展迅猛,进一步推进了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快速发展。

2、城市地理信息相关系统概念

2.1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GIS)基本概念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Urban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写UGIS)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一个分支,是一种融计算机图形和数据库于一体,存储和处理以城市各种空间实体及其关系为主的高技术系统。它把城市的地理位置和相关属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实际需要准确真实、图文并茂地输出给用户,满足城市建设、企业管理、生产生活等对空间信息的需求。同时,借助其独有的空间分析功能和可视化表达,进行各种辅助决策。它是城市基础设施之一,也是一种城市现代化管理、规划和科学决策的工具之一。

2.2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UPMIS)基本概念

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Urban Planning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简写UPMIS)是一个空间型信息系统,系统中所存储的有关城市测绘、规划、建设、市政综合管线等信息,都有着准确的空间定位和定性定量表示,该系统以空间的数据库为基础,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有效地实现信息的复合与分解、查询、检索和更新以及网上等,该信息系统工程的建设和运行将提高城市规划管理、分析、决策的准确性。在合理利用土地、协调空间布局以及各项建设的综合布置方面做到超前和随机的调控。

2.3数字城市(DC)基本概念

“数字城市”(英文:digital city)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大规模存储技术为基础,以宽带网络为纽带,运用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遥测、仿真-虚拟等技术,对城市进行多分辨率、多尺度、多时空和多种类的三维描述,即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把城市的过去、现状和未来的全部内容在网络上进行数字化虚拟实现。

3、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现状

3.1以MIS为主体结合GIS的静态的城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

城市资源管理信息系统,以城市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地籍数据库和地下管网数据库等空间或非空间数据库为基础平台,实现城市资源的计算机管理。在登录、查询、检索和图形输出等方面,比传统工作有了很大的提高。

3.2以UGIS为主体结合OA的动态规划管理信息系统

动态规划管理信息系统,面向城市规划,推进办公自动化,加强业务运行系统的建设,扩大服务范围,提高城市动态模拟、实时监测与调控管理的能力。

3.3以DC为长远目标,面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全数字化信息系统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密集区的形成,环境、交通等日趋紧张,对网络化管理和动态调控的需求也日趋增加。遥感系统、全球定位系统、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和Internet网络技术的结合应用,使城市动态监测管理、公众信息、自动辅助决策、宏观调控能力与城市持续发展等方面都产生了飞跃式的发展,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也朝着全数字化发展。

4、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

4.1信息标准化问题

信息的标准化是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推广的基础,虽然硬软件技术的发展使计算机可处理的信息越来越多,但信息的标准化程度直接影响着系统的自动化程度和应用深度。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的信息标准化不仅涉及到业务词汇、专业术语、空间定位、信息分类,还包括数据结构、分层组织、数据交换、制图输出及各类成果编制标准等一系列内容[3]。目前,不少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各城市也没有制定适合本系统的标准化与规范化准则,基本按照已有的行业习惯和方便程度运作各自的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的各类信息,这无疑为更大范围的信息共享与系统推广设置了障碍。

4.2信息安全与保障体系问题

计算机网络在实现信息共享推进城市信息化建设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然而,诸如信息安全、信息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也随之泛滥。城市规划与管理信息系统作为一个业务办理与服务性的系统,数据既需要保密,又需要向不同用户各类信息,这必定涉及到信息公开后的安全问题,亟需一套完整完善的信息政策、法律法规,为其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目前,各城市及至全国均缺乏完善的信息安全法制,信息化管理机制与信息安全法制的不健全为系统信息安全埋下了隐患[4]。

4.3资源共享问题

城市规划管理业务涉及大量的城市基础资料,这些资料往往分散在各个机构和部门,如测绘部门的地形图、土地部门的土地权属资料、房管部门的房产资料等。反过来,城市规划部门的信息也应该为城市其他部门提供参考或服务。然而,目前城市各部门均按照自己的行业规则组织自己的数据,城市基础数据没有统一的标准与数据接口,将其他部门提供的数据转化为自己系统能识别的数据往往增加了一些额外的工作量;此外,除了政府的强制要求,各部门之间基本没有共享业务资料的习惯。从各城市的状况来看,规划部门内部的信息共享程度相对较高,而部门之间经常各自为政,只将部门数据存在内部系统或个人电脑,资源共享程度较低,普遍存在“信息孤岛”现象[5] 。这一方面与信息管理机制和数据保密有关,另一方面也是政府各部门资源共享意识淡薄所致。

篇7

作者简介:习聪玲(1979-),女,陕西渭南人,嘉兴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讲师。(浙江嘉兴314001)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2)12-0095-02

一、“电子技术基础”课堂教学改革背景和意义

1.课堂教学改革背景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高等学校工科测控专业、电信专业及电气专业等学科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进一步学习“微机原理”、“高频电子技术”等课程的基础。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方案的思考,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承担着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发展科学技术文化、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提高教学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牢固树立主动为社会服务的意识,全方位开展服务。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规范校办产业发展。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优化学科专业、类型、层次结构,促进多学科交叉和融合。为深入贯彻《纲要》的指导精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亟需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探索多种培养方式,以适应国家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2.课堂教学改革意义

人类步入21世纪,进入信息时代。课堂教学也要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课堂实践式教学模式”教学注重基础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激发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注重实践环节,提升工科学生的实践意识、动手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从基础理论教学开始培养工科学生的工程应用观念。“课堂实践式教学模式”就是借助虚拟实验现代计算机仿真工具,将工程实践和工程应用中的实验环节和实践过程引入课堂,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的同时,自然参与到理论的实验来源和工程应用的探索过程。“课堂实践式教学模式”确定了以应用为目的,理论联系实际的工程教育理念,重点培养学生的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设计能力,力求使课堂发生如下转变:由课堂的单纯理论教学模式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转变;学生由理论学习只知其因的书生形式向实践教学的既知其因又知其用的工程应用形式转变;教法由师讲生听的“理论推导”方式向师生在课堂共同实验的“理论―实验―理论―应用”方式转变,目的是使学生由单一地掌握学科理论型向综合学会工程应用型转变。

二、EDA 技术引入的必要性

“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包括“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门课程,“电子技术基础”教学采用的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片面追求课程的理论性和系统性,过分强调了基本原理、基本定律的来源、释义、验证或推导过程,然后通过一定的验证性实验巩固所学内容。教师在课堂上往往是填鸭式教学,黑板、粉笔和讲解就是课堂的全部内容。此外,因课程和实验内容与应用实践脱节,学生往往不知学为何用,在学习过程中缺乏足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EDA 技术改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将EDA 技术引入教学,可以使一些语言和文字难以表达或难以理解的现象、复杂的变化过程,通过EDA 的模拟随时以图形、表格及曲线显示出来。学生在此过程中,可以不断修改电路和参数,即时观察输出效果,以加深对电子线路本质的理解,全面掌握所学内容。这样,不仅增加了教学的层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电子技术课程本身的特点:内容多而杂、知识面广。[1]

EDA是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电子设计自动化的缩写,是随着集成电路和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应运而生的一种高级、快速、有效的电子设计自动化工具。其以实验开发系统为设计工具,融合应用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的最新成果,自动完成用软件的方式设计电子系统到硬件系统的逻辑编译、分割、综合及优化、布局布线、仿真,直至完成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逻辑映射、编程下载等工作。EDA 技术的教学应用软件主要有EWB、PSPICE、protel99、Max+Plus II、QuartusII、ActiveHDL、Modelsim 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自动化、数据处理能力强、功能丰富完善、开放性和交互性良好。将EDA 技术引入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理论形象化、复杂的电子线路实际化,并可以不断地修改电路和参数,即时观察输出结果,以加深对电子线路本质的理解,全面掌握所学内容。这样,不仅改变传统教学中理论与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还提高学生学的兴趣,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引入EDA 技术,改革和优化“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方法、实践环节已经成为必然。

三、“电子基础基础”课程课堂实践式教学模式的实施过程

“课堂实践式教学模式”主要引入课堂虚拟实验教学形式,针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基础理论、基本概念和基础应用,在课堂上通过实验形式进行验证,并在实验过程讨论理论的适用范围、参数变化和影响关系,通过课堂对实验过程讨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学习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

1.“电子技术基础”基本概念

“电子技术基础”是电气、电子信息和测控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三基”教学是课程的重点,即培养学生的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在电子技术中存在有较多的基本概念,如康华光《模拟电子技术》教材的第三、四章和第七章,提出的PN结的形成、小信号模型、正负反馈,以及在《数字电路技术基础》教材中第四、六章介绍的竞争冒险现象、161芯片形成的计数器基本概念。在原有教学模式下介绍这些内容时往往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这些看不到、摸不到的东西。引入验证性EDA仿真和动态软件显示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看到这些原理的实现过程及这些概念的实际现象,并可以通过实验直观看到RC电路如何振荡出正弦波并如何转化为三角波和矩形波。更直观地看到161等芯片构成的计数器如何计数,以及人们生活中的数字钟如何来工作的。这些对学生都比较抽象,如果能通过EDA教学软件仿真就可以让学生有一定的认识,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兴趣。[3]

2.在“电子技术基础”理论应用中引入应用案例

“电子基础基础”是一门专业基础课,其涉及的很多内容可直接作为后续课的应用基础,或直接在工程中实际应用,如《模拟电子电路》教材中的第七、八章中反馈放大电路、功率放大电路,放大电路的最大功率输出等实际工程应用问题,第三章的RC电路在工程中可用作延时器、振荡器等应用,第十章整流二极管在线性电源中的应用等等。在《数字电子电路》中多谐振荡器和和555定时器都是经常在工程领域中用到的。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很少涉及如何运用《电子基础基础》的这些知识,学生在学习了电子技术基础后,往往只是掌握了这些理论知识,而不知如何将这些理论应用的工程中去,解决工程实际问题。在课堂实践式教学模式中插入应用案例的虚拟实践,可使学生在掌握理论的同时,学会如何去应用这些理论。例如可以组织一些电子设计比赛,这样学生就可以把电子技术的理论和单片机结合在一起,做出一些电子产品,或者实现一些逻辑功能。给学生提出了工程应用中的难题就存在于基本理论中的概念。

四、应用案例举例

对于RC正弦波振荡电路,电路的构成如图1所示。

由此引申出信号源电路,以下是设计信号源电路,如图2,这样可以在课堂上通过EDA仿真让同学有更直观的概念,如图3。

五、课堂教学改革预期目的与实施效果

基于EDA的“电子技术基础”课堂实践式教学模式改革将针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的这些基础概念与工程应用要点,设计出对应虚拟实验案例,在课堂上演示、讨论,丰富“电子技术基础”课堂内含。预期通过两年的课程教学改革,使“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所有基本概念、基础定律和理论应用结点多建立相应的EDA和应用案例程序,在“电子技术基础”的所有课堂中引入基于虚拟实验实践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篇8

除此之外,数字电影还是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一种产物。数字电影主要以其高品质的画音效果、放映质量、丰富拓展的节目资源等显著特点被世人接受与欢迎的。同时,给观众们视觉上带去一种全新的享受。一定程度上,拓宽了电影在市场上的发展空间。另外,数字化是电影百年历史上最深刻的一次技术革命,不仅如此,它还是电影技术取得更好发展的主要动力,从而使得电影运营模式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给观众营造一种视觉冲击力、听觉震撼力以及感染力的氛围等。

一、关于数字媒体的基本概述

(一)、数字媒体的基本概念

随着近年来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传统媒体逐渐开始发生变化,因此,数字媒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成为一种不可或缺的部分。由此可见,数字媒体受到人们的广泛接受,在人们的生活当中也开始被广泛应用。除此之外,数字媒体本身是一种通过计算机存储、处理以及传播的一种信息媒体。并且数字媒体通常情况下是以现代化网络作为数字化的内容作品主要的传播载体的,因此,必须不断的完善其服务的体系,同时,将其分发到终端以及用户进行消费的整个过程中。

(二)、数字媒体的基本特性

(1)、数字媒体的数字化特性

数字的媒体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一般都是以模拟的方式进行存储和传播的,然而数字媒体却是以比特的形式通过计算机进行存储、处理和传播的。

(2)、数字媒体的交互性特性

此外,数字媒体还具有人机交互作用的基本概念。但这个在模拟的领域内是无法得到有效实现的,想要实现的难度非常的大。

(3)、数字媒体的趣味性特性

随着近年来信息化的飞速发展,互联网、数字游戏、数字电视以及移动流等不同形式的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从而使得数字媒体的趣味性得到充分的体现,带给人们更多的快乐等。

(4)、数字媒体的集成性特性

媒体技术主要是将文字、图形、影响、声音以及动画等各种各样媒体进行结合的一种应用。通常情况下,数字媒体是在数字化处理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目前的数字媒体能够被应用的范围与传统的媒体相比也更加的广阔,例如,计算机辅助教学与有声图书的出现等。

(5)、数字媒体的技术与艺术的融合特性

当前数字媒体传播的实现主要是依靠信息技术和人文艺术两者相融合实现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在进行多媒体产品开发过程中,技术专家必须对其技术规划进行负责;而设计专家和艺术专家则必须对其可视内容进行负责等,以此更清楚,更深入的了解需求者的实际要求等[1]。

二、关于数字媒体技术的基本概述

数字媒具有非常广的技术范围,并且其技术大都十分新颖,同时期研究的内容相对比较深,比较广等,属于集多种学科、技术相交叉的一个发展领域,数字媒体技术的内容大体上概括为一下几个点:第一、数字声音处理的技术:其内容主要包括音频、传统技术、音频数字化的技术以及数字音频的编辑技术等。第二、数字图像、视频处理的技术:其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图像的计算机表示方法、数字图像获取技术以及图像的编辑。同时,其数字视频处理技术内容主要包括数字视频以及后期特效处理等。第三、数字动画设计技术:其主内容主要包括动画的基本原理、设计基础、数字二维动画技术以及数字三维动画技术等。第四、数字媒体压缩技术:其内容主要包括数字媒体压缩技术、分类、通用数据压缩技术与标准等。第五、数字媒体传输的技术:其内容主要包括流媒体传输技术以及IPTV技术等等[2]。

三、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中的主要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并且数字媒体技术是继有声、彩之后重要的一次技术革命。自上个世纪60年代开始,数字挺像技术已经逐渐开始被实现,随之还出现了电脑动画。除此之外,数字媒体在电视广告、音乐电视以及动画当中应用也是其进行电影创作的主要源点。除此之外,数字放映机与动画影像压缩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电影技术的发展。

另外,数字化技术已经突破部分电影制作的环节,向发行由于上映等环节过度。另一方面,数字媒体可以帮助电影实现过程中的环节制作。电影由之前用胶片存储、剪辑以及放映过的影片,在数字媒体的作用下,逐渐转换成数字摄影机拍摄,同时运用计算机对其进行剪辑,然后运用互联网的形式上传至各个影院进行播放等。显而易见,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中的应用主要表现:(1)电影制作部分。整个电影从最开始的制作到发行一直到上映的整个过程中,是最早应用数字媒体技术的。数字电影能够消除整个过程中产生的费用,有效地提高了制作电影的效率。除此之外,利用数字影像技术能够拍摄现实中无法拍摄到得影像。直至目前,电影拍摄过程中已经开始应用高清晰度的数字摄影机进行电影拍摄、剪辑以及后期制作等工作。表现出一定的优势。(2)电影发行部分。由于数字媒体技术被电影广泛应用,电影发行的成本也逐渐降低,其先进的通讯技术为电影在全球上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通过数字化电影链进行数字发行,不仅能够有效地规避由于电影拷贝所造成画质损耗的问题,同时还延长了影片保存的时间。(3)电影上映部分。主要运用数字化影片构建进行放映。有效地的增加了影院收入[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字媒体技术在电影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应用作用,因此,在数字媒体技术的状态形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为我国的电影事业取得更广阔的发展前景奠定基础等。(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

参考文献

篇9

1.2展示设计的主题设置要求.主题就是展示设计要针对的对象.例如展示设计的定位一般是告知性、贩卖性、庆典性、教育性还是娱乐性.展示设计实际上就是配合主题演出的设计,确定主题的目的就是在设计之初就要明确被展示的物件的基本概念,通过对主题的了解和深刻认知,就会明确主体设计具有要求,这个过程是对展示整体的全方位了解,通过对主题设置的要求明确,就会使展示设计奠定明确的基调,有利于展示活动其他配合部门的工作要求设计.

1.3展示设计的主要分类.展示设计从主体范围上可以分为经济类和人文类两种.经济类的主要包括商业展示,商场的促销活动,交易会和订货会,以及产品会等.人文类的可以分为科学馆、纪念馆、美术馆、博物馆等.从展示设计的存在形式上,可以分为动态展示与静态展示.动态展示就是使展示设计处于移动中,流入巡回展示或者交流展示.而静态展示一般都是在固定地点进行的展示设计活动.展示设计根据展示的规模可以分为巨型、大型、中型和小型.

1.4展示设计的主要功能.在现代经济发展运行中,信息的利用能够带来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展示设计的主要功能就是获取信息对商业活动的参考.展示设计的功能是对现代经济社会的延续,能够起到文明传递、智慧链接、知识传播的特点.展示设计在社会经济生活领域是一种直接性的文化资源.

1.5展示设计的表现形式.展示设计的表现形式完全依托于所要展示的主题内容.展示设计的表现形式采纳哪种方式,需要对展示环境、展示方式、展示工具等展示条件进行明确的认定.展示设计的表现形式在现代化的展示设计中,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结合,拓展展示活动的类型.展示设计的表现形式是展示设计能够取得商业信任的重要体现.

2展示设计应该实现的标准性效果

2.1展示设计要具有完整性.在展示设计的标准中,完整性是首要的标准.一个良好的展示设计,在艺术形式和展示秩序方面,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在整体规划上具有十分明确的步骤.展示设计的完整性,是展示设计能够保持长久发展的根基.

2.2展示设计要具有创造性.在现代商业发展过程中,创造力是产品占据市场的最主要优势.在展示设计中,创新性与创造力的结合,是展示设计能够具有优雅风格的重要依靠.

2.3展示设计要具有时代性.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代,商品存在的风格也具有明显的差异,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展示设计具有了时代特性.时代性就是观念的标准性,时代的观念渗透在每一个艺术设计的理念中,在现代社会中,展示设计主要应该体现出综合的观点、人本的观念、时空的观念、生态的观念、系统的观念、信息观念、高科技观念.

2.4展示设计要具有行业区分性.展示设计为展示的主题服务,展示设计也同样需要与环境相统一.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经济领域呈现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形式,很多新兴的产业诞生,在展示设计中,要进行不同行业的区分,不能把展示设计混淆为艺术形式的堆积,而忽略的艺术形式的区分.展示设计要推出的是商品或者自然界的展演,进行必要的行业区分就是为了能够将展示设计与每个行业进行规范化管理,逐渐建立展示设计的行业化标准.

2.5展示设计要具有文化特性.经济发展的保证是文明社会的基本要素.文化是文明的最高级表现,文化代表了一个国家或者一个地域的基本特征.展示设计中要求具有文化标准的根本性含义就是为了提高展示设计的艺术品位.展示设计属于艺术范畴,更属于文化范畴.

3展示设计提高整体效果的技术实施手段

3.1展示空间的艺术设计.展示设计需要以空间为主要环境,因此,空间的艺术设计对于展示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展示空间按功能可以分为公共空间、信息空间、辅助功能空间.一般参展商都会选择的总体空间方式为外向式展示空间或者内向式展示空间.对空间形式的处理手法,可以采用水平横向空间处理,结构空间处理或者有机空间处理形式.展示空间规划需要进行空间规划、平面规划、展示空间构成等设计.展示空间的艺术设计是展示设计的首要任务,对空间规划是展示设计首先要进行的设计任务.在展示空间设计环节,需要进行整体的规划,把整体和局部进行统一的管理.

3.2照明与色彩的搭配.在展示设计中,其中一个核心的任务就是照明与色彩搭配的学术研究.照明在展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照明把美丽的形与色进行了统一和融合,将不同的展台衬托出不同的效果.展示设计中对照明的要求较高,主要的标准就是提供舒适的视觉环境,使展品能够展出足够的亮度,可以实现观赏的清晰度,同时具备观赏角度的合理性.照明系统也要把系统安全作为主线,防止因照明的问题造成对展品的伤害.照明方式与照明手段要具有时尚特点,在基础照明、局部照明或者装饰照明上,进行多种方式的组合.在色彩搭配上,展示设计需要进行细致的研究,并且进行规划性设计.色彩搭配是情感的表达,更能够影响人的情绪,在运用过程中需要进行色彩的统一性与协调性设计.

3.3赋予时代感与审美和风格.展示设计更多的是为经济社会服务,在现代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商品是社会化生产的结果,展示设计的核心目标就是要展示出商品的市场价值.既然商品的社会经济的产物,而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历史性,那么,商品需要进行时代感的包装,这就要求展示设计也要具有时代感的特征.在设计过程中,要突出时代的元素,同时,在审美与风格设计上,要进行综合性评价,要将审美与风格设计统一到整体上来,把展示设计做成综合性价值高的展览.时代与审美的要求是展示设计面对的新问题,也是全球化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审美效应不仅是直觉带来的感触,更是深一步的内心感受.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展示设计在经济运行的快速发展时期,必须要具有主观和客观的整体提升.时代感与风格和审美,都是展示设计必须要包涵的要素,在具体实践中需要进行进一步细化.

3.4运用展示设计的辅助设施.展示设计要提高整体效果,就需要从多方面入手,不仅要在软件上下功夫,更要在硬件上下功夫.展示设计依托于空间与环境的搭配,在设计过程中,必要的设施是展示设计呈现依靠.例如展示设计所用的器物,如维护、承托、吊挂、展架、展板、展柜等设备,或者现代展示的相关道具等.展示设计中对展示道具的造型、色调、规格与尺寸都要与展示主体有密切的联系,一般都采用标准化的设计,有利于道具和实物的配合.例如服装展示中,就要把模特、衣架、胸架等专门的设备进行专业化的制作,突出展示主体的优势和特点.展示设计中对辅助设施要实施严格的管理,只有严格的管理才能够保证展示设计在实施过程中,有足够的设备保障.展示设计的辅助设施也需要在实践中进行不断的丰富.

3.5适当使用数字媒体技术.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化社会带来了互联网与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更新.在展示设计的操作中,很多设计者对数字媒体技术情有独钟.数字媒体技术给予了展示设计更高一级的发展.数字媒体能够实现展示设计的多维体现,有二维技术也有三维技术,数字媒体具有艺术性本质,是媒体的虚拟现实设计,能够融合多面的知识和时尚媒体艺术,在创作过程中,应用了网络艺术、游戏艺术、投影艺术或者4D数字艺术.数字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媒体,在展示设计中能够起到技术性推动作用.数字媒体技术是传统技术与现代技术的结合,能够给予管理视听感受和艺术享受,是当代信息社会使用最为普遍的技术类型.数字媒体技术主要吸引力在于能够调动观众的审美情趣,通过动态的感受和多方面的感知,人们在观察过程中,能够发展事物的变化,通过智慧与感情创造出展示设计的新探索.展示设计中采用数字媒体艺术,就是顺应了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模式,将互动性、娱乐性、商业性元素进行有机整合,扩大了人们的参与范围,鼓励了自主性设计,同时,把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的互动,使艺术品、原创者和欣赏者之间能够统一的一个整齐的线内,倡导了观众的参与与合作,实现了物质到非物质的转变,建立了交互式的空间转换.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展示设计中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重要作用.

3.6使用情景化展示技巧.在展示设计中,近年来诞生了情景化的展示模式.情景化的展示设计就是在展示设计的过程中融合情景化的设计.情景化展示技巧是通过设计师的精心构造,采用生动丰富的形式,建立与观众的信息联系.情景是获取信息的途径,情景涵盖了观众的内部感受和外部感知,情景围绕一个主题设计,可以有真实的场景,也可以有虚拟的情景.情景设计不是抽象的,而是多种具体事物的反映,在情景设计中要根据展示主体的类型,掌握观众的知识水平、智力水平、教育水平,对情景的现实态度,具有的某些兴趣,对环境的感知力等要素.情景设计一定要符合主题,并且能够根据主题进行一定延展.情景化展示设计的优秀案例有很多,例如儿童博物馆的展示设计,就需要将博物馆的展示设计进行儿童化的情景设计,使儿童咋进入到展示空间后,就会形成一种初期印象,这种印象是亲切的,具有高度亲和力的.情景化设计对信息的掌握要进行必要的调查,在展示设计中,哪些信息是显性表现,哪些信息是隐性表现,需要设计者运用艺术设计手段进行调节.

篇10

一、数字矿山建设的背景

当今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追求绿色、智能、可持续的发展。智能发展就是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使人依靠机器生产产品变成机器围绕人生产产品成为可能。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加快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根据国家有关加快推进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建设的通知,要求所有新建矿山必须将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纳入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建设,严格地下矿山准入条件,凡没有按设计要求完成建设“六大系统”的,不予通过安全验收。

新疆天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建设的松湖铁矿,建设的包括工业场地,井巷工程、采矿方法、空场处理、三废排放、企业文化、企业和谐等,企业的不断发展要求按数字化矿山建设标准,引入数字化智能技术和设备,完善矿山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设。公司决定在了解国内数字化矿山建设最前沿的技术和将来发展方面,在条件成熟时以先进的理念、技术、设备为指导思想,把松湖铁矿建设一个真正意义上绿色数字化矿山。

二、数字矿山建设企业收益

1、提高生产技术水平

资源管理:明细资源量计动态变化,提高资源的综合管理和利用水平;

开采设计:有花开采方案、降低工程费用、提高设计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

生产计划:优化施工作业流程、提高计划的可执行性,跟踪计划实施过程,实施计划工作的动态可调。

2、提高生产安全与管理水平

安全管理:通过在线监控与预警预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降低灾害发生风险,提高灾害防控能力;

生产过程管控:实时掌握生产力要素的工况与状态信息,实现生产过程管控的智能化与科学化;

科学化管理:改变传统的生产经营管控模式,优化资源配置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三、数字矿山建设基本概念

1、数字矿山内涵

技术:现代信息、数据库、传感器网络、智能化控制;

范围:生产活动的三维尺度范围;

对象:生产、安全、经营与管理各环节和要素;

手段: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集成化和科学化管理;

目标:实现矿山安全、高校、清洁生产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2、数字矿山建设阶段划分

信息化阶段:地质、测量、采矿专业应;生产运营管理信息化;办公自动化。

自动控制阶段:自动化装备引进;生产与安全信息采集建设;综合管控平台建立。

智能化阶段:智能化装备引进;远程遥控实现;智能管控实现。

3、数字矿山建设内容

矿山基础数据库建立:地质和生产钻/坑探技术信息库;矿山资源与开采环境空间信息数据库;矿山工程空间信息数据库;矿山人员基本信息数据库;矿山生产设备基本信息数据库;矿山安全监控信息数据库;矿山生产过程控制与调度数据库;矿山生产经济信息数据库;企业供销光里经济信息数据库;

通讯系统建设:传感器采集信息传输有/无线网;自动控制系统的有线通讯网络;矿内有线和无线电话网;矿内光纤通讯网;总公司局域网;矿山局域网;

应用系统建设:ERP系统:财务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物流管理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

信息安全:大系统安全管理、分系统安全管理;

矿山生产过程调度控制系统:皮带远程自动控制、水泵远程自动控制、风机远程自动控制、运输系统红绿灯控制、露天矿GPS卡调系统、语音电话调度系统;

开采环境与过程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重点场所的视频监控、灾害紧急撤退及应急指挥、移动目标出入坑监控与跟踪定位、尾矿库在线监测与预警、露天边坡稳定性监测与预警、通风及地压监测与预警、设备运行状态参数监测与预警。

四、数字矿山建设

1、矿山企业基本特征

生产对象:以资源开采为对象,资源分布变化大,生产环境复杂;开采工艺、方法、场地动态变化;

生产力要素:人员、设备多、移动范围大;生产过程组织和实施难度大;

生产过程:工种多、技术复杂;场地分散、可视程度低;通讯条件差;生产计划不确定因素多、实施难度大;生产过程难以精确控制;

安全生产:安全隐患多、具有突发性和随机性,安全生产成本高。

2、国内矿业企业数字矿山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理论研究:强调概念、缺乏基础研究,过度模仿、缺乏自主产权,注重单项建设、缺乏总体规划;

产品开发:追求短期利益、缺乏核心技术,缺少专注与行业的产品开发团队,难以形成适合行业特点的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体系;

系统集成:缺乏总体设计、难保项目质量,缺乏专用产品、难以保障系统的稳定与可靠性,缺乏稳定、专业的技术支持、难以实现企业希望的目标;

企业应用:缺乏对需求的全面分析、难以准确确定项目的建设目标,缺乏主动性、难以在企业生产管理中发挥应有的效果,过分强调传统运作模式、忽略了改变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强调建设、忽视了人才培养和项目运行管理维护的重要性;

整体问题:装备水平落后、缺乏系统性研究,缺乏有效的通讯平台和高度集成的软件系统。

五、松湖铁矿数字矿山建设的设想

1、对新疆天华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松湖矿铁矿数字矿山建设的设想:一是要请掌握先进理念和技术成熟软件公司进行设计,要求科学合理,要现代化、数字化、智能化。

2、可以分批分次由公司统一组织相关管理、工程技术人员外出考察、学习,只有整体水平和能力提升,才能做好矿山的生产、管理、安全、技术工作。

篇11

一、油田企业数字化的基本概念

何为数字化?数字化就是将很多多变、冗杂复杂、难以分析的数据转变为可度量、方便理解分析的数据、数字,再运用这些数字、数据来建立适当的数字化模型,然后引入计算机当中,形成一定的管理系统,这便是数字化的基本形式。那么,石油企业的数字化当然就是把油田企业中很多复杂难以分析的数据转变为可度量的数字、数据,把这些数据输入电脑中形成油田企业数字化有关的专门系统,进一步促进油田的开发、石油的开采与油田企业数字化的管理,从而,使油田企业跟上科技发展的潮流进行良好有序的发展。

二、油田数字化管理建设的基本内容

1.油田数字化管理的基本概念与内容

数字化的管理主要是运用于计算机网络,电子通信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的管理技术,油田信息化管理实质上也就是一个连接油田井下和地面信息,双向传输信息和处理各种信息的一套比较完善的管理系统。让在地面上的人员了解井下石油项目的情况,从而更好的实施计划管理,勘探石油情况,评估石油质量,与井下人员更好的协调工作,完善配合,从而研究怎样开发油田,开采石油,对整个油气资源数据的了解和数字化的管理都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加上数字化管理有遥测、虚拟现实、智能完井和数据集成的关键技术,从而,大幅度的降低了油田开发石油生产的成本,提高了是由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并且,石油企业数字化的管理其实也是分成了三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主要是针对单个油井项目的开发,单独的采集信息以及进行简单的数字化管理。第二个层次是中段石油开采与油田开发的数字化管理,其中数字化管理是双向的,让地面人员和井底工作人员互通信息,比上各层次更有深度一些。第三个层次针对的是后续石油的储存管理以及如何营销等决策管理。

2.推进油田企业数字化管理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要想切实推进油田企业的数字化管理应该具备以下三个基本条件。首先,油田企业应该具备了解油田数字化管理的人才,组成一个优秀并且专业的团队。其团队必须要有一定的理论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他们可以利用头脑风暴的方式选择出来合理的检测点,从而也可以确定出监测点的数据。检测点数据对于油田的开采来说是比较重要的资料,在油田数字化建设中需要将检测点进行统一优化分析。其次,其数字化管理的平台要不断升级优化。数字化管理平台如果一直停留在最初的阶段,一定是跟不上时代的潮流与科学的进步,然而管理平台的建设与油田的开发、管理、储存环保工作息息相关,根据油田开发的工艺路线、安全环保要求上来看,管理平台的升级优化是必然的行为。然而油田应该采用效率更高、反应更快、成本更低的实用性数字化管理平台,不要盲目追求高端的数字化产品,此种行为无异于舍本逐末。数据采集工作需要实施二十四个小时的储存、探究、分析,及时完成数据分析的结果对数字化管理的效率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如果石油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一直停留在最初的科技水平,那么此家石油企业发展定会停驻不前,甚至倒闭。因此,石油企业数字化管理平台的逐步优化是很重要的数据管理平台升级的正常化,其应用系统的使用就会更加的正常化。数据化管理系统的优化逐步统一了各大系统的部署情况,提升了系统的优越性,同时也缩小了储存空间,使应用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这也是推进油田企业数据化管理的必要条件之一。最后,油田企业数字化管理流程要时常创新。创新是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创新就没有出路,创新可以实现更高的工作效率,创造更方便的工作流程,也可以打造更舒适、更活跃的工作氛围。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好处不言而喻,只有时常创新数据化管理,才能保证石油项目有效率的开采,提高油田企业的管理水平与水准,保障项目的协调性,以便于用较低的成本实现更大的经济效益。

三、油田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基本内容

1.油田数字化管理的数据收集技术

不同于早期的人工收集信息有很多缺点与弊端,现在的数据处理主要是有专业的电脑的系统,具有专业性、准确性、时效性的特点。油田生产时的关键数据主要利用温度变送器传达,可以通过传感器与测量仪器等设备进行收集数据,如此便可以更准确的了解油井和油田项目的情况,不像人工采集时那么费时费力,油田数据化管理更加方便、快捷。所以油田数字化管理的数据采集技术更好的进行了油田数字化的管理。

2.油田数字化管理的数据识别技术

此类技术就像是数学学科的验算,因为,石油产业就必须像数学一样,其数据必须要精准无误,否则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我们将数据采集完成后必须要进行数据的识别,在数据化管理中也有一套识别数据的第三方软件系统,通过此系统来验证之前采集的数据是否精准无误,然后进行加工处理,控制生产项目,采集项目的安全。其中一项数据识别技术可以让人们更加直观的看到数据的状态,在计算机数据对应上可以把采集到的数据用直方图或者饼状图的形态展现给相关的工作人员,把作业做到稳定安全与无误,这也就是数据识别的示功图智能识别的特别设计。然后,还可以更深度的把示功图与标准图对比来深入分析,最终得出比较准确的工程情况,这样可以提高相关工作者的注意程度,让他们认真负责的进行施工,保证油田项目的顺利开展。

3.油田数据管理远程控制技术

为了提升劳动生产效率,降低劳动者的工作强度,油田数据化管理就采用了远程控制技术。远程技术的基本作用体现在远程控制抽油机的启动和停止,可以远程调配输油作业,通过远程视频技术也可以看到没员工工作时的画面。管理者可以通过视频画面监督工人们的工作情况,在工作现场实施开展或停止,进一步提高了油田项目的安全性,从而加强了管理者的管理力度,以及提高了劳动者的工作效率。另外,远程控制技术还可以及时了解工作环境的异常情况,从而作出较快、较合理的解决方案,或者是对工作者进行语音提示或者警告。如今社会,数字化管理技术在不断并广泛运用于各个行业管理之中,石油企业当然也不能落后。数字化管理也是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和管理模式,油田企业作为资源的主要来源,也是中国经济的资源基础,更要抓住此次契机,转变好自身的管理方式向数字化管理进军,以促进管理技术的发展。要积极搞好石油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建设,切实发展好石油资源企业,提高其管理水平,促进我国石油业正常、顺利、有效率的发展与进步进而加强我国国民经济的提高。

作者:陈静 单位: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政策研究室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P2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引言

地籍是指土地中应纳税的土地面积、土壤质量以及纳税额度的记录,其反映的是土地的档案情况。地籍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的至关重要,地籍测量实现的是权属明确条件下的地形测量,给出的结果为土地备案登记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本文以城镇地籍测量的基本研究内容,对其进行了一定的分析,这一研究对于地籍备案管理有一定的意义。

2城镇地籍测量的分析

以下将从实用性、资料应用性等方面具体分析城镇的地籍测量。

2.1 地籍测量的方法

在城镇地籍测量中需要应用图解法与部分解析法的某一种或2种的结合,具体来说对于城镇中如新区等规划整齐的地方应用测算接线的方法就能比较好的实现的测量,对于人口相对密集的一些老城区则最好应用图解法,依据实际测量的数据形成地籍图。即测量方法应用的当中应结合界址与成本等相关因素应用合理的方法。

2.2 宗地的测量标定

宗地是指界址线围出的地段,在土地管理局中通常会因为时间过长或标记点图中难以辨认时,需要及时的完成界址点的恢复,实际测量中应进行以下处理:对界标物没有变化,只是界址点无法辨认的,应重新进行界标进行地籍测量;对界标物发生变化,标记也破坏的,在新增地物的基础上,重新测量标定且应基本达到原先一致的结果。宗地是事关个人利益的关键问题,实际的地籍备案测量中必须仔细测量,不能有丝毫马虎。

2.3 地籍测量结果的应用

地籍测量的结果就是获得标有地权等因素的地形图,地籍图的实现是在较大的投入基础上才能实现完成的,实际当应用应从一下几方面考虑:应用地籍图实现新征拨、批租用的土地测算;在地价评估中可为其提供准确的地块面积,获得更正确的地价结果;在土地变更中,利用地籍图可减少勘测时间,降低成本;可以为社会提供有偿的图件资料作为其开发应用的参考。从这些应用中可以看出,地籍测量结果需要进行慎重保管,不能随意更改且同时还应进行及时的更新处理,为土地备案提供最新的依据。

3 数字化城镇地籍测量

3.1数字地籍测量

数字地籍测量属于数字测绘技术在地籍测量中扩展,即应用全解析、计算机辅助测量的方法实现了计算机技术的融入。数字地籍测量应用了硬、软件技术对各地籍信息数据进行了采集、录入、绘图、输出、管理,形成了较为全面的地籍测量结果,同时其还实现了图形数据库的备份,为地籍管理提供了又一便捷的方式。

3.2 数字化地籍测图的优点

数字化测图技术具有工作量小、自动化程度高的优点:采集的数据会自动进行录入备份,无需经过传统测图的各道繁琐工序;测量结果精确程度高,传统测图过程中会出现如视距、方向等人为误差的影响,而数字化地籍测量中就无需考虑这些误差能获得更精确的测量结果;数字化测量无需考虑测量比例的问题,这样其对于很多小比例的测量信息的处理会更全面,且信息量更加丰富;数据传递更方便,应用计算机数据信息存储的优势是传统测图数据储存无法相比的;应用数字化测图的结果更新操作显然更好,更新只需应用代码形式的替代就能形成测图结果的变化。这些优点使得数字化地籍测量必将取代传统测量。

3.3 数字化城镇地籍测量

数字化地籍测量可应用原图数字化、地面数字测图、航测数字测图等方法实现。这三种较为领先的数字测量方式都实现了一体化的数字成图的结果。城市数字化测绘通常需要进行以下流程:地籍测图预备阶段——实现城镇地籍调查、地区划分、布点控制等;地籍控制处理阶段——实现城镇地籍的具体细则方面的测量,完成地籍测量控制网;地籍具体测量阶段——应用如GPS、RTK等技术,完成测图绘制,实现清晰的草图地貌绘制;地籍图形成处理阶段——应用计算机把以下阶段数据图形进行处理,生产地籍图后,再进行图形编辑完成地貌进一步完善编辑。在实现上述地籍图后还需要进行相关的面积汇总、图标生产、建立地籍系统等工作,就能实现整个基础的地籍备案处理。

4 小结

本文对城镇地籍测量的基本概念、宗地测定、地籍图等进行了描述,另外分析了当前的数字化地籍测量的技术优势、实现过程,在实际应用中还需依据具体的地形地貌城镇规模等特点,结合更多的相关技术才能完成更全面的地籍图。

参考文献:

[1] 邹岩.地籍测量的技术与方法[J]. 中国房地产业. 2011(02)

[2] 贾峻峰.地籍测量基本方法研究[J]. 科技资讯. 2009(02)

篇13

关键词:

经济数学;期末复习;导学

《经济数学基础》是远程开放教育经济类学生学习的必修课,主要包括微积分、线性代数等知识。远程开放教育的学生,平时学习时间难以保证,互动交流不够,所学知识不一定扎实,很担心不能过关。必须通过必要的期末复习导学来巩固,才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有效通过考试。文章以《经济数学基础1(试卷号:2006)》为例,提出以下几点复习建议。

一、整理有针对性的期末复习题

(一)整理复习题的必要性复习课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系统原理的指导下,引导学生教师要能够根据平时作业情况和各单元测试情况,弄清学生学习中的难点、疑点所在。教材是蓝本,大纲是纲领,国开大《期末复习指导》是依据,历次期末考试真题是范本。教师首先要做的事情是仔细研究大纲和以往考试题,弄清楚考核要点和分值分配,然后再根据学情,分析重难点,思考如何突破重难点。对考点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和整理,得出一份有针对性的复习题,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

(二)整理复习题的方法先分析考题考点的内容、分值、分布、重难点和出现的重复度,列出分析表。下面以10年1月到15年1月共10次考试题为例,列出分析表两个如表1,如表2所示。整理出综合复习题。题目类型中有五种题型,复习题就分五个大模块,在每个模块里罗列若干小版块。要尽量涵盖所有考点,注明考试时间,消去雷同,合并相似。

二、根据复习题,适当进行面授教学辅导

经济数学不同于其他文字性学科,学生可以通过网上视频、课件、微课等完全学会。数学需要理解、需要掌握方法和反复练习。远程开放教育之所以优于纯粹的网络在线课程,就在于基层办学单位可以根据学生学习实际,聘请专业的教师进行适当的面授辅导,面授和网络学习相结合。期末复习安排几次复习课,非常必要,根据以往考题精心整理的复习题起着提纲挈领的作用。可分考核点、计算、应用题三大块进行讲解;最后适当进行综合训练,以切实保证复习效果。教师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合理分配时间,抓大放小,详略得当。复习不搞拉网式,切忌什么都讲,什么都练。战线拉得太长,难保高效率。题目的设计要具有目的性、典型性、开放性、创新性,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能动性,让他们多思考,能记忆,发展思维,短时间内学到更多的解题技能。计算题或应用题,每年都有求不定积分或定积分、求导数或微分、求线性方程组的解等,教师必讲、且重点讲,务求人人会做,变换数字后也能识得庐山真面目。而对于偶尔一考的题目,比如判断基本初等函数等内容,则灵活处理。有时间,可以说一下;时间不够,不去理会。教师复习导学和学生自我复习,都可做此处理。

2.帮助理清概念、定理、性质等。选择、填空题多是考核基本概念的。教师不能够像进行新课一样,慢慢地进行概念的引入、推导、陈述等,那样会冲淡主题。概念一多,内容一杂,容易造成思维混乱。应该更多地以简洁的、归纳性的动态图形、语言、方法、实例等来展示。举例说,判断函数的定义域、奇偶性和单调性等考点,可以借助几种基本初等函数的图像,使函数的性质一目了然,形象、生动而直观。

3.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总结。数学思想方法的导学应贯穿始终。对微积分内容,基本初等函数是基础,复合函数及其四则运算是桥梁和纽带,求极限、导数等无不是求复合函数的种种运算。可将复合函数的自变量看成一个整体,进行适当变形和换元,就能运用基本的求导数等公式,轻松求解。可以一题多解,也可多题一解。线性代数中,关于矩阵的概念、秩、解、自由未知量等概念,可以通过一两个考试真题,一步一步推导而来,何时有解、无解等等,可以抓住矩阵的秩、矩阵的行初等变换等关键点来突破难点。数学思想方法是无处不在的,复习导学必须要注意数学思想方法的归纳、总结。讲清讲透一个题,再适当变化数字,以让学生能透彻理解,举一反三。

4.教会学生记住充分必要的公式。在计算题中,求导数或微分,或者求不定积分或定积分,都是需要记住基本的公式和运算法则的。几个公式连起来记忆比较好。比如,幂函数求导公式(xμ)'=μxμ-1,注意到函数导数的指数下降一次,指数拿函数前面做乘法。稍微变形,成为微分公式d(xμ)=(μxμ-1)dx。对幂函数的积分公式注意到函数积分的指数上升一次,指数+1拿到函数的分母上,还要加上C,这样就好记多了。实在记不住,要在试卷前面的公式中去找,总之不能一字不写,坐以待毙。

三、利用多种媒体辅助复习

复习要面向全体学生,使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所提高。因此,利用多种媒体辅助学生复习是必须的。教师要了解学生是否参加面授、基础是否够好,是否经常与老师同学交流互动等等,分析“学情”,一视同仁,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因材施教、主动出击,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可利用制作专题微课、专题课件、上挂期末复习题、在线答疑等方式进行网络助学,也可借助现代化的远程工具QQ、电话、平台、手机等多种方式关爱学生,使学生力排万难,克服重重困难,加入复习中来。

四、指导复习、考试技巧

1.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信心是精神支柱,劲可鼓而不可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多关爱、常鼓励是教师的制胜法宝。

2.要注意多看、多做练习题。以复习题为蓝本,从分值多的、必考的内容到分值少的、不常考的内容,从易掌握的到似是而非再到不会的题目。如果概念不清,多看几遍教材或资料。要在理解概念的基础上,熟记基本公式。做到熟能生巧、胸有成竹。不要只看不做,考前认真做一下期末复习题。特别是必考内容,背着答案仔细推导和演算,看自己是否真的掌握了。切忌眼高手低,心浮气躁。

3.考试时注意书写。特定符号,一定要书写正确、规范。该有的步骤不要省略,特别是计算题或应用题,切忌不要潦草马虎,丢掉不该丢的分。

4.考前不要熬夜,保证睡眠。总之,经济数学的复习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把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归纳和总结,弥补学习过程中的缺漏,使所学的数学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从而更好地掌握重点和关键。教师要整理出有针对性的期末复习题,然后进行面授、网上教学等多种形式的辅导复习,并注意指导学生复习、考试的技巧。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学生顺利通过考试,取得好成绩。

参考文献

[1]王龙景.教师如何搞好数学期末复习[EB/OL].、

[2]cwgaobingliang的博客.如何搞好数学复习[EB/OL].

[3]期末考试考前辅导秘诀[EB/OL].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