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辩论小技巧

辩论小技巧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0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辩论小技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辩论小技巧

篇1

论辩,或者辩论,是不同观点的双方,为了各抒己见,所进行的证明与反驳。论辩的历史作用与现实意义,历论家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我国古代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刘勰就在《文心雕龙·论说》中写到:“一人之辩,重于九鼎之宝;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一个人论辩的价值,比国宝九鼎还贵重;三寸之舌的力量,比百万雄师还强大。刘勰对论辩的评价,已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论辩,特别是历史性的大论辩,往往是社会大变革的号角。

一、孟子的论辩技巧

孟子,名轲,战国时代首屈一指、技压群雄的论辩大师,一位天才的雄辩家·《孟子》的犀利、《庄子》的恣肆、《荀子》的浑厚和《韩非子》的峻峭,被称为先秦散文的“四大台柱”。孟子论辩文章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气象恢弘、博大壮观、刚柔相济、析义极精。

第一,形象说理。在《孟子》中则具体体现为善于巧喻。孟子“喜以比喻宣达他的意见”,“堪称比喻圣手”。综观《孟子》全书261章,其中93章总共使用比喻159种。《孟子》文中或以物喻理,深入浅出,或以事喻理,情理显豁;或以寓言喻理,入木三分,从而化抽象为具体可感,化深奥为浅近通达,从而增强孟子抽象论理的现实性,为孟文说理蓄势,使得孟子的论辩“开辟抑扬,高谈雄辩,曲尽其妙……一纵一横,论者莫挡。”

第二,欲擒故纵。“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予之。”舌战用兵本无二致,订谋施计必须审时度势。以擒为目的,以纵为手段,为了擒敌之目的,必须先付出纵的代价。如《孟子·梁惠王章句下·第六章》,孟子先以“臣”“士”作喻,远离讨论话题,陷齐宣王于彀中,随即话锋一转,矛头直指宣王,擒之于话锋之下,使得宣王“顾左右而言他”。孟子凭借“纵”字诀,使整个论辩过程迂回曲折,摇曳生姿。“一反墨文说理之艰涩”“真是极尽曲折变化之能事。”

第三,避虚就实。孟子的核心思想是“王道”“性善”,是实,其余皆属细枝末节。是虚。论辩的核心是不能变的,因此,对手的话题不在二者范围之内,对孟子来说便是“虚”。如何将虚过渡到实,孟子自有其语言上的太极推手,如《齐桓晋文之事》一章,齐宣王崇尚“霸道”,开头便问“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则以“仲尼之徒无道齐桓之事……无以,则王乎?”这样一段立场鲜明的回答,不仅表明了对霸道的态度,又机智委婉的将谈话引向了王道。这种话题转换艺术使得孟子能够在论辩不利的情况下反守为攻,转败为胜。

二、鲁迅小说中的论辩技巧

篇2

(2)在答辩会上,先让学生用15分钟左右的时间概述论文的标题以及选择该论题的原因,较详细地介绍论文的主要论点、论据和写作体会。

(3)主答辩老师提问。老师提问完后,有的学校规定,可以让学生独立准备15—20分钟后,再来当场回答。可以是对话式的,也可以是主答辩老师一次性提出三个问题,学生在听清楚记下来后,按顺序逐一作出回答。根据学生回答的具体情况,主答辩老师和其他答辩老师随时可以有适当的插问。

(4)学生逐一回答完所有问题后退场,答辩委员会集体根据论文质量和答辩情况,商定通过还是不通过,并拟定成绩和评语。

(5)召回学生,由主答辩老师当面向学生就论文和答辩过程中的情况加以小结,肯定其优点和长处,指出其错误或不足之处,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指点,同时当面向学生宣布通过或不通过。至于论文的成绩,一般不当场宣布。

2学生答辩要注意的问题

学生要顺利通过答辩,并在答辩时真正发挥出自己的水平,除了在答辩前充分作好准备外,还需要了解和掌握答辩的要领和答辩的技巧。

2.1 携带必要的资料和用品

首先,学生参加答辩会,要携带论文的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如前所述,携带论文底稿和主要参考资料的必要性是不言自明的。但在回答过程中,也是允许翻看自己的论文和有关参考资料的,答辩时虽然不能依赖这些资料,但带上这些资料,当遇到一时记不起来时,稍微翻阅一下有关资料,就可以避免出现答不上来的尴尬和慌乱。其次,还应带上笔和笔记本,以便把主答辩老师所提出的问题和有价值的意见、见解记录下来。通过记录,不仅可以减缓紧张心理,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吃透老师所提问的要害和实质是什么,同时还可以边记边思考,使思考的过程变得很自然。

2.2 要有自信心,不要紧张

在作了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大可不必紧张,要有自信心。树立信心,消除紧张慌乱心理很重要,因为过度的紧张会使本来可以回答出来的问题也答不上来。只有充满自信,沉着冷静,才会在答辩时有良好的表现。而自信心主要来自事先的充分准备。

2.3 听清问题后经过思考再作回答

主答辩老师在提问题时,学生要集中注意力认真聆听,并将问题回答略记在本子上,仔细推敲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要害和本质是什么?切忌未弄清题意就匆忙作答。如果对问题中有些概念不太理解,可以请提问老师做些解释,或者把自己对问题的理解说出来,并问清是不是这个意思,等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再作回答。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避免答所非问。答到点子上。

2.4 回答问题要简明扼要,层次分明

在弄清了主答辩老师所提问题的确切涵义后,要在较短的时间内作出反应,要充满自信地以流畅的语言和肯定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讲述出来,不要犹犹豫豫。回答问题,一要抓住要害,简明扼要,不要东拉西扯,使人听后不得要领;二要力求客观、全面、辩证,留有余地,切忌把话说“死”;三要条分缕析,层次分明。此外还要注意吐词清晰,声音适中等等。

2.5 对回答不出的问题,不可强辩

有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对答辩人所作的回答不太满意,还会进一步提出问题,以求了解论文作者是否切实搞清和掌握了这个问题。遇到这种情况,答辩人如果有把握讲清,就可以申明理由进行答辩;如果不太有把握,可以审慎地试着回答,能回答多少就回答多少,即使讲得不很确切也不要紧,只要是同问题有所关联,老师会引导和启发你切入正题;如果确是自己没有搞清的问题,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讲明自己对这个问题还没有搞清楚,表示今后一定认真研究这个问题,切不可强词夺理,进行狡辩。

2.6 当论文中的主要观点与主答辩老师的观点相左时,可以与之展开辩论

篇3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1(b)-0246-01

根据某汽车生产公司对一年的售后故障反馈信息进行统计,10吨级后驱动桥一年轮边油封失效故障频次高达74起,故障频次率排后驱动桥售后失效故障第一位。本文主要重点介绍运用鱼刺图法对10吨后驱动桥轮边油封失效故障信息进行头脑风暴法分析,分析造成故障失效的原因,对分析得出的主要原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分析方法和结果将对改进产品设计与制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 产品结构介绍

轮边油封安装位置在轮边半轴和套管之间。轮边油封的外圆和套管内孔为过盈配合。从结构上看,轮边油封的材料和结构对密封性能起着很关键的作用。

2 售后数据分析

2.1 轮边油封故障失效原因分类有两部分:油封质量原因造成失效故障占80%,其他失效故障原因占20%

轮边油封起着密封作用。如果轮边油封失效会造成轴承脂和齿轮油搅合在一起,长时间运转,温度也不断的升高,脂变稀,造成脂随着齿轮油流出,影响了轴承使用寿命。

对74例轮边油封售后故障失效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轮边油封质量的原因造成失效故障占80%,常规客车要求在2500-3500之间强制保养,80%里面存在强制保养过程中装配和拆卸半轴时,导致轮边油封唇口破坏,导致失效故障。其中从数据可以看出,在行驶里程较短内就造成了轮边油封失效的故障,且失效件行驶里程集中在2000-10000公里之间。而对于生产情况的分析中,发现各月生产的轮边油封都有失效故障。对于生产中影响失效故障的原因因素进行完善后,再从使用中的汽车质量的评价结果来查看是否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3 通过鱼刺图法对轮边油封失效故障的分析

产品质量是原材料品质以及生产制造过程中诸多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数分别是:

(1)人:操作者对产品质量的认识、技术熟悉程度以及身体状况等。

(2)机:加工设备、工装夹具的精度和维护保养状况等。

(3)料:材料的成分等。

(4)法和测:加工方法、工装选择和测量方法等。

(5)环:加工场所的温度、清洁度、照明等。

由于这5个方面又包含了许多具体的因数,这些因数又是其他因数作用的结果,因此在生产加工过程中,分析影响其质量的原因时,要把对质量发生作用的各种因数梳理出来,把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分析出来,才能有针对性采取相应的措施。同样,在通过服务部门进行对生产质量的评价,不仅要将售后失效故障的数据统计规律找出,更重要的是找出造成统计规律的原因,然后反馈给相关职能人员,生产方法进行改进,以便提高质量。所以在以售后服务反馈的质量信息对生产质量进行评价汇总时,也需要分析各种因素的原因和结果的关系。鱼刺图法是一种分析影响产品质量各种原因的有效方法之一。

我们组织相关人员,通过对人、机、料、法、环和测6个方面讨论并对分析造成轮边油封失效的现状进行了梳理,结合售后统计数据,描绘轮边油封失效的因果图。从返回的售后失效件来看,售后的处理方式几乎都是换上新的轮边油封即解决了故障,这可以说明了是油封自身质量的原因,如:油封唇口划伤、油封储存时间过长等造成油封失效,经鱼刺图分析主要失效原因如下。

(1)汽车在规定的2500-3500之间强制保养过程中,由于用户缺少对油封唇口的保护,没有保护油封唇口的保护套,在拆装左、右半轴的时候,半轴前端与半轴齿轮配合的花键部位很容易将油封唇口划伤。

(2)轮边油封本是易损件,储存时间超过橡胶储存的时间会造成橡胶失效。

(3)生产时投料人员投料时或操作工在装配过程中,有异物、灰尘等进入唇口易损坏轮边油封唇口。

(4)装配前遗漏了在油封唇口涂抹上脂,导致使用过程中无脂造成干磨,会引起唇口烧伤。

(5)轮边油封选用的原材料不耐磨。

4 纠正和改进措施的制定

油封故障失效原因分析清楚后,组织相关职能人员对分析的问题逐项进行解决。

(1)装配半轴时须使用轮边油封唇口保护套;且在通过压床压装轮边油封前,用专用工具在轮边油封唇口涂汽车通用锂基脂一圈,唇口须涂满。

(2)装配中,装几只就从厂家包装袋中取几只,待装配的轮边油封须储存在原厂家的包装袋中,以免有灰尘等杂物进入唇口导致唇口划伤。

(3)库房投料人员严格按照“先进先出”的原则投料;储存时避免太阳照射,加速轮边油封老化进程;储存时间超2年以上的轮边油封不得投入生产装配现场,应及时的销毁等处理。

(4)驱动桥装配完成后,通过气密性试验,检验轮边油封处的密封情况,杜绝出厂前油封失效的情况。

5 改进效果和结论

轮边油封质量改进项目在4月已完成了原因分析、改进措施制定,经公司质量部门进行对轮边油封的售后跟踪及信息反馈表明:从主要原因的措施制定并实施完成后,9个月里轮边油封故障失效共4件,同期横向比较有了很大的改善,油封失效故障频次下降90%,改进效果良好。

通过本文实例可以看出,鱼刺图法能够全面的反映产品质量的因果关系,它能够把产品质量中存在的可能问题与产生的原因较全方面的表现出来,而且主、次原因层次分明,可以从中反映各种影响质量的因数之间的关系,反映某一原因是通过什么途径影响其结果的。鱼刺图的图形虽然比较简单,但是若没有一定的技术理论水平与生产经验,没有对整个生产流程控制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就难以绘制出客观反映实际影响失效因数的因果图。所以,制图前的流程分析、数据采样与归类是至关重要的关键因素。

篇4

前者是完全客观立场,介绍比赛过程时(一般为第二段)要用最简短有力的语言概括整体,做到短而不小,后可以突出描写一两个选手表现,为使文章丰满,让人读后不空(竞选纳新的新闻也是这样介绍);如果是当场评奖,突出描写的选手中至少有一获奖选手,所以即使写消息,也要尽量完整记录下比赛细节备用。

有信传学院选手或代表队参加的比赛,过程介绍以第一人称视角展开,结合比赛背景规则推进;如果信传成绩不好不要做过多渲染,只根据比赛规则充实即可,以免矛盾,也不能绕过不谈比赛结果;对院系新闻来说,学校的活动不用介绍主办单位和学校领导名单。

有时在描写选手表现,评价参赛作品时,需要自己选择描述词汇,自己措辞,这样的句子在新闻中简短但关键,是最难写的部分,最能体现个人能力。我习惯在赛后对一两个参赛选手进行采访,问他们参赛感受或者评点一下自己的表现,这样保证真实。另外根据评分标准和比赛结果写也可以做到客观。

消息遵循虎头蛇尾,倒金字塔格式,头必须是最为重要的内容。5W中时间地点事件第一句话介绍,有时也可加上活动目的(原因)并放在最前面;第二句话介绍领导名单,绝不能写错,最可靠的方法有事后采访主持人和用采访机录下领导名单,最后一定要亲自到学校网站核实(有一次主持人的稿上一领导名字有错别字,我吃大亏了)。

介绍参赛选手或代表队的句子如果很短可以在第一段写,但更普遍的是放在第二段与背景规则一起,一般第一段字数少于第二段。之后在第二段中介绍比赛过程。如果活动有通知,介绍背景规则时尽量“忠于原著”。

消息的尾一定是足够重要的内容,比如颁奖仪式应该写,选手与出席比赛的领导合影留念不应该写。如果获奖的较多写冠军就行。最常见的比赛活动新闻结尾是“随后举行颁奖仪式。至此比赛圆满结束。”和“据悉……”。

篇5

当然,在与同事和上司的交往过程中懂得使用适当的言辞,也并非易事。专家建议,在商业谈话中应该尽快切入正题,但在切入正题之后,一些人总是喜欢使用一些烦冗的托词,例如:“我原来只是认为……”,“我们也许可以……”这就使得表达效果大打折扣。要知道,谦虚不过是粉饰之物,这样做的结果只会是大家继续讨论——不知不觉已没有了你的份儿。

要想改掉这些不恰当的言词其实并不难,法则就是——让你的讲话听上去更有力。斯图加特修辞训练学家及作家zngo vogel认为,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她说,“语言就像一个人的名片,你完全可以通过言辞来伸张你的个性,使自己变得与众不同。”我们头脑中已经有了成千上万的词汇,现在的问题就是,要如何来唤醒这些词汇,使它们成为我们成功的资本。因为只有懂得有意识地巧妙运用言辞,并避免讲那些毫无意义而空洞的话,才不会让自己变得很被动,而是应付自如地表达出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要做到这一点,可以参考下列的重要法则: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