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水利行业的发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application as in water conservancy modernization injected catalyst, improve the technology of industry of water level and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ause of the water conservancy, shorten the our country and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in the water information gap, a huge potential for development and broad prospect of application.
Keywords: water conservanc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system
中图分类号:TV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干旱缺水、洪涝灾害和水污染等问题严重制约着社会经济发展。为了解决水资源紧缺的问题,水利部明确提出走从传统工程水利向现代化资源水利的转走可持续发展水利的道路。水利现代化的主要内容是水利信息化,水利信息化就是实现水资源科学管理,能够高效利用和保护水资源。所谓水利信息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和广泛利用水利信息资源,包括水利信息的采集、传输、存储和处理,全面提升水利事业活动的效率和效能[1]。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水利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广义的信息技术主要包括:软件技术主要有:数据库(DB)、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虚拟现实(VR)、网络(Web)等技术;硬件技术主要包括:电脑、服务器、图形工作站等;通信技术主要有光缆、超短波、微波、GPRS等;传感器信息采集技术,水情模拟分析和水情预测预报技术等仿真计算技术等。一般情况下信息技术应用就是软件技术的应用,包括GIS、DB、RS、VR、Web等或是软硬件结合的信息技术。水利信息化技术应用主要包括:办公自动化、防汛抗旱指挥、水情测报、水务管理、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防汛会商、信息服务等应用系统建设,实现信息技术为水利建设和管理服务。下面重点介绍较为广泛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在水利行业中的应用情况。
一、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IS)通常泛指用于获取、储存、查询、综合、处理、分析、显示和应用地理空间数据及其与之相关信息的计算机系统。它把空间的逻辑思维延伸到了形象思维。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十分强大,应用十分广泛,遍及各行各业。在水利行业GIS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已经有10多年了,并且逐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其主要体现在地理位置确定、地理信息展示、行业信息展示、信息统计分析及功能集成等方面。主要应用介绍如下: (1)基础地理信息管理。GIS技术基本功能是反映地理坐标,并通过地理坐标确定有关信息的坐标和相对位置。从信息管理方面来说,水利行业与其他许多领域一样,首先要求得到基础地理信息,如地形、地貌、河流、水系、行政区、交通等信息。 (2)水利专题信息展示。在基础GIS平台上展示水利专题信息,主要包括:水库、堤防、蓄滞洪区、水闸、测站等水利工程信息和雨情、水情、灾情等水情信息及水利管理信息。将这些信息在GIS平台中分类、分图层、分区域展示。 (3)统计分析功能运用。GIS技术的分析功能十分强大,在水利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如降雨分布信息、水资源量统计、洪水淹没面积计算、受灾面积和人口财产统计等。这些分析结果为水情预报、防汛会商决策、水量调度等提供了较为可靠详实的数据支持,初步实现了在水利及防汛工作中对雨情、水情、灾情的粗略估算向定量分析转变。 (4)系统集成功能。GIS作为地理信息管理基础平台,系统集成功能是其重要的基本功能之一。常用的GIS集成主要有相关功能模块和相关专业模型的集成。集成功能模块包括:信息服务、数据库、图形库、防汛会商、防汛值班及部分办公自动化等功能模块;集成专业模型包括:气象预报、水文预报、水动力学计算、水库调度等模型。
(5)空间三维GIS技术应用。GIS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历经了从二维平面GIS平台到三维空间立体GIS平台的转变,三维空间GIS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主要特征是在GIS平台中展现空间立体环境和在三维环境中显示与管理相关的信息。地理信息系统功能十分强大,应用非常广泛,但其不足是还处在快速发展阶段,地理信息系统存在信息不够详细、图标不完美、分析功能有限等问题,而且国外GIS产品价格较高,国内GIS产品功能不够全面,因此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在水利信息化建设的实际应用中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有待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网络技术应用
引言
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经济建设的好坏直接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建设发展水平。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对水利建设资金的投入,水利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由于水利建筑工程预算定额一直以来延续2009年的定额,已跟不上当前经济市场发展的步伐,税收政策的不断变化、原材料、人工工资、燃油费不断上涨,水利企业获得的经济利润愈发薄弱。再加上很多水利企业存在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效率不高、专业技术人员短缺等问题,以至于水利行业的经济效益得不到有效的发展。鉴于此,强化水利企业的财务管理,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是保证水利企业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占有有利地位的重要方法。
一、水利经济发展中水利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1.有利于控制计划外开支
水利预算管理工作作为水利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其他各项工作顺利完成的基础,也是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规范以及约束的依据。在水利施工企业实际经营发展过程中,由于众多因素的影响,企业经常会发生一些不必要的开支,例如制度不健全造成辞退职工上诉的诉讼费、与劳务公司签订合同时条款不严谨造成伤亡事故中连带的赔偿费等等、都使企业计划外资金支出增多,以至于资金出现周转困难的问题。而水利企业财务管理通过实施预算编制工作,可以有效控制各项计划之外的开支,使水利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成本以及费用支出更贴近实际。
2.有效节约成本
在财务管理中,成本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其是提高企业竞争实力、提高企业内部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成本管理,水利企业的各项成本以及费用指标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从而最大程度的节约业务招待费、办公费、差旅费、公车运行费等各项支出,从而降低资金成本的投入。在财务管理中,加强成本管理工作,收集与企业经济活动相关的成本数据,有利于发现企业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1]。
3.有利于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在水利经济发展中,资金是重要的前提以及保障,而财务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因此,水利企业应加强自身的财务管理工作,进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由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水利企业已经实现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发展模式,财务资金通常处于相对紧缺的状态,而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可以提高资金的周转效率,并且根据资金的来源对资金进行合理划分,从而做到专款专用。同时,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还有利于促进资金的流入以及流出,强化了资金的统一管理以及宏观调控,最大化的遏制违规违纪情况的发生,保证资金使用的安全性[2]。
二、促进水利经济发展中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建议
1.构建完善的水利财务管理制度
水利经济发展中的财务管理工作是根据国家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行的。由于水利经济发展中的财务管理并没有直接掌控资金的运转情况,以至于在水利经济发展中财务管理应有的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同时,水利经济发展的财务管理不仅要采取适当的经济手段,还应该建立相关的财务管理制度。因此,为了保证水利经济发展中,财务管理作用的有效发挥,水利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强制性与规范性,使财务管理的职能得到有效发挥。另外,水利企业还应设置健全的财务管理机构,比如相关的财务管理监督部门、审查部门以及监管部门,并强化财务管理人员的法律意识,使水利资金在法律的监控下依法运转[3]。
2.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
要想有效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就必须要全面改革财务管理团队。首先,应提高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过程中,只有有效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才能保证水利经济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因此,企业应通过开展经济法律知识讲座、辩论会,参加财政部门、税务部门举办的培训等,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法,有效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其次,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改变其管理观念,让其积极学习现代先进的管理方法,进而促进水利经济的健康发展;最后,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与专业文化,让每一位财务管理人员都具有丰富的财务管理知识,从而保证水利经济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4]。
3.实现财务预算的精细化管理
第一,应加强对预算编制工作的管理,完善预算编制的预测以及前瞻性工作,进而对各类支出结构进行合理优化与调整,并且有效控制一般性支出以及相关的公务接待、差旅费、公务车运行等费用。此外,还应保证预算执行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将财务预算评价结果作为制定年度预算的参考依据;第二,应严格落实各类项目资金的管理规定,按照项目资金支出的预算规定,大力推行项目与资金的有效整合,进而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沟通与协调机制,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水利企业而言,其应重视水利经济发展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以及新环境下,水利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必然的发展趋势。鉴于此,水利企业应通过构建完善的水利财务管理制度、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以及实现财务预算的精细化管理,提高自身财务管理的整体水平,使其为水利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保障。
参考文献:
[1]才学工.水利经济发展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研究[J].中国水能及电气化,2016,2:18-21.
[2]管海英.对财务工作在水利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6,9:143-144.
[3]于小敏.浅议水利经济发展中财务管理的重要性[A].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年第二届今日财富论坛论文集[C].今日财富杂志社,2016:1.
一、引言
2013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立方米,居世界第五位,占世界总量6.5%;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为2072立方米,排世界第102位,约为世界平均水平(6055立方米)的1/3,被列为世界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据统计,我国2013年劣V类水占比高达15%,进一步加剧了我国水资源严峻的形势。我国2013年废水排放总量为695.4亿吨,其中工业废水209.8亿吨,占30%。化工行业废水排放量为93亿吨,处理量为41亿吨,处理比例仅为44%。
2016年2月21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强化城市污水治理,加快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改造,全面加强配套管网建设,提高城市污水收集处理能力。整治城市黑臭水体,强化城中村、老旧城区和城乡结合部污水截流、收集,抓紧治理城区污水横流、河湖水系污染严重的现象。到2020年,地级以上城市建成区力争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缺水城市再生水利用率达到20%以上。这为水处理及相关行业带来了广阔的市场前景。
二、研究成果回顾
城市污水处理率已成为一个地区文明的重要标志。在过去的200年中,从原始的自然处理城市污水处理,使用简单的发展处理各种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废水处理及回用。在过去的200年中,从原始的自然处理城市污水处理,使用简单的发展处理各种先进的技术,先进的废水处理及回用。从传统的活性污泥法氧化沟工艺过程,发展到A/O,A2/O,AB,SBR(包括CCAS)和其他技术,以满足水的不同要求。对比发达国家,我国城市污水处理的相对较晚,只有6.7%的城市污水处理率。我们强烈地引起国外先进纯净水设备技术,设备和经验的同时,必须结合我国发展,尤其是当地的实际情况,探索适合中国实际的城市污水处理系统。
三、我国水处理行业发展前景
根据十二五规划的目标设置,以城市、建制镇和农村为例进行说明。城市污水处理率从2010年77.5%提升到2015年的85%,各个不同行政级别城市的污水处理率目标又不同;建制镇从2010年不到20%的污水处理率增长到2015年的30%。
2014年4月的水十条提出了七项指标,重点从重点流域、黑臭水体、饮用水、地下水、近岸海域、经济发展重点区域和缺水城市七个和生活息息相关的领域进行重点控制。除了这七个方面,水质提标改造、城镇污水处理、污泥处置等都是目前水处理行业的热门方向。
2015年4月16日,《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简称“水十条”)正式出台,该计划明确要求加强工业水循环利用,鼓励钢铁、石油石化、化工等高耗水企业废水深度处理回用。同时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鼓励发展包括系统设计、设备成套、工程施工、调试运行、维护管理的环保服务总承包模式、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等,以污水、垃圾处理和工业园区为重点,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
环保部规划,公开提出“十三五”期间我国的环保市场总投资将达到17万亿元。根据近两年环保在GDP(GDP假设6%增长)中的占比2%进行估计,“十三五”期间市场规模达8.1万亿,若不按照2%的固定值,而是按照环保部每年20%的增长规划,市场规模将达9.7亿。故预测环保总体将达到8.1~9.7万亿之间。单从水处理市场,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流域治理三个大方面计算,十一五期间总计6400亿投入;十二五期间实现84%增长达1.18万亿投入;十三五规划重点强调的情况下,保守假设50%的增长,将达到1.77万亿,再加上目前快速增长的净水器2020年近1300亿的规模,十三五期间,在水十条的催化下,水处理市场将达到1.9万亿的规模。
目前在我国有着众多水处理设备生产制造企业,其中广东鹏凯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产品设计方面很有特色。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高浓度废水处理成套设备;一体化污水、净水成套设备;重金属废水及资源化成套设备;中水回用设备;膜处理成套设备;纯水及高纯水设备等;王老吉、蓝月亮、可口可乐、兴发铝材、光大环保等一线企业及国内各大型环保工程公司都是该公司的客户,设备还远销海外,鹏凯的产品已在四十多个国家稳定的运行,并得到了一致的好评。
四、结束语
我国水资源禀赋先天不足,属世界上13个贫水国之一,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3。近年来,随着城镇人口的快速扩张,城市传统的上游取水下游出水模式受到供需矛盾的挑战。改善市政污水的出水水质,将再生水回用至水源地回灌、景观水补充、市政杂水和工业用途等领域,形成城市体系内水资源最大限度循环利用,是解决城市水资源供需紧张的不二选择。水处理及先关行业必将再未来几年得到大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崔建民.浅析水处理设备在区域供热方面的应用[J].区域供热,2007(02)
一、前言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指在我国未来国民经济中具有主导战略地位,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与国家安全具有深远意义的新型支柱产业。2009年11月3日,总理在首都科技界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到;“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战略目标,把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方向,把争夺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战略重点,逐步使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而作为重要宏观调控工具之一的税收政策应不断发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作用,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有力推动经济结构的重大调整,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完善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税制体系的建议对策
1.增强税收优惠的产业针对性
当今我国税收覆盖的范围过于庞大,能够享受到税收优惠的公司更多,每个税种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能涉及到税收优惠政策,在这种情况下,税收没有办法充分发挥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作用,有时候会同公司策略相违背。
当今,我国具体实施的税收政策主要是直接减少征税标准,同时配合以降低相应的税率来进行税收优惠,这种方式主要在于进行利益之间的转移,这种方式重点在于事后进行减免;在国际市场中惯用的是投资消减,加速折旧以及在投资过程中利用产生的风险进行获益,我国在这种方式应用比较少,因为这种方式更加重视对政策进行指引,重点在于工作之前给予一定的扶持。
2.利用关税政策引导资金投向
通过进出口税收政策来对公司产业结构进行调整,逐步由原来的生产模式向现代生产模式进行转变,逐步发展本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将公司发展同科学发展观有机统一在一起,不断实现公司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公司不断延长自身产业链,不断对生产零售产业进行政策支持和鼓励,掌握主动权;吸引国外先进企业进入中国,学习其先进的生产技术,积极学习其中附加值大的部分,从而有效推动中国产业结构进行转变。
3.提高税收立法层次
根据我国对新兴行业的整体规划,在全局的角度上来具体分析新兴行业发展能够享受到的政策支持。一方面能够将现有的行为规范进一步进行整合和完善,使之上升到法律的高度,将利用税收进行调整规范在法律的框架之下。另一方面,面对公司发展的各个时期,实时制定能够切实实施又能够因时而变的进行调整,为新兴产业进行创新奠定良好的基础。在公司发展初期给予足够的关注程度,在公司成长起来以后能够有效对收益进行调整。
4.加大对研发投入环节的税收支持力度
①减轻流转税税负
因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需要进行大量的设备,资金投入,同时还要掌握核心技术等诸多方面,同时还有种类繁多的税种,通过对这些税种进行调整能够有效减少公司运行费用。
②强化企业研发支持力度
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应当对能够对国家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的高新技术产业进行着重扶持,不但要采用直接的资金支持,还要在税收方面给予一定的帮助,帮助其全面协调发展。从着重扶持和协调发展两方面来扩大公司的R&D投入,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需要对公司进行税收优惠,尽最大可能降低公司的费用。
5.强化金融、保险等行业的支持
对某些能够进行自主创新和研发的机构及学校提供资金援助,对其产生的收益进行税费减免,对为这些机构进行保障的机构获得的收益同样给予相同政策优惠。
三、结论
本文对我国国内鼓励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论述,并针对国外相关税制的设计,提出相关的建议对策,认为应该:
1.增强税收优惠的产业针对性;
2.利用关税政策引导资金投向;
3.提高税收立法层次;
4.加大对研发投入环节的税收支持力度
5.强化金融、保险等行业的支持;
6.多样化税收优惠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家宏.试论支持我国战略产业的税收政策与环境[J].企业家天地:理论版,2009,(9):59.
[2]刘建民,邓满源,杨鸣.湖南省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的税收政策思考[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0(2):66-69.
原州区位于宁夏南部山区黄土高原西部的黄河上中游,清水河上游的六盘山东北部,属清水河、葫芦河和泾河三大河系的发源地。灌区植被稀疏,林带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春季沙尘暴等自然灾害频繁。由于地处内陆,地势高,又受欧亚大陆及青藏高原气团控制,形成冬季漫长寒冷,春季气温多变,夏季短暂凉爽,秋季降温迅速,春、夏季降水量偏少,灾害性天气多,区域降水差异大等气候特点。
一、农田水利现状
原州区境内农田水利灌溉工程有水库灌区、小型井灌区、小型井灌区、小型扬水灌区、高效节水补灌区五种类型的灌区,现状灌溉面积为19.05万亩。
原州区现有中小型水库共计33座,中型水库3座,小(一)型水库19座,小(二)型水库11座;总设计库容3.2亿m3,因多年运行淤积,有效库容0.99亿m3。水库水源工程截止2008年,已有寺口子、冬至河、沈家河等3座中型水库的除险加固任务完成,同时完成了张易、二营、杨达沟、黑洞沟、康沟、上店子等6座小(一)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新建贺家湾、西梁小(一)型水库2座。
清水河流域有水库26座,包括寺口子、冬至河、沈家河等3座中型水库;贺家湾、青石峡、郭庙、陈家沟、毛家沟、海子峡、上店子、大马庄、潘家庄、杨达沟、黑洞沟、二营、清溪沟、吴庄、蒋河等15座小(一)型水库和蒋口、曹河、马庄、陕庄、杨庄、饮马河、上饮河、杨郎南门等8座小(二)型水库。至2008年已完成二营、杨达沟、黑洞沟等3座小(一)型水库的除险加固。
葫芦河流域有水库4座,包括张易、雨洛沟等小(一)型水库2座,宋洼、驼隆沟等小(二)型水库2座。截止2008年张易水库已完成除险加固。
茹河流域有水库3座,包括康沟、崾岘等2座小(一)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即小湾水库。
1.水库灌区
原州区境内现有水库灌区15处,主要包括有自流灌溉条件的沈家河、冬至河、二营、张易、康沟、上店子、郭庙、大马庄、陈家沟、毛家沟、青石峡、潘家庄、曹河、雨洛沟和陀隆沟等15座水库。这15座水库总的集水面积为948.1km2,年均来水量为5921.2万m3,总库容为1.27亿m3,已淤积0.57亿m3,现有效库容为0.7亿m3,水库灌区可灌面积9.44万亩,现效灌溉面积5.45万亩,库灌区已建设干渠总长128km,已砌护106km,完好率26.1%;支渠151km,已砌护93km,完好率36.5%。水库灌区工程老化失修,渠道衬砌少而且标准低,冻胀破坏严重。灌区现有干支渠279km,已砌护199km,衬砌完好率不足50%;衬砌后的渠道也都因冻胀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建筑物配套较差,缺少必要的测水量水设施,由于工程建设标准低,先天不足,加之运行时间长,维修资金缺乏,老化损失严重,工程带病运行,渠道供水极不安全。同时,由于畦灌面积大,土地不够平整,渠道及田间渗漏严重,大量水资源消耗于无效蒸发;造成灌区水资源的极大浪费。目前,灌区灌溉水利用系数只有0.36~0.48,单方水的粮食生产率不足1.0kg,处于较低水平。各水库的基本情况及灌区的基本情况见表3-1。
2.扬黄灌区
包括固海扬黄十二干渠的七~二十五支渠的19条支渠,和固扩十二干渠的一~六支渠、十八~二十四支渠11条支渠,共计30条支渠,支渠全长41.385Km,斗渠长60.54Km,涉及原州区三营、头营、彭堡三个乡镇,截止2008年设计灌溉面积为5.53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为5.05万亩(包括寺口子及冬至河库灌区)。
3.小型井灌区
井灌区主要分布在清水河流域,有清河镇、中河乡、彭堡镇、头营镇、三营镇井灌区。目前项目区有机井538眼,清河镇14眼、中河乡26眼,彭堡镇137眼,头营镇189眼,三营镇152眼,开城镇4眼,张易镇13眼(其中分布在沈家河灌区及固海扩灌区做为补充水源的机井127眼),大口井121眼(其中清河镇10眼,开城镇3眼,张易104眼,河川4眼)。机井主要分布在原州区境内清水河流域的中河乡、彭堡镇、清河镇、头营镇和三营镇,井深在100~180米之间,单井出水量为30~50m3/h,大口井主要分布在葫芦河流域和南部山区的张易镇、开城镇,单井出水量为30m3/h。项目区可灌面积7.52万亩,实灌面积5.73万亩。灌区现有渠道77.47km,已砌护57.4km,配套低压管道27.16km,其余均采用土渠输水,大水漫灌,灌溉水利用率为50~60%,水资源浪费严重。
4.小型扬水灌区
主要包括沟道扬水和骨干坝扬水灌区。小扬水灌区主要分布在清水河和茹河沿岸,目前共有小型扬水站8处,设计灌溉面积0.145万亩,现实际灌溉面积为0.12万亩。骨干坝62座,设计灌溉面积2.05万亩,由于后期配套工程无资金来源,现实际灌溉面积仅0.15万亩。
5.高效节水补灌区
主要分布在寨科、炭山、官厅、河川等原州区东部干旱片区,共建成生产窖36030眼,设计灌溉面积7.206万亩,由于干旱少雨,现有效灌溉面积仅2.37万亩,
二、加快农田水利事业发展的必要性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搞好农田水利是关系到我区经济建设快速发展的社会问题,是实现农民增收快富的重要途径。实践证明;只有农业得到了发展,国民经济的其它部门才能具备最基本的发展条件。尤其是在目前水资源日趋短缺的情况下,加快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十分必要。
1.现有灌区水源无保障,渠道老化失修严重,不能正常运行,减少了有效的灌溉面积已建成以水库为水源的灌区中,项目区内大多数水利工程建于六七十年代,由于受地形条件影响和当时历史特殊原因,设计标准偏低,工程不配套,加之长期以来管理体制陈旧,管理粗放,手段落后,经费不足,缺乏工程良性运行机制,致使许多工程老化失修,效益衰减。目前,项目区的工程完好30%左右,各级渠道大多以土渠输水,缺乏末级农渠,在此之前,全部为土渠;斗渠全部以土渠输水,渠道淤积、滑塌现象十分严重,渠系配套设施简陋,输水、控水、调水能力较差,造成输水不畅。缩小了有效的灌溉面积。
2.渠道灌溉保证率低,灌溉水浪费严重
目前,在库灌区中,斗渠以下灌溉水的利用率只有0.40左右,亩均灌溉用水量高达400m3,水分生产率仅为0.25kg/m3。在井灌区中,配套渠系更加少的可怜,大多数都是土渠,渠道渗漏严重,造成农业种植成本大,农民收入徘徊不前,灌溉效益低下。
3.产权不明确,体制陈旧,机制不活,管理粗放的现象使水源不能更好的利用
在工程建设和运行维护上,多年来主要以乡村集体投资建设和国家补助形式为主,产权大多属集体所有,工程的管护工作由乡村承担,存在着产权不明确,体制陈旧,机制不活,管理粗放的现象。近年来,灌区推行了以支斗渠承包经营和农民用水协会为主要形式的体制改革,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没有建立完善规范的末级渠道管理,在管理运行中尚存在着体制不顺,中间环节多,协调衔接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