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科学技术促进法

科学技术促进法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学技术促进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科学技术促进法

篇1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根本指针,我们必须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宣传和倡导“三种意识”,增强迎“十运”加快新区经济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一是强化改革意识。要在认真贯彻落实市工商局出台的建设服务型工商、支持“富民强市、加快发展”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基础上,根据当前沿江开发的新形势以及新区的建设实际,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凭借敢为天下先的改革者的勇气,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转变工商管理职能,放宽市场准入,简化手续,提高服务效能,营造“亲商、安商、富商”环境,构筑招商引资发展平台。二是强化责任意识。改革必然会有风险,创新就会带来责任,要破除怕担责任、不敢创新的陈旧思想,树立勇担重任、敢闯新路的观念。我们改革市场准入机制,突破原有的政策限制,必然要承担风险和责任,从“三个有利于”出发,主动承担政策创新和政策变通的风险。我们要时刻牢记工商职能,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维护良好的经济发展秩序,保障各类市场主体合法经营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三是强化行政服务意识。随着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把管理职能转到服务市场主体和创造良好发展环境成为工商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工商部门就必须围绕新区经济建设中心,树立以服务为价值取向的行政执法观念,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到新区来投资创业。同时要主动听取意见、改进工作,提供优质服务,帮助投资者解决在生产经营中的问题,为他们排忧解难,从而大力促进新区经济发展。

二、放宽市场准入,构筑加快发展平台

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是促进富民强区、加快发展,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进一步推进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的新的起点。我们以《行政许可法》的颁布实施为契机,根据市局有关政策,结合新区建设实际,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拓展各类市场主体经营发展空间,为新区建设构筑投资兴业、加快发展的平台。

1、放宽投资创业条件。要优化企业发展环境,创新市场主体准入,为企业进出市场提供畅通的“绿色通道”。一是改革内资企业注册资本(金)验证办法。投资人凭银行出具的《交存入资资金凭证》确认其注册资本的数额,无需提供验资证明。二是扩大注册资本分期缴付范围。企业设立时投资人中需缴付法律、法规规定的最低注册资本(金)数额,其余部分可承诺在规定的期限内一次性缴清或分两期缴清。三是放宽投资者身份的限制,扩大出资者范围。除法律、法规规定的人员外,允许在职人员向除外商投资企业以外的各类企业出资入股。四是放宽核定经营范围。对注册资本在200万以上的企业,除涉及专项规定的经营范围外,核定经营范围时,列明主要经营项目后,可以根据企业申请,附加“其他无需报经审批的一切合法项目”。对一些具体审批规定尚不明确的新兴经营项目,可以参照工商登记注册经营范围中的相近经营项目核定。五是对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给予优惠政策及减免相关费用。

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近几年来,国务院取消了涉及工商的31项行政许可项目,当前要严格按照《行政许可法》的规定,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不符合要求设定的行政审批项目。为此,我们要按照“法无禁止即自由”的理念,对法律法规没有明文规定的审批项目一律取消,对保留的审批事项向社会公布,提高审批的透明度,对已经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加强后续监管,防止管理脱节。同时深入推进“并联审批”,进一步健全审批网络,完善审批流程,并逐步推进“并联审批”。

3、全面开展招商引资服务。健全联系点制度、重大项目领导跟踪服务制度、领导接待日及现场办公制度,对重点项目采取现场办公、跟踪服务、定期回访。对区内引进的注册资金超过500万元的招商项目,实行特事特办,只要手续齐全,实行当天受理当天发照,注册资金超过1000万元的重大项目实行跟踪服务,全程帮助办理工商注册登记手续。积极参与招商引资工作,通过私营企业协会、外地在宁企业协会、个体协会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加强与“区行政服务中心”的协调,支持“一站式服务”和“政务超市”的建设。

三、推进依法行政,维护经济发展良好秩序

党的十六大提出,要“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工商部门应努力创新监管方式,严格依法行政,维护新区公平竞争发展秩序。

1、加强后续监管、长效监管。随着市场主体准入门槛的降低,市场主体的数量必将剧增,工商后续监管必需加强。市场主体获得准入后,是否按照许可的规定从事经营,是否虚假出资、抽逃资金,资金分期到位的是否按照规定时限出资到位,市场交易行为是否违法等,都需要长效监管予以有效监管。为此,工商监管必须实现由事前监管向事后监管、由静态监管向动态监管、由单一监管向全面监管发展,提高执法效能,实现职能到位。

篇2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6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优势在课堂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凸显。信息技术的使用,不仅改变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包括教材的呈现方式、学生的活动方式、成果的反馈形式等,而且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尤其在中职课堂上,信息技术的应用激发了许多学生的学习兴趣。信息技术运用于中职课堂教学,其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中职学生具有好奇、好动、有意注意时间短、持久性差等特点,往往影响课堂学习效果。因此,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课件不仅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创设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的现代化学习中掌握知识。比如,在计课堂上,教师经常会用现实企业工作的视频、图片导入,成功创设职业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于多媒体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所以恰当地加以运用,可以变抽象为具体,调动学生各种感官协同作用,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从而有效地实现精讲、提出重点、突破难点。此时,教师无需更多言语,只须借助多媒体,便无声地传递了教学信息,将不易表达的内容清晰、形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

二、贴近生活,学以致用

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会计教学中,学生不仅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而且要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以手工账务处理为核心的传统教学实践模式形式单一,技术手段落后,实践教学的内容简单,缺乏创造性。随着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介入,为探索课堂教学新模式提供了物质技术条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学习各种会计理论知识时几乎没有什么问题,但一旦接触真实的原始凭证,就变得非常陌生。还有很多学生在校成绩非常优异,但在实习中碰到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了。这无疑与其在校接受的实践教学有关,原因是教师在教学时过分地把知识“纯粹”化,忽略了知识与实际工作的联系。

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和工作实际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符合中职学生的认知特点,又能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用多媒体创设的工作情境拉近了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例如,在上应付职工薪酬时,如果按照书上的理论,学生也许能记住,但印象并不深刻,因此笔者搜索了很多招聘广告信息,并利用多媒体把教材内容与工作情景有机结合,让他们来判断这些招聘广告中提到的待遇福利哪些属于应付职工薪酬的范畴。学生在面对这些实际问题时,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就变成看得见、听得到的现实问题,学生就会真正理解相应的理论知识,也体会到学习会计的乐趣。

三、形象直观,事半功倍

对于很多中职学生而言,由于生活知识面窄、感性知识少、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能直观形象地把整个过程显示出来,可以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为他们学习知识架设一座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桥梁,帮助他们理解知识。对一些知识概念,无法通过文字有效地理解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铺路搭桥,逐步降低思维难度,从而达到理解概念的目的。记得听过一次数学的公开课,内容是《向量的加法》,如果单纯从书上的概念去理解,比较抽象,当时温州正好开通了直飞曼谷的航空线路,那位教师巧妙地运用了一张世界地图,提出:“如果去泰国曼谷,如果从行程方面考虑,会选择温州直飞曼谷,还是从温州出发,转机去上海,再从上海飞曼谷?”引出了向量的概念,并利用多媒体技术作图,使学生对向量的加法有了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和分析处理信息,运用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充分领略了数学之美。

信息技术也给中职会计课堂注入了很多新的活力,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将会计中许多枯燥、单调、抽象的内容转变为生动形象,易学易记的信息,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笔者在执教《税收基础》一门课时,很多的理论知识都很抽象,关于原始单据的种类、格式、填制方法、传递过程等内容,增值税发票的填制、纳税申报等,若单凭教师的口头讲授和文字说明,对于没有见过实物的学生而言很难理解,后来笔者以某财务软件为信息平台,让学生动手操作填制发票、并上网体会纳税申报,帮助学生透彻地认识会计工作流程及所形成的原理,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化静为动,体验新知

篇3

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是学习的直接动力之一。一堂美术课应该是一部优美的童话,一段悠扬的音乐,一个动人的故事。教师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帮助解决教学中的重难点,拨动学生的心弦。在美术课中,我们要充分利用美术学科的优势,根据不同的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精心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媒体辅教,形象生动。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今天,应用多媒体电脑技术制作课件用于美术教学,会使重点突出,难点易突破,单位时间内知识传播的信息量大,有助于照顾到全体学生,使全体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区域内看清演示过程,如在讲授《民族瑰宝――杨家埠木版年画》一课中,我充分运用多媒体、视频剪辑等手段,把杨家埠木版年画的历史背景、产生及发展过程和艺术特点等清楚地展示给学生,使学生一边欣赏美妙绝伦的画面,激发求知的兴趣,一边学习知识,既直观形象,又加深印象。

2.拓展空间,丰富内容。

当今美术在现代艺术材料和艺术技术、交流传播媒体、视觉研究和信息技术的冲击下,在表现手法上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要求老师用发展的眼光对待美术教学和学生,而不能只停留在教授学生掌握某种绘画技法上。如在讲授《标志设计》一课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学生采用即时贴进行剪贴的方法制作和创意学校的标志或艺术节的会徽,这样既省时、省力,又符合小学生好动的心理特点。

3.反复实践,积极参与。

鼓励自我体验,即是鼓励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对材料进行接触感悟和多次尝试,从而掌握工具材料的性能及有关的美术技能技巧。特别在美术工艺课里,我从来不要求学生依照范画样本制作,用什么形式,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怎样粘贴等不做统一规定,而是让学生对材料进行反复触摸、把玩、琢磨、探索,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试验,让学生去发现和理解:原来,工具材料有这样的性能特性;步骤不但可以是这样的,还可以是那样的;不但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还可以采用哪种方法。

二、营造氛围,轻松愉快

良好的课堂氛围能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产生更多的师生互动,学生更愿意表达自己。如何创建轻松愉快的课堂教学氛围呢?

1.巧用语言,讲求艺术。

在课堂上老师的话不一定多,但要给学生以启发和引导。老师在主导教学时应努力营造出一种宽松、愉快的课堂氛围,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提高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使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中轻松地展现自我,这样学生就会把对老师的喜欢迁移为对美术学科的热爱。

在上《美术字》时,我先从生活中常见的宣传广告、门牌、横幅等例子出发,用生动的语言帮助学生认识美术字的特点及书写规则,以唤起学生对美术字的好奇心;再进一步引导学生分析美术字的书写及美化方法,最后通过教师的讲解与示范,让学生了解并掌握美术字的写法及美化的方法。老师的教学使课堂气氛宽松,学生思维活跃,他们的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得到发挥,学会发现与思考,从而表现出自己所喜欢的美术字体。

2.因材施教,增强信心。

从各学科特点来比较,美术学科更注重实践性和操作性。实践必然会有成功与失败,尝试失败的教学方法,就是事先不必给学生过多指导和框框加以限制,让学生在多次尝试与失败中自我进步。

三、发展个性,促进交流

强调个性化教育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征,它在承认学生共性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个性的培养和发挥,突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

1.培养个性,促进发展。

在个性化教育过程中,师生间的情感联络和交流得到加强,学生能发挥更大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作用,从而增强自学、观察、分析、判断的能力和自我识别、自我评价和自我控制能力。

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并没有真正做到素质教育理念所要求的“以学生发展为本”,我个人认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先进教学理念所倡导的是:教师除了教会学生掌握基本的绘画技能外,还要指导学生如何把心中想画的东西画出来,甚至画得更好。

2.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传统的美术教学模式以门类、画种作为教学脉络,比较注重以教师为中心,是老师教学生怎么画,而现代美术教学模式提倡以学生为中心,是教师帮助学生将他们想要展现的事物画得更好。比如:在给中专二年级学生讲授《素描人物头像》的课堂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展示不同时期男女人物不同形象,使学生对男女老幼人物头像的特征熟记于心;再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前学生创作的人物画像,学生对如何安排构图受到启发,经过创作,大部分学生都能抓住不同时期不同性别人物头像的主要特征来进行表现,形象生动各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巧妙驾驭美术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它对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作用。美术教师要与时俱进,具备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握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规律,悉心研究教学教法,改进教学,这样才能提高美术课堂教学质量,才能真正从学生的实际及社会需要出发,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满足改革开放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陶行知全集(卷1-3)[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1991.

[2]国务院关于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2002.

[3]职业和技术教育课程概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泽厚.美的历程[M].天津: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篇4

解决反馈信息获取瓶颈寄希望于引进有效的技术

在国外的课堂教学上,正在流行一种基于红外线的短程无线技术制造的遥控器,学生们人手一个。在教室内大屏幕前设有一个红外线接收器,可以迅速接收来自学生的选择信息,并传到教师计算机上进行记录与统计。通过这种新技术,教师可在教案中按教学进程设计好一组适当的问题,多以多选题形式让学生回答。由于学生们人手一个遥控器,因此对每个问题每个学生都有应答的机会,这样就做到了全面、及时地接收学生的反馈信息。对于学生的选择结果,计算机也会自动、迅速地进行整体统计与分析。在这种环境下,首先是便于进行课堂总结性测试,可以实现准确、科学的数据分析以及课堂教学的全程历史记录。其次也可以频繁进行测试,从而支持整个过程的形成性评价。最后,教师还可以随时根据该环节设计的问题的反馈信息作出必要的弥补与改进,实施下一环节的教学。

这种用于课堂教学的遥控器及相关的无线连接技术传入中国以后,对国内教师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在最初阶段,许多小学校长、教师感到很兴奋,大有耳目一新之感,认为它提供了课堂上师生之间方便而及时的交互技术,给了“以人为本”的思路以很好的支持,并肯定这种新的互动教学模式是对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明显改进。但是,当这种技术投入使用后,人们很快就明白,光有这样的硬件和技术还不够,还必须有适当的教学软件、适当的问题案例积累等,否则教师不好上手。特别是,课堂反馈只是多个教学环节中的一个,它还需要与目前国内各种新的教学观念、新的教改思路相配合。所以,要在课堂上采用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并让它显示出明显的效果,还需要做很细致的工作,并进行科学实验。基于这样的认识,“十五”初期国内成立了一个有一线教师、专家、行政管理单位与企业等多方面代表参加的国家重点课题研究组织,该组织已进行了五年一轮的实验工作。

技术的有效使用需要教师良好的教学设计

课堂的教学设计,可以粗分为三步:首先是整体地提出问题,中间分阶段解决个别子问题,最后再合起来进行总结。具体来说,就是在引进新课的预备阶段,教师利用多媒体软件演示,构造教学情景。而后再通过组织多种活动,迅速把学生引进角色之中。教师在情景下提出问题,指定个别学生进行对话,在对话中引导全体学生思考。但是这时大部分学生只是旁观角色,没有机会参与对话,不能真正调动全体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更不能得到学生全面的信息。

有了反馈技术后,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子目标等,设计多项选择题,要求全体学生回答。选择题的题干和其多项选项,朝着课堂的关键主题,及可能的不同答案(包括正确的与可能产生误解的)进行设计。其中,一个题目学生在一两分钟左右就可以答完,使教师在几乎不需等待的情况下,马上可以得到统计结果,并根据得来的信息,考虑调整下面的教学进程。接下来,教师或是通过继续讲解,或是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来完成本次课堂教学。

这样的教学设计,由于有了学生的参与,且学生能够马上得到猜想的答案验证,将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与评价也会有很好的效果。下面列举若干典型课例,对其进一步说明。

《奇妙的鲤鱼溪》――小学中年级的语文阅读课

用多媒体软件,创造一定情景展示。学生集体阅读课文后,教师提出多项选择题:

奇妙的鲤鱼溪,奇妙在哪里?(揭示认知差异或矛盾。)

1.鲤鱼多

2.环境美

3.小溪中鱼又多又美

4.鱼不怕人(人鱼情深)

5.其他

语文题的答案与数学题不同,没有绝对的对与错之分。因此,教师要求学生在初步理解后作出判断。教师取得反馈信息后,根据答案,可以选择焦点问题进行讨论,从而推动学生进一步深入阅读与思考。这四个答案都不能说是错的,但选不同的答案,会反映出理解的不同深度。另外,教师加上“其他”选项,结合当堂提问,可以发现学生中更有创见的想法。

《20以内的加法》――低年级训练计算能力的案例

森林王国举行射击比赛,用多媒体软件构造比赛情景,用表格列出小动物各自的射击成绩。然后提出前测问题:“打两轮,问谁是冠军?”接着再设计几个选项,引起学生兴趣,并根据反馈信息了解学生的估算能力。接着摆出本次学习计算的确切目标,即引进凑十法来学习精确计算。其间,利用有色圆片、口诀、图解等帮助进行做中学。经过一段时间学习后,教师再问:

“7+6”的结果放在哪个花盘中?

a.标11的花盘

b.标12的花盘

c.标13的花盘

d.标14的花盘

学生回答完毕之后,教师可以逐步增加难度,接着列出9+2、8+5、 7+6等题目,把全部会与有不会的学生进行划分,让完全掌握的学生自己考虑更为开放的问题。如15=* +*, 可以有多少种两数相加?而教师则主要帮助少数仍未掌握的学生一起弄清问题所在。

这里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对学生正确的分层,而这正是基于反馈技术的帮助,从一组多选题的信息中得到的形成性评价,对教学有很大的支持作用。

课题体会

从以上课例及五年课题的研究中,我们认识到引进信息反馈技术,构建互动教学模式的实验,不仅能使教学技术的应用水平提高一个层次,而且人机(技术)的良好配合,也可以促进实现更多、更高级的教学设计思路。

这就是说,通过信息分析、设计技术把学生大量分散的信息通过遥控器与收集器收集起来,实现即时反馈,实现课堂活动中的关键但不容易实现的部分。这些技术虽不是很复杂,但教师有了这样的技术平台作支撑,人机(技术)合作,就可以实现更多、更高级的教学设计思路。比如:

1.与多媒体技术结合,多媒体易于创设生动活泼的情景,激发学生右脑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利用Ezclick互动反馈技术,注意提问的设计,促进学生进行分析与思考,作出正确的判断,激发学生左脑的功能。两者结合,突出提问,正好实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句对学习机制有深刻阐明的古话。

2.在更广泛的学科课程中,可以通过巧妙出题,揭发群体间的认知冲突,用遥控器收集反馈信息,并把群体迅速分组,一种是分为完全正确与存在错误两类,而另一种是分为不同理解水平的多组,已有论题与对立面,进而通过有效讨论,来消解学生的认知矛盾,提高共识。教师可以从这里得到更有效的设计,教学效果比临时分组讨论或反复讲解要好得多。

3.取得反馈信息,并不等于进行了评价,但有效的评价却必须取得反馈信息。互动反馈技术方便取得系统提问的反馈信息,并方便系统保留,同时也方便教师进行正确评价。不仅如此,有了简易的反馈技术,教师还可以增加评价的频率,从而在传统课堂条件下,实现形成性、即过程(诊断)性评价。还有,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传统的系统测试,即总结性评价,也会更为方便,教师们可以当堂取得全部学生的统计结果,并进行及时点评。因此,数学、语文等课程可以增加平时小测验,或阶段系统测试。许多当堂的测验,如果设计得好,也为更大单元的过程性评价提供基础。同时,把这些数据保留,可以进行一阶段、全学期、全学年的科学系统分析,这十分有利于进行学生的个案分析与提高教育实验整体的科学性。

课题应用前景

我们认为教改先进思路+综合多种课堂教学技术+反馈技术可以构建先进的互动教学模式。其性价比应该优于电子书包、各种PDA、人人上网的下一代设备配置。因此,目前在课堂教学引进技术的过程中,继传统的单向演示技术之后,应该注意增加反馈技术设备,从而加进反馈教学微环节。

以“十五”课题研究为基础的“十一五”课题研究,有两个重大进展。

篇5

课堂提问对于所有的数学教师来说都不会陌生,我们每天的课堂教学中,都在进行着课堂提问,可是效果却不尽相同. 比如:在一次听课时,老师提出了问题:哪名同学来复述一下上堂课我们学的内容?只听见,下面有很少的几名学生有气无力地回答:上堂课我们学习了……我想这样的课堂提问,可能是最典型的了,好多老师都在采用这样的方法,开始一堂课的教学. 我想教师们之所以这样设置,是出于对上堂课教学内容的一个回顾或是检查的目的. 我们知道在每堂新授课的引入环节,往往需要之前的知识内容作为铺垫或是知识背景,这样就需要在开始上课的几分钟回顾一下学过的知识,以引入新的知识,这种考虑是再合理不过的了. 可是问题就出在教师的课堂提问质量不高,导致这样的问题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教师们要树立一个观念,那就是高质量的问题是激活数学课堂的前提. 所以,以上的提问不妨改为这样,如:教师在黑板上出几道与需要的基础知识有关的习题,让学生到黑板上来展示,并提问作出这道题的依据是什么?这样,不仅激起了学生的思考,又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展示,相比于只是简单的复述知识点更有效率,更能激活课堂.

二、有趣而生动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兴趣

初中学生,尤其是初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很多时候的学习更多的依赖于兴趣. 缺乏兴趣的引领,他们就会在数学课堂上心不在焉,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如何让学生有兴趣地学习,是新课程改革中课堂教学的一大变化. 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活动,这样有利于激活学生的思维. 初中数学的课堂学习中,教师提出怎样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对问题感兴趣,能否激发学生自主思考. 在新授课的教学引入环节,我经常采用创设教学情景的方法提出问题. 如:在初中数学《比0小的数》这堂课的引入教学时,为了让学生明白对数字进行分类的重要性,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学校的阅览室有数以万计的藏书,阅览室管理员王阿姨却能够很快地找到同学们想看的书,哪名同学知道其中的道理?这样的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就感到很熟悉,很有兴趣,因为到学校的阅览室去借阅书籍是每一名学生都经常经历的事情,再熟悉不过了. 学生对这样的问题深有感触,也想一探究竟,教师提出的问题,很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活力.

三、富有逻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层层深入

什么样的问题才是高质量的问题呢?我想这就要与教学的不同环节相联系了. 在教学之初的引入环节,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给予主动思考的动力,所以引入环节中具有趣味性,能够引起学生思考的问题就是好问题. 而在教学的过程中,为了让学生逐步深入地探究学习,教师要提出富有逻辑性和引导性的问题才是高质量的问题. 如:在七年级数学《比0小的数》的教学中,我设置了阅览室图书检索的问题,目的是为了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之后我会提出:在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同学们是怎样对数进行分类的?学生们会根据小学的知识进行作答. 然后我会给几组数,让学生进行分类. 接着我会提问:这些数可以分为几类呢?你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这样层层递进、由浅入深的问题,富有逻辑性,有效地引导着学生逐层深入地探究和思考.

篇6

一、知识性因素

(一)课改前的教学是以学生接受为主,课改提出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要有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空间,而且在学生亲身实践、交流的氛围中解惑应用,学生可以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思想,这使他们的数学学习体现出主体性、能动性的特征,学生也通过自身不断学习完善、发展、得以提升。信息技术在其中能起到积极作用,但并不是教学所要求的方面都能通过信息技术体现。例如,在对于学生情感交流中,这两种教学方式比较时应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并不占优势,而且在其他知识教学中,如果选择传统教学手段将更实用、高效。但到底什么知识运用传统教学手段更好呢?我们对于这些知识的判定仍没有一个标准,绝大多数教师仍处在摸索和试验阶段。

(二)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用了信息技术手段,效果不明显,甚至有的可以说是失败了,但这也并不意味着这个知识不能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很可能是没有寻求到一个好方法。因此,教师越用越迷茫,仿佛是在原地转圈:用很多手段以后反倒觉得传统教学手段最好。其实这和提倡应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并不矛盾,它符合我们螺旋式认知事物的规律,当再反思以前用过的手段以后,会发现对教学还是有作用和帮助的。

二、人为性因素

(一)教师要先对自己本学科知识体系有良好的把握。由于知识内容不同,学生需要接受程度不同,教师在选择教法时都要有所考虑,例如需要教学的知识偏重于感受,那么教学的重点就是如何利用教学手段让学生能感受、体会;教学知识偏重于应用,那么教学的重点就是如何利用教学手段让学生轻松掌握并能应用,换言之亦是教师对内容要准确把握、定位,这才能在不同的教学手段中有所选择。

(二)教师出现如何应用信息技术对知识进行处理的问题,也就是掌握这些本身专业性很强的信息技术,对于教师们来说的确很困难。

1.首先要明确为什么要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不是为了“应用”而“应用”,是为了实现我们的教育教学目标,它的性质就是一种依托现代技术的教学工具,是支撑教与学的教学手段。好多教师一提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课,马上就在知识中选,适合或不适合,哪些课能用得多些……其实是本末倒置,是应该根据知识本身的特点来选择教法。

2.在信息技术应用中,并不是技术含量越大的信息技术方法越要提倡应用,如果在一节课中用PowerPoint能实现教学要求,就没有必要应用Flash。从效率方面考虑也应该提倡易操作、易实现的信息技术手段。

3.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多少?又能应用多少?教师实际教学中的对信息技术的要求能不能实现?好多教师都提及过,自己设想这样的方式呈现,但技术根本不可能达到,这的确也是应用信息技术时的问题。

4.在一节课中完全可以使用多种教学手段,它们本身并不矛盾,即使是在网络教学模式下难道教师就可以完全离开教授式学习了吗?重要的是分清侧重点。运用信息技术教学方法也好,传统教法也好,本身这两种教学手段并不矛盾,教师在选择的时候绝不是非此即彼,是在分析比较以后,慎重选择教学手段,不断能寻求到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效果比较

其实无论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其根本的目的是实现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工具,最终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出教学效果。如果两种教学效果相差无几,但是花费的时间、财力、物力却大相径庭,在选择教法上也要有所思考。

有的教师反映,自己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做成的课件,学生只用了三分钟,以后就再也用不上了,所投入的时间和产生的效能极其不成比例。这也使信息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产生了障碍。也就是要关注运用的实效性、高效性。

依托校本课程开发,可以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

何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呢?所谓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就是信息技术有效地应用于各学科的教学过程中,通过信息技术构建一种理想的教学环境,这种教学环境灵活、丰富,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交互性,符合现代教育要求,更有利于培养学习者创造性的自主发展和自主探索,以此为基础实现一种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新型学习方式。

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就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新型数学教学结构,使学生充分参与到数学活动中,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感知、领悟、理解、了解、掌握数学知识和数学发展历程,开拓数学思维,发展创新意识。

1.校本课程开发使教师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化研究,进行分类、整理;从而进行校本化处理,使信息技术手段得以充分使用

数学知识包含计算与解决问题,统计与应用,空间与图形等方面,每一内容都相对独立却又互相应用和影响,将知识进行校本化处理,使这些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能感受到数学的作用和魅力。

通过不断的研究,学校提出了多个数学学习主题,每个主题都有不同的侧重点,如“小脚丫走天下”、“废纸中的数学”、“七巧板”等等。

“小脚丫走天下”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计算能力培养,它以游戏棋的形式,用课件方式呈现,学生每计算正确一道题都可以前行一步,图案设计美观,学生往往是数次计算仍兴趣盎然;“废纸中的数学”是针对高年级学生计算知识的运用,创设在生活中寻找数学、应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情景;“七巧板”是针对低年级学生空间与图形知识的理解进行开发。这些经典课例每一个都依托信息技术呈现,而且它们的意义并不在于一节课,而是在于为数学一类知识的教学方法选择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2.对校本化课程的开发使根据不同内容选取不同的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尝试更科学合理

信息化教学有多种模式,例如课堂多媒体教学模式、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交互式网络教学模式、现代远距离教学模式等,它们各有优缺点,在设计教学时选择什么模式是需要教师思考的很重要的问题。好多教师无法选择。正是校本课程的开发使教师在选择教学模式时能因内容而科学选择,在设计需要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课时,教师通常运用多媒体教学模式,在设计需要学生感悟、体会的课时,教师又可以选择计算机辅助教学,因课而“用”,不再是为“用”而“用”。

3.校本课程的开发促进教师自身发展,更进一步促进教师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

校本课程的开发首先必须是科学的、符合课程标准,需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因此学校展开了多次培训。有的培训是针对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有的培训是针对教师对信息技术知识掌握的。这两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互相促进、相辅相成,进一步促进教师自身的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也为信息技术进一步与学科整合创造了可能。

4.校本课程开发中师师之间交流、师和外界交流促进信息技术发展

每位教师信息技术掌握的水平不同,灵活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不同,但可以针对每个人的特点,合作地进行课程开发。例如,这节课需要动画设计,那么对Flash技术掌握较好的教师可以进行,师师之间的有效合作,促进了信息技术的运用。同时,教师可提供脚本由专业公司制作,专业的制作使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更加充分。合作交流与合作学习,使教师专业发展展现良性循环状态。

5.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设计共享使信息技术再运用起点提高

任何技术的发展都是积累再创造的过程。每位教师的经典课例设计都可以共享,正是这种共享让教师的再创作在一个比较高的起点上。教师对教学手段的把握不再是零起点,信息技术的应用成为一种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同时学校还应建立资源库,合理地利用有效资源。

6.校本课程的开发与信息技术的使用呈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态势

校本课程开发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校本课程需要呈现的方式,信息技术恰恰满足了这种需要;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的经验教训反过来进一步为校本课程的开发提供新思路、新想法,它们之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未来的教育是将受教育者变成自我教育的主体,使人能终身学习。信息技术的应用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更加广阔的平台,提供了人与人之间更多的交流机会,让学生能参与体验学习的快乐,同时信息技术的运用也为教师提供展示的平台,而且信息技术还可以为我们做得更多。设想某一天,数学教师准备讲授一节新课时,很多经典课件可以直接使用,很多新的想法可以自由体现;当学生坐在电脑前练习计算时,教师不再陷入批改的机械重复中,计算机可以第一时间统计出学生的完成情况……这些不会只是梦想,需要大家不断地努力和尝试,将信息技术不断应用和发展下去。

参考文献:

[1]梅英 网络教学现实缺陷分析《小教研究》2003年11期

[2]熊梅 校本课程整合与合作的教师文化的生成《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3]张晓玲 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模式研究《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年6期

[4]钟绍春 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效整合的方法与实践《教育情报参考》2007年12期

[5]初娜娜 正确理解从信息技术培训到教学技术能力培训的过渡《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8年第1期

[6]宣伟光 巧用网络资源 激活数学课堂《教育情报参考》2007年12期

篇7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5)03-093-1

一、激发兴趣,促进个性发展

用“新”激趣:初中生普遍具有一种猎奇心理,新奇的东西更容易引发他们探索事物的强烈欲望。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不断挖掘教材的新意,适度重组教材,使每个课堂充满新鲜感。例如,讲解文件夹的管理时,把文件夹比喻成小房子,建立文件夹即造房子,管理文件夹中的文件则是整理房间。学生觉得很新奇,课上总是跃跃欲试。在操作的过程中,他们以自己独特的想法来命名文件和文件夹,真像给房子装修呢,笔者在他们稚嫩的思想中看到了张扬的个性。

以“情”激趣: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起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兴趣的重要条件。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有许多内容都包含着一定的思想性,教师要想办法去触动学生的“情弦”。学生动了情后就有了情趣。有了情趣,课堂就活了。讲解“制作作品―图文混排”这一章节,笔者设计了“制作精美贺卡”这一主题。在导入时,给学生播放了几张贺卡,这些贺卡有送给父母的,感谢他们的养育之恩;有送给朋友的,感谢他们的友爱之谊;有送给老师的,感谢他们的教导之情。背景音乐是“感谢”,让同学们再次想起父母和老师的恩情、朋友的友情,同时提问他们:“当我们的父母、老师,还有我们的朋友在节日里收到这份由我们亲手制作的礼物时,试想一下,他们会有怎样的一种心境呢?”同学们纷纷说出感想,这些感想无一不加入了学生自己的情感想象,同时,课堂气氛也出来了。

二、因材施教,激发个性参与

传统的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学生的创作潜力未能得到较好开发。我们信息技术教师应该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看菜吃饭,量体裁衣”,多渠道并重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各种条件。如在教学《班旗设计――自选图形》这一课时,要求学生应用Word自选图形为班级设计一面班旗,在校运动会中展示。班上有个女生酷爱绘画,对计算机操作却毫无兴趣。笔者就安排这位学生手绘了一幅设计图,并在课堂伊始展示给同学们看,让同学们讨论每一部分应该用什么自选图形制作,自选图形制作对比手绘的优势在哪?在讨论得过程中这名女生开始感觉计算机设计图片有更多的优势。笔者课后让她总结时,她从造型变化上,色彩配置上,技法表现上都能创造出传统“手绘”无法表现出来的效果,她个人感觉像发现了一个新天地一样神奇。

由于每个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水平处于不同的层面,因而因材施教的另一层含义就是分层提高。在讲授Word文档排版时,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可以教他们样式的使用,而程度一般的学生则要求掌握格式中的“字体”、“段落”、“边框和底纹”等选项的使用。在老师个别指导上机操作时,可以让会的同学去帮助不会的同学,不想问别人的同学可以观看视频(老师课前利用Flash cam制作好本节课的操作视频,已经分发到每台计算机)。这样,大多数学生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接受新知识。

三、任务驱动,导向个性化学习

篇8

山西是全国著名的红枣产区,现有红枣种植面积286万亩,年产红枣近2亿公斤,约占全国红枣总产量的15%

太谷县位于山西省晋中盆地中部,农业、气候、土壤资源相对优越,是山西省典型的农业大县。经过多年的发展,现在在农业方面已形成红枣、养殖、蔬菜、林果、苗木花卉五大支柱产业,其中红枣产业是太谷县重点支柱产业之一,不仅生产规模大,而且具备加工增值潜力,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渠道。近年来,县委、县政府积极制订规划和出台相关政策,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红枣基地建设,红枣示范园区建设等的投入力度,并大力培育和引进红枣贮藏保鲜和精深加工企业,努力提升红枣产业整体水平和效益。2008年,全县壶瓶枣产量达到1500万公斤,产值达到9800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壶瓶枣种植基地。2010年,太谷县被国家林业局授予“中国枣乡”、“全国红枣经济林示范县”等称号。目前,全县已形成33万亩红枣种植规模,其中壶瓶枣种植20万亩。但是,由于各乡镇枣区管理不平衡,管理技术滞后等原因,从而影响了红枣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二、太谷县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枣果裂果的预防和枣果褐斑病、枣缩果病等病害的问题突出。红枣成熟期遇雨裂枣是红枣产业发展中最致命的弱点和毁灭性灾害,是影响农民经济收入的顽疾。在2002年、2003年、2005年,太谷县壶瓶枣遇雨裂枣损失高达60%以上。

2.红枣品质不高。太谷红枣的主要品种壶瓶枣,是以个体大小论价格,4公分以上的优质大枣价格是一般壶瓶枣的十倍。目前,优质大枣的市场价格达每公斤50多元,甚至还供不应求。但是,由于红枣裂果、病虫害防治困难,影响了红枣品质,优质大枣比例不到20%,严重影响农民收入。

3.红枣深加工能力不强。太谷境内红枣加工企业,虽拥有核心加工技术,但工艺设备落后,技术储备不足,造成产品种类不齐全,加工成本加大,可持续生产能力减弱。

三、科学技术在红枣业发展中的应用

针对红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在红枣产前、产中、产后全方位采取相应的技术管理措施,提高红枣的产质产量。

1.产前管理

1.1土壤管理:雨季前及土壤封冻前进行枣园土壤深翻1次,深度为15~20cm,树冠下宜内浅外深,耕翻后耙平。山区枣园逐年扩穴改土。生长季节尤其是雨季树盘应及时中耕除草,松土保墒。

1.2施肥:以腐熟的农家肥为主,可适量加入速效肥,果实采收后尽早施入,秋季没有施基肥的枣园,在春季土壤解冻后补施。施肥方法为环状沟施或放射状沟施,施肥量为每公顷3000~6000kg(每667m2200~400kg)。追肥时期为萌芽前、盛花初期、果实迅速膨大期。生长前期以氮肥为主,生长中后期以磷、钾肥为主。施肥方法为多点穴施,施肥后浇水。在开花坐果期、果实膨大期、果实成熟期等生长时期进行叶面喷肥,每次间隔2~3周,喷施时间以上午11时前或下午4时后为宜,前期以氮为主,后期以磷、钾为主。

1.3浇水:在萌芽期、开花坐果期、幼果期、越冬前及时浇水

2.产中管理

2.1推广 “防裂枣牵引式支架雨篷”技术

红枣进入脆熟期发红以后遇雨就会裂枣,而在壶瓶枣进入脆熟期发红以后,在成行的枣树上方,用支架把钢绞线架起来,上用塑料布或其它防雨材料覆盖,形成三角形顶篷。从8月中旬到10月中旬,覆盖两个月,防裂枣效果达90%以上。防裂枣牵引式支架雨篷不仅可解决红枣遇雨裂果难题,而且能改变红枣传统的生产方式,红枣不怕下雨可以到10月份“寒露”过后再采收,红枣在树上能延长近20天的生长期,大大提高了红枣的品质。

2.2枣树高截换形技术

一般枣树树形高大,树体通风透光差,结的枣个数多,但个体小,销售价格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采取高截换形的方法修剪枣树,降低枣树高度。高截换形的方法:把枣树中心干顶端截去一半,使枣树高度降低到2——3米,下层留4——6根侧枝,用拉枝、撑枝方法,使枝条基角开张到70°左右,成为无中心干的开心形树形。枣树高截后可刺激萌发新生枣头,增加新生枣吊生长量,且可使所保留的二次枝长度增加,枣股坐果量明显提高,枣个体显著增大。

2.3病虫害防治技术

根据害虫在地下及树干越冬、第二年上树危害的习性,在地面及树干采取措施,防止其上树危害。地膜加农药防止枣尺蠖、枣飞象、枣瘿蚊、金龟子等害虫出土上树危害;液体地膜加农药可有效防止红蜘蛛、绿盲椿象、枣尺蠖等害虫出蛰危害;用石硫合剂杀灭红蜘蛛、绿盲蝽象等多种害虫和叶斑病、枣锈病、褐斑病等多种病害,可预防和降低全年多种害虫和病菌的发生和危害。对局部发生的或“突发性”的病虫害,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采用无公害措施进行局部挑治,把它控制在经济损害水平以下。通过以上方法及时清除病虫源,保证枣树正常生长,达到优质、无公害的目的。

3.产后深加工技术

利用保鲜和烘干技术对优质鲜枣进行初加工,运用枣粉、枣泥生产技术将劣质枣进行加工,运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将鲜枣进行深加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具体包括。

3.1红枣保鲜和烘干生产技术:通过冷库保鲜,使盛果期产出的红枣延长销售期;通过脱水烘干使一部分红枣快速加工,既解决了红枣易腐烂的问题又增加了产品的附加值。

篇9

中图分类号: F323.3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5.22.020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在农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并且有利于农民增收、农业增产,积极推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因此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不断深化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促进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开展,引领农机化科学发展。

1 加强农机技术推广体系建设

农业技术推广促进了我国农业的稳定发展,因此需要加强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改革,保证能够形成科学合理的发展格局,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有效调整农村的经济结构,使农民的收入能够得到有效的提高。并且建设农机技术推广体系能够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加强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建设,可以建设区域推广站,并对用人机制及激励体制进行创新,保证其能够满足农民的需求,同时也能够进行合理的布点,保证区域经济和特色经济的合理引进,并通过科学的研究,在农村中进行合理的推广,带动区域农户,促进农业经济及科技的发展。同时应根据区域农业经济实际的情况来推广相应的技术措施,并进行队伍的精简,保证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稳定性,并充分发挥推广网络的作用,对农机服务信息网络进行完善。

同时应对区域推广站进行创新,增加其功能。可以将其当做用来展示农业新科技、新成果的平台,并通过平台推广试验基地,让农民能够得到相应的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养。在推广站上致富信息,同时及时将农机具的价格、性能、市场分布、生产需求量等信息进行公布,让农民能够更加容易地获得有用的信息。对用人及激励机制进行创新,保证农业推广机构的有效运行,一是应提高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整体素质,对相应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保证人才的培养,并重视对人才的补充。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结合实际的情况来制定考核的方式,并配备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使农机技术推广人员的成绩能够得到公正合理的评价;二是应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通过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促进农业的发展,保证农业经济水平的提高。并且农业机械化能够有效改造传统农业,并为一些先进的农艺技术等提供了条件,同时有利于农民文化水平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并使得农村的生产方式发生变化,有效降低了农业生产的成本,改善了生产条件,并且减轻了农业中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2 推进农机技术推广组织创新

农机推广有社会公益性职能,深化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应充分发挥政府农机推广人员的作用,保证农机推广系统的创新。目前农机技术推广还不够完善,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并且需要不断更新改革的观念,促进农机技术推广的长远发展。相关工作人员应通过信息和技术水平来拓宽服务领域,保证其能够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促进农机化经营。并且还应建立多种农机服务组织,引导农民、企业等参与到体系的改革中,实现农机推广主体的多元化,保证农机技术推广的顺利进行。农机服务组织应加强相关的工作内容,保证农机教育、科研、推广之间的相互配合和发展,将科技成果及时的展示,充分发挥各种服务组织的功能。并且应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农民技术交流效率。农户个体在农机技术市场交易时需要很高的交易成本,并且由于人少,无法有效扩大经营规模。但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能够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并提高农机技术推广效率,促进了农户和农机技术推广之间的联系。并且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发展,能够避免激励机制的缺位现象,并形成规范的推广模式和良好的竞争机制,让农民和企业等能够积极参与到相关的活动中去,促进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有效建设。

3 完善农机技术推广管理模式

推广农机技术体系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作,开展的形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应重视农业技术推广管理模式的创新,保证农机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创新推广机制,保证社会力量的充分发挥。目前农机推广体制中的市场激励机制还不完善,无法有效地完成很多农机推广工作,并且缺乏合理的利益诱导机制。除了要创新农机推广中的一些体制,还应注意提高农机推广服务质量,并将服务空间进行有效的延伸。同时应改革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模式,提高其职业素质。并应加强对农民技术及技能的培养,可以通过讲座等形式来让农民接触到更多农机技术推广体系的相关知识,让农民能够明白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提高其农业科技水平,深化农机技术推广。还应多方联动,保证农机技术的推广工作能够高质量的完成,并应提高农机监理人员的工作素质,保证其能够做到文明执法,使得农机技术在农业生不中能够得到安全的应用。同时相关农机监理人员应帮助农民及时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保证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有效进行。

4 结语

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对农业生产模式的改进有着重要的影响,并且牵动着农业经济的发展。应充分了解农机技术推广工作的具体内容,不断进行创新和完善,同时促进农民、企业等多组织形式的参与,深化农机技术推广。

参考文献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1-0020-02

传统的教学是一支粉笔、一份教案、一间教室的常规模式。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各类高校都倡导将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特别是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但要进行知识的管理,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构建知识,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使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在电子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是复杂放大电路的基本单元,是学习模拟集成电路和功率放大电路的基础。以这部分内容为例,设计一个吸引学生的教学引例,并且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思路,如以三极管外部条件为起始分析点,由输入侧到输出侧循序渐进的进行分析,逐步搭接成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这样的教学思路,在教学过程中不但方便教师做到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维,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且有助于学生做到学思结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为了完成上述教学目标,同时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情景,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大屏幕逐步显示电路的生成过程、所提出的问题和答案,使讲解、分析的问题更清楚,更能加深印象,利用粉笔加黑板画图逐步生成放大电路,使教和学以及PPT、实验仿真、板书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一、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知识属性,结合学生的知识结构与实际情况,将信息资源重新组合,形成个性化的教学素材,供学生学习和选择。这种方式不仅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设计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这部分知识的教学引例,可以通过普通电话机、直流稳压电源等学生常见且感兴趣的电子产品,但是要注意一定是与所学内容相关的例子,引出最简单、最基本、最常见的放大电路,即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最好能够跟踪科学技术前沿的动态和发展,培养学生对科学问题的探索精神,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通过教学情境的创设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学会对知识进行主动获取、分析、判断与选择,这有助于促使学生从被动接受学习到主动参与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新知识的能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注重学思结合,积极探索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案例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学知识过程中注重思考,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利用网络资源,使用现代信息技术融入课程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的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在个人角色上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帮助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特点设计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思路,创造良好的教学情景,促进学生对问题的主动探索,对知识的积极获取。例如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以三极管外部条件为起始,由输入侧到输出侧循序渐进进行分析,逐步搭接成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这样的教学过程,不像教材那样展示电路图,再分别介绍其各个元件的作用,而是按认知规律从核心部件BJT讲起,从输入侧到输出侧循序渐进地行分析,逐步搭接成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具体过程如下:核心元件BJT其外部条件:发射结正向偏置,集电结反向偏置;发射结正向偏置加电源UBBRb加入信号源耦合电容C1;集电结反向偏置加电源UCCRcRL耦合电容C2输出信号。

这样就生成了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电路简化画法习惯画法。电路实验仿真将输入输出信号对比观察电路的放大作用,并总结电路中各个元件的作用,布置课后思考题与作业。

这样循序渐进的教学思路,不但能加深学生对电路每个组成元件作用及电路工作原理的理解,同时能让学生学到搭接电路的方法。这种符合认知规律的教学思路有利于运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学思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学生个性发展是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构建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知识管理模式,这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了保证。其次,教师个人知识管理过程中,体现出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即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强调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激发不同学生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学生个性发展成为可能。

注重课堂情景管理,营造浓郁课堂氛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授课进程、课堂秩序、师生互动、课堂气氛都应有科学的管理方法,教师要成为学生发展的引导者,自身教学行为的研究者。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效果。这要求教师精心准备问题,合理地组织语言活跃课堂气氛,同时把握课堂管理的严肃性,使得教学行为顺利完成。合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例如,在讲授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时,利用多媒体大屏幕逐步显示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使讲解、分析问题更清楚,条理更清晰,利用板书逐步生成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使教和学以及PPT、板书、实验仿真有机配合,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在课后学生能够根据课堂上学到的分析方法顺利搭接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对电路中的元件作用理解较为深刻。可以说,这样的教学过程,学生既学到了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原理,又提高了分析问题与动手实践能力。

四、建立教师指导与反馈机制

学生自主学习一般是由学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方法,对自己的学习进行监控,评价学习结果。但在学校学环境里实现的自主学习,是一种在教师指导下的半独立性的学习形式,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授课过程中的教学目标、学生自身的学习特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以及其发展空间给予指导。同时要建立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交流沟通的渠道,以便学生遇到疑问时能够及时解决。

五、总结

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传递基本理论知识,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共射极放大电路的组成方法及其电路中元件的作用。同时教师还要为学生设计针对性的问题,在学生具体学习情境中给予最大的帮助,使其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扩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隐涵知识。这就要求教师设计合理且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引例,按照认知规律设计教学思路,运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逻辑,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构筑一种具有鲜明特色的知识管理模式,为学生个性发展提供保证,最后布置课后作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巩固和延伸。

参考文献:

[1]康华光.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2]童诗白.模拟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任秀芳,陈世厦,王翠珍.对“模拟电子技术”中静态工作点的教学探讨[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13,(4).

篇11

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整合,是当前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本文针对一些教师对整合的理解和实践存在某些偏差的情况,提出整合的根本目标和基本策略。

1 学生主体发展:信息技术与高校思政理论课整合的根本目标

教育的目的是要学生实现全面发展。主体性是全面发展的人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人的一切优秀品质和个性特点。因此,要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就必须发展人的主体性。思政理论课作为大学生德育的主渠道,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具有主体意识、主体能力、主体人格和创新能力的人,就必须确立大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促进其主体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是高校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所谓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和传统教学以及现代教学的优、缺点进行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并有机结合于教学过程中,构建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从而把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主体发展的根本目标落到实处。然而在当前思政理论课教学中,一些教师对整合的理解和实践却存在某些偏差。例如,有的教师认为信息技术比其他一切教学手段、教学方法都好,把整合等同于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简单相加,放弃了对其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应用;有的教师课堂上仅仅扮演着计算机操作员的角色,照屏宣读,学生被课件程式化的展示牵着鼻子走;课堂上听不到教师动情的讲解以及与学生的对话等,背离了课程教学改革的宗旨。有鉴于此,本文提出信息技术与思政理论课整合的根本目标和基本策略,目的在于促进整合科学发展,确保思政理论课教学改革沿着正确方向深入进行。

2 信息技术与思政理论课整合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基本策略

2.1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体意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的主要功能,是教师用它们作为学生的学习工具,来转变学生学习观念,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意识,而不能单纯考虑形式的陈旧或新奇。传统教学手段各具独特价值和生命力,如照片、图表、模型、实物或幻灯片等,都能体现出直观的效果;利用黑板边写板书边讲解,随写随看随擦,灵活方便;教师的口头语言是最具亲和力、说服力的交流工具,师生之间用语言进行互动性的交流是最有效的教学途径。为此,如果用标本、语言或板书就能讲解或演示清楚的教学内容,就没有必要使用信息技术。但若遇到用传统教学手段难以作出透彻解释的难点内容或深奥抽象的问题时,利用信息技术则可再现出事物发展的真实过程,将学生对知识的学习融入丰富有趣的形式之中,既可以提供认知的感性材料,化抽象、深奥、晦涩为形象、简单、有趣,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能启发学生对事物现象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使思维向深层次发展,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主动参与学习的主体意识。

篇12

法律的实施是指:法律规范的要求通过法律执行,法律适用,法律遵守等形式或途径在社会得到实现的活动。一部法律的颁布和实施,能否达到预期的效果,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个人方面的因素、体制方面的因素、环境方面的因素等。而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到了总人数的80%以上。因此也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实施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当前我国积极提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村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资源消耗大,浪费严重,缺乏强有力的法律。同时由于农村人口普遍文化水平偏低,对问题认识不到位,这样就造成法律实施的环境恶劣,对于推进《循环经济促进法》的更好的实施存在很大的障碍。这些都是协调社会发展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

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颁布走过了漫长的道路,直到2009年我国才正式颁布了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促进法》,该法的颁布在中国的立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循环经济的立法目的在于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我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也明确规定了资源的减量化和资源化,实现资源的重复利用和高效利用。从法律的条文可以看出本法是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主线的,注重从源头上实现资源的节约和有效利用。

《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制定是时代的需要,也是现实的需要。大力实施和发展循环经济,这和我国现阶段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致的。但是,从法条本身来看,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集约型经济模式,立法只是原则上的规定,可操作性不强,缺乏相关的辅法律法规。

从该法的内容来看,《循环经济促进法》好像更多的是对城市的企业生产的一些抽象性规定,和农村的生产生活、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水平还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样的直接后果就是对《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宣传和推广产生很大的阻碍。

二、城乡二元结构的形成

我国城乡二元的社会结构问题由来已久。由于农村的生活环境越来越恶劣,生活条件,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都比较落后,使得大批的年轻劳动力涌向城市,农村向城市迁移的迹象越来越明显。从多年来的发展情形来看,无论是从经济发展的重心,还是从速度的角度来看,城市和农村都存在着很明显的差距,这样就造成了城市和农村彼此独立起来,经济发展又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巨大的悬殊。这样从整个国家的发展来看,都是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来看,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高速发展的时代,无论是城市的基础设施,教育,生活水平等都明显的优越于农村,这样就导致城市居民严重反感污染项目的入驻,也正因为这样,导致国家在很多时间会选择在农村引进一些污染严重的项目,以达到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经济一直不能成为国家的主流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国家以重工业的发展为核心,忽视农村的发展,导致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交通不发达,劳动力充足却素质低下,农民的生活水平远远低于城市的生活水平。也正是因为这样,当有一些企业想要落户农村时,政府往往只是考量它的经济价值,而忽视了对环境的污染,政府对这些企业的引入,通常采取较为宽松的政策,为了追求经济增长,往往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被束之高阁。企业选择在农村扎根,当然也是可以带来利益的,比如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得到了一定的解决,同时也能够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有益的,但是在看到利益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其不不利的一面,农村是以种植为主要的生活方式的,农民对土地的依赖是不容小觑的,粮食的安全和增收也同时影响着国家的安定。所以,一旦扎根在农村的污染企业对土地和水体产生影响,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尤其对人们赖以生存的粮食的生产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这是难以衡量的,因此,提倡在农村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是势在必行的。

由此可见,城市和农村所存在的巨大差异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这种差异同时对于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具有很大的影响。

三、 城乡差异对农村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影响

通过阅读《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内容,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发现,该法重在对于城市的企业和重工业的规制,在当前中国的国情来看,发展循环经济,城市和农村的任务显然是不同的。

(一) 城乡的基本情况不同,所以法律实施的重点也是不同的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更古不变的事实,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城市已经是人们经济生活和政治生活的中心地带,工业的发展是城市发展的主线。这样就产生一个问题,那就是资源的消耗,环境的破坏,因此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着眼点在于如何高效利用资源,治理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的融入城市,导致了城市生活垃圾的增多,这也是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另一个重要的问题。而反观农村,粮食问题是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在生产粮食的过程中,为了提高产量,农村现在大量的往田地里撒化肥,打农药等等,这样就直接造成了对水土的污染,长此以往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着眼点在于如何在农业生产中对于化肥合理消耗和节约的“减量化”。加快农业循环经济法制建设,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可以减轻农业污染,保护农业生态环境和减轻农业生产中农民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地膜等对土壤、水体造成的污染。《循环经济促进法》中有关于农村发展循环经济的规定是远远不够的,而且规定的又比较抽象,实施起来存在很大的难度。城乡工业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循环经济法律实施所面临的问题也是不同的。

中国的工业水平现在已经是进入了高速发展的时期,工业园区也相继建立起来,这些工业园区不仅集合了先进的工业技术,吸收了大量的人才,同时也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园区内,企业之间资源整合,为污染治理和废物的回收利用创造了一定的条件,循环经济促进法中也提到国家对于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这样企业也会很好的去遵守和支持循环经济的发展。企业的做大做强也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由之路,所以相对来说在城市发展循环经济的阻力是比较小的。

然而,对于农村来说,农村的工业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受到农村封闭式的自然经济的影响,农村的工业往往是技术含量低,粗放型的生产模式,这样就会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同时受到的利益确实甚微的。另外农村的养殖业在排放强度上并不低于工业企业的集约化养殖场,这样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地表水的污染,大气的恶臭污染。而这些问题在《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并没有给出明确有效地规制办法,法律在实践中的知道意义不是很大。

(二)城乡人口素质存在差异,这样导致循环经济法律实施的基础不同

农村的广大农民,其接受不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据统计,26.5%的农村人口都是没有文化,或者是有少许文化的人,从农村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的根源可以看出,发展循环经济的阻力之一就是农村的农民知识水平偏低,没有发展循环经济的认知。以目前的农产品为例,现在的食品安全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而定位到农村,体现在过量的使用化肥和农药,很多农民为了增产而违法使用国家命令禁止使用的农药,这样不仅对人的身体健康造成影响,也会对土壤造成严重的破坏。

循环经济的出台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这部法律的出台具有很多现实的意义,但是在其实施的过程中,地域、经济的差异,导致遇到的问题也很多,尤其是在农村中的顺利实施是存在很多问题的。

四、 对农村实施《循环经济促进法》的建议

通过以上的分析,为了使得城乡协调发展,使得循环经济促进法无论在农村还是在城市都能够得到很好的实施,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 政府主导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原则

农村发展循环经济是以政府的引导为主,政府的相关部门必须要改变原来陈旧的发展观念,政府担负起发展循环经济的责任,积极建立与发展循环经济相符合的管理体制,引导农业生产者和消费者走循环经济之路,科学规划,重点突出。政府要加大财政的支持,制定各种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的激励措施,减少成本,为循环经济的更好的发展铺路。

(二)统筹规划与综合利用

农业环境纷繁复杂,存在着很多的影响因素,因此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尽最大的能力减少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同时对资源要综合利用,最大限度的减少农村废弃物的不合理排放。农业发展循环经济要秉承减量化和资源化的理念,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消费的绿色化,发挥农业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推动现代农业持续,高效发展。

篇13

韩国的电子工业以高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是世界十大电子强国之一。韩国的产学研合作发展的经验,对我国发展外向型高科技含量工业有很强的借鉴意义。

1.韩国“产学研”合作的特点

1.1韩国科技管理体制及政府作用定位

根据《政府组织法》(1967年3月),韩国设立了科学技术部,作为国家科技开发的决策和管理机构,主要负责制定科技发展政策,管理协调政府各部门、研究机构及企业的研究开发活动,促进核心技术、未来技术及大型技术的研究开发、科技发展预测、人才培养、信息提供、开展国际合作等。1988年,韩国成立专设机构“科学技术委员会”,由副总理级官员任委员长。科学技术委员会负责科技工作的宏观决策和调控,对国家预算有分配权;科技部则负责制定和实施各项政策、规划,对预算进行具体分配,主管国家的科技事务;通商产业部负责制定贸易、产业、能源、资源等政策,并制定有关增强产业竞争力的政策;情报通信部是1992年设立的新的行政机构,其作用在于实施国家的情报通信政策。

为协调政府各部门的科技政策和各行业科技审议机构的活动,成立了以总理为首、由各部门负责人或代表组成的国家科学技术审议委员会和国家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并陆续建立了一批二级机构和团体,其中既有官方性质的,也有民间性质的。它们主要担负投资以及管理和协调方面的任务。在这其中,科学技术团体总联合会的作用十分突出,实际上成为了韩国民间的“科技总部”,在韩国的科技活动中拥有相当大的发言权。在韩国颇为著名的产业研究院和开发研究院在制定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方面扮演智囊团的角色。经过多年的发展,韩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开发主体、国家承担基础项目、先导项目、公益项目研究和战略储备技术开发、“产学研”结合的、有健全法律保障的国家创新体系。

1.2产学研合作的政府强力推动

政府的强力推动是韩国产学研合作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韩国政府在1991年提出“G7工程”,即使韩国科技在21世纪赶上西方七国。“G7工程”也被称作“先导技术开发事业”,重点是政府主导的17项高新科技研究项目,包括新一代核反应堆、高新材料、新能源、环境等9项基础高新技术和超高集成半导体、宽带信息通信网、人工智能电脑、高清晰度彩色电视机等8项应用高新技术。同样,2001年的《科学技术基本计划》则锁定信息通信、生物工程、纳米技术、航空航天等国家级的战略科技领域。2003年启动的“十大新一代成长动力”的科技发展工程,重点发展数码广播、智能型机器人、新一代半导体和未来型汽车等十大高新技术产业。

1.3政府推行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的法规

科技兴国,离不开法律的保障。法律的倾向,也就代表着一国发展的主导倾向。依靠法律手段振兴科学事业,依法对科技工作实行强有力的国家支持,既能有效地发挥国家投入在科技创新中的引导作用,又能充分调动企业作为创业投资和研发主体的积极性。韩国制定的有关科技的法律很多,20世纪70年代即颁布了《特征机构培植法》、《工业技术开发促进法》、《促进中小企业技术开发法》、《协同开发促进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促使开发主体由政府转向民间。而后又颁布了《科学技术革新特别法》、《科学技术基本法》、《技术开发促进法》、《技术开发投资促进法》等一系列重要法律。

2.韩国“产学研”合作的经验启示

“产学研”相结合,促进科技发展,实现国家创新,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实施有效的行政推动。这一结论,在韩国“产学研”合作的经验中具有非常明确的体现。多年来,韩国政府在产学研合作方面积极参与,并制定很多法律体系作为保障。值得注意的是,韩国颁布的《科学技术革新特别法》说明了即使是市场经济国家也需要统一计划的管理。这有助于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改革的真正意义,从而选择正确的方向,在更加冷静客观的前提下,实现对于计划经济理念的扬弃。另外,韩国政府通过创立“创业保育中心”、提供的低息贷款和税收优惠政策,持续不断地为韩国企业、院校、科研院所结合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可靠的支持,使得“产学研”的联合创新不断得以实现。这些促进“产学研”有效合作、推动国家持续创新方面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对韩国的产学研合作经验启示的分析可以看出,不同国家产学研合作的背景各不相同,但在发展模式和政策等方面仍然存在以下共性:

2.1利益是产学研合作的动机

产学研合作各方应从合作中获得利益,这是产学研发展的根本保证。如果产学研不能带来更大的利益,不能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产学研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产学研合作各方在合作中做到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密切合作、共同发展。利益是维系产学研良好运行和持续发展的动力。美国的经验告诉我们,为了保证“产学研”各方的利益,其第一份利益增量应该来自于政府,是政府的支持和资助,使大学和企业获得了更多的利益,最后是国家和整个社会得到了发展。各国经验表明,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稳脚跟,必须有不断问世的拳头产品,而与大学和研究机构联合可以及时拿出高科技新产品,可以免遭市场淘汰。大学和研究机构也只有与企业联合,使自己的成果转化为产品,才能取得企业的支持,获得科研经费,并保证长远发展。

2.2政府支持的重要作用

政府支持对产学研合作的发展十分重要,不仅最初的“启动资金”需要由政府资助,而且政府的干预可以克服市场失灵,平衡外部经济与内在成本的矛盾冲突,保障社会公众享受科技成果带来的普遍权利。这些都不是企业和市场本身能够弥补和纠正的,在科技研发活动中,政府的干预或支持更是不可或缺的。政府更是国家创新体系建立健全的关键,科技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科技信息的传播和技术标准的制订都需要由政府有关部门出面资助和创立。没有政府的介入,很多事情是企业无法办成的。

2.3创新是关键

创新是产学研一体化的生命力,没有创新就没有科研成果的产生与转化,也不能得到企业和政府的支持,产学研合作就会流于形式。而创新活动具有正的外部性,在其开始阶段只有成本没有收益,需要政府支持。产学研一体化的进一步发展,乃至教育、科技事业的发展,需要提高整体创新水平,特别是创新源头的成果数量和质量,包括一支具备创新思维、能够承担创新实践活动的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2.4充分发挥各种组织的作用

美国政府通过修改法案,鼓励工业联盟的成立,对产学研合作具有促进作用。我国各种形式的协会很多,应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支持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共同促进科技发展。同时,产学研合作应扩充合作范围,争取更多的同盟军,使全国的科技工作成为一个整体,并且要与金融机构、中介组织联合,与民营机构联合,挖掘技术资源,更新投资市场,使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成为全民的共同事业。

2.5发挥市场经济国家中“计划”的作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