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知识管理相关理论

知识管理相关理论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1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知识管理相关理论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知识管理相关理论

篇1

二、工程项目的基本内容

工程项目是以工程建设为载体的项目,是最为常见也是最为典型的项目类型,是项目管理的重点,主要是房屋建筑工程和以铁路、公路等为代表的土木工程共同构成。工程项目管理指通过一个专门的临时性的组织,对项目实施高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过程,从而实现项目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实现。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生产要素,因此,知识管理应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部分。[2]

三、工程项目与知识管理的有机结合及主要特点

在工程项目管理的过程中,除了要实现项目初期的预定目标外,还要重视吸收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如所获得的经验、教训等。管理的过程是一个把隐性的知识转化为显性的知识,把个人知识与组织知识进行转化、综合、创新的过程。因此,知识管理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有利于日后的项目借鉴经验知识,有利于提高市场的竞争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的主要特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从项目组织内部、外部两方面综合项目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所需的知识,并产生新的知识,从而帮助项目组进行有效的管理工作。(2)利用知识集成和信息技术,构建知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加强知识的共享,培养组织成员之间的知识交流共享能力,创造出知识交流环境,努力培养成员对于知识的创新能力。(3)在对新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及时将其归纳整理,作为一种经验教训,以便用于今后的相似项目之中,少走弯路,减少错误,提高管理效率。

四、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的目标

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在保障团队实现项目目标、完成项目任务的同时,能最大程度的获取、转化、传递、共享和应用知识,并且让团队成员也能吸收和享用他人的知识,实现个人价值。知识管理的实质是通过建立重视知识管理的组织结构,实现知识在团队中的共享,传播文化。在有效的知识管理激励机制下,实现组织成员内部自主知识学习和知识创新,提高成员素质和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最终实现组织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的优化与改进。因此,只有将建设知识管理与项目管理进行有机结合才能适应新的经济环境的需要。

五、工程项目知识集成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根据知识集成优化管理成熟度模型,同时在参考了大量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从知识集成“过程”的角度,包括知识获取、转化、应用;知识集成外部环境;在项目组织内部员工对知识集成个人意愿五个方面建立了重大工程项目知识集成能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将其作为一级指标。如下图:二级指标的确定:知识获取能力:包括内部、外部知识的获取能力、项目组成员知识集成能力和意愿。知识转化能力:包括知识的内化能力、外化能力、社会化能力、组合能力。知识应用能力:包括知识的感知能力、整合能力、吸收能力、配置能力。知识集成环境:包括信息技术能力、项目团队的组织架构、项目团队的氛围、领导的支持。

综上,本文从项目管理的活动中的知识管理的能力出发,并且从知识管理的过程的能力与基础设施两个方面描述了项目知识的管理能力。通过评价指标的体系,确定了项目管理的活动中知识获取、共享与运用的状态,阐述了为什么需要将项目管理与知识管理如何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建立了知识集成管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于工程项目知识管理的相关研究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作者:张宇 单位:北京开放大学

参考文献

[1]夏敬华,金听.知识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篇2

随着信息的数字化、网络化浪潮以及虚拟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的涌现,知识管理已成为图书情报领域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利用知识管理理论改进原有的图书馆服务模式,是现代图书馆适应知识经济时展,提高自身服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高校图书馆要及时更新服务观念,树立“知识管理”的理念,选择高效的知识管理策略,优化资源配置,进行优质的知识服务。

一、知识服务与知识管理

知识服务是根据读者的问题及环境,对信息及知识进行搜寻、组织、分析和重组,以提供一种有效支持知识应用和知识创新的服务。它是现代图书馆服务工作中一种新的理念与方法,充分体现了知识创新和以读者为中心的价值观。面对广大师生员工这个特殊的读者群体,高校图书馆的价值定位要向“知识服务”转变,在知识服务中,确立以读者为中心的管理思想。

知识管理就是搜集、整理、存储和应用各种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使其充分发挥作用,来创造、获取和使用知识以增强读者的应变与创新能力的活动。知识管理包括对知识生产过程、知识传播使用过程的管理。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把知识与知识、知识与读者、知识与活动连接起来,使信息、知识服务于全校师生的阅读、学习和研究活动,最终体现图书馆的知识价值和为读者服务的价值。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及原则

高校图书馆作为高等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是知识和信息的集散中心,是知识创新的重要场所,也是传播知识的重要阵地,实行知识管理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容

1.序化显性知识。序化显性知识即是对显性知识进行发掘、组织、加工,形成馆藏资源的知识库,以方便广大读者使用。图书馆的显性知识包括纸质资源与各种实体的或虚拟的数字资源。图书馆可以通过一系列“知识标识”体系(分类号、主题词表等)来实现文献知识单元处理中的存取随机性和存储组织化功能,为广大用户提供一个有序化的知识体系平台,使其处于随时可用状态,以方便用户查询。网络环境下,网络信息资源较为庞杂和无序,这就使得图书馆有必要根据学校的教学科研活动和自己的馆藏特色,对网络信息进行整理和加工,发现新的知识点,并将其整合到特定的知识体系中,形成自己的网络资源,为广大读者服务。

2.挖掘馆员和读者的隐性知识,建立激励机制,创设人才库。隐性知识是人们学习知识的结果,它常以灵感和直觉的形式来体现,难以表述。高校图书馆的用户主要是高校师生,其间不乏各类高层次人才,蕴藏其中的隐性知识资源是很丰富的。将寓于馆员和读者头脑中的隐性知识加以显性化,是图书馆整体知识创新和整体知识水平提高的基础。图书馆要善于调动馆员和广大读者的积极性,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交流机制,提高馆员和读者隐性知识的贡献率。

3.建立知识的生产、传播、共享和运用的激励机制,不断激励馆员和读者进行知识学习、创新和共享。图书馆要营造一个开放式交流、互动式学习的知识共享文化环境,制定一系列馆员评价标准,把馆员对知识共享的贡献作为对其绩效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形成一种具有公平竞争机制的氛围,并根据本馆的目标与任务,有计划地建立一套完整的继续教育体系,使馆员们通过知识交流达到知识共享,最终提升图书馆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4.用知识管理的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图书馆为广大师生服务,充分发挥知识服务的价值。这就需要做到以下两点:(1)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服务取向。图书馆知识管理要贯彻“以读者为中心”,针对不同的情况,建立信息反馈渠道,扩大服务范围。(2)强化图书馆服务内容的知识性。图书馆知识管理服务不是对资料进行简单的收集、贮存和传递,而是各种知识的重新整合与利用。在深度上,通过对知识的发现与挖掘,扩充知识内涵,对原有的信息和知识加以系统化、综合化,实现知识资源的更新、整合和增值;在广度上,充分利用图书馆的现有资源(包括各种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依靠现代信息技术,尽量扩展相关问题的知识涵盖面。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应遵循的原则

1.知识资源集成化原则。图书馆的知识管理与知识服务是一种基于集成的管理和服务,它源于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高度发展以及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产生。所以,图书馆要对知识与信息资源集成、动态化服务集成采取一种开放性的服务模式,充分调动各方资源,以实现知识与信息的动态化管理和服务。这样,知识管理才能得以高效运行,知识服务才能做到严密、周到。

2.知识服务个性化原则。个性化服务是图书馆工作人员针对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综合的整理分析,进而对不同用户提供不同的知识信息服务——一种人性化的服务。个性化服务更能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文明的提高,人们对个性化服务的需求大大加强,而网络技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知识服务的个性化成为可能。因此,图书馆要提供个性化的知识导航,建立个性化的知识信息环境和个性化的知识信息服务档案,必要时建立个性化的读者知识信息数据库。

三、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途径

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应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加强知识资源的管理,实现知识的整合与共享

知识整合就是运用知识管理的理念和工具对馆藏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配置,以方便用户快捷地使用各种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同时加强图书馆各种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建立富有鲜明特色的数字图书馆。只有这样,才能求得自身的长远发展。

在知识全球化的今天,共享知识资源显得尤为重要。利用各种现代化的高新技术(如智能、新型检索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可以充分保证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还可以实现用户与图书馆资源、各图书馆资源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使各种信息资源得以及时整合和传输,使用户能够及时有效地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各种文献信息保障系统如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CASHL(中国高校人文社科文献中心)、CADLIS(中国高校数字化图书馆体系),极大地促进了各高校图书馆文献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

高校图书馆还要注意获取对师生和图书馆内部有用的隐性知识,加强共享那些与读者有密切联系以及与读者接触中所得到的知识,并将这些知识纳入图书馆的知识库,与其他馆藏资源进行充分的整合和再整合,然后提供给读者使用。例如,如果咨询图书馆员掌握的知识能与系统中的读者信息联系、共享,就能制作出更有成效的图书馆主页和一系列的知识产品,这样,就能更有效地为读者服务。

(二)完善机构与机制,加强人力资源的管理

合理利用图书馆的人力资源,建立一种新型的符合高校图书馆发展的组织结构,是高校图书馆实现知识管理的一项基本措施。首先,图书馆要配备善于管理的部门负责人,成员之间能诚恳地交换各自的想法,相互合作,运用集体的智慧来进行知识创新。其次,根据用户不同需求开发各种数据库,并构建知识共享系统、专家系统、决策支持系统等。建立一个可共享的系统体系,并在全馆建立有效的知识表示和传递模式,确立全馆一致的协同工作方式,实现知识冲突消解和知识一致性的管理。

构建以人为本的运行机制,充分调动馆员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首先,要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促进馆员和读者进行内在的知识积累,并实现潜力知识外化;其次,建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观念,充分发挥馆员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再次,建立和开发知识共享报酬和激励机制,例如,可以把馆员和读者对知识共享的贡献程度作为对其升迁或奖励的一个重要考核指标,挖掘和发挥馆员和读者的隐性知识;最后,引进高层次人才,为高层次人才提供施展才能的平台。

(三)坚持以读者为中心的知识服务原则,加强知识服务的管理

知识服务是高校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和最终目标,图书馆要以知识为内容,以读者为中心,走知识服务之路。

知识经济时代,读者更注重获取经过高度整合的信息内容、文献的全文或针对查询的问题有较全面的信息解答或确切的答案,以及经过分析加工而产生的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等。因此,必须针对读者的各种信息需求,侧重提供文献全文服务和针对具体问题的知识服务,并通过馆员与读者的不断交流,挖掘、发现更加深入、具体的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及相互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协助读者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篇3

1、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研究现状

企业知识吸收能力(Absorptive capacity)从Cohen & Levithal(1990)提出开始,就吸引了学者们的眼球,这一理论充分融合了资源观理论和动态能力理论的精髓。譬如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中的知识类型、组织范围、组织结构和内部机制与吸收能力等研究也属于资源观流派研究的内容,而动态能力学派的诸多主题,譬如知识转移、组织学习、组织创新与吸收能力等研究与企业知识吸引能力也有着紧密联系。

诸多学者的研究反复的证明,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强的企业较易获取更多的有利资源和条件。在管理类国际权威杂志和诸多管理领域,如组织学习、产品创新、技术管理、战略管理等等,吸收能力的作用已得到学者和专家的广泛认同。有关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前因和后果、机理性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的规模。当然,这些研究的假设前提是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形成之前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储存,经过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作用后可产生企业相关经济效益。

2、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前因变量

有学者从四个方面对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分别为先验知识的存量与内涵、组织学习机制、学习强度与学习方法以及研发投入的强度(刘常勇,谢洪明,2003)。加森等人(2005)同样地将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影响因素分为四个方面,分别是,关联知识的聚积、关联知识的多样化、关联知识的交叉性和关联知识的分辨度。吴晓波等(2005)学者延续了上述学者的观点,将影响企业技术知识吸收能力的因素分为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分别是产业面临的环境、企业自身的资源和条件,以及技术本身的特点。我们将影响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的因素,从企业内外这一角度,将其划为企业内部、企业层面和企业间层面。其中,内部层面有企业知识基础、企业的研发活动、组织管理因素,企业层面有先验知识与组织机制,企业外部层面有知识环境(外部知识源和外部知识属性)、企业社会资本等。

① 企业内层面

企业内影响吸收能力的因素又可以分为个人和组织两个方面。个人因素主要是个人认知,不同个体的员工对知识的理解上存在不同。组织层面主要聚焦于个人作为组织的“守门人”或组织与外界环境的“接口”。Cohen & Levinthal(1990)的研究认为,组织中存在一类特殊人——“守门人”,他们在组织中发挥两类作用:其一是监控外部环境,并辨别企业需要的知识;其二是向组织内部成员转移获取的知识。因此,个体吸收能力是组织吸收能力的基础,个体现有知识结构和存量影响组织对外部新知识的吸收。

企业内部的R&D活动对吸收能力的重要影响历来受到学者们的关注,并且其他众多因素间接地通过影响R&D而影响吸收能力。企业吸收能力受到组织过去各个组织单元的知识积累的影响,包括组织内横向或垂直方向知识流的配置、先验知识与新知识的相似属性等要素。此外,除了企业研发投入外,更多研究关注影响企业与外部知识源的沟通交流、企业内部部门间、成员间知识交流和共享的组织机制。科姆(1998)通过比较分析韩国现代和大宇汽车公司的发展史,发现现代汽车在与国外企业合作中坚持下来的自主经营和技术合作模式成就了现代汽车公司顶级技术能力。布森等人(1999)、蓝姆 & 鲁拜克(1998)等研究发现企业内部知识交流与共享机制、组织文化、学习强度、学习方法、员工参与决策等要素,均会对吸收能力产生重要的影响。

② 企业层面

Zahra & George(2002)将组织内部的结构、认知及行为等因素统称为“社会整合机制”,他们指出这些因素将会影响企业潜在吸收能力向实际吸收能力的转化率。樊利钧等(2009)研究发现企业整合能力对吸收能力的不同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组织运用系统能力有利于促进知识吸收的效率,但是会对吸收范围产生负面影响。此外,工作轮换制度可以提高员工个人的协调能力,从而对外部新知识的获取和消化。

加森等人(2005)在Zahra & George(2002)对吸收能力的划分方法基础上,从潜在和实际吸收能力两个维度,分别运用实证方法检验企业部门间协调、员工参与决策、工作轮换对吸收能力的影响,并用实证结果表明了变量之间的紧密联系。

③ 企业间层面

企业间层面影响企业吸收能力的因素包括新知识的类型、组织问题相似性、组织结构对等性、社会资本和知识环境等因素。隐性知识由于具有复杂性、难以移植、不清晰等特征,往往难以扩散和吸收,有时由于模糊性、不可靠来源、未证明知识及情境或缺等影响而产生知识转移与吸收过程中的粘性。很多学者认为知识转移的效果依赖于知识接收方对知识源的消化、吸收与整合程度,蓝姆 & 鲁拜克(1998)也指出吸收能力是联盟企业接近、搜索与获取合作伙伴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前提。他们的研究指出“学生企业”和“老师企业”的双边关系对吸收能力有着重要影响,特别是当两者具有相似的知识基础时,“学生企业”的吸收与消化效果将更好。此外,当两个企业之间有着共同问题,并且对知识共享、交流与沟通的政策达成一致时,将会有利于促进双方对知识认知得到共性,从而加速对外部新知识的吸收。戴尔 & 斯恩(1998)指出经常往来的企业由于对双方行为和业务的熟悉,双方吸收能力将会得到提升。

Cohen & Levinthal注意到企业外部联系的强度对吸收能力将会产生重要影响。汉森林(2002)提出知识网络的概念,用于解释企业利用外部知识方面的差异性,并且认为知识网络概念的关键在于企业知识的相似性和对外部知识的理解力,这种网络关系强度会影响企业对相关知识的获取。琼基等人将吸收能力引盟中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水平或垂直联盟关系给企业获取新知识带来机会,水平结构扩大知识广度,垂直结构有助于提高知识深度,进而提升企业的吸收能力。韦影(2007)对社会资本三维度的划分方法,研究了企业社会资本与吸收能力和创新绩效之间关系,研究证实了社会资本各个维度对吸收能力的影响。

3、企业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管理

企业需要一些与外部知识源重叠的知识以帮助成功吸收新知识,但是两类知识高度重叠又会限制从新知识中获得新视角的可能。组织的吸收能力关系到组织对外部经营环境的驾驭水平,能力越高就越有机会吸收竞争对手外溢的知识。泰赛(2001)认为组织如果没有吸收投入的能力,将无法实现组织间的学习与知识转移。组织在基于时效、风险与组织资源限制等因素的考虑下,通过强化外部知识的吸收而获取学习所需知识,但是,并不是每个组织都能顺利完成该过程,其中原因就是缺乏相关的吸收能力。勒温森 & 阿萨赫(1995)指出吸收能力是影响组织内学习以及组织间学习的重要因素,而且是学习的根基,吸收能力越强组织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吸收消化外部新颖知识的效果越好。

吸收能力有关文献探讨了企业如何使用累积知识识别和吸收新知识。企业对新知识的搜寻主要通过对外部环境可能的片断知识进行收集,而这些片断知识尚不能满足企业真正需要,因此企业需要吸收和进一步开发解决问题的互补能力。吸收能力促进知识的吸收和转化,并提高搜寻活动所产生的产品创新绩效水平。

组织知识是实施创新的基础,组织学习的能力建立在自身的吸收能力基础上。自从Cohen & Levinthal(1991)提出吸收能力概念后,它成为组织管理研究领域的热点,许多研究从组织内部、组织层面及组织间等方面探究原因,同时也包括相关知识、组织结构、组织能力等方面的因素。他们对“以往忽略技术吸收”的现象给予了新解释:如果企业实现从环境中识别、吸收和利用新知识的能力进行投资,那么她将流畅自然地学习与吸收外部知识。吸收能力内生于内部的研发,也是内部研发的副产品。

吸收能力有助于提升企业创新的速度、频率和范围,而创新所产生的知识又成为吸收能力的一部分,进而提升组织的吸收水平。泰赛(2001)从网络时间对组织学习对创新与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组织单元的吸收能力不仅创新与绩效有直接影响,网络中心的组织单元的创新/绩效与吸收能力存在交互作用。

4、企业知识吸收能力对创新绩效的影响

学者们发现吸收能力能促进和加速组织绩效的提升,包括创新绩效、组织适应、知识流动、竞争优势和组织学习等。吸收能力有助于企业领先竞争对手开发新产品,并从获取和使用外部知识中获益。

Cohen & Levinthal(1990)认为创新绩效是具有特定路径依赖性,对特定领域缺乏先期投资将会限制企业该领域未来技术能力的发展,并通过实证发现企业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有着较强的预测作用。刘和怀特(1997)的研究结果发现,企业创新能力源自对自身吸收能力与新知识来源进行投资的协同作用。另外,赫发特(1997)等相关研究发现,吸收能力将会提升企业的创新速度、频率和范围,并且创新活动所产生的知识将成为吸收能力的知识基础,从而提升吸收能力。剔锡(1997)认为知识的吸收对公司创新能力的培育有着重要影响,但是能否有效利用外界知识依赖于公司的知识基础和先验知识累积。企业的吸收能力对知识获取、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有着重要作用。

陈、阿随和莫尼卡(2002)用定性分析了吸收能力对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影响,指出吸收能力提升不但能使企业获取有价值的外部新知识,增加企业的知识积累,并且通过知识共享而提升产品和服务创新绩效。加森等(2005)指出由于企业前因变量影响潜在和实际吸收能力,因此外部创新资源投入并不总是能带来创新产出,研究发现,与协调能力相关的组织机制主要提升组织单元的潜在吸收能力,与社会化能力相关的组织机制主要增加组织单元的潜在吸收能力。

5、企业知识吸收能力相关研究评述

从学者们对吸收能力作用机制模型中可以发现,现有对吸收能力的主要关注直接影响因素和对创新、组织学习或绩效的影响,而对组织如何获取技术、市场、管理等知识的,通过何种方式获取和开发,并经过哪些途径消化与吸收等问题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因此,后期研究可以基于知识观和组织知识搜寻理论,研究企业市场知识、技术知识和管理知识的不同搜寻方式将对吸收能力的不同维度产生何种影响,并且需要考察吸收能力不同维度对组织知识搜寻与产品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一、 引言

在当今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跨国公司传统的知识管理方式正向全球知识管理的领域转向,深入研究这种转向背后的深层要因,是顺利实现这种转向的前提。

二、 跨国公司全球知识管理转向的要因

1. 21世纪是经济全球化的世纪,也是知识经济的世纪。经济全球化使得生产者和投资者的行为日益国际化。公司的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逐渐超越一国边界,从孤立封闭走向国际社会,生产要素进行全球配置与重组,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融合,而相互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的表现之一是使得作为各国之间经济竞争载体之一的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生产的一体化。知识经济的兴起表明经济发展日益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是经济从基于物质到基于知识的变革。这里所说的知识,包括人类迄今为止所创造、积累的全部知识,其中重要的部分是科学技术和管理知识。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具有内在的统一性。科技革命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和经济知识化的主要动力。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商品、资本、劳动力和技术流动日益自由化。由于信息高速公路以及全球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世界经济、贸易、金融也日益网络化、全球化,全球范围内的知识传输、扩散和分享也更加便利化。

2. 知识经济的全球化对跨国公司传统的全球经营管理模式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在经济全球化的知识经济的时代,公司的价值深嵌入全球性的知识资源之中,传统的跨国公司全球知识管理模式面临挑战。

(1)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跨国公司理论中相关知识管理思想的局限性。众所周知,传统的主流跨国公司理论主要是从经济学的交易成本理论的角度,从微观层面以不完全竞争导致不完全市场,不完全市场导致对外直接投资为基本假设,重点分析了投资动机、投资流向和投资决策三个问题。“动机”是指驱使企业对外进行投资的原因;“流向”是指选择何地进行投资;“决策”是指在出口、技术转让和对外直接投资之间应采取何种方式为好。事实上,这三个问题也是跨国公司参与全球竞争所关心的问题。基于交易成本理论的传统跨国公司参与对外经营管理理论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和发展的过程。1960年,被西方学者称作“跨国公司理论之父”的美国学者海默(S.Hymer)在MIT完成了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民族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The international operation of National firms:A study of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西方学术界认为这标志着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理论从传统的贸易、金融理论中分离出来,开始真正成为独立的科学。海默的思想在经过其导师金德尔伯格(C.P.Kindleberger)及相关学者的进一步完善后,成为经典的对外直接投资理论,或称为垄断优势理论,该理论指出了一个企业为什么会冒着经济、政治、文化的风险进行跨国投资;此后,以巴克尼和卡森(P.Buckely & M.Casson)为代表的学者对内部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试图解决一个关键问题:即为什么一个企业会选择通过对外直接投资将其优势留在企业内部加以利用,而非通过对国外市场的许可证贸易、、提供特许或签订出口协议;在扬弃垄断优势理论、内部化理论和区位理论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英国著名跨国公司专家约翰.邓林(J.Dunning)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提出了“国际生产折中理论”,即著名的OLI模型,从而将跨国公司经营管理理论的研究更加引向全面和深入。

虽然传统跨国公司的经营管理理论在历史上曾经对企业首次走出本土、参与海外经营竞争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由于这些理论主要偏重于:从经济学的成本、价格、投资等市场因素分析和解释企业的跨国经营行为,公司的竞争优势依赖于全球生产、分销和销售网络的建立,空间上主要关注的是企业在海外的物理性全球存在而非知识性全球存在;跨国管理经营的中介主要以有形资产为主,而对知识、能力等无形资产的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企业的竞争优势不能持久和深入。上述不足的主要原因在于这些理论诞生于西方跨国公司从国内竞争开始向海外扩张的时代,是当时历史时代的产物。以百事可乐公司为例,20世纪90年代初,该公司制定了一个将其全球软饮料收入增加两倍多的公司战略计划——从1990年的15亿美元增加到1995年的50亿美元。为了实现该目标,百事可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开始实施该计划。到1990年代中期,虽然该公司的经营遍及全球广大地区,但这种全球扩张并没有转变为增长和赢利。事实上,到了1997年,百事可乐公司不得不从诸如南非这样的一些主要市场上撤出,最终得到的是公司全球饮料经营约10亿美元的亏损。当今时代,跨国公司的海外经营管理不仅满足于企业的全球存在,更多关注的是企业如何将全球存在转化为全球竞争优势。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信息化、竞争全球化和经济知识化浪潮一起向我们袭来。信息科技的进步,运输科技的发展,世界各国开放度的提高使得跨国公司的竞争经营的特点和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遍布全球的子公司经营网络的广泛建立和发展、以知识为主要经营资产的跨国经营竞争手段,使得企业对机会和威胁的反应上表现出了极大的灵活性和迅速性,这使得跨国公司在关注企业全球存在的同时,更要关注公司在全球化的子公司网络体系中如何谋求持续性的竞争优势问题,知识和能力开始走入他们的视野。科格特(Kogut)就曾指出,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重心应从企业进入海外的关注转向如何协调全球化的精英网络以获取持续性的竞争优势。

(2)传统的基于知识资源观的跨国公司理论已渐渐走入尽头。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传统跨国公司所持的知识资源观已经不能解释当今的企业行为了。经典理论认为,由于知识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拥有某种可以产生垄断优势知识的企业很难利用外部市场进行议价交易,并使本企业的收益得到保障。因此,对于企业而言市场是失效的,这使得企业将知识内部化,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交易,以节省交易成本,从而导致企业以内部市场机制代替外部市场机制,将知识转移到自己可以掌控的子系统中,当该过程跨越国界时,企业的跨国经营管理行为就产生了。但是,企业知识基础理论认为:知识在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的同时,也具有私人物品的属性,隐性知识更是如此。因此,即使知识在企业内部转移也非易事,也是要付出交易成本的。跨国公司之所以进行跨国管理经营,是因为相对于外部市场机制而言,在企业内部进行知识的创新、转移和运用更具有效率。

(3)母国知识输出的单向度模式已经引起理论和实践者的质疑。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经典跨国公司理论强调在企业将所属的垄断性知识等优势资源向海外转移的过程中,也强调利用东道国市场的知识和资源,但一般来讲,企业总是将生产制造及其它低价值的活动转移到发展中国家,获得成本优势,而将高附加值的活动,如研究与开发、生产设计、营销、战略、融资等活动留在国内。从知识管理的角度,这仍然只是一种从国内到国外,从总公司到子公司的单向性资源为主的输出模式。但是,随着跨国公司全球竞争的加剧和全球网络的建立,跨国公司必须不断改进这种模式。正如多兹等(Doz,etc,2001)指出,跨国公司通过从世界范围内发现、获取、移动知识达到以知识为支撑构建企业的竞争优势。全球竞争意味着在利用母国的优势去征服世界的同时,不断地从全球范围内获取知识等资源并将其转化成全球知识能力,以全球知识能力为中介获取持续性的全球竞争优势。如果跨国公司不能有效利用其全球知识管理的力量,比竞争对手更好地识别、获取、移动和应用这些分散化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性知识,就可能会在竞争中失利。

(4)全球知识的愈益分散化与多样化。在知识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之下,跨国公司的经营与管理过程将面临知识日趋分散化与多样化的境遇。跨国公司中的知识可以简单地分为技术知识和市场知识。公司中的技术知识是指其经营管理活动执行过程中对客观事物的处理方式(即:解决“如何做”的问题),公司中的市场知识是指公司特有的某些区位的语言、文化、政治、社会和经济等方面的知识。跨国公司经营业务的多元化导致其所经营的业务之间的交叉趋势。业务之间的交叉导致技术之间的交叉,公司必须掌握不同学科的知识,而这些不同学科、业务和技术分布于世界各地不同区位。因此,公司不得不从更多区位获得新的知识。当跨国公司将知识通过子公司转移到新区位后, 子公司的知识存量和相对应的创新能力不断得到发展,因此子公司成为新的创新技术来源。与技术转移类似,由于全球外包而带来的知识的流动也推动了知识的全球分散化,公司的产品设计、研发、制造、营销、分销等知识越来越分散,而新的技术突破有很大的随机性,这种偶然的技术突破并不总发生在钻石区位和投入最多的地区。

跨国公司在其跨国经营过程中不仅遭遇技术知识的分散化与多元化,而且遭遇市场知识的分散化与多样化,这是因为:在将产品和服务引入新的市场后,企业也就能够从该细分市场学习新的产品用途和顾客偏好的知识;随着客户、分销商、零售商自身越来越全球化,它们拥有的知识也随之越来越分散在全球各个角落;支持负责解决方案的所需要的知识不可能在一个区位获得。多兹等人(Doz,etc.,2001)对美国和欧洲跨国公司的调查证明了这种趋势,受访者预计未来5年有50%的本行业的突破性技术和42%的重大创新产品会出自母国之外的区位。

全球知识分散化和多样化的必然趋势必然要求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对知识进行管理。A.D.Mayer等学者发现,当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和地区能象1950和1960年代的美国那样,在全球创新方面拥有当仁不让的垄断优势。麻省和加州不再是技术性知识创造的唯一地点。欧洲、日本、韩国等地的大学和公司已经成为技术知识发展的驱动力量,跨国公司必须懂得如何管理全球技术知识。

3. 跨国公司新的全球知识管理的实践迫切需要得到理论上的指导,又迫切需要从理论上给予阐释和凝练。面对经济全球化、知识经济的双重背景,一些跨国公司公司已经自发地开始了全球知识管理的探索之旅,并在实践层面上获得了成功。以诺基亚公司为例,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公司以全球知识管理为手段,在很短的时间内成为全球著名的移动电话商,一举超过了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诺基亚的成功得益于其向美国学习先进的技术和全球营销技巧,向日本学习掌握顾客对电子产品的需求心理(比如小型化和数据应用),向东南亚国家学习低成本制造的管理技巧。正是通过对全球知识的有效管理,诺基亚公司实现了从GSM的发展到最早提出“把互联网装进每一个人的口袋里”,再到“移动电子商务”的步步跃升,诺基亚的概念和行为总是领先于竞争对手一步。摩托罗拉公司因为缺乏从全球的层面上筹划其知识管理活动,丧失了向数字移动电话和GSM标准转向的先机,从而被诺基亚抛在了后面。敏于全球知识管理的先驱们的自发的实践探索,即迫切需要得到理论上的指导,又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对其探索性实践活动给予阐释和凝练。虽然中外理论界对上述理论模式做过零星式的思索和总结,但总体来讲这些研究还不全面和深入,传统的跨国公司知识管理观还主宰着人们的行为,基于知识经济的、系统化的全球知识管理模式的理论研究尚未出现。

三、 结语

知识经济及其全球化使得传统的跨国公司知识管理所处的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革,这种变革使得跨国公司传统的知识管理方式开始向全球知识管理的方向前行,深入的跨国公司全球知识管理转向的要因分析必将有力地促进跨国公司全球知识管理理论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 Yves Doz, José Santos & Peter Williamson.From Global to Metanational. Boston: Harvard Bu- siness School Press,2001.

2. Buckley and M. Casson, The Future of the Multinational Enterprise, 2nd edition. London: Macmillan,1976.

3. Dunning, J. H.. The Eclectic Paradigm of International Production; A Personal Perspective,in C.N.Pitelis and R. Sugden, eds, The Nature of the Transnational Fir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2000:119-156.

4. 王言峰,杨忠,李宝宝.全球知识经济时代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新来源.现代管理科学,2009,(7):28-30.

5. 葛京. 跨国公司演进的知识观. 南开管理评论,2002,(3).

6. 李双文.跨国公司内部市场业务知识的转移.商业研究,2005,(5).

7. 任志安,王立平.企业网络知识共享机制形成机理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篇5

今天,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它们的关键资产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来源是它们有效地管理和利用组织的知识。数字革命不仅改变了企业搜集、储存和处理消费者行为信息的方式,改变了商家制定价格、促销或分销产品的方法,而且提高了它们管理知识的能力。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能够使企业积累大量消费者的数据和信息,拥有和逐步搜集消费者的特征和其购买方式的信息对提高企业的营销能力是非常有益的。随着因特网的不断发展和电子商务企业的出现,知识管理的实践和研究正变得越来越重要,除了电子商务企业,传统企业也正在网上建立它们的电子商务平台。在电子商务时代,许多正在改进和变化的商务活动要求有效地创造、组织、检索、交流、共享和利用知识的新形式。尽管电子商务发展很快,但许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把知识管理作为促进企业长远发展和提高竞争能力的经营管理战略。本文想就此进行一点有益的探讨。

1.电子商务企业知识管理战略的选择

Nonaka(1994)根据知识的表达形式把知识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指正式和规范的、客观有形的、可以清晰地表述、完整地向他人传递的知识,通常以语言、文字、事实、数据、图像等有形结构的形式存储,表现为著作、文件、计算机程序、专利、数据库、产品说明书以及计算公式、方程等。而隐性知识则是指复杂的、隐含的、高度个体化、难以形式化或沟通的、难以与他人共享的主观知识,通常以个人经验、印象、感悟、团队的默契、技术诀窍、组织文化、风俗等形式存在,难以用文字、语言、数据、图像等形式加以表达。从知识的编码格式化角度看,可以把知识分为可编码和不可编码的知识。显性知识可编码,隐性知识不可编码。由于知识只有被编码格式化后才能方便地为他人所共享,因此企业必须尽可能地实现隐性知识向显性知识的转化。然而,这种转化过程并非容易。知识的客观成分被认为主要对过程发生影响,而主观成分则对创新发生影响。

Watts(1992)认为知识管理存在紧密和松散两个方面,就象洛克(Lockean)/莱布尼兹(Leibnitzian)和黑格尔(Hegelian)/康德(Kantian)这两个截然不同的哲学流派的观点;或者用阴阳比喻来描述知识管理的两个方面,因为二者对促进知识管理的发展是必需的,而阴阳法则是中国思想真正的根。紧密的这一面是建立在洛克)/莱布尼兹哲学的基础上,它实质上为知识管理提供了信息处理方面,支持知识管理的客观观点。相反,松散的这一面提供了在黑格尔/康德的哲学观点中的敏捷和柔性,承认含义分歧的重要性,它实质上支持知识管理的主观观点。对知识管理系统的根本挑战是它们支持知识管理的两个方面:紧密/松散或客观的/主观的观点。

一个700多家美国公司的调查显示,组织知识的主要部分(隐性知识)驻留在雇员的头脑中,仅仅只有一小部分(显性知识)是共享的形式。针对知识的两种形式和不同的企业对知识管理的不同需求,知识管理战略的选择也会有所不同。但从大的方面来讲,知识管理有两种战略模式,即编码化的知识管理战略和个人化的知识管理战略。编码化的知识管理模式将知识编码、贮存在数据库中,公司任何人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网络直接调用。此方式强调信息技术的投资,首先要求开发能迅速收集、传播知识的管理信息系统,然后通过这些知识的重复利用获得收益。编码管理模式旨在节约顾客收集知识的时间,减少顾客享用知识的成本,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因而规模经济效应显著,对生产标准化或成熟产品的企业知识管理较为有利。例如,戴尔公司虽然消耗巨资开发了容有4万种(竞争对手为100种)组装技术的知识管理系统,但公司的销量十分大(如1997年为1100万台),这意味着平均每种组合方式1年内使用了275次,很显然,每使用一次分摊到的成本几乎是微不足道的。1999年,该公司销售收入为411.9亿美元,近年来该公司利润每年都在以83%的速度增长。个人化的知识管理模式中,知识与其所有者没有分离,知识所有者的知识通过直接的人员交流得到传播和分享,此方式强调人力资源的投资,需要大量引进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积极花费巨资鼓励他们直接与公司其他人员和顾客进行交流,以便传播他们的知识,这种知识相对社会总需求而言是极为稀缺的。因此,个人化管理模式为这些顾客享用社会稀缺资源提供了机会,同时也满足了一部分个性化顾客的心理需求。个人化知识管理战略主要针对隐性知识的管理,有利于企业知识创新,特别适合于个性化定制型、产品换代周期短、知识含量高的知识型企业。这一点在麦肯锡公司可以看得很清楚。麦肯锡公司经常帮助顾客进行业务的区域拓展和国际拓展。为了论证拓展方案的可行性,麦肯锡请到的都是一流的专家、学者。这些人主要包括:经验丰富的生产线拓展专家;对相关行业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非常熟悉,并富有远见的资深人士;对拓展地文化、风俗、价值观念有深刻把握的人文学家;熟谙当地法律法规的律师;世界一流的区域经济学家等。

有这些人的深思远虑、周密论证,显然极大地减少了拓展方案的风险。当然,这两种战略并不是不相容的,必要时,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发展情况分阶段或者对企业不同方面同时实施不同的管理战略。对具体企业来讲,知识管理战略在电子商务企业中又呈现出不同的表现形式。本文研究的知识管理战略有3种表现形式,即人力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战略联盟的知识管理,具体企业可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选择某些战略进行实施。

2.电子商务企业的知识管理战略的表现形式

2.1人力资源管理

人既是知识创新的主体,又是知识的载体。正如日本著名学者所说:“只有人类才能在知识创新的过程中扮演核心角色,无论计算机的信息处理能力有多大,它们终究不过是人类的一种工具。”所以说人是根本,对人管理的好坏将决定知识管理的成败。而人力资源管理正是这样一种现代管理思想,它不同于传统的人事管理,其核心是以人为中心,将人看作最重要的资源,认为“人才决定企业的前途”。其管理模式为“以事就人”,人为主、事为辅,旨在人适其所、人尽其才,使组织的成长配合个人能力的发展,实现组织目标与个人目标的有机统一。由于人力资源管理是以人为本,激发了人的潜能与积极性,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了知识的共享、交流、应用及创新,所以说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与关键。

根据知识管理的要求,加强人力资源管理,从两方面着手:

a.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精神激励,赋予员工更大的权力和责任,充分发挥员工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在企业中大力推行团队精神,鼓励员工的开放与合作意识,企业员工通过知识的交流、转化、共享和创新而达到相互信任,每个员工都有义务推进企业知识库机制的良好运转,并享受在传播、获取、创造、应用新知识中得到的快乐;必须营造“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营造一种敬业、进取和宽容的合作氛围,强调人在企业中的主体地位,注重发挥人的能动性,使每个员工都有一种归属感、成就感,并把自己的个人利益融入到集体利益之中,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企业的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例如,本田公司为了解决项目开发中碰到的难题,创立了一种“头脑风暴营地会议”的方法,在工作场所以外的度假胜地召开各种非正式会议,一边饮酒享受美味佳肴,一边讨论开发中碰到的难题。与会者本着“批评要比提一项建设性意见容易十倍”的原则,使大家的思维集中到同一方向上,集思广益。这种讨论会实际上是一种机制,它不仅是开创了一个对话场所,也是与会者分享经验、促进相互信赖的过程。与会者通过分享经验以及亲身体验,不仅加深了友谊,也形成了统一的认识。

b.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广泛吸纳各类精英;创造员工终生学习和终生培训的良好氛围,将学习转化为企业的日常行为,由主动学习代替被动学习、组织学习代替个人学习、系统学习代替零星式学习,通过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五项修炼”,促使企业成长为学习型组织。例如:IBM每年为内部员工在培训方面的投入多达20亿美元以上,不仅创建了各类培训学院,还建立了网上大学,采取“自助餐式培训”的方式,为员工的自选培训提供了更多的便利,由此造就了众多优秀人才;摩托罗拉公司创造了自己具有创新意义的培训模式,建立个人培训账户,从工资总额中提取2.5%的资金用于培训,每年用于员工的教育培训费用超过10亿美元,专款专用;西门子公司把培训看作是竞争的要素之一,它在国内外共拥有600多个培训中心,开设了50余种专业培训,每年参加各种定期和不定期培训的员工多达15万人。有资料表明:在全球500强企业中,50%以上都是学习型的企业;美国排名前25位的企业,80%是学习型组织;全世界排名前10位的企业,100%是学习型组织。我国的海尔、联想、宝钢、小天鹅等知名企业也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建立学习型组织。可以说,重视员工的学习培训,积极创建学习型组织,正是这些企业成功的关键所在。

2.2客户关系管理

客户关系管理战略,旨在通过获取和转移客户需求、偏爱和业务情况等动态知识,预测客户行为,开发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促进销售,并且把组织知识瞄准客户的问题。这种战略承认了我们能从客户那里学到知识,而且理解他们的需求越透彻,解决他们的问题也就越有效。

客户的购买过程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即问题认识、信息收集、可选方案评估、购买决策、购买行动、购买后行为。购买行动只是整个购买过程中的一部分,如果企业想要使客户实施其购买行动,就必须要把其他几个部分解决好。客户在采取购买行动前往往要进行充分的信息沟通,“货比三家”,在整个因特网上搜寻产品信息、比较价格,借助搜索服务尽量有效地搜寻信息,以低代价获得尽可能全面的信息。实际上在电子商务中,不仅买方可以通过完整信息获得收益,而卖方同样也可获得收益。电子传输通常会留下客户需求或偏好的记录,通过提炼的需求信息可减少因需求不确定性带来的浪费,同时也可以增加产品的多样性,客户因此得到满足他们口味的定制化产品。这会使客户获得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从而增强销售商的市场控制力。

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商业贸易信息不对称的状况。在传统贸易方式中,了解商品价格、质量甚至商店的地点都是需要成本的,买卖双方只能获得有限的需求和产品质量信息。电子商务作为一种传播信息的媒介,可以使买卖双方都变得信息灵通。例如,克卡夫通用食品公司是一个从事奶制品和食品加工的公司,他们开发了一个软件系统,通过对零售商传输过来的数据分析,不仅可分析得出什么样的商品畅销,什么商品滞销,而且还可以改进销售方法,形成新的销售系统。该公司还开发了一个营销程序,通过对用户反馈回来的信息分析,向超市及时而准确地提出优化商品结构和促销的建议。

由此可见,企业全面地、实时地收集和积累这些动态知识是企业成功进行客户关系管理的重要因素之一,但也不能忽视客户的姓名、年龄、住所、生日等静态知识,同时要把分散在企业各个部门的客户知识进行统一管理,在企业全范围内共享,就能够为全面了解和分析客户知识提供一个坚实的基础。

2.3战略联盟的知识管理

商务实体在进行商务活动时都需要与其他商务实体发生各种各样的关联,产生价值链和供应链;而战略联盟则为各商务实体之间的价值交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手段,实现企业网络中的客户、合作伙伴和供应商等组织信息/知识资源共享和综合的目标,改变商品、服务、资金和知识的价值,增进和提高合作伙伴的反应能力、创新能力、员工技能和企业效率,是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内容。

首先,通过战略联盟,共同开拓和培育市场,在更具活力的市场上分得自己的利益,丰富企业信息和知识,为客户提供超越服务范围的相关知识服务,并在现有知识的运用中创造新的价值。近年来,中国工商银行总行先后与美国美洲银行、渣打银行、美国道富银行等国外银行,与深发展、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银河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等国内金融机构,确定了战略合作伙伴或全面合作伙伴关系,这有利于工行向合作伙伴学习新的专业能力,与之优势互补,创造新的交叉知识,从战略上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其次,表现在企业之间商务交流的效率上。在传统模式下,供应商选择、原料采购、商务谈判等都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往往由于信息不充分导致成本的增加。战略联盟能够帮助企业在一个更宽阔的范围、与更多的商务对象、以更高的效率完成更多的工作,加快商务流程的运转。例如,2000年2月,世界汽车产业的三巨头———福特、通用和戴姆勒·克莱斯勒达成协议,共同组建汽车工业电子商务平台,它具备电子采购、财务服务、物流和供应链管理等诸多功能,共享三大公司拥有的部分知识资源和物质资源。这说明电子商务作为一个新兴的商务活动,依托先进的信息技术平台和知识优势,以满足消费者需求愈加突出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要求;与此同时,原竞争对手可联合分享共同产业和知识资源,创造更多的商务机会,实现更高的社会和经济利益目标。

参考文献

1.Nonaka,anizationScience,1994;(1)

2.N.Wickramasinghe,G.L.Mills.IntegratingE-commerceandKnowledgeManagement-WhatDoestheKaiserExperienceReallyTellUs.InternationalJournalof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s,2002;(3)

3.张苏.美国企业的两种知识管理模式.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

4.Schulz,Martin;Jobe,LloydA.CodificationandTacitnessasKnowledgeManagementStrategies:AnEmpiricalExploration.JournalofHighTechnologyManagementResearch,2001;(1)

篇6

2分析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过程模型

这一点能够利用大量的实践研究结果所展现出来:当前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的具体过程可以说密切的联系着整个信息系统的生命周期和建设过程的阶段划分。在建设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的过程中,有关的工作人员应该对这样的几个问题首先予以解决:在预定的研究方式之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应该怎样将相应的计划开展起来,并且对活动进行组织和掌控。通常来讲,应该有三个主要的阶段存在于高质量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即系统选型阶段、系统分析阶段、实施整个系统的阶段,详细到执行和实施项目的角度而言,在一般操作流程的基础上,有关的工作人员可以划分整个项目管理工作为:授权项目、分析需求、选择项目、开发制定和实施项目、评估项目及验收已经完成的项目等,在管理整个项目的过程中,在知识管理这一中心的连接下,这些具体的实施步骤就会通过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展现出来。此外,也能够充分的彰显出来知识管理和业务过程的融合性。

3分析以知识为前提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组织发展层次模型

对于这样一点,有关的工作人员必须要清晰的进行认识:智力密集和劳动密集,为现代意义上信息系统项目的最大特点,往往有复杂化的内容结构和大量的工作人员类别存在于一个规模化的信息系统项目中。分析项目管理有关工作人员的组成形式、整个团队的协作精神、团队精神及其工作人员本身能力的组成等,同整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完成情况上都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在知识管理背景的影响之下,有这样几种类型存在于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发展层次中:智慧型、能力型、创造型、学习型和知识型,在这样当中,知识型结构在其中的作用更加的明显。

4分析以知识为基础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总体结构情况

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体系在知识管理支持下建立起来,构建整个系统的整体结构框架,都要有高效统一的过程、组织关系和内容作为支撑,在构建起知识框架的基础之上,将知识管理当作其中的前提条件和重要的载体,对项目管理过程、项目管理组织和项目管理内容等方面内容的协调和沟通上予以实现,保证顺利的实现整个信息系统项目管理的主要目标。

5分析具体的实例

以某单位近些年来所开发出来的信息系统项目为例,来进行详细的分析阐述,对基于现代项目管理方法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和基于系统开发方法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进行了比较。从一些案例中我们发现,同其他两项进行比较,有着一定的优越性存在于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例如,某单位在基于知识管理的信息系统项目管理中:平均增加投资、平均开发时间和平均费用节省率等都较基于现代项目管理和系统开发方法优越,甚至能超出10%。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将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工作建立起来,比其他两种形式要优越很多,得到了广大的用户的一致认可,并且各个工作人员在具体的工作中,又能够有效的围绕这样的工作体系来进行工作,将单位员工们团队协作的能力能够有效的培养起来。

篇7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01

知识经济是当前时展潮流,项目在知识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企业在项目管理中不断加大知识管理力度,是企业项目能够成功的保障,也是有效培养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途径。知识管理与项目管理相对来讲是互相独立的,然而,知识管理始终贯穿在项目管理过程中,其能够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项目管理作为管理模式,其取得成功的关键是项目团队运用企业所具备相关知识的反应,这些经验也是企业重要的知识。[1]

一、企业项目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知识管理能适应企业发展变化

知识作为资源逐渐受到众人的重视,其在竞争中的地位使企业管理模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对企业内部的职工、企业内部组织以及企业知识资源管理是企业需要面对的挑战。企业发展的前提是知识的不断积累、创造与利用。所以,从知识管理层面来寻求其未来发展之路已经显得非常重要。所以,不断加强知识管理以便能适应当前企业发展变化。

此外,知识管理能有效打破企业原本存在的等级制度,使得企业领导与员工之间能够创造平等沟通的平台,实现知识共享和交流。知识管理能够让企业中的项目管理人员充分意识到知识才是项目推进中的重要核心资源,认清自身属于知识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注意将知识自觉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2]

2.企业项目管理需要强化知识管理

项目具有一次性的特点,这使得项目具备其本身的特点。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实际上是不断进行知识创造的过程,因此,每一个项目都会给企业带来经验的积累。另外,企业项目在具体开展的过程中,也需要企业经验的支持,使得企业项目能够顺利开展。项目在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经验与教训,对企业来讲也是重要的知识,对其加以有效的归纳与整理,是不断发挥企业优势与解决项目问题的关键,项目高效、快速的完成,为企业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产生好的社会效益等都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企业项目管理中建立知识管理体系的途径

在企业项目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能够对知识进行有效的整理与收集,并能将其进行有效的传播,并在提升企业项目管理水平的同时,大大提升企业的项目成果的质量以及工作效率。企业项目属于知识密集型的任务,其需要企业整个项目团队在多变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知识积累,并将知识加以转化与创造。对企业具体项目来讲,构建项目管理知识体系,发掘项目中的知识具备重要的现实意义。企业应该通过项目挂历来不断充实与发展自己,构建完善的企业项目知识管理体系,提升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水平。[3]

1.构建与知识管理相匹配的项目组织基本结构、知识管理流程

企业运行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其组织结构,在企业组织结构中采用知识创新与知识共享,能够大大提升项目的整体运作效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设计相关的项目管理结构,构建相关的各个职能部门和项目间知识沟通、项目共享,从原先的注重指挥和控制开始转向强调沟通与服务,采用扁平组织、柔性化的管理以及高素质的员工参与为基本特征,开展切实有效的交流与形式多样的激励创新体制,将潜在的知识进一步的显性化,让知识更好的加以应用。

另外,还应该充分结合企业相关项目目标,将企业内部、外部所关联到的知识结构,打造成完整的知识链,并且对其加以有效管理,便于促进企业知识能够实现不断的增值。知识管理的具体流程能够运用到项目管理的各个阶段当中,是知识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显现出的成果。在知识管理的成果形成之后,不仅可以提交企业知识库,还可以建立知识档案,采用文件的形式来对企业已经获得的知识管理经验加以归类存档,使知识能够成为企业进行知识积累与创新的源泉。

2.创建知识管理平台

企业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需要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信息技术能够让企业内部知识不断进行积累之时,还可以从外界获得更多相关的知识与信息,来有效掌握市场方面的变化,正确的把握好时机。创建企业的知识管理平台,能够为企业项目管理提供各个方面协作的场所,能够让企业的实现全方位的信息管理,便于开展信息的交流、与信息共享,使企业各个部门能够更方便展开交流与协作,使项目基本成员、管理人员与协作的各个部门之间彼此相互了解对方的情况,对新的理念能及时保存。此外,创建知识管理平台,还需要建立知识库,对相关的知识进行评估、分类与开发,确保知识库的不断更新。

从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企业当中的许多项目是同时开展的,其项目所使用的新工艺与方法在项目团队内部能进行有效传播,对其余项目产生的影响较小。作为企业中的其余成员来讲,并不能掌握全部项目所需要的相关知识。为了能够有效解决这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在知识管理平台之下建立相关的数据库检索系统。当企业中的人们在遇到项目管理方面的难题时,完全可以通过该系统进入到企业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知识库,来对解决这一问题。假如在知识管理库中不存在这一方面的问题解决办法,则可以将其提交企业的知识库,经专业人员对难题进行解决。[4]

3.建立适合知识管理的环境氛围

企业项目管理中的各个组的成员之间进行交流是特别重要的,这对项目成员的知识与经验来说也需要认真对待。在组建企业项目管理团队时,需要构建和谐互动的交流氛围,使成员的知识不断得到共享与创新。尤其是应该在项目内部构建适合交流的和谐环境,使得项目管理成员之间能进行交流,能够提升项目管理团队知识管理水平。

总之,在知识经济时代,项目管理也应该敢于创新,采取构建与知识管理相匹配的项目组织基本结构、知识管理流程、创建知识管理平台、建立适合知识管理的环境氛围等途径,加强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提升企业项目管理的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王众托.项目管理中的知识管理问题[J].土木工程学报,2003(03).

篇8

任何工程项目都是由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和单位工程所组成,而工程项目的建设,则是通过一道道工序来完成,是在工序中创造的。所以,工程项目质量包含工序质量、分项工程质量、分部工程质量和单位工程质量。工程项目质量也包含工作质量。工作质量是指参与工程建设者,为了保证工程项目质量所从事工作的水平和完善程度。工作质量包括:社会工作质量,如社会调查、市场预测、质量回访和保修服务等;生产过程工作质量,如政治工作质量、管理工作质量、技术工作质量和后勤工作质量等。工程项目质量的好坏是决策、计划、勘察、设计、施工等单位各方面、各环节工作质量的综合反映,而不是单纯靠质量检验检查出来的。要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就要求有关部门和人员精心工作,对决定和影响工程质量的所有因素严加控制,即通过提高工作质量来保证和提高工程项目的质量。

1.科学管理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1.1岗位责任制是企业管理的首要任务

实践证明,实行岗位责任制可以有效促进项目工程的质量管理。项目经理必须重视制度的建立,在施工现场必须抓好督促及落实工作,并要在原有的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工地的实际情况,建立各种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工地管理人员的责任,做到权、责利、明晰,并且最好将制度成文,并张贴于工地办公室的醒目处,以便相关人员对照执行。

1.2强化计划管理理念

作为项目复杂人,要具备一定的管理学知识,即管理职能中的计划职能,还要能够将理论融入实际工作汇总,项目经理应根据工程总进度的要求,针对工地实际情况及时修订计划,从而实现对重要节点的控制,使计划管理处于最佳状态,从而大大加强现场管理的工作。

2.管理模式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2.1选择适合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

从管理学角度看,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主要有直线制、职能制、矩阵式及事业部制等几种形式。其中矩阵式管理模式是国际工程公司通用的先进管理模式,它是以职能部门和工程项目部为结构的矩阵式管理体系,这种体系的灵活性很大,特别是对于临时任务和临时工作小组的运作很是适合。

这种矩阵制可以加强各职能部门之间的横向联系,具有较大的机动性和灵活性。它摆脱了传统的、经验性的、静态的管理,既能对工程项目实行高效、严密的组织管理,又能发挥职能部门的作用,达到高效、优质、低消耗的目的。

2.2做好项目部各类人员的甄选工作

一般来说,在一个项目中,项目经理是很重要的角色,项目经理是项目法人的现场全权委托代表,是现场管理的总体指挥。是项目实施的最高权力者和责任人,其职责是负责对所承担的施工项目进行组织、协调、指挥和决策,对项目的施工进度、质量、投资及安全等方面全面负责。因此,选派具有一定素质的项目经理是十分重要的。

除去项目经理之外,其他各类技术人员也必不可少,要管理好整个项目,需要项目经理和技术人员的密切配合。专业的技术人员负责各自专业范围内的现场施工管理,并对项目经理负责。各个专业的技术人员应明确并实现各自的质量目标,项目经理则对工程项目总的质量目标负责。施工企业只有根据工程项目的具体特点,选派具有良好素质的技术人员组建项目部,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明确相关人员的权利和义务,制订并落实合理的奖惩制度,才能充分调动项目部所有成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使项目经理部人员既各司其职,又互相协作,共同管理好工程项目的质量。

3.如何进行项目工程质量控制

现场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是保证工程项目质量的关键。即使拥有一流的技术人员,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及详尽的质量策划,但如果忽视了对现场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那么工程项目的质量肯定得不到保证。我们做一下几点的探讨:

(1)坚持“责任人负责制”的原则。在管理层签订质量责任书,在劳务层签订质量指标合同,执行优质优价,返工重罚的措施,既做到全员重视质量,又有具体人员负责质量。

(2)对进场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把关。作为项目工程,其材料必须合格且具有高质量标准,才能有高质量的工程,严把材料关,不容忽视,要求专人负责进场材料的审验和登记。

(3)对重要部位,特别是容易出现质量通病的分项工程,要严格控制施工质量。按照通常的经验,在很多的项目中,都会出现易发质量问题的分项工程,那么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我们要把问题解决在前,不要等出现质量问题再去弥补。

(4)项目经理部对本项目一段时间施工过程中已发生质量通病的施工部位应进行原因分析与总结,制订解决措施并向公司质检部门作出书面汇报,由公司质检部门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制订对策,以指令形式下达到项目经理部付诸实施。如此反复跟踪管理,达到消除质量通病的目的。

篇9

公司治理由于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随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核心的公司治理实践的发展,公司治理伴随着“公司的触角”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公司治理以及公司治理所衍生出来的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公民、商业贿赂和企业伦理等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弄清公司治理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发展与完善和谐社会理论体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

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萌芽最早起源于多德(dodd)与伯利(berle)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论战。但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则是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于1963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对一个公司来说,存在利益团体,若没有他们,公司就无法生存,这些利益团体就是所谓的利益相关者(stakerholders)。利益相关者的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迄今为止,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就已近30种之多。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并将之分为三类:一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二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三是最窄的定义,该定义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对公司治理的分析

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认为,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因为企业的财产是由出资者投入的资本形成的,这些资本以物的形式沉淀下来,构成企业信用担保的基础,从而出资者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那么理所当然的应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在经济学上就表现为股东权益最大化构成企业的终极目标。

杨瑞龙、周业安(1997)认为这种以股东权益为唯一标准的看法是基于物的财产权的认识。所谓财产权就是对所拥有的实物资产具有占有、使用、处置及收益等一系列权能,如果有产者把他们的实物财产投入到公司,那么公司财产的一切权益均属于股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由不同要素提供者组成的一个系统,股东仅仅是资本的提供者,除此之外,供应商、贷款人、顾客,特别是公司职工对企业都做出了专门化的特殊投资,他们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经营对他们的影响和对股东的影响一样,因此,公司经营是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服务,而不仅仅是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为此,就应当让利益相关者享有公司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

威廉姆森则认为,公司治理框架中应该给那些向公司提供了“专用性资产”的人的位置,其中也包括雇员。美国普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莱尔(margrit m。blair)强烈主张利益相关者应进入公司治理,其观点是:公司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企业财富创造性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投资并不仅限于股东,供应商、贷款人、顾客,尤其是企业雇员往往都做出了特殊的投资,这些投资的价值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与那家公司的持久的关系。认识到公司是一种治理和管理者专业化的制度安排,会促使人们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即雇员、贷款人、供应商或者其他人都可以做出专业投资,这些投资与股东们的投资一样面临完全的风险。所有在企业从事的业务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各方,都事先假定并期望他们能从企业内部这些资产的联合运用所创造的利润中获得相应份额的收益。波特也提出了与此类似的主张,认为应鼓励长期职工所有权,鼓励公司董事会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应该给予主要顾客、供应商、融资顾问、职工和社区代表等在董事会的发言权。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在现实中推动了公司治理理念的变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

199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310法案》通过,从而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当今企业和社会至少某一方面的主旋律。该法案指出,利益相关者享有公司治理的权利。各利益相关者在公司治理中所拥有的权利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股东是公司的发起人,是公司治理的原始动力;企业管理者拥有公司的经营控制权,是公司治理的关键;雇员是公司的劳动力资源;债权人是公司发展的资金提供者;供应商是公司产业链中的供应链;顾客是公司生存和发展的外部依赖者;政府是公司税收政策的制订者;他们共同参与公司治理。

在中国,由于缺乏利益相关者的意识,很多公司把本应公司内部化的成本予以外化,转嫁给社会并造成一系列社会问题。同时,公司内部权利制衡手段的欠缺也导致企业经营的效率低,从这个角度而言,公司不仅要追求股东的利益,而且还要维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因此,对中国企业来说,构筑一个由利益相关者参与的共同治理机制是至关重要的。

公司利益相关者是和谐社会利益相关者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是处理好社会活动主体之间以及社会活动主体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实现他们之间关系的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所覆盖的主体范围包括在一个国家生活的全体国民和其他人的社会活动主体与生态环境的总和。如果把利益相关者的概念引入建设和谐社会的范畴,那么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就是处理好所有的社会活动主体及其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因此,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而言,公司治理所涉及的利益相关者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具有较高程度的重合度,公司利益相关者是社会利益相关者的子集。

公司治理中的和谐社会建设问题

(一)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间的和谐

股东、董事、高管人员和员工作为公司的内部利益相关者,协调他们之间及其与公司之间的关系是公司治理的重要问题之一,这也是传统的公司治理理念所关注的核心问题。委托理论认为,随着公司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必须建立“股东-董事会-高管”为核心的公司治理结构,才能有效防范经营者的道德风险和保障投资者的利益,实现公司的有效和谐运作。进一步完善公司内部治理机制不仅是公司治理改善的要求,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公司内部利益相关者和谐的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公司与员工的关系问题,公司与员工间的劳动关系问题一直是公司内部治理的一个主要问题,员工在公司中的地位、管理层与员工的关系、员工是否享有企业剩余索取权以及员工的工作环境、报酬等问题在中国越来越突出,甚至在某些情况先出现了公司与员工之间的对立。 特别是随着员工自我意识的增强,员工要求参与公司管理以及获得公司尊重的要求将日益强烈,妥善解决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公司治理内部和谐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一个方面。

(二)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

公司的正常运营和持续发展一方面需要解决好内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另一方面需要解决好公司与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即解决好公司的外部治理问题。公司的外部利益相关者包括顾客、供应商、政府、社区以及生态环境等,公司与这些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已经被归结为企业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角度而言,企业的社会责任是指公司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所产生的,为满足维护其他利益相关者权益的内在要求,对职工、供应商、消费者和社区居民等所承担的一种义务或责任。哈罗德•孔茨认为,公司应当承担社会责任,就是要认真考虑公司的一举一动对社会其他主体的影响。最近几年兴起的企业社会责任标准化的研究和实践,在使企业社会责任朝着可操作的方向前进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在这方面影响较大的是sa8000,即社会责任标准。sa8000作为一个社会责任方面的认证体系,明确了社会责任规范,即明确提出了如何规范公司与顾客、供应商、环境、政府等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的要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sa8000对于建设公司及其外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因此,引导和鼓励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公司治理作为一种制度安排和机制设计,无论是协调公司与内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还是协调其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都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部分。因此,当前公司治理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公司治理,本身就是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促进,公司治理自然地成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和内容。同时,在建设和谐社会过程中,处理公司利益相关者之外的社会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时,公司治理中的一些理念非常具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崇温.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m].重庆出版社,2004.

篇10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控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保质保安全地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一建筑施工人员资质的管控

(1)建筑工程施工人员 我国建筑施工行业门槛较低,对工人文化要求不高,大多数中小企业也不重视对工人文化素质、操作技能的培训,从而造成了工人素质过低,对机器设备的性能以及现代新型建筑材料不了解不熟悉;另一方面,由于建筑行业劳动工人流动性非常强,现场管理者急于赶工,对新手往往稍加培训就安排上岗,导致个别工人对本身所施工部位在整体建筑物中所起的作用并不了解,经常是不按顺序、不照规程、不做必要的测试即匆忙操作施工,这样势必会影响到下道工序的正常进行。如此一来,整个工程的质量很难保证。管控:业主或承建方应尽量与信誉好、实力强的大型施工企业合作,因为一般大型企业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管理措施,各种奖惩制度健全,施工人员岗位责任明确,施工现场井然有序、忙而不乱。另一方面,业主或承建方应重视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工作,为其提供必要的辅导或培训,对于专业技术或是新机器设备的操作更要聘请专业人员加以讲解,以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素质和操作技能。

(2)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人员 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会充分利用各种积极因素,科学统筹、科学组织,对施工现场的生产要素比如人工调配、机械设备操作养护、建筑原材料堆放保管,甚至于内外人事关系进行计划、管理、控制、协调、激励等等,以保证建筑工程优质、高效完成,同时兼顾低耗、安全、文明生产。这就要求管理者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还要有高超的现场协调能力,可以随时随机处理现场产生的各种疑难问题。由于建筑行业本身固有的劳动强度大、工期长、福利待遇一般化等特点,优秀的管理人员很容易流失到其他行业,刚走出校门的大学生则经验欠缺,所学不能很快致用,对于现场管理需要一定时间的学习和磨练。从建筑行业现状来看,优秀的现场管理人员存在着很大的缺口。管控:承建方或施工企业应重视人才的培养及保留,可以从施工人员中选拨一批有文化基础且好学上进的青年工人作为后备管理人员来培养,为其提供一定的培训课程和现场调控机会;对于现有的管理人员可以用改善工作环境、增加探亲假、奖励旅游、创造充电学习机会等方法来留住一批有经验有能力的管理人员。须知一支优秀的管理队伍对于保障建筑工程质量能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建筑施工重点环节的管控

(1)合理编制进度计划 作为施工企业,在进行一项工程建设初始,就要选派经验充足的技术人员,根据建设单位所指定的工期,结合企业本身的资源和优势,以及施工的外部环境、季节特点等等,编制一个合理的进度计划。在建筑工程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种种不可测的因素,经常会出现计划赶不上变化的情况,一些施工企业据此不重视进度计划,甚至以为进度计划只是用来应付业主或者承建单位的一纸空文,这种错误的思想观念必须得以纠正。业内常见的做法是通过与业主或承建方沟通,延长工期或增加人工,并适时调整进度计划,使之适应施工过程实际情况。另外要注意的是,计划编制应尽量细化,并适时进行监控,比如以每周或每十天为单位总结工程进度,如果与计划有偏差,应当寻找原因,在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适当增加人工或者延长施工时间赶工。

(2)科学分解质量目标 施工企业可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和工程技术要求、操作规范等,制定明确合理的质量目标,并将质量目标细化量化、合理分解,使其具备可行性、可控性。值得注意的是,不但要制订整个工程的施工质量目标,还要制订每个施工阶段甚至每道工序的质量目标,并将质量目标与施工责任挂钩,落实到每个部门、班组直到施工者本人。在大面积工序活动展开前,通过对样板的质量检查、分析,可以确定操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重点控制;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对施工者素质水平的考察过程,对于培训后尚不能达到质量目标的施工者应予以清退,以减轻质量控制负担:更重要的是:施工者及验收监理人员对于质量标准有了明确、直观的实物标准,做到了人人心中有数,道道工序可控。

(3)建筑材料严格把关 建筑材料入场之际,现场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查验厂方提供的质量保证文件如产品合格证及技术说明书、质量检验证明等,并进行必要的抽样检验。对于在现场拌制的材料如砂浆、混凝土的配合比,应在施工前先行试配,检测其是否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的要求,经现场管理人员检验试配合格以后,才能正式用于建筑工程。工程中新型建材的应用,必须通过试验和有关部门的鉴定。材料认证不合格绝不允许用于工程中,否则由此引起的建筑质量问题将追究个人责任,制度明确,责任明晰,就能很好地杜绝不合格建材的入场及使用。

(4)切实遵守操作规范 违规操作不但会造成施工质量问题,更会引发重大安全事故,因而加强施工管理,强化施工人员切实遵守操作规范的意识是很有必要的。现场管理人员必须在进场前对工人进行施工安全以及技术操作方面的常规培训,并将技术要求和操作规范下发到每个施工班组,再由班组管理人员下达到每个施工人员。为了保证规范施工,施工企业可以制定奖惩措施来激励工人安全施工、规范操作。除了用制度约束工人规范操作,现场管理及工程监理方面也应充分履行自己的职责,起到指导、管理、监督作用。

三、人的因素

建筑施工中“人”的因素主要指参与施工的工人和项目部的管理人员。施工质量的管理人员,这里主要强调的是施工的技术人员,他们负责参照施工图纸对施工工艺进行解析,然后编写施工组织计划,将具体的施工步骤、方法传达给施工中的工作人员。这就需要管理人员(即技术负责人)首先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素质,在施工前能够参照图纸对施工工艺有明确的规划、安排,在施工过程中能够对突发事件,临时应急事件作出合理的反应和整改措施,事后能够对施工中的问题进行总结经验,在以后的管理工作中做出正确的规避。其次,作为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有非常高的工作责任心,随时注意施工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影响质量的隐患问题,将质量风险控制在最小,避免一切事后修补处理的工作。施工过程中的“操作人员”指的是工地的工人,工长等工程直接实施人。对于他们的要求,是要严格按照管理人员下达的施工指令,不违规操作,尤其严禁不按照施工图纸施工。

四、施工机械设备的因素

施工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主要是根据施工机械设备的类型、特性、参数等特点进行选型、确定机械设备的性能参数和操作使用的要求。1机械设备的选型。机械设备应选择适应生产的、技术先进的、经济合理的、操作方便的及使用安全可靠的。2主要性能参数的确定。机械设备主要性能参数的指标,必须保证施工质量要求和安全,确定正确的机械设备性能指标,才可保证施工的正常运行,才能避免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3机械设备操作要求。应执行“人机固定“原则,实行定人、定机、定岗位职责的操作管理制度。为保证施工质量,操作人员应熟知机械设备的操作步骤,合理使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并应经常对施工机械进行维护保养,保证机械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下,以免出现质量安全事故。

五、材料的因素

材料是指建设工程采用的主要材料、成品、半成品、设备、构配件等的统称。在材料的采购、进场、加工制造、运输、装卸、储存和使用时,均应进行全过程的监督与控制。1材料进场的质量控制。施工单位在组织材料、设备的采购过程中,应预先制定合理的材料采购供应计划,优选供应商,选择信誉高、对产品质量有保证的供货厂家。严把材料进场检验关,在材料进场24小时前,施工单位应通知监理,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半成品和构配件等,监理方均应检查产品出厂合格证、技术说明书、生产许可证等,并由施工承包单位按规定进行抽查检验、试验,经监理方审查认可后,签署材料进场检验记录和验收单。对于新型或进口的材料、设备的检查、验收,应会同相关专家或商检部门进行。2材料储存的质量控制。材料从进场到使用,均有一定的间隔时间,在此段时间内,如对材料储存不当或储存时间过长,超过了材料的合理使用时间,就有可能导致材料质量的恶化,由质量合格变为质量不合格。因此,应依据材料的特性和质量说明,在材料储存过程中采取相应的防潮、防晒、防锈、防腐蚀、通风、温度和湿度等方面的措施。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材料,应分别编号,易燃易爆物品不得与其他材料堆放在同一储存室内,应单独存放。

六、结束语

建筑工程的施工管控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建筑施工企业认真分析自身的特点,充分利用自己的长处,采取科学的方法提高施工管理素质。因此,在施工管理工作上,一定要把安全工作放在施工管理工作中的首位,若忽视了施工安全的管理,那是会很危险,也是施工管理工作中最大的错误。而且安全管理的好坏牵连到人的生命,所以安全是企业中的命脉。作为施工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安全措施,对所有的进场人员要做好安全教育与宣传工作。要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让他们自觉遵守安全规则,执行安全措施,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生存和工程的效益。在进行项目的管理时应用系统的观点、系统的方法进行管理。在实际工程项目中,需要结合各项目的特点,进一步细化管理中的各项工作,以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保质保安全地按时完成施工任务。

参考文献

[1] 邵发扬.论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J].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9(04)

[2] 裴贞祥.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探讨[J]. 企业导报. 2011(06)

[3] 姜耀坤,贾丹丹.项目工程施工质量管理[J]. 华章. 2009(10)

篇11

中图分类号:TL372文献标识码: A

一、知识管理对现代化企业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对现代化企业来说非常重要,除了可以在企业内建立一种知识的积累、共享和传递的机制,来加强知识资源的管理外。还有以下几个直接的因素

1.人员流动特别是关键人员的流动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企业因此可能丧失一部分多年实践中所积累起来的宝贵经验和方法; 2.员工相互间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机会越来越少;

3.一些复杂的业务流程难以在短时间内被人所理解和接受; 4.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提升客户的满意度进而提高客户对公司和品牌的忠诚度;

5.由于知识的不断产生,同时知识本身特别是一些专门的知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员工有持续再学习的需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和要求,迎接新的挑战;

6.对市场变化作出快速敏捷的反应和调整。

企业管理者引入知识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知识管理可以为企业管理者实现显性知识和隐形知识共享提供新的途径。显性知识易于整理和储存,隐性知识集中在劳动者脑里。知识管理有助于对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进行处理并把这些知识用一种适合于社会环境的方式表现出来。实施良好知识管理的管理者能够对外部需求作出敏捷反应,明智地应用内部资源并预测外部市场的发展方向及其变化。

二、知识管理在现代企业中的运用

知识管理与企业知识库的建立 国外知识型企业大多十分重视组织和建设企业知识库,广泛采集与企业经营发展有关的各种经验和知识,经过分类编目,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存储和积累起来,成为企业知识共享和使用的必备基础结构,构成企业知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企业知识资源的集散中心。而国内企业在这方面比较欠缺,所以对于现代化企业来说建立企业知识库对知识进行有序的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企业的知识库内容可以非常丰富,这其中可以包括:

1.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知识管理是从强调人的重要性、人的工作实践和文化开始的,然后才是技术问题。因此,公司的人力资源状况是知识库的首选。

2.公司员工的各种经验和建议。员工解决各种难题的成功经验或方法建议,由专家评审小组进行审核,经筛选后存入知识库,并列出提供者姓名,以资鼓励其积极性。

3.公司各部门和各地分公司的内部资料。

4.公司客户的全部信息。由此可以了解客户的需求的新动态和其对产品的偏好。

5.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及合作伙伴的详细资料。这样可以为公司人员了解对手的动态提供一个平台。

6.公司内部研究人员的研究文献和研究报告。内容如此广泛而丰富的知识库通过企业内部网络系统为全体员工提供快捷和方便的服务,公司员工可以使用该系统查询和获取必要的知识和信息,也可在虚拟的公告板上相会,交流和讨论各种问题。

三、施工项目管理和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两者的关系

1.施工项目管理是建筑安装企业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筑安装企业建立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目的是缔造建筑安装的基础,确立建筑安装企业独立的生产建筑商品(施工项目)的承包商地位。根据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特点和要求,建筑安装企业建立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有以下内容,且每项内容与施工项目管理有密切的关系。

(1)完善企业法人制度,确立法人财产权,对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造,可以使建筑安装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摆脱企业作为国家行政机构附属物的地位,于是建筑安装企业便可以自主地参与市场竞争,从市场上获得施工项目,以卖方的身份与业主签订承包合同,企业在施工项目中自担风险,自我约束,按照市场供求关系和价值规律,谋求利益最大化,实现企业的自我发展。

(2)知识好现代企业管理制度要求建立现代治理结构,施工项目管理对企业的治理结构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例如要求建立项目经理部,以加强企业作业管理层,要求项目经理部与企业经营管理层分离,使经营管理层强化经营和企业管理,项目经理部强化作业管理,要求企业经理向项目经理授权,由项目经理作为企业经理的全权负责施工项目的管理,要求企业为施工项目资源配置提供市场,要使内部管理市场化等等。

(3)建立与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应的财务制度、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项目经理是企业的组成部分,亦应在企业制度约束下进行,按需要建立相应的制度,重点是项目经理的财务制度、分配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尤其是后两者。而施工管理制度的重点是质量管理制度、进度管理制度、成本核算制度和安全保障制度。建立各种制度都应注意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彻底摆脱计划经济体制弊端的束缚。

(4)以施工项目管理为重点,实现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管理科学”的要求,因此要总结十几年来我国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经验,吸收国外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的精华,规范施工项目管理的思想、组织、方法和行为,建立起我国施工项目管理的崭新的科学体系,构成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使施工项目管理成为建筑企业现代化的基础,发挥建筑安装企业的生产力,极大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5)企业设立知识管理部门,建立知识经理制度 知识作为一种无形资产,必须有专门的部门和人员负责,对其进行管理,才能提高其利用效果,充分发挥知识创造财富的巨大价值。目前,国外许多大型企业已经建立其以知识总监CKO(Chief Knowledge Officer)为中心的知识管理体系,其地位居于行政总监CEO和信息总监CIO之间,是公司中最具有挑战性的职位,其主要任务是将知识资本化。具体职责应包括:首先,为组织建立一套知识管理的信息基础结构。它包含综合的技术基础结构,如技术支持环境的建立、知识管理工具的选择等;人力基础结构,如人力资源的发展机制、智力知识库的建立和维护等;环境基础结构,如连接于国际商业环境的知识网络和知识组织(团队)等。其次,为组织营造一种知识共享、知识创新的企业文化。CKO必须配合组织的高层管理团队出台一系列激励机制,促进以知识导向开展工作。通常,CKO此时会真切地感到来自组织多方面、多层次的挑战和压力。最后,为组织获得经济回报。CKO必须决定如何通过知识管理更好地产生知识产品,以便帮助组织赚钱或者省钱。

2.进行施工项目管理必须建立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

(1)通过建立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施工项目管理创造条件和市场。

(2)建立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确立企业法人财产,使产权主体多元化、社会化,使资产所有者和经营者分离,经营管理层和作业层分离。

(3)建立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包括了建立企业管理制度,其中有财务制度、劳动人事制度、分配制度及施工管理制度等,用以调节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3.切实进行科学的施工项目管理,以实现知识化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管理科学”化。

(1)每一个建筑安装施工企业都应具有一批素质符合要求的施工项目管理者。

(2)企业进行两层分离、强化经营管理层和施工作业层,提高企业的项目管理能力。

(3)实行施工项目资源配置市场化,建立企业内部生产要靠市场,发挥市场机制对优化项目资源配置的作用。

篇12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在建筑工程实际的施工中,建筑工程施工单位需要要正确的认识到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结合建筑工程施工的特点,通过采取科学、合理和有效的预防措施,不仅能够避免施工中的安全隐患,提高施工质量,而且还能合理配置建筑工程施工资源,从而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施工质量难以控制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人们重点关注的问题,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施工设计方案、原材料、施工设备、施工工艺、管理制度、施工作业环境以及投资成本等,这些因素都存在不可控制因素,导致施工质量波动较大。其次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工序较繁杂,每一个环节又包含很多的细节,分项工程交接较多,中间产品种类也比较多。若进行全面的施工工程质量检查必须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这种全面检查的实施执行难度非常大,因此在实际的施工管理过程中往往采用抽样检查的方式,这种抽查质检方式并不能及时的进行问题的排查和漏洞的修补,也很容易忽视一些隐蔽工程,导致施工工程存在严重的质量安全隐患。

2. 施工管理的安全意识淡薄

安全保障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核心工作,对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有很大的影响。由于建筑工程施工工序比较复杂,参与施工的人员比较多,人员流动较大,施工过程中的外部作业环境也常常存在偶然性,特别是在施工现场,很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然而目前很多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并没有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很多时候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只是空口说说,没有落实,在施工现场也没有放置安全警示牌,导致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现场施工人员常常会不系安全带、不带安全帽、不穿工作服。

3.人员素质有待提高,施工技术管理人员技术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建筑市场急剧扩大,建设项目的迅猛增加,造成建筑工程项目有丰富经验的施工技术管理人员严重缺乏,在岗的从业人员中普遍存在经验不足、技术水平差、综合素质低等问题,对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技术管理十分不利。现今我国建筑工程项目虽然在施工现场管理上已经采取了一些手段和方法,但是仍然有着或多或少的问题。比如在新时期、新情况、新技术的冲击下,施工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和经验无法及时有效地解决面对的突况,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因为对新的技术和新的建筑材料的不熟悉,可能在施工的时候,操作方法和流程不符合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的规定。而对于这些规定,施工管理人员也不了解和熟悉,因而无法引起施工管理人员的重视,可能引发责任事故。

4.施工建筑材料采购和使用不合理

施工建筑材料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原料来源,对施工建筑材料进行科学合理的采购和使用关系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和企业的经济效益。而现今的施工现场经常会出现在施工进程中施工建筑材料浪费或者短缺,不能够完全适应施工进程的需要,这主要是因为施工企业没有根据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实际情况和施工建筑材料的市场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估和预算,采购和使用都存在着不合理。

二、优化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措施

1.施工进度控制管理

为了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能够如期完工,施工管理者在施工前应编制合理的施工工程进度计划表,施工进度计划表应要求相关人员共同商讨,尽量考虑后期实际施工需要,科学安排人力、物力、材料的合理配置,确保施工进度。同时应合理编制不同阶段的施工进度计划,可根据总进度科学编制月计划、周计划、日计划,并定期开展计划总结小会,分析施工进度相关问题并探讨针对性的解决策略。其次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注重施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相关资料建立一个完整的施工档案资料数据库。施工档案的记录管理应该和施工工程的进度保持一致,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向上级反馈,采取有效的措施从而保证施工的顺利。

2.施工成本控制管理

施工成本的控制应严格从施工材料、施工人员、施工设备等方面开展,①施工材料:施工材料应严格控制材料用量和材料费用,原材料采购应根据施工需要实行限量、分批采购原则,积极改进施工技术尽量采用各种低耗料的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同时在原材料采购前应熟悉材料市场行情,对比多家材料价格报价后选择最优的原材料,合理安排材料采购批次,尽量减少材料储备。②施工人员管理:应根据每位员工的优点和特长合理配置人员岗位安排,尽量避免劳动力浪费现象,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减少人工费用。③施工设备管理:充分利用施工单位现有的施工设施、设备,严格按照机械说明书规范操作,尽量实现一机多用,注意保护机械完整,减少机械设备维修费用。

3.施工质量控制管理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是施工管理的核心,施工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施工工程的全过程,包括施工方案的设计阶段、施工阶段、建筑产品主体结构以及使用功能等各个方面的层层管理控制。施工原材料和施工设备是施工的基本物质保障,首先在施工前应严格检查施工设备、设备材料的质量,一旦发现施工设备有损伤或质量问题应及时进行维修或更换,严格控制原材料的进场标准,选择和购置材料必须使用质量达标的材料,若原材料出现质量问题应严禁进场。同时应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在现场施工的过程中采取科学合理的施工技术以及规范的操作方式,加强对施工工序质量的控制,及时发现施工偏差并进行详细的分析影响偏差的各种制约因素,进而及时消除这些影响因素,控制施工工序的每一个环节质量在规定、可允许的范围,从而保证每道施工工序的质量。

4.施工安全控制管理

相关部门应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对安全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制定具体的、执行度高的安全管理制度和规范条例,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本着安全第一的施工原则施工,努力做到“零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奖罚制度,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施工检查措施,加强施工人员对安全意识的重视度。其次,要注重施工细节管理,从细节抓起,特别是要注意防火,不带安全帽等安全隐患。同时还可以成立安全施工管理小组,专门负责工民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5.加强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所需材料的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要根据合同的具体要求,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具体需要。科学合理的材料管理,可以保障材料的供应。在施工过程中的材料管理时,需要做好材料的现场验收工作,掌握了解工程施工的进度;适时对现场材料的供应安排和计划做出调整及加强现场材料的管理工作。这样有利于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三、结束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较为繁琐、细致,工程施工管理首先应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制度,从施工进度、施工成本、施工质量以及施工安全等方面实施多角度、全方位的管理控制措施,提高施工管理水平,促进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篇13

1 引言

移动性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问题是位置登记和位置查找。位置登记是指移动用户向系统报告其所在位置的过程,通过位置更新过程完成;位置查找是指用户在被呼叫时,系统根据该用户在相关数据库的信息查找其所在区域的访问位置寄存器通过寻呼过程完成。设计位置管理策略时需要考虑呼叫时延、系统负荷、资源利用及系统复杂性等问题,因此它在移动通信系统设计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目前关于位置管理策略的研究都是针对GSM系统小区和位置区两级位置管理区域。对于GPRS系统小区、路南区、位置区三级位置管理区域的研究及在铁路高速运动状态情况下位置管理对数据传输时延的影响还未有深入研究[1,2]。

2 GPRS移动台和网络的状态模式

2.1 GPRS空闲(Idle)状态

当移动台处于GPRS空闲状态时,表明移动台已开机,但还没有附着到GPRS网络上去,SGSN和GGSN中的移动性上下文中不存储该移动台的信息。因此移动台无法识别GPRS网络,也就不执行用户相关的移动性管理程序。

移动台在这种状态下只能接收PTM.M的数据传输。网络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寻呼到该用户,移动用户不能接收和发送PTP和PTM—G数据。因此处于这种状态的移动台可以被网络认为是不可及的。为了在移动台和SGSN之间建立移动性管理(MM)连接,移动台将执行GPRS附着过程。

2.2 待命(Standby)状态

在GPRS待命状态下,移动台已执行了GPRS附着过程,并且和SGSN建立起了MM连接。但是SGSN对移动台的移动性管理仅在路由区(RA)层次上。移动台在这种状态下可以接收PTP或PTM—G数据的寻呼。通过SGSN,移动台也可以接收电路交换业务的寻呼。

移动台在这种状态下,可以执行GPRS小区选择和小区重选,也可以执行本地GPRS路由区更新。在SGSN中关于处在待命状态的移动台的位置信息只有GPRS路由区(I认)的信息。移动台在相同路由区内改变服务小区,并不需要通知SGSN。移动台在此状态下可以激活或清除PDP上下文,如果移动台想要发送数据就必须首先激活一条PDP上下文。也就是说当移动台在发送数据的和接收数据之前,首先应先激活一条PDP上下文。

移动台并不能进行PTP数据的接收和传输,也不能进行PTM-G数据传输。

2.3 就绪(Ready)状态

当移动台和GPRS网络的分组传输正在进行之中或刚刚结束时,移动台就处于GPRS就绪状态下。就绪定时器定义了在分组传输停止多长时间后,移动台就将从就绪状态转为待命状态。就绪定时器的值由SGSN设定,范围可以从0到无穷大,也就是说当该值设为无穷大时,移动台将永远不会返回待命状态下。在就绪状态下时,SGSN将在具体小区的层次上对移动台进行管理。也就是说SGSN含有处于就绪状态下移动台的小区信息。当移动台在就绪状态下每次改变服务小区时,应向SGSN发送“小区更新”(Cell Update)消息。此时,GPRS的小区选择和重选即可以由移动台自主完成,也可以选择由网络控制完成。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移动台数据分组BSSGP头就包括小区的标志。

在就绪状态下网络无需给移动台发送寻呼请求。由于移动台的小区位置是已知的,SGSN将直接给PCU发送分组数据,而PCU将立刻发起移动台的立即指配程序。如果移动台此时发起了GPRS分离程序,它将直接从就绪状态变为空闲状态。

当SGSN从外部网络收到PTP或PTM.G数据的寻呼时,若移动台处于待命状态,SGSN首先应本身登记的关于移动台的寻呼进行标志(PPF),它是记录在SGSN中的参数,指示是否能对移动台发起GPRS和非GPRS的寻呼是否被置位,如果被置位,SGSN将在该移动台所处的路由区内发起寻呼;若PPF没有置位,则SGSN不会发起对该移动台的寻呼程序。当SGSN收到该移动台返回的寻呼响应时,将把移动台的MM标志从待命状态改为就绪状态,此后移动台将和网络建立一条PDP上下文,然后就可以开始数据传送了。同样,SGSN在收到移动台发起的数据或信令时,也会将移动台的MM标志从待命状态改为就绪状态。

网络的移动台不可达定时器超时后,SGSN可以执行IMSI的隐式分离,以便将移动台的MM标志改为空闲状态,然后SGSN将删除和该移动台的MM的PDP的上下文。如移动台进入GPRS盲区的时间超过移动台不可达定时器,将进入这种状态。

2.4 未激活(Inactive)状态

该状态是指用户的某个PDP地址没有激活的数据业务,相应的PDP上下文中没有路由或映射信息。此时移动台不能进行数据传送,移动台的路由区更新不会引起PDP上下文的更新。移动台可以通过发起PDP上下文激活程序,从未激活状态进入激活状态。

2.5 激活(Active)状态

该状态是指用户的某个PDP地址有激活的数据业务。由于MS、SGSN、GGSN的相应PDP上下文中包含了该PDP地址所传输的PDU的路由或映射信息,因此他们之间可以传输数据。用户的MM状态为待命或就绪时,PDP状态才可能进入激活状态。只有当执行了PDP上下文的解除程序或者移动台的MM状态变为空闲,PDP状态才从激活转变成未激活。无论PDP地址为静态或动态,都可由MS请求发起PDP上下文激活程序。MS从归属网络发起PDP上下文激活的流程及从拜访网络发起PDP上下文激活的流程。

3 与状态转移相关的定时器

3.1 T3314

T3314是ready timer(就绪状态定时器),它在移动台和网络侧均存在,此定时器控制移动台是否执行小区更新过程。在移动台侧,当移动台在ready(就绪)状态每向网络发送一个点到点的包数据单元时都要启动该定时器。如果移动台在定时器超时后还没有发送下一个包数据单元重置定时器以致定时器超时则移动台进入standby(待命)状态,就绪定时器正常停止。在网络侧,网络每收到一个点到点的包数据单元时都要启动该定时器。如果网络在定时器超时后还没有收到下一个包数据单元重置定时器以致定时器超时则网络进入standby(待命)状态,就绪定时器正常停止。在就绪状态下的移动台,经过同一路由区内的不同小区在完成物理层的小区重选后都应执行小区更新过程;若经过的两个小区位于不同路由区则在完成物理层的小区重选后 执行路由区更新程序。就绪定时器的值在移动台和SGSN中一样的,这个元素是一个可选元素在SGSN中设定是否发送该参数以及该参数的值,如果设定了该参数的值则通过SGSN发送的Attach accept、Routing AreaUpdate Accept消息将该值告知移动台。

3.2 T3312

T3312是周期性路由区更新定时器,它只存在于移动台侧。此定时器的值在Attach accept和Routing area update accept消息中作为必须元素,由网络发给移动台控制移动台周期性路由区更新的频度。T3312在移动台的T3314定时器超时离开就绪状态时启动。当T3312超时时,移动台应启动周期性路由更新过程,并将T3312置为初始值,以用于下一次启动。当T3312超时时,如果移动台不处于GPRS移动性管理已注册常规业务状态,那么移动台就将更新过程延迟到它返回到GPRS移动性管理已注册常规业务状态后再执行。

对于移动台离开GPRS覆盖区后,又回至0GPRS覆盖区的情况:如果回至UGPRS覆盖区前,周期性路由区更新定时器超时了,移动台重新选到GPRS网络后首先执行路由区更新过程原因值为RA updating only(iE常的路由区更新)过程;如果该定时器没有超时,移动台重新选到GPRS网络后要等到路由区更新定时器超时后才发起周期性路由区更新过程原因值为Periodic update(周期性更新).

3.3 MS unreachable Timer

MS unreachable Timer是移动台不可达定时器它监视SGSN内周期性路由区更新过程,因此这个定时器只存在。y-SGSN内,它的设置时间比周期性路由区更新定时器稍长一些,此值比T3312最少大4分钟。当T3314超时移动台从就绪状态转入待命状态时移动台不可达定时器启动,当SGSN收到点到点的包数据单元时停止定时器。当移动台不可达定时器超时后SGSN将停止给移动台发送分组域寻呼或电路域寻呼消息,但会立即启动其他功能(例如基于MSCⅣLR的呼叫转移)。当MS中的下一个活动被检测到时,PPF仍会设置。MM上下文和PDP上下文将全部保存到SGSN中。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