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思想品德自述

思想品德自述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1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思想品德自述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思想品德自述

篇1

苟安者弱,拼搏者强,自强者昌,自弃者亡。生活要自立,人生当自强,少年要自强,培养和树立初中生具有自强的民族精神是教师的责任。

一、理想是自强的航标

没有理想就没有动力,就会在困难面前放弃努力。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有可以达到的目标,是值得教师们共同研讨的一个问题。我在接到一个新班级的时候,第一周就引导学生树立理想,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新生往往是把自己的目标定得很高,教师应根据新生入学时的成绩和对该生的观察,帮助学生调整目标,使其通过努力可以达到。再让学生认真地誊写,班主任把学生的目标装订成册,以便随时用它警示学生。学生有了目标就有了进取不竭的动力。

二、养成良好的习惯是自强的过程

1.培养学生良好的上课习惯

首先,应该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专心学习是种美德,倡导形成一种良好的学习气氛。当遵守纪律由孩子的个性认识发展到一个班学生的共性认识时,遵守纪律并专心学习的氛围就形成了。

其次,及时表扬和阶段表扬的综合运用是学生遵守纪律的催化剂。及时表扬可使学生获得及时的成功体验,阶段性表扬可使学生获得积累成功的体验,从而树立更高层次的目标。

2.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习惯

(1)从“坐、立、行”起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生在学校里学习、活动,离不开“坐、立、行”这些最基本的行为动作。虽然每个学生的行为动作都不一样,但是“坐、立、行”的姿势总有个规范。训练学生的“坐、立、行”等行为动作时,就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坐要坐得端正、立要立得精神、行要行得矫健。要通过长期的训练,逐步使之内化为学生的一种习惯。

(2)培养学生的自立、自理能力

现在的孩子都是父母的宝贝,从出生到上学一路有家长和老师的呵护,养成了凡事都依靠别人的坏习惯,这对于他们的成长是相当不利的,为此,我们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立和自理的能力。从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品,自己的衣物,通过竞赛、奖励等方法激发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生活、学习的自理能力,从而逐步走向自强。

三、战胜自我是自强的关键

篇2

一、选项排除法

有许多数字选择题有多个选项,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复杂,很难作出选择。对于这类试题,同学们可从选择项入手,找出选项中的一个或多个错误选项,然后在选择答案中排除这些有错误选项的答案,最后选择正确答案。

例1.(2010年·湛江市)酒后驾车是对道路安全的重大威胁,为

此各地交警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酒后、醉酒驾车行为,交警部门这一举措( )

①有利于保障公民的生命健康权 ②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维护社会治安 ③是尊重生命、关爱生命的体现 ④有效地减少交通事故,维护良好的交通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解题分析:在例1的第②个选项中的社会治安属于公安机关职能范畴,不属于交警部门的职能,酒后驾车不一定是犯罪行为,因此选项②是错误的,而在这四个选择答案中有选项②的答案都是错误的,不能选,由此,我们就直接排除了A、B、D这三个答案,从而选出正确答案A,看似复杂的选择题就这样轻易地选出了正确答案。

二、题干排除法

有些数字选择题在题干中就隐含选择的条件,在众多的选项中,有的符合题干,有的不符合题干。我们在选择答案时,可以把含有不符合题干选项的答案排除,选择正确的答案。

例2.(2011年·重庆市)重庆市第七中学学生王静(化名),在七年级时由于学习成绩差,曾一度辍学在家,不愿上学。班主任老师找到他,让他重新回到了学校。班主任老师对他说:“你每天睡觉以前回忆一下这一天的学习情况,只要有小的进步就行了,不要急于求成。”王静同学按照老师说的去做,学习成绩提高得很快。王静的事例告诉我们要正确认识自己就应该( )

①进行自我观察 ②寻求老师的帮助 ③积极参与集体活动 ④善于反省自己在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点滴表现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题分析:例2的题干中不涉及老师帮助王静同学怎样学习,

也没有讲述王静同学参加什么集体活动。因此,选项②和选项③都不符合题干,这样,凡是有选项②和选项③的答案都是错误的,不能选择,由此,我们就排除了答案A、B、C,最后我们就可以选择正确答案D。

三、综合排除法

有些数字选择题,仅凭一个方面很难排除错误答案,选择正确答案,而应从选项、题干,甚至还要结合日常学习生活中的知识进行分析,排除错误答案,这就是综合排除法。

例3.(2010年·梧州市)小黄到某新华书店购买了一套《三国演义》丛书,回家后发现该书有许多错别字。经了解,原来是新华书店把盗版书以正版的形式卖给了小黄。该书店的行为( )

①侵犯了小黄的智力成果权 ②有助于节约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③损害了小黄的知悉真情权 ④侵犯了小黄的公平交易权

篇3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4C-0170-02

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推动着教育资源实现更高程度的开放共享,作为公共艺术课的书法基础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既是教育信息时展的需要,也是提高公共艺术课的教学有效性的必然要求。与传统课堂相比,开放课程具有自由选择性和可重复性学习的优点,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内容,且学生可以反复学习特定的内容。书法基础作为一门实践课、艺术课,许多难点技巧需要反复体会,因此,书法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对于教师与学生都大有裨益。

一、书法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意义

(一)助力学生的书法学习。首先,扩大课程受益的学生面。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开放性与共享性使得选修书法基础的学生规模不受教室容量的限制,课程建设将惠及更多想学习书法基础的学生。其次,帮助学生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精品资源共享课没有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对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学习进度可以自主把控,从而拥有了更多时间完成书法实践。最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运用视频与后期编辑可以把以往在课堂上晦涩难懂的抽象概念和现场性很强的书法技法技巧,转化得更加具有直观性,给学习者带来全方位的学习体验,以提高学习书法技巧的效果。

(二)提高教师的教学成效。首先,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可以帮助教师设计更具针对性的教学环节。课程建设中,教师必须熟悉教学环节,后期制作也使得教学过程可以更加精致准确,内容丰富并且效率更高。其次,变革教师的教学方式。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促使教师改变教学模式,在教育信息化的时代,落后的教学理念、陈旧的教学内容、单一的教学方法将难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一言堂”的单向流动模式也将难有立足之地。最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精品资源共享课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资源,教师与学生“对话式”合作互动,都有助于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推动公共艺术课程的改革。首先,精品资源共享课是精品课程的升级与变革,需要具备先进的教学理念、科学的教学方法、良好的教学效果,能达到学生欢迎、同行认可、专家认证以及社会的好评。其次,基于书法与学生生活的密切联系,书法类课程大都深受广大学生欢迎,具有很好的受众基础,因而在各校公共艺术选修课中,书法基础具有很好的典型性。最后,书法基础也是一类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具有较强的示范性,因而书法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不仅有助于探索这一课程的教学改革,还可为艺术类、实践类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提供一定的经验与借鉴。

二、书法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内容

(一)M建书法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团队。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仅靠个人不可能完成一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从技能结构来说,团队成员至少要涉及书法教学、资源制作、网络运营三个方面技能,各专业教师在书法教学方面具有了扎实的技能,但是资源制作与网络运营的技能往往是专业教师的短板,因而组建团队时一方面特别强调加强成员中资源制作与网络运营技能,另一方面需要吸收资源制作、网络运营专业的人员加入团队之中。当然,从团队成员的部门分布说除了公共艺术课的开课单位,还涉及技术部门、教学管理等相关部门,从而形成团队合力,为完成精品共享资源课的建设提供团队的保障。

(二)优化书法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平台。共享是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最重要目标,而平台建设无疑是保证实现共享这一目标的基本保障。书法基础精品资源共享课使用了学校统一的平台基础,该平台课程网站主要内容有课程简介、课程大纲、教学日历、学习指南、教学教案、授课录像、教学课件、教学案例、作业习题、文献资源等。实践证明,该平台开放程度好,面向对象较为广泛,有利于实现课程资源共享的目标,对帮助培养使用者学习书法的感情、了解基本书法知识、提高书写技能有很好的支持作用。同时,平台建设特别需要注意从教材、视频、案例、碑帖等方面扩展课程共享的广度、丰富度、实用性及创新性。

篇4

1 前言

在信息化时代,传统教学不再盛行,取而代之的是新型信息化教学。交互式电子白板的运用,不仅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了一个更轻松的教与学平台,而且增加了师生双方的互动,为建立转型教学模式奠定基础,以实现真正的信息资源共享。小学思想品德教学通过与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整合,有利于提高个人素养,增强师生对多媒体的操作能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因此,更要对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应用进行开发,以此实现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合为一体的目标。

2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定义和构成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定义 交互式电子白板就相当于一个投影屏幕,利用电子白板的电磁感应原理,将投影机照射到白板上。此时的白板就相当于电脑的@示屏,将白板与电脑进行网络连接,用特定的笔在白板上进行任意板书操作,相当于一个手写板。同时,如果安装了特定的应用程序,还能对文件进行编辑或者保存;也可以将电子白板与打印机直接相连,当需要打印的时候,只需把要打印的文本板书出来,然后按下面板上的打印键即可。由此可见,交互式电子白板为教学带来非常大的便利。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构成 交互式电子白板主要组成部分是电子感应白板、感应笔、投影仪和电脑,电子感应白板+感应笔+电脑+投影机=教学课堂。

1)电子感应白板的大小和通常所见的黑板大小基本相同。与传统黑板不同的是,电子感应白板需要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工作,相当于计算机显示器一样的感应屏幕。

2)感应笔有双重功能,一是代替传统的粉笔直接在白板上进行书写,一是类似于计算机鼠标在白板上对各种应用程序进行操作。

3)交互式电子白板是由电子白板通过串口或USB将数据传输给电脑,再由电脑把数据传输给投影机,投影机通过光影投射到电子白板来显示数据、资料等。

总的来说,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出现不仅意味着信息化教学模式的进步和发展,而且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便捷了教学活动。

3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作用与不足

交互式电子白板的主要作用

1)随着学生的个人素养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能力不断增强,在交互式电子白板的帮助下,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到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便学生迅速掌握新的知识点,强化对以往所学知识的巩固和回忆。这种方法不仅有着高效率,还能让学生温故知新。学习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也就随之提高,教师在课堂上的热情也会增加。交互式电子白板作为一种变革性的教学手段,有利于推动信息技术与思想品德教学的整合,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联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教学实践中可以看出,交互电子白板并没有舍弃传统教学的黑板和板书的模式,反而是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使原来单调的黑板变成多彩的屏幕,通过操作,让交互式电子白板可以记录教师教课的细节,也可以回顾讲过的知识。

3)交互式电子白板是融合传统的黑板、投影仪、计算机三者为一身的教学工具,从出现到使用,已经成为信息化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种重要手段,有利于教学平台成为一个整体,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此外,交互式电子白板能够展现多种格式的教学资源,比如声音、图像、文字以及视频,这些直接冲击着学生的感官,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交互式电子白板不仅可以支持多种资源的播放,还能够储存大量的资源,方便教师收集整理教学资源、反思教学过程、总结教学经验,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发展,同时还节省教师准备教学的时间。

交互式电子白板技术有待改进 例如:感应笔的功能不好用,识别能力差,并且容易坏;频繁地切换白板与其他应用程序的界面容易卡机;等等。因此,交互式电子白板并不是绝对完美的教学辅助工具,从技术方面来看,还有待改善。如今国内的大多数电子白板公司在售后服务方面做得也不够好,电子白板在应用过程中出现问题不能得到快速有效解决,这也是很多学校不敢大规模采购和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因。最后,大规模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电子白板的使用在我国还没有普及。

4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开发及利用

交互式电子白板应用得法则事半功倍,对课堂教学的帮助很大,值得广大教师深入研究探索。

1)思想品德教学的开发利用,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不能一直把教材当作唯一的教学途径,而是要举办多种活动。思想品德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大屏幕放映自己制作的精美课件,使学生在观看课件的时候体验不一样的视觉效果。例如,教师可以布置一个课题,让学生分组调查课题的相关资料,并以PPT或网页的形式显示出来。以不一样的方式让学生接受不一样的知识,这样一是可以调动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不会使课堂缺乏生气;二是能够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思想品德的教材资源。

2)创造新情境,架构知识体系。在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现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情境预设,经过精心设计,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将学习与情境相结合,架构出知识体系,使学生处于一种轻松的状态。

篇5

日期1报考人数(万)1录取人数(万)1录取比例(%)1977年11月~12月15701271471978年7月(20~23日)161014021661980年7月(7~9日)1468512841611985年7月(7~9日)117616213521998年7月(7~9日)132011081341999年7月(7~9日)128811601562000年7月(7~9日)137512211592011年6月(7~9日)1933167517232012年6月(7~9日)191516861752013年19121约700175近来笔者参与“高等数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编写,认真地学习了《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以下简称《实施意见》)等几个相关文件。联系这些年高等数学教学的体验,仔细思考了一些问题。思来想去,如果要言简意赅的话,就是七个字:实事求是地对待。即实事求是地贯彻《实施意见》,实事求是地联系和分析本地区、本学院的现状进行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建设。

一、从全国高考录取情况看高职大学生现状右表是恢复高考以来典型年份的数据表(中国教育在线摘录数据),从表中可以看出自恢复高考的35年以来,高考录取率是上升得比较快的,1980年到1985年是一个飞跃,而1998年至1999年是另一个大飞跃,到2012年更是达到75%,可以说1998年前还是精英教育,而1998年以及后来的15年,高等教育逐年普及,变为大众化教育了。另据中国教育在线数据显示,2012年湖南省高考录取率为864%,2011年湖南省高考录取率为86%,2010年湖南省高考录取率为81%,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3年湖南省高考高职专科录取分数线:理工类200分、文史类200分。有部分高职专科院校录取线仅185分。大学扩招,全国从最初5%左右的高考录取率一跃到目前的75%,高等教育的规模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在短短10年中,“大众化教育”取代了“精英教育”。其实早在2002年,中国就完成了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的目标,只用了三年时间。而这一变化,西方国家一般要用20~3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但高校扩招后,学生素质总体下降快,特别是录取分数排名较后的高职院校,基础要更差些,尤其是数学的基础。过去对大学生的数学要求现在显然已经不适应现在的大学生了,正如《实施意见》所说:“教育教学的观点要改变”。

二、从数学学科自身的特点分析高职学生为什么害怕学习数学①数学学习的连贯性,即需要对原有基础知识有一定的熟悉程度。②严密的推理(这已降低了要求)。③抽象的空间想象力(恰是高职学生最缺乏的)。④准确、熟练的计算能力(例如矩阵的初等变换,相当一部分学生嫌麻烦,算不对,而过去的学生认为是容易的知识)。⑤学习不断产生的新概念。事实上每一个高等数学的概念都是不同时期的大科学家创造、总结出来的,而现在要求已经大众化了的高职学生理解并掌握,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

三、对高职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心理分析高职学生一般不是对数学有特殊兴趣的人群。普通人对数学的兴趣一般有以下过程:成长(小时候很多人都夸奖自己数学成绩好)―兴趣―乏味―烦躁―讨厌―放弃。笔者认为,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数学课程内容的变化,从小学时具体的、现实中随处都有的数字,到中学时比较抽象的式、符号、定义、公理、定理,再到大学时更加抽象的概念(如极限、导数、微分、积分、矩阵、概率等)。这些精练、简洁、概括的语言,往往超出了一般人的好奇心理,想不出来了,就会使人烦躁不安,但数学的抽象、概括的性质正是数学的魅力所在。如何解决这种矛盾,正是数学教育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建设“高等数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立足点。

四、编写“高等数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几点思考(1)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学习“数学学问”。“学问”一词原指某一完整的知识、学识,从这个意义上说数学知识就是数学学问。但进一步分析,学问,即要学又要问,这里的“数学学问”包含主动学习,就是希望和要求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主动地提出数学问题。学会数学学习的方法,学会将现实的实际问题抽象成为数学问题或数学模型,了解其过程,进而解决实际问题。

(2)编写精品共享课程应针对自己所任教的院校实际,使自己的学生能接受。其实,由于高职学生录取线比较低,相当一部分学生对高中甚至初中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不好,而由于数学学习的连贯性,必须“温故而知新”,在编写课程内容上,必须有“温故”的内容,但并不是单调地重复旧知识,重点在于新旧知识的联系。同时“因材施教”也是十分重要的,编写精品课程要实际一些,不需要搞过多的花架子,主要是你的学生要乐于接受,有真正好的教学效果。

(3)坚持趣味性、文化性、模块化、应用性、严谨性、系统性相结合的原则。

(4)对高职院校高等数学课给予明确的定位。数学课作为文化课,要让学生接受科学文化、人文文化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数学也是研究空间形式与数量关系的科学,要使学生了解数学的基本属性。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但不是狭义的就业教育,要通过高等数学的教学,学会数学的思维方法,学会量化分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5)关于数学教学中的严谨性。在高职数学课教学中,严谨不是不好,而是难学。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把“严谨”放宽些,但绝对不能没有严谨。比如提出的“理论够用”观点,表面上看,好像是减轻学生负担,可究竟在高数的学习上“多少理论够用”“哪些理论够用”,说得非常含糊,都未进行很好的分析和研究,甚至给人一种误解,即高职教育不需要什么“基础理论”。

(6)建设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的主体力量应该是在教育教学一线的教师,如何充分调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是关键。当前流行的一些口号,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这是一种绝对的语言。这其实是过于将教育的责任压在教师身上,给教师无形的压力。对这一点要纠正,这种口号不应宣传。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要是师生共享,师生相互合作、相互沟通、相互理解是创建共享课的思想基础。

(7)对于高职学生在学习中的不良行为要敢于批评,敢于纠正。例如普遍存在的“低头族”现象(由于手机的普及,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有),上课时玩游戏、看电视剧,在部分院校已不是个别行为。老师该不该批评教育呢?本来是不容置疑的。但怎样纠正这种不良行为,怎样使学生自觉地认识该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产生比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却是当前急需解决的教学课题。

(8)当今科学技术发展,使学科之间的交叉与渗透日益增强,这种特点在社会信息化时代尤其明显,这使数学在社会各个领域中,在各种实际工作中都有用武之地。建立数学模型,运用数学方法和计算机技术解决工作、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也已成为技术人员、甚至一般工作人员所必须具备的能力。一方面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日益明显,另一方面“大众化教育”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素质存在差距,这对高职院校培养人才提出了更多考验。

(9)关于“宽进严出”的培养方式。目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是大众化教育,缺少竞争淘汰机制,学生缺少学习与成才的压力。事实上,缺少压力,任何人都会产生一种惰性,谁都想轻轻松松地工作或学习,但在现实中是不可能的。社会是竞争的社会,在学校就应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大众化教育”是“宽进”,但需把握适当的“严出”。无原则、无条件地“宽出”肯定要影响高职教育质量与学习风气。在“宽进严出”这一点上,应积极借鉴国外好的经验,严把培养出口。

(10)教育部制定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技术要求,包括:①基本资源建设技术要求。它又分为结构要求、格式与技术要求、元数据要求。在格式与技术要求中有:课程介绍、教学大纲、教学日历、演示文稿、教学录像、教学课件(包括网页型课件、Flash课件)、媒体素材(包括文本素材、图形图像素材、音频素材、视频素材、动画素材)。②拓展资源建设技术要求,其中又包括六种不同的技术要求。③资源提交。这些要求起点高、技术含量高,对广大教师来说,即使有好的思路,编成了好的教材与课件,要建设成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仍需要有专业化的队伍甚至资金设备等协同作战。高等数学精品共享课程建设最后要落实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来,要用新的教育思想指导高数教育教学的改革,根据课程特点灵活实施教学,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方便学生在网络中的自主学习,使优质教育资源得到共享。

参考文献: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

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

张楚廷.数学教育心理学.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8.

郑编著.当代数学的若干理论与方法.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篇6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2—0092—01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初中阶段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品德,树立责任意识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对学生的成长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而思想品德教学对初中生的思想品德发展与健康成长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认为,在思想品德教学中,按照下列步骤去做,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在思想品德教学新课导入阶段,教师可合理地运用多媒体,创设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情境,通过播放录像、投影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第一课《珍惜无价的自尊》前,我认识到,如果只是单纯地向学生讲授自尊的重要性,他们不但不会接受,而且会产生厌烦情绪,全班学生要么昏昏欲睡,似听非听,要么是一片吵闹,七嘴八舌,教学效果几乎为零。为此,在上这一课时,首先,我播放了祖国仪式的录像片段。伴随着庄严的国歌声和解说员深情的解说,大屏幕上出现祖国那一幕激动人心的画面时,教室里鸦雀无声,学生完全沉浸在祖国和人民夺回赢得自尊的喜悦之中。然后,我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文,了解自尊是什么。最后,提出几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从学生踊跃的发言中,我意识到他们已经懂得了自尊的重要性。

二、感知图文,初步明理

初中思想品德教材图文并茂,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之音频化、视频化,有效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器官。在此基础上,教师再提出与教材内容有关的问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并根据教学目标进行归纳,则可使学生初步明白课文所阐释的道理。如,我在教学《扬起自信的风帆》一课时,让学生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总理接见美国总统、邓亚萍勇夺世界冠军、中国女排取得五连冠的录像片段。在学生看完这些视频,情绪处于激动的状态时,我结合教材内容,向他们生动地阐释了自信的重要性及自信与自负的区别,使其认识到了自信是成功者必备的良好心理品质,而自负极易导致人生的失败。

三、 搜集信息,加深理解

要让学生明理仅靠教材还远远不够,教师可让他们浏览课本资源库中的有关文字、图片等资料,也可让他们从网上收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信息。其间,教师可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如,我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三课《走向自立人生》这一课前,事先给学生布置了作业,即让他们从网上搜集一些古今中外靠自立成就人生的真实案例。课下很多学生都非常主动地搜集了一些靠自立成就人生的生动事例。教学这一课时,他们则争先恐后地展示自己从网上搜集来的信息,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教学效果非常好,学生丝毫未感到思想品德课的枯燥与乏味。这样做,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锻炼了他们动手实践的能力,还让他们获得了成功感。逐渐地,他们由讨厌这门学科转而喜欢上了这门学科。

四、联系实际,明辨是非

篇7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了具有时代感,鼓励学生创新和实践的相关内容和要求,力求促进教师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倡导研究性学习。于是,传统的一本教材一支笔,一张嘴巴大家听,以老师灌输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思想品德课的简单教法必须改进,借用网络资源,让文字、图片、动画、声音通过多媒体展现出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图文并茂,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使思想品德课吸引学生,从而达到真正的教育目的。为此,教师要明确这些新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在网络环境下竭力优化教学结构

课堂结构最优化,是指正确处理课堂教学诸因素之间的关系,科学合理安排教学环节,使课堂教学环环相扣,循序渐进,重点突出,层次分明;时间得当,以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最优化的课堂结构还应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增长能力。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结合学生个性发展和教材的特点,我设计了能体现思想品德课个性化教学的兴趣引路,实践操练,情感引发等类型的教学结构。如《诚实不需要理由》这篇课文, 不要让学生死读书本上的内容,而要从网上找资料,找学生熟悉的动画故事片《狼来了》给学生播放。学生看完后老师问:故事中的小孩为什么会被狼吃掉?学生回答。小男孩一次又一次撒谎,山下的农民伯伯一次又一次被骗后,不再相信他。真的有狼来时,他只有活活地被狼咬死。这都是他撒谎种下的恶果。老师相机板书活动主题:我不能说谎,说谎带来的后果是可怕的,我们不能说谎,绝不能说谎!小组讨论交流,揭示诚实含义然后揭题明理,让学通过自己动脑、动口,广泛获取、交流信息,以达到活跃思维,提高能力的目的。

三、在网络环境下,精心进行教学设计,以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

在网络资源丰富的今天,教师们学习了各种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的方法,在运用“自主探究,互动学习”的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时,必须进行精心的教学设计,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探究式等方式进行教学,以达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在思品课过程中促进学生良好道德的形成,从而推进素质教育。

1、创设一种融洽、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

课堂上学生是主体,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因此,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让学生感到课堂氛围是民主平等的,这样学生才能打开思路,积极参与学习。教师要以情激情,唤起学生的道德情感,使学生通过感知或体验课文中的具体事物学习知识,领悟道理。可以运用精彩图片、故事讲演、演示动画、录音录像,CAI课件等现代教学手段给学生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引起学生道德感的共鸣。

2、创设一个轻松、愉悦、自主、探究的学习境地。

教师要把学生从紧张枯燥的学习状况中解放出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愉快学习,通过启发、点拨、释疑等方式,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勇于当“先生”,主动思考。通过个人探究,小组讨论,班级交流等学习方法寻求结论,勇于创新、求异,敢于争辨。

网络环境下思想品德课上,学生的学习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设景激情,学习文章:以生动形象的图、声引入,是学习课文内容,揭示教学要点阶段,教师既可以设计一些有启发性的阅读思考题,让学生去思考自主学习,也可以先让学生整体感司,然后让学生质疑辨疑,理解课文。

(2)学文明理,树立榜样:是深化认识,陶冶情感阶段,教师可以发挥学生小组讨论合作式学习的作用。让学生自己动手将课前在网络上或图书馆里等方面收集整理的典型事例拿出来、讲出来,也可以让学生将有关自己的或身边的行为表现实际列举出来,现身说法,自我教育。从学文中明白道理,树立心中榜样。

(3)榜样导行,辨析提高:是辨析导行阶段,师生可以共同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道德辨析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道德观点进行判断剖析,使学生的思维进入一个再造想象或创造想象的高层次空间,利用“辩论会”、“小擂台”、“演讲”、“实话实说”等形式让学生发表自已的看法,形“七嘴八舌”“争论交加”的局面。

3、创设一个展开想象的天地。

想象是创新的翅膀,是创造思维的前提。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一些教学手段,如让学生根据教材的插图说说图意、谈谈感想、编故事、论利弊。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给故事加结尾,说出可能会有的几种结果。还可以将故事讲到一半,让学生续编,让学生异想天开、浮想联翩、标新立异、推陈出新。可在校园网络上设立“奇思妙想”栏目,让学生自由投稿,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做与想中培养良好的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如学了《公用设施的自述》,让学生想如果自己是某项公用设施,将做些什么。加深社会公德的教育,令学生懂得爱护公用设施,做有公德心的好少年。

篇8

英语“目标导学”是一种教与学的模式。它借鉴了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的“掌握学习理论”,也符合我国的教育方针和素质教育的要求。这种模式具有以下特点:

1、面向全体学生。根据布卢姆等现代认知心理学家的观点,只要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和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95%的学生都能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目标导学”模式的教学就是让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大面积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2、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目标导学”的关键之一是“导”。“导”指教师在教学中起指导和引导作用。教师的指导作用表现在教师对课堂教学时间和空间的有效控制上。教师要把握教学的目标、内容,并要正确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的引导作用表现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掌握知识和技能。例如,学习news(新闻,消息)这个词时,教师可以引导和启发学生:“‘消息'可传遍‘四方'”,并请学生尝试着填出以下每个字母所代表的单词,n(北方),e(东方),w(西方),s(南方)。通过教师巧妙的引导,学生可将news以及相关的几个词牢固地保存在记忆中。又如,教学英语数字之前,教师可以采取先提问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这种设置悬念的方法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目标明确,全面发展。借鉴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英语“目标导学”的教学模式把教学目标分为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品德目标和情感目标,教学中实现了这几类目标,就能在认知、能力、品德、情感、心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培养,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文化和心理等素质的健康发展,而不是单纯追求语言知识要点的灌输和传授。

二、导学目标

借鉴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和加涅的学习理论,结合英语素质教育的特点,导学目标由思想品德目标、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构成。

1、思想品德目标。将德育渗透于语言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基础外语教育的一条原则。英语教材中有许多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教师应有意识地挖掘并有目的地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当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和品质。

2、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了解一些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和西方民族的优秀文化。

3、技能目标。第一阶段:培养听与读的能力。具体目标是:能正确听读所学音标、单词、句型、课堂用语、日常会话,并能作相应回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基本升降调的读法。第二阶段:在听读训练的基础上加强说与写的能力的培养。具体目标是:掌握所学的语法规则,初步具有模仿造句、连词成句的能力;能就课文内容进行复述、问答或对话,并能看图说话等;能听懂英美人士录音的语言材料。第三阶段:通过反复的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达到以下具体目标:能围绕课文对话,或简单的交谈;能写简单的英语书信、便条和通知等。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使用英语词典的技能,并使学生养成在学习中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

4、情感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增强他们英语学习的动力。第一阶段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认识到英语是中学生必学的一门基础课,从而产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和愿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的品格。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能与他人互相帮助,初步形成在学习中的自我监控能力。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学生自觉地将所学语言知识运用到交际实践中,自编、自演对话,自述小故事,并能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英语水平。

为了达到以上目标,导学从导思、导读、导说、导写和导听等几方面来进行。

导思。“导思”是导学的首要内容。教师在导学过程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帮助学生通过自己的积极思考来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掌握教材内容。同时,还要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认知活动和认知过程进行反思,优化认知过程,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真正地“学会”学习。

导读。包括导读音和导阅读。

导读音:第一阶段为语音导读。教师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引导学生朗读、跟读、听读、自读等。第二阶段为对话导读。教师让学生相互问答,以角色扮演的形式练习对话。第三阶段为表演式导读。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对话表演或动作表演,加速学生英语交际能力的提高。第四阶段为情感导读。教师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用英语表达思想和情感,进一步提高其英语口头表达能力。

导阅读:第一阶段为兴趣阅读。教师为学生提供语言学习的背景材料,让学生兴趣盎然地阅读课文内容。第二阶段为思考阅读。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阅读后回答,或是让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问题。

篇9

1.德育教案联系生活。以往的德育教案设计大都以教材为依托,教师在仔细研读教参的基础上设计教案内容,把教材视为“圣经”,教案的设计紧紧围绕教材呈现的知识点设计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虽能较好地完成“应试”的需求,但往往脱离学生的实际,生硬地将理论知识灌输给缺乏生活经验的学生。对于学生而言,他们是活生生的人,渴求的是多方面的生活经验,作为德育教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生活体验灵活运用教材,结合时政热点、社会问题与现象等设计教案,以此告诉学生一些生活的道理,掌握一些生活的本领,而不是一味进行理论灌输。笔者在设计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一框“家,温馨的港湾”这一节时,考虑到本课内容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十分密切,然而其中很多道理学生并不知悉,在设计教案的时候,我尝试着彻底打乱教材的内容安排,摆脱理论的束缚,努力创设各种活动情境,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突破口,将知识点融人到情境活动中去,在模拟现实活动中帮助学生真正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领悟孝敬父母的真谛在于感恩,引导学生在活动体验中升华思想,内化德性。

2.德育方法体现生活。德育方法是教师与学生在德育过程中为达成德育目标而展开的有秩序和相互联系的活动方式和手段的组合。它受德育内容、任务所制约,是以德育规律、德育原则为依据的。常用的德育方法有说服教育法、榜样示范法、情感陶冶法、自我教育法、实践锻炼法、品德评价法等。笔者认为以上种种方法的选用都应立足于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应着重引导学生把所学的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不断拓展学生学习的空间,让他们摆脱书本的束缚,到生活中去汲取知识,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育人效果。生活即教育,道德教育尤其要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3.德育课堂融人生活。单纯理论知识传授的课堂是枯燥而没有灵气的,教师讲起来很累。要知道我们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学生,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的机器人,他们的成熟与发展,需要一点一点地积累生活经验。因此,德育课堂应该是鲜活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能够实现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以及行为习惯养成的统一。做到这些的关键就是要把德育课堂融人生活。笔者在讲述第四单元第七课“成功需要自信”这一课时,考虑到学生现实生活中必须牢固树立起自信的良好心理品质,于是引导学生自述生活中成功的经历,在小组内交流分享,让学生充分体验成功时的那种愉悦感,启发他们发现自己的优势,找到自信的“支点”。交流体验后,我接着引导学生说一说树立自信的意义,借此帮助学生梳理总结。在了解自信的现实意义基础上,我组织学生开展一些有趣的活动,比如给同龄朋友支支招、灵感赋诗“我能行”等,以此来帮助学生了解、掌握自信的方法,逐步走向自信。

4.德育问题贴近生活。德育教学问题的设置既是一门技术,又是一门艺术,贴近生活的问题才易引发学生对生活积极主动的思考与感悟,进而培养学生认识和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积累更多的生活经验。笔者在中考复习时,曾设计过这样一道题目:“我想活下去,要是我走了,就没人煮饭,也没人照顾爸爸和弟弟了……”2013年5月30日,一个网帖讲述了重庆彭水女孩廖观蓉的不幸遭遇。父亲有智力障碍,母亲也因病被送到贵州治疗,她一个人照顾父亲和两个弟弟,独自撑起困难的家庭。小蓉蓉尽管痛得直不起腰,却依然悉心照料弟弟,她的坚强感动了众多网友。不幸的是,上个月她因患急性阑尾炎入院,同时被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我请学生试着分析在廖观蓉的身上都表现出了哪些优秀品质?学生的答案丰富多样,可见源于生活的问题,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现实人生的思考,亦能培养和升华学生的意志品质。

篇10

一、导学目标的体系

在素质教育实施的过程中,我们习惯于把导学目标分解为思想品德目标、认知目标、技能目标、情感目标等等。

1.思想品德目标。将德育渗透于语言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基础外语教育的一条原则。英语教材中有许多思想道德教育的素材,教师应有意识地挖掘并有目的地让学生从中受到教育。同时,还要让学生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和吸收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品质和文化。教师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使他们充分认识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从而更加积极主动地学习。当学生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鼓励学生勇敢地面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和品质。

2.认知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的基础知识,了解一些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知识和西方民族的优秀文化。

3.技能目标。第一阶段:培养听与读的能力。具体目标是:能正确听读所学音标、单词、句型、课堂用语、日常会话,并能做相应回答;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掌握基本升降调的读法。第二阶段:在听读训练的基础上加强说与写的能力培养。具体目标是:掌握所学的语法规则,初步具有模仿造句、连词成句的能力;能就课文内容进行复述、问答或对话,并能看图说话等;能听懂英美人士录音的语言材料。第三阶段:通过反复地听、说、读、写综合训练,达到以下具体目标:能围绕课文对话,或就各自的生活实际进行简单的交谈;能写简单的英语书信、便条和通知等。此外,还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如使用英语词典的技能,并使学生养成在学习中善于独立思考的能力。

4.情感目标。通过培养学生的情感,可以增强他们英语学习的动力。第一阶段的目标是:让学生认识到英语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认识到英语是中学生必学的一门基础课,从而产生学习英语的内在动机和愿望,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形成勇于克服困难的品格。第二阶段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能与他人互相帮助,初步形成在学习中的自我监控能力。第三阶段的目标是:学生自觉地将所学语言知识运用到交际实践中,自编、自演对话,自述小故事,并能采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努力提高英语水平。

二、导学目标的设计

设计教学目标是教师备课的第一任务。教学目标如同大海航行中的航标,随时指引着教与学的方向,教学目标设计得好与差,将直接影响到下一节课的成败。通过实践和学习从以下方面考虑教学目标的设计:

1.目标的完整性。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尽可能全面、细致,避免单一性。根据新颁布大纲的要求,应从三个方面确定教学目标,即认知方面、发展能力方面和情感方面。

2.目标的具体性。在确定每课时的教学目标时,要避免笼统地讲培养学生具备某种能力,应把它落实到与课本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要求或某项技能上来。有了明确的课时目标,才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使课时目标落到实处。

3.目标的可操作性。教学目标的陈述要具有可观察性和可测性。因此,教学目标在表述上要尽量行为化,具有外显性和可见性,使师生双方都知道教什么、学什么和怎样教、怎样学。因此,教学目标必须用教学内容加上可以观察的行为动词来表述,如:“能听懂……能正确表达……能流利地回答……”等,这样的教学目标就具有了可操作性。

4.目标的层次性。中学英语教学不同于大学,它具有班级多、班级规模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等特点。因此,教师在确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这一问题。目标的设计可分出层次性,力争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发展,从而实现“因材施教”的原则。

三、导学目标的实施

实施“目标导学”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示导阶段。该阶段的重点是教师创设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掌握重点,突破难点;同时进行学法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新的学习内容。

2.训练阶段。利用练习题,让学生讨论和解答。议练题型应多种多样,应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理解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诊断阶段。学生自查自测,巩固知识。通过综合测试,让学生了解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和生动性。测试后的信息反馈可以让师生了解教学目标的达成度。

篇11

《课程标准》中指出:“可利用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进行教学活动。”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表演,善于模仿。教学中,教师运用教材中的人物、情节构思成“脚本”,指导学生充当其中“角色”,在表演模仿的过程中,无论“演员”还是“观众”,他们的情绪都会随活动的进展而强化,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变静为动,还蕴育着学生无穷的创造力。如在《公用设施的自述》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扮演路灯、电话亭、车站牌、邮筒等进行自我介绍,教师做好导演,给学生的“台词”、“表演”评分指导总结并及时反馈,共同学习公用设施的用途以及应该如何爱护它们。利用角色扮演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主体性并且给人的印象深刻不易忘记。

二、巧妙设问,激发创新欲望。

“于无疑处有疑,方是进矣”(朱熹语)。要创新,首先要善于发现问题,而要发现问题,要有质疑习惯。我们要经常鼓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激发起学生求知的强烈愿望。如教学《心灵美最可贵》这一课,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课题,问学生:“看到这个课题后,你们有什么想问的?”学生们被老师一激,好奇心被引起,纷纷举手提出问题,有的说:“我想知道什么是心灵美?”有的说:“为什么说心灵美是最可贵的?”也有的问:“谁心灵美?”……学生的问题接连不断。顿时,课堂上出现热闹的场面,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涨。

三、讨论求新,开发创新思维

提倡标新立异,促进创新思维。思品课的内容一般比较抽象,条条框框原则性强,如果老师只是照着书本讲,学生听起来显然是索然无味的。讨论活动能使儿童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成果,分享交流,锻炼表达能力等。”在教学《什么是勇敢的行为》这一课时,我组织全班同学分成二人小组围绕“黄强的行为是否属于勇敢”这一问题进行辩论赛,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发表意见。有的说勇敢,他跳山羊跳过去了,有的说不是,上树掏鸟窝。这时,我就趁热打铁,紧追着问:“那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勇敢行为呢?”接着,围绕“勇敢”开辩论会,学生推选出主持人,并自愿加入正方或反方,围绕辩题准备理由,这种形式还学生以学习的自主性。学生思维活跃,更具创造潜力。

四、情感体验,深化创新体验。

情感体验以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形式存在于学生的学习中。在他们鲜活的心灵中植下一片葱茏浓郁的绿洲,使他们人性丰盈,人格健全。如《心中有阳光》一课,我让学生分成四组,分别送给每组一件礼物:一张白纸、一块石头、一片落叶、一个空可乐瓶。然后问:“如果用这些普普通通的物品代表每个组的同学,你们能说说自己有多少用处吗?”学生拿着礼物,摸一摸,折一折,比划比划。各组学生经过热烈的讨论,说出了一大堆的用处,体验到“天生我材必有用”。接下来我让学生玩一个“黄金广告――亮出我自己”的游戏,设计一段广告来推荐自己,然后请学生上台推荐自己,展示自己。通过充分发挥作为共同活动的师生群体的交互作用和创造力,使课堂充满生气与乐趣,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使学生在互动中强化了体验。

五、走出课堂,拓展创新空间

篇12

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中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他们不再满足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喜欢索隐猎奇,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同时,中学生这种思维的批判性还是不成熟的,容易产生固执、偏激的不良倾向,这种不良倾向表现到一定程度,便产生了逆反心理。

德育工作中,存在着“假、大、空”的反科学现象,这种现象久而久之,会造成学生不相信德育的心理,这样反复几次,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对德育工作产生反感对抗的情绪。某校在进行“热爱党”的教育中,忽略了时代对中学生的影响,低估了中学生的知识水平。空泛的讲道理,举一些陈旧的事例。有一个出身领导干部家庭的学生却说,“给我爸行贿的都是当官的党员,他们有什么好?”此言一出,许多学生倒成了他的拥护者。

逆反心理是一种不健康的违背客观的反常心理,它削弱乃至葬送了德育工作的效果,对青少年学生正确的世界观的养成有着极大的副作用,德育工作要想取得实效,必须纠正有逆反心理者的这种不科学的心理。

首先,要向中学生讲清逆反心理的实质,耐心教育他们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观点,学会冷静思考,科学分析,努力使自己的主观和客观一致,保持认识的正确性,某校组织过一次“逆反心理会诊”的专题,给中学生们提出这样一组问题:5年前,父母在你的心目中怎样?现在你怎样看待父母?为什么在不同的年龄段对父母有不同的看法?我们的看法是否成熟?然后类推到德育工作中,有效地削弱了中学生在接受德育中的逆反心理。

其次,在德育工作中要注意内容的选择和方式的运用,切忌空泛、虚假、唱高调。要将理溶于情中,使中学生对所接受的教育可感、可亲、可信,同样是“热爱党”的教育,我校请一位老党员做报告。这位老党员当了20多年中学校长,培养成才的人成千上万,可自己唯一的女儿至今还是农村户口,还在农村务农。

篇13

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过程中,要把尊重、信任和爱护学生与对学生严格要求结合起来,要教育好学生,必须多了解学生,多和学生谈心,谈班级、谈理想,谈社会等,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家庭情况,还要了解他们的才能、特长、兴趣、爱好和主要优点等,只有心中有数才能进行有的放矢的教育。要热爱全体学生,关怀每个学生,尤其是后进生和具有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加强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后进生的缺点、错误要耐心教育,不能简单粗暴地训斥,而是要尊重他们的自尊心,坚持疏导方式、正面教育、摆事实、讲道理,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平等待人,架起师生之间信任的桥梁,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为教育学生创造有利条件。自尊心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教师对学生的尊重、期待和信任会使学生产生愉快、自信的体验,得到学生的信赖,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而转化为他们积极要求进步的内在动力。班主任对集体中个别学生的关心,爱护或成功教育,又可以转化为影响集体的力量。总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同样要反对注入式,提倡启发式,要持续不断,反复进行,不断总结,不断提高,有所探索,在对学生的严格要求中体现尊重、信任和爱护。

2. 在班级工作中,道德教育的体现就是组织和建立优秀的班集体

在优秀的班集体中,学生奋发向上,富有自我教育精神,有严明纪律,健康公正的集体舆论、优秀的生活作风和优良的学习环境。反之,涣散的班集体像一盘散沙,不仅差生转变无望,连优秀生也会丧失前进的信心。班主任要十分重视组织和培养班集体,通过集体来教育影响集体的成员共同进步。班主任可以经常有意识地通过学生守则,利用墙报表扬好人好事,评论不良行为,帮助学生明辨是非、真伪和美丑,要善于观察集体发展的势头,因势利导,变消极为积极,促进正确舆论的形成。正确舆论持久地发生作用就会形成一种班风,优秀班风往往比规章制度更有约束力,甚至后进生也会情不自禁地有所顾忌和收敛。

3. 在班集体建设中,班主任要充分发挥以身作则的作用

班级日常管理主要是指日常学习管理,寝室管理,生活管理等纪律管理诸方面,抓好这些管理既能有效地管理好班级,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又能促进德育修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优秀班集体建设中,要取得较好效果还有很重要一点就是以身作则。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身教重于言教,教师的形象对培养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起着很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保持环境卫生方面,我坚持做到每次看到有废纸袋或其它垃圾就捡起来,经常这样做,学生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每次大扫除,我总是和学生一起参加,共同劳动。这样,班级的卫生工作就开展的比较顺利,学生自觉自愿美化我们的生活环境。在教育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同时,我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充分准备好每一节课,不迟到,不早退,及时认真批改作业,上课严肃认真。又如,在管理出早操方面,我坚持每天按时到操场,再冷的天我从不戴帽子、戴手套,也不把手插在口袋里(我认为应该提倡老师和学生共同锻炼身体。)。这样,我在批评教育学生的时候就“理直气壮”,学生也口服心服,不会有忌恨、、和抵触情绪,从而愿意改正缺点和错误。

4. 充分利用班会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班会课应有明确的主题,采取形式灵活多样,活泼生动的主题班会,使学生成为班会课的主角。根据自己的工作体会,总结出以下几种形式。

第一种,演讲式主题班会。比如新生入校第一次班会可举行“我的自述”演讲会,请每一个学生上台介绍一下自己的过去、爱好、特长和家庭情况等等,既有利于班主任了解学生的情况,又增进同学们之间的了解。国庆节即将来临时,可举行“迎国庆、爱祖国、爱学校、爱班级”演讲比赛,这样的班会既发挥了同学们的演讲能力,同时又进行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增加了集体的凝聚力。演讲式主题班会还可以编排成系列主题班会,比如新生入校第一学期,需要加强常规教育,可根据学生行为规范条例举行系列主题班会,每周一次,每次各有一个具体内容。例如:“美化环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加强意志锻炼,培养进取精神”,“讲究效益,争做时间的主人”,“遵守纪律才有真正的自由”,“热爱父母是关心他人的基础”,“尊师就应该珍视教师的劳动”等等。举行演讲式的主题班会可以让每个同学都有参与机会,这需要同学们早做准备,演讲内容才能详实,让同学们在接受自我教育的同时锻炼了写作能力。

第二种,培养学生创造能力、应变能力的知识性、测识性主题班会。这种形式主题班会要求班主任要认真“备课”,组织班干部,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收集材料,内容可根据当前形式或现有材料来准备,也可以根据所学课程或专业在任课老师指导下选择有关内容,这种班会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寓教于乐。

第三种,结合节日举行生动活泼的文艺性主题班会。比如,新年来临之即举行“迎新年”文艺主题班会,纪念“五四”青年节举行歌咏比赛等等,给同学们一个施展他们艺术才能的机会。

总之,组织主题班会时要注意明确主题,结合形势,结合专业,具有鲜明的时代感,还要注意主题班会的环境布置,烘托气氛,力求形式活泼多样,要充分发挥班干部和同学们的力量,发挥他们聪明才智。通过组织这样的主题班会,可以融洽师生感情,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和教育。

5. 培养学生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职业道德

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意识是职业学校育人成才的重要环节。班主任肩负着教书育人,管理育人的双重任务。在班级教育管理过程中,突出职业道德教育,让学生从现在起学会用社会主义职业道德规范去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去判断善与恶,好与坏,美与丑,以便在今后的职业生活中有能力去解决遇见的各种问题。为达到这一目的,班主任应让学生掌握理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让学生面向社会,联系实际,身体力行,经常教育学生“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培养良好的道德观。

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浪潮中,企事业单位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更高了,在岗位靠竞争报酬靠奉献的运转机制中,谁有实力,谁能适应环境,谁就有机会脱颖而出。因此班主任应注重抓好艰苦奋斗的教育,培养学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意志。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综合系统工程,把每个职校生都培养成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素质,单靠某一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班主任必须主动、积极地和学校教育配合,与任课教师相联系,寓职业道德教育于全部教育管理之中,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

6. 利用专业优势,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是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有利于提高学生专业技能和社会活动能力,有利于学生树立把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民群众的思想,有利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和热爱劳动的品格,有利于学生更多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提高抵制各种不良影响的侵蚀。在参加各种活动中,学生会时时检点不良习惯,自己约束自己,讲文明,树新风,遵纪守法。要组织学生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手拉手”,“希望工程”活动和义务劳动。如,双休日可以组织学生上街参加便民活动,“服装专业”,“电子专业”,可以免费为群众缝制衣服、维 修家电,文艺专业学生可以丰富群众的假日生活等。还可以面向全校、面向社会举办专业成果展示会,如服装专业可以举办时装设计、制作作品展览会,幼教、文艺专业可以组织一场汇报演出,财会专业可以举行现场珠算比赛,计算机,文秘专业可以举行汉字输入比赛,钳工专业可以举行技能操作比赛等等。当他们的专业技能发挥出作用,得到社会承认后,更能激发他们热爱本专业,愿用一技之长报效社会。

7. 帮助毕业生树立新的择业观念和择业方法

毕业生面临着毕业、升学与工作,这一年是人生的关键,是转折点。人人想找一份理想的工作,部分人想继续深造,这是很现实的问题。但是,志愿者不应当把毕业当作人生末路,要面对现实,树立下一个目标,找准位置定好位,要避免因思想准备不足或不切实际的空想而产生的焦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随着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公有制实现形式多样化和多种分配方式新格局的出现,用人单位的人事管理方式也随之变化,根据需求择优录用人才已成为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教育学生只要真正学到知识,掌握好一至两门专业技术,不怕找不到工作。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