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的语文学习

小学的语文学习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1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小学的语文学习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小学的语文学习

篇1

关键词:小学 语文 学生 厌学 原因 对策 分析 策略

一、 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厌学的原因分析

俗话说“无风不起浪”,任何状况的产生都是有一定的原因的,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也是有一定的影响因素的。只有我们有效的掌握了这些因素,才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有的放矢的进行解决,最大效率的转化学生的厌学情绪,使他们摆正学习态度,进行有效的学习。笔者认为,小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是学生自身对于学习的认知不够。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新课改以来也确定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要求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体验与学习感知,将教学重心下放到学生身上。但是在小学时期,由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认知不足,他们在面对学习的时候往往会出现盲目的状况。认为学习不如玩耍,比如他们往往会在有教师监督的时候才会安心学习,而一旦脱离了教师的“监督”,他们就会玩起来,而不是主动的进行学习。

其次是教师对于学生的要求不科学。由于长期受应试观念的影响,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往往会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效率,而忽略学生的学习过程,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高压政策”,比如“每个汉字抄写50遍”、“每篇课文都要背会”等等,导致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引发我们对于学习的恐惧心理,造成厌学。

再次是家长对于学生的要求过高。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同时也是与学生接触时间较多的群体,“望子成龙、盼女成凤”是每个家长的心理,社会竞争日益增强必然会渗透到学校教育中,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呈低龄化趋势,对学生成绩的高期望不仅没有减弱的趋势,而且呈现对学生各种特长的高期望。学生面临着来自家长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在现有教育环境中,教师对学生的期望也不可能降低。在整个社会呈现出的短期、快速追求发展的心态影响下,不管是家长还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激励也呈现出短期效应,追求学习上的快乐已成为次要的激励因素,严重背离了学生心理发展的要求。当这种期望表现的特别突出的时候,就会对学生造成压力,使他们产生厌学心理。

二、小学生语文学习过程中厌学的对策分析

综上分析学生厌学情绪产生的原因,我们应该认识到,想要有效的解决学生的厌学情绪,单靠教师的单方面引导、监督是远远不够,而且也要联系家长一起做好学生的教学引导工作,只有进行多层次、立体化的引导教育,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有效的进行。

首先就需要教师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一般状况下,学生厌学情绪与学习状况是直接挂钩的,学生状况越差学生的厌学情绪就会越重,而厌学情绪越重就会导致他们的学习很难有效的进行,导致一个“恶性循环”。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目的,引导他们摆正学习态度,唤醒他们自主向上的意识。教师要耐心细致地对他们进行个别辅导,在课堂提问时,向他们提出比较浅的,简单的问题,答对了应及时鼓励,这样他就会产生一种“我也能回答教师提问,我也能学好功课”的信心,即使答错了,教师也不能埋怨和训斥;还可以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列出自己学习上的优势与长处,让学生列出自己曾经有过的成功之举。让学生接受同桌和周围同学对他学习上的某一点好的行为习惯的赞赏等。这样在和激励中帮助学生树立乐学的信心,给予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勇气和内驱力。从而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自我向上意识。

其次需要教师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模式。我们常说“名师出高徒”,教师的教学水平、教育技能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意义,所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就需要教师能够不断的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不断的创新教学模式,以便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不一样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小学生喜欢表现自己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这种心理需求对“厌学生”来说同样是很强烈的。但事实上大多的“厌学生”由于长期得不到表现自己的机会,由于经常受到冷落”心理上越来越自卑,越来越消沉,以为自己是一只永远飞不上天的“丑小鸭”,因而自暴自弃。因此,教师应设身处地的为他们创设表现长处、发挥特长的舞台。比如组织“故事会”、“演唱会”,“朗诵会”、“体育竞赛”、“小发明”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这样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他们各自的才能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从而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感到成功的喜悦,进而逐步消除厌学情绪,树立自新上进的信心,以崭新的姿态融入到温暖的班集体中。事实证明,经常受到尊重的学生,会更加自尊自爱,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才能充满信心,不会感到厌倦和无聊。维护学生自尊心,帮助学生树立高度的自尊心是施教成功的钥匙,对此,无沦是教师还是家长,都要充分向学生表现对出热忱、喜爱和重视之情。

再次需要联系家长、社会一起做好学生的厌学“治疗”。“环境创造人才”,小学生接受能力强、模仿能力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可能成为影响他们学习的因素,所以就需要我们能够联系家长、结合社会因素一起来做好学生的厌学情绪更正。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形成一种目标同向、工作同步、多管齐下的机制是十分必要的。作为家长,要时时处处绐孩子作出表率,要尽量营造一种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使孩子能够保持身心健康,专心致志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切忌急躁.教师和家长不能因为学生不想学就随意迁就,使他们半途而废。要通过教育引导,使学生始终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学生心中有了确定的目标。就会有意识地为实现目标去努力,从而表现山坚毅、顽强的勇气。只有这样才能够使学生的厌学情绪得以最大的改进,促进他们学习的有效进行。

篇2

2015版语文新课标开首有一段文字:“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这是语文课程必须达到的的目标。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要采用怎样的教学方式才能顺应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既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又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呢?尤其是小学阶段的语文学习。我以为,能引导小学生逐步培养良好语文素养的有效方式是将游戏设计进学习过程。

科学研究证明,小学生的注意特点有以下几点:(1)从无意注意占优势,逐渐发展到有意注意占主导地位。(2)注意的范围较小。(3)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4)注意的分配和转移能力差。(5)注意有明显的情绪色彩。而游戏,这一小学生最爱的活动完全能在培养他们语文素养的学习过程中使其注意能力的不足降至最低。

有效的语文学习游戏在学习过程中具体表现出以下几点作用:

一、消除疲劳

对于小学低段学生来说,一年级的识字写字过程是一道不小的坎,因为认识的心理特点以及自控能力弱的生理特点,使得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有限,如果教师忽视这一点,一味的持续学习会导致学生疲惫不堪学习效率低下;但是如果老师在适当的时间设计短暂的游戏活动给学生一个动的机会,则能立刻将学生的疲劳一扫而空,后续学习活动顺利进行。这是一年级教学过程中设计律动的合理解释。

二、吸引注意力

小学生注意的集中性和稳定性差,为了保持其学习状态的有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须不时提醒学生收回奔跑的思绪,这使老师不仅要额外的耗费精力体力,还令本就紧张的教学时间无形之中缩短。如果硬要坚持完成教学任务就会拖堂,又挤占学生课间休息时间,影响下一节课的学习,造成恶性循环,更不利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语文学习心态。而寓教于乐的游戏式学习则将学习任务隐身于游戏之中,使学生始终将注意力关注在其中,学习效果事半功倍,学生学的轻松有效,老师教的轻松扎实。

三、培养好习惯

语文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好的学习习惯对于其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小学阶段则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认真的倾听,积极地思考,勇敢的表达,有效的合作,及时的反省等行为习惯,学习过程中的群体游戏正是包含了以上所有要求,不需要教师枯燥无味的反复要求,游戏的结果于无形之中引导学生调整自己的行为习惯以期得到他们想要的结果,间接起到养成作用。

四、提高能力

就像婴儿啼哭是一种体力锻炼一样,小学生语文学习中的游戏活动其实也在要求他们不断地提高自己的能力,诸如人际交往能力,口语表达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这些正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内容,除了有利于语文本学科的学习外,还给其他学科的学习提供基础能力。

游戏活动在语文学习中有这么重要的作用,设计的时候应该遵循哪些原则才能让它达到助学的目标,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呢?

首先,设计时要注意它的时效性。语文教学中的游戏活动应该紧紧围绕着语文学习目标中的知识点来设计,根据学习目标的要求选择对应有效的游戏形式,根据具体的课时教学任务决定游戏的时间长短,根据游戏活动的效果决定参加游戏人数的多少,以此借游戏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

篇3

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厌学心理,表现多种多样,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1蔑视型。这种心理认为语文学习含金量不高,可有可无,甚至是多余的负担,个人要成材,重要的是学好其他学科,至于语文修辞等,在社会上学而无用。2压抑型。这种心理纯粹把语文学习当做升学的“敲门砖”来对待,强迫自己读、背、记课本,揣摸作文题目,只求知其然,不求知其所以然。3苦闷型。这种心理认为,语文是说教,跟现实搭不上边,是理想的空中楼阁。在现实生活中按语文学习说教去做是要吃亏的,他们常常陷于内心矛盾之中;既向往崇高的人格和品质,又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行不通。4麻木型。这种心理简单地把语文教育当做只是要求自己做个好学生,要走正道。他们的口头禅是:“上语文课了,又要教我们做个乖孩子。”他们往往把听课当成催眠曲,把讨论当成走过场。5反感型。这种心理认为语文学习是说假话,说空话的,由此产生逆反心理。从相反的方面去寻来体验,寻找例证。他们以消极心理和态度对待语文教育。

二、对语文学习厌学心理成因

学生为什么会对语文学习产生厌学心理呢?究其原因,既有外部原因,又在内部原因。

篇4

应该看到,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语文学习的筑基阶段,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提升小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实现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实施是本文研究的重点内容。

一、以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引领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实施

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中,引导教学实施的教学理念是一种与应试教育相适应的教学理念。在此理念引领下的教学中,教学活动的开展都是围绕考试这个指挥棒来进行,教学中语文教师是教学活动实施的真正主宰者。在这样的教学中,小学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具有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有效尊重,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小学生语文学习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发挥。同时,在教学中教师以教师为本的思想比较严重,教师在教学中总是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出现,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是以知识的灌输为主。这种小学语文权威式的课堂教学对学生来说是缺乏吸引力的,难以满足现阶段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实际需要。应该看到,新课程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理念有了许多全新的改革,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理念是把学生作为教学实施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以学生的学习为基点,以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根本目标,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成为小学语文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更要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启发者、合作者、参与者,教师要以平等的心态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要在教学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诸多教学环节的开展中都要关注学生语文学习主体性的发挥。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教师要以启发式的教学方式开展小学语文教学活动,改变以往那种知识讲述的刻板教学方式,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引领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实施。

二、创新教学内容

在以往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中,教师所选用的教学内容,都是那种许多年都没有改变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一些课文内容与这个时代是相脱节的,这样的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践缺乏应有的联系,学生在学习这样的语文教学内容时,对于学习的内容是难以理解的,这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实施是非常不利的。另一方面,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施中,以往的语文教师都是喜欢那种一成不变将教学的内容教给学生,片面认为只有教材才是绝对权威的教学内容,不敢在语文教学实践中拓展更多的教学内容,创新语文教学的内容,久而久之,这样的教学逐渐让学生失去了探究的动力,学习的效果也因此大打折扣。由此可见,要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创新小学语文的教学内容是非常必要的。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活动的实施中要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以及教学要实现的目标和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大刀阔斧的创新和优化,要将教学中一些不适应学生学习需要的语文教学内容进行大胆删减,同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实更多与时俱进的语文教学内容,要把灵活性、创新性的语文教学内容大胆引进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创新性的教学内容让语文课堂充满魅力,让小学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变得充满情趣,以此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非常大的年龄,这一阶段的小学生一般做事情的时候都是以兴趣为引领的,如果小学生对于这件事情不感兴趣,那么小学生就不会愿意主动参与到这件事情中,这件事情也就很难有效完成。与之相反,如果小学生对这件事情有兴趣就会主动参与到这件事情中,也会充满热情地去完成这件事情,那么这件事情就会因此而高效开展。同样的道理,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实施中,如果小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活动不感兴趣,就不会很好地参与到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开展也就很难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而小学生如果对于语文教学的内容非常感兴趣,那么结果就会大不相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就会因此而大大提升。正因为如此,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培养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就要求教师改变以往那种讲述式的单一教学方式,要善于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以灵活多变的课堂教学方式,实效性的课堂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表演式、游戏式、竞赛式等多种教学形式开展教学活动,这种多变的教学形式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语文学习欲望,以此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高效实施。

篇5

一、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培养语文学习兴趣

这是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学科的基本保障,不仅仅是语文学科,任何学科都一样。实践已经充分说明:畸形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小学生语文学习动机的主要障碍。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则提出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一起成长的过程,并说明教学的成败关键不在于教学技巧而在于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成败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同时教学成败是决定学生喜欢语文课与否的关键因素。

问卷中学生普遍反映教师对自己的关心不够,下课很少同自己交流。我认为新时代的教师一定适应教师角色的转换,在课下时间可以适当的把自己的身份降下来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玩耍,将一些语文知识在与孩子的游戏中传授给学生,这样才能建立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才愿意去上语文课,才会对语文产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使学生明确学习语文的意义和目的

现阶段小学生存在一个普遍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学习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一直处于盲目的学习之中,时间久了就会对语文的学习丧失了兴趣。所以教师要教育好学生,对其进行必要的学习目的教育,让学生明白学习的社会意义和个人意义,增强其责任感。

就语文学科而言,应当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向学生揭示语文的特点及要求,强调语文在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及作用,让学生把自己的理想与学习结合起来,从小就形成对语文学习的长远动机。同时要让学生有着积极向上的学习目的。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主题班会等途径给学生讲一些语文中的名人事迹,使学生通过这个故事来鼓励自己,树立远大的理想及奋斗目标。在六安路小学工作的那段时间,课下我常给学生讲一些小故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学生们从这些小故事上都深受教育和启迪,有的同学把这也定为自己的座右铭,下课的时候偷偷的告诉我他的理想和目标,也有的同学围着我让我给他们讲更多的故事,从他们的这些举动我可以看出,他们对语文都产生了极大的学习热情。

三、努力创设课堂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新课程教学法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应该努力实现启发式教学,这样才能更好的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想要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所产生的疑惑最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语文课堂上创设问题情境时,不能单纯的依靠课本,而要善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将课堂尽量联系到生活中,这样会使小学生觉得自己所学的东西是看的见的,用的上的,才会让学生对语文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四、训练积极的归因,及时进行反馈

在学校发放问卷的时候我也和学生及他们的任课老师交流过,了解到那些把语文成绩差的原因归于个人能力、努力程度等内部因素的学生大多乐意接受老师的帮助,都想在下一次考试中取得更好的成绩。而把成绩差的原因归于运气、任务的难度等外部原因,都是平时学习成绩不是很好的学生,这些学生都不愿意和老师交流。这样就导致这些学生产生无助感,导致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因此,应当通过一定的归因训练,让他们对成绩不好有一个正确的归因,慢慢地从无助和失望中走出来。在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许多方法进行归因训练,有一种比较通俗可行的方法,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不同难度的语文练习,当他们取得成功时,告诉他们这是努力的结果;而当他们失败时,告诉他们这是因为努力还不够。实践证明: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学生不仅会形成努力的归因,而且还能增强学习的信心,提高语文学习成绩。

需要指出的是,仅仅使学生认识到自己努力不够,或者仅仅强调学生要不断的努力,这些都是不够的。研究表明,教师的反馈是影响学生学习归因的主要因素。要使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提高语文成绩,就应该不断地使他们知道自己的成绩是怎样,自己的努力是否有效,并且不断的给他们鼓励,使他们坚持努力下去,不断取得成功。

五、正确运用表扬和批评,进行积极有效的鼓励

篇6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083-01

一、为什么要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论语》中有一句话这样写道: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其意思就是,研究一门学问或者从事一项事业时,知道这一领域的人不如喜欢这一领域的人,喜欢这一领域的人又比不上在这个领域获得乐趣的人。所以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并不能仅仅看重学习的结果,更要注重学习的方法和心态,把学习当成一件快乐的事情,从而培养起学生浓厚的学习语文的兴趣。这种兴趣是鼓励小学生不断学习、不断探索的最好的老师。反之,如果小学生一开始就不懂得或者没有意识到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巨大乐趣,那么,他可能就会从心底里抵触对语文的学习,甚至会产生一种厌倦心理。因此,注重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是老师们需要关注的首要问题。而一旦小学生真正地找到了这种兴趣并与具体的学习结合到一起,那么,他内在的学习潜能便会大大地被激发出来,从而树立对语文学习的信心,也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的困难。

在培养他们对于语文学习兴趣的时候,要充分了解小学生在这个年龄阶段具体的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是教师在教学过程所要注意的。小学生的心理活动引导着其具体的行为,这两者之间是一种意识和实践的关系,我们必须遵循这两者之间的客观规律。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方法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所特有的心理特征。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孩子做出正确、科学的选择并树立其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二、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1、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

一堂兴趣盎然的课程和一个快乐的开场是分不开的,这需要教师的精心备课,从一开始就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乐趣,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动作上可以适当借用肢体语言,在语言上尽可能以一种诙谐幽默的语句来表达,让学生在一开始的学习中就能有一种非常轻松、愉快的心态,学习的兴趣自然会大大提升。

2、充分运用多媒体影音教学手段

现代社会已经进入高速信息化社会,时代在变迁,技术在更新,我们的教学手段也应该跟得上时代的发展需要。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一般都比较大,应该充分利用他们对于多媒体等新兴事物的兴趣。我们知道现在小学生的课业负担都比较重,而且小学语文作为一门主课,内容非常丰富,知识面也比较广泛,但是,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的将内容传授给学生,并且又要保证其学习质量是我们必须要考虑的的。而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出现与发展,恰恰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并与传统教学相辅相成,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自己本节课所要讲的内容,配之以现代多媒体教学中的图像、动画、声音,勾画课本中的画面与意境,烘托气氛,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加深学生对于主题课程的理解与记忆。除此之外,多媒体还有另外一大优势,它超强的画面动态感和信息整合能力有助于复杂的事物简单化、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得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更加简单化。因此,作为教师来说,应该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这一大优势,从而培养起学生对于具体课程的学习兴趣。举个例子来说,教师在讲到《桂林山水》这一节课时,对于很多学生来说,他的理解可能就比较有限,因为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去过桂林,桂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子?在很多学生的心中就会比较抽象。因此,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技术,可以在你网上下载一些桂林山水的旅游宣传片放映给学生看,这些宣传片一般都会以生动的影响和轻松愉悦的音乐来体现,可以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深对于课文的理解与学习。

3、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手段,强化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以老师为主导,单纯以老师的讲述来引领整个课程,这种教学模式之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不高,缺乏主动性和能动性,学习的兴趣和效率也不高。现代社会强调“以人为本”,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要积极引入这一科学理念,可以通过讲故事、情景再现、课堂表演等方式使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增加课堂学习的互动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而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应该给他们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教师可以辅之以科学的引导以及积极的鼓励,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教师“以学生为本”。这样就不仅能够使学生快乐学习,而且又能够使他们学习快乐。

小学是孩子对于知识的启蒙阶段,如果在这个阶段能够培养出他们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那对于他们今后的学习和成长是会有很大帮助的。学习语文有利于小学生记忆力的培养与锻炼,能有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审美意识,为他们今后的成长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 范文洁.在合作学习中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D].上海师范大学,2011

篇7

小学生活泼好动,喜欢新奇有趣的事物,语文隶属于文学类学科,较为枯燥的知识点使得小学生参与课堂的时候积极性不高,影响教师正常的教学效率,想要改善这种消极的课堂局面,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学生享受在语文课堂的教学当中。下面笔者从课堂氛围,教学方式及教学技巧进行多层次的深入解读,希望可以得到广大教学工作者的认可。

一、营造轻松氛围,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一个以认知为基础的心理活动,当人对一件事情产生兴趣之后,他们就会不由自主的参与到事情的探究当中,并且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中他们的精神世界会得到极大的满足,使得情感越来越炽烈,带动其完全沉浸其中,使得其兴趣越来越高涨。小学生思想单纯幼稚对身边很多事情没有一个正确的认知,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营造轻松活跃的语文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沉浸到语文的学习当中,进而产生语文学习兴趣,可以间接的提升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当一个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兴趣之后逐渐的其情绪就会渲染其他的学生,使得全班学生都会积极的参与到语文课堂当中,为班级营造一种轻松高效的学习氛围,改变学生心中枯燥的语文形象,促使他们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语文学习当中。

首先,小学生喜欢有趣的事物,而我国教育部门经过多次的教学改革,现有的语文教材中含有很多趣味性的知识点,教师需要细致的研究所要教学的内容,让学生看到课本中趣味性的一面,让学生心中的语文课堂充满趣味性。比如,进行“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时,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实践课本中讲述的实验,通过实际的操作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课文的学习当中,然后教师再对其中隐含的知识点进行细致的讲解,可以加深学生脑海中对于课本的印象,这种情景重现的教学方式可以让课本中的内容更加饱满的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课本充满探究的兴趣。其次,针对于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教师要采用实践式的引导方式让学生轻松参与课本学习,比如,学习“奇怪的石头”时,教师带领学生到课堂之外近距离的观察石头的外形,在学生观察的同时结合课本内容对他们进行适当的讲解,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课本上所学的知识点,实践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带领学生到课堂之外进行学习,开阔学生视野的同时满足其大脑供氧需求,让学生保持一个完美的精神状态当中,为他们语文知识的学习做出积极的铺垫。另外,针对很多小学生都喜欢多彩的图画的特点,教师要合理运用科技的力量,把课本中黑白死板的文化转变成屏幕上多彩的图画,把故事性的文章设计成相应的动画,让动态的图像为学生带来视觉冲击,为学生营造出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让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语文知识的学习当中,促使其取得更多的收获。

二、多样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率

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新奇有效的教学方式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当中,但是很多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依旧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缺乏适当的课堂互动,形成满堂灌的教学场面,使得学生学习兴趣越来越低。“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个高效的教学方式对小学语文课堂有很重要的影响。而针对这种教学现状,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为学生构建更加高效的语文课堂。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应用中首先教师要根据学生各项能力对他们进行合理的分组,使得每一个小组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接着把简单的问题多元化,让问题更具探讨性。为每一个小组积极探究寻找突破口,保障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全身心的参与到知识的探究当中,把以往枯燥死板的语文课堂活力化,让学生做到学以致用,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提升口语交际能力,在小组交流中领悟口语表达内涵,让两者在学生心中相互融合交错,为学生积极参与语文,提高学习效率做出积极的影响。

三、引导激励教学,提高学生能力

小学生参与课堂的时间不长,缺乏一定知识理解的能力,教师对他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学生的课上时间更加高效,课下成绩更加明显。把语文知识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当中,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同时带动学生以更好的状态参与到语文的探究当中。首先,教师要改变自己的教学态度,适当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亲密,使得学生真正放下内心对教师的戒备,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小学语文课堂当中。比如,在课堂上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了解并解决学生心中存在的问题。在提问的时候用期待的眼光关注每一名学生,满足学生心中的成就感,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失误的时候对其给予充分的肯定并帮助学生找到错误的原因,带动学生发展的同时激发他们对教师的热爱之情。其次,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知识调动学生的思维,让文学类科目也可以带动学生思维的进步,深入挖掘课本中潜在的知识点,以问题为媒介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注意力更加的集中。比如,学习“我们的民族小学”一文时,教师提问学生他们所了解的民族种类和各个名族包含的风俗习惯,让学生开动自己的大脑,锤炼他们的思维活跃度,促使其更好更快的投入到语文课本的学习当中。另外,因为小学生学习时间不长,他们在学习中会面临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在进行知识教学的同时要帮助学生掌握一套属于自己的学习方式,扎实学生学习能力的基本功。教师要强调复习和预习的重要性,教会学生合理的学习方法,在每节课开始和结束的时候布置具有难度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语文探究的热情,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针对于小学语文中需要记忆的知识点,教师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和学生一起对学习过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在脑海中构建一套完整的知识体系,让学生学习能力得到明显的提升。使得学生可以自主发现生活中隐藏的语文知识点,为他们的生活和学习增添更多的乐趣。

结束语

篇8

一、小学语文教师的现状

一般的小学语文教师均缺少儿童文学素养,而语文学科的性质就要求语文教师一定要具备一定程度的文学素养。而具有儿童文学素养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这对于小学生的语文学习、语文能力、语文兴趣的培养都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根据调查分析,小学语文教师缺乏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在小学语文教材中百分之七十以上的均是儿童文学作品,故而小学语文教师具有一定的儿童文学素养亦是时代、社会的要求。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

篇9

一、小学语文学习能力的内涵

新课程中关于小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要求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字、词、句、段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具体而言,包括字要读准音,写得规范准确,词句要能够理解准确,并学会正确使用,学会理解自然段,划分段落层次,概括段落大意;第二,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包括学生的听说习惯、阅读写作习惯及观察思考习惯;第三,掌握良好的语文学习方法,包括阅读的方法、写作的方法、朗读的方法等。

二、传统语文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

在这个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教师的认知已经不能停留在授课这一单一的领域了,尤其是语文教学,语文从学生入学开始,一直是一门基础性强、变化小的课程,它肩负着从识字到认知到内化的过程,也就是说,语文的基础是教会学生字词,之后是运用所学并加以理解,这里的理解不单单是理解字面上的、表层的含义,更是感触社会,建立自我价值观的一种方式,最终,陪伴大家最久的语文会内化成学生行为处事的方式。传统语文课堂教学缺少相应的关联性,逐字逐句地教,学生接受的是主体性缺失的填鸭式教学,课堂沉闷,交流少、反馈少,师生沟通不畅,课堂机动性差,从而导致教学效果差。如人教版教材改革前,关于《参观人民大会堂》这一课文的学习,教学目标是字词的积累、中心思想的学习、主要段落的分析等,学生缺少体会,学习效果自然不好。

三、优化课堂教学的主要方法

一些一线教师认为经验丰富可以很好地控制一堂课的节奏,但是多年从教,已经有了一些职业倦怠,总是用相似的导入、分析进行一节课的设置,这种忽视学生不同时代特征的方式,已经不适合当代的教学观念。如果想通过课堂组织的优化来提升学生的素养,那么就要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一)教学目标的明确。

传统课堂教学关注的是正式上课时的教与学,而且教学目标的设定是从教师的角度看的,学生被动地参与教师的教学计划,短时间内学生的主体性没有得到认同,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就缓慢且实效性差了。课堂教学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需要教师从教案的设计开始,一步一步安排教学内容及环节,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都要有所侧重,预习及课堂的流程都需要注意,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找到自己最重视的问题,和教师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真正课堂教学时有侧重、有层次地跟随教师学习,而教师也了解了学生的兴趣点,尽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例如,在《赵州桥》一课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设置第一课时自主学习的导学问题,包括生字词的学习和全文内容的基本把握,生字词包括参加、雄伟、横跨、创举、冲击力、精美等,全文内容掌握包括“赵州桥坐落在?摇 ?摇,它是一座?摇 ?摇桥,又叫?摇 ?摇桥。它的设计者是?摇 ?摇,到现在已经?摇 ?摇年了,真是一座古老的桥”。

(二)调整教学过程,突出学生主动性。

一些教师注重课堂秩序,要求学生必须一板一眼地跟随着教师的提问、讲授。课堂秩序很重要,这是课业顺利进行的保障,但是有时候,秩序是相对的理念,教师只要掌握节奏即可,善于引导,不强制打断学生的思路,以不变应万变,教学过程需要教师调控。首先,教师需要课堂的反馈,包括学生理解到了什么程度,有什么难题,讨论中最大的争议是什么,教师要及时了解并且反馈给学生;其次,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调整和掌握是全方位的,对以下三个方面的控制最关键:环境控制,主要是课堂的气氛,积极很好,但是绝对不可以失控;知识控制,所讲授的知识点要从学生的接受水平出发;思维控制,这样做的目的在于让学生的思维状态集中,处于最佳的积极状态。例如,在《和时间赛跑》的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三个问题,第一,读了这篇课文,想想文中讲了几个故事。第二,作者通过和时间赛跑明白了什么道理。第三,是什么原因使作者和时间赛跑的,当时心情如何?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学习,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包括课程的导入、课程的讲解及课堂学习的评价,都由学生自己组织开展,教师只是在学生讲解不清楚或者需要补充的地方予以补充。课程的开展由各个小组轮流讲解,每个小组的问题细分为多个小问题,使得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展示的机会。在评价过程中,有学生评价和小组评价,评价包括学习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各小组展示的语言、内容的清晰度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三)完善教学手段,注意方法得当。

首先,语音是教师在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教学技巧,使语言的表达更传神,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教师身上。当课堂气氛难以控制的时候,教师可以运用短暂的沉默,并且观察下面的学生,让学生产生愧疚的情绪,理解自己的行为已经过火了,打扰到了其他人的学习,影响了教师的教学,自己安静下来,集中注意力。比如,讲完一个知识点后就停顿下来,或者课堂气氛失控时暂停一下,然后,慢慢地重复一遍,有意的停顿不但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还是一个回想的过程,给了学生时间,紧跟教师节奏。其次,学生是需要鼓励的,教师不能一味地严厉,要配合亲切的语气、平和的神态,给予学生肯定,让学生有一种老师对我很满意的感觉,才能达到以学生为主体的授课状态。当然,课堂的纪律也很重要,教师的言行要适当,宽严有致,与知识点一起注入学生的脑海。注意手势语的运用,手势语在教学中可以起到调控课堂节奏的作用,握拳收声,挥手朗读,举手示意提问等,需要老师自己总结。最后,教师要有自我调控的能力,在授课过程中,板书要安排得合理科学,速度要适合学生的平均水准,讲授时的语言一定要足够精准,字迹要工整,以满足学生的模仿需求,反馈要及时,适当地使用幽默感,但要收放自如。

教学方法的选择有着灵活性及确实性的特点,原则上要遵守以下三点:基于学生水平、认识知识难度、了解学生兴趣点。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要认识到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学生只有体会到自身受到了重视,学习兴趣才高,才会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这是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在课堂组织形式方面的硬性要求。应该说,只有教师的教学方法适当,学生主动地学,才能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知识的难度不会因教学方法的不同而降低,但是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兴趣教学,要相信在兴趣指导下的学习,学生的学习能力一定超出你的想象。以人教版的诗词《游子吟》为例,教师都了解这首诗朗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所表达的含义也较为明确,语言很符合学生的发展特征。但是更重要的是诗后面蕴涵的情感:对母亲的感恩和热爱。单纯的讲述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因为缺少画面感,这样教学目的就达不到,更不要说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了。教师如果应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会使得学生很快融入情景,对日常生活中母亲所做事情作思考,从而理解诗词内涵。通过教学方式的选择,让学生的知识学习在自主状态里进行,潜移默化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篇10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使现实中文化、交流、沟通、传承以及发扬的一种手段和方法,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生学习好语文是十分必要的。小学阶段是一个简单而重要的阶段,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受到年龄、经验等的限制对教学过程的影响既有利也有弊,因此,我们老师要正确认识和了解这一阶段的小学生的心理变化和需求,在完成教学任务和大纲的条件下,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高效的、实际的、有用的教学计划,帮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和掌握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以下就是针对如何使得小学语文课堂变得高效进行几点建议分析。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学水平和素养

老师作为语文学习的直接指导者和传授者,其自身的文学水平和素养尤为重要,一个自身优秀的老师才有可能引导学生变得优秀,因此,学校在进行小学语文老师的安排上要注重对小学语文老师的考核。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正式步入学习之路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要求是正确的、高效的,这对孩子以后的学习甚至是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简单来讲,很多学校里的语文教师受地区的影响普通话中会有一定的方言因子,而刚刚入学的小学生往往容易受这些老师的影响,这有可能养成一个习惯,以后也难以改变。如一些地区在发音“lao”时往往会发成“nao”,或者“cheng”发成“ceng”,小学生自身往往是难以觉察到对错,这就导致很多地方的学生长大后才发现,但养成了习惯就难以改变了。因此对语文老师自身的文学水平和素养的要求,是构成小学语文高校教学的最基本的要求,一个有着较高文化水平的老师,言谈举止就会带有正面的语文教学,这种教学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学习甚至是一生。

二、构建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刚刚步入正轨的学习生活,在幼儿园的一些松散习惯还没有完全改掉,但是若是老师严格地迅速掰到正轨上,往往会使得学生惧怕学校和老师,这不利于学生课堂的学习。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课堂氛围的打造,尽可能地给学生一个自由、和谐、平等的学习环境,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可以帮助学生增加学习的效率,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所谓的良好的课堂氛围并不是要求老师对学生放任自流,而是要在与学生的相处教学过程中尽可能的做到对每一位学生平等,与学生交流要友好,多加鼓励学生的自我表达与展现,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敢于讲和说。要树立一个正确的教师形象,不能像以前的有些老师一样严肃古板,避免出现过激的言行以免对学生产生心理上的阴影和伤害。

三、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语文对很多小学生来讲往往是枯燥无味的,没有数学的思考趣味,也没有自然和社会的故事趣味,再加上很多语文教学上一些不合理的教学方式和任务,往往导致学生认为语文是没有意义和枯燥的。因此,我们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首要任务就是让学生意识到学习语文的意义和趣味性。小学语文的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大致分为识记、背诵、默写、分析四个部分,如何把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内容变得有趣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可以寓教于乐,在游戏和故事中增加语文的知识学习,同样这也可以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我们在学习成语时,可以让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根据以往的学习以及自己的知识基础进行成语接龙的小比赛,看哪一组的学生获胜。同样在学习唐诗宋词时,可以举办一个小型的诗词大会,比一下哪一位学生的诗词记忆最为广泛,了解得较为详细。这种小型的比赛活动可以极大地激励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有利于提高语文的水平。

四、教学设计与多媒体相结合

现代信息技术高速发展,我们教师也应该学会与时俱进,将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的设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这样可以增加语文学习的宽度和广度。可以充分利用学校中的教学设备例如多媒体,将所要讲解的语文课程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丰富语文的学习资源,采用图片、文字、影像、音乐等方式,给学生以最直接的视觉、听觉上的冲击,增加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在这个基础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小学语文。但是,我们老师同样也要意识到,多媒体的使用仅仅是为了辅助教学,因此要注意教学的侧重点,合理使用多媒体。

五、结论

总之,小学语文作为学生学习阶段的最基础、最关键的一门学科,我们老师要更加注重对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指导和培养。首先要注重和培养教师自身的语文水平和文学素养,构建良好的语文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兴趣,将现代化信息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更好地帮助学生学好小学语文,提高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和素养,打造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篇11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到课堂的讨论中,因此,语文教师在讲解课文时,应适时针对于课文内容提出恰当的问题,这样就将学生带入课堂的探究中。语文教师在设置问题时,应把握好恰当的时机,同时也应把握好问题的深度,让学生由浅入深逐步加深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学生通过深入的思考,从而对课文内容进行了全面的剖析。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时,应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对课文内容进行提问,教师可以从作者的情感入手,让学生切实体会作者写作时的背景与情感,这在无形中就将文章的内容进行了情感上的升华,从而将学生带入作者的内心世界,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深入探究。因此,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应抓住恰当的时机,不仅要将学生带入文本,同时也要学生切实感受文本中所要抒发的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深入的探究。

二、启发式教学引导,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在以往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一直充当着教的角色,这在无形中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教师要想实现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应适时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在引导新课时,应注重启发式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小学生的思维空间有很大的想象力,因此,教师在启发式引导的过程中,也是在挖掘学生的自主探究的潜力。例如,语文教师在讲解“狐狸和乌鸦”的课程时,可以通过介绍这个故事的背景,然后对学生进行巧妙的设问,让学生通过思考走入文本中来,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同时也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积极性。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教师的角色不再是简单的教,而是将目光放在启发式的引导上,这样,才能突出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启发式教学的效果。由此可见,在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中,语文教师的启发式引导是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有效途径,同时也应注重启发式教学的效果。

三、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思维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连接学生和知识的纽带,同时也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因此,语文教师在传授学生知识时,应将自身的经历与感受渗入到教学中,从而让学生切实感受到课程所阐述的内容。学生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语文教师应一切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适时创设教学情境,将学生带入一种新的情感世界,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情趣,同时也给教学课堂提供了活跃的气氛。例如,在讲解“冬天是个魔术师”时,语文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技术,将教材上的内容通过幻灯片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学生不仅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冬天的画面,同时也在无形中增激发学生探究思维,对于那些本身对语文学习并没有浓厚兴趣的学生来讲,这种多媒体的教学模式给课堂带来了新鲜感,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由此可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情境教学的创设不仅可以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同时也可以实现语文教学的时效性。

四、巧妙点拨,灌输自主探究方法

探究性学习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但是,并不是让学生随意的探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适时在教学中进行巧妙点拨,灌输学生正确的自主探究的方法,这样,才能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基础上,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观能动性。例如,在讲解“大自然的秘密”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兴趣着手,让学生主动描述自己眼中大自然的样子,这就将学生带领到大自然的世界里,从而提高了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兴趣。语文知识有着广泛的空间,教师可以抓住教学中的空白,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的探究,尽情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从而开发学生扩散的思维模式。由此可见,在探究性学习开展的过程中,语文教师要想保证教学的质量,不仅要注重教学中的巧妙点拨,同时也要灌输学生自主探究的正确方法,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语文学习的重要性,以及在文本的解读中真正领悟到语文学习的真谛。

篇12

一、激发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就曾经指出:“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现代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一切有成就的活动必须是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小学生学习语文也不例外,必须以兴趣做基础,有了这样的心理条件,才能使学生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当学生对语文这门学科感兴趣时,他就会产生力求掌握知识的理智感,使大脑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引起语文学习中的高度注意,使感官更加清晰、思维更加深刻、想象更加活跃、记忆更加牢固。小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一旦被激发,其潜能便会得到开发,主体性便会得到弘扬。因而,语文教学应不失时机地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一)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良好的学习环境,既包括外在的物质环境,既教室的布局、设施等,让学生能感到温馨、身心舒适;又包括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关系。作为教师要对学生充满爱心,尊重、爱护学生,严于律己,给学生一种向上的力量。除此之外,还应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以此影响、感染学生,得到学生的信赖。教师还应善于组织、协调生与生之间的关系,使之建立起团结互助的班风。

(二)利用语文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言文字具有内容与形式的美,教学中要注意挖掘其内在的美,用美震撼学生的幼小心灵,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语言文字是表达情感的,语文教师通过发掘教材中的动情处,会将学生引入情景,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借助灵活的教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如果一成不变、程式化,教学就没有活力,没有了灵性,学生自然也会缺乏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应形式多样,方法灵活。根据内容的不同,可设计成不同类型的课,有的则可将文本与学生生活有机地联系起来,将生活之水引入课堂。有的则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帮助学生理解语言文字,使教学不再程式化。教学方式与方法根据学习内容来确定,符合学习规律,学生自然具有学习的兴趣。

二、教给方法,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学生仅有语文学习的兴趣是不够的,若没有自主学习的方法,不具备自主学习的能力,时间一长,遭受学习挫折后,自主学习的兴趣就会减弱。因而语文教学必须适时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认同学习目标,增强目标意识。教学目标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指南,教学中进行的一系列活动都是围绕教学目标开展的。传统的语文教学的教学目标是由国家、教师来确定的。教师确定的教学目标,侧重考]的是国家的要求。至于学生,无权参与目标制定的,只是被动接受这些目标。长此以往,学生失掉了学习的欲望,失掉了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因此,在实际教学中,一是要帮助学生认识所定教学目标的实际意义和实用价值促进学生的内在动机。二是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多考虑学生的不同需要和水平,为学生提供选择的目标空间。

(二)重视学习方法的获得。语文学习要讲究方法,只有掌握了科学的方法,才能事半功倍,取得好的效果。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示范点拨。指教师给学生做出科学的学习方法的示范,使学生通过观摩示范学会正确的学习方法。二是领悟自得。教师引导学生把自己的学习本身作为认识和思考的对象,反思自己的思维方法、学习进程,从而达到在学习实践中“悟”出学法。三是交流获得。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利用学生交流时的闪光点,引导学生学到学习方法。

(三)以学定教,让学生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过分强调预设和封闭,使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使学生的自主性得不到发挥。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设计,站在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度,以学定教。以学定教不仅体现在自主选择内容上,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自身的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

篇13

随着计算机网络时代的到来,各式各样的通信交流软件充斥于我们的生活之中。尤其是微信平台的应用,风靡我们的生活。此信息交流软件不仅能够通过文字形式进行交流,还能够发送语音信息、图片、小视频等,同时也能够语音、视频聊天和群聊,极大地满足了人们沟通交流的需要。当然,微信的应用在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学习中使用微信群,能够让学生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与老师进行随时随地的交流,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的枯燥无味,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1微信群概述

1.1微信群概念:

微信群就是指通过微信软件将某些人因为一个共同事件或者共同目标组织到一起,进行固定交流沟通的方式。在微信群里,可以发语音消息、图片、小视频等,还可以进行抢红包等活动。

1.2微信群作用:

通过微信群,每个人可以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让人与人之间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和交流,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感情。并且运用微信群,能够实现多方交流与沟通,有利于人际关系网的形成。

2微信群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新用途探索

2.1运用微信群,进行课前预习:

课前预习对于小学语文学习来讲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做好课前预习,教学时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写这篇文章之前,我对很多小学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况进行调查,但是发现尽管语文教师在课前为小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但是很多学生并没有很好的完成老师的任务,甚至有些学生不知道怎么去预习,因此课前预习没有对于学生课堂学习语文没有起到十分好的效果,但是如果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运用微信群,就能够改善这一现状。微信群能够实现三方沟通,即教师与学生的沟通、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能够让教师指导学生如何进行课前预习,怎样使课前预习达到预期效果。教师与家长进行沟通,能够让教师掌握学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也能够让家长掌握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方便家长积极配合老师,帮助学生进行语文课前预习。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沟通,能够就课前预习的内容进行探讨和研究,有利于学生掌握好的预习方法,提高学生课前预习的效率。当然,微信群对于教师教学来讲,还有一个最明显的优势就是教师可以群发一些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预习指导意见。例如学习人教版六年级语文第一册《少年闰土》时,教师为了学生能够在课堂上更好的理解文章主旨,教师首先可以将鲁迅先生的生平和相关资料分享到微信群里让学生观看,同时教师还可以将鲁迅先生的其他文学作品,都上传到班级的微信群,让学生进行课外阅读。除此之外,微信群还能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教师可以选择相关的几个课前预习问题,让学生在微信群进行抢答。一旦学生回答不了教师提问的问题,学生与学生之间就会自主进行沟通和交流,如果实在是找不到答案,教师就会将此问题列入教学难点,在课堂教学时,会重点讲述此问题,学生也会集中注意力去听讲。还有学生也可以通过发朋友圈来展示自己语文预习的过程。

2.2运用微信群,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

在小语文教学中,毫无疑问,阅读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小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必须先进行语文阅读,培养良好语感,进行文学积累。通过阅读,学生能够从中获取很多有益的信息,并且通过阅读文笔好、意境好的文章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欣赏能力和审美能力。但是很多小学生一看到书本就会产生厌烦心理,静不下心来去阅读,就更别提提升文学素养了。但是如果运用微信群,就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对于学生来讲,他们都十分愿意玩手机,教师可以通过微信群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平台,教师可以将一些思想内容深刻、文笔佳的文章分享到微信群,方便学生阅读和欣赏。其次,现在很多作家都有微信公众号,他们通常会将自己写的文章到公众平台,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去关注这些公众号,进行阅读。最后每个学生也可以将自己阅读过的优秀文章传到微信群中,实现资源共享,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阅读到这些优秀文章。当然同学们在阅读完文章之后,可以写下读后感或者发表自己的想法,语文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些想法进行正确引导,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价值观。学生和学生之间也可以根据阅读的文章,展开沟通和交流,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2.3运用微信群,有利于开展教学任务: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与发展,任务教学越来越受到学校的欢迎,因为通过任务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参与到语文课程学习当中来。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语文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些能够与网络有效结合的语文学习任务。在布置教学任务的时候,教师要考虑到学生是否可以通过自己的实践去完成。例如小学语文教师进行作文教学时,首先为学生布置作文题目,然后教师让学生自行去寻找素材,在这个时候,教师就可通过布置教学任务的方式,让学生去寻找写作素材。最后,让学生根据寻找到的素材,开展写作。如:语文教师让小学生写《春天来了》这篇作文时,为了让学生寻找到写作素材,就可以让学生去大自然录取春天的美景,分享到微信群中,让每个学生都领会到春天的景色。

3结论

总而言之,微信群作为一种新兴的沟通交流方式,极大的方便了人们的生活。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将微信群与小学语文教学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十分有帮助。首先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运用微信群能够帮助小学生进行高效率的课前预习,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运用微信群能够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最后在小学语文学习中运用微信群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