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19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智慧教学方法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有人说教育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学问,是很有道理的,作为小学英语老师,要想让自己的课堂高效,就要在充分了解学情的基础上,激发英语学习兴趣,打造高效的小学英语课堂。
一、游戏法
把英语与游戏结合起来了,体现了新课标“玩中学”的教学理念。从生理和心理方面分析,低年级学生天玩, 特别喜爱做游戏。游戏可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游戏中,学生更愿意跟着老师开口说英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最终克服胆怯心理,上课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因此,教师在平时上课时,可以经常穿插一些英语小游戏,让每个学生都乐在其中。常见的英语小游戏如下:单词接龙游戏,字母找伙伴游戏等等。小学低年级学生刚接触英语,因此,教师可从一些简单的游戏入手,注重学生对基本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如Hide and seek, High and low等等。笔者上课时设计的一个句型小游戏,学生颇感兴趣。如需巩固操练句型Is this…? Yes, it is./No, it isn’t.时,教师可让一蒙住眼睛的小朋友从一组卡片中抽取一张,双手举在头顶,让全班都看见,接着让这一学生用Is this…?猜猜自己手里拿的是什么卡片,如果猜对,则全班说Yes, it is. 若没猜对,则全班说No, It isn’t. 小朋友蒙住眼睛后,会产生异常好奇的想法,他们很想知道自己手里拿的到底是什么,为此,大家都会为了做这一蒙眼人而用心的记住Is this…?的发音。其次,这个游戏中的回答部分都是由全班学生一起配合完成,学生在愉快的游戏中,不仅对Yes, it is/No, it isn’t.的意思理解到位,且能通过无意识的反复操练,真正做到会说,且应用自如。
二、 歌曲法
低年级学生感官能力特别敏锐,对音乐兴趣浓厚。儿歌清脆悦耳,朗朗上口,老师若将英语句子以歌曲的形式教授给学生,他们很快就能上口,且语音语调都会随着歌曲的节拍而自动调整。笔者对歌曲法感受颇为深刻,在多次发现教授儿歌时,学生兴致高涨,因此,后来笔者经常改变学过的儿歌中的歌词来教授新授单词,学生更能接受。为了进一步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在开学的时候便承诺会给他们举办一场英语唱歌比赛,学生听后兴奋不已。英语歌的歌词源于课文中的重要句型及重点单词,学生为了能读准歌词,每天上课都会认认真真的听老师讲课,回家后也能自觉的听录音,模仿录音人的语音与语调,久而久之,学生已在兴趣的不断刺激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对他们以后的学习会有莫大的帮助。
三、竞争法
根据低年级学生好胜好强的心理,应多设计一些竞赛类活动。笔者班级里每次默写正确率很高,其秘诀就在于合理运用竞争法。笔者v 在教室前贴上一张班级名字列表,若学生默写全对,则老师会帮他加上2分;若学生默写比上次进步了,则老师也会帮他加上1分,以示鼓励,学期末老师将每个人的分数进行统计,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进步奖等。看到别人的分数一天天在增加,天性好胜的小学生不免会产生羡慕之情,他们也想争夺名次,获得奖品。我之所以添加进步奖是专门给后进生准备的。后进生学习比别人落后很多,平时也很少受到老师的表扬,极度自卑可想而知,而我设定的这个进步奖给予他们一丝上进的动力,他们不用为遥不可及的大奖而陷入失落之中,相反,可以退而求次。这样每个学生回家都会不由自主地认真背单词,长此以往,学生记忆单词效果较佳。在平时上课时,老师也会让小组间进行读书竞争,如竞赛前老师会在黑板上画四个大圈,代表四个小组,若小组成员读的整齐响亮且语音语调抑扬顿挫,就奖励那个小组一个笑脸。每个孩子都渴望获得成功的感受,他们荣誉感特强,为此他们都会坐的笔直笔直的,端正的拿着书本,用轻快响亮的歌喉,唱响校园。在竞争气氛中,每个学生精神饱满,你追我赶,兴趣盎然。
一、引言
人类正在迈入以创新为核心的新时代,创新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灵魂和根本动力,在短期内能够决定一个群体甚至是一个国家的成败。我国也正逐步进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而在这个新时代下拥有和加强学习方法攸关创新的成败。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人生是有限的,但知识是无限的,毫无目的地追求无限的知识,必然失败。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如果只死记硬背不思考,就一无所获;而只空洞的思考而不去请教学习,那就只有疑惑,在追寻真理的坎坷中,在这个创新的大时代下,唯有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创造性地学习,拥有学习的智慧,才可翻山越岭,成为时代的骄子。就如康德所说,科学是知识的有机结合,智慧是人生的有机融合。在传统工作方法下,无论学生多么聪明,也学不完人类所有的知识,甚至连局限于专业知识都九牛一毛。人生短暂,大学光阴也只四年,能否培养学生拥有把已学的、未学的知识进行有机结合的能力至关重要,能否培养学生拥有大道至简的能力也至关重要。创新需要灵感,是一个多变量和不确定的过程,需要在知识获取、组装的方式和方法上不断优化改进,而学生能否在信息工厂、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支持下快速组成有效的知识,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完成创新、达成目标,这与智慧学习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二、国内外高校学生工作模式特点
“智慧学习”和传统学习不同,是一种基于信息化、全球化和协同创新与知识融合的全新学习方法。国内很多大学的学生管理模式,都是禁锢的老旧的,只是培养工具的场所,或者是培养没有思想的“天才”。我们的教育体制,管理学生的方式方法成了一种义务式的教育和公益性的教育,但是实际上我们忘却了我们最应该给予学生的是思想的翅膀和学习的智慧,有了这些,我们的“天之骄子”才不会在市场的惊涛骇浪之中沉沦下来。福建师范大学,近年来采取“走动式”学生工作模式。管理用“以人为本”为核心,采用情感管理、现场管理、互动管理等方式,让辅导员主动地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来,了解学生各个方面的闪光点,就此发掘学生们的潜能;赣南师范学院的学生工作的模式是一种“课程化”的模式,通过辅导员上课的方式,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让辅导员的工作更加人文性、普及性,并且体现了公平和效率。在新的时代国内外很多大学还结合新媒体,微时代等新兴传媒来和学生进行多层次的交流和沟通,在各个角度和方面来了解学生,熟悉学生,更好发掘学生们闪光点,让他们成为社会国家的可用之才。学生工作的模式很多,各有优势,但是在这个崇尚创新的大时代下,斯坦福大学却为我们展现了“智慧学习”的新思路、新方法。斯坦福大学可持续发展和全球竞争力中心通过实践,成功地用“智慧学习”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学习者。一位中国国内本科生,经“智慧学习”训练后短短半年发表了多篇高质量的“智慧制造”论文。而对比国内的“填压式”的教育方式,不仅在人才及科技成果的数量上较低效,而且在学习的思维方式上处于落后禁锢的水平。如何改变我们的学生工作模式,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成为“创新人才”,培养学生对于知识结构的正确思维方式,让学生适应这个创新的大时代,是我们要思考和反思的。
三、创新智慧学习的工作模式
带着对历史和现实的科学审视与把握,提出培养学生智慧学习的概念和方法正当其时。创新智慧学习的工作模式框图如下所示。1.对于学生进行“智慧学习”的培养,首先从思维上改观学生的传统依赖、禁锢的思想,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上变得“独立”,变得“开放”。面对问题,我可以不懂,但不代表我的团队不懂;我可以没有导师,但不代表我的团队没有导师;我可以在一个角落,但我却能拥有世界!让学生们对于知识拥有一种初生牛犊的精神,却又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生的思维方式改变了,对于新鲜事物和问题的看法和角度就会潜移默化的改变,我们不能苛求学生的思想观念一下子变得智慧,变得优秀,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需要一点一点地改变,改变他们几十年学习的习惯,和让他们学会良好高效的运用信息集成化的工具和方法。2.拥有了“独立、开放”的学习思维,我们要帮助学生打破现有“口口相传”的低效老旧的培育方式,打破现在填压式的学习和被动的学习,让学生的学习有发展性、持续性。力求他们全面发展,学习上不偏科,同时对于德智体美劳也要兼顾培养。当然,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更要尊重他们的特长、兴趣,重点发展,统筹兼顾,让学生高效持续的学习。3.我们要对于学生的培养还要立足于对他们的学习保证具有广泛的引领性、跨越的系统性、自身的进化性。智慧学习必须始终保持在当代知识的前沿,只有这样才可以掌握先进的研究方法和工具,为整合和升华提供了保证;而跨域学科的知识覆盖范围和深度是智慧学习的重中之重,学生们对于知识的摄入量越大,对于知识的涉猎面越广,其学习的效率才会越高;在不断地学习思考中,要要求学生保持自身的不断进步,这样才能更好地使自己适合社会和知识的进步。4.在拥有了广泛知识的基础上,我们还要培养教会学生们在庞大的信息网中,高效准确地提取、加工、整合知识的能力和技巧,在学生自己的脑海里形成了一个系统的“加工流水线”,从知识的学习获取,到整合加工,再到最后的制造成型,清晰又准确的,完成任务,解决问题。这样,学生们不仅能拥有正确良好的学习习惯,也可以在成果上获得更多的突破和成就。5.辅导员需要在学生的“智慧学习”中把好关,一方面在知识学术上,保证他们的先进性、前沿性,准确性,为他们提供展翅高飞的知识燃料及宝贵的经验指导;另一方面,在思想方式上,要保证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飞奔而驰,不受外来事物的干扰和影响。
四、创新智慧学习的实践方法
一、理念:可持续发展观念不可或缺
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地理课程突出当今社会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和发展问题,阐明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毋庸置疑,新课标将“可持续发展观”作为培养学生的观念之一,是有其深厚的时代背景的。因为可持续发展教育既是知识教育,也是思想观念的教育。正如帕克・帕默尔所说:“如果一位学生在完成教育时变成一个只会接收信息的内存,这位学生已经受骗了。”作为地理教师,不仅仅要关注地理知识的生成,更要注重是否在学生的心田上种下了可持续发展观的种子。
例如,关于水污染,关于自然资源,教师决不能止步于知识传授这一层面,要充分利用投影、图片、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向学生展示收集来的有关图片和信息资料,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去作细微的甄别、诊断和梳理,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人与自然不协调造成的可怕后果。可结合实际事例和问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如“防止水污染有哪些措施”,“如何开发利用本地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等等。如果地理教学给予学生的不只是感官上的,更是心灵里的、精神上的,那这样的课堂和教学必将是厚重的、立体的,也是以往常规课教学所不能企及的。
二、方法:多样性教学方法不可或缺
地理教学不像语文教学,没有生动的故事情节,但这并不意味着地理课堂就是沉闷单调的。教师应充分利用挂图、辩论、参观等多种方式,激活学生、打开学生、提升学生,让学生的已有经验,情感、思维能够在更大的层面被打开。
例如,可以用问题解决的方式进行经纬网内容的教学,将学习内容转化为类似“设计出行路线进行救援”的任务,提出完成任务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通过理解、分析,解决这些“问题”。还比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众多的人口》的教学中,可以开展辩论活动,围绕“人口多好,还是人口少好”,“住乡村好,还是住城市好”等辩题组织辩论,以此归纳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自主学习法、整合热点法、构建知识树等方式方法都值得大胆一试。正如余光中所说,“教师教学应该‘左右逢源’,不该被规范绑得死死的。”地理教师就应该千方百计,让孩子在习得知识的同时,收获方法、智慧和情感。
三、情境:体验活动不可或缺
课堂教学是否有最动情的触点,关键在于一种好的氛围。好的课堂与适宜的情境密不可分,能够紧紧吸引学生眼球的课堂离不开这样一些因素的参与:教师的机智幽默,情境的绚丽多姿,神态、眼界、情感等方面的全面渗透和影响……
比如,在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天气和气候》的教学中,可以开展参观、观测、体验等活动,参观当地的气象台(站)或大气环境监测站,使用测量仪器,观测气温、降水和风向,收看(听)和记录天气预报内容,模拟预报天气。
还比如,用乒乓球上绘制经纬网,绘制家庭的平面图,绘制生活小区的平面图,体验生活中辨认方向的方法,比如树冠、年轮、房屋朝向,尝试办一期地理小报,对家乡土地调查。如家乡附近河流(或湖泊、池塘)的水质,近年来有什么变化?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是什么?这些变化对周围环境有什么影响?为了保护河流(或湖泊、池塘)的水质,防治污染,提出自己的建议等等。
总之,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在理念、方法、情境方面更加灵活,更加大气,更加科学,引导学生留心身边地理环境的变化,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发现地理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真正学到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自己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1.注意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教学活动很好开展的保证。如果学生拥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那就说明学生拥有了自主学习的动力,不会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中,学生拥有的学习兴趣越大,说明学生的学习动力越大,教学活动也将会更好地开展。所以,有趣的事例、形象的语言、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对于政治教学课堂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这样的课堂能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很好的激发,可以让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的状态,只有这样的课堂才能让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地提高。
2.通过比较,寻找异同,找出事物内在的联系
比较法的运用,能够让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启发,使学生更好地弄清相关联内容之间的联系,从而更准确地加以运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对国内和国外的文化进行比较和分析,弄清楚哪些传统文化是比较优秀的,即不仅能让我们继承和发挥,而且是值得外国人学习的,以及弄清哪些属于封建糟粕,应该是在当代被摒弃的,通过这样的比较来培养与提高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
3.抓住政治学科自身所拥有的特点
认识到政治学科的个性,找到真正适合政治教学的方法。然而,许多教学活动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应该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真正地把握政治学科的特点,并且注重学生学习知识的统一,使政治教学的教育实效性得到提高。不仅如此,政治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让学生形成自励、自制的好习惯。
二、课前预习
预习的时候,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能动性,找出本课主要要讲的几个大问题,每个大问题下设有几个小问题,即要分清文章的层次。对知识进行筛选:哪些自己能看懂,哪些不懂,那么上课听讲时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听课时专心听讲,积极思考,综合运用多种感官的作用,做到眼到、耳到、手到、心到、口到,切忌单纯地听、单纯地写。所谓眼到,就是要注意老师的演示和板书;耳到,就是要注意听老师讲的每一句话,包括一些具体的事例,要声声入耳;手到,就是要在听与看的同时记重点笔记;心到、口到,就是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做出积极回答。
三、处理好自主与引导的关系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的自主意识增强、知识面拓宽,课堂上更有主见、更为积极地表现自己。这与教材编写“注重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鼓励学生自主进行价值判断,克服说教式成人倾向”的要求相吻合。那么,自主学习是否就是听任学生自学呢?肯定不是。课堂教学的整合,比如:学生究竟需要获取哪些信息,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获取来的信息在课堂教学中将会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如何对材料进行选择、分析与综合等都离不开教师的积极引导。如果教师引导不当或不去引导,只是让学生将收集的所有信息都纳入课堂的话,那就会喧宾夺主、牵强附会,达不到预计的目标。同时,要充分发挥教师这一重要的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确实需要教师去讲解的,必须要由教师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方法去讲授。
四、在政治教学中的心得体会
1.网络资源是个不可忽略的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在备课时通过网络与世界各地的同行交流,交换各自的教学心得。此外,多媒体的适当运用也能让学生的兴趣得到充分调动,让教学变得更加生动与形象。这样,不但让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激发,并且使学生更好地参与了教学过程。通过这样的方法,学生也能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是激发思维的起点和动力
在政治教学过程中,政治教师应该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列举出现实的生活材料,这样可以引导学生去讨论,而且可以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述自己的见解,让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得到提高。在课堂的教学中,只有通过学生的充分参与,才能够让学生思维产生碰撞,才能够激发学生的智慧,充分发挥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才能为学生以后自主探究性的学习做好准备。教师可以按照教学任务,根据自身的教学方式与原则,开展生动的课堂活动,让课堂活动来引出学习的问题,让问题启发学生去探究和发现。
3.教学方式和方法转变
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方法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理念不转变,方式、方法转变就没有了方向,没有了基础;方式、方法不转变,理念转变就失去了归宿,失去了落脚点。传统的政治课教学方法基本上是教师滔滔不绝地讲满45分钟,不留给学生充分的主动学习和消化时间,这种教学方式导致的直接结果就是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从而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其实,这种陈旧的教学方法是与“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重知识灌输、轻养成教育,重群体教育、轻个体教育,重课堂教育、轻社会实践,重学校教育、轻社会教育”的应试教育理念相适应的。
艺术样式往往受制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是人类智慧的具体体现。从早期的艺术形态岩画、彩陶、青铜艺术,到后来的帛画、国画、油画、版画、摄影艺术等,都展示了该时期科技发展水平与人类艺术追求的完美结和。21世纪,艺术的数字化构成了设计艺术和美术变革的主流发展趋势,涉及设计艺术类的各个专业,其最终的设计成果都已经完全依靠计算机制作和打印出来,例如室内设计、工业产品造型设计、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效果图和施工图纸;多媒体设计艺术专业中的影视、动画和网页设计,从设计到制作,再到最后的传播,全部都实现了数字化。
设计艺术是实用性的艺术,它是建立在应用的基础之上的。数字艺术迅速发展,尤其是在美国、日本、韩国,数字科技发展最快,数字艺术的广泛的普及和应用,使得美国好莱坞的数码大片、日本的卡通动漫、韩国的电脑游戏等,已经形成了他们国家文化经济的强大产业,也成为了他们国家和民族时代文化的象征。要振兴文化市场,使艺术国际化,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数码化似乎已经迫在眉睫。
数码绘画是传统艺术和现代科技相结合的产物,是一门综合性的新的设计艺术门类,因此数码绘画不仅需要传统绘画中所具备的专业造型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还需要具备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和学科的知识,如图形图像文件的输入和输出技术、数码照相与成像技术、网络应用知识、音频视频和多媒体应用技术等。
一、数码化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优势分析
在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植入数码技术,是顺应数字化艺术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通过数码化的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使得学生更早的接触和熟悉设计软件,为以后的设计应用教学工作做铺垫。“学会软件就会设计”这个观念,在大多数学生中存在着,这是对软件数码产品的无知造成的。而事实上,电脑软件只不过相当于“笔、墨、纸、砚”,仅仅是思维表现的工具而已。对刚入学的学生在基础教学中植入数码技术,通过接触设计软件和运用设计软件的部分功能完成设计基础教学任务,打破设计软件的神秘感,树立正确的数码设计观念,便于学生更好地从笔和纸转型到运用数码产品进行设计思维表现和制作。
在数码化的基础教学中,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码设计色彩观。通过长期的传统绘画考入艺术院校的学生,对颜料和纸张的色彩已经有了较深的认识,而对于数码化的艺术设计来讲,颜料的色彩观念,只是对色彩有了启蒙的认识,而电脑色彩知识和印刷输出的色彩知识,才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应该深入学习和研究的内容。因此,在艺术设计的基础教学中植入数码绘画,在数码绘画中学习数码色彩的相关知识,培养数码色彩感觉,为艺术设计中的色彩设计应用做准备。
二、数码绘画植入艺术设计基础教学的方法
1、加入数码绘画的工具、技法、色彩知识的讲解
Photoshop和Painter是两款主流的图像编辑软件。其中Painter是国外数字艺术家最常用的绘画软件。绘画软件之于纸和笔,电脑色彩之于传统绘画颜料,设计艺术基础教学中植入数码绘画,无论是在相关知识掌握上,还是在技术操作应用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设计艺术专业的学生具备更加全面的知识和技能。在数码绘画教学中要求学生分析打印输出偏色原因并将其故障排除掉,远比学生在传统绘画中解决统一色调要复杂得多;而认识区分色粉笔和水彩比的绘画特性,则远比在IBM PC或Macintosh电脑系统中选择和设置数字化感应笔的感应级数、最大读取高度和速率等技术参数要简单得多。因此,在基础教学中,扩充了理论讲授的时间和内容。讲授的内容涉及电脑绘画的基本知识、软件的绘画操作应用部分和电脑色彩特性和印刷输出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数字绘画设备与制作的讲述,使学生了解数字绘画制作的全过程,并对数字输入、输出设备有感性认识,同时介绍国外相关设备的发展情况。
由于绘画软件中的画笔工具繁多,和数字化压感笔的不同参数设置结合后,有产生新的笔刷效果,因此,在数码绘画理论讲述时,应介入固定参数的绘画教学,但在教学要求上,只作为参考和借鉴,鼓励进行各种笔刷的结合应用探索。
2、在临摹中转变绘画思维观念
和任何艺术学习一样,数码绘画也要从临摹优秀绘画作品开始。要求学生使用数字设备临摹现代绘画作品,避免学生把电脑当作纯工具使用,在临摹作品中体验各种现代绘画风格,感受各种绘画的情绪表现,让学生体会电脑同样可以成为抒发艺术家情感的载体。优秀绘画作品的选择,应有倾向性,或临摹结构,通过表现结构的过程感受软件中的各种画笔以及各个工具的操作应用;或临摹色彩,通过笔刷的不透明度和吸管工具,感受和发现电脑光电显色的微妙色彩;或临摹光影,在直观的调色盘中设计优雅的灰级。总之,在教学中,要明确临摹每一张图画的针对知识点和训练的目的性,清楚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阶段性临摹结束,每位同学要根据自己临摹的作业做阶段总结,在讨论中,共同转变传统绘画的思维观念。
围绕艺术设计基础教学中的临摹,还要介入重复法、涂鸦法、命题创作法等。重复法,巩固和熟练绘画操作技巧,彻底领会绘画内涵;涂鸦法,在无意识的绘画中,单纯的感受数码绘画的独特之美;命题创作法,是根据限定要求进行创作,目的在于鼓励,鼓励学生创造出具有自己风格和个性的作品。通过层层推进,张弛有度地进行教学任务的布置,逐步在基础教学中形成设计专业独有的绘画思维观念。大量尝试和研究各种绘画风格是数字绘画课的优势。利用数字技术方便快捷的特点,学生可以进行大量的绘画语言探索。因此教师要注意开拓学生视野,尊重学生个性,鼓励学生进行学习研究,将研究成果带入其他画种的学习和创作中去。
3、灵活运用软件中的各种工具
既然是利用现代化技术的数码绘画,就要区别于传统绘画,使绘画更便利,绘画效果更多样,因此,数码绘画可以不必像传统绘画那样从头到尾一笔一笔的涂抹,而可以有效的运用各种笔刷、加深减淡工具、图层的叠加方式、混合模式和不透明度、特效等等。在对数码绘的方法掌握之后,还可以自己创建合适的笔刷,以方便对不同材质进行绘画表现。但是,在数码绘画教学之初,应该有效的引导和控制学生对各种特效的应用,以避免学生因沉迷与电脑绘画特效,而怠于数码绘画的练习,避免把作品画成装饰画或特效摄影,强调数字绘画的绘画性,强调绘画语言的探索,注重作品情感的表现。
4、数码绘画的学习不能完全放弃传统绘画
第二,要根据会计领域的新发展,设置合理的相关课程。我们可以吸纳国外一些先进的会计理念和新颖的会计制度,结合我国会计行业的实际,深入研究经营风险与会计风险。我们可以开设一些专业讲座来完成这些内容的学习。
第三,会计教学不是一门单纯的教学,它要结合各种资讯科技,还要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以及统计分析等领域相结合,以更加符合务实。
二、改革教学模式
会计教学模式的改革,应改变以往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要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学习需求为出发点,对教授与学习进行探索。在会计课程开始教授前,要给学生留给足够的时间对会计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在授课时应注重实例教学。当学生学习到一定程度后,应让学生进行实际的业务处理与分析,并作出书面和口头报告。若做书面和口头报告的效果不理想,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节假日多多实习,熟悉会计人员相关工作要求,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这样学生的学习过程就变成一种自发式学习,而不是被动式接受学习。
三、注重案例教学,提高会计教学质量
国际上广泛采用案例教学,它是一种具有启发性,能够开发学生智力,并提高学生决策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新型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改善学生被动、消极地接受知识的现状,激发学生探求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能力,并能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学生的思维空间得以扩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案例设计的好坏决定案例教学的质量,要使用与当前现实客观情况有紧密联系的案例,特别要增加税制的内容,如增值税、所得税等方面的案例。
如果学生能够主动学习,传授知识的任务将事半功倍。如在教《大家一起来分类》时,有意识的设计让学生参与的方法。导入新课后,老师向大家请教:体育老师想把我们班的同学分成两组进行体操训练,可以怎样分呢?学生顿时来了精神,有的说“男生一组,女生一组”,有的说“穿裙子的一组,穿裤子的一组”……。这样一来,连上课跑神的同学也饶有兴趣起来。结果教师按大家都赞同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分一分,效果就很好。
2.提示方法
运用良好的教法,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学习过程,会对学生掌握学法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学时,可以将学法理出直接告诉学生,使学生练习有方向,学习有方法。
首先,注重抓提示的“火候”,即激发掌握学法的兴趣。其次,注意从学习成功的学生经验中筛选,让他们“说方法”,提供榜样,让学生互学方法,使学生随时随地、多种途径地明确学法。再次,抓学习中的薄弱环节,以重点指导。如学生在应用题审题上,对题意的理解往往停留在直接理解或机械理解上,常不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题意。如“一件上衣36元,是一双袜子的9倍,一双袜子多少钱?”这道题有哪些条件,学生总说“①上衣36元,②是一双袜子的9倍”。这里学生对第二个条件的回答不能进一步地反映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说明学生没能完全领会题意。如果在这里匆匆而过,久而久之,则不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而会滋长学生思维的惰性。如教师能引导学生通过逆向思维的讨论,明确第二个条件应该是:一件上衣的价钱是一双袜子价钱的9倍,会使学生的理解很快加深。这样,学生不但知道了如何选择得当思维的角度,还是以后学习中重要的思维方法。
3.比较、迁移的方法
对于类似的教学内容,可以采用比较、迁移的方法。如讲解竖式计算整数乘、除法(两、三位数乘除一位数)。两位数乘除一位数重点讲解、分析,学习三位数乘除一位数时边学习学回忆计算方法。前者采取的指导尽可能详细,以便学生摸到计算要领,掌握方法,而在后者的教学中适当放手,发挥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这样,学法指导的目的:“教是为了不教”就达到了。学生在比较、迁移的过程中其实就是自学、积累知识的过程,学法指导就在其中。
4.总结评价,实现学法的内化
引导学生互相比较、评价,才能辨别方法的优劣,以利扬长避短,完善学法;引导归纳总结,才利于学法示范化。在教学过程中常启发学生发现了好的方法,及时提倡;遇到不当的学法,及时纠正。每节课结束后对知识进行总结的时,对学习方法也回顾归纳。把零散的,点滴的学法总结起来,组建示范性的学法系列,让学生逐渐内化为自己的学习习惯乃至学习品质。
此外,在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学的过程中,还要着重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如阅读课本、动脑多思、完成作业、准确表达、课外学习等习惯,以提高学习效率。
(1)课本阅读的培养
数学也要阅读。按阶段分别要求,低年级数学课本的阅读:①先讲解后阅读。低年级学生识字不多,阅读能力有限,宜先采取直观演示结合讲解,然后叫学生看书,理解书上的图解及叙述意义;②边看边读边指导;③渗透下节课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预习,同时每教完一个新知识,就让学生练习一下。
中年级数学课本的阅读:①边讲解边读书;②边读书边思考。
高年级数学课本的阅读:①预习教材;②课堂指导,解答疑惑。
(2)计算能力的培养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无论是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在计算中都存在相同的问题,如抄错数字、看错符号、丢小数点、顺序颠倒等,尤其到高年级,计算过程复杂,稍不细心,就前功尽弃。
第一,抓好计算教学课。明算理,知算法,爱计算,是教学过程追求的目标。对学生在课堂出现的错误及倾向进行合作探讨,追根寻源,使学生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
第二,开展活动竞赛,提高计算能力。针对学生好胜心强的特点,组织口算比赛,可将比赛分为基础计算和提高计算两部分,形成点面相互促进的格局。在选拔训练的过程中,学生的竞争意识得到了较大的释放,能力得到了较有效的发展。这种方式很合学生胃口,对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计算兴趣,都是一个不错的形式。
(3)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问题的解决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在课堂上,可以推广了“一读、二找、三说、四算”的方法。
一读:就是不论什么形式的题目,首先组织认真读题,且读题的方式多样。通过读题尽量将计算的实际意义揭示出来。并要求学生做到关键词语重读。
二找:找数量关系,并用图表、线段图表示;对难以用图表示的题目,则要求在已知条件和要解决的问题下面画线。
三说:说说自己解题思路或解答步骤。在进行中由易到难,结合学生实际,鼓励学生说出疑问。
四算:即着手解答,同时对错误原因展开讨论。
(4)查错习惯的培养
很多学生做题后都不愿验证,对此应着力对学生的进行查错习惯的指导。
如何牢牢地记住单词可以从英语词根、词缀音、形、义等方面进行联想记忆,从而使英语单词的识记变得事半功倍,趣味盎然。
笔者根据教学经验汇总一下几点:
一、改变学者的观念
当然,世上最难的就是把自己的思想强制灌输给别人。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要这样做到!要将英语学习的意义,通过语言或者其他方式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认识到英语是我们的第二母语,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英语真的很重要、很刻不容缓。
二、重视学习方法
本人并不推荐学生过分依赖单词记忆法,因为单词成千上万,任何一种记忆方法,只适用一部分单词,而不是全部。当然,我并不否认有一些单词还是很适合的。我的观点就是让学生能自己学会独立思考,从中找到一种专属于自己的记忆方法:比如有些人为了提高自己的记忆速度采取的记扑克牌的方法,我不得不说此人很聪明。
(1)改变传统的词汇教学模式,如:跟读、自读、纠错、记忆。现代科技化的教学手段为学好英语提供基础。如:多媒体教学设备,让枯燥无味的词汇教学更能生动有趣。精心制作词汇教学课程备案、flas英语等都能增强视听效果,刺激学生感官,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状态记住单词。教授单词时,除了要求意清、音准外,我们还要特别注意分析词形,让学生理解单词内在、外在的联系的基础上进行记忆会事半功倍。所说的联系包括词形、词义、读音等多方面的联系。如:在教“成功地”一词时,我们可以采用这样的扩展形式:suc+cess=success(n)——successful(adj。)——successfully(adv)这样的分析使学生更加容易记忆。
(2)集成记忆法、构词分析法
集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合成一个新词。如:football n. 足球(foot是脚,ball是球;football是用脚踢得球称为足球)、 someone ad.在线翻译(some某,one一,合起来就是将来的某一个时候英语称为someone)等集成记忆法简单又快速。
如果利用词缀、词根、对英语单词的构词进行分析,这样单词就会既好认又好记,词义一清二楚。经常用到的后缀有名词后缀、形容词后缀、动词后缀、副词后缀四种形式。后缀的表示方式是在字母或字母组合前面加附一短横,如-er。中缀是在单词里起到了连接的作用。如:①invisible a. 看不见的(前缀in-不,词根vis看,形容词后缀-ible可…的;②不可能被看见的)、 television n.电视机(词根tele远,词根vis看,-ion名词后缀;通过电由远处传来能够观看的图像)。只要是都能用词根和词缀记忆的单词,读者可以在耳濡目染的过程中牢记那些难以掌握的词根和词缀。
(3)英汉记忆法
有的汉语拼音的字母与英文的字母有相同的。使某些汉字的拼音字母组合与一些英语单词的英文字母组合恰好相同。若利用汉语拼音为中介与英语单词进行奇特联想,就能既快又牢地记住英语单词。汉语里有异音异义的同形字,英语里有异音异义的同形词,可以说是一种特殊的“汉英同形字词记忆法“。如:pin 别针,针织(针织品〈pin〉)、 song 歌曲(送〈song〉你一首歌)。
对于那些较长的单词怎么记忆呢?首先要仔细观察其词形特征,其次是分解自己所熟悉的英文字母和汉语拼音、单词、拼音字母或拼音的首字母,最后用奇特联想法串起来,就会造成了深刻印象,就能达到推陈出新、快速记忆单词的目的。如:①earnest 诚恳的,(人们,耳朵〈ear〉中有巢〈nest〉)②career n.职业(家长都关心〈care),儿〈er〉子的职业)③panda n. 熊猫(熊猫盼〈pan〉望长大〈da〉)
(4)近义词记忆法
在英语词汇中有很多的同音词、近音词、近形词,它们之间几乎没有什么差异,使我们在学习过程中,一不留心就会很容易的出现错误。因而,在识记这些单词的时候,我们可从自己曾经学过的词汇中找出相同音词、近音词、近形词,要重点留意它们之间的不同之处,进行辨别对比,就不会对单词的记忆出现似是而非的情况了。如:①path n. 小路,小径(近音词)经过(pass)小路(path)②flood n. 洪水,水灾(同尾词)洪水(flood)之中,木头(wood)漂流 ③. lung n. 肺(近形词)狼(lang)心狗肺(lung) ④ van n. 有篷载重汽车,运货车(近形词)运货(van)上是盐(yan)袋 。
在学习的过程中英语词汇记忆的方法很多,还有歌曲记忆法、词形颠倒法等,但是我们要善于发现总结出适合自己的一套记忆方法。有助于快速掌握基础知识,提升英语水平更上一层楼。
小结
职业学校的英语学习,要坚持培养学生的词汇学习的习惯和方法,培养学生学习英语词汇的积极性,采用并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从而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并从学习观念改变,提高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让学生学会营造自我的英语环境。
小学数学教育给孩子带来的决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智慧和能力。“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 [2]。我想这里的“教什么”不仅是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数学的思想、方法、能力、素养。数学思想方法是以具体数学内容为载体,又高于具体数学内容的一种指导思想和普遍适用的方法。所谓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与内容的本质认识,它直接支配着数学的实践活动。所谓数学方法, 是指某一数学活动过程的途径、程、手段,它具有过程性、层次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也是数学学科区别于其他学科最鲜明的标志。我国建国以来的小学数学相关的标准和规定,从1950年的《小学算术课程暂行标准(草案)》到1986年的《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再到今天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1]是一部部描述重视数学思想,开发学生智慧主张轨迹的教育史。在新课标中数学思想做为十大核心概念被提到了从未有过的高度,小学数学知识教学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很多,新的课程标准认为基本的数学思想有三类:抽象、推理和模型思想。培养学生基本数学思想、积淀学生的数学素养、启迪学生智慧是小学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目标。
下面,本人以人教版教材为例,立足于一线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探究基于数学思想的智慧教学的策略和方法一二,探讨如何构建思想、厚实、智慧的新型数学教学景观。
一、着眼数学思想 智慧预设学案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有利于深刻地理解数学的内容和知识体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有利于教师以较高的观点分析处理小学教材。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数学思想方法似一张无形的网分布于数学知识的每一个章节,由点成线,连线成面。智慧预设学案就要是根据教学目标,在分析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充分的挖掘数学思想,有效地渗透在数学教学的环节之中,形成教与学的预案。如小学一年级《6、7的认识》中教材呈现了六名小朋友和一位老师做卫生的情景图,情景图下面左边是六位小朋友的头像六个小圆片数字“6”六根小棒;右边是六位小朋友的头像加一位老师的头像七个小圆片数字“7”提示用7根小棒摆,教材的设计从实际情景引入,选择信息图片数学符号解释符号,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横向数学化地过程。教师要读懂教材,在充分挖掘教材的基础上利用教材,渗透相应的符号化思想、让孩子经历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有些数学教师特别是新教师,在解读教材时不能很好的参透教材的意图,随意的简单化,造成了孩子表面上学会了,但隐性的能力和智力得不到很好的启迪和开发。
王永老师提出“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教材中呈现的是由横向数学化,并通过让学生数,填写表格来认识长方体的各种特征。能否改变一种思路,由概念出发,通过演绎和推理,认识长方体的各部分特征(12条棱,分3组,每组4条;8个顶点)?”如果能在横向数学化的同时,进行纵向数学化的渗透,在学生观察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由发现长方体是由6个长方形围成的图形,这6个长方形两两相连,形成共同的边即棱,因此24条边演变成12条棱,3个长方形有一个共同的顶点,也就24个顶点变成8个顶点。这是不是能让我们的数学多了一笔绚丽的思维色彩,更有数学味!
综合上述两例,在教学前,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取舍,特别是关注和解读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凸显基础知识与基本能力的加工预设,使三者有机结合,适合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性格特征;彰显数学思想的预设、加工与提炼。使得整个课堂教学厚实而灵动、凸显数学味的、有利于智慧的启迪。
二、关注数学思想 智慧驾驭课堂
具有浓郁数学思想的数学课堂是学生智慧生长的良田沃土。以数学思想为主线的智慧地教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恰当适时地运用类比联想,给出生动的陈述;科学组织课堂活动并注重引导数学知识和活动经验的总结和提升以利于学生进行抽象和推理;启发学生灵活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以促进学生进行有效建模;创造科学、艺术、高效、充满张力与活力的课堂,与学生进行智慧互动。
1.有机渗透数学思想 启迪智慧
南京师范大学数科院教授刘云章教授认为:“不讲数学思想方法的课,不是好课。”“重视对数学思想方法的领悟将能唤起数学学习者潜在的数学天赋,提高其数学素养,从而提高学习效益和质量。”教学中重视数学思想方法,就相当于抓住了小学数学知识的精髓.小学数学每一堂课中,要不失时机地依据教学内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与学习规律,将数学思想和数学知识有机的融为一体,有效的进行渗透性教学 ,启迪智慧,积淀数学素养,以实现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
如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方程》这节课中,有一位教师设计了一下教学内容。首先出示
(1)课件出示例1图,你能根据这幅图列一个方程吗?学生列出:χ+3=9
(2)让学生在练习本上用画天平图来表示这幅图。
(3)反馈: (学生用小正方形来代表皮球,天平左边摆χ加3个正方形,右边摆9个正方形,天平两边平衡。)
师:要得出χ的值,在天平上应如何操作?(①一个一个拿掉的,两边各拿掉3个正方形,这样天平的左边只有χ,右边是6个小正方形,这样就得到了χ的值。②从天平左右两边同时拿走3个正方形,也能知道χ是多少)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图中表示出来。
(4)让学生把图上意思在方程中表示出来?独立练。反馈
引导学生说理由。
(5) 比较这两种方法你更喜欢哪种方法?
(6) 解方程要注意什么呢?(①要先在左上角写上解。②解方程的过程每一步都是等式,而且等号要对齐。③要判断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应该验算。)
(7)自学课本第58页,自己在课堂练习本上尝试进行验算。
以上教学片断一改过去方程教学的传统教法,重视由算理到算法的抽象和概括过程,让学生立足于数形结合,自己探索,自主发现,让学生经历了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化到对比、优化的过程,渗透了模型思想(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抽象思想(优化思想)等的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充分体现了教师的智慧,也实现了智慧的启迪。
2.彰显数学思想地设问 点燃智慧
智慧课堂中教师的提问应是引发学生剥丝入茧,进行深层次思考的桥梁;是激发学生碰撞思维,点燃智慧火花的添加剂。不同于一般的数学设问的智慧型设问应是针对学习方法与思维方法的引导,如怎样从数学的角度去提取信息、提出问题;怎样进行迁移,利用旧知学习新知;怎样把复杂问题转化成简单的问题;面对问题如何分析,面对困难如何解决,促进学生辨析、帮助建模、提升思考、培养能力。上述案例《解决问题》在课后练习时通过以下三个追问帮助孩子建立解决问题的模型,渗透模型思想。“第1个4是谁?第2个4是谁?问题求什么?”
“我们要求的是哪一部分
要求这一部分也是先求……”
“要解决问题你用了几步?(两步)第一步求?第二步求?
之后在练习中不断的通过设计了这样教师引导的问题帮助孩子进行建模:问题:
(1)“该怎么求,先求什么?”(2)“为什么先求 ?”(3)这里的 “ ”这像例题中的 ?
有效的提问步步为营,彰显了教师引导建模的数学思想;有效渗透了对解决问题思考方法的巩固和深化,充分的体现了教师独到的教育智慧。
再如小学五年级《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在学生初步的探索认识了长方体后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如果想制作一个长方体框架需要什么材料?至少需要几根小棒?(12)”;“是不是任意的12条棱就可以搭出长方体的框架呢?带着这个问题,先在四人小组中讨论怎么搭才能又好又快的搭出长方体框架,和其他小组比一比看哪个小组最快制作成功。(小组合作完成,老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揭示长、宽、高的定义。然后展示学生拼出的长方体框架,交流做法。师再追问:“如果现在老师拆掉其中的一条棱,你能想象出这条棱的位置和大小吗?比划一下。依据是什么?”“如果再拆掉一条棱呢?你还能想象出这条棱的位置和大小吗?”“还能再拆吗?如果老师一直拆下去,想一想,至少要剩下几条棱的时候,才能保证可以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3条。哪3条呢?)动手试试看。”(学生动手操作,并展示自己的思考结果)大组进行质疑交流,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只要剩下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就可以想象出这个长方体的大小。
课件演示,长方体框架的形成
师:像这样的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在长方体中,它们还有各自的名称。
(看大屏幕) 课件显示:相交于一个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度分别是长方体的长、宽、高。
课件演示:长、宽、高,并告知学生一般情况把底面中较长的一条棱叫做长,较短的一条棱叫做宽,垂直于底面的棱叫做高。
提问:12条棱可以分成几组长、宽、高?(4组)学生回答后课件演示验证
小结:长、宽、高这三条棱很重要,缺一不可,它们直接制约着这个长方体的形状和大小。这个教学环节在让学生了解长方体后做长方体框架,这既是对长方体特证认识上的加深,也是让学生在体验中进一步探索出长方体12条棱之间的关系,接着在拆棱的过程中,引出长方体长宽高的概念,通过辨析、想象等活动中明白长方体长、宽、高的重要性。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教师通过巧妙的设计一系列的问题,步步深入,实现学生智慧间的深度交锋、引发学生思考和想象,并通过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和动流,在思考中辨析、抽象、概括和归纳,渗透数学思想、习得方法、积淀素质。
3.凸显数学思想方法地练与评 形成智慧
有效的练习设计是智慧课堂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一般化的过程,即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应问题的具体过程,也是学生知识深化和巩固的环节。在教学中,可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已具有的数学活动经验,设计更能让学生主动探索、实验、思考与合作为主的作业,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成为一个问题的探索者。有效的练习不仅应注意练习设计的层次性、科学性、构造性、发展性,而且要蕴含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重视思想方法的反馈和引导,精选题目、提炼方法,让学生具有运用技能娴熟解题的能力,才能达到提升学生智慧的预期目标。如《解决问题》练习设计:
出示小兔庄园的综合情景图
(1)指导看图“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2)开展一个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解决问题游戏:根据提供的信息,你能提什么数学问题,老师想给提出问题的同学一个权力,你想请谁来解答你的问题就请谁!
(3)一个学生提问题全班解答:你能提用两步解答的数学问题吗?先让学生自己独立思考,再同桌交流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选择性的板书、全班齐练。选择板书问题:
兔爸爸和兔哥哥共拔15棵白菜,他们对兔妈妈说“我俩的总数比你多5棵”,“三只兔子共……?”
方法:齐练反馈:你是怎么想的?教师巡视,反馈正误两种方法。追问“为什么有‘多’却用减法算呢?”想的时候可以借助画草图。复习“知道什么?怎么解答解答正确吗?”的解题步骤。
15-5=10(棵)
15+10=25(棵)
菜园的周围种了桃树和苹果树2种果树,桃树有8棵,苹果树比桃树多12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果树?
方法:齐练展示不同做法,借助草图帮助学生思考本道题除了可以根据前面的做法还可以有什么方法?
(8×2+12=28)说思路。
以上练习通过设置综合情境,培养学生善于从多元信息中选择有用得信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由“两能”顺利的过渡到“四能”。先开展“一个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解决问题游戏”在课的后半段时间里根据中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活跃气氛,培养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又是为底下的提问题活动提供示范。学生在这一环节提的问题由于时间短多半为一步的比多比少的问题,其他学生解答时能比较顺利,同时也进一步强化了本节课里中间问题的解决。第二个环节的提问题活动让学生去除表像掌握本质,进行建模,巩固已学知识,并尝试利用数形结合的思想借助画草图解决问题;突破定势思维,学会举一反三,类比推理。此练习设计融趣味性、实效性、开放性、层次性、思想性于一体,有效地促进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能力。
三、基于数学思想 智慧探究
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是任何数学课堂应共同遵循的准则,基于数学思想的智慧课堂也不例外,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提供探究的平台和空间,引导孩子积极的投入到学习的整个过程中去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方法进行迁移、进行类比,尝试解决问题。
1. 运用数学思想经历数学化
智慧的课堂中应实现温柔地翻转,通过个体的探究和同伴的交流使学生深入到知识的本质进行数学化的思考,运用归纳、概括、总结进行横向数学化思考;运用类比、推理、联想进行纵向数学化的思考,从而让学生习得数学思想、积淀素养、培养后劲 。孙晓天教授曾经说过:“没有数学化的数学教学、没有给学生提供自己探究和思维空间的教学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如在《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中一开始便复习商不变的性质,为学生的迁移、类比(纵向数学化)埋下伏笔。接着教师出示几张图片,讲述唐僧分饼的故事:有一天,唐僧拿了三块大小一样的饼分给徒弟吃,他先把第一块饼平均切成2块,分给孙悟空1块。八戒见了说:“我要比大师兄多。”唐僧第二块饼平均切成4块,分给八戒2块。八戒嫌少不要,于是师傅把它给了沙僧。接着唐僧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8块,给了八戒4块。聪明的同学们,你们知道悟空为什么笑吗?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拿出事先准备的三个大小相等的圆形纸片来,分别用阴影部分表示每个圆片的 再引导比较阴影部分的大小进而推出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板书出示: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借助于学生熟悉的故事情节,引出数学问题,实现横向数学化的过程。
在此基础上引导观察对比,组织小组讨论: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但是它们的大小完全相同,这里会不会藏着什么规律呢?仔细观察:它们的分子、分母各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呢?
小组通过讨论,相互评价补充,归纳和概括出这三个分数的变化规律。
进而教师再引导孩子举例验证 (这里的“相同的数”不但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之后让孩子自己将这两个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全班反馈交流。学生通过抽象、归纳得到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师再引导反思:你认为在这个性质中哪个词最关键?学生观察发现关键字:“同时”,“相同的数”,“0除外”并进行自发式的交流说理。最后将它与商的不变规律的建立联系,再举例说明。最后让学生运用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分母不同而大小相同的分数。
以上环节中教师巧妙地借助原有的知识基础——商不变得性质让学生进行类比演绎,再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交流、讨论的基础上,通过归纳和概括,实现认知上的飞跃,实现纵向数学化,获得新知。整个过程是经历横向数学化和纵向数学化地过程,凸显数学思想,具有足够的思维容量,课堂显得厚实又不失灵动。
2.立足基本思想,促进形式化
数学教学中教师在实践活动或重要的教学环节之后,引导学生让学生用个性化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发现,经历形式化的过程。有意识地创设问题促进学生的反思,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解题思路,使学生对自己的判断与活动及语言表达进行思考并加以修正,让学生运用抽象、推理、建模三大基本思想建构数学知识与能力体系,这样的数学学习也才能真正触及数学思维的内在实质,才能使学生在比较、辨析和反思中,把感性的认识上升为理性的认识,把知识和方法内化为可灵活运用的系统,促进结构化,发展智慧。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在出示例题24×12= 时可以让学生试着求得数,再反馈交流,学生的方法可能很多,方法一:24×10=240,24×2=48,240+48=288;方法二:24×6=144,144+144=288;方法三:24×6=144,144×=288;方法四:24×4=96, 24×8=192,96+192=288;方法五:用列竖式的方法(略)。有智慧的教师会一一的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计算的理由,当用竖式计算的孩子说完理由之后,会适时地提问其他的孩子“你听清楚他说的理由吗?你再来说以说”,这样的提问可以重复一至两次,让孩子通过倾听同伴的话语理解本节课的知识重点——竖式计算的算理,然后再比较这些方法当中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在算法多样化地基础上引导优化。促进学生进行反思和比较,进而引导学生发现“方法一”和“方法五”的算理是一样的,只不过书写的方法不同而已,然后让全班的孩子都用列竖式的方法算一算,再进行反馈和讲解,以保证全班80%的孩子都能掌握这一基本的计算方法。紧接着让孩子进行模仿练习并反馈,再引导孩子观察板书中的例题和练习,反思整个计算的过程,并和同伴交流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进行抽象和概括,推理和建模,获得算法。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设计引导学生反思和对比的环节,让学生在和自己对话、和同伴对话的过程中实现经历算理的探索和算法的概括和提升,学生在扎实掌握算法的同时三大基本思想也得到有效地渗透,思维能力和水平将获得长足发展,积淀数学素养,习得智慧。
构建思想、厚实、智慧的新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景观是广大数学教师的美好心愿。在教育教学工作我们应大胆地实践,小心地求证,善于用智慧的眼光分析教材,备课,在课堂上尝试和学生进行智慧地对话,让孩子善于用数学的方法思维方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努力促进学生的数学智慧、数学素养等的提升,实现师生共赢,福慧双增!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 张奠宙 赵小平﹒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更重要﹒华东师范大学《数学教学》2007年第10期
合唱起源于西方,我国的合唱指挥教学也是从效仿西方开始的,在这个基础上自主研发新型合唱指挥的教学方法及意图,从而使我国和唱指挥教学方法具有一定的特性特点,帮助教师更好的完成合唱指挥的教学任务。在改革创新的同时,发现自身教学方式中所存在的问题,更直观有效的配合教师完成教学方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探讨目前合唱指挥所纯在的基本问题与改变
当下国内合唱指挥的教学方法改革,在自主创新的同时,必须首要解决目前合唱指挥所存在的基本问题,找到问题所在,方可“药到病除”。从大众角度思考,一般来说,大部分人认为合唱指挥是指挥家的首要工作,但是实际上,合唱与指挥是分别存在的两个行为个体,在执行方面又是必须做到互相配合、互相融合。如果合唱指挥的教学当中,教师没有明确的定义合唱,或意识不到合唱在教学当中的重要意义,这对教师在进行指挥教学中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拥有正确的认识,教师在教学当中才能更好的发挥,做到“指”“合”完美结合的实际意义。部分学者在对合唱指挥的探究当中,完全忽略了合唱在指挥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忽略了从合唱角度对指挥工作的探究思路,这些都会给合唱指挥教学带来强大的阻力[1]。
无论是任何的教学科目以及课门,最终都要回归到教材本身,目前的教材种类及出现形式比较多样,但实际内容大部分都大同小异,缺乏代表性,内容相似,也同样缺乏创新及独立性,无法满足目前合唱指挥教学的基本需要。默守陈规的教材严重阻挡了合唱指挥教学的方法革新道路,知识体系及理论不全面的教材应趁早淘汰或取替。
二、合唱指挥创新思路及教学改革
(一)正确认识合唱指挥及运用综合教学方法
以上所述,强调了合唱与指挥为两个分别存在的独立系统,但又是互相影响及需要互相融合的。所以教师在进行正确的合唱指挥教学的同时,应做到一体化、目标明确化的综合教育方针,这是对学生心理素质及综合能力提高的有效方法。教师在进行实际教学时,应时刻站在合唱者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了解学生心理,良好的把握学生内心所想,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
(二)积极完善教学内容及改革创新
针对目前教材的单一及大同小异的形式,教师有必要对教材进行全方面的完善与更改,此外,出版社方面也应该针对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及特点,更新并编辑出一些实用的合唱指挥教学教材[2]。教材的内容应做到语言通俗易懂,趣味性浓厚,使学生能够有效提高学习兴趣,基础知识从文字上更好的理解掌握。若教材内容一成不变,文字表达过于深奥,不仅影响了学生合唱指挥学习的实际质量,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会增加合唱指挥教师的教学难度,形成教学瓶颈。
(三)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实践与运用
在合唱指挥教学方式方法创新的步伐中,信息化的教学整合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形成了显著的对比。整合前后的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手段、教学媒体及学习效果都有着明显的变化。整合前,学生属于被动的学习状态,而教师作为教学本质的主体,属于主动向学生传播知识的。而陈旧的教学材料及教学方式与内容都过于死板和繁琐,过于机械,所收到的学习效果也没有想象的乐观,也就没有办法培养出优秀的专业人才。
整合后,学生形成了完善的认知主体,处于能够主动进行接收知识教育的良好状态,教师担负起引导学生学习的指导作用。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也最大程度的符合学生的求知需求,方式方法与实际生活更加贴近,学习方法具有灵活性,不会呆板机械化。其教学方式达到了主要目的,并引导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观念,帮助学生完成独立思考,且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创新精神。
(四)综合教育的实际运用
作为合唱指挥的教师,可根据新时代的教学需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及网络科技带给我们的优势与好处。我们可运用互联网或创建一些关于音乐的专栏以及互联网的音乐板块,建立综合合唱指挥教学的完整知识体系,从而方便学生对合唱指挥教育知识的学习与复习。并可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在课堂上进行图片、文字、以及音频作为示范讲解题材,生动形象的讲解并充分的调动课堂气氛,达到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进度的实际目的。此外,还可以布置一些与多媒体相关音乐方面的作业,起到巩固学生专业知识的作用。
三、创建新时代合唱指挥教学师资力量
在创新新时代合唱指挥教学方法的同时,拥有一支思想卓越先进的师资力量是基础前提。在目前我国合唱指挥教育工作当中,严重缺乏专业性强、思想卓越、具有创新精神的教师。合唱指挥课程的教学一般由以下几类教师担任①声乐;②乐器;③理论课程;④专业院校接受短期培训的教师。因此,这个情况也会导致负责合唱指挥的教师变动比较大,教学内容不断更改,肆意支配性强,教学方法不合理不科学等现象,严重影响合唱指挥教学的质量与进度。另一方面,合唱指挥教师应首先做到,明确教学目的且拥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在不断巩固自己专业知识及素养的同时,应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充分利用学生的学习特点及特性,为学生制定独具创新的授课过程。
四、个性化合唱指挥的实际意义与运用
实施个性化教育很容易理解,每个学生的音质条件、嗓子结构、音色等方面都不一样,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自身不同的本质及声音条件来划分音部,指引学生根据自己的音色本质进行发声,并使学生之间能够形成有序的配合,不可根据自己的方法漫无目的的表演,一定需要体现出整齐统一[3]。灵活的将抽象化知识转型为形象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审美观等,对学生学习合唱指挥的参与性进行最大程度的优化。
结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合唱指挥教学还是存在着较多的实际问题,应结合国内外优秀的合唱指挥教学典范,引进优秀的教学方式方法以及手段。主要目的是发扬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的创造力以及想象力,从而提升国内综合合唱指挥教学的实际水平,对中国合唱指挥教学方式不断革新,使学生对合唱指挥知识理论及实践拥有足够的掌握。结合实际情况,帮助学生及教师提供有效的合唱指挥学习及教学思路,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对合唱指挥的综合学习能力的首要任务。
参考文献:
[1] 李爱华.授意、仿像与自悟:普通高校“合唱与指挥”教学方法浅论[J].大学教育科学,2014,4(4):43-47.
一、对比分析法对比分析法主要是对财务会计相关知识点进行对比,总结出相同点和不同点,使知识归类并简化记忆内容,有利于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对比分析法在财务会计中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可能是同一章节的某些知识点的对比分析,也可能是不同章节的某些知识点的对比分析。如资产要素和负债要素的内容(应收账款与应付账款,应收票据与应付票据,其他应收款与其他应付款等)、资产要素内部的不同资产的减值准备的计提或转回、材料按实际成本和计划成本核算等。
例l:甲公司赊销一批产品给乙公司,货款元,产品成本为800 000元。甲、乙双方均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增值税税率17%。采用对比分析法时,销售方和购进方根据不同的结算方式所编制的具体会计分录如下:
.甲公司的会计处理。
销售产品时:
借:应收账款(应收票据贷:主营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借:主营业务成本贷:库存商品收到货款或票据到期承兑时:
借:银行存款贷:应收账款(应收票据.乙公司的会计处理。
乙公司购进产品时:
借:原材料(在途物资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贷: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到期支付货款或承兑票据时:
借:应付账款(应付票据贷:银行存款此例的对比分析法是在销售和购进两个相反会计主体的账务处理上的运用,一个应收,一个应付,所用的账户分别是资产类和负债类。通过对比分析找到不同点,便于理解和掌握两方的账务处理。实际工作中会计人员关键是要站在本企业这个会计主体角度进行账务处理,不要混淆主体,否则账务处理就会出错。
在讲解不同资产的减值准备的计提和转回时,也可采用对比分析法。企业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按管理权限报经批准后作为坏账转销时,应当冲减已计提的坏账准备,已确认并转销的应收款项以后又收回的,应当按照实际收到的金额增加坏账准备的账面余额;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长期股权投资减值损失、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无形资产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不得转回。计提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为: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坏账准备(应收款项减值)”科目或“存货跌价准备存货减值)”科目或“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科目或“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减值)”科目或“无形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科目。
此处的对比分析法是用在同一会计要素即资产要素内部。通过对比分析可知,不同资产在计提减值准备上的共同点是借方都是“资产减值损失”,不同点是贷方账户的名称不同。另外,有些减值损失能够转回,有些减值损失不能转回。
二、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是指任课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目标设计并提出“任务”,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首先让学生理解本次课的任务,然后给出完成该任务的思路、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完成任务,并分组记录和陈述任务完成结果,最后教师点评任务完成情况。整个课堂主要体现教师以任务方式引导学生边学边做、边做边学,实现“学中做”、“做中学”,以达到学生真正掌握知识与技能的目的。任务驱动法的出发点是让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切人点是边学边做,落脚点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财务会计的六大会计要素及财务报告都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将会计要素内容或报表编制设计为一个个具体的工作任务。
例1:对六大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采用任务驱动法。任何一个具体的会计要素都要求掌握核算的内容、设置的账户、主要的账务处理、在会计报表中的列示等内容,这里以“应收账款”为例具体介绍任务驱动法的运用。
.布置任务。(1)应收账款包括哪些内容。(2)应收账款核算设置的账户及性质、结构、明细科目的设置。(3)应收账款的主要账务处理(举例说明)。(4)应收账款减值的确认,重点注意备抵法的核算(设置账户的性质、结构及计算)。
坏账准备的账务处理(举例说明)。(6)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中如何列示。
.分小组自主学习、讨论教材相关内容,完成相应任务,并记录完成结果。
.分小组陈述任务完成结果,其他小组可以点评。
.教师点评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对“坏账准备”账户要强调与“应收账款”账户的关系,性质相同,但结构相反,在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项目是根据“应收账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坏账准备”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另外连续几年计提坏账准备的计算及账务处理是一个难点,在总结时有针对性地讲解。
例2:对会计报表编制采用任务驱动法。下面以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为例介绍任务驱动法的运用。
.布置任务。(1)资产负债表的概念、结构、内容。(2)给出某企业部分经济业务。要求根据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并登记T型账户。(3)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填列方法。(4)根据给出的经济业务和登记的T型账户编制资产负债表。
.分小组自主学习、讨论教材相关内容,完成相应任务,并记录完成结果。
翌CA YU囝@ {留当’J畜一厶’’一.分小组陈述任务完成结果,其他小组可以点评。
.教师点评各小组任务完成情况。强调账户式资产负债表编制必须符合“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会计等式;资产负债表各项目期末余额的填列主要根据总账科目或明细科目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计算填列或分析填列等。
从以上例子可知,任务驱动法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调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以及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要求教师要能合理设计每次课的任务以及具有对课堂讨论情况的把控能力。
同时对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要求学生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课堂上能主动参与讨论。这就要求小组内部必须分工明确,而且要将每个学生在小组完成任务过程中的贡献作为平时成绩详细记载。
三、实训操作法《财务会计》课程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实践性,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教学中以会计职业岗位群对会计核算能力的要求为主线,突出会计核算业务操作。分岗位的实训项目有:出纳岗位、存货岗位、固定资产岗位、职工薪酬岗位、销售岗位、往来结算岗位、财务成果岗位、总账报表岗位等,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实训,以训练学生对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例如,在货币资金一章讲完后安排出纳岗位实训。货币资金一章主要介绍了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三个内容,学生应明确实际会计工作中这些知识主要用在出纳岗位上。出纳岗位实训给出了某企业的基本情况以及有关现金、银行存款总账的期初余额资料,也给出了本期发生的有关现金、银行存款的经济业务(具体的原始凭证)。要求填写有关空白的原始凭证;根据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登记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并El清月结;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学生通过独立完成出纳岗位实训,既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胜任实际出纳岗位的技能要求。
[论文摘 要]在高职高专职业教育中,传统的教学方法需要改革和创新,本文就目前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予指出,并且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在会计体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作为职业院校的教师,如何在教学工作中让学生学会成本会计、学懂成本会计,良好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一、成本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成本会计教材中公式繁多,学生难以理解并消化。
在成本会计众多的职能中,成本核算是最基本的职能,作为学生在学习此课程中,重点就是理解并掌握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以及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而不同费用分配的方法有好几种,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相对应的计算公式和操作流程,当学生在看到这些公式时,往往缺乏学习兴趣,由于没有理解公式的涵义,只能机械地死记硬背,可这却事倍功半,经常会把各种方法和各个公式乱搭配。
2.学生在独立练习时照猫画虎,只观局部,不看大局。
成本会计课程中有大量的分配方法、大量的公式、大量的计算过程和大量的表格,当学生自己独立练习时,基于对计算方法或者计算公式的不理解,往往照着例题套数字,照猫画虎做题。由于书中前面的章节是按照费用的分类分别去讲的,比如要素费用的核算、辅助生产费用的核算、制造费用的核算等等,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重点放在单一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上,而在后面的章节讲到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时,面对一整套的计算流程,他们容易找不到对应的数据,在自己做题时更是一头雾水,他们容易做好当下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忽略了“承前启后”。
3.教师在教学中照本宣科,不联系实际。
在成本会计课程的传统教学工作中,无论是板书教学还是多媒体教学,教师都只是就书本知识进行讲解,讲完就让学生当堂练习加以巩固,或者以留作业的形式去加强记忆,讲完书本上的就立马做题,这是固定模式,这与实际严重脱节。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和产品的计算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生产特点的企业,如果只是照着书上的归纳讲解,这对于没有任何工作经验的学生来说只是我们硬讲、他们硬记,很难理解并消化。他们只是机械的运用公式做题,做分录,对于费用如何进行归集和分配一系列流程很难前后贯通起来。
二、成本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建议
1.教师要换位教学
作为教师而言,成本会计课程中的理论知识以及实践练习都驾轻就熟,但作为学生来讲,他们都是第一次学习该课程,当他们面对大量的分配方法和计算公式时,他们会觉得很难学,很难记,如果教师能从学生的心理出发,以作为学生的心态去讲授知识,那对于学生来讲是莫大的帮助和引导。比如在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中有大量的公式,作为教师来讲这些很简单,早都熟记于心,但学生不理解就死记硬背,还不达效果容易混淆,那我们可以给学生总结一个“中心公式”去巧妙记忆,在费用分配中,都是先求分配率,再求分配金额,重点就是如何求分配率,可以用这个公式表示:费用分配率=待分配费用总额/各种产品分配标准之和,大所数费用分配都适用于这个公式,所以称之为“中心公式”,在有些费用的分配中,随着分配标准的变化,该公式略有不同,但都是基于这个公式产生的。
2.教学中“点”与“面”的结合
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注重现成知识的传授,传授知识重于传授方法,教学的内容体系相互割裂,孤立地呈现信息,这一问题也存在于成本会计教学工作中。比如当学生在解决某一个费用的分配问题时,他们会运用公式去算题,但当他们碰到要求算出某种产品的总成本时,学生就会不知所措,不清楚该如何入手,从哪入手,以及相关的分配表、明细账的对应都会让他们很糊涂。在成本会计教材中,前面几章都是按费用的分类来讲的,相当于知识的“点”,比如材料费用的分配、人工费用的分配、燃料及动力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和制造费用的分配,随后就是生产费用如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就是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这就相当于知识的“面”。在前期费用进行模块讲解时不应该和后面的章节脱离,各个费用的计算与各个费用分配表的对应,各个会计分录与各个记账凭证的对应,辅助生产费用明细账和制造费用明细账如何根据各要素费用分配表进行归集、汇总和登记,以及最终编制产品成本计算单和登记基本生产成本明细账等等,这些都是“点”与“面”的结合,有效让学生在脑海里建立有一个费用分布图以及产品成本计算的一系列程序。
3.适当采用案例教学法
成本会计教材中有大量的例题,但仅仅是虚构的例题,学生可以学会例题并且会做题,但不会解决实际的业务,这就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停留在表面上,或者说停留在题面上,如果在课堂中适当引用企业真实的例子作为案例进行教学,那学生在理解上甚至学习兴趣上都会大大提高,案例教学中所选用的案例基本来源于实际工作或是实际工作的缩影,较为真实。案例具有一定的情节性,生动形象,对学生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在实施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到较高的水平,有利于对知识、理论的理解,也便于掌握案例中所揭示的有关问题的分析和解决方法。传统的教材教学和案例教学要相互配比进行,这对于教学会有良好的效果,这样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这也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综合的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
随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的改革和经济的日益发展,作为培养实用型人才的高等职业院校,传统的教学方法要进行适当改革,作为会计核心课程,成本会计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要更科学,更实用。
参考文献:
[1]张春莲:案例教学法在会计教学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2009,第7期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中,课程是基石和工具,而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成本会计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在课程体系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它的改革占据着专业课程改革的重要地位。成本会计课程改革的成败与否,直接关系到向企业输送的成本会计和管理人员素质和能力的高低。
一、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背景
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大多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老师教,学生学”,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在教授过程中教师注重强调书本知识,以至于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实际操作起来不知所措。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对培养技能型人才的职业院校来说是不利的,因为仅具备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而没有真正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的学生,将来就不能更好地适应自己的工作岗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二、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
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将“以学生为中心,理论够用为度,强化操作技能训练”的教学理念贯穿于教学方法改革中。如,针对学生觉得成本会计难学的心理,教师在本课程和每章开始时,将课程目标、考评方法,学生的责任、权利以及可以利用的学习资源介绍给学生,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再如,在运用“任务教学”教学方法时,将学习者置身于一定的只是场景之中,起到了将知识转化成能力,激发学生学习成本会计课程的兴趣。
三、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具体方法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基础知识差,动手能力强,思维活跃;男生粗心、好动,爱动手;女生细心、好静、动手能力差。本课程要求学生除了掌握足够的专业知识之外,还要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耐心细致的工作作风以及超强的动手能力。因此,为了体现科学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一)任务教学法
任务教学法是通过真实或虚拟的任务,融“教、学、做”为一体,阐述所要讲授的技能和知识要点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学习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时,可设计工资结算和工资费用分配任务。在这个任务中“教、学、做”为一体是这样体现的:“教”指对教学内容精讲,讲解工资总额组成,工资计算与分配方法等知识,以“够用为度”。“学”是指学生理解工资总额的内容、工资计算和分配方法等,了解各种真实凭证、账页和表格的真实内容。“做”是指学生在校内外实训基地学生动手进行工资结算凭证的编制、审核并进行会计处理等。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通过以真实或虚拟的项目,阐述所要讲授的知识和技能要点。在繁杂的成本会计内容中,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和成本控制等基本方法的应用均适合采取项目教学方法。例如,在讲授品种法的应用时,以某自行车厂某月的成本核算资料为内容来授课。首先,让学生带着思考题阅读整个项目内容。第二,要求学生回答该企业产品结构、生产工艺流程和生产组织有什么特点。第三,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企业的成本核算应采用什么方法。第四,给出真实的记账凭证、账页和分配表,要求学生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独立完成成本核算的任务。第五,让学生梳理整个核算过程,总结品种法的特点及其成本核算程序,并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上台演讲。实践证明,通过大量真实或虚拟项目的研讨和动手操作,有利于课堂教学与企业实际工作的高度融合。
(三)启发式教学法
在成本会计的教学中,必须摒弃以书本为中心,以传承知识为目的,照本宣科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而应倡导以学生为主体、以激活学生创新思维,拓展学生思考空间,积累创新能力为重点的的启发式教学法。在课堂上,根据教学目的,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灵活机动的提问方式,包括难点提问(即就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提问)、扩延提问(即由某一个问题扩展、延伸到相关的其他问题,以期穷本究源)、归纳提问(即由一个问题引出同类的问题以归纳出其规律所在)、摸底提问(即在进行新的内容教学前对学生进行提问)和存疑提问(即将有争议的问题摆出而不回答,留给学生思考)等。
四、成本会计教学方法改革应注意的问题
(一)注意多元化教学方法的运用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坚持多元化原则,根据理论和应用学科的不同,选择适合本学科性质和特点的方法,不仅包括讲授法、案例教学法、也包括那些实践中行之有效的各种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班级讨论、布置作业、学生自学、模拟企业会计岗位人员等,还包括多媒体辅助教学。
(二)注意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
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开展因材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可以改变黑板加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表现的信息图、文、声并茂的特点,使成本会计的教学变得形象、生动、直观,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通过多媒体教学,对成本会计中的有关企业生产工艺过程、特点、成本计算的基础资料及各种表格进行演示,使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把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信息(文字、图象、声音、视频等)有机集成并显示在屏幕上,能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了解企业工艺过程和成本计算的全过程,理解和掌握一般有哪些生产类型企业,都采用什么样生产工艺过程,应用什么样的成本计算方法计算产品成本。这样可以改变过去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但是,这在同时也将给教师带来严峻的挑战。在多媒体平台上,教师能将自己的教学经验融会到课件中,在课堂上通过操作、控制教学软件。
(三)注意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学的主要应该是在于“学”,如何能够达到学好的效果是至关重要的。在教室里,不断的尝试多种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最优的教学效果,最大可能的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习实训中让学生亲临生产一线,了解成本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亲眼目睹生产工人是怎样从原料一步步加工最终形成产成品的,对企业产品生产的工艺过程,生产组织方式及成本管理的要求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只有这样,学生能真正做到理论融于实践,做到学以致用。
(四)其他配套设施也应相应改革
学生能力培养受到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教学对象以及教学管理制度等环节的制约。传统的考试只考知识的记忆不考应用能力,光改革教学方法,动了一环,无法牵动其他诸环节,能力培养仍被其他环节制约着,收不到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教学方法改革的同时,教学内容、管理制度等要与之同步配套改革,才能获得能力培养的整体效果。
总之,打破了传统的成本会计教学方法,以岗位能力需求为标准,以职业能力培养为核心,符合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 庞碧霞.《成本会计》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探析.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8).
[2] 郑艳华.对成本会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科技信息.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