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药器械行业分析

医药器械行业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2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药器械行业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医药器械行业分析

篇1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医药行业供应链融资浅析

收录日期:2012年11月2日

我国医药行业市场潜力巨大,受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医药行业规模正持续保持快速增长的势头,发展前景良好。伴随着金融创新,金融机构与医药企业在供应链金融领域日益紧密,作为对传统金融产品的革新,供应链金融为金融机构、供应链企业,以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的紧密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使得所有合作能达到“共赢”的效果。医药行业供应链金融产品可以解决长期困扰我国医药行业发展的问题,为我国医药企业快速发展提供有力融资保障,并可以通过对医药行业服务带动供应链融资业务整体快速发展。

但是,供应链金融在医药行业的应用还处于较为初级的阶段,还没有广泛开展。本文仅对供应链金融在医药行业的理论和可能采取的模式进行探讨。相信,随着供应链金融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与实践的不断积累,医药行业供应链金融产品将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一、供应链融资的概念和特点

供应链又称“价值链”、“供需链”,源自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 Porter的著作《Competitive Strategy》。供应链集成了企业现金流、订单信息流、仓储配送流,其实质在于价值和信息的传递。所谓供应链融资,是指对产业供应链中的单个企业或上下游多个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以促进供应链核心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企业“产-供-销”链条的衔接、稳固和顺畅,并通过金融资本与实业经济的协作,构筑银行、企业和商品(劳务)供应链互利共存、持续发展的产业生态。

与传统的贸易融资业务相比,供应链金融的最大特点就是在供应链中找寻一个核心企业,并以此为基点为供应链提供金融支持。一方面将资金有效注入处于相对弱势的上下游配套中小企业,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和供应链失衡问题;另一方面将银行信用融入上下游企业,增强其商业信用,促进中小企业与核心企业建立长期的战略协同关系,提升供应链的竞争力。

供应链金融的核心理念是银行在信贷市场上通过寻找多个参与者或利益相关者,通过建立一种特殊的机制共担中小企业贷款风险。银行通过借助与中小企业有产业合作关系的核心企业的信用,或者以两者之间的业务合同为担保,同时依靠第三方物流企业等的参与来共同分担贷款风险,改变了以往银行仅针对单一企业主体进行信用评估,并据此做出授信决策的融资模式,使银行从专注于对中小企业本身信用风险的评估,转变为对整个供应链及其与核心企业之间交易的信用风险评估。因此,处于供应链上下游的中小企业能够取得在其他方式下难以取得的银行融资。

二、医药行业供应链金融的现实意义

现今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医药行业改革,医药企业能否获得资金支持来迎接挑战是其能否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基于供应链金融创新视角研究医药企业尤其是处于流通环节的中小企业融资模式,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医药企业融资创新能够实现银行与企业双赢。首先,供应链金融能使医药企业迅速筹措短期资金,保证营运的持续性以及整个供应链的畅通,帮助其消除资金融通的劣势,提升其信用等级,从而获得更多、更便利的信贷支持,有效改善医药行业流通环节的融资困境;其次,医药企业的贡献度逐步上升,正成为商业银行发展的战略性目标。医药企业将成为商业银行未来最具有活力的目标市场之一。

银行可以通过发展中小企业融资业务分散集中的优势,对信贷资产结构和客户结构进行战略调整。通过供应链金融的方式为医药行业流通环节提供融资,将对商业银行和医药企业形成一种双赢局面,对于两者的发展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医药企业贷款融资利好政策。长期以来,我国医药流通行业就存在着“多、小、散、乱”的格局,竞争力严重不足。商务部发出《关于做好2010年药品流通行业管理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要制定出台《2010-2015年全国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纲要》,加强对地方药品流通行业发展规划的指导,修改完善药品流通管理法规,加快制定行业经营、服务等标准体系。本次《通知》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医药连锁经营,提高药品零售连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在培育大企业的同时,引导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通知》明确了医药行业的利好形势,银行须把握时机,迅速与处于流通环节的中小型企业开展融资合作。

(三)深化医药企业运用供应链金融的研究。供应链金融紧贴供应链的结构及交易特点,借助核心企业的信用实力或单笔交易的自偿程度与货物流通价值,对供应链上单个或上下游多个中小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供应链金融有利于弱化银行对中小企业本身的限制,有利于缓解银行信息不对称的程度,有利于降低银行的交易成本,从而刺激银行发放贷款的积极性,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有效缓解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但是,国内就医药行业流通环节如何实现供应链金融制度创新,特别是如何进行风险评估与管理等方面的应用研究还有待探讨。

三、医药行业产业链及融资需求分析

(一)我国医药行业产业链的构成形式。目前,我国医药行业产业链构成形式主要分为以下四种:1、药品原料供应商—核心企业—医院—消费者;2、药品原料供应商—核心企业—药店—消费者;3、药品原料供应商—核心企业—批发商—医院—消费者;4、药品原料供应商—核心企业—批发商—药店—消费者。

上述医药行业产业链中,核心企业即药品生产厂家。而批发商这一角色包含了多种含义和环节,包括商、一级药批、二级药批等。这四种形式中,因为受到医药不分家的传统体制影响,医院依然是主要的药品经销商,但近几年由于连锁药店的出现,药店所占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二)医药行业供应链及金融服务需求分析。医药行业上游主要包括种植业、化工、电子元器件、金属元器件等。下游主要包括医药流通环节、医疗卫生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等。

在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采购体系中,上游供应商多数情况下为中小型企业,在与生产企业的交易中往往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多以赊销方式销售并形成应收账款,账期一般为60~120天,因此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

在药品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销售环节,医药流通企业(包括药品经销商以及“医药公司”)扮演着重要角色,药品及医疗器械主要是通过医药流通企业销售,医药流通企业再销售给医疗机构(医院)及最终消费者(病人),或通过医疗机构销售给最终消费者。在医药流通体系中,具备国资背景的大型医药公司及医药生产企业设立的销售分子公司在医药流通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区域性的大型民营医药流通企业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而中小型的医药流通企业将随着基本药物政策的实施而面临着被淘汰或兼并的风险。医疗流通企业为贸易型企业,因资金实力有限往往需要通过向银行融资解决其采购资金需求,同时又由于资产负债率过高、可供抵押的固定资产有限而无法取得有效的银行资金支持,而供应链金融业务(保兑仓、厂商银等)可有效满足此类企业的融资需求。

四、基于供应链金融的医药行业融资模式

目前,商业银行的贷款方式仍以固定资产抵押为主,但对大多数的医药企业而言,其可以用作抵押担保的固定资产较为有限,但企业拥有的流动资产,如权利单证(包括仓单、应付和应收款项单据凭证等)和存货还占有一定份额。供应链金融服务正是针对这些医药企业的特点,在创新银行传统的抵押、质押和票据业务的基础上,基于医药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实际融资需求而推出的金融服务模式。银行针对供应链核心企业及其与上下游配套企业的交易关系,借助对大型企业支付能力和强势信用支持等方面的评估,而对其上下游中小企业的应付与应收账款、存货等进行质押融资,面向供应链上的单个或多个医药企业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支持,从而有力地解决了供应链企业的资金缺口和信用失衡等问题。

本文已经针对整个医药行业产业链融资需求做出了分析,为了提高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效率,结合医药企业营运管理特点,笔者分别针对上游采购环节和下游销售环节探讨供应链金融融资模式。

(一)医药行业上游采购环节供应链金融服务产品需求。根据医药行业产业链条中采购环节特点,对于采购环节的金融产品我们推荐国内保理和应收账款质押业务。

1、国内保理业务

(1)业务释义:指上游供应商向核心企业(医药生产企业)赊销并形成应收账款,本行受让该应收账款,并在此基础上向供应商提供应收账款账户管理、应收账款融资、应收账款催收和承担应收账款买方信用风险等的一系列综合性金融服务。

(2)适用情况: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生产或贸易企业)有一定资金实力,可以自有资金生产或采购并向核心企业赊销。

(3)风险点及控制措施:为保护银行在应收账款项下的权益,应在业务下柜前在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上进行查询并登记,以对抗善意第三人并取得优先顺位求偿权。

2、国内应收账款质押授信业务

(1)业务释义:指上游供应商向核心企业(医药生产企业)赊销形成应收账款,并将相关应收账款质押给本行而获得的本行授信额度及其项下具体融资业务。应收账款质押授信业务以应收账款回款作为主要还款来源,本行对授信申请人(即上游供应商)保留融资追索权。

(2)适用情况:核心企业上游供应商(生产或贸易企业)有一定资金实力,可以自有资金生产或采购并向核心企业赊销。

(3)风控措施:业务下柜前应在人民银行应收账款质押登记公示系统进行查询和登记,以对抗善意第三人并取得优先顺位求偿权。

(二)医药行业下游销售环节相关产品需求

1、保兑仓业务

(1)业务背景介绍:保兑仓业务是本行针对药品供应链中药品生产企业的下游客户(这些下游客户主要是除医院以外的药品经销商、商等,以下统称医药公司),因为其在向核心企业采购药品到收到销售款时,存在回款账期而缺乏短期流动资金所提供的融资方案。

(2)业务释义:指本行通过与核心企业(医药生产企业)、医药公司签订三方业务合作协议,允许医药公司以现金和银行承兑汇票或国内信用证等提货,核心企业受托保管药品。医药公司向本行申请付款后,本行通知核心企业发货,核心企业按照本行指令发货。

(3)适用情况:医药公司应被核心企业认可并向本行推荐;核心企业愿意协助本行控货,并承担差额(未发货部分)退款责任。

(4)操作要点:应在三方合作协议中明确要求核心企业向本行承担差额退款责任或连带保证责任;本行融资款项定向支付核心企业,银行承兑汇票应由本行直接交付给核心企业。

(5)业务流程:①本行与核心企业签署供应链金融服务网络业务总对总合作协议;②本行、核心企业、医药公司签署三方业务合作协议;③医药公司向本行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或流贷、国内信用证等);④本行向核心企业定向付款;⑤医药公司向本行付款申请提货;⑥本行通知核心企业发货;⑦核心企业向医药公司发货(注:如此循环操作,直至发货完毕),在银行承兑汇票或三方协议到期前,医药公司应向本行存足保证金,使融资敞口同时填平;⑧如医药公司违约(未在约定时间内付款提货),本行通知核心企业向本行退回未提货部分对应的款项。

2、厂商银业务

(1)业务背景介绍:与保兑仓业务相似。

(2)业务释义:厂商银业务操作与保兑仓业务相似,指本行通过与核心企业(医药生产企业)、医药公司(医药流通企业等)签订三方业务合作协议,给予医药公司融资用于满足其向核心企业订购药品、医药器械的资金需求,并由核心企业为医药公司向本行提供连带责任保证。其与保兑仓业务的区别在于厂商银业务不可同保兑仓业务一样循环操作。

(3)适用情况:医药公司与核心企业关系密切,例如医药公司为核心企业在各地设立的销售分子公司等;医药公司应被核心企业认可并向本行推荐;核心企业愿意向本行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4)风控要点:核心企业须与本行签署担保合同,并明确由其对于医药公司在本行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5)业务流程:①本行与核心企业签署供应链金融服务网络业务总对总合作协议和担保合同;②本行、核心企业、医药公司签署三方业务合作协议;③医药公司向本行申请开立银行承兑汇票(或流贷、国内信用证等等);④本行向核心企业定向付款;⑤核心企业根据生产及销售进度计划,自行向医药公司发货;⑥如医药公司违约,本行通知核心企业承担连带责任保证,并向本行支付相关款项。

3、订单融资

(1)业务背景:对于资质较好,有稳定的供销渠道,或者与作为核心企业关联公司的医药公司,若其下游企业是处于强势地位的医院,医院在向医药公司批量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械时不愿向银行申请融资服务,且不愿确认对医药公司确认应收账款时,本行可对医药公司提供融资。

(2)业务释义:指企业凭信用良好的买方产品订单,在技术成熟、生产能力有保障并能提供有效担保的条件下,由银行提供专项贷款,供企业购买材料组织生产,企业在收到货款后立即偿还贷款的业务。

(3)业务流程:①医药公司向本行出具承诺函,约定其收款账户为监管账户;②当医院对医药公司签署采购协议后,医药公司凭协议原件向本行申请融资,本行审核采购协议;③本行向核心企业定向付款,根据医药公司向核心企业的采购合同给予流贷或者开立银行承兑汇票;④核心企业收到货款后通过本行指定物流公司发货;⑤医院收到药品或医药器械后按采购合同上的收款账号将货款打入本行监管账户。

(4)风险点控制:由医药公司与医院签订采购协议时约定锁定回款账号在本行;要求医药公司向本行出具承诺函:该公司所有销售回款均回笼本行账号,本行对该收款账号进行监管;本行与医药公司共同签署知会函,告知医院该医药公司已向本行申请融资,医院须按照订单和采购协议约定将货款打入本行账户;药品生产厂在发货时必须通过本行指定物流公司发货,本行全程监控药品和医疗器械的运输过程。

4、国内商业发票贴现

(1)业务背景:商业发票贴现业务是本行针对药品供应链中医药公司,因为其下游客户较为强势(如医院等),多采用赊销的方式购买药品和医疗器械,医药公司在从向下游客户销售药品到收到销售款时,存在回款账期而缺乏短期流动资金。

(2)业务释义:国内商业发票贴现指银行与卖方之间存在一种契约,根据该契约,卖方将现在或将来的基于其与买方(债务人)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所产生的应收账款转让给银行,由银行为卖方提供贸易融资、销售分户账管理、应收账款的催收等综合性金融服务。该业务也是一种国内保理业务的一种,建立在应收账款债权转让的基础上。

卖方凭带有债权转让声明的拟贴现商业发票、增值税发票正本及复印件等相关商业文件及单据即可向银行申请融资。

(3)业务适用客户及业务:与本行有一定合作年限、经营稳定,需尽快实现销售回款、要求资金快速周转的中小型企业;广泛应用于赊销、托收等交易方式。

(4)业务流程:①医药公司和银行签订《国内商业发票贴现协议》;②医药公司向下游企业销售了医疗用品或提供了服务;③下游企业通知医药公司开立商业性专用发票;④银行对卖方的商业发票按贴现协议的规定进行贴现,同时医药公司将《应收账款转让通知》传达至买方;⑤本行在应收账款到期日之前采取合适的方式向买方催收;⑥若在已贴现商业发票到期日未收到买方的付款,本行有权自相关商业发票到期日三十天后向医药公司追偿贴现款项并合理计息。买方到期付款,本行用以归还贴现本息,将余额转给卖方。

(5)风险控制:本行在对医药公司给予发票贴现前,需严格审查其经营情况及未来现金流;选择资质较好的下游客户;由本行在应收账款到期前需向买方催收货款;一旦发现下游客户无力支付或者有拒付倾向的,需立即采取措施确保本行信贷资金能按时收回。

5、应收账款质押

(1)业务背景:本行针对药品供应链中医药公司或者药品生产商在向下游企业销售货款时,存在回款账期而缺乏短期流动资金所提供的融资方案。

(2)业务释义及操作流程:同核心企业采购阶段原材料供应商对核心企业的融资办法一致。

五、医药行业供应链金融风险提示

发展医药供应链金融虽然能为供应链节点企业、物流公司和金融机构带来“共赢”效果,但提供融资服务的金融机构却不得不面对各种各样的风险,有效地分析和控制这些风险是金融机构能否成功的关键之一。

供应链金融服务提供商主要的风险可以归纳如下几种类型:内部管理风险、运营风险、技术风险、市场风险、安全风险、环境风险、法律风险和信用风险。以上风险因素是银行开展供应链金融业务所普遍存在的,目前已有一些针对上述风险的对策研究。而医药行业供应链金融业务因其医药产品的特殊属性——药品的食用安全性、时效性以及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存在一些特殊的风险。

(一)仓储监管风险。医药行业产品品种繁多,药品形态多样,对药品存放的要求也不近相同。例如,绝大多数的液体药剂不易储藏保管,有些药剂则需要保持在一定的恒温状态,一些则需要避免见光,在药品存储过程中,对仓储监管方要求较高。因此,医药行业推行供应链金融业务就存在比较严重的质押货物风险。

篇2

她:我现在从事医药行业三年,职位经理,手下21人,专管医院终端销售,具体负责临床药品推销,现在收入颇丰,我现在收入当然不会透露给你,但我就告诉你一点,我现在下面最好的金牌业务员月收入超过6位数,其它你猜想推断一下就是了!我们这行都叫月做多少,不说年收入的。

我现在在北方一个大城市从事这个工作,负责3等甲级以上6家医院销售,每天和最顶级的专家教授(有的是全国知名)在一起。工作对象都是博士、博士后、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一类。我的业务员也负责同样工作,他们的工作对象从医院专家到普通的实习医生,不过,我管他们。

问:医生拿不拿回扣?是部分还是普遍?或是全部?或是变相回扣?

她:反正,我今天在这里告诉你大概有几个方面,你知道大体就是了:

医院领导,具体不详,不过,他们的收入要看职权范围,如果光管行政,就没什么,给了也一般不敢拿,不过,医院领导一般也是专家,这就要看了。总的一句话,太深了,收入肯定是很高的。

拿得最多的,就是最顶级的医生(一般都是知名专家教授和科室主任),最高的达20万/月,收入包括本科室处方用药(数量较大的)大约有100多种是要收取代表回扣的,利大的科主任要收,利小的下面的小医生收。如果是外科医生,一台手术收取3000-5000元病人家属的红包是正常的,收10000元也没什么稀奇了,特别现在上海的大医院,红包费涨了,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般以1-4万元/月的居多,我认识一个才工作两年的硕士,现在80万的房、20万的车都有了,当然,他要例外一点。

就是在这种医院实习的医生也拿到1-2万元/月很正常。

护士辛苦,只能蹭吃蹭喝蹭礼物。但现在也有给护士回扣的了,比如一般的输液(普通的葡萄糖、氯化钠输液),护士长和护士是可以给厂家找不少漏洞和麻烦的,所以厂家也会给护士长一定回扣,但不多,主要是维护好临床。

经常安排他们到国外或国内旅游,还雇佣给他们,这是取名利,是外国公司的操作手法。

请客吃饭太小意思,天天都有,我一般不参加,都叫业务员去!

药品竞争激烈,变化太快,随时都有不确定因素,要维护销售数量,代价是很大的,特别是一个产品要开发进医院,需要打通医院上下各级关系。普通人根本就不可能知道这其中的奥妙,所以,进入这个行业很容易,要做好这样的“高难度”的工作,起码要几年以上,不过,关系培养好后,开发就很容易了,钱能“用出去”的渠道一定要“畅通”。

我们这些做药的还不算什么,听说做大型医疗器械的,30万元拿来的货,卖给医院高达几百万。一年搞定几台就……

我敢说全国现在做药最好的大企业,没有一家不是通过这样的“工作”来“发展”的。一个药品的出厂价到最终卖到患者手中,过程太多,所以要满足各方的利益药品价格就要定很高,否则,一盒都卖不出去。举例来说:某上市公司“高科技”的抗癌药品,医院卖给病人的零售价格是2000元一支,每次用6-9支,每月一次一疗程。一次就要病人花掉12000-20000元,几个疗程下来,就7、8万了。其实出厂价才300多元,本来最多几千元的,最后花了这么多。其中有你们外人听不懂的几个价格,如“底价”“扣率”“批发价”“进货价”,花样太多,无非就是分配给各种利益代表的比例。外人根本不会明白的……太多了,你们知道一点就是了。

话题谈开了,她说:“还有个让我看到的惊异的事情,我给大家描述一下,我的代表认识一个“最”有名的专家,一个双博士后学位的教授。他在欧洲留学10多年,对抗生素的了解和研究国内屈指可数,他指导全国范围内医院的抗生素使用,听他说:“抗生素就是以毒攻毒,副作用很大,在欧美,购买抗生素比购买枪支还要困难”,就是这样的一个“专家”,在有一次碰到他患重感冒的时候,你猜他自己吃什么药?!你肯定猜不到,他吃的就是最普通的板蓝根冲剂。因为,他知道用好药,用抗生素对自己身体带来的害处。可是,他给普通病人用抗生素是用得最多的,最好的,因为这一切都说明,在他们的心目中――利益比良心本身更加重要!

问:难道国家制定这么多法规就没用吗?

她说:其实代表也没有办法,代表要做的事情,就是要拉住医生开处方的笔杆,有人说:你们这个代表还有没有良心啊,你既然知道这些,你还要这样做。其实,我告诉你们,这在美国都是一样的,你以为这个行业是中国人的发明啊?!这是引进的“先进”销售模式,其实,医生对新药物知识的了解真的是很贫乏!代表不去推广,它们根本就搞不清楚!换句话来说就是:你不做,我不做这件事情可以,但总有人来做的!总有人来满足医生的这些“需要”的。

国家政策跟不上是必然的,这和我们国家的体制没有必然联系,因为药品推广是个有一定专业性的行业,只有不断的研究和通过新药开发,才能跟上形式需要。外国研究一个新药,投入几亿美元,乃至几十亿美元很正常,中国现在说医药黑幕厉害,其实不然,中国现在都是盗窃国外的技术来造产品,比如国际知名的某医药企业,投入研究了一个最新的抗生素产品,到现在花费了30多亿美元,还没有做完三期临床的研究,推出产品也是有计划的,但中国的同类产品早两年就上市了,现在有几百个厂家在生产。你说奇怪不奇怪?!到底是中国厉害还是美国厉害,技术含量不是惟一的,主要是美国人做事太认真了。中国如此,外国也一样。为什么花这么多钱研究一个药?还不是变相的给医生回扣,有的项目都合法化了。但最终还是要把全部费用转嫁到病人头上。外国有完善的医疗保险制度,所以没有中国这样反应激烈。盲目制定些政策,根本不管用的。更说明了管理者的无知而已。

她原来是医药专业毕业的高才生,说话很有水平。

黑幕如此之深!

所以,我说:医生这个职业已经违背了基本道德行业的基本要求,各位都来评价一下吧!

药品是怎么分配回扣的?

现在来分析一个药品的利益分配构成,解读医药黑幕。我的分析是建立在第一手资料上的。绝对真实准确。这种分析,医生不懂,他们只知道拼命地开药,然后拿回扣,不懂市场规律的。即便是记者,恐怕也不懂得其中的猫腻,请看:

一个药品,要卖到患者手中的最终价格叫“零售价”,药品的定价是由国家物价部门审批的,同一种药品,销售的区域不同,各地对此的定价政策也不同。比如:我举出具体的――某品牌抗生素属于头孢三代。零售价为168元一针,这就是政府定价,针剂属医生处方用药,比较严格,只有医院能用。168除以1.15=146.08元,这叫批发价,属行业惯例。医院从医药公司进货价叫“扣率”,扣率=批发价基础上的折扣。比如进货价是70扣。那么计算方式就是146.08×70%=102.25元,这就是医院的进货价。也就是说,医院卖给患者零售价168元,进货价是102.25元,中间赚取168-102.25=65.75元,医院是不交税收的单位,这是纯利润。

一个医药代表是怎样分配收入的呢?!药厂一般授权给地区负责人销售药品的权利,也就叫销售政策,涉及到的价格叫“底价”,也就是说,药厂以该产品的底价卖药品,其它就不用管了,由销售人员控制。销售人员一般在所销售的区域内招收临床用药推广代表。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医药代表”。我们还是以上面这个药品为例子。零售价168元的这个药品,出厂价格可能为12元。这就是“底价”,那么医院“进货价”102.25-12“底价”=差价为90.25元,扣除17%的增殖税为90.25×83%=74.90元,再扣除医药公司赚取4%-5%的费用,医药代表能拿到手的就是70元了。怎么分配,怎么才能刺激医生用药,这就需要给医生根据处方用量发放回扣。回扣比例为零售价的15-25%,上面讲的这个抗生素回扣比例一般为零售价的20%,也就是说168×20%=33元-35元左右。这是给医生的部分。

还有要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和关系,比如,医院药房要收取3%(不一定),药品开发进医院要花费的费用,最少的不过3、4千元,多的几万到十几万也属正常。药品经销商一般也给代表按比例提成收入。我们可以从列表中看到,这个药品的受益群体:

以168元为例:

医院得到65.75元

医生回扣得到35元

增殖税部分15.3元

药厂12元

医药公司6.5元

开发医院销售费用比例占5元

维护医院销售费用比例占5元

经销商(销售区域主管)5元

其它协调费用5元

医药代表提成12元

所有这些都会发生利益冲突,不是一成不变的,惟一不变的是患者的付出=168元!

所有这上面的,受益最大是医院,其次是医生。分别占受益比例的40%、20%,其它各方相比是小意思而已。这药品毕竟是有成本的,所以,别相信医药降价或返利给患者的谎言,他们降价的都是药店里随便可以买的药品,不是这种暴利药品!!!

这一个药品的价格构成,通过分析就可以看出,医院获利达到40%,医生回扣达到20%。剩下的40%包括了药品生产、原材料、技术开发的投入、国家的税收、医药代表的提成、医药公司的费用、各方面的开支……

药品的出厂价和医院收入医生回扣分析:

中国有8000多家合法制药企业。以前是1万多家,通过国家在全制药行业强制推行GMP达标后,现在淘汰了几千家小企业。8000多个厂家是怎么样一个概念?!也就是说,平均每个制药企业生产10个产品,那么在全中国就会有8万多种药品!当然,这只是最初级的估计,实际远远超过这个数字。

先看药品出厂价格和市场销售相关的几个概念:

底价=批发价×扣率,所谓20-35扣,这个“扣率”就是这么计算的。以零售价100元的药品为例:

批发价=100除以1.15=86.95元,如果这个药品底价是20扣,也是批发价基础上的20%,底价就是药厂药品的出厂价格,也就是说,药厂其实直接获得的利益是很薄的。那么具体的底价就是86.95×20%=17.39元。这是最基本的概念,即药厂的底价(出厂价)。

有医生说现在国内大多数产品出厂的底价都是20-35 扣之间,这是正确的。但现在已经不具有普遍性了。现在的行情是:出厂底价在10扣-35扣之间,其中:

10扣和低于10扣左右的药品主要包括:小厂家生产的抗生素,一般都有很多厂家生产的常用药品。市场竞争激烈的药品。

10-20扣,有相当市场的药品,基本同上。

20-25扣,新药,大厂家主流产品的出厂价。市场前景较好的药品。

25-35扣乃至40扣,一般是独家生产的医保产品,本身就有很大的销量,OTC销售较多,做医生工作发回扣是象征性的。

40扣以上,非常少了,一般是唯一的,独有稀有的特效药品。

医院进药和利益分析:

维持一个医院正常的工作,大概根据医院大小需要1千--5千种药品就覆盖各科各门类的日常用药需要了。那么8000多个厂家生产的这些产品怎么办呢?这当中大多数厂家的产品都是重复的。一个医院要针对自己医院的定位来采购药品。这就引发了各种利益的矛盾。况且现在一个医院的收入中,靠卖药品来维持的比例达到80%是最正常不过了。我们来个假设:以某省级三级甲等医院为例,它现在年收入达到6亿元人民币。那么,靠卖药得到的收入就是:6亿×80%=4.8亿元。这当中,从医院进货价到零售价之间,医院赚取40%的利润:4.8亿元×40%=1.92亿元。这就是医院直接从药品当中赚取的数字。

医生的回扣完全不包括在其中,但是我们通过上面的数字可以分析出一个医院中医生可以拿到手的回扣:医生的回扣是零售价格的10%-20%,就算15%吧,那么一年就有4.8亿元×15%=7200万元。假定这个医院有职称的医务人员为500人。(除掉后勤、管理、护理等普通人员)也就是说,这500人(也就是医生)是能拿到回扣的。平均每个人每年获利7200除以500人=14.4万元,这当中我打个折扣,算平均10万不过分吧?!

当然其中获得高额回扣的是有高级职称的。说他一年得到的50万-100万不算过分!(要知道,这还不包括病人和家属送的红包)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仅仅这灰色收入就有如此厉害。其它还用分析么?!

医药器械怎么销售?

医药器械是怎么操作的?曝光做医药器械的黑幕,这回可是有根有据的,请看:

一台出厂价格为30万的医疗器械是怎样以220万的价格卖到医院的?

现在科学发达,各种带“高科技”名头的医疗器械层出不穷。几十上百万的医疗器械不过是小意思,上千万,整个投资上亿的也有了。大概操作方式有两种:

规范的操作方式,这种方式非常透明,也是我们正常需要的。就是医院和厂家合作。厂家和医院协议,由厂家投资器械,培训人员,医院出场地,出人员。共同经营,并按一定收益按照比例获得利润。厂家看中的有几点,一是医院合法性,二是有市场,三是有技术,四是长期收益,包括器械消耗材料(此项目有惊人的回扣)等等。

医疗器械耗材的使用,这个项目的回扣是惊人的。现在医院里都流传:外科手术是最厉害的。一有病人红包,二有住院用药回扣,三就是外科的耗材了。比如,手术,无论是心内科手术用心脏支架(一个进口支架就上万,一个手术用几个,但进价很低),普外科手术耗材、泌尿外科、乃至最新的微创外科手术都是医疗器械和耗材使用最频繁的。这已经成为医院的潮流。很多耗材都是国外进口,国内经销的,空间巨大,回扣惊人!

就是最黑暗的了,直接将大型器械卖给医院。这当中要做无数的工作,但只要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就可以完成这高难度的“不可完成的任务”,说白了就一个字――钱。我来分析:以一个出厂价为30万的器械(譬如某品牌的支持仪,请勿对号入座,就是分析而已),宣称这个器械为高科技,独特的工作性能,达到国外先进水平,国内惟一。获得什么金奖(一定是金奖!反正外行搞不明白)。优惠卖给医院,政府定价为300万一台,卖给医院只要250万,通过医院一再“坚持”和“节约”,定位220万元一台。好,买完了!赚了220-30=190万元,就这么简单吗?!no!其中的猫腻我来揭穿:

首先,医院领导要搞好,领导同意后,让医院临床科室申请要求购买,然后医院向卫生局等部门打出采购报告和预算,审批同意后拨款“招标采购”。这当中,一定是有个最大的受益者和操作者,就是这个所谓"做"医疗器械的人!这个人姑且在这里叫经销商吧,他可以是个独立的个体,可以是某医疗器械公司的负责人或业务员。这个人要做无数的工作,完成销售这台机器的任务。首先,他会向需要使用这台机器的科室负责人承诺好处,给多少多少回扣,其次找到医院分管器械的领导,同样“做好工作”。再到卫生部门找到审批项目的相关领导,再次“做好工作”。至于是怎么分配利润的,这个家伙可以“协调”好各方的关系。他会给医生说这台机器利润很高,我出厂价格是150万,搞好了除去公司的、国家税收、销售费用、我会给你20万元。好,医生同意报告申请购买了。这是第一关,采用同样的方式和说法,做好院领导和卫生部门领导的工作,就完成了。其实,最终可能的是,这家伙花费上下打点了100万元,做成了这笔生意,自己独得50-60万非常正常!所以最关键的一点就是不能“穿帮”,首先是生产厂家这里不能穿帮,到时候付款给厂家,厂家再返还回来,需要事前约定。这底价(也就是出厂价)也只能是一两个“核心人物”才知道。可能这个人会叫自己朋友,同事出面去做工作,但他们是不会知道真实价格的。其它环节的人能蒙就蒙,政府定价是最好的“遮盖”。做大型器械的人经常说:一年不开张,开张吃几年。也就是说,一年不用太辛苦,只要能销售个一两台就赚够赚欢了。

药品的定价策略

但凡是医药营销界的朋友都知道一个产品的定价依据和根源。熟悉这个行业久了,光从这个产品的零售价就能判断出这个药品能为各方产生多少利益。

现在都说药价虚高,的确是这样。一个药厂生产开发一个药品,首先就要有针对性的市场定位。譬如是专门在医院销售,还是专门在药店(OTC)销售。需要知道的是,凡是现在零售价格奇高的药品,一般都是医生的处方药。非处方药的销售渠道主要是药店,当然医院有一定的销量,这是叫医生起“带动”作用。和OTC销售中利用媒体广告炒作是一个道理。

其实在中国,很多药品是老产品了。销售价格很低,通过换包装,换名称,变了花样在提价销售,不这样,这种药品就会被其他同类产品的竞争淘汰掉。虽然病人可以自己到药店购买需要的药品,但是,医生的推荐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取到决定因素。

一个产品只要是在医院内部销售,就必须遵守医院的规定。比如:一个医保甲类的品种,零售价是58元/盒,如果医院发现药店有同品牌同样的药品在零售药店只买15元,那么对不起,这个药品立即清理出医院的药房!用同类型名称不一样的药品替代。

所以,很多主流厂家的大产品,是不会去药店零售的。患者可以买到相同类型的其他品牌药品。如果需要解释――就是大厂家的产品“技术含量高”“改进了工艺”“使用效果好”,反正外行也不懂,怎么解释都是“合理”的。

例如,大环内脂类抗生素阿奇霉素,现在国内相关产品不下千种,剂型也包括片剂、颗粒(冲剂)、粉针、液体。片剂和颗粒是医保乙类用药,主要是医生推荐和OTC销售,以前的“维宏”(阿奇霉素片)价格就很高,后来受到各厂家的竞争,现在的零售价不过是以前的1/3了。医院主要用还是用针剂,针剂一般在住院病房使用。这种抗生素临床使用范围很广,用量巨大,国产的阿奇霉素针剂,一般价格在40-120元之间。包装有0.125g/0.25g/0.2g/0.4g/0.5g几种,如果医院通过招标采购,可以定为“0.125g阿奇霉素粉针剂”,招标中标价格为25元。那么,这个医院其实可以不采用中标产品,而采用“0.25g阿奇霉素注射液”,这就在招标的目录里没有了。价格可以卖到100多元。医药巨头辉瑞研究的阿奇霉素,其实在去年才全面完成三期临床研究。最终推出阿奇霉素针剂(希舒美针剂)也是在去年,他们推出一个产品是非常慎重的,反复针对全世界各种人群种族进行了临床研究。所以技术含量非常高,效果也非常好。但是这样的好产品却竞争不过国内的同类产品。国内的阿奇霉素针剂早在前年就上市了。黑心的药厂不管这个产品质量如何,早早就占领了市场,且现在国内的阿奇霉素针剂产品就不下3、4百个。辉瑞的希舒美针剂价格很高,是国产同类的2倍以上,除了一些大医院偶尔采用,一般的医院用的就是国内的了。为什么是这样呢?

原因是如果采用这样的好产品,不是病人不能承受,而是医院的收入比例会下降。像辉瑞这样有实力的国际大厂家,产品卖到医院的价格是很高的,可以高到90扣乃至直接的批发价格。而医院用其他产品,特别是国内一般厂家的产品,最低可以低到进货价为50扣!同样是销售100元的产品,医院可以提高20-30%的收入,这就是黑心的医院的黑心选择!

据我所知道,像阿奇霉素针剂针剂这样的产品,国内厂家最低的出厂价格仅仅是0.8扣-10扣,较大的厂家有名的产品,出厂底价是20扣左右,也就是说:病人自己掏钱购买零售价格为100元一支的阿奇霉素针剂,其实出厂最低价格才4-7元!

朋友们可以问:为什么国家定价会这么高呢?!其实,这是很简单的道理。一个药品从研发到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报批出来。层层环节都要打通,像阿奇霉素针剂这样的药品,厂家购买原料药,到生产包装出来,是个极其简单的过程。况且有像辉瑞的希舒美针剂这样的先例,报批不就有“依据”了嘛!关键就是报批药品这个高难度的环节。现在北京有很多公司就专门为药品和医疗器械报批打通关节,只要有药厂来找,提出50万-500万报批一个产品是很简单的事情,出钱就是了,这是北京,这是首都,没有门路的人的厂家,连门在哪里都找不到!

药厂的针对药品定价策略就是这样的:自己赚取的底价部分要开支包括了:药品研究开发费用、审批申报费用、初期营销费用、原料成本、生产成本、运输、税收、管理成本、利润比例等等。综合上面的开支,药厂就制定出了出厂价格,也就是底价!然后药厂在按照各方分配的比例,来给这个药品定价(零售价格),然后向相关物件审批部门给出定价依据,一般就是,出厂底价的5-9倍!不这样定价,一盒产品都卖不出去!

药厂的依据是什么?其实就是一个药品开发研制费用在成本里非常高,这是因为中国的药厂大多是盗窃和变相采用国外同类产品的开发依据,其实,国内药厂研发费用是很低廉的。我以国内某大医药集团企业为例:他们集团的药物研究所是很厉害的,高薪聘请了40名药剂行业的博士和硕士,专门针对市场上最畅销的药品进行研发,其实,这些都是现成的技术,购买原料药,到生产工艺非常简单,他们以小组进行研发,新产品的开发成功是和市场销售挂钩的,常常药物研究所研究出一个新产品就可以获得40-100万的研发奖励。这对这些药剂专家刺激巨大。他们通过这些变相的盗窃知识产权,按照自己的强盗思维包装工艺流程,新产品就出来了。这也是为什么国外大药厂研发一个产品要上亿美金的天文数字,他们的产品定价昂贵,其中最主要就是包括了研发费用的巨大投入。而国内研发只要几十万就行了厉害吧?!

篇3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药品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同时,新材料、新技术的不断应用,使得药品不断更新换代,新品种的药品不断涌现,这些都给药品的库房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管理难度。库存医用耗材、医疗器械、药品及针剂等等都是医药公司为保证医疗服务活动正常进行必须储存的物资,它也是保证企业进行日常活动销售的物质基础,但与此同时医药企业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如何加强医药耗材库房管理,更科学地做到有计划的采购、保障市场销售单的供应、减少资本浪费、减少企业的流动资金占用和损失、降低成本、提高医药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值得我们研究和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

2.研究意义

根据医药公司的特点结合药库的实际情况,药品品种繁多,金额权重不等从而提出ABC分类管理法,有所侧重有所重点管理。同时提出存货在企业的流转过程中体现的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的优化管理思路相结合,形成一个较为全面的存货管理体系,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研究创新

存货管理从形式上看不仅仅是单纯的管理存货,而其实质是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的优化管理思路相结合,我们从立体上,全方位的把握存货管理,要有创新的思路,要有创新的管理模式,提高存货管理质量,从而将管理的水平有个质的飞跃。

二、医药公司存货管理的整体规划

1.医药企业存货管理的内容及特点

药品物流企业是为各个药店医院提供各种医药器械,药品,医用耗材等物品的企业,因此存货管理的对象主要为药品、试剂、器械三大类。同时品种繁多及金额比重不等,给存货管理带来了很多不便。

医药库存的品种及形式多样化。医药物流与其他行业的物流相比具有很多特点,最大的特点就是药品品种繁多、分类复杂。

医药库存的某些药品对仓储条件的特殊性要求,给库存带来很大困难,有的药品对库房温湿度的严格要求,有的药品气味特别大要防止药品之间串味,等等这些现实中存在的特殊性都给库存工作带来困难。

医药库存的进库出库的频繁化,以及零星补货,退货时常发生都给库存管理的准确性大打折扣。

鉴于以上医药企业存货管理的复杂性,以及管理上对实物和价值实现的要求,存货管理就显示出非常重要的地位。

2.医药企业销售的特点对存货管理的影响

在药品市场销售链管理中,为了占领市场、扩大销售,企业会根据各地的消费水平不同,各地制订了不同的产品销售的价格,同时会规定只能在当地进行销售。但是有些违规的批发商以较低的地域价格取得产品之后,又将产品在价格高的地方进行低价倾销,扰乱了市场秩序,使企业的整体利益受到了损害。但是由于缺乏真实、全面、可靠、及时的事实数据,企业虽然明知这种现象的存在,但是对这种违规的现象也是无能为力。因此为了避免此类违规现象的发生,企业必须进行后续的跟踪调查,并及时的将信息反馈。企业在销售、配送过程中采集产品的单品条码信息,根据产品单件标识条码记录产品销售过程,完成产品销售链跟踪。

药品在销售过程中由于中转的环节多、周期长,零散发货和零星的补货及时到达率较低,还有丢失、破损等问题经常发生;药品在销售过程中有关信息反馈迟缓,不能及时的预测市场的变化,因此造成市场的反映也迟缓,影响了市场销售,缺乏了市场的竞争能力。

三、医药物流企业存货管理的现状及成因分析

1.国家药品监管的GSP认证要求对医药企业的影响

国家药品监管的GSP认证要求医药物流在配送环节上,对药品批号、生产时间、效期、来源、随货单证等要求都非常严格,在仓储环节上的量化指标要求也极高,所以信息系统必须支持高精度的运作模式。因此我们要对公司存货的管理及其结构进行及时的调整。

2.存货管理中保管方面存在人员素质低,硬件设施差的问题

人员素质方面。存货管理人员一般文化水平较低,缺乏存货管理知识,管理经验不足,无法运用科学正确的方法对存货进行管理。

硬件条件跟不上。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说,医药库存的某些药品对仓储条件的有特殊性要求。但是目前企业硬件条件有限,有些药品没有严格分库区存储,有些特殊药品需要分别存放于不同温度条件的库区但是企业没有严格执行。

3.财务核算精确度差

在财务核算中由于医药企业行业的特殊性药品品种繁多、分类复杂,财务人员对产品了解不够,导致财务人员盘点工作不到位,账实不符的现象很严重。核算的失真是医药存货控制的很大缺陷。

4.跨部门的合作不够深入

各管理部门对存货管理有不同的要求所以各部门相互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协调。财务部门要求减少库存从而达到资金占用最小,提高资金的利用率;采购部门希望存货数量越大越好,这样就降低了采购的次数和采购的价格从而降低采购成本:销售部门则希望存货越多越好,这样就避免缺货断货。总之,众口难调,由于各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交流,导致信息不通,加大存货管理难度。

四、医药物流企业存货管理三位一体的优化思路

1.“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整合的必要性

近年来,医药行业得到国家政策的扶持,医药经济发展势头很好。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医药市场的不断整合和规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为了降低成本,缩短存货周期,寻求经济最大化,不得不采用先进的管理手段利用全球性的信息网络技术,实现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整合的高效运作,从而使传统上的存货管理上升到一个新的层面,实现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使医药企业的管理由粗放型向集约化。

2.“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的存货管理设计

(1)信息流管理是存货管理的必要条件

信息化管理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石,建立适合企业自身特色的存货管理信息系统是企业各部门之间信息流共享,提高企业效率的必要条件。因此,完整的信息流管理是存货管理的必备条件。

库房存货管理实行条形码管理。这是一种方便、便捷、高效的管理方法,同时运用ERP系统可以有效的提高库房存货管理水平,控制库存,了解分析库存,向各部门提供准确的数据,为决策者提供精确的数据支持。

(2)实物流管理是存货管理的必须过程

任何一个企业最终目的都是为销售服务的,因此存货管理就围绕着销售来进行采购存储。

根据本企业药品品种繁多、分类复杂,我们运用ABC分类管理方法,A类指的是药品的品种数约占总品种数的10%,销售额累计约占总销售额的70%,针对A类药品经常检查库存量,及时进行调整减少不必要的存货:C类药品的品种累计比重约占70%,销售额累计约占总销售额的10%,针对C类药品采取简化管理,减少采购次数:B类药品介于A类B类之间,实行中间性管理。

为了有效控制药品储存质量,对药品按其质量状态进行分区管理,为杜绝库存药品的存放差错,必须对在库药品实行色标管理。药品质量状态的色标区分标准为:合格药品为绿色;不合格药品为红色;质量状态不明确药品为黄色。

(3)资金流管理是存货管理的目的

存货管理在企业流动资产中占有很大份额,因此加强企业存货,对存货管理过程进行监督控制都是非常必要的。建立合理的存货管理能够避免资金链发生短缺,同时减少资金的占用,完善存货的风险管理系统。

3.“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存货管理的实施

实现三位一体的存货管理,实质上就是在实物流方面应用信息系统通过各部门的协调运作实现资金流的最优控制。从而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由此可见存货管理中的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位一体是一个不可分割的一个管理体系。因此要做好与存货相关的各个环节工作。

(1)加强存货采购方面管理

采购是存货管理的前提,一方面,库管人员要认真核查采购的单据做到无遗漏,无缺损;另一方面,要对采购起到相互监控,提高企业整体工作效率。

(2)加强企业存货的保管

加强企业存货保管,提高仓储人员的素质,医药行业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库存商品有着特殊性,因此仓储管理人员不仅要有专业的仓储管理知识还要求有相关的药学知识,同时企业应定期邀请专家对仓储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药品保管水平,提高存货管理效率。

(3)加强企业存货销售的管理

销售是企业的最终目的,销售人员要结合存货的信息流了解存货,认真学习存货的相关知识,从而做到对实物进行引导性、有方向性推销,减少差错率,减少不必要的退货,提高存货周转率,提高效益。

(4)针对国家药品监管的GSP认证要求存货结构的调整

针对国家药品监管的GSP认证要求库房要做出一系列的调整,必须对存货管理涉及的各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内控管理思想,做好人力资源建设,为实现存货管理三位一体整合提供保障。

五、结论和建议

1.主要结论

篇4

按照现行《欧盟传统草药法》要求,在欧盟销售的传统草药必须在2011年4月30日前注册,否则将被禁止销售。这项规定将对中药产品在欧洲的应用前景产生重大影响,也为我国中药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出了新课题。

2009年,瑞典维康士有限公司(Wilkris & CO AB,以下简称“瑞典维康士公司”)与兰州佛慈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兰州佛慈公司”)达成合作意向,为“岷山”牌浓缩当归丸在瑞典申请药品注册。目前注册申请材料已经准备完毕,将于近期正式递交瑞典药监局(Medical Products Agency,MPA),这将是在瑞典和在欧盟国家第1个申请药品注册的中成药产品。

瑞典维康士公司作为中国企业申请中成药注册的前期准备过程历时2年,其专业团队研究了相关所有申报要求、查阅了大量科技文献、对药材和药品成分进行了严格的检测和分析、与瑞典药监部门进行了多次沟通,其做法和经验对于国内中药企业申请欧洲药品注册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1 背景分析

1.1 欧盟传统草药的相关法规和药品注册

欧洲议会和欧盟理事会颁布的《欧盟传统草药法》于2004年4月30日正式生效,该法规定传统草药必须在2011年4月30日前注册,否则将被禁止销售。

根据《欧盟传统草药法》规定,凡进入欧盟市场的传统药品都必须符合欧洲药典标准。如果进口药品没有被欧洲药典收载,则以欧盟成员国药典为准。如果成员国药典也没有收载,可以用其他国家的药典(如中国的药典)作为参考标准。欧盟成员国之间互相承认各国药品管理机构签署的产品质量报告。

《欧盟传统草药法》也设立了草药药品简化注册条件,即所申请的草药药品有30年以上的使用历史,其中包括在欧盟国家至少有15年的使用历史,就不需按常规要求提供符合欧盟标准的临床Ⅰ~Ⅲ期药品实验报告。

1.2 中草药在欧盟的使用现状

目前,欧盟市场的中草药大多以食品、保健茶、植物药原料或农副土特产品的形式流通,尚无中成药在欧盟正式完成药品注册。以瑞典为例,瑞典各中医针灸诊所一般都使用中草药作为辅助治疗手段,包括中成药和饮片。此前,这些产品大多数通过英国进口到瑞典。瑞典药监部门对中草药的态度比较宽松,除出现医患纠纷外,较少检查、干预中草药产品的使用和销售。由于《欧盟传统草药法》最后宽限期已过,中草药的进口受到制约,瑞典的一些中医针灸诊所发现很难从英国进口到中成药,只能进口一些饮片。

《欧盟传统草药法》的实施将改变欧洲国家政府对天然药(含中药)产品的管理比较宽松的状态,对相关产品的注册和销售趋向严格。

1.3 中瑞企业合作进行产品注册

兰州佛慈公司1929年始建于上海,1956年由上海迁往兰州,是一家拥有80多年中成药生产经营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经多年发展,公司已开发了一批质量好、疗效显著的中成药产品,如六味地黄丸、浓缩当归丸等,不仅在国内市场广受欢迎,而且销售到海外市场。

2006年,兰州佛慈公司为进一步把产品推广到欧洲市场,曾尝试在英国进行产品注册,后由于高昂的注册费用以及在英国的合作伙伴对注册程序和法律法规了解不够深入,最终放弃了注册项目。尽管如此,该公司仍然关注产品注册问题,并在欧洲寻找合作伙伴。2009年,经甘肃省卫生厅介绍,瑞典维康士公司与兰州佛慈公司接触并达成合作意向,作为中方企业的公司,为“岷山”牌浓缩当归丸在瑞典申请药品注册。

兰州佛慈公司看重瑞典维康士公司多年从事中瑞经贸交流的经验,熟悉瑞典医疗体系和药品生产的管理体系,可与瑞典药监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曾在瑞典和欧洲注册过中药器械,因此,选定瑞典维康士公司为其产品进入欧洲市场做注册申请。

2 兰州佛慈公司产品特点和工作基础

兰州佛慈公司于1996年9月取得了我国西北地区第一家澳大利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认证证书,1999年11月又取得了西北地区第一家中药行业的中国国家药监局GMP认证证书。公司积极推进中药工业化、国际化和自主创新,采取不同工艺提取药材有效活性成分,首创中药浓缩丸新剂型。

近年来,兰州佛慈公司产品行销全国并出口至东南亚、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英国、荷兰、南欧等27个国家和地区,包括佛慈浓缩丸系列产品,如桂附地黄丸、六味地黄丸、浓缩当归丸、香砂养胃丸等。兰州佛慈公司连续多年名列中国中成药出口十强,对海外市场较为熟悉,从原料种植到生产都实现了严格的管理与监测。公司所有产品均制定了高于法定标准的企业内控质量标准,主要产品于十几年前就增加了重金属、砷盐等检测项目。为了达到出口国标准,公司开展了对铅、镉、铜、砷、汞等重金属元素和农药残留量的微量测定,并参加了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牵头组织的“对六味地黄丸8种重金属限量控制的方法标准”的相关工作。

兰州佛慈公司多年的生产经验、出口业绩、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以及技术保障能力使其具备了在欧盟申请药品注册的基本条件。

3 中成药产品注册过程分析

瑞典维康士公司于1990年在斯德哥尔摩成立,是一家从事医疗卫生产品国际贸易的企业,的主要产品有“华佗牌”和“神人牌”针灸产品,用于静脉、淋巴水肿和心血管疾病辅助治疗的家用保健器械等,并从事健康产品的咨询,在北京设有办事处。

瑞典维康士公司是瑞典商会会员、瑞中贸易理事会常务会员单位。1996年,瑞典维康士公司帮助“中华老字号”苏州华佗医药器材公司“华佗”牌针灸针在瑞典和欧盟成功注册,成为中国在欧盟注册的第一个中医器械。2008年,瑞典维康士公司与世界针灸联合会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在未来5年继续推动中医药在瑞典和其他北欧国家的推广和发展;受甘肃省卫生厅委托,协助甘肃省在包括瑞典在内的北欧国家开展公共卫生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瑞典维康士公司和兰州佛慈公司达成合作协议后,就开始进行详细的调研工作,通过策略分析,有步骤地制定了申请计划,逐步完善申请材料,现已进入递交正式申请材料的阶段。

3.1 选择简化注册的策略

瑞典维康士公司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瑞典作为注册受理国。一方面,瑞典医药科技发达,医疗体系完整,药品审批和监督严格,信誉度高,备受欧盟所有成员国的尊重;另一方面,在瑞典通过药品注册的产品,较容易通过欧盟其他国家的药品注册。

瑞典维康士公司对兰州佛慈公司现有品种在海外出口注册情况进行认真梳理,从中确定了“浓缩当归丸”作为正式申报的第一个药品。因“浓缩当归丸”已在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完成药品注册,具有较好的注册基础,且该产品的成分单一,便于描述说明。

药品的疗效显著是其注册成功的基本保障。当归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应用历史,中医药学术界有“十方九归”之说,被称为“女科之圣药”、“血中之圣药”等。瑞典维康士公司选择了当归治疗妇女月经不调、痛经等活血方面的基础功能来申请药品注册。此外,当归已经纳入欧洲及世界上多个国家的药典,其功效为欧洲国家认可。

另从生产企业分析,除草药种植、产品生产、质量检测等方面的优势外,兰州佛慈公司先后承担了主管部门支持的有关当归道地药材资源、质量标准及当归指纹图谱等的多项科学研究项目,对其产品“浓缩当归丸”的技术支撑条件优势明显。

经过分析,瑞典维康士公司决定选择简化注册方法,即立足于药品使用记录和药典文献记录申请注册。为此,公司组织了专门团队针对药品使用状况和药典记录开展工作。他们认为,据欧盟规定,只要是成分相同的产品在欧盟已经有15年使用历史即可视为符合条件。药品可以是不同厂家的产品,也可以具有不同名称。若没有以前的出口证明和进入欧盟的证明,采用文献证明的方式也可。欧美各国对传统草药的研究历史很长,并有大量的科学文献发表,这些都可以作为在欧盟实际使用的证明。此外,欧洲各国出版的植物药目录(Herbal Medicinal Products Monographs)对中药常用的植物及其功效也有详细的描述,可用作参考文献。

“浓缩当归丸”的成分是当归,1900年当归就开始在欧洲使用,1930年在德国及瑞典进行注册(但当时并不称为“当归丸”)。最新修订版的英国药典从2008年1月1日起实施,它收录了生药当归和成药当归。欧洲药典也收录了当归。另外,对当归药性和临床应用研究的中外文献很多,瑞典维康士公司查阅了近百份参考文献,明确展示了当归已经在欧洲实际使用了15年以上。基于这些工作,公司着手准备药品注册申请。

3.2 做好药品活性成分和重金属含量检测

瑞典维康士公司结合当归成药的疗效和英国药典中列出的活性成分,最终选择了4种有效成分进行注册,分别是阿魏酸(Ferulic Acid)、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挥发油和藁本内酯(Z-Ligustilide)。根据注册要求,兰州佛慈公司开展了相关工作。鉴于藁本内酯的成分测定比较困难,该公司委托中国中医科学院对当归药材和成药中的藁本内酯进行测试,由于该物质的标准对照品(standard reference material)缺乏和检测要求高等原因,这项测试耗时3个月才完成。其他3种成分由兰州佛慈公司自行完成测试报告。

除了药材及成药中的有效成分之外,其中的重金属和农药残余等也需要测定,以符合欧盟标准。这些测定结果,包括所有测试和分析程序,最终形成2份表格,提交给瑞典药监局。一旦药品注册通过批准,此表格就是今后该药品进入瑞典的标准,海关和药监局的检测都以此为标准。

因此,国内中药企业,既要保证药品有效成分在申请时能达到标准,又要保证药材和成药质量稳定,在产品进入欧洲市场时能够通过各方检验,特别是对药材的质量要严格控制。2012年3月,国内各媒体对甘肃陇西当归药材在种植加工过程中使用剧毒农药、生长剂和硫磺熏制的系列报道,应该引起各中药生产商的重视。

3.3 充分准备注册申请材料

针对欧盟传统草药注册法规和相关指南,瑞典维康士公司对“浓缩当归丸”的相关资料按照注册规定的5个部分进行整理,包括管理信息、技术文献综述、药理信息、非临床研究报告清单、临床研究报告清单。

3.3.1 管理信息 包括所有申请材料的一览表、企业及产品基本信息、药品目标人群、专家信息、临床信息、非临床信息、环境风险评估、GMP、优良种植规范(GAP)、优良实验室规范(GLP)、药用植物种植和采集管理规范指南规范(GACP)等材料。该部分有标准模板,按要求逐一填写,要求内容准确翔实。

篇5

当一个行业频繁提到BAT时,意味着这个行业正处在快速上升期,而背后的含义或表明一个道理,在国内有能力深入改变医疗产业向互联网领域渗透的玩家也就只有BAT了,BAT对中国市场的作用,似乎已经不单是互联网的标志,而成为市场经济链条全产业转型的催化剂。

回归主题,BAT对移动医疗市场是认真的,而且是积极的,尤其是阿里和腾讯,投资中信21CN和支付宝搭建“未来医院”的举动都被视为阿里撬动医疗市场的决心,而腾讯除了7000万投资丁香园外,手Q也已经开始行动搭建健康中心平台。

BAT三家中,阿里和腾讯今年以来行动颇为迅速,频繁出手,而百度在移动医疗领域表现的相对保守,但要论对移动医疗的了解程度,百度无疑是其中之最,要知道医疗广告为百度营收做出了巨大贡献,百度要比AT更能敏锐的察觉移动医疗市场机遇,而且移动医疗的市场地位对百度也至关重要。

阿里思路清楚,直入“就医用药”

阿里发展移动医疗的策略很清晰,就是直接渗入医疗服务环节。投资中信21CN为的完善药品网络消费市场,尤其年底或将开放的处方药市场,医药电商服务能力是阿里基础,而布局“未来医院”,是为了掌握医疗服务的入口,这两步完成了,阿里就掌握了“就医用药”的重要环节。

腾讯准备不够充分,还需持续补充

腾讯在移动医疗领域仍处在探索期,投资丁香园是为先拉拢一个强有力的合作伙伴,而手Q的健康中心仍仅仅是一个空台子,离发挥实际作用还差的很远。无论是丁香园还是手Q健康中心,目前都看不到能立刻发挥市场价值。不难想象,丁香园与手Q健康中心相互串联是可预见的直观发展规划,不过,丁香园的核心优势在医生资源,而将医生资源对接到手Q健康中心供用户使用还有许多问题,更需要等市场进一步成熟。

不过,无论手Q健康中心,或是未来换个马甲的微信健康中心,亦或是单独成立腾讯健康中心,只有丁香园一张牌仍显得腾讯在移动医疗领域的势力比较单薄,丁香园与腾讯健康中心的连线组合也很难被看好,这其中涉及到网络问诊、多点执医等复杂难解的问题。所以,接下来腾讯或会继续投资补充移动医疗势力。

百度底子好,或在压注云平台

百度在移动医疗领域也在行动,只是没向AT那样大手笔的引起舆论关注,百度早前悄然搭建的“百度健康”平台,除了提供一些医疗保健知识外,还能提供网络挂号服务,已有不少医院加入了这一平台,百度在医疗领域对医院和药企影响力还是不容小觑的。

另外,除了健康平台,百度还搭建了dulife智能硬件平台,主打健康监测牌,健康手环、心电仪、血压仪、体脂测量仪、智能体重秤、皮肤检测仪应有尽有,不过目前来讲这些主打健康的智能设备中看不中用,百度搭建健康智能硬件平台目的更多是为市场卡位,为后期做准备。还有,百度还与北京政府合作在dulife智能硬件平台的基础上打造了“北京健康云”平台,实质上无论是dulife智能硬件平台,还是与北京政府合作“北京健康云”平台,最后的落脚点都是利用大数据与医疗服务相结合。

移动医疗能解决什么问题?

简单看完了对BAT移动医疗的介绍,我们来点实际的,先不跟着BAT一起YY移动医疗的未来前景了,我们还是先关心下移动医疗真正能解决哪些问题。

“移动医疗”是用的比较多的一个对互联网与医疗服务相结合的统称,还有很多其他说法,有关移动医疗大致可以分为可穿戴健康设备、医疗APP、医疗健康大数据和医疗O2O,不过,这四个分类之间的界限比较模式,项目之间普遍存在关联性。

移动医疗的市场前景首先要看其能解决什么问题,综合目前各类移动医疗项目来看,网络挂号、电子病历报告、常见病预防监测、慢性病长期监测、病情交流分析、医疗案例共享、网售药品器材、网络问诊、用药(病症)查询、医疗服务市场监控、医疗IT系统等,这些功能看起来都很好,但实质上只是提升了医疗服务水平,并没有解决医疗问题的实质,医疗问题的实质是在于医生资源短缺,公立医院以药养医,医保制度仍不完善等问题。

所以,从实际情况来看,移动医疗很美好,但不能有效解决医疗问题的实质,更多是锦上添花,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智能硬件主导的“前向监测”所产生的数据信息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程度,网络化的“后向就医”能降低用户的时间成本,从这两方面看,移动医疗有市场,但短时间内不能撬动国内目前的医疗体系。

当然,改变是一步步缓慢发生的,在移动医疗产业链上,价值体系或将有机会重新分配,患者、医院、保险公司、医药器械公司都会是新产业练下的价值贡献者,对于创业者来说,移动医疗机会还是有的,不过,目前国内移动医疗领域的盈利模式,多半都处在摸索阶段,患者、医院、保险公司、医药器械公司等产业链参与者,都早早的上了创业者的营收名单,卖硬件、卖数据、卖内容、卖服务、卖系统的什么都有,哪里有金钱,哪里就有创业者。

前向监测与后向就医,哪个更具潜力?

依我看来,目前可以把移动医疗分为两大市场,一个是针对未生病的老弱肥胖人群或是已得慢性疾病的人群,以可穿戴健康智能设备为核心的“前向监测”市场,医疗大数据服务也与这一市场有紧密关联;另一个是针对需要就医问药的已患病人群,提供的网络医疗服务,以通过降低时间成本提高医疗服务效率的“后向就医”市场。

从目前国内医疗市场成熟度度来看,智能设备主导的“前向监测”市场太小,发展不会太快,厂商需要通过“吓”、“哄”的手段促进市场消费,相比而言,普适性强,能提高就医效率的网络化的“后向就医”市场更大,机会更多,需求更直接。

可穿戴健康设备提供的“前向监测”服务的卖点为监测-监测-再监测-提醒就医,这更适合那些对生活品质高的用户,对于国内大多数用户来讲,目前的前向监测服务不太容易接受。不过,商家总是会有办法的,“吓”和“哄”的营销手段是少不了的,就像有防辐射服的概念就会吓唬孕妇购买,但防辐射服的实际效果大家都懂。而“哄”则是以爱护老人为卖点,哄着消费者尽孝为老人提供健康监测服务,顺便给你讲讲若不能有效监测,一旦发生疾病可能产生更多的就医费用来威逼利诱,一哄二吓,很多还算有经济能力的消费者也就屈服了。

随着民众经济实力的提升,可穿戴健康设备确实有不错的市场潜力,但个人更看好改变目前就医效率的后向就医服务市场。一般的就医流程为:挂号(排队)、问诊(排队)、检查(排队)、化验(排队)、等报告(排队)、医生解读报告、开药拿药(排队)、回家/医疗或住院(没有铺位)、住院观察、陪护、再化验、再观察、手术、康复、复查换药、彻底康复。

不难看出,一套就医流程下来,时间和金钱都搭进去了。能缓解、解决看病难,看病贵才能更直接的撬动更大的移动医疗市场。

篇6

2生物技术专业就业

根据记者的调查,仅河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2009年、2010年毕业生便约有75%的人选择了继续深造,研究生毕业后有的人选择留校从事教育工作,有的人在生物医药、生物化工、轻工、食品、能源、环保等行业的高新技术企业从事相关产品、工艺及装备的研究、开发、设计、管理及市场营销等工作,也有的在环保、商检、药检、海关、工商、税务和政府管理部门从事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或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而如今的毕业生,还可以去高科技生物医药类的公司,如果自己创业,国家还有优惠政策和创业资金。我国政府正在从不同层面大力推动生物技术产业的发展。无论是技术研发还是产业化示范,都有政策、财政以及税收等不同方面的支持。其中,一些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找到了令人艳羡的“归宿”。有的在医药器械厂当了医药代表;有的去了生物医药公司从事发酵工艺有关的工作;有的进了事业单位技术监督局,有的进了中科院研究所从事有关DNA测序、转基因作物的研究以及新能源的开发工作等等。

3就业故事

去年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的小刘称,自己目前在石家庄某药厂做药厂质检员,虽然药厂的规模不是很大,但是效益还是不错的,她工作也比较得心应手。今年药厂打算送她继续深造,以增强自己的专业技能知识。毕竟做这一行,小刘说,上升空间非常大,而且实用性也很强。只要对自己及所学的生物技术有足够的信心,在大学期间不断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将来就会有广阔的发展平台。

随着社会对生物科学行业需求的增加,国家对该专业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在行政事业单位也设置了一些关于生物技术的岗位。此外也可以选择去中小型企业做医药代表、化妆品工程师,从基层做起。

4化妆品研发工程师:时髦,但不等于化妆师!

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化妆品不再只是舞台上表演所需的东西了,在日常生活中越来越多的人需要化妆产品,过去人工合成单一的化妆品已经不能再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追求更高质量的产品。这么大的化妆品市场需求要求化妆行业有专门的技术人员来开发、研制、改进、改良化妆品配方。去日化公司做化妆品研发工程师绝对算千万个女生心目中的“白富美”工作之一。这种职业就是根据市场需求,使用符合化妆品安全标准的日用化工原料,进行化妆品配方研发并组织试产,测试其作用机理及功效。而不同于很多女生心目中的畅想,化妆品研发工程师的日常工作实际上是非常严谨的,包括:负责化妆品原材料的测试、开发以及测试方法的建立;根据开发计划进行新化妆品的配方开发和研制工作,进行新化妆品的配方稳定性、包材相容性测试,以及微生物竞争测试;总结新化妆品的开发经验,改善老化妆产品配方,提高化妆品品质;组织新化妆品试产并制订相关标准操作规范、化妆品检验规范,指定化妆品内控以及化妆品原料的检验指标。这四个方面,每一个方面都对从业者的自身技术素养及心理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而生物技术专业毕业的学生,从事化妆品工程师这份职业就很有优势,这主要体现在他们所学的专业课与日常实践上。首先,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奠定了他们充分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化妆品工程师从植物中提取天然无害物质作为化妆品的原材料;无机及其分析化学、有机化学能够帮助他们在工作中改善老化妆产品配方,提高化妆品品质,持续改进化妆品性能;微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就业能够让他们从事微生物竞争测试,提高产品效能。更不用提生物技术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中度过,动手操作能力较强,符合化妆品工程师职业技能的要求。生物技术专业对口的毕业生从事化妆品工程师,工作第一年可拿到月薪5000元左右,待积累更多经验后月薪可达10000~20000元左右。

5生物技术专业:从业者道德先行,再谈技术

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有人高兴,有人担忧。然而在这个领域,关于人类胚胎学的研究始终受到法学界、社会伦理界、社会学家的普遍批评,他们强烈呼吁禁止人类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对于从业者来讲,就务必做到恪守基本的伦理道德了。

篇7

“两个突破”,即:力求在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和药包材生产企业的稽查中有突破。随着GMP、GSP认证工作的不断深入,药品监管网络的进一步完善,药品市场秩序得到了有效的整顿和规范。但是,医药器械的监督相对较薄弱,原因是《医疗器械管理条例》刚出台不久,各种配套的规章还不完善,又加之大家对医疗器械的了解缺乏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以至于形成医疗机构重复使用一次性和使用无产品注册证的医疗器械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要搞好稽查工作,就要找到以前工作中的薄弱环节,有的放矢,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一是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一直是药品监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前由于监管工作中一些问题缺少具体统一的规范,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一直是工作中的难点。目前群众用药80来源于医疗机构,但长期以来,国家对医疗机构保证药械质量没有完整成套的规范。购药渠道不规范、储存条件差、乱堆乱放、非法销售药品,重复使用或使用无产品注册证医疗器械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医疗机构中药械的质量。随着国家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出台,对医疗机构在药品、器械、制剂方面都做出了规定,成为加强对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监督管理的强有力的后盾,所以加大对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的稽查力度已是刻不容缓。

二是药包材生产企业。近年来,药包材产业近年发展速度迅猛,我国医药产业的稳定增长给药包材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样的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因为药品包装虽然只是配套行业,但其直接影响着药品的质量和使用安全,为逐步规范药包材生产企业,提高产品质量,国家局也迅速出台了一系列药包材监管法规和产品标准。所以在近一个阶段,也要把其做为我们工作的一个突破点来抓紧抓好。

“三个重点”,即:抓源头,堵终端,查无证经营。抓源头就是抓药械生产企业,堵终端就是加大医疗机构作用药械的监督管理,随着药械市场的快速发展,药械的销售由过去的药械生产企业药械批发企业医疗机构、药械零售企业的单一模式,步入到当今的多元化、多渠道的营销模式。药械销售的手段越来越灵活,速度越来越快捷,覆盖面越来越广泛,如生产企业直销、药品商、买断生产线、长途托运、邮寄等新型营销手段,大大促进了药品市场的繁荣和医药产业的发展。因此无证经营、制假售假、以假乱真、以次充好、超范围经营等非法购销药品种种违法违规行为屡禁不止。所以我们稽查工作的重点要放在源头和终端两个环节上,重点切断假劣药品的流通渠道,尤其是严厉打击无证经营。药品是用来防病治病的特殊商品,《药品管理法》明确药品经营实行许可证管理制度,企业必须具备一定条件并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等合法证照后方可经营药品。无证经营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药品流通市场秩序,同时也给不法药贩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温床,也可以说是假劣药品生存的根本所在,是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的巨大威胁,所以也是我们工作的重心所在。

一是要加大对无证经营的打击力度。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开展非法经营药品的专项整治活动,大力整顿和规范药品流通秩序,取缔药品非法经营活动。

二是要在严厉打击的基础上强化日常监管,定期或不定期对超市、保健品店进行抽查,防止反弹,通过巩固整治成果,逐步实现长效监管的目的。

三是规范医药批发经营企业的行为,定期组织检查批发企业的进货渠道和供货单位,及时解决问题。四是要强化对无证经营药品危害性的宣传,使消费者对无证经营药品的违法性和危害性形成共识,引导消费者形成正确的购药观进而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鼓励消费者及时对无证经营药品行为进行举报,使无证经营药品行为成为“过街老鼠”。

“四个区别”,是指在执法过程中要区分好初犯与惯犯;积极配合调查与对抗隐瞒;造成后果与未造成后果;蓄意造假售劣与客观过失的情况。稽查人员要了解行政相对人的心理。目前,相当一部分行政相对人和群众对药监稽查人员的检查不甚理解。对行政相对人的种种表现,稽查人员应有足够的耐心和充分的思想准备,既不能不管不顾,也不能缩手缩脚,而应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灵活处理。这个原则就是“严格依法行政,力求公平、公正”,搞好“四个区别”对待。要确保依法行政,稽查人员就必须遵循法律的本意去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同时,办案程序也必须合法。要确保公平、公正,稽查人员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就必须在

严格按照法条定性的前提下,按照违法事实的程度、情节以及造成的后果等情况,采取与违法事实相适应的处罚形式。如对于初犯、积极配合调查、未造成后果、客观过失的情况,我们处罚时应在法律和法规允许的范围内给予从轻处理;而对于惯犯、对抗隐瞒、造成后果、蓄意造假售劣的情况,我们在处罚时决不能心慈手软,给予重罚,甚至移交司法机关。“五项措施”:

一是要搞好学习培训。稽查工作是项专业性、技术性、政策性很强的工作,如果不加强学习,就有可能完不成上级交给我们的工作任务。对此,要提高稽查人员的业务素质,做到专业精、知识广,就必须加学习和培训。专业精,不是指每个稽查人员都是学药学专业的,而是说稽查人员在平时工作中要坚持学习药品基础知识、药品假劣鉴别知识、药品法律法规、医疗器械产品标准等专业知识。稽查人员如果能很好地掌握这些专业知识,精通药品外部特征,就能在药品稽查工作中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知识广,就是要认真学习好公共知识,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作用。因为公共知识对于稽查工作能够起到很好的辅助效果,如行政法律、计算机知识、公文处理等。在信息时代,我们学习的途径更多了,不仅要借助书籍、报纸等传统媒体,还要借助网络学习。媒体上经常登载、播出一些案例,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既能学习他们好的工作方法,还可以避免犯相同的错误。既丰富了我们的经验,又锻炼了我们的识别能力,增强了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二是要充分发挥技术监督作用。现代科学技术日益发展,药品、医疗器械生产工艺、内外包装、防伪技术等不断更新、提高,违法分子制假手段、工艺越来越高明。只靠外观鉴别已经很难发现某些假劣药品的存在,如果能得到技术监督人员的支持,往往能起到提高效率,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日常监督和专项检查时,要专门安排药检人员参加,这样既能缩短检查周期,又能提高靶向率。同时建立药品检验绿色通道,急事急办,特事特办,为稽查工作提供及时、准确的依据。

篇8

在美国及欧洲等经济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指出生物医学工程的重要性,目前海外知名高校均设有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本专业世界排名前三位的高校分别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哈佛大学和宾夕法尼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招生分数在这几所学校中也往往远高于其他专业,其毕业生也受到其他各大高校研究室、大型生物医学研发企业和各大医院青睐,毕业后发展前景良好。

目前,全国设置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高校达140所左右,在天津市开设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高校仅有天津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工业大学和天津工业大学,其他天津市市属高校均未开设该专业。其中天津大学以光学仪器为专业特色,天津医科大学以医学背景为主解决一些临床存在的工程问题,河北工业大学以电磁计算为专业特色。

天津市把医疗器械产业作为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过程中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加强医药器械研发的产、学、研联合,支持医疗器械产业走“专、精、特、新”道路,着力培育医疗器械特色产业。天津市人才的需求情况:2013年,天津市生物医药产业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生物医药企业2000余家。2012年,主营业务收入超过百亿元企业3家,50~100亿元企业3家,10~50亿元企业6家,1~10亿元企业58家。天津市医疗器械生产企业284家(2013年底统计),其中规模以上企业共36家,医疗器械注册企业2500余个。技术服务企业:行业产值近亿元。因此天津市急需这方面的高端专业人才。

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是21世纪最具发展前景的专业之一,为适应我国和天津市“十三五”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的需要,推动“天津市医疗仪器产业”的发展,天津工业大学设置了天津市首个专门以培养医学信号检测及仪器方向高端专业人才为主的“生物医学工程”本科专业。本专业在与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结构布局相统一的基础上,以培养复合型人才,增强学生工程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为目标,逐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了适应这种发展趋势,天津工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专业2012年本成为“天津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理事单位;2013年成为“天津滨海新区转换医学产业技术战略联盟”理事单位;2014年与中国医学科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共同组建“天津市医学电子诊疗技术工程中心”;2015年成为“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健康工程分会”成员,这些发展都是为了加快发展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课程建设总体思路是按照目前的专业定位进行课程的建设,形成以《生理学》、《生物医学电子学》、《传感器与医学工程》、《医学电子仪器设计》、《嵌入式系统》、《医学成像新技术》、《医学仪器概论与标准》等为核心课程,构建医学信号检测及仪器为方向的课程群,带动整个生物医学工程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发展。

本专业开设的主要理论课程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C)、大学物理、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信号与系统、高频电子、生物医学电子学、人体解剖、生理学、工程光学、传感器与医学工程、医学电子仪器设计、医学成像新技术、医学仪器概论与标准、嵌入式系统、数字信号处理及DSP技术、EDA原理及应用、电磁场与电磁波、通信原理、虚拟仪器技术、光电检测技术与系统、电磁兼容、生物医学光子学、医学图像处理、生命科学导论等。

主要实践课程有:电路理论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生物医学电子学实验、生理学实验、传感器与医学工程实验、医学电子仪器设计实验、医学成像新技术实验、电工实践、电子实践、电子系统设计与工程实践(1,2)、嵌入式系统设计专题实践、生物医学工程实践1(偏重医学信号检测原理与方法)、生物医学工程实践2(偏重医学电子仪器的开发与实现)、毕业实践、毕业设计。

篇9

出人意料的是,自10月24日始,大盘一路走高,沪综指数在冲高2500点关口后回调整理。使得股民们对接下来两个月可能出现的 “吃饭行情”充满期待。那么,从中长期来看,哪些板块暗藏的盈利机会更大呢?中小散户又该如何布局呢?

战略性布局地产银行股

笔者认为,当前市场环境并未根本性好转,但潜在积极因素仍存。具体而言,在宏观层面上,经济温和下滑,通胀见顶缓慢回落;货币政策不会有实质性放松,财政扩张只有结构性机会;流动性紧张缓解步伐缓慢;盈利增速持续下滑。即便如此,市场积极因素仍然存在:首先,市场高估了存准扩大冻结的金额,实际执行力度很可能低于预期;第二,美国新一轮财政刺激计划、美联储可能出台进一步政策,有望缓解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基于以上分析考虑,笔者认为,股民不妨立足中期,战略性配置地产和银行板块。

目前,地产板块年底前政策力度难言放松,相关个股在估值探底后,或将进入较长时间的筑底期。同时,整体资金面再宽松以及限贷放松将是行业反转的先行指标。因此,建议股民在四季度以持久战心态,看销量来抓反弹,并战略性布局基本面、品牌突出的龙头公司。

透过中报数据分析,开发商销售出现明显分化,整体资金状况较年初继续恶化,但短期偿债压力小,2010年以来的再库存速度已经放缓。基于此,笔者认为,虽房价不调则政策难松,但开发商主动调整价格的动力不足,因此价格下行出现“小步慢跑”或将是大概率事件。

就目前的市场而言,房地产行业很可能出现反弹行情。笔者看好接下来地产股票迎来的反弹行情,与此同时,选股上可着重于具有销售爆发性以及推盘充足的龙头公司,以及具有保障房主题和商业地产概念的公司等。此外,股民也应警惕调控政策与行业调整叠加、经济下滑超预期和房价调整幅度大所带来的投资风险。

再看银行板块。据统计,16家上市银行上半年净利润达到4649.54亿元,平均净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超过30%,其中中小银行净利润增幅超过40%。不难看出,上市银行业绩增幅大大超过此前的市场预期,显示在今年上半年信贷紧缩的严峻考验下,上市银行仍然实现了利润的高速增长。目前银行股绝对具有投资价值尤其是长线投资价值,因而建议投资者适当关注银行板块。

从市盈率看,截至目前,整个银行板块的平均市盈率在7倍左右,不仅已是历史底部,且远远低于全部A股以及沪深300成份股的平均市盈率,甚至低于国际市场同类板块指数,具有足够的安全边际。预计未来一年,上市银行的收入还将保持较快的增速,但速度会略有下降。由于今年政策对估值的压力已经基本体现,目前市场估值在底部区域,可以说在宏观环境稳定的背景下,是银行股较好的买入时机。

低成本介入大消费行业

统计显示,8月上证指数跌幅近5%,上述两个消费类板块仍逆市上涨近3%。而近期大盘在2500点遭遇阻力回调整理后,消费和医疗器械板块又表现良好的抗跌性,医疗板块还多次领涨。

中国经济正进入一个转型期,经济增长将由投资与出口拉动转向消费拉动。在此宏观环境下,消费板块自然存在着相当多的机会。而且从目前的估值水平来看,消费板块整体估值已处于相对低位,此时正是低成本介入的良好时机。

短期内白酒和医药都比较受捧,但从长期角度分析,板块内部个股分化可能会较严重。投资上应选择业绩增长稳定,长期将会得到稳定回报的消费类个股;其次,选取能够代表中国经济发展方向,充分分享居民消费升级的具有成长确定性的上市公司。

由于医药股受刚性需求支撑,机会来自于政策驱动。中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快,医疗保健费用的支出将会大幅增加。有专利技术、独家品种、管理良好的医药器械公司将有更好的成长性,值得长期投资。

对于白酒股,建议把握以下两种投资思路:首先是长期持有,考虑行业的估值和成长性,未来12个月内白酒行业仍可获得超额收益;其次是三季报之后适当减仓后逢低买入。

适度关注可能出现的风格转换

2011年最后的两个月,是否会出现一定程度上的风格转换,已成为近来股民普遍关注的问题。对此,《金融理财》认为,不排除风格转换的出现。导致风格转换的有四种可能性:首先是政策预期的好转;其次是新增资金入场;第三是过大的估值差距得到修复;第四是投资产业链的微观景气程度出现回升。

风格转换可能分成三步:第一步,估值修复,资金环境回暖和政策预期向好促使投资者倾向于寻找估值最低、悲观预期释放最为充分的行业;第二步,景气回升,预计在11月份伴随着工业品的产销量、价格趋势向好,相应的行业会有阶段性表现;第三步,布局2012年,在市场指数有所回升、场内交易活跃之后,进一步关注估值中枢转移到2012年、经营模式清晰、业绩增长确定的个股。预计11月份以后随着影响市场的因素明朗,这种风格转换可能逐步展开。

与此同时,对于四季度的可选配置,笔者认为,科技、资源能源、设备制造、原材料、交运等可适当作为配置上的附属参考。此外,还可逢低增加主要周期性品种如基础化工、有色金属、机械、钢铁等配置,以迎接可能出现的风格转换。

当前选股的五大思路

虽然前三季度A股市场的整体表现令人失望,不过对于A股市场在最后三个月的运行前景,笔者给予谨慎的乐观预期。散户如果能从业绩增长、估值修复、基金重仓、重组题材以及政策预期这五大选股思路中寻找市场机会,或许会有所惊喜。

①业绩增长

目前三季报业绩预告的公司有800家左右,预喜公司达到600多家,若三季报行情能与超跌反弹相结合,此类个股有望演绎一波小行情。

②估值修复

沪深两市指数在三季度的跌幅分别达到14%和15%,而在此期间跑输大盘的个股高达1000余只,其中跌幅在30%以上的个股有100多只。其中约有180只个股的股价低于上证综指1664点时的水平,在这些超跌与低估值个股中,可能孕育着四季度的热点品种。

③基金重仓

过去的三季度,基金重仓股的表现不尽人意,在三季度跌幅超过30%的100余只个股中,约有60只个股是基金重仓股。三季度的基金重仓股在四季度有望“咸鱼翻身”。近来,尽管基金在加仓的过程中,大盘始终处于下降通道,但基金此举仍是属于底部区域主动买套的行为。进入11月,该阶段的特点是资金年底收益、基金排名压力将逐步显现,重仓股会有所表现。

④重组题材

篇10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复合型人才。在高职教育中,强调的是“应用”,注重的是“实践”,面向的是“市场“与“行业”,因此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而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的建设,则被列为最重要的基础建设之一。与人才培养的目标相关,高职院校的实训基地,应为教学、生产、科研、社会服务,实训技能和实训内容应与行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

旅游专业、会展专业在我国很多高职院校都已经成功开设。从人才培养目标上看,高职院校旅游、会展类专业培养的人才是在旅游、会展等相关行业从事服务与管理等第一线工作的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学习能力,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由于旅游业与会展业的产业关联密切的特点,旅游与会展在人才培养、专业建设、课程改革方面有很多相互的渗透,而在这两个专业教学过程中,实践操作类课程和技能的培训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因此,建设旅游与会展业态组合和技能关联的实训基地是培养旅游与会展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的实际需要。

一、旅游与会展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行性

(一)旅游与会展紧密结合的产业关系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了支撑

会展业作为当今世界范围内发展迅猛的新兴行业,是集商务活动、会议展示、观光旅游、对外宣传“四位一体”的新兴产业,有力地推动着各国旅游业和整个经济的发展。经济发达、风光宜人、交通便利的城市都非常重视拓展其会展功能,从而带动区内相关行业的大力发展。据专家测算,国际上会展业的带动系数大约为1∶9,即会展业自身的收入如果是1,则相关行业的收入则为9,所以会展业被视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推动器。

1.旅游业与会展业的紧密关系。旅游业与会展业具有最紧密最直接的产业关系。会展活动的部分服务对象的异地流动性,与旅游服务对象的异地流动性具有共同的特征,这就为在具体运作上的合作提供了基础条件。会展业的崛起给旅游业带来了强大的助推之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会展业的壮大发展,使得会展业与旅游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相互依存度越来越高,相互促进的作用越来越大。会展活动的参加者,包括参会者、参展商、采购商均被视为旅游者。会展活动的参加者停留时间更长,花费开销更多,参加活动的面更广,对旅游产业的贡献也更大。国际上通常认为,如果接待一名普通观光游客可收益1美元,接待一名参加会展活动的旅游者将收益4-5美元。香港2004年的数据表明,展览会观众在港逗留的时间平均是一般访港过夜旅客的1.2倍,他们在港的消费比普通访港过夜旅客平均多2.4倍。2004年展览观众虽只占全年访港过夜旅客的3.3%,然而他们在港的消费则占过夜旅客消费总额的7.8%。特别是会展旅游业的硬件设施建设大有超前发展的态势,已经成为带动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会展旅游不仅能够展示旅游资源与旅游形象,而且每一次的会展本身就是一次商务旅游活动,这其中的商机正被越来越多的旅游公司看好。会展经济带“热”旅游,旅游产业与会展资源可以优势互补,特色融和。

2.旅游与会展的产业对接。会展业和旅游业能够而且必须实现有效对接,已成为会展界和旅游界的共识。旅游与会展的对接体现在6个方面:

(1)角色定位。在开展会展旅游活动时,会议或展览公司应扮演“旅游吸引物创造者”的角色,这种吸引物可以是其所拥有的场馆,也可以是其举办的大型会议或展览会;饭店应该主动与会展公司合作,以合理的价格和高品质的服务迎接参展商、与会者入住,并积极争取展览会期间的各类高峰论坛在本饭店举行;旅行社则应转变传统的经营模式,把重点放在专业观众的组织以及会展活动与其它游览活动的衔接上。

(2)整体营销。城市在进行目的地整体促销时,会展部门完全可以和旅游部门协作;即使是会展企业单独开展营销推广活动,也应将会议/展览会与城市及周边的旅游景点和旅游接待设施结合起来。

(3)配套服务。饭店、旅行社等旅游企业应积极为参展商、与会者和观众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服务,并尽量将丰富多彩的旅游节庆活动与大型会议或展览结合起来。

(4)客源预测。会展部门应与旅游部门联合开展调研和预测,以增强参展商(与会者)对展览会(会议)的信任程度,但两者的工作侧重点有所不同,前者侧重专业观众,后者侧重一般旅游者。

(5)场馆后续利用。从旅游开发的角度来讲,场馆建造起来后,除会议服务公司、展览公司等继续举办大型展会以吸引观众外,旅游部门可考虑将具有本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场馆作为都市观光的一个重要景点,以提高场馆的利用率。

(6)品牌及产品的利用和开发。无论是世博会、奥运会,还是某个会议或者展览,其后续价值的开发和品牌的维护升级,都对会展活动赋予了极大的附加价值和辐射效应。旅游企业针对事件、会展活动进行后期深度产品的开发和策划,如围绕奥运会开发的奥运旅游产品和线路,世博主题旅游产品等,促进了会展活动品牌和产品的可持续发展。比如北京奥运会后,奥林匹克公园周边的酒店就把酒店入住和“鸟巢”、“水立方”、玲珑塔的游玩结合在一起作为吸引会员加入的一个砝码。因此培养既熟悉旅游又懂得会展的复合型人才,也是“后会展”经济发展的急需。

旅游与会展不仅可以实现紧密对接,同时也具有良好的互动和资源共享关系。会展业为旅游业提供输送客源、旅游吸引物,提升旅游目的地的基础建设和形象,并创造更多的市场机会;与此同时,旅游业一方面承担会展活动的组织和配套服务,并增强会议或展览会的吸引力。另一方面,随着会展产业规模的不断扩大,旅游企业也可以作为会展商策划、组织会展活动,一批旅游企业开始涉足会展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二)旅游与会展产业对新型复合人才的需求是实训基地建设的基础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对旅游与会展的人才需求量非常大,特别是技能型人才更是奇缺。但在社会大量需要旅游与会展人才的背后,却存在很多旅游专业或会展专业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往往是旅游专业学生不熟悉会展运作,会展专业学生只具有会展知识,结构单一,无法承担具体实践工作。这种尴尬的背后,实际揭示了旅游专业、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存在脱节和背离。旅游业与会展业是具有服务业性质的综合性产业,无论是旅游活动展开,还是会展活动的运作,都需要复合型人才的参与,需要同时具有旅游与会展相关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复合型跨学科人才。如医药器械展览,需要既熟悉医药器械知识,又懂得会展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如旅游节庆活动,需要既熟悉旅游业务,又懂得会展业务的复合型人才等等。而学校旅游专业、会展专业的人才培养,基本处于各自为政、独立发展的状态,同时,在校的旅游与会展教育普遍注重显性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的积累,而忽视了知识链与产业链的结合,忽视了专业之间的互相渗透和融合,也忽视了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和岗位上一些隐性实践能力和素质的训练。这造成了一方面旅游业、会展业高速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另一方面学校旅游与会展的相关专业人才的出口和进口不尽人意,学校人才培养与行业人才需求之间产生不对应的断层。因此,通过旅游与会展实训基地的建设,使之成为培养适应旅游与会展的新型复合人才熔炉,这是解决学院人才培养与行业诉求之间矛盾和断层的迫不及待的问题。

二、旅游会展类实训基地建设的主体思路

(一)遵循项目与产业的链接关系

旅游与会展实训基地是一个功能系统化、融合多学科、服务学生与地方经济,示范性、教学性、生产性于一体的区域人才培养及技能培训的实训基地。实训基地的建设理念体现以项目为驱动的旅游与会展产业流程的结构体系。整个实训基地以旅游与会展业项目管理流程为主线,以旅游与会展主要经济产业部门为辅线,从项目链、产业链的结合,对应到实训场所的建构,建立了实训基地与旅游会展经营运作的对接。

会展业、旅游业是结合最为紧密的两个产业,二者的发展也是相辅相成,互为影响的。国内已有的相关实训基地,大多集中在会展业或旅游业的一个产业领域,而忽视了二者的互动与联系。旅游与会展实训基地,应该从会展活动各个环节出发,涵盖会展活动的策划、营销、设计到接待、服务、观光考察及管理等完整的流程,融合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管理、文秘、市场营销、商务谈判、广告设计与制作、产品设计等多专业多学科内容体系,并体现旅游、酒店与会展业之间的内在关系,从而打造旅游与会展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成为嫁接学校教育与社会岗位之间的桥梁

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引导学生面向社会岗位,因此旅游与会展实训基地的功能设计上应具备仿真模拟和生产运作的二重性特色。不仅具有真实场景的仿真模拟,而且还是一个可以直接经营、运作的经济实体。这样,在人才培养方面,填补了从学校直接走向社会工作之间的盲区,使学生可以借助在实训基地的真实岗位演练,调试好对社会及岗位的适应(如图1)。

在这样的互动关系中,以旅游与会展实训基地为核心,构建了一个多方博弈的利益互动机制,实现共赢的局面。基地建设将以省级实训基地为依托,涵盖学生、教师、学校、企业、地方政府等多方利益相关群体(者)。

在这个体系中,学生将从基地建设中获得包括职业技能、资格证书、鉴定等一系列社会急需的职业方面的实践能力;教师将从基地中了解市场需求,对教材、教法、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等更贴近市场,并逐步提高自己的从业资格;学院将从更好的就业率上收获更好的生源;企业将能从学校招收到更符合自己要求的员工;社会将从更高、更好的就业率上收获经济增长、社会稳定。在此基础上,多方利益合作博弈,将有助于形成一个良性的实训基地制度保障机制。

(三)多方合作共建,共享资源与成果

旅游与会展实训基地的建设与经营采用引企业入校园的模式,与旅游业、会展业企业共享基地资源与成果。合作单位将为实训基地建设提供行业技术支持和指导,参与实训基地的教学、科研工作和社会培训工作。实训基地将与合作企业开展服务外包合作、项目研发合作,并为企业输送旅游与会展人才。

(四)体现高科技成果、新型技术的示范性基地

旅游与会展实训基地的建设需要吸收新型的科技成果、新型的信息技术,使之建成一个具有前瞻性、先进性的高科技基地,对区域内提业示范效果。如虚拟导游实训室、多功能展馆、工艺品研发与陈列实训室,分别采用了最新的数字影像成果和软件系统,融三维虚拟与实物于一体;多功能会议室采用录像跟踪系统、同声传译系统,体现了高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的应用。

三、实训基地建设原则

(一)统筹规划、避免重复建设

旅游与会展实训基地的建设首先要对所处地区及周边院校的实训基地、实验场所进行调查研究,使建设成的旅游与会展实训基地能够在定位、功能上真正体现突破与错位发展。另外,在实训基地的建设过程中要通过学院之间、校企之间的合作模式来筹集实训基地的设备、资金,可以避免不同学院之间相近专业实训基地的功能雷同。

(二)实用性、先进性

基地的建设理念基于项目启动、项目计划、项目实施、项目控制、项目结束的项目运作流程,在此基础上,结合旅游与会展发展的现状,将整个项目映射到相应的旅游与会展公司,然后将公司的业务进行分解,确定相应的职业技能,随机映射到相应的实训室,从而将实训基地建设成一个功能系统化、融合多学科、服务学生与地方经济,示范性、教学性、生产性于一体的区域人才培养及技能培训的实训基地。以项目为依托展开生产,在服务中不断对原有的教学模式、实训模式进行完善。从而彻底改变学生只模拟无实战的格局,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生产性实训中彻底掌握旅游与会展等相关专业技能与业务流程,成为真正的实用人才。实训基地在设施设备的建设上,还要采用最新的科技成果,突出先进性的建设原则,同时,在实训教学中要注重多种模式教学的效果、专业的研究和企业项目运作的延伸功能,学生在实习实训中发现旅游与会展领域的相关问题,从而为教师提供更多的研究生长点,而教师的研究又可以帮助企业解决现实问题。

(三)共享性、共建性

实训基地在建设与运作过程中,可以考虑对不同专业、不同院校、不同地区的学生、教师、企业员工和公众人员开放,分享实训基地的资源、技术、成果,实现社会共享和示范。同时,将紧密联系企业,吸引合作企业参与实训基地的建设和运作,基地为企业提供解决问题的研发场所、实验场所,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新理念、新的人力资源,企业为实训基地提供设备、设施、资金以及项目包,让实训基地在学院与企业的共建中得到深入发展和良性运营。

参考文献:

篇11

在知识经济时代,中小企业集群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区域与区域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品牌竞争,企业集群也不例外。因此,在新的形势下,中小企业集群只有重视集群品牌的建设问题,才能够实现持续发展,在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中小企业集群品牌的内涵

企业集群通常是以某一主导产业为核心,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以及相关支撑机构(如中介机构、行业协会等)在某一区域集聚的现象。所谓集群品牌,是在某一特定地区范围内被公众认知的品牌。集群品牌是集群内众多企业品牌精华的浓缩和提炼,彰显着企业和区域的经济与文化特色。它具有更小的风险,更高的价值,更广泛、持续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和丰富的联想性与公共物品性。集群品牌不仅集聚起企业和产品,更重要的是集聚起相关行业中最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核心竞争力。

二、中小企业集群品牌的建设

集群品牌的建设是一项社会化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建设:

1.集群品牌建设中的地方政府行为

(1)搭建公共服务的平台。通过提供良好的基础设施,为本地企业家的创业和外地企业家的投资、采购创造良好的环境;要出台扶持政策,使社会资源向高成长性产业和企业流动;要培育企业家品牌,培育有战略眼光的大企业家;要注重创造文化环境,增强区域品牌的创新力;要注重营造舆论环境,增强区域品牌的影响力;要注重完善市场环境,增强区域品牌的竞争力。

(2)确定区域集群品牌策略。市场千差万别,不同的地区,不同的消费群体,都要有不同的战略定位。因此,政府要对市场进行细化研究,确定区域品牌策略,制订相关的政策意见,设计新颖、有效、高档次的活动载体进行形象塑造,推进产业集群质的提升,提高市场开拓、品牌推广的成功率。

(3)制定约束产品生产的措施。在创造需求方面,可以通过制定一些措施,影响企业集群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如一些电器产品、医药器械产品都有相关的安全标准,达不到标准的就强制其从集群中退出。这就加速了企业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为集群品牌的创立和发展提供了保障。

(4)推动专业化的教育培训。政府对产学研结合予以鼓励,通过政府支出的倾斜安排,改善区域的教育设施条件,鼓励职业技术院校的发展,为集群品牌的创立和发展提供智力源泉。

2.集群品牌建设中的主导企业行为

(1)强化中小企业集群品牌意识。激烈的市场竞争迫使我们广大的中小企业应该从门户里走出来,与同质化企业联合起来围绕一家或几家龙头企业组成配套联盟,真正通过规模化以使自己的人力成本优势实现最大化,品牌建设也同样如此。应该引导中小企业树立竞争合作、建设集群品牌观念,通过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和产业链资源整合来更好地发挥集群效应,一个企业集群统一用一个“品牌”将集群内企业捆在一起,用统一标准规范各企业,提升内在质量和经营水平,最终打造出既有名气又受知识产权保护的知名品牌。

(2)中小企业集群品牌定位。首先应当进行充分的集群外部调研,了解顾客、供应商、政府等各种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和看法,调查竞争对手及其他相关产业集群的状况和策略。其次进行集群内部调研,分析集群自身的特点、资源优势和区域特性。集群品牌定位应该体现集群特性和区域特性,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使集群品牌具有准确而鲜明的特色。在品牌定位过程中,集群内企业要把握自身与市场需求,为品牌定位提供建议与决策依据。

(3)中小企业集群品牌营销。集群品牌进行定位后,就要塑造集群整体形象,向社会各个层面宣传、推广、渗透集群品牌,增强集群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集群品牌营销手段多种多样,如广告;新闻会;举办博览会、专业会展;集群组团联合参加国际国内的会展;赞助公益事业;建立品牌信息网站进行宣传等。这些手段实施的方法不一,也各有侧重点,为此应针对不同的目标群体、产品特性,集群的发展阶段特征采取不同的手段组合,达到低成本、高效率的效果。

(4)中小企业集群品牌保护。第一,建立集群品牌质量认证体系,保证产品的质量。集群品牌质量认证应特别注重产品保真认证和产地认证,这是保护集群区域品牌的基本手段。第二,在集群内加速推广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重视技术含量提高,促进产品创新,动态的维护集群品牌的良好形象。第三,运用法律手段,通过及时、正确的维权来维护集群品牌的形象。

(5)中小企业集群品牌中的龙头企业。龙头企业在利用集群外部效应的同时,可以率先打造自己的国内或国际品牌,以个体品牌的发展来支撑集群品牌的发展。龙头企业要不失时机地扩张规模,要通过产业链资源整合实现群体联盟规模。在做强自身的同时,在技术创新、产品开发、集群规则遵守、企业形象提升等方面起表率和带头作用,为集群品牌建设做出贡献。

3.集群品牌建设中的中介组织行为

(1)发挥组织和服务功能,设定集体行为的规范和合作报酬机制,按企业的规模或销售额合理分摊品牌构建费用,平衡企业间的利益;减少集群内企业之间的搭便车心理和信息的非对称,及时公布行业竞争相关的信息,维持企业之间良性竞争;为集群内企业提供渠道和资金上的协助。

(2)发挥协调和管理功能,中介组织开展行业自律,规范同业竞争,着力维护企业的权利和行业利益;着眼于长远发展,会员间进行大量的重复博弈,建立起一种法律外的惩处机制和程序, 避免只顾短期利益的机会主义行为;依法维权,协调管理,加强行业质量监督与管理;鼓励企业加大科技创新,保护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促进产业升级。

参考文献:

篇12

中图分类号:F76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2)01-0044-03

Problems and ideas for development of online pharmacies in China

LIU Dan-lei,QIU Jia-xue

(International Pharmaceutical Business School of 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211198)

ABSTRACT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pharmacies in China has encountered many problems which need to be solved urgently. Some ideas were provid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online pharmacies under the existing policies and climat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se issues and the features and sale models of B2C e-commerce.

KEY WORDS online pharmacies;development problems;ideas

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0年度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显示,2010年中国网上零售市场交易规模达5 131亿元,同比增长97.3%,约占全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3%,预计未来两年将突破10 000亿元。2010年国内网上零售的用户规模达1.58亿人。预计未来几年,这一规模仍将迅速持续上升。由此可见,我国网民数量可观、网上购物市场发展迅猛,这对于我国网上药店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契机。由于发展潜力巨大,各大医药零售连锁公司纷纷开始网上售药,自从2005年京卫大药房正式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成为我国第一家合法的网上药店开始,通过查询SFDA数据库得知,截至到2011年9月10日,全国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的有86家,其中面向个人出售药品的网站47家。

1 我国网上药店发展现状

虽然越来越多的网上药店开始出现,但我国网上药店的发展状况却不尽如人意。据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10年,我国药品零售市场规模约1 739亿元,但网络销售额才刚刚过亿,大多数网上药店还呈亏损状态。《2009 年度中国家庭药箱调查报告》显示,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的家庭常备药品只有 4.3%来自于网上购买。相比于 1999 年最先开展网上药店业务的美国,据MarkMonitor 公司 2007 年的调查报告,美国拥有1 800 多家网上药店,约占世界范围内网上药店总数的 59%,形成了平均 1 700 亿美元的市场规模,美国网上药店业务占美国整个医药流通近 30%的市场份额[1] 。可见,我国药品网上销售规模与之相比差距巨大。

2 网上药店经营状况不佳的原因分析

2.1 政策瓶颈

在国外,无论是欧美还是日本,都允许网上销售处方药。而在国内,《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一条明确规定:“药品生产、经营企业不得采用邮售、互联网交易等方式直接向公众销售处方药”。而销售处方药无论从销售额还是利润上,都大大高于非处方药。其次,不能与医保对接是影响 B2C 网上药店发展的又一大主要限制。这两大因素直接影响到了网上药店的营业额。

2.2 消费群体错位

我国网民主要是中青年,一些网上药店的主页设置多是针对此群体,而药品消费金额占总金额 50%以上的老年人却因为知识水平和对网络的不信任态度等多方面的原因很少上网[2],这种上网群体和药品主力消费群体的错位制约着网上药店的进一步发展。加上网上假药横行,消费者缺少辨别非法网站的能力,导致很多消费者对网上购药的不信任。

2.3 价格优势微弱

有数据显示[3],网上药店平均折扣率为10%左右。我国的网上药店都是以实体药店为基础成立的,一般网上药店在成立时也是延用实体药店的品牌,因此,线上、线下价格的冲突使得网上药店让利有限。而消费者选择在网上购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价格优势,这样加上上网费和运输费,网上购药成本并不比实体店低。

2.4 网店宣传力度不够

笔者在百度输入“网上药店”,得到相关结果有2 500 000个,但前15页只有15个左右。Google搜索结果有1 620 000个,前15页也只有13个左右的网上药店主页,这说明大多数网上药店在搜索引擎优化这块做得并不到位,这直接影响了许多网上药店的访问量。

2.5 物流配送机制不完善

目前,网上药店大多采取门店送货与第三方物流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药品配送。但医药物流的特殊性在于,药品有着严格的批号管理,并且有些药品对温度非常敏感,需要冷链配送;此外,一些药品是易碎品,一旦包装损坏,容易造成污染。但我国具有药品配送资质的第三方物流并不多,企业自建物流成本较高,覆盖能力也较低,很容易失去网上交易的优势。

2.6 经营模式和营销模式的改变

网上药店属于B2C医药电子商务,其交易方式上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所以经营方式和营销方式与实体药店有很大的不同。目前,我国网上药店缺少医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4],传统渠道销售经验也阻碍了网上销售的创新。

3 我国网上药店发展思路

网上药店的健康发展,应遵循我国现有法律和政策的规定,根据电子商务的特点和网上药品零售企业实际情况和经营范围,逐步探索成功的经营思路。

3.1 网上药店与实体药店联动

我国B2C 网上药店,都是以强大的实体店作为支撑,这些实体店已在消费者心中有一定的影响力,诸如京卫大药房、上海药房连锁有限公司等,应该把实体店的影响力充分延伸到网络上。例如:可以将实体药店作为网上药店的体验店,顾客可以在实体店里选好药品后直接下单。也可以将实体店作为网上药店的形象店,经营者增加人、财、物的投入,强化对网上药店的宣传推广力度,特别是对用药量大而又应用互联网较少的中老年人更是如此,使实体店品牌的影响力能够有效地延伸到网店之中。另外,实体店店员也要帮助顾客学会区分合法的网上药店和非法的网上药店,增强消费者的信任。在配送方面,每个实体店都有自己的仓库,并有配送覆盖半径,可以将实体店作为网上药店的配送点,方便顾客快速安全取药。

3.2 采用电子商务的运营模式和销售方式

如前文所述,网上药店毕竟属于电子商务的范畴,随着电子商务的日益成熟,用电子商务的经营方式和方法才能最终解决网上药店的发展和盈利问题。

3.2.1 多元化经营模式

网上药店经营的是一个电子商务平台,药品只是所有商品中的一种,现在我国网上药店也大多采用多元化经营模式,以药房网为例,它除经营各种药品外,还有家居医疗用品、药膳养生保健品、食品、宠物食品、office护理品、性用品和护肤化妆用品等。但食品、化妆品、宠物食品这些商品,各大网上商城都有经营,网上药店并不具有规模优势和价格优势,所以,可以与药品、保健品、医药器械和性用品等重点经营的商品捆绑销售。另外,对于保健品与成人用品这类毛利较高 (高达 70% ~80%)[5]的产品重点经营,并对高价销售的商品采用低价促销的手段,开展热卖推荐、特价专区和节日促销等,吸引消费者登陆,增加网上药店的利润和人气。

3.2.2 SEO优化

可利用SEO优化即搜索引擎优化,网上药店可以通过设计易检索到的网页标题来提高网站的点击率,并可向知名搜索引擎提交赞助费或者竞价排名,使得输入“网上药店”、“网上购药”等关键词后,网上药店的网页能出现在搜索结果尽可能靠前的位置,以此来增加网站的访问量。

3.2.3 利用论坛和问答式社区推广并广泛运用链接

精选一些医药、健康方面的论坛,分析潜在客户的多少,有针对性地多发些贴子,顺带些广告和网站链接。利用问答式社区主要是利用多的长尾关键词效应带来流量,如:百度知道、天涯问答、新浪爱问和SOSO的问答等,增加网站流量,并扩大网店知名度。 网上药店也可以将网站登录到医药相关行业站点和专业目录中,提高网站被发现和了解的几率。网上药店应善于借助他人之力,与知名医药网站、网上商城开展互相链接合作,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和点击率。还可以尝试在知名网站医药相关文章和新闻报道并附带网站网址,以增加网站的被点击和登陆的次数。

3.2.4 提供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

网上药店在吸引潜在新顾客的同时,更要注重为现有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打造以顾客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才是我国医药连锁零售企业的成功经营之道。例如:可以通过数据库技术收集客户资料为其定制个性化服务,完善呼叫中心业务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咨询,利用互联网以外的媒介(如短信、邮件等)传达以建立和维护关系为目的的信息。另外,网上药店应投入更多的执业药师,提供较为完善的网上药学服务,抓住和留住核心消费者。

4 结语

随着我国网络普及速度的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日趋成熟、人们网上消费意识的提高以及国家对医药电子商务领域法律的不断完善和政策的逐渐开放,我国网上药店的发展一定会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陈麒骏,胡明,蒋学华. 我国网上药店的现状调查[J].中国药房,2010,21(45):4315-4320.

[2] 郑秋莹. 我国网上零售药店的经营障碍与发展机会分析[J].中国药房,2010,21(5):479-480.

[3] 宿凌,黄文龙. 网上药店的营销组合策略[J].中国药房, 2009,20(7):558-560.

篇13

一、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一)优势产业定义

优势产业是在当前的经济总量中占有一定的份额、运行状态良好、资源配置基本合理、资本营运效率较高、在一定空间区域和时间范围内有较高投入产出比率的产业。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不同,在产业生命周期曲线中,优势产业一般处于成长的成熟期这一区间。优势产业强调资源的天然禀赋、资源的合理配置以及经济的运行状态。只有当它们得到了比较好的结合,才有可能形成优势产业。

本文所评选的优势产业有这样几个特点,该产业资本营运效率高,人力资源优势明显,对长三角经济区域整体贡献大,并体现出一定的成长性。

(二)优势产业评价指标

1.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优势产业的定义与特点,本文建立了优势产业评价指标体系(见表1)。

2.综合评价模型

c=100×ni=1ωiXi 

其中,ωi为第i个指标的权数,Xi 为该行业第i个指标经过消除量纲后的指标值。

3.对评价指标的说明

(1)资本产出率

资本产出率=该产业当年的生产总值/当年该产业的资产总额

资本产出率是单位资本产出能力的体现,产业资本产出率的高低体现了该产业对资本配置的好坏、资本运作效率的高低。同时,资本的产出率也反映了该产业在生产活动中对资本的需求程度,是评价优势产业的重要指标。

(2)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该产业工业增加值/该产业当年的平均从业人数

劳动生产率说明了该产业内单位劳动力生产能力的高低,同时也表示了该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

(3)产业贡献率

产业贡献率=该产业当年总产值增加量/该地区总产值增加量×100%

产业贡献率体现了某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有助于评价该产业在该区域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对整个区域经济的作用大小。同时,该指标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所述产业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情况,具有重要意义。

(4)企业产出增长率

企业产出增长率=该产业总产值增加量/该产业内企业个数增加量×100%

本文考察的优势产业主要是位于产业成长周期中的相对处于成熟阶段的产业,但同时也需要考虑该产业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之所在,因此,该指标也是衡量优势产业的组成之一。

4.对权重的说明

首先,本文主要考察优势产业对整个长三角地区整体区域经济的推动作用,因此,相关的指标——产业贡献率被赋予最高的权数。其次,从长三角地区的经济运行来看,资本相对劳动力而言,在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了更加重要的作用,这是本文对两者赋予不同权数的原因。最后,企业产出增长率被赋予最小的权数,因为本文将优势产业主要定义为在成熟期阶段的产业。

二、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的界定

(一)样本说明

长三角地区共有16个城市,分别为上海、南京、杭州、宁波、镇江、扬州、泰州、苏州、无锡、常州、南通、绍兴、嘉兴、湖州、舟山、台州。根据重要性原则以及各地可查证的统计资料,本文选取了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杭州、宁波、绍兴、嘉兴、舟山共12个城市的统计资料进行分析。该12个城市2004年城市GDP总和占整个长三角地区GDP的87.08%,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选取数据方面,主要以2004年的数据作为当期,2003年的数据作为基期,仅嘉兴市以2003年数据作为当期,2002年数据作为基期。工业生产总值等方面,均以现行价计算。

(二)定量分析

定量分析中,针对4个指标对各行业计算出资本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业贡献率以及企业产出增长率后,对上述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按权重加总即为综合得分。各产业得分以及位次排定如表2所示。

通过定量分析,我们选取其中的前八位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以及通用设备制造业)作为评选出的优势产业。

(三)长三角地区十大优势产业排序 

作为对定量分析的补充,从产业的重要性和关联性角度出发进行定性分析,化学纤维制造业以及医药制造业被选为另两个优势产业。

0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13.2417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1.8502塑料制品业8.1418橡胶制品业1.830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6.9619医药制造业1.830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6.12

20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1.820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5.8321造纸及纸制品业1.8006纺织业3.932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710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3.8723饮料制造业1.7008通用设备制造业3.7324家具制造业1.6809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3.7325食品制造业1.5810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3.6326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1.4111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3.3727燃气生产和供应业1.4012化学纤维制造业3.2928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1.3413农副食品加工业3.1329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1.3214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3.0030金属制品业1.3015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2.5231水的生产和供应业0.9716专用设备制造业1.96 注:根据上海工业年鉴、江苏统计年鉴、浙江统计年鉴2000-2005年的数据计算(下表同)。

对于医药制造业来说,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中,上海、南京、无锡、扬州、泰州、杭州、宁波、湖州、绍兴以及台州共10个城市都将其评价为该城市的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或特色产业。同时,与医药方面相表3长三角地区十大优势产业时,与医药方面相关

位次产业大类01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2塑料制品业03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4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6纺织业0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8通用设备制造业09医药制造业10化学纤维制造业关

的还有部分精细化工行业、医药器械制造行业,医药行业实际整体评价会超过本模型的定量综合评价,因此通过定性调整将其归为第九位的优势企业。

对于化学纤维制造业,在定量模型中排位12。由于化纤行业与排名前列的纺织业,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等有较大的相关性,同时,该产业还是南通、扬州、杭州、嘉兴等市的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因此通过定性调整将其归为第十位的优势产业。

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评出长三角地区十大优势产业,如表3所示。

三、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的比较

长三角地区的十大优势产业在单位资本产出率、劳动生产率、产业贡献率和企业产出增长率这四个指标上2004年的指标值如表4所示,将其分别与相应的平均水平相比较,即可得出十大优势产业的比较优势。

1.资本产出率

产业资本产出率的高低体现了该产业对资本配置的好坏、资本运作效率的高低,同时也反映了该产业在生产活动中对资本的需求程度。2004年长三角地区资本产出率的平均值约为120%,在十大优势产业中塑料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这五大优势产业均体现了较高的资本运作效率;而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这五大优势产业在资本产出能力上表现得较弱。

2.劳动生产率

劳动生产率说明了该产业内单位劳动力生产能力的高低,同时也表示了该产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状况。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长三角地区劳动生产率的平均值约为12500美元/人,2002年世界劳动生产率的平均水平约为18600美元/人,发达国家均在30000美元/人以上。与表4中长三角地区的十大优势产业的数据比较可以得知:长三角地区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塑料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超出世界平均水平;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达到长三角地区的平均水平;医药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纺织业这三个产业未达到长三角地区的平均水平,具有提高的潜力。

3.产业贡献率

产业贡献率体现了某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有助于评价该产业在该区域经济中的作用,以及对整个区域经济的作用大小;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了所述产业与整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关联情况,有重要意义。2004年长三角地区的31大产业贡献率平均水平约为6%,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对长三角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大,其产业贡献率为45.06%;其次为塑料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这五大优势产业的产业贡献率在14%左右;而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这四大优势产业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小,低于平均水平。

4.企业产出增长率

企业产出增长率有助于分析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潜力之所在。2004年长三角地区的单位企业产出增长率平均水平约为176%,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塑料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这六大优势产业具有较高的水平;而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的单位企业产出增长率均低于长三角地区的平均水平,表明这四大优势产业是长三角地区产业进一步的发展方向,具有发展的潜力。

综合以上对长三角地区十大优势产业指标值的比较分析,得出以下结论: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塑料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四大优势产业有一定的比较优势;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各项指标在长三角地区十大优势产业中属于中等水平;而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医药制造业这四大优势产业的各项指标水平偏低,具有发展的潜力。

四、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联性分析

(一)产业关联性分析方法

本文对产业的关联性分析主要是针对各产业内部的关联性分析,即该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整体发展与该产业在各个城市的发展之间的关联性研究。研究的对象是前文通过优势产业评价指标和评价模型甄选出的十大优势产业,城市样本共12个,包括上海、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杭州、宁波、绍兴、嘉兴、舟山。研究数据均来自2003年、2002年当地统计局公布的相关产业数据。

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可以通过多种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采用了一种较为简单、直接和清晰的方法——通过各城市各产业2003年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与该产业在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总值增长率之间的比较,按各城市GDP占长三角区域GDP的比重作为权数,进行分析。

即ρ=ni=1 αiXiXi=ai-μμ

其中,ρ表示该行业内部的整体关联性,αi表示各城市根据其GDP在整个长三角地区所占比例相应得出的权数,Xi代表了各产业与该产业整体发展之间的关联性,ai表示各产业当年的生产总值的增长率,μ表示该行业在长三角地区当年生产总值的增长率。

所求得关联性值等于零时,说明该产业整体的发展与增长速度和该产业在各城市的发展速度保持一致。所求得关联性值为正时,绝对值越大,说明各城市的发展速度对产业整体的发展作用越小;所求得关联性值为负时,绝对值越大,表示各城市的发展速度对产业整体的发展作用越明显,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优势产业内部关联性分析

通过上述的关联性分析方法,对评选的长三角地区十大优势产业进行内部关联性分析,所得结果如表5所示。

表5 长三角地区十大优势产业内部关联性

行业关联度绝对值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1260 0.1260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0719 0.0719 通用设备制造业0.0690 0.0690 化学纤维制造业0.0338 0.0338 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0121 0.0121 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0.0518 0.0518 医药制造业-0.0980 0.0980 纺织业-0.1279 0.1279 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0.1305 0.1305 塑料制品业-0.1316 0.1316

分析表明,塑料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纺织业,医药制造业以及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五大优势产业的产业内部关联性较高。产业整体发展速度大于各城市该产业的发展速度,这种情况表明这五大优势产业在长三角地区已经实现了一定的规模经济,加快各城市发展有利于大大提升该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表现。其余五大优势产业的内部关联性不高,产业在区域整体的表现要低于在各城市之间的表现。同时,这也说明了这五个关联性相对较低的产业依然存在着发展潜力,如能调整产业在各城市之间的布局,将能提高该产业在长三角地区整体的运作效率。

五、结论

通过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评出长三角地区十大优势产业,并在相应指标上进行比较分析,在对长三角地区各优势产业在各个城市的发展之间的关联性进行了研究之后,就长三角地区优势产业的发展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第一,重点发展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塑料制品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纺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这十大优势产业。

第二,十大优势产业中,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塑料制品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四大优势产业因发展比较成熟,已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故应积极利用并进一步稳固其优势,从而推动长三角地区的产业一体化进程,提高长三角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而医药制造业,纺织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化学纤维制造业这四大优势产业目前的各项指标水平偏低,表明它们具有发展的潜力,应将其作为长三角地区产业发展的重点调整对象。

第三,医药制造业,纺织业,塑料制品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这五大优势产业的产业内部关联性较高,在长三角地区已经实现了一定的规模经济,加快各城市发展有利于大大提升该产业在区域经济中的表现。

第四,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化学纤维制造业这五大优势产业的内部关联性不高,产业在区域整体的表现低于在各城市之间的表现,依然存在着发展潜力。因此,应调整这五大优势产业在各城市之间的布局,从而提高这些产业在长三角地区整体经济中的协作效应。

参考文献: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