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艺术的审美作用

艺术的审美作用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2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艺术的审美作用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艺术的审美作用

篇1

一、适应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需要

我国幼儿园的课程内容与结构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六门教学法已不能适应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需要。当前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要求相适应的新的教学法门类,如:幼 儿 健 康 教 育和幼 儿 社 会 教 育之 外,还 增 加 了专 门 培养。训练幼儿园教师组织和设计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能力的教材。幼儿园课程与教育活动设计,在其他一些教材中,不仅增加了适应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需要,反映幼儿教育时代精神的内容。而且,对原有教材陈旧过时的内容进行了删简,力求反映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的最新成果。因此,反映幼儿教育时展的要求与趋势,适应了当前我国幼儿园教育和课程改革的需要,具有较强的时代性。

二、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要性

1、通过美术教育启发和深化幼儿对美的感受能力。

经过科学家的研究发现新生儿就存在着与生俱来的感受美的反应。比如给新生儿看不同的图形,对那些结构好的图形,如同心圆等。

他们注视的时间就比结构不好的图形长些。给他们看正常的人脸图

和把眼睛、鼻子、嘴都弄错位的歪曲的人脸图,他们对正常人脸图注

视的时间就比错位人脸图长些。这似乎也说明连新生儿也具有一种

倾向于B美C的感觉反应。同样,幼儿也具有明显的爱美倾向,穿上漂亮的新衣服,他们会高兴得手舞足蹈,并且会想方设法引起别人的注意,以使自己得到对美感受的满足。诚然,年幼儿童的美感只停留在直观感受的水平上。

幼儿美术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美术活动把他们对美的肤浅感受和体验加以引伸。幼儿对美的感受的肤浅性多表现在他们只是从色彩是否鲜艳、形状是否熟悉和好看以及对他们自己的功用上。引伸就是帮助幼儿认识面对的事物或美术作品为什么美,它展现给人们的主要意思是什么等,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分层次进行引导。

2、美术教育可以帮助幼儿学会发现美。

人类生活的世界是美丽的世界,年幼儿童眼中的世界更是美好的,充满着奇异色彩的大千世界。在客观上,大自然中,社会上,人们的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中无不存在着美。的确,不是没有美,不是缺

少美,问题在于人们会不会发现无处不在的美。幼儿发现美的事物,大多数场合是靠自发性、靠客观事物某种特色的鲜明性的吸引,自觉地去发现美的情况是很少的。美术教育活动中教师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有意识地引导他们自觉地去发现美。诚然,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美术活动给幼儿奠定下日后发展发现美的能力、奠定下能发现与他人感受不同的美的能力的基础。

3、通过美术教育指导幼儿创造美。

美术中的画画和造型操作并不是人类所特有的能力,有些动物

也有其高超的操作本领 。如被称为灵巧缝纫女的缝叶莺用大型树叶

叶片和植物纤维等缝合成的口袋形的窝巢,被称为优秀纺织工的织

布鸟,能用植物纤维编织成上有实心巢颈,中间有大空心的巢室,底

下有开口的飞行管道的精巧的吊巢,更有大家都熟知的蜜蜂的蜂巢,

那精确的尺寸、精巧的几何体结构,足可以算得上巧夺天工的建筑。

因此人们习惯于把蜜蜂叫做高超的建筑师。可见,这些动物的造型能力都远超过了人类幼儿期的儿童。但是,不管动物的造型能力多么高超,建筑本领多么精巧,也只停留在接受它们的祖先的遗传,继承祖祖辈辈传递下来的本事。幼小的孩童尽管本领稚拙,可是在他们身上却蕴育着创造性潜能。发展幼儿对美 的 感 知 和 体 验 的 作用,对培养幼儿发现美的能力的意义。然而美术教育对幼儿教育的更

突出的意义还是在于开发幼儿创造美的潜能,培养幼儿创造美的形

象的能力。

诚然,幼小儿童还不能自觉地意识到她在创造和谐美。但是这种创造意识已经以潜意识的形态蕴育在她的头脑中,创造和谐美的能力也已经以潜在能力的形态隐含在画面的形式美中,并为以后发展创造美打下良好基础。这就是幼儿美术教育培养创造美的一个重要任务。审美能力包括发现美的能力、感受美的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幼儿美术教育里需要说明的是表现美的能力在审美能力中的地位的问题。我们认为创造美的能力本身包含着两重意思:其一是一般所指的表现能力,其二是具有创新意义的表现能力。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心理发展特点,对他们的审美教育只能是传授基础知识、培养基础能力、启迪创新意识。因而应该定位在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水平上。所以说,幼儿美术教育的一个重要意义在于它是培养幼儿审美能力的启蒙教育。

一种学科的意义在于这个学科的性质和它对于学习对象的功能。幼儿美术这种艺术,具有一般艺术的性质和功能。对幼儿来说它

篇2

教师通过讲授肌理的设计与制作,让学生掌握一般情况下视觉肌理、触觉肌理的各种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视觉肌理的处理手法主要有画、喷、洒、磨、擦、浸、烤、染、淋、燃烧、拓印、贴压、剪刮等。笔者通过案例讲解、作品赏析和实际操作,引导学生切实掌握燃烧法的运用,正确制作出熏灸效果的自然纹理,包括边缘熏灸和表面熏灸两种肌理效果。

(一)边缘熏灸肌理制作方法

1.人工法。在熏灸肌理的设计与制作中,纸质作品的边缘既能够按照边缘线条的设计轮廓进行燃烧,给人带来边线轮廓自然流动的视觉感受,又能够体现出强烈的熏灸肌理效果。在实践操作中,学生感到最困难的环节往往是燃烧速度的控制和燃烧强度的控制。燃烧的时间越长,火焰越大,熏灸程度越强,燃烧对象的边缘或表面也就越难以控制。无论是采用自然熄灭还是人工熄灭,燃烧速度的控制都需要操作者保持集中的注意力和良好的耐心。考虑到燃烧速度的影响,很多操作者经常采用人工法,用口腔吹出二氧化碳,熄灭正在纸质作品边缘燃烧的火焰,从而得到自然古朴的边缘熏灸效果。

2.揩拭法。揩拭法是使用刷子、刮板和包裹棉花的细布等工具,处理织物表面上的污渍,使之脱离织物。[2]此方法来源于服装织物的洗涤方法,同样可以用于通过平面构成燃烧法制作熏灸肌理的过程中,即观察纸质作品边缘的火焰,当燃烧边缘达到设计轮廓效果时,用美工刀、硬纸片等固体小道具擦刮燃烧边缘,达到熄灭火焰的目的,得到边缘熏灸效果。相对于人工法,此法更加有效、安全,对于制作面积大的作品,更有利于操作者身体健康。因为长时间吹气容易导致大脑缺氧,出现头晕等不良现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主张推荐此法。制作过程中,熏灸效果的好坏取决于各步骤的连贯性,需注意以下几点:

(1)实物边缘的剪切方法。如需要达到更加自然流畅的边缘效果,最好先勾画出最后效果的轮廓,再用手工撕裂的方法进行剪切。

(2)实物边缘接触火焰的面积。接触火焰的边缘面积为燃烧面积,也是最后轮廓效果部分,此面积应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不宜过大,否则会造成熏灸效果过重,与设计预想不符。

(3)实物边缘接触火焰的时间。边缘预设燃烧面积接触火焰的时间不宜过长,根据设计效果确定时间长短,但最终效果须注意满足形式美法则,达到平衡与和谐。

(4)熏灸效果的自然控制。要达到自然流畅的熏灸效果,需要不断实践积累经验和感觉,直至能够得心应手地控制燃烧速度和强度,其自然的流露就在微妙的感觉之间。要让学生在掌握燃烧法制作边缘熏灸肌理的同时,培养耐心和细心。

(二)表面熏灸效果制作要点

在实施燃烧法制作表面熏灸效果时,纸质产品与火焰的间隔距离、燃烧时间是制作的重点和难点。要恰如其分地掌握纸面和火焰的间距,必须首先弄清楚火焰各层的温度差异,这恰恰是较困难的地方。往往出现这种情况,即学生按操作的步骤做出了熏灸效果,但仅仅是依样画葫芦,表面熏灸效果不佳,水平参差不齐,实际上并没有真正掌握表面熏灸肌理制作的技巧,不能良好地控制纸面熏灸的时间和程度。针对这一情况,需注意:要根据纸制实物半成品进行整体熏灸效果设计,预先确定要出现熏灸效果的位置和大小,用铅笔作好标记;点燃酒精灯或蜡烛,将纸质实物从上至下,慢慢靠近火焰,注意其间距是以火焰的外焰到纸面的距离为准,因为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内焰和焰心温度较低;注意火焰变化,及时平稳移动实物调整距离,达到间距相对准确时,保持实物位置固定,等待熏灸效果出现;纸面出现熏灸效果后,注意调整间距,以免温度过高,实物发生燃烧,在保证安全间距的同时,进行水平来回移动,以达到熏灸效果自然均匀。

二、熏灸肌理在艺术创作中的实际应用

视觉肌理的教学任务结束时,教师往往没有更多地思考学生当下所学的知识技能在其专业学习中是否可以发挥作用的问题。实际上,熏灸肌理不仅可以应用在专业学习中,也能够应用在今后的实际设计工作中。在此,以平面、动漫和服装三个设计艺术专业为例加以分析与探讨。

(一)表达平面广告的精神内涵

熏灸肌理作为一种视觉表达语言,不仅为平面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空间,还能够激发创造能力。不论是燃烧边缘的边缘熏灸肌理,还是层叠晕染的表面熏灸肌理,都能够在平面设计中起到良好的美化装饰作用,传递出设计作品的内在信息。利用平面设计软件Photoshop,可以制作出不同形态、深浅、晕染的熏灸肌理效果,将这些视觉效果与设计理念加以结合,运用联想、象征、隐喻等艺术语言,升华其精神内涵,把视觉效果本身的自然属性和设计对象的社会属性有机结合,会在增强设计作品的视觉审美冲击力的同时,增添表情达意的功能性。日本著名设计大师原研哉的猕猴桃软饮包装设计即是如此。[3]为了表现产品的新鲜程度,原研哉将猕猴桃肉的本质肌理特征,表现在软饮外包装上,消费者能够直接通过产品的包装视觉信息,获得产品的信息及属性。将熏灸肌理应用在平面设计中的例子多不胜数,例如在香烟平面广告中,被烟渍侵染的牙齿、晕染发黄的牙菌斑、被香烟熏灸镂空的内脏器官等,都形成了强大的视觉冲击力。运用如此直观的肌理画面,告诫消费者香烟商品的危害信息,其艺术震撼力已远远超越了传统平面设计的效果。

(二)强化影视动画的美术意境

动漫艺术涵盖范畴包括故事题材、主题内涵、叙事结构、人物性格塑造、影片风格、造型风格、视听风格等方面,而肌理的表现可直接应用在角色设计、影片风格、造型风格、美术风格的处理上面。这种动画设计人员开辟元素创新的美术风格设计,在继承熏灸肌理效果的基础上加以创新,让以往不易在动画中表现的视觉画面,能够以更好的视觉效果展现于世人面前。平面构成的熏灸肌理表现是基于绘画者或设计者的艺术风格而创作的。在当前的动漫艺术创作中,特效制作人员能够采用材质处理制作出熏灸肌理,应用在动画创作的场景设计、人物特技和画面特效中,在作品中创作出独特的绘画技法和美术风格。例如陈嘉上导演的电影作品《画壁》预告片中,结合了中国传统水墨形态,呈现出不同形态、深浅、晕染的熏灸肌理视觉感受,表现出古典背景下物质的独有质感,营造出复古、淡雅、质朴、隽永的意境,与中国水墨有异曲同工之效,呈献给观众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中国民间传统古朴内敛的美术意境风格。

(三)拓展服装设计的包装造型

篇3

一、美术教育现状分析

当前的美术教育基本上沿用以前的学习方法和学术体制,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升学率,轻视学生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出现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式简单等问题。此外,西方艺术思想的引入,学生充满了对西方美术教育的向往,忽视了对中国传统画作及绘画精神的关注和学习。加上盲目从众的心理作用,美术教育盲目尊崇西方的文化艺术,仍以培养学生素描、色彩的基本功为主要内容,一味运用西方的画法和教学方法,希望以此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等,而完全忽略了传统的中国画法和对写意精神的学习和传承。当前美术教育不仅出现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手式简洁等问题,还存在忽视中国画法精神传承、学生综合审美理解能力欠缺的情况。改革传统应试教育体制,从教材改革、艺术观念创新的角度审视美术教育,提高写意精神在美术教育中的比例。在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根据传统艺术语言审读美术教育虽然已无法适应文化多元的趋势,但学校仍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重视对中国画作写意精神的培养,并采取有关措施,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观念与价值判断。

二、写意精神的主要内涵

对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大多数人的印象与概念是书画家即兴挥毫,瞬间完成一幅象形作品。[1]即兴挥毫?瞬间完成?便是东方传统的绘画艺术?能折射出中国文人冥思苦想探寻了上千年的写意精神?“写意”这个词源于中国传统的绘画语言,体现了创作者的主观思想和个人情感。在造型上,创作者舍弃了事物非本质性的特点,通过写意的手法,最大限度地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此外,写意还要求具备一定的书法性,要求书画以虚线书法构成审美形象。写意不是普通人理解的潦草,一挥即可,它与技巧相关,但又不是简单的一种手法,它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感悟。写意表面上是“技术”问题,但不同于工笔画“写”得有意趣、有风度的要求,写意这种写法能创造出一片新的天地,以技法手段的图式,产生形而上的审美选择、意境和气息等精神特性层面的价值判断。法国野兽派和德国表现主义虽然曾运用独特的手法表达过写意精神,但写意精神在中国较早萌发,其内涵在魏晋时期的绘画与画论中已有提及。唐朝以后,更早体现“写意”的是张浩,他认为“外师造化,心源中得”。元明时期是写意精神运用的高峰期,也是形成典型思想特征的重要时期,推动了写意风格和文人画的迅速发展,促使民间更加重视对绘画意象的刻画和主观思想情感的表现,也建立了真正意义的文人画的理论知识系统。可以说,写意精神贯穿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始终,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某一时代或某一流派的绘画,而是整个中国绘画文化。[2]

三、写意精神在中学美术教育中的作用

(一)更好地指导艺术创作

1.虚实结合,以写入画写意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独有的绘画特色精神,更加强调创作者对客观事物的本质把握和主观精神的表达,是将主观感受和客观事物有机融合的表现。所以,中国绘画特别强调写意精神的表达和运用,追求意境美和形象美的统一。虽然中国绘画的发展受到西方艺术文化的影响较大,但是中国绘画从未放弃表达写意精神。在中国画坛发展过程中,写意是一种重要的绘画特征,是中国传统画坛的重点。中国画家们一直在探索和研究如何把西方画作的优势与中国传统的绘画语言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写意画。以林风眠、吴冠中、苏天赐为代表的中国写意画家,他们不仅有深厚的国学基础,还非常注重以丰富而畅快的笔墨描写心情和夸张色彩的丰富。随着油画的传入,对于如何把油画精华和中国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起来,创作出具有中国特色的写意画,中国画家提倡“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从中国古代画法来看,写意是借助于书法,写意油画发展到现在,也是借助于中国画法的笔墨语言。以灵动意境中的灵感美为主,采用虚实相生的表现手法,通过对物体主次色彩、明艳层次的丰富处理,画出景物“实”的效果,通过对比色彩、物体近大远小,画出景象“虚”的效果,即“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南朝谢赫六法中的“经营位置”,体现了虚实结合、平衡统一的布局要求,在布局上体现了意境美。例如,近现代画家林风眠在法国时曾把中国的写意与线条融入西方的山水绘画和色彩中,形成独特的山水绘画。回国后,他自学了中国传统的绘画,如汉朝的石刻、隋唐的山水、敦煌的石窟壁画、宋代的瓷器、民国的木刻画等,立足民族文化,发展中国新艺术。林风眠追求意境,讲究韵文、技法,构图始终紧密,不透风,强调实用性和装饰性的统一。例如,林风眠的《枫林》以简单的构图、轻松的描写和大胆的着色为特色,尽可能用色彩语言描绘属于自己的世界,表现出独特的意境。2.似与不似,以意显形所谓“似”,是指客观事物的具体描绘。在创作中,“似”并不局限于对对象事无巨细的描绘,而是讲求融合个性色彩的艺术体验,要求过滤掉无关紧要的细节,只留下精华部分。这是艺术转化和艺术升华的再创作。过程创作的“似”有“不似”之处,用齐白石先生的话说,“似与不似之间”是对事物再加工、重新处理的,不是像与不像的抽象概念,它们之间是相互联系的,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关系,不是谁建立在谁的基础上的。例如,近代油画家陈和西的画风就完美体现了似与不似之间的朦胧美。他用“中西调和”彰显画作的美,在笔墨设色方面,追求光和色的融合,形与色相互依托,体现了稳重大气的美感。陈和西并不局限于对客观的景物写生,而是把对客观景物的主观经验和情感投入笔下。他的作品看似随意地把情感表达出来,实则是他灵魂的一个写照。他一直不断地调整和修缮自己心灵,保持着艺术家的原有光环。比如,他笔下宁静的园林是对浮躁世界的一种反抗,他将画的颜色技法和中国绘画的写意情境结合起来,既赋予了中国绘画一个通灵的意境之意,也赋予了心灵休憩的安宁。这种表现手法是不可能模仿的,也没有人可以完全模仿到画家的个性,这便是以意显形的“似”与“不似”。3.情景交融,形式美与意境美并存形式美是指借助于外形不同的色彩和个体不同的主观色彩,把造型和色彩表现的力量表现出来的美。在绘画创作中,形式美还通过节奏性、韵律性表现出来,不仅增强了画面美的表现效果,还可以增强图像的表现效果。此外,形式美突出的主题还要求保持画面的平衡和对称,使作品更有吸引力和表现力。意境美是指创作时,客观事物与个人主观情感有机融合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美,是意与境、情和景相互融合的过程。意境创建成功与否,首先表现在是否用心感受自然景象,然后表现在是否把内心的感受与自然景象融合在一起,最后表现在是否运用虚实相生、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中国传统绘画艺术讲求实景和虚景交相辉映,运用虚实相生的创作技巧,创造情景交融的意境,表达深远美好的意境美。所以,从形式美和意境美的角度出发,学生很容易理解“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内涵。

(二)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艺术创作始于创作者的生活经历,它不仅能表现出创作者如何用视觉语言描绘客观世界的创作技巧,而且能表现出创作者如何运用这些技巧表达自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情感。艺术家在创作前,都会深入社会生活,体验普通大众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需求,深入了解他们对事物的独特看法和特殊感情,然后运用绘画的艺术技巧,将这些心理需求、独特看法、生活体验融进自己的作品中,丰富绘画的内容,增加画面可读性。写意精神作为艺术创作的一种表达方式,它既能反映创作者的创作技巧,又能折射创作者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情感,所以它在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艺术以大众生活实际为基础,以创作出高于生活的艺术作品为追求,在一定程度上既折射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又服务于人类的精神追求,因此能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观和价值观。源于生活,艺术要求我们尊重生命,以生命为源头,抒发真情实感;高于生活,艺术要求我们对生活有独特见解,以独特的艺术语言表达我们对生命和艺术的认识和热爱,发现日常生活中的真善美。

(三)强化文化信仰,增强爱国情怀

写意精神是中国传统绘画艺术的表达手法。教师在中学美术教育中运用写意精神,能强化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我们应看到,在风格各异的绘画世界,工笔画以色彩浓烈、能够细致打磨的特点占据较大位置,中国写意的绘画作品因作品图式和传统程序的差异较大,更倾向于运用西方绘画艺术,导致写意精神在许多展览和艺术期刊的作品中有些黯淡无光。写意作品出现在大众视野的机会越来越少,即使有部分写意的作品问世也难登大雅之堂,写意精神的缺失是中国绘画不得不重视的危机。[3]虽然西方文化艺术思想对我国的艺术创作影响较大,但中国绘画的艺术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而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反而是立足自身的特色,结合时代的发展,表现出了更熠熠生辉的色彩。从彩陶纹样、嘉峪关砖雕像、民间青花纹样到石刻、官秀、良楷、紫藤,一线教师和中青年画家从中寻到一条写意之路。教师在大中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画作的写意精神,将写意精神视为教育内容的一部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绘画创作,从源头培养学生了解中国艺术文化、发扬中国绘画写意精神。而中青年画家积极探索东西方绘画艺术的融合路径,坚定文化自信,创作出具有写意精神的绘画作品,让更多的人真正认识中国写意精神。总而言之,美术是一个完整、独特且具有多种分类的艺术体系,不能用简单的绘画理念认识和对待美术。美术的社会作用直接影响文学、政治、经济和科学等领域,影响到学生的内在品质。[4]因此,写意精神对美术教育来说,是激励中学生深入理解和创造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石村,景有民.写意精神·中国美术的魅力———第二届“中国美术·长安论坛”综述[J].美术,2017(12):15-21.

[2]张润琦,吴国良.写意精神在中西绘画中的体现[J].美术教育研究,2014(7):41.

篇4

我国有数以百计的地区,都有着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粤剧便是众多文化体系中的一个环节,不仅具有特色鲜明的特点,部分人群对其也有着难以言明的热爱。首先,粤剧是我国传承的文化之一,经过近700年时光的锤炼早已形成独具特色的文化。其次,粤剧本身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并且据调查,我国有近40%的人群对其有着深厚的热情。由于这些观众的存在,在极大程度上为粤剧体系的展现提供了动力。在长期的粤剧艺术实践中,对于审美教育起到的作用则相对明显。

一、粤剧艺术的审美教育手段

(一)“以情感人”

众所周知,粤剧的题材无不取自于生活,而生活的方方面面却又无一不透露着对于情感的表达。所以,基于情感对人本身的作用和影响,可以从情感处着手。以《六月飞霜》为例,《六月飞霜》又名《窦娥冤》,此间蕴含的情感可谓匠心独具,采用东汉年间“东海孝妇”的民间故事进行改编。主要讲述一位书生为偿还高额债务,将其女抵押他人,从而引发的后续故事,最终结果则是窦娥被人诬告毒害杀人,被昏官处斩。在临死前,许下“血染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而后,虽是六月天气,却突然天降大雪,这漫天大雪似乎是在诉说着窦娥冤屈。至此,戏剧的情感已经被尽数引发,能够使观看的人最大程度地感受到这部剧所带来的情感共鸣。但也万幸,这部剧却被赋予了一个尚且令人宽慰的结局。窦娥的父亲最终官爵加身,并为窦娥一事平冤昭雪。这部《六月飞霜》虽然是我国著名的悲剧之一,但是其中蕴含的文化价值以及对情感的体现,都已经有了极高的水平。所以,使用粤剧进行审美教育,以情感人必然是有效的手段之一。

(二)“潜移默化”

其实,无论是粤剧艺术还是审美教育都是以人为载体开展的活动。但是,基于意识对人的教育,并不一定是通过表演者对观众使用强制手段达成的,而是有欣赏者在对粤剧艺术欣赏的同时,不知不觉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从而使人们的思想以及审美得到提升。此外,粤剧艺术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不止于此,通过粤剧艺术的展现方式,能够有效地对人本身的现实情感乃至精神面貌都有着一定程度的教育作用。但是,基于潜移默化的影响,需要经过相对较长的时间。人在长时间处于粤剧艺术的氛围内,或者在对粤剧艺术有着较高层次的理解后,更容易对自身的精神状态以及审美进行提升,并且是自主状态下的提升。而且,当知识获取到一定程度时,在艺术欣赏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个质变,也就是转化为人对其的精神感悟,而这也正是潜移默化的体现方式之一。

(三)“寓教于乐”

通过对粤剧艺术的分析,从本质上讲,艺术的审美教育并不等同于道德教育,也不同于其他的教育形式。因为艺术本身的审美能力存在着一定的特殊性,而其对应的审美教育则是以审美教育价值为基础,从而展现出别具一格的美学意义与艺术价值。在一般情况下,艺术家大多也会采用化真为美的手段,将生活上蕴含的情感融于艺术中,并以艺术的特殊形式展现出其本身存在的真实,然后供人享受,此为寓教于乐。而根据当前的粤剧艺术形态来看,在生活节奏较快以及工作压力较大的背景下,对粤剧艺术产生好奇的人数也在逐步增加,等于变相地扩张了粤剧艺术的影响力。在这种背景中,人们出于对粤剧的好奇以及基于粤剧艺术本身具有的影响力,开始逐步感受粤剧艺术。但是,要想有效地利用粤剧艺术进行审美教育,就需要保证粤剧艺术足够优秀,能够对刚接触的人群有着足够的吸引力。这样才能有效地扩张粤剧艺术的影响力,从而实现人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的目的。

二、结束语

我国是一个历史文化雄厚的国家,不只是粤剧艺术文化,在其他领域上的文化都经历着千百年的文化传承,并且在这千百年的时间内,我们的先人也对其作出了不断完善的工作。但是,也正因为如此,我们更应该秉承先人的意志,将传承的文化体系不断地进行完善,以至于在增加文化影响力的同时更好地将其传承下去。所以,对于粤剧文化也同样如此,要想有效地实现审美教育,不止需要利用不同的方式,也要对粤剧文化体系进行完善,从而将完善的精神文化带给更多的人群。从艺术上进行传承和创新,让粤剧艺术枝繁叶茂。

篇5

作品的艺术美是指存在于一切艺术作品中的美,是艺术家根据审美规律,借用一定的物质媒介(色彩、声音、线条、形体、语言等)手段和载体把审美心理加以物化的产物。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升华,是美的最高形式。语文教材中有关艺术美的内容很多,它是语文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借助艺术语言进行语文审美教育,主要是培育对语文中文学艺术作品的物质材料——语言的“意象”性特点的把握能力,使学生通过对语言的“意象”把握,接受文学艺术中的审美意识,进而实现审美的心理构建。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引导学生欣赏文学作品的艺术美。

一、咀嚼文字,领会语言美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欣赏时只有通过语言这中介,充分调动自身的想象能力,才能将语言符号转化为具体的文学形象。叶圣陶先生说:“文艺鉴赏可以从透彻地了解语言文字入手。这件事看似浅近,但是最基本的。”叶老明确指出从文字“入手”,而且品析要达到“透彻地了解”的程度。“妻子也是一盏灯。”(《光明日报》),“科技,托起城市的辉煌。”“我们用青春筑丰碑。”“一阵响亮的香味迎着我叫唤。”(约翰·唐《香味》),“雨过树头云气温,风来花底鸟声香。”(贾唯孝《登螺峰四顾亭》)这些语言,虽然不合语法常规,甚至也不符合事理逻辑,但仔细品味却很有美感。按照当代语言学家骆小所教授的观点,这是艺术化的变异语言。正是由对语法的偏离和对逻辑的“违背”,这些语言才产生了无穷的美感力量。这类语言在中学教材中也颇为常见。“突然是绿茸茸的草坂,像一支充满幽情的乐曲。”(刘白羽《长江三峡》)“秋天像一条深沉的河流在歌唱。河流两岸还荡着我优美的思想。论文”(梁小斌《我热爱秋天的风光》)

需要强调一点的是,教育改革呼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语文教师对于学生写作中的“变异”语言切忌错判,以免扼杀学生思维的火花。我们的古人也说过:“文须字字作,亦要字字读。咀嚼有余味,百过良味足。”只有对作家苦心创作的文学作品字斟句酌,反复玩味才能透彻领会其中的意趣。

二、驰骋思维,领会想象美

把语言文字转化为具体的文学形象的能力不是轻易就能获得的,必须经过想象的作用才能达到。独特的想象是艺术作品的灵魂,没有想象就没有艺术作品。作者的想象,在于创造新的表象使之成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完美体现。读者的想象在于借助已知的生活经验,把文学在作品中富有想象的艺术形象再现为有特定含义和内在联系的画面,从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李白是一位想象力极为丰富的诗人,他的诗大都是根据想象中的感情印象进行艺术创造的产物,而且总是带着强烈的感彩来驰骋想象,因而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想象空间。写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凌空而降,飞涌直泻,势如破竹,加之山势高峻陡峭,自然是如天而将,“疑是银河落九天”便是水到渠成的想象。“相思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山看人,人看山,互相敬爱,这时独自久坐产生的想象,大自然也具有了情感和生命。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借助夸张的想象,写出愁思如春水一样奔放倾泻,恣肆,又如春水昼夜不舍,长流不逝,无穷无尽,“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峻拔奇特的想象:寒风吹落的雪花压满枝头,在诗人眼中如春风中绽放的雪白梨花,生机无限,春意盎然。读后,使人陶醉在这想象所造成的艺术境界中,这是创造性的想象赋予艺术形象以鲜活的生命,给读者以审美熏陶和艺术享受。

三、融情入境,领会意境美

与品析语言比较起来,体味文学作品的意境则是一种复杂的精神活动,也是一种更高级的享受。意境创造是文学作品的重要特征,意境即文学作品中描绘的生活图景和表现的思想感情融合一致而形成的艺术境界,包括情景交融和理趣相生两种形式。

情景交融是形成意境的通常手法。情是作家内心独特的精神体验,景是作家为表达情感而捕捉的外物表象。当二者结合起来,作家笔下的景物就染上了强烈的主观色彩,成为感情的载体。情景交融的意境蕴涵了极为丰富的美感。

“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郁达夫《故都的秋》)

这是一幅宏大的画面,带有主题的美感,碧绿辽阔的天空作了画的背景;地面上,五颜六色的牵牛花荟萃成流光溢彩的野花圈;天与地之间,间或出现一两只白色或灰瓦色的驯鸽,点缀在一大片空白中间,显得疏密得体,浓淡相宜。坐在院子里的人,手捧茶碗,举头望辽阔的碧空,倾身撷牵牛花,耳边不时传来驯鸽的飞声,画面动静结合,绘声绘色,秋的美、秋的情趣完全融合在蓝天百花之中。这种情淡中略带一点“野味”的情调,体现出故都秋的质朴美和原始美。画面中作者对色彩的选配也颇具匠心,大多是“冷色”,如青、蓝、灰、白等等,以此来显示深沉、淡薄的特征。若改用红、橙、黄等“暖色”,就破坏了主观色彩的协调和统一,冲淡了故都秋特有的风味和精神。它是作家审美观点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在孙梨的《荷花淀》中,开头部分对小院子及白洋淀夜景的描写,以月华如水的夜景描写和人物动作的优美来突出人物内心世界的美,情和景水融,充满诗情画意。

我国古典诗词尤其讲究情景交融,“繁采寡情,味之必淡。”“景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以数言而统万行,元气浑成,其浩无涯矣。”一首“大江东去”俯瞰千古,起笔就把我们带入辽阔深远的意境,使眼前的江水和历史长河融为一体;江中的浪花激起诗人心潮的激荡和起伏。因此,诗人才把奔逝的大江与名高累世的英雄人物联系起来,产生无限深沉的历史感。这时的江水、浪涛与历史、英雄交织成一幅令人神往的历史画卷。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意境空灵辽远。如此,皆为“有我之境,以我观物,物皆着我之色彩。”引导学生体会诗词的意境,就要体味蕴藏于景物中的深切情感,这样才能领会物所包含的内在意韵。理趣相生是意境创造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它通常是借助自然景色形成的画面,表达某种哲学思辨,通过艺术形象巧妙地揭示诗人所悟出的生活哲理,给人以理性的启迪和艺术的情趣。

篇6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13)05?0205?04

海德格尔从哲学的视角提出了“理解前结构”这一概念,表明人们在解释和感受客观存在时常常会不自觉地受到“预先有的文化习惯”“预先有的概念系统”和“预先有的假设”三方面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即“先行具有”“先行见到”和“先行把握”(前有、前见和前设)。在具体的艺术欣赏活动中,所谓“前有”,就是审视对象接受过程中在头脑中被领会和理解了的整体性的存在;所谓“前见”是活动参与者理解某一艺术对象时先行具有的立场、视角或知识背景;由“前有”和“前见”所决定的一种预设存在状态在再次的理解中会上升为“概念”,这种概念框架系统即为“前设”,它引导审美接受主体带着某种预期心理或欣赏目的去进行认知、接受、评论等。伽达默尔在继承海德格尔“理解前结构”的基础上指明人的“前见”与人的认识过程密不可分,“前见”(前理解)就成了人们心灵理解和接受对象时的必要条件。可以说,在审美接受的过程中,视觉和思想意识时刻都遵循海德格尔“理解前结构”的法则。

“理解前结构”与C.G.荣格“集体无意识”在学术范畴上的包涵与被包涵的关系。“集体无意识”学说是荣氏对弗洛伊德无意识理论的发展。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荣格在临床实践和广泛阅读的基础上相信所有人不仅都有着个人无意识而且同时也都具有集体无意识。在荣格看来,所谓“集体无意识”并非由个人获得而是由遗留所保留下来的普通性精神机能,即有遗传的脑结构所产生的内容。换句话说,集体无意识是指人类自原始社会以来世世代代的普遍性的心理经验的长期积累。由此概念得知,“理解前结构”在某种程度上以“集体无意识”为基础并结合个人的生活经验发展起来。理论上说,“集体无意识”是先天赐给的,而“理解前结构”则是后天习得的。由于历史积淀和民族文化特性的不同使得每个个体先天意识不同,导致人们对文艺作品理解的截然不同,再加之生活实践“理解前结构”的积累的差异,进而出现了“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的理解结果。从这个意义上来看,“理解前结构”在艺术审美接受中的作用过程便只是人类“集体无意识”历史长河中极其短暂的某一特定的时间段内的活动。

一、审美接受中的主客体因素

无论是感性艺术审美活动还是理性的科学实验,在活动展开的双向互动中,主客体是活动参与的主要因素,呈现出多变的形式。具体地说,艺术审美接受中的主体就是作为欣赏者的人类,更确切地说是人类有能动意识的大脑思维。客体即是已经生成的被欣赏的艺术品。客观来看,在审美活动的创建过程中,主客体之间似乎就只是一种简单的接受与被接受的关系。其实不然,基于“理解前结构”的概念分析,我们得知:主体(人类大脑思维)通过客体的刺激产生能动性反作用于对客体的理解,这种力量将内心激起的情感投射到作品中,激活艺术品潜在的能量,也就是说,“主体对艺术的审美接受过程赋予了艺术生命的传承”。[1]那么,从这层意义上来看,客体(艺术作品 )并非只是毫无生气的客观物质存在,由于主体筹划活动的参与使其具有了自身独特的地位。艺术作品的生命在互动中彰显,艺术审美价值在接受活动中得到有效的实现。否则,人的“理解前结构”就失去了其毋庸置疑的积极功能,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而且此时艺术的生命力也会显得十分轻薄。

当然,在非理性化的艺术审美理解过程中,主客体之间的交流呈现双向性,是一种交互式的动态过程,具体表现为,其一:正向方面,主体“理解前结构”在接受客体时的积极作用并实现艺术作品的价值;其二:反向方面,客体对主体“理解前结构”不断地完善、补充和丰富。这一过程依赖于主客体之间的双向性诠释。

二、审美接受过程的非理性化

英国美学家科林伍德认为:“我们所听到的音乐并不是听到的声音,而是由听者的想象力用各种方式加以修补过的那种声音,其他艺术也是如此。”[2]事实上,艺术审美接受和听音乐一脉相承。一般意义下,艺术审美接受活动不同于常规的逻辑思考活动,也有别于严谨的科学实验活动,它有其自身呈偏态的特征。所以,在艺术审美活动的过程中非理性化的情感发泄替代了有意识的逻辑推理,审美接受的过程充斥着天马行空的想象因素和抽象概念。由此可知:审美接受活动是由主体(艺术欣赏者)的自由能动性和客体(艺术作品)的可塑性构成的双向互动的非理性化的过程。而这一理解活动的开展在海德格尔看来,都依赖接受者的“前结构”(Vorverstandnis)。“理解前结构”不自觉参与审美活动的事实使得艺术欣赏变得富有生命意蕴和具创造活力,深化了直观式的“看”与“被看”的简单关系,将之拓展为以诉诸想象力为主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复杂精神工程。殊不知,在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我们的大脑不仅要感到客体的存在,还感到它正通往我们的心灵。

格利高里(Gregory)主张:视网膜图像的给定事实上是相当贫乏的,绝大部分则留给思维去完成。[3]这里所说的“留给思维去完成”,主要是留给“理解前结构”的思维去理解完成,利用思维中已知的“前见”概念理论去解释客观给定的视域图像,以达到用积极的思想诉求去寻求审美接受中合理的互动关系。显然,“理解前结构”的介入阐释了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感性的“由我及物”的情感折射。这就是“理解前结构”在起作用,这一点是不容置疑的。在接受新事物的时候总免不了要带着预先有的文化习惯、概念系统、假设等。也就是说,我们总会有一定的自我的预先的期待“视界”。它彰显了一个人的内心喜好,时刻传达出这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因为我们永远不能尽善尽美地理解一件艺术作品,所以“理解前结构”的存在和作用反而能使审视对象走向一个更为开放、自由的领域。从“理解前结构”出发,使审美活动和审美对象具有无尽延伸的意义,也使人的眼睛在审美接受时更能忠实于自己的灵魂。

三、主体接受意识的能动性

艺术审美接受活动中的人类大脑和其他任何时候一样,在接收外界信号时都呈现出一种能动性。“不仅如此,在许多时候主体对客体在审美接受中显露出很强的主观意向性,其集中表现在:超越艺术作品的原意;突破既有艺术作品的局限;引起艺术创作主体的创造观念的改变等。”[1]“理解前结构”的能动性决定了主体的审美期待,反映在审美对象的选择上也千差万别,例如:有的欣赏者爱好意境深邃的古典国画作品;有些人则喜爱激情洋溢的现代油画作品; 当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更偏爱现代艺术的玩世不恭和独树一帜。“海德格尔通过对‘理解前结构’的分析说明,‘理解’绝不是‘洁白无瑕’的对外在事物‘所作的无前提的把握’。”[4]其实,这也就是在说前见的作用以及主体能动性发挥的条件。由此可知,由于每个人的前见的构成不一样,决定了主体参与审美接受活动的动机、目的等有区别,所以在接受程度上也有深浅的差异。

1917年,实验艺术先锋杜尚在独立艺术家协会展览上展出一个小便器实物,称之为《泉》。这件著名的艺术作品其实是杜尚在纽约购买的一只白色小便池,他在其上签名便成了一件艺术作品。当然,这件作品的展出开启了现代艺术的先河,导致了各种各样新颖独特的美术思潮和艺术流派的产生,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客体强大的能动作用。小便池本是寻常的实用器物,但当他存在于展览馆而非正常视域中的卫生间时,人们便不自觉地给它冠上各种光怪陆离的遐想。因为“欣赏者有权依据个人的主观心灵去解读作品,正像文学家、艺术家有权按照个人的审美理想去表现客观的社会生活一样……一个欣赏者也不能只局限于作为客观对象的艺术品,他必须充分调动自己的整个心灵,……使欣赏活动成为个人的审美活动”。[5]《泉》被抨击、被肯定、被赞赏、或被鄙视,从而在主体脑海中形成一个整合后的意识形态尽可能地去加工、补充和丰富客体的现实形态。诚然,某种程度上《泉》不完全符合传统意义上的艺术标准,就展示在世人面前的这个小便池而言,它摆脱了局限的实用意义而进入到一个更深远的地域,引导了艺术审美接受过程中主体正面性积极的参与和互动。

四、客体价值的实现

根据海德格尔“理解前结构”的哲学概念,在具体的艺术审美接受活动中,作为接受主体的人在参与审美活动时势必带着自己脑海中先行存在的生活体验、审美体验、艺术修养等因素去感受作为接受客体的艺术作品,主体的这种能动性在无意中自然而然地填充了艺术作品中尚存在的艺术空白或者是太过抽象的领域,拓展了审美客体的灵性,使得艺术审美过程更加自由化。艺术客体对主体的充实过程,直接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殊不知,基于“理解前结构”理论的分析,客体的价值唯有通过接受主体与接受客体的双向互动活动的展开才能真正实现。

正是因为“理解前结构”的介入使得艺术审美的接受过程摆脱了一成不变的客观乏味的直白对话。从而进入到一个可以将联想发挥得淋漓尽致的新维度,而这些正是真正伟大艺术存在的根基,同时也是艺术谓之为艺术的主要特征。正是艺术审美中观众的诉求,和艺术品本身展现的大千世界与无穷魅力,才能实现艺术品原本的价值。通过认识到客体价值的实现过程和意义,可知伟大的艺术作品和伟大的文学作品一样,可以对一个人产生影响,作用于一个人的大脑,并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

具体来说,如何实现艺术作品(客体)的价值呢?艺术作品并非像汽车一样可载人飞驰,也不像食品一般可供人享用来延续生命。基于艺术作品无现实生活实用性的前提,它的主要功能在于美育和心灵教化。它的核心价值便是审美,所以,实现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就等于实现了客体的整体价值。首先,一张画作必须被欣赏到。康德、席勒等人认为艺术源于游戏,认为艺术和游戏一样被看作主体的行为,而伽达默尔把游戏看作艺术作品本身存在的方式,游戏需要欣赏者的参与。唯有人类的欣赏才有被理解的前提,只有在人的眼神里客体才得以慢慢的展现其艺术魅力。其次,艺术作品需要被理解接受从而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文学作品一样,其审美效用是通过作品和欣赏者即主体与客体“合作”完成的,是主客体之间“直接对话”的结果。在此过程中审美客体需要主体“理解前结构”的参与并引起特殊的心理反应,正如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所指出的:“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6] 最后,艺术作品(审美客体)的价值需要深层次的拓展而非仅停留在表面的形式美,客体需要在互动中引起主体的强烈关注乃至情感共鸣。对主体的精神重塑和前见思维补充才能达到美育和心灵教化的功用,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艺术的本质价值。

五、主客体的双向互动

虽说在审美接受的过程中,主体方是人类大脑,客体方则是客观物质,但在非理性化的审美过程中,主客体因为“前结构”的潜在意识而进行着频繁的双向互动。

其一,一张画作或是一件雕塑完成之后,“它本身并不是一个自足的存在,并不是一个封闭性的系统,而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5]同一件作品在不同的时代会拥有不同的受众,会形成种种不同的理解,引起欣赏者不同的审美享受。这就是所谓的“看人生是因作者而不同,看作品又因读者而不同”。例如:文森特·梵高的画作在他所处的时代可谓遭到世间万人的唾弃和不理解,因为他全新的画风和洋溢在画面里的激情超出了时下人们的审美范围,从而使得他的作品在“理解前结构”积累并不充分的思想中饱受煎熬。反之,大家疑惑的眼神中也折射出对梵高画作的猜忌和想象。所以,梵高作品最终被认可、被敬仰和膜拜自然是情理之中的,恰恰说明画作本身的包容性和开放性。

其二,在伽达默尔的哲学中,“前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前见”是一种敞开的状态,它是在不断地形成和发展的。基于“理解前结构”的分析,“审美接受”不是一种对文本原意的发现和简单重建,而是一种解释主体与接受客体的心灵对话,过去与现在的视域融合。人所具有的“理解前结构”在审美接受过程中处于与审美对象不断交流的状态之中,主体思维基于“理解前结构”而接纳客体,并在这一复杂多元化的审美接受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新的“前见”概念系统,时刻丰富并充实着主体的审美感受。

其三,艺术作品的理解过程具有反复性。“理解和欣赏具有反复性和持久性,不是一次理解和欣赏……,而是无数个读者从各个侧面、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的一系列欣赏的总和,才能确定其价值,实现其价值。”[5]即便同一个人对同一件艺术作品的感受和领悟永远都是新颖独特的。例如,一个人在第一次欣赏到一件作品时,头脑中的前见与作品的互动必定会产生新的见解来补充此人的“前结构”。而当他若干年之后再次看到这件作品时,原初的“前结构”和“次前见”所构成的意识将一起作为“理解前结构”来重新审视这幅作品。这时,客体作品给此人的情感便有了变化。如此反反复复,主体与客体便在其中互相诠释对方的存在,由此不难理解审美活动的持续性。因为艺术的去实用性,所以使之获得了更恒久的生命力。从此接受了来自无数后人的审视和检验,也正是因为不断的解读,使得某些艺术作品变成了经典。反过来,经典性的艺术作品往往又给人以充分发挥“前结构”的自由。

参考文献:

[1] 高雁. 论审美接受对艺术生命力的影响[J]. 科教文汇, 2006(3): 193?194.

[2] [英]罗宾·乔治·科林伍德. 艺术原理[M]. 北京: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5.

[3] [英]格力高里. 眼睛与大脑[M]. 伦敦: 维登菲尔德·尼柯尔森出版社, 1966.

篇7

1.前言

声乐表演艺术审美主要探究声乐艺术中的审美本质和规律,它事关声乐表演的成功与否。声乐作品的歌词曲谱作为声乐表演艺术展现的载体,所展现出的艺术效果完全经由歌唱家演绎出来,进而对观众产生感染力的作用,使歌唱家与观众产生心灵上的共鸣,声乐表演艺术以它的大众性,娱乐性,欣赏性,及鼓舞性艺术价值成为最受人们欢迎的艺术形式之一。声乐表演艺术审美对声乐演唱的成功实现具有不可比拟的作用,它不仅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情趣,还让人感受到艺术的美感,燃起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2. 声乐表演艺术审美的体现

2.1声乐表演艺术统一的客观性和主观创造性

艾伦 科普兰曾经说过:音乐必须具备真实的风格,并结合作品产生的一定历史背景和作曲家的风格范畴,在认真依照表达有作曲家创作真实意图的乐谱前提下,把握好音乐作品多个方面的要求,尽最大可能如实表现出作品本身的真实内涵。对于声乐作品的歌词,更要关注其所包含的情感,因为一幅完整的声乐作品是乐谱和歌词的和谐统一,乐谱和歌词之间所涵盖的内容和思想是互相渗透融合的,作曲家在领会歌词所表现情感的前提下,往歌词里添加上自己的思想感受进行曲子的创作,所以歌唱者要首先理解作词作曲家在作品中的情感思想,保证声乐表演艺术的客观性,确保作品感受本身的优先地位。其后再考虑赋予作品更多的表现活力,诸如李斯特,雨果 沃尔夫,舒伯特,舒曼,他们依托着歌德所作《竖琴师之歌》最本初的想法感受,结合《竖琴师之歌》创作出各不相同的乐谱,诠释了不同涵义的感情,如此保证了作品令人信服的真实性。此外,声乐艺术还讲究主观创造性的个性化表现,这是由表演者的不同表演个性和风格决定的,声乐表演者通过采用独特的手法进行表演的独特创造,展现出表演艺术本身的特殊魅力,从而使得观众在表演欣赏中获得独具个性的艺术审美享受。

2.2 声乐表演艺术统一的历史性和时代性

声乐表演带着极强的历史时代烙印,每个特定的历史时期都有其代表性的音乐产品。同时,声乐表演者在诠释历史作品时,应紧随时代的进步,在尊重声乐作品历史意义和个性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历史作品内在的审美情趣和精神内涵,对作品做出全新独特的演绎,赋予作品新的时代意义,同时结合自身的独特艺术审美情趣和内在情感凸显出音乐作品的历史风格,从而实现历史作品的历史性与时代性的有效融合。

2.3声乐表演艺术统一的演唱技巧性和表现性

在声乐表演艺术的演唱技巧上,外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卡拉斯通过使传统美声唱法和富于抒情花腔、戏剧的女高音完美融入到歌剧表演艺术中,实现听众艺术和审美上的双重享受;在声乐表演艺术的表现性上,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马提内利曾经为了表演好歌剧《犹太女》 中犹太人埃利埃卡的内心世界而亲自深入犹太人家中去体验感受他们的文化、、及日常生活这些深刻反映着犹太人思想和灵魂的事物,最终使内心真实的感受生动再现于音乐中,获得观众高度喝彩与称扬;在声乐表演艺术演唱技巧性和表现性的统一上,歌唱家卡拉斯除了在声乐表演艺术的演唱技巧上表现卓越外,她还擅长声乐表演的艺术表现性,带给听众的不仅是高超巧妙的表演技巧,而且还有丰富完美的情感内涵,令人感动不已。在我国的传统唱论中也特别讲究这样重视表演艺术技巧和表演艺术精神内涵的“声情并茂”美学标准,它完美实现了声乐表演艺术的最佳境界,使人们获得更高质量的音乐熏陶。

3. 声乐表演艺术审美的体现在声乐演唱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3.1声乐演唱技巧的运用

声乐表演艺术审美在声乐歌唱技巧的运用方面有着不可忽略的作用,歌唱技巧作为声乐表演最基础的条件,它与歌唱者的音声吐字表现息息相关,歌唱的呼吸本身作为声乐表演艺术的一部分,只有包含情感色彩的技巧性呼吸才能使歌唱艺术展现出完整性和艺术美感,从而带给人美的享受。在歌唱音色和音响方面,歌唱者首先要控制好演唱的响度使观众听见听清,通过准确调节和平衡好语调,节奏,音区变化,以及情感表达等的轻重强弱规律,实现声乐艺术美的相得益彰之妙,从而使观众更真实可感地体会到作品的情感内涵,获得声乐艺术上的美享受。

3.2“声情并茂”声乐艺术美学标准的运用

声乐作品内在思想感情的完美诠释除了需要歌唱者具备优秀歌唱技巧和嗓音效果外,还需要歌唱者深刻剖析作品的内涵思想,调动起自己的情感体验,辅以一定的艺术加工理解,从而实现声乐作品艺术内涵和美感的展现,达到“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声乐艺术效果。“声情并茂”作为声乐艺术的美学标准,歌唱者通过运用这一标准,忘我地投入于声乐表演中,充分发挥和利用自身的艺术想像力,不断丰富和酝酿内心的情感,从而实现表演从内而外的真实自然流露。真切动情的声乐作品离不开歌唱者的表演技术要素和艺术情感的和谐统一,声乐艺术表演的“歌中有情,情中带声”的沁人心脾艺术效果能使观众到达回味悠扬的境界,即所谓的声情并茂完美实现了字、声、情体系的有机结合,在一定层次上提升了歌唱技术和艺术的新高度。

4.结语

当前,声乐艺术美学在艺术表演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对歌唱艺术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一个完整的声乐艺术活动是由创作―作品―表演―欣赏的系统过程组成的,艺术的情感表达在整个过程中显得最为重要,它创造了声乐表演的艺术美,实现了声乐演唱中艺术美的展现。声乐表演艺术审美的体现在声乐演唱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作为歌唱者内在审美意识的直接体现,丰富了作品本身的感染力,增添了作品表演的魅力。声乐表演艺术的审美为声乐演唱注入了艺术的灵魂和生命,提升了作品的格调和趣味,给观众带去美好音乐熏陶的同时也提高了观众的审美情操。

参考文献:

篇8

脑外伤是一种由于间接或直接作用, 使脑部出现损伤的情况。比较常见的脑外伤有颅骨骨折、头皮裂伤、颅内血肿、脑震荡等[1]。受伤后伤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模糊、呕吐、头痛、运动障碍等情况。颅脑损伤后脑细胞常出现凋亡的情况, 这与继发性脑损伤的严重程度有密切关系。钙蛋白酶作为脑外伤继发性损伤中的重要组成因素之一, 通过激活caspase系统可能会对脑外伤继发性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现采用大鼠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56只2~3个月大的健康SD大鼠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大鼠的重量为255~290g之间, 其中雌性大鼠20例, 雄性大鼠26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28例。

1. 2 方法 先给予所有大鼠注射250 mg/kg水合氯醛(10%), 然后给予观察组28例大鼠的侧脑室注射10 μl钙蛋白酶抑制剂, 给予对照组28例大鼠的侧脑室注射10 μl生理盐水。按照不同的处死时间点将每组各分为四个小组, 每小组为7例:0.5 h组、6 h组、24 h组以及3 d组。次日, 利用自由落体撞击方式制造大鼠脑外伤(撞击的高度为1.6 m,重量为55 g)。在各处死点观察和记录大鼠神经功能的缺失症状。

1. 3 TUNEL检测法检测凋亡 使用多聚甲醛(4%)和生理盐水快速灌注大鼠, 然后将大鼠的整个脑组织取出, 并将软脑膜剥离完全。将取出的脑组织侵泡于多聚甲醛(4%)中约4 h, 然后再将其捞出侵泡于5℃的蔗糖溶液(30%)中约2 d时间[2]。将固定后的脑组织进行冰冻切片(厚20 μm), 并在TUNEL试剂盒中进行苏木素染色。最后使用400倍的光镜观察并记录阳性细胞数。

1. 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的统计分析使用SPSS11.5软件, 数据使用均数( x-±s)表示, 并使用t检验, 以P

2 结果

TUNEL法检测结果显示两组大鼠的海马区存在不同数量的TUNEL染色阳性的凋亡细胞。观察组中, 0.5 h组为(54±2.9)个、6h组为(56±1.0)个、24h组为 (59±2.2)个、3d组为 (66±3.1)个;而对照组相中, 0.5h组为( 66±2.4)个、6h组为( 64±1.4)个、24h组为 (68±5.6)个、3d组为 (74±2.9)个。可见, 观察组的TUNEL阳性的凋亡细胞在不同的处死点均比对照组少, P

3 讨论

Calpain系统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蛋白降解体系, 其主要的作用对象是受体蛋白、蛋白激酶、细胞骨架蛋白。通过对其进行降解, 从而将细胞分解, 使其引起凋亡。因此, Calpain的活化成为细胞凋亡的主要途径。通过本次大鼠实验研究, 总结钙蛋白酶诱发细胞凋亡的可能原因有以下两点:①启动了Caspases介导的细胞凋亡;②Ca2+的释出起到诱导死亡受体配体表达的作用。研究中, 给予观察组脑损伤大鼠钙蛋白酶抑制剂治疗, 在大鼠脑外伤0.5 h能检测到大鼠的凋亡细胞, 且凋亡细胞的数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 在第3 d时达到高峰, 这也与其他文献资料中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使用钙蛋白酶抑制剂治疗大鼠属于一次性注射治疗, 在大鼠体内的作用有限, 因此, 能在短时间内检测到该药物对细胞凋亡的影响作用。为此, 推测3d后再进行TUNEL法检测, 由于药物在大鼠体内的代谢降解作用, 浓度越来越小, 可能难以抑制钙蛋白酶, 无法阻止细胞凋亡的进度。不过对于具体的有效时间目前仍需进一步实验研究。通过本次研究, 证明钙蛋白酶抑制剂对脑外伤后的大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从而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脑外伤后神经细胞继发性损伤, 这对于钙蛋白酶抑制剂用于治疗人类的脑外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9

电影艺术在当今所有的艺术门类中具有最广泛的群众性,因此,电影音乐为大众接触各种类型的音乐提供了极为广阔的天地,对大众的音乐欣赏能力与音乐审美趣味的提高起着重要作用。大众这种能力的提高,必然会反过来推动电影音乐创作质量和水平的提高。所以,当前电影音乐的作用已经不是早期简单的“音配画”,它已经成为电影这门综合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部优秀的电影,往往都有完美的音乐在中间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现在,作曲家们在创作电影音乐时,除了顾及导演的意图和画面的内容外,还融入了自己对影片内容和思想的思考,使得电影音乐较以前更富有思想性、独立性和欣赏性,较之其他音乐门类更具独特的审美魅力。

一、中国电影音乐审美发展轨迹

从中国拍摄的第一部戏曲电影《定军山》(1905)片断,到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1931),当时中国电影的音乐创作主要是从丰富多彩的戏曲音乐中汲取营养,将戏曲音乐对电影画面进行一般背景性的引用。可以说,当时电影音乐的审美地位在电影中还不是特别重要。

随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电影音乐内容主要由当时的流行歌曲和其他选配的伴奏音乐共同完成。尤其在20世纪30年代,许多影片中的插曲都成为当时的流行歌曲。比如,任光的《渔光曲》、聂耳为《桃李劫》所创作的《毕业歌》等。也就是说,30年代前后,中国电影音乐的审美形态主要以歌曲形态为主。

进入50年代,电影音乐的审美形态更为丰富,出现了两大现象;一是电影音乐器乐(伴奏音乐、背景音乐等)方面取得可喜的成就,如葛言作曲的故事片《南征北战》(1952);翟希贤作曲的影片《祝福》(1960)等。二是电影歌曲创作(主题歌、插曲等)空前的活跃,如影片《上甘岭》主题歌《我的祖国》,《洪湖赤卫队》插曲《洪湖水浪打浪》等。这些电影歌曲伴随着许多人从少年唱到成年,代代相传,使电影音乐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奠定了其重要的审美地位。

“”后,随着“第五代”电影人的崛起,中国电影音乐创作实现了真正的复苏觉醒,其审美特征日趋鲜明。著名的电影作曲家赵季平从1984年第一次为陈凯歌导演的影片《黄土地》作曲开始,先后为影片《红高粱》《菊豆》《大红灯笼高高挂》《秋菊打官司》《霸王别姬》等影片作曲。其创作风格多样,创作技巧多端,在《红高粱》中用“音型”性手法,让一组唢呐群模拟呼喊的人声,淋漓尽致地刻画出主人公敢爱敢恨的性格。在影片《大红灯笼高高挂》中,音乐则用京剧曲牌“西皮流水”和京剧打击乐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秋菊打官司》中,音乐运用了陕北说唱;在《霸王别姬》音乐中则用了流行音乐。[1]

90年代后期至今,新的创作手法在电影音乐的创作中被越来越灵活地运用。例如在《英雄》中,为了寻求最佳的音效和表达方式,创作者用二胡的弦换在小提琴上,终于找到了介乎二胡、马头琴与弦子之间的独特音色。而电影中小提琴与古琴音乐音色的成功融合,更成为电影音乐的经典片段。

二、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的审美特点

中国电影音乐随着导演群体的更替和时代的变迁,内容和形式不断演进,其审美也呈现出与以前截然不同的特点。

(一)合理的审美定位

要讨论当代电影音乐审美定位的特点,必须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的审美属性

电影音乐,顾名思义,是进入电影中的音乐,这就决定了它带有先天性与必然性的交叉学科或边缘学科的审美属性。不管电影音乐如何发展,这一属性必然贯穿始终。当代电影音乐当然无法脱离这一特殊的审美属性,所以,它一方面具有抒情性、形象性、表现性、表演性、节奏性、韵律性等音乐艺术的审美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互动性、综合性、蒙太奇性、画面性、银幕性、造型性等电影艺术的审美属性。

2.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审美形态的特点

(1)音乐内容指向性具体、明确

音乐进入电影艺术就意味着:声音与画面在同一时空出现,画面具体、明确的内容仿佛都在对音乐进行着客观说明。因而,作曲家进行电影音乐创作时不能像创作纯音乐那样自由选择题材、内容进行随意发挥,而要根据影片的题材、主题风格等进行创作。也就是说,在电影音乐的创作过程中,其内容必须具有明确、具体的指向性。从观众的角度分析,一方面,由于音乐被置于影片的特定环境和情节之中,使人们对音乐的感受与影片内容自然相连,从而产生较为明确和具体的理解;另一方面,音乐借助电影的具体内容与情节,让观众通过电影画面,更加准确、直接地把握音乐的内容,强化自身的音乐感受力。由此可知,电影音乐内容具体、明确的指向性,使其可以帮助画面来完成影片所要表达的内容,并和影片所展示的内容相结合,推动剧情发展。然而,中国电影在20世纪曾有一段时间出现过歌曲泛滥成灾的现象。正所谓“戏不够,歌来凑”,许多歌曲同影片画面所要表达的内容根本毫无关系。可喜的是,许多导演和作曲家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因此,追求音乐内容指向性的具体、明确,成为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审美的重要特征,正如前苏联作曲家哈恰图良所说:“最成功的音乐就是当作曲家没有打算超出剧作任务的范围,而是一心一意地完成这种剧作任务而写出来的作品。”[2]

(2)音乐形式灵活

一部纯音乐作品必须具有一个完整的结构,在演奏(唱)时间上也应保持完整性。而音乐一旦进入电影,它就变得非常灵活,作曲家创作不再遵循纯音乐中运用的曲式结构,而是根据影片的具体需求创作出若干不同情绪的音乐片段,其结构则根据画面内容与时间的需求进行“变形”发展。电影音乐的这一审美特征主要是由于电影中画面转换,导致电影音乐丧失其连贯性,呈现出时间上的间断性。

(3)音乐创作手法多元化

由于电影作品的题材和形式多样,表现的内容和塑造的风格丰富,为了与之相适应,电影音乐需要在旋律、节奏、力度、速度及音色等方面不断变化,产生“新意”,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同时,随着电影艺术的不断发展,新的音源被开发出来,给电影音乐提供了更为先进的物质与技术条件,一些全新的创作手法、理念的出现,更是为电影音乐的多元化创作提供了必要的条件。因此,当代中国电影音乐创作呈现出古典、民族、流行等风格并存的多元化审美局面是时展的必然。

以《夜宴》为例,这部电影的音乐是由著名旅美作曲家谭盾担任作曲,片中音乐有一种跨越几千年的时空感,非常的古典和唯美,作曲家使用管弦乐队和中国民族乐器相结合的乐队编制,特别是钢琴的使用尤其富有特色。在音乐素材的使用上强调了中国民族风格,比如“雅乐调式”以及其他的一些中国古代的调式也时常出现在音乐中。在许多武打场面的音乐中,还使用了中国民族的打击乐器。而且,作曲家在这部音乐的写作中非常强调旋律性,一些歌曲都非常动听。在配器上运用了大乐队与独奏乐器相结合的手法,和声语汇以及现代的作曲手法也使用得很得体。影片中有两个音乐主题,分别来自“片头歌曲”和“片尾歌曲”。做这样的处理既加强观众的音乐记忆,又使得音乐元素集中统一。有趣的是,电影结尾竟然使用了非常现代的摇滚乐,但一点也不显得突兀。[3]

3.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的审美地位

众所周知,电影音乐在电影中,具有相当重要的审美地位。现在,这种地位日趋重要。21世纪的中国电影音乐紧扣时代脉搏,充满个性化色彩和生活气息。作曲家们已不再单纯满足于把音乐作为电影的附属品去填补语言与音效的空白,而是参与揭示影片主题。特别是在制作、出版、发行渠道逐步完善和健全的今天,电影音乐专辑先于影片本体发行已完全成为可能。

(二)多方位的审美作用

在一部电影中,音乐有时只可能发挥一种审美作用,但更多的时候发挥着数种作用,当代中国电影音乐的发展趋势就预示着音乐在电影中正多方位发挥着审美作用。

1.剧作审美作用

巴拉兹指出:“当声音效果能对剧情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时,声音的剧作意义就变得更深刻、更重要了……这时声音不仅出现在剧情的发展过程中,并且影响整个过程。”他还说,“声音不仅是画面的必然产物,它将成为主题,成为动作的源泉和成因。换句话说,它将成为影片中的一个剧作元素。”[4]显然,影片中的音乐作为剧作的一个构成部分,作为一种能直接推动影片剧情发展、概括内容、深化主题的因素,它的剧作审美作用的可能性和深刻性是远远超出于一般声音的。

2.抒情审美作用

电影音乐可以用于塑造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的内心思想与情感、心理的变化等。同时,因为它表达了作曲家对特定人物的理解和态度,带有一定的评价意义。观众通过音乐的描述,可以进一步理解人物,并唤起对人物的爱憎。所以,电影音乐的抒情审美作用通常在电影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3.烘托意境的审美作用

意境不仅是中国传统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而且也是世界各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命题。所谓“意境”,简而言之,就是情景交融的境界,也是艺术中主客观因素的有机统一。它通过环境、气氛等外界的“景”,表现情绪、情感等内部的“意”,它既具有朦胧美、超越美、自然美等特点,又具有象征美、渲染美、强化美等特点。中外的电影音乐,在营造意境的审美作用上,是异曲同工的。在这方面,当代中国的电影音乐有许多成功的范例。

三、结 语

电影是商业与艺术的结合,没有票房的电影是行不通的。因此,在娱乐性、商业性被强调的中国电影发展现状下,电影音乐作为流行文化的审美特点尤为明显。随着1997年《甲方乙方》在票房上取得的成功,一批商业性较强的影片广泛使用电子音乐,节奏轻快,曲调上口,常常能留下风靡一时的流行歌曲。这些歌曲的内容虽然未必与影片有关,但却必能因其演唱者的影响力和电影的炒作而相互作用,广泛传唱。电影《大腕》《英雄》的片尾曲由王菲演唱;腾格尔、周迅、张靓颖则担任了影片《夜宴》的主题歌与插曲的演唱。这些商业电影在取得较高票房的同时,也在电影以外开拓出了一片大众流行文化的领域。当然,电影音乐的艺术审美流变,是和整个时代的大背景、文艺与政治的相互关系以及创作理念和技法的不断变化息息相关的。在中国电影发展的漫漫长河中,中国的电影音乐经历了萌生、发展、挫折、辉煌的过程,走到今日已经向世界展现出了它的独特的审美魅力。

[参考文献]

[1] 陈斌,程晋.影视音乐[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9.

[2] [前苏联]哈恰图良.影片中的音乐,苏联电影中的音乐[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7:46.

篇10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0-0189-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5.10-089

[本刊网址]http://

一、引言

科学和艺术一直是人们对于翻译本质界定的争论。而科学与艺术的发展从来都是并行不悖的。艺术的发展需要科学观念和技术的指导和推动,而科学应用于实际的过程中也需要艺术的观念使其更加生动和谐。“翻译艺术建立在一定文化和文学修养以及一定科学知识基础之上的翻译技能;翻译科学则是翻译艺术中规范化的结晶。”因而,翻译既可以看做是一门艺术,也可以看作是一门科学。此外,从狭义的艺术定义来看,“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艺术形象或意境为旨归的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它凝结为审美的意识形态。”文学翻译则可被清晰的界定为一门艺术。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运转,人们更加注重科学所带来的物质成果。就翻译而,人们因而也十分推崇翻译的科学地位。不过,在这个目前对物质利益有着狂热追求的时代,也应看到精神财富给人心灵的指引。因此,本文将从文学翻译出发,结合翻译美学理论探寻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

二、文学翻译与翻译美学

“文学翻译是文学领域内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或)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要把原作中包含的一定社会生活的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移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译者在文学翻译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的文化和文学素养,用自身和社会的审美理想反应社会生活。

具体说来,文学翻译的社会作用可以分为认识作用、教育作用和审美作用。例如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4世纪的拉丁文翻译肇始时期。当时希腊帝国解体,罗马帝国逐渐强盛,罗马帝国在征服希腊的同时,迫切需要认识和学习希腊的文化。大量的古希腊文学作品被翻译成拉丁文,因而文学翻译起到了积极的认识以及教育作用。当然,审美作用也同时得以体现,这一时期也是罗马文学的诞生和发展时期。

中国译论的美学渊源深远,早在老子的道德经中就有“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的说法。这一说法也成了中国最早的翻译美学命题。中国古代的译经名家以此为理论依据,开启了后世的“文”、“质”之争。其后,严复在1898年出版的《天演论?译例言》中归纳了“译事三难:信、达、雅。”这一总结进一步丰富了翻译美学命题。其后,马建中在《拟设翻译书院译》中提及“善意”,即“夫后能使阅者所得之益,与观原文无异,是则为善译也。”在此基础上,傅雷提出“神似”的翻译标准。这一翻译标准将翻译与中国古典文艺美学相结合,彰显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钱钟书提出“化境”,“读者读起来不像译本”,“而精神姿质依然故我”,至此,文学翻译被推向了艺术的极致。

在当代,翻译美学的研究得到了纵深的发展。从译学的美学理论基础,到翻译的审美主体和客体研究,再到审美意识的探讨等等,都将翻译美学升华到一个系统的高度。刘宓庆在《翻译美学理论》一书中将翻译美学做了全面系统的描述。在翻译审美的文本阅读中,将文本审美结构分成了三个层级:即语言结构美、超语言(超文本)的语言美、风格美。本文将从此种审美解构的基础上,选取典型文学翻译实例,简析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

三、文学翻译的艺术魅力

(一)语言结构美

篇11

我们知道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是对生活的反映。美术也是通过典型的艺术形象去反映生活。欣赏者从不同的美术作品中去认识不同时代、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具体生动的生活情景,从而认识真理、认识历史、认识现实。这就是美术的认识作用,也叫认识功能。

美术的认识作用也体现在美术这种特殊的描写方式,也即语言形态中。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首先,美术作品一旦被创作出来,就具有了超越时空的可能性,不同时代的历史,不同民族的精神,也就会因此而有可能被保存下来,成为后人认识的对象。其次,美术作品的形式,比如说它的风格样式,结构特征等也可以成为人们认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主体精神面貌的依据。比如说我们能从古埃及与古希腊雕塑型风格样式的巨大差异中,看到两种不同社会制度,思维方式,的不同视觉表达形式:古埃及的雕塑风格刻板、平直,显然与其专制的社会结构有关系;而古希腊雕塑表现出来的“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的形式意味,则反映了古希腊民主专制的特征。从中国的园林造型样式与结构中,人们则可以体会到中华民族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即“天人合一”的那种情怀或者说民族精神。所以我们不仅能通过美术作品所描绘的对象来认识世界和历史,而且也可以从美术把握对象的视觉方式中去认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一代人的生活方面的内容。当徐悲鸿引进西方绘画的某些要素,来改进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从而成为后人理解,认识当时历史的根据呢?

二、美术的教育作用

美术之所以能产生教育作用,是因为美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不仅反映现实,而且还会对现实生活做出评价,由此提出自己的理想和愿望,表达自己对人生与世界的体验与感受。当然美术的教育作用,并不是通过概念化和公式化的说教方式来实现的,因为美术作为一种语言形式,不但用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证明一种观念、一种道德的正确性和有效性,美术作品中的视觉形象也不是披在某种道德观念和真理上的一件外衣。也就是说,在美术作品中形象与观念,包括道德观念应水融的结合在一起,才能真正起到教育人们的作用。

美术的教育作用在不同的美术种类中,比较容易注入思想和道德方面的内容。比如说中国山水画则很难在这一方面有所体现。所以,我们应从比较宽泛的意义上来理解美术的教育作用。我认为,从整体和最根本的意义上来说,美术作品的教育作用体现在它能使人们对社会、自然、人生,他人与自我采取一种伦理态度。这种态度首先意味着人类对社会中美好的事物与正义的事业热爱,对真理的最求,对进步的渴望。

篇12

对音乐工作者、音乐欣赏者来说,一定要对音乐的美有一个比较全面、正确的了解,即使不能深入,也必将有助于他对音乐的理解,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创造才能,来传播音乐的美,更自觉地、全身心地与人类整个音乐事业融为一体。因而对广大多数的欣赏者来说,要了解音乐的美、有助于提高对音乐的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培养正确的审美观点,懂得音乐审美,丰富自己的音乐享受和精神生活,从而反过来也会促进音乐事业的发展。

在当今的音乐实践中提出了许多音乐美、音乐审美的问题,例如,音乐工作者怎样按照美的规律来创造音乐作品、音乐形象、音乐美中的主观与客观、个性与共性、内容与形式以及美和真、善的关系等等问题,都需要从美学上加以认真研究。通过美学研究可以推动和促进艺术理论和艺术实践的发展,反过来又丰富美学的研究。例如,一部音乐作品能否满足欣赏者的审美需要,音乐作品音乐美不美,演奏者美不美,演奏者的服装美不美,甚至舞台设计美不美,化妆美不美,既要有时代精神又要有民族特色;既要贴近生活又要贴近观众,可以说点点滴滴都离不开审美对象和美的创造。因此,作为音乐演奏者、音乐工作者、音乐学习者,掌握音乐美、音乐审美的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否则对音乐美、音乐审美的问题一问三不知,怎能算是一个合格的音乐工作者。古人说得好“美都不知,何以为人”!

音乐对于人们所起的作用基本上分为审美作用、认识作用和教育作用。应该说,音乐的三种功能,首先作用于人的是审美作用,如果音乐首先不能使人发生美感,人们就不可能耐心聆听下去,也不可能仔细辩论其中的各种深意,其他两种作用就会落空。因此,音乐的主要魅力在于审美作用。音乐“形式”的定义是:“音乐音响的构成样式”。音乐的形式,是使精神内涵得以体现的声音样式,没有不包含精神特征的“形式”,是因为谈到形式时,我们更多的是强调对音乐音响结构作客观审视的观照方式。而不是主观体验的观照方式。虽然观照音乐作品的形式时离不开主体的体验,但此时主体的目的不是力图从音乐作品中产生丰富的体验与广泛的联想,而是冷静地考察音乐音响的组织样式。这与以领会音乐作品内容时的主体观照方式与目的是完全不同的。当谈“音乐的内容”时,主体与音乐之间是这样一种关系:我从音乐中感受到了什么?此时主体的关注点在于主体对音乐的感受与体验,它更多的是将音乐作为主体感性活动的对象;当谈“音乐的形式时”,主体与音乐之间是这样一种关系:音乐的音响是什么样的?此时主体的关注点在于把音乐作为一个客观的对象去认识。它更多的是将音乐作为主体认识活动的对象。正因如此,音乐作品中有一些主要以塑造完美的形式,表现出一种极为概括性的内容,可供人们自由联想,以一定的情感、气质、情境为主的乐曲。包括一些轻音乐作品。它们主要只具有审美功能,但依然能被人们所接受和欢迎。其他乐曲自然也不能不注意其悦耳动听与人们的可接受性,否则就会失去听众而无法立足于乐坛之上。如何理解音乐的认识作用呢?例如,贝多芬的《英雄交响乐》、《命运交响乐》或者柴可夫斯基的《第六交响乐》等作品中,并不描写具体的事件、人物、语言和行动,其中没有可视的形象,只是抒发了某种感情。因此,音乐的作用是偏重于通过激发人们的情感而达到“动员”的作用,尽管如此,音乐还是具有认识现实的作用。例如,人们听了《义勇军进行曲》(国歌),就可以认识到当时革命人民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无比仇恨以及他们战胜日寇的坚定决心和昂扬的斗争精神。人们听了《歌唱祖国》,就可以感受到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各项事业在欣欣向荣地向前发展。应该说,音乐在帮助人们认识时代精神和人的内心世界方面,具有特殊的功能。音乐正是通过饱含联想的音乐形象,突破了声音的范围,使音乐同样具有认识作用的。当听众具备一副“音乐的耳朵”时,便会感到音乐中,时代的思潮和民族的风格留下了多么鲜明的印记,使人们能够真切地体验到人民的心声和民族的气质。音乐与其他艺术结合时(例如舞蹈、戏剧、电影、电视),其认识功能达到最强。这时两种艺术相互补充,音乐成为另一种艺术的感情体验,这种艺术则成为音乐的具体化,可以使人们得到生动而相当准确的印象。例如,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的音乐成为舞蹈的灵魂。在这种意义上来说,音乐的认识作用,也要取决于听众的能力,如听众具备一定的音乐知识,有良好的文化修养,较完备的知识结构,就可以在了解作曲家本人及其创作背景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作曲家的意图,从而得到更为深刻的认识。那么如何培养音乐审美能力呢?

音乐欣赏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在音乐欣赏中要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放在首位突出审美情感体验。可见,音乐是最善于表现人们的情感,并能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在新一轮音乐欣赏中,作为音乐欣赏者,应当立足于对音乐作品的学习方式的研究,通过新的设计思路,全程渗透“以审美为核心”的美学理念,注重作品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能真正把音乐的美育于音乐中。

一、审美感知,体验情感

罗丹说过:“艺术就是感情。”音乐艺术不是像文学作品那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是像美术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是用悦耳动听的音响以及精致巧妙的音乐形式即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并作用于人的情感,所运用的声音是有组织的乐音系列,必须依靠听觉来感知。它通过作品的艺术形象及欣赏者的审美活动来感染与教化欣赏者,只有在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以情带声,以声传情,才能声情并茂,以情感人。

音乐审美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其特质就是情感审美。情与美的这种不解之缘,决定了音乐教育的根本方式:以情感人,以美育人。欣赏者是审美的主体,演奏者的音乐活动是欣赏者的审美对象。音乐活动的审美过程,正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过程。优秀的音乐作品是作者凝情于笔,注情于音的结晶,经过专业人员的二度创作,较好地诠释了作品的思想内涵,具有较强的艺术感染力。欣赏者的听、赏、及领悟是三度创作,在从“二度创作”到“三度创作”的审美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即以感性认识为基础,理性分析为引导的多种心理因素,由导入情感到体验情感,产生美的联想与想象。演奏者要抓住音乐的特点,善于从心理学和教育学提供的规律中发现、寻找和研究音乐教育的特殊原理和规律,通过体验感受、直观感知、兴趣诱发、自然渗透、启发讨论听唱比较等方法,形成艺术审美施教力。同时,演奏者应把握好“情”,以自己的情去牵动和激发欣赏者的情。神态、语言、动作、指挥、范唱等都要传达情感的信息,给欣赏者以美的感受和启发。当演奏者走下讲台,穿行于欣赏者之间,并随着歌曲情感的表达,辅之以得体的动作与欣赏者交流互动,欣赏者会感到特别亲切。演奏者的表现力直接影响着欣赏者的音乐感受力,对激发欣赏者的欣赏兴趣,使他们对歌曲中的旋律、节奏、速度、力度等音乐要素作出准确的心理反应,有着重要的作用,因而更能激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利于欣赏者审美能力的培养,这实际就是演奏者与欣赏者的情感交流活动。因此,演奏者首先要有饱满的热情,按乐曲所要求表达的感情和风格特点准确地范唱,立足于以情感人,使欣赏者在欣赏时对乐曲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艺术形象,以引发欣赏者的兴趣。只有演奏者动之以情,才能培养欣赏者的审美兴趣。

当然,音乐美感的获得和强化还需反复听赏,更需动画结合,利用视听媒体最为直观形象,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是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离开听觉、视觉是不能设想的。”对音乐的熟悉程度直接影响到体验和参与,用心感受非常重要,只有这样,才能使欣赏者全身心地融入音乐,在反复听唱、观赏画面的过程中,启发欣赏者从整体感受歌曲的情绪。如欣赏乐曲《春江花月夜》,通过画面,配以生动的语言,每当听到它那优美的旋律时,就仿佛有一幅气韵生动、笔触秀丽的山水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开,把欣赏者的思绪带到一个依山傍水、风景秀美的迷人意境中,使欣赏者从视觉上和听觉上产生美感,情不自禁地领略祖国大自然的美好河山,并在这融视、听艺术于一体的情境中获得美的陶冶,而且诗、词、画、音乐在这里完美地融为一体。动静结合视听相辅,综合的美感,有声有色的演奏使欣赏者的情感产生了共鸣,从而产生了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感情。

二、审美表现,深化情感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而音乐教育则以审美对象来激发人的审美情感,而审美与情感又是那样地密不可分。歌德说:“成功的艺术处理的最高成就就是美。”对音乐的处理,就是对音乐情感和演唱(奏)技巧的处理,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歌曲,各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调式和不同的曲式风格,各类歌曲都蕴含着特有的激情。可见,歌曲的体裁总是与某种情感相联系的;歌曲的结构,大至整个歌曲,小到短句,都蕴涵着音乐的内容与美感,歌曲的调式、调性在色彩上给人以明暗不同的感觉,给人的情绪的影响也就不同;和声具有渲染色彩的作用,能形成明暗、疏密、浓淡不同的音响效果,进而表现其特有的音乐情绪。在表现活动中,演奏者与欣赏者的共同任务,就是要对作品作仔细的琢磨与研究,以尽可能完美的歌声展现出它的全貌。这就需要演奏者认真探究音乐作品所表现的真情,悉心指导,并使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使自己的灵魂得到净化,使情感得到升华,才能达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目的。不仅如此,审美能力的培养又在于引导欣赏者积极参与音乐的实践活动,从中感知音乐所表现的情绪,并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以欲立刻体验为快,产生愉悦情感。要通过演唱、演奏、综合性艺术表演及识读乐谱的活动,发展欣赏者的表演潜能和创造性潜能。培养欣赏者以准确的音高和节奏、恰当的速度和力度、自然而美好、真切而饱满的感情把乐曲的艺术形象再现出来并与他人沟通进行艺术评价。要根据乐曲的内容和曲调表现等特点,在学生感受力、理解力和技能水平的范围内,适时地向欣赏者揭示歌曲的艺术形象。因此,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和表现音乐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培养这三种能力,就是培养良好的乐感;有了良好的乐感就具备了一定的审美能力,经过长期的音乐艺术的熏陶,培养自己高尚的艺术情操,促进正确人生观的形成。

三、审美创造,升华情感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存在于生活之中;而对于美的发现,则要靠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高尔基也说:“美,是人自己从它的灵魂深处创造出来的。”强烈的审美情感,使欣赏者的感知过程和体验过程紧密结合,水融,加深了欣赏者对美的形象的认识和理解,这种审美认识、审美愉悦使欣赏者的身心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欣赏者的精神得到充实事业得到拓展、情感得到升华。创造性演奏的目的就是要引导欣赏者发挥想象力,发掘创造性思维潜能,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升华情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演奏者应让欣赏者在理解音乐内涵的基础上进入到角色意境中通过自制节奏乐器,探索、发现、体验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段落情绪等;通过即兴动作表现乐曲,重在引导欣赏者理解其内容,表现其感情;通过即兴表演,或对主题哼唱,发展旋律、或为作品创编伴奏或即兴演奏,引导欣赏者在音响流动的同时,在自己创造的音响中亲身体验与感受其形式美、内容美,进而在知识的应用、拓宽和延伸过程中延伸情感,达到创造美,最终让欣赏者在情绪的勃发与激动中进入审美想象的圣境。

总之,音乐审美能力与情感的培养应在寓教于乐中得到切实体现,要重视培养欣赏者正确的审美观念,发展欣赏者的审美情感和审美想象力。坚持音乐审美教育在形态特征上的情感体验,使音乐审美教育始终具有独特的情感色彩。要采取多样化的手段激发与培养欣赏者的音乐兴趣,抓住重点,使欣赏者的审美情感不断升华,提高欣赏者情感外化的表现能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综合所述,音乐的三种社会功能,互相渗透,因而或可统称之为音乐的审美作用。音乐的这种审美作用主要作用于人们的意识。因此,不能对它采取所谓“立竿见影”的要求,也不宜作狭隘片面的理解,而应根据不同场合、不同要求,对于不同性质、不同体裁的音乐作品作具体的分析。只有这样,音乐的审美作用以及音乐的三种功能才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杨业治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98.

[2]宋祥瑞.西方音乐美学史讲稿及课堂笔记.

[3]宋祥瑞编(教材).西方音乐美学史原著选读.

[4]汉斯立克.论音乐的美――音乐美学修改刍议.杨业冶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篇13

中图分类号:J6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02-0130-02

文化审美是声乐教育以主体意识、情感的自由展现为最高价值取向,以是否美作为唯一文化评判尺度,追求的是意识性效果。当竞争只是以追求美为终极目的时,声乐教育的诸多问题便得到了解决。通常人们认识的声乐教育,是指以音乐、舞蹈等艺术表现方式为烘托,以声乐技能和艺术表现为主要内容的具有较强观赏价值的活动。现代声乐教育越来越多地融合艺术,并不断涌现新的声乐项目,它们在融合艺术方面尤为突出,吸取了其他艺术形式中的精粹部分,并加以“制作”和“再创造”,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和节律进行的一种艺术活动。是艺术审美给了这些声乐教育声乐项目以独特的审美价值与生命力。通过与多种艺术的融合,声乐的功能已远远超出了声乐教育原有的内涵,具备了独立的艺术化的表现形式,具有了审美、欣赏、娱乐等多重功能,而这种多重功能,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能替代的。这些声乐所展现的是一种活跃、动态的形象。它们通过流动的线条组成变幻的动态形象、通过的不同姿态传递着情感、通过力量与技巧展示出声乐的节奏与韵律,使这些声乐项目或变幻飘逸、或高贵典雅、或惊险刺激、或热情奔放而独具魅力。这些充分说明这类声乐教育声乐中已表现出艺术的基本特征,具备了独立的审美功能。

一、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主体

声乐教育中的文化审美能够附注于各种文化形态之上,具有覆盖和跨越整个文化领域的性质。除了专门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的艺术产品之外,其他各种文化产品都有可能有条件地进入审美领域,声乐教育中的文化审美可能与一切文化现象都有密切关系,但它又并不等同于这些文化现象本身。只有教育主体以审美态度来对待某种文化现象时,这种对象才进入文化审美领域。从审美主体方面,特别是高等院校的声乐教育来说,进入审美关系的必要前提是审美态度――即暂时把使用功利等方面的考虑放在一边,专以欣赏的眼光注视音乐,以欣赏的耳朵倾听音乐,在心理上处于一种音乐审美期待状态。

二、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追求

音乐审美是伴随着声乐教育的产生而产生的。声乐教育审美是人们对参加声乐教育活动的个体或群体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意识融合在一起,对其进行判断、品鉴与欣赏,引起人的思想共鸣。声乐教育是人类社会特有的一种活动,声乐教育审美是伴随着声乐教育的产生而产生,并随着音乐的发展而发展的。声乐教育审美是人们对参加声乐教育活动的个体或群体的动作和行为表现出来的一种艺术的内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将人的思想感情和美的意识融合在一起,对其进行判断、品鉴与欣赏,引起人的思想共鸣。审美主体指从事审美活动的人。审美客体指审美的对象及美的事物。这两者之间构成特定的审美关系,缺一不可。声乐教育审美的过程就是音乐的美作用于主体的感官器官,激发音乐主体的审美活动,进而在情感上产生与客体的美相契合的倾向。

三、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意识

声乐教育审美的实现在象征的意义上就是自由的实现。音乐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一个审美价值占统治地位的境界,是以主体意识、情感的自由展现为最高艺术取向,以是否美作为唯一文化评判尺度,追求的是意识性效果。声乐教育审美意识是在声乐教育活动中,客观存在的审美对象在审美者的头脑中能动的反映,包括:审美感受、审美观念、审美理想、审美情趣等。声乐教育美感的产生具有直觉的特征,对美的反映并不是消极的、被动的、机械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富于创造性的。在审美过程中,人们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以及个性心理等都可以影响美感的发生。声乐教育审美活动的差异也是人的一种解放,同时它又让对象保持它自己的自由和无限,这种有意识的活动,它的实现才表现为自由。

四、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方法

声乐教育审美作为一种超生物的自由的感觉,是和一个时代价值结构的全部复杂性相对应的复合的感觉。主要表现为声乐教育审美观念和时代、民族、阶级、科学、宗教、道德、政治、经济等密切相关。以时代性为例,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美的事物也在不断的产生和消失,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地变化,表现出鲜明的社会时代特征,这种丰富同时也是声乐教育审美的丰富,是自由本身生命力的成长。声乐教育审美的心理结构及其活动方式作为实践的产物是建立形式的基础。审美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感觉、知觉、联想、想象、情感、理性等的过程。声乐教育审美分为一般的审美方法和辨证的审美方法。一般的审美方法主要包括感受法、鉴别法、诠释法。以感受法为例,声乐表演具有鲜明的节奏感和造型美,全面提高了人们对音乐的兴趣。辨证审美方法主要包括形与神的审美辨证、情与景的审美辨证、虚与实的审美辨证、曲与直的审美辨证等。声乐教育审美方法的多样化,导致了审美主体认识世界的自由,音乐审美也就愈自由。

五、声乐教育中文化审美形式

声乐教育审美美表现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声乐教育从不同的角度、侧面表现了声乐的美。如果声乐教育美没有变化、差异和多样性,那就只有单一,无须交流,也无可交流了,人类也就失去了自由。声乐教育中的美绚丽多姿,但就其基本内容来看,音乐能最充分、最丰富地展现人体美,实践证明,长期参加声乐教育声乐的人各种优美的静态,以及他们之间各种动作和谐的编排与组合,往往综合了美术中的造型艺术,音乐中的音响艺术,舞蹈中的形体艺术。由于声乐教育声乐项目繁多,形式多样,各项声乐教育声乐项目的动作技术的结构各不相同,所以,其表现形态也有很大的差异,因而给人的美感也不一样。音乐美的一种表现形态是阳刚美和柔性美两大类,而且绝大多数声乐项目都是融刚性美和柔性美于一体的。此外,动作协调和谐,整齐划一,也是声乐教育的一种表现形态。比如,大型的合唱表演时,多名声乐演员动作协调和谐、整齐划一,在优雅的乐曲声中精神抖擞地做统一的歌唱,同伸同屈,波浪起伏,就犹如一幅雄伟美丽韵图画,给广大观众以美的熏陶。由此可见,声乐教育美随着自由的发展,审美主体心灵处在不断充实、丰富和成长的过程之中。在超越那个它所享受的目的而上升到更高境界的意义上,声乐教育美作为个体与整体相统一的中介,也恰恰是自由的象征。直觉、创造、愉悦等都是人类自由的主要特点,也是声乐教育审美活动的主要特点,自由是人类生命力的升华,它通过认识和驾御必然性,有意识的按主体的需要不断产生新的需要、新的动力。

总之,美本身是世界历史的产物,是一种人化了的自然。声乐教育美是客观存在的。声乐教育的美是否被意识到与审美主体是否有健全的大脑和感觉器官有关,及与审美主体的感觉和修养、心境有关。审美主体愈自由,声乐教育美就愈丰富。在声乐教育美的王国里,作为一种和伪价值相对立的真正的价值,审美主体始终保持着自己的人的本质――自由。因此,声乐教育美的王国是一个自由的王国。

参考文献:

[1]吴国盛.科学与人文[J].中国社会科学,2001,(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