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科研成果的社会评价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引言
目前,我国关于会计科研成果的评价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评价过于注重形式;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对数量的评价,不注重对科研质量的评价;所取得的课题、基金等数量越多,评价分数越高,而忽略了科研成果对现实社会或经济的影响程度。2012年在厦门召开的第四届海峡两岸会计学术研讨会上,中国会计学会原会长金莲淑就指出,要建立一套科学的会计科研成果评价机制。提高科研成果实效的关键是三个方面:开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重视数量,更重视质量;合理确定考评周期。目前,我国会计科研成果的评价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还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富有成效的评价体系。2014年主席在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科技创新链条更加灵巧,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产业更新换代不断加快”;“面对科技创新发展新趋势……我们不能在这场科技创新的大赛场上落伍,必须迎头赶上、奋起直追、力争超越。”笔者认为,在科研成果评价方面应把好质量关,注重科研成果转化和科研成果质量水平的评价,对于浪费科研经费、没有任何意义的科研项目,应该拒绝通过,只有这样才能督促科研人员申请一些对经济、对社会发展有意义的科研项目。而平衡计分卡原理体现了四个维度的平衡关系,不顾此失彼,基于此,本文设计了与平衡计分卡原理类似的会计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二、平衡计分卡原理下的指标体系构建
各指标之间的平衡是平衡计分卡的核心思想,针对目前会计科研成果评价多注重学术价值方面的评价(比如发了多少篇文章、出版了多少专著等),笔者认为还应注重会计科研成果经济价值、社会价值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评价,因此本文设计了四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强调会计科研成果的优劣并不是只由某一个方面所决定,而是四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四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可以反映出科研团队或科研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价值创造能力以及长期生命力,一级指标(四个维度指标)和二级指标的设计具体如下:
(一)四个维度指标设计
1.经济价值(X1)。我国每年投入科研经费超万亿,比如我国34所985高校每年平均科研经费为12亿元,相当于美国大学联合会所属高校的校均水平,也相当于澳大利亚八校联盟的校均水平,可见我国在科研经费方面的投入力度是非常大的,那么这就要求科研成果能够创造一定的社会经济价值。会计科研成果应该符合当今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实用性。在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会计科研成果应该能够帮助我国企事业单位解决目前较为重大的现实问题,能够针对企事业单位所面临的棘手的账务处理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建议,从而促进经济繁荣,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社会效益(X2)。科研院所和高校是会计科研活动开展的主阵地,它们作为非营利性组织,经费主要来源于政府投入、企业投入和社会捐赠,因而可以说政府、企业以及社会就是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委托人(或者客户)。站在这个角度,会计科研成果应该能够产生一定的社会效益,得到政府、企业或社会的认可。只有提高了客户满意度,科研院所或高校才能拥有良好的社会声誉。
3.学术价值(X3)。学术价值一直以来都是不可或缺的评价指标,会计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主要体现在论文、专著以及专利的数量和质量上。科研论文和著作的数量可以反映出科研活动的广度、宽度。但是,更要注重科研论文及著作的质量,质量可以反映出科研活动的深度,以及被社会同行或专家认可的程度。科研论文及著作是会计科研成果能够快速被社会知晓的最佳途径。专利能够体现科研团队的实力和创造力,创新性的科研成果应该及时申请专利保护,尽早实现智力成果向生产力的转化。
4.人才培养(X4)。科研人员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科研成果的优劣,好的科研项目除了能够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还要能够带动一大批科研人员的成长与提高。比如通过科研活动,为科研人员创造参与学术交流、国际合作的机会;通过科研活动,培养科研人员撰写高水平论文和著作的能力;通过科研活动,让科研人员获得社会声誉或专业职称的提升等。可见,科研项目所培养人才数量的多少也间接反映了科研项目的优劣。
(二)二级指标设计
本文尽可能选用容易量化的二级指标,经济价值(X1)一级指标下设置了两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科研成果转化率(X11),用以衡量科研项目已经转化为生产能力的情况;预期潜在产业化收入的现值与经费投入的比例(X12),用以衡量科研项目未来可能创造收入的情况。社会效益(X2)一级指标下设置了三个二级指标,分别为:教学合格率(X21),用以评价会计科研成果对财会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的作用;科研成果获奖数(X22),用以评价会计科研成果得到行业或专家认可的程度;对外提供咨询服务数(X23),用以评价会计科研成果对行业或企业的帮助情况。学术价值(X3)一级指标下设置了三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国内外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数量(X31),用以衡量会计科研成果的影响程度;著作数量(X32),用以衡量会计科研成果的完整性或系统性;专利数量(X33),用以衡量会计科研成果在理论或方法上的创新性。人才培养(X4)一级指标下设置了三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国际合作与交流次数(X41),用以衡量会计科研活动为科研人员创造国际合作和交流机会的情况;国内学术研讨会次数(X42),用以衡量会计科研活动为科研人员创造参与国内学术研讨会机会的情况;科研项目带动的人员数量(X43),用以衡量会计科研活动所培养人才规模的大小。
三、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层次指标的权重
由于指标的选择无法做到完全定量化,因而本文采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各个层次的指标权重,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来确定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为了使每个指标的相对重要性量化,本文引用如表1所示的矩阵判断标度。在调查和咨询对象的选择上,选择了来自云南、河北、北京、江苏、四川等不同省市的财会知名专家学者,确保指标之间比较结果的准确性。各层次指标权重确定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四个维度指标(一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1.构造判断矩阵。通过问卷调查法和专家咨询法,得出四个维度指标之间两两比较的结果,如表2所示。
根据表2中的数据,构造判断矩阵P1。
2.对矩阵P1进行一致性检验。对于判断矩阵P1,计算满足P1・W=λmax・W的特征根和特征向量,求得特征根λmax=4.1431,特征向量W=(0.3889,0.2995,0.1881,0.1235)T。
根据n=4,通过表3,查得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RI=0.89。根据公式CR=(CI)n/(RI)n,求得CR=0.053
(二)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
二级指标权重的确定同样采用层次分析法。具体操作步骤同一级指标,因此,本文不再过多阐述,具体结果如下:
1.经济价值下的两个二级指标科研成果转化率(X11),预期潜在产业化收入的现值与经费投入的比例(X12)通过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P2。
求得特征向量W=(0.833,0.167)T,用W11表示科研成果转化率这一指标的权重,则W11=83.3%,用W21表示预期潜在产业化收入与经费投入比例这一指标的权重,则W12=16.7%。
2.社会效益下的三个二级指标教学合格率(X21)、科研成果获奖数(X22)、对外提供咨询服务数(X23)通过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P3。
求得特征向量W=(0.1095,0.5816,0.3089)T,CR=0.004
3.学术价值下的三个二级指标分别为的数量(X31)、著作数量(X32)、专利数量(X33),三个二级指标间通过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P4。
求得特征向量W=(0.3196,0.5584,0.1220)T,CR=0.0176
4.人才培养下的三个二级指标分别为国际合作与交流次数(X41)、参与国内学术研讨会次数(X42)、科研项目带动的人员数量(X43),三个二级指标间通过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P5。
求得特征向量W=(0.2318,0.184,0.5842)T,CR=0.0516
综上所述,假设用Y表示会计科研成果总评分,则Y=(X11・W11+X12・W12)×W1+(X21・W21+X22・W22+X23・W23)×W2+(X31・W31+X32・W32+X33・W33)×W3+(X41・W41+X42・W42+X43・W43)×W4。
四、结束语
科研活动是一个国家科技创新的源泉,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而科研成果的评价是科研活动质量的保障,笔者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自身从事会计科研活动的经验,认为目前会计科研成果的评价主要局限于或出版著作的数量上,而忽略了会计科研成果产生的经济价值、社会效益以及人才培养情况。本文借鉴了平衡计分卡原理,构建了一套平衡各指标关系的会计科研成果评价体系,期望能够为会计科研成果评价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本文强调会计科研成果的实用性,因而设计的四个维度指标分别是经济价值、社会效益、学术价值以及人才培养,这四个指标兼顾了财务性评价与非财务性评价。为了使评价指标量化,本文参考了英国RAE评价法,设计了二级指标评分标准。在指标权重的确定上,为了避免评价中的主观随意性,采用了层次分析法(AHP),既很好地运用了专家、学者的智慧及经验,又将定量方法融入了其中。由于时间和篇幅所限,本文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所构建的评价体系具有普遍适用性,未针对不同情况做分类处理。
一、问题的提出
社会科学领域科研成果的评价主要定性方法,如同行评议法、定量分析法。由于定性指标中存在太多主观性,评价结果易偏离公正性:定量指标中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因素,如SCI数据库有限及该数据库严重的语言偏见问题,使得评价结果有失合理性。同时,社会科学领域,由于各种新兴交叉学科不断产生,社会科学研究范围日益扩大,影响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因素也愈来愈复杂,成果价值的标准除要考虑其学术价值外,还要考虑社会价值、经济社会效益,以及其他相关的外围因素。定性评价方法愈来愈不能满足成果评价要求,单独使用定量评价的难度比较大,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使成果评价有更多的科学性和公正性。这里使用最广泛的主要是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多因素决策分析方法,对一些较为复杂、较为模糊的问题做出决策的简易方法,它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于完全定量分析的问题,如科研成果评价。这种方法将决策者的经验判断给予数量化,在目标因素结构复杂且缺乏必要数据的情况下使用更为方便,因而在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其应用范围已遍及经济计划和管理、能源政策和分配、行为科学、军事指挥、运输、农业、教育、人才、医疗和环境等领域。但是目前将层次分析法在科研成果评价的运用并不多见,本文探讨了层次分析法在建立科研成果评价体系的具体应用。
二、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思想和模型
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简称AHP),是将决策总是有关的元素分解成目标、
准则、方案等层次,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决策方法。该方法是美国运筹学家匹茨堡大学教授萨蒂于本世纪70年代初,在为美国国防部研究“根据各个工业部门对国家福利的贡献大小而进行电力分配”课题时,应用网络系统理论和多目标综合评价方法,提出的一种层次权重决策分析方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对复杂的决策问题的本质、影响因素及其内在关系等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利用较少的定量信息使决策的思维过程数学化,从而为多目标、多准则或无结构特性的复杂决策问题提供简便的决策方法。尤其适合于对决策结果难于直接准确计量的场合。
在现实世界中,往往会遇到决策的问题,在决策者做出最后的决定以前,他必须考虑很多方面的因素或者判断准则,最终通过这些准则做出选择。这些因素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这样的复杂系统称为一个决策系统。这些决策系统中很多因素之间的比较往往无法用定量的方式描述,此时需要将半定性、半定量的问题转化为定量计算问题。层次分析法是解决这类问题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层次分析法将复杂的决策系统层次化,通过逐层比较各种关联因素的重要性来为分析、决策提供定量的依据。
层次分析的四个基本步骤:(1)在确定决策的目标后,对影响目标决策的因素进行分类,建立一个多层次结构;(2)比较同一层次中各因素关于上一层次的同一个因素的相对重要性,构造成对比较矩阵;(3)通过计算,检验成对比较矩阵的一致性,必要时对成对比较矩阵进行修改,以达到可以接受的一致性;(4)在符合一致性检验的前提下,计算与成对比较矩阵最大特征值相对应的特征向量,确定每个因素对上一层次该因素的权重;计算各因素对于系统目标的总排序权重并决策。
运用层次分析法有很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简单明了。层次分析法不仅适用于存在不确定性和主观信息的情况,还允许以合乎逻辑的方式运用经验、洞察力和直觉。也许层次分析法最大的优点是提出了层次本身,它使得买方能够认真地考虑和衡量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将问题包含的因素分层:最高层(解决问题的目的);中间层(实现总目标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必须考虑的准则等。也可称策略层、约束层、准则层等);最低层(用于解决问题的各种措施、方案等)。把各种所要考虑的因素放在适当的层次内,用层次结构图清晰地表达这些因素的关系。
三、层次分析法与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随着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科研成果的不断产生,运用层次分析法评价科研成果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有利于克服在评价过程中的盲目性和主观臆断;有利于调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利于科技事业的进步和科学水平的提高;有利于科研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假设用三个指标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术效益来评价科研成果,并假设在三个科研成果A、B和C中进行考虑,建立层次分析模型,如图1所示:
这个模式分为了三个层次,分别为目标层、准则层和方案层。目标层即为从三个备选科研成果中选出一个获奖项目,准则层设有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术效益三个指标。经济效益一般是通过经济活动中劳动消耗同适合社会需要的劳动成果的比较来衡量的,在科研成果中,主要是指科研项目的产出同成本之间的比例关系。社会效益主要是指科研项目的创新程度和先进程度,对整个科研所处学科的带动性和示范性,以及项目对社会的外部效益以及社会对该项目的反馈情况等。学术效益主要指该科研成果在本领域与其他科研成果比较所处的位置,对科技发展的作用。每个准则层下面还可以包括一些子指标,如学术效益准则层下,可再列出论文被引指数、学术界对科研成果的评价、科研团队的建设和培养等等。
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后,上下层次的隶属关系已经确立,上一层元素支配下一层元素。现在需要对各层元素相对上层准则的相对重要性赋予相应的权重。层次分析主要通过构造判断矩阵导出权重,对指标间两两重要性进行比较和分析判断。每个判断矩阵是同层次各元素对上一层单一准则的两两比较,因此,需要构造4个判断矩阵。首先是对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学术效益这三个准则的重要性程度进行赋值。赋值过程中要注意重要性之间的连续。这里如表1所示。
在本例中,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的权重分别为0.539、0.297、0.164。因此,经济效益的权重是社会效益的1.8倍(0.539:0.297),是学术效益的3.3倍(0.539:0.164);社会效益的权重是学术效益的1.8倍(0.297:0.164)。
再接下来就是对A、B和C三个科研成果就每个指标进行比较,这个过程与建立指标的两两比较矩阵的步骤是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在于对每一个指标都有相应的比较矩阵。评价主体,首先就经济效益对科研成果进行两两比较,然后再对其他两个指标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重复上述过程。由于每个评价主体两两比较的结果不尽相同,这里不再详细列示三个科研成果两两比较的结果。
最后再将每个科研成果的四种指标排序与指标的权重进行总排序,即可得出最终结果,假设根据排序总分,三个科研成果次序分别为:A>C>B;也就是说科研成果A是三个成果中按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学术效益三个准则,进行权重设置后,得分最高的。
四、层次分析法在科研成果评价中的发展方向
层次分析法在科研成果评价中应用的意义在于,在难以对科研成果的目标进行整体定性或定量评价的情况下,采用对目标系统中的多指标逐级进行两两判断,判断结果具有相对强的可信度。在层次分析法的实际运用中,可借助计算机进行辅助运算,从而有助于评价工作更加准确、快捷。层次分析法擅长多目标、多层次的综合评价,科研成果的评价本身就是个多目标的问题。科研成果评价对全社会、科研管理机构以及科研人员具有重要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能对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同时还会在全社会树立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正确导向,充分发挥其指挥棒的功能。评价是资助者、管理者和研究人员认识其工作质量和绩效的一种机制。通过评价,可以提供成功与失败的有关证据,分析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向人们揭示成功与失败的过程,同时也可以促进研究人员努力使自己的研究符合评价框架内确定的质量标准,从而影响研究人员的行为。
传统的科研评价易采用统一的客观评价指标,如运用科学计量学方法,看成果完成人在国际国内著名学术杂志上发表相关论文以及论文被引用的情况。采用的计量学指标主要有期刊的影响因子(论文论著的公开发表与出版及出版物等级);学术论著的传播与反响程度(被转载、摘录,被权威检索工具收录情况);引文分析(学术论著被引用的频次)。而由于现在科研成果的多样性,传统的评价体系也需要适时改进,需要新的评价方法来解决科研成果评价中出现的多目标、多层次综合评价问题。
层次分析法结合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结合的优点,能将复杂问题分解不同要素,再按性质分为不同层次,对各要素的定性关系进行两两比较,使之定量化,避免了单纯进行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缺陷,当然,层次分析法决策的正确程度判断矩阵的构造和准则的选择和评分;但是,层次分析法适用的领域也还不十分广泛,而且这种方法又是一种高度公式化的方法,而科研成果又带有很多的抽象性和理论性,不是仅用数学公式就能计算出结果的。因而,科研成果中还有许多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任何一种指标体系都不能十分全面地反映出科研成果的因素,因此,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应考虑其它非理性因素的影响,尽可能使决策做到既科学又合理。此外,尽管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摒弃了人的主观性,但无论是判断矩阵的建立,还是各准则的选择和评分,都是人通过分析,主观确定,从最终的决策结果来看,结果是否正确,取决于判断矩阵的构造和准则的选择与评分,这些都是层次分析法有待完善和补充的,也有待于我们更进一步的探讨。
参考文献:
[1]彭本红,孙绍荣,吴晓伟.面向知识创新的科研成果评价研究[J].软科学,2004,(4):33-37.
[2]陈党生.关于高校科研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2):389-340.
[3]付静,杨小平.道德激励在高校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5,(02):190-192.
[4]马健.科研组织的委托—分析:现状及其问题[J].科学管理研究,2005,(06):49-52.
一对教育科研成果推广与应用的认识
(一)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内涵
“推广”是指“扩大事物使用的范围或起作用的范围”;“应用”则是指“使用”。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是指包括传播、学习在内的一切扩大教育科研成果使用范围或起作用范围的活动。它包括教育科研成果的传播交流、自发运用以及有组织的推广和应用3种类型。狭义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则是指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地将教育科研成果的思想、内容和方法等在一定范围内应用,使之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并经理解、内化、改造而转化为教育效益的过程。推广应用的成果既包括“课题型”成果,也包括“教改型”成果。本文中的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取狭义之意。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机构以及基层校长和教师相结合的队伍是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主体。
(二)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主要内容
与 “物性”范畴的自然科学研究不同,教育科学研究主要是一种“人学”范畴的研究。就内容而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主要包括教育思想和教育行为两个方面:
其一,先进的教育思想。只有当科研成果中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得到传播并被社会认可时,它才有推广应用的市场。为解决教育改革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学习、掌握和遵循教育科研成果所揭示和总结的科学规律和原则。同时,科研成果中所蕴含的科学思维方式也可启发广大教育工作者持续改善自己的思维方式,用新的视角去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其二,先进的教育行为,即先进的教育教学策略、方法和手段。为解决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使他们的教育教学水平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我们有必要将科研成果中所包含的新颖而实用的策略、方法和手段及时加以推广和应用。
二当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中存在的误区
较之发达国家,我国的教育科学研究由于忽视成果的推广应用而效益偏低。即便推广应用,也大都是急功近利,步入推广应用的误区。分析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中存在的种种误区及其产生的原因,有利于对症下药,有效地改变教育科研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状况。
当前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误区: 1)“经世致用”的优秀成果供不应求。出于职称评定和业绩奖励需要,许多教师做课题时热衷于文献研究,习惯于闭门造车,关起门来写论文、出专著,对教育实践中的现实矛盾和需要熟视无睹,对教育实践与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尤其是难点问题,既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也无法提出有力的对策。这种与教育实践严重脱节的教育科研成果,既难以向教育实践转化,也不能在教育实践中发挥应有的作用。对此,周济部长的批评可谓入木三分:“有些研究是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漂浮在半空中,真是像形容的那样头重脚轻根底浅!”“很多论文抄来抄去,是简单重复的跟风研究,没水平,也完全没有现实意义。”2)点上热闹,面上冷淡。一方面,我们有众多的“课题型”“教改型”科研成果,一些学校也纷纷成为课题或教改的实验基地;另一方面,出于“同行是冤家”的狭隘竞争心理,地区间、学校间、专业与学科间要么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不愿意共享成果的“技术封锁”现象,要么习惯于凭经验和感觉办事,不愿也不想推广应用已有的教育科研成果,点与面、提高与普及没有很好地结合,致使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出现点上热闹而面上冷淡的现象。3)被动应付,半途而废。受“科教兴国”“科研兴校”的鼓舞和启示,一些教育行政部门以下发红头文件的形式要求推广应用某个成果,但有时也会因未考虑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成果应用者的自身条件等因素而出现“一刀切”的现象。在这种行政命令的外部强制推行下,广大教师在推广应用某个成果时,大多只对结果感兴趣,而对课题研究的艰辛过程望而却步,遇到难题就打退堂鼓,半途而废。4)问题不清,目标模糊。任何优秀的教育科研成果都是为了解决某个现实的教育教学问题而产生的。但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成果应用者们往往不能亲身感受这些问题,也很少对课题的研究目标加以分析和揣摩,其推广应用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要么不知道究竟在推广什么或为什么要推广,要么无法理解成果所蕴含的教育思想精髓,得其形而忘其神,盲目模仿,不得要领,步人“问题不清、目标模糊”的误区。
导致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步入误区的原因有很多,有的来自事物的外部,有的来自事物的内部,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第一,成果的类型和质量是影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内因。一方面,由于教育科研管理与成果评价的机制尚未理顺,教育科研成果的价值一直都是根据获得课题经费的多少、参与人社会地位的高低、所获奖励的级别和数量来确定。许多教育科研不是面向教学实践需要,而是单纯为了追求所谓的 “学术价值”而进行的与实践相脱节的研究。“纸上谈兵终觉浅,闭门造车多无用。”这种研究所产生的成果并不是从教育实践中总结和提炼出来的,既没有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操作方法,也没有取得经过科学验证并具有较为稳定的成效,成果本身很难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和实践性。另一方面,在当前的教育科研中,“应用型”“开发型”的教育科研成果实际上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一般而言,教育科研成果可分为“基础型”“应用型”和“开发型”3种。“基础型”研究主要以取得较高的学术价值为目标,相对而言易于评价(现有的国家评奖制度即较适用)。相比之下,“应用型”“开发型”研究由于在推广应用过程中涉及更多的环节、更多的方面且具有更大的风险(除管理风险外,还有教育环境风险、经济风险、社会评价风险等)而难以准确地进行评价。因此,当前这种过多偏重于“基础型”成果的评价体系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对“应用型”“开发型”教育科研成果的忽视,同时也诱导教育科研工作者将过多的精力用于对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的追求而忽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
第二,外在激励机制的缺乏和评价体系的不足是影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外部原因。在基础教育领域,社会对学校的评价主要依据升学率。迫于巨大的社会压力和苛刻的社会评价,高分和高升学率仍然是广大教师现实的 “硬”追求。相比较而言,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则只是费时费力的“软”任务。与高分、高升学率挂钩的经济利益远比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要更现实。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缺乏进行成果推广应用的内驱力。即使想推广,也没有充裕的时问和条件。在高等教育领域,教育科研成果的评价形式基本上是国家有关职能部门组织有关专家开成果鉴定会或评奖。在这种评价体系中,学校等成果应用部门的发言权很少,评价标准在现实操作中被抽象为教育科研成果的学术价值,也即文本质量。这些评奖结果与高校科研人员的利益密切相关(关涉工作成绩评价、工资福利待遇、职称评定、进修资格获取、科研经费申请等)。于是,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部分教育科研人员和单位有意识地选择风险性较小的成果进行推广应用。同时,外在激励机制的缺乏也使教育科研人员对成果的推广应用抱有畏难情绪。较之纯粹的基础研究,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难度很大。做基础研究,科研人员只需跟自己“较劲”,仅仅在一个领域内努力即可;而与学校合作进行成果的推广应用则需要科研人员具有社交能力、管理能力、统筹能力等,同时还要处理很多琐碎的事情,费时费力。
第三,教师不能对教育科研成果自主创新地加以 “内化”是影响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又一外因。不同于自然现象和其他社会现象,教育是一种有着自身发展规律的复杂的社会现象,因而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在具体实施时,需要考虑许多具体情况,如教育环境、教育对象以及推广应用者的自身条件等。同样一个成果,甲在A班应用会成功,但乙在A班应用却未必能成功。同时,对于接受者来说,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是一个自主创新的复杂的“内化”过程。科研成果只有“内化”为推广运用者自身的精神财富才能发挥作用。如果推广应用者不用心吃透研究成果的实质和背景,把握其精髓,不能在深入理解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及时进行理论反思,揭示研究规律,就可能步人“盲目模仿、目标模糊、问题不清、半途而废”的误区。
三促进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策略
(一)转变急功近利的成果效益观
不正确的观念阻碍了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进程。许多人对教育科研缺乏科学的态度,对 “教育科研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理解不深甚至出现误解,认为第一生产力就是直接生产力,进而以为教育科研可以直接转化为教育效益。这种要求教育科研“立竿见影”的急功近利观念无疑妨碍了教育科研成果应有效益的发挥,使得教育科研成果和人才难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尊重,不可避免地挫伤教育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教育的对象是人,因而教育科研成果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要有一个效益周期。我们要允许暂时的相对滞后效应的存在,不能轻易地在短时间内对一项教育科研成果下绝对肯定或否定的结论,尤其是基础理论性成果推广应用的评价更不能操之过急。无论是由教育科研得出的对教育现象和规律的新认识还是提出的新概念或新学说,其理论的深度和广度如何,具有多大的价值,大多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确定的。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论文或专著的发表是基础理论性成果推广应用的主要途径,但论文的发表数量或专著的出版情况只能部分地反映其成果的水平和价值。只有当论文中的观点或论据被他人参考、借鉴、引用或用以指导实践时,成果才应视为被推广应用。因此,要对教育科研成果尤其是基础理论性成果的推广应用做出正确的评价还需要对之进行一段时间的跟踪。
(二)加强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供需结合”
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既需要成果生产单位的 “生产与供应”,也需要成果应用单位的积极响应,“供”与“需”要紧密结合。
第一,要研发出足够多的优秀成果以供推广之用。教育科研要努力解决教育改革与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产生 “有的放矢”的优秀成果以供推广之用。一方面,我们应在做好基础研究的同时加强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努力将教育科学的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教育实践,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科学、可行的设计思想和方案,直接为教育实践服务。另一方面,我们要倡导以课题为中介的合作研究和交叉研究。根据课题的性质和实际需要,组织教育理论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共同参加联合课题组进行合作研究。例如: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师合作在学校中进行教学改革实验研究,教育理论工作者与教育管理人员就宏观决策问题进行合作研究等。同时,鼓励在基础研究、应用与开发研究上各有主攻方向的教育科研工作者进行适当的交叉研究。以基础研究为主的,也要开展应用与开发研究;以应用与开发研究为主的,也可从事一些基础研究。
第二,提炼教育科研成果,增加其信度和效度。实践是检验教育科研成果的唯一标准,经得起实践检验的成熟的教育科研成果才能得到大力的推广应用。然而,一些教育科研成果由于缺乏信度和效度而经不起实践的检验。这些教育科研成果要么缺乏可靠性,使用同样的研究方法却得不到同样的结果;要么结果难以被证明,研究成果可以被精确解释的范围不大甚至不能被科学解释,研究成果能被推广的条件不佳甚至不能被复制。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科研成果进行必要的分析,找出能突出其精髓的要点,编成成果公报;其次将教育科研成果放到教育实践中加以检验,去除一些 “想当然”的成分,增加其信度和效度。
第三,进行招标,促进 “供需结合”。在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过程中,我们应始终关注成果应用的自愿性、适用性和针对性。成果研发者和应用者要“两厢情愿”:前者既要有转让的愿望又要有接受检验的勇气,后者要充分认可、接受该成果并愿意在本校做推广实验;成果应用者在应用某项成果时,要充分考虑其与本校的办学目标、办学特色是否一致、吻合;成果研发者要理性地选择自己的合作单位,成果的应用单位也需考虑自己是否具备相应的教育教学条件,教师队伍是否符合要求等。笔者以为,实行招标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教育科研管理部门可以进行成果应用研究招标,按一定的标准精选并确定一些教育科研成果进行推广应用,然后召开成果推广应用研讨会,让“供需”双方明确各自的职责:成果研发者主要承担指导工作,在指导中进行研究;成果应用者主要是学习和应用,在学习和应用中研究。总之,教育科研成果的研发者与应用者要密切合作,进行“捆绑式”研究,责任共担、经费共用、成果共享。这样既可以检验和完善成果,又可以积累成果推广经验,在成果研发与推广应用之间探索出一条成果转化的新路。
第四,共同制订推广计划,组织推广活动。与自然科学研究成果不同,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会因各级各类学校的条件不同而遇到不同的困难。教育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需要考虑学校的设施设备、师资状况、生源状况、学校管理,等等。因此,成果研发者与应用者共同制订推广计划,按照程序有目的地组织推广活动是落实教育科研成果推广应用的必要环节。从程序的角度看,成果的推广应用大致可包括以下 6个环节:确定推广应用的成果;制订推广应用计划;学习成果及相关理论;组织培训、现场示范和指导,落实推广应用的措施;反馈调整,交流研讨,发展创新;总结经验并对原成果进行再评价。其中,成果推广计划一般包括以下内容:成果的名称及推广应用的目的、内容、范围、过程、评价、条件、风险与补救等。
(三)加快建立激励机制
二、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存在的问题
(一)论文成果质量鉴定不严格
在定量评价的成果评价制度中,依据的刊物级别,分为普通期刊论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CSSCI或CSCD期刊论文、几大国际检索论文(SCI、SSCI、EI)等几个等级,这种分级评价方法有其合理性,如分级清楚、标准统一、论文容易归类、管理,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科研成果水平等级,但并非所有核心期刊论文都能体现其内在水平。原因有二:其一,核心期刊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重要的引文法是根据期刊所载论文被引次数的多少评价论文质量,引文法测定的核心期刊虽然能够反映该学科的内容和水平,但文献被引频次要有一个时间跨度才能反映出来,即当前核心期刊的学术价值并不一定完全准确代表当前所价值。此外,论文是否被引用不仅与论文质量有关,也与该论文选题是否为当前研究热点、学科发展趋势及该领域研究人员数量息息相关。一般情况下,应用性的学术期刊被引用的频率低于理论性期刊。其二,受利益驱使及其他因素的影响,部分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质量存在良莠不齐的现象。有些期刊主办单位为了经济利益收取高额的版面费或碍于人情关系,从而降低了所刊发论文的质量标准。这些论文看似发表在级别较高的刊物上,实则是花钱买来的,或是依靠人情关系刊发的,论文质量并不高。因此学术期刊级别不能完全体现论文质量。
(二)图书类成果质量鉴定不科学
图书著作形式可分为专著、编著、编等几类,其中专著的独创性最高,产生的是原创作品,其学术价值最高;编的独创性最低,产生的是演绎作品。科研人员都希望自己出版的图书认定为著作,如今图书出版社大多为企业化管理,重视经济效益,对所出版书籍,只要没有违法行为,没有版权纠纷,能够提供足够的出版资金,可在图书著作形式认定方面、学术价值等方面放松要求,因此部分图书成果分类界定标准不统一。对高校科研管理者而言,只要是公开出版物,若非相关专业的权威人士,对出版物的学术水平高低难以界定。
(三)研究报告类研究成果要求不规范
一些立项项目以研究报告作为结题成果形式,而用来结题的研究报告的应用价值只是一些单位出具的证明作为报告实际价值依据。由项目负责人本人找单位出具相应证明比较容易,并不具有说服力,一个项目批复的资金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最终的结项成果如不严格鉴定实则是对资金的巨大浪费。
(四)科研项目级别界定不规范
一些纵向项目级别界定明确,也得到多数高校的认可,但一些随机立项项目,学(协)会类项目、各类项目子课题、自筹经费项目、各类横向项目,项目来源规范性不强,真实学术水平有待严格甄别。通常立项项目级别依据项目来源单位级别来确定,如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即为省部级项目,这类项目属于常规项目,每年固定时间统一申报,有一定规律性。一些随机申报项目,项目来源单位级别界定不明确,申报时间无规律,因此项目级别界定缺乏规范性。如一些学(协)会类项目,各高校对学(协)会项目来源级别认定不统一。在子课题级别的认定方面,各高校也标准不一,认定标准严格的高校要求在获批的总课题立项书中明示该子课题的名称及子课题的负责人,才能认定该子课题成立,相应级别按低于总课题一个级别确定。认定标准宽松一些的高校则只需总课题负责人出具该子课题立项证明即对该子课题予以认可。
三、完善人文社科成果评价制度的方法与途径
(一)制定科学、客观、公正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
科学、客观、公正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是产生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基础,没有客观公正的评价标准就失去了评价的意义。亚当斯的公平理论指出:“一个人的公平感来自于对自己劳动贡献与报酬比与别人的劳动贡献与报酬比的比较和评价”。如果人们对评价过程或评价结果感到不公平就会采取降低效率、降低积极性及降低努力程度的方式回应,这会对整个高校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政策制定者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政策时要以推动学校科研水平为出发点,真正立足于提升学校学术水平,制定科学、公正、客观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高校各级领导往往既是科研带头人又是行政管理者,既是科研管理制度制定者又是受益者,在科研成果评价制度制定过程中难免会向有利于自身利益的方向倾斜,特别是在我国官本位意识严重的环境中,权威期刊的认定经常由领导的意见决定。即使采用由学校各学院、系、部教师推荐的方式,推荐主体也经常从自身利益出发选出自己容易发表又相对学术性不是明显较弱的核心刊物。这种方式确定的科研成果评价标准难言权威性、公正性,往往成为各方利益博弈的结果,不利于促进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产生。在政策制定的过程中,学校领导应该认识到科研成果评价标准对学校发展,对科研人员科研的重要意义,要真正站在有利于促进学校学术、科研发展的角度,公开、公正、公平地研究确定科研成果评价标准。
(二)注重评价体系的长效性
俗话说:“十年磨一剑。”要出高水平的科技论文和科研成果,需要教师沉下心来,长期坚持不懈地努力和积累,去除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因此,在制定科研成果评价政策时要改变重短期目标轻长期目标,重数量轻质量,重立项轻管理,重结果轻积累、重科研经费轻项目级别的科研管理观念和舆论导向,鼓励“慢工出细活”,减少急功近利、“短平快”。并通过调整或改革科研考核、科研奖励、职称评定等一系列政策,鼓励教师出高水平科研成果,营造学术气氛。
(三)注重科研成果评价方法多样性与合理性
1.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人文社科类科研成果价值的体现受多种因素影响,在评价过程中单纯地依靠定量评价或定性评价都不能完全客观、准确地对成果本身作出评定,只有二者结合起来才能更准确地反映科研成果的真正价值。定量评价是将科研成果依据刊物级别、被引用次数等标准折合成分值,再根据分值确定科研成果的价值。定性评价最常用的是同行评议法,其中包括实行公开评议与匿名评议。在科研成果评价中,如果单纯采用同行评议的定性评议方法,受成果价值的潜在性、模糊性,评议专家知识结构、学术视野、学术偏好、人情关系等因素的干扰,容易导致评价标准的自由度过大,给主评人人为地拔高或贬低某一成果带来方便,而导致评价失去科学性。同时,科研成果评价是一种主观评价,如果只通过成果发表的刊物级别、是否是专著,还是编著等简单划分来确定成果的价值,也不够科学。因此采用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分解价值的指标并量化,设定可比的分项指标量、详细的定量标准,消除或削弱评价中的主观因素的干扰,使同行评议能在更规范、更清晰的条件下运作,可以尽量减少评估误差,促使科学研究成果评价更科学、客观、准确。2.同类相比原则。科研成果价值的多样性决定了对特殊的知识内容、价值、功能,用同一标准判断很难确认其特殊价值,因此,对科研成果的评价必须分类进行。可按学科内容、形式、研究方向分类,对同类科研成果采用相同的标准进行评价,这样才会相对公平,分类越细,可比性就越强,标准越易确定,评价结果越准确、公正。3.排除偏见,容许异议。在评价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因主评人的学术道德、学派、与被评人之间的恩怨而导致的偏见,可能造成对成果价值的放大、缩小、虚夸、否定,也是科研管理机构在组织评审专家时必须关注的问题。由于评价的复杂性、主观性、主评人所处环境及心理因素的干扰,为避免偏差,应允许在一定时间内对评价结果提出异议,当出现异议时要重视异议,这样有利于增强评价的准确性、科学性,克服评价的主观偏向性。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3)23-0078-04
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同样肩负着引导与激励教师积极开展科学研究的任务,以提升其个人业务水平,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近年来,随着高职教育规模的扩张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教师职称评审的需要,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有了较大程度的进步,公开、纵向与横向课题立项、专利等科研成果数量激增,科研实力不断提高。然而,目前我国高校科研成果普遍存在转化率低,科研成果服务教学、服务社会能力不足的问题,在高职院校表现尤为突出,造成了学校科研经费投入的巨大浪费。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实际效用,是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面临的紧迫任务。
一、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必然性与可行性分析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是指高职院校将其科研成果进行开发、应用、推广,从而形成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服务等的过程,包括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和转化为教学资源两个过程[1]。从目前的条件来看,高职院校将科研成果进行教学转化,即转化成教学资源,应用于教学实践,是非常现实与有效的选择。
(一)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必然性
高职院校的教育任务主要是以教学为主,即“以教学为中心”开展人才培养工作。同时,高职院校的师资构成中,专职的科研人员配置甚少。因此,从高校类型上说,高职院校是应该划归教学类高校范畴之内。这样的教育功能定位,决定了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办学的核心竞争力,而教学效果则是教学质量的最重要保证。高职院校教师必须积极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有研究表明,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师的教学效果存在正相关,有科研成果的大学教师的教学效果显著好于无科研成果的教师[2]。据此,将科研成果进行教学转化,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效果的必然要求。
由于高职院校的发展时间很短,社会对于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普遍存在怀疑,企业既不愿意主动与高职院校取得联系,商洽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开发,也常常会拒绝高职院校主动上门推销自己的科研成果。因此,与普通高校相比,高职院校将其科研成果市场化,实现科研社会化服务的路途还较为坎坷。在这种情况下,高职院校在千方百计寻找科研成果社会化转化路径的同时,必须转变科研成果转化思路,寻求成果的“内部消化”,即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服务学校的教学工作,提高学校办学质量,以实现科研成果的应有价值,避免教师科研成果的闲置以及学校科研经费投入的巨大浪费。
(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可行性
目前,高职院校中的科研工作者绝大多数都是从事一线教学的教师,教学任务重,专业建设与课程建设的压力极大,因此其主要精力和时间大多投入到了教学实践中。教师的科研思维和研究命题基本上都是在教学中产生和形成的,科研本身即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事实证明,当前高职院校科研与教研的运行轨迹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并行甚至是重复的,相当一部分科研项目都是由教改项目衍生而来。监管过程中也发现,部分项目存在着科研与教研重复立项的现象,说明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与教学成果之间交集甚多,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不存在形式上的束缚。
作为科研的开发者与教学的实践者,高职院校教师拥有着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极大便利。一方面,教师可以对教学实践及时进行总结,提取有价值的教学经验、教学感悟作为科研题材;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利用从事教学实践的机会,把自己的科研成果充分融入教学过程,创新教学方法,丰富专业知识体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种转化程序极其快捷,过渡环节少,管理流程简约,成效明显。
二、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策略
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虽然存在必然性与便利性,但是这个转化不是教师简单的自为活动。就现实而言,科研成果常常只用来完成教师个人业绩考核或者职称评定,然后就被归入教师档案。因此,高职院校相关管理部门必须采取合理的策略,引导教师自觉将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教学过程中,为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服务,提高科研工作的实效性。
(一)树立“教科研一体化”的科研工作理念
教学始终是高职院校的中心工作,学校的任何工作都必须保障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现阶段,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基本上是和学校的教学工作并行独立的,二者之间交互很少。科研管理部门负责做好科研课题的立项与结项管理、科研成果奖申报、级别界定、全校科研业绩年终统计与考核等工作。这些工作基本上只和教师个人的科研行为关联,和学校的教学工作并无直接联系,科研对于教学工作的支持与推动作用没有明显体现。“教科研一体化”的科研工作理念形成之后,科研管理部门可以通过转化科研成果为教学资源的方式,直接支持学校教学工作,同时也彰显科研管理在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教师通过科研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和教学业务能力,科研管理部门通过转化科研成果为教学部门增加教学资源,更新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
(二)突出课题研究的教学应用性
课题管理是高职院校科研工作中的重要内容。除了科研管理部门专人负责组织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结题之外,学校还会为获得立项的课题进行经费配套。这些课题的取得,从现实情况来看,除了课题负责人晋升职称时能够提供科研业绩帮助之外,在转化方面实际建树不多。虽然教师的职称晋升在客观上充实了学校的办学实力,但是科研经费的使用与实际效能上的这种巨大反差,也确实与科研经费投入的初衷相去甚远。基于此,高职院校应该确立“不做亏本生意”的科研课题申报原则[3],做好课题申报的前期论证,严把课题申报质量关。第一,对课题进行分类管理,除了一部分课题能够充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需求,具备社会化转化成熟条件之外,将大部分课题导向可以解决学校人才培养实际问题以及对专项教学有明显推动作用的项目。第二,课题立项前由科研管理部门召开评审专题会议,进行严格的课题可行性论证。高职院校科研课题的校内评审专家一般都是由学术委员会成员组成,学术委员会的成员构成中,除了来自于教学一线的高职称教师之外,其余绝大多数都是各教学部门的负责人。这些学术委员会成员了解高职教育的办学性质,熟悉学校的教学工作,能够准确地判断出课题的实用性与成果转化潜力,选择立项既能产生效益为企业所采纳应用,又能促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效果的课题,最大程度上实现课题立项的实际功用性。
(三)将科研成果引入课堂,提高课程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的科研成果一般是教师在实际教学实践中的思考与创新,既反映了教师的知识水平,也彰显了教师的个性特色。教师把这些经过长期积累形成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引入课堂,一方面可以通过向学生传授前沿性的专业知识,扩大课堂学习的知识容量,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科研所表现出来的研究能力与知识水平,可以提升个人魅力,既能够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又能够开发学生对于课题研究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目标。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为迎接百年校庆,需要对校园环境进行升级改造。学校艺术设计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在细致研究学校校史、文化底蕴与办学特色的基础上,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精心设计出一套精致大气、美观舒适的校园景观改造方案。改造工程完工后,学校的校园环境形象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校庆结束后,该教师将这次成功的景观改造方案引入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因为方案所涉及内容就是身边的校园,所以学生反映强烈,对于课程学习的兴趣被突然性地激发了。该教师趁机向学生介绍自己正在从事的设计项目,学生们都跃跃欲试地表现出参与兴趣。因势利导,该教师就把这些项目作为学生的毕业设计选题。
(四)建立科研成果校内共享平台,拓宽成果的教学转化渠道
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包括论文、获奖成果、专著、教材、专利与课题材料(立项申请书、结题研究报告等),如果单通过成果拥有者个人的教学转化,则很难实现服务教学效果的最大化。高职院校目前师资引进力度很大,一批企业人员进入教师岗位。但是,这些人未经过专业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不了解高职教育现状,不熟悉教学规律,所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困难重重,亟需得到有效的指导。这种指导完全可以引用其他教师的科研成果实现,科研管理部门应鼓励科研成果拥有者将其成果在校内进行共享,以利于其他教师从中汲取丰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经验,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整体快速提高。
科研成果的共享平台应该先由科研管理部门搭建,比如在科研处网站上专门设立成果展示栏目,及时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如论文、课题材料、专利等成果相关内容出去,然后教学管理部门在其网站上进行链接,实现成果部门共享、校内共享。对于专著、教材等难以在网站上的成果材料,可以委托图书馆以图书流通的方式实现成果的校内与共享。
三、高职院校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评价体系建构
效果良好的科研成果教学转化需要高职院校内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持续、全面地开展转化效果评价是保障成果教学转化质量的重要措施。
(一)建立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激励机制
评价的开展是建立在教师有意识的转化行为基础上的,教师如果没有主动进行转化的意识,任何评价都是无用的。因此,高职院校应该把科研成果实现教学转化,为教学服务作为教师职称晋升、评优的一个重要指标。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完成后,获得较高评价的教师将优先晋升职称、评优评奖,并根据评价等级,给予适当的科研经费追加奖励。
(二)制定科研成果转化评价标准
科研管理部门与教学管理部门联合成立成果转化评价小组,对成果的最终转化结果进行合理评估。评价可以采取以下方式进行:一是根据教师科研成果中关于成果在教学中运用的阐述,例如课题立项与结题时关于成果应用于教学的承诺,检查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具体落实情况,并在检查情况不佳时进行及时督促。二是结合科研处提供的最新科研成果清单,评价小组定期深入课堂,通过听课、学生问卷调查的方式,检查教师是否将科研成果进行了教学转化,以及转化后的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着重向教学内容更新、教学方法改革及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等方面倾斜。三是通过教师问卷调查以及走访调查的方式,评价小组检验科研成果在共享平台中的教学辐射作用。如果教师能够通过分享自己的科研成果,促进了其他教师的教学水平与能力提升,就可以判定成果的教学转化效果与教学辐射作用得到实现。
积极推进高职院校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对于教师专业成长、教学业务能力发展以及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是,科研成果转化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高职院校在高度重视科研成果的教学转化,避免成果“睡大觉”以及科研经费浪费的同时,必须加强科研成果教学转化的策略研究,制定合理的转化成效评判标准,充分调动校内相关职能部门的力量,形成转化合力,为科研成果的可持续性教学转化创设积极条件。
参考文献:
[1]杨虹,刘楚达,肖贻杰.基于高职院校视角的科研成果转化策略研究[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4):5-7.
[2]魏红,程学竹,赵可.科研成果与大学教师教学效果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6(2):85-88.
[3]任培华.教科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与新加坡“教学工厂”[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2(6):49-51.
[4]李飞.教学型大学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影响因素分析[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9):69-70.
Study on the Mechanism Translating Research Achievement into Teaching Resources and Evaluation System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ZHU Xiao-feng
[4]徐京放等.提高体育新闻专业本科生实践能力的探讨[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5.74-77.
[5]孟文娣等.对体育新闻专业办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p1086-1088.
[6]易剑东等.北京体育大学新闻学本科专业建设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0.1392-1396.
[7]方千华等.我国体育人文社会学研究生学位论研究方法的调查与分析[J].体育学刊,2007.2.127-130.
[8]王秉彝等.我国高校体育科研论文选题存在的问题[J].体育学刊,2006.5.64-66.
[9]风笑天.社会学研究方法[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2月第2版,p2.
[10]顾春先.体育新闻专业学生培养质量分析――以成都体育学院新闻系为例[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5.p106-109.
[11]孟文娣等.对体育新闻专业办学模式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8.p1086-1088.
随着大学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都面临人才培养面临的最大瓶颈是生均教学资源不足,导致人才培养质量下降,专业人才培养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特别是农业高校更是普遍存在无法培养更多质量高、专业技术扎实的农业创新人才也是因为教学资源问题。高校教育技术是对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资源已经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关心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对教学资源的认识和研究是极其迫切的任务。而高校科研成果,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科研成果是高校校教师根据学科或专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而进行系统研究而形成的新观点或新结论, 这种研究是结合学科或专业的实际情况而进行的创新性研究,曾芳芳认为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缓解和解决课程教学资源严重不足的需要、是提高师资质量的需要、是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是实现教学创新与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为了提高农业高校人才培养水平,适合农业发展需要,激发更多大学生、研究生热爱自己的专业,同时积极投身国家农业的建设中,而农业高校大量的科研成果,是农业高校和教育发展的最重要资源。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效地编入教材,转化为教师的知识,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让学生从中受益,这不仅对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高,而且还增加了教学资源的数量,提高学生就业率。但是在转化的过程中还是有相当多的问题存在,我们要通过探索和研究解决转化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把教学资源的可行性及创新性。
一、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科研评价体系不够全面,就目前课题、论文和成果数量仍然是高校科研成果实力的评价与社会地位的重要指标,导致科研导向出现偏差。因此很多高校的科研人员与教师还没有认识到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重要意义,而是更注重个人发展,只满足于撰写论文,职称晋级、找项目、选课题,做科研等,而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一方面教师要提升教学质量,更多的是靠讲台及简单或低质量的实验等,缺乏高质量人才培养的资源,另一方面,只重视科研成果的获得及评奖等,为评职称或获得科研项目就是最大愿望, 至于科研成果能不能得到应用与转化,是否转化为教学资源则很少关心考虑,许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
在农业高校科研成果的活动中,农业高校的专业教师及相关科研人员一般重视项目新颖性与学术水平,导致科研人员思想上的偏差,大学生的参与度很低。因科研人员与教师比较“重论文与成果,轻实用与效益”的科研立项的新颖性的现象 ,而学生的教学资源非常缺乏,导致农业高校培养人才面临的教学资源不足,人才培养的质量下降,无法应对社会需求,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问题正困扰着许多农业高校。
二、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可行性
农业高校科研成果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其表现的基本特点为教学型,适用性和学术性。所有的高校科研成果都是需要科研人员和教师对专业相结合而发展成系统研究一种新的教学资源,它的新知识学术价值分为不同的层次,农业高校科研成果价值主要表现在人才专业的培养上和实际生产上,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人才培养相结合,科研成果在人才培养的价值就会有很大的提升。
现在的高校一直在强调教学质量的提高,高校的教师应把教学质量的提高成为自己的毕生追求。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中,教师是至关重要的因素;教师都有一种荣誉感,都希望自己所研究的科研成果得认可,也希望自己的成就能转化为教学资源。然而教师科研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对转化起到关键性的影响。我国农业高校这块的教学资源严重的缺乏,在培养专业人才的教学质量的降低,造成现今专业人才不适应社会需求,难以在社会生存,这对农业大国的中国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所以,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一个学校和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需要教师的科研成果与教学相互结合而提高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水平。
三、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对策建议
农业是我国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一项产业,农业高校是我国重点培养的教育主体,在贯彻实施农业教学的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提高了师资质量的,也是教学资源的核心内容,高校教师的职责既要教书育人,又要做好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只有把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并带到科教与实践中,对教学知识进行整合,才能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高自身的能力与素质,进而提高课程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随着时代的发展进步,高校已不仅仅是教学的场所,而且根据不断演进和扩充,发展为集教学与科研,全面开展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实践性工作。
建立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平台,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进教堂,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是一个涉及较广的系统性工作,要有效而全面的促进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先于学校教师中达成共识,在提高对转化基础上要有个认识,一是转变思想观念,从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而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着眼,去完善农业技术的教学研究与科学研究;二是转变重科研轻教学的观念,通过与科研机构的合作结合起来,相互促进;三是与科研人员长期对农业研究工作的条件,通过他们完成研究规划的任务同时,其中一部分工作有学生设计并运作,让学生再现一个研究规划的过程,最后经过教师的点评与讲解,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习,这样使得教学资源得到不断更新,也让科研成果第一时间进课堂的教学。
通过组织各高校的教师和大学生积极参加“中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等各种实践,运用多种形式及方法促进成果在教学资源方面的真正转化。
四、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创新
农业高校科研成果是研究人员、教师根据专业的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而产生的结论或观点,有一定的针对性,然而它是结合了专业或学科的情况实行创新的研究,所以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对于学科专业形成其特色,提高专业的竞争力,利于学生学习到广泛的知识。学校安排有关教师撰写《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典型案例汇编》,实现教学的创新。在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过程里,教师不仅传授书本的理论知识,而且也将自己的科研成果,创新研究传授给学生,改善了知识层次的结构,扩大了知识面,也不会造成教学资源短缺,人才培养的流失,也能促进学生的主动思考,学习,创新,探索,拓宽思维和知识面,丰富教学资源,利于创新农业人才的培养。
农业高校应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有一个实质性的政策,开发专业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机构,积极创新,不仅引导教师的积极性,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与自身的教学相结合,推动学生的创新,让学生的资源广泛,专业人才培养也会有很大的提升。带动教师的自觉形成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习惯。
五、结语
目前很多农业高校对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工作没有采取激励机制,教师对科研成果转化缺乏积极性、主动性。根据专业人士研究,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的教学质量高于没有科研成果的教师,相同地,教学质量高的教师其科研工作也很显然要好于教学质量差的教师。一般教学质量高的教师的科研工作与教学工作相互促进的关系,相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与科研成果有着显著的相关联。所以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不仅能提升教学质量,还能提升专业水平与学科,从而培养了专业人才的质量提升。所以农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过程中有很多的因素必须解决。第一,高校教师注重教学,注重教学质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第二,教师对科研成果在教学方法上积极探索,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第三,教学资源短缺,应与科研机构及科研团队相结合,相互促进。创新教学资源;第四,要摆脱传统的思路,只有创新思路,这样学生不会跟不上时代脚步,也不会造成社会的人才缺失;第五,农业高校及相关管理部门应制定相关鼓励政策,成立专门机构负责此项工作。
参考文献
[1] 曾芳芳,朱朝枝,张雪玉.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的研究[J].理论观察,2012年第5期.
[2] 高明伦.高等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研究[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2000,23(2).
科研作为高校主要管理职能之一,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高校科研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在服务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科研考核作为高校科研管理中的重要环节,有效保障科研管理过程中的公平性,并有效激励了高校教师投身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但在实践管理过程中我国科研考核存在着问题。
一、高校科研考核的现状科研管理的真正目的在于服务于科研,推进科研的不断发展。科研考核作为衡量高校科研取得成绩的工具,其客观性和真实性往往受到质疑。(一)科研考核目标偏差科研考核在目前我国高校普遍与教师的职称评审、工作绩效考核挂钩。在进行科研考核标准和目标制定过程中,往往会选择有利于自身的考核指标。这使得科研考核目标出现了偏差。科研考核不在是为了科学研究进步服务,而是为了各自的利益,利益强加于制度之上,使得制度缺乏客观性。高校教师进行科学研究也只考虑是否符合自身的发展要求,而非考虑专业发展的要求。这一定程度上导致出现了高校教师对于科研急功近利、弄虚作假等情况,而科研整体质量不高。(二)科研考核标准单一目前,我国高校的学科分类有12个,专业分类:一级专业达到了80个,二级专业达到了358个。其基本涵盖了哲学、经济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而每个学科的发展情况不同,专业研究的过程大相径庭,例如,人文社科的研究过程相对较长,而理工科的投入相对较多等,而目前我国高校在对科研考核标准设定中并未考虑学科的不同而出现的科研成果产出不同的情况,所有专业考研考核一刀切,使得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质疑考核的客观性和真实性。(三)科研考核模式单一科研考核中侧重科研项目的申报、科研论文的发表和科研著作的出版,而往往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我国目前科研考核采取的是不同论文刊物的定级、不同课题项目的定级和著作发表的级别赋予不同的科研分,根据科研得分来判定一定时间的科研绩效。考核模式相对单一,且存在偏向性。偏向的科研考核,使得大部分科研成果只是理论上的可行,而往往在科研转化过程中变得不适用,大量资金的投入最后缺乏有效的科研产出,这不利于科学研究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这些问题的产生都是搞笑科研考核模式单一所导致的。
二、高校科研多元化考核特征多元化考核是在原有高校科研考核的基础上,将考核的重点偏向于高校科研的实际成果转化,因此更能客观反应科研成果的有效性。(一)考核目标明确考核侧重点向本原回归,重新将科研目标有原来的服务于科研工作者自身发展转变为服务于行业发展和专业发展。这就明确了科研的本身的发展目标,这有利于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推进高校产学研的发展,更符合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角色。(二)考核结果相对公平以社会效益作为科研考核的标准和目标,指针对理工科的成果社会转化。而针对文科等社会科学,主要根据社会评价结果和影响因子来判定。因此,多元化的考核考虑到了学科和专业的不同,存在着不同的考核标准,因此与原先科研考核相比相对客观,考核结果相对公平。加入社会评价因子,使得考核主体也变得多元化,评判社会化能客观反应科研成果的有效性,但是也存在诸多问题,如科研成果社会效益判断缺乏主体,评判过程可能出现舞弊行为等。(三)考核模式多元化考核模式多元首先表现在考核主体的多元化。多元化的科研考核模式试图将社会评价主体,科研工作者评判主体和科研认证评判主体引入科研评判体系中,从多方评价能提高科研成果评价的客观性,同时也为科研下阶段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多元评判将科研工作者变为科研评判者,科研评价更加公开,增加客观性的同时也增加了科研工作者的积极性。但有可能增加考核的时间周期和考核的成本,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根据学院特点进行简化考核过程。
三、多元化科研考核体系构建多元化考核既有纵向的考核机制、也有横向的考核标准。纵向表现在过程性考核,即学科多元化考核。横向考核表现在考核主体多元化,考核标准多元化等。(一)科研考核目标制定考核目标偏向于社会效益评价和社会影响,因此需要对原有的评价目标进行调整,增加社会评价的指标,例如企业评价指标、政府评价指标、NGO评价指标等。强调科研项目在社会实践的中转化效益,而非单纯数量上的增加。需要列出符合高校科研多元化评价的组织和部门。在实践操作过程中需要科研被认定的人员进行科研认定社会效益认定的材料。这有利于出现科研成果的迅速转化,提高科研孵化的效率。从产学研角度看,有利于企业行业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有效合作实现无缝对接。(二)成立学术评价委员会目前,高校各学院都通过科研秘书对学院各项科研成果进行整理根据评价标准进行定级,评价过程相对简单。由于个别评价标准存在着模糊性,因此需要进行集体评价,建议成立学术评价委员会,承担科研成果的评定和学术水平的评定。在此过程中,需要凸显重大的、模糊性科研研究的时间问题,客观的赋予权重,增加其在科研评定的分量,并进行科学引导,鼓励科研工作者积极申报重大项目,并全身心投入科学研究过程中,提高科学研究的有效性和转化效率。(三)对科研考核进行监控多元化的科研考核是全过程考核,因此需要建立多元考核的监控体系。该监控体系主要目的在于对科研考核系统进行有效性的监控,确保科研考核系统运行的客观性和有效性。需要适度对该系统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如果发现有偏差,应及时对该系统的评价指标进行修订,以符合客观评价的要求。同时需要对评价系统的评价成本和评价时间进行监控,适当降低评价成本,控制评价时间。根据不同学科专业建立相应的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符合其评价的监控体系,实现多元监控。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5-0250-01
一、科研成果转化的重要性
科研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活动中取得的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价值的创造性的研究成果。从经济学、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在它的学术价值、实用价值发挥之前,它的研究价值可能仅占1%,甚至是0。因为我们知道科学研究它必须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研究价值体现在哪儿?从应用的角度看,体现在所研究的问题能对社会或实际工作产生重大的意义或作用;从理论角度看,研究问题的提出应当能促进科学的发展。可见,研究成果的转化是科学研究价值的有效平台、是检验科研价值最有效的途径。
二、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科研成果转化的现状
(一)成果转化周期长、转化率过低
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如何转化,是长期以来困扰社会科学界的一个问题。社会科学是一种知识形态的潜在的生产力,能否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这在学术界是有争论的,特别是对基础理论研究是否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有不同的理解。我们认为,社会科学成果无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对策研究,都是能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只是转化的方式、途径与自然科学的成果有所不同。
当前,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速度慢,转化率低已经成为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不仅降低了研究意义,而且为重复研究埋下了隐患。以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为例:1999年—2004年共立693项,截至2005年年底已结668项,结项率为96.39%。1999年—2005年共出版了9本体育软科学研究成果汇编,汇编内容为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软科学研究项目中已经结项的,部分优秀研究成果的6000字左右的摘要,其中1999年—2000年收录了28篇、2001年收录了39篇、2002收录了43篇、2003年收录了45篇、2004年收录了43篇、2005年收录了50篇,另外,2002年—2003年资助出版了三本书,包括5项研究成果,华南师范大学《美国体育社会学》、上海大学体育学研究中心《日本体育产业研究》、首都体育学院《体育经营学》、体育信息科研所《体育赛事经营管理》、北京体育大学体育管理学院《美国体育管理理论与实践》。9本汇编共包括251项研究成果,转化率为37.57%。当然,部分研究成果通过或政策应用等形式也进行了转化,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无论是以研究成果摘要汇编的形式还是以论文或政策应用的形式进行转化的仅仅是研究成果的一部分。
(二)成果转化途径单一、专业性不强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具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公开出版发行的方式面示学术界与社会。这是社会科学成果的转化和推广的最主要、最常见的形式;2、以内部报告的形式,为党和国家、政府部门、地方省市和企业的决策提供政策依据和正确的理论方法,服务于社会;3、以在学术研讨会议上发言或提交论文的方式,促进国内外的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4、以学术评价、评论的方式,向学术界和社会介绍和阐释社会科学成果的研究内容、研究状况、研究水平、学术成就以及研究的得失,推动学术交流与学术争鸣;5、以教学演讲、电视访谈、影视制作、网络文章等方式,进入国民教育体系和大众传播媒体,多方面地发挥认识世界、传播科学知识、传承文明、教育青年与民众的功能,对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发挥潜移默化的影响和作用。
三、制约我国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因素
(一)学术环境影响
就社会科学自身而言,一些研究人员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对国家和社会急需的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热情不高;有的学者有意无意地远离实际,认为只有搞纯学理研究才是有学术水平和学术品位,看不上做社会科学知识普及和宣传的人;有的学者的应用研究急于求成,深入研究不够,研究质量不高。这些都造成了社会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的困难。科研成果推广应采用多层次、多渠道、全方位的战略。同时,现有的成果管理的评价机制,还没有将成果的转化作为一个重要的评价内容。以学术价值为评价重点的取向,有利于学者不断提高其学术水平与学术质量,但由于评价的结果大多用于评奖、专业考核和评职称等项工作,也加剧了一部分研究人员重成果写作不重成果应用、重学术界反响不重社会影响的倾向。
(二)社会环境影响
就其外部而言,完备的社会科学成果转化与应用的制度与机制还未形成;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有效渠道和途径还需进一步拓展和规范化、制度化;对社会科学成果应用中的知识产权的保护有待改进;一些实际部门的同志对社会科学的学术贡献和实际作用仍缺乏深入的了解,重视不够。
四、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一)政策支持
制定政策,建立适宜科研成果转化的新体制;增加经费投入,设立成果转化基金;探讨建立科学、客观、可操作的科研成果转化的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强化科研人员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等。既要拓宽视角、转变观念,提高对成果转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识,也要不断健全和完善国家和社会科学界在社会科学成果转化方面的制度和机制建设。
(二)完善推广方式及途径
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推广尤其自身独特方式与途径。按成果的性质及应用范围,其推广的方式与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1、基础理论研究成果(包括应用基础):通过公开,参加国内外各种学术会议报告,专题讲座和出版专著等方式,进行推广;2、实用性研究成果:通过咨询、报告、和提供有关部门进行试用等方式,进行推广;3、拓展互联网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应用
扭转社会科学成果转化的困境,要求既要大力宣传社会科学研究的成就与社会贡献,又要不断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为社会和大众提供高质量、多形式的优秀成果;逐步纠正当前学术界的不良风气,改变的被动因素,增强研究人员的主动研究意识;增强跨学科、跨专业、跨领域的联合协作,以其不断改变体育社会科学研究氛围,继而不断提高研究质量。
参考文献:
一、大学科研评价
大学科学研究目前正跨入产、学、研与科技、经济、社会发展融为一体的新阶段,如何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科研实力、促进大学科研的发展,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
科研业绩是大学科研的外在反映,是考核大学科研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包括数量与质量两个方面。科研成果主要包括立项项目、经费、科研基地(重点实验室)、学位点、人才培养、学术交流、重点学科和科研成果等具体工作,是科研业绩质量的核心体现,它能反映科研项目和研究人员的科研质量水平、层次、社会贡献度,具体表现为论文著作、科研成果产业化(技术转让)和社会经济效益、专利登记等。目前科研成果的质量主要由是否获得政府奖励来体现,这是对科研成果的结论性评价。在众多类型的科研成果评奖中,政府颁发的科研奖项比较权威,并得到社会各部门的广泛认可。
有学者认为,政府对科研成果的评奖依据和标准是与时俱进的,通过组织各学科、各行业的理论与实际工作的专家,根据学科、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经过严格的程序评选与公示,因而政府评奖比较客观地显示了其公正性、科学性、先进性和权威性。笔者认为,科研成果质量除了由科研成果所获得的奖励(一般为政府奖)体现外,还有其他一些判断标准,如论著的原创程度、被引用的频率、转载收录情况、所刊登的期刊类别或出版社的级别等,都是评价成果质量的主要依据。
二、现行科研量化评价制度
为了提升科研水平,增强科研实力,促进本校科研、学科建设发展,国内相当一部分高校纷纷制定了相关的学术量化考评办法或规定,以引导教师提高对科研重要性的认识,鼓励广大教师和有关科研人员积极投身科研。学术量化考评作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激励广大科研人员积极参与科研活动,提高科研水平的重要措施。但在看到学术量化考评的正向功能的同时,我们还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学术量化考评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的一些负面影响。学术量化考评作为一种手段,大多侧重于容易操作的量化评价和考核,而“质”的评价却有一定难度,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些负面影响。在目前“质”的评价尚有一定难度的情况下,正确认识学术量化考评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避免并警惕这些负面影响给学术带来的虚假繁荣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各高校的科研考评办法或规定大多侧重于量化评价和考核,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不能客观地反映科研成果本身的质量和研究者的实际水平,更谈不上反映研究者的内在思想和精神价值。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大学学术量化考评制度几乎完全依据行政机构的级别来衡量学术成果。也就是说,它把对教师学术水平的评定等同于对于学术刊物、学术奖励以及学术项目级别的评定,同时更把对于学术刊物、学术项目、学术奖励的评定等同于对于刊物、奖励、项目的主办单位的行政级别的审核。具体而言:把直属中央的刊物看作是国家级刊物或所谓“权威核心刊物”,在这样的刊物上发表文章,不仅可以获得几千至几万元不等的经济奖励,还可以用作评定职称的最有力依据;把各种学术项目同样分为国家级、省部级,分别依据不同的级别给予数额不同的配套奖励,同样也把它作为职称评定的重要依据;把学术奖励也依据颁奖者的行政级别分为国家级、省部级等,并依次给予不同的再奖励。这种学术量化考评制度的弊端是多方面的,最根本的危害是把大学教师引向对论文、奖励、项目的不懈追求,造成论文、奖励、项目日趋繁多,却没有带来学术的真正繁荣。第二,大学的学术量化考评制度大多侧重于量化评价和考核,主要是看所的刊物等级与论文数量、专著数量,存在着重数量轻质量的现象,不能客观地反映科研成果本身的质量和研究者的实际水平,更谈不上反映研究者的内在思想和精神价值。这种做法即使算不上舍本逐末,至少也是主次颠倒,它直接违反了一个简单的常识:在定性正确的基础上才有定量的精确。
总之,目前高校比较流行的学术量化考评办法表面上看来易于操作、相对客观,“量”的标准主要体现为多少论文、多少著作字数等,“质”的标准则主要体现为学术刊物、出版社的级别,但实际上这种“量”与“质”的标准都值得怀疑。因为“量”的标准并不完全正确,“质”的标准也不尽合理,学术量化考评实质上仍是一种简单的“量化评价”,它“侧重的是较为直观的量的评定,而较为抽象的质的方面则没有提出具体要求或者虽有要求却难以贯彻。所以很多情况下,只能做数量上的衡量,而无法评判出其他内容”。
三、改革现行科研评价方法的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8(a)-0011-02
M高校为地方省属骨干大学,以工科为主,历史悠久,与地方经济建设结合紧密。近年间,M高校科研工作成效明显,承担了大量国家级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本文对M高校2009年至2011年科研人员新承担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10万元以上横向科研项目、获得专利授权和获得科技奖励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了一些问题,在对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1 存在的问题
(1)科研成果产出显示度偏低。首先,高层次纵向科研项目方面偏少。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分别为31项、23项和38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重大项目数量不多,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寥寥无几。其次,重大横向科研项目篇少。M高校虽然每年都承担一定数量的10万元以上横向科研项目,服务企业技术创新、产业优化升级、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但100万元以上横向项目偏少,近三年累计仅26项,也没有千万元以上横向研究项目。第三,获奖的层次偏低。近三年,M高校获得省部级别奖励44项,但没有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
(2)科研成果集中于较少的专业技术人员(具有副高级职称及以上人员或具有博士学位人员)。调查发现,尽管专业技术人员是M高校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万元以上横向科研项目及获得授权专利和省部级奖励的主要承担者,但他们在全校相应人员总数中的比例偏低,有大量专业技术人员近三年没有科研成果。
2 可能的原因
(1)科研成果产出有一定的周期。科研成果作为科研人员创造性的智力成果,是其长期积累的复杂过程。以纵向科研课题为例,纵使不考虑科研人员自身学习、深造、积累情况,无论从研究创意提出、形成到开展课题论证、起草课题申报书,还是从课题申报到通过评审立项、开展科学研究都需要一个复杂的漫长的过程。另外,目前纵向课题申报,一般都对申报人进行限项,如果申报承担一项相关课题,很有可能就不能再进行申报。对于横向课题,更为复杂。企事业单位一般寻找知名度高、积累丰富或人际关系熟悉的人员承担其横向课题。一名高校科研人员要达到以上条件,需要多年的积淀。加之,企事业单位对知名高校、知名学者更为看重,也就影响到了地方高校科研人员承担横向课题。对于获得省部级奖励和专利来讲一般科研成果产出周期可能更长。因此,对于科研人员的科研产出情况不能一概而论,需要适当的区别对待。
(2)科研政策比较宽松。虽然,近年来M高校非常注重科研工作,也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扶持、倾斜政策,但缺少必要的科研业绩考核监督,并且科研业绩考核与教职工的切身利益―― 校内津贴、年终考核、职称评聘、评先推优结合不紧密。高层次人才或有发展潜力的青年教师基本处于自发开展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对没有完成科研考核指标的学院或个人没有具体的惩戒措施,缺少科研等方面的考核监督。
(3)部分科研人员的科研意识不够强烈。调查中发现,有许多早年科研成果丰硕的科研人员,近年来科研成果较少。究其原因:首先,部分科研人员特别是职称、学历均已达到个人理想状态的人员,缺乏了撰写论文、申报课题、承揽项目、申请专利和奖励的积极性、主动性。其次,部分科研人员忙于“挣课时费”,无暇开展科研工作。最后,各学院在科研工作组织上,虽然在课题申报时积极组织,但平时更多处于自发状态。
(4)科研工作激励和约束政策体系有待完善。首先,M高校人权、财权、物权多集中了管理部门或学校领导,学院缺少有效的激励和约束政策。其次,该高校科研工作激励政策与人才、财务、国资、后勤等政策缺乏有效衔接。最后,针对性的激励和约束政策不多。
3 政策建议
M高校要想进一步提高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能力,应把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放在战略的位置,把科研人员作为科研工作的第一资源,把科研激励和约束政策作为科研工作的第一驱动力,采取切实可行、针对管用的措施,不断提高社会贡献度、知名度和美誉度。
高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关系到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提高,还关系到高校的整体运作以及良性发展,同时深刻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从而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当前形势下研究高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十分必要。
一、当前高校教师发展评价与激励存在的问题分析
1、薪酬方面。目前,高校采取的教师收入分配政策,仍然存在着严重的平均主义收入分配方式,未能根据不同岗位、专业以及同岗位不同工作质量等具体情况拉开差距档次,享受不同的待遇,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做好做坏、做多做少都一个样”的现象,教师的薪酬分配不公平以及薪酬差别难以得到更好的体现,教师的创新以及科研成果得不到有效的激励,薪酬方面的外部竞争力不高从而使得高校优秀人才的流失。2、考核方面。目前高校对于教师绩效考评的标准主要侧重于科研成果上,许多高校都明确的规定在职教师每年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科研任务,考核的指标一味的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直接导致的后果是部分的教师学会了弄虚作假,学术上的不正之风蔓延,腐败事件频繁发生。在实际考核过程中,存在着考核不规范以及监督不力的现象,导致整个考核过程过于形式,容易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进一步导致考评结果失真,失去应有的考核作用。3、科研成果方面。目前,绝大部分高校仍然采取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业绩进行年终的量化考核制度,这样的量化考核制度不仅严重的束缚了教师的发展,而且沉重的打击了科研的创造力。因为,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优秀的学术论文都是建立在一个较长周期的艰苦研究以及付出,不断进行改进、改善才能做出的好成果。然而,一味追求数量的这种年度量化考核无形中给教师们带来严重的压力,使得教师们被迫追求做出“短平快”的科研来应付这种制度,以完成应有的指标。这样的指标直接导致的是教师出现心浮气躁的状态,必然无法潜心地研究真正意义上的学术,因此教师的学术水平,科研成果在这种制度下也必然受到很大的制约。
二、当前高校教师发展评价与激励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1、薪酬方面的原因。高校教师的薪酬不仅代表着个人的能力水平还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个人的地位以及身份的象征,代表着对教师的教学质量以及科研成果的肯定。然而,由于目前高校教师平均主义收入分配方式并没有彻底的打破,薪酬分配的不合理、不规范导致教师的自我价值无法得到充分的体现,间接的否定了教师对学校的可持续性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尽管,最近几年高校的教师工资收入有普遍的提高,但大部分教师仍不太满意,收入水平与自身的期望值仍然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与其他行业或者同水平、同学历的人才相比都存在的较大的差距,缺乏严重的外部竞争力。2、考核方面的原因。考核是对高校教师教学质量以及科研成果等方面做出评价的重要内容,也是激励和鞭策高校教师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基础。目前对高校教师的考核分为年度考核和聘期考核两种。大多数的高校缺乏完整的考核指标,考核制度的缺陷以及薪酬待遇方面的分配不均、体系的不完善,过度的量化考核等等问题都使得考核制度形同虚设,缺乏实际的考核意义。3、科研成果方面的原因。教师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教学质量上还体现在科研成果上。目前高校的考核制度大部分采取年终量化考核制度,使得高校教师为了应付这样的科研指标压力,大多数高校教师把工作绩效评价的权重更多的倾向于科研成果上。而这样的绩效评价往往会误导教师,给教师一个错误的信号以及取向,久而久之导致片面追求科研成果的数量,而忽视了科研成果的质量,科研学术不正之风蔓延,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了学术的健康发展;并且由于这样的科研指标,使得教师对应履行的职责和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优劣等工作指标不够重视、不够全面。
三、完善高校教师激励制度的解决建议
1、制定合理的薪酬机制。合理的薪酬制度能够有效的激励教师,调动教师的创造性、积极性以及主动性。因此,优化高校教师薪酬的分配制度和方式显得尤其重要。高校可以根据本校自身的情况,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做好定位,形成有自身特色的薪酬分配激励制度以此吸引人才和留住人才。例如,同一职称的教师应该根据其不同的工作业绩和科研成果的差异享受不同的待遇以此来拉开教师间的工资差距,这样无形中也会形成竞争,适当的竞争力以及压力能够更好将高校教师的内在潜力激发出来;高校教师的薪酬应该与人才市场的工资定位相适应,适时适当地提高教师的工资以此来提高高校教师的外部竞争力;并且根据教师的绩效考核等综合因素,设置津贴以此满足教师的需求。2、完善教师教学绩效考核机制。高校教师的教学和科研成果以及绩效考评是一个完整的、连续的并且贯穿于始终的一个不断循环发展的动态过程。高校教师的绩效主要应侧重于教学质量和科研成果的考评上。高校应对高校教师的考评制度进行逐步的完善,建立起质性考评和量化考评两者的有机结合,并且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切实可行的考核机制、有效的组织保障和制度保障,建立多种考评途径;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上的考评可以采取“学生评教、专家评价、同行互评、教师自评”等等各种方式综合,通过各种途径提供的信息对教师的绩效做出综合评价,从而对教师的各项工作进行更加合理、有效的调控,做出相应的指导以及制定更为合理的奖惩制度以此提高和鼓励教师的积极性。3、加大科研成果奖励机制。一个一流的、有竞争力和实力的大学,一流的师资以及一流的科研成果无疑是一项重要的评判指标。高校教师的科研成果关系到整个大学的综合竞争力以及未来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设立合理的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完善科研成果的指标,以提高教师科研成果的质量为目标,以此作为激励教师的科研创造力、主动性至关重要。根据科研成果的级别以及质量的差距、发表的论文刊物级别不同,对应的进行不同等级的激励和奖励制度,从而激发教师的内在潜力,促进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
四、小结
高校教师的可持续性发展不仅关系到高校的整个运作以及发展,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因此对于高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文主要从高校教师的可持续发展评价方面入手,针对高校教师可持续发展评价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最后提出解决措施。希望对高校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教师的评价机制提供参考。
作者:包良烨 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党冬丽,陈立鹏.论人本主义理念下高校教师管理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014(18).
[2]佟颖.新时期高校教师队伍建设几点思考[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4(03).
高职院校应通过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科技成果转化来服务于社会经济,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高职学院科研工作由其办学定位及层次所决定,其成果评价不能照搬普通高校的做法。现在一些高职院校无论是在院级课题还是省级立项课题的研究中,应用型的课题大多是以论文的形式结题,有些虽说能做出“样品”或“模型”,但社会是否需要?有无开发应用前景?能否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急需建立一套完善的成果评价体系,不然投入巨额资金的研究课题,最终只能发表几篇档次并不高的论文或只能做出仅能成为教学模具的“成果”,那“产学研”功能就无法实现。因此,迫切需要在高职院校构建教师科研成果评价体系。
1 创新评价体系,形成导向机制
美国教育家斯塔费尔比姆认为:“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开展科研成果评价是为了更好地引导广大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并从中发现问题、找出不足,以不断获得完善和发展。科学合理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对整合高职院校的科研资源、促进科研发展有着巨大的推动力,从而使高职院校整体科研实力得到提升。
建立教师科研成果评价指标体系是科研目标的具体化。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以质量为核心的科研成果评价体系,对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起着积极地推动与导向作用。一方面使全体教师明白质量要求与标准,另一方面通过依据评价指标制定相应的考核标准和激励政策,使教师知道应朝什么方向努力,从而引导教师的科研行为,形成目标导向作用。高职学院应根据自身的办学定位及科研定位,来决定各专业、学科和应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项目的研究,各专业的教师应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对非专业范畴内的非学术性论文不能计算科研业绩,以防止不讲质量的急功近利倾向, 避免制造过多的学术泡沫,节约有限的科研经费。
2 净化学术风气,营造和谐环境
国家科学技术部、教育部等联合下发的《关于改进科学技术评价工作的决定》中指出:“科学技术评价应该有利于营造宽松的创新环境,激励科技工作者勇于从事原始性创新研究。”在高职院校开展科研成果评价,应当看其在本研究领域的实际创新和贡献,而不应简单地看其发表的论文数量;应看其在“产学研”中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不是只看他的文字材料;应看其所在系部科研团队的整体协作能力,而不是看一两个人的“单打独斗”。
客观的科研评价指标是一堆量化了的规章,特别是在学术论文、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奖励、发明专利等等都能建立数学模型来量化,它在约束与规范个体或集体科研工作任务的同时,还能够提供一种无人为因素或较少人为因素干扰的客观标准,为教师的职称评定、科研能手评定、专业带头人等荣誉的评定提供较为客观的依据。量化了的评价指标体系,其考核的核心是质量与实绩,关键是公平竞争,这种公平的考核能保证优秀的年轻教师有机会进入专业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队伍,使广大的青年教师感到有盼头、有劲头、有奔头,有利于引进和留住人才,有利于教师队伍特别是年轻骨干教师的稳定,更有利于那些热爱研究的人员可专心搞科研。
3 合理考核教师,构建激励机制
马克思对动力源泉最精辟的概括:“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的利益有关,每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都有其自身的需要,并且总是在为满足需要而坚持不懈地努力。”华中师大张燮教授指出:“人的工作动力包括三个方面:内在动力、外界压力和目标吸引力。”科研奖励政策的实施主要是依靠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的设立。目前,存在着急功近利、学术浮躁、甚至学术腐败,这些归根到底都是学术奖励制度与科研评价体系存在严重缺陷或弊端所造成。事实上,客观科学的科研评价指标体系,直接影响到教师的科研热情和发明创造潜能的激发,不仅能够吸引人才,更能够稳定人才,能够激发人才潜能高水平的发挥。反之,在科研成果数量大幅提升的同时,会出现科研水平滑坡、科研道德有所沦丧的情况。
高职院校教师承担着教学、科研双重任务,进行科研业绩评价,必须考虑学校定位和教师实际,科学、合理地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使教学工作业绩和科研工作业绩可以相互比较和换算。避免采用同一标准评价所有科研工作的“一刀切”式的方法,达到质量和数量相统一、教学和科研相统一,真实地反映出教师的科研业绩。科研量化考核的结果与教师的职称评聘、岗位津贴、奖励惩处等紧密挂钩,通过量化考核,人人都知道自己的优势和差距,明确今后努力奋斗的方向。通过科研业绩评价,教师的阶段性科研劳动业绩得到认定,同时按照考评结果实施奖惩措施,能激励科技人员更加努力工作。
4 完善管理制度,实现规范管理
教育部社科委委员、山东大学教授曾繁仁指出:“学术评价体系的建立是学术管理工作走向科学化与正规化的标志之一。事实证明,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必将对学者和学术工作产生极大的激励作用,对于学术的发展与创新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高校科研管理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同时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具有较大的灵活性。经过相关调查,目前在高职院校对教师科研成果质量进行评价的管理制度很少见,通过研究探索以质量考核为主体的绩效评价体系,能够使科研管理部门明确学院科研业绩的状态,有利于科技资源的利用率和功能发挥,同时也为科研决策提供依据,使科研管理从粗放型的成果统计管理向规范的科研绩效化管理转变。同时,对从事自然科学与哲学社会科学的成果实行不同的考核办法,使科研业绩考评更符合科学研究的规律。
5 提高社会形象,服务经济建设
湖南省委书记张春贤指出:“支持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把应用研究放到重要位置,主动参与创新项目,加强与企业合作。要创新产学研结合模式,提升产学研结合层次和水平,积极构建网络化产学研结合体系,为企业提供更为有力的系统支持。”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健康发展的成功经验,是今后加强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高职院校应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改革实践,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活动,为企业解决生产第一线常出现的技术问题,这样既锻炼了教师队伍,提高了教师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能更新了教学内容,使教学与生产紧密结合,将课堂搬到了社会。科研课题研究要与行业企业紧密结合起来,将“产学研”的一系列科研成果向公众媒体展示,向社会展现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突出应用型研究和技术开发型研究这个重点,面向生产实践第一线,注重从社会中最热门、最需要的技术、工艺中找项目,使科研来源于地方、服务于地方、受益于地方,成为地方科技创新的助推基地。通过提升高职院校的科研实力,来改变社会、家长、学生、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的看法,最终达到提高高职院校的社会声誉与地位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