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初中历史课程讲解

初中历史课程讲解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初中历史课程讲解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初中历史课程讲解

篇1

随着中学课程改革的全面实行,关于初中历史课程的新课程标准也已全面渗透。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教育部门对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要求,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起到极为重要的指导作用,也是历史课堂教学改革以及发展的原则。初中历史教师只有真正理解新课程标准中相关目标以及要求的含义,才能够将其中的部分内容转化为自身的教学目标,并同教学方式相联系,培养符合当今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

一、关于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理解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其核心任务在于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传授,培养学生对历史学习的能力。而九年义务教育是学生时代的基础教育阶段,因此,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对历史基础教育方针进行全面把握,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加强历史知识以及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其中包括因果关系、古今对比等。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某个历史事件的看法也将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教师在课堂教学期间也应将目前主流的见解向学生进行介绍,从而使得学生的历史知识以及认识历史的能力保持与时代同步。

良好能力的培养离不开高效的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期间,教师应在坚持基本原则以及思想不变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主人翁的意识。使其能够认识到自身是学习的主体,同时应利用身边的便利条件,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中也必不可少,教师既能够借助课外活动引起学生的兴趣,也可借助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二、初中历史课程标准的把握原则

(1)树立正确的思想目标。历史学科包含在人文社会学科之内,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必修课程。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向学生传达积极、向上的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正确的观点对相关历史问题进行分析解答,从而能够使得学生对历史有着清楚的认识。鉴于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树立正确的思想,将精神文明建设同传统文化进行有机结合,并向学生进行传达,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其能够适应当今时代的发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运用合理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全面、深入的思想教育,使其能够对历史知识形成一定程度的感悟。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以正确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进行授课,是新课堂标准的首要要求。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真正挖掘出历史课程的意义。

(2)注重历史基础教育。通过对历史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使得初中学生对社会拥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同时也能够对其进行社会方面的教育。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历史课程是其中的必修课程,可以看出历史课程在教学过程中所拥有的基础性教育的地位。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注重历史课程的性质以及作用,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安排,防止在课堂教学期间出现内容繁多、索然无味、探讨过于深入等问题的出现,保证历史课程教育的基础性特征。其具体分为以下两点:其一,在对历史课堂教学的内容进行安排时,教师应着重选择较为重要的历史事件进行重点讲解,同时应引用目前相关研究工作者的成果,对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知识进行讲解。对于难度相对较大的内容,教师可酌情删除。其二,在初中历史教学期间,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对历史事件的相关内容进行阐述,并对其中的重点进行讲解,对于非重点问题可一带而过。例如,在对历史事件“”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简单交代一下事情发生的背景,对其中的起因、经过、结果进行详述,并对历史教训进行深入总结,使得学生能够从该历史事件中有所收获,警钟长鸣,以史为鉴。课堂教学中引入历史,同时也把当前的生活时事加入进来,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历史的重要意义。

(3)改革历史教学的方式。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摒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研发出符合教学特点的教学方式,从而能够使得历史课堂气氛变得活跃,使得学生的积极性大幅提升。然而教学方式的选择上,并不能完全照搬,而应根据当地的情况、学校的情况以及学生的情况加以修改,从而能够适应当前环境的要求。在新课程标准中,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模式,强调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够主动地对相关历史知识进行学习、探究。例如,在讲到“近代工业的兴起”一课,教学目标主要有:了解洋务派为“自强”“求富”而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初步认识的作用和局限性。教师在课堂中可以采取小组合作方式,收集的有关资料,谈谈对的看法。这样能够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初中历史新课程标准对历史教学有着清楚的要求以及定位。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进行革新,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进行调整,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历史的教学难度。历史教师应对新课程标准进行深入分析,为历史教学的改革与进步做出突出贡献,为人才培养做出突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贲新文.把握课标新变化迎接教学新春天――《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的主要变化及其教学启示[J].中小学教师培训, 2012(9).

篇2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对于如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初中历史教学作为综合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课题,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提高初中生对历史的兴趣,正成为初中教学中十分严峻的内容,也是对初中教学改革的考验。

一、在新课程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问题的提出

随着最近几年我国在教育系统内所进行的改革的逐步深入,素质教育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初中历史教学正是素质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科目,关系着初中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是我国教育改革对培养全面人才的一个要求。目前我国初中历史教学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由于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的初中教育中还存在着对历史教学不重视的问题。由于学校、教师对这一课程的不重视,导致学生对历史课程也缺乏应有的兴趣,很多初中生与家长甚至对历史课程存在很大的抵触心理。从现有的调查报告中可以发现,绝大多数的初中生对历史课程存在抵触情绪,其中最主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初中历史课程枯燥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这就对初中历史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广大的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仅仅要传授相关的历史基础知识,而且应当积极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鼓励学生对课堂中的历史知识进行扩展性的探索。而如何提高初中生对历史的兴趣,如何有效地开展历史课堂的讨论等,都是全新的研究课题,要求我们广大的初中历史教师及其相关的研究人员不断进行探索。

二、新课程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路径

1.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生有自身的特点,特别是初中生所处的年龄阶段,使其对各类新鲜的事物特别好奇,这就要求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教学实践中要关注如何提高初中生对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能力,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模式中的死记硬背等教学模式。要想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改变教学模式,初中历史教师应当逐步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每堂初中历史课之前,可以让学生先收集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一些知识,然后在课堂中进行讲解,因为初中生是带着任务来学习的,所以可以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也能激发其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而通过对这些相应知识点的收集,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其自学能力,由于要在课堂中对已收集的知识点进行讲解,可以培养其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将各类现代化的技术引入课堂

在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要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这无疑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而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由于教学手段单一,无法满足初中生对知识的渴求。随着社会与科技的进步,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与多媒w技术的发展,各类新兴的技术逐步走进了课堂,比如,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可以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相关知识点的讲解,使初中生可以全方位地感受到知识点的内涵,从而增进初中生对知识点的了解,有助于其对知识点的掌握。

3.理论联系实际

在初中历史教学的实践中,初中历史教师要特别注意理论与实践的关联,要逐步培养学生将理论使用到实践中去的能力。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有效整合学校内与学校外的各类历史资源,将各类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使各类资源的功能发挥最大作用,为初中历史教学服务。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开展到一定程度后,教师要积极地开展各类活动,以有效地巩固相关的知识。比如,可以组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将学生带到各类历史古迹或是各类历史教育基地中,使学生对相关历史的认识不再是课堂上空洞的知识点,而是实实在在的感受,从而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增强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还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收集、分析、解决能力。

在新课程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作为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内容,正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开展初中历史教学,如何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与方法,正成为初中教学研究中十分重要的课题。改革初中历史教学的模式与方法,不仅是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同时也是关系初中生综合素质的重大问题。本文就新课程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改革问题提出的背景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并就相关的改革路径进行分析,希望对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1.140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进一步深化和推进,初中历史课程在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和改进。如何改进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问题,提升历史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成为初中历史教学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有效教学作为一种教学理念,对于提升课程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教师应该不断改进自身的历史课程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将有效教学理念引入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之中,切实提升历史课程的教学水平。

有效教学是指课程教学所取得的教学成果,不低于平均水平的一种教学理念,在教学模式上,一方面注重教师的课程设计和讲解,另一方面则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地位。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之下,进行独立的、自主的、探究式学习,进而解决课程教学问题,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实现课程教学效率的最大化。可以说有效教学是一种更加符合时展和学习课程学习需求的教学理念,其在教学模式上,在一定程度上对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补充和改进。

在尊重教学的教学地位的同时,注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的调动和发挥,提升学生的课程教学参与程度和参与水平,使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教学方法更为灵活。这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扩展学生的课程知识储备,同时更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自主探究意识,进而提升学生的学科素养和综合素质。那么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应该如何将有效教学理念和模式引入其中,使其发挥应有的教学作用,提升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呢?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我对这个问题的几点看法。

首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时,应该注重对于良好教学氛围的营造和创设,以这种教学氛围引导和感染和学生,使学生能够真正的融入到历史课程学习氛围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在现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由于受到传统历史课程教学理念和课程教学时间的制约,在对学生进行历史教学时,往往习惯于在课堂时间之内,最大限度的向学生进行历史学科知识的讲解和传授。认为只要使学生掌握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就算是完成了历史课程的教学任务,因此教师的教学精力全部集中在历史知识讲解方面,很少关注或者不曾关注良好教学氛围的创设和营造。导致学生在进行历史课程学习时,长期处于一种压抑、紧张的教学氛围之内,影响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点的接收和消化,使得课程教学低效或者无效。

针对这种教学状况,教师在进行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时,应该充分意识到良好的教学氛围对于课程教学所起到的积极作用。良好的教学氛围可以使学生放下心理上的学习负担和学习包袱,给学生带来一种和谐、愉悦的学习感受,调动学生的课程学习情绪,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能够真正融入教师的教学之中,跟随教师的教学节奏和思路,对课程知识进行更为深入和全面的思考和分析,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率。

在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中,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自由、宽松、和谐、友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在课程教学中一方面能够以一种放松、平和的心境对教师讲解的历史知识进行接收和思考,另一方面还可以有一定的时间和机会,和教师进行历史知识的讨论和学习意见、学习感受的表达。从而加深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感受和学习印象,使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情况,并且根据学生所表达的学习感受和学习意见等,对课程教学的进程和步骤,进行及时的、合理的调整和改进。使教师的历史课程教学和整体教学氛围,更加符合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进而提升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历史课程学习水平,实现初中历史课程的有效教学。

篇4

从初中教育阶段开始学生的学习科目开始增加,包括人文类科目和自然理化类等,学习科目的增加有利于拓宽学生的视野,也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但是总体上来说,初中教育阶段学生的爱国情怀还是很淡薄,仅仅是言语上的爱国。对于历史课程的有效学习,能从思想上增强学生的爱国潜意识,将爱国情怀融入学生心底。

一、我国初中教育阶段历史教学现状

1.教学模式单调

我国的教育模式相对传统,基本上都是以课堂面授的形式进行知识传播,相对来说比较被动。对于历史方面的知识靠教师单方面讲解,学生大脑是难以理解和想象的。另外,历史科目的学习是顺着历史的发展方向进行的,而且发展过程曲折漫长。如果其中一个阶段过程没有理解,在后期历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就会出现历史次序片段混乱,甚至对历史课程失去兴趣。

2.课本教学的局限性

对于初中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主要是以课本内容为主线进行讲解,但是课本的教学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并且和教师的教学能力相关,因为历史课本中的内容主要是由教师从课本中提取出,通过自身的理解进行讲解的。另外,课本中对于历史情节的描述,主要是起教学作用,而且内容都相对简短,例如在初一课本中对武则天盛唐时期的“贞观之治”的描述,多为简要文字性叙述,学生掌握程度较低。

二、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应用

1.多媒体情境教学的含义

顾名思义,多媒体情境教学指的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引入现今各方网络媒体平台,通过课本中有关的影音视频或者相关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相关知识的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方式。多媒体情景教学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能力,优化了单调的课堂教学。

2.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学科的应用

(1)通过课堂集体观看相关视频学习。对于初中历史学科,传统的课堂讲解模式相对枯燥,难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配合讲解与影音视频的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此阶段学生对纯文字类的东西一般思维面较窄,难以理解历史当时的氛围处境,由教师带领学生集体观看相关视频,观看到重点处教师可配合课本内容讲解,使学生深入了解并理解。而且通过影音视频中角色的互动、剧情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加深了学生的印象,也为后期历史发展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2)利用多媒体平台,组织课外角色互动。为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除了课堂教学和影音视频学习外,还可以通过多媒体创设一定的历史环境,让学生扮演相关人物角色,模仿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人物的发展变化,加深学生的理解。例如对于中国门户的首次的打开,是1840年的,对于此节内容的学习,为加深学生理解,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一定的背景音乐,让学生分角色互动,分别扮演道光皇帝、林则徐、英军等,使学生理解当时的历史环境。

(3)教师可根据课本内容制作PPT课件。单纯的文字性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教师在课前可针对课节内容制作PPT课件,通过相关具有代表性的图片,配合文字,结合讲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教学,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

三、多媒体情景教学在初中历史学科中应用的意义

1.减轻了教师的教学压力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情境教学法,大大减少了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现今,对于初中阶段一般每个年级设有多个班,如果是传统的课堂讲授教学,那么不仅增加了教师的教学量,而且教学质量不高。通过多媒体情境教学的引入,使教师合理安排历史课程内容,优化教学,减轻教学量。

2.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初中学生还处于好动、贪玩阶段,对于纯文字类的课本和纯讲解的课堂教学,一般很难提起学习兴趣。整个教学过程相对枯燥,学生没有发挥的空间,因为历史的发展是既定的,不像其他课程可以自由发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情境教学可以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习效率。

3.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

历史学习的意义是使学生明白我国历史的发展坎坷,领略我国的伟大文化,从而将爱国情感注入心底。另外,初中生基本上开始树立基本价值观,这是注入爱国思想的最好时期。通过我国的衰变、发展、战争等一系列过程,使学生更懂得如今的安定生活的不易。从思想上和行动上综合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教育的意义是育人和传授知识,在中学教育阶段学习历史一方面让学生了解我国历史的巨大变化,另一方面在无形之中教会学生:通古今,明历史,辨是非。另外,通过在初中历史中引入多媒体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参考文献:

篇5

诚然,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在我国各个教育阶段中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更是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重视。然而,当前对于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虽然采用了互动教学手段,并向学生提出了各种问题,从表面上来看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非常多,历史课堂氛围也很热闹,但是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效率却没有得到有效提高。针对这一实际问题,为充分发挥互动教学模式的作用,我对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互动性的方法进行了探索,现分析如下。

一、灵活选取互动形式,深化互动内容

教师的备课质量,直接影响着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整体质量,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又非常多样化,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应当根据初中历史的教学内容对互动形式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合理的选择。同时,教师还应当重视师生互动过程中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对于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解《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充分了解与感悟课文中的内容,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设计相应的情境模拟,让学生在情境模拟中扮演课文中“南方黑奴”的角色,然后表述自己在看到《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发表之后的一些想法,这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了关于“美国南北战争”等方面的知识。由此可见,教师在备课阶段的精心设计与安排,能够有效地加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互动目的

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充分认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这是有效开展互动教学的基本前提。因此,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在教学互动中扮演的角色:初中历史教师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而学生是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合作者与参与者。同时,教师还要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保持民主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活跃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氛围,为学生创造、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与建议;处理好学生能力培养与知识讲解之间的关系,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重点,这样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互动中,了解与掌握初中历史教材内容中的重要知识点,正确认知初中教材中的一些问题,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此外,初中教师还应当了解与掌握学生具有的个性特点,实时关注学生在互动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并根据初中历史课堂的实际教学、互动状况,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趣味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掌握学生的特点,培养参与互动的兴趣

大多数初中学生的年龄处于12-16岁之间,他们对于一些问题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与见解。因此,一些初中学生在历史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希望教师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例对历史教材中的知识内容进行教学,而不是单一地对教学内容进行灌输。而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有效地加强互动性,就必须把握初中生的这一特点,通过情境设计、举例说明等方式培养学生参与历史课堂互动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在互动方面的热情,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这一内容的时候,可以把握学生对于祖国的情感,先对台湾省的历史进行简单的介绍,然后向学生提出关于台湾回归大陆的问题,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以及对于祖国统一的认知。在这样的互动中,学生的爱国情感被教师激发了出来,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这样不仅提高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四、完善课堂教学中互动的过程

由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之间的互动形式多样化,因此教师应当完善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互动过程,提升互动效率与质量。例如,在向学生提问时,教师需要重视问题的难易程度,关注每一个学生参与互动活动的积极性以及实际学习的状况,并保证提出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能,以此来促进学生对于问题的理解与知识的掌握。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小组探讨互动的活动中,不仅要合理指导学生,还要对学生互动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进行调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互动教学活动中来,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五、结语

互动教学模式的应用,改变了以往教师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角色,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再处于被动地位,而成为了积极自主的参与者,有效提高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效率与质量。作为历史教师,我们要加强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性,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互动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互动活动中来,以此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08-040-01

在我国现行的课程体制及大纲中,学生第一次真正接触到的历史课程就是初中历史课程。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对于古今中外的历史充满了好奇与不解,在学生的潜意识里,历史总是蒙着一层薄纱令人捉摸不透。初中生学习历史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法:一是课堂上老师对于历史知识的讲解;二是通过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学习;三是课外进行自我学习。要想达到更好的教学目的,使得学生出色地完成初中历史课程,就必须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这门学科的兴趣。历史故事在课堂中的有效、适度运用可以帮助老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听讲的注意力,从而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从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的重大作用、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以及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几方面对历史故事在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研讨和剖析,具有巨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起到的重大作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适当地穿插历史故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教学方法,利用这种形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地开展历史教学活动并收到良好的效果。同时,授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将所学的历史知识改编为趣味历史小故事,使得学生在听讲的过程中集中精力、开发思维、主动学习,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增强对知识的记忆。但是,此种方法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不是所有的历史故事都符合课堂教学的作用,在故事的选择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困难。教师在选择时应使得故事与所学知识具有紧密的联系,具有互相支撑的关系,从而达到让学生在故事中更好地进行学习的目的。

2. 将历史故事教学方法引入初中历史教学课堂中的原则

2.1保证所引用历史故事的真实性

在历史课程教学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历史故事的真实性,教师所选用的历史故事必须符合史实,与史料中所记载的内容高度一致方可在课堂中进行使用。否则会为学生后续的历史知识学习带来负面影响,甚至会影响到学生对于历史学科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历史故事要严格防止杜撰,在不影响基本史实的情况下可以有部分想象与编撰的成分,但要将这些部分对学生做详细说明。

2.2保证所引用历史故事的趣味性

对于调动课堂气氛与提升学生学习效率而言,历史故事的趣味性是极其重要的,教师所选用的历史故事应具备情节富有趣味和一定的新鲜感。与此同时,教师在讲授历史故事时应注意自身肢体语言的运用以及叙述语气,力求通过教师生动的讲授可以让学生获取有用的知识并提升学习兴趣。

2.3保证所引用历史故事的针对性

教师所选用的历史故事必须具有针对性,即与课程内容高度切合。历史故事的主要内容与课程联系紧密,才能起到帮助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历史知识学习的作用,使学生在听讲故事的过程中慢慢进入学习状态,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故,历史故事必须与教学主题一致,才能对学生的史学意识进行良好的培养,才能使得教师在课堂上将历史故事进行准确、有效的运用,才能使教师达到教学目的,使学生达到学习目的。

3. 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3.1用历史故事进行新课的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伊始的效果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历史故事具有多种来源,教师可以从多种典籍中查阅到符合课堂教学要求的趣味历史故事,例如文学作品、史书、诗词、典故等一系列书面记载。在开始正式的课程之前,教师可以通过讲述历史故事让学生迅速进入学习当中,并依照故事中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相应的学习。

3.2 向学生提问有关历史故事的问题作为课堂的开端

在教师进行历史故事的讲述后,应结合故事内容向学生提出相应的问题,学生通过翻阅课本或互相讨论的方式进行回答,最终由教师带领学生进行解答并做相应的讲解,这一方法与用历史故事进行新课的导入有部分相似之处,但仍旧存在差别。后者是教师讲述故事并引入课程主题,而前者则是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课程主题,两者的主体不一。同时,在课程进行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将历史故事与课堂讲授内容进行有机的结合,并使用历史故事作为课程的结尾。

4. 小结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下,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重视程度远远达不到规定的标准,是初中生对于历史课程进行学习的现状,也是提高初中历史教育教学质量所面临的一大难题。在具体的历史课堂中,教师可适当地将历史故事引入课堂,在大纲中所规定的历史知识中穿插趣味历史小故事可以大大的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调节课堂气氛,加强学生对于历史知识地理解和掌握。在历史故事的作用下,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汲取知识,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 金玲.浅谈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灵活运用[J].新课程

导学,2012,19(5):12-13.

[2] 徐侠.历史故事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2,51

篇7

(二)从教学学科的属性角度来看,历史是人文教育方向的一门学科,历史教育主要是提升学生的精神层面,学习历史知识,可以认识自然、社会,甚至可以清楚地认识自我、理解自己,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一个人认识自己的深度加强,他发展自己的潜力就会越大,例如,西方的思想启蒙运动和中国的等。

(三)从个人的发展角度来看,现代社会的发展是和谐持续有序稳定的发展;而现代人要想发展,需要全面的、健康的发展。思想上的解放可以促进人的发展,因为文化可以改变着人类的思维方式。一个人要想得到良好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教育,通过学习历史,借鉴历史,在未来可以更好地发展,少走弯路,这也是一个成功人士不可缺少的因素。

二、初中历史创新教育的对策

(一)进行启发式教学,提高创新的力度。在传统教学中,尤其是历史课,教学基本上是一个固定的模式,就是先由老师讲述历史产生的背景,之后在这个大背景下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或者解答,最后老师讲解一下正确答案,在甚至布置课后作业。这样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思维的锻炼,很容易造成僵化模式。目前,国家大力提倡素质教育,初中历史课程也需要进行改革,任课教师应该灵活的教学,在讲解历史事件时,注重关联事件,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注意引导学生思维,还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融入到历史学习当中来,而不局限于历史课堂。同时在现有知识的基础上不断地思考,开阔自己的视野,对自己不懂的问题更要深入思考,进一步升华自己的思想水平。这样做,一方面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质量可以有效的提高,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二)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现在,大多数学校都普及了多媒体教学,初中历史这学科中有着丰富的史事故事,任课教师在进行历史课程教学时利用多媒体讲解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利用多媒体用图片、视频甚至文字对课文所涉及的典故和故事等资源进行播放,这样可以开阔了学生视野,同时也有利于他们对材料的理解。特别是在一些有争议的问题上,用多媒体从多个角度进行讲解,可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使学生们积极地拓展思维,深入地思考和讨论问题,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在课余时间,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博物馆和烈士陵园进行参观,让学生体会历史、品味历史。

(三)注重创设问题的技巧性。从一个有意义的问题上,找到教学的突破口,使学生融入到讨论与思考的氛围中,特别是一些争议性比较强的历史人物,学生们可以踊跃的发言,实现“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个效果。任课的教师需要巧设问题,取舍有度,既不能讨论面过于狭窄,也不能过于空泛。要按照初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和知识视野来设置问题。另外,设置的问题不能过于陈旧,要与时俱进,与当今社会的现象相结合,使之有着较为广阔的解答空间。

(四)鼓励学生提问,营造民主教学的氛围。历史本身就是一门需要质疑的学科,也是通过不断的质疑才向前发展的,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出不同的意见,要独立自主的对有关问题进行思考,从历史事件找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创新原有的思路,这样才有利于科学的创新。另外,任课老师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学会自主创新,学会质疑。

(五)开放式教学,培养发散思维。在初中历史课程的讲授中,要是教学不仅仅是为了教学,要打破常规的限制,做到由课堂学习而不限于课堂学习,以改革课堂教学为契机,注重学生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为素质教育才是教学的最终目标。在教学中学生们学好基础知识,为自己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在进行初中历史课程教学的同时,应该积极地推广开放性教学活动,学习不仅限于课堂时间,尤其对于历史博物馆及其历史志的认识应该突破图片的描绘和文字的叙述,从现象走进历史本质,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当中。

篇8

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要求初中历史要求要注意发挥初中生的学习自主性,以学生为中心,以小组合作方式进行教学,拓宽学生学习的自由度,以便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有效的参与到初中历史教学中。

一、初中历史教学中合作性教学的现状分析

合作性教学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在各个学科中被普遍应用,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为了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通过开展合作性教学提高初中生的学习兴趣。合作性学习是初中生以团队的方式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初中生的群体意识和合作意识。实践教学证明,合作性学习可以提高初中的反应速度,培养他们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为此,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一定要把握合作性学习的度,以不断提高合作性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随着新课标的出台,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为此,初中历史教师需要立足于新课改的教学目标,依据初中生的学习需要,不断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育质量。我国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主要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初中历史课堂主要以教师讲授为主,以讲授基本的历史理论为教学主要内容;学生在课堂上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主要学习任务便是死记硬背各种历史知识,对历史事件的理解也只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这种教学模式一方面忽视了初中生的心理需求,降低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被动的知识积累,不利于提高初中生的课堂学习效率。

二、新课改背景下合作性教学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1.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学生历史学习效率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教学素材,鼓励学生分组讨论或者辩论,通过多种方式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效率,开阔学生思维。比如,教师在进行“中国古明”这节课时,可以给每个小组都布置课外作业,并要求他们通过分工合作的方式,寻求各种途径搜集与古明有关的素材,并在课堂上与其他小组学生进行交流。让学生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集体意识。这样通过合作性教学,不仅培养了初中生的合作意识、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而且加深了他们对所学历史内容的理解,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2.注重合作性教学,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

初中历史教师可以改变通过合作性教学,激发培养初中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初中生的自学能力。在合作性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不断提高初中生的历史学习质量。其一,为了吸引初中生积极参与到合作性学习中,在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尤其应该注意转变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比如,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视频、音频,在课堂上营造与课堂内容相关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情感上引起共鸣。其二,初中历史教师在将学生按照4―5人一组的方式进行分组,注意成员之间在学习成绩方面的差异性,以便让他们在理论学习和实践练习的过程中,相互交流,相互学习,通过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一方面可以加强理论教学,帮助初中生进一步理解和记忆历史文化知识,另一方面促进了学生自我学习能力的提高,更加注重同学之间的合作,集体意识随之增强,提高了初中生的综合素质。比如,对于“两极格局的形成与瓦解”这节课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在讲解结束之后,让学生分组针对“两极格局瓦解的利多还是弊多?”这一问题进行分组辩论,让不同的组选择是肯定的态度还是否定的态度,然后一分为二在课堂上进行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让学生们集合整个小组成员的意见,以便让学生都积极参与到辩论中去,让学生在积极的参与中感受到学习的成功感,并在潜移默化中掌握必要的历史知识。

3.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合作性教学的氛围

初中历史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历史教育理念,坚持学生在历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为合作性教学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现阶段新课标改革的核心理念在于坚持“以人为本”。为此,初中历史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努力贯彻个性化、人性化的历史教学理念,重视初中生的学习心理特点,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加强与同学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促进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以及教学过程中的失误,并及时加以纠正和调整,以实现教学相长的教学目标。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合作性教学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深受教师和学生喜爱,为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初中历史教师应该将合作性教学融入课堂教学中,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5)05-0034-02

1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应用的必要性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一般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据课本的安排设计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利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照本宣科,讲解历史知识,偶尔提问学生,拓展教学内容,达不到新课标中强调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增长。只注重课本中具体知识点的讲授,就事论事分析历史问题,缺少师生间、生生间的情感交流,不符合“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理念。初中历史课堂上,大多数的学生都将记忆教师灌输的知识、做好课堂笔记视为基本任务,常常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无法主动融入知识的探究中,逐渐对历史学习失去兴趣。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适当添加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在历史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思考,增长自身的历史文化素养。

随着我国科技力量的逐渐增强,信息技术已经渗入生活的各个角落,在学校教董涛育的过程中引入多媒体技术已经成为时展的必然趋势。借助PPT、Flash等多媒体课件,使更多的课外资源与课堂重点、难点通过画面展示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相应的历史情景中充分发挥想象力,巩固知识架构,真正掌握历史课堂中所要求的知识理解,实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2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上的运用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教学中的知识资源日益丰富、便捷,充分利用各种与历史学习有关的教学辅助技术,通过制作相关的历史课件,借助多媒体技术,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在初中历史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将历史学习资源中所涉及的文字、图片、视频、声音等信息有机整合,为历史课堂增添了生机活力。

首先,教师利用互联网收集与讲授内容相关的信息资源,拓展教学内容,延伸学习深度,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课堂重点。

其次,利用图示法直观地将历史知识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通过查看历史事件间的联系,借助场景理解,理清历史进程,克服历史中时间的记忆困难。

再次,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所设计的教学课件,在边讲解、边演示、边练习的过程中,实现讲课与训练的同步融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强化重难点的记忆。

最后,由于多媒体技术具有快速显示与大容量储存的功能,可以有效地对知识点进行一定的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建立科学的知识架构。

3 多媒体在中学历史课堂上的应用体现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应用多媒体,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传统的教学情境大都以教师描述或者学生想象进行营造,极易引发学生思维分散,使得教学达不到预计的效果。应用多媒体教学,利用画面的直观展示、音视频的视听冲击,为学生营造形象生动的学习情境,拉近学生与历史知识间的距离。无论是历史图片,还是文献资料,都使学生更加真实地接触历史,发现历史中的潜在价值,借助场景联想,强化知识记忆。在多媒体教学环境中,学生所接触的教学信息都来自于丰富的画面展示,对于中学生而言,极易产生好奇心理,被强烈的画面感吸引,逐渐转变为认知兴趣,激发出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之中。

如在“三国鼎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音频播放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吸引学生的注意,引领学生进入战乱纷飞的三国时代。利用PPT展示地图上三国的分布,加深学生对于“魏蜀吴”的记忆,在史诗与《三国演义》片段的比较中,使学生充分理解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著名战役的历史作用。借助多媒体技术,化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为主动,通过设问、小组讨论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多媒体营造的和谐氛围中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提升自身对于历史知识的理解能力。

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快速突破重难点 “历史课程是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对于教学目标不能保证全部完成,对教材中的重难点更是缺乏充分的理解,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影响历史教学的进度。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破教学重难点是目前历史课堂的首要任务。为了实现最大化的教学效益,教师应善于利用多媒体的视听优势,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将教材中枯燥的文字转换为形象生动的图像,降低其抽象的表达,发现历史知识中的别样魅力。

七年级所接触的历史事件大都为古代史,年代比较久远,同时学生的思维意识还没有健全,对于重难点知识的掌握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学生面前直观呈现教学内容,快速突破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全面理解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如在“大一统的汉朝”的教学中,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比较汉武帝与秦始皇的功劳,通过小组讨论,实现点对点间的对比,在综合考虑政治、教育、文化、经济、军事各方面发展的基础上,理解不同历史局面的社会进步。

扩大课堂信息容量,实现教学目标 多媒体课件可以将课堂讲授的知识无限期储存,使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可以随时找到,及时准确进行知识巩固。不仅如此,多媒体还可以扩大课堂的信息容量,实现教学目标。一般地,在初中历史教材中,无论是插图还是历史简介都基本没有改变,长此以往,容易形成审美疲劳,学生产生困乏心理,逃避知识积累。只有富有新意的教学过程,才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愿意并且主动投入知识的探究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利用互联网的信息共享性,教师可以选择更多的课外资源,通过在网络上搜索关键词,就可以找到很多与之相关的资料,使学生更为广泛地接触到历史的相关知识,拓展学生的学习层面,提高课堂效率。如在“贞观之治”的学习中,在介绍唐太宗所实施的具体措施中,教师可以多搜集当时的社会调查,从不同层面反映唐太宗所取得的丰功伟绩,或者播放相关的视频资料,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充分展现其政治清明的历史局面。

4 结语

总之,在初中历史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使学生在视听体验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思考人生,从历史中汲取智慧,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李娟.多媒体情境教学在初中历史学科中的应用[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10.

篇10

随着新初中历史课程的改革,一些教学的理念和一些教学的方式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更新和改变,这就需要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积极提倡多元化的课堂教学。传统的初中历史课堂,教师都只是按照教科书上的内容照本宣科地读给初中生听,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枯燥而乏味,更使得初中生对历史这门学科缺乏学习的兴趣。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改变教学模式,把创新的教学方式投入到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积极组织多种不同形式的课堂教学活动,这就能有效地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效果。

对于如何提高初中生的历史教育,如何创新地教育初中历史,这成为了每一位初中历史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和必须解决的问题。

一、与古诗、古文联系起来

因为传统的初中历史教学方式仅仅只是照读教科书上的历史内容,使初中生对此感到厌倦,所以教师应把语文教科书上的古诗、古文与初中历史课本上的内容相结合。这样,初中生就不仅能从教科书上对历史的表述来了解历史,还能从古代文学方面认识历史。又因历史课程和语文课程有着一定的相关联系,所以把一些语文课程的教学方式融入到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之中,这不仅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还能提高初中生对初中历史学习的兴趣。

在讲授“”这一课时,教师不仅要把发生的时期、结束的时间和对我国的影响教给初中生,还要同和相应的诗句来讲解,这就能是初中生在学习初中历史理论知识的同时,开拓自己的课余知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是杜甫的《春望》中的其中两句,不仅表达了战争的残酷,还表达了当时人们对家乡的思念。通过结合历史课程内容和语文课程内容,能让初中生更好地理解当时社会的环境,人们的生活,也能加深初中生对历史课程内容和语文课程内容的印象。教师还可以把历史教学与古代文学音乐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教授初中历史课程。诗词被创做成一首耳熟能详的音乐,当在初中历史课堂中播放出来时,就能让学生亲身感受到古典的美妙之处。

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初中生的自学能力是养成良好初中历史学习的基础。因为初中生可以先通过自学的方式对教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然后才能在课堂中解决自学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这样就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与速度。然而自学的关键在于对教科书上内容的了解与认识,即能否从阅读教材上的历史内容来获取到相应的知识。但由于许多初中生刚经过由小学到初中的转变,他们都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所以教师应从阅读课本上的历史内容开始教育初中生。初中历史教师应先让初中生大声朗读教科书上的历史内容,并让初中生先自我探讨课本上的历史信息,教师再从旁引导初中生对初中历史的认识和理解。而且在培养初中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教师应让初中生带着对历史内容所产生的疑问去思考,并给适当的时间让初中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抽选小组去回答所讨论的问题和解答,最后教师应对应所回答的每个问题给出正确的答案。

只有通过初中历史教师的一步一步引导,培养初中生对初中历史的自我学习能力,进而培养初中生对初中历史这一学科产生兴趣。当每一位初中生都能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在课前先预习,课上认真听讲,课后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这样做,就能有效地提高初中生在初中历史课堂的课堂学习质量,也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丰富学生的初中历史

如今的科技发展十分迅速,而多媒体也逐渐普及在各大校园内,所以教师应该多利用这些教学资源来更好地教育初中生初中历史。新课程的初中历史教材中有许多色彩鲜艳的图片,并在每张图片之下都表示出明确的解释,使教科书图文并茂,形象生动。而教师应该在授课之前进行充分地多媒体备课,使多媒体教学与图文并茂的初中历史教材相结合,这无疑给初中生带来了耳目一新的学习享受,也能更好地抓住初中生的课堂注意力。初中历史教师应运用PPT软件来制作多姿多彩的初中历史教学课件,通过网络搜索出所教初中历史课程相关的内容等,这不仅能使初中历史教学课堂更加生动形象,也能拓宽初中生对初中历史的认识。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可以丰富并优化课堂教学手段,调动初中生对学习的兴趣,促使初中生发挥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从而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效果。

又因新课程的初中教科书有了新的改进,每一个单元都配备了许多有价值、艺术性高的图片,在历史内容的排版上也有了相应的变动,使排版更加规律确不会显得刻板,图文紧密联系,就更能突出初中历史的审美方式。而且在初中历史教材上的图片具备了相应的观赏性,与课本的教学内容相得益彰,精美的图片可以在无形中拉近了初中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也能拉近历史与现代之间存在的距离,能更好地营造良好的初中历史学习环境,让初中生处在这种环境中能更好地学习初中历史。有了这些图片与文字的结合,使初中生在阅读课文内容的同时,还能欣赏到相应的古典艺术,初中历史教科书通过这种排版、这种布置、这种搭配,就能更好地使初中学对初中历史产生兴趣,还能提高初中历史教师的教学效果,并让初中历史教师能更容易地与多媒体教学系统相结合,开创出适合当今时代的创新初中历史教学模式。

总而言之,初中历史教师不应继续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要重视初中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和各种意识的形成,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只用通过创新的课堂教学活动、创新的课程探究,才能使初中生形成良好的历史学习思维和学习能力,这不仅能使初中生终身受益,还能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师可以利用不同的教学途径对初中生实施素质教育,在关注初中生对初中历史的学习之余,还要关注初中生的内心想法,并帮助初中生解决学习中、生活中的相关问题,使初中生能在良好的学习环境中学习到初中历史的趣味所在。

参考文献:

\[1\]冯荣军.新课程下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探讨\[J\].现代阅读,2012,(4).

篇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2―0092―01

在新课改的深入推动下初中历史教学呈现出新的发展局面,无论是教学方法、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均发生了变革,但是从实际角度出发,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仍然存在非常多的问题,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阻碍学生的学生热情。针对这种现象,需以新课改的发展要求作为参照,将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以此推动初中历史创新发展与可持续进步。

一、现阶段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

1. 课前问题。众所周知,课前准备工作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如果课前准备工作不够彻底,则会导致初中历史课堂教育效果不佳。首先,很多初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依赖教学参考书籍以及多媒体资料,导致知识点呈现死板现象,教师自己也失去个性,形成照本宣科的不良局面,以致于学生学习历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有所丧失,从而影响教学质量。这种情况下学生与教师缺乏沟通与交流,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打压;其次,初中历史教学内容缺少内涵,很多初中历史教师仅仅为学生讲解表象内容,将诸多知识点进行重复讲解,比如在学习一节课的时候主要讲解的内容便是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改革内容、改革意义等,并且绝大多数历史教师会叮嘱学生进行背诵记忆,导致历史课堂死气沉沉。

2. 课堂问题。第一,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发挥,甚至部分“不好好学”的学生会在课堂上做其他科目的试题或者睡觉,导致学生听懂的知识比较少。另外,教师讲课讲得大汗淋漓,成为课堂的主角,导致学生呈现出被动学习的局面,从而不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第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主动性难以得到发挥,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对于部分难懂的知识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很少提问具有思考性的问题,甚至部分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随口一说,这种教学形式不仅会导致教师形成疲倦状态,并且也无法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3. 课后问题。第一,部分历史教师课下预留的作业比较少,甚至很多历史教师安排学生当堂完成作业,未当堂完成作业的学生在回家之后缺乏对该课程的重视,作业完成情况不尽人意;第二,众所周知,历史知识的学习是长期积累而成的,初中历史的学习效果并非仅仅依靠简单的练习题便可以提高,也不是在课堂上随便听听便可以掌握的,所以课后学习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第三,历史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与交流,导致部分学生对历史学习存在偏见,这对整个历史课堂学习有所影响。

二、对策

篇12

历史是一门基础的人文类学科,其拥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于提升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非常巨大的作用。但是由于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初中历史教师将原本有趣的历史课程讲得呆板无趣,根本调动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让课堂氛围变得死气沉沉。因此,在新课程下如何让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生气勃勃且充满活力,是每个初中历史教师应该重点思考的问题。

一、深挖教材内容,让课堂氛围和谐轻松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教材有了较大的改版,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注重趣味性和实践性。新教材中,加入了很多具有相关历史背景的小故事和讨论话题,同时也有很多与课程内容紧密相关的历史图片。对于好奇心和探究心较强的初中生而言,这些都是极其丰富的教学素材。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些教学素材,让课堂教学变得兴趣盎然。例如,教师在进行《秦始皇》这一章节内容教学的时候,可以首先让学生对秦始皇的肖像图片进行仔细观察,让学生穿越千年的历史感受其不凡的气度,并对其心狠手辣的一面加以了解。这些对于后续课程的教学能够起到点睛之笔的作用,让学生带着好奇心进行学习,课堂气氛自然能够变得活跃。而在进行历史战争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地理方面的内容让学生自行观看战争地形图,并在自己心中形成一个清晰的知识脉络,让学生的知识构建变得完整,避免学习过程中的东拼西凑。

二、巧用各种信息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历史的难度要比之前提升了不少,有很多需要经过缜密思考才能得出的知识建构极其容易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畏难情绪。因此,要想让课堂教学变得有活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当地使用多媒体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多媒体教学能将原本零散杂乱的历史知识进行一个统一的构建,让学生在一个完备的知识体系中将零散的知识点进行串联,提升课堂教学的活力。同时,多媒体教学能将一些晦涩难懂的知识通过丰富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些历史知识通过多媒体的加工制作变得有血有肉,学生学习起来也变得更加简单容易。此外,多媒体教学方式还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手脑并用,课堂气氛自然会变得非常活跃。例如,教师在进行“九一八”这个历史事件的讲解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地区的残酷掠夺,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不幸惨死的幼童,这些惨烈的图片让学生深感同受,进而形成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原本定格在书本上的内容仿佛也一下子变得鲜活起来,学生对于知识掌握的程度自然也提升了很多。

三、授课过程中注意语言的表达方式,提升课堂的活力

一堂成功的历史课教学是需要方方面面进行支持的。同样,要想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活力,也需要很多值得注意的细节。其中,教师的语言表达方式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细节内容。教师的语言看似作用不大,其实根据笔者的调查,很多学生对于教师的教学语言非常在意,扎实、幽默且具有专业性的语言表达是一个成功教师的必要条件。

由于初中很多学生对于历史这门学科不是很重视,因此对于其投入的精力就很少。要想扭转这一局面,教师应该注意授课的语言技巧,在准确专业表达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加入更多诙谐和幽默的成分。因为这些内容的加入能让学生紧张心绪得以放松,同时让学生觉得教师是可以亲近的,历史课堂教学是有趣且生动的。很显然,这些都是活力课堂的必备要素。

此外,教师在教学中还应该注意在语言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让学生觉得历史是有温度的,可以触摸的。在激昂处,教师可以用语言表达情绪中的愤慨之情;在悲伤处,教师可以用语言表达情绪中的失落之意。这些语言技巧的掌握让学生觉得历史学习就是一种享受,跟着教师生动的语言,学生的情绪和感情被全面激发出来,课堂环境自然变得非常活跃。同时,教师丰富生动的语言形式还能让学生重燃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而不再将历史学习作为一种负担,而是将历史学习作为一种享受。

初中历史课程的教学是一个需要历史教师不断探求摸索才能达到教学效果的过程。要想提升历史教学的课堂活力,教师必须采取一些不一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让课堂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也具有活力的历史课堂也才能降低知识难度,构建历史体系,让学生之间增强合作学习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师生之间的感情,进而达到历史教学的相应目的。

篇13

1.历史教学模式较为陈旧。

虽然我国已经大力推行新课程的改革,但是大多数初中历史教学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不仅教学模式单一,而且历史课堂教学大多采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历史知识进行高强度记忆,或者是照本宣科要求学生直接在课本中划出重点内容,以此来达到考试过关的目的。譬如在这一历史知识教授中,绝大部分教师仅把的过程大致宣讲一遍,然后就重点讲解该事件中考试的知识重点,致使学生对仅仅只有个简单认识,不能深入地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对近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这往往使得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浇灭学生学习历史的热情,影响了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并且制约了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2.初中历史教学缺少良性的课堂互动。

教师与学生作为教学活动中的重要元素,应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营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然而,在当前我国大部分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仍缺少有效的沟通与互动,上课时只有教师在讲课,学生并没有主动参与到教师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为了赶教学进度,忽视了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这些都极大程度地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

3.历史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脱节。

历史并非单纯的对过去所发生事情的一种记录,更是让人们通过对历史的研究达到引以为鉴的目的。然而,当前我国的初中历史教学与实际生活是想脱离的,大部分学生不理解研究历史知识的真正意义,不明白所学到的历史知识有何作用,除了应付考试外,根本没有学习的动力,所以导致大部分初中学生缺乏最基础的历史知识与社会常识。

二、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对策

1.加强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要培养出符合我国的现代化事业建设需求的人才,因而,陈旧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是桎梏新时期初中历史教育对我国人才的培养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必须要积极对历史课堂教学予以变革,通过创新的课堂教学模式,从根本上提升初中历史教学的质量。譬如,教师在某一历史知识教授过程中改变传统的“一言堂”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组,鼓励学生就这一知识予以内部探讨,然后回答教师对该知识点的提问,从而使得学生可以对历史知识的学习更为深刻。其次,教师也可以采取历史角色扮演的课堂教学模式。当教师教授完某一历史知识时,鼓励学生扮演该历史事件的角色,在课堂上再次演绎,不仅使得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氛围变得更为活跃,同时也可以使得学生在有趣的历史角色表演中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

2.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合理地创设课堂问题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历史教师在设置课堂问题时要合理把握问题的难易程度,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及理解接受能力相结合,适当提出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积极引导学生对该问题所涉及的历史知识进行探究,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教师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宽问题的深度与广度,充分发散学生的开放性思维,从而实现教学模式的转变。以“”为例,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指出参与此次变法中的主要人物,此后让学生对的结果进行探讨,为什么此次变法如此快就惨遭失败?引导学生对课文内容进行研究与探讨,此时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都被激发起来了,教师要善于把握时机,适时地对学生进行点拨指导,让学生共同地探讨此次失败的根本原因。通过教师提出问题,学生研究并解决问题的过程,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