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医疗器材市场研究

医疗器材市场研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5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医疗器材市场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医疗器材市场研究

篇1

二、进出口公司:

自营和各类商品和技术的进出,但国家限定公司经营或禁止进出口的商品和技术除外。

三、科 技 类:

计算机技术咨询服务、网络科技、网络技术、通讯工程、网络工程、电子计算机与电子技术信息、生物与医药、化工新材料、光机电一体化、航天海洋与现代运输装备、能源与环保、民用核能技术、传统产业中的高科技运用。

四、商贸销售类:

日用百货、针纺织品、服装鞋帽、服装服饰、装饰品、工艺礼品玉器、玩具、花木、保健用品、文体用品、电脑软硬件及配件、包装材料、办公用品、文化办公用品、纸制品、纸张、化妆品、家具、木材、装潢材料、建筑材料、化工原料及产品、印刷机械、卫生洁具、陶瓷制品、皮革制品、橡塑制品、汽摩配件、压缩机及配件、制冷设备、轴承、管道配件、阀门、金属材料、电线电缆、电动工具、机电设备、仪器仪表、健身器材、照相器材、电讯器材、通讯器材、音响器材、音响设备、电子产品、五金交电、医疗器械、珠宝首饰、汽车等。化工产品 ( 除危险品 ) 、粮油制品、水产品、调味品、干鲜果品、保健食品、酒 ( 零售 ) 、油 ( 零售 ) 、包装食品、针纺织品、日用百货、橡胶制品、塑料制品、玻璃仪器、玻璃制品净化产品、环保材料、环保设备、椰子油、棕榈油、电气设备、包装材料音响设备、阀门管道设备化妆品、厨房设备、纺机配件、标准件、汽配专用轴承及紧固件、工矿机电、陶瓷洁具、瓷制品、瓷砖、防水堵漏材料、彩钢板、铝型材料、灯具,珠宝玉器、自动门、石材、鲜花、船舶配件、船舶用品、水泵阀门、压缩机及配件、印刷机械、汽车保洁用品、电梯配件、床上用品、水性涂料、电力热器、强磁化器、电子系统设备、工艺美术品 ( 除金 ) 、泠排水产品、气球、餐厅设备羊毛衫、速冻食品、墙壁开关、绘图仪器件、电子原器件、酒店配套用品、工程机械配件设备、棉纺织品、酒店宾馆用品、皮革制品、玩具、服装鞋帽、钟表眼镜及配件、花木盆景、纸制品、文教办公用品、照相器材、体育用品、家具、五金交电、建筑五金、水暖器材、冷设备、家用电器、食品添加剂、电脑及配件、钛白粉、铜金粉、闪光片、胶浆、工艺品 ( 除金银 ) 、金属材料 ( 除专控 ) 、普通机械、汽摩配件、电子产品、通信设备 ( 除专控 ) 、电讯器材 ( 除专控 ) 、机械模具、通用零部件、木材、钢材、建筑材料、电光源产品、照明设备、木制品、不锈钢制品、矿产品 ( 除专控 ) 、仪器仪表、计量衡器具、成品饮料、扫描设备、电线电缆、健身运动器材、花卉、轴承及配件、医疗器材 ( 需经营许可证 ) 、庞物用品、 IP 卡、空白智能卡等。

五、食 品 类:

粮油制品、速冻小包装食品、奶制品、土特产、南北货、糖果糕点、饮料、日用香料、调味剂、保健食品、罐头食品、米面制品、植物油、茶叶、水产品、农副产品、食品添加剂。

篇2

罚单一出,引发的“回声”并不是来自涉案企业,它们不仅以“静默”的姿态集体接受了这一罚单,还快速出台了整改措施,相反,国内民众的疑问则纷至沓来:外资车企为何在这一时段频遭反垄断调查?下一个被调查的会是谁?这是否宣告着外企“超国民待遇”时代的结束?

6年成绩单

2008年8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简称“《反垄断法》”)开始施行。在市场经济国家,《反垄断法》有着“经济宪法”、“经济基本法”或“自由企业的大”的美誉,足见其在市场经济法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作为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规范市场行为的重要法律,目前世界上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制定了反垄断法,美国走在前列。1890年,美国就通过了《谢尔曼法》,用以来管治破坏竞争的企业,正是这部法律奠定了美国反垄断法的基础和准则。

相较于美国长达120多年的反垄断法历史,我国的反垄断法起步非常晚。1994年,我国《反垄断法》开始起草;2007年8月30日,该法在我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届第二十九次会议上通过;2008年8月1日,开始施行。从起草算起,不过20年时间。从《反垄断法》真正实施开始算,也才6年,但这6年却走过了一段曲折的路。

“在国外,反垄断法是一部深入人心的法律,即便是在饭桌上,凡说到价格联盟,企业都避之不及。”我国商务部反垄断局局长尚明曾经感慨说。但反垄断法在我国实施起来,则有一定难度。因为我国还不是一个完全的市场经济国家,而反垄断法是一部市场经济的“宪法”,移植之后既需要一个适应的阶段,也会遇到一些融合的问题。

如果翻看这6年来《反垄断法》实施的成绩单,不难发现,前几年执法部门鲜有动作,而近两年则开始频频出手,这也许意味着其在度过了初期的适应阶段后,开始发挥应有的效应。

2013年之前,也就是在《反垄断法》实施之后4年多的时间里,相关执法部门只开出了一张罚单,也是我国首张反垄断罚单,时间是2011年11月14日。作为当时我国仅有的两家正常生产抗高血压药物复方利血平的主要原料药盐酸异丙嗪的企业,山东潍坊顺通医药有限公司和潍坊市华新医药贸易有限公司分别与两家盐酸异丙嗪生产企业签订了《产品销售协议书》,垄断了盐酸异丙嗪在国内的销售,致使其价格从178元/公斤被哄抬~2600元,公斤,并导致相关制药企业停产。因为触犯了《反垄断法》的规定,国家发改委对山东顺通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687.7万元,对山东华新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15.26万元。

201 3年被称为我国的反垄断元年,因为正是从这一年开始,反垄断案例集中爆发。2013年1月4日,韩国三星、LG、以及我国台湾地区的奇美、友达、中华映管和瀚宇彩晶等六家大型液晶面板生产企业因操纵市场价格,被罚3.53亿元;1月22日,茅台和五粮液因价格垄断分别被罚2.47亿元和2.02亿元;8月7日,美赞臣、合生元、多美滋、雅培、恒天然、美素佳儿等六家乳粉企业因价格垄断,被罚6.6873亿元;8月12日,上海黄金饰品行业协会和老凤祥、豫园商城等5家金店也因垄断价格,总计被罚1009.37万元;9月29日,海南省和云南省的39家旅游业相关单位因为缔结业内价格同盟,被罚1800多万元。

进入2014年,执法部门丝毫没有手软。5月29日,依视路、尼康、博士伦等7家眼镜商因价格垄断被罚1900多万元。而就在发改委向12家日系企业零部件供应商开出史上最大罚单之前的一周,发改委就已经给宝马在我国的4家经销商贴出了162.67万元的罚单,理由是统一收取PDI检测费(即新车检测费)构成价格垄断。据悉,奥迪和奔驰也不会幸免,而且奥迪可能因此将面临高达2亿元的处罚。

12.35亿元只是到目前为止的最大罚单,也许不久,发改委就会开出更大的罚单。这12家日系企业之后,谁会是下一个,似乎更为人所关注。在公众纷纷呼吁要彻查的水电、石油、天然气、银行、房地产等领域,许多人已经在翘首以盼。

反垄断的中国特色

什么是反垄断?反垄断是针对垄断而言的,它禁止垄断和贸易限制,是“当一个公司的营销呈现垄断或有垄断趋势的时候,国家政府或国际组织的一种干预手段。”

要反垄断,首先要有判断垄断的依据和标准。我国《反垄断法》规定的垄断行为包括三种:一是,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二是,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三是,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

《反垄断法》针对的是垄断行为,而不是垄断地位,并不是为了反垄断而反垄断。虽然一家公司所占有的市场份额的大小和它的高定价,通常被认为是判断企业是否具有垄断地位的直接经济依据,但因为技术先进、管理效率高和产品质量好等原因使得企业扩大规模,形成了垄断地位,却并不触犯大多数反垄断法。

60多年前,美国最高法院汉德法官在的美国铝公司案例中所说的一段话,也可以对如何判定垄断提供一种依据:“在市场中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再试图取得垄断地位,那么就是非法的。因为并没有外力迫使其在竞争对手出现前不断地扩大规模,而坚称自己从不排斥竞争,但其坐拥人力资源,总是用新方法限制竞争对手,我们想不出来有什么比这个还更能排斥竞争对手。垄断结构本身对市场潜在竞争者的排斥,也就成了判断垄断的重要的因素之一。”

此次,发改委处罚的12家日系企业,就是因为它们在长达十余年的时间里,多次达成并实施价格垄断协议,从而触犯了《反垄断法》。这种同行之间构成价格联盟,从而共同控制相应产品或服务的价格的垄断行为,属于“横向垄断”。

还有一种垄断行为,叫“纵向垄断”,指的是在上下游、不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与交易相对人之间达成排除、限制竞争的协议的行为。我国首例纵向垄断案发生在2013年8月1日,强生(上海)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和强生(中国)医疗器材有限公司因为违反限制最低转售价格协议和停止缝线产品供货等一系列行为,构成垄断,被判赔偿北京锐邦涌和科贸有限公司经济损失53万元。

事实上,《反垄断法》实施6年来,人们对执法部门交付的“成绩单”并不满意,特别是在与人们生活休戚相关的石油、水电等领域。这一方面与我国市场机制本身就不完善,很多领域竞争不充分,在被政府过多干涉的领域,反垄断法难以有效实施有关。另一方面则在于我国反垄断法实施较晚,在法律相关内容和执法机构设置上不够完善。

据悉,早在2011年4月,发改委就对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互联网专线接入价格进行了反垄断调查,并证实两者都存在明显的市场垄断行为。结果是,两家企业只进行了整改和降价,发改委并没有为此开出罚单。虽然个中原因外界不得而知,但相关执法机构所存在的执法透明度不高、执法力量薄弱、执法经验欠缺等问题,一直被人们所诟病。

众所周知,对于反垄断调查,最难的是获取证据,特别是从“同盟者”内部。所以,为了更好地推进《反垄断法》的实施,展开反垄断调查,我国《反垄断法》也设置了相关“宽恕”条款:“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对该经营者的处罚。”比如,在这次“史上最大罚单”中,日立是汽车零部件价格垄断案中,第一家主动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被免除处罚:不二越是轴承价格垄断案中,第一家主动报告达成垄断协议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也因此被免除处罚。

在执法机构的设置上,我国更有着鲜明的中国特色。美国因为历史原因有两个反垄断执法机构,其他国家和地区都只有一个反垄断执法机构,或者是一个主要的机构来承担反垄断执法工作,但在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则有三家,外界戏言“三龙治水”。而且美国和欧洲国家动辄都有近千人的专业执法队伍,我国执法人员的队伍则根本无法与之相提并论。

“三龙”分别指的是工商总局、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工商总局负责查处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国家发改委负责查处价格垄断,商务部负责经营者集中审查。

三家机构虽然各司其责,但业务上难免存在交叉点。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反垄断法修改审查专家小组成员时建中就说,“(我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职能划分不是非常严格,在调查价格垄断行为中可能会发现非价格垄断行为,同样,在调查非价格垄断行为并不排除会发现与价格垄断有关的行为,如果一个案子派生成两个,那么这既对执法成本是一种浪费,对于企业来说还要配合两家机构,成本也会太高。”所以,建立一个独立的、统一的反垄断执法机构也是大势所趋。

还是一部“年轻”的法律

有人说,中国当前阶段的反垄断调查主要是向外企“开火”,但事实显然不是这样。从近两年反垄断处罚的对象来看,国内外企业都有,而且国内企业所受的处罚力度并不小于外企。

“所有的企业都在一个大池子里,都要遵守同样的市场规则。”在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看来,“实施反垄断并不意味着我们挤压外资在华的发展空间,但像以前那样给予外企‘超国民待遇’的情况的确需要扭转了。”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上世纪90年代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以来,为了吸引外资,地方政府在税收政策、土地价格等方面提供了诸多有别于国内企业的优惠政策,使其享受着“超国民待遇”。比如税收“三免两减半”(企业创办前三年所得税全免,后两年减半)、免除土地使用费等等优惠政策,在各地层出不穷。外资一方面助推了中国经济的飞速增长,但更从其增长成果中获利丰厚。

虽然国务院宣布,自2010年12月1日起统一内外资企业和个人城市维护建设税和教育费附加制度,意味着外资“超国民待遇”时代的结束,但在个别城市,外资仍然享有着有别于当地国内企业的特殊优惠政策。即使不再享有这一待遇的外企,还有很多也残留着“超国民思维”,以至于罔顾法律法规以求利益最大化,破坏市场竞争,构成垄断。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在近日的公开演讲中就说,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除了依靠思想教育,还要建立一个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这是体制基础。

篇3

石化产业是台湾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平均年产值占整体制造业之比重维持在7%左右水准,且产业关联效果相当大,为台湾重要关键性产业之一。石化工业是化学工业中是以石油或天然气作为主要生产原料,以制造成各种石化产品的工业。基本上,石化工业可分为上、中、下游三大产业。上游产业为石化原料业,系将轻油或天然气中的乙烷,经由裂解工厂加以生产乙烯、丙烯、丁二烯、苯、甲苯、二甲苯等产品。中游产业包括塑胶原料业(包括PVC、LDPE、HDPE、PP、PSKABS等)、人造纤维业(AN、CPL、PTA等)、合成橡胶业(BR、SBR等),以及肥料业。中游厂商再根据上述本原料加以衍生出四大产品,即乙烯、丙烯、四碳烯烃及芳香烃系列产品。因此,所称石化工业其范围包括上游的石化原料业及中游的中间原料业。

化学工业不仅和传统制造业相关,它的基本原理也是各应用科学的基础。近年更与生化、聚合物、航天材料、医药、半导体电子材料、光电化学工程、高分子科学、污染防治、特用化学品等科技紧密关联,成为既是传统产业,也是高科技产业的一环。

2.台湾化学工业的回顾

台湾化学工业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1898年清光绪年间设立的磷酸及硝酸工厂,1902年打狗(现在的高雄)是糖商、糖行聚集之处,台湾的砂糖95%是自打狗港外销出口的,打狗港是当时著名的“糖港”。这一阶段,所生产的基本都是初级日用化学品。

1942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全力动员台湾的人力与物资推动固碱、盐酸和液氯、化学肥料、水泥、平板玻璃、味精等工业发展,以满足军事和民生物资需求,进一步推动了化学工业的发展。二战结束后,台湾政府倾全力成立提炼樟脑油的樟脑工厂,整修生产烧碱、硫酸的设施,分别成立台碱公司与台肥公司。另于1946年重建日本人在高雄所留置的炼油设备,成立中油公司(现更名为台湾中油公司),于高雄原厂址设立炼油厂,负责石油与石油化学产品的产制工作,提供经济建设、工业发展所需化学产品与发电用燃料,基础化学工业开始兴起。

1959年,台湾中油公司嘉义溶剂厂生产苯、甲苯、二甲苯等基本石化品,充分供应岛内的染整、农业、清洁剂、纺织、塑料等市场,满足了民生用品需求。由台湾中油公司在高雄炼油厂内兴建的台湾省内第一套轻油裂解厂于1968年开始运转,提高了纺织、塑料、皮包、雨具、玩具出口制造业的原料自给率,不但让高雄成为台湾化学工业发展的重心,也建立台湾化学工业在整体工业体系中的角色与地位。

自1986年起,台湾化学工业进入转型期,产品结构调整,面临“质”的提高。为适应国际竞争,低附加价值产品移往海外,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渐受重视,部分研究成果也开始涌现。

台湾“经济部”统计处的数据显示,台湾在1991年化学工业的产值约新台币10,958亿元,占制造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一。而在化学工业中,造纸印刷化学品、塑料制品、化学材料、石油及煤制品的产值合计已达新台币7,275亿元,显示当时的化学工业仍以生产民生用品、基础素材型化学工业产品为主。

3.台湾化学工业的现况分析

化学工业是台湾最重要的产业之一,对台湾整体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产值约占制造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按台湾标准行业分类,台湾的化学工业分为化学材料、化学制品、石油及煤制品,橡胶制品及塑料制品等门类。台湾化学工业的发展,过去主要是采取了“逆向垂直整合”的方式。就是先从下游加工产业开始,进口原料、加工生产、开拓市场,然后逐步扩大延伸,发展成为上、中、下游配套的较为完整的生产体系。1986年来,台湾化学工业从过去以解决数量问题为主进入了以提高质量为主的转型期,产品结构也在发生变化,传统的通用型产品的生产移向境外,岛内注重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特用(精细)化学品,并不断增加这方面的科研投入。

步入21世纪,因工资上涨、环保意识增强,以及中东、印度及中国大陆化学品产能骤增、东盟区域贸易壁垒的压力等因素,台湾许多大型化学工业厂商加速转型,生产关键化学原料及特用化学品等高价值产品。此外,为扩张生产规模与销售范围,台湾化学工业经营业者也纷纷进行国际化布局,到中国大陆、美国或东南亚国家投资设立生产或贸易基地。

近10多年来,信息电子工业的产值略高于化学工业,而两者之间的产值差异正逐渐减少。1993年化学工业产值为12,300亿台币,占制造业总产值22.3%,高居各行业之首。1999年化学工业的产值占制造业总产值约2成,2009年化学工业的产值约为新台币32,318亿元,占制造业总产值高达31%。十年来,化工业的发展很快,与制造业相比较,制造业的年平均成长率约为3.5%,化学工业却已达5.8%。

在化学工业的产值中,石化约1.7万亿,其余是一般化学工业。石化工业主要靠成套技术及设备引进,其发展即是典型的下游带动的“逆向垂直整合”模式,以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开拓加工产品的市场,再逐步扩大到上中下游完整的生产体系。由于过去台湾的竞争依仗劳动力比较优势,研究开发未受重视,研究成果少,自主技术建立缓慢。

而在化学工业中,医药用化学品、特用化学制品、高性能合成纤维材料、石油及煤制品的产值成长较为显着,造纸印刷、肥料、塑料制品等则呈现负成长,显见化学工业的产值成长快速,主要归功于光电与电子工业用精密材料、医药化学品等高附加价值的化学制品。

2009年,台湾公布生物科技(包括:生技制药、医疗器材等产业)、绿色能源(包括:太阳光电、LED照明、风力发电、氢能及燃料电池、生质燃料、能源资通讯及电动车)、精准农业(包括:基因选种、高效能高生物安全生物工厂等产业)、观光旅游、医疗照护及文化创意为六大新兴产业。

这些产业政策将引领化学工业厂商提升生产技术与产品等级,开发光电、资通讯、医疗材料、关键性药品中间成分等化学品,并研发对环境友善性高的绿色生产制程与产品,如氢能、生物质酒精与生物柴油、可分解生质塑料制品等,构建化学工业再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有利条件。

4.台湾化工厂商分析

在台湾化工行业占据统治地位的厂商是公营的台湾中华石油公司(CPC)及一些私营的岛内化工公司,包括台塑集团、NanYa塑料公司、台湾聚丙烯公司、大太平洋石化公司、联合石化公司以及台湾苯乙烯单体公司等。与亚洲其它一些地区的情况不同,西方跨国大公司在中国台湾占领的市场不多。

在石油化工行业,共有50家企业。从业人员达到3万以上,并且逐年递增。产值上下波动,但总体呈上升态势,近三年来产值从2009年的1.6万亿增加到2010年的1.8万亿新台币。研发经费上―直保持稳定,占营业额的0.32%。在投资方面,投资在50亿元以上的有4家公司。分别是台塑集团、台湾中油公司、长春石化公司和中美和石化公司。其塑集团投资最多,共达到9200亿元,分五期完成,各期分别为5137、1246、2817亿新台币。重点投资项目分别是炼油、轻油裂解相关产品及石化相关产品,芳香烃厂及石化相关产品,炼油、轻油裂解相关产品及石化相关产品。

化工行业中从业人员最多的是塑料加工业,也是化学工业中最大的产业,工厂约9000家,从业人员23万。高级材料的加工、加工技术的提高、产品精密度的提高,是重要的发展方向。例如,加强混炼技术、添加剂使用技术、高精密度射出成型技术、弹性自动化生产技术,重点开发电子零组件、汽车机车零配件、光学仪器零件、医疗器件零件与功能性多层模制品等。

台湾专用化学品工业包括橡胶、塑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电子工业用化学品、水处理剂以及农药、医药、染料、生物技术制品等,共有220家。

5.两岸产业合作

六十多年来,中国大陆的化学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已形成了具有相当规模的、门类比较齐全、布局基本合理、品种大体配套、大中小企业相结合的工业体系,并建成了较完善的科研、设计和教育体系。

中国大陆的化学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1949年,祖国大陆化学工业总产值为3.2亿元人民币,1996年达到2577亿元人民币。尤其是从1991年到1995年的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化学工业平均增长速度达到了11.1%,是中国大陆化学工业业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

同样,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台湾的化学工业日臻成熟,它的特点是:大量地成套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生产效率高,许多产品,如ABS、聚醋纤维、聚氯乙烯等均具国际竞争力;上下游产业结构完整,部分中间原料达到世界级产量水平,下游加工业以中小企业居多,灵活而多样化高科技投入的成果也渐渐显现,今后将全力推动高附加值的精细及专用化学品、生物科技及制药产业的发展,加快国际化步伐。

总之,两岸化学工业均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其整个发展历程中有其共同之处。即起始时问差不多,初创时的化学工业均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而进行化肥的生产。后来由于发展环境、资金和政策等不同,所以形成了各自的特点。以化工科技为例,台湾化工科技发展主要是通过吸收海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的途经进行的、因此走的是一条轻基础研究、重应用技术研究的道路,其化工研究焦点集中在中下游,因此,其对引进先进技术的消化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较强。而中国大陆的化工科技重基础研究和高科技研究,应用技术研究相对较少。化工研究焦点是中、上游,所以中国化工科技基础研究发达,积蓄了大量的科技人才,据统计,中国大陆化工系统共有县以上独立的科研院所245个,职工约5.5万人,研究领域之广泛涵盖了整个化工领域。然而,由于应用研究投入不够,科技成果转化比较慢。

由于海峡两岸化学工业发展道路不同,形成了相异的优劣势和互补性。

中国大陆化学工业的优势为:天然资源丰富,化工专业人才众多,力量雄厚;石化上游规模大;消费市场潜力大;劳动力成本低廉。劣势:资金短缺,营销渠道尚不完整,经营和管理人才缺乏;市场经济体系不尽完善;化工技术转化能力欠缺。

台湾化学工业的优势是:资金充裕;营销网络完整,经营和管理人才水平较高;化工技术转化能力强;下游加工实力较强。劣势:天然资源缺乏;内需市场较小;基础研究人才欠缺;生产要素成本高。

两岸化工业各自的优劣势充分显示了双方之间存在巨大的互补性,是今后合作的良好条件和机遇。例如,。可以以大陆化工基础研究成果和人才优势,通过共同开发、委托研究、技术转让等方式,协助台湾加快发展高附加值的化学品;利用大陆经济持续增长的机会,为台湾化学工业的技术、资金、产品提供更大的市场;以台湾化工的技术转化和国际营销经验的优势,与大陆联手创造更多的投资机会。打破西方国家在技术上和市场上的垄断。双方还可以通过发展机会的互相配合,创造出1+1>2的综合效应,以取得两岸双赢的格局。

6.台湾化学工业的未来

台湾的化学工业历经多年的努力,如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在制造业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奠定了工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台湾经济发展之所以能稳健成长,其贡献很大。

近年来,由于中国大陆产业的崛起,亚洲部分国家也急起直追,提升技术能力,化学企业不断经历着购并、联盟和重整,扩大规模与厚植竞争力;同时,东盟组织的成形也逐步构筑贸易障碍。在这样的冲击下,台湾的化学工业必将经受严酷的考验,必须积极进行核心技术与产品升级及再转型。化学工业产品将朝着洁净化、多样化、专用化及机能化,且是绿色环保产品的方向发展。产品的研究开发力量将强化并富有效率,持续改进产品质量、纯度与物理及化学特性,以创造新价值来提升国际竞争力。而新工程塑料与精密涂料、色料化学品、薄膜材料、医药化学品、纳米材料、保健品与化妆品配方原料、新兴产业用关键化学品材料等新化学工业制品的重要性也日益增加。最后,化学工业为推动国际化、全球化贸易运筹,必须整合产销体系建立电子化系统,才能及时把握商机。

未来化学工业科技仍然是纳米材料、光电材料、光电、半导体、生物医学材料、航天材料、污染防治工程、新能源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基础。只有依赖化学工业才能创造出环保的、优质的、安全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产业,因此台湾努力朝着开发省原料、低耗能、低污染与高经济附加价值的新产品方向发展,以抵御成本低廉、劳力密集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以渠道及品牌打入国际市场。

参考文献

[1]台湾化工业正在稳步前进[J].化工文摘,2000(04):7.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