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31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茶艺的特征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同义词是词汇意义相同的一组词,共同的词汇意义和共同的概念对应性是同义词的本质特征[1]。我国著名的汉语词汇学家孙常叙先生也认为,内容相同而形式各异的词就是同义词[2]。本质特征是判断两个或几个词是否为同义词的充要条件,词汇的个性特征对于同义词的确定不起决定意义,但是,有些同义词凭借个性特征的不同而显示出自身存在的价值。本文想从同义词的个性特征的不同方面对同义词比较分析,希望对同义词的识别、应用及研究有所帮助。
但是,依照北京师范大学杨润陆老师的观点 ,褒义词和贬义词不能构成同义词,他认为两词词义中有对立成分,且一般不能运用于同一语境,就不能构成同义词,比如“打仗”和“战争”;而复旦大学胡裕树教授在主编的《现代汉语》中认为褒贬的不同属于同义词的“细微差别”——感彩的不同,例如“成果”和“后果”。褒贬义对同义词的影响,另文阐述。
杨振兰教授将词的个性特征概括为词的色彩特征,“色彩意义是客观对象的种种性质特点、形态特点、地方特点及词的运用中所表现出来的倾向和格调的总和。”色彩意义可以分“形象色彩、感彩、时代色彩、风格色彩、外来色彩、民族色彩、地方色彩”等[3]。我们将重点关注同义词的情感特征、时代特征、地域特征等方面。
一、同义词的情感特征
老头子 老大爷
“敌人排长捣出一把票子,说: ‘老头子,不能亏你。你说哪里有八路军,指一下 ... ’李老汉心里暗暗吃了一惊,但是他还是稳堰堰的,脸色凝然不动,说: ...”( 杜鹏程, 《保卫延安》第 51 页,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1956年)
“鲁立人激动地说:‘老大爷,这正是我想求您而不好意思开口的。这木筏有您掌舵,我就放心了。谁有酒?’勤务兵跑上来,递给鲁立人一个磕碰得凹凹凸凸的铁壶。...”(莫言《丰乳肥臀》第 260 页,作家出版社出版,1996年)
他们具有共同的内容“男性年长者”,但是各自带有的个性情感特征不一样,因此具有独立存在的价值意义,故而不能通用。
这类个性情感特征有别的同义词,有的在口气称呼上尊重轻重有别,有的在心态感情上亲疏有别,也有的在阶级爱憎上褒贬有别,例如:
丈人—岳父 妻子—老婆 老头子—老大爷
悲哀—悲伤 温和—温柔 失望—绝望
毁坏—破坏 消灭—歼灭 打算—企图
二、同义词的时代特征
火柴 洋火
“火柴”,是将氯酸钾蘸在火柴杆头上,红磷涂到纸条上贴到火柴盒两侧,制成的取火工具。一八八五年,经瑞典的伦塔斯脱路姆研究制造后,行销世界。
“洋火”,后,日本火柴大量涌入中国,许多商品当时被称为洋货,“洋火”之名就是由此而来。解放以后,我国火柴工业突飞猛进,“洋火”这一名称也被送进了历史的博物馆。
“洋火”一词,尽管已经不用,但是作为带有深深时代烙印的特征,依然保留在汉语词汇里,因个性时代特征而存在。
这类带有时代特征的同义词,有的已经不用,也有的依然在使用,例如:
洋灰—水泥 洋柿—西红柿 洋房—别墅
洋油—煤油 洋铁—不锈钢 戏子—演员
臭老九—教师 跟班—秘书 相好—情人
三、同义词的地域特征
玉米 苞米 棒子
“玉米”是共同语词汇系统本来就有的词,“苞米”、“棒子”是北方方言中的词汇。这类由来源于方言的带方言色彩的词跟共同语词汇系统的词形成的同义词,它们的差别表现为带有明显的个性特征中的地域色彩。再如:
肥皂—胰子 馒头—馍馍 游泳—凫水
知道—晓得 手段—把戏 脏—埋汰
什么—啥 结账—埋单 洗澡—冲凉
四、同义词的外来特征
苏打 纯碱
“苏打”是外来词,来源于外民族的语言里,“纯碱”是本民族语言自造的词。这类同义词里,带有明显的外来特征。再如:
氧化钙—生石灰 摩登—时髦 卡通—动画片
尼古丁—烟碱 比基尼—三点式 维他命—维生素
米—公尺 吉他—六弦琴 盘尼西林—青霉素
总之,概念对应性的相同(即内容相同)是同义词特征的内涵方面,情感特征、地域特征、时代特征等个性特征是同义词特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非本质因素,但是对于同义词的个性特征的深入探讨,对于同义词在实际应用中有一定的意义,对于同义词的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M].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3:155.
1 统计调查的概念
统计调查不仅要有明确的调查对象,而且调查对象是由具有某一或某些共同特征的许多个体构成的总体,同时构成总体的个体数要足够地多,除此之外,还要求调查的个体单位数也要足够地多。统计调查对构成总体的许多独立个体的调查不是目的,综合与提炼许多独立个体信息资料才是统计调查的真正目的。因此,统计调查所获资料的真实、准确与否,直接取决于个体提供的信息资料是否真实、准确。
2 统计调查的种类
众所周知,信息化时代信息的主体是统计信息,统计信息的获取建立在统计调查的基础之上。统计调查搜集到的个体信息资料的真实、准确与否将直接影响信息化时代信息的质量。统计调查获取个体信息资料的方式方法的不同决定了不同种类的统计调查获取个体信息资料质量的差异。
统计调查按是否对构成总体的全部个体进行调查,可以划分为全面统计调查与非全面统计调查两类。
全面统计调查指的是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进行的调查,即要搜集总体中所有个体的个体信息资料的一种调查。再按对总体中个体信息资料收集方式的不同,全面统计调查又可以划分为普查和全面统计报表两种。普查通常通过调查员借助普查表直接向个体搜集其信息资料的一种调查方式。
3 统计调查误差的种类及特征
3.1 统计调查误差的概念。通常人们把由统计调查获取个体信息并综合得到的总体规律性与总体实际客观规律性之间的差异称之为统计误差。这种统计误差反映在统计调查指标上,就是由调查个体所得总体指标数值与总体实际指标数值之间的差别。
3.2 登记性统计调查误差、特征及其产生的原因。 统计误差通常可以分为登记性统计误差和代表性误差两大类。所谓登记性误差就是指由于调查者或被调查者的主观原因而导致调查所得总体指标与总体实际指标之间的差异。
登记性统计误差具有如下两大基本特征:一是登记性统计误差从理论上而言是可以完全避免的,但是,在实际统计调查中,登记性统计误差又不可避免。二是登记性统计误差一旦产生,误差的大小又不可以计量。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被调查者提供了真实、准确的个体信息资料,而且调查者能准确记录与整理分析这些个体信息资料,就可以避免登记性统计误差的产生。事实上,统计总体中的个体可能会基于各种考虑或顾虑不愿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体信息资料。
再者,即使调查总体中的个体主观想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体信息资料,但是由于被调查的个体缺少必要的数据记录,或没有相关数据,或个人信息资料记忆有误也可能无法提供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资料。
另一方面,即使被调查的个体提供了真实、准确的个体信息资料,也可能因调查者数据记录不熟练、责任心不强造成记录错误,或者发生数据丢失以及分析、整理个体信息资料有误等,也会产生登记性统计误差。
最后,不论何种原因一旦导致了登记性误差的产生,登记性统计误差的大小是无法准确计量的。这是因为被调查者提供的个体信息资料中不真实、不准确的程度有多大、调查记录中有多少差错、个体信息资料整理、分析中又有多大差错等,在实际统计调查中均是不可测度的。
综上所述,由于统计调查区别于非统计调查的特征之一就是要对构成总体的个体进行独立地调查,因此不管是全面统计调查还是非全面统计调查、不管是抽样调查还是非抽样调查都会产生登记性统计调查误差。
3.3 代表性统计误差、特征及产生的原因。所谓代表性统计误差指仅对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中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且仅仅根据这部分个体提供的信息资料综合提炼出关于这部分个体的一般数量特征(如部分个体的均值),并据此对总体实际均值做出判断所产生的一种差异。
代表性统计误差可以根据它是来自抽样调查还是非抽样调查区分为抽样误差(也称随机误差)和系统性误差两类。由抽样调查所产生的代表性误差称之为抽样误差,由非抽样调查所产生的代表性误差称为系统性统计误差。
抽样误差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从理论上来说抽样误差无法避免,但是,在实际抽样调查中,抽样误差不仅可以采取一定手段加以防范和控制而且其大小也可以计算。
数理统计关于抽样的原理已经表明:只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对构成总体中的所有个体先做适当的编排或分组,然后再遵循随机性原则抽选个体,就可以有效地降低抽样误差的大小。即在样本容量一定的前提下,对同一现象总体分别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系统随机抽样、整群随机抽样和简单随机抽样,其抽样误差是有显著差异的。另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变重复抽样为不重复抽样也可以适当减小抽样误差。系统性代表误差具有如下基本特征:从理论上来说系统性代表误差是完全可以避免的,但是,系统性代表误差一旦产生其大小又是不可计量的。系统性代表误差产生的根源在于:在从构成总体的所有个体中选取部分个体时没有遵循随机性原则,而是主观地、或部分主观地从总体中选取个体作为调查单位。
因此,人们在实际统计调查中,如果能有意识地不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自觉地遵循随机性原则抽选部分个体,就可以避免系统性误差的产生。
4 结语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各个阶层及个人对信息的种类、数量和质量的需求也在不断改变。统计调查作为各种信息的根本来源势必会越来越受到人们更多地关注,也势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统计调查活动中来。通过分析不同调查现象总体的具体特征,根据统计调查的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调查方式方法,分析各种统计调查误差产生的可能原因,就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的手段防范某些统计调查误差的产生,从而实现在调查成本不变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统计调查的数据质量。
参考文献
[1] 骆耀祖.网络系统集成与工程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3
[2] 刘晓辉.杨卫东.构筑网络应用基础平台. 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6.1
[3] 王振川. 网络系统集成一点通.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3.1
[4] 蒋丽.局域网/企业网实现.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2003.12
[5] Tim Boyles. CCNA Security .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2004.1
“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是着眼学生未来发展的教育,是积极正面的教育,是精心设计组织的教育,是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办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也正是我们对辽宁省实验中学60多年办学特色的总结与发扬。我们通过梳理校史,通过对实验中学校友的访谈及问卷调查,分析提炼“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在教育者、教育措施和受教育者三个要素上的特征,最终加以归纳总结,提炼概括。我们的目的不仅仅是丰富“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的内涵,更重要的是为如何办“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提供抓手。
一、通过梳理校史,访谈调查,高度概括“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特征
在对校史进行科学梳理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对“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的内涵有了适切的把握,对教育特征也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为了进一步提纲挈领地把握特征的实质,我们约谈了老校长、教育专家及优秀校友,经过反复推敲,我们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价值维度上提出了“三个统一”,认为“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有如下三个特征:
(一)在时间维度上实现当前与长远的统一——既关注学生的三年,又关注学生的一生
高中阶段,学生在学校只停驻三年,但学校要力求既关注学生在校的三年的学习情况和生活质量,又关注学生走出校门后的学习和事业;既关注学生在校三年身心方面的成长和发展,又关注在校三年为学生一生带来的深远影响。
首先,要确立分数和能力不使偏废的教育思想。对分数负责,是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良性发展,也是我们在当今教育体制下必须履行的职责。高分,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种体现,同时,是学生得到更好发展平台的基础。对能力负责,是让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不让学生留有“高分低能”的遗憾,不让学生成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书呆子。兼顾分数与能力,这是对学生的整个人生负责,更是对社会的和谐发展负责。
其次,要明了全面发展与学有所长的关系。全面发展要求加强通识教育,学有所长要求有自己的专长,对于学生发展来说,二者缺一不可。我们既要重视全面发展,又要重视学有所长;既要重视通识的教育,又要重视专业的拓展;既要重视学生的视野,又要重视学生的精专。
(二)在空间维度上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既要有远大志向,又要有社会责任感
高中时期是学生志向形成的关键期,因此,学校教育要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形成良好的人生规划,成长为志存高远的青年人。同时,高中时期又是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的关键时期,高中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会产生强大的精神动力,使学生在青年时代就树立起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和人民的高远理想。学校教育要使学生将自己成才、个人命运与社会的发展、国家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
(三)在价值维度上实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既重科学精神,又重人文关怀
科学求真,利在成长,人文求善、求美,利在成人,二者不可偏废。如今的社会,“术业有专攻”者不乏其人,可社会各界都在抱怨人情的淡漠与疏离。这归根结底是因为人们功利之心过盛,只重科学精神而忽视了人文关怀。因此,学有所成之人必须不仅要具有严谨细致、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更要具备有益于学生个人成长、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有益于国家现代化建设的人文情怀。
二、通过访谈及问卷调查,分析提炼“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
访谈对象确定为实验中学毕业的历届校友,我们依据学校发展的四大阶段(1949年建校到1961年;1962年到1978年时期;1979年到1999年改革开放前期;2000年到现在),从每个时期的毕业校友中选取10人为访谈对象。在选取受访者时,我们尽量兼顾到受访者的学历层次和职业地位。
访谈导入为“致校友的一封信”。第一部分,请受访者谈谈在实验园学习、生活的过程中,哪个人(或哪些人)对自己一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并请受访者谈谈这些人身上具有哪些特质。第二部分,请受访者谈谈在实验园生活的日子里,对自己一生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的教育事件有哪些,并谈谈这些教育事件具有哪些特别值得肯定的地方。第三部分,请受访者谈谈在实验园成长的岁月中,自己是怎样做的,才使其受到的教育内化成了影响自己一生的积极力量。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教育者特征
1.思想观念的超前性。“超前的教育理念、思想开明,对教育事业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一项的频次最高。科学而具有前瞻性的教育理念,是实验中学多年来成功地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学生健康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2.注重对学生人生发展的引领,关爱学生成长。“关心学生发展,注重因材施教”一项频次数与“超前的教育理念”一项并列第一。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一定是真正立足于学生本位,真正为学生个性化发展创造条件的教育。正是因为教师对学生发自内心的挚爱,才使得他们所实施的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教育真正走进了学生心里,真正使教育成为影响学生一生的积极力量。
“教师对学生宽容、尊重、支持”、“教师注重引领学生认识人生意义”分别排在第二、三位。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的教育和指导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更注重对学生人生发展规划的引领。在青春期这一人生转折的关键期,学生得到了老师及时、深刻而有效的教育,必定会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深远的意义。
3.教育教学能力的卓越性。“授课生动、深入浅出、揭示本质、透彻非凡、课堂气氛活跃”和“经验丰富、学术功底深厚”两项也获得了较高的频次。校友们对实验园不同时期的名师记忆犹新,这些老师“课堂设计严谨、教学语言优雅、思维敏锐、对问题犀利地分析解读”,“以辩证的思想将理论诠释得透彻非凡,深刻的逻辑思维的引领与推导,从本质的推演到联系实际的阐述,鼓励学生思考、提问和总结”。
“教师具有独到的思维方式”、“教师在班级内有感召力”、“教师鼓励学生质疑、思考,教学生学会发现问题”等项目都得到了校友们的肯定。
4.个性鲜明,品德高尚。“敢作敢为、正直”、“刻苦、勤奋、勇于奉献”、“严谨求知、专注、务实”、“为人师表、以身作则”等几项频次也很高。教师个性品质中正直勤勉、奉献务实、公平正直、严谨坦诚的特征,往往能够激发起学生对老师由衷的钦佩和信服,具有这些品质的教师往往凭借着自己独特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终身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教育措施特征
1.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课外活动”一项频次数遥遥领先。虽然不同历史时期,实验园开展的课外活动内容迥异,但宗旨却从未改变,那就是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时间,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锻炼学生的实际能力。文化课成绩曾帮助他们顺利走进知名大学,但在工作岗位上,帮助他们成就一番事业的却是出众的个性品质和骄人的能力才华。
2.联系实际、注重能力的实践课程。“学科活动课、创新课”频次数也很高。校友们列举的特色活动课、创新课包括汽车的构造与驾驶、滑冰课、游泳课、军事课、阅读课以及一直到高三仍坚持安排的系统正规的体、音、美及综合技术课。这些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的体验空间,大大缩短了课本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的过程,也从实用的层面激发了学生更深层次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受益匪浅,为日后在专业上的成长打下了难能可贵的基础。
3.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组织形式与方法。实验中学一直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从“学生上讲台做小先生”的教学方法,到“课前即兴演讲、课堂课本短剧表演”的教学手段,再到“全班上阵、全员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园的每一堂课都在激发每一个学生自主思考、勇于质疑、积极讨论、充分表达、动手实践、科学论证。
4.“名人引领的”德育教育模式与“自我管理为主”的班级教育模式。“名人引领”的德育教育模式是实验中学的优秀传统,校友们提到1961年在学校礼堂聆听雷锋同志的报告,当时的情景至今仍历历在目,“雷锋同志的‘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的思想和精神,曾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的座右铭,长期鞭策着我们后来的成长和进步”。用英雄模范人物教育学生,是实验中学在政治思想教育中的宝贵经验,可以作为特别值得肯定、值得借鉴的德育理念和教育特色之一。
在班级管理的过程中,实验中学始终秉承着“以学生为主体,自主发展,自主管理”的办学特色。从实验园走出去的学生,到了大学和进入社会工作岗位后,突显出实验学子的优势,不仅成绩好,更主要的是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展后劲十足,适应力强,有创新精神,能积极主动地、创造地开展各项工作。
(三)受教育者的特征
1.人生目标明确,积极、乐观、自信,对美好事物抱有积极追求的坚定信念。“明确的人生目标、学会取舍”一项的频次数最高。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并不缺乏上进的活力,却很容易迷失前进的方向,所以他们最容易彷徨、迷茫。而那些走出实验园,并最终在自己的人生事业中获得成功的佼佼者们,都最大限度地缩短了这一过程。他们在实验园里最先学会了取舍,最先确立了正确的人生目标和发展方向,这使得他们随后的努力和付出都更加专一而有实效。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7.209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7-3685-02
新生儿的抗感染免疫系统与成年人的免疫系统相比,有很大程度上的不同。因为新生儿刚出生不久,机体未接触过外界的病原微生物,未能及时产生对应的抗体,但母体内的免疫物质,可以有效保护新生儿的安全[1]。因此,新生儿感染时,单个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的检测值会明显升高。我院对119例新生儿患者进行了观察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09年11月――2011年11月间收入的119例新生儿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早产儿86例,足月儿33例,其中败血症患儿16例,细菌性肺炎患儿59例,细菌性脑膜炎患儿15例,尿路感染患儿29例。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烧、体温偏低等。无呼吸、吃奶量减少等症状,血氧饱和度、血小板数目、高胆红素血症等指标正常[2]。新生儿出生25-42周,平均33.5周。
1.2治疗方法测定119例患儿的mRNA、MyD88、MD-2、TLR2,TLR4的数值并对外周血含有的单核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中的蛋白以及阳性百分比进行分析。对比分析感染的新生儿与非感染的新生儿中性粒细胞的数目等各项数据。以此判定新生儿的抗感染免疫特征。
1.3统计学分析记录新生儿患儿的各项数据,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采用卡方、t对所得数据检验,若P
2结果
16例败血症患儿的血培养结果全部为阳性,致病菌主要为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对59例细菌性肺炎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培养,结果呈阳性的有29例,主要致病菌为克雷伯菌。对29例尿路感染患儿的中段尿液进行培养,结果呈阳性的有12例,主要致病菌为克雷伯菌。15例细菌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检测结果显示,呈阳性的有3例,主要致病菌为大肠杆菌。检测指标,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发生感染时,各免疫细胞的检测数据值都会出现明显上升,感染败血症的患儿的表现尤其明显。G+菌感染的患儿的主要表现为TLR2数值显著增高,G-菌感染的患儿主要表现为TLR4数值显著增高。表明这两组免疫细胞均在新生儿的抗感染免疫机制中发挥了作用。在临床上,新生儿感染时,中性粒细胞CD64的检测表现出明显的增高趋势,此现象对新生儿的感染的诊断有积极的作用。新生儿血清中的免疫球蛋白中绝大部分是通过胎盘从母体中获得的IgG。妊娠期间母体的免疫状态、胎盘状况、孕母妊高征、糖尿病等情况均可对胎盘运转IgG的过程造成影响,使新生儿对感染性疾病的耐受力下降。故而孕妇本身应该注意自身身体状况,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身体状况能使新生儿感染的机率降到最低[3]。
总而言之,我院研究的119例新生的抗感染免疫特征今后治疗新生儿感染提供理论依据和临床实验基础。掌握新生儿的抗感染免疫特征,有助于临床上对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对感染的防治有十分积极的意义,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参考文献
Abstract: the article based on the culture differences,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factors, on west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comparison, differentiates itself of the pros and cons. Only the Chinese and western architectural culture organic synthesis, and constant innovation,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rchitectural culture.
Keywords: Chinese and western difference; Chaos thinking; Architectural culture characteristics
中图分类号:E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思维的混沌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之一。混沌式的思维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维,它不仅关注人的理性要求,而且重视人情感的寄托。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混沌有三个基本属性:整体性、本原性、模糊性。
①整体性:强调混沌的整体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这一中国哲学认为混沌是非线性的立体态,所以注重自然事物的整体性,在具体处事原则上, 表现重“合”轻“分”;重“和”轻“争”,追求矛盾双方的和谐统一,强调“天人合一”,建筑空间强调“虚实相生”。非线性的有序,是混沌的基本状态。
② 本原性:混沌是一种“原”。从庄子回归自然的观点看,“混沌”可以理解成自然世界的本质状态;从方法论的角度来说,这种本原性就是强调从事物本身的体验中去认识其本质。
③ 模糊性:指其模糊的外在形象的内部包含着有规律的内在本质。混沌的模糊性正是中国传统艺术追求含蓄美的原动力。
混沌思维的特征在于重直觉与体验;注重对认识对象的“意会”、“领悟”和直观把握, 强调非理性的“体验”和“直觉”。不太关心概念的确定性和明晰性。
逻辑思维是西方文化的价值取向,是一种定量精确思维,已由牛顿、 拉普拉斯等西方先哲们奠定了雄厚的数理基础。被当代人认为是科学的思维方式,来源于西方文化中的宇宙是一个实体世界。西方人的宇宙观是重视实体,在认识上将“实”与“虚”截然分开,实体与虚空的分离既是物质与空间的分离,也含有己知和未知的对立统一,在对未知的不断探索中,就导致了西方文化在对立统一中不断前进,其宇宙认知图式始终处于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螺旋运动中,对实体世界的具体化和精确化就是抽象为形式,因此,以形式为研究的对象, 并走向科学化的逻辑性和实验性。
二、中方建筑文化特征及要素
从传统文化的研究,可以获知,无论东方文化或西方文化受古代哲学观、自然观、宇宙观、美学观影响甚大,这种影响也波及建筑文化。“天圆地方”是影响中国建筑的特殊因素,尤其以礼制、玄学、中心论影响最甚,使建筑成了官府意志的图解,或建造者审美情趣的体现,只有少量的私家苑囿或民居,设计手法显得比较轻松、随意、灵巧。从古代都城的建筑、宗教寺庙及民居的创意、构思、选址、设计布局、轴线关系及型制、体量上都可以看出这一点,甚至施彩用色都有严格规定,大一统的集权统制,抗变排外的思想意识,一直在潜移默化地起着作用,这是中国建筑文化重传统轻变革的主要原因。传统主义和抗变保守是儒家思想中消极的一面,而儒家的经典说教是历代帝王治理国家的主要思想武器,在意识形态方面具有很高的地位,鄙视建筑创作的观念也一直延续了数千年。“天不变、地不变,祖宗之法不可变”,这种“恪守祖制”的建筑思想不可能对先前的建筑形式有很大的触动,也就不会发生西方那种风格特变和流派纷呈的局面。
封闭的古典轴线关系、院落形制和较为明确的空间界定,注重自然环境“天人合一”,建筑融于环境并强调人与景观的转换等等,所以中国古建空间层次较为含蓄,且多为纵横向展开,以奇、巧、智在有限创作空间内创造光辉的建筑艺术。
三、西方建筑文化特征及要素
西方建筑文化史,同时也是西方的哲学、伦理、宗教、艺术等学科的发展史,在西方人看来,建筑是思想智慧的凝集,是美的化身,是重要的艺术门类,在中国制订《考工记》、《营造法式》及《工程做法则例》的时候,西方则早已开始建筑理论的研究,从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完成《建筑十书》提出适用、坚固和美观到大建筑师斐地设计雅典卫城,创造影响世界的“希腊古典柱式”,从15世纪阿尔伯蒂的《论建筑》到20世纪柯布西埃的《走向新建筑》等反映了西方心理——文化机制中不满足于现状,勇于变革的探索精神。
应该指出西方哲学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民主、自由、平等和博爱,超脱自然的观念对建筑思想和文化体系的建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成了美的化身,雕刻绘画等艺术形式与建筑艺术结合更为紧密,甚至许多建筑构件也被拟人化或情感化,以展示对人性美和神的意志的歌颂,这种意念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创意、构思和设计。
西方的建筑艺术含有较多的理性、浪漫和情感色彩,特别是古希腊、古罗马建筑,及至后来的拜占庭建筑、中世纪建筑、巴洛克、哥特式等,建筑艺术被赋予较多的宗教或伦理意念,有着深刻的涵义,即便建筑的空间也因理念的需要而设计成虚无、梦幻或超脱,并形成了完整的形式美法则和古典柱式,技术、艺术、观念几乎同步的发展进程,是西方善于学习、比较,并创造的文化心态的最好注脚,在建筑上,它兼收并蓄,不拘泥于某一形式,从而形成多变的风格。
四、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比较
从中西文化比较角度来探讨形式的本体内涵,我们发现形式背后必有反映相应文化理想的事实。西方从实体出发,通过逻辑和分析极大地发展了建筑的形式范畴;中国从 “ 气”的宇宙观出发,用整体思维,以 “ 天人合一”的理想追求建筑的永恒之道。西方长于思辨、分析科学;中国长于兼容、包含、善汲取他人之长的人文价值。
1 中西方城市空间之差异
中国古代城市特色:①城市整体性强,以南北轴线定位,主次分明,对称排列,道路呈方格网状,布局较规整。②市中心突出位置设王城、衙署或钟鼓楼,十字街口,无公共广场,呈封闭式布局。③建筑呈平面展开,不仅实体的个性突出,而且以庭院与建筑组群的出现,建筑与自然融为一体,市中心无高耸建筑物,高塔多建在郊区和山丘上。
西方古代城市特色:①无一定的轴线,道路结构呈环形辐射状,布局较自由。②市中心为宗教式市政建筑,有公共广场,呈形式开放式格局。③高耸建筑常在市中心,逐步向周围降低高度,市中心常有不高的山丘。④城市建筑具有尺度雄伟、体量宏巨,呈外张感,与自然对立的外观形式。
中国古代的城市规划思想见于《周礼》“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 左祖右社,前朝后市,市朝一夫”。这种规划思想一直是后人建造都城所遵循基本模式,并且随着历史礼制的强化,皇权一统地位的升高,祭祀的繁复,使得规划设计必须按主次布置,礼制序列在空间布局上更趋于复杂,于是形成了与之相应的对称、规整、轴线等布局手法。与中国统治阶级推崇的“王权至高无上”相反,西方认为“神权至高无上”,神人同形的使宗教建筑在城市中始终占据显著位置。如中世纪的欧洲城市, 有统一而强大的教权,教堂位于城市的中心。其庞大的体积和超出一切高度控制着城市的整体布局,教堂广场是市民集会、狂欢、从事各种文娱活动的中心场所。城市道路网常以教堂为中心呈放射状,并形成如同蛛网的放射环状道路系统,这符合城市向外扩张和发展的要求。
2. 中西建筑之差异
西方的建筑原形——古希腊神庙,不强调内部空间,却以外部空间为主。四周开敞的柱廊形成心理上的外向社会离心空间,人们的活动主要在户外广场上,西方人把广场称为城市客厅,表明了将室内转化为室外的意向,是一种开放的形式。
中国传统建筑的典型——四合院,外部有界限分明的围墙,入口以照壁和影壁屏障,呈现出内向保守的心态,反映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与外无涉的封闭特点。
五、结语
通过以上的讨论,中国现代建筑理论的探索,应建立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的基础上,透过形式的现象看到西方建筑师们在建筑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中的求真的理想的本质。只有在比较中才能正确地认识中国建筑文化的价值所在,找到结合点,吸收西方建筑文化的思想精华,为我所用,在中西文化融合的基础上进行创新。
参考文献:
[1] 徐岩,王少飞.混沌思维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青岛建筑工程学报,1999,20(3)
艺术批评家岛子曾指出:数字艺术在中国的形成从1995年至今己有近二十年的时间,而数字化新媒体,突出了一种技术哲学的审美特性,在自身发展流变上,在独特的现代审美语境中,都具有很强的独特性和渗透性。
插图,作为传统悠久功能性图画品类,其美学韵味、创作手法、图示面貌、功能用途特征等特点,在当代数字语境下,伴随网络媒体技术的繁荣,特别是个人化数字工作软件出世而悄然转换。“数字插图”顺应而生,在原有功能性使用基础上,积极衍生到众多层面。“虚拟化”成为数字插画艺术语言的最大的特点,数字技术和艺术的不断磨合,形成以网络媒介为基础的重要形式,数字化图像成为一种视觉信息载体,引导插图创作本身从观念到方法的解构。
插图艺术的功能在数字时代的审美意识下,由说教转向娱乐,由信息转向消遣。因此,数字化的渗透,不仅是对创作样式的蜕变,还应从绘画本体论的观点审视,以多维度视角静观插图艺术的数字化语言转换。
1 手段的革新
19世纪中叶,法兰西舞美师路易・达盖尔发明照相术,拉开古典主义油画衰败的序幕。然今日数字化技术在新世纪全面渗入插图绘画,新技术再次扑面而来,在技术和审美上,是否会对绘画再次产生重大的冲击力?值得思考。现代手段下的数字插图作品,通过计算机技术,最终以程序运算法则而成。此方式的主要特征是创作者必须着力于理性运算与感性的创作的叠加,形成一种规则性的一致,由计算机使用特定秩序运算生成计算机造型图色。严格来讲,这不是“创作”,更像“制作”。工作流程也几分类似,从熟悉材料到熟悉屏幕,使用计算机技术绘图代替传统艺术创作中的构图、笔触、材料肌理。数字媒介又能轻易地处理素材,为局部休整造型,尤其在表现复杂、多层次类型的画面效果时,具有明显的预览优势。图像合成技术在手工制作上耗时耗力,而如今电脑软件轻易搞定,“修图”变为一种大众习惯;科幻是数字插图作品的主要题材之一,惯用宏大、离奇、纷杂,虚无等气氛,甚至追求超现实主义效果。1963年出生于美国南加州的插画大师Mark Ryden,是一个被誉为插画界“鬼才”与“天才”的人物,评论界给予他“当代通俗流行视觉艺术的大师”的学术定位,在他的作品中展现了“可爱童稚”和“古怪诡异”两种特质。他的插画风格充满哥特式的联想,这也让他的作品倍受争议。可见,借助技术手段,达到制造与以往感官经验和思维习惯的相悖的视觉效果,在数字插画作品中甚为突出。所以,数字技术的新特性包含刺激新奇的亮点,自然更容易被青年创作者接纳,且势必轻视传统绘画技法。创作者易不加思虑即刻开展绘制,或不受固定工作室限制来修改,只需要有计算机技术支持,绘制、修改和保存变得流程化。青年一代几乎全盘接纳了这种全新的“绘画”体验,乐此不疲地享受着技术带来的创作感观。
然而,其弊病无法回避,创作者仍难通过软件来完全实现所有在画布上实现的效果。数字化创作的“绘画”并非传统意义上的“绘画”,架上绘画的技法和质感,至今无法全盘转化到计算机中来。著名实验动画影片《The Old Man and the Sea》,模拟采用了油彩的肌理制作而成。的确,个人绘图软件给创作带来的新的便捷,大量的青年插画师专注于在计算机上绘制作品,可这几乎加速了架上绘画的边缘化。我们也须时刻警醒:“材料”作为架上绘画的载体或对象,也在逐渐消失。
2 图式的可能性
“具有一定独立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要求构成数字插图的,不是数字化的内容,更不是数字媒介手段本身,而是“有意味的数字形式”。数字插图具有数字性和艺术性两方面的特点,其图示语言也必具有多面性。数字性是数字艺术的媒介组合形态,是技术性的基本承担,直接影响数字插图的语言以及可视化表现方式,掺杂了技术哲学、美学、心理学、科技的数字插图,改变了传统的图示观念和审美趣味,呈现出一种无机的虚拟景观。
毫无疑问,数字插图的优势不应是只作为摹拟绘画质感,尤其是西方绘画的视觉语言进行的绘画实践,而在于高精度的计算机技术和新兴媒介赋予它广泛的再现领域。美国动画电影《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是动画应用的里程碑作品,手绘与实拍完整恰当的构成整个电影的叙事性。所以,在动漫游戏和数码影像高度繁荣的今天,数字插图创作与角色设计、场景设计、漫画设计、影像特效等门类创作不分彼此,许多当代插画师同时又是游戏美术师或概念设计师,其类作品有强烈的动漫文学色彩和时代表征。例如,在游戏制作的前期,设计师通常需要创作大量的人物草图,寻求与游戏文案描述中,最为贴合的视觉形象或动态,而这种创作习惯依然是延续插图的创作方法。在动漫人物或角色设计中,也是同样的流程。无论人物的表情,或是服饰与道具,甚至是场景的设计,包括现代影视制作过程中的抠像或数字绘景,都频繁采用数字化绘图的模式。在中期和后期制作中,数字化技术更是统统将插画的传统图示概念弱化,模糊其品类差异,直至彻底抹掉。
媒介的更替引导了插图图示的变革,如今的数字插图不但需要承载传统印刷类的纸媒,更需要在电脑、电视、电影的屏幕上发挥其旁大的图像可能性,这些也是看不见的数字信息,以文化产品的名称出现在社会化艺术生产中。文化载体从传统纸媒介攀升到现在数字化电子设备,以及公认为“第五大媒体”的“互联网媒体”,数字插图的表现形式也从原始的平面,转换为立体、扩展到三维,从传统的水墨和线描,到如今的数位板绘图,甚至伴随网络出现的四维空间插图的服务方向,也因载体的不同而相应的变化。数字技术无疑为创作者带来良好的制作流程,易于媒介传播,符合现代商业需求,插图的数字化模式激活了无限可能。
由此,图示的可能性,在繁荣的媒介商业化娱乐中,变成一种时尚性、互动性很强的融合模,突破了以往大众对于插图的概念,逐步在其他艺术形式的创作中变成有效方法,这给插图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体量。数字插图以多样化传播方式,以插图作为基础的动漫美学,以“卡通一代”为代表的新生代青年群体,促成数字插图在当代领域大展身手的无穷乐土。
3 观念上的批评
从绘画本体上看,数字插画完成了从“绘画的拟像”到“拟像的绘画”的语言转换。计算机图形技术条件下,数字插画的拟像建构了观众视觉经验上的独立存在,为艺术可能提供多元的判别。从绘画现象学上来看,这是图像文本的演变发展,但是数字图像并不能作为“数字绘画”而存在,数字插图也从来不是替代架上绘画的继承者。作为艺术和技术综合表现的新兴媒介,数字插图具有当代美学、互动(下转第页)(上接第页)性、大众化等时代个性,甚至可以通过时间的延续升华出动态的生动视觉体验,也能以更为迅捷奇妙的速率现身数字化媒介,并同观者多样互动,数字插图其实早已成为艺术生产的便捷手段。图1为艺术家潘公凯作品《弥散与生成》,综合采用计算机绘制、图形动画、水墨、投影等综合手段完成的当代艺术作品。作者感知当下社会随着全球一体化与信息网络的迅猛发展,传统视觉文化的成就与体系性知识快速扩展弥散到世界各个角落。在弥散的过程中,历时性的思潮流派演进转变为共时性的多元因素杂存,且与地域性的文化环境互动。体系性的知识积累进一步解构混融,形成碎片化、拼贴化、扁平化、通俗化的全球性弥散景观。
21世纪以来,现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但计算机技术依旧不可能替代“人”的创作。例如,构思,素材的抽象提炼,情绪调动等,其理性的技术再现,始终作为一种初级的模仿行为,仅仅可以给人类的猎奇审美诉求带来些许便捷,无法代替创作者的情感表达和经验思考,它是新媒介的附庸。数字插图的种种美学特征愈发的显现出当代的灵光,不确定的碎片化文本与消费,机械的商业性与视觉同质化,在这些意义上,数字插图作品有世俗或者后现实主义的成份。当然,“被浏览”的艺术取代了传统“被鉴赏”的艺术,“广场艺术”取代了“博物馆艺术”。人们在网络化的社会结构里,在网络化、现代化的世界“冰冷”外壳中,不可回避地盲从追求被价值观过分放大的“意义”。马克思讲的一句话“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读图,是当代社会重要的审美特征,数字插图的出现不是偶然,它是插图发展史上一个必经的转折点。以插图艺术为基础的数字绘画为传统插图带来了广阔的存在意义,以多元形态的数字艺术和网络媒介服务,提供基础的美学范体,以满足当下社会的人文和商业诉求。数字化引导下的插图创作图示趋于网格化与个人化,映照了青年一代的审美喜好,与后现代艺术一样,数字插图的品类界限更加日渐模糊,在数字时代下,插图创作将以消费和重构现有文本材料的创作方式,更替了传统的插图创作过程,并以交互与体验的态度,转换着传统插图欣赏的审美静观。
参考文献:
插画艺术元素中的“象”
“象”即插画艺术元素中的形象与构造,现代商业插画中的色彩与使用,插画的构造与对比、光度与色调、形状和比例、写实与抽象、拟人与夸张、平衡、重叠以及点线面的使用等等,无一不是艺术元素中“象”的重要构成。一方面,“象”作为一种艺术元素中的语言化的表现手段,主要以视觉形象作用于人的视觉获得的效应来实现插画信息的传递;另一方面,作为一种表现手段,它的主要职能在于运用鲜明生动的形象来抓住人们的视线,激发兴趣与欲望,让目标受众融于一种特定的感情氛围之中,从而发挥插画的传达作用。因此,对现代插画中“象”的良好的把握,既是张扬其艺术元素生动的直观性和形象的诉求力量,也是形成现代插画艺术性格的重要元素,它能美化版面,增强编码的吸引力,也提高了插画艺术元素的审美情趣。便于受众对插画所描绘的形象进行辨别并使人产生深刻的记忆。
现代插画艺术元素中的表达情感——"X"
创作和表达都是建立在迹象技巧基础之上的。有了"迹”和“象”的表达,那么包含于艺术元素中的“X”——观念、境界、情感、美以及超乎迹象之外的因素和表达内涵就不言而喻了。现代插画艺术注重表达个性表达与情感诉求,它反映了作者的审美观念、哲学思考以及心理意识,在一定的程度上批判性的继承了传统的美学思想,追求新奇强烈的视觉效果。插画的精美不仅仅指形式上,还包括有格调、精神等内在品质。明确插画的内涵情感是插图设计的第一步和重要前提,是表达中心思想或诉求理念,是为达到某种目的而进行表达的基本概念,是艺术诉求的核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插画的格调与价值。表达情感通过语言文字或形象激起他人在思想感情的认同。一幅商品推销广告插画,它的创意新颖就能激发起受众的兴趣。设计师将自身的情感植入作品之中,通过比喻、象征等手法表现出来,让受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其内含就产生了。越是艺术性强的插画,情感的表达就越强烈,人们审视作品时被色彩、线条、韵律、意境深深地打动,人们审视作品时被色彩、线条、韵律、意境深深地打动,完成了一次审美的体验,得到了审美的享受,哪有不被感动之理。
现代插画的艺术元素的表达离不迹象的考究和审度
(一)教学主体不同
国内高校在教学中,普遍强调教师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在课堂中的话语权,弱化甚至忽略学生的地位。教师讲授,学生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听取;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单一和单向的课堂关系,使得教师成为课堂的主导者、领导者。
美国高校普遍建立了经济学自学网站。网站中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材选用、练习题目、模拟试卷和答案等学习资源,学生可以与教师、同学互动,可以进行在线交流、问题答疑、小组讨论等,学生自主学习非常方便。学生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主动学习者,他们主动听取教师、同学对知识的分析和探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可以调整教学安排和进度,提高学生获取知识的兴趣,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目的不同
国内经济学教学中对教学目的的描述偏向社会本位,阐述较为宏观和宽泛,多是考虑国家、社会的层面,强调经济学对国家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如中国人民大学高鸿业教授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中提出,学习经济学的目的有三:一是为了明辨是非,区别西方经济学的有利或有害之处;二是为了权衡取舍,即结合我国国情,决定西方经济学说的适用程度和范围;三是为了了解西方的国情,更好地扩大对外开放。教学目的与社会联系较多,与学生个人的生活缺乏紧密联系。
在美国的经济学教学中,对于教学目的的描述多是强调个人本位。如美国经济学教授曼昆在其《经济学原理》中提出:学习经济学有助于你了解你生活的世界;学习经济学让你更精明地参与经济活动;学习经济学将使你能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和局限性,使你的政治行为(支持或反对某项政策)更理性。这种对经济学教学目的的阐述,将经济学和个人生活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和研究经济学问题的兴趣。
(三)教材选用不同
国内教材市场上,有种类繁多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译本,也有高校自己编写的经济学教材。与美国经济学教材代表著作,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萨繆尔森的《经济学》相比,国内的经济学教材多为国外教材的复制、节选,案例较少,模型和公式较多,结合中国实际较少,实用性和适用性较差。因此,重点大学较多选用国外的主流经济学教材。但是国外翻译过来的部分教材,存在着版本滞后、翻译错误等问题。
在美国经济学教学中,哈佛大学、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等600余所大学一般选用的是曼昆的《经济学原理》。该书通过名人传记、故事、新闻、时事等案例阐释经济学的晦涩理论,使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能运用经济学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另外,学校每年都会对这本教材进行修订,与此书配套的专门教学网站、教学课件、习题等教学资源丰富,经济学教学系统性、完备性强。
(四)教学内容不同
国内高校经济学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经济学是解释经济主体行为的科学,一般是微观经济学课程结束后,才能学习宏观经济学。如果把经济学作为一门课程,也是先学习微观部分的经济学知识,然后学习宏观部分的经济学知识。相对宏观经济学而言,微观经济学课时较多。在美国的经济学教学中,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不但内容划分与我国不同,而且教学次序也不一样。许多美国高校将宏观经济学开设在前,微观经济学在后。
在我国的高校经济学教学中,教学内容相对经济发展滞后,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脱节。学生在学校学习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用得较少。美国的经济学教学内容,注重知识的实用性。由于经济学理论需要数学论证和解析,美国经济学教学强调“数理统计”“概率论”等数学知识的实证应用。
(五)教学方法不同
我国的经济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重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教师重视课堂教学,在课堂中讲授内容较多,学生与教师互动少、交流少。有些高校看到了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对案例教学的课前准备不足,多是照搬照抄国外的案例,而国外案例与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差别大,学生难以设身处地地考虑经济问题,理解经济学知识较为困难,对知识的把握比较片面。
美国的经济学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多采用启发式、案例式、讨论式、专家讲座等教学方法。通过讨论、辩论等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主动参与和探索精神。对案例的理解和分析,学生会产生诸多困惑和不解。学生主动参与其中,查阅大量相关资料,阅读、思考并进行归纳总结。教师将一部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赋予学生在课堂上一定的“话语权”,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
(六)评价方式不同
我国高校经济学教学普遍采用的是“一考定终身”,缺乏对学习过程的定性和定量评价,多采用简单的一次性考试、考试和作业相结合的证明价方式,是总结性评价。对教学过程缺乏监督和监控,对考试结果过度依赖,将学生期末考试成绩作为教学评价的主要依据。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并不高,一些学生通过考前几天的突击学习,也能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取得较好的考试成绩,这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美国的经济学教学重视对教学过程的管理,是形成性评价。教师会布置大量的课程作业,有时作业涉及社会学、教育学、经济学等多个学科和专业,需要学生大量翻阅资料、整理文献、归纳总结,才能定时、定量地完成任务。这些都在最终成绩中占有一定的比例。教师给出的课程成绩是包含几个方面的综合考评,如学生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成绩、小测验成绩、考试成绩等。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课后作业中熟练掌握知识,才能获得较好的成绩。
二、中美本科经济学教学 差异的启示
(一)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学习时间上,使学生能自我监督、自我监控,对于存在的问题能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环境应相对宽松和开放。教师的角色要有所改变,站在学生的角度,成为课堂学习的设计者、鼓励者和协助者,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支持,而不是课堂的绝对领导者。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话语权得到展现,培养学生自我激励、自我调节、自我控制的能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二)明确教学目的
我国长期以来社会本位的教学目的,决定了教学方式的单一和片面。灌输式教学或者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需求。教学目的和教学目标要紧密联系起来,使教和学两方面目标一致,发挥教师的主动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目的落实到经济学教学中,教学目标要明确、具体、详尽,具有可操作性和可测性,从简单到复杂,明确经济学教学的深度与广度。通过经济学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方法,为将来从事经济工作奠定坚实基础。让学生把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培养学生既有从事经济学相关工作的能力,又有从事其他工作所具备的素质。
(三)加强教学资源建设
教材作为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问题,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尊重经济学发展的实际,选用国内外的主流经济学教科书作为教材,如萨缪尔森、曼昆、帕金等,避免因为翻译、编写等问题导致的差错,缩小我国与国外经济学教学的差距。
案例教学资源库是教学资源建设的主要方面。高校可以组织教师、学生,借用精品课程、教师教学竞赛、大学生创业计划等项目,组建案例教学资源库。多方面、多角度地选取一些当今社会经济的热点、难点问题,结合国外教学经验建设完备的经济学教学网站。选择西方经典著作中的典型案例,从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的经济学著作中汲取知识养分,筛选、提炼案例。联系我国实际经济发展现状,有意识地编制一些涉及多章知识的综合案例。
(四)丰富教学内容
关于教学内容的设置,要明确认识到,不能把实践教学错误地理解为一种形式。实践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经济生活的实质、产生问题的缘由等,要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在进行实践教学的同时,也不能忽略理论教学。本科阶段的经济学学习是基础,基本假设、概念、原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都需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在本科经济学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我国的实际经济运行情况和问题,切实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重视实验课、实习课的地位。
(五)采用多样教学方法
在经济学教学中,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方法外,还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案例式教学等方法。从学生角度设置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主动、自主学习。改变以往PPT教学、黑板板书等传统的教学方法,利用互联网、多媒体等资源,开设专家讲座,组织精品课程、时事热点讨论等。组织学生实时收看并学习国内外知名大学的经济学相关课程,了解世界经济研究前沿问题,开拓知识学习视野。
利用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生产实践单位,组织学生走出去,建设学习小组,去企事业单位,实地了解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典型经济案例。让学生深入社会生活实际,观察经济现象,参与经济实际,总结、分析经济问题。丰富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将理论知识更多地运用到实践中,解决实际问题。
(六)应用多种评价方式
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将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章节考核、考试成绩作为几个考核指标,在确定学生最终成绩时,将以上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授,重视课堂讨论,更要注重课后对学生的辅导答疑、在线交流、学业指导等,对教学过程进行形成性评价。在经济学教学中,通过形成性评价的六个阶段:自评、专家评价、一对一评价、小组评价、实地评价和进行中的评价,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增强其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参与精神。
参考文献:
县域经济的发展,可以从纵、横两个方面加以探讨。从横向来讲,县域经济是在一段时间内,一个地区经济各方面综合的发展概况;从纵向来讲,县域经济则是一个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可能性及增长潜力。研究县域经济,能够更好的把握地区经济可持续、协调、稳步发展的格局与进展,进而为中长期的县域经济发展规划提供科学、合理、可靠依据。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特征
(一)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空间演变差异
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主要表现为多个快速发展的城市核心及凝滞的都市边缘、乡村工共存;在新兴的经济发展地区,核心――边缘结构得到进一步的增强。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演变可以从四个方面加以说明:从国家宏观层面而言,我国中、东、西三大经济发展地带的经济差异及南北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异性突出,尤其表现在东西间的经济发展差异。 目前,低于全国经济发展平均水平的县域经济个体明显多于高于全国经济平均发展水平的县域经济个体,而这些较高发展水平的县域经济体主要集中在我国东南沿海、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县域经济体则主要集中分布在中西部欠发达的地区、沿海发达地区城市经济辐射作用不明显的地区等。我国县域经济发展不同地区差异明显。
从地方层面而言,各个地区县域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内部发展差异表现明显。如江苏省县域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沿江地区,次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苏南地区,而欠发达地区则位于苏北地区。表现出县域经济集聚性特点。总之,目前,全国大多数城市带县域经济空间发展尚未形成多层次、网络化格局,县域经济间实力高低错落分布,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对其周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差,总体上而言,县域经济仍呈“增长极”发展模式。
(二)县域经济发展局部空间演变差异
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局部空间演变差异,主要是指东、中、西部三大经济发展地带的省际、省内性差异。其中省内差异是构成全国县域经济整体差异的重要部分,它对于全国整体县域经济的差异性调控是巨大的。因而,全国各城市带有着地理空间边缘联系的县域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经济实力相对较弱的空间自相关,县域经济表现出地理空间的集聚现象;但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而低水平的县域经济空间集聚效应却明显增强,形成相对固定的县域经济聚集区域;发达地区经济极化现象明显,极化作用在整个县域经济作用中占据主导性地位,但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不能够形成带动于辐射性作用;整体而言,县域经济差异在明显缩小,区域间的空间极化作用在削减。
二、县域经济发展时间差异演变特征
县域经济发展时间差异演变特征表现为经济发展速度不均衡。县域经济发展速度是由区域经济绝对增长速度与区域经济相对增长速度两个指标来衡量的,参考人均GDP相对发展率与人均GDP平均增长率,得出全国现有经济增长水平下,县域经济均呈现快速发展态势,但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仍然有明显差异,最高县域经济增长值与最低县域经济增长值之比为两位数;通过对最高县域经济增长体与最低县域经济增长体之间的研究可以发现,拥有良好经济基础的县域经济发展较快,而经济发展速度较慢的则为基础薄弱的地区;各县域间经济发展速度存在明显差异,城市地区大致处于核心经济圈辐射范围之内,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发展为经济次级增长极。
三、县域经济协调发展措施
(一)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合理定位城市功能
结合国家新的经济发展政策,按照全国经济合理布局的要求,制定出科学合理、高效协调、可持续的经济发展战略格局,以突出主体功能区的发展战略目标,对城市功能做出合理性定位。各县级单位要在遵循国家经济发展方针的前提下,结合本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现有经济发展规模与状况、未来区域经济发展潜力,做出相应的城市功能区规划,以更好的实现限制开发区、禁止开发区、重点开发区及优化开发区的合理设计与规划。合理定位城市功能,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促使各个区域承担不同的发展功能,保持生态平衡,实现县域经济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二)加大城市发展力度,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形成以城市为中心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以更好的实现区域经济的一体化格局建设目标;以信息化、工业化的城市发展战略,拉动县域经济增长。要继续扩大城市发展规模,做强、做大本地区的特色产业、支柱性产业,借助于区位优势,加强城市的开发力度;对于有着特色资源的城市,可以着力开发其特色资源,招商引资,走生态产业链的经济发展道路,依托于现代信息技术,增加高素质人才的培养与引进,增强城市的经济竞争力,以城市经济发展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四、结束语
总之,县域经济呈现空间与时间的发展差异特征,县域经济发展总体差异持续扩大、发展速度不均衡、中心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较弱,对其周边县域经济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差,县域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因而必须加强中心城市经济的发展,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拉动县域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TU-024文献标识码:A
一、徐州市概况和研究区小城镇发展现状
(一)徐州市概况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东经116°22′~118°40′、北纬33°43′~34°58′之间,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土地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二)研究区小城镇发展现状
至2008年底,徐州市共有建制镇114个,其中有市县政府驻地镇7个,除去大黄山镇和大庙镇,属于本文研究范畴的小城镇共112个。本文研究范围内小城镇镇域总面积10788.4平方公里,总人口803.1万人,镇域平均面积96.325平方公里,各镇平均人口7.1万人,人口密度为744人/平方公里,镇域生产总值1078.286亿元,人均生产总值13426.24元。
二、徐州市小城镇空间结构及特征
(一)小城镇空间分布及特征
1.徐州市小城镇总体空间分布
直观的来讲,徐州市小城镇分布总体上是比较均匀的,研究区内均城镇密度为1.038152个/百平方公里,低于江苏省城镇分布的整体密度,分布比较稀疏,同时结合表2-1数据,各区域相比之下睢宁和丰县的城镇密度较低。
2.空间分布特征
(1) 小城镇分布的地形差异
丘陵岗地主要分布在贾汪区、铜山县北部和西南以及东南部、睢宁西北部,可知这些局部地区的城镇分布很少甚至没有。由此可见在城镇建制的时候避开了地形的不利因素,小城镇随地形分区的差异正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有其历史性和合理性。
(2)依托中心城市或中心城镇,沿交通轴分布
“点轴开发”模式是利用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的集聚和辐射功能,由点及线再到面进行渐进式开发,通过对区域有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和交通干线所组成的点轴网络来构建地区经济开发的总体格局。[4]徐州市作为徐州都市圈的中心,纵观徐州市小城镇分布和交通要道分布图,很容易看出,结合徐州市整体空间布局已经体现了点—轴分布的特点。
(3)交通轴沿线的小城镇分布密集
利用ArcGIS软件,对铁路、高速公路和过道两侧20km的范围进行缓冲区分析(如图2-4 铁路缓冲区分析成果图),统计出交通要道沿线的小城镇个数,得到下面的统计表(表2-1),可见徐州大部分城镇都是靠近交通要道分布的。
图2-4铁路缓冲区分析成果图
表2-1交通要道沿线城镇个数
(二)空间规模及差异
1.小城镇规模总差异
从江苏省小城镇规模来看,徐州市的城镇规模是比较大的,镇均人口达到了6.9万。再从徐州市内部规模来看,徐州市有约66%的小城镇镇区人口在镇均人口以下,绝大部分的镇区人口规模在4-7万之间。城镇人口规模最小的是江庄镇,仅为32633人,最大的是运河镇(253718人),后者人口规模是前者的8倍,可见小城镇间的人口规模差异还是比较大的。而睢城镇、运河镇和新安镇的镇区人口规模已达20万,符合中等城市的设市标准。
徐州市小城镇镇区面积的平均值为9168公顷。徐州绝大部分的城镇面积都在5000-12000公顷之间,大于和小于镇均面积的城镇个数相差不大,进一步计算得到小于镇区均面积的城镇个数占城镇总数量的55%。镇区面积最大的是新店镇(23007公顷),面积最小的是北沟镇(3400),前者是后者的7倍左右,镇区面积差异比较大。
2.小城镇规模空间差异
利用ArcGIS软件,将徐州市城镇人口数量进行分类分级显示,并结合徐州市交通干道的分布,制作成徐州市人口规模空间差异图(图2-5)。从图中可以看出交通对于城镇的人口规模产生很大的影响其中,陇海和京沪铁路线和省道沿线是较大规模城镇密集分布的地带,规模20万以上的三个城镇中有两个分布在陇海线上。
图2-5 徐州市人口规模空间差异图
进一步观察,可以将较大规模城镇分布地带分为三部分:①西北部的丰县和沛县条状分布区(图2-6)②北部倒“T”形分布区(图2-7)③南部半圆状分布区(图2-8)。
图2—6西北部丰县和沛县的带状分布
图2-7 北部倒“T”形分布
(三)城镇密度及分布差异
以徐州市六个县级市以及贾汪区为比较单元,计算各区城镇密度,得到如下数据(表3-2):
表3-2徐州市小城镇密度表
由上表可以看出徐州市各区小城镇密度分布差异不大,城镇分布比较均匀,除了丰县和睢宁外,其他地区每百平方公里都有一个小城镇分布,但是相对江苏省的总体城镇密度来说徐州市的城镇密度相对较低,城镇分布比较稀疏。
(四)城镇密度分布差异
由徐州市小城镇密度分布可见徐州市小城镇分布比较密集的地区都分布在陇海及京沪铁路线沿线以及国道省道沿线,由此可见交通因素对于城镇的密度有很大影响。交通发达和便捷的地区相对来说小城镇的分布密度比较高。
三、结论
徐州市小城镇空间分布总体比较均匀,人口和面积规模差异除了个别城镇外差异不大,城镇密度分布总体比较均匀,但是地区之间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自然条件、人口迁移、交通发展及经济产业的发展对徐州市小城镇的发展有重要影响,同时交通因素是造成徐州市小城镇空间结构差异的主要因素。
参考文献:
[1]张继东. 城市空间结构理论研究综述 [A].科技创新导报,2008,(4):88.
[2]王嗣均等. 中国城镇化区域比较研究论文集 [M]. 杭州大学出版社,1992.
[3]何素芳,黄伟雄,李凡等.佛山市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研究[A].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2004,22(2):45-49.
[4]杨扬.都市圈点轴开发系统研究—以徐州都市圈为例[A].理论探讨,2006,(10)124-126.
[5]曹劲松. “两通两能”与徐州经济 [A].徐州师范学院报,1991,9(1):65-70.
[6]王志华.徐州:运河城市的和谐发展[A].城市交流,2007,(6):37.
当今时代是一个物质产品越来越丰富、消费需求越来越多元的时代。在需求创造市场的大背景下,“差异化战略”一经提出便受到企业的热烈追捧。然而目前很多人只是简单的把差异化战略理解为特色化,或认为差异化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引入战略管理的相关理论对差异化战略进行解释,使企业对差异化有更深层次的理解,以期对欲实施差异化战略的企业有所裨益。
差异化战略的内涵
环境适应性
差异化战略作为一种战略,首先是寻求对环境的适应而存在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著名管理学家钱德勒在《战略与结构:工业企业史的考证》一书中便提出了“企业经营战略应当适应环境、而组织结构又必须适应企业战略”的主要思想。战略与环境相适应得到了后来学者的普遍认同,它强调了战略决策所依据的环境是一种客观存在,理性的分析技术是基于环境的变量,战略的核心在于对环境的适应,战略能够使组织通过确定外部环境中的机会与威胁,获得组织与环境的协同与适应。
竞争位势与定位
差异化战略是分析企业的竞争位势基础上,选择合适的定位。上世纪80年代初期,著名战略管理学家波特在其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提出了行业结构分析模型,即所谓的“五力模型”,认为行业现有的竞争状况;供应商的议价能力;客户的议价能力;替代产品或服务的威胁 ;新进入者的威胁这五大竞争驱动力,决定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因此,企业战略的核心应在于选择正确的行业,以及在五种竞争作用力面前寻找进退有据的地位,做出适当的定位。
面对上述五种竞争力,企业可采用三种基本的通用战略应对――成本领先、差异化和目标集聚。其中差异化战略就是在满足顾客需求的全过程的某些环节中形成与竞争对手的差别,形成竞争上的优势。差异化实质上就是追求垄断性要素的一种方式。它可以赢得顾客的忠诚,并在面对替代品威胁时,所处地位比其他竞争对手更为有利。
难以模仿性
企业差异化战略的成功还在于自身不容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经济学家潘罗斯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理论》一书中指出,管理资源是制约企业成长的瓶颈性因素,因此,企业间的差别是一直存在的。由于管理资源产生于团队的互动和通过互动积累的经验,是组织通过长期团队工作、试验、学习和演化而来的组织特殊技能,所以管理资源是在别处无法简单复制的。
潘罗斯的观点被后来的“基于资源”的能力观吸收。“基于资源”的能力观认为企业竞争优势(以在产品市场上获得超出正常平均的收益来衡量)的源泉来自于企业所控制的战略性资源。这种资源可能是经验基础上的企业家资源、产品声誉类难以模仿的无形资产或隐默的知识等,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生产要素是通过在一段时期里所选定时间路径的资产流量所积累起来的战略资产存量。资源具有内生性,有效竞争所必需的资产存量只能通过具有连贯性的投资才能积累出来。
核心能力理论对企业的启示是企业在实施差异化战略过程中,要努力培育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使得自身的差异化不会因为竞争对手的模仿或替代而变得“不差异”。
动态能力
提斯等人将“基于资源”的能力观和演化经济学结合起来,提出了“动态能力”的观点。该理论强调了能力随时间变化的动态发展观。由于竞争优势会随时间的发展而被侵蚀掉,企业必须能够使它们的资源和能力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并且能利用新的市场机会来创造竞争优势的新源泉。提斯等用3P(过程、位势和路径)构建了动态能力战略分析框架。在3P里,过程强调了组织内外部的一致性和组织的学习过程,位势是企业内生的、积累的特定资产,路径强调了企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性。动态能力理论里所讨论的能力已经不同于前面提到的企业核心能力,而是改变企业能力的能力。从本质上来说,动态能力论表现出了一种动态的非均衡状态,认识到在一个变化无常的环境中,企业需要对能力持续不断地维护、培养和开发,从而实现企业持久的竞争优势。
差异化战略的构建特征
环境扫描
环境扫描是指对企业环境的整体作一般性的监视,它包括外部环境审视,内部优劣势分析以及企业经营目标的确定等。环境扫描的目的在于发现可能影响企业发展的周围环境的变化,包括:政策或政府本身的变化,宏观或微观经济的变化,社会发展,科技进步等。内部资源评价则包括分析企业的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有形资产是指那些很容易计价,可在企业的财务报表中反映出来的项目。无形资产是声誉、品牌、文化、员工知识、专利,以及累计的学习和经验。组织能力是指企业组织调动各种资源,培育出自身不同于其他竞争者的最根本的竞争能力和优势,用以持续的满足受众需求,从而在市场上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环境扫描和企业战略的形成、方案选择、实施和控制组成一个连续、并行的过程,环境扫描贯穿战略过程的始终。企业应不断根据战略环境的变化来调整以及创新转换,从而动态地形成和实施战略。
差异化战略选择
差异化定位就是为顾客提供与行业竞争对手不同的服务与服务水平。通过顾客需求和企业能力的匹配来确定企业的战略方向。差异化战略是以了解顾客需求为起点,以创造高价值满足顾客需求为终点。因此,在决定整体定位差异化的时候,必须要把顾客的需求、企业的核心能力以及竞争对手的服务水平三个要素综合考虑,做到三者的协调统一。
有差异化的顾客就有差异化的需求,有差异化的需求就要提供差异化的服务,因此细分市场,以满足不同顾客群的多样化需求,成了眼下企业经营的着眼点。细分市场的确定,有助于企业找准目标顾客群,并通过差异化的竞争策略来构建自身的竞争优势。
一般来说,差异化战略可以分为如下三种:产品差异化,指企业的产品在性能、质量上明显优于竞争对手。形象的差异化,企业通过塑造优势的品牌、成功的CI策划,借助公关传播,使企业在顾客心目中树立起优异的形象,从而对该企业的产品发生偏好。市场差异化,指由产品的销售条件、销售环境等具体的市场操作因素而形成的差异,包括在定价、分销、售后服务等方面形成自己的差异化优势。
差异化战略实施
一旦具体的差异化战略被选定后,就涉及到战略的实施过程。战略通常是由组织高层制定的,但是战略的实施却要触及公司的所有层面。具体来说,这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内容:制定计划、组织结构和组织文化、领导、激励和奖惩。计划包括向组织成员传达该完成哪些具体的目标和活动、谁对这些具体目标和活动负责、何时进行活动及该获得什么资源等。相当于把战略转化为重大方案和项目、职能战略及政策和预算。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应当支持制定的差异化战略。此外,领导者应当不断地与组织内外的人们,将信息和意图传达给他人,使组织朝着既定的方向行动。同时,开发适当的激励和奖惩系统鼓励推动战略的员工行为。
核心能力培育
中图分类号:J2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8-0021-01
中国绘画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仰韶文化时期。历经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中国传统绘画在古代哲学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而自魏晋以降,位于中国社会上层的士族阶层逐渐涉足绘画,融入了士族文人的阶级思想观念。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中国的传统绘画分化为两大支流:即处于社会上层的士大夫绘画、晚近文人画以及社会底层的民间绘画。两股绘画支流分别具有自身独特的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在各自的演变与发展中又互相影响和相互借鉴,共同丰富了中国古代的传统绘画。下文中,笔者着重探讨中国传统水墨画,尤其是士族文人画的艺术表现和审美意识。
一、抽象与绘画
笔者以为,绘画与抽象的关系对研究中国传统的书法与绘画十分重要。根据人类早期绘画的历史可以推断,绘画发生的历史起点是人类通过对自然界一切客体的形象进行分析后,所总结出的抽象形式。由此可以解释,为什么一切原始绘画都呈献给人们以一种高度简洁和抽象。当人类的绘画水平要想达到高度的丰富和具体时,必须处于绘画技巧的高度成熟期才可以实现。因此说,人类成熟的绘画技巧并非是绘画最初的起点,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绘画表现首先要具有两大前提条件:首先是对线条、面与形的研究和掌握;其次是对色彩的研究和掌握。因此,当早期人类画出的给人以幼稚感和笨拙感的圆圈来表现天空中的太阳时,也就意味着早期人类已经明白了看似整体的视觉物象其实可以被分解为单个个体的视觉元素。而这种把个体的视觉元素从总体中分解的能力,就是一种抽象的表达能力。
谈到绘画,还需要提及中国的书法。书法艺术也是一种特殊的绘画。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叙画之源流》中有云:“颉有四目,仰观垂象。因俪鸟龟之迹,遂定书字之形,造化不能藏其秘,故天雨粟;灵怪不能遁其形,故鬼夜哭。是时也,书画同体而未分,象制肇始而犹略。无以传其意,故有书;无以见其形,故有画。”此言论为中国最早的“书画同源”说。实际上,书法本身即是最抽象的写意绘画。因此,传统绘画与书法艺术作为早期先人的记录图像必是相同的起源。进而抽象审美意识也就蕴藏在两者的艺术表现之中,这是它们最根本的特征。
二、中西传统绘画特征的差异
中国传统绘画尤其重视线描的功底。如果说线条是区别于中国传统绘画与西方绘画的典型特征的话,笔者以为此观点颇为不妥。宋代以降,泼墨法、没骨法等技法的运用已不再是线条。笔者认为,西方绘画与东方绘画在艺术表现上的区别在于绘画者通过线条来表现形而上的内心情感和人文思想,这种方式已经独立于绘画作品之外而具有了更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例如,通过陈老莲与安格尔的作品,可以很明显的看出,陈老莲的作品通过线条来表现绘画者对所绘对象的心理感受和审美感受,而安格尔的用线始终围绕表现对象的质感和结构在运用。再者,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动点、多点、散点的透视,不同于西方古典绘画的焦点透视,主要就是由于西方再现的视觉真实与中国传统绘画侧重于表现作者的主观情感相悖。
色彩也是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传统的绘画中,如金碧、青绿山水,或某些工笔画中的色彩运用,是为了凸显装饰的审美效果;而在某些传统的写意画里,如没骨花卉、泼彩等,则类似笔墨一样地直接抒“写”。对色彩的这两种运用方式也不是为了再现所描绘对象的具体逼真感。在西方古典绘画中,对色彩的运用则是表现所描绘对象的客观结构和光影。即使是印象派,他们对浓重的色彩的运用,也是为了表现对象在光影下的体面结构。
此外,在形神关系上,西方传统绘画中“形”是“神”的基础,“神”是在准确抓住了“形”的视觉真实和具体的基础上实现的,而中国传统绘画则是通过“神”来作为主导,然后通过笔墨、线条的节奏和韵律来实现传神的目的,它超越了客观对象的具体真实的“形”。如南宋梁楷的作品《李白行吟》就是运用了率真、洒脱的笔墨“写”出了诗人李白的飘逸神情,而画中李白的形象与现实生活中李白的真实具体的“形”相已去甚远。在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风格中,所体现出来的正是这种抽象性和写神、写意性。
1 资料背景
1.1 心境恶劣:心境恶劣也称为心境恶劣障碍,是情感的一个类型,类似于不严重的重性抑郁症的慢性形式,但是心境恶劣患者常有重性抑郁症的发作。许多心境恶劣状态始于儿童时期,而且被普遍认为是一种带有郁闷素质的人格障碍。另有一些人认为心境恶劣其实是焦虑障碍。心境恶劣患者的心理发育常常是受阻抑的,他们很难相信自己的能力,认为自己前途黯淡。心境恶劣的自杀危险与最严重的情感障碍的自杀危险相当。至于是抑郁、焦虑,还是合并人格障碍,这三者中,哪一个更易导致心境恶劣患者自杀尚未能确定下来。通常,自杀患者可能同时患有两种抑郁,心境恶劣发展到高峰,形成重性抑郁症。
1.2抑郁症: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悲观,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自责自罪,饮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患有各种疾病,感到全身多处不适,严重者可出现自杀念头和行为。抑郁症是精神科自杀率最高的疾病。抑郁症发病率很高,几乎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2个抑郁症患者,因此它被称为精神病学中的感冒。抑郁症目前已成为全球疾病中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第二位重要疾病,对患者及其家属造成的痛苦,对社会造成的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偏见使患者不愿到精神科就诊。在中国,仅有5%的抑郁症患者接受过治疗,大量的病人得不到及时的诊治,病情恶化,甚至出现自杀的严重后果。另一方面,由于民众缺乏有关抑郁症的知识,对出现抑郁症状者误认为是闹情绪,不能给予应有的理解和情感支持,对患者造成更大的心理压力,使病情进一步恶化。
2 人格特征
2.1心境恶劣:心境恶劣最常见的人格特征包括:持久的忧愁、焦虑或心境空虚;对以前感兴趣的活动丧失兴趣;过度的哭泣;不安和焦躁;注意力和作决定的能力下降;精力下降;有想死或自杀的想法或尝试;有罪感、元助感或无望感增加;睡眠变化;社交退缩。不同的患者可以有不同的表现。
2.2抑郁症:抑郁症综合起来有三大人格特征,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情绪低落、悲观厌世,严重时很容易产生自杀念头;丧失既往生活、工作的热忱和乐趣,对任何事都兴趣索然;精力丧失,疲乏无力,洗漱、着衣等生活小事困难费劲,力不从心;自我评价过低,病人往往过分贬低自己的能力,以批判、消极和否定的态度看待自己的现在、过去和将来;病人呈显著、持续、普遍抑郁状态,注意力困难、记忆力减退、脑子迟钝、思路闭塞、行动迟缓,但有些病人则表现为不安、焦虑、紧张和激越;内心十分痛苦、悲观、绝望,感到生活是负担,不值得留恋,以死求解脱,可产生强烈的自杀念头和行为。
3 心境恶劣与抑郁症的人格特征差异
心境恶劣与重性抑郁症相比,病程周期性变化不明显。心境恶劣患者与重性抑郁症患者相比,抑郁状态相对恒定,但程度较轻。恶劣心境是一种慢性的、不太严重的抑郁综合征,一般至少要持续2年。虽然没有精确的统计数据来说明受恶劣心境困扰的人数,但受恶劣心境困扰的人要比受抑郁症困扰的人要多得多。恶劣心境通常有与抑郁症状相似的感受,并且许多症状都是相像的,但其严重程度要逊于重度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