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健康管理理论知识

健康管理理论知识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3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5篇健康管理理论知识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健康管理理论知识

篇1

2数据导入

我们用SQLServer2005作为系统的数据库,来做一些测试管理中的一些需求,还可以用表格来做一些学生的基本信息项目等。有需要的一些项目就可以直接录入。

3客户端总体设计

客户端主要是控制操作的,它主要是负责系统的管理、和一些数据的设置、还有查询等功能。如果测试员要进入到这个系统中去,他只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了,他就乐意进入到这个测试的系统中组完成他想要了解的内容,对于你想要的信息你就可以向服务器提出请求。

3.1管理系统

管理系统一共包含有三个部分,有新学年管理、用户管理和密码修改。这是整个系统运行的控制和管理部分所有的一些初始设置如进行数据添加、修改或者删除等都要在新学年初设置。修改用户界面进入管理系统的密码要在密码修改功能中修改。

3.2基础数据设置

项目设置、标准设置、免测人员设置是基础数据设置的三个子目录。包括项目类型设置和测试项目设置,项目类型设置是指《标准》里规定的六种测试类型及其各类型编号的设置。测试项目设置是指根据各个学校的具体情况而定的,无论什么都要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范围内进行修改。

3.3查询统计系统

查询统计系统包括学生成绩查询、学生成绩统计、毕业成绩统计三个子目录。它主要的功能就是测试管理员在不同的需要下查询不同的内容,当中学生成绩的查询又可以分为两种方法来查询,可以按学生信息查询、也乐意按测试项目查询。根据所要查询数据的需求选择相应的关键词。按测试项目查询对话框除了有上一个查询对话框的检索内容外,增加了项目类型、项目名称、该项成绩范围与该项是否测试检索词,便于查询某一单项的具体测试情况。

3.4程序管理

现在我们的这个程序管理比起以前的真的是简单方便了很多,比如,我们以前都是用手写的然后录入到电脑中去,而现在我们可以直接输入到电脑中去就可以了,这样是不是很简便了,而且还能避免了很多输入上的问题,学生测试完了之后,剩下的一系列步骤就由测试管理员去把数据输入系统当中。

3.5与国家软件对比

与国家的软件相比,我们这个软件的优点就是可以设置年级,可以看到同一个学生在校期间的所有体质健康的信息,而且这个软件是很人性化的,它可以让不适合参加体检的学生免去体检,而且该软件对于查询也是特别的方便,给体育老师们带来很大的方便。根据了解,学生可以登陆学院的相关网页,看到自己的体质信息,而且他们的家长也可以看到他们孩子们的体质健康水平。每年要上报一些数据,我们要把这些数据用表格的形式完成然后交给上级领导,而且我们这个软件的输入也是特别的方便,只需要用纸写一些数据然后腾入到表格中就可以了,效率也提高了好多。如今,我们《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执行当中仍然存在着很多的困难和问题。现在的人口扩大,招生也是在逐渐的扩大,特别是在如今校园的学生人数成千上万的高校,大量的测试数据的记录管理让《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推行受到阻碍。我们现在要开发出更实用的高校学生健康测试管理系统已经是势在必行了。也是我国高校体质测试管理网络实现的首要任务。我国现在必须更新观念,认识到体质健康测试仅仅是个开始,我们要根据测试结果做一些改变,根据那些检测数据发现学生们所存在的问题,这个数据是一个很好地表现孩子们的健康的证明,也可以让家长们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加以重视,不再只对孩子们的学习成绩看得很重要,而是把他们的健康也列入到重要的内容之中了。

篇2

 

关键词 治未病 老年人 健康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2-0012-03

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 of “prevention of

disease” in development of elderly health management in the community

GU Yiqin, GU Jinchun

(Zhijiangxi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Zhabei District, Shanghai 200070, 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experience of health management at home and abroad, Zhijiangxilu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Zhabei district combin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ncept of “prevention of disease” with the method of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diseases of modern medicine organically to beneficially explore the grading health management of the elderly in the community and gives a new meaning to “prevention of diseases”.

 

KEY WORDS prevention of disease; elderly people; health management

全国老龄委《中国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预测研究报告》指出,21世纪中国将成为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从2001年到2020年是我国快速老龄化阶段。到2010年底,上海市户籍60岁以上老年人已经达到331.02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23.4%,高出全国10个百分点[1]。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渐被社会所关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危害老年人健康的主要问题。因此,必须转变现有的医疗卫生服务模式,树立“预防为主”的观念,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和健康管理的理念结合起来,引入到医疗卫生工作当中[2]。

 

1 社区老年人需要健康管理

老年人实施健康管理对于充分利用卫生资源,降低医疗费用,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健康管理最早出现在美国,是一种对个人及人群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其宗旨是调动个人及集体的积极性,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来达到最大的健康效果。美国的健康管理经验证明,通过健康管理计划,美国人的胆固醇、血压水平和冠心病发病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3]。张海侠等[4]通过对305名社区居民的健康体检和健康管理,认为加强社区老年人的健康管理,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活方式干预,可有效预防慢性疾病的产生和发展。陈艳华等[5]对社区100名中老年人进行规范化健康管理1年,通过与对照组的比较,老年人健康管理有助于改善社区居民的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慢性病的控制现状。

 

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健康管理由全科医师和健康保险业以及健康体检发展共同衍生而来,特别是由于健康保险的推动从根本上解决了健康管理的付费问题以及健康信息技术的支持而得以快速发展和壮大。目前健康管理已成为世界各国提高国民健康水平、扩大内需、拉动消费、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和有效途径[6]。

 

在中国,健康管理对绝大多数居民来说是个新名词。一项对齐齐哈尔市500名老年人健康管理需求的调查表明,80.0%的群众对健康管理不了解;90.0%的群众认为自己很健康,没必要参加健康管理;19.0%的群众认为健康管理没有效果。当向被调查者解释健康管理的概念和具体内容之后,59.8%的老年人表示希望社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7]。因此,老年人对于自身健康状况的认识不足,不代表他们不需要健康管理,恰恰表明了老年人群对健康管理的需求程度高。

 

2 用“治未病”理论探索老年人健康管理模式

在国外,健康管理在保险机构被广泛应用,有专门的健康及疾病评估模型和疾病改善资源库,并采用了处方化的健康信息调用模式。作为最早实行健康管理的国家,美国的“健康人民”计划已经进入第二个十年,管理费用主要是医疗保险机构和医疗集团共同承担。以德国为代表的一些国家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通过将健康医疗保险和预防性医疗等其他内容结合起来,以达到健康管理的目的。但医疗保险费用仅解决人们看病的问题,缺乏整体的健康管理计划使得德国的健康管理面临高投入、低回报的问题[8]。英国的全民免费福利型医疗体制模式的优点是能合理利用卫生资源,覆盖面广和基本免费的特性保障了“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的公平性,同时降低了卫生总费用,然而维持资金庞大,经济效益和医护人员积极性低下等缺点也很突出[9]。

篇3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10-251-01

思想政治教育是社会或社会群体运用一定的思想政治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符合一定社会要求及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主要解决的是思想领域、政治领域和道德生活中的是非、善恶以及如如何提高人的思想政治觉悟和道德水平问题。而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者为了有效地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健全发展,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成长的需要,运用以心理学和教育学为主的多学科的教育理论和技术,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施加心理影响的一种教育活动。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很大的不同,一个是以理论为基础的纯社会学科,一个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虽然二者在理论基础、研究对象、工作内容和工作任务以及工作方法上有很多不同,但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同作为育人的工作,具有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体现在研究内容、目标职能等方面。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对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着重于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而这种能力的体现,又恰恰是以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为前提的。所以说,理想、信念、品德、意志等都是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对象都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是人生观问题,它致力于使大学生认同高尚的道德规范、正确的政治态度、良好的思想意识。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则是大学生成长问题,它关心怎样帮助学生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解决其成长过程中的种种适应问题。两者协同作用使得两者在职能上是保持一致的。

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在实际操作中是互为条件并相互影响和制约。良好的思想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健康的心理又能够有效地促进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良好的情绪和坚强的一致本身就是优秀的品德结构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心理要素。所以说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需要不可分割的。要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去,归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科中去,弥补思想政治教育在对学生成长生活问题中的关注不足。在具体教育实践中,两者的结合有利于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增加对学生人格教育的关注,完善和补充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两者的结合能够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改教育者的主导地位、权威者角色为平等地位和协助者。这种角色变换,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分更容易被受教育者所接受。两者的结合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内在因素是学生受教育时的心理状态。如果我们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因素,一味地强制性地规范管理他们,这样的教育很难达到目的,甚至产生逆反心理。大学公共政治课堂上很少有学生能够做到认真听课,这就是学生从心理上不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的外在表现。

如何处理好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关系已迫在眉睫。第一,从大的方面来说,国家应该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问题,出台一些相关的政策文件,指导高校教育实践。第二,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使学生对学校有足够的归属感、认同感,这样学生们才能更为自然地接受学校对其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健康教育两支教师队伍在教育过程中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形成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有机网络结构。另外,教师个人一方面要不断学习专业知识,加强自身的知识网络结构,能做到深入浅出。另一方面要有积极乐观的心态,热情,平等地对待学生,积极引导,帮他们排忧解难。除此之外,对于心理咨询的宣传工作要着力加强,许多同学表示不愿意进学校的心理咨询室,一方面是不好意思讲出自己的隐私,另一方面是怕同学误以为自己有精神疾病,还有就是对心理咨询老师存在畏惧。这就要求学校做好对心理咨询的宣传和解释工作,以亲切和谐的面貌面向老师和同学。总之,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之间的关系,理解二者相互结合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促进二者相互健康发展,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将两者相结合。

篇4

中图分类号:D035.36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2306-1499(2013)04-(页码)-页数

1.消防和治安保卫措施

1.1消防措施

主要是:(1)进入施工现场后,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和“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建立健全工地消防领导组织和专设机构,切实做好消防安全工作,明确责任,使各项防护措施落到实处。(2)建立消防安全体系,做到统一指挥,快速反应,要求快速、简洁、明了、准确。现场消防小组经常进行消防器材的检查、定期进行消防知识培训和消防演习,确保现场消防安全。(3)严格执行主管部门施工现场消防安全要求,在施工现场、生活区按规定设置消防栏,针对不同的危险源配不同的消防器材。施工现场设专用消防水管,配置消火栓、灭火机、灭火器、灭火砂和消防水龙带。(4)如发生火灾,施工现场的任何一名施工人员都应迅速呼喊周围作业人员投入火灾扑救,同时立即向领导组汇报并报警。(5)若发生电焊或气焊所引起的火灾,立即切断电源或气源,组织人员疏散,将氧气、乙炔瓶等易燃易爆物品及时转移到安全地带。同时组织人员利用现场灭火设施和器材灭火,并拔打火警电话,组织好消防车的进出场工作。(6)消防队到达现场后,由现场指挥人员报告火势和扑救情况,以及周围电气管线、油料、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情况,并服从公安消防队统一指挥调配。(7)在火灾原因调查清楚后,方可处理火灾现场,恢复施工生产。(8)严格执行“三级动火审批制度”,加强对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管理。

1.2治安保卫措施

主要是:(1)建立健全创建治安合格工地领导组织和专设机构以及群防群治的综治网络,从领导和制度上确保创建工作各项指标落到实处;同时,抽调相应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为切实做好创建合格工地活动提供有力的物质保障。(2)排除一切不安定因素,维护工地政治稳定。项目部各级领导要增强忧患意识,深入细致地做好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引导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利益关系,抓住热点、难点问题,搞好教育疏导,及时化解矛盾,千方百计把问题解决在内部,解决在萌芽状态,防止矛盾激化引发群众性闹事事件。(3)积极参加、配合业主和地方公安机关组织的统一行动,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净化施工现场和周边治安环境。(4)开展治安专项整治活动,主要检查发现治安隐患漏洞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整改。依靠当地政府、单位、治保组织,开展“共建”、“共治”活动,落实以巡逻为主要内容的治安联防联治预案,减少工地不安全因素。并制定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的措施,牢牢掌握维护治安稳定的主动权。(5)加强外部劳务治安管理,按照严格审查、严格登记、严格教育、严格管理、严格清退的“五严”要求,切实落实防范、管理措施,促进外部劳务管理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6)对赌博、、传看黄色影像等丑恶现象进行综合治理,同时认真抓好工地文化建设,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遏制各种丑恶现象在内部和工地的蔓延,促进企业精神文明建设。(7)加强法制宣传教育,采取多种有效形式,有组织、有计划、有重点、有步骤地宣传法律知识、提高职工群众政治素质、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依法管理企业,依法管理队伍,依法维护企业和个人的正当权益。(8)加强危险品治安管理,按照确保安全、服务生产的要求,严密购买、运输、贮存、保管、使用等各个环节的安全防范管理,确保安全,万无一失。强化门卫值班制度,在重点部位安装防盗报警设施,对施工现场的工程材料和重要机械设备固定专人值班看管,责任到人。(9)根据维护工地治安的需要,进一步加强治安防范队伍建设。建立和充实治安巡逻队、联防队等组织机构队伍,完善制度,搞好培训,严格管理,提高人员素质,发挥组织作用,增强群防群治工作的生机和活力。(10)加强交通安全和消防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各类治安灾害事故发生。交通安全管理要以防事故、保安全、促生产为目标,加强对车勤人员的安全教育,落实交通安全责任制,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消防工作要严格执行有关安全消防规范,加强防火宣传,切实落实逐级防火责任制,努力消除各类火灾隐患。(11)做好内部各项安全防范工作。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搞好治安综合治理,推行治安承包责任制,建立值班、守卫和巡守人员岗位责任制,定期检查评比,兑现奖罚,调动各部门及全体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围绕深入开展创建活动,齐抓共管,密切配合,确保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跨上新台阶。(12)建立考评机制,把做好创建治安合格工地活动列入项目管理的重要议事日程,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评,奖优罚劣,确保创建质量。

2.健康保证措施

主要是:(1)依照GB/T28001标准制定并实施相应的职业健康与安全方面的制度和措施,建立现场各区域的卫生责任人制度,责任人名单上墙。定期搞好环境卫生,清理垃圾,施药除“四害”,保持现场清洁、无臭味。(2)施工现场坚持工完料清,建筑及生活垃圾必须集中堆放、集中袋装、及时清运,并运往指定地点弃置。不用的料具和机械设备及时清退出场,保持场内整洁。(3)施工现场在大门处设冲洗槽,保证离开施工现场的车辆不带泥上路。(4)装运建筑材料、土石方、建筑垃圾及工程渣土的车辆,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不污染道路和环境。(5)宿舍随时保持清洁、干爽、整洁有序,桌床、衣柜尺寸统一。(6)生活区食堂要有卫生许可证,食堂工作人员须有健康证,食堂生、熟食操作分开,熟食设置防蝇罩,禁止使用非食用塑料袋制品作食容器。(7)聘用专业的卫生防疫部门定期对工程现场和驻地进行防疫和卫生的专业检查和处理,包括消灭白蚁、鼠害、蚊蝇和其它害虫,以防对施工人员、现场和永久工程造成任何危害。

相信经过以上的综合治理,施工现场的消防治安保卫及健康管理工作,一定会有大的积极的改观。

参考文献

[1] 张旭东. 城市建筑施工中的环境问题及其控制对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07,(6):31-34.

[2]廖明新.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论述[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8年02期

篇5

一、引言

根据现代企业制度的“责权明确、管理科学”的要求,进行企业制度改革,首先需要开展标准化建设,健全企业标准体系、建立技术先进、协调配套、科学合理的管理系统是构建现代企业制度的基础。对于现代企业来说,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即三大体系)认证,不仅是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同时也是提升产品质量、完善企业管理、预防污染、促进员工身心健康的重要途径。从三大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出发点来看,二者有着一致性。所以,在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中,全面认识其与三大体系间的关系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二、三大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异同点分析

(一)二者的共同点

第一,科学性相同。广大企业对三大体系的标准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广泛应用,正视二者科学性的具体体现。三大体系、标准体系的发展与完善,都是在有效汲取控制论、信息论、系统论思想方法的基础上,融技术科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自然学等于一体的理论与方法。二者在管理原理上具有相似性,都是通过实施标准体系,以构建有效、完整的管理体系。

第二,方法和运行模式相同。标准化体系的运行模式,是一个从标准制定、标准实施到合格评定、分析改进,再到标准修订的动态过程,其在持续改进中不断实现企业标准化。为实现企业标准化这一目标,在企业标准体系中应用了先进的PDCA管理模式,即“策划、实施、检查、处置、再策划”的循环管理模式。三大体系的管理方法、运行模式也同样运用了PDCA管理模式,以不断改进管理体系。

第三,最终目的相同。构建、实施三大体系的目的是提升企业对产品质量、生产环境、职业健康风险的管理能力。实施企业标准体系的目的是维持管理系统中产供销、人财物的最佳秩序,从而使企业获得最优的经济及社会效益。从表面上看,二者有着不同的建立目的,但是究其本质,不难发现三大体系与标准体系的建立,都是为了使企业在内部管理、质量管理、环境及职业健康风险管理方面获得良好的秩序,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社会效益,所以二者的最终目的是相同的。

(二)二者的不同点

第一,含义不同。企业标准体系包含的是技术标准、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而三大体系包含的是组织结构、策划活动、职责、惯例、程序、过程和资源。第二,标准依据不同。企业标准体系主要依据企业所贯彻和采用的上层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本企业制定的企业标准,而构建三大体系的标准依据则分别采用了管理型的国际标准,或参考了管理型的国际上的先进标准和技术文件。第三,适用对象不同。企业标准体系适用的对象是企业内部。质量管理体系适用的对象是产品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涉及到的对象有社会员工、社区居民、顾客、股东、国际社会、相关团体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适用对象包括组织内的员工、合同方人员及其他人员。所以,三大体系的适用对象既包括了企业内部又包括了企业外部。

三、三大体系与企业标准体系的关系探析

(一)标准体系是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

在《企业标准体系要求》(简称《要求》)中,明确指出了:企业标准体系应当是其他管理体系(包括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环境管理、财务管理、职业健康风险管理等)的重要基础。标准体系的建立,必须结合企业自身特点,在满足相关管理体系要求的前提下,促成企业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自我完善的、协调配合的运行机制和管理体系。

(二)三大体系与技术标准体系的关系

在《要求》中,明确规定了:技术标准体系的技术标准主要与质量相关,其包含了安全、能源、环境、职业健康等技术标准。同时,在GB/T1549-2003(《企业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中,也规定了:与质量相关的技术标准,应当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中关于技术性的相关要求;与环境、安全、职业健康管理相关的技术标准,应当符合《环境管理体系标准要求》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技术性要求。由此可见,质量体系的构建必须的建立在技术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的,在技术标准体系中,涵盖了三大体系所有的技术要素,三大体系可以视为对技术标准体系的补充,而技术标准反过来又是三大体系的技术文件。

(三)三大体系与管理标准体系的关系

管理标准体系,是标准体系的管理标准,其是实施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保证。在GB/T 15498-2003(《企业标准体系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中,其层次结构由第1层管理基础标准、第2层管理标准(包括设计、经营、开发,生产、采购、质量管理、基础设施、测量、包装、搬运、贮存、安全、职业健康、环境等)所构成。在这些管理标准中,即宝库了质量体系的要素的全部,也包括了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相关要素。

(四)三大体系与工作标准体系的关系

工作标准体系,是按企业标准体系的内在联系,而形成的一套科学的、系统的有机整体。工作标准体系的建立,是实施管理标准体系、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保障。工作标准是企业职工工作质量的基本依据,也是三大体系的运行基础,其可作为三大体系的支撑性标准文件。通过完善工作标准体系,对员工行为加以规范,对岗位操作程序加以优化,以提升工作质量,保障三大体系的良好运行。

参考文献

[1]陈志和.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整合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02:112-114.

[2]王丽君.试论企业标准体系与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系[J].核标准计量与质量,2009,03:14-1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