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5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信息化市场前景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宽带入户,网络致富,提高了农民学习科学技术知识的积极性,帮助农民找到了“商机”,尝到了甜头,同时也激发了广大农民上网学习的主动性,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这种培训既克服了集中培训方式中存在的众口难调、难以重复、效果欠佳的缺点,又解决了科技下乡中存在时间短、次数少、覆盖面小等问题。农民想种什么、养什么,加工什么,市场前景如何,想学什么,都可以通过网络查询,学习、了解;行政部门想推广什么、培训什么、传播什么,方便快捷。现代远程培训为农民提供了有技术可找、有技术可用、有问题可问的一个技术信息平台。
1.2促进了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和生产技术的推广,增加了农民收入。
现代农业信息技术是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技术,汇集各类农业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各种信息 ,具体指导良种选育、平衡施肥、病虫害防治和综合栽培技术等。通过互联网,农民不出家门便可得到专家指导,增加生产效益,真正尝到科学种田的甜头,加快了农业信息化的进程。四是缩小了城乡“信息鸿沟”,引导农民群众进入文化新生活。一直以来,农村被人们称为网络信息传递的“最后一公里”。要突破这“最后一公里”,环境是基础,环境不仅指硬件建设,更重要的是软环境的建设。硬环境就是设备配置、网络稳定和服务平台内容;软环境也就是培养农民了解信息化、应用信息化,上网找信息的学习环境。晋城市的农业信息化使农民像城里人一样,在给农民带来技术信息转化增值的同时,也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真正缩小了城乡“信息鸿沟”,做到了信息城乡统筹发展进步。
2对进一步搞好农业信息化的几点建议
2.1真正提高对农业信息化的认识。
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政府主要领导,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农业信息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是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突破口。“生产发展”离不开农业信息化,只有实现了“生产发展”,才能使农民“生活宽裕”,才能有经济实力改善生存环境,实现“村容整洁”。农业信息化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保持农村社会长治久安,是协调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促进“乡风文明”和基层“管理民主”的重要手段。要把推进农业信息化当作新时期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基础数据和加强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给予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
2.2充分发挥政府信息资源作用。
目前,各级政府上网工程搞的较多,但其信息资源收集与信息产品提供方式受计划经济影响很大,向上流动的统计信息主要是为“上面”服务的,信息质量与农业生产者的关系不大;向上流动的信息农民感兴趣的也不多,信息流与物资流的分离现象十分明显。因此,政府信息服务引导应当尽可能改变这种局面,提高信息的针对性、适用性。
围绕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应用先进技术为手段,推进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为目标,培育机制先进、创新性强、带动作用大的龙头企业为重点,发挥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对改变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组织形态和经营理念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选项原则
1、有利于优化农业区域布局、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原则。在项目的布局和构成上,应发挥区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走各具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应能够促进农业技术升级,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有利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现代农业生产、组织和经营方式的原则。项目建设以企业为主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为导向,探索各种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现代农业生产组织方式,增强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的辐射、带动作用。
3、有利于推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和农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的原则。项目建设应把建立标准化的生产和管理模式,加强对原产地、生产过程、投入品和终产品的全程质量监控作为重要内容,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水平。
4、有利于保护知识产权、鼓励技术创新的原则。项目的选择应注重依托我国特有资源和技术优势,加强对品种、技术、工艺等方面的自主知识产权保护,鼓励技术创新,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高技术精品农业。
5、有利于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原则。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市场、技术、标准等服务体系的建设,探索具有良好自我发展能力的现代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发展模式。
6、有利于促进农业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要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推动人口、资源、环境、社会的协调发展。
三、主要内容与工作重点
1、高效种植业、养殖业优良新品种繁育及良种产业化示范
鼓励运用先进技术进行优质、高产、抗逆的农林产品新品种的繁育,推动现代种业发展;促进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形成鼓励创新、加速优质新品种产业化的良性循环机制。重点支持:对在农产品市场有较大影响的、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能够显著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动植物新品种;对扩大出口创汇、带动农民增收具有明显效果的动植物新品种;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急需的林、草新品种。
2、具有品牌优势、出口创汇能力的农产品种植、养殖技术产业化示范
重点支持名、特、稀、优农产品高效、无公害种植、养殖技术产业化示范。通过对农业生产各环节投入要素的优化控制,促进名、特、稀、优农产品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振兴和创造具有民族特色、资源优势和竞争力的中国名牌产品。
3、设施农业技术集成产业化示范
通过设施条件下生产要素(含病虫灾害控制关键技术)的优化集成,探索在不同生产领域和不同生产组织形态下,开展高效、无公害、标准化设施农业生产的新模式。重点支持有条件、有需求的领域进行大田环境下节水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的产业化示范;在出口创汇、高附加值农产品生产领域,进行无公害生产技术集成示范。
4、农副产品深加工技术产业化示范
鼓励利用高技术开拓农副产品的新功能、新用途,重点支持农副产品综合开发、多梯度利用,动植物废弃物高效、合理利用项目。
5、绿色环保型农业投入品的产业化示范
重点支持高效、安全、环境友好的肥料、农药(含兽药、疫苗)、生长调节剂、饲料(及其添加剂)等的规模化、标准化生产示范;支持有良好市场前景或依托工程背景的现代农业机械装备产业化示范。
6、农业信息化示范
重点是围绕农业标准化和质量安全体系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向农业企业提供优质、方便的政策信息服务为目标,进行农业信息化示范工程建设,建立面向生产、技术、市场的信息化平台,探索农业信息化规范服务、良性循环和持续发展的模式。
四、具体要求
1、所申报的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和技术政策,符合安排原则和工作重点,有较高的技术含量和创新性,具备产业化条件,产品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和竞争力,预计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明显的示范、推广作用。目前尚处于研究开发阶段或未取得国家有关方面生产许可的项目,不在受理范围。对已经支持过的同类项目原则上不再支持。传统农产品精加工项目和食品加工项目不在本专项讨论范畴。
2、所申报的项目应提供相应的技术评价文件,包括省部级以上的技术鉴定证书或发明专利证书,相关的查新报告,国家权威部门提供的产品检测报告等;有产品准入条件和标准的项目,必须符合该行业管理的有关规定,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
中图分类号:F71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4-0155-02
一、电子商务营销新模式
(一) 电子商务概念与特点
电子商务是指在全球性商业贸易活动中,在因特网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或服务器应用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的各种商贸活动。电子商务的应用,实现了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交易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是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它具有普遍性,方便性,整齐性,安全性和协调性五大特点。广泛应用于企业的商务和贸易活动。
(二) 电子商务在黑龙江省的发展现状
我国电子商务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在经历了以B2B为代表的稳定时期后,3G时代的到来推动着我国电子商务迈入V5阶段。自四个现代化建设提出以后,我国现代化农业开始了新的探索之路,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以后,现代化农业建设正式被提上了日程。农业产业化、农业信息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农业电子商务正成为农业信息化的新方向。截至2010年底,黑龙江省网民总人口达到1 127万人,年增长网民215万人,年增长率达到23.6%;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数达到326.6万户,年增长率达17.8%;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比例为51.4%,手机网民数量达到579万人。目前,黑龙江省因特网接入服务业务企业17家,因特网数据中心服务业务企业14家,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业务网站306个。尽管黑龙江省互联网发展已初具规模,但全国其他省份相比,仍然有一点的差距,还需要大力普及互联网的应用。从网民角度分析,2010年互联网普及率为29.5%,在全国排第20位;从企业应用互联网角度看,2010年黑龙江省互联网基础资源IPv4地址、域名、网站分别在全国排名第16位、18位和第13位。在互联网应用水平上,黑龙江省网民应用偏娱乐化,信息获取类基础应用和沟通交流类应用的使用人群大多也已超过网民的半数。与全国趋势一致,商务类应用水平还较低,有待进一步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的营销模式在黑龙江省尚未全面普及特别是在特色农产品旅游产品的营销上,需要得到相关部门以及商家的重视。
二、黑龙江省山货资源丰富
(一)山货的种类与特色
黑龙江省地域广阔,自然资源丰富,具有经济价值的达1 000余种。这些植物资源按用途可分为药用植物、食用植物、野果植物等17大类。食用植物是在黑龙江省野生经济植物中分布较多、贮量较大的一类,其中以蕨菜、薇菜、老山芹等产量为最大。黑龙江山货主要有熊胆、榛子、林蛙油、人参、鹿茸、马哈鱼子、大马哈鱼、兴安岭蘑菇(有榛蘑、猴头蘑等60多种实用蘑菇)、松子、黑木耳、山野菜(蕨菜、薇菜、松茸等)及刺五加、虎骨参及珍贵毛皮兽皮张等。
(二)山货市场前景广阔
山货通常指生长在山上,野生的没经过人工培植或养殖的可食用的动植物。它具有纯天然无公害、食用价值与营养价值高等特点。继“河北三鹿奶粉”事件之后,“地沟油”、“瘦肉精”、“塑化剂”等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将食品安全话题推向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百姓关注的焦点。因此,绿色健康食品成为人们的新追求。在这样的大社会背景下,山货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为现代人所追求。山货企业应该把握时代的脉搏,在“食品不安全”的环境中打出“绿色健康”牌。2011年三月“土特产山货交易网”诞生,标志着山货交易数字化的开启。该网站汇集各省份,各地区的山货特产信息,满足土特产供需和农业投资合作参考,以实现自由交易与商机共享。为山货企业在信息时代下开扩更广阔的市场提供了网络平台。
三、电子商务在黑龙江山货市场营销中的应用
(一)产品策略
随着行业竞争的白热化,单一的价格竞争已不能适应市场的大发展。山货企业需要进行竞争策略的调整,由单一的策略向多元化的策略发展。山货企业在实行山货电子商务的市场营销时应注重信息产品策略,如设立“虚拟展厅”,用逼真的图像,辅之以现代网络技术展示山货产品,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更加全面的了解。同时,企业应建立网页的相应导航系统,建立信息传递系统,让产品信息更便捷地为消费者所掌握。
(二)定价策略
定价策略是市场营销组合中一个十分关键的组成部分。价格通常是影响交易成败的重要因素,同时又是市场营销组合中最难以确定的因素。目前的网上通用的定价策略有很多,如心理定价策略、折扣定价策略、地理定价策略等,要想在网络商战中拔得头筹,定价策略上要出新,在追求实现利润的最大化的同时,还要考虑消费者的心理承受。针对山货产品的特点,山货企业可以采用个性化定价和现金折扣定价的组合定价策略,根据山货品种质量等来确定产品的价格的同时对于付款及时、迅速或提前付款的消费者,给予不同的价格折扣,以鼓励消费者按期或提前付款,加快企业资金周转,减少呆、坏帐的发生。
(三)渠道策略
二、强化发展载体打造,实现现代农业园区做大做强
根据“政府搭台、多方参与、农民受益”的园区建设方式,2010年,该市要求每个乡镇都高标准建好4个园区,包括一个200亩以上连片的设施农业园区,每个园区要实现六个方面的突破。一是规模扩展要有新突破。全市要新建成2个省级现代农业园区,30个百亩以上大棚设施生产园区,20个200亩以上大棚设施生产园区,5个500亩以上设施生产园区,3个1000亩以上设施生产园区,10个特色养殖小区。新建农业园区必须要达到一定的规模,凡设施栽培的,连片面积要达100亩以上;露地生产的,连片面积要在200亩以上;生猪养殖场年饲养量5000头以上;山羊养殖场年饲养量2000只以上;家禽养殖场年饲养量50000只以上。二是形象建设要有新突破。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做好规划,制订园区建设完成期限和目标,做到路、林、电、桥、涵等基础设施配套,并不断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标准和层次,园区农田达到“田成方、路相通、林成网、渠相连、土肥沃、旱能灌、涝能排”的建设标准,并建好园区简介标示牌。三是科技含量要有新突破。该市要求每个园区要做到“六个有”:即要有1~2个主导品种,要有2~3项适新技术的推广应用,要有品牌产品(至少有1个绿色食品),要有农产品质量检测室,要有科普画廊和一批科普书籍,要有一个农技知识的培训教室。四是产出效益要有新突破。凡大棚设施生产的园区亩产值要在1.2万元以上,大棚“T”型栽培的园区亩产值在2万元以上,露地生产的亩产值在5000元以上,设施养殖业的园区产值要比面上提高25%以上。五是市场对接要有新突破。建立科学的园区企业化运行机制,强化园区与市场的有效对接,每个园区农产品都要注册商标,与农业专业合作社和农民经纪人建立密切的业务关系,并通过农业龙头企业搞好农产品的冷藏、保鲜、加工和配送,从而全面提高园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六是建设主体要有新突破。立足本地农民,通过发展专业合作组织,采取典型带动、辐射拉动,组织引导当地农民搞好设施农业园区的扩模提档升级,每个园区内要求本地农民经营的设施农业面积不低于70%,真正使农业园区成为当地农民致富的阵地。
三、强化农业质量建设,实现市场竞争能力显著增强
一是加强质量农业建设。加强农产品检测中心和农贸市场检测机构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全程控制,把“产地准出”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加快农业标准和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的制定、实施和推广,做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申报、标识管理和使用工作。2010年,要组织制(修)订市级以上农业标准(生产技术规程)2项,创建市级以上农业标准化示范区2个;申报有机食品1个、绿色食品4个、无公害农产品7个。通过农业标准化生产和三品认证,不断提高农产品的质量水平,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二是加强品牌农业建设。打造农产品品牌,是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的成果体现,是用工业化理念指导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切入点,重点要在四个方面实现突破,即打响一批区域特色产业品牌,打响一批重量级龙头企业品牌,打响一批名特优产品品牌,打响一批招商引资平台的品牌。积极组织农业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申报农业品牌,2010年要新认定3个市级以上名牌农产品,力争1个进入省以上品牌农产品的行列。三是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推进绿化造林工作,重点抓好绿色屏障、绿色通道、绿色家园、绿色单位和绿色产业建设,全年完成成片造林1万亩,建成和完善村庄绿化合格村150个,示范村20个,确保高速公路两侧30个村全部达到合格村标准。推进清洁能源工程建设,抓好“一池三改”和规模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建设,切实改善和保护农业生态环境。2010年,建设大型沼气工程3处,中、小型沼气工程各2处。同时做好沼气工程服务网点建设和沼液、沼渣综合利用技术的推广。推进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环评,建设与养殖相配套的畜禽粪便处理设施,实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四、强化龙头企业建设,实现产业经营水平切实提升
关键词:电子商务;农村;村委会;电子商务网站;项目规划
1、项目概述
1.1 项目名称:“村委会国企”项目规划设计方案。
1.2 项目背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中信息不对称是最严重的问题,也是推进新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问题,对走向市场的众多农民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增加了他们的风险。由于信息机制和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导致大多数个体生产者都遇到了缺乏信息和生产不确定的难题。
1.3项目内容:“村委会国企”采用现有的网络技术,以村委会的各种软硬件为依托,构建一个以农业信息为主体的多级查询、选择、订购的电子商务平台,为购买方提供方便、快捷、安全的购买环境,为广大农户提供最新最快的农业信息及产业动态。促成购买方与农户的对接,从根本上解决农业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农产品滞销问题。
2、项目需求分析
2.1企业业务分析
2.1.1行业特点及目前状况
我国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流通研究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还比较欠缺,且主要针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关于中部欠发达地区的案例研究较少。如何解决中西部农村电子商务信息流通瓶颈问题,是目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研究的一个有待探索的领域。
2.2市场分析
2.2.1目标市场细分
对于供应商(农户):为了全面了解长丰县的情况,我们进行了实地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长丰县村级行政单位的网络普及率为100%。由此我们得出:鉴于广大农户的文化水平还达不到相应需要的水平,目前在长丰县广大农民间还不太适宜开展农村电子商务,但各个行政村已经100%布设了互联网,所以,以村委会来代替广大村民进行电子商务的想法可行性较强。
对于购买方:我们将目标客户群体分为三类
①大宗客户(交易额在1000万人以上的大型客户)进入省级“村委会国企”接口
②中等客户(交易额在1000万人——100万人的客户)进入市县级“村委会国企”接口
③小型客户(交易额在100万人以下的小型客户)进入村级“村委会国企”接口
(2)竞争对手分析
本项目进入的市场目前属于空白,这种企业模式尚属首创,所以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但也存在如阿里巴巴等电子商务平台,他们的客户群体为沿海一些技术水平较高的农户,与本项目的目标群体不同,因此,本项目提出F2G2B模式
注:F2G2B释义
3、项目可行性分析
3.1技术可行性:“村委会国企”主要实现农业信息交互与在线销售农产品,具有多级检索、购物车、订单提交与查询、自主选择订单等功能,涉及数据库、动态网页、安全电子支付(SSL)、防火墙等多种技术,这些是现阶段相当成熟可靠的技术,可以确保日后网站的性能和运行的可靠性。
技术支持方面,网站平台构建有多种现成的软硬件应用集成技术解决方案可供选择。网站应用系统开发方面,可以采用系统外包、主机托管等方式实现。
3.2经济可行性:建设“村委会国企”可以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收益来源:
①国家的财政补贴
②网上销售带来的成本节约
③品牌增值带来的收益
④广告收入带来的收益
⑤采购商带来的收益
⑥ 第三方物流带来的收益
3.3管理可行性
3.3.1对现有管理规范化程度的调查分析
现有的村委会在信息化程度上相对于城市中的中小型企业还有一定的差距,在管理的科学性上还有待加强。管理水平与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手段不匹配,原始数据来源的正确性与及时性无法达到电子商务的需求。因此如果在农村发展电子商务,需要招聘具有一定电子商务经验与技术的专业人员。
3.3.2管理人员对网站认可和接受程度的分析
通过调查发现,村委会人员对于电子商务网站建设基本持认可和支持的态度。这将极大的有利于电子商务在农村的发展。
4、项目总体规划
4.1网站目标定位:网站针对的群体是消费者、各大超市及农贸市场。
4.2网站商务规划
商务模式
作为第三方电子商务,“村委会国企”网站采用F2G2B的商业模式。主要流程图如图一所示。
4.3网站技术规划:综合“村委会国企”的发展战略、目标定位和技术实力,考虑到经济性和易用性,本网站选用.NET技术路线(Windows平台)。
5、网站平台系统设计
5.1网站安全设计
5.1.1硬件网络级安全设计
依靠托管机房的网络安全措施,保护服务器安全。
5.1.2软件级安全设计
在操作系统方面采用高强度的密码,以及对核心数据采用加密措施保障系统安全。在应用软件方面安装防病毒软件和防火墙软件,并且要求应用系统开发商同完整的应用软件信息安全,从操作权限、功能权限、内容权限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考虑。
5.1.3硬件选型方案
戴尔PowerEdge 1850(Xeon 3.0G) 1U机架式
5.1.4软件选型方案
操作系统:Windows XP 服务器版
数据库系统:Microsoft SQL Server 2000
Web服务器软件:Microsoft Information Server
网站应用系统:采用外包形式。使用JSP开发
防病毒软件:Kill的防病毒软件
服务器防火墙软件:Kfw傲盾防火墙服务器版
6、网站应用系统设计
6.1系统功能描述:本网站主要功能包括用户注册和登录、商品查找和搜索、商品浏览、添加商品到购物车、农业信息查询、农家旅游、订单管理和后台管理员对用户的管理、商品种类的管理、商品管理等功能。
6.2购物流程分析:浏览者进入购物网站,如果没有注册必须先进行注册,注册完登陆后进入网站,开始挑选合适的商品,通过自行选择和搜索的方式,当选中商品后,商品自动进入购物车,此时可以选择是否继续购物,如果选择继续购物,则重复上述操作,如果不再进行购物,就去收银台结算,要先填写正确的地址,然后选择送货方式,然后选择付款方式,最后是完成订单,可以进行订单的查询。
7、项目实施方案
7.1项目规划:利用一年时间依托长丰县建立一个村级试点,第二年完善县级数据库扩展至三个村级试点。第三至四年时间在扩展村级试点的同时在其他重点县区展开。第五年将所有村县试点进行资源整合,建立合肥市数据库。
7.2网站实施的组织
7.2.1主要人员组成
第一方:上级政府下派人员
应具备条件: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对电子商务和当地农业情况有一定了解,有较高的统筹管理能力,最好有过企业运营经验。
第二方:外聘专业人员
应具备条件:包括技术、财会和销售人员。技术需要具备一定的网络知识,包括主要包括网页制作、数据库、销售系统、网络安全等?网站的建设、维护、优化方面的能力。财会人员需要具备足够的专业财务分析和管理能力。销售人员需要对市场有一定的了解,主要是销售方面的,需要对各大B2B,B2C,C2C网站有一定的了解和见解,知道它们的排名方式以及推广方法。
第三方:村委会内部人员
应具备条件:对电子商务有较高的认可和接受度,对当地农村具体状况比较了解,和村民联系紧密,在村民中有较高的信任度。
7.2.2组织结构
8、项目运营管理计划
8.1供应链管理
“村委会国企”供应链模型:
模型注解:虚线箭头表示部分材料供应企业可以直接作为村委会国企的直接供应商。
在该供应链管理模型中,注重链上各节点的协同作用,通过EDI来加速信息流,保障交易业务顺利进行。
8.2客户关系管理
在“村委会国企”中,将外部市场客户关系有效整合直接关系到村委会中介作用的发挥,关系到农村市场能否有效地和外部市场沟通。因此在管理过程要发挥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以下功能。
8.3管理模式
在该“村委会国企”机构中,采用“三权分立”的管理模式,在做决策时需要总经理、技术人员和村委会内部人员三方共同商讨,投票决定,最终由总经理通过决议。
8.4网站系统管理
①软件管理
②数据管理
③信息管理
8.5网站推广计划
8.5.1推广目标
在网站正式运营起一年内,实现网站每年独立访问用户100万人次,用户注册量10万人次。
8.5.2推广手段
a、在百度和Google两个搜索引擎上购买关键字广告,为各网页设计有效的关键字。在新浪等10个搜索引擎上进行分类目录注册
b、向客户发送电子邮件,公布农村市场信息
c、利用县政府和省农网等农业信息网进行宣传
d、联系与当地企业有贸易往来的企业进行宣传
e、依托当地政府与外部市场企业的联系进行宣传
f、利用村委会的广播、板报等宣传设备进行推广
g、联系当地的种植大户使其首先接受这一新型农产品交易模式,从而起到带动作用
h、通过向农户发宣传手册以及短信息等进行宣传
9、项目预算
项目初期投资
10、结语
本项目在把握当前我国新农村电子商务建设趋势的前提下,立足目前我国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提出“村委会国企”的创新概念,为解决我国目前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瓶颈问题寻找了有效对策。项目组希望通过该模式的运用,解决农业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农产品滞销问题,为我国落后地区新农村电子商务建设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杨静,刘培刚,王志成.新农村建设中农业电子商务模式创新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08,8 (8)
[2]李志刚.扶植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条件及促进对策分析【J】.中国科技论坛:2007,1(1)
[3]张健.河北省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9,2(565)
[4]吴勉.农业信息基础建设与推进农村信息化【J】.广西农学报:2008 ( 6)
2促进产业升级问题
产业发展升级是近期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是政府部门当前要推动的一项重要工作。当前江西省园艺产业还处于发展初始阶段,产业发展的链条短、信息化管理水平低、产品精深加工缺乏等等,成为产业发展升级的重要制约因素。就蔬菜产业来说,这几年由于项目支持,产能有所提高,但蔬菜供应的季节性矛盾依然突出,有时市场蔬菜供应紧张,有时一些品种蔬菜几分钱一斤都没有人要,大量蔬菜烂在田里,也没有加工企业来收购,生产者损失巨大。在产品精深加工方面,如茶多酚、氨基酸、儿茶素的提取,柑桔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食用菌多糖的提取等都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且经济效益高,江西省又有十分丰富的资源,但就是缺乏企业参与,严重影响了资源利用率。在农业生产信息化方面,现在浙江、江苏、台湾等农业发达省份,精准农业、精品农业、高效农业发展非常快,信息化程度也较高。而江西省在农业信息化发展方面步子还不大。虽然我们农业物联网的试点应用也有一些亮点,如乐平市江南蔬菜开发有限公司、正邦集团有限公司等物联网应用在全国也是先进的,但普及不够。用好信息化手段,是推动产业升级发展的迫切需要,也是今后农业科研究的重要内容。
3做响产品品牌问题
种出来的产品既要卖得出,又要销得好,而且要确保农民有收益。品牌是决定产品市场效益的重要因素之一。我们有很多很好园艺产品品牌,赣南脐橙被评为全国“十佳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之首,总理都称赞南丰蜜桔是“金牌”。这几年,江西省委、省政府非常重视农产品品牌工作,尤其是茶叶品牌整合问题。2013年我们评出了“江西省十大名茶”,并连续在深圳、沈阳、西安等城市进行集中宣传。前几年,江西省一直在做江西绿茶品牌整合,“茶韵千年、绿动天下”的广告到处是,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由于一些主、客观原因,江西省茶叶品牌影响力与浙江龙井、福建铁观音、云南普洱等名茶还有不少差距。因此,怎样做好一个产业的品牌,是一门涉及多学科、多方面的重要课题。如何把茶叶等农产品品牌做大做响,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并下力气去抓。产业谋划现代园艺2014年第4期
本文通过对我省传统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提出传统农业科技服务面临的危机,并初步探索了农村科技服务体系的发展模式,同时对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及对策。
一、河南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传统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逐渐形成,并承担了农业新品种推广和新技术的引进、示范田的开发和建设、技术培训和技术咨询及发展农业产业化、合作化经营等任务,对全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出了突出的贡献。然而,随着市场化的发展和农业格局新局面的形成,河南省的农业现代化虽然得到了一定的进展,但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仍然面临着生存危机。
(一)科技研发与农民需求脱节
河南省农业科技服务虽然一直在不断地发展,但效果并不理想。农民作为农业生产的主体,同时也是农业科技服务需求的主体,因此,农业科技服务应该是以农民的需求为导向。然而,河南省农业科技服务并没有对农民的需求进行深入地调研,因此对农民的帮助形成了“给的不要,要的不给”这样的供给局面。此外,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也是存在的一个关键问题。在我国,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30%-40%,不到美国的一半,真正达到规模应用的不到20%,多数农业科技项目被研发出来后根本不能充分发挥实际作用[2]。
(二)管理机制不畅
通过对河南省农业科技服务的现状调查发现,河南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管理机制存在有如下问题:第一,农业科技服务部门与高校、科研单位、企业及农民组织之间难以形成长效、统一的管理机制,致使信息传递、沟通及反馈机制不能顺利进行。而农业科技服务部门人员没有深入农民,不了解农民对于农业科技的需求,同时上级部门也没有相关的政策鼓励,促使其向农民传递农业科技相关信息。第二,机构重叠、分工不明、多头管理导致科技服务体系运转成本高,效率低。目前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体系非常庞大且十分复杂,既有行政主管部门,又有科技服务事业单位,这就导致行政机构会插手事业单位的具体工作,或遇到问题各部门之间相互推诿责任。另外,政府必须要投入大量资金才能勉强维持机构正常运作。而采用条块式管理模式又会导致组织间缺乏沟通,工作效率低下。
(三)人员服务能力不足
河南省位于我国中部,与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相比,发展观念相对落后,科技服务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较少,且大多与政府人员有一定的裙带关系。科技服务人员大多学历为本科以下,本身科技文化水平较低,对现代农业科技也缺乏了解,跟不上时代的步伐,不能很好的为人民服务。另外,由于经费紧张、服务落后,公益性的农业服务部门功能大大削弱,很多农技人员利用推广平台做起个体生意,很多农技推广部门变成了卖种子、农药、化肥的小商店。
(四)农民的知识文化水平不高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对农民个人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农民不仅要有一定的农业知识,具备接受现代农业知识的能力和相应的应用技能,还应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敏锐的市场眼光。就河南省目前情况而言,大部分的农业劳动者接受的教育水平是小学和初中教育,大多不懂电脑和网络,没有接受过新技能和新知识的培训。随着城镇化的发展,一些文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农民开始向城镇转移,导致剩下的务农人员实际文化水平更低,这将严重阻碍我省的农业现代化。
(五)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低下
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网络搜索各种想要了解的信息,河南省的农业网站也在随之逐步发展。但目前河南省农业网站存在有很多问题,如农业信息更新速度慢、农业信息严重不足、农业信息分类不合理、农业平台使用复杂等,这将导致农户对网站的使用率不高。对于比较贫困的村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较落后,即使能买得起电脑,也支付不了昂贵的上网费用。另外网络媒体农业知识信息的传播经常与农民农耕的时间产生冲突,导致农民不能及时接收农业知识和信息。
二、河南省农业科技服务发展的建议对策
河南省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要想有效运行,真正发挥其作用,使农业现代化大力发展,农民从中受益,就必须解决其存在的问题,这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一)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
随着市场化的发展,政府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中的作用由原来的主导作用变为引导作用,因此要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首先必须深入基层提供农户需要的信息技术服务。其次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政府要运用信息技术对市场进行监管,通过信息技术来降低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易成本,从而提高农户对新技术的使用积极性。最后,加强农业执法力度,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加强市场管理,教给农民如何运用新技术鉴别生产资料的好坏,打击不法宣传,给农户提供一个良好的农业环境。
(二)推进农村科技服务改革
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将科研机构、高等院校、政府机关等单位具有一定能力的科技人员派到农业第一线,收集信息,了解农民的真正需求,实现农业科技的有效转化利用[3]。
农业科技专家大院是一种创新的农村科技服务模式,通过邀请一批农业科技专家,创建一个科技培训基地,指导当地的农业科技企业,将科技直接传授给农户,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4]。
(三)注重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农村科技服务人才的培养,是现代农业化的迫切需要,是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提升河南省农业科技服务工作水平的首要任务。首先,通过优厚的待遇吸引高校毕业生,从中选拔优秀人才,从而提高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的整体水平。其次,加强培养农业技术服务型人才。培训之后,服务人员必须满足收集、分析、传播信息这三方面的要求,并且每个村至少要安排1名合格的农村信息服务员。另外,要加强培训基地的建设,提高培训的质量。通过访谈、调查等方式了解农户的实际需求,结合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制定培训计划并合理安排培训,使培训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最后,深化农校教育改革,办好农业学校。政府应鼓励青年农业科技学生到群众中去,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使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得到完善。
(四)加强对农民的培训
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知识水平,加强农民的农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任务。在农业结构调整阶段,只有综合素质较高的农民才能掌握更多的农业科技知识和管理技术,因此,河南省农村建设迫切需要一批有知识、会技术、懂管理的农业经营者,从而提高农村的生产效率。今后的一个阶段,应该把义务教育与农民技能培训结合起来,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要充分发挥农广校、农函大等农民教育学校的作用,大力应用电视、广播、互联网等媒体手段,努力提高农民科技文化水平和技能应用。同时,促进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改善农村的教育环境,提高农村的教育水平。
(五)加强农村科技信息网络建设
搭建科技资源传播平台,建立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信息化服务体系和网络体系,解决农民对农业信息技术的需求,从而加快农业经济的发展。经过多年的投入和建设,河南省农业信息服务方面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在全国率先启动“落地入户”服务工程,农业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得到了有效地解决[1]。充分发挥河南农业信息网、河南畜牧业信息网等网络的作用,同时完善各级农业信息网络平台,积极推进农村网络与电视、电话、广播等搭配应用,努力实现我省与全国的农业市场信息资源共享,扩大农业信息网络覆盖面,提高农民更快获取农业信息的能力。
三、我省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探索
农业科技现代化是实现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改革和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发展新的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势在必行。下面对我省关于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探索过程进行简单概述。
(一)政府主导型发展模式
自50年代这种模式就开始得以运作,在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其服务主体是河南省各级地方政府中的涉农站所和涉农政府部门,是政府支持建设的规模最大、覆盖最广的科技服务体系。不同的机构有着不同的服务任务,但都围绕着国家的农业宏观计划进行服务,能较好地完成农业生产目标,并且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和社会效益的农业技术进行重点推广。近年来,河南省各地积极探索建立了基层农技推广组织体系,组织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农民科技书屋建设和农业科技特派员包村工作,通过鼓励政策引导科技人员深入基层。这一模式较为完善,自上而下,有利于统一协调和宏观管理,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权威性。
(二)产业型模式
产业型模式是农业科研单位和产业主体相结合的一种模式。农业科研单位主要解决理论与技术问题,而产业主体有偿提供研发的新技术和产品,并对产品进行规模性生产,实现风险和利益共同承担。农业科研与科技工作人员主要承担技术推广工作,将自己研发的科技成果投入生产过程,使得研发产品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经费的来源主要有三种:一是政府设立的科技贷款;二是对于推广类课题政府直接拨款;三是单位自筹资金。在推广方式上,一般采取技术的有偿转让或者直接把物化的技术出售给生产企业,由企业来予以推广。此外,通过技术的咨询与培训,从而实现农民对技术的掌握应用。这一模式适用于主体素质较高,距离技术园区较近,中间环节少效率较高,所以成功的可能性较大。
(三)基地型模式
基地型模式是将科技部门推广、基地示范园及农户结合起来的一种模式。通过科技经营,结合示范推广,建立起优良品种繁殖培育基地和新产品、新技术的示范推广基地,将自身的科技成果大范围推广,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十六”以来,河南省引进新型优良品种 400 多个,推广先进农业技术 30 余项,基地建设的科技水平不断提高,经济、社会效益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促进了农业科技的不断升级与创新,同时,对于河南省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四)企业型模式
企业型模式是随着农业的市场化、专业化发展而逐渐形成的一种高效技术服务模式。这种模式灵活多样,适用于当地规模化生产程度较高的优势产业。有些企业的生产活动以农产品为加工原材料,因此比较关注原材料的生产状况及相关的技术的应用水平,为了确保原材料供应质量,有些企业会购买科技单位的相关技术,将技术推广给农民。如提供优良品种和回收农产品等。此外,还有些企业购买具有市场前景的农业技术进行推广,如增产苗、农药、农机具等。这些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也承担着农业技术推广、技术使用方法的咨询等。河南省农产品加工企业已有3万多家,规模生产的农业产业化企业有6000多家,省级以上的重点龙头企业有601家,年销售额超过亿元的企业有500多家[5]。因此,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成为河南省新型农业服务体系中的骨干力量。
(五)合作型模式
合作型模式是农户和民间团体协会相结合的模式。以农民为主体,农民技术员和农业科技人员为骨干的民间协会为中心,通过这样的模式将农业科技传给农户。这一模式的主体大多是当地农业技术能人,并在当地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所以对周围农民的影响和示范作用较大。其投入一般农民集资或义务奉献来解决。大多推广的农业技术适用性较强、成本低廉,有的则是农业技术能手将自己的经验技术向周围群众直接传授。随着农业市场化的发展,我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并逐渐形成了一定的规模。目前河南省省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8473 家,约占全国总数的 5.6%,资产总额 58.1 亿元[6]。
四、结语
改革开放以来,河南省农业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实现了粮食短缺向年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但是农业发展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这就需要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服务,加快农业科技由传统服务模式向现代服务模式转变,才能实现农业现代化。
1.1.1粮食产业稳定发展通过完善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强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高产示范工程建设,确保粮食生产能力。2009年,全区粮食播种面积75.11万亩,总产量26.55万吨,完成市下达的考核任务。
1.1.2主导产业优势明显蔬菜生产效益稳定,2009年全区蔬菜播种面积44.64万亩,总产值14.90亿元;花木面积稳定在15万亩,实现产值15.40亿元;畜禽养殖规模化发展,生猪饲养量205.66万头,家禽1699.51万羽,产值19.63亿元;水产养殖发展较快,面积15.87万亩,产量4.76万吨,产值7.03亿元;林特茶果生产平稳,全区有2.04万亩茶园,4.7万亩果园,产值2.27亿元。
1.1.3休闲农业持续“升温”全区已有国家级农业旅游示范点2家、省级6家、市级8家。2009年全区31家具一定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点投入资金13.41亿元,净资产达5.31亿元,面积2.95万亩,从业人员2450人,接待游客90万人次,收入10.5亿元。
1.2生产条件日益改善
1.2.1农业基础建设稳步推进全区三年累计改造中低产田50879亩。改造池塘40000亩,年作年修池塘5000亩。41家畜禽规模养殖场已完成面源污染治理,2009年又完成45家生猪养殖场的排泄物治理和350家养殖生猪200头以上的专业户(场)的治污设施建设。15个村实施农村生活污水净化处理,20个村完成清洁能源村建设,全区共安装太阳能5.17万台,137个村实施清洁能源利用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工程。
1.2.2设施农业迅速发展全区已建有蔬菜大中棚设施栽培面积3.1万亩;花木容器育苗和大棚栽培0.6万亩;茶果园设施化栽培进展良好;规模猪场全部实行设施化养殖;甲鱼工厂化温室养殖18万米2;南美白对虾一年二茬设施化养殖技术取得关键性突破,实现亩产量1000公斤,亩产值3万元,分别比普通养殖提高3倍和5倍。
1.3产业化经营凸显成效
1.3.1农业标准化建设加强2009年共编印10只农产品标准化生产模式图30万多张,建立市、区级农业标准示范园区7个、农产品标准化模式图示范基地8个,推广面积4万多亩,建立标准化生产示范园区39个(7.5万余亩)。
1.3.2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上升2009年全区新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31家,有绿色食品企业32家、续展认证企业6家,产品107只。有效使用国家无公害标志产品107只,有效使用省级无公害基地证书134家,面积19.09万亩。有效使用绿色食品标志41家,产品170只。2009年检测留地蔬菜634批次,合格率99.53%。抽测生猪尿样2700个,均为阴性。
1.3.3优势产业带基本形成花卉苗木、生猪、蔬菜和南美白对虾等四条产业带基本建成,全区累计建成农业园区48个,面积5.7万亩。“杭州湾南美白对虾加工业示范基地”被列入农业部第三批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义蓬街道和新街镇、河庄街道和宁围镇分别被市政府命名为2008年度和2009年度蔬菜、花卉苗木状元镇。
1.3.4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明显全区有农产品加工企业310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8家、市级48家、区级148家,年加工销售产值210亿元,农产品出货值79亿元,连接农户20万户,连接生产基地85万亩。
1.3.5产业集聚度提高2009年全区有50亩以上的蔬菜种植大户141户,面积3.42万亩;50亩以上花木种植大户687户,面积10.06万亩,占全区的67.1%;50亩以上水产养殖专业户(场)732户(家),面积11.1万亩,占全区的70.7%;37家生猪规模场饲养量达169万头,占全区生猪饲养量的82%。有专业合作社136家,联系农户8.6万户,联结基地15万亩。
1.3.6网络营销逐渐兴起2009年全区有312个行政村、44家农业企业开展了“百村联网”工程建设,有451个村注册了域名和网站。组织41家龙头企业和农产品生产基地参加了全省首届网上农博会,全区实现网上交易额1.2亿元,节约营销成本800万元。
1.4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
1.4.1加大了农技推广力度2009年全区引进、示范、繁育名特优新农作物新品种116只,建立各类试验示范基地1.14万亩。每年推广先进适用技术54项。2009年加强推介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扩大了实用技术、新品种、新设施的覆盖面。
1.4.2创新了农技推广体系全区建立起以10位首席农技推广专家、32位农技指导员、64位责任农技员为骨干,社会化农技人员为补充的农技推广队伍。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制度已成为农技人员开展科研、技术推广的良好平台,三年中有274位责任农技员开展了199个农业科技创新项目。
1.4.3提高了农业信息化水平2009年萧山农网总访问数达59万人次,网上信息1.24万条;浙江农民信箱注册用户数达5.24万人;印发《萧山农技与信息》报9.6万份,农技110信息咨询1.51万人次。全区已建成以区农业信息中心为龙头、26个镇街信息服务站和460个村级信息服务点为支撑的三级网络体系,实现了全区农业信息“村村通”。
1.4.4扩大了农技服务覆盖面实施“百场千户”科技示范工程,命名了30家农业科技示范场和790户农业科技示范户。通过科技下乡、科技咨询“、一帮二联三送”和结对帮扶“、空中课堂”、网上论坛、科普讲师团等形式,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科技知识。全年开展农民素质培训6200人次。
2存在问题
2.1资源要素制约日益加剧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优质耕地被大量征用,工业用地和农业用地矛盾日益突出。工业“三废”对环境的影响日益凸显,农业面源污染对农业生产也造成较大影响。还有农业生产成本偏高、粮食比较效益偏低,土地流转不快。
2.2设施装备水平相对滞后
部分农田基础设施年久失修、设备老化、功能衰退,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面源污染治理率较低。全区除畜牧业设施化养殖程度较高外,其他产业设施化程度偏低,农业抗灾能力弱。
2.3产业引导力度不强
全区南北发展不平衡,农业三产比例欠协调,休闲农业所占比重偏低。农业标准化水平不高,部分农业标准尚是空白。知名品牌不多。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小,技术含量低,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对主导产业的政策引导、扶持力度偏弱。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重发展、轻管理,辐射带动作用不强。
2.4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够健全
动物防疫体系较为薄弱,基础设备亟待加强。对千家万户自产自销的农产品还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农产品质量安全仍有隐患。基层农技队伍青黄不接,村级农技推广队伍线断网破。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劳动者素质不高,与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3进一步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3.1加快发展理念转型,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着力调优农业产业结构
3.1.1努力稳定粮食生产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和粮油作物高产创建工程,完善责任考核,加大政策扶持,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高标准建好市、区、镇三级38个粮食生产功能区。发展相对高效的粮油作物,推广高产优质品种。减少冬季抛荒,提高粮田复种指数。抓好市级低产田改造示范工程,提高粮油生产能力。
3.1.2提升五大特色产业一是做强蔬菜产业。实施南北联动发展战略、科技增收战略和标准化生产战略,积极发展设施蔬菜,稳定蔬菜加工基地。二是做优花木产业。调优花木业结构,发展高档观赏花卉;大力推广容器育苗、组织培养等新优技术;合理运用机械化,培养植物造型。三是做大畜禽产业。在稳定生猪的基础上,继续发展肉禽、特禽和草食牲畜,走生态化、专业化、规模化养殖之路。四是做深水产产业。增加名特优新品种养殖比例,以南美白对虾、甲鱼等产业化基地建设为重点,推动养殖品种优良化、养殖技术科学化、养殖模式立体化。五是做精林特茶果产业。坚持精品化发展战略,以调优品种、提高品质、突破加工为重点,提高萧山杨梅、青梅、蜜梨和茶叶四大优质产品知名度。
3.1.3拓展产业发展空间在优化提升产业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农业的生活、生态、文化功能,充分开发具有观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和农产品,把农业生产、科技应用和游客参加农事活动融为一体。通过举办花木节、杨梅节等节展活动,建设一批以经营野生动物、休闲垂钓、花卉观赏、林果采摘为特色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园区和休闲农庄,规范经营管理,加快“走出去、引进来”步伐,提高经营水平。
3.2加快生产方式转型,实施设施化战略,着力完善现代农业支持保障体系
3.2.1加大农业扶持力度加强政策引导,全面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出台更加优惠的激励政策,扩大补贴范围,加大补贴力度。落实支农扶持资金,加大对设施农业、农产品基地、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等基础农业和重点项目的补贴扶持力度。结合萧山区农业发展实际,加快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3.2.2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建设高产稳产粮田,减少抛荒。健全标准农田养护长效机制。实施农产品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加强畜禽排泄物治理和病害动物尸体无害化处理设施和镇村动物防疫基础设施建设。
3.2.3大力推进设施农业合理利用产业扶持政策,重点向设施农业倾斜。要继续推广防虫网覆盖、遮阳网覆盖栽培、穴盘育苗、高效节水灌溉、大棚栽培和养殖、容器栽培等先进设施和技术,提高设施农业水平。
3.2.4不断优化生态环境继续实施“沃土工程”、畜禽规模场生态化建设工程,降低农业面源污染。要提高农村能源综合利用率,抓好清洁能源村建设,开展太阳能应用、“三沼”综合利用。保护动物资源,开发林业资源,做好沿海防护林基干林带建设和规范20万亩生态公益林管护工作。
3.3加快经营主体转型,实施外向化战略,着力完善现代农业经营组织体系
3.3.1多途径壮大农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带动农民增收多的龙头企业。加快培育生产经营型、加工流通型、外贸出口型、科技供给型农业龙头企业,培育一批龙头企业集团。积极引导工商企业、民营资本投资农业,兴办农业经营服务实体,促进企业整合兼并、抱团发展。
3.3.2多元化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培育一批事业心强、善于经营管理、带领农民创业致富的合作社带头人。积极引导农业企业、专业大户、供销合作组织等,联合农民组建生产型、流通型、服务型专业合作社。完善合作社内部管理和利益分配机制,提高规范化运行水平,增强凝聚力、生命力和竞争力。
3.3.3多渠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大力开展先进实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技能,引导有志于农业、年纪轻、文化高的人员,转化为职业农民。支持大中专毕业生、城镇居民和工商业主带信息、带技术、带资金创办农业实体,成为新型农民或农业企业家。
3.3.4多模式创新经营机制完善土地承包政策,加快土地流转,探索新形势下多种形式的土地流转方式。引导组建土地流转服务组织,健全流转价格形成机制,实行流转备案、登记和档案管理制度,促进土地规范有序流转。发展订单农业,形成利益共同体,实行专业化、区域化、社会化生产。
3.4加快科技体制转型,实施科技化战略,着力完善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3.4.1大力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充分依托省高科技农业园区、省花卉研究所、区农作物引种科研中心等平台,加快新品种、新技术、新设施的引进推广步伐。通过科技下乡、科技入户、空中课堂等载体,加快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技术到位率和成果转化率。
3.4.2加强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继续深化以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责任农技员和社会化农技推广人员组成的新型农技推广体系。吸纳有知识、有技术的大中专毕业生加入到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中来。加强基层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培训。加大科技创新项目投入,激发农技人员的科研积极性。
3.4.3深入实施种子种苗工程加强新品种的引进繁育,加大地方种质资源保护力度,积极培育、筛选和示范推广适应萧山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与市场开发前景的优新品种,并在资金扶持上向名特优品种项目倾斜。加大对企业、基地科研育种工作的支持力度。扩大良种繁育基地,加快蔬菜、畜禽、水产、茶果等良种更新推广步伐,促进技术集成。
3.5加快服务机制转型,实施信息化战略,着力完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3.5.1加强农业信息服务继续实施“农民信箱”万村联网工程和信息进村入户工程建设,以萧山农业信息网、浙江农民信箱、萧山农技与信息报、农技110四大平台为依托,积极开展电子服务、电子商务和电子政务,扩大对农业龙头企业、合作社、营销大户、生产经营大户的信息服务覆盖面。继续夯实基层农业信息员队伍建设,加强基层信息服务站(点)建设,积极培育农业信息应用示范户。
3.5.2加强营销对接服务通过花木节、杨梅节、茶艺节、农展会等,提升全区优质农产品知名度,促进生产与市场的有效对接。要积极搭建网络促销平台,开展网络营销,拓宽农民获取市场信息的渠道,逐步解决农业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
3.5.3开展农业专业服务积极探索镇街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三位一体”农业服务新模式,扩大科技服务覆盖面。鼓励专业大户、农业企业成立植保合作社、粮油合作社,开展专业化统一服务。引导科研单位和社会力量向农业服务领域延伸,促进农业服务市场化。
3.5.4加强金融保险服务完善农业保险机制,配合有关部门建立完善农业政策性保险体系,扩大农业保险的试点范围,进一步增加险种。鼓励金融机构政策向“三农”倾斜,实施小额信贷、委托贷款,不断推进农业信用体系建设。
3.6加快管理机制转型,实施标准化战略,着力完善现代农业管理体系
3.6.1加强农业环境资源管理加强标准农田地力和利用状况调查,设立永久性保护标志,及时做好农业设施的修复和更新。及时处理农业环境污染事故,完善应急预案,提高应急管理能力。探索开展风险评估,完善应急救灾物资储备,强化农业安全生产管理。
一、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1、市场机制障碍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农村垃圾和农业废弃物造成的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及农村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日益严重,不仅影响了人类的身体健康,也影响着自然界整个生物链条的存续,加上环境治理没有及时跟上,导致自然环境日益恶化,严重影响和制约着消费质量的提高。
2、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资源供给难以为继
从资源禀赋看,中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贫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耕地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1%和4.5%,资源禀赋与人口不断增长之间的矛盾将长期存在。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阶段,国际经验表明,这是一个资源消耗强度加大的阶段,更加剧了资源短缺的矛盾。近年来,我国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进一步加大了国内资源的供给压力。
3、政府宏观调控政策的障碍导致循环农业推广不力
政府的推动作用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关键。政府的推动作用体现在立法和经济引导来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循环经济作为一场变革传统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社会经济活动,需要一个明确的导向系统和一个可靠的支撑系统,但是我国在农业循环经济法律建设方面相对滞后。
二、促进中国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
1、抓住循环农业关键技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
加速我国循环农业高新技术发展,必须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巨大需求和农业高新技术发展的现实,根据世界农业高新技术的发展趋势,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有重点地发展。加大生物技术研发力度;加大农业信息技术研发力度;加大精准农业技术研发力度;依靠技术集成创新,推动相关产业发展。
2、加强宏观调控,合理配置循环农业科技创新资源
一是加大对循环农业科技的投入,二是提高循环农业科技资源的配置效率。提高农业科技资源的分配效率必须以效益原则作为依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分配农业科技资源的关键在于对市场需求信息的准确把握和及时反应,为此,必须加强农业信息化网络建设和信息分析人才的培养,改革农业科技体制,建立一种能够对市场信息做出快速反应的机制,使农业科技资源能迅速投入市场前景广阔、经济效益高的农业技术创新、开发领域。
3、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西方国家的普遍做法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市场机制是农业循环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企业是循环经济的实践主体,要使得企业在循环经济实践中有利可图,企业才能有积极性,循环经济的实践活动才能持久深入。市场机制的特征又要求政府在推动循环经济中的定位是创建、培育、规范循环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制度体系。
4、引入排污权交易制度
排污权交易制度在美国治理环境污染的过程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我国可以充分借鉴。排污权交易将市场机制引入环保治理体制,用经济杠杆推动污染主体—企业治理污染。在制定排污权交易政策的过程中,美国针对不同类型的环境问题设计了不同的管理体系,我国也可以吸取美国这个重要经验,并且在形式上也可以采取排污许可证交易和总量控制排污交易。目前,我国经济比较发达的长江三角洲一些地区对排污权已经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实践表明,我国在排污交易初始产权的制度安排、排污权的计量基准、排污交易市场建设等方面还需进一步制定有效措施。
5、制定和实施农业产业政策
循环经济要求对现有的产业进行“绿化”,使之符合循环经济的要求。就微观层次而言,就是按照清洁生产的理念来组织农业生产,促进原料和能源的循环利用。就宏观层次而言,国家综合经济部门可以通过制定产业政策,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的传统产业。
6、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自然资源
在需求结构上,要实现由主要依靠投资和出口拉动增长向消费和投资双轮驱动、内需和外需共同拉动转变;在产业结构上,要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经济增长向工业、服务业和农业共同带动经济增长转变;在生产要素投入上,要由主要依靠资金和自然资源支撑增长向更多地依靠人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支撑转变;在资源利用方式上,要实现由“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向“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转变,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经济结构优化、科技含量提高、国民素质增强、质量效益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经济增长方式。
7、建立环境友好型社会
环境友好型社会就是全社会都采取有利于环境保护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建立人与环境良性互动的关系。反过来,良好的环境也会促进生产、改善生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主要做到以下四方面:一是强化全民环保意识,培养环境友好的文化氛围;二是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治理已经污染的环境,通过发展相关技术更好地保护环境;三是培养绿色的消费环境,大力发展生态产业;四是解决环境信息权的充分保障问题,保证公民的民主监督权。
参考文献:
我国已经改革开放几十年了,虽然我国的经济和改革开放之前相比有了飞跃性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农业经济仍然不是很理想,其发展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有待于解决。目前我国城市经济发展以及比较成熟,而农业经济发展比较之后,因此我国近几年提出了城乡经济发展一体化的目标,就是为了减小城乡经济发展的差距,拉近两者的距离。重点工作在于提高农业经济比重,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经济增长,让农民能够变得富裕,这些目标都是围绕农业经济来展开,其基本的立足点应该是农民的生活和农产品的价格这两点,只有以农民民生为出发点,才有可能实现城乡经济一体化的目标。
一、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从长远发展看,农业属于“弱质产业”或具有“微利性”,下业属于“竞争产业”或具有“赢利性”;农村属于“分散区域”或具有“资源扩散性”,城市属于“集中区域”或具有“资源聚集性”;农民属于“弱势群体”或具有“易侵害性”,市民属于“强势群体”或具有“保护性”。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扭转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严重失衡问题是一项艰巨的长期任务,最终需要转移到激发农民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农民的“自利性”释放出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转变农村经济发展模式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直接动力。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农村经济呈现出蓬勃生机。同时,农村经济建设中面临着许多问题:资源消耗过大,产业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环境破坏比较严重等。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这些问题已经制约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要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转换农村经济发展模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改变农村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提高农村产业技术含量,通过实施环境保护战略,走资源节约型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我国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1、城乡二元结构的问题
我国采用农村户口和城市户口的户籍管理制度,这也是城乡差距的基本因素,农村大量的劳动力剩余,而又有城市和农村户口的分别,因此剩余劳动力要想流动到城市受到了一些阻碍,这也导致劳动力流动的阻断。农业和工业产品之间的价格差比较大,农产品价格非常的低,农业经济利益非常的薄弱,因此农业经济的发展非常缓慢。农民所获得的收益无法再城市中作为投入获得产出,这样就减少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无处安置。
2、利用外资的问题
农业投资和外资利用存在倾倒的情况,农产品的初加工获得的利益较高,而且审批比较简单,投入和产出的时间周期比较短,因此能够吸引较多的投资,市场前景比较广阔,而一些荒山、荒地和未养殖水面等项目其收益不高或者是初期需要非常大的投入,产出周期又非常的长,加上投资风险程度非常的大,所以受到的投资就比较少,这样的局面也是导致我国对外资的利用集中于初加工的项目,一些科研和改良性项目无人问津的主要原因,我国农业产业结构存在严重的偏差,很不合理。
3、信息闭塞和增产不增收的问题
市场经济下市场就是产品的流动方向,市场对农业生产具有决定性作用,农业生产经营在市场的同一调配下可以获得健康、稳定的发展。农民耕种的种类都是以农民的意愿来决定的,农民认为什么样的产品比较符合市场的需求,他们就会去种植什么样的产品。而信息的闭塞导致他们无法获得准确的信息或者获得的信息比较滞后,因此容易出现扎堆的情况,大多数农民都种植相同的作物,那么尽管市场需求比较大,也仍然容易处于饱和状态,这也是为什么农民会有增产减收的情况出现。农村信息工程建设在我国来是非常稀少的,农业经济和市场经济之间的沟通渠道过于狭小,因此大量信息被阻滞,给农民带来了很不稳定的农业收入。
4、农村金融信贷环境不够完善的问题
农民的信贷业务都是短期小额的贷款,不仅频率高,还存在很大的风险,贷款一般都是拿物质进行抵押,而农民个人的信用很难去评定,所以贷款所需的担保物质就会非常的多,手续也是非常复杂,这样农村金融信贷环境就很不理想,很多农民都不愿贷款或者是贷不到款。
三、努力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战略对策
1、提高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
要进一步深化农业科研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和区域性农业研发中心,在机构设置、人员聘任和投资建设等方面实行新的运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在财税、金融和技术改造等方面给予扶持;改善农业技术创新的投资环境,发展农业科技创新风险投资;加强农业高技术研究,继续实施现代农业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尽快取得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农业科技成果;针对农业生产的迫切需要,加快农作物和畜禽良种繁育、动植物疫病防控、循环农业和防治污染技术的研发与推广;把农业科研投入放在公共财政支持的优先位置,提高农业科技在科技投人中的比重;继续安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和国外先进农业技术引进资金;加快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和建设,积极探索对公益性职能与经营实行分类管理的办法,完善农技推广的社会化服务机制;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提高重要农时、重点作物、关键生产环节和粮食主产区的机械化作业水平。
2、全方位促进农民增收
一是农业规模经营快速发展。全省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650万亩,流转比例达到20.5%;全省专业种养大户3.54万户,其中种粮大户(集中连片100亩以上)1.32万户、经济作物种植大户(集中连片100亩以上)5783户、生猪规模养殖场户(年出栏500头以上)1.28万户、水产养殖户(精养池塘面积50亩以上)3621户。二是新型经营主体快速增长。全省农民合作社总数2.51万家,新增6100家,成员124万户,占农户总数的14.1%;全省注册登记的家庭农场6000家,经营耕地面积36.7万亩;全省农业产业化省级以上龙头企业774家,其中国家重点龙头企业40家,年销售收入过亿元的龙头企业370家;全省认定新型职业农民2000人。三是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快速形成。在全国首创“综合建站”模式,公益性农技服务网络基本形成;经营性农业社会化服务正由自发的起步阶段向有序的壮大阶段转变,全省各类经营组织达到7万个,成员数65万人。四是农业内部改革快速推进。顺利完成了鄱阳湖区渔政管理体制由“省级垂直管理”调整为“县级属地管理”,湖区保持了和谐稳定发展;厅属农业场所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进展;农垦系统改革成果继续巩固,农垦危房改造成为全国农垦系统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江西农垦样板”,全年农垦生产总值182亿元,增长25%。
2.农业转型升级全面加快。
一是生产向标准化转变。主要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达到99.6%,提高0.4个百分点,未发生一起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重大动物疫情;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2100个,新增413个。二是经营向产业化转变。规模以上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实现销售收入3269.2亿元,增长21.1%;主要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0.4%;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增资扩股取得进展,在保企业85家,在保余额6.37亿元。三是支撑向科技化转变。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54%,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96%,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1.6%,基本实现了关键技术全覆盖;早稻集中育秧面积24万亩,增加16.3万亩;“12316”信息平台、视频会议系统、农产品电子商务等农业信息化稳步推进。四是销售向市场化转变。在上海、深圳、南宁、武汉等地成功举办了多种形式的农产品展销会;全省农产品出口10亿美元,增长31.6%,争取省以上农业项目资金107.2亿元,农业招商实际进资145.5亿元,均创历史新高;休闲农业迅猛发展,新增休闲农庄1500家,创建国家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45个。
3.农业系统自身建设全面加强。
创新开展了以大宣讲、大调研、大试点、大服务为主要内容的“改革创新服务年”活动,持续深化“十百千万”活动,转变了干部作风,推动了农业发展;全面完成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有关渔业专题的深化研究工作,为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立项创造了条件和经验;农业综合执法体系日趋完善,依法行政工作迈出新步伐;大力推进农业场所和国有垦区保障性住房建设,落实危房改造资金14.55亿元。
二、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做好今年农业工作
今年是农业农村改革年。结合我省实际,今年农业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的工作总基调,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以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乡村秀美为目标,始终坚持“一个统领”,抓住“三个关键”,全力推动现代农业发展,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早日实现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基础保证和有力支撑。一个统领:就是用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省委十三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及“发展升级、小康提速、绿色崛起、实干兴赣”十六字方针统领农业工作全局,贯穿于现代农业发展的全过程。三个关键:一是以新一轮思想大解放,着力推动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农业发展动力和活力,解决好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提高农业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程度;二是以市场化的理念、工业化的办法,着力推动农业产业升级,保障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提高农业综合效益,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三是以铁的手腕,着力推动干部作风转变,为现代农业建设搞好服务,确保农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改革和工作措施落到实处。主要预期目标是:在不发生重大自然灾害的情况下,力争粮食总产425亿斤,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农业增加值增长4%左右;油料120万吨、蔬菜1250万吨、水果430万吨、茶叶5万吨、肉类354万吨、禽蛋59.5万吨、鲜奶14万吨、水产品249万吨,均保持一定幅度增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900亿元;努力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努力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物疫情和重大植物疫情,努力确保农业用种安全。围绕上述工作要求和目标任务,重点抓好七项工作:
1.全面深化农业农村改革。
一要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今年每个设区市至少要选择1个县开展整县试点,积累经验,总结推广,逐步推开,力争年内全省完成大部分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确权工作。二要积极推动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流转。力争全省家庭承包经营耕地流转面积达到900万亩,流转比例达到28.3%。三要着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引导发展专业种养大户,力争达到4.1万户;鼓励发展家庭农场,力争家庭农场达到2万家;提升发展农民合作社,力争农民合作社数量达到3万家,成员160万户。四要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大力培育各类经营组织,力争经营组织达到10万个,同时切实抓好全省10个县水稻全程社会化服务试点。
2.毫不动摇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
一要稳定发展粮食生产。深入开展粮食稳定增产十大行动,确保江西粮食主产区地位不动摇,为国家粮食安全做出新贡献。二要大力发展经济作物。重点发展蔬菜、水果、茶叶、棉花四大主导产业;扩大城郊蔬菜、设施蔬菜、特色蔬菜以及优质水果、特色水果、名优茶叶生产规模;统筹抓好花卉、中药材、蚕桑等特色产业。三要提升发展畜牧业。提升生猪发展质量,扩大家禽产业规模,突破草食家畜发展;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健全畜禽良种繁育体系,提升畜禽屠宰加工水平,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四要加快发展现代渔业。稳定发展大宗水产品,重点发展特色水产和珍稀水生野生动物养殖;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强化渔政管理和执法,推动现代渔业建设。
3.着力加快农业产业优化升级。
一要推动农业结构优化升级。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经济作物和养殖业;推动优势产业向优势区域集聚,建设一批特色鲜明、集中连片的农产品生产基地和优势产业带。二要推动农业园区发展升级。大力实施“百县百园”工程,整合各类涉农投资及项目,重点支持示范园区建设。三要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升级。推进农业“接二连三”工程,力争主要农产品加工率达到52%;力争省级以上龙头企业达到850家,并新增1~2家上市农业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担保公司;抓好正邦集团、双胞胎集团“千亿目标计划”及四特酒公司“超百亿目标计划”的跟踪服务。四要推动生态农业发展升级。加强农产品产地环境监测,以规模化沼气集中供气和大中型沼气工程项目为依托,推进能源生态村建设;推广测土配方施肥、“一斤石灰一斤粮”、绿色植保农药减量等适用技术;推进畜禽规模清洁生产、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推行“测水投料、查菌配药”渔业健康养殖模式,加快发展生态农业。同时,要推动休闲农业升级,引导休闲农业标准化、规范化和品牌化发展。
4.不断提升农业科技装备水平。
一要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实施现代农业发展、动植物保护、标准化养殖场等工程建设,建设高标准农田200万亩以上。二要加强科技创新与推广。加快水稻、茶叶、生猪、大宗淡水鱼4个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推动农业技术集成应用与推广,力争全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5%。三要加快发展现代种业。确保农业用种安全,力争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8%。四要积极发展农业机械化。力争农机装备总动力超过4700万千瓦,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以上。五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好农村“三资”(资源、资产、资本)监管、农业政务、农业行政执法监察等电子平台,推进农业信息化。六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力争全省新型职业农民数量达到5000人以上。
5.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
一要加快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力争全省“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2300个,新增300个。二要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建设,确保有机构、有职能、有人员、有条件。三要深入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加大例行监测、监督抽查和执法查处力度,确保不发生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四要加强重大动植物疫病防控,深入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测和统防统治,有效推进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和畜禽屠宰监管,确保不发生区域性重大动植物疫情。
6.积极推进市场开拓和农业对外开放。
一要积极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大力发展会场经济(如鄱阳湖绿色农产品系列展销会等);加强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如国家级赣南脐橙专业市场等);大力开拓农产品市场(如电子商务、连锁直销、农超对接等)。二要强力打造绿色农产品品牌。围绕“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的主题,逐步培育一批享誉全国、走向世界的名牌农产品。三要努力扩大农业对外开放。推进农业招大引强,力争省以上农业项目资金110亿元,农业招商引资额150亿元以上;加快农业“走出去”步伐,力争农产品出口10.6亿美元。
2当前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差距的主要影响因素
2.1县域人力资本的差异是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差距形成的根本因素
县域人力资本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劳动力获取知识的能力,进行创造的能力的差异。大多数县域劳动力或者说是县域人力资本并不具有创造的能力,那么知识获取能力的差异就是县域创新能力差距形成的根本原因。随着政府加大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对县域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技术的推广,拥有大批教育背景相对较好,能够先掌握新技术和新技能,较快接受新知识人力资本的县域的科技创新能力必将发展得越来越好。
2.2企业创新能力差异,是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差距形成的直接因素
县域企业是县域经济科技创新的直接参与者,是县域各种创新活动的实施者,是提高技术水平和效率的具体承担者。县域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通过进行技术投入,不断更新和完善原材料、生产工艺、技术流程和管理水平来改善内在的技术关系,不断提高企业的技术效率,特别是龙头企业技术效率的提高是促进县域科技进步的主体力量。同时,大多数技术人员,特别是高层次的技术人员都集中在县域企业中。因此,县域企业,尤其是县域龙头企业的技术水平、科技创新成果直接决定着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的高低。
2.3县域大环境的差异,是形成县域科技创新能力差距的外在因素
影响县域科技创新能力的大环境,从广义的角度包括政治、经济、社会和文化等方面,但作为宏观的制度环境是最重要的。区域科技创新的制度保证体系越完善,就越能营造区域科技发展的优势,为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支撑。比如产产学研合作制度落实得好的地区,支持企业进行创新的激励机制完善的地区,县级政府服务意识强的地区,金融服务体系发达的地区,其科技创新能力都很强,反之则较差。
3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的对策
3.1坚持特色导向,依靠科技提高县域经济的特色和竞争力
县域经济的发展,既要坚持市场导向,也要因地制宜。要从根本上改善科技与经济结合不够紧密、产业技术水平不高、经济发展竞争力不强的状况,必须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实施重点突破。在具体工作中,要根据各县(市)自身具有的资源特色和产业一基础,通过重大科技项目的实施,形成若干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特色产品和特色产业,壮大规模,形成品牌。
3.2运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推进工业现代化
推进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一是,要通过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培育名牌产品、名牌企业,集中力量开发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关联度高、附加值高的优质名牌产品。二是,要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突出抓好制造业信息化,大力发展先进制造技术。以提升信息化水平、技术升级、保护环境、保障安全、降低消耗、资源综合利用为目标,加强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渗透嫁接,加快产品升级换代,不断提高传统产业的技术含量,增强产业竞争力。对于以农业和传统工业为主导的县(市),因地制宜地引进技术、人才、项目和资金,大力扶持高新企业,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是迅速提高县域经济发展规模和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3.3依靠科技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武装传统农业
要以新的农业科技革命为动力,以农业结构调整和提高农民收人为目标,以农业生物技术、农产品加工技术开发应用为重点,组织实施科技兴农工程。重点抓好农业生物技术、农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集约化高效养殖技术、农产品保鲜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等农业新技术;积极推进农业科技产业化示范基地建设。要通过农业信息化网络的建设,使农民能在产前及时通过网络了解市场需求,在产中能利用专家系统指导生产,在产后能借助网络加快销售。
3.4大力实施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战略,提升县域创新能力和综合竞争力
加强对重要技术标准制定、采用工作的指导协调,推动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对具有地域特色产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大力做好具有地方特色农副产品地理标志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加强科技人员流动中知识产权特别是技术秘密的保护和管理工作,实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人才和技术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标准服务平台,引导支持企业采用先进的技术标准,支持加快国外先进标准向国内标准的转化,提升县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 [F3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3)-20-10-2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2012年,白山市江源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农村经济总收入实现了680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实现了886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了13.42%、18%,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要保持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就必须研究探索建立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这是确保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从全国看,在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中,已取得较好效果的措施主要有两个:第一是延长了土地30年承包期,它保证了农民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至九十年代中期,使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第二是开展了农村税费改革,实行了免征农业税和粮食直补,免税和粮食直补,这是继家庭联产承包制之后促进农民增收,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的又一重大措施,它使得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局面得到彻底改善,取得的效果是显著的。不仅对国家的粮食安全起到了根本性的保证作用,而且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坚持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立足于江源区实际,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对于江源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保证农民持续稳定的增收意义重大。
2 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对策
目前,在促进农民增收上还存在一些不利因素:一是农民的思想不够解放。沟谷意识、满足现状的思想比较普遍,市场意识、科技意识、品牌意识、效益观念不强。盲目种植、不讲效益的问题还比较多;二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由于农民用于农业基础设施投入的资金有限,农田基本建设欠账太多,抗灾避灾能力不强,靠天吃饭的面貌没有改变;三是农业产业化层次低,表现为江源区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少、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带户功能弱、品牌意识不强、产业链条不完整,特别是在特色加工产业方面尤为突出;四是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慢。组织化程度低、规模小、松散型是现存的特点,没有形成龙头带基地、中介组织连农户的产业化格局,现有的农村经纪人队伍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五是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落后于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目前所掌握的农业生产技术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尤其是缺乏经济作物生产方面的技术,直接影响了结构调整和高效农业的发展;六是山区野生资源缺乏相应的保护措施,靠山吃山、掠夺性开发、破坏性乱采情况严重,对于农民持续依靠野生资源增收埋下了隐患;七是农民信息不灵,对市场把握不准,对结构调整方向和经营项目还存在模糊认识和种种顾虑。这些问题如不解决,难以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的增长。因此,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应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2.1 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保证农民政策上的增收
当前,农村综合改革工作正在向纵深发展。在完成主体改革任务、实行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的基础上,相继开展了“一免征、两取消、三项改革”、“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通过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和“一免征、两取消”,全区农民人均政策性增收达86.70元。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是改善农村面貌,促进农村公益事业发展的一项民心工程。为了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取得切实成效,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在该项工作实施以来,紧紧围绕“切实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中心,不断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管理机制,规范管理程序,提高管理质量,一个个项目的实施完成,都达到了造福一方民众、改善一地条件的目的。全区正在抓住这一难得的政策机遇,采取各种措施,克服各种困难,精心谋划,认真实施,让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这项“民心工程”不断在改善民生、造福农村、扩大内需、保持增长、促进稳定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因此,必须继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不折不扣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农民政策性增收的政策。同时,应积极探索调节粮食直补的补贴方向,按照发展高效农业的要求,因地制宜按照本区的优势合理调整补贴比例,对于市场前景看好、品质优良、经济效益好、有待于扩大生产规模的品种应增加补贴比例;对市场销路不畅、经济效益低的品种应减少补贴比例。使国家有限的政策性增收政策发挥更大的效益,这样有利于加速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快速增收。同时,要切实加强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通过继续落实“四项制度”,进一步加强涉农收费项目和标准的审核监督,强化对涉农经营服务性收费、对农民补贴和对村级财政转移支付资金的监督管理,以及加强对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监督管理,巩固和发展农村税费改革成果,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2.2 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加速农村富余劳力转移,促进农民增收
由于农村土地实行承包期30年不变,要实现土地和农业的规模效益,就必须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当前江源区所进行的土地流转多数都属于私下的无序流转,农民的利益无法保障,土地纠纷时有发生,影响了社会稳定,同时,给扩大土地流转规模造成了负面影响。建议效仿城市房屋中介,依托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在县(市、区)、乡(镇、街)设立“农村土地流转中介所”。该“中介所”不但要承担农村土地流转的职能,还要承担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问题的相应法律责任。通过培育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大力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以发展劳务经济促增收。发展劳务经济是农民增收的最直接、最重要的途径,必须把劳务经济的发展作为今后农民增收的重要工作来抓。第一,要建立农民职业技术培训体系;第二,要完善劳务市场服务体系;第三,要完善法律服务体系。
2.3 构建农村劳动力转移支付与保障体系,为促进农民增收提供保障
目前,江源区农村富余劳力转移的步伐不快,除了农民自身素质外,还有体制上的原因。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必须建立农村劳动力转移支付与保障体系。(1)对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采取政策扶持措施,例如可以对以农村剩余劳动力为主体的劳动密集型企业给予税收政策优惠,从而为农民就业创造机会;(2)建立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培训体系;(3)进行户籍制度的改革,打破城乡二元结构,消除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各种歧视政策与措施;(4)实行对失去土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最低保障制度,对于完全失去土地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应在其过去拥有土地使用权的有效期内为农民提供相当于每年土地获益水平的失地最低生活保障;(5)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医疗保险制度;(6)农村剩余劳动力子女教育保障制度。通过建立一系列有效的保障制度来保证农村劳动力既能转移出去又能站得住脚。
2.4 建立农业信息咨询体系,为农民增收提供服务
目前,全区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已形成,开展了对农民的信息服务,对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离不开信息网络建设。因此,要增加信息化的资金投入,加大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依托农业信息中心,建立一套农业信息咨询体系。通过农业信息咨询体系来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村劳动力转移。要充分利用现有的信息网络,加快与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链接,促进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增加农民收入。
2.5 加快农产品和特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推动农民增收
要制定农产品和特产品加工业的产业发展政策,通过财政、税收和政策性信贷政策,按照江源区优势农产品和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对农产品和特产品加工业发展进行科学引导,合理布局,统一规划。要培植龙头企业,大力发展以农业资源开发为重点的乡镇农产品和特产品加工业,围绕农副产品和特产品精深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建立一批优势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加大对农产品和特产品加工企业,特别是大型龙头企业的政策性信贷支持,推进其向产业化、规模化、集团化方向发展。要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农产品和特产品的原料基地,完善产业链、延深产业链条。
2.6 大力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农民增收
江源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实践充分证明,这种农村经营组织创新不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而且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应当把这项工作作为今后农村工作的重点。首先,各级政府要尽快出台发展农村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政策,通过相应的政策组织、指导、引导全区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其次,各级政府应组织财政、税收、工商民政、银信、土地、林业等部门,尽快出台扶持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有关政策,通过相关的扶持政策,给予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空间和良好的发展环境,使其充分发挥带动农民增收和组织农民参与市场竞争的作用。第三,各级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规范其内部管理机制,提高其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化程度,使其更好地发挥带动一方经济发展的作用。
2.7 实施科技兴农战略,以科技创新拉动农民增收
农业科技创新是新阶段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根据市场的变化和农业结构调整、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的客观要求,对农业科技创新的方向与重点要进行必要的调整。农业科技创新工作要从主要追求增产技术转向追求优质高效技术;从以大宗农产品生产技术为主转到大宗农产品生产技术与特色农产品生产技术并重;从生产技术领域拓展到农业产后加工、保鲜、贮运等领域;从一般生产、加工技术研究向标准化生产、加工技术研究转变,为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