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农业生态基础的重要性

篇1

2012年1月10日,水利部和农业部在京签订加快水利和农业发展合作备忘录,共商推进水利现代化和农业现代化大计,这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关于加水利改革发展和推进农业农村改革发展战略部署的重要举措。

1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作用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在农业上的作用是非常大的,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保障了粮食稳定高产。农业为主的地区,目前仍然是以种田为主,种田又是以种粮食为主。因此,我们农田水利的基础设施应当是以提高和保障粮食的单位产量为主要目的,并使其保持相对的稳定。

(2)增加了农民种田的收入。种地打粮,然后拿粮食去卖钱,或者交换其他的商品,这也是农民一个增加收入的主要渠道。粮食稳定的高产以及品质上的提高,让种田的经济效益得以显现。

(3)有力地缓解了灾情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因为基础农田水利设施的实际作用,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农民对自然灾害的抵抗能力。很多以农业为主的地区在灾情面前或着在大灾之年的时候,或者并没受到灾情的影响,受到的损失比较小,或者是仍然得到了较好的收成。

(4)创造了对农业结构的调整有利地条件。基础的农田水利设施为农业生产创造了涝能排、旱能灌的基础条件。农业生产的结构调整不再受到是否能排水和是否有水等自然条件限制和制约,在这种条件之下,只要是有市场,有畅通的销售渠道和较好的经济效益,就可以适当的根据实际需求调整种植的农产品品种,这对于农业的结构调整和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农田水利设施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十分重要。

2江苏省淮安市的农业水利情况

江苏省淮安市,位于江苏中北部,江淮平原东北部、里下河平原北部,处于淮、扬、盐三市交界地带,地处京杭大运河与苏北灌溉总渠交汇处。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境内地势平坦、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光热资源丰富。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全区粮食总产量达到95万吨。农业发展条件持续改善,完成农田水利投入2、4亿元。高效农业稳步推进,全区新增高效种植面积19、75万亩。

3农田水利建设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

3.1完整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能够有效降低自燃灾害对于现代农业的实际影响

我国北方地区干旱少雨的天气特征明确了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对于现代农业重要的作用。随着厄尔尼诺现象,全球气侯变暖等各种极端的气候变化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的影响逐渐增加。去年在我国北方地区大面积的出现了长时间的高温天气、干旱无雨的气候,抗旱的难度比较大、任务十分艰巨。我国相对薄弱的基础农田水利设施无法承担起抗旱救灾的大任,我国农业生产的损失非常的严重。因此,基础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对于现代农业生产的影响是十分巨大的,为此,我们必须建立较为完整的以抗洪防涝、防潮、蓄水、灌溉为主体的水利工程的完整体系,才能做到有效的避免洪涝、干旱灾害对于现代农业生产所造成的巨大的损失。

3.2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现代农业是环境与人口、资源与人口全面和谐发展的可持续性的农业,以有效合理的配置交通、水利等资源,形成农作物、鱼类、畜禽、林木、果树和农产品的深加工相结合,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农业生产环境为基本要求,作为其中间最为重要的一环,水利对于现代农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有效的实现农田灌溉和排涝抗旱,是提高耕地的产出率以及水资源的利用率的重要途径。因此,现代的农业发展是以运转协调、功能齐全的农田水利基础设备和设施为基础的。只有农田水利的基本建设跟上了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步伐,才能有效地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3.3加强农田水利的建设对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有利

篇2

1.2加强流域排水配套设施建设(1)城镇污水收集处理。对于城市污水的收集处理,要做到设计管网覆盖率100%,实现清污分流模式,保证对污水的有效收集。与此同时还要提升污水排放标准,污水水质至少满足一级A,达到生活用水或景观用水的水质要求。(2)一级保护区污水收集处理。一级保护区内所有自然村必须要全部建设污水收集管网和污水处理设施,实现对污水的收集处理。同时要提升污水处理要求,保证满足一级A标准。在处理一级保护区内的污水时,可以根据污水量大小对处理方法科学选择。

2其它措施

2.1工业污染控制滇池流域内工业企业污染控制办法如下:(1)实现对全流域内工业企业排污考核机制,根据考核情况对工业企业奖惩和评优;(2)做好对全流域内工业企业排污口的规范治理,实现对企业废水处理及排放的实时监控;(3)为全流域内工业企业建立起排污许可证制度,以许可证来限制和约束企业的排污行为,促进污水排放的达标化;(4)督促全流域内工业企业清洁生产,通过鼓励节能减排事业发展,来调动企业治污的主动性。

2.2农业污染控制要做好对农业污染的控制,就必须了解农业污染的释放点,但由于农业污染具有时间集中、频率高、范围广的特点,很难依靠引导和收集将其有效治理。因此只有从生态角度出发,通过退耕还湖的办法为滇池建设起环湖湿地带,让地表径流所带来的污染在进入滇池前,先被湿地带缓冲和净化,从而降低对滇池的污染程度。与此同时还要提升农民环保的意识,通过推广平衡施肥和控释肥技术,来减少化肥与化学农药的用量,以降低此类污染源排入滇池的几率。

篇3

论文摘要;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搞好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必须利用好水资源、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保肥、保土、保水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其次,就如何有效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前言

生态农业建设是我国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该加强生态农业建设,逐步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现生态农业建设快速稳健发展之路。而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搞好生态农业建设的关键就在于必须利用好水资源、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实现保肥、保土、保水的作用。

二、水利工程建设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作用

1.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需要加强水利建设

生态农业是一种可持续发展农业,合理配置交通、水利等多种资源,,能够全面协调发展人口与资源、人口与环境,形成林木、果树、鱼类、畜禽、农作物和农产品加工良性循环发展的态势。水利工程建设作为生态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一环,对于生态农业的作用极为重要。实现农田的有效排涝和有效灌溉,能够有效提高耕地产出率和水资源利用率。所以我们可以这样认为,生态农业建设的发展是以运转协调、功能齐全的水利工程建设为基础的。只有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农业建设协调发展,才可以有效促进生态农业的可持续性发展。

2.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还体现在水利工程建设能够有效改善农业的生态环境。如果没有健全的农村水利工程建设,那么必然就会造成旱涝现象常发,洪涝灾害会造成降低土地利用率、传染病流行、粮食绝收等问题,干旱缺水会造成水土流失加剧、土地盐碱化严重、草原退化、树木干枯等问题。因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能够从根本上解决洪涝灾害和干旱缺水的问题, 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态现状。

3.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是生态农业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

水利工程建设,还能够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奋斗目标,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率,不断提高粮食的产量。同时,生态农业建设是以产出绿色环保、安全高效的产品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所以,生态农业的标志就是通过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来体现,加强农产品加工、经济作物、粮食生产、水产、畜禽等一体化发展的绿色农业生产就极为重要。那么如果想要加强绿色农业生产,那么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就显得很有必要,它能够减轻农业用水污染, 切实改善土地退化现象, 有效避免土壤盐碱化及荒漠化, 改善植被条件,有效避免水土流失,从而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生活的安全。

三、如何有效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1.强化各水利站所参与工程建设管理的责任意识

凡是在各水利站所辖区内新建的水利工程,当地水利站所要无条件的协助施工队搞好工程建设和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建设中,一旦发展工程质量问题,要在第一时间内向水利局质监站或水利局主要领导汇报情况,及时制止和处理,减少损失,确保工程建设质量,便于今后工程移交当地站管理后少出问题,降低运行成本,提高工程效益。同时,各水利站所要全面掌握辖区水利工程的基本情况,既要向当地党委、政府,又要向县局搞好服务,提出本辖区内的水利发展思路,供当地党委、政府的决策参考。

2.严格按照合同施工

继续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严格履行监管程序,从项目立项、可研、初设到施工,严格履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合同制,完善工程建设从立项到施工验收投入使用的各环节程序,确保工程高标准设计,高质量施工,高水平发挥效益。同时,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务必要按照合同中的各项条款约定,“以法律为准绳、以合同为依据”,进一步规范施工程序,本着友好协商的原则,明确甲乙双方的义务、权利和责任,确保水利工程施工项目的顺利完成。

3.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坚持“兴水治旱,治水兴县”的方针,加大兴水治水力度,切实搞好抗旱水源工程、旱山村集雨节灌、水库灌区改造、渠系配套工程建设,增大工程蓄水,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认真实施找水打井工程建设,切实加强以水池、水窖、水塘、水井“四水”工程为重点的户办抗旱水源工程建设,着力解决旱山村“饮水难”和农村饮水安全。加大病险工程整治力度,全面修复水毁水利设施,确保农业生产用水。务必做到办农民之所需,急农民之所急,想农民之所想,用民主来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参与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此外,必须充分认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实行项目业主负责制,成立专项安全管理机构,认真对施工安全生产工作中每个环节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和忧患意识,坚决克服消极厌战情绪和轻视麻痹思想,努力探索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的特点和规律,不断规范水利工程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从安全帽、网罩、接电、现场布置、防火防雷、特殊工种、特殊施工、高空作业、机械设备、警示标志等诸多方面进行严格检查和具体的规定,在检查中整改,在整改中提高,目的是不留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 林宏派. 水利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及体会[J]. 科技资讯 , 2010,(15):125-128.

[2] 廖冰, 何小洲, 白寓今. 项目经理选拔的一种模型分析[J]. 科技管理研究 , 2005,(02):133-136.

[3] 方广友, 高建华, 高立山. 浅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生态工程的环境措施问题[J]. 大众科技 , 2005,(05):105-108.

篇4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国际上称灌溉与排水,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各项水利技术措施,改造对农业不利的自然条件,合理、充分利用降雨、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调节农田土壤水分状况,提高土壤肥力条件,保证作物稳产高产;调整区域水情,防治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保证农业生产全面丰收。

1 我国农田水利现状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国家,不仅水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严重,同时人口的增长又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就必须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我国的农业基础设施还很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许多地方还是靠天吃饭,这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重要因素。在加入WTO后,我国农业还会受到美国等世界农业大国农产品的冲击。在当前全世界面临粮食危机的情况下,要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

2 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现有的灌溉、储水、排涝等农田水利设施,因长年失修功能退化

农田水利设施基本任务是防旱、排涝和储水,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条件和生态环境。尽管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政府再次加大投入,但由于我国许多大中型灌溉、排涝、储水等设施均始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历经30―40年运营,这些农田水利设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在水利灌溉方面,水利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耕地18.26亿亩,只有8.67亿亩有灌溉条件,其余的是没有灌溉条件的“望天田”。已建成的8.67亿亩灌溉耕地,普遍存在灌溉设施标准低、配套差、老化失修、功能退化等问题,灌溉水利利用率只有46%,灌溉保证率多数只有50%―75%。其中大型灌区434个,有效灌溉面积2.5亿亩,而骨干工程的完好率仅达到60%;中小型灌区4万多个,有效灌溉面积6.1亿亩,设施完好率不足40%。造成排水、储水功能退化的表层原因,是因水利设施长年失修所致,而深层次原因则是因为水利设施的投资等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所致。

2.2管理薄弱,运行困难

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产权不明确,维护管理责任不落实,运行困难等问题。农田水利主要靠基层乡镇水利服务站进行管理,但在农村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时,被撤销了,农民自己的灌水组织,农民用水协会多数农村尚未建立,灌溉用电价格、用水价格高,农民承担不起,存在“只浇救命水,不浇增产水”现象,管理征收水费困难,工程正常运行困难,影响效益的发挥。

2.3一些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

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将发展经济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忽视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人低谷。

3 农田水利建设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

3.1健全的农田水利设施可以有效避免自燃灾害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我国北方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决定了农田水利设施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厄尔尼诺等极端气候对我国的影响逐步加剧。去年我国北方大面积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干旱气候,抗旱难度较大、任务非常艰巨。我国相对脆弱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难以承担抗旱救灾的重任,我国的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可见,农田水利设施对现代农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必须建立起健全的以防洪除涝、灌溉、蓄水、防潮为主体的骨干水利工程体系,才能有效避免干旱、洪涝灾害对现代农业造成的巨大损失。

3.2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现代农业是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全面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以合理配置水利、交通等资源,形成农作物、畜禽,鱼类、果树,林木和农产品加工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农业环境为特征,水利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现代农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实现农田的有效灌溉和有效排涝,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及耕地产出率的的重要途径。因此,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以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和设备为基础的,只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3.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农田水利建设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农田水利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很大,如果没有健全的农田水利设施和设备,干旱缺水将造成树木干枯、草原退化、土地盐碱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等环境问题,洪涝灾害建造成粮食绝收、传染病流行、土地利用率降低等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及洪涝灾害问题,才能彻底扭转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态势,实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增加投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

3.4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现代农业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

农田水利建设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现代农业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以不断提高粮食的产量,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奋斗目标。同时,现代农业以产出高效、绿色环保、安全的产品满足人们目益提高的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为落脚点。因此,创建绿色食品生产基地成为现代农业的标志,加强粮食生产、畜禽、水产、经济作物、农产品加工等一体化发展的绿色农业生产成为现代农业的必需。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以有效避免水土流失。改善植被条件,有效避免土壤荒漠化及盐碱化,切实改善七地退化现象,减轻农业用水污染对水资源的伤害,从而实现人居生活的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4.1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农业和农村已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工业和城市应对农业和农村进行反哺,国家也应给予政策倾斜,各级政府财政在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的同时,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证农村集体将一定比例的积累资金用于农田水利建设,激发他们自觉投资投劳参加建设的积极性,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2建立具体的管护制度和实施细则,以“公约”或“乡规民约”形式,加强工程建后管护,发挥工程效益

根据各种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尊重农民意愿,依靠农民自己的力量,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加大人力、物力做到专人负责,采用“村管片,组管线,人管点”的模式,落实管护责任。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唯利是图的人为和牲口破坏。

4.3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将农田水利建设与节水工程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广应用喷灌带,发挥喷灌带投资少、使用方便、水压要求低。便于管理的优势,逐步在果园和已成片开发建发的农田中推广。积极发展大棚滴灌,实现大棚膜下滴灌化。搞好渠道、河道浆砌防治工程,进一步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尽快研究制定有利于节水灌溉发展的经济补偿政策和计划用水、节约用水的管理制度和实施方案,提高农民节水积极性。

4.4注重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重视农田水利工程人力资源的开发

篇5

1.1 绿色农业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色经济是以生态经济为基础的一种“可承受的经济”。绿色农业经济是绿色经济的一种形态,是可持续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质是以知识经济为导向,从社会生态条件出发,要实现农业生产与生态资源的协调发展。所以,发展绿色农业经济可以避免过分片面追逐产业经济增长或单纯附和生态农业,能够使农业产业由经济总量增长向社会收益增长转型。

1.2 绿色农业经济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有机结合

绿色农业经济的生产过程是要遵循一定的农业生态规律,合理开发各种农业资源并使农业生态环境的维持良性发展,在此前提下达到的农业资源可长期循环利用的活动过程。因此,绿色农业生产不等同一般农业物质生产,两者之间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它由于采用具有清洁、无污染、节约等优势的绿色农业生产科技,将经济发展同农业生态环境有机的协调在一起,实现了二者高度统一的发展。

1.3 发展绿色农业经济

作为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绿色农产品在消费、生产过程及消费后对农业生态环境有较少的负面影响,因此,在社会治污中所需投入的资金、技术与人力的力度大大降低,也就是说改善环境的成本降低,从而将绿色农产品的价值提高了很多。因此,发展绿色农业经济是激活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方式。

2 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条件

2.1 绿色农业生产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支撑条件

绿色农业生产在人力、技术与资本的整体水平运动下,可转化为绿色农产品的能力就是绿色农业生产力。不可否认的是绿色农业生产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绿色农业生产力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支撑作用的大小是其制约程度的表现,而其支撑能力的强弱又体现在人力、技术和资本3个方面:即绿色农业科技含量及技术普及状况、绿色农业生产者的整体素质、资金投入多少及融资渠道的种类和数量。所以,绿色农业经济的发展取决于绿色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前景,它是推进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除此以外,某单一要素生产能力的大小不能决定整体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同时要将不同要素有机组合、巧妙衔接,以达到效益最优的目标。所以,绿色农业生产力作为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动力先决条件,应当重视其支撑能力的合理有效改善。

2.2 农业资源承载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资源支撑条件

农业资源承载力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先决条件,想要发展农业就必须强调农业资源的承载力。一定区域范围内,人均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的质量和数量,对全社会的当代及后代人口基本生存与发展的支撑能力就是农业资源承载力。一个区域的农业自然资源能够承载当地农业经济的发展,满足当代人口及其后代人口对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需求,那么该区域的农业经济就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也就是说一个区域所拥有的农业自然资源数量、种类、质量的高低决定该区域的农业资源承载力的强弱,从而影响其支撑作用和农业的生命力。绿色农业虽然利用绿色科技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以满足人们对高品质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它却只在一定范围内提高了农业自然资源对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的弹性,并没有改变农业自然资源本身所具有的原始承载力。

2.3 地域环境是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支撑条件

地域环境体系包含如下几个方面的内容:生产区时空分布的特点,生产区的区位条件,生产区的区域差异规律,生产区的地域、地势、地带特点,生产区所在地的生态体系、人文环境现状、生态环境状况及地区环境容量。绿色农业地域环境体系有助于绿色农业生产者在生产过程中能扬长避短,掌握绿色农业生产区的区位特点,使根据各种生物所适应的特定环境来发展相应的种植业与养殖业,由此达到绿色农业的高产、高效、优质目标;可以使我们充分认识到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环境的优劣条件,使绿色农业生产者能够及时掌控区域环境容量,发现并利用绿色农业生产区所必须遵循的环境临界点,进而将绿色农业经济发展的环境容量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为了使绿色农业经济持续发展下去,我们要提高一个绿色农业生产发展的环境预警屏障,促使绿色农业生产者保持这个生态环境体系的良性循环。所以,绿色农业经济发展中是最为基础的支撑条件是地域环境。

篇6

0.引言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农田水利,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水利事业。基本任务是通过各项水利技术措施,改造对农业不利的自然条件,合理、充分利用降雨、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调节农田土壤水分状况,提高土壤肥力条件,保证作物稳产高产;调整区域水情,防治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保证农业生产全面丰收。

1.我国农田水利现状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国家,不仅水资源总量明显不足,而且水资源的时空分布极不均衡,区域性缺水和季节性缺水严重,同时人口的增长又增加了对水土资源开发的压力,我国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值的四分之一。特别是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分布不相协调,南方水多而耕地少,北方水少而耕地多。我国大部分地区降雨年内和年际分配不均,必须建设必要的水利设施予以调节,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性工作和保障条件。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是由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坚持以农业为基础,就必须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农田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农村经济、农村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因此,加大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断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的需要。

2.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2.1现有的灌溉、储水、排涝等农田水利设施,因长年失修功能退化

农田水利设施基本任务是防旱、排涝和储水,为农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条件和生态环境。尽管自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以来,政府再次加大投入,但由于我国许多大中型灌溉、排涝、储水等设施均始建于上世纪60-70年代,历经30-40年运营,这些农田水利设施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问题。造成排水、储水功能退化的表层原因,是因水利设施长年失修所致,而深层次原因则是因为水利设施的投资等方面存在的制度缺陷所致。

2.2管理薄弱,运行困难

在农田水利工程管理上,存在产权不明确,维护管理责任不落实,运行困难等问题。农田水利主要靠基层乡镇水利服务站进行管理,但在农村乡镇管理体制改革时,被撤销了,农民自己的灌水组织,农民用水协会多数农村尚未建立,灌溉用电价格、用水价格高,农民承担不起,管理征收水费困难,影响效益的发挥。

2.3一些地方政府重经济轻水利,投入不足

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将发展经济作为主要工作任务,忽视了对农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尤其是随着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的变化。对农村小型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逐步弱化。实施农村税费改革以后,投资投劳数量逐年减少,农村小型水利建设步入低谷。

3.农田水利建设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

3.1健全的农田水利设施可以有效避免自燃灾害对现代农业的影响

我国北方干旱少雨的气候特征决定了农田水利设施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随着全球气温变暖,厄尔尼诺等极端气候对我国的影响逐步加剧。去年我国北方大面积出现长时间的高温、干旱气候,抗旱难度较大、任务非常艰巨。我国相对脆弱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难以承担抗旱救灾的重任,我国的农业生产损失严重。可见,农田水利设施对现代农业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必须建立起健全的以防洪除涝、灌溉、蓄水、防潮为主体的骨干水利工程体系,才能有效避免干旱、洪涝灾害对现代农业造成的巨大损失。

3.2现代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方向需要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现代农业是人口与环境、人口与资源全面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以合理配置水利、交通等资源,形成农作物、畜禽,鱼类、果树,林木和农产品加工实现良性循环发展的农业环境为特征,水利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现代农业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实现农田的有效灌溉和有效排涝,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以及耕地产出率的的重要途径。因此,现代农业的发展是以功能齐全、运转协调的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和设备为基础的,只有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才能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3.3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农田水利建设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农田水利建设有利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农业生态环境对现代农业的影响很大,如果没有健全的农田水利设施和设备,干旱缺水将造成树木干枯、草原退化、土地盐碱化严重、水土流失加剧等环境问题,洪涝灾害建造成粮食绝收、传染病流行、土地利用率降低等问题。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干旱缺水及洪涝灾害问题,才能彻底扭转农业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态势,实现人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增加投入,加大农田水利建设的力度。

3.4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现代农业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

农田水利建设对现代农业的重要性还体现在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是现代农业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生活需求的重要保障。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以不断提高粮食的产量,提高耕地的产出效率,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奋斗目标。同时,现代农业以产出高效、绿色环保、安全的产品满足人们目益提高的对生活质量的需求为落脚点。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可以有效避免水土流失。改善植被条件,有效避免土壤荒漠化及盐碱化,切实改善土地退化现象,减轻农业用水污染对水资源的伤害,从而实现人居生活的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农田水利建设的对策建议

4.1各级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

农业和农村已为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作出了巨大贡献,在“三农问题”成为突出问题时,工业和城市应对农业和农村进行反哺,各级政府财政在加大对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投入力度的同时,要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建立良好的制度激励机制,通过利益诱导,吸引更多的农民、企业或社团参与到水利设施建设中来。认真贯彻落实“谁投资、谁建设、谁管理、谁受益”政策原则,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引导农民和社会各界增加对农田水利的投入,广泛鼓励、吸纳社会资金办水利,努力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确保水利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2建立具体的管护制度和实施细则,以“公约”或“乡规民约”形式,加强工程建后管护,发挥工程效益

根据不同农村水利的特点,需要对不同功能的水利工程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使水利工程在完善的工程管理条件之下,取得较好的工程效益。以水利为主的工程,既要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有偿服务,核算成本,降低费用,促使工程良性运行,又要坚持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宗旨。加大人力、物力做到专人负责,落实管护责任。安全管理的首要是加强《水法》的宣传,在防止水利工程受到洪水等自然灾害的侵袭的同时,也要防止少部分唯利是图的人为破坏。

4.3大力普及节水灌溉技术

篇7

1中国耕地的重要性及概况

中国是一个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农业大国,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李世民曾说“农,天下之大本”。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社会安定的基础之一,中国的耕地面积不足全球的7%,我国农业用地的总面占全国总面积的比率不足59%,对于农业来说这种比例并不充足,而其中肥沃的黑土地只有105万km2,而中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解决了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可以说是非常了不起的壮举了,但也正因为这样,耕地对于中国来说更为重要,如此庞大的人口大国,如果耕地出现了问题那么对于中国来说会是灾难性的后果。而近年来中国耕地受到了严重的损坏。破坏耕地的“凶手”不仅是沙漠化的吞噬,同时人为破坏耕地严重,乱占耕地和土地污染等问题层出不穷。因此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2三江地区的耕地问题

我国农业的大粮仓非东北地区莫属,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然就是黑龙江省的三江地区,三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粮食保护基地,也是珍贵的黑土地,在我国的粮食安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黑龙江省的黑土耕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正在急剧退化,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土层变薄、土壤肥力下降等,但其原因不仅是自然环境的变化,更重要的原因是过度开垦和掠夺式的经营以及工农业生产造成的土壤污染、无禁止使用化肥农药、耕作制度不合理等人为因素导致的。因此,一个更加合理、科学的耕作方式,对于三江地区尤为重要。

3韩国循环农业概述及对中国三江地区农业发展的借鉴作用

韩国循环农业是不污染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农业。循环农业以遵循自然规律为主张,充分利用身边的天然物质来制作所需的生产资料,尊重植物和动物的基本权利,以此来恢复被化肥、农药以及用机械耕翻而破坏的土壤,也有改善盐碱地的能力,还能应用到沙漠化防治中,是一种十分科学的耕地管理体系。循环农业充分尊重生命,反对依据人的欲望设计的剥削生命体的生产活动,主张让生命体的本能力量被充分挖掘出来,着重开发自然的能力,以此方法生产出的农畜产品,比人为干预的,品质更好、产量更高。这正是三江地区农业发展所需要的良策,长期以来不合理的耕种方式使三江地区的农业发展陷入恶性循环,三江地区急需一种更为合理科学的耕种方式改善现状,韩国循环农业的出现,给三江地区带来了这样的方案。韩国循环农业遵循自然规律这一主张,正是解决三江地区因人为因素导致的过度开垦及土壤污染问题的良策,是低成本的,行之有效的办法,循环农业充分利用自然的力量,从根本上对土壤进行恢复,运用秸秆等自然物质为土壤提供天然的肥料,用大自然的力量来治理自然的产物,再好不过了。

结束语

针对制约三江地区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借鉴韩国循环农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着手改善农业发展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条件,加快农业向科学化的发展而努力。三江地区的农业发展不只是关系到三江地区的经济发展,也会关系到全国的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竭泽而渔式的农业生产方式已经不能再实施下去,要发展低投入高收益的农业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只有让作为社会发展基础的农业走向正轨,才能带动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进而带动全国经济的发展。农业的发展刻不容缓,抓住吸取这次韩国循环农业的经验的机会,努力建设中国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

参考文献:

[1]乌裕尔.韩国的亲环境农业[J].农村.农业.农民(B版)(三农中国),2006(12).

[2]邓启明,黄祖辉.循环经济及其在农业上的发展应用研究综述[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6(06).

[3]强百发,黄天柱.韩国农业发展和政策调整方向[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09(02).

篇8

2)结合矿产资源、产业结构、资源能源消耗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状况对资源型城市的产业生态转型进行了研究。实证分析:

1)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个别省的现况,提出资源型产业的生态转型;

2)对比了产业生态化路径,结合某一省在资源型产业的生态化过程中的实际情况,认为应该以产业生态园和循环产业集群为基础的路径,实现生态化的转型,以保证跨越式绿色发展。由此可知,国外的视角是从宏观、中观和微观提出的产业生态转型,而国内对于产业生态转型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微观层面,并且对生态环境与经济的互动提及较少,研究视野主要是工业方面,对农业生态转型的研究很少。更重要的是,对于生态经济效率这一结合生态与经济的二维测度,国内研究缺少对其和产业生态转型之间关系的研究。所以,笔者引入生态经济效率的理论体系,探索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的内在关系,分析生态经济效率作为农业生态转型衡量标准的可行性,构建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农业生态转型模式,提出基于三维视角的产业生态转型对策。

1生态经济效率作为农业生态转型衡量标准的可行性

1.1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在根本目的上的一致性

生态经济效率和农业生态转型都是人类探索可持续发展实现途径的产物。生态经济效率的提出与农业生态转型逐渐成为国际社会发展潮流的时间也很吻合,根本目的都在于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效率主要针对可持续发展三个维度中的经济与环境两个方面,在最优的经济目标和最优的环境目标之间建立一种最佳的联系,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双赢,而不涉及社会可持续发展,这与农业生态转型特别是我国现在的农业生态转型,即创造新的人工生态和经济社会系统的生态化过程这一经济、环境二维定位一致。另外,生态经济效率主要针对区域和国家层面,这与农业生态转型针对产业和国家也是大致相同的。

1.2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在具体目标上的一致性

生态经济效率和农业生态转型的目标都是要求发展经济,都要求在提高人们福利或者生活质量的同时,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具体来说,生态经济效率的主要目标有三个:一是降低资源消耗,即使能源、原料、水和土地利用最小化,增强可循环性和耐用性,使物质闭路循环;二是减少对自然界的影响,即使废物、废水、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和有毒物质的扩散最小化,促进可再生资源的持续利用;三是提高产品或服务价值,即重在通过产品功能性、灵活性和模块化的改进,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便利,提供额外的服务和关注,以满足消费者实际需求的功能性需要,从而尽可能降低物质和资源使用量。生态经济效率的目标与农业生态转型的目标(从传统农业模式向生态农业模式转型和从传统线性经济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转型)基本是一致的,尤其是循环经济模式。循环经济按照3R(Reduce、Reuse、Recycle)操作原则从源头开始全过程、多层次、多途径地减少资源能源消耗、污染和排放,使资源能源得到合理、高效和持久的利用,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彻底改变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为特征的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式。

1.3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在内涵上的一致性

生态经济效率不仅有兼顾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两方面之意,而且含有企业借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来提高经营绩效和竞争优势之意。它以“以少生多”和提高资源生产率的理念为基础,鼓励企业创新,使企业更具有竞争力。所谓“以少生多”,就是以消耗更少的资源,来创造更多的价值,它所关注的是资源生产率而不是劳动生产率。而农业生态转型尊重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之所以要生态转型,主要是顺应人类经济发展的潮流,即从人造资本为经济发展限制因素进入到剩余自然资本是限制因素的时代。显然,生态经济效率和农业生态转型的核心内涵都是资源的高效利用,即高资源生产率。

2基于生态经济效率的农业生态转型模式

农业生态转型不仅需要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还需要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在转型过程中会经历不同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特征应该做出相应的调整,使整个过程体现出渐进性和稳定性。因此,需要探讨农业生态转型的各种过渡形态或者模式。为了探讨农业生态转型的生态经济效率与农业生态转型模式的关系,笔者将生态经济效率分解为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两个维度,构建了在二维平面“经济效率(e)—生态效率(p)”图像,利用公式E=p2+e槡2表示了生态经济效率的度量。曲线E表示生态效率的走势,曲线离原点越远,生态效率值E就越高。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值的直线将区域分成A、B、C、D四个区域,不同的区域代表了农业生态转型的发展模式。A区域代表农业传统发展模式,表明农业生产过程中无害化、减量化水平较低,生态效率较低,资源消耗与废物排放的速度远远大于经济增长速度,这种发展模式导致了当前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和资源短缺危机的日益突出。处于这个区域的阶段,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存在问题,污染也比较严重;另一方面,资源利用率和经济发展也属于低水平。这种模式一般是比较初级的农业发展模式,是农业生态转型的主要对象。首先,这些地区和企业没有意识到进行农业生态转型的重要性,还是继续沿用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再者,由于产业发展模式比较初级,这些地区和企业获取的经济利润也是有限的,没有条件引入新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而这一点,又从另一方面导致了产业生产的原始化。B区域反映企业资源利用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无害化水平提高,生态效率高,但经济效率低。这种发展阶段或者生态转型模式一般不会出现。企业进行生产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获取经济利益,所以经济效率作为企业追求的重点,效率低下的情况比较少见。而生态效率水平高是指污染水平很低且资源利用率很高,对于企业而言,不为追求经济利益而改善污染的情况几乎不会发生。再者,资源利用率与经济效率成正相关,资源利用率高意味着经济效率也高,这种生态效率即资源效率高而经济效率低下的模式显然与常理相悖。C区域表示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存在问题,污染也比较严重。处于这种模式的地区,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与科学利用有所忽略,在生产过程中对污染物的排放、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也做得不够。造成这种模式的原因一般是企业没有从宏观上意识到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整体重要性,过于强调经济效率,忽视了生态效率。在这种模式的基础上,如果想提高生态效率,需要从宏观上意识到生态效率的重要性,再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对污染进行处理,从而提高生态效率。D区域代表农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是农业生态转型的最终目的。处于这个发展水平的地区,一方面经济发展迅速;另一方面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都不错,对于各项污染的控制也比较得力。这是由于处于这种模式的地区通过使用先进的管理方法与科技,既着重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开采与科学综合利用;又能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注重生态环境的治理与保护。农业生态转型之所以能达到这种模式一般是从宏观上意识到了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的整体重要性,这是产业生态转型的高端模式。在这种生态效率和经济效率都高的基础上,如果想进一步提高生态经济效率,需要科学创新,研发新技术和方法。ACD是一般企业的发展模式,即当环境污染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国家积极开展对工业污染源排污的控制,企业由单纯追求经济利益向环境无害化发展,即为满足国家法律法规要求,企业当务之急是先提高经济效率,提高废物再生资源化水平。ACD发展模式的变换也反映了我国众多企业生态效率的发展轨迹。ABD是罕有的农业发展模式。一般农业企业或农户不会把生态效率的提高作为第一要务,而是专注于经济效率,所以这种模式一般不会出现。AD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轨迹,是穿越高山的曲线,该轨迹要求生产过程中通过资源的减量化、废物的资源化与无害化,减少资源投入和环境污染负荷的排放,促使企业生态效率的不断提高。该模式直接跨越了生态与经济的瓶颈,达到双赢,是当前企业健康、快速发展所追求的目标,也是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捷径。

3基于三维视角的产业生态转型对策

从农业生态转型模式可以看出,由于生态效率与经济效率的高低不同,呈现出来的资源利用率以及污染程度也各不相同。笔者参考以往学者提出的各种对策,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维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试图从根本上解决不同产业生态转型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3.1微观角度

从微观角度,农业生态转型主要建设方向是生态设计,即绿色产品设计、绿色工艺开发、绿色装备制造和企业环境管理。其中,绿色产品设计使农业企业从认识原料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开始,重新审视农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全过程,从而达到延长产品寿命,特别是减少废物和增强循环的目的;企业环境管理主要着眼于产业共生体各企业内部的环境管理,包括对企业员工的环境安全和健康知识培训,对基于产品生命周期所进行的管理。另外,要实现农业生态转型,必须涉及到工艺流程的优化,生产技术的改进,才能实现企业内部或产业内的多种关联衔接,取得农业生态转型的效益。为此,应该着重做到以下两点:一是企业需要加大对于农业生态转型相关的治污技术、末端产生物回收利用等清洁生产技术的研究,以使得在市场竞争中能赢得环保高地。二是政府要为企业打造创新平台。加快建设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研究开发平台,提供原创技术支撑。农业企业应该高度重视信息、先进工艺和制造技术在资源节约领域的应用,坚持引进技术与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重点突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和产业化联合机制攻关项目,特别是加快推广节约技术。

3.2中观角度

从中观角度,农业生态转型必须依赖于产业共生体系。产业共生是指把不同经济部门的企业集聚在一起,使各企业之间通过物质、能量、水、副产品的交换以及土地、物流、知识信息等的共享来提高各企业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经济效率,增强产业竞争优势,实现区域企业整体综合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最大化。从产业共生的概念来看,企业之间的关系不仅包括废物资源的交换利用,而且包括产品等其他实物资源和服务的供需合作,甚至包括信息等非实物资源的共享。产业共生强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综合效益的最大化,是有效的统一经济效率和生态效率的途径,有利于产业的生态转型。根据当下开发区域和产业集中地区的特征,农业生态转型应作好全面部署规划,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相关企业进行结构调整和改造,应发挥市场的作用,依照产业生态化的原则,以产业园区的龙头企业为依附,引进与之配套的原料物流企业、信息服务企业、末端产物承接消化企业等,完善整个园区的产业生态系统,优化园区的环境,从而建立园区内利益共享机制和共生企业之间的风险共担机制,这样才能实现生态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篇9

中图分类号:F323.2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7-0015-03

目前,全球正经历一场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人类的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温室效应。“低碳经济”成了2009年的岁末热词,低碳意味着环保、节能减排,意味着生产、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的转变,等等。但现在人们一谈到低碳经济,都是讲工业的多,讲农业的少,讲城市的多,讲乡村的少。事实上,联合国粮农组织新近指出,耕地释放出大量的温室气体,超过全球人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的30%,相当于150亿吨的二氧化碳。同时,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生态农业系统可以抵消掉80%的因农业导致的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无须生产工业化肥,每年可为世界节省1%的石油能源,不再把这些化肥用在土地上还能降低30%的农业排放。所以,农业生产在全球温室气体循环中占有重要地位,农业既是碳汇也是温室气体的排放源。一方面,农业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第二大重要来源,另一方面,由于温室效应而引起的气候变化又严重影响到农业生产。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农业潜力巨大,我们要深刻认识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实践低碳农业经济。

一、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要性

(一)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现实要求

在发展农业的现实实践中,农业中的碳排放量也是非常大的,农业在农用化肥的使用、农业机械的发展和使用、农业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农产品的加工和流通等方面,都需要耗费能源。而目前的技术水平决定了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能源也基本为化石能源,形成了高碳农业发展模式,与建设现代化农业的低碳发展有很大差距。很显然,只有大力推广先进的节能降耗的资源节约型、生态环保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能源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清洁能源,才能降低能源消耗;只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出、高收益的农业机械才有生命力;只有用先进的高效农业、清洁农业、安全农业的理念武装管理者头脑、制度指导工作,才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而发展低碳农业顺应了这样的要求,并在现代农业建设有着巨大的作用:一是推广节能技术,开发生物质能源,有利于优化能源结构,降低能源成本;二是提高投入品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降低环境治理成本;三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有利于转变农业发展方向,提高农业效益。由此可见,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农业经济模式,适应了现代农业建设的要求。

(二)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改善农村环境的迫切需要

农村环境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当前,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如农药、化肥过量施用严重污染了农产品、土地、水源,在多数耕地中还能检出十多年前使用的农药成分;农膜使用率大幅提高使耕地中留有大量不能自然降解的农膜残片,造成土壤污染;乡村农产品生产企业“三废”排放给农村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部分农机能耗高、废气排放多;一些农户焚烧秸秆、污染大气;畜禽粪便等畜牧业废弃物难以处理,等等。这些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不仅影响了环境,而且降低了农民生活质量。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标本兼治。既要加大对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的监察和治理力度,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又要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用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益的农业经济模式取代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农业经济模式,让农民群众既发展了生产,又有良好的生活环境,真正全面提高农村环境的质量。

(三)低碳农业经济是我国提升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

我国农业资源丰富,特色优势农产品品种多样,品质优良,在国际上有很高的知名度。但随着食品安全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国际市场对农产品质量、单位能耗指标、环保指标要求越来越高。绿色壁垒形成的倒逼机制,促使我国发展低碳农业,形成在农业生产、加工等过程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的农业发展模式,既要保证农产品质量,又要强调农业生产、加工等环节的节能减排,严格控制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的环保指标,以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占有率,提升区域国际竞争力。

二、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措施

(一)转变四个观念

1.经济观要转变。发展农业经济要在生态的承载范围进行,否则会对生态系统造成破坏。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农业经济活动,才能使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低碳农业经济是以先进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共生链接技术、废旧资源利用技术和“零排放”技术等为支撑的经济,而不是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的经济,这就要求发展低碳农业的经济观要转变,应在建立循环经济的支撑技术体系上,创新循环经济发展方式。

2.价值观要转变。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不仅要把它看做造福人类的资源,而且还需从可持续的角度,让它在维护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发挥作用;在选择科学技术时,不仅要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其对生态系统的维护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生态环境平衡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要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要尊重自然规律,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生产观要转变。低碳农业的含义就是要从循环意义上发展农业经济,以清洁生产、环保要求从事农业生产。它的生产观念是尽可能地节约自然资源,不断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还要从生产的源头和全过程充分利用废弃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从而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与此同时,要用若干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构建低碳型社会。

4.消费观要转变。低碳农业的区域主要在广大乡村,而从事低碳农业的人员的消费观的转变也是一个重要问题,因为他们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因此,要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提倡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这种消费模式的特点是:自然生态相平衡、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以及注重保健、环保。在日常生活中,应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创立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应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适度消费的观念。

(二)营造发展低碳农业经济的良好氛围

目前,绝大多数人对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经济还了解不多,甚至不了解。对于许多人,特别是农民,可能是闻所未闻。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培训、讲座等形式,转变公众和社会的观念,提高全面对低碳农业的认识。重点从以下三个方面着力:

一是通过各种渠道和媒介,大力宣传发展低碳农业经济在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方面的重要性:不仅影响到当代人的生活,还涉及到子子孙孙的生活方式。

二是加强教育,让广大村民意识到生活环境恶化的现状和严重的危害性,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我国农村传统的思维模式是“资源―产品―污染排放”,即在生产过程中,输入物质和能源,经过人力和自然力的共同作用输出产品,没有利用的物质被丢弃,污染环境。这种生产方式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型和一次性的,而且利用率低下;末端的“废弃物”没有加以合理有效的利用,直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生活环境的污染与恶化。

三是让民众了解低碳生活方式在改善农业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作用。低碳生活方式是一种能够维系生态永不破坏、环境永不恶化,人与自然能够和谐共处的生活方式。它要求人们反思在其日常生活中的各个细节,自觉查找那些习以为常、司空见惯的生活行为中存在的高浪费、高能耗的巨大漏洞,自觉改变那些看似细微却是浪费能源、高碳排放的不良生活习惯。这样,就可以大大促进生态平衡,提高消费质量,促进消费和谐、社会和谐,改善农业生态环境。

总之,通过宣传,让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经济的概念家喻户晓,让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经济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深入人心,让低碳农业经济的各类形态大家清楚,让促进低碳经济和低碳农业经济发展的措施人人明白,并自觉行动。促使农业生产同资源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结合起来,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增长。

(三)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充分发挥节能减排技术的示范作用

一是大力推进低碳高效农业规模化,让农民群众在低碳农业经济的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好处。为此,要突出抓好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的发展,继续在巩固发展“三品”基地,在提高“三品”品质上下工夫;继续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二是下大力气抓好农业节能减排,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作出实实在在的贡献。为此,要积极推进农村绿色能源的发展,因地制宜发展风能、太阳能和秸秆气化集中供气,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和大中型畜禽养殖场沼气工程,加快淘汰和更新高耗能落后农业机械和渔船装备,加快农业提水排灌机电设施更新改造,尽可能减少有害投入品的使用,做好农业废弃物和农产品加工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害化处理。这两个方面缺一不可,无论哪一方面,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应用推广。因此,在低碳农业经济发展中,要重点抓好低碳高效农业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施肥技术、绿肥饲用技术、沼气工程、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升土地利用技术、新型农作物育种技术、优良反刍动物品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低碳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和加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水产生态健康养殖技术、农业机械节能减排技术等多项技术的研究应用,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模式,建立低碳农业实践园区、示范企业、示范农户,建立健全低碳农业经济生产技术指导推广体系,让农民群众及时得到必需的技术指导;充分发挥典型的传、帮、带作用,为减排技术的推广提供实践和技术理论支持。

(四)改善农村能源消费结构

当前,由于农村大部分地方缺乏基本的污水垃圾处理设备,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农村工业规划布局不合理、产品附加值低的产业模式占有很大的比重,农业生产方式落后,农药、化肥使用不科学,资源浪费大量存在。目前,农村能源消费结构不合理,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的比例很小;家庭用能主要是薪柴、秸秆等对环境威胁很大的非商品能源,这与世界能源结构发展趋势是相悖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依靠以煤为主的低效能源结构实现全面的现代化。

篇10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70333220

在过去的放牧过程中,牧民没有做到科学放牧,因为牧草资源只有边利用边保护,草原畜牧业才能可持续发展,而过去牧民过度放牧,忽略了对草原生态的保护,导致草原环境污染造成草地面积逐年缩减,对整个草原畜牧业发展造成了威胁,因此草原生态环境建设已经刻不容缓,所以必须提出相应措施对草原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使草原生产力提高,促进草原畜牧业稳态发展。

1 草原生态建设的意义

在草原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草原生态环境对于草原畜牧业发展有着决定性影响,如果草原生态环境遭到破坏,那么恢复生态环境变特别困难,因此必须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畜牧业,这样草原畜牧业才能够可持续发展,努力维护好草与畜的关系,防止两者矛盾尖锐,提高草原土地生产力,使牧草资源短缺得到缓解。牧区的整体生态环境对草原畜牧产业稳态发展重要作用,因此草原生态建设工作意义重大。

2 促进草原畜牧业稳态发展措施

2.1 增强宣传教育,提高牧民的草原保护意识

如果草原牧区的牲畜数量超过草地生产力的承载数量,必然会带来牧草资源短缺,这样会遏制草原畜牧业的发展,所以要避免过去的盲目放牧模式,因此当地牧区管理相关部门应该积极引导牧区牧民了解草原牧区草资源的有限性,组织牧民进行学习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及措施,如果对草原牧区不加以保护和科学管理,那么草原畜牧业必然会衰退,因此必须使牧民认识到保护草原生态的重要性,做到科学放牧,避开草原牧区草的返青期放牧,这样则会给牧草生长留有足够的生长时间,所以提高牧民对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是促使草原畜牧产业稳态发展的有效措施。

2.2 积极践行草原生态补偿机制

草原生态补偿机制是国家草原畜牧产业发展过程中大力倡导的,同时也是草原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对现有牧场牧草保护及退化的草场的恢复都有重要作用,同时对于整个草原生态建设及恢复也有不容忽视的作用。对于草原中环境险恶的地方实行禁牧,做到科学化放牧,同时严格把控草场的牧草返青期,在牧草的返青期禁止放牧,对于违法占用草场及滥开滥垦的行为严肃处理,做到有计划性放牧,这样可以保护牧草的正常生长,在保证不影响牧民生产的前提下,做到科W放牧。

2.3 加大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优良品种引进

在草原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往往要面对突如其来的恶劣天气影响,往往遇到雷雨,寒流等恶劣天气都会对草原畜牧产业带来严重影响。而草原畜牧业发展对环境有很大的依赖性,而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极为简陋,需要牧民要承担巨大风险,因此必须加强对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牧场的抗灾防灾的能力,从而促进牧场稳态发展,同时草原牧区的环境较为恶劣,政府可以引导鼓励牧民引进优质的品种,使牧民认识到引进优良品种的益处,引进优良品种的牲畜可以在抗寒,抗热方面便有了改进,这样对于草原畜牧业稳态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2.4 加大财政投资,完善草原保护制度

草地荒漠化是草地生产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草原畜牧业来说,高品质的草原使用面积极为重要,为了使牧草正常生长,可对草原牧草返青期进行禁牧,在牧草生长的黄金时段对牲畜进行圈养,使牧草正常生长,避免牧草幼苗被牲畜吃掉,提高草地的生产力。同时对于草原牧区基础设施不完善,对自然灾害的到来束手无策,因此政府应该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对于草原牧区进行照顾,支持草原畜牧业的发展,对其基础的生活设施建设,为其生存提供保障,比如给予发电机和帐篷等现代化设备,提高牧区的生活环境质量,避免牧民在雷雨及雨雪天气中经济受到损失,更为重要的是保证人畜的生命安全。

3 总结

本文通过对如何使草原畜牧业稳态发展做出分析,其中有很多方面的因素限制着草原畜牧业发展,因此在草原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做到科学放牧,需要牧民的共同努力,防止草原生态环境恶化,对退化的草场进行禁牧恢复,同时政府加大对畜牧业财政性投入,对草原牧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牧民的生存环境,提高牧民抗灾能力,这样必然会使草原畜牧业稳态发展,则达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3者和谐发展的目的。

篇11

1.婺源县低碳经济发展概况

低碳发展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人们对健康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一种追求。江西省婺源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地域文化,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先后开发10多个精品景区。在旅游业的强势拉动下,商贸流通、金融、邮政、通信等行业蓬勃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占全县GDP的42.9%。同时,婺源县还于2008年起高起点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利用生态优势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引进和发展了一批机械电子、新型材料、生物制药等高科技、无污染、低耗能企业。但是就目前的发展情况,还有亟待改善的问题。

2.婺源县发展低碳经济现有的问题

能源缺乏且能源结构不合理。婺源县能源资源贫乏,常规能源只有煤炭和水力,缺油、少气,且煤炭后备储量并不足。从婺源的能源消耗结构来看,长期过度依赖煤炭,且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能源的需求将越来越大,届时能源出现危机会对婺源经济造成很大的冲击。

农业传统习惯势力强大,缺乏长远眼光。虽然农民逐渐意识到农业生产中过多使用化肥农药、秸秆的非科学处理等带来的危害,能认识到低碳农业的重要性,但是在选择技术时,经济上的适用性总是优先于技术上的适用性,而采用新技术的高成本(直接成本、机会成本、学习成本等)使多数农民望而却步。由于短期内注重农业低碳的收益和成本在是不对称的,低碳生产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农户总是根据各自的判断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只想着眼前的产量如何才能提高,对未来发展难有长远遇见和规划,因而难以顾全农业低消耗、低排放问题,更难以考虑对农田少耕、免耕、间歇耕作等保护性耕作方式。对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往往也会因为规模太小看不到效益而不重视。

工业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差。婺源县工业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没有形成一个产业集群,抗风险能力相对较差。婺源县的工业企业大的不多,小的不强。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能源结构不合理、能源技术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都较为落后,导致该县单位GDP能耗相对较高。该县工业园区是以旅游产业带动为契机才得以发展,采选业、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家具制造和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简单加工业或低端产业类企业占40%以上。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竞争力不足工业总产值不高,该县工业增加值在所属市内页排名很靠后(见表1)。

表1 2012年1~5月份县(市、区)工业增加值

3.婺源县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

积极发展低碳技术和开发清洁新能源。“低碳”意味着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因此,针对婺源的能源现状,要发展低碳经济,开发清洁新能源就显得至关重要。首先要大力宣传低碳经济概念,鼓励交通、工业发展、酒店等各个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其次必须强化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企业开发低碳技术和低碳产品,整合市场现有的低碳技术,加以迅速推广和应用。同时注重引进绿色、洁净、零排放的高科技、新能源环保项目。例如目前婺源县中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单晶硅生产线和光伏电池组件项目进行试生产,其中试点之一婺源天佑中学太阳能电站在接管婺源县电力公司验收后,正以平均天天1063千瓦时的电量向当地公共电网输送。对于这类项目,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使之不能局限于试点现状,二是要积极进行再全县范围的推广和应用。

宣传和指导以新模式发展低碳农业。低碳农业是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指在农业生产、经营中排放最少的温室气体,同时获得最大社会效益的农业发展模式。不仅要像生态农业那样提倡少用化肥农药、进行高效的农业生产,并且在农业种植、运输、加工等生产过程中,要注重整体农业能耗和排放的降低。鼓励农民摒弃传统的犁铧翻耕的耕作方式而采用免耕,要优化秸秆资源利用,大力推广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业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以减少农业生产成本。并创新多样的农业专业合作组织和技术协会,组织一致地实行低碳生产模式,进行标准化生产。还要发挥组织优势,对外统一质量、价格,提高农民的市场地位,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进行低碳生产的积极性不断提高。还应加快“城镇支持农村”步伐和力度,加快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发展,建设好新农村,以吸引、留住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并进一步繁荣和发展农村产业吸纳劳动力。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积极发展低碳型工业。按照低碳经济的内涵要求,应用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改造婺源县内的传统工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工业产值在经济总值中的比重。淘汰污染环境的落后工艺、技术、设备、产品和企业,实现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并以现有工业园区为依托,积极开发推行应用能源资源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和清洁生产技术,按照循环经济观念,加快工业园区生态化改造,让工业园区成为生态工业、节能减排的低碳型工业园。

[1]刘 杨.低碳经济文献综述及经济学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学,2010.09

篇12

一、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意义

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伟大历史使命之一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能否达到这一目标和农村生态环境好坏有着重要的联系。农村生态环境是以农村居民为中心的乡村区域范围内一切经过人工改造的或天然的自然因素的总和,包括该区域范围内的大气、土地、交通、道路、构筑物、动植物、设施等等。农村生态环境是农村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生活服务的场所,是农村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物质条件。所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升农村环保质量,是做好“三农”工作、保障农村社会、经济稳定持续协调发展的要求,是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

(1)环境保护意识不足。农村广大群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不足,加之广大干部、群众对农村环境建设的重要性不了解,认识不高,对进行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热情不高。同时农民收入水平较低、整体素质还不高,接受新生事物速度较慢,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的意识比较淡薄。再有对社会公众的教育和宣传不够深入,公众对加强农村环保的意义关注不够,没有形成全社会积极参与和支持建设农村生态环境的局面。(2)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法制建设不健全。我国长期存在城乡二元结构,一些问题往往优先考虑城市地区,在环境保护方面也是这样。我国农村在环境保护方面还没有一部相对独立的农村环境法律法规,和城市较为完善的环境保护监督管理相比,农村仍是空白。由于长期缺乏环境污染的资金,导致我国农村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严重缺乏。(3)农业生产技术较为落后。我国大多数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较低,不按规范使用肥料和农药的情况比较常见,同时施药施肥的配套技术不够完备,不但造成农用化学品浪费,还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了染,让农业生态环境不断变差。农村农膜带来的污染造成农田土壤结构破坏,焚烧秸秆造成大气污染,生活污水、垃圾和人畜粪便未经处理直接入河造成河道水体污染严重。这些情况严重影响了农村的生态环境。(4)工业生产的污染。城市工业“三废”污染向农村蔓延的同时,许多设备简陋、技术落后、污染重的电镀、农药、化肥、造纸等企业,产生的“三废”任意排放,使得农村生态环境呈现逐步恶化的趋势。

三、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建议与对策

(1)提高农村环境保护意识。我国农村居民的环境保护意识还比较低,广大农村居民还认识不到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不积极主动参加环境保护,这也是我国环境保护事业在许多方面缺乏群众基础的主要原因之一。保护农村环境是一项伟大事业,它需要广大农民不断提升环保意识。所以要充分利用宣传、教育媒体,采取报纸、网络、电视等一切宣传形式,大力宣传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方针、知识及法规,让环境保护深入人心。(2)健全法律法规保障机制。目前我国的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在农村生态环境管理中的不足已经表现出来,《环境保护法》还不能满足农村环境保护的要求。所以应健全符合新农村建设实际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积极制定有关实施条例和法规配套措施。此外还可以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编制适合我国农村实际的法律保障体系,从而实现资源环境和农村社会经济的协调健康发展。(3)发挥乡镇企业的环保责任。企业是经济目标的完成者,更是生态环境的影响者。由于企业管理不善造成重特大环境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影响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目前对于广大乡镇企业,要将环保纳入乡镇企业发展规划中,确保项目建成后具有明显的环保优势。再有要建立健全乡镇企业内部环保激励机制,动员所有员工参与环保活动,乡镇企业还要建立健全有利于环保的决策体系。(4)实施规模绿色农业生态建设。努力推动推农民向城镇集中、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的农业生态发展模式,有效地控制农业污染。引导农民逐渐向现代农业转化,积极推动污染土地的治理修复、畜禽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病虫害综合防治、农田综合管理等农村实用技术。指导农民科学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多功能农业机械、新型肥料和可降解农膜等,提倡推广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农产品的生产。

参 考 文 献

篇13

一、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含义

关于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历年来学者们研究的重点,因此其内涵已被诠释的相当丰富。总结起来,主要的观点有三个方面,即生产的可持续性、经济的可持续性以及生态可持续性。第一个方面主要是指农业的发展要保证农产品的稳定供给,以满足人类发展的基本物质需要;第二个方面主要是指在前一个的基础上,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使社会产品更加丰富,这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产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努力;第三个方面是指人类不能改变规律,只能适应和合理利用规律的特性,一方面增强抵御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提高开发、合理利用以及保护资源环境的能力。只有农业经济和环境和谐发展,才有可能不断提高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才能维持农业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和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也是我国农业人口最为集中和"三农"问题较为突出的地区(中部地区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2009年,中部地区农村人均耕地仅为0.141公顷,第一产业占全国的比重为27.3%;乡村人口占全国乡村人口的比重为28.84%,占中部地区总人口的比重高达57. 68 %;中部六省农民人均纯收入为4793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153元);中部地区农村恩格尔系数为42. 50,高于东北地区和东部地区。国家统计局2011年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中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为13.03%,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1%)、东部地区(6.30%)和东北地区(10.63 %),略低于西部地区(13.15% ) ;粮食、棉花和油料产量占全国的比重分别为30.6% ,27.89%和43.36 %,除了棉花占全国的比重低于西部地区(44.33%)外,其他两项均高于东部、西部和东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5509.62元,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919.O1元)和东北地区(6434.5元)。

近年来,中部农业己经出现了不可持续的发展态势,农业耕地表土流失,土壤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下游河道、水库淤积等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耕地生态赤字严重((1.8543 hm2/人)。比如,农业大省河南人均耕地而积目前只有1.22亩,是全国人均水平的80%,是世界人均水平的35%。河南省耕地而积每年以20多万亩的速度在减少。

三、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轻生态效益,资源浪费严重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得人们更注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效益,更注重眼前利益,而忽视长期利益,所以在生态农业发展过程中,大多数地区仍旧强调追求高产出、高经济效益,对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认识还有很大的不足,对于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也没有足够的重视。一是农业资源承受的压力增长。中部地区人口占全国的比例高于土地和耕地所占的全国比例,更加突显了该区域的资源紧缺。中部地区耕地质量也有逐步恶化的趋势,主要表现为水土流失严重、耕地污染严重、耕地有机质量普遍偏低等。随着国家"中部崛起"战略的进一步延伸,城市化进程加剧,中部地区的农业资源将承受越来越大的压力。二是农业资源利用过度、浪费且效率低下。近些年来,中国中部地区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基本建设用地逐渐增加,大量城市郊区和村镇附近的良田菜地被占用,导致耕地数量减少。(1)水资源出现紧缺。中国中部地区的水资源尽管在全国相对比较充裕,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水资源需求量将越来越大,水资源将仍显匾乏。例如,山西是中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381立方米,是全国人均水资源量的1/6,比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绝对缺水线还低119立方米,山西省人均年供水量17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值的41%,在中国各省区中排名倒数第一。(2)农业资源利用率低。中国的农产品长期低质、低档次大量生产,导致资源闲置和浪费。从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来看,化肥仅为30%,灌溉水不到40%,农业副产物还不足20%,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而中部地区也同样面临这个问题。

(二)农业结构单一,社会公益事业发展和相关制度滞后

中部地区农业结构单一,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化水平不高,成本大,效益相对较低,赋税等财政负担重,而且中部农村还而临农业基础设施和基础教育、医疗保险等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滞后的现实问题。另外,据国家统计年鉴显示,中部地区近年来农业稻谷播种而积和粮食产量均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虽然政府和农民都在探索新的农业模式,但是相关制度不够健全。首先,土地管理制度不明确,一些农田在流转过程中非粮化、非农化,造成耕地面积的减少。其次,监督和保护制度不健全,在农业生产中,许多农户注重短期效益,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如燃烧秸秆、乱砍滥伐、任意排污等。

(三)资金投入不足,技术水平支持滞后

目前农业普遍技术水平较低,设施落后,而引进先进设施需要大量资金投入。目前,资金投入主要是群众白筹和政府帮扶,但相对于农业的缺口来说仍然差距较大。现有的资金投入主要集中在可见性利益的投资上,比如先进的农业配套设施如耕种、收割等方面,对于先进的节水灌溉设施和污水处理设备等隐蔽利益方面的投入则较少,这主要还在于观念落后的原因。

而在一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项目如生态农业的项目中,配套技术很少。如在无公害蔬菜水果方面,我国农业只是强调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而没有从技术上根本提高产品的质量;在植保技术方面,我国刚刚达到发达国家20世纪80年代的水平;有机农产品生产、节水灌溉等方面的技术也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四)农产品物流水平落后

一方面,农业物流组织水平低、资源配置不合理。农业生产仍以农户为主,生产规模小,分工不细,对物流需求不足而且分散,这制约了物流的供给水平。农业物流的货场、仓库、运输车队、铁路专用线和码头等自成体系,独立运作,相互之问横向联系不多,物流设施设备难以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结果造成一方面物流企业数量上供过于求,另一方面,在质量上又满足不了市场需求,物流技术落后。与工业品相比,农产品具有生物属性,容易腐烂变质。"新鲜"是鲜销农产品的生命和价值所在,因此,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条件就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四、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大力发展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有利保障,是实现农业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生态农业是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退化的有效途径。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必须从根本上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以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为基础的可持续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建设是优化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手段。生态农业适应市场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合理组织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活动,调整农业产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并结合地区优势和产业特点,确定农业发展主导产业,培育龙头企业,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措施。同时,通过生物链加环和产业链延长,形成了以种植业-养殖业一一加工业的良性转化增值的"农户+公司"的模式和以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为主的龙头企业,建立了以市场为导向,以加工业为龙头,产加销贸一体化的格局。可见生态农业不仅保护生态环境,而且促进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高效发展,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二)以技术创新推动中部农业经济的可持续性

由于中部地区传统农业所占比重较大,因此应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把推动农业技术创新、改造和提升传统农业、培育特色优势农业结合起来,努力构建多元化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一是政府要继续加大科技支农和惠农力度,用现代农业科技和物质条件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传统农业,用现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育新型农民发展农业,以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资源的节约。二是农村经营主体要改变农业经营方式,积极发展集约型农业,把推进中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放在促进农业的规模经营和科技进步上,在适度规模经营基础上推进农业的产业化、规模化、现代化,促进耕地向农村的种田能手转移,稳步推进农业规模经营,通过农业集约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三)积极培育、发展和壮大中部地区农产品物流主体

农产品物流主体包括农产品物流企业、中介组织、批发商和商等。目前,我国中部地区农产品物流主体规模小,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较差。因此,培育和壮大农产品物流主体,发展多元化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是改善中部地区农产品物流的一个关键。具体措施有:第一,大力培育物流企业。要采取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的办法,打破所有制、地域、行业界限,培育更多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发挥龙头企业的作用,鼓励龙头企业问和龙头企业与运输企业、商业企业问联合,积极引进发达地区和国外物流企业。大力推动涉农大中型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第二,培植农民经纪人和农村运销户,促进农民、农业企业与其原材料的供应商、农产品的加工商和销售商形成联盟。第三,遏制国有粮食公司和供销合作社这两种物流组织市场占有率下降的局面,积极推进供销社改革,充分认识和发挥这两种物流组织作为原有农产品产销主渠道的优势。第四,积极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在中部地区培育出约5万家农家店为基础的农村消费经营网络,逐步缩小城乡消费差距。

(四)加大对农业的资金支持

加快农业发展最急需的是资金,所以,应通过多种途径加大对中部农业的资金支持。首先,进一步提高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的标准。扩大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的标准和规模,将对中间环节的补贴转向直接生产者,将农业补贴的重点从农产品流通领域转向农业生产领域,这不仅可以减少补贴资金的流失,而且能使补贴更直接、更具体,更能达到补贴政策的目标要求;其次,建立中部地区的粮食风险资金,实行粮食销区对口扶持产区政策;第三,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逐步建立起一个真正为"三农"服务的农村金融体系。引人竞争机制,扩展金融服务范围,进行金融创新,为农民提供更多的金融工具和金融选择,简化手续,为农民提供信贷服务;第四,建立农业保险服务体系。国家应鼓励现有商业保险公司开展农业保险业务或建立政策性保险机构,同时积极吸引国外保险公司在我国粮食主产区设立农业保险机构。另外,在严格规范的前提下,允许中部地区发行相关基金、发行重大开发项目债券等。

五、结束语

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的传统农区和商品粮基地,承担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农产品有效供给的重任。中部地区农业发展特别是粮食生产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农业生产中面临的自然资源支撑能力、农业产量产出能力下降等诸多现实问题,尚未提到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战略高度来定位和推进中部地区的现代农业发展。针对中部地区农业生产特点与问题,农业发展须强化国家主要农产品生产与加工中心的地位,加快农业优势产业带与基地建设,提升现代高效农业水平,提高农业产业对中部地区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和贡献度。

参考文献:

[1]刘彦随,彭留英: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发展定位与战略[J].经济地理.2008-07(4):646-649

[2]袁久和:我国中部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动态评价与发展对策[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1):14-21

[3]关明文: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问题分析[J].农业经济.2013(2):70-71

[4]李莉:中部农业崛起的现实基础与路径分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10(10):34-35

[5]赵峻樱,赵柄灵:农产品品牌营销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艺术文化交流.2013(2):221-222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