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4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自然灾害主要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1.针对学科特点,突出应用价值
选修5从科学层面看,是基于地理理论思维和视角、反映灾害学的内容;从教育层面看,是基于素质教育中现代公民可持续发展观的教育;从实用价值层面看,是基于地理思想、地理决策和公民正常生活能力之上,具有进一步应对非常的、突发事件能力的应用价值。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减灾观,提高公民社会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强调学科应用价值的同时,应针对地理学科特点:综合、动态地分析问题,把握分析问题的时空尺度,揭示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自然与人文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体现地理的综合性和区域性;同时将灾害系统化,即孕灾环境、受灾体、主要灾种、灾情和减灾五个子系统与地理理论、人文地理、不利自然条件、经济损失和人类反应相对展开。
2.联系身边自然灾害,激发学习兴趣
在强调地理学科特点的同时,在教学内容表达上应强化感染力和视觉感受。如汶川大地震、日本3.11海啸等纪录片、实景照片、插图、遥感影像、动态变化系列图;灾害影片,如《后天》、《龙卷风》、《天地大冲撞》、《完美风暴》、《唐山大地震》等;最新讯息“雪龙号”被困南极海域、马航失联客机海洋搜寻面临的自然灾害及地理信息技术在搜寻中的应用等。借助强烈的视觉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多种自然灾害有深刻的印象和直观感受,从而建立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分布和危害性的科学认识,培养对受灾地区和灾民的同情与救援的人文精神,以及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二、树立整合的课程观
1.理清教学思路,适度调整教材章节顺序
自然灾害的类型、成因、分布、危害、防御及树立防灾减灾观是学习自然灾害永恒的主题。由于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是相互影响的,根据自然灾害的成因可以推测自然灾害的分布、危害特点,并提出防灾减灾的措施,通过了解世界的自然灾害为学习中国的自然灾害奠定基础。因此,可将第一章第一节“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和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整合,然后再讲第二节“自然灾害的形成和分布”。在讲第二节四大类自然灾害的时候,按成因、分布、危害的逻辑顺序,并将第二章中国的气象、地质、水文、生物灾害与之相联一并学习。在学习以上内容的基础上,再归纳世界两大灾害带和第二章第一节“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这样整合既体现了从世界到中国由大到小的顺序,又避免了在第一、二章中翻来覆去讲四大类自然灾害,从而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2.将地理选修5与地理必修有效整合
必修地理是通向选修地理的桥梁,是学习选修的基础,选修地理中的大量知识和必修地理藕断丝连。因此,在学习选修5的时候一定要复习和联系必修地理相关知识。如在学习地震的时候,应涉及地震波、板块构造学说、六大板块分布图、内力作用、“3S”技术等知识;生物灾害涉及中国和世界的种植业、林业、畜牧业等的分布;气象灾害与区域地理位置、地形区分布、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人口城市、工农业及交通分布等必修地理密切相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将选修5的内容与必修地理有效对接,一边学习一边复习,尤其要注意系统地理区域化,提高学生综合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三、构建思维模式,重视案例开发
1.建立分析问题的模式
在《自然灾害与防治》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应为学生建立重点问题的思维模式。如自然灾害的成因从地理位置、地质构造、自然作用(内、外力作用)、地形地势、大气环流、天气系统与气候、水系水文特征、土壤特性、植被和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应从空间分布(整体分布状况、地区差异、与其它地理事物分布的相关性、变化大小趋势、局部异常和极值等)和时间分布(短期与长期的变化、周期性与非周期性变化、波动及变化幅度大小、速度快慢、频率高低、峰值及对应时间等)方面分析;自然灾害的影响应从对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有利和不利方面分析,如台风、寒潮、雪灾等;危害类问题主要从人员伤亡、社会稳定、财产损失(建筑、基础设施、文物古迹、三大产业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破坏;防灾减灾的措施从监测预报、非工程措施(规划、立法、管理、教育)、工程措施(修建防灾工程、改变自然灾害系统)、救援与救助(灾前准备、灾中应急、灾后恢复)、自救与互救方面分析;灾情大小程度从孕灾环境、致灾因子、灾害的种类、强度、发生时间、持续时间、频率,受灾地的人口、城市、建筑物、经济水平、资产密度、防灾减灾能力,受灾体的自身特性和易损性等方面分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区位选择主要从交通(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网络且辐射广泛互不重叠)、灾发地与救灾物资储备基地的距离、通讯网络、救灾物资的种类和数量、救灾人员和设备、地租与经济水平、应急能力和应急机制等方面考虑。当然,建立答题模式后,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分清红皂白把所有的要素堆在一起。要教会学生学会如何筛选与问题相关的因素,因时、因地、因灾种、因具体材料、信息而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看到同一类自然灾害在不同地区的成因、危害程度不同,同一省区或国家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因此在建立思维模式的同时,又要打破思维定式,既要看到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
2.强调自主学习及案例的开发
教师要有意识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变课堂为学堂。对于每一类自然灾害学习,教师只需讲其中一种或两种灾害的学习方法和模式,没有必要面面俱到,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学习气象灾害,教师只需交给学生学习热带气旋的成因、分布、危害及防御措施的学习方法和模式,然后分组布置学生自主学习和查询干旱、寒潮、浓雾、沙尘暴、雷电、雪灾、低温冻害、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自主学习成果,这样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中获得知识、方法和地理技能,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节省教学时间。但是对于各类自然灾害的学习,教师必须开发典型的案例和例题进行训练。重视案例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同时看到每一个案例的局限性,把课本书当作案例学习,是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最终跳出课本。例如,学习了“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后,可提供美国自然灾害的图文信息,让学生描述美国自然灾害的特点、为美国划分自然灾害带;学习了气象灾害和水文灾害的危害后,让学生谈谈2013年冬季“极地旋涡”冰冻北美,五大湖的湖冰给当地带来哪些危害?“泰坦尼克号”的沉没与哪些自然灾害有关?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不断开发新的案例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体验学习的过程,总结学习灾害地理的方法。
四、认真研究考纲和课标要求
1.地理选修5的高考考纲要点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我国主要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地震、泥石流、滑坡等地质地貌灾害的产生机制与发过程;台风、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形成原因;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台风、寒潮、干旱、洪涝等气象灾害的形成原因。
(3)自然灾害与环境。同一自然灾害造成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我国自然灾害多发区的自然环境特点。
(4)防灾与减灾。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应对自然灾害的方法和应急措施。
2.地理选修5的课标要求
(1)列举和举例类:列举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列举虫灾、鼠灾等生物灾害带来的主要危害;举例说明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以1、2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方法或应对措施。
二、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学生能够结合实例说出自然灾害的内涵;了解我国几种常见的气象灾害和地质灾害的分布和成因;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举例说出我国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了解一些常见灾害的避险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和资料,观看视频,加深对各种自然灾害及造成损失的了解;通过收集、加工整理各种地理信息资料,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我国自然灾害情况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灾害自救能力;增强学生关注我国自然灾害的现状与趋势,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建设家乡和祖国的美好志愿。
三、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新教材增加的内容,在旧版教材中,自然灾害零散分布于其它章节,在“地形和地势”一节中介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在“我国的气候”一节中通过活动题呈现气象灾害(干旱、台风、洪涝和寒潮等)。此次新教材改革,将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合并在一起,用一节内容专门介绍,体现了它的重要性。本节教材依次介绍自然灾害的种类、自然灾害的特点以及防灾减灾三框题内容。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分布及成因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形成“自然灾害频发是我国基本的地理国情之一”的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自然灾害和破坏环境的关系,树立防灾减灾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
第一框题“常见的自然灾害”:与旧教材不同的是,新教材将原先零散分布的知识集中起来,首先介绍自然灾害的概念和分类。然后安排图2.46“主要的气象灾害”和图2.47“主要的地质灾害”,以举例的形式介绍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再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清哪些是自然灾害。这样通过分析身边发生的案例,避免空洞的知识说教,有助于理解自然灾害的内涵,丰富对自然灾害种类的了解。
第二框题“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教材首先介绍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然后从同一时间多地发生灾害、同一地区发生多种灾害、同一灾害多地发生等三个角度,强调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的特点。紧接着介绍我国受灾严重的现实。最后通过活动题引导学生分析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既要学生知道各种自然灾害的分布地区及原因,又要学生深刻理解“祸不单行”的真实含义。本框题重点是要掌握我国自然灾害的特点,即种类多、分布广。难点是理解我国常见的自然灾害的分布及原因。在分析气象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在图2.48“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分布”中画出秦岭―淮河一线,找出南北方不同的气象灾害,进而归纳出干旱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洪涝主要分布在江淮地区。然后要求学生结合我国气候图、地形图等进行小组讨论南涝北旱的原因。在分析地质灾害分布及原因时,可要求学生阅读图2.49“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明确我国位于两大地震带上,即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并结合板块构造学说,试着解释我国西南多地震的原因。而滑坡和泥石流,也要结合我国地形图、气候图,从第二级阶梯的山地地形、降水多暴雨等自然因素综合分析。这样通过多幅地图大量信息的分析,既强化了学生前后知识的联系,又充分发挥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创新性。
第三框题“防灾减灾”:教材图文并茂介绍我国防灾减灾工作的巨大成就和避灾方法。教学中可通过师生问答、小组讨论等形式,使学生从对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预报、建设防灾工程、做好灾前准备、灾时救援与救助等方面看出防灾减灾的成就。围绕避灾方法的活动设计更贴近生活,可培养学生的防灾减灾意识和面对灾害时临危不惧的自救与互救能力。
四、图表利用
本节教材配备8幅地图(见表1),“常见的自然灾害”一框有2幅图,“我国自然灾害频发”有2幅图,“防灾减灾”这部分内容有4幅图。这些图大部分来自于身边案例,为学生了解自然灾害,对比分析、归纳总结自然灾害的成因、分布、危害等知识提供了佐证和方向。教师若利用好相关图表,恰当设问和引导,不仅能让学生较快掌握知识,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他们热爱家乡、关心祖国的情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活动建议
本节教材共安排3个活动,设计7道题目,既重视对课本知识的运用,又重视对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能力的培养。以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真正“活”起来和“动”起来。在教学中,教师还可结合中国地形图、气候图等让学生分组讨论自然灾害成因。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195-02
一、电力系统突发事件的分类及主要危害
所谓突发事件,也称突发公共事件(public emergency),《突发事件应对法》将其界定为“突然发生,造成或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突发事件具有公共性、突发性、破坏性、紧迫性、系统性等主要特征。
电力系统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的,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电力系统故障,使得系统不能稳定运行和正常供电,需要采取相关措施予以应对的紧急事件。按照突发事件的性质对突发事件进行分类,电力运行突发事件可以分为自然灾害、事故灾难以及社会突发事件三类:(一)自然灾害:地震、冰雹、雷雨、风暴、洪水、热浪、森林火灾等。其中雷击等灾害影响范围小,而台风、地震等造成的影响则严重得多,其特点主要有:影响范围大;一般会造成电网机械性损伤,如倒塔、断线等,恢复时间长、难度大;电网经济损失严重,恢复重建投资巨大;(二)事故灾难:电网事故、设备事故等。由于受损设备较少,故恢复供电的难度不大,时间也较短。但是系统中某一元件故障可能会引起连锁反应,导致一系列其他元件停运,乃至发生电网崩溃的现象;(三)社会突发事件:包括人为破坏、偷盗、战争、恐怖活动等。该类突发事件的前兆少,且危害相对较大。
电力突发事件导致的不仅仅是事故灾难,其引发的次生事件往往成为社会安全事件,或者加重自然灾害。电力突发事件已成为现代社会公共危机的重要诱因,与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具有密切相关性、伴生性,必须认真研究、积极应对。国内近年来的多起突发事件对电网的安全运行造成严重影响,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和雨雪冰冻灾害导致全国一些地区电网大面积瘫痪,影响了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损失。
二、近年来电力系统突发事件基本情况及其主要特点
(一)经过20多年的发展,江苏电网已形成了500千伏“四纵四横”的骨干网架、“北电南送、西电东送”的潮流输送格局和“分层分区”运行的220千伏网络格局,近年来,江苏省在电力负荷屡创新高、电力建设保持较大规模、自然灾害和外力破坏比较严重的情况下,在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省用电需求、逐步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的同时,已连续39年保持了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但是近些年出现的一些情况也应引起高度重视。以2008年江苏电网安全状况为例,2008年全省500千伏、220千伏电网设备因各种原因引起跳闸累计121次,其中自然灾害引起的故障次数最多为73次,占故障总数60.3%;其次是设备故障引起的故障次数为20次,占故障总数16.5%;再次是外力破坏引起的故障次数为18次,占故障总数14.9%。2009年6月14日,江苏省镇江地区受雷雨大风袭击,造成500kV江晋5291线5基铁塔倒塌,3条220千伏线路、3条110千伏线路、18条35千伏线路、56条10千伏线路跳闸,导致丹阳大港取水口、大港中学及部分中考考点等重要用户和居民生活停电,属于自然灾害导致的一般设备事故。
(二)通过分析近几年江苏电力系统的突发事件的基本情况,可以发现有以下特点:1、涉及环节多。电力的发、输、配、售是同步的,突发事件可能涉及其中某个环节,使得平衡关系被打破,进而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2、电网故障多由恶劣气侯、事故灾害以及外力破坏引起。其中事故灾害、外力破坏以及急发型自然灾害(如地震、火灾等)前兆少,很难预测;而部分自然灾害,如暴雨、雷电、台风、寒潮、高温、大风等恶劣气候则可以预测;3、影响面广。随着人们的生产、生活电气化水平日益提高,对于电力和依赖度不断增强。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力,电力与突发事件作为影响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可能导致电网大面积停电,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给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重大损失。
一、我国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1.自然灾害覆盖面广。突发性自然灾害主要分为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地质灾害、地震灾害、生物灾害和森林灾害等七大类。我国70%以上的城市、50%以上的人口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和海洋等自然灾害严重的地区,所遭受多种多样的自然灾害几乎囊括了世界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洪水、旱灾、地震和海洋灾害发生的频数最高,占全部自然灾害的90%。
2.重大自然灾害发生频率高。我国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居于世界首位。21世纪以来,我国进入灾害多发期,各类自然灾害年发生频率在时间序列上呈整体上升趋势。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严重破坏,对社会稳定产生了不利影响。
3.灾害的破坏力和造成的损失巨大。近年来,自然灾害的破坏力和影响范围呈递增态势,灾害损失程度不断增大。2008年汶川地震造成了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17923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达8451亿元。2010年以来,我国爆发了多次自然灾害。2010年年初新疆连续遭受9次大范围寒潮冰雪天气过程;西南五省区遭受秋冬春连旱;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强烈地震;6月中下旬南方11个省份遭受洪涝灾害;8月7日舟曲泥石流;7、8月我国大多省份出现洪涝灾害。2010年上半年,全国受灾人口2.5亿人(次),死亡3514人,失踪486人,紧急转移安置人口644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2029.4万公顷,绝收面积304.6万公顷;倒塌房屋90.7万间,损坏房屋301.4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113.9亿元①。
4.自然灾害的地域分布呈不平衡性。我国自然灾害的区域分布主要呈现东西分区,南北分带,区内、带内集中分布于生态环境脆弱带的特点。受季风影响所造成降水条件变化而产生的灾害(洪涝、暴雨等)主要分布于东部季风区。地震灾害主要分布于新构造运动活跃的板块缝合线附近及地质构造带上,如东部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地震带以及华北、西北和川西地震带等。
二、自然灾害产生巨大破坏的经济根源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和灾害损失日益加重,这与自然地理环境变异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其根源在于我国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与不适当的生活方式和难以持久的经济发展模式密切相关。
1.庞大的人口基数。在全球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中,人口膨胀居于首位,同时也是其它问题产生的病根。目前我国人口数量已超过13亿,据对资源承载力的研究显示,合理的人口承载数量应为9.5亿人;按温饱标准计算,理论最大承载人口为15~16亿人②。由于人口数量多,人均资源数量相对较低,一些地方毁林开荒、围湖造田、乱采滥挖、过度放牧,导致生态失衡、环境恶化。
2.掠夺型的增长方式。建国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分别是1978年和1952年的93.4倍和559.1倍,但经济高增长是建立在能源、资源大量消耗和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基础之上。湖泊对于泄洪有着重要作用,上世纪50年代以来,全国大于10平方公里的湖泊面积缩小9570平方公里,蓄水量减少516亿立方米③。粗放型增长模式加重了生态环境的负担。
3.防灾、减灾能力相对较低。尽管我国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但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落后,减灾资金投入不足。长江中下游中小型水利工程大都建于50—70年代,规划、设计和施工水平较低,工程运行时间较长,水利设施维护严重不足。2009年,全国水利基础设施投资1427亿元,占当年全社会固定投资0.63%④。西部地区经济条件有限,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薄弱,汶川、玉树地震之所以造成重大破坏,除了地震本身级别较高外,还与这些地区建筑设施抗震级别较低有关。
三、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分析
随着人口迅速增加和地域上相对集中,财产密度增大和价值膨胀,自然灾害损失直线上升,对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自然灾害对宏观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直接损失、物价波动、外部失衡和贫困人口增加。
1.对局部影响严重,对宏观经济整体影响不大。重大自然灾害的分析表明,自然灾害很难对国民经济构成根本性扰动。从国外的经验看,1995年日本阪神大地震直接损失约1140亿美元,占当年日本GDP的2.5%,15个月内日本制造业恢复到震前水平的98%,百货商场和78%的小商铺在18个月内恢复营业。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1998年长江流域特大洪水、2008年汶川地震未对当年国内经济产生太大影响[1]。2010年上半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达2113.9亿元,占全国财政收入的4.88%,占同期GDP的1.22%①。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也有“积极”的一面,灾害发生以后消费需求相应增长,有利于扩大投资、提振经济。
2.短期内可能导致物价上涨,但出现持续通胀可能性不大。自然灾害对经济的影响最可能是导致通货膨胀。从其影响途径看,主要有三种:一是灾后重建的债务负担累积财政赤字财政施压,中央银行大量发行货币缓解财政危机货币供给超过需求通货膨胀发生。二是灾害导致社会产出减少(主要是粮食类)社会总供给小于总需求物价上涨,通货膨胀发生。三是灾害导致社会产出减少(主要是粮食类)影响通货膨胀预期粮食价格上涨推高物价,通货膨胀发生。
就第一种途径而言,自然灾害的直接损失全部由政府财政负担。考虑到我国财政实力雄厚,自然灾害尚不足以造成较大规模财政赤字,灾后重建的债务处理不会影响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出现较大变化。
就第二种途径而言,我国粮食已经连续6年丰收,粮食库存充裕,目前国家、省、市、县四级粮食储备总数量大约在2500万公斤,远远高于联合国规定17%~18%的粮食库销比,现有储备足以保证国家粮食安全。
最值得关注的是第三种途径,即自然灾害出现后可能产生粮食减产预期和通货膨胀预期,反过来通胀预期又可能干预影响粮食价格走势,甚至导致通胀。从历史经验来看,1998年我国长江、松花江等爆发洪水使人们产生通胀预期,下半年大米的价格较上半年上涨了16%。2010年小麦、玉米、大豆等农产品期货受天气因素影响大幅走高,从短期看通胀预期可能导致CPI出现上涨。随着国内政策措施的实施,通胀预期会逐步消除,粮食价格持续上涨并引致通胀出现的可能性不大。
3.对进出口的影响微不足道。自然灾害的爆发势必导致受灾地区产品出口下降,重建所需材料的进口增加,二者叠加影响可能造成外部失衡。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已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国内供给能力非常强,一般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缺口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得到及时调剂,既不至于影响国内出口,更不可能危及国际收支平衡。
4.贫困人口短期内有所增加,长期因灾致贫的不多见。从以往的经验看,自然灾害的影响具有不对称性,收入水平较低人群受灾害影响更容易陷入贫困。但每一次大的自然灾害过后,政府部门必然组织大规模的捐助活动,支持灾区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组织外出务工和入学培训,有利于灾区尽快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提高自我生存能力,避免因灾致贫。我国的社会制度体现出极大的优越性。
四、政策建议
自然灾害发生与经济发展存在一定关系,自然灾害影响会波及经济平稳运行。如果不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就难以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应对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既要着眼当前,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又要立足长远,研究制订治本之策。
1.建立持续发展的方式,实现资源、环境和人口协调发展。一是在生态移民工程、扶贫工程、农田基础设施、旅游资源开发、农村工业化中保护自然生态环境,考虑人口和资源的承载力,健全生态环境资源的产权制度,将人口和资源的比例控制在合理范围;二是形成科学合理的决策机制,扩大决策的民主参与性,加强生态环境资源民主监督,提高权力行使的透明度;三是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对破坏自然资源行为加大惩处力度,减少生产生活对自然资源的破坏,用法律法规制度来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
2.加大防灾减灾工作力度,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程度。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兴修水利基础设施,加大避灾场所建设,提高居民住房抗震等级;二是充分运用现有的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等技术,提高对自然灾害的监控、评估与预报水平,为防灾抗灾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三是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建立安全减灾基金制度,完善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投入体系。
3.健全灾害应急处理体系建设,提升应对自然灾害的救助能力。一是建立减灾救灾一体化指挥机构,统一配置各种救灾力量和资源,发挥我国政治制度优势,保证救灾应急快速反应能力;二是完善物资储备,强化技术支撑,有效控制灾害事态、化解险情和降低损失;三是完善自然灾害保险机制,扩大自然灾害保险种类,及时足额补偿灾民损失,减轻国家和地方财政的负担。
为了汲取这一教训,新西兰政府于1945年成立了地震及战争损坏委员会,后来又将其他自然灾害包括在内,并取消战争破坏险。目前,地震巨灾险提供的保险范围包括地震、山体塌方、火山爆发、海啸和地热活动,其宗旨是帮助新西兰民众在自然灾害发生后尽快重返和重建自己的家园。
新西兰对地震风险的应对体系由三部分组成,包括地震委员会、保险公司和保险协会,分属政府机构、商业机构和社会机构。一旦灾害发生,地震委员会负责法定保险的损失赔偿,房屋最高责任限额为10万新西兰元(1新元约合0.77美元),房内财产最高责任限额为2万新元;保险公司依据保险合同负责超出法定保险责任部分的损失赔偿;而保险协会则负责启动应急计划。
新西兰地震委员会由国家财政部全资组建,在抵御巨灾风险时发挥关键作用。该委员会于1994年1月1日重组时,政府无偿拨付了15亿新元。目前地震委员会已经积累了近50亿新元的巨灾风险基金。基金的主要来源是强制征收的保险费以及基金在市场投资中获得的收益。居民向保险公司购买房屋或房内财产保险时,会被强制征收地震巨灾保险和火灾险保费。地震巨灾险保费为每户每年60新元左右,由保险公司代为征收后再交给地震委员会。此外,每户居民每年还须交纳约80新元的火灾险保费。
2精算标准下的自然灾害风险可保性分析
2.1精算标准下的可保风险
在保险经济学文献中,对风险的可保性有大量的研究。对于一般风险而言,传统的可保风险理论主要是从精算或者数理统计的角度分析的。保险经济学大师卡尔H.博尔奇(KarlH.Borch)于1974年提出判断风险的可保性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1)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2)风险潜在损失是否过大。(3)损失概率与大小的模糊性(ambiguity)。斯科特E.哈林顿(ScottE.Harrington)和格雷戈里R.涅豪斯(GregoryR.Niehaus)提出影响风险可保性的成本因素主要有三方面:(1)保费附加成本,反映了保险公司的管理成本和资本成本。(2)逆向选择。(3)道德风险。休斯顿于1964年提出可保风险须满足以下六个条件:(1)有大量同质的风险单位存在,这是大数法则应用的前提条件。(2)风险必须是纯粹性风险。(3)风险必须是偶然的、随机的,即风险损失是不确定的。(4)风险单位是相互独立的,即保险标的不能同时遭受损失,风险的发生不能是相关的。即不存在承保人责任积累问题,以满足“大数法则”的统计假设。(5)保险费应是被保险人在经济上能承受的。(6)风险的模糊性、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可以控制在一定程度内。瑞士再保险公司在巴鲁克柏林(BaruchBerliner)的基础上,分别从保险统计与精算、市场状况以及社会因素三个方面提出了可保风险标准,见表1。
2.2精算标准下的自然灾害风险可保性分析
显而易见,对于“风险/不可确定性、损失事件、最大损失、平均损失、损失频率、逆选择和道德风险”的标准,自然灾害风险均不满足。(1)自然灾害风险的突发性不满足风险的可测性标准。自然灾害的发生在时间上和地点上具有偶然性和不可预测性,统计上难以做出有效的判断,因此存在模糊性。罗宾M.霍加斯(RobinM.Hogarth)和霍华德昆路德(HowardKunreuther)通过问卷式调查,研究了保险精算师在针对模糊概率与非模糊概率时做出的不同决策,结果表明,当风险是模糊的时候,精算师制定的保费远远高于非模糊的风险,则计算出保费可能高于精算公平时的价格。(2)风险个体的高度相关性不满足损失事件相互独立性标准,地震、洪水、风暴潮等会影响十分广大的地区,可能使几个省(市)、数亿人同时受到不利影响。(3)从最大损失和平均损失的角度来看,世界每年平均自然灾害损失达数百亿元,自然灾害风险产生的损失是全球保险业难以承受的。损失的严重性不满足的最大损失是可负担以及平均损失适中的标准。(4)自然灾害风险的损失频率较低,也不符合频率较高的标准。(5)从保险统计精算的逆选择因素考虑,在私人保险市场中,自然灾害风险的保险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可以预料,处于高风险地区的人们更倾向于购买保险,而低风险地区的人们不愿意购买,使得保费按照高风险地区的风险制定,又进一步将低风险地区的人们赶出自然灾害保险市场。同时,道德风险会对自然灾害保险产生不利影响。当投保人购买了保险后,他们往往缺乏足够的激励进行风险防范,而因为自然灾害损失发生后很难确认并且损失数额有可能被夸大。
2.3采用数量方法,通过对自然灾害风险成本的测算分析自然灾害风险是否可保
假设:H为自然灾害灾害强度因子、F为自然灾害发生的概率、V为被保险财产的脆弱性因子、IV为被保险财产价值、EPL为预计的期望损失、D为财产的损坏比例。显然,D=H×V,而EPL=D×IV。于是,保险公司的年平均损失:EL=F×EPL=F×H×V×IV。EL就是保险公司经营自然灾害风险的纯保费P,而保险公司的总保费PT还需要考虑经营费用Exp、股东回报P股东和再保险成本R,以及不确定性附加U(损失不可能每年按平均值发生,保险公司需要应对坏的年份)。因此,PT=P+Exp+U+R+P股东。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保险公司是否可以经营自然灾害风险,在于是否能够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概率、损失强度,以及再保险成本R和不确定性附加U的大小,当R和U很大时,PT可能很大,自然灾害保险可能没有有效需求。U的大小与保险公司对洪灾的了解有关,模糊性越大,保险公司对洪灾造成的损失越难估计,其不确定性附加就会越大。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传统精算理论上分析,自然灾害风险不符合可保风险标准。
3市场-社会效用标准下的自然灾害风险——可保性的拓展
历史上存在许多曾经被认为无法保险的风险在后来也找到了解决的方法。①在卡尔H.博尔奇所举的关于早期的商业通讯卫星及喷气飞机开航的承保例子中,可以看出在保险实务中,人们对那些没有经验记录来估算损失,而且一旦出险损失巨大的标的也能很好的承保。另一方面,古老的海上保险同样没有任何历史损失数据,却同样早就存在,并于17世纪后在英国伦敦得到了稳定发展。他认为只要双方签订了一份保险合约,那么合同中的风险就可以定义为可保风险。国际上绝大多数保险产品的保险责任范围都包含自然灾害风险或通过批单形式加保地震等自然灾害风险,使得传统意义上的可保风险理论无法解释。可见,精算理论基础上的可保风险是从技术层面上规定理想状态下的可保风险标准。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由于缺乏损失记录,损失严重,严重的逆向选择等只是自然灾害保险在市场上难以运作的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3.1市场角度下的可保风险
雅菲和拉塞尔指出自然灾害风险要求保险公司要保持大量的流动资本,而制度因素(会计准则、税收等)却制约了自然灾害保险的发展。保险公司不仅要解决时间风险,还要解决平滑的保费收入和不稳定的自然灾害保险支出的匹配问题。现代自然灾害保险的主要问题是能否取得额外的资本以对自然灾害风险上层损失支出进行融资。因此,自然灾害风险的可保性问题不是保险问题而是一个资本问题。以Arrow-Borch经典风险模型为基础的经济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市场的假设下,保险市场的竞争将促使风险的帕累托有效率分配,同时所有可分散的风险通过互利的风险分散安排可以消除风险。风险将会集中到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并且经济中的残余系统风险会被在风险管理方面有比较优势的保险人或投资者承担,也即所有的风险都是可保的。由此可见,风险的可保与否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其数理特征或精算假设,关键在于风险转移机制和市场结构的安排是否能够实现风险转移和优化分配以实现帕累托改进。即风险的可保性可定义为:凡是符合法律法规的,与风险转移相关的保险方案如价格,为保险双方所接受,保险交易发生并成功实现风险由被保险人转移至保险人,并使各方从风险转移中获得效用改进,那么该风险就是可保的。
3.2社会效用角度下的可保风险
社会效用所指向的范畴十分广泛,包括法律、道德、公共政策等。例如,从法律的角度来看,只有当一项风险事件本身是合法的风险且法律上也允许转移的时候,才被视为可保风险,风险转移必须要遵循监管的框架。可保风险的社会效用标准多数情况下是由政府通过公共选择机制来做出的,它能够以多种方式实施。我们将实施的基本类型分为禁止、提倡和参与。其中,参与依据程度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间接参与和直接参与。政府可以对违反公共利益的特定风险的保险加以禁止,如对惩罚性罚款的保险;可以对符合公共利益的特定风险的保险大加提倡,如机动车辆第三者强制责任险;也可以通过与商业保险公司的合作间接地参与到某些特定风险的保险运作之中,如某些国家的自然灾害保险;甚至可以通过组建机构直接地参与到某些特定风险的保险运作之中,如政策性保险、社会保险。从自然灾害风险本身的性质来看,具有准公共物品特征,许多国家的政府都在不同程度地干预自然灾害保险市场。比如,美国很早就发起并建立了国家洪水保险计划(NFIP),其加利福利亚、佛罗里达等各州也都建立起州政府支持下的地震或飓风自然灾害保险计划。在欧洲,很多国家的政府都构建起政府与私人保险市场相结合的自然灾害管理体系。因此,可保风险的社会效用标准具有强约束力,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同精算标准相冲突,也以其为准。
3.3市场-社会效用角度下的自然灾害风险可保性——“可保风险”的拓展
显而易见,自然灾害风险不符合精算标准下的可保风险标准,本应被排除在可保风险范围之外。但是由于自然灾害问题的特殊性,现实中政府对于自然灾害问题公共选择的结果是通过私营-公共的合作关系或多或少地参与管理,按照上述标准,也就是说,政府的干预扩展了可保风险的边界,自然灾害风险是社会效用意义上的可保风险,在政府的参与下,其在市场上表现出来的结果是,最终成为“保险供求双方可以为之达成交易的风险”,即可保风险。
4自然灾害风险的损失分散机制
在保证与风险转移相关的保险方案如价格,为保险双方所接受的前提下,拓展可保风险边界,开发出一系列拓展可保界限的工具与技术,建立整体性的自然灾害损失分散机制(见图3),对自然灾害保险经营而言显得尤为重要。这需要政府和市场共同发挥作用,通过居民、自然灾害保险市场、再保险市场、资本市场以及政府作为自然灾害保险风险损失分散主体,构建自然灾害风险的整体性分散机制[8]。
4.1直接保险——居民和保险公司损失分散
对于自然灾害发生概率较高,损失额度较低的风险可以采取直接保险,并设置合理的免赔额、共保比例、赔偿限额等,规定居民和保险公司共同承担损失份额。(1)免赔额和赔偿限额。免赔额的设置应该与保险条款相配合,既要避免大量的小额赔款,降低赔付成本,又要让居民有能力承担,同时又要充分反映出不同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的不同。赔偿限额使得居民承担了限额以上的损失。在新西兰、日本、土耳其的地震保险计划中,都设置了限额。设置限额的作用是:降低自然灾害保险系统所承担的总风险;保证了社会公平和自然灾害保险基金使用的有效性。(2)级差费率和浮动费率。通过设置保单条件,如除外责任和保障范围、级差费率和浮动费率制等,激励投保人采取积极的风险减轻措施(riskmitigationmeasures,RMMs),这在自然灾害风险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在此基础使保险与RMMs相结合,开展自然灾害保险,自然灾害风险才能成为可保风险,才能发挥出最大作用。(3)保险损失补偿。保险公司依据自然灾害保险基金的资本实力和风险承担能力,对保险条款项下的损失承担相应的补偿份额。
4.2共同保险——保险市场损失分散
共同保险是指数名保险人对于同一保险利益、同一保险事故、同一保险期间,与同一要保人共同缔结同一保险契约。显而易见,共同保险可以免除由个别保险人自行独立承担巨额经济损失而分由多数保险人共同承担,以此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使自然灾害保险的经营更趋于稳健,同时更可扩大业务的承保空间。同时,所有参加共同保险的保险人均将自己所签单业务纳入共保体制,然后再依各共保人承受比例分予各共保人承担,这种先汇集所有保险人的不同业务加以集中处理方式,即是风险管理理论所谓的“风险组合(combination)”或“风险融合(pooling)”,它除有助于风险单位数量增加外,还可达到平均危险的目的。最后,由于保险经营采取共保方式,保险人可事先约定特定承受比例以限制本身承担的责任,使承保业务品质能确保于某一平均水平。此外,由于保险人对共保业务仅承受某一成数,危险单位数量自将随共保成数约定而自动切割呈倍数增加,如此自可增加危险单位数量。由此可知,共同保险有助于自然灾害损失在保险市场上的风险分散。
4.3再保险——再保险市场的损失承担
自然灾害再保险是应对自然灾害风险的有效机制。自然灾害再保险有利于保险市场形成业务联合抵抗风险、分散风险,从而较好地满足大数法则的要求。由于自然灾害再保险业务的建立,自然灾害再保险原保险人之间的联系和合作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不仅形成了联合的巨额保险基金,增强了整个保险业应付农业自然灾害风险的能力,而且形成了全社会风险分散的网络,使风险在更大的范围之内得以分散。(1)对巨大风险有效分散。当保险人承保的某项业务保额巨大,而标的又极少、风险非常集中时,保险人可将超过一定标准的责任分保出去,以确保业务的财务稳定性。接受业务的一方,可视自身情况将业务全部留下,或留下一合适标准的责任额后,将超过部分转分保出去。这样,一个固有的巨大风险,就通过分保、转分保,一次一次地被平均化,使风险在众多的保险人之间分散。损失发时,庞大的再保险网络可迅速履行巨额赔款。再保险这种对固有巨大风险的平均分散功能,是直接保险所不具备的。(2)对特定区域内的自然灾害风险有效分散。与固有巨大风险责任不同,有些风险责任是因积累而增大的,其特点是标的数量大,而单个标的的保险金额并不很大。这种积累的风险责任是由于大量同性质的标的集中在某一特定区域内,可能由同一事故引起大面积标的发生损失,造成风险责任累积增大。例如农作物保险,可能因洪水、风暴、冰雹等突发性自然灾害的袭击,致使某一领域内投保的财产全部受损。对于这类积累的风险责任,通过再保险,可以将特定区域的风险向区域外分散,扩大风险分散面,达到风险分散的目的。显然,这种从地域空间角度来分散风险的功能是直接保险难以具备的。(3)对某一时点的自然灾害风险有效分散。对于单个保险人来说,即使长期经营的财政稳定性是良好的,但就某一单位时间来说,所承担的洪灾风险责任却显得过于集中,在某一时点发生的洪灾损失可能会抵消多年的盈利,造成财务的不稳定。在此情况下,通过再保险,保险人就能将其所承担的某一时点的自然灾害风险,从纵向(即时间方面)及横向(即标的数量方面)两个方面进行双重分散。(4)通过相互分保,扩大风险分散面。相互分保是扩大风险分散面的最好方式。相互分保的特点是:保险人既将过分巨大的风险责任转移一部分出去,同时又吸收他人的风险分入,这样,使该保险人所承担的总的保险责任数额变化不大,却实现了风险单位的大量化及风险责任的平均化,因而实现了风险的最佳分散,财务稳定性得到很大的提高。
4.4自然灾害保险证券化——资本市场损失分散
由于巨大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以及所造成的损失皆连续不断地增加,导致保险业与再保险业者因为资本不足而面临严重的破产威胁。由此引发了一场传统再保险经营理念的变革,资本市场出现了一种新型金融工具——自然灾害保险证券化(securityofinsurancerisk)——非传统风险转移方式(alternativeriskstransfer,ART),使得自然灾害风险在资金雄厚的资本市场上分散。如同再保险为一般保险公司提供额外的承保能力来源一样,资本需求降低了,自然灾害保险证券化是保险市场与资本市场的结合的产物,它使得自然灾害风险的承保变得更为容易,并且保险的价格更加容易接受。它的主体思路是通过发行基于自然灾害保险的证券,用资本市场上的投资者代替传统风险承担者如再保险公司,将自然灾害风险转移到资本市场,是保险公司负债证券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不仅使原保险人和再保险人承保的自然灾害风险在整个金融市场得到分散,承保能力大幅提高,而且可以为投资人提供更多的投资渠道和机会,也促进了金融创新的发展。其产品主要有:自然灾害债券(catastrophebonds)、自然灾害期权(catastrophefutures)、自然灾害期权(catastropheoptions)、自然灾害互换(catastropheswaps)、或有资本票据(contingentsurplusnotes)等。
4.5财政救助——政府“最后再保险人”
一、总结评估内容
(一)基本情况。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分别汇总总体情况及其所包含分类别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年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情况,以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情况,与2008年度相比较的情况等,并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
(二)应急工作总结评估。对照《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根据本辖区、本部门工作实际,从组织领导、预案编制演练、应急队伍建设、物资资金准备、监测预警预报、应急防范处置,以及恢复重建、调查处理和科普宣教等方面和环节,对年应急管理工作及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既要认真总结防范处置工作中好的经验和有效做法,又要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三)工作建议。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和推动应急管理工作.
(四)典型案例分析。根据点面结合的原则,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各选择1至2个典型案例,对应急处置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评估分析,以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完善预案,改进工作。
二、总结评估工作的组织安排
(一)各乡镇、街道和庐阳工业区负责汇总编写本辖区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并以正式文件报区应急办备案。
(二)区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分为四个编写组。各组的参加部门负责编写本部门、本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各组牵头单位负责提供本组典型类别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处置工作有关总结分析材料,并在各组成员评估报告的基础上,汇总形成本组突发公共事件的评估报告,报区应急办。
区政府有关部门分组如下:
自然灾害组:由区民政局牵头,区农委、区林业局、区科技局等参加;
事故灾难组:由区安监局牵头,区建设局、公安庐阳分局、质监庐阳分局、环保庐阳分局等参加;
公共卫生事件组:由区卫生局牵头,区农委、区林业局、质监庐阳分局等参加;
社会安全事件组:由公安庐阳分局牵头,区民政局、区民族宗教局、区教育局、区建设局、区局、庐阳消防大队等参加。
三、评估分析工作的有关要求
(一)各乡镇、街道、工业区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总结评估工作,各牵头部门要指定一位领导具体负责,做好组织协调和计划安排,有关单位要组织精干力量积极参与,全面、准确地进行总结分析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一、总结评估内容
(一)基本情况。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分别汇总总体情况及其所包含分类别的具体情况。主要包括年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发生起数、伤亡人数、经济损失情况,以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有关情况,与年度相比较的情况等,并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主要特点进行分析。
(二)应急工作总结评估。对照《突发事件应对法》以及总体预案、专项预案、部门预案,根据本辖区、本部门工作实际,从组织领导、预案编制演练、应急队伍建设、物资资金准备、监测预警预报、应急防范处置,以及恢复重建、调查处理和科普宣教等方面和环节,对年应急管理工作及突发事件防范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评估,既要认真总结防范处置工作中好的经验和有效做法,又要深刻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
(三)工作建议。针对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进一步提高防范处置突发公共事件能力的意见和建议,以改进和推动应急管理工作.
(四)典型案例分析。根据点面结合的原则,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各选择1至2个典型案例,对应急处置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评估分析,以利于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完善预案,改进工作。
二、总结评估工作的组织安排
(一)各乡镇、街道和庐阳工业区负责汇总编写本辖区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并以正式文件报区应急办备案。
(二)区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事件分为四个编写组。各组的参加部门负责编写本部门、本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总结评估报告;各组牵头单位负责提供本组典型类别突发公共事件防范处置工作有关总结分析材料,并在各组成员评估报告的基础上,汇总形成本组突发公共事件的评估报告,报区应急办。
区政府有关部门分组如下:
自然灾害组:由区民政局牵头,区农委、区林业局、区科技局等参加;
事故灾难组:由区安监局牵头,区建设局、公安庐阳分局、质监庐阳分局、环保庐阳分局等参加;
公共卫生事件组:由区卫生局牵头,区农委、区林业局、质监庐阳分局等参加;
社会安全事件组:由公安庐阳分局牵头,区民政局、区民族宗教局、区教育局、区建设局、区局、庐阳消防大队等参加。
三、评估分析工作的有关要求
(一)各乡镇、街道、工业区和区政府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事件的总结评估工作,各牵头部门要指定一位领导具体负责,做好组织协调和计划安排,有关单位要组织精干力量积极参与,全面、准确地进行总结分析并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任务。
贵州省容易遭遇的自然灾害包括洪涝、干旱、风雹、地质灾害、农作物病虫害、森林火灾、低温冷冻、泥石流、山体滑坡和雪灾等。
(二)主要特点
1.洪涝灾害频发,受灾面积广,损失严重。从表2可见2007至2009年三年中,由于洪涝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在自然灾害类中分别占73%、4.29%、30%。2008年贵州省遭遇了历史罕见的风雨冰雪灾害,全省88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其中受灾人口2736万人(次),因灾死亡人口30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348.85亿元,占2008年因自然灾害类导致经济损失的93.03%,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2008年因洪涝灾害导致的经济损失,仍然高达16.09亿元,约占4.29%。2.风雹灾害频繁,受灾面积广,损失较大。2007至2009年全省分别遭遇大范围大风、冰雹天气4次、8次,19次,由此引起的经济损失分别占13%、1.36%、13%,在当年的各灾种引发的经济损失中分别排第二,第三、第三位。3.自然灾害种类多,发生率高,波及范围广。从表2可见,贵州省经常遭遇的主要灾种有:洪涝、风雹、雪灾、低温冷冻、滑坡泥石流、病虫害、旱灾、地质灾害等。4.自然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惨重,其中又以农业经济损失为最。从表1可知,2001—2009年9年的时间里,贵州省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7460042万元,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为4874101万元,约占64.97%。这说明第一产业在贵州省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位置,也说明贵州省农业现代化、科技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贵州省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
及其与农村贫困的关系分析自然灾害的引发因素极多,但从宏观方面看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原因。客观原因不外乎是贵州省的地理地质环境、气候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而主观原因则主要涉及政府能力、公民素质、法制环境等人文社会条件,但主客观原因并不能够非此即彼的判断。
(一)独特的地理环境,大杂居,小聚居的民族分布
贵州省位于中国西南的东南部,地貌属于高原山地,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喀斯特(出露)面积109084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1.9%,土壤面积共159100平方千米,占全省土地面积的90.4%,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贵州土壤资源数量明显不足,可用于农、林、牧业的土壤仅占全省总面积的83.7%。受大气环流及地形等影响,贵州气候呈多样性,气候不稳定,灾害性天气种类较多,干旱、秋风、凌冻、冰雹等频度大,对农业生产危害严重。这种先天脆弱、易于失衡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是贵州省发生各类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特殊的地理地质条件,如夏季持续降雨使土壤水分饱和,滑坡、坍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喀斯特岩溶地貌使地表土壤层薄,又多为石灰岩的地形,保水性差,水土流失严重,整个生态系统表现出显著的脆弱性和不可塑造性,往往会导致自然灾害既频且强及多灾种同时爆发。
(二)第一产业占比重较大,经济发展水平滞后
贵州是一个农业省份,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重要位置,2006年贵州第一产业生产总值393亿元,占17.2%,从高到低,在全国列第八位。2007年农业占全省生产总值的16.8%,全国同期平均水平是11.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5.1个百分点。这说明贵州的工业化水平还比较低,农业处于基础地位,这也就是为什么,2001至2009年9年中,贵州省由于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为7460042万元,而其中农业直接经济损失竟高达4874101万元,约占64.97%。贵州经济总量随着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发展扩大,但是涨幅的比例和速度都还不尽如人意,在全国的位次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一直徘徊在第24至26位之间。根据上述分析,贵州省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势必成为引发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以2006年为例,2006年贵州省人均GDP相当于1996年全国平均水平,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相当于1990年前后全国的平均水平,经济发展水平比全国整体水平落后10至15年。这种状况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影响贵州省自然灾害的产生和控制,自然灾害的频发及治理不善,又在某种层面上导致或加剧了贫困的出现。
(三)当地居民的生态意识薄弱,缺乏可持续发展理念
当地的老百姓往往认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河中的鱼我不捞,别人也会捞,不捞白不捞,捞了白捞”“山中鸟儿,水中鱼儿,天上空气,地上土地,取之不尽,用之不尽”这些思想甚至导致人们往往各划其地,各抢其位,谁最快谁获益。
(四)教育的错位
和全国一样,贵州农村已经实施了9年制义务教育,但是即使是在“两免一补”的情况下,其农村中小学的情况还是令人堪忧。据调查,教育过程中的大部分相关主体认为他们的学习状态“非常糟糕”:校长认为教育经费不够、教师编制不足、教师有待培训、学生素质堪忧、老师认为工资太低,无心教学,甚至觉得学校只不过是家长们寻求的临时而又安全便宜的“留守儿童看护所”而自己则仅仅是家长眼中的“高级保姆”;学生则“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的学生上课聊天睡觉,放学回家做农活带弟弟妹妹;有的家长则觉得老师应该尽可能少的布置课外作业,这样的话,孩子才有时间帮忙做家里的事。一般情况下,如果遇到“家长会”之类的“大事”就叫爷爷姥姥等“闲人”出席一下,甚至完全不理会不参加。总的来说,农村的教育错位直接导致了一批又一批的农村孩子在教育的权利和资源上的贫困,这些孩子成年之后又反过来指导他们采取错误的行为对待自己的家乡和人生,进而产生出新一轮的贫困群体并恶性循环。这也是为什么扶贫攻坚总是那么艰难的关键所在。以海因里希的理论来分析,这样的教学过程自然而然的加剧并固化了人的缺点,并使其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得以保持、延续和固化,从而使得出现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可能性大大的保持甚至是增加,其后果就是由个体行为变成群体行为,进而成为自然灾害的导火索,最终导致贫困反复出现。
三、关于贵州省农村治贫、脱贫的建议与对策
综合来看,贵州农村的贫困问题不是任何单一因素直接作用产生的,因而也不可能有简单快捷的方式解决之。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一)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援机制
完善可行的灾害救援机制应该是长效的,而不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式的救火部队,这方面的主体应该由政府来担当,也只有政府才具备这样的能力和资源。社会大众的力量则要充分利用起来,加强宣传和教育的手段和功能是必须的。另外,最关键的就是要培养当地居民的生产自救能力,尽可能将因灾致贫、返贫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而这项工作要作为常规性工作来开展。
(二)建立健全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解决贫困的关键环节在于不断发掘和创造农民增收的途径和方法。越是边远穷困的农村,人们越是更多地依赖自然,受制于自然,简单地说就是越穷就越要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而这种“靠天吃饭”的生产生活方式就越是经不起自然灾害的摧残。在这种情况下,帮助农民寻求新的生产方式以实现增收意义重大。比如贵州省在2009年专项安排财政扶贫资金6000万元,计划培训10.1万人;省扶贫办还为返乡农民工搭建就地转业和创业平台,专项安排财政扶贫资金2.5亿元以上,继续在33个县发展草地生态畜牧业和50个重点乡镇发展特色优势产业,鼓励和扶持返乡农民工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这些对于解决农村贫困人口问题可谓是有益的尝试。
近几年,我国的铁路事业取得了高速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显著带动了煤炭的生产和消费,目前,在煤炭生产及运输环节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已经成为能源和铁路运输领域研究的热点。但同时,我国国土面积辽阔,自然灾害发生频率较高,对铁路行车安全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也对煤炭铁路运输系统的生产能力和运行效率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给铁路行车组织工作带来了非常大的挑战。因为不同的突发事件有着不同的持续时间和不一样的影响范围,就需要采取不同的行车组织原则和方法,采取不同的行车组织流程。当前,突发事件条件下煤炭行业的铁路行车组织还缺少相应的理论做以指导,本文详细分析了铁路突发事件的实质、类型及特点,系统总结了突发事件条件下如何组织煤炭行业的铁路行车组织,以期为降低突发事件对煤炭行业铁路行车造成的影响提供理论基础。
一、突发事件与铁路突发事件的定义
所谓的突发事件是指发生比较突然,对社会造成或有可能造成严重危害的,必须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对其进行处理的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社会安全事件和公共卫生事件。煤炭行业铁路行车突发事件作为突发事件中的一部分,通常是指任何造成煤炭行业铁路行车组织计划变更或铁路行车策略发生变化的事件。
二、铁路突发事件的类型及特点
一般情况下,按照铁路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分为一般性铁路突发事件、严重铁路突发事件和恶性铁路突发事件3种类型。
(一)一般性铁路突发事件
是指对铁路运输秩序产生影响后能够通过调整运行图就可以处理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持续时间较短、造成较小程度的煤炭运量波动、导致局部线路能力较小损失的铁路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和(或)公共安全事件。
主要特点:一是持续时间比较短,突发事件在较短时间内影响正常行车,对线路能力所造成的损失可以快速恢复。二是对煤炭运量影响程度较小,突发事件引起的煤炭运量的增减不影响原计划列车的承载能力。在一般性铁路突发事件中,安全、快速的将煤炭运输到目的地变成了行车的重点,所以可以在此种情况下依据实际情况增加或减少煤炭运量。三是线路能力产生了较少损失,因突发事件原因,列车在线路中的某个区段或几个区段不能按计划运行,但是采取处理措施,列车都能在合理的运营时间按原来的计划到达终点车站,不存在严重晚点问题。在此情况下,因突发事件列车还能够承担煤炭运量的增加,不需要增开新的列车;因为事件持续较短的时间,损失较小的线路能力,不需要调整列车数量,只需要调整列车计划运行的时间,就可以完成运输任务。
(二)严重铁路突发事件
是指对铁路运输秩序产生影响后,不能通过调整运行图来解决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持续时间较长、造成较小程度的煤炭运量波动、导致局部线路能力较大损失的铁路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和(或)公共安全事件。
主要特点:一是持续的时间比较长,突发事件在较长时间内影响了铁路的正常行车,不能及时恢复所导致的线路能力损失。二是对煤炭运量波动程度影响比较小,突发事件导致的煤炭运量的增加不影响原计划列车的承载能力。三是线路能力产生了较大的损失,因突发事件的发生,导致线路中的很多区段必须限速,或者导致线路中某个或几个区段断路,改变了部分路网的结构,造成列车不能按计划运行,导致原有径路通过能力不足,难以使运输计划准时完成。在此情况下,因突发事件列车还能够承担煤炭运量的增加,不需要增开新的列车;但因为突发事件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导致线路能力有较大的损失,仅仅调整列车运行计划时间,不能按时完成运输任务;就需要对列车实施迁回、重联等调度措施,以减少列车在径路上的计划数量。
(三)恶性铁路突发事件
是指对铁路运输秩序产生影响后,必须重新调整行车组织策略和相应变更行车组织计划,同时还要依靠跨行业联动机制才能处理解决的突发事件,主要包括 持续时间长、造成煤炭运量大程度的波动、导致大范围线路能力严重损失的铁路交通事故、自然灾害和和(或者)公共安事件。
主要特点:一是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对铁路正常行车具有很长时间的影响,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恢复所导致的线路能力损失。二是对煤炭运量波动程度影响很大,突发事件导致煤炭运量的增减严重影响了原有计划,导致或将要导致大量煤炭积压或停运。三是线路能力产生了大的损失,因突发事件的影响,在某一区域内的绝大部分多线路的多个区段实施限速措施,或在多个区域内的绝大部分线路发生了断路,改变了路网的大部分结构。在此情况下,运输能力和运量产生了显著的矛盾,仅仅调整列车运行路线也难以解决实际的困难。必须在跨行业应急联动的帮助下,对行车组织计划进行重新编制,改变原有的行车组织策略,才能解决运输能力不足和运量之间的矛盾。
三、不同类型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
所谓的铁路行车组织,主要是指对铁路运输相关的机务、工务、车辆、电务部门的科学协调,采用通信、线路、机车、车站等先进的技术设备,实现对货物的准确、安全、迅速的运送。如果具有充足的运力资源,在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就主要表现在运行计划和开行方案这两个方面。
一般情况下,按照突发事件程度不同的影响结果,将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分为一般性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严重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和恶性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3种类型。
(一)一般性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
所谓的一般性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是指突发事件影响持续时间较短、煤炭运量较小程度的波动、局部线路损失较小能力的条件下,调整列车运行计划并开展实施的过程。在此种情况下,调整原来的列车运行计划就成为了铁路行车组织的重要内容。当前,国际上和国内的许多专家、学者对此条件下出现的问题开展了许多研究,在此就不再重复叙述。
(二)严重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
所谓的严重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是指突发事件影响持续时间较长、煤炭运量较小程度的波动、局部线路损失较大能力的条件下,调整列车开行方案和所对应的运行计划并开展实施的过程。严重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与严重突发事件的特点具有一致性,不同于传统的调整列车运行计划问题,主要定位于优化开行方案和调整运行计划。
发生严重突发事件后,必须对铁路线路是否连通进行首先的判断,假如发生断路问题,就需要对能否在短时间内修复进行进一步判断,然后依据修复时间的长短选择相应的铁路行车组织方式,有时对运行计划进行直接调整,或实施列车迂回策略对运行计划进行调整;假如线路处于连通状态,那么就要依据突发事件的影响程度和行车的规则要求,首先对受影响的线路区段实施限速规定,然后对线路的通过能力进行计算,对线路能力损失比较大的区域规划迂回径路,同时采取列车迂回策略,在规划的迂回径路还是弥补不了损失的能力,就需要采取列车折返、重联或停运的策略,以便形成可靠的行车组织方案。
(三)恶性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
所谓的恶性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是指突发事件影响持续时间很长、煤炭运量很大程度的波动、大范围内线路能力严重损失的条件下,对行车组织策略进行调整同时相应变更行车组织计划并开展实施的过程。恶性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与严重突发事件的特点基本一致,因为其造成了非常恶劣的影响,通常会上升到国家级的层面上,必须成立相应的应急救援机构,在铁路外部资源的帮助下实施紧急救援,保证缩短旅客滞留时间,尽早恢复通车。
恶性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包括多个环节,主要涉及紧急救援、预测旅客流量、编制开行方案、编制运行计划等主要内容。发生恶性突发事件后,必须对铁路线路是否通畅进行首先的判断,依据限速条件和实施紧急救援的要求对维修天窗进行设置,同时要对是否需要开行救援列车进行判断,然后对路网能力进行计算,计算开行救援列车的能力需要扣除其占用能力,生成有效的救援列车径路。在恶性突发事件发生后,大量货物停运,就需要预测运量究竟有多大,此时就要计算出具有必须马上运输出去的标准运输量,生成有效的列车径路,对列车开行的频率进行计算,编制停站方案,分配煤炭,依据列车开行方案对运行计划和乘务计划进行重新编制。
四、结束语
持续加强对突发事件条件下铁路行车组织问题的研究力度,将不断丰富铁路运输组织理论和方法,为提高铁路运输效率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赵钢,彭其渊.城际铁路列车开行方案优化分析[J].交通科技与经济.2008(06)
[2]李洪波.铁路双线区间通过能力计算方法的改进[J].铁道运输与经济.2007(08)
[3]舒小东,荣伟,曾小旭.地铁突发事件的应对技能研究[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 2010(01)
近些年来,世界各国自然灾害频发,尤其是处于地震带上的一些国家,如印尼、日本等,都饱受地震、海啸等侵袭,每当自然灾害的来临,都会造成无数生命的损失,同时也为国家的发展蒙上一层阴影。因此,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一些发达国家也越来越重视对自然灾害的预防工作,建设应急广播系统就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一系统的建立可以在第一时间向人们提供最新的信息,使人们做好相应的应对工作,将灾害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我国也应该向发达国家学习,从国情出发,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应急广播体系,笔者将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
1国外应急广播的发展状况
国外在这方面的研究较早,因此当前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并且在多次的地震灾害中都发挥了显著的效果,可见应急广播系统的建立已经充分的发挥了其自身的价值所在。我国也应该从中吸取相关的经验,并为我国应急广播的发展所用,从而形成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应急广播体系。下面本文从几个国家在这方面的发展情况入手进行分析,从中得出一些有助于我国发展的启示。
1.1日本紧急警报系统
首先不得不提及的国家就是日本。众所周知,日本位于板块的交界处,因此经常会发生严重的地震以及火山爆发等灾害,严重影响到民众的生产生活,并且每一次地震发生后都会损失众多的人口。为此,日本建立起了一个紧急警报系统,对自然灾害的发生在第一时间进行预防,这一系统的建立确实具有显著的效果。当气象厅预测出可能会发生地震灾害后,就会通过电台以及电视台向家家户户的收音机以及电视发送控制信号,通知人们做好相对应的预防工作,电视以及收音机中就会自动的播放相关的警告信息。在多次发生的地震灾害中,事实证明,该系统确实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并且在灾害紧急警报系统的基础上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建立起紧急地震速报,每年日本会发生大大小小的地震多达上千次,这一预防系统的推出改善了日本经济以及生命损失严重的问题,这都要归功于对地震的紧急速报,才能使人们在第一时间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既保护了个人的人生安危,也保障了个人财产不受损害。灾害紧急报警系统的建立主要是对地震进行预防的系统,首先地震的传播速度非常快,每秒钟可达到5km甚至是7km,在二次地震灾害发生时的速度也可以达到每秒3-4km,由此可见,其威力是巨大的,因此有必要对这一系统的工作流程作出简短的说明。地震预警系统察觉出地震可能出现的信号后,就会传输到气象厅中,这时气象厅的工作人员在经过确认后就会将信息在第一时间传输给电视台,电视台在加入控制信号的基础上,将地震即将发生的信息传输到家家户户,确保每一户人家都能够接受到信息,并且不间断的播放警告信息。时间短,响应快是地震预警系统最为突出的特点之一,在此基础上,时间是挽救生命的第一准则,越早的争取时间就会挽救无数人的生命,因此在今后我国的应急广播体系的发展中,应该向日本进行学习,掌握这一地震预警系统的相关技术。
1.2美国紧急警报系统
在美国,应急广播系统的建立主要是通过美国联邦应急管理局进行管理的,当发生紧急事件时,全体进入一种警备的状态,总统会向广大的民众播放相关灾害的预警信息,该系统的使用对于美国这一大国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经常会在美国的一些灾难大片中感受到这一预警系统的作用,该系统在实际的工作中也是如此,如果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发生时,紧急报警系统就会发出相应的信号,这样总统就能在第一时间发表讲话,向广大的民众信息,美国并不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因此这一系统的主要作用就是做到防患于未然,否则一旦真正的发生灾害,对于美国的打击将会是巨大的,我国应该向美国学习的是做好充足的预防准备,这样一旦出现灾害时,可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紧急预警系统在使用的过程中结合了广播、电视台以及卫星等,将信号发射给这些主流媒介后,应急广播就会启动,并采取一级警备的状态。白宫中会设有一个相关的系统,在这一系统的基础上,可以将指令在第一时间传输给紧急事务管理局一级相关的管理部门,再将信号传播到各个州的电视台、电台中,24小时对信号进行监控,并且及时的转播最新的相关消息。美国这一应急广播的主要特点是速度快,信息的接收面广,并且每一级在工作的过程中都具有清晰的条理性,能够做到临危不乱,因此具有更加安全、可靠的特点。我国在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多向美国学习,从美国灾害的预警系统的特点中学习到相关的知识。
2国外应急广播的特点
国外的应急广播系统确实具有一定的优越性,值得我国学习。例如在流程上,都是循序渐进的进行,而不会出现混乱的状态,每一级别都具有自身的工作,这样就大大缩短了时间,提高了准备工作效率,这与事先做好的预防方案是分不开的,正因为有了如此高效的流程,才会有效的降低了人为干预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为预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此外,向上文中提到的美国、日本等国,都在区域性的控制上进行了详细的设计,这一设计是根据灾害发生区域的不同而采取的一种有效的手段,因为大部分灾害都是在局部发生的,如果在全国性的范围内进行预警,就会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同时重点区域的预防工作也很难开展,这样在区域性设计的作用下,可以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随着现代化科学成果的出现,为应急广播系统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现代化的多媒体设备可以实现信号的全方位覆盖,利用广播、电视等媒介传播信号,有效的提升了预警系统的覆盖面积,保证人们能够接收到相关的灾害信息。更为重要的是,这一应急广播体系的成功,来源于统一的标准进行约束,这是基础性的工作之一,有助于进一步发展应急广播体系。
3发展我国应急广播的思考
3.1我国应急广播的特殊性
近年来,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发,社会公共事件也时有发生,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已经被提上议事日程。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立统一联动、安全可靠的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十二五规划提出“积极推进国家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应急广播系统依托于广播电视覆盖网络,我国广电体制与国外有很大区别,导致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既可以借鉴国外部分经验,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3.1.1改革开放初期,为推动广播电视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国曾采用中央、省、市、县四级办广播电视的方针,这在当时发挥了非常关键的历史作用。近年来,随着数字化、网络化、系统整合的不断推进,“四级办”的模式也在不断改变,广播电视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权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各地形成了一定差异。应急广播体系需要统一的调度管理,如何适应“四级办”的管理体制,需要进行特殊的考虑。3.1.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已于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其中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是紧急警报的主体;《关于“十一五”期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实施意见》(国办函[2007]68号)规定,气象局负责预警信息系统建设、运行与维护,并为各部门提供预警信息服务。广播电视作为应急信息一个重要的渠道,要与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气象部门建设的应急信息平台实现联通。目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气象部门均已与广电部门建立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电视/广播即时插播制度。3.1.3纵观美国、日本的应急广播系统,基本都是建立在数字电视基础之上的,例如日本是采用叠加字幕信号,在正常画面上益加应急信息字幕。我国由于广播电视数字化起步较晚,目前数字化程度不高,尤其是广大农村、城镇地区,大多仍收看模拟电视,因此建设我国应急广播体系时,一定要考虑这一点,利用现有资源提供服务,并要采用新的手段,兼容未来的发展。3.1.4我国应急广播起步较晚,相关系统的建设和运行经验比较匾乏。但同时我们要意识到自身的后发优势,可以利用较高的技术起点,吸取各国经验,综合利用通信、计算机、网络等多种技术和资源,实现功能更强的应急广播。
3.2建设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应考虑的问题
建立我国应急广播技术系统时应充分考虑和我国目前广播电视的体制机制以及管理方式相结合,做好顶层设计,统一规划、统一部署。各地利用现有的有线、无线、卫星、网络等资源,快速实现应急广播体系的运行,并根据未来广播电视技术发展方向,超前规划应急广播体系的发展。中国幅员辽阔,地质灾害、突发事件有可能仅对某个区域造成影响,应急广播建设时必须考虑分级别、分区域响应设计。与此同时要兼顾平战结合,规划好非应急状态下应急广播体系的运行模式,使其社会效益最大化。
综上所述,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开展应急广播体系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从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可以看出,开展应急广播体系的建立有助于做好相应的预防工作,针对自然灾害的发生既然不能制止,就要将损失降到最低,保证人们生命财产的安全。在此基础上,我国已经建立起了应急广播中心,在发展的过程中,通过借鉴发达国家在这方面具有优势的部分,可以不断促进我国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得更加健全与完善。
作者:刘报 单位: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五四二台
参考文献
[1]孔彬,袁丽华,李倜,房磊.亚太地区紧急广播系统发展现状调查[J].广播与电视技术,2008(5).
中图分类号:F40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前言
目前我国有许多方法可以进行地质灾害评价,在传统的成因机理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外,破坏损失评价、危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价、防治工程效益评价等方法也是进行地质灾害评价的主要方法。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应用前景良好,其发展方向也走向评价定量化、综合化,管理空间化。作为风险管理和减灾管理基础的风险评价,其成果可广泛的在国土资源规划,工程选址,地质灾害方面以及制定救灾应急措施和保护环境上进行运用。
二、地质灾害风险定义及其主要特征
目前对灾害风险这一概念有不同的定义和解释。大部分权威性辞典的定义为“面临的伤害和损失的可能性”;“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因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侵袭导致的人身伤亡、财产破坏与利润损失”。1984年,联全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将其定义为:由于某特定的自然灾害对经济、社会、人口所可能导致的损失。
基于自然灾害风险的普遍意义和地质灾害减灾需要,将地质灾害风险定义为:地质灾害活动及其对人类造成破坏损失的可能性。它所反映的是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机会与破坏损失
程度。
地质灾害风险具有一般自然灾害风险的主要特点,主要表现在下述二个方面。
一是风险的必然性或普遍性。地质灾害是地质动力活动、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由于地球活动不断进行,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所以地质灾害将不断发生。从这一意义上说,地质灾害乃是一种必然现象或普遍现象。
二是风险的不确定性或随机性。地质灾害虽然是一种必然现象,但由于它的形成和发展受多种自然条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所以具体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地质灾害事件的发生仍是随机的,即在什么时候、什么地点发生何种强度(或规模)的灾害活动,将导致多少人死亡或造成多大损失,都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地质灾害风险特征是构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理论与方法的基础或出发点。基于地质灾害风险的复杂性,对地质灾害风险认识与评价是一个不断深化、完善的理论研究与技术方法的创新过程。
三、地质灾害风险构成与基本要素
地质灾害风险程度主要取决于两方面条件:一是地质灾害活动的动力条件———主要包括地质条件(岩土性质与结构、活动性构造等)、地貌条件(地貌类型、切割程度等)、气象条件(降水量、暴雨强度等)、人为地质动力活动(工程建设、采矿、耕植、放牧等)。通常情况下,地质灾害活动的动力条件越充分,地质灾害活动越强烈,所造成的破坏损失越严重,灾害风险越高。二是人类社会经济易损性,即承灾区生命财产和各项经济活动对地质灾害的抵御能力与可恢复能力,主要包括人口密度及人居环境、财产价值密度与财产类型、资源丰度与环境脆弱性等。通常情况下,承灾区(地质灾害影响区)的人口密度与工程、财产密度越高,人居环境和工程、财产对地质灾害的抗御能力以及灾后重建的可恢复性越差,生态环境越脆弱,遭受地质灾害的破坏越严重,所造成的损失越大,地质灾害的风险越高。上述两方面条件分别称为危险性和易损性,它们共同决定了地质灾害的风险程度。基于此,地质灾害的风险要素亦由危险性和易损性这两个要素系列组成。危险性要素系列包括地质条件要素、地貌条件要素、气象条件要素、人为地质动力活动要素以及地质灾害密度、规模、发生概率(或发展速率)等要素。易损性要素系列包括人口易损性要素、工程设施与社会财产易损性要素、经济活动与社会易损性要素、资源与环境易损性要素。
四、地质灾害的主要评价方法、内容及目的
1、成因机理分析评价。以定性地评价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活动规模为目的的成因机理分析评价,主要内容是分析历史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活动状况和活动规律,造成地质灾害的确定因素,以及可能造成地质灾害的因素,根据地质灾害活动建立模型或者模式。
2、统计分析评价。统计分析评价的目的是对地质灾害危险区的范围、规模、或发生时间采用模型法或规律外延法进行评价。其内容包括是造成历史地质灾害原因、灾害的活动状况以及活动有何规律,对地质灾害的活动规模、频次、密度进行统计,以及分析地质灾害的主要影响因素,对地质灾害活动建立相关的数学模型或周期性规律。
3、危险性评价。危险性评价是对以往的地质灾害活动和将来发生地质灾害的概率进行评价,以及对地质灾害发生时将产生的危险的程度的给予评价。其主要内容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一)对包括大小、密度、频次在内的以往地质灾害活动的程度进行客观评价。
(二)对可能影响地质灾害的地形地貌条件、地质条件、水文条件、气候条件、植被条件以及人为活动等地质灾害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评价。
4、破坏损失评价。破坏损失评价其目地在于对灾害的历史破坏进行评价,并对损失程度以及期望损失程度进行分析。其评价的内容主要指以下两个方面:
(一)在结合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的之后,综合地质灾害活动概率、破坏范围、危害强度和受灾体损失等内容进行评价。
(二)对由地质灾害带来的的人口、经济以及资源环境的破坏损失程度进行评价。
5、风险性评价。风险性评价包括了危险性评价和易损性评价的全部内容,对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进行分析,并对不同条件下反生的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进行分析。风险性评价的目的是对发生在不同条件下的地质灾害给社会带来的各种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6、防治工程效益评价。不同于以上各种评价方法,防治工程效益评价是评价已选定的防治措施的效果,同时对措施进行经济评价和评价其在技术上的可行性。优化分析多种防治预案并存的项目,提高防治方案的经济合理程度,使得措施在技术上可行,达到最优化效益。而防治工程效益评价的根本目的是对地质灾害防治措施的效果是否符合经济合理性和科学性进行评价。
五、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实施过程以及其评价方法的发展趋势分析
1、实施过程分析
一是根据评价区具体条件和风险评价的目的,建立关于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的评价系统,制定风险分区的原则和和评价应用方法,建立指标体系以及评价模型。
二是对基础数据进行全面调查,并结合风险评价需要进行统计分析,对各种基础图件进行编制,建立地质灾害风险评价表。
三是将危险性构成、易损性构成及防治能力三者结合,进行危险性分析、易损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期望损失加以分析。
四是对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口伤亡、经济损失以及资源环境的破坏综合进行风险评价。
五是对评价区风险的分布特点和形成条件进行分析,在兼顾社会发展需要的前提下,提出能减少灾害的建议和对策。
2、发展趋势
作为当前国际地质灾害研究领域的重点课题——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研究,是对地质灾害活动与人类社会关系进行全面分析、对地质灾害的破坏效应定量化评价的关键问题之一。其发展的基本趋势是:评价上向定量化,综合化、管理空间化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为:
一是由过去的历史与现状分析转变为预测与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二是从单独个体分析走向个体与区域研究相结合分析。三是由以往的定性分析发展为定量分析四是将单项要素分析发展为综合要素评价。五是风险评价与减灾管理相结合取代以往单纯的风险评价理论,风险评价与防治不再独立存在,使得风险评价更好的为社会经济建设和减灾管理而服务。
六、结束语
综上,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有利于对环境进行保护和贯彻我国的可持续发展。地质灾害一方面是自然因素导致,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开发利用资源环境的不合理性,因此,对资源环境进行合理开发利用、避免地质灾害的发生或降低地质灾害带来的损失是保持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因此,应该不断的加强对地质灾害的风险评价的分析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毓川,赵逊,张之一等.世纪之交的地球科学 ———重大地学领域进展[M]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作为整个电力系统中的配电终端,10kV配电网是整个电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可靠性将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终端的用户能否得到安全可靠的电能。由于大部分配电网的配电线路都是长期暴露在露天下运行,同时其还具有分布广泛、结线方式复杂等特点,因此在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配电线路特别容易出现故障,给电力企业和用户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着终端用户的正常供电。因此,对配电线路的故障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有助于降低配电线路故障率,提高整个电力系统的供电可靠性。本文对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及防治措施进行了分析。
1 配电线路常见的故障种类
配电线路具有供电长度长短不一、所带配电设备较为繁多,相关保护措施少的特点,因此其故障率比输电线路大。通常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种类主要有接地故障和跳闸故障两种,其中跳闸还可分为过流跳闸故障和速断跳闸故障。
其中速断跳闸故障是指短路保护设备发生动作,这种保护的主要特点是接线较为简单、可以快速切除故障,动作的可靠性较高,但其受电力系统运行方式影响较大,无法实现配电线路全长的有效保护。如果配电线路发生了永久性的短路故障,则在短路的瞬间,其等效为两个电源进行直接短路,因此继电保护装置就会按照预先设定的程序进行动作,确保配电线路能够有效跳闸。在配电线路故障中嘴难以寻找的是单相接地故障,在夜间对接地故障寻找比在白天寻找容易的多,由于接地故障无法形成有效的跳闸,如果是用户侧出现了接地,则将不会出现特别明显的标志。
2 影响配电线路故障因素分析
(1)自然灾害因素分析。由自然灾害原因所导致的配电线路故障大都是由雷击所引起的,由于配电线路的传输路径较长,且其穿越的路径一般都是非常空旷的,缺少高密度的建筑物,因此当雷雨季节到来时,配电线路经常容易遭受雷击,进而导致整个配电线路出现故障。自然灾害所导致的配电线路故障主要有避雷器、绝缘子断裂及断线等。
(2)线路及设备本身缺陷分析。配电线路由于传输的路径较长、分支特别多,线路中所带的设备数量较多,各种设备的质量不同,有的设备已经严重老化,导致其绝缘能力出现了严重的下降。此时如果配电线路出现了严重的过电压,则配电线路有可能出现跳闸故障。由于部分配电线路设备已投入使用了10年左右,此类设备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3)外部因素所导致的故障。外部因素所导致的故障主要是指10kV配电线路在交叉跨越铁路、公路及构筑物时,配电线路的复杂程度远比输电线路高,因此配电线路容易出现故障。随着我国城市升级改造的逐步进行,在进行施工作业时特别容易对配电线路造成破坏,主要变现为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施工的机械设备对配电线路或杆塔造成外部破坏,另一方面是对土地进行作业时造成电缆的损坏,这些都是外部因素所造成的配电线路故障。
3 配电线路发生故障所导致的后果
电网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如果配电线路发生了故障,则有可能使整个系统都处于严重的不正常运行状态。例如,当配电线路发生了过流的现象时,将对配电线路中的设备起到加速绝缘和损坏的作用,导致配电线路中设备的温度逐渐升高,进而引发停电事故。
配电线路所发生的各种故障中,破坏性最大的是其短路故障。如果配电线路发生了短路故障,则很有可能导致以下后果的产生:一是短路造成的电弧将严重损坏配电线路中的设备;二是配电线路的短路有可能造成配电网电压降低,影响供电的稳定性;三是配电线路短路有可能造成配电网出现振荡,影响系统正常并列的安全性,对整个配电系统产生瓦解的作用。
4 建议的综合治理措施
(1)针对自然灾害影响因素所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1)针对自然灾害因素影响所导致的配电线路故障,应与相关的气象部门加强合作,分季节有针对性地对当前的气候进行分析,同时加强对于短期天气预报的关注,在天气发生剧烈变化时做好应急预防工作。2)应对配电线路设备进行积极的检修,根据当前的雷击水平提高绝缘子的耐压程度。综合多年工作经验,当配电线路发生雷击时,其所产生的主要故障大都是针对绝缘子的,因此,提高配电线路中绝缘子的防雷抗雷能力有助于增强配电线路整体防雷效果。
(2)针对配电线路设备影响因素所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1)随着城市规模不断发展壮大,配电网网络的规模也逐渐扩大,配电网的整体负荷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在对配电线路进行巡检的过程中,应及时更换使用年限较长的设备编号,对于新建的配电线路要合理确定设备编号,确保编号的合理性和统一性。2)对配电线路中的元件运行情况进行及时的掌握,合理监测配电线路的运行情况,对配电线路中存在的故障进行及时的消除,综合利用配电线路在线监控技术及配电自动化技术,尽量缩短配电线路故障停电时间,提高配电网整体供电可靠性。
(3)针对外力破坏所采取的反事故综合治理措施。1)在配电线路的拉线上安装反光标志管,在杆塔上涂以反光漆,这样就能过引起足够的重视,对车辆进行碰撞杆塔的事故进行大幅度的减少,同时在配电线路杆塔周围还应足够多的防撞混凝土。2)对配电线路的杆塔警告牌进行合理的优化规划,加大对广大人民群众保护配电线路的宣传和教育,通过张贴海报,宣传画等多种形式提高群众对于配电线路的保护意识,同时提高配电线路巡检工作质量,合理保障配电线路传输通道的良好性。
5 结论
作为整个系统与用户连接的桥梁和纽带,配电网的运行环境及配电线路的接线方式都比较复杂,因此,对配电线路故障进行综合防治一项长期的任务,需要不断进行总结和提升,对配电线路发生故障的原因进行仔细的分析,采取合理而有效的防范措施,确保配电网整体安全运行,这样才能够满足电网发展及用户供电可靠性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