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职业安全管理与工程

职业安全管理与工程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4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职业安全管理与工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职业安全管理与工程

篇1

关键词: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

Key word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081-02

0 引言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是指影响工作场所内的人们群众的健康安全的调价和因素,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1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目的

1.1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目的 职业检查安全管理的目的是在生产活动中,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生产的管理活动,经行对影响生产的具体因素的状态控制,使生产中的不安全行为和状态减少或消除,且不引发事故,以保证生产活动中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1.2 建设工程环境管理的目的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对环境管理的目的是保护生态环境,使社会的经济发展与人类的生存环境相协调。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环境保护主要是保护和改善施工现场的环境。企业应当遵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行业和企业自身要求,采取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以及噪声、振动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并且要注意对资源的节约和避免资源浪费。

2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

2.1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特点 依据建设工程产品的特性,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有以下特点。①复杂性。建设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和环境管理涉及大量的露天作业,受到气候条件、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地理条件和地域资源等不可控因素的影响较大。②多变性。一方面是项目建设现场材料、设备和工具的流动性大;另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项目不断引人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这都加大了相应的管理难度。③协调性。项目建设涉及的工种甚多,包括大量的高空作业、地下作业、用电作业、爆破作业、施工机械、起重作业等较危险的工程,并且各工种经常需要交叉或平行作业。④持续性。项目建设一般具有建设周期长的特点,从设计、实施直至投产阶段,诸多工序环环相扣。前一道工序的隐患,可能在后续的工序中暴露,酿成安全事故。⑤经济性。产品的时代性、社会性与多样性决定环境管理的经济性。

2.2 建设工程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的要求

2.2.1 建设工程项目决策阶段 建设单位应按照有关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办理各种有关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审批手续。对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或安全预评价的建设工程项目,应组织或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预评价。

2.2.2 工程设计阶段 设计单位应按照有关建设工程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强制性标准的要求,进行环境保护设施和安全设施的设计,防止应考虑不周而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或对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在进行工程设计时,设计单位应考虑施工安全和防护需要,对涉及施工安全的重点部分和环节在设计文件中应进行注明,并对防范生产安全事故提出指导意见。

2.2.3 工程施工阶段 建设单位在申请领用施工许可证时,应当提供建设工程有关安全生产施工措施的资料。

对于依法批准开工报告的建设工程,建设单位应当自开工报告批准之日15日内,将保证安全施工的措施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对于应当拆除的工程,建设单位应当在拆除工程施工15日前,将拆除施工单位,资质等级证明,拟拆建筑物、构筑物及可能涉及毗邻建筑的说明,拆除施工组织方案,堆放、清除废弃物的措施的资料报送建设工程所在地的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备案。

2.2.4 项目验收试运行阶段 项目竣工后,建设单位应向审批建设工程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环境影响报告或者环境影响登记表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申请,对环保设施进行竣工验收。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收到申请环保设施竣工验收之日起30日内完成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生产和使用。

3 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职业危害因素分析

①主要物料(原材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理化性能指标。②建设项目的危险、有害因素和危险、有害程度。③建设项目的安全条件。④主要技术、工艺或者方式和装置、设备、设施及其安全可靠性。⑤建设项目的重大危险源分析。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规定确定拟建项目的重大危险源。

4 职业安全卫生健康对策与措施

4.1 安全生产保证措施 ①选择先进、经济、节能、高效的安全技术、材料、工艺和设备,保证生产过程的本质安全,从源头上消除事故隐患。②对重大危险源进行有效监控,重大事故隐患得到有效治理。③建立企业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创新安全生产监管方式和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装备水平和执法能力。④建立健全本企业安全生产应急救援体系。⑤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规章和操作规程。⑥新建、改建、扩建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伴有危险化学品产生的化学品生产装置和设施的建设项目,应当按照法律法规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建设项目设立(审批、核准、备案)前的安全审查,并获得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部门通过安全审查的文件。⑦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4.2 职业卫生健康对策与措施 ①建设项目的工作场所,应当符合国家职业卫生要求。②建立和完善职业卫生监督检查机制,配备必要的专业监督与检查装备。③研究、开发、推广先进的职业危害控制技术,采用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等先进的管理方法,促进企业职业卫生状况的改善。④落实有关规章制度和职业危害防治与改善措施。⑤加强从业人员的劳动保护,有效防止职业危害。⑥强化对粉尘、毒物、放射性物质、腐蚀性物质等检测工作的监察。⑦可能产生职业并危害的建设项目需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对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的影响做出评价,确定危害类别和职业病防护措施。⑧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5 结束语

随着人类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的问题越来越受关注。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健康安全和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我们必须加强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参考文献:

篇2

一、各地、各单位、各项目业主要认真落实好省厅文件和交通部明传电报精神,进一步提高安全责任意识,加强对在建项目的施工安全管理。对不良地质条件下的桥梁、隧道、高边坡及跨越国、省道、干线路网的桥梁,要加强现场跟踪监测,设置合理、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临时设施的安全性能必须满足施工要求。要按照交通部要求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要科学合理,并附完整的验算结果资料。

篇3

[pick to] the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ISO14000 and ISO9000 standard system one and is called "after the industrial age management methods", it follows "PDCA" management mode, and realize the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system, the structured, and procedures and documentation, reduce the risk of production safety, effective control of the highway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hazards, and gradually form the good for improved management system.

[key words] 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hazards project safety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安全生产”是公路施工项目在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工作。安全工作的成败决定项目的前途与命运。项目安全管理不是单一的部门和个人的工作,它是一项系统化工程。

本公司自2004年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来,各项目均逐步建立了“预防为主、持续改进”的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危险源辨识和控制,实现对事故的预防和生产作业全过程的控制,使安全管理更加规范化和标准化,切实保护员工的安全与健康,有效杜绝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一、《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简要说明

目前,我国推行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为GB/T28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和GB/T2800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指南》。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主要强调系统化的健康安全管理思想,即通过建立一整套职业健康安全保障机制,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安全事故和职业病的发生。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一个动态循环的管理过程,其运行模式为职业健康安全方针、策划、实施与运行、检查与纠正措施、管理评审。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项目安全管理中的运用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目标的制定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是管理体系的指导路线,工程施工项目应根据上级单位的方针,结合本项目特色,有的放矢,遵循“遵守法规”和“持续改进”的承诺,制定适合本项目特点的管理方针。同时,为了控制不可容许的职业健康安全风险,项目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能够实现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目标应予以量化,便于考核。

2、领导决策和全员参与的重要意义

领导决策是项目建立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只有整个项目领导班子意识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才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财力,为管理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提供一个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氛围。

“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坚持以人为本、全员参与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关键因素。安全管理是一个项目施工全过程、全方位、全体员工的系统工程,需要每个岗位员工的参与。只有这样,才能使安全管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专管成线、群管成网;才能真正把安全落到实处,切实杜绝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才能保证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持续有效地运行,真正提升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因此,在公路施工项目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强化项目领导决策作用,增强员工职业健康安全意识,实现“全员理解、全员参与、全员支持”,将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与管理体系相结合,保证体系有效运行、持续改进,提升整体安全管理水平。

3、科学、全面地辨识施工项目的危险源

危险源是导致安全生产事故的根源,是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核心问题。公路施工项目在工程策划和工程施工阶段均应对所有施工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加以识别,并有效控制。根据工程自身特点和条件,充分辨识各施工阶段、施工部位的危险源,在识别时还应考虑以下几点:a项目的主要生产活动、周期性活动;b项目的临时生产活动;c突况下的的活动;d所有进场人员的活动;e所有进场的物资材料、设备设施。项目部通过对所有危险源进行汇总、分析、和风险评估,确定重大危险源,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和管理方案,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在项目安全管理过程中,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是一个动态工作,应及时更新,采取有效手段,从源头抓起,使所有影响安全生产的危险因素处于受控状态,从根本上提高施工作业的安全度,杜绝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4.加强安全管理,有效运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现代公路施工项目通过应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立科学的安全管理模式,从而真正达到不断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目的。首先,全面落实公路施工项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明确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责,各司其职、各尽其责,为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提供组织保障;其次,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制定体系文件,编制安全生产管理基本制度,有效落实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其他要求;第三,切实贯彻执行规章制度,有效运行管理体系,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做好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认真组织安全检查、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坚持开展内审、监督审核活动,确保管理体系运行的可执行性和有效性。

三、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项目安全管理运用中需注意的问题及对策

1、由于辨识人员专业水平不一,辨识方法不适合工程项目等原因,导致危险源辨识不全面、不彻底,更新不及时;风险评价结果不科学,不真实。要避免此类问题发生,应选派项目各专业人员组成危险源辨识小组进行危险源辨识、分析,要每年更新、评估一次;若发现新的危险源或重大风险时,应及时辨识、更新。

2、为了降低生产成本,无科学地削减安全防护和安全技术措施费用,这是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这就需要项目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安全生产资金保障制度》等相关制度,为安全资金投入提供制度保障;同时,实行专款专用、专人管理,严格各项申领程序,确保安全投入。

3、由于专业人员少,缺乏经验,监督力度不够,导致安全监督检查不到位、不全面。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组织定期和不定期的安全检查外;还要抽调项目专家组成安全督察组,对项目安全隐患进行彻底排查,并监督整改,同时加大处罚力度。

4、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应急准备和保证体系不健全,例如组织结构没落实,人员变动后没进行及时调整,应急计划不具体,人员没有培训等等。这就要求施工项目认真分析工程特点,结合实际制定可操作性强的应急救援预案,完善应急程序,健全应急组织机构,加强应急设施配备,强化应急演练,提高项目施工人员的应急意识,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篇4

我国的工程承包商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已经走过了二十多年历练开拓的道路,在历年“全球225家最大国际承包商”排名中也不断显示出新的成绩,但与发达国家承包商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除技术、资金方面的原因外,我国承包商安全管理意识以及管理水平落后也是影响我国承包商开拓国际工程市场的重要因素之一。

国际工程的安全管理,与国内工程相比主要体现在安全管理办法、安全管理机构以及所采用的合同体系对安全管理中各方权利义务规定上的差异。在本文中,将针对这些方面参照英、美等国家和地区的安全管理方法以及FIDIC合同体系下的相关规定进行介绍分析。

一、不同国家和地区安全管理法案

由于不同的国家和地区采用不同的安全管理法规,其在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安全控制措施以及安全事故处理程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别。熟悉工程所在地适用的安全管理法规和安全管理要求是实施安全管理的第一步,也是遵守这些法律规定实施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

(一)美国的安全管理法案

在美国,安全管理由美国劳工部下属的职业安全健康行政管理机构(OSHA)来执行。1970年,一部全面的强制安全法规《职业健康与安全条例》在美国国会获得通过。该条例规定所有企业必须遵循强制安全和健康程序,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员工培训。雇主应保证新员工熟悉安全计划的内容,对职工进行安全培训并对实施现场进行安全检查。

2.管理人员责任。项目经理和监理工程师要对现场的工人、设备和材料的安全负责,必须建立针对该项目的安全标准,并自始至终都要强制执行这些标准。

3.安全检查及安全会议。项目经理和监理工程师要经常(至少每周一次)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检查,查明危险,确保各具体工作的安全规则落实到位,并在每次项目安全会议上以适当方式强调安全问题。

4.OSHA检查。若OSHA检查员在工作场所发现有任何违法事件,都将就此事件发出传讯通知,并要求在规定时间内改正。同时对违反安全管理法规的情况处以高额罚金,并制止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施工作业。

5.提供免费咨询。雇主在任何时候都可请求OSHA培训官员或委托其培训,解决同健康和安全有关的疑难技术和法律问题。

(二)英国的安全管理法案

英国的法律涉及健康与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法律规定了每个人在健康和安全管理中的责任,特别是管理者的责任,并对违法行为的处罚进行了相关规定。英国的《工作健康与安全管理规定》(1999)是所有管理者必须遵守的规定。

1.管理者责任。管理者要对员工在工作中的不安全行为负责,对员工在其授意、默许或疏忽下产生的犯规行为负责。

2.处罚措施。地方法官可以对违反健康与安全法的人处以2万英镑以下的罚款,不具备雇主责任保险证书的,将被处1000英镑的罚款,在刑事法庭被的人,可以被处罚款(金额不限),并处以高达2年的监禁。

3.监督机构检查。英国的安全健康检查员执行法律并具有广泛的权力,能够“改进”或“禁止”通知、中断组织机构的营业活动、在任何合适的时候进入工作场所检查并没收任何危险物品、调查事故或危险的征兆以及检举一切不良行为。

4.事故责任调查。对于安全事故责任的追查,按照分包商-总承包商-工程师-设计者的顺序依次调查。一般来讲,总承包商应该是主要责任人。然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事故是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使用合理的措施仍不能规避的话,还可能追查设计者的责任,即调查设计的合理性是否符合现行的设计规范和是否在设计中考虑到了施工的危险性等。

通过这些条款可以看出,这些安全法规对项目干系人,包括业主、计划总监、设计师、总承包商、分包商等各个主体的安全责任都进行了详尽的规定。对于承包商而言,只有熟悉相应安全法规,才能明确自身应当承担的安全管理责任,恰当实施对分包商的安全管理和控制。

(三)香港的安全管理法案

香港的施工安全管理的发展经历了由一般重视(一般规定)到十分重视(严格的规定与实际的监管)、由重视硬件(机械和工序的保护)到重视软件(意识的加强和系统的建立)、由企业被动应付到主动管理的转变过程。其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可分为四个主要层次:

1.条例。主要指《职业安全及健康条例》,适用于所有工业和非工业活动,对雇主雇员的责任义务以及职业安全健康的各个方面作了规定。

2.规例。是附属于条例的针对具体问题的规定,如《工厂及工业经营规例》,以及与建筑安全相关的附属规例诸如《建筑地盘(安全)规例》等。

3.工作守则。针对操作方法、特殊工种的工作注意事项做了说明。如《工作安全守则(升降机与自动梯)》等。

4.安全指引和指南。用简单易懂的语言来指导从业人员如何达到安全操作、保证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的目的。如《建造业次承建商工地安全管理套件》,就为项目分包商如何建立一套科学的安全管理制度提供了指导范例。

通过以上分析可见,美国的安全管理法案以《职业健康与安全条例》为基础,各州以此为基础可能存在地区性差异。而英国、香港的安全法规则具有层次性,例如我国香港地区的安全法规按上述层次划分,在执行过程中也分属于强制执行、建议执行、指导性执行及参照执行四个层次。

对承包商而言,熟悉工程所在国适用的安全法案是制定安全管理措施的第一步,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以安全管理法案为基础制定安全管理办法,免除业主对我国承包商安全管理不力而影响项目的忧虑;明确自身责任,使工程项目实施全过程符合相关管理条例规定,免于因违反安全管理法案遭受行政处罚,进而造成经济损失;充分利用法律规定对项目参与人员进行管理培训,使项目部由上至下全面贯彻安全管理思想,保证项目人员遵守安全法规。

二、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安全管理机构及职能

项目执行过程中,业主通过对承包商的恰当要求来保证项目安全实施。因而,承包商也是代表业主管理项目现场安全,向政府及相应安全管理、监督机构负责。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安全管理机构及其职能也是不尽相同的。项目执行期间,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审批、安全管理措施及投入的保障以及事故发生后的汇报及处理,都需要承包商与安全管理机构密切合作,取得管理部门的同意。

(一)美国

在美国,职业安全健康行政管理机构负责建立安全标准,并通过施工现场检查来强制执行安全标准。职业安全与健康条例中规定,只要各州提出的要求在最低程度上与该局强制执行的标准同样严格,就允许要求自行管理的州执行自己的安全计划和标准。因而,各个州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局也就成为该地区安全管理和监督的直接机构,行使监督管理职能。

(二)英国

英国政府的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安全与健康委员会和安全与健康执行局。安全与健康委员会领导由雇主组织、雇员组织和地方当局的代表以及其他适合人员组成。安全与健康委员会的职能是:

――确保工作中的人员的安全、健康及福利。

――帮助人们避免因工作受到对健康和安全的危害。控制炸药、易燃物和其他危险物品等的保存与利用。

――组织和进行安全与健康领域的研究;促进培训工作;提供信息和咨询服务。

――评价安全与健康法规的适用性,向政府提供新的或修改的法规及执法规则的建议。

英国安全与健康执行局为政府主要管理机构,被赋予很大的权力,必要时可向企业派遣安全监督官员,可到任何工地监督安全生产情况,有权责令工地停工,有权对重大安全事故责任者向法庭。

(三)香港

香港政府对建筑安全管理的管理机构主要有劳工处和环境运输及工务局。

1.劳工处

劳工处是政府执行劳工法例的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监督及协助雇主遵守劳工法例,确保香港履行国际劳工协议,并负责提议制定劳工法例。

2.运输及工务局

运输及工务局也是政府的直属部门,主要是以政府业主的身份管理政府的公共工程,并对建造业进行检讨,制定相关的政策,提供与建筑业和公共工程有关的法律咨询。

通过上述分析可见,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安全管理机构和部门也是不一致的。对于承包商而言,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应注意与相关管理部门密切配合,安全管理办法及现场安全管理情况及时上报,保证顺利通过相关部门安全监督和检查,为项目实施创造有利条件。

三、FIDIC合同条款中安全的相关规定

国际工程承包商的安全管理涵盖内容十分广泛,从业主、总承包商、分包商等的财产、机械、人员的安全,直到物资的保管和环境保护等等。FIDIC合同条件(1999年第一版)的三种合同模式对项目安全管理也都进行了恰当约束和说明。现就相关条件介绍如下:

(一)安全程序

“安全程序”合同条款中,对承包商在实施项目期间应遵守的安全程序进行了规定。主要包括:第一,承包商遵守所有适用的安全规则;第二,照料有权在现场的所有人员的安全;第三,尽量合理地保持现场和工程秩序,清除不需要的障碍物,以避免对人员造成危险;第四,在工程竣工和按照“雇主的接收”规定移交前,提供围栏、照明、保卫和看守;第五, 因实施工程,为保护公众和邻近土地的所有人、占用人使用,提供可能需要的任何临时工程(包括道路、人行道、防护物和围栏等)。

(二)健康和安全

“健康和安全”合同条款中,对承包商应采取的事故预防措施及事故处理程序等问题上的职责进行了说明。主要包括:

――承包商应始终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维护承包商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任何事故发生后,承包商应尽快将事故详情通报工程师。承包商应按工程师可能提出的合理要求保持纪录,并写出有关人员健康、安全和福利以及财产损害等情况的报告。

本款规定了承包商对健康和安全的全面职责。对承包商而言,对可能发生事故的详细计划是至关重要的。

(三)承包商的监督

只要雇主代表认定为正确履行合同规定的承包商的义务所必需时,承包商应在施工期间及以后提供一切必要的监督,此类监督应有足够的人员执行。他们应具有圆满、安全地实施工程的作业所需的足够的知识(包括所需的方法和技术,可能会遇到的危险,以及预防事故发生的方法)。

《施工合同条件》、《生产设备和设计-施工合同条件》以及《设计采购施工/交钥匙工程合同条件》对于该项条款的规定是一致的。这也充分说明,无论在哪一合同体系下,实施恰当的安全管理措施和方法都是至关重要和不可或缺的。

四、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明确地意识到我国承包商在工程项目安全管理方面存在的差距,并为如何提高安全管理提供了可行性参考。在不久的将来,随着我国承包商安全管理意识的逐步增强,对国际工程市场先进安全管理方式的熟悉,工程承包中安全投入比例逐步增大,我国承包商将在更深层次上把握市场规则,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证国际工程项目顺利实施。

(作者单位:张连营、马添翼,天津大学管理学院;程建,中国河南国际合作集团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冯元飞:英国施工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述评,《水运工程》2006年第3期。

兰北: “OSHA”之建筑安全管理简介,《建筑安全》2001年第4期。

边明伟、韩国都:英国健康与安全管理对我们的启示,《建筑安全》2006年第9期。

篇5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建筑施工工程安全生产是工程建设的底线,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建筑施工工程安全产管理不容松懈。

一、我国建筑工程安全存在问题

1.安全管理制度缺位

在建筑行业中,一些施工企业没有完整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专职安全员形同虚设,平时在现场根本看不到,只有应付上级检查时才拉出人来充当。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无法落实,安全生产没有切实根本的保障。而一些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比较健全的施工企业,虽然有安全管理制度,但往往是“贴在墙上、挂在嘴上,不能落到行动上”,在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制度很难落实。并且当施工的进度、质量、效益、安全几方面发生冲突时,往往忽视安全生产,注重的只是进度和效益。

2.安全管理基础薄弱

安全管理基础薄弱主要表现在:一是建筑安全技术研究工作比较薄弱,解决建筑安全生产关键性技术问题的工作相对滞后。二是与发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防护技术、防护用具和机械设备还相当落后.标准化、定型化和工业化的程度很低;三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和施工队伍素质普遍偏低。

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

作为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关键是在项目上如何很好的去实施,使体系得以保持。

1.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构

项目部应由公司负责各职能部门人员的组成方案;项目部设置了安全部配备了电气、土建、架子等工种安全专职管理人员,按照责任划分分片进行安全管理。各施工队设置专职安全员,负责各自区域的安全管理工作。

2.组织策划

项目工程开工后,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所确定的施工方法、使用的机械设备、现场的环境,项目部由安全部负责按照各专业队的施工项目进行了危险源调查,对调查结果进行汇总,在公司《危险源清单》的基础上,对新增的危险源进行补充,由安全部负责形成该项目的《危险源清单》。为了使各项措施得以有效实施,项目部在实施和运行方面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安全教育与培训;(2)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管理;(3)机械设备的安全控制;(4)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危险源在方案编制时的识别及交底;(5)防火安全控制;(6)现场环境文明施工控制;(7)与重大危险源有关的作业活动的过程旁站制,如脚手架的搭设与拆除、吊装作业等作业项目。

3.监督检查

工程项目部由生产经理带队对整个现场的危险源控制情况进行检查;施工队每月由队长带队对本队施工区域所存在的危险源控制情况进行检查,对新发现的危险源及时进行补充,并制定相应的措施。

事故的发生绝大多数都来自于违章,项目部制定了安全奖罚的规定,对检查中发现的违章现象按照规定进行处理。根据管理方案所确定的启动日期和完成日期,安全部负责按照方案的实施进程进行检查。

4.运行效果

通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首先体现了依法管理,各项管理得以有序的开展;同时安全职责在各职能部门更加明确,并得到了有效的落实:项目部从开工到现在未发生重伤以上人身伤亡事故,无机械设备、火灾事故;安全管现处于可控受控状态,实施效果明显,成效突出。

三、建筑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环节

建筑施工企业在项目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有不同的专业分包单位和各种材料、半成品供应商,以及劳务合作等诸多相关单位。一个建筑施工企业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就会以点带面,拉动一大片各类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篇6

【中图分类号】TU745.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2-0002-01

为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运用安全科学的原理,按照《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暂行规定》和落实《中国电建电力工程事业部项目管理手册》,明确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范安全生产管理,防范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和企业财产安全,促进企业生产经营安全、稳步持续发展。

1建立和完善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在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等法律、法规的同时,执行行业安全生产相关管理规定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完善企业安全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全面覆盖生产管理、劳动保护、教育培训、分包管理、危险作业、应急管理等的各项规章制度建设。做到生产范围内规章制度下的管理不留死角,凡事遵照执行,有规定、有依据,全员遵守一切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规定,以企业安全发展为理念,实现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

2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实行“一岗双责”

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落实《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以强制原理、责任原理,加强人员的管理。实行安全生产“一岗双责”,贯彻“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谁主管、谁负责”、“谁施工、谁负责”、“谁的责任、谁承担”的原则,实行各级人员交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将责任贯穿至生产领域的各级人员。全体人员必须明白安全是生产的组成部分,必须清楚自己所在岗位的安全生产职责,杜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做到违章有人管、有人纠。全面的对违章行为进行纠正和管理。

3加强教育培训,提高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术水平

当前,在行业生产方式和组织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时,施工队伍和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为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运用人本原理、安全科学原理,建立本企业的安全文化,以预防事故的“3E对策”——安全工程技术对策、安全教育对策、安全管理对策和激励理论,认真开展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建立良好的安全价值观,全面提高人员安全生产意识和技术水平,让大家懂得安全是企业发展和家庭幸福的保障,增强主动防范安全风险的能力,提升施工队伍安全素质。

对入场人员进行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包括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安全生产常识、事故案例、安全工作规程等,及生产技术提高对安全可靠性的要求进行学习讲解,统一思想意识,全员守法,对其自身的安全负责,对其他员工以关爱、和谐为出发点进行帮助,全员通过考试合格后方允许上岗。

同时,对生产人员进行每周一次的安全例会,有针对性的学习《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各项内容,做什么学什么。

班组每天组织站班会,针对作业项目,进行危险源辨识和控制措施的安全技术交底,在过程中完善培训,用强化理论实现提升人的安全能力的培训目标。杜绝粗放型的班组管理,只安排任务,不讲工艺程序、质量标准、危险源及控制措施。

4实行预控管理

根据电力建设系统性强、功能齐全,自动化程度高,施工难度大的工程特点,对构成职业健康安全的各要素构成一个完整的、动态的、持续改进的系统基础进行管理。运用预防原理,在运行过程中结合施工项目特点,对可能发生的问题,通过预控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顺利。

施工前,按施工项目的作业程序步骤进行分解,对危险源按施工步骤进行辨识,从而提前对生产过程中“人、机、料、法、环”的安全隐患实施预控。

对分包项目的管理,严格事前控制。按照《中国电力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加强分包管理的若干规定》,合法分包,杜绝转包,严格控制借用资质进行承包工程。

对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必须持有效的特种作业证件上岗。

对特殊方案,申请专家论证。

项目预控管理,从施工程序、方法、步骤所涉及的全方位进行控制,确保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有效运行和改进,实现安全、优质、高效的目的。

5严格过程控制

项目施工对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实施全过程的监督管理。项目部是安全管理的主体,管理是安全生产的关键,是围绕生产的一切相关因素的控制,它不仅是人的意识、安全技术,还包括制度建设、工程技术、专业人员配置的合理性、各种关系的谐调等,因此,各级管理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影响安全工作的好坏。

加强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项目部与各级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确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作为所在岗位的一个必要条件,每个职工都必须对此负责。 管理人员应对预防伤害负责,对工人遭遇工伤事故的后果负责。现场管理人员必须为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是法规的要求、职责所在。

对分包项目的管理,除严把入门关外,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规范分包的项目管理,各级各职能部门均对分包队进行安全生产管理、工程技术及任务目标交底。明确劳务分包队与专业分包队具体事务的工作职责分配,彻底消除工作推诿、“以包代管,以罚代管”。做到与在岗职工的“无差别”管理。

加强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确保费用投入和安全设施配备的安全技术措施落实、安全施工组织措施落实,安全生产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及安全施工监督管理职责履行等工作均落到实处;在防止施工方案不完备,以及交底不充分、执行不严格等问题方面容易引发安全事故,进行强化管理;施工现场遵守安全工作规程,对“三违”监督整改及考核;加强现场的隐患排查治理,对存在的问题闭环整改;对重大风险作业,深入分析并制定防范措施保证施工过程的执行。

在加强全方位、全过程施工安全管理的情况下,采取消除危险源、限制能量或危险物质、隔离等技术措施,杜绝高空坠落、落物伤害、起重伤害、触电、坍塌、火灾等事故发生,使项目施工生产工艺技术在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质量标准与安全工作规程获得最佳契合,在安全的前提下,保证满足各项技术指标,取得项目建设赢利最大化。

6结论

将安全管理原理与运用,纳入企业的安全管理实例中,全面地做到科学管理,实现人的本质安全、物的本质安全、系统的本质安全,才能防止、减少或杜绝安全事故发生,从根本上提升安全保障能力,为企业安全稳定发展和员工及其家庭带来平安和幸福。

参考文献

篇7

中图分类号:TU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 按照施工建筑规范标准,落实安全职责

房屋建筑施工中的技术管理是项目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内容;施工技术决定建筑工程质量,工程使用年限,建筑工程整体经济价值等。房屋建筑规范标准是施工人员安全,房屋建筑质量的有效保证,对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工程施工工艺技术等均作出明确规则。建筑施工安全应严格按照房屋建筑施工标准和相关行为规范进行,否则可能会带来建筑安全隐患。

制定完善施工组织措施

在房屋建筑实际施工过程中,针对项目施工现场秩序混杂,安全管理较难到位现象,房屋建筑应制定完善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并服务于房屋建筑项目施工安全管理。

在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应制定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包括地基,承重台,顶梁板等施工技术,并采用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施工技术方法和相关施工安全技术规范措施。由于夜间打混凝土较多,如需在夜间施工的,可根据施工现场夜间相关设备和具体施工环境以及各工程项目夜间施工安全管理需求,制定合理夜间施工安全措施。

结合工程各工种具体工作需求,制定安全操作流程,如:瓦工在进入工程场地时需带安全帽和瓦刀,机械工进入工地时特别是塔吊操作人员不得配备重物,避免高空落物造成的人员伤亡。

项目管理人员应提前做好基坑,支模架,外脚手架等安全设施和专项方案,确保施工人员安全性。

完善施工安全监管制度

上世纪80年代伊始,中国开展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在党和政府大力领导下迎来建筑业蓬勃发展辉煌期,建筑企业纷纷涌现,中国开始进入市场经济体制模式。针对实际项目施工中出现的监管不力局面,应努力完善安全监管体系,具体体现在:深入管理体制改革,深化部门监督机制。

在建筑业蓬勃发展同时,党和民众对建筑项目安全性要求逐渐提高,亦带动监理行业迅速发展。但同时,监理市场运作和监理人员素质等均存在诸多问题。

在建筑项目实际施工过程中应深入贯彻落实层级领导制和问责制,做到明确将安全监管与自身利益紧密相连,加强建筑工程与施工人员的紧密性,并落于实处提升施工人员自身安全意识。

促进多部门联动监督深化部门监督体制具体实现方案,安全监管制度应规定项目各部门均具有管理权力和管理义务,各单位,各部门实时进行项目管理监督,切实做好人人监管,部门互督。

对于坚决执行监督任务,并作出杰出贡献的人或部门应给予重大奖励,同时作为部门考核内容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中。

二:培养现代安全施工管理理念

房屋建筑对房屋安全性,建筑稳定性要求极高,对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要求更高、更具体。房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理念应适应科学技术快速变革发展需求,和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局势,安全管理理念的制定要符合客观化、科学化,现实化,结构化等特点。

施工监管人员的整体综合素质是进行安全管理的关键,可通过企业内部培训、讲座、再教育等形式,让安全监管人员树立正确安全监管意识,在对待项目施工中,切实做好项目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三: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监督与执行力度

在安全监督管理方面,项目管理人员应通过不断审查与巡查,促进施工安全和施工设备整治。在施工安全监督方式上可通过临时性,突击性模式进行安全管理工作监督,在建筑监管力度上可依据建筑项目部规定的相关管理制度,坚决落实执行规章制度和惩处措施。

在施工现场巡查人员可通过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进行抽查,排检,保证质量安全,施工安全,将检查效率与年终考核关联,提升监督积极性。

四:加强对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再培训

房屋建筑具体操作和实施均由施工人员进行,国内建筑行业的项目施工人员多为农民工,普遍呈现素质较低情形。人员综合素质普遍不高,施工现场管理松散,消防安全意识较为薄弱是近几年对建筑企业及相关行业的普遍认识。

因此,对从业人员进行必要的企业知识培训和上岗安全教育,同时还应深入进行职业技能的再培考核,让他们掌握较为规范,科学的职业技能,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意识和稳固性。务必做到持证上岗制度。在实际项目施工管理中应随时强调安全施工管理的重要性,只有在工作中运用规范、科学的施工职业技能,才能有效保证从业人员

的思想安全和人身安全。

对新进员工或资深老员工由建筑公司统一安排进行定期安全管理教育和职能技术培训并在内部进行施工及安全管理技术从业资格考核,一经发现不合格者取消其从业资格并进行培训再上岗。培训内容主要包括:施工人员从业技术培训,安全监管意识培训,管理体制培训,安全教育培训等。让员工充分认识职业特殊性,提升综合素质,为中国现代化安全建设做好准备!

在狠抓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监理工作同时,监理工作重点应逐步向工程投标决策阶段,工程准备阶段,实施阶段,竣工阶段和后期建筑项目运作阶段等建设全过程监理方向发展。建立单位和现场管理人员应实行建筑工程全阶段安全管理工作。

结束语: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建筑安全监理部门或相关人员应深刻认知安全监督规范和监督范围,对违背违章操作人员进行相应惩处,确保房屋建筑建设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红. 建筑工程施工项目质量管理与控制初探[J]. 科技资讯,2009,(28).

篇8

前 言:建筑施工过程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做好建筑工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具有重大的意义,我们英爱采取有效的措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水平。

1 建筑工程的安全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对安全施工管理缺乏重视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往往都觉得安全管理工作是现场安全员的事情,与项目管理人员无关,对安全施工管理与自身的相关性缺乏认识,现场项目管理人员由于自身施工安全意识较差,再加之对安全生产重视度不够,这就导致现场安全隐患不断增加。部分管理人员对安全施工管理理解还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只是将简单的口号宣传及简单的防护器具认为是安全管理工作,在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更多重视表现在思想和言语上,而缺乏实际执行力,从而导致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频发。

1.2 施工人员的素质不高

目前我国很少有建筑企业拥有一支专业化的、稳定的施工队伍,多数情况下都是在承接到工程后,临时组成施工队伍,施工队伍人员多以农民工为主,这部分人员由于自身文化水平较低,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没有经过专业、系统的相关技术和安全的培训,施工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不仅无法保证施工的质量,而且还为施工过程中带来了较大的安全隐患,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1.3 安全生产机制不健全,责任落实不到位

很大一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对于管理工作都缺乏重视,没有完善的安全生产制度,项目人员对于自身的安全生产职责也不明确,在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制度得不到落实。甚至部分施工现场没有安全管理机构,往往安全工作由工地现场主管兼任,这就导致不能及时对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发现,发现安全隐患后也没有及时进行整改,一旦施工进度和安全工作存在冲突时,往往会忽视安全工作。

2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

2.1树立现代化安全管理理念

高层建筑工程是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趋势,在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应更加具体、要求更高,因此应树立现代化的安全管理理念,使其适应激烈的建筑市场竞争形势和先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安全管理理念应体现现实化、客观化、科学化的特点。同时,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通过组织再教育、定期开展安全管理讲座和培训等形式,积极学习相关安全管理知识和专业技能,全面提高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

2.2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

施工人员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建设的主体,但是当前我国建筑行业的很多从业人员多是农民出身,综合素质偏低,因此应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从业人员在上岗之前应组织专业的安全教育培训,做好从业人员的职业技能再培训,鼓励从业人员积极学习职业技能,强化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对于一些重点施工工序,应坚持持证上岗,规范从业人员的施工操作,减少人为失误,消除高层建筑工程的安全隐患,充分认识到高层建筑工程安全施工的重要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积极运用科学、规范的职业技能,保障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3设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

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高度重视安全施工管理,设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编制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在施工过程中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责任制。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应积极学习相关安全常识和法律法规,强化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我国相关安全技术规范进行施工建设,编制切实可行的安全施工技术措施和施工方案,结合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安全防范措施,构建科学合理的安全防护体系,真正将安全施工管理落实在各个环节,全面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4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快速发展,建筑工程监理也应逐渐完善,为了进一步提高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水平,应积极健全高层建筑的安全监督机制,完善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落实项目监理责任制,不仅要加强施工阶段的监理工作,还要加强投资决策阶段、工程准备阶段、竣工阶段和工程运营阶段的工程监理,结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监理工程师应加强现场监理,做好施工现场监督和指导,一旦发现问题,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解决,消除一切安全隐患,提高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2.5在施工中遵守安全管理措施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措施必须层层落实,真正发挥安全管理的重要作用,保障工程项目的安全施工。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于安全管理的认识程度,施工人员应积极参与相关培训机构的安全技能教育培训,特别是起重工、焊工、架子工、电工等特殊工种的从业人员,应强化安全生产的认识,严格落实安全施工管理措施,积极推广标准化的施工作业,保障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消除施工安全隐患,减少和控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3结束语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高层建筑工程规模越来越庞大,垂直高度越来越高,但是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频繁发生安全伤亡事故,严重影响高层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管理措施,加强各个阶段、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李佰红.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3(33):69.

[2]崔义忠.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科技致富向导,2011(29):262.

篇9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

引言

PDCA(计划、执行、检查、处理) 循环模式是在TQC(全面质量管理)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质量管理的科学方法。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方面过程中,PDCA的应用已趋向成熟,由于建筑工程的质量管理和安全管理是相辅相成的,笔者认为可以将PDCA有效的运用到建筑项目安全管理体系中,从而使建设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转化成连续的、动态循环的过程管理,这样能加强安全管理的全方位和系统化,大大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一、PDCA在建设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的基本原理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是人们在管理实践中形成的基本理论方法。根据以往大量的工程实践来看,项目管理的本质是确定任务目标,根据PDCA循环原理来实现这一目标。[1]

PDCA循环的核心内容大概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和八个步骤:

第一阶段是计划阶段(即P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制定项目安全管理目标、活动计划和管理项目的具体实施措施。这一阶段的具体步骤如下:

(一)分析安全现状,找出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这就是要有安全问题意识和提高安全意识,并用数据形式体现。[2]

(二)分析安全隐患的各种原因或影响因素。

(三)从各种原因中找出影响安全的主要原因或因素。

(四)针对影响安全的主要原因或因素制定对策,拟定改进安全的管理、技术和组织措施,并提出执行计划和预期效果。

第二阶段是实施阶段(即D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按照第一阶段所制定的计划,采取相应措施并组织实施。[3]

第三阶段是检查阶段(即C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重点是把实施效果和预期目标进行对比,检查执行的情况来判断是否达到了预期效果,并进一步查找新的问题。

第四阶段是处理阶段(即A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是对检查结果进行总结和处理。这一阶段分为两步,即管理循环的第七步和第八步。

第七步是总结经验,纳入标准。经过第六步的检查后,明确有效果的措施,通过制定相对应文件、作业标准、规程以及各种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总结成功的经验,避免类似问题再次发生。[4]

第八步是将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循环,通过检查找到效果尚不明显的原因,转入下一个管理循环,为下一期计划完善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和依据。[5]

二、PDCA在建设建筑工程项目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的成熟运用主要在制造行业的质量管理方面,但由于建筑施工作业的特殊性,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远比质量管理更具有多变性,所以PDCA循环模式在安全管理体系中的侧重点不一样,笔者结合施工现场的管理特点在实际应用中针对具体实施流程加以改进和深化,并在某项工程中的脚手架安全管理方面的得到应用。[5]

本工程为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迁址新建项目,工程包括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迁址新建工程学生宿舍A栋、B栋,学生宿舍A栋B栋间的连廊、B栋C栋间的连廊,食堂B和赛时商业中心,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迁址新建工程架空天桥。建设地点位于深圳市龙岗区,水官高速龙岗出口南侧,总建筑面积为61936m2。学生宿舍主要结构类型为剪力墙结构,赛时商业中心主要结构为框架结构。

因为本工程为深圳市重点创优工程,安全管理的目标是死亡事故为零,杜绝职业病伤害,争创建设部安全文明工地。所以脚手架的安全管理工作是重中之重,本项目商业中心和食堂采用双排落地钢管脚手架,学生宿舍采用悬挑脚手架,在第三层开始悬挑。

笔者经调查发现,在整个脚手架的搭设和施工作业中,存在着不少的安全隐患以及作业人员施工方法不正确的现象。为有效控制安全隐患以及管理的缺失,确保脚手架工程达到优良,项目成立了专项安全小组,借鉴全面质量管理的观点,充分运用因果分析、排列图表及对策表等科学方法揭示了问题的本质,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第一次PDCA循环结束,项目部的安全小组针对脚手架的安全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共检查18处,其中有一处存在潜在安全隐患,三处细小安全问题,最后评估得分为80分,基本满足要求。 结论:第一次PDCA循环目标实现,但还是存在个别安全隐患,安全小组活动目标未能实现,所以须进行第二次PDCA循环。第二次PDCA循环的流程与第一次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因为安全管理工作是不可能做到完美理想的效果,所以循环没有终点,贯穿整个项目,只能不断完善。

三、结论和不足

通过专项安全小组活动,整个工程的脚手架安全工作推进十分顺利。说明PDCA循环在安全管理上同样可得到有效应用,并为今后的项目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思路。因为迫于时间关系,某些问题的研究还不是很透彻。所以有待进一步加强的研究工作包括:

(一)从实施PDCA安全管理模式项目的绩效进行总结分析;

(二)通过已有识别和评价方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研究施工现场,将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和风险评价指数矩阵法相结合,并不断改进评价方法以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通过对制约施工现场实施PDCA安全管理模式的内外部因素进行系统的梳理分析,以及有关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行业标准、规范的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可以适当提出相关对策建议报行业主管部门作决策参考。

因为笔者的理论知识有限,本文一定存在不足之处,希望各专家读者多多批评指正,谢谢!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村镇砖砌体房屋抗震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研究.欧阳攀(导师:陈大川) - 《湖南大学硕士论文》- 2009-05-15.

[2] PDCA模式在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的改进应用研究.段益庆(导师:张宏胜;甘永辉) -《重庆大学硕士论文》- 2007-10-01.

篇10

1 工程本质安全管理体系

1.1 本质安全管控体系构建

通过完善安全管理程序文件、安全管理制度,构建集业主、监理、施工单位于一体的本质安全管理体系,包括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制度等内容,明确水电工程管理单元,管理的流程,提示关键的流程节点、风险因素及涉及的相关方。

1.2 应急预案体系修编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应急预案进行修编,形成内容全面的预案体系,内容包括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符合国家标准、规范要求,全面提升现场应急救援能力。

1.3 安全检查标准的建立

编写《观音岩水电工程安全检查标准》,全面覆盖水电工程施工各阶段、现场施工各方面,明确安全检查内容与范围,实现安全检查标准化。

1.4 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的设计

依据《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基本规范》,结合观音岩水电工程实际情况,编写《观音岩水电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全面规范水电工程安全管理。

2 本质安全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

建立实现业主、监理、施工单位等各参建单位一体化管理的《观音岩水电工程本质安全管理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安全管理各项业务可在线申报与审批,各类安全数据信息化管理,并展现工程上一些安全信息,公布安全绩效。

系统业务模型如下: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

2.1 法规标准制度

用户通过该模块主要是查阅相关法规、标准、以及公司制度,同时也可增加法规、标准。

2.2 组织机构管理

各参建单位用户通过该模块管理本项目的安全组织结构,可进行分类、维护、调整、浏览、查询功能。

2.3 人员管理

记录入场的所有人员的基本信息、取证情况、培训情况等相关信息。

每个员工发放ID卡,实现一人一卡,ID编号与个人身份证关联。

2.4 安全生产目标

通过该模块接收、登记业主下达的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并通过该模块把安全生产目标、指标分解到具体部门、负责人,以及明确对业主、施工单位的安全目标。

2.5 安全投入管理

通过该模块进行编制劳动保护、安全措施计划,提交上级审核;对审核通过的劳动保护、安全措施计划内容进行落实,随时填写资金投入与计划完成情况。

2.6 动态危险源管理

本模块基于《观音岩水电工程危险源辨识、评价与控制手册》登记本项目的危险源,如:危化库、地质灾害地带等,对危险源进行分级管理,不同的危险源提出有效的控制措施。

2.7 安全技术方案管理

通过该模块可编写各种安全技术方案,业主和施工单位提交安全技术方案,业主可进行方案审查。对审查通过的方案进行存档管理。

2.8 例行工作管理

记录管理安全会议、安全活动、安全简报、安全总结、安全生产记录等相关信息,会议/活动现场记录以图片形式上传,如果未上传,则在安全绩效考核中进行扣分。

2.9 作业许可管理

实现对动火证、高危作业证、放射性探伤作业证、密闭空间作业证进行申报、审批,审批信息可及时反馈相关人员,并可进行打印作业证。

放射性探伤作业审批后,会通知所有人员时间、地点,避免人员进入探伤区域。

安全人员可以使用“安全通”在现场进行流程处理。

2.10 特种设备管理

该模块主要是记录管理建设中所使用施工机械和设备信息,定期对其进行检测检验、检查。通过该模块可记录管理这些设备台帐、检测检验记录、设备资料档案等信息。

设备检测检验到期前,系统可自动发送短信和系统消息进行提示。

2.11 安全设施管理

通过该模块,施工单位管理安全网、安全标志、照明设施、防护栏杆等安全设施台帐,记录基本信息,同时需要记录检验相关信息。可设定定期检验提前提醒功能,实现系统消息与短信两种方式提醒。

2.12 职业健康管理

实现系统化职业危害申报、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等,从而为完善工程的职业卫生管理,达到国家相关要求。

通过该模块可进行职业危害评级、职业健康监护档案管理、职业病管理、职业危害项目申报、工伤保险管理等内容。

2.13 应急救援管理

通过该模块管理各类应急救援预案、应急物资、专业应急队伍,为业主提供审阅,同时提供应急培训与演练平台,业主可组织相关单位进行在线模拟演练,提高对典型事故的应急能力。

2.14 安全检查

该模块用于项目的月度安全大检查、日常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登记,如构成隐患进行隐患登记。功能包括:检查计划、检查记录与总结、检查标注与检查表维护、隐患登记等。

现场安全人员可以使用“安全通”及时反馈现场信息。

2.15 人员违章管理

基于管理人员安全检查,可以将检查中员工违章行为表现情况记录到该模块中,并进行培训、处罚及退场的处理。

该模块与多媒体安全培训系统接口。

2.16 隐患管理

通过该模块登记安全检查或日常工作中发现的事故隐患,并责令责任单位(个人)限期整改,实现隐患登记、隐患整改、隐患复查、隐患管理的全过程闭环管理.

2.17 事故管理

各施工单位通过该模块记录管理发生的事故信息,发生事故及时通过系统上报。事故信息作为对施工单位考核的部分内容,如果施工单位不登记或者不及时登记,业主可手动进行扣分处理。

2.18 安全绩效分析

将各模块数据汇总、分析,给出图表式安全绩效分析结果,为工程安全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2.19 安全奖惩管理

安全奖惩管理包括对个人的奖惩和对施工单位的奖惩。

个人奖惩主要针对个人违章行为进行经济处罚,对施工单位的奖惩针对各施工单位的安全绩效情况进行奖惩。

该模块读取“人员违章管理”和“安全绩效分析”的数据。

3 封闭式多维现场安全监控平台

工程多功能封闭式安全监控管理以工程内的封闭区域为管理单位,用封闭围栏实现与外界隔离,在管理范围内对进出区域的人员、车辆等进行全方位安全监控管理,以保证封闭区域内的人员、车辆等的安全。

其业务功能图如下:

通过封闭围栏周界报警系统,禁止非现场人员进入施工现场;通过ID卡准入管理系统控制施工现场人员、车辆的出入;通过基于RFID技术的定位和GPS定位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入场人员、车辆进行定位跟踪,并建立GIS地图电子围栏,实现分区控制;通过全方位视频监控系统,监控人员、车辆、物料、边界的状态;现场安全人员手持“安全通”在封闭区域内移动办公,实施封闭区域的监控,及时处理安全事务。最终实现全方位、封闭化的监控管理的功能。

篇11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建筑业不仅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也是一个危险性高、易发生安全事故的行业。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每天死于建筑行业的事故者多达3人,每年建筑业生产事故伤亡人数占全国生产事故总伤亡人数的25%。施工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因此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意义重大。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统计,2011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589起、死亡738人,受伤者不计其数,建筑安全生产形势不容乐观,建筑生产安全事故总量仍然较大。如果按照香港特区2002年的建筑业安全绩效(每1000名工人致命事故率0.328推算,中国大陆每年建筑业死亡人数要超过1.3万人。几千多万建筑工人不仅面临着工作中伤亡的危险,由于建筑施工过程中不合格或者高污染的化学建材的使用,以及没有防护或防护不当,建筑工人的职业健康问题也将给未来社会带来巨大痛苦。一般而言,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生产环境非常的复杂,存在着一定的危险性,各种人的不安全行为或物的不安全状态,都可能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因此,正确认识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管理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对建筑行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 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中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

从实践来看,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总结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难以满足施工安全保障的需要。据调查显示,目前很多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设施不到位,从而引发各种安全事故,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只是流于形式;对于那些特种作业工作人员而言,持证上岗率非常的低。建筑工程项目的安全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落实不明确,大量假冒伪劣的安全网、安全帽、安全带以及漏电保护器等安全保障设备在工地上普遍存在。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各种违规、违章施工现象屡见不鲜,而且施工过程中随意性较大。以上这类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予以防治,后果将不堪设想。

2、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普遍偏低。据调查显示,在目前我国几千万从业人员之中,有百分之六十左右的是农民工,甚至有些建筑施工现场的作业人员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是农民工。由于严重缺乏施工安全自我保护意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与培训,因此他们的法律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都非常的淡薄,再加上部分用人单位盲目地位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对他们的安全生产教育以及相关技能的培训。建筑工程项目管理层都放松了安全管理,实际施工和操作人员更是随心所欲,只要不出事,就万事大吉,存在着侥幸心理。实践证明,很多施工安全问题和安全事故,都是因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普遍偏低而造成的。

3、建设单位与施工项目部之间的分离,导致建设单位的安全措施难以得到充分的落实。一般而言,一个建设单位往往具有多个施工项目,而且往往上级公司和施工项目部之间是分离的,这一现象使得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责任主要由施工项目部承担。因此,一些不和谐的因素随之而来,给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带来的难度,同时也产生了很多安全隐患。同时,建筑施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施工环境、进度情况、气候和地质状况以及施工场地周边的治安状况等,都可能对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产生巨大的影响。

4、安全管理从业人员素质不高 ,施工企业安全管理人员数量少,综合素质较低,达不到工程管理的需要,使得安全管理工作薄弱。

5、建筑施工环境恶劣

由于建筑工程的特点所决定,建筑工程施工环境具有露天、高空、工种交叉等不利因素,并且建筑工程一般是比较庞大的工程,场地狭小,立体交叉,导致建筑施工环境恶劣,容易诱发安全生产事故。据不完全统计,建筑工程施工发生安全事故的,很多是由于施工环境恶劣而造成的。

6、建筑施工企业对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

在管理工作中,未能将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摆到应有位置,未能真正认识到建筑施工安全生产责任重大,对于国家有关建筑的法律、法规、规范等,不能及时传达贯彻和落实到每一个建筑施工工地,安全文明施工监管薄弱,检查不到位,处罚不到位,而且部分企业领导、项目经理日常忙于事务,只在口头上讲安全生产和文明施工,或为了应付检查走过场,从而影响了建筑施工的安全。

7、缺乏安全管理制度。由于目前我国关于建筑行业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建设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上还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因此留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目前来看,我国建设施工安全管理呈现出一片混乱的局势,当出现工程安全问题时,承包商与建设单位之间开始相互推诿,最终因无法明确具体责任,只好不了了之。在当前我国的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诸如此类的现象屡见不鲜,同时也对建筑工程的质量及工程进度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二 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基于以上对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笔者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加强思想重视,预防为主。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首先应当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将施工安全管理纳入整个建筑工程管理体系之中。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才能有效地避免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正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面对当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存在的诸多安全问题,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要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工程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统一安全管理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同时还要进一步提高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的实际可操作性,不能使安全管理制度仅仅流于形式。应通过完善具体操作步骤,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实现制度化与标准化。所谓预防为主,主要是指事前要做好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防患于未然”。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先进科技,加强施工安全管理,将工伤事故与职业危害扼杀在萌芽状态。“预防为主”是实现建设工程安全第一的基础,要做到施工中的安全第一,就必须做好预防工作。

2、要加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管力度。在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过程中,要做到专人负责,及时纠正并处理违规违章作业的行为,从而为施工工人营造一个安全的、有利的工作环境,尽可能地将各种事故和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安全监督机构要加强检查、督促施工单位建立和完善安全施工责任以及安全教育制度,并在此基础上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安全施工规章制度与操作规程。不断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保障体系,使责任更加明确,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才能保障建筑工程项目质量控制与管理目标的实现。

3、加强临电、高空作业、设备操作等管理,实现施工安全管理目标

在现代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临电管理、高空作业安全管理、设备操作管理是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为了确保施工用电的安全,在工程中标后的现场规划中即应开始临电变电箱、临电线路架设以及使用点设置等工作。通过临电安全管理避免火灾、触电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还要考虑点在高层建筑施工中高空作业人员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注重“四口”、“五临边”的安全设施设置及检查。有专职人员对安全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及抽检,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为了减少高空坠物造成的安全事故,在施工过程中还应加强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树立以及防护网等基础设施的检查。为了避免设备操作中非专职人员操作设备造成的安全事故,现代建筑工程在施工中还要加强设备操作的监控。严禁非非专职设备操作人员接触设备,同时注重设备防护设施是否完好。通过上述三方而工作重点的确立与执行,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三、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意义与作用

1、搞好安全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基本保证。

2、安全是确保质量的前提。在不安全的条件下,操作者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加重,必然影响其操作,也就必然危及产品质量。

3、搞好安全管理是防止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的根本对策,可以说安全管理缺陷是事故发生的根源,是事故发生的深层次的本质原因。因此,要从根本上防止安全事故发生,必须从加强安全管理做起,不断改进安全管理技术,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安全技术和劳动卫生措施要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5、搞好安全管理,有助于改进企业管理,全面推进企业各方面工作的进步,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密切联系、互相影响、互相促进。

结语: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只有加强思想重视,不断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技术的创新,才能保障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

参考文献

[1]刘春霞.浅谈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措施[J].科技资讯,2010(28)

[2]王焕康.浅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15)

篇12

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高危行业之一,随时面临着职业安全健康风险的严重挑战。职业安全和健康一直是影响我国建设行业和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建筑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现状

在今天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人们对居住环境和生存条件要求的不断提高,国内建筑市场规模将长期处于持续增长状态,建筑行业成为国家的基础行业之一。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繁荣提升,国内建筑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大中型城市加快了城市建设开发的进程。与之伴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创新,一大批“高、大、精、新”的项目不断涌现,成为城市的亮点,建筑行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建筑行业也存在与社会发展不相协调的背景。国家或地区间的技术、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建筑施工管理手段落后,从业人员素质偏低,生产投入不足,生产技术的管理和开发落后于市场发展,安全保证能力低,环境保护意识差等,都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健康发展,特别是一些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频发,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等造成重大损失。

建筑工程项目由于其规模大、周期长、生产的单件性和复杂性等特点,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不确定的因素,比其他产品生产具有更大的风险。特别是对于现代建设项目,无论是在规模、技术复杂性、资金投入、资源消耗量、还是在影响范围方面都比以往任何时期要大得多,所存在的风险也比以前增加了许多,导致的损失也越来越大,从而使得国内外许多科研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开始重视对其进行所谓的“建筑工程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Risk management)最早是由美国在19世纪30年代提出的,其目标是努力防范、减少和分散风险,但是最终不可能消除风险。经过7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系统的理论,国外甚至还出现了专门从事风险管理工作的所谓风险管理公司。我国的风险管理起步较晚,项目风险管理水平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特别是在建筑工程项目领域的应用差距就更为明显。建筑工程风险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建筑工程风险管理的目的是降低发生风险的频率并尽量减轻影响。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作为安全风险决策的基础,它们可以使工程中的实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

从安全生产事故数量及造成的损失统计分析来看,我国从建国以来已经历了四次事故频发高峰。近年来,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十分严峻。随着建筑市场规模的成倍扩大,施工企业的安全管理资源增长速度远远赶不上承接工程规模的增长速度。有专家认为,我国正在经历第五次安全事故频发高峰期。近年来,国家对建筑安全法制建设越来越重视,政府建筑安全主管部门也大大加强了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力度。这种监督检查是督促建筑施工企业完善基本的安全管理系统,使安全管理依法办事,同时政府主管部门也不断提高对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求。

2.建筑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在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工作上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的认识还相当落后。

受传统思维和旧有习惯的影响,大部分工程建设企业从管理人员到操作人员,对风险管理都满足于经验型的粗放控制,依赖于感官印象和主观判断,对如何科学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认识不足,尤其是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应有哪些要求、适用哪些方法,如何适宜于行业和企业的特点等等更是不予重视,主动应用科学的辨识、评价方法以及实现辨识、评价范围的全面覆盖更是十分薄弱。

(2)危险源辨识和风险评价在内容和方法上还存在缺陷。

我国企业对危险源辨识和评价在内容和方法的研究、应用还处于自发阶段,随着安全健康事故的增多,各行各业日益关注辨识、评价内容与方法的科学性、合理性、有效性和适宜性。但是,通过评审和研讨,人们发现过去零散的、自发的辨识、评价方法,在可靠性、充分性方而存在明显不足,一些从国外引进的方法在中国出现“水土不服”、不好应用等问题,尤其是立足于建筑行业特点,如何强化辨识、评价内容与方法的针对性、适宜性和匹配性,如何确定内容与方法的应用准则、可靠程度等更是难上加难。由于经验法简单可行,而科学方法复杂得无从下手,导致目前大部分企业应用的多种辨识、评价方法存在经验和科学之间的错位,往往最后采用经验方式决定辨识和评价结果。

(3)现有的辨识和评价内容与方法不利于风险预防和控制。

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和所面临风险的复杂性,各种辨识和评价方法的有效应用相当困难,粗放的辨识和评价结果,不适宜的应用方法,不仅导致风险管理缺乏系统手段和成效,而且还导致了人们对科学辨识、评价方法的实际作用产生怀疑,不利于风险的预防和控制,从管理理念和实施方法上产生了大量的人为缺陷。

3.结语

篇13

自国内安全管理引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以来,各施工企业都开始积极的进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并先后取得体系认证,在施工生产中将原有的安全管理模式规范化、文件化、系统化地结合到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中,使安全管理工作成为循序渐进、有章可循、自觉执行的管理行为。施工行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经过几年的推行和体系的运作过程中,总结出有各自体系特色的成功经验和办法,但也不同程度的存在如下问题和误区。

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推行之初,由于体系未能良性运作,发挥正常作用,出现与现场安全管理不兼容、结合不紧密的情况,使部分员工思想上对体系存有质疑态度,认为企业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是新建立一套安全管理体制,摒弃了原有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认识上未能将两者有机结合。

2、部分员工在施工生产管理中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意识还比较淡薄,对体系的管理在相当程度上仍停留在应付记录文件的填写、内审检查的准备方面,对建立和实施体系管理体系的意义和作用理解不够;

3、存在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重点不清,风险级别把握不全的情况,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的结果不能及时更新,没有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施工条件发生的变化开展动态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价工作,使现场作业人员不明确必须控制的真正危险点,真正掌握风险管理的内涵,控制措施得不到有效落实。

4、未与企业现有的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记录文件有效结合,形成统一的管理记录模式。体系的记录文件与各职能部门一些管理性的记录表格(施工作业票、检查整改反馈表、施工交底记录等)产生冲突,造成重复性的工作增大了执行层的工作份量和压力。对各职能部门正常工作造成一定影响。

5、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管理手册中各职能部门职责划分不清、程序文件接口不明确,各职能部门、职责沟通欠缺,体系运作中易出现推卸责任和扯皮现象,形成体系管理的真空地带,给体系实施带来一定的工作难度。

6、针对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确定的重大危害因素,制定的管理方案在实施和落实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对管理方案中确定的项目内容和完成时间不能及时和企业年度安厝计划相结合,保证足够的资金投入和物资材料投入,来实施定期检查和跟踪,对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对整体效果进行验证。

7、企业内部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内审员组成较为薄弱,未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在理论水平、专业素质等方面仍有欠缺,不能及时发现和总结体系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差距,甚至产生误导作用,给体系有效运行带来不利因素。

回顾以往在实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的加以解决,要注意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建立适合企业自身实际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的构架

建造好的体系结构,对以后体系的运作起到决定性的作用。首先要面对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对施工组织模式、施工场所、技术工艺、职工素质做科学细致的分析,建立企业自己的易于操作执行、简洁高效的管理手册、程序文件及体系支撑性文件。初建体系时,不好高骛远、不贪大求全,面对实际、先易后难、逐步完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作为一个新生事务,对它的认知有个过程,对体系的理解因各而异。相对于施工企业而言:施工周期长、施工条件恶劣、危害因素接触较为频繁、风险发生几率大、伤害结果严重、施工人员素质相对较低等诸多因素决定了火电施工行业安全工作的复杂性和难以把握,加之目前社会咨询认证企业众多,水平良莠不齐,认证咨询企业专家对标准理解不同,指导意见不一定适合企业实际,容易使体系程序文件脱离实际,造成管理上的脱节、认识上的误区、执行上的混乱,造成基层疲于应付,使体系的推行处于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两难地位。所以前期下做好企业内部的调查分析,请熟悉行业有相关认证经验的咨询公司,扎实做好体系的基础工作、建立一套简洁高效的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尤为重要。。

二、重视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宣贯工作

施工企业原有的安全管理制度运行多年,有许多经过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办法,职工思想上长期已形成惯性思维,为此在企业引入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时要及时转变思想观念,改变原有的思想定势,消除对体系怀有疑惑、担心两种管理方式不兼容的这种思维误区,使职工认识到企业推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不是要企业重新建立一套安全管理体制,而是与现行的安全管理体制有机地结合,使安全管理工作成为循序渐进、有章可循、自觉执行的管理行为。体系面对的对象是企业的各级员工,也靠基层的员工来执行,体系的宣贯不能仅局限于管理层、高层的宣贯,要普及到基层的员工,尤其在体系完成的试运行阶段,通过集中办班、印制通俗易懂的小宣传册、企业的传媒宣传报道、在施工生产现场、班组工作间宣传广泛危害辨识卡等形式多样的培训、宣传普及体系知识,使职工在体系贯彻伊始就有个好的体系习惯。同时培训出一批合格的体系内审员,做好体系的正常良性运作,能够及时找出体系的误差,不至于偏离方向。

三、把握好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在施工管理的重点控制环节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作为为企业安全管理的载体,最终实现各项安全目标的控制还需要到施工过程中得以落实和实现,也是在基层得以检验效果。体系执行的是否到位是安全目标得以实现的关键,为此在关键环节上有的放矢、重点突破,解决好执行过程中的难点需要把握住体系的几个重点控制环节。

1、做好做实危险点的辨识和控制

危险点的辨识和控制是体系的核心,施工企业有较为详细的安全工作规程,安全性评价、安全检查表等工作执行较早,通过企业多年来的积累摸索,各专业都有较完善的危险点辨识基础,但在实际施工中普遍存在有确定的危险点辨识重点不突出、面面俱到,风险级别把握不全,现场作业人员搞不清楚哪些是必须控制的真正危险点,控制措施得不到落实,使危险点预控流于形式的现象。施工企业安全事故的性质和危害程度的差异性,必然要求危险点的辨识和控制工作要分清轻重缓急,重点突出。

确定危险点辨识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识别系统中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这是因素识别工作的首要任务;二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识别各种危险、有害因素的危害程度。如果因素识别工作仅仅停留在种类识别上,则无法掌握各种因素的危害程度,更不能确定评价重点。当前,在企业安全性辨识中,对作业项目的因素识别一般只注重种类的识别,而对危害程度识别未予足够重视,不能提供准确的系统危险性信息。因此,在施工危险点辨识中,在注重危险、有害因素种类识别的同时,也必须加强危险、有害因素危害程度的识别,二者不能偏颇。危害程度的识别可利用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造成的后果来评定。如下表:

事故后果特别严重

事故后果严重

事故后果一般

事故后果轻微

发生频率较小

不可容忍风险

很大风险

适度风险

可容忍风险

发生频率较大

特大风险

不可容忍风险

很大风险

适度风险

这要求在施工前编制人员要熟知作业现场环境,明确具体工作任务、工作方法和把握作业人员的思想意识、技能水平、人员组合、工器具机械装备的状态,分析透彻施工中的可能影响因素,善于找出关键、抓住重点,充分发挥危险点数据库的指导作用,根据危害发生的可能性和危害造成的后果判定出危害程度的风险等级加以有效控制。

2、重心下移,做好基层班组对体系执行和落实工作

危险点的辨识和控制是否能取得预期的实效,发挥超前控制事故的作用,关键在于各项控制措施是否在基层班组中得到严格执行,这是体系得以发挥作用的基础,直接关系到体系的运作效果。班组开展危险点的辨识和控制,认真落实各项预控措施,能有效地预防事故发生。

班组是危险点的辨识和控制的基础层。从危险点的查找到在具体工作中的督促实施、记录跟踪,大量的工作都要落实在班组。这首先要求班长带头接受危险点的辨识和控制这种安全管理的科学方法,使危险点分析预控工作能够结合本班实际有效开展,在新开项目施工交底中,将施工作业指导书中的危险点及控制措施交代清楚,进行确认签证,落实到人。在工作过程中,严格监督,保证各项控制措施的严格执行。对现场环境、作业条件、人员变化等引发的新的危险点,要及时采取补充措施,落实到位。若在现场落实这个关键环节不到位,则易造成事故的发生,从而功亏一篑。2003年6月,在某电厂工程4#机组磨煤机内部倒锥体安装施工过程中,在施工作业指导书中辨识出危险点及控制措施的情况下,由于确认签证工作不到位,对临时吊耳焊接质量检查工作未确认而签字,导致起吊过程中吊耳断裂,造成施工人员受倒锥体挤压死亡,造成惨痛的教训。因此落实各项控制措施在基层班组中的严格执行尤为重要,企业职能科室和工区(公司)要加强对班组的指导、督促,使危险点的辨识和控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取得良好的实效。

3、合理整合企业现有管理体系资源,实现三个体系标准一体化

目前大多数施工企业都具有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的认证,三个体系都是企业的管理性标准,有相同的管理理论和思想,在不同的技术标准支撑下以不同的运行控制进行着同样的管理循环。记录控制、内审与管理评审等基本程序在结构和内容上相似,具备了三个体系一体化运行的理论基础。体系合并一体化运行具有很大的优势,可以统一调配、使用资源,共享文件和记录,减少管理环节,降低了管理和体系运行的成本,避免了不同体系之间的矛盾,解决体系运行相互之间衔接不良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各管理体系的效率和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