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5:5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护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哮喘好发于儿童,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病程长等特点,主要是由于患儿体内多种细胞集中于气道内,从而诱发患儿出现咳嗽、喘息、气促等症状,若未及时干预,可导致患儿转变为慢性哮喘,从而加大临床治疗难度,对此应在患儿发病早期给予其相应干预[1-2]。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索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气促、哮鸣音、咳嗽等症状。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观察组男32例,女28例,平均年龄为(4.69±1.87)岁,病程为14~61d,平均(39.9±5.4)d。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平均年龄为(5.48±1.74)岁,病程为16~57d,平均(41.2±7.4)d。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在给予患儿用药护理同时,每日对患儿进行排痰护理,并告知患儿家属雾化治疗的注意事项。在治疗期间对于依从性较差的患儿,可使用玩具、贴画、动画片分散患儿注意力,从而方便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1)入院指导:在患儿入院后第1天,便可采用聊天形式,向患儿和其家属介绍院内基本环境以及科室护士长、主治医师、责任护士等,从而缓解患儿紧张感,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信赖感。同时在对患儿进行实验室辅助检查时,应向患儿家属解释抽血化验的重要性,并在最大限度上争取患儿家属的配合,使其尽快进入角色转换状态。(2)教会患儿呼吸运动的正确方法:由于患儿年龄尚小,并未掌握呼吸运动的正确方法,对此护理人员应加强患儿呼吸运动护理。胸部扩张运动:指导患儿静坐在凳椅上,双手自然下垂放于双侧,并耐心嘱咐患儿应缓慢地进行深呼吸;弯曲运动呼吸:协助患儿将背部调整为伸直状,并向下低至膝部,在进行吸气时,尽可能用鼻,并保持胸部不动,再经口进行呼气;腹部呼吸:协助患儿平卧于床上,将其双膝呈弯曲状,嘱咐患儿用鼻吸气,随后再缩紧双唇,将气体缓慢吐出。(3)指导患儿进行正确的咳痰、咳嗽方式:每日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室内空气清新,禁止在室内摆放鲜花等纤维粉末物品,防止诱发患儿咳嗽。对于痰液较多患儿,可定时帮助患儿叩背、排痰,并教会患儿家属正确的叩背方式,从而促进患儿痰液排出。同时需告知患儿在吸气时,应尽可能收缩腹部肌肉,在呼吸1次气体后,连续咳嗽3声,并告知患儿和其家属此操作可多次重复进行。(4)饮食指导:由于哮喘患儿均存在咳嗽、咳痰等症状,容易消耗患儿大量体力,从而导致患儿体内分泌量减少,易引起患儿出现厌食等症状,对此护理人员应告知患儿家属,饮食原则应尽可能选择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易消化等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多饮水,避免食用刺激性强食物,如辣椒、冷饮等。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最大呼气流量(PEF)、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水平以及哮喘持续时间、哮喘发作次数。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肺功能和血气指标比较
两组实施相关护理后PaCO2,PaO2,PEF,FEV1均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护理干预后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病情恢复情况比较
实施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哮喘持续时间、哮喘发作次数均少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哮喘属于临床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主要临床症状为气促、咳嗽、喘息等,临床上好发于学龄前儿童或学龄期儿童,主要诱发因素为遗传、环境等,由于哮喘容易复发,对患儿日常生活容易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对于哮喘患儿应早期进行干预,防止患儿病情加重,而在患儿治疗期间实施一项有效的护理措施,可帮助患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促进患儿病情恢复,减少哮喘发作次数[3-4]。针对哮喘发病特点,我院实施了健康教育,由于本次选取的患儿均为学龄期儿童,因此沟通问题上无障碍,而通过对患儿进行健康教育,其可有效改善患儿肺功能[5-6]。其中通过对患儿进行入院指导,可缓解患儿对陌生环境的紧张感,通过指导患儿进行正确的呼吸运动,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儿排痰、咳嗽,而通过对患儿实施饮食指导,可提高患儿抵抗力,从而促进患儿病情恢复[7-8]。本研究也表明,观察组患儿实施健康教育后,PaCO2,PaO2,PEF,FEV1水平值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同时本研究还表明,健康教育可减少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和哮喘持续发作时间,从而促进患儿康复。总之,健康教育在哮喘患儿中效果显著,可改善患儿临床症状,促进患儿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沈波,谭妹,吴时灵,等.哮喘日记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患儿疾病不确定感和焦虑心理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34):4065-4067.
[2]王小梅,陈芳,李莉,等.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治疗依从性和哮喘控制率的效果分析[J].中国健康教育,2016,32(4):362-363,378.
[3]王晓敏.健康教育对哮喘患者吸入表面激素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29):66-67.
[4]童春晓.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小儿哮喘治疗依从性及哮喘控制率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2,50(15):131-132.
[5]唐良春,李莲,金爱玲,等.哮喘家属健康教育及家庭护理干预对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1,30(5):713-716.
[6]李威,江国虹,杨溢,等.健康教育对哮喘儿童及其家长认知和行为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2014,35(4):508-510.
1.2向家长讲解患儿所用药物的名称和作用及全天用药量告知家长输液速度是根据年龄、病情和药物性质调节的,不能自行随意更改,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1.3告知家长输液过程中注意事项不要带患儿入厕,不要在病室以外的任何区域流动输液,更不能带正在输注的液体到其他病区或公共场所,避免在输液中发生可能的微粒污染,导致输液反应发生或因液体袋拿法不当导致空气进入体内引起空气栓塞。
1.4液体滴完时的处理方式液体滴完成为家长在静脉输液时最担心的问题,家长普遍担心会有空气进入体内,发生空气栓塞。因此当护士未及时更换液体时会反复催促,甚至个别家长看到液体滴完时不等护士到来而慌忙将针头拔下,也有的提前呼叫,让护士等液体滴完。此时应安慰家长不要紧张,并告知其除加压输液外,液体输完后当输液管内的压力与静脉压力相等时空气会停止不动,根本不会进入体内,在这之前的任意时刻只要将输液调节夹关闭也不会出现回血现象,从而消除家长焦急不安的紧张情绪。
1.5拔针后的护理(1)针头拔出后应注意按压部位和时间:正确的部位是针头进血管处而不是进皮处,防止血液流入皮下形成淤血。按压时注意勿揉,并保持1~2min。(2)拔针时先将输液器关闭,防止在拔针过程中药液漏入皮下。(3)嘱年长儿在拔针后局部暂勿用力,如:手臂输液时应防止拔针后腕关节立即负重。(4)告知家长穿刺部位不能进行热湿敷,避免造成局部感染。
1.6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注意事项(1)指导家长注意保护患儿使用留置针的肢体,不输液时尽量避免肢体下垂姿势,以免由于重力作用造成回血堵塞导管。穿刺部位不能沾水,防止感染。(2)告知家长静脉留置针正常情况下可保留96h,如穿刺部位及静脉走向有红、肿或患儿疼痛不适等,护士会及时拔除导管,给予处理。(3)告知家长为保证患儿留置针留置期间安全,不能带患儿离开病区,以便发现异常时护士及时处理。
2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针对两组患儿家长在输液过程中对输液前准备,药物、药量及速度,微粒污染,液体滴完时处理,拔针后护理,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调查和记录。
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结果
重点对两组患儿家长在输液过程中有关的注意事项的统计分析,观察组与对照组在输液前准备,药物、药量及速度,微粒污染,液体滴完时处理,拔针后护理,静脉留置针注意事项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5讨论
随着对母婴保健的重视、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和概念的改变、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使现代产科的护理模式不断地变化着,在护理概念和内容实质上均发生了新的变化。人性化的服务模式已成为现在主要的服务目标。产科护士接触的是孕产妇,如何帮助她们安全顺利渡过妊娠分娩期是现代产科护理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产后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住院产妇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家庭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指导,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我院自实施爱婴医院以来,不断完善护理模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有效地沟通和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健康教育实施成功的保证。
护士是健康教育队伍中的主力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健康教育对象的评估,选择相应的内容和形式,使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地生活。而护患关系是
建立在双方平等、相互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产科护士要教会产妇掌握自身康复知识、哺育和护理新生儿的知识,这就要求护士自身不仅要有良好的素质、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技术、才能取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满足产妇的需求。因此,当产妇一进入产后区就要给她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是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护士要热情接待,微笑服务,详细作入区介绍,了解产妇的心理感受,给予及时周到的帮助,消除产妇恐惧和陌生感,使产妇感觉舒适,心情舒畅,自觉去学习产褥期保健知识以及婴儿的护理技巧,使产妇尽快进入母亲角色。
2. 选择合适的时间分阶段进行健康教育:
妊娠分娩使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初为人母的产妇变得敏感、情绪波动大且不稳定,护士要耐心地听取产妇的倾诉,详细地解答产妇的每个问题。宣教的时机要灵活,不能根据工作的需要而进行,而是根据产妇需要进行。最好的时机是产妇休息过后,精力充沛情绪稳定,每次讲解的内容不要太多,要有针对性和重点,反复多次给予指导和帮助;也可随机指导,教导产妇如何观察新生儿的日常情况,如正在哭闹时,指导查找哭闹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及时解决,提高产妇护理婴儿的技巧,帮助产妇建立母乳喂养和照顾婴儿的信心,避免因缺乏经验而导致紧张焦虑情绪。
3. 健康教育的方法
根据分娩后时间的长短不同,进行单人或集中讲解和示范,宣教语言要通俗易懂,重点突出表达产妇所需了解的内容。比如即将出院的产妇,可集中在一起讲课,现场示范和指导,发放宣教资料、图片等。
4. 健康教育的内容
力求简单、形象、多使用图片,必要时重复讲解,内容包括母乳喂养技巧、正确的挤奶手法、如何更换尿布、喂奶的选择、饮食指导、产褥期宣教、如何科学坐月子等等。出院前指导正确掌握婴儿沐浴、抚触及脐部、臀部的护理方法;指导出院后定期做好预防接种、计划生育及告知咨询电话,有异常及时咨询或就医。
4.1科学坐月子 指导产妇树立新型健康理念,勤换衣服和床上用品,勤洗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禁止盆浴,以免上行感染而引起盆腔疾病;房间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清新有利于身体各功能的恢复。保持良好心情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但不能一个月卧床不起,应每天适当下床活动,做相应的产后保健操,从而促进恶露的排出和子宫复旧。适当的活动还能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的通畅以及肌张力的恢复。但也不可活动无度,更不可提重物或干重活,6周之内不可站立时间过长或久蹲,防止子宫脱垂。
4.2指导家属及产妇注意饮食及营养卫生,改变一些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糖类及含少量脂肪的食物,这样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4.3及会的护理 乳汁是婴儿食粮的来源,因此的护理与促进乳汁分泌同样重要。指导产妇喂奶前洗手,清洁,喂奶后要排空的乳汁,这样才有利于保持乳汁的分泌;两侧轮流哺喂,以免乳汁淤积;指导正确的喂奶姿势,避免吸吮不当引起皲裂;胸罩松紧适度防止下垂。教会产妇学会观察恶露的变化,每天清洗外2-3次,勤换护垫,保持清洁。
4.4指导产后42天要采取避孕措施,哺乳期间禁口服避孕药;产后42天产科门诊复查,了解产后的恢复情况,婴儿的健康情况,以及需注意的事项。
4.5 指导产妇如何观察新生儿的变化,科学合理的喂养,做好皮肤、脐带、臀部的护理及按时预防接种,在产后的健康教育中,深深体会到产妇对产褥期卫生知识、科学育儿知识的需求,通过健康教育,消除了产妇的精神紧张及依赖心理,使其自觉地学习一个初为人母的职责,从而提高了健康水平。在宣教的同时,我们也深深的感受到,如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只有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观念,才能满足不同需求的产妇的要求,更好地改善了服务态度,产妇的满意度、母乳喂养成功率大大提高,护士的价值也随之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 健康教育内容
1.1产前健康教育 ①首先由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孕妇并做好入院宣教:向孕妇自我介绍,介绍病区的环境、安全告知、病区护士长、主管医生和科室主任,其目的使住院患者积极调心态,消除陌生及紧张的感觉,尽快适应医院环境,配合治疗,促进康复,从而建立了良好的医患关系。②其次,收集并评估孕妇的个人信息,包括:孕妇的年龄、孕次、产次,既往健康状况,生育史、家族史、有无慢性病等身体健康情况、职业、文化程度、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社会文化背景及心理健康状况。③然后,根据孕妇的个人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健康教育计划逐日实施,如正常待产孕妇根据需要宣教:胎儿自我监护的方法,左侧卧位的好处及饮食、卫生、活动的注意事项,临产先兆;有妊娠合并症的孕妇根据病情做好相关宣教,如子痫前期重度的孕妇应告知安静卧床休息的重要性,避免声光等不良刺激,饮食以低盐、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主等;④同时做好产前的心理护理,对孕妇进行持续性心理安慰、感情上的支持、生活上的帮助,使孕妇在产时充分发挥主动性、积极性,以保证分娩时能良好配合,为顺利分娩创造了条件。
1.2分娩过程的健康教育 产妇的分娩过程需要家人及医护人员的鼓励和情感支持,因此,可允许家人陪伴尤其是产妇的丈夫全程陪产,给予产妇有力的心理支持;另外,也可采用一对一陪伴导乐分娩模式,即由一名有经验的助产士全程陪伴,做好相应的健康教育,帮助产妇有意识的放松,消除产妇的恐惧心理,最大程度地调动产妇的主动性,指导产妇正确配合医护人员,顺利度过分娩的整个过程。
1.3分娩后的健康教育
1.3.1 产妇的护理与指导 产后由责任护士对产妇进行身心评估后对其及家属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包括产后食物应富有高热量,高蛋白质,多吃水果,蔬菜和多喝汤,以利于乳汁分泌;剖宫产后的产妇禁食6~8h后进食汤类再逐步过渡到半流饮食,普食;注意产褥期卫生,鼓励产妇早期下床活动,产后6h内应及时尽早自解小便,交待患者注意会伤口情况及阴道流血情况,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纸垫;做好产后的心理护理,以防发生产后抑郁。
1.3.2 母乳喂养指导与新生儿护理 ①责任护士向产妇及家属宣教母乳喂养的好处,用模拟婴儿示范母乳喂养技巧,喂奶姿势,挤奶手法, ②指导产妇及其家属学习新生儿的日常护理,教会为婴儿更换尿布,并做好臀部护理,脐部护理,新生儿抚触,新生儿沐浴,观察新生儿的精神、反应、哭声、吃奶情况及大小便的情况并做好相应的处理。③特别要指导新生儿可能发生的安全问题,如吃奶后睡觉应头偏向一侧以防呛咳窒息,不要母婴同床以防发生意外,不随意涂擦非婴儿用品以防皮肤过敏,不擅自使用热水袋以防烫伤,防范棉被包裹太严,散热不良导致的新生儿高热等,防止进入新生儿护理的误区。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5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体检的159例体检人员,按照入院顺序将这些体检者前80名分为观察组,后79名分为对照组。所有的体检人员年龄均在21~40(33.7±4.2)岁之间,男性体检者共有113名,女性体检者46名。文化程度:初中44例( 27.67%) ,高中或中专56 例(35.22%),大专及以上59例(37.11%);职业:工人93例(58.49%) ,教师37例(23.27%),公务员29例(18.24%)。两组体检者的体检项目皆相同,一般资料无比较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按照常规模式进行体检,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体检之后进行护理健康教育。为了体现体检中心的特色,冲淡对医院的恐惧感,因此在着装上,护士应穿着合体的工作服,让人们看着轻松、舒服,缩短与体检查者相互之间的距离;实施护理健康教育,教育是前提,沟通是目的,满意是结局[2]。在实施过程时,一定要注意沟通技巧,切忌语气生硬,要注意时间和场合,通过语言、行为及面部表情等,给患者留下良好的印象,进而以取得患者的信任。礼貌称呼患者,要按职务、年龄、长辈来称呼患者,让其觉得自己受到尊重,从而积极主动地配合医院护理人员的工作[3];制定健康处方,如不吸烟,少喝酒,生活有规律,不熬夜,保持好的心态,多参加户外体育活动,合理搭配膳食,并且告知受检人员坚持执行健康处方,才能避开发病的危险原因,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生活质量[4]。饮食健康教育根据体检者的性别、岁数、身高、体重及健康状况,具体指导合理膳食。运动健康教育根据个人的年龄和健康情形选择良好的运动项目和适当的运动量,如跑步、游泳、登山、跳舞、太极拳、散步等。
1.3疗效判定
对比两组患者的体检效果。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对体检者的体检效果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x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生活方式改善、健康重视程度明显增强,保健意识程度得到提升,各项异常生化指标明显好转,具有统计学意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