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21 10:02:5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一、传统的雕塑专业
雕塑是传统美术学院下一门主要的艺术形式,其主要是以空间造型为主要手段,创作三维空间中的艺术品。传统的雕塑专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专业院校中,对于雕塑的学习时间是最长的。一般本科艺术类学习是四年制,而雕塑专业的学习则是五年制。传统雕塑专业的学习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其特性决定了我们无法在短时间内掌握和学习,甚至是熟知这门艺术形式。
公共艺术作为一个新兴的“词汇”出现在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美国政府为了推行艺术“百分比”计划,在城市建设中规定百分比的艺术计划,使得公共艺术有了雏形。公共艺术的概念从上世纪末传入我国,2013年教育部正式把公共艺术专业作为二级学科建立。1.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公共艺术、无论在西方还是在都是一个难以说清的概念。在早期的公共艺术研究中,往往是对公有空间的艺术为研究对象,这和公共艺术的诞生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人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城市雕塑,是壁画,是空间艺术设计,其实我们是无法将其对等的。公共艺术无法被认知为如雕塑、油画、环境设计这样的独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实它是多种艺术形式的集合,主要集中在空间之中,根本上是一种观念的建立。因此对公共艺术无论作何种概念解释,我们对其无法否认的一定是存在于空间之中的。2.公共艺术与雕塑雕塑我们说是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其诞生跟随与人类之初,是人们对空间进行造型的一种艺术形式。其特点在于空间、体量这些都是必须满足于空间之中的,而非绘画艺术一般可存在于私密空间或者个人之中的。因而雕塑的这一特性使得其成为公共艺术的主要艺术表达形式。在公共艺术观念刚刚传入国内的时候,我们对公共艺术的研究很多都集中在对城市雕塑的研究。所以我们说公共艺术和雕塑是一个交叉和包容的关系。
三、《雕塑基础》课程的新角色
公共艺术专业作为新专业的建设,其基础体系的建设对于教学而言也是全新的。雕塑特性使得其作为公共艺术中的一种主要的艺术形式,其对空间的研究和思维是公共艺术基础研究中所必须的。1.《雕塑基础》课程的改革初探《雕塑基础》做为课程设置,在公共艺术专业下,其经历了9周的课时,6周的课时以及现在的5周课时,其课时量的安排在不断的减少。在教学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难提高。作为公共艺术专业的学生而非传统雕塑专业的学生,他们进入这一课程之后,对泥塑的认知几乎为零。同时在没有经历较深入造型训练的学生,实质是很难进入到雕塑的空间造型中的。在学科体系的建设与摸索中,我们也发现了这一问题,对《雕塑基础》课程的设置课时数的减少,本身就在于对该课程的重新定义。作为公共艺术专业的《雕塑基础》课程学习不应该是和传统雕塑的学习一致。公共艺术专业的《雕塑基础》课程学习是应该有针对性的,对公共艺术中雕塑这一主要艺术形式认知的一个基础,而非学习雕塑。2.《雕塑基础》课程改革与实施基于对《雕塑基础》课程在公共艺术专业下得重新认知,其作为对一种艺术形式的基础认知,而非技能学习,《雕塑基础》课程的改革得以实施。对于该课程的设计转向了意识培养、审美培养以及基础空间造型培养三个方面。首先针对意识培养。从公共艺术专业的认知中,我们将公共艺术之初的认识更多的置于公有空间之下,还是从观念上理解在公共社会中的公共性艺术,无论从何种概念对公共艺术的理解,公共艺术都将是置于环境之中,而这样的环境可以是一个空间,社区甚至是一个城市。在空间中讨论艺术形式将是公共艺术的主要特征之一。因此《雕塑基础》课程的第一任务即是培养学生对空间的认知理解。其次针对审美培养。审美是每个艺术学生的修养培养,也是一个学生在艺术设计上是否能够有独特性的关键。而审美也有本身的不同之处。在二维平面空间下得审美与三维立体空间下的审美也有着明显的区别。学生在学习之初是很容易混淆这两者的。虽然审美是一个个性与情趣,以及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集中体现,三维空间中得审美认知则复杂得多。形式,空间分割以及材料都是三维空间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基础空间造型培养,是根据传统雕塑专业而衍生的培养方向。无论是如何的基础体系培养,在认知和理解的基础之上,能够进行应用才是训练的更本目的。原有的课程泥塑训练分别被替换成了泥塑造型、空间体块造型和材料造型三个部分。泥塑造型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对传统雕塑这一艺术形式的完整过程有一个基础认知,学生通过两周的泥塑训练,进行泥塑的空间造型,了解和认知传统雕塑如何从概念、图像转换到空间的过程。了解基本方式之后学生将泥塑转换成为空间体块造型。在这个阶段学生可以充分的发挥想象,运用不同的体块和组合方式,对前一阶段的泥塑进行空间重塑,这一过程中,学生能较好的理解空间造型的方法以及空间组合的方式,同时也避免学生在短时间内无法完全进入泥塑这种传统雕塑学习的尴尬。在后一阶段的材料造型的训练中,学生将更加广泛的对空间进行重组,通过应用不同的材料与方法,使得对空间多样性,空间正负的理解更加深刻,对空间的理解得到充分的训练,同时也较深入的理解雕塑空间与公共空间的关系。
[作者简介]薛莉(1977- ),女,河南南阳人,华东交通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艺术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江西 南昌 330013)
[课题项目]本文系2007年度江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理工科院校学生艺术素养培养体系的研究”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编号:07YB082)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11-0183-03
现阶段,我国教育正在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过渡。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和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培养人全面和谐的发展是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德智体美四种基本素质是人全面发展的基本基础。在人的四个基本素质中,艺术素养是人类生活的调和剂。人们追求愉快幸福的生活,仅有物质财富是不够的,还需要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的能力和素质,只有提高审美素质才能提升主观幸福感,提高生活层次。一个人在生活中,艺术素质不健全,不懂得艺术享受,不善于感受美好的自然世界、人文景观,就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马克思曾说过,人类社会的所有进步都是追求美的结果。因此,加强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有着重要的教育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很多争议,对艺术素养概念、分类的理解和表述过于泛化和模糊,使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文对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之间的关系、艺术素养的基本概念和构成要素等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研究。
一、艺术素养和科学素养的关系
艺术与科学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两翼。在人类的社会发展史中,许多科学发明都从艺术的灵感和想象中受益,历代艺术从当时的科技发明和生产力发展中得到支持和启发。艺术的感受、想象、创造等能力已成为现代社会需要的综合型人才所不可缺少的素质,成为人才培养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艺术素养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想象力、创造能力和审美能力,对学生的科学素养带来有益的补充。科学和艺术的结合是提高大学生尤其是理工科院校学生人才培养质量,促进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对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思维过程进行过具体而精彩的分析:“从思维角度看,科学工作总是从一个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的论证,换句话说,科学工作源于形象思维,终于逻辑思维,形象思维源于艺术,所以科学工作者是先艺术而后才是科学。”德国古典美学家席勒认为:“通过美把感性的人引向形式和思维,通过美使精神的人回到素材和感性的世界。”艺术素养与科学素养的结合使人处于感性与理性、物质与精神相统一的自由境界中,使人成为协调发展的自由个体。
二、艺术素养概念的界定
艺术素养作为文化素养的重要组成,是探讨大学生艺术素养培养问题的逻辑起点。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仍存在很多争议,对艺术素养概念、分类的理解和表述过于泛化和模糊,使得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艺术素养培养目标的制定及培养效果的评价变得模糊不清。本课题运用逻辑学中下定义的基本理论,结合艺术教育的特点,对艺术素养的内涵和构成要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传统逻辑认为定义是揭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本质的较为简短而明确的命题,“概念=概念所归的属+种差”。所谓种差是属下面一个种不同于其他种的特征。传统逻辑认为,属加上种差,构成事物的特有属性(本质属性或固有属性)。艺术素养概念中,素养是概念的属,艺术的本质是种差。因此,要想了解艺术素养的本质,既要了解艺术素养这一概念所归的属,又要对概念的种差及艺术教育的本质进行挖掘。长期以来,人们在使用素质和素养两个概念时经常相互替代,交叉使用。从词源学角度看,在整体意义上,人的素质包含着素养,素养只是素质的一部分,二者之间的主要不同就在于“素质”侧重于结果的表达,“素养”侧重于过程的表述。
纵观关于素质概念的研究,有的学者把人的素质看作是人在自身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本质属性,认为“素质”就是指“人或事物在某些方面的本来特点和固有基础”;有的认为人的素质是能力发展的必要的物质基础,“所谓素质可以概括地表述为:个体得自遗传的智能和气质乃是素质得以形成的出发点,从外界输入的直接体验与间接经验是素质发展不可或缺的诱因和材料。在主体对外部材料进行加工的过程中逐渐确立认知结构,情感结构和行为模式,最终内化为以能力与价值观为核心的个体素质,它与个体的人格特性融成一个统一体。人体对特定事物所持的态度和处理特定问题时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便是素质的外化形式”;有的认为素质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以人的先天生理特点为基础,在后天环境和教育影响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稳定而巩固的属性”;有的从素质的形成途径对素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人的素质是指以人的先天的生理和心理的自然物质为基础,通过社会环境影响,教育学习,以及社会实践而形成的巩固的属性”。通过已有的研究成果可以看出,大部分学者都认为先天遗传条件是素质形成的基础,个体接受的教育和社会化是素质形成的途径,稳定性是素质的特点。我们认为,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各种潜质,通过社会环境和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人格特征。
“艺术”是一个集合性的概念,是对所有具体艺术门类或所有的艺术作品的一种抽象,其内涵始终具有不确定性。美学家W.肯尼克曾自我解嘲般地说:“当没有人问艺术是什么时,我倒清楚艺术是什么,只是当别人问我艺术是什么时,我则答不出来。”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提到艺术提到美的概念时,说了众所周知的名言“慢慢走,欣赏啊”。本课题在考察艺术概念的形成的历史后,根据研究需要,认为艺术素养是指个体先天所具备的艺术天赋,通过社会环境和美的艺术教育在社会实践中所表现出来的较为稳定的欣赏美、创造美的特征。
三、大学生艺术素养的构成
明确艺术素养的构成要素及其结构关系,深入理解和把握艺术素养结构各要素之间的层次性和依存性,对制定艺术素养培养目标,建构艺术素养培养体系有着重要的价值。艺术家的创作是把对社会生活的审美感受和自我的审美理想融注于艺术形象中,然后物化成艺术作品的过程。人们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感知、欣赏、领悟,来满足自己的审美需求,积累审美经验,并在自己的社会实践中实现审美价值。因此,艺术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普及艺术的基本知识,健全审美心理结构,充分发挥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美好、和谐的情感心灵,从而实现完美人格的建构。基于此,笔者认为艺术素养应包括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等。
1.艺术知识技能素养。艺术知识技能素养是指个体对艺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了解和掌握,包括对艺术起源与发展的历史、艺术的分类方法、东西方艺术的流派等基本理论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艺术基本的表现要素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对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艺术的宏观认识,帮助他们在种类繁多的艺术形式面前进行认识比较,明确个体的爱好与艺术风格的取向。
2.艺术审美能力素养。艺术审美能力素养是指对艺术作品进行感知、分析、批判、评价解读中所展现的综合素质。艺术审美能力素养的培养不仅要依托艺术知识技能的学习,更要在具体的艺术欣赏过程中不断锤炼提升。
3.艺术审美情感素养。艺术审美情感素养侧重主体在审美过程中的情感体验,是个体面对审美对象时的情绪表达。艺术并非纯粹的物质存在,而是承载了丰富情感精神产品。欣赏者在欣赏过程中会感受到欢乐、悲伤、宁静、激昂、甜蜜、苦涩等不同的情绪和情感。艺术审美情感素养的培养,能使大学生对艺术作品展开想象,通过体验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享受欣赏艺术作品所带来的乐趣,帮助大学生学习正确的表达自我的情感,以适当的方式释放自我情绪,健康快乐的成长和生活。
4.艺术审美创造素养。艺术审美创造素养是指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艺术知识,依据自身的鉴赏能力和审美经验,表现出具有一定美感的社会实践能力。艺术审美创造素养可以分为思维和实践两个层面。思维的层面,艺术可以使学生以更感性、更活跃的思维去思考问题,探索问题的无限可能性。爱斯坦曾深有感触地指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严格地说,想象力是科学研究中的实在因素。”实践层面,艺术实践是学生艺术参与从艺术欣赏的旁观者到艺术实践的主动创造,有主动的优势。艺术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容易产生灵感火花的教育环节,学生在艺术活动参与中思维的激荡运转,往往会迸发出无限的创造性,并随之体现在实践活动中,完成艺术审美创造培养的过程。
5.艺术审美道德素养。艺术审美道德素养是指艺术审美在精神层面的升华与体现。艺术不仅表现美、同时也表现真与善,善往往被赋予美的形式,美又因有善的充斥而更富人性的光彩。这里所讲的艺术道德素养,并非强调艺术的“辅德”功能,把艺术当成德育的媒介和益智的手段,将其“非艺术化”和“德育化”,而是在强调艺术和道德在精神层面的融合,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培养高雅的审美品位。艺术素养和道德素养都是为了塑造学生健全和完善的人格,在审美教育中净化心灵。
四、艺术素养培养实践探索
1.开设公共艺术课程,丰富艺术知识,提升艺术审美能力,培养艺术情感。公共艺术课程是高校进行艺术素养教育的主要形式,偏重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和技能的系统学习。高校通常以公选课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多门公共艺术课程,如“美术鉴赏”“影视评论”“古典美学”“现代流行音乐理论与实践”等。学生通过观看绘画图片或聆听音乐录音等直观的形式,结合教师理论讲解,在较短的时间里掌握大量的艺术知识,提高审美能力,丰富艺术情感。
2.引高雅艺术进校园,使学生走近艺术大师,感受艺术经典,陶冶情操,提高艺术修养。2005年以来,我国实施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组织国家级艺术院团和优秀地方艺术院团赴高校演出,这给大学生直接欣赏高水准艺术作品,参与高层次艺术活动提供了机会。大学生在欣赏艺术作品和节目的同时,开阔了眼界,加深了对艺术形式与内容的直观感受,体会了艺术之美的震撼,艺术素养的理论知识得以印证和体验。
3.组织大学生参加各种级别的艺术展演活动,为学生搭建艺术实践平台,提供艺术实践机会。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是高校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艺术文化活动,每三年举办一届,展示了我国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成果和大学生朝气蓬勃的青春风貌。为配合这一活动,各高校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艺术比赛,评选本校优秀艺术表演节目和艺术作品,艺术表演类包括声乐、器乐、舞蹈、戏剧;艺术作品类包括绘画、书法(篆刻)、摄影、工艺设计、DV作品。另外,每年省级文化厅与文联、美协、音协等主办的艺术活动,多以作品展览、表演比赛为形式,如江西省第×届青年素描展,江西省第×届数字动漫大赛等,比赛在参与者中非艺术专业的学生占有一部分比例,是大学生进行艺术实践的一个平台。
4.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龙头,以校团委和学生社团为支柱,举办各种艺术文化活动。为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美好的校园人文环境,校团委及各院系纷纷举办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艺术文化活动是文化活动的主要形式。校园艺术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激发他们对真、善、美艺术的追求。
以华东交通大学为例,每年举办一系列校园艺术文化活动,如校园歌手大奖赛、中国书画大赛、网页设计大赛、心理剧大赛等。其中有特色的艺术活动之一是外语学院的教师根据本专业的特点,组织本院学生举行的英文歌曲比赛,从2003年举办第一届开始已经有9年历程,经过多年的经验积累,不断进取,在2011年江西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评选中获一等奖,这是对艺术与外语专业成功接合实验成果的肯定,验证了艺术让学习更快乐。
再如,每年一度的校园心理剧大赛,由校团委和校心理咨询中心主办,2011年11月举行的第九届校园心理剧大赛,全校有14个学院参与,前后历时一个多月,创作剧本近两百个,直接或间接上台表演人数近5000人,直接辐射和影响在校2万多名师生。活动中,无论剧本的构思创作,演员的选拔与角色安排,道具的设计制作,演员服饰与化妆的设计,还是剧情的设计与排练等都由学生自主解决,自主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得到发挥。心理剧剧本的创作往往充斥着大学生的道德标准和道德评判,是他们对真、善、美的认知和评价,体现着他们的艺术审美道德素养;服装、道具和化妆的设计是学生对艺术知识技能素养的运用和艺术审美创造素养的有效释放,他们有着艺术创造的热情和丰富的想象力,艺术的魅力在他们心中播下的星星之火,激发他们的艺术创造力;从排练到正式的演出比赛,学生一次次体验着角色的心理历程,整个剧情的发展与冲突,表演过程展示出学生们的艺术审美能力素养和艺术审美情感素养。
关于艺术素养基本理论问题的探讨,是一个复杂的科研命题;大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更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本研究也是沧海一粟,希望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探讨艺术素养及其培养问题,携手并肩,共同丰富和完善艺术素养理论。
[参考文献]
[1]赵鑫珊.科学艺术哲学断想[M].上海:文汇出版社,2005.
[2]章安祺.西方文艺理论史精读文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缩印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
[4]洪宝书.教育本质与规律[M].成都: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1992.
站在文化人类学的角度看现代城市的发展、站在现代消费经济学的角度看城市公共艺术的概念,站在现代传播学的角度看城市公共艺术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笔者认为可以对城市公共艺术给出一个全新的概念,即:城市公共艺术是存在于人类城市文化生态圈内、包括物质空间与虚拟空间内的、由艺术家在一定的公民意识引导下、以公共文化资源为媒介在公共环境完成的能够由公众继续参与的艺术作品。
公共艺术中的“公共”有三个涵义:
1、面向(to)公众发言的,以公众为对象。
2、是为了(for)公众而思考的,即从公共立场和公共利益,而非出自私人立场或个人利益。
3、是有关(about)公共事务的,通常是公共社会中的公共事务或重大问题。
综上所述,公共艺术家的言说对象是公众,言说目的是公众的利益,言说的主题应当是关于公共社会的问题。在这里,艺术家带给大众的不仅仅是图形和图像,另外。他给大众提供了一个透过其艺术作品以一种全新的态度来审视人生、社会和审视人类对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认知的价值定义和思考。
二、公共艺术家的责任
一位优秀的公共艺术家,必须要成为一位广博的公共知识分子,他不仅需要具备满腔的社会良知和道义,自觉的关注并投身于社会公共事业,而且还应当对社会公共领域内的重要事物或问题有所研究并形成独特见解。面对公共事物,公共艺术家同样会有与普通大众相似的彷徨、渴望与呐喊。所以,公共艺术家绝不是在扮演高高在上的救世主或教育者,他只是通过公共艺术作品建造一个不同阶层和领域的公民实现平等参与、民主交流的艺术平台。这无疑给公共艺术家们提出了独具特色的专业要求。如果说公共艺术是社会公共意志的一扇窗口,那么公共艺术家就是打开这扇窗户的人,正是他们的智慧与创作使得普通大众能够在真实的生活中更多的参与艺术、享受艺术,进而提升公众的主体意识和整体素养。
三、现实中的问题
20世纪90年代末期,公共艺术的概念开始在中国出现并迅速传播开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城市开始注重公共艺术在城市公共空间中的作用。然而中国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也同样存在着很多问题不容忽视:由于公共艺术建设过程中政府意志的影响,过去很多公共艺术作品的创作都是由领导说了算,“公共性”缺失,甚至把一些公共艺术当作“形象工程”来对待,在主题上往往更偏重于意识形态和政治。也有一些艺术家把公共艺术当作主观艺术来对待,这种居高临下俯视公众的传播姿态完全忽视了公众对作品的接受与参与。一些艺术家在讨论公共艺术的时候,往往带有很大的局限性,有些人认为公共艺术就是城市雕塑或建筑雕塑以及城市景观设计的同义词。目前问题主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公众参与程度不高
虽然当今公众开始重视公共艺术,但是对公共空间的维护意识却比较缺乏。无论是私人空间还是公共空间,其维护不仅需要政府等部门的管理,还需要市民意识的呵护。这里的“参与”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是指艺术家在公共艺术作品的设计中忽视公众对艺术作品的参与。其二是指公共艺术创作过程缺乏公众的参与。
公共艺术是设置于公共空间的艺术品,所以公共空间对于城市公共艺术而言,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如果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实现,公共艺术也只能是一种无足轻重的点缀。我认为,和谐社会不仅是人与社会的和谐,也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是城市建设的宏大背景,以此为依托,公共艺术设计既要考虑到自身的实用性、便利性、审美性,更要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使之融入到更广阔的自然中,达到浑然一体,完美统一。除此之外,公共艺术作品还应该具有反思、前瞧和批判性。着眼于现实和未来,担当起“社会推动力”的角色,推动社会全面和谐进步。
没有公众的交流就构不成公共艺术的空间。公共艺术的参与性诉诸公众感官应是全方位的,而我们身边的雕塑大部分只是满足了人们视觉层面的需求。从选择艺术家、决定作品安放的地点、制作的历程,直到完工后的呈现典礼。都可以让大众参与。但是在实际中,公众对创作过程的参与程度并不高。当然,这里面既存在创作过程根本就没有给公众参与机会的问题,也存在公众自身缺乏参与意识的问题。如何在防止决策者武断决定的同时,又能正确运用公共意见,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
一、引言
经济水平的不断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正朝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方向进步和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提升的同时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所以城市发展过程中加强生活环境的改善以及整体形象的提升才能保证其更加符合人们的居住需求。公共艺术作为我国文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新型艺术,其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对改善城市整体面貌、提升城市活力以及凸显城市个性文化有着重要作用。比如说邯郸、北京等具有文化底蕴的文化名城,公共艺术在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就可以作为一个最佳的载体,通过公共艺术将城市的文化形象以及魅力展现在人们眼前。
二、公共艺术的概念及发展现状
(一)公共艺术的基本概念
我们通常所说的公共艺术实际上就是指在公共场所用来向人们传递艺术内涵的一些艺术品,公共艺术所包含的种类有很多,比如说雕像、喷泉、城市标志、纪念碑以及美术作品等。除此之外,一些现代化的媒体作品,如摄影、装饰品、观赏物、拼图等也可以作为公共艺术。公共艺术最先在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在起始阶段,人们主要将相关的艺术品放置在美术馆中进行展览,然后在相关政策的扶持下才开始在公共空地上进行展示,长久发展下去就逐渐形成了公共艺术。同其他的艺术形式一样,公共艺术同样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大的视觉盛宴,通过其本身的艺术形态使人们的艺术内涵在潜意识中得到升华。但是当下许多人单纯地认为公共艺术只是一种装饰品或者艺术展览品,这种观点明显是不全面的,公共艺术除了能够作为装饰物以及艺术展览品,同时还可以依靠其优美的物质形态进行人文艺术的表达。在现阶段的城市建设过程中,公共艺术在城市中的应用和发展主要用来进行城市文化的宣传以及公共精神、集体合作精神的传播,公共艺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与城市的发展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二)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现状
随着人们对城市文化建设重视程度的不断加深,公共艺术也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城市文化建设过程中公共艺术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公共艺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一种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以及从粗到精的趋势,并且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研究和开发自身独特的公共艺术,从而最大程度地体现自身的艺术特色以及城市魅力。相对于之前公共艺术只是作为个人行为的现状,现阶段城市发展中的公共艺术逐渐被大众人民接受和传承,公共艺术中参与的人越来越多,并且其性质逐渐由早期的商业性和实用性转变为人文性以及文化性。公众群众通过对公共艺术的分析和研究,其审美水平得到极大地提高,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及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我们在认识到公共艺术带来的优点的同时也应该正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虽然公共艺术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其发展速度以及形式都得到极大地改善与转变,但在这一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粗制滥造、抄袭模仿的公共艺术开始出现在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低劣公共艺术产品的出现与城市的文化发展不相协调,从而严重影响了城市的文化建设。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建设不协调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不足,公共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作为保障,经济水平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会阻滞公共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城市对公共艺术建设及发展的意识不够清晰也会成为公共艺术发展的阻碍。城市规划者对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的意识不足容易造成城市发展中所使用的公共艺术大多是模仿以及复制所得的,城市居民对公共艺术的形成及发展没有参与权,造成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滞后的现状。
三、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容易出现不均衡的状态
通过工作人员的研究和调查我们可以知道,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的首要问题就是其发展存在不均衡的状态,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不均衡可以分为地域发展不均衡、自身发展不均衡两个方面。城市公共艺术地域发展不均衡主要是指各个城市之间的公共艺术在经济水平以及其他因素的影响下发展程度各不相同,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比较新颖和时尚,能够作为城市的亮点体现城市的特色及艺术魅力,而一些城市的公共艺术的发展程度却比较薄弱,对城市本身的文化建设以及经济发展难以起到促进作用。另外,公共艺术的地域发展不均衡主要表现为其主要在地级市中推广和发展,在一些县城或者乡镇渗入和发展程度都比较小。第二,城市公共艺术自身发展不均衡主要体现在现阶段的公共艺术建设主要通过环境建设来实现,对公厕、城市标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和重视程度不足,造成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性和全面性。
(二)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缺乏规范性以及系统的规划和指导
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需要有科学规范的规划和指导,通过短期目标以及长期目标等的确立来逐步实现公共艺术的全面建设和发展,但同时要注意其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共同目的都是实现城市公共艺术的全面发展。但是在现阶段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城市领导者并没有对其进行规范系统的规划和指导,造成其在发展过程中缺乏统一的管理,公共艺术发展及建设的过程中艺术性和科学性严重缺乏。即使一些城市建立了相应的体系作为公共艺术发展的指导,但是在实际的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得到贯彻实施,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缺少规范系统的规划和指导也造成了粗制滥造、抄袭模仿现象的出现,使城市的公共艺术发展存在种种不足。
(三)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公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
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需要人民大众的广泛参与,并且其与大众的生活、学习以及工作息息相关。但是目前城市的大众在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却没有清楚地认识到公共艺术的重要性,对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再加上部分群众的审美能力以及文化修养不足,即使参与到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中来也很难取得预期的效果,对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并没有起到明显的推动作用。
四、如何促进我国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
(一)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应用当地的人才资源
一个城市公共艺术发展的最重要保障就是具有充足的人才资源,这也是实现公共艺术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是从我国整体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我国目前优秀的公共艺术人才相对于国外来说并不充分,在实现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的阻碍。因此,城市文化建设者在进行公共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应用当地的人才资源。首先,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应该通过举办学术交流或者艺术培训的方式为众多的公共艺术人才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通过相互之间的交流学习取长补短,对当地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起到完善和推动的作用,并且还应该鼓励当地公共艺术人才加强对其他城市人才之间的交流和合作,通过相互之间的切磋完善自身的创作能力,从而更好地服务于本地公共艺术的发展。其次,城市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公共艺术人才的培养,在平常的生活中多给他们提供锻炼和提升的机会。比如说一些城市的艺术学院中专门培养公共艺术的人才,对于这些在校学习的学生,学校可以通过设计比赛的形式锻炼学生进行公共艺术设计的能力,比赛过程中一些优秀的作品也可以直接在实际的公共艺术发展中进行推广和应用。这种策略不仅能够通过锻炼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使之在以后的城市公共艺术发展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本地的学生对自身文化了解更深的优势也决定了其公共艺术的设计更能与本地文化相结合,设计出的公共艺术更能体现城市的艺术特色,彰显城市的文化魅力。
(二)城市公共艺术的发展应与城市的规划相结合
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与城市的规划相结合能够保证公共艺术实现与城市生活的紧密结合,更能体现城市的发展现状以及艺术特色。比如说在河北邯郸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其主要就是在城市规划以及设计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并且通过与城市规划的结合形成了一套“六区、九带、多节点”的发展布局。相对于普通的公共艺术发展格局而言,这种发展局部更加全面地实现了邯郸公共艺术的发展。除此之外,公共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中还应该综合考虑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城市环境的基础上发展城市的公共艺术。
(三)城市公共艺术发展过程中应该深入挖掘其本身的传统文化
城市公共艺术在发展过程中深入挖掘本身的传统文化并与之相结合,一方面能够对其本身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和发展,另一方面还能够加快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于一些传统的文化古城,其传承的文化精神和气息一直为人们所熟悉,公共艺术与其相结合能够更加容易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城市公共艺术发展时可以通过与传统艺术和文化的结合进行新景观的规划,建设更多的景观节点,使公共艺术逐渐渗入到人们日常的生活之中。五、结语综上所述,城市的公共艺术建设和发展对促进城市的文化建设、构建生态文明城市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同时,公共艺术更加贴近于人们生活的特点也决定了其更能体现当地的人文气息,能够向外界更加形象地展示城市的文化气息和底蕴,对建设一个极具艺术特色以及人格魅力的城市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作者:张磊 单位: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1]王欢.城市公共艺术“公共性”实现方法研究[D].中南大学,2013.
[2]吴嘉振.论城市文化建设和公共艺术策略[J].建筑与文化,2011,08:112-114.
[3]李枝秀.关于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探讨[D].南昌大学,2005.
公共艺术(Public Art)一词产生于现代,它既不是一种特定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不是一种艺术风格或流派。它是一种可视的艺术运作和存在方式,同时在整体上又具有丰富社会精神内涵的文化形态。今天我们解读的公共艺术概念,是“公共”和“艺术”联结而来的复合词,具有公共性和艺术性。现代公共艺术包含两个范畴:一个是社会层面,由于公共艺术的发展受到社会、经济、历史、文化等诸多元素的影响,社会形态的面貌也在一定上影响着公共艺术概念的形成。随着时间的发展,其概念又参杂了不同地域和历史时期的宗教、政治、社会、审美、艺术、环境生态多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从公共艺术的具体表现形式上来看,以社会大众为服务对象,放置在公共空间中的艺术品与艺术活动,如传统的雕塑、壁画、工艺品、城市景观等,甚至包括摄影技术乃至发展至今的创新多媒体光技术,都从属于公共艺术所论述的具体形态范畴。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演变,公共艺术在我国已经具备较为成熟的运行模式与体系、较为完善的社会物质与精神、外部与内部的生存环境以及自由广阔的发展空间。通过进行多层面,全方位的改造和营建,公共艺术的艺术性与公共性也逐渐在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中不断凸显,运用人性化设计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人性化设计是体现对人的尊重和关怀,设计理念是以人为本的观念体现,是公共艺术设计遵循的原则。现如今,公共艺术对济南城市形象的维护与改善,将为济南政治经济的推动与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济南大明湖景区一直以来都是济南政府着重打造的重点,是济南向世人展示美丽景象的城市客厅,为了增加文化气氛,提高档次,公园内辟建了书画展览馆、碑刻展等文化层次较高的观赏点。就此我们可以总结出大明湖公共艺术的特征:一、以人为推自然。市委、市政府把大明湖扩建作为迎全运会重点项目、泉城特色标志区核心工程和重要的民心工程,精心组织实施,优质高效推进。扩建后,大明湖将由“园中湖”变为“城中湖”,并实现与护城河的通航,为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休闲、游览环境,再现“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泉城特色,将人为之举自然的融入了大明湖这一依托自然的天工之举。二、重建传统意境。大明湖中新建了百米喷泉、水幕电影和江北第一大兰花培育基地兰岛,使大明湖风光更加绚丽多彩,也为大明湖的改造提供了更为优越的地理环境,塑造出精致秀美的天堂美景。大明湖全面的艺术重构过程中,既重塑了历史传统上的内容、场景、元素,又引申扩展了原来自然环境的主题和个性,结合本身的文化脉络,对场所历史的挖掘,记忆和历史典故构成济南独一无二的品质。例如,在大明湖的重构过程中,设计回归自然山水,还原自然的特征风貌,用朴实的石板、原木等来应和山水,既延续了传统的表面样式,有进行了因地制宜、别具匠心的创造,重构出风格多样的传统意境。
社会在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在提高,大明湖公园将适应潮流,大胆创新,逐步形成集游览观赏、购物娱乐、文化欣赏、饮食服务于一体的多功能、现代与古典相结合的旅游区。对于细节的营造,大明湖公共艺术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秉承设计原则才能让大明湖景区相得益彰,凸显地域特色,从而影响城市,影响世界。
城市雕塑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秀的城市雕塑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显示了城市的文化品位,也是早期公共艺术的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它们使城市更具有亲和力,有的上升为一座城市的标志、甚而成为城市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如罗马的母狼塑像、哥本哈根的美人鱼和纽约的自由女神像,展示了形体美和精神美。
雕塑的样式、特点丰富多样,从其艺术处理形式来看可分为两类:一、具象雕塑。是一种较易被接受和理解的艺术形式,基本上是以写实和再现客观对象为主,也有在保证真实的基础上,适当夸张变形。具有平民化、装饰化、象征化和纪念化的特征。例如,芙蓉街上的雕像是“老残听书”,出自清刘鹗所著《老残游记》的第二回《明湖居听书》。芙蓉街是一条具有济南性格的老街,街边商铺林立,建筑特色明显。好的雕塑是一个城市的标志,而街前的“老残听书”就是芙蓉街的标志之一。三个人物一说一唱一听,仿青铜制作,与真人等大,神态逼真,惟妙惟肖,展示了老济南温厚与淳朴泉水文化的特色,与芙蓉街的周围环境相协调。二、抽象雕塑。在基本形上打破自然中真实形象,具有强烈的感彩和视觉震撼力。例如,芙蓉街里的芙蓉泉雕塑具有抽象特点,多运用点线面和体块等抽象符号加以组合,是现代城市雕塑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广场被誉为城市的客厅,随着济南城市人口日益增多,对于城市广场从功能、空间结构等方面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和科学性的规划。这里以泉城广场为例,探索它所带的城市效应和一系列的公共艺术行为。
泉城广场建成以来成了新的文化集散中心,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效应和文化理念。广场从建筑到装饰,内容与形式,内部与外部,都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广场的设计构思突出泉城特色与现代文明相结合,展示齐鲁文化和人性化设计特点。例如,喷泉广场灯具白天外形简洁、大方,有方向感,增强弧形喷泉广场的围合感;夜间灯具首先满足了广场夜间功能照明,使用二次反射灯具,减少眩光,更人性化。泉城广场从项目启动开始便吸引了众多的目光,凭目前的灿烂景象可以看出它是众望所归的,再也不只是一座广场,而是一个开放、大气、时尚、严谨、与时俱进的城市客厅,越来越具有公共性和互动性,更加广泛地与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进行交流。
相对于泉城广场为单一的公共艺术表现,国外的广场则更为注重公共空间的整体性艺术化塑造。从广场的围合区域到广场的中心地带,从形态到色彩、从艺术性到功能性与互动性都经过了宏观的设计规划。即使是济南精心打造的主题广场,如泉城广场,对座椅的公共设施、地面进行了小部分的设计,但大体局部仍然较为松散。这也是济南广场公共艺术在不断深化与发展的过程中值得反思的问题。
公共艺术的存在,反映着一座城市的历史文脉与市民的文化理念,缔造着一座城市的形象和气质。无论是历史遗存的一段城墙、一条老街,还是充满设计感的一座现代建筑、一处市民广场,都在无声的诉说着这座城市的悠悠岁月与世情百态,显露着繁衍生息于其中的市民文化风俗和地域品性,记载着城市的荣辱与兴衰。此时对公共艺术人性化设计的探索与发展,将其纳入到济南城市建设的系统中,从济南的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生态等多方面,以对人性化设计的公共艺术品为首要前提,探索更宽广视角下的多元化艺术文化为基础,缔造出符合济南历史文化底蕴,凸显济南地域文化特色的独特城市形象。
参考文献:
[1]王洪义.公共艺术概论.杭州:中国美术出版社,2007.1.
公共艺术反映出城市的文化态度,公共艺术集中显示审美文化,传扬人文历史。认识希腊文化的伟大时,希腊建筑中优美的柱式,女神雅典娜的雕塑形象等公共艺术作品,成为对希腊文化的视觉焦点。中国北京天安门广场,故宫建筑群,成为北京城及中国现代历史文化的符号象征体。人民英雄纪念碑上历史人物的浮雕带给人们更多的关注,其体现了城市在一段时期内的物质与技术水平,记载了发生在期间的历史故事。以艺术的造型历经了公众性的社会历史的洗礼[1]。
现代城市是文化艺术赖以滋生的母体,城市公共艺术与城市社会生活产生密切互动,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内涵,城市是人们聚居于生活的社会形式。没有文化的城市没有灵魂,城市中设有富有创意的公共艺术,已成为衡量城市文化品质的重要标志。由于城市形态是人类文化历史的产物,公共艺术的发展必然与原有城市形态具有的历史性有着不可割裂的有机关系。城市公共艺术的建设才可以避免地方性文化历史景观的消失。
二、城市公共艺术设计的意义
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时期,城市在快速扩张中大规模拆建使得历史文化名城遭受较大的破坏。破旧的历史名城不是加快城市发展的障碍,历史文化名城的古迹留存是城市在不同历史时期遗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凸显城市特色风貌的重要物质条件。城市发展中,被拆除的古老街区大多有数十年或上百年的历史,拆除后会破坏城市的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少数文物院落,在现代风格的高楼大厦层层包围中格外突兀,我国传统城市规划布局精华在现代城市中难觅踪迹。
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的精神财富,其展现了城市的文化价值观,体现市民对城市文化的认同感。拥有良好的公共艺术的城市,才是有文化底蕴的城市。公共艺术存在能够通过内外在的表现,突出某些现实生活中的现状,表达城市的历史文化与价值。公共艺术具有强大的力量,能够长时间影响公众对城市文化历史的认知,在展示城市的独特性格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公共艺术有助于城市历史文化的传承,必须发展具有地域文化内涵的公共艺术,使公共艺术接入城市环境,塑造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公共艺术以艺术方式保存城市的历史,拥有丰富历史沉淀的城市,有一些反映历史事件的艺术作品,大多以雕塑形式记录历史,艺术作品体现在不同时期人们的审美情趣[2]
三、沈阳盛京文化简介
文化是历史发展中人类的物质生产与精神力量产生的结果,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长期形成的历史遗存,社会习俗等。盛京文化是沈阳地域文化中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对盛京文化概念的界定要以历史时期为依据。
盛京文化是沈阳命名为盛京后的鼎盛历史阶段,以沈阳为中心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的独有文化。盛京文化是沈阳地域文化中处于核心优势地位的文化,是沈阳地域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盛京文化是沈阳在两千多年发展历程中鼎盛时期孕育形成的文化。盛京文化是满汉朝鲜等各族共创共融的文化,盛京形成了满汉,朝鲜等各族共同的文化。多个民族民俗文化在盛京相互影响,满足人善于汲取民族秉性,形成了纷繁丰沛的盛京文化。盛京地区涵盖的范围扩展至辽东,吉林地区。盛京文化对东北地区产生了文化辐射力。
四、城市公共艺术设计原则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公共艺术品的美学价值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有必要分析公共艺术在城市构建中的设计美。在城市空间中构建公共艺术应遵循装饰性原则,应用性原则。
装饰性是艺术作品带给观众的审美体验,公共艺术设计必须遵循装饰性原则,要重视布局到结构的装饰能力,如表现力强的放射行结构,庄重肃穆的垂直型结构等。进行的公共艺术设计应具备相协调的布局特点。不同的颜色搭配及艺术风格的公共艺术作品,会带给人们不同的视觉感受,进行公共艺术设计应重视艺术表现手法的装饰性[3]。现代公共艺术设计必须遵循互动性的原则,以迎合人们的心理需求。如可以在文化艺术中心长椅上设计坐下看报的人物雕塑。应用性是公共艺术设计的主题,如涉及中可将植物对城市小气候的改善特性融入公共艺术设计,在实现作品观赏价值同时提升公共空间环境质量。
五、盛京文化公共艺术设计
公共艺术设计是以构建人们的生活空间为目的的艺术设计,是逐步形成有理性,有目的系统的人类活动,使之符合人们的生活及心理需要,是实现环境美学的具体形式。沈阳孕育了辽河流域的早期文化,自春秋时期燕国设立方城起,沈阳建城史已有两千余年,现今的沈阳保留城市特有的印记,城市布局在前年的变迁中,一些地区仍在浑厚的地域文化承载下拥有独特的建筑风格。随处感受历史遗留的岁月气息。沈阳市启动的历史建筑恢复重建计划,是围绕修缮城门等方面,体现对历史文化的挖掘,力求展现城市的魅力与文化风貌。
80年代,随着沈阳经济不断发展,城市新型格局不断变化,城市现代化与历史遗迹恢复性建设形成对立矛盾,在民族传统的老城街道设计等方面,如沈阳中街随着经济蓬勃发展不断改造,设计中需考虑对未来综合发展带来的系列影响,注重延续历史的宗旨。
法国思想家卢梭提出“做中学”,这一理念同样适用于艺术教育实践。随着时代的发展,经典教育理论也需要顺应新的时代精神,艺术教育必须跨越横亘在各传统艺术门类之间的藩篱,寻求跨元发展;而艺术媒介的更新与迭代,也同样呼唤着艺术教育实现交互性体验。归结到艺术教育的核心,实践才是所有教育手段所要达成的目标。传统型的学校课堂教育为学生提供的往往是较为机械刻板的教育模式,将学习的过程简化为“理论中来,理论中去”。中国教育虽然日益重视实践教学环节的设置,也注重考核教师在课程中是否注入了实践环节,但其考察的指标往往只涉及“是”与“否”,以及时间长度的统计考核,而忽略探究实践教学的成果和循环再利用,即“做中学”到了什么?由“做”而形成的阶段性成果如何反哺至教育过程,再成为“学”的第一手资源?当我们身处21世纪,教育越来越重视“因材施教”,立足于信息资源唾手可得的当代以及可见的未来,艺术教育机制必须改变以知识单向传授为主的魍辰逃模式。而相较于普通全日制学校艺术公共课程的普及性,学生的课外培养则更能表现灵活性、平等性以及可持续发展性。少年儿童时期是处于知识学习、创造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在公共艺术教育平台,可创造一个较为理想的学习环境:在这里,感性认知、理性归纳判断二者统一;触摸、观察、模仿事物;和同伴合作、交流;在教师的面对面指导下拓展思维创造力。
中国的公共艺术教育平台一般依托于区县文化馆、群众艺术馆、少年宫等事业单位机构,其次是图书馆、博物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的各项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一般的运营方式则是依靠政府拨款,公共艺术教育单位内部组织设计教育产品或对外购买公共艺术教育产品。而在美国,根据笔者在美国东部、中部、南部城市的走访调查经历,公共艺术教育活动主要由各区、县、市的图书馆和博物馆承担,美国的图书馆和博物馆并非国有性质,一般为私营,由公益事业基金会、企业、私人提供资金赞助,向社会免费提供公共服务。由于资金来源不确定,即使是像纽约公共图书馆这样的大型机构,也会因为资金短缺向社会募集捐助。正因为如此,美国各公共教育机构都着力于提高文化产品质量,进而提升社会影响力,塑造机构的品牌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赞助资金。
2015~2016年,笔者重点考察的是美国公共艺术教育场馆。这些公共文化艺术平台根据各自的展品特色,结合外借展品,按季规划相关的公共艺术教育产品,根据面向人群的不同年龄层次和文化背景,注重从多层次、多角度以及多形式来展开,在具体工作中充分体现了跨元性、交互性、实践性的统一。
1 跨元性:艺术门类杂糅的教育情境
美国的公共博物馆、艺术馆为强化公共艺术教育效果,相当注重各艺术门类的综合作用,他们并不划分艺术门类之间的界线,而是鼓励少年儿童尽情探索各艺术门类之间微妙的联系。
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馆长,地理学家Henry Fairfield Osborn在其著作中指出:“自然并不仅仅是真,同样还有美,表达自然之美和自然之真这两者必须携手共进。因此我们需要艺术家加入我们的行列。”[1]他认为美术、音乐、戏剧以及装置艺术家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情境设计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无疑,Henry所说的“艺术家的加入”,是指各艺术元素的跨元整合,可服务于自然科学的展示教育活动。
以自然科学教育为己任的博物馆尚且如此注重艺术门类的跨元合作,更不必说其他艺术博物馆。以费城巴勒斯艺术博物馆为例,该馆开展的公共艺术教育活动,就注重多感经验的情境设计。博物馆力图在公共艺术教育领域引领年轻一代的审美观念,打破单一的艺术欣赏模式,激发他们全方位的艺术体验。他们的做法是不拘泥于艺术形式,回归最基本的感官体验。在“非洲艺术探索专列”这一项目中,该馆设计了如下课程:演奏乐器,完成制作一张非洲地理拼图,闻香料,编辫子,读书,运用木质面具,看舞蹈,听首歌,感受真正的材质,组装家具。在官方网站的介绍文字中,清晰地标明:“这一教育活动的根本目标是凸现‘人’与‘地点’是如何塑造艺术的。”[2]原本该馆陈列的非洲艺术品散落于场馆的各处,无法构成自洽的整体。该馆将所有的展品(或仿制品)组织成一个整体的场景,展现非洲原始部落的生活样貌。儿童和少年们在参与过程中充分体验了非洲土著居民的物质、文化及艺术生活,教育意义更为深远。
对于费城巴勒斯艺术博物馆艺术教育的开展方式,我们不难理解,当公共艺术教育平台致力于构建一个或多个兼具各艺术门类的教育情境时,其教育产品更具开放性。
2 交互性:公共艺术教育的沉浸式体验
在现代艺术的历史进程中,艺术品鉴赏的常规范式在逐步改变。以往,艺术家和艺术品展示机构更注重架上艺术的基本特征,画框、护栏造成了展品和观众之间的距离感,两者之间形成不可逾越的“第四堵墙”。伴随着现代艺术观念的引路,“交互性”成为现代艺术的全新元素及特征,与此同时,这也悄然改变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固定思维。儿童在这种全新艺术媒介“游戏”中体验了何为“交互性”,当他们理解了现代艺术之后,更容易从“交互性”这一角度去理解现代艺术,而年长的艺术观众可能还需要更多的适应时间。毫无疑问,丰富且开放的公共艺术教育设计背后是艺术观念、现代公共艺术教育的基本策略。
纽约MOMA现代艺术博物馆作为世界现代艺术旗舰级展馆,在其现代工业设计品区,放置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娱乐影音艺术器材以及与之配套的游戏影音软件。在相应展区内,人们可以体验各年代不同版本的电子游戏产品,他们体验游戏产品就是新媒体艺术完整传达的一个过程。这改变了大家的传统观念:“展览”一词仿佛意味着观者需要隔着玻璃墙观看展品,但在一个游戏艺术“展品”面前,唯有观者与展品亲密融合,进行深度体验,才能完成其“展览”的实际过程。MOMA现代艺术馆除上文介绍的游戏展区,在各个展区均注重以交互的方式来引导观众对现代艺术的认知。
纽约切尔西画廊区拥有数量众多的当代艺术家架上艺术作品,但是艺术的“交互性”体验同样是重要的主题。日本艺术家yoko ono的装置艺术展提供了一个实验平台,打碎的白瓷片、细麻绳、胶水――这就是艺术实验场的全部。观众必须亲身进入实验场,参与艺术创作,才能理解艺术家创作的本意。艺术家并没有告诉他们该如何做,但观众自发地拿起胶水和麻绳,对瓷片加以拼贴和捆绑,组成形态各异的作品,这是观众与艺术素材的一次深入交互体验。隐身其后的艺术家看似并未呈现“现成”的艺术作品,但他启发观众去“发现”这一艺术展的真正主题:“弥合”――人们在面对破碎的瓷片时,无一例外地选择“弥合破碎”,并在这其中体会到“弥合”之难。在该艺术展中,由“交互”带动“创作”,再由“创作”点燃“发现”的火花,这火花既点亮了作品本身,也使观众在交互中有所顿悟。这似乎是公共艺术教育和现代艺术观念传达的完美结合。
3 “实践性”:公共艺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
艺术馆、博物馆的展品是公共艺术教育不可多得的资源,相比于学校的教育,实践性也是其优势所在。如果没有开展实践性教学,则一切将是空谈。如何将经典艺术展品“变活”,成为生动的借鉴对象,才是公共艺术教育的生命力所在。美国公共艺术教育机构凭借对于艺术史的深度了解,持续开发一系列艺术实践课程,通过和中小学校的对接,吸引学生参加工作坊形式的艺术实践课程。
各艺术场馆配备馆员教师,为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提供教学。各艺术场馆的学生研习中心则常年开放实践课程,学生可以随到随学,随到随练。
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城市夏洛特明特艺术馆也附设设备齐全、场地开阔的“学生艺术教育中心”,馆方挑选艺术家案例,并指导学生从模仿入手,进行创作实践。例如:由美国画家Romare Howard Bearden创作的抽象画作品《灰猫之夜》。这幅作品之所以被选为范例,是因为作品以线条、色块单纯的动物形象为主,学生易于模仿创作,而画面中出现的道具均为日常生活中所常见的器皿。为帮助学生理解,画作旁的几排支架上放置了色彩鲜艳的厨房用具,学生可在其启发下动手组接、拼贴艺术作品。模仿也并非艺术教育的终极目标,最终目的是要启发学生举一反三,实现艺术创作的自我激励。
美国纳什维尔市立艺术馆附设的“马丁艺术学习中心”以隔间划分了不同的艺术主题:“光与影”“色彩”“动画”“空间中的物体”等主题。如果仅以概念的方式出现,必然是枯燥乏味的。以“抽象主义”模块为例:主办方采用了对比式的方法,在帮助学生理解艺术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实践方案:以配图展现了茶壶、玻璃瓶、剪刀三样物品在写实、简化、夸张三种不同绘画手法之下的不同形态。学生可以此为例,变换创作手法,在实践中理解抽象主义的发展脉络,并自然地进行艺术创作。
不难看出,美国公共艺术教育平台摆脱了灌输思维,和传统课堂教育相比,更倚重展馆的地点、内容优势,灵活机动地开展教学实践。
4 中美比较
公共艺术教育在中国是尚未充分开发,但却是充满无限活力的领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学校、家庭、社会密切配合,形成体系开放、机制灵活、渠道互通、选择多样的人才培养体制。”公共艺术教育代表着教育体系中的“社会”一环,有力衔接学校与家庭,形成教育资源的有机整合与互动,并成为不容忽视的文化艺术教育阵地。21世纪以来,我国城市居民对公共精神产品的需求和关注急剧增加。公共精神产品不仅仅包含各类在公共场所展示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活动,同时也包括公共艺术教育――建立包容性及凝聚力兼备的社会文化场域,培育大众的艺术审美经验和创新能力,并承担区域和民族的文化传承任务。公共艺术教育作为公共精神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体现着社会公平和公共资源的有效配置,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具体实施面。
上海作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国际型大都市,起着领头羊的作用。就本人在上海市嘉定区、普陀区、长宁区的考察发现,上海各区县的文化馆承担着重要的公共艺术教育产品开发以及输送功能,由于社会需求量增大,他们也积极采取产品外包的方式运作。近些年来,国内一线城市的公共艺术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各区县艺术馆、文化馆场馆硬件设施的完善程度和公共艺术教育产品的积极开发层面展现出令人惊异的发展速度。然而,文化馆作为国有型事业单位,如何在市场中寻找到愿意把追求商业利益最大化放在第二位,把社会公益放在第一位的民营企业或团体,却是一个难点。过于依赖政府拨款,这些公共艺术教育机构的竞争意识也尚显不足,而且在观念层面还存在过于保守的传统教育思维。
反观的美国公共艺术教育,他们在硬件条件上并不具备绝对的优势力量,换言之,假以时日,我国依托强劲的经济实力实现弯道超速并非难事。但是在教育观念更新和教育机制的细节设置环节,我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而这恰是美国公共艺术教育的核心竞争力所在。通过对美国公共艺术教育的一番初步探寻,笔者认为美国公共艺术教育理念较为全面地考虑到人文精神价值观引导,以及对少年儿童人文艺术综合素B的全面培养。“跨元性”“交互性”以及“实践性”充分体现了美国公共艺术教育的开放、包容与灵活的机制建设成果,这应当成为中国加以借鉴的部分。
2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理念的实践内容
2.1使用天然材料
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难免需要运用一些裁量,因此为了体现出我们的生态理念,应该尽量避免运用合成材料,而选用天然材料,这也就要求我们对于现有的、常用的、性价比较高的天然材料加以分析,特别是一些具有特殊味道、造型以及用途的材料,更要熟记于心。例如对于空气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区,我们可以选用具有一定香气的树木进行种植,从而在增加了环境绿化面积的同时,改善空气的质量,但是在选择树种时要避免选择气味过于芳香或者是对身体有害的树木作为我们环境设计的树种,避免其对我们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2.2重视环保设计
环境设计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不能以眼前的利益作为准则,而是要考虑到未来的环境发展。由此可见,我国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别要注重环保意识的体验。作为环境艺术设计中生态问题的出发点,进行环保设计就是要将节约能源、改善环境作为最基本的生态设计理念,从而在设计过程中考虑到对于能源的运用,例如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可以提倡变废为宝,废物利用,或者是“低碳”意识的注入,使环境艺术设计成为节约能源、变废为宝的一种方式,大大改善我国现今的环境现状,促进生态文明的发展。
2.3开发、利用新能源
环境艺术设计的过程中难免需要运用一些能源来提供能量,传统的环境设计所运用的都是不可再生能源,因此也就导致了其对于生态环境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因此为了真正的解决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问题,在进行设计以及实施的过程中应注重对于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从而减少对于不可再生能源的运用。比如化石燃料的污染。如果长时间不能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有关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也就无从顾及。所以,在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时,应该充分开发和利用新能源,以此取代造成这些不可再生能源,同时也避免了这些能源在消耗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从而造成温室效应,影响全球的环境,造成世界性生态问题。
(一)广告发展的历史
在广告学所涉及到的研究领域,要对广告产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过程中每一阶段广告现象进行剖析,以探索广告发展的历史必然性。
(二)广告人与广告人培养
广告学要对广告活动中的主体策划者,即广告人的问题进行研究。广告人在广告业中存在了上百年时间,对于广告人的界定、广告人的素质分析和广告人的培养,都与广告发展紧密相联,也是广告学科进一步完善的重要问题。
(三)广告组织
广告组织是进行广告活动的职能性部门和职业性机构的统称。广告组织的性质、设置的必要性和内部运行机制,对于广告活动的开展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如何规范广告组织,使其更好地适应广告活动,为广告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四)广告计划
广告活动的有序化开展,直接依赖于广告活动的计划情况。基于广告调查围绕广告目标所制定的广告计划是广告活动的前提保证,又是检验广告成功与否的标准和依据。界定广告计划的内容和范围,成为广告学必不可少的内容。
(五)广告策略
广告策略具体包括广告定位、广告创意、广告文案。这是广告表现中的核心与灵魂。这些问题在广告学的大学科范围,都以重要专题形式加以研究。
(六)广告媒介
广告是一种传播信息的活动,在传播时;不同媒介的优缺点以及对社会公众的影响力,会对广告效果产生很重要的影响。广告媒介分析研究,就是指对各种大众传播进行分析,以根据不同媒介的特点,选择相应的媒介或媒介组合策略,有效地传播特定的广告内容。
(七)广告管理法规
广告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传播活动,必须遵循相应的法律法规。这既对广告活动本身是约束,又是对广告活动行为合法的正当保护。在世界范围内,各个国家都陆续制定了广告法规,从宏观上管理国家的广告行为。我国也于1995年正式实施广告法,从而使广告管理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各国广告管理法规在内容规定上不尽相同,但在具体规定上许多是具有相互借鉴意义的。
二、广告学的性质
广告学是从20世纪初开始出现的一门边缘科学,是一门既涵有社会科学,又涵有自然科学性质和心理科学性质的综合性的独立学科。在对广告学与经济学;市场学、,管理学、美学、心理学、公共关系学、文学艺术等的既联系又独立的分析中,可以勾画出广告学性质的轮廓。
(一)广告学与经济学和市场学
广告学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广告学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与成熟。经济学和市场学中揭示的许多规律,广告活动照样适用,也必须遵守。广告现象又是市场经济中存在的重要现象,它服务于市场经济,推动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学和市场学的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广告学,而广告学理论的发展又影响到经济学和市场学的理论演变,每一次广告学理论的突破都对社会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促使经济学和市场学对新问题、新现象的研究。
(二)广告学与传播学
广告学与传播学的联系最为密切,甚至在许多研究成果中,都把广告学视为传播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广告学不同于传播学。第一,广告学以广告现象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传播学以信息传播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广告的目的是通过传播广告信息而诱导社会公众,传播学中信息传递的目的是与公众进行交流。第二,广告的媒体是大众传播媒介;而传播的媒体既可以是大众传播媒介,也可以是自身传播媒介和组织传播媒介。第三,广告讲究突出重点信息,强化形象,可以采用多种艺术形式进行形象塑造和文案设计;传播讲究的是信息的完整性、准确性。第四,广告追求广告效果,注重投入产出效应;而传播追求的是信息到位。第五,在约束机制上,广告信息传播受到广告法规的限制和保护,广告信息一旦失真、失误要受法律制裁;一般的信息传播大多不受到什么约束,即使失真、失误往往并不负任何责任,法律也并不追究。
(三)广告学与管理学
广告活动作为一种社会活动、经济活动和传播活动的综合,在其活动中必然要求以管理行为来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广告学借助于管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广告工作,以达到完善广告学的理论体系并指导广告实务。
(四)广告学与心理学
广告作为说服社会公众的艺术,它与心理学有着密切的关系。心理学提供了人的心理构成的机理和心理活动的特点和性质,广告借助于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才能达到说服的目的。一则广告从确立主题、构思内容到选择媒介,无不体现广告学与心理学的结合。甚至一则广告的版面设计、文字语言多少、辞义准确度、刊播媒体、背景材料等,都要求心理学理论体现于其中。
(五)广告学与美学、文学和艺术
广告要利用各种文学和艺术手段来达到广告的目的,它与文学和艺术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文学、艺术可以通过其特有的形式去影响、传达、感染,甚至支配人们的感情,有时乃至改变着人的观念和行为。广告作为一种特殊意义的艺术形式,正在吸收美学、文学和艺术的理论方法,逐步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方式和规律,不断推动广告美学理论、广告艺术和广告活动的发展。
(六)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
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广告和公共关系都是运用一定的传播媒介,宣传自身、树立形象。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既相互联系又有一定区别,各自具有本学科存在的质的差异性和规定性。
1.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的差异
首先,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出现的先后时间不同。广告学先于公共关系学而成熟和系统化。广告学产生于20世纪初,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心理学已由普通理论向实验阶段转变而产生,并受到传播手段多样化和现代化趋势的直接推动。而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20年代后随着经济领域高度社会化和商品化、政治领域和文化传播手段现代化的发展而形成。广告学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了公共关系学的形成和发展。其次,广告以树立产品形象为核心,目的在于促进产品销售。而公共关系学以树立组织形象;提高组织知名度和美誉度为核心,目的在于树立组织的整体形象。最后,广告一般是一种单向式的传递诉求信息,以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而公共关系活动是呈全方位和双向沟通模式,充分显示组织的宗旨、实力、信誉和社会责任,造成一种全面的社会舆论,影响公众,使其对组织产生良好的总体印象。
2.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的联系
在现代社会中,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出现了诸多领域的融合与交叉。首先,公共关系必须在许多时候利用广告的形式来宣传自身,树立自己的形象,广告也在不断地吸收公共关系的思想来调整、修正、完善传统的广告活动。传统的广告往往直接诉求自己产品信息,而现代广告则开始以树立产品的形象为侧重点。其次,公共关系和广告在传播组织信息时,是从不同角度传递给公认有关组织的不同信息,但目的都是为组织整体目标服务,从而树立组织及产品服务的完整形象。最后,广告学与公共关系学出现融合趋势。
三、广告学的学科任务
广告学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其学科任务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告学应该以探索框架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广告法律
广告学的首要任务,就是立足于我国国内实际,基于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水平,注重我国民族文化实际,探索适合我国现阶段和未来一段历史时期里广告活动的规律,框架符合于我国国情的能够行之有效的广告学体系。
(二)规范广告基本概念和范畴界定广告理论内在逻辑
在我国目前广告活动中,对于广告和广告学中诸多的基本概念和范畴,常常众说纷纭,在广告理论的内在逻辑的界定上,往往各执一辞。在广告实务中,大量存在着“重视觉设计、轻文案创意”的现象,似乎广告活动就是色彩、点、线、面的问题。因此,这些问题的根本解决,必须使广告学成为一门有严格概念、范畴和严谨理论逻辑的学科,以科学化的理论规范广告行为,从而使广告理论和实务达到有序化和规范化。
(三)抽象成功广告案例和优秀广告艺术
广告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广告学应该时刻注意广告活动实务,从广告实践中抽象、概括和归纳出具有对实践指导意义的广告理论。在广告学的研究上,我们要做到既要宏扬民族文化,挖掘传统文化中优秀的广告表现方法和技巧,又要积极学习国外成功的广告经验和理论。
(四)从理论上指导广告实务提高广告事业的水平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广告业和其他行业一样,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从总体上看,目前从事广告经营活动的广告创作和主创人员,在综合知识背景上、技能素质上,尤其是对于现代广告理论的掌握上,常常显得力不从心。这必然限制了我国广告业的发展。改变广告界现存的人员素质较差、广告水平较低的现状,应该成为广告学的任务之一。
总之,广告学的学科任务应该是在立足于我国国情的基础上,从广告活动的现实出发,吸收各种成功的广告经验和理论,规范广告学的概念和范畴,完善广告理论体系;探索在我国现阶段和未来一段时期里行之有效的广告规律;推动我国广告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的经济繁荣。
三、广告学的研究方法
根据广告学自身的性质,在学习和研究广告学的过程中,应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比较借鉴法
所谓比较借鉴法师把广告学的概念、范畴以及相关的广告理论,进行比较性研究。借鉴成功的广告和广告思想从而探索出规律性认识的方法。
(二)具象观察评析法
具体观察评析法,就是要对自己所见所谓的广告做到捉摸一番、思考一下分析其优与劣,成功与失误,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不断积累自己对广告的感性认识。
(三)定性与定量结合法
在广告活动和广告理论中,应该在广告的确定与评析上,学会运用定量化的内容来界定其确定性。要把统计的方法应用于广告之中。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就是要尊重广告效果客观事实,尊重社会公众认可标准的观念。
(四)理论与实际操作结合法
前言
环境艺术是为满足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建造适合于人的生存,有益于人的活动,并具有一定艺术氛围或艺术意境的物质空间的现代整体艺术学科。研究建筑内部空间组合与分隔及家具、陈设诸要素的造型艺术,称之为室内环境艺术。而研究建筑外部空间限定与组织及建筑、绿化、小品诸要素的造型艺术,称之为景观环境艺术,或室外环境艺术。
一、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艺术空间
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于环境空间之中,也知道空间指的是什么含义。但是,若从的角度来探究环境艺术空间,又会感到它的概念是那样复杂与陌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空间”本身的非直观性造成的。环境实体部分,因其具有直观性,很容易被人关注、认识和熟悉。相反,环境空间部分,看不见、摸不着,容易被人忽视,相对显得陌生。二是因为人们对造型艺术空间的知识了解和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通常来讲,学生认识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大多从绘画、摄影的二维平面空间开始;之后是雕塑的三维实体(占有性)空间;最后到建筑、园林的四维(内空体)空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越复杂的“空间”概念,越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和理性思维的参与方能把握。未经过相关专业知识训练的人很难认识和掌握复杂的四维,甚至是具有“多维特征”的环境艺术空间。
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感觉环境实体。可是,环境空间印象的获得,如果仅仅依靠某些感官是无法完成的,它是建立在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等一般知觉之上的高一级的综合知觉。要想全面认识和把握环境空间的特征,通常还要调动人的一些理解能力。因此人们对实体的感觉和认识要先于空间,易于空间,而对环境空间的感觉和认识则后于实体。
传统高等艺术教育中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是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欣赏到实体审美对象。它们运用的空间特征比较单纯,而且作用也次于实体艺术形象,人们多习惯于对实体形态的审美关注。新兴的环境艺术学科,主流诞生于传统造型艺术院校,是高等艺术教育中传统工艺美术形态向现代艺术形态转型期的新专业学科。其办学方法还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当新的体系尚未确立之前,旧的造型艺术观念、模式必然还会占有极大的优势。
目前还有些环境艺术,依赖于工艺美术现成的体系和评价标准,甚至还会使用绘画和雕塑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环境艺术的好坏,习惯于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意识,而对环境艺术独特而重要的空间本质特点,则认识不清或重视不够。实践中往往把直观的环境实体形态,如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围合空间的界面或空间的“外壳”,以及雕塑、壁画、植物、水体等环境小品和公共设施,作为指导和评价的主要对象。反而将提供人使用的环境空间场所,弃之于脑后,忽视它的存在。将环境艺术教与学的焦点,过分地集中于空间界面的造型装饰或环境艺术品的创造上。淡化了空间功能的探寻及空间整体艺术意境的学术研究,空间意识滞后于实践。造成用表面化的“装饰装修”,代替深层次“空间艺术”的一些不良弊端。
一般人对造型艺术空间的了解,仅仅涉及绘画、手工美术或雕塑小品等二维、三维造型的基本概念。如何欣赏建筑与园林艺术?解读建筑、园林和城市环境的空间美学价值的知识十分欠缺。然而,进一步探究环境艺术空间特征时,我们发现它比传统意义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的空间概念复杂得多,也并非是各门类造型艺术空间简单的累积之和,它的特征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表达准确的,它是现代整体艺术的新型空间概念,因而令人感觉陌生与难懂。
二、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空间
建筑艺术是人造环境的“主体”或“骨架”部分,它与环境艺术的关系最密切。建筑的空间比其他造型艺术复杂得多,它属于三维限定性空间,并具有四维的特性,人是在“内空体”中通过运动觉和视觉把握对象。布鲁诺・赛维(BRUNO ZEVI)曾经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建筑空间的特征,他说:“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建筑的特征――使它与所有其他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种将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语汇’。”应该讲这种空间特性,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特性,也正是整个环境艺术的特性。其实,除了建筑以外,室内、展示、园林和城镇规划等,与环境空间相关联的造型艺术,无一不使用这种空间“语汇”。从个体的室内、庭园、广场、道路等场所,到庞杂的城镇都市群体形态,无一不是能够包围人和物的“内空体”空间。布鲁诺・赛维进一步的论述更加肯定了整个环境艺术具有的这种空间特性,他说:“如果说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是由六个面所围成(地板、天棚和四面墙),这并不意味着由五面而不是六面围成的空场,如(无盖的)庭院或公共广场――就不能同样有效地数作空间了”,“……所有城市的空间只要视线被遮挡,不管用的是石砌墙还是成行的树木或护岸,都呈现了我们在建筑空间中所感到的同样特征”。日本著名建筑师卢原义信曾说过:“由建筑师所设想的这一外部空间概念,与造园师考虑的外部空间,也许稍稍有些不同”,“……即把整个用地看作一幢建筑,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室内,没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外部空间考虑。所以,外部空间与单纯的庭院或开敞空间自然不同。”这就是说,建筑所研究的空间,还不能完全等同于环境艺术探讨的空间。邓庆尧在其著作《环境艺术》中指出:“环境艺术是多学科互助的系统艺术,环境艺术是多门类并存的关系艺术。”由此可知,环境艺术的空间构成之复杂多样、表现形态之丰富多彩是任何一门传统造型艺术都不能企及的。它是以建筑艺术空间为“主体”,再综合其他造型艺术的空间特征,整合形成的新空间体系。
三、环境艺术的真实空间美
笔者认为,要探究环境艺术的空间规律与特征,寻觅与之相适应的方法,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这门新兴艺术的审美特征――独特的时空美,进行深入的解读与研究,并区别它与其他传统造型艺术之间的异同。环境艺术使用的是丰富复杂的空间与时间综合“语汇”,创造的是真实立体的空间形象。纵使环境空间由各种实体物质要素限定构成,可是诱惑视觉的形、色和材质等,并不是环境艺术审美的主要对象。反之立体真实的空间艺术形象,才是其他造型艺术不具备或无法比拟的艺术特征,真实空间美是环境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最大的区别。
结语
环境艺术是多门类造型艺术并存的、新兴的关系艺术。它将传统的建筑、园林、雕塑、壁画、广告等各门类艺术,多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创造整体空间艺术氛围与意境。在目前的环境艺术实践中,仍然比较多地存在着“重实体、轻空间”,片面地重视环境实体表象,而轻视环境空间功能和环境空间艺术意境的思想意识。这种片面、落后的错误思想意识,误导了环境艺术的方向及评价标准,严重影响和阻碍着的健康发展。因此,强化环境艺术的空间意识,正确认识环境艺术的空间特征,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1](意)布鲁诺・赛维著,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博远出版有限公司.
动画喜剧性表演的预设性原则
3D动画短片《武士》创作是以“武士”舞台剧和搞笑的闹剧表演形式,用滑稽幽默和闹剧搞笑揭示某种社会现象,让人们在笑声中领悟体会剧中所散发的主题思想与寓意,体会影视动画创作中喜剧性表演的单向性和预设性这一特征的价值与意义,这也是作品的主题与创意。在剧情和人设以及后期制作中,改变了我以前创作中追求故事的完整性和恢宏的场景等特点,立足于在室内小景中寻找表演艺术的魅力,试图表现影视动画语言的纯粹性与特殊性,从中找到作品的灵魂与思想深处的联系。3D动画短片《武士》创作始终把握喜剧性表演这条主线,始终贯穿了王季思先生的“喜剧离不开笑,没有笑就不是喜剧。但不是所有的笑都是喜剧性的”名言,使剧中“武士”的表演与现实生活相区别,突出喜剧中闹剧的滑稽与幽默,这是影片创作的主要创新点。在影片创作中,如何恰当的表达喜剧性表演的特征并和剧情相融合,达到预期的效果是影片创作的难点之一。在影片的预设中,就把剧情设置于舞台剧的形式,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把喜剧性表演作为主体,是表演更为细腻、完整是本片的特色和优势之一。
在研究动画喜剧性表演之前,需要清晰喜剧的概念。在戏剧艺术中,按照美学的基本范畴可分为正剧、喜剧、悲喜剧。广义的“喜剧”(戏剧中的喜剧、带有喜剧性的小说、诗歌、笑话、幽默故事以及曲艺、漫画等多种),狭义的“喜剧”仅指戏剧中的喜剧。喜剧是一种用幽默、诙谐、滑稽和轻松可笑的形式来讥嘲恶习、劝谕良善、表现人物性格的戏剧样式。喜剧艺术是以“喜”字构成,在人类社会“喜”是多种多样的,喜往往与悲相连接,用愉快、圆满的结局构成了戏剧艺术的丰富多彩。在戏剧艺术中构成的“喜”的元素很多,以剧情冲突的形式分为以暴露和批判为主的讽刺喜剧和反映人物性格的某些弱点或缺点的幽默喜剧。
喜剧作为戏剧的一种类型,通常人们把这种喜剧形式称之为笑剧或笑片,通过夸张的手法、巧妙的结构、诙谐的台词及对喜剧性格的刻画,从而引起人们对丑的、滑稽的嘲笑,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根据描写对象和手法的不同,可分为讽刺喜剧、抒情喜剧、荒诞喜剧和闹剧等样式。作为戏剧内容可为带有讽刺及政治机智或才智的社会批判,或为纯粹的闹剧或滑稽剧。喜剧冲突的解决一般比较轻快,往往以代表进步力量的主人公获得胜利或如愿以偿为结局。在影视动画中喜剧性表演在早期动画片中就占有重要的成分,它既传承了传统戏剧的特点,又赋予了当代文化的特征,成为动画艺术中重要的表演形式。在世界戏剧史上,脍炙人口的经典戏剧的成功,与演员表演艺术的精湛有着重要的关系。“戏剧的演出或电影的制作,是一件整体性而重实效的工作。剧作者、导演和演员意图的协调一致,才意味着是这批演员来演这个剧本和此时此地的戏。”演员的表演需要技能,演员要将剧中人物的思想观念以及剧情中的现实情绪和感觉,转化为肢体和表情等一系列令人信服的表演技能,诠释剧情并感动观众。动画喜剧性表演延续了戏剧艺术的基本概念,最重要的差异是表演艺术的形式由演员的舞台表演转换为摄影棚和动画师们的工作室,舞台剧表演要求演员在现场面对观众一次性成功表演,而动画表演可以在摄影棚和工作室完成后才与观众见面。
动画喜剧性表演的价值属性原则
动画喜剧性表演本身是一个特别艺术的话题,他的完成需要艺术性与技术的完美结合。现在动画制作技术已经越来越先进,表演艺术是动画艺术的特殊属性之一。好的动画作品一是有能够吸引各国多层次不同年龄观众、主要是青年观众的故事框架;二是有一批素质良好、技艺精湛的动画师团队,这一点决定了作品的价值。动画喜剧性表演所探讨研究的问题包括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在理论研究上,首先要解决喜剧性表演的本源,也就是表演的现实属性,即表演的民族性、地域性和文化性。这种属性,构成了影视动画喜剧性表演的公共属性与个体属性的关系,使个体属性在审美价值中凸显人类公共属性的特征。如果个体属性违背了公共属性的审美价值,那可能就逾越了人类的普世价值观。
3D动画短片《武士》遵循了喜剧性表演的价值属性,这种属性与人类的共同利益有关,人类的共同价值观反映了人类的智慧,一定不会脱离“爱”的主题,也就是人类的公共属性。在喜剧性表演中讽刺、滑稽、诙谐和幽默要符合人类可接受的公共属性。如某动画片中一位智者用他的狡诈获得富人的财产的小聪明和某动画片中两位小孩为了某一所谓的公共财产而致残的故事,看似正义之举的价值观在人类“爱”主题下显得苍白乏力。
动画的传播范围与其公共属性和独特的个体属性,与社会所关注的重点问题有关。2013年国产动画电影《兔侠传奇》受到美国动画片《功夫熊猫》的影响,用武林争霸的剧情和搞笑的喜剧中闹剧表演,演绎了一场儿童励志故事。由于剧情和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兔侠传奇》在德国柏林、法国戛纳、香港等多个电影节上热销,并在在法国、德国、意大利、俄罗斯等国院线上映,其DVD还在美国4000家沃尔玛超市上架销售。《兔侠传奇》的成功,进一步凸显了中国动画的公共属性融入世界文化,个体属性彰显了中国文化的例证。
3D动画短片《武士》与2012年由北京电影学院与青年电影制片厂资助的3D动画电影短片《源》完全不同,3D动画电影短片《源》是正剧,是一部中国侠士和日本武士之间人间情仇、行侠仗义的古老故事中,首次尝试以短小的故事情节,阐发用孔孟的“仁爱”来了结人间恩怨情仇,达到和谐与安静。在剧情安排和人物设定上,我们预设了侠客的飘逸灵动的表演形式。“废敬上畏法之民,而养游侠私剑之属。”(《韩非子·五蠹》)在表演预设中把中国“侠”来自社会各阶级,没有宗教信仰,活跃于闾巷之间,藏身于草野之中,是一种纯粹的下层社会的大众文化的产物的特性进行了演绎。把日本的武士文化所处于上、下层社会中介的精英文化和维护特权阶层和封建制度的一面表现了出来。
中国“侠”客浪迹天涯,行侠仗义,为师傅复仇的过程的时的“止杀”的表演,成就了“止杀”成为“王师”,而“滥杀”,则成为暴力寇仇儒家思想。这一剧情的安排,还原“人之初,性本善”本能,主人公为寻找真理与正义,用大爱去抚平受伤的心灵。这一心理蜕变需要经过创新的镜头语言加以深化,通过音乐加以渲染。在人物造型设计和表演形式上,用白色突出了大侠正直善良的风范。影片中的人物、场景和故事情节的表演设计,能看到中国“巫神一体、巫王一体”礼乐体系所代表的等级观念固化后,成为儒家文化中人们自觉的一种道德追求的社会属性。
实验性3D动画短片《武士》就是在这种看似普通的喜剧表演中,实现喜剧中诙谐搞笑的闹剧剧情,传统日本武士的造型加上相对写实的场景让人很难一眼看出这是一部喜剧动画短片。然而,传统严肃的人物造型和写实的场景却与人物滑稽的动作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而这种反差却恰恰起到了喜剧的作用。就像成龙的很多动作喜剧,就是因为其故事情节紧张刺激,然而打斗动作却经常滑稽可笑却又合情合理,这种有意无意中的喜剧效果往往最佳。这样的效果也是我在制作实验动画《武士》中所追求的,通过人物形象与动作之间的强烈反差达到喜剧效果。
不可否认,在一些影视动画喜剧性表演的作品中,闹淹没了喜,在无厘头的表演中失去了作品中审美的内涵。这些现象的出现与当代社会飞快的生活节奏与社会带给人们各方面的精神压力有关,娱乐性的喜闹剧成为大众快餐文化的一种形式。虽然其剧情缺乏人生哲理的现实意义,但是,能使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小人物会心一笑,也是一种生活。
影视动画喜剧性表演,既具有戏剧表演的共性,又具有喜剧表演的特殊性,正因为这些特殊性,构成了不同表演艺术的个性特征。当我们欣赏这些表演带给我们的乐趣时,好像一切烦恼挥之而去,这就是表演带给我们的艺术价值。人们常说,如果没有艺术,世界将会一片晦暗,正应为有了喜剧表演艺术中的诙谐、搞笑与滑稽,使影视和戏剧艺术散发出更为丰富人类情感和浓烈的艺术芳香。
动画喜剧性表演“美”的原则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关于论述悲剧和喜剧的差别时写道:“喜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坏的人,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他在解释喜剧中的坏人时,他认为喜剧中的“‘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滑稽的事物是某种错误或丑陋,不致引起痛苦或伤害,现成的例子如滑稽面具,它又丑又怪,但不使人感到痛苦。”在戏剧表演艺术中,“美”与“丑”的相互关系相中,亚里士多德把喜剧中的美与生活中的丑相互关联来看,所以在西方美学理论中,认为喜剧的主角是丑的,正因为这种所谓的“丑”,才构成了戏剧的中的“喜”,这与中国戏剧中的喜剧性表演有一脉相承之处。
在当代动画中,浪漫主义和批判主义喜剧性表演的语言与形式是人们喜爱的形式之一。艺术家运用夸张的手法、巧妙的构成、诙谐的台词和滑稽的表情与动态表演,使观赏者在欣赏表演的过程,对人生百态中会心的一笑,达到人们对人类美好理想给予的理解与肯定,这就是表演艺术的价值所在。在影视动画中,喜剧性表演艺术中的讽刺性喜剧内容对政治及社会的批判,抒情性喜剧对情感的表达,纯粹闹剧、荒诞或滑稽剧带给人们的轻松与愉快,一直受到人们的青睐。
意大利戏剧家尤金尼奥·巴尔巴曾经说过“戏剧是一门将我们看到的东西转换成与我们相关事物的艺术”。对巴尔巴来说,“戏剧是一种生活方式”。观众既是戏剧的消费者,也是一种文化的相遇和交换,演员和观众在互动产生更为真实的融合。巴尔巴的理论源于19世纪末的独立剧场运动和20世纪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戏剧发展。首先从戏剧形式本身探索从剧本中心到剧场中心的转移;其次,追求戏剧的内在化特征,把戏剧当作人类精神的仪式。他认为喜剧艺术演员不是外形的“丑化”和“奇异的装扮”,而是喜剧的哲学思辨。这一理论为喜剧性表演提供了重要的依据。在喜剧性表演的亚类型中,在中国戏剧表演艺术中的“丑角”是其中的一个重要行当,也称“小花脸”与“三花脸”,在两千多年前我国的先秦时期就有了。经过历代戏剧艺术家的发展与演变,“丑角”逐渐发展形成了一门风趣、幽默、滑稽、优雅、大方有着深奥独具魅力、戏曲代表性颇强的喜剧表演艺术。
根据戏剧表演的历史发展,喜剧性表演艺术发展已经相当成熟,影视动画喜剧性表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预设喜剧性表演的元素。首先是人物设计,在喜剧性表演的人物设计中包含有:形体、眼神、语调、心态。其次,借鉴戏剧程式化,用程式化模仿动作和舞蹈动作替代真人表演;用程式化的音乐和语言表现不同的情绪;用程式化的形象设计——夸张意像的脸谱表现不同类型的人物;用程式化的服装设计——夸张的色彩和款式表现格式人物的服装;用程式化的布景道具,表达特定的空间关系。
3D动画短片《武士》作为喜剧性表演中的动作“闹剧”的实验性作品,剧中通过片中的主角“武士”在茶馆中虚张声势偶然取胜的喜剧性表演,完成其闹剧搞笑的过程,用闹剧搞笑这种轻快幽默的表演为主线,贯穿于整个故事情节中。作品中几乎没有对话,没有对人物的性格和心理分析,几乎没有什么深度的夸张动态与表演,恰好这正是闹剧在性格描写上比较孱弱,突出了闹剧搞笑的特征。
喜剧中的“闹剧是一种轻快、幽默的形式,主要依托娴熟地充分挖掘特定情景,而不注重性格的心理分析。所以几乎没有什么深度。闹剧在性格描写上比较孱弱。它是肤浅的,但可以非常搞笑。”在戏剧艺术史中,学术界一直把古代人祭祀性的仪式看作戏剧的起源,见证了戏剧与原始宗教的密切关系。戏剧从内容、性质及美学范畴可以分为悲剧、喜剧、正剧等,喜剧显然与悲剧相对应,但在喜剧性表演中,喜字显得尤为重要。喜剧在希腊文中含有“狂欢之歌”的意思,在古希腊的习俗中,每年秋季收获葡萄时,为了感谢神的恩赐要进行狂欢歌舞,这是一年中最热闹时刻,在行狂欢歌舞之时,领队者常要用谐谑之词,引人发笑。剧中音乐与舞蹈的元素,夸张的服饰和面具的滑稽,正是对人类审美的一种规范和维护。它是正剧中的说教和悲剧中的反思的补充,使人们在愉悦中领悟人生的艰辛与顺利,在诙谐中清醒,在闹剧中反思。“我们可以用眼睛来’听’,因为我们的眼睛和耳朵同时都在评估和诠释,我们从对方传来的言词附带的表情和动作来诠释其内容和意义的”。在戏剧艺术中,悲剧的结局总是让人揪心的,喜剧的结局总是愉快的和圆满的,而介于悲喜之间的大量的正剧,总是以顺利收官。但是,现实生活中,社会的复杂性总是不如人意,顺利并不代表喜悦,正像维纳斯的雕像,完整并不代表优美,或许残缺正是一种美的表达。在动画艺术中喜剧中的闹剧,并不需要为了喜剧表演而特别制造一种与众不同的环境,往往在不经意间,实现喜剧表演的最佳效果。表演者在戏剧舞台剧中或在影视镜头中展现出的表情与动态,都是为了完整的给观众呈现生动的角色形象而服务的,人物在规定情境中的相互干扰,形成矛盾骤起而制造悬念,在突出人物关系的矛盾中出乎意料的剧情转变,带给观众心理上的满足,正是表演艺术魅力的体现。
(作者单位: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308-01
一、环境艺术设计相关概念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包括环境、艺术与设计三个方面的概念,这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环境艺术设计需要综合三部分课程内容,才能充分发挥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所以研究环境艺术设计首先要正确理解其相关概念。
(一)环境基本概念
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环境是一个具大的空间,包括在其中的动物和植物以及空气、水等各种因素。人需要依靠空间来获得生存和发展,环境是人类生活的必须物,与具体物质等因素相比,环境空间属于无形因素。在各种因素的影响下,人类生活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在人类生活条件不断提升的同时,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环境发展成为人类发展进步的重要内容,除了自然环境,还有人工环境,通过合理开发环境,可以更好满足人类发展需要,但在发展过程中,环境艺术的人工环境将不可避免地被破坏,现在能做的就是利用生态概念将对环境艺术设计的影响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环境艺术基本概念
环境发展作为一种艺术,对于促进人类发展进步具有一定的意义,环境艺术不同于一般的艺术类型,包含了艺术审美观念,在具体实施中,根据资料的性质,通过开发、转化、利用等手段,科学合理改造环境以满足人们对物质与非物质的需要,并能保证人们享受优美的环境,进而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因此环境艺术设计的基础是尊重自然,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使人工和自然元素相互补充。
(三)环境艺术设计基本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指在一定环境中,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环境设计和开发。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布局、建筑、雕塑以及各种公共设施的成本、材料、环境承载力等方面因素,结合各类影响因素,需要对环境进行合理科学的规划,不仅需要设计美观,而且还需要在规划设计中充分考虑各种因素,按照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理念,形态科学合理的环境艺术设计。
二、加强环境艺术设计生态性的措施
结合环境艺术设计的相关概念,加强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一)不断创新环境艺术设计理念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开始关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精神需求,环境设计标准应同步甚至超前公众的观念,同时,也要关心那些特殊人群,包括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残疾人的需要。环境艺术设计不仅需要确保美观,而且还需要健康安全。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引入浓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氛围,才能充分实现环境设计的功能。依据经济和其他因素的设计原则,通过利用各种设计技术,合理选择材料,形成环境艺术设计的结构,坚持愉快、高效的设计原则,充分体现现代人对自然回归的期望,以便才能更好的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同时随着社会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伴随着人类知识储备的增加,人们认识到人类与环境的和谐共处的重要性,也意识到环境艺术设计应遵循生态理念,加强环境艺术设计对于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具有明显的生态哲学意义,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已成为公众的共识。但近年来所实施的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理念,虽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已经有一些国际流行范式,但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受到人文生态和市场缺陷方面的影响,要求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吸收先进设计理念,努力创造一个完善的生态环境艺术设计,进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
(二)因地制宜考虑当地环境特点
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充分使用天然材料是加强环境生态性的重要举措。环境艺术设计必须对自然材料有充分的认识,清楚地知道每种材料的特点,了解材料的加工工艺,才能更好的进行环境设计。比如通过使用棕色天然木材纹理可以创造一个安静和平静的气氛,而使用大理石,因为其硬度对应用领域具有不同性质的变化,这种特性决定了其应用范围。所以在环境艺术设计中需要因地制宜,合理考虑当地环境特点,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同时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应该尊重当地的环境,也就是说要求环境艺术设计需要充分尊重当地环境发展要求,必须考虑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结合当地的传统文化,进一步实现生态环境艺术设计的合理性,才能更好有利于生态环境艺术设计发展。根据环境艺术设计要求,加强生态环境设计,可以减少对资源的剥夺,尊重植物的多样性和生存环境质量,同时设计师还应该考虑如何促进生态系统的保护和通过设计方法提高自然与环境的协调性,促进能源和物质循环,进而将可持续处理技术应用于环境艺术设计中,满足生态发展要求与环境设计理念的要求。环境艺术设计应加强节能规划,充分利用天然地形合理进行环境艺术设计,根据当地地质特征,不仅可以降低施工成本,又能保护自然生态环境,满足复杂环境并适应环境发展形势,可以将生态设计转变成艺术个和独特的建筑风景线,更有利于促进环境设计科学合理,充分利用树木、花草、河流等自然景观,让自然风光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重要支撑,进而烘托主题风格。
(三)环境艺术设计使用新型能源
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存状态。在环境艺术设计中,也要依靠科学技术和新材料的使用,通过使用高科技手段和先进技术来增加相关材料的循环使用,通过使用先进科学技术来提高资源利用率,进而提高现代生活环境的质量,通过利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环境艺术设计服务,这也是环境艺术设计中的重要任务。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可以发现一些棘手的问题,如提供能源化石燃料,在对生活带来许多方便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产生化学物质进而造成对环境的污染,同时也会产生固体废物和能量转换过程中的环境噪声污染,这些问题需要解决,要在创新的基础上利用新能源来替代高污染的材料,避免使用一些高污染,高能耗的材料可以更好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对环境设计中的生态理念的追求。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当前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对生活环境的关注越来越重视,生态哲学已日益形成共识,这也成为环境艺术设计的必然发展趋势。这在很大程度上使生态理念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环境艺术设计需要逐步建立生态理念,可以更进一步满足人们更高层次的需要。在环境艺术设计过程中,应该重视环境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而且要尊重自然发展和艺术设计原则,同时在环境艺术设计的整个过程中,广泛采用先进技术和新能源,同时环境艺术设计应坚持生态环境的角度,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对当地的环境特征进行准确理解,进而实现对环境的生态性设计。
参考文献
[1]蒋明.试论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生态理念[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8).
[2]李煜.论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观[J].现代装饰(理论),2012(12).
[3]宋妮,潘磊.环境艺术设计的生态性研究[J].大众文艺,2014(05).
环境艺术设计是为满足人类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建造适合于人的生存,有益于人的活动,并具有一定艺术氛围或艺术意境的物质空间的现代整体艺术设计学科。研究建筑内部空间组合与分隔及家具、陈设诸要素的造型艺术,称之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而研究建筑外部空间限定与组织及建筑、绿化、小品诸要素的造型艺术,称之为景观环境艺术设计,或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由此可以认定,提供人们生活使用的环境空间,与限定环境空间的环境实体要素,以及环境空间与环境实体的营造法则,即成为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研究的根本和核心课题。就环境而言,空间与实体是构成它的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两个方面。而就环境艺术设计目的来论,其造型活动的核心,则主要是创造能够包容人的“内空体”空间环境。所以空间是设计的主体,人是设计的主角。
意大利著名建筑理论家布鲁诺·赛维(BRUNOZEVI)曾说过:“掌握空间与知道如何去观察空间,是了解建筑的钥匙。”我们将这一论断推广到整个环境艺术设计教学领域也是正确的。因而,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应该从环境空间的认识与掌握开始,教学指导思想中必须重视和强调空间意识的培养。
然而,环境艺术设计是多门类造型艺术并存的、新兴的关系艺术。它将传统的建筑、园林、雕塑、壁画、广告等各门类艺术,多层次、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创造整体空间艺术氛围与意境。环境艺术“空间”的含义与表现形式,已经远远超出了任何一门传统造型艺术,或者称为空间艺术的概念,比以往任何一门造型艺术的空间都更为复杂、更难被人们所理解。在目前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实践中,仍然比较多地存在着“重实体、轻空间”,片面地重视环境实体表象,而轻视环境空间功能和环境空间艺术意境的思想意识。这种片面、落后的错误思想意识,误导了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方向及评价标准,严重影响和阻碍着教学的健康发展。因此,强化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空间意识,正确认识环境艺术的空间特征,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不容忽视的研究课题。
一、既熟悉又陌生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
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于环境空间之中,也知道空间指的是什么含义。但是,若从教学的角度来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空间,又会感到它的概念是那样复杂与陌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空间”本身的非直观性造成的。环境实体部分,因其具有直观性,很容易被人关注、认识和熟悉。相反,环境空间部分,看不见、摸不着,容易被人忽视,相对显得陌生。二是因为人们对造型艺术空间的知识了解和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通常来讲,学生认识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大多从绘画、摄影的二维平面空间开始;之后是雕塑的三维实体(占有性)空间;最后到建筑、园林的四维(内空体)空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这个认识过程中,越复杂的“空间”概念,越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撑和理性思维的参与方能把握。未经过相关专业知识训练的人很难认识和掌握复杂的四维,甚至是具有“多维特征”的环境艺术设计空间。
人们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感觉环境实体。可是,环境空间印象的获得,如果仅仅依靠某些感官是无法完成的,它是建立在形状、大小、方位、距离等一般知觉之上的高一级的综合知觉。要想全面认识和把握环境空间的特征,通常还要调动人的一些理解能力。因此人们对实体的感觉和认识要先于空间,易于空间,而对环境空间的感觉和认识则后于实体。
传统高等艺术教育中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是通过视觉和触觉,就能够直接欣赏到实体审美对象。它们运用的空间特征比较单纯,而且作用也次于实体艺术形象,人们多习惯于对实体形态的审美关注。新兴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主流诞生于传统造型艺术院校,是高等艺术教育中传统工艺美术设计形态向现代艺术设计形态转型期的新专业学科。其办学方法还处在探索和完善阶段,当新的教学体系尚未确立之前,旧的造型艺术教学观念、教学模式必然还会占有极大的优势。目前还有些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依赖于工艺美术现成的教学体系和评价标准,甚至还会使用绘画和雕塑的审美标准来评价环境艺术设计的好坏,习惯于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意识,而对环境艺术独特而重要的空间本质特点,则认识不清或重视不够。实践中往往把直观的环境实体形态,如地面、墙壁、天花板等围合空间的界面或空间的“外壳”,以及雕塑、壁画、植物、水体等环境小品和公共设施,作为指导教学和评价教学的主要对象。反而将提供人使用的环境空间场所,弃之于脑后,忽视它的存在。将环境艺术设计教与学的焦点,过分地集中于空间界面的造型装饰或环境艺术品的创造上。淡化了空间功能的探寻及空间整体艺术意境的学术研究,教学空间意识滞后于教学实践。造成用表面化的“装饰装修设计”,代替深层次“空间艺术设计”的一些不良教学弊端。
现行小学、中学美术课程,以及艺术设计类高考的备考科目中,均没有针对四维造型艺术空间知识的学习内容。一般人对造型艺术空间的了解,仅仅涉及绘画、手工美术或雕塑小品等二维、三维造型的基本概念。如何欣赏建筑与园林艺术?解读建筑、园林和城市环境的空间美学价值的知识十分欠缺。然而,进一步探究环境艺术空间特征时,我们发现它比传统意义的造型艺术,如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的空间概念复杂得多,也并非是各门类造型艺术空间简单的累积之和,它的特征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表达准确的,它是现代整体艺术设计的新型空间概念,因而令人感觉陌生与难懂。
二、建筑空间与环境艺术空间
在艺术辞典或美学书籍中,绘画、雕塑、摄影、建筑和工艺美术统称为“造型艺术”或“空间艺术”。诚然各门类的造型艺术均离不开“空间”的特征,并且都会在环境艺术之中呈现出来。但是,它们各自的“空间”概念却不尽相同。
绘画的“空间”是平面二维的,尽管画面所表现的内容可能是三维,甚至四维的空间。但人与画面为静态相对,仅凭视觉观赏。雕塑的“空间”是立体三维占有性空间,是以三维实体占据空间,本身并不能产生空间,人只能从外部环绕欣赏它,雕塑形体与观众分离,人在形体外面以视觉或触觉感受它。工艺美术的“空间”与绘画、雕塑的基本相同,主要是平面二维和立体三维的。
建筑艺术是人造环境的“主体”或“骨架”部分,它与环境艺术设计的关系最密切。建筑的空间比其他造型艺术复杂得多,它属于三维限定性空间,并具有四维的特性,人是在“内空体”中通过运动觉和视觉把握对象。布鲁诺·赛维(BRUNOZEVI)曾经为我们生动地描述了建筑空间的特征,他说:“建筑像一座巨大的空心雕刻品,人可以进入其中并在行进中来感受它的效果。”“建筑的特征——使它与所有其他艺术区别开来的特征——就在于它所使用的是一种将人包围在内的三度空间‘语汇’。”应该讲这种空间特性,不仅仅是建筑艺术的特性,也正是整个环境艺术的特性。其实,除了建筑设计以外,室内设计、展示设计、园林设计和城镇规划设计等,与环境空间相关联的造型艺术设计,无一不使用这种空间“语汇”。从个体的室内、庭园、广场、道路等场所,到庞杂的城镇都市群体形态,无一不是能够包围人和物的“内空体”空间。布鲁诺·赛维进一步的论述更加肯定了整个环境艺术设计具有的这种空间特性,他说:“如果说建筑物内部的空间是由六个面所围成(地板、天棚和四面墙),这并不意味着由五面而不是六面围成的空场,如(无盖的)庭院或公共广场——就不能同样有效地数作空间了”,“……所有城市的空间只要视线被遮挡,不管用的是石砌墙还是成行的树木或护岸,都呈现了我们在建筑空间中所感到的同样特征”。日本著名建筑师卢原义信在《外部空间设计》中,也指出建筑外部环境空间是由地面和竖向界面两个要素构成的,比起建筑室内少了一个顶面要素。建筑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获取空间的艺术创造,自然成为最能让人了解和认识到空间的造型艺术。我们运用这一学科知识,推而广之,就能认清环境艺术设计的主要空间特征。
从环境艺术整体来看,单纯凭借建筑模式还不能完整地解读这门构成因素和表现形态极其复杂的现代艺术设计的空间“语汇”。卢原义信曾说过:“由建筑师所设想的这一外部空间概念,与造园师考虑的外部空间,也许稍稍有些不同”,“……即把整个用地看作一幢建筑,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室内,没有屋顶的部分作为外部空间考虑。所以,外部空间与单纯的庭院或开敞空间自然不同。”这就是说,建筑所研究的空间,还不能完全等同于环境艺术探讨的空间。邓庆尧在其著作《环境艺术设计》中指出:“环境艺术是多学科互助的系统艺术,环境艺术是多门类并存的关系艺术。”由此可知,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构成之复杂多样、表现形态之丰富多彩是任何一门传统造型艺术都不能企及的。它是以建筑艺术空间为“主体”,再综合其他造型艺术的空间特征,整合形成的新空间体系。
三、环境艺术的真实空间美
笔者认为,要探究环境艺术设计的空间规律与特征,寻觅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首要解决的问题是对这门新兴设计艺术的审美特征——独特的时空美,进行深入的解读与研究,并区别它与其他传统造型艺术之间的异同。环境艺术使用的是丰富复杂的空间与时间综合“语汇”,创造的是真实立体的空间形象。纵使环境空间由各种实体物质要素限定构成,可是诱惑视觉的形、色和材质等,并不是环境艺术审美的主要对象。反之立体真实的空间艺术形象,才是其他造型艺术不具备或无法比拟的艺术特征,真实空间美是环境艺术与其他造型艺术最大的区别。
1.环境艺术的真实空间性
工艺美术、绘画和雕塑等造型艺术的审美形象,主要表现在实体形态方面。不可否认,绘画和摄影等造型艺术,为了追求作品的逼真性或感染力,也努力地描绘和表现空间,写实绘画中应用的透视技法,即根据人眼观物的规律,精准地描画真实空间;摄影更能丝毫不差地记录或还原一瞬间的空间形象。但是,不管一幅画,画得多逼真;一张照片,拍摄得再生动,它们终归还是一个只能看,而不能走进去的虚拟空间。现代科技制作的电脑三维动画,或环型全景电影,能让人眼感觉到画面的纵深层次或环视四周景象,迷惑人的视听,产生空间幻觉。但仍然是针对人的某些感觉方面制作的“虚像”,终究无法把人带进真实的环境空间中,去感觉冷暖干湿,嗅闻芳香气息,触摸软硬粗细的真实存在。
建筑是最能让人联想到空间的造型艺术,是人类用自己的力量获取空间的艺术创造。建筑物包含众多的室内空间,建筑群体组合又限定出丰富的室外空间。可是它的整体气势、总体形象特征更多地是从外部获得的、给人带来类似雕塑体积造型的审美特征。
总而言之,只有环境艺术突出地表现了空间性审美特征。要欣赏环境艺术作品的基本条件是人必须进入其内部空间,边走边看,并将所有景象通过联想组合起来,才能获得完整的艺术形象与审美感受。试想一下,若仅仅凭借静止的、平面的照片或图画,就想欣赏和感悟到北京故宫、苏州园林、巴黎圣母院、威尼斯圣马可广场等艺术环境的丰富多变、生机勃勃的景致,及整体空间气势与空间意境,无疑是不现实的,只会落得个纸上谈兵或盲人摸象的结果。再如,旅游到了丽江古城外,或者杭州西湖边,而未能进入其内部游赏。就根本无法感悟到纳西人家小桥流水、天人和谐的空间意境;也欣赏不到“天堂”般绮丽多姿的西子湖风景美,留下的只有无限遗憾。唯有当观赏者亲临三度空间之中,调动眼、耳、鼻、口乃至全身感官,去接收周围各种审美信息,并经过综合联想与理解,方能实现对环境艺术全面的认识和评价。
这种基于立体真实空间的特殊审美体验方式,是认识和评价环境艺术特征的重要基础,也是指导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但是,由于受到种种因素的制约,教学中出现了对真实空间美艺术特征的认识不足,很多人往往把虚拟的设计表现效果,作为构思、设计、评价的最主要对象,其重视程度超过了对真实环境空间的注意。专业建立初期不少师生过分热衷于手绘效果图表现的竞技,之后又沉醉于电脑的虚拟视觉世界的再现。更有甚者,几乎把环境艺术设计课演变成了效果图技法训练课,或者装饰艺术创作课来上,用评价绘画或雕塑作品的标准来评价环境艺术设计。正如多年前布鲁诺·赛维批评错误的建筑评论时所言:“评论家们把评价绘画的方法扩大运用到整个造型艺术领域,这就把一切都缩减到仅有图面上的价值。”“这不仅是评论方法上的错误,也是由于缺乏一种哲学见解而引起的概念错误。”
2.环境艺术的时空综合性
现代物理的科研成果颠覆了千百年来人类对空间的狭隘理解,爱因斯坦之后空间与时间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越来越为人们重视。由庞杂的真实物体组成,通过连续观赏审美的环境艺术系列空间,必须以运动为基础才能实现。这种独特的运动观赏方式,给它的空间艺术结构中融入了时间的因素。以空间美创作研究为主的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在讨论空间审美时,时间也就成为新的课题。波兰闵可夫斯基曾经提出“四维空时连续系统”的概念,这一理论认为空间除长、宽、高三维之外,还必须加上时间这一维决定因素。这正是环境艺术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的时空综合的“四维空间”特殊性。
众所周知,通常艺术专业的分类方法之一是以空间和时间作为标准。音乐、舞蹈、戏剧和电影为动态的时间艺术类型;而绘画、雕塑、工艺美术,甚至建筑艺术,则为静态的空间艺术类型。实际上建筑艺术和园林艺术并非单纯的静态空间艺术,在三维之外均离不开时间这一维决定因素,具有强烈的四维空间特征。以建筑和园林为母体拓展开来的环境艺术设计学科,与生俱来带有空间与时间的综合性艺术特征。它不同于一般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造型。而是呈现出复杂的、多层次的空间结构,要感悟和审美,观赏者必须沿着一定的路线“边走边看”。因此,环境艺术设计教学既要以造型艺术为基础,学习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表现空间的技巧,研究建筑和园林营造空间的方法。同时,还要借鉴和吸收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驾驭时间的知识技能。
音乐形象是在声音的运动中形成的,是活跃的、发展的、流动的形象。在流动的时间中音符、乐句都不停变换,形成几乎不重复的音响,正是这些不断变化的音响组合成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形象。环境艺术形象虽然是固定的,但它必须沿着一定次序排列、延伸、连续和展开。室内外环境艺术,在构思、设计、欣赏时,同样讲究前奏、过渡、和尾声各不相同而又连续的计划安排。研究流动的时间、运用连续的时间,成为音乐教学与环境艺术设计教学十分相似的共同规律。
3.环境艺术空间的固定性
环境艺术设计创作必须具备真实的地址,作品建立于大地上某个不能移动的空间,受制于周边众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也是它区别于其他造型艺术美的一个鲜明特征。它不像大多数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作品那样,可以随意搬运到不同的地点展出。中国瓷器和秦兵马俑可以不远万里漂洋过海到欧洲巡回展出;中国人也可以在北京、上海,甚至更多的城市,看到来自法国卢浮宫、意大利文艺复兴的馆藏绘画和雕塑原作。但是不论是谁、身居何处,要欣赏故宫、颐和园等中国皇宫及皇家园林,或者参观法国凡尔赛宫、罗马斗兽场和威尼斯水城,都必须通过旅行前往目的地,才能实现审美目标。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一栋建筑、一条街道、一个广场或一座公园,都根植于特定的空间之中,并与周围环境保持着各种联系,这就是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
妥善处理好设计作品与周围大环境的关系,是关乎成败的设计原则。大环境是设计作品的背景条件,它能烘托设计作品。设计作品是大环境的精华部分,又提升大环境的审美质量。若两者关系失调,效果就适得其反。故宫、天安门广场的恢宏气势,出自于京城广阔平原上的中轴线整体布局;圣马可广场优雅的艺术氛围,得益于威尼斯水城和亚德里亚海的映衬;大理白族四合院坐西向东,是为了顺应苍山在西、洱海在东的地形地貌特征。成功的环境艺术设计作品就好似从当地“长出来”的,凸现着鲜明的地域特色,创造出引人入胜的“唯一性”景观风貌。旅游的魅力充分显示了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并以此成为永恒吸引游人的“法宝”。
环境艺术空间的固定性特征,带给教学的研究课题是环境整体设计意识与环境个性设计风格。当前还有些设计教学实践中因为忽视这一空间艺术特征,导致师生无视本土文化传统和地方环境特色研究,盲目追捧流行环境“舶来品”,过分宣扬“洋”材料和“洋”工艺。仿效抄袭,缺乏地域特色,或者脱离本地环境,违背周围条件,孤立炫耀自我的作业。然而,稍稍考察一下实际,就会知道对于固定不动的环境艺术来讲,没有本地个性特征的环境形象,必然丧失吸引力。丑陋的环境作品因为固定不动,强迫人们观看,危害远远超过普通造型艺术劣质品。实践证明,整体意识是环境艺术设计教学的基本原则,个性表现风格是艺术创造的生命之源。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当前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必须针对其专业要求,全面深入地认识它独特的艺术特征,加强空间意识的教育培养。师生务必突破传统造型艺术的空间概念和习惯,从传统造型艺术“感性”的虚拟空间感悟,转变为现代整体艺术设计“理性”的真实空间思索。以建筑和园林为“母体”,广泛吸纳各门造型艺术的空间知识,将立体真实空间意识注入环境艺术设计教学中。以造型艺术为主体,学习绘画、雕塑和工艺美术等表现空间的技巧,研究建筑和园林营造空间的方法;同时,还要借鉴和吸收音乐、舞蹈等表演艺术驾驭时间的知识技能,处理好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时空综合属性。重视环境艺术空间审美的固定性特征,扎根于现实生活背景,充分挖掘和应用本土历史、地理、民族民间文化资源;鼓励凸现鲜明地域环境特色和创造“唯一性”景观风格的原创精神,杜绝抄袭,避免概念。拓展参观考察、写生勘测等实践性教学手段,努力结合现实项目展开教学实践。树立全面、正确的空间意识,摒弃片面、错误的空间概念。
参考文献:
[1](意)布鲁诺·赛维著,张似赞译.建筑空间论.博远出版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