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高校心理健康培训

高校心理健康培训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03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高校心理健康培训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高校心理健康培训

篇1

一、体验式培训模式概述

体验式培训,是指参与者通过在真实或模拟环境中的具体活动,获得新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并将理论或成果应用到学习、生活和工作实践中的过程。

二、应用体验式培训模式的意义

根据笔者的调查了解和文献查阅,体验式培训自引入我国后,多用于企事业单位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和凝聚力,应用于高校的大多是体育类课程,形式也多为户外拓展训练。具体来说,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体验式培训模式的积极意义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弥补传统教育方法和手段的不足

心理健康知识理论性较强,而高校心理健康公共课基本上都是针对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设置的,课堂讲授会比较枯燥,且容易学过即忘,达不到教育目的。体验式培训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利用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习与生活结合起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2.有效培养学生积极的团队精神

体验式培训模式的学习项目一般是以团队的形式完成的。它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使团队成员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和相互交流的过程中,达到“触发潜能,熔炼团队”的目的。所以,体验式培训对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改善人际关系等都大有裨益。

3.锻炼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在心理学领域,承受挫折的能力――“挫商”已经变成一个热门词汇。当代大学生由于成长环境的优越,家人呵护备至的关怀,或许拥有高智商、高情商,但常常会缺乏较高的“挫商”。体验式培训可以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模拟挫折情景,锻炼和提高学生承受挫折和压力的能力。

4.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体验式培训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的过程。体验式培训中的活动和学习内容需要学生全身心投入,尽可能发挥潜力,与伙伴一起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学习和分享的过程中,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都得以全面提高。

三、体验式培训模式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为探讨体验式培训模式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实施的可行性,笔者在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教学实践活动。

1.方法

笔者以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公共课教学1班为实验班,教学2班为对照班。实验班采用体验式培训模式教学,对照班采用传统讲授教学模式,在学期末对两个班进行常规的期末考试,并对两个班的学生进行关于心理学课程认识的访谈和问卷调查,以对比两种教学效果的差异。

2.教学实施阶段

根据学期教学内容确定主题。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东莞职业技术学院确定了“人格特征”“情绪管理”“人际关系”“恋爱心理及性心理”“心理危机应对”五个心理健康教育主题。

在实验班教学实施阶段,教师按照拓展培训中的分组方法,将80名学生随机分为8组,各组成员座位安排在一起。由组员自行选出组长,作为之后各项课堂小组活动的组织者。

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常用的体验式培训模式:

(1)头脑风暴法――众人拾柴火焰高。在讲解“人格”概念时,先请各组同学组内讨论一分钟,讨论内容为“形容一个人格的词语”。每组学生贡献三个以上形容人格的词语,教师按照学生描述将其写到黑板上,之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将同学们描述的词语归类,并引入“人格”中“气质”和“性格”概念。这样就由老师的枯燥讲解变成了学生的发现式学习,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的基本概念。

(2)案例分析法――将真实带进课堂。在讲授“心理危机应对”课程时,教师从日常心理咨询记录中整理出8个典型案例,隐去基本人口学资料,分派给8组同学。各组同学在组长的组织下讨论个案,找出问题症结,并寻找出最理想、最恰当的解决策略。小组讨论结束后,各组发言人向全班同学介绍个案和本组的讨论结果,其他组成员做出评判,最后由教师进行补充和总结。真实案例分析法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并正向迁移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3)角色扮演――站在不同的角度思考。在开展“情绪管理”课堂教学时,教师采用了角色扮演法。首先提出一个情绪失控的咨询和治疗案例,案例中涉及的教师和学生角色都由各组学生扮演,教师视时间安排挑选3~4组学生为全班同学表演。每组表演结束后,其他同学做出点评。最后教师及时总结,并引入“情绪管理”方法和原理。通过对角色的切身体验,学生对情绪管理概念和理论的认知变得更加深刻。

(4)课堂游戏――小游戏大道理。每次课堂活动中,教师会视时机穿插体验式培训中常用的小游戏,如训练发散思维的“填充圆”游戏,训练反应能力的“握手游戏”,认识潜力的“鼓掌30秒”游戏等。通过游戏后的体验分享和教师点评,每个简单的游戏都可以引申出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大道理,同时还可以让教师掌握课堂节奏,随时掌控学生的注意力。

3.成绩评定

每次课程结束前,教师会根据各组活动成果质量、参与积极性等给予小组平时成绩。在对照班上,教师也会按照学生课堂发言情况、课堂参与度等给予平时成绩。

篇2

教育部2011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指出“高校应按学生数的一定比例配备专职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每校配备专职教师的人数不得少于2名,同时可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配备兼职教师”。而受限于实际发展现状,除个别师范类院校配备了专业师资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大多数高校情况则均不容乐观。高校辅导员作为大学生生活学习的一线引导者,其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如何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的胜任能力对于增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辅导效果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重要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工作

对于大部分非科班出生的辅导员来说,未经过专业的、系统的心理学课程学习,往往对其存在一定认识误区。例如,有人认为心理教育跟思政教育相似,都是将调皮捣蛋、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单独进行思想教育,这样就能彻底改变学生,使其健康。实际上,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漫长复杂的过程,不是仅靠谈心就能解决问题,它需要通过较为长期系统的专业性干预,才能使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改变与成长。这一过程的介入就需要辅导员具备一定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有相关心理学专业素养作为基础。

(二)现在的大学生更加追求个性和自我价值

因此,较好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可以帮助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学会从心理学的角度处理学生问题,切实走进学生内心,有利于其工作顺利开展。同时,也有助于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变化,洞察其心理异常状态,做到及时发现和正确引导,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尽可能避免学生因心理异常发生极端安全问题。

(三)部分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人数有限

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中,由于师资等各学校实际状况层次不齐,部分院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配备较为紧张。很多院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往往也都是一两名专职教师来统筹,二级学院辅导员负责具体工作的实施与开展。在这样一种教育体系下,辅导员作为高校学生成长的直接管理者和引导者,其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目前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提升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由于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迫切需要,与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提升相关的培训也日益增多。但对于大多数辅导员来说,他们不是专业的心理学科班出生,所以这种非系统性的培训效果有限,在具体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一)培训内容过于理论化

对于辅导员来说,培训的目的是增强技能,将其切实地应用到学生的具体管理和具体心理健康问题的解决当中,而不是为了做研究也不是为了搞理论创新。所以他们更需要的往往是能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能力提升培训。而目前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理论阐述较多,且很多理论的阐述与辅导员实际工作关联度不高,与日常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案例联系不够紧密,这些都可能导致培训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培训大多呈间断性,缺乏系统性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系统性的成长与提高过程,这其中就需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因此,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同样是一个系统性过程,需要制定长期的、完善的培训计划。而目前大多数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训中,各高校和单位大多是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和实际状况设置培训计划,随意性较大。往往会出现一个系统性内容培训间断性进行的情况,或者培训时间被人为性缩减的状况。这就导致辅导员很难获取系统性心理健康知识,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提升。

(三)缺乏健全的辅导员心理培训机制

调查和访谈发现,目前辅导员在参加心理健康教育类培训,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核心胜任力培训时,往往会面临时间、制度上各种困境。如各高校很多辅导员大多只是分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除此之外,也要负责其他一系列的学生管理工作,往往很难从日常工作中抽取较长时间参加比较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此外,高校和相关部门对如何培养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培训什么,如何培训等有关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职业化成长中的关键问题仍未形成有效共识,缺乏合理规范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培养机制。这些均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提高和专业化成长。

三、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有效途径

基于以上讨论,我们认为要提升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应从其自身核心胜任特征入手,健全相关培训机制,切实加强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能力。

(一)提升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

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水平的提高可有效地加强其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切实提高遇到学生心理问题时的应急处理能力。具体而言,辅导员首先要对心理学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方面的科学基础知识进行学习掌握,在具体的理论知识学习中,要注意心理学和教育学齐头并进,初步具备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其次,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群体当中,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动态变化,在不断与学生接触的过程当中,通过不断解决学生实际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提高自己解决、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

(二)辅导员应确立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风格

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风格是指其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机智、独立性、成就导向和自我调整方面所具有的特征表现,它对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心理辅导效果有重要影响。所以确立恰当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风格也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有效方式之一。首先,辅导员要将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看成是自己努力奋斗的人生价值方向。事实上,对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本就是一个助人助己的过程,是一份具有高尚情操的工作。所以在这份工作中,辅导员要明确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目标以及要实现的自身价值。其次,心理辅导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辅导员有足够的细心和耐力,由于大多数辅导员本身的非科班性,在实际的心理辅导工作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这时就更需要辅导员能够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释放自己的压力,用良好的态度和热情去面对学生、面对工作。

(三)建立健全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培养机制

任何一项工作要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良好的工作效果,完善的成长和培训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同样,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提高,尤其是核心胜任力的提高也不例外。相关教育部门或者机构应探索建立专门的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机制,结合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实际发展趋势和状况制定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方式。并且相应地形成专门的考评制度,将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训的方式进一步规范化、系统化,避免间断性培训、非系统性培训、非专业性培训等情况出现。从而,整体上从选拔、培训、考核与激励等各个环节规范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培养。

四、结语

辅导员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进一步健全高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辅导员的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化势在必行。因此,从知识水平、工作风格、人格特征、机制建设等方面探索加强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胜任力的方法,发挥广大辅导员对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保驾护航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篇3

一、心理委员工作的背景

2003年以来,高校开始建立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危机干预的网络体系,班级设立心理委员[1]。中国人民大学学院刘建军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承担着基础性的育人职责,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育人格局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环,校园心理工作者是高校思想政治队伍中的重要一员。高校要将心理教育渗透到大学教育的全过程,包括渗透到各种教学环节中,注重优化环境,心理教育活动、辅导活动等,而心理委员队伍,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心理健康工作的重要执行机构。

二、国内心理委员培训体系现状

心理委员队伍工作能力不足,最关键的问题是培训体系不完善,目前我国心理委员队伍培训体系主要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1.培训标准不统一

全国各高校关于心理委员的职责基本能够达到统一的标准,但关于心理委员的培训内容、标准、制度等方面建设则没有一致的标准。由于专业人员数量原因,在院系层面及年级层面能够独立开展培训的单位有限,在操作层面较难实现统一的标准。

2.培训师资匮乏

教育部要求各高校按照不低于1:4000的比例配置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按照每30名学生1个班配置,专业教师与心理委员的比例应在1:133左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教师按此要求完成日常培训压力巨大。

3.培训缺乏针对性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后期及成年前期,正是人格完善、三观建立的关键时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均有不同代表性的需求。目前各高校的培训体系均提到了这些问题,但在实际操作层面基本难以针对性培训。

三、基于心理健康课程的心理委员培训体系

心理健康课程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心理健康课程为基础和核心展开心理委员培训体系具体如下。

1.课程学习,掌握知识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各高校根据教务部要求普遍开设的心理健康普及性课程,课程对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解析心理问题现象、传授心理调适方法有着重要的作用。

2.课外讨论,强化巩固

心理健康课程讲授的内容知识性非常多,涉及范围全,但仅凭课上的时间消化吸引是完全不够的,且对于心理委员而言,对于心理健康知识掌握的要求比一般同学更加严格,所以在每节课后组织心理委员开展课程内容讨论更具有必要性。

3.团体训练,切身感悟

课程内容是全面的、知识性的,在掌握了基本知识性的内容之后,组织开展团体训练,是心理委员把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应用的重要步骤。团体训练的意义还在于让心理委员们掌握相应技术,以便将来在班级范围内开展团体训练活动。

4.工作实践,学以致用

学习的目的是应用,而应用才能更好的促进知识的掌握,也是培养心理委员的目的及意义。心理委员心理知识及技能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识别报告心理问题、帮助同学解决一般心理问题、配合老师做好心理危机事件处理工作等。

5.以老带新,以新促老

篇4

与国外高校相比,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呈现出以下特征:

1.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密切结合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紧密联系,部分高校呈现出明显德育化的倾向。在传统儒家伦理中,认为德为性之帅,更认为仁德品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比如,“仁者不忧”(《论语•子罕》),意指仁德的人就不会忧愁;“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礼记•大学》),朱熹将其解释为“心无愧怍,则广大宽平,而体常舒泰”(《四书集注》)。当前我国高校仍然延续这一传统,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把心理健康教育视为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这种教育构架必然使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抓手。国内绝大多数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作为学生工作系统的组成部分,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中国特色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2.心理咨询与心理健康教育密切结合从全球著名高校的心理健康服务内容对比(见下表)中可以看出,在研究所选取的高校中,有的高校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则没有。香港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专门进行领导力训练,每月开一次课,实际上类似于内地高校的系列心理培训。而内地高校均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选修课程。这种差异背后,实际上是心理健康服务模式取向的差异,即心理健康服务应偏重矫治性还是偏重发展性。毫无疑问,这两种取向都很重要。在实践中,所有的高校均不会偏执一端。从实际服务内容来看,多数境外高校仍然侧重矫治,但也通过工作坊等途径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而内地高校则有所分化,大多数高校矫治和发展并重;也有的侧重心理健康教育,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较少有高校侧重矫治。在多年的发展中,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逐渐形成了应以发展性为主、以矫治性为辅,覆盖面广、针对性强的立体教育模式。

3.提倡心理健康教育全员育人观从我国高校的实践来看,大多数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力量以心理咨询师为主,有的高校还包括辅导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以及部分自学成才的心理健康教育爱好者。而国外高校的人员构成则相对专业,在美国高校,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尤其是从事心理咨询服务的人,除了要取得咨询心理学、临床心理学或精神病学的博士学位之外,还需要通过严格的实习、自我分析与督导等,并取得执业资格才能上岗。以哈佛大学为例,学生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全职教师有30人,该校在校生共有21000人,师生比为1:700。这30位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中,精神病学家8人,临床心理学家8人,临床社工13人,临床护士1人,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100%。以国内某重点高校为例,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有全职教师8人,在校生约30000人,师生比为1:3750。这8位教师中有7人为心理学专业背景,1人具有医学背景,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比例为88%。从人员专业性来看,该校在国内已属不错的配备,但从专业的互补性及服务多元化的角度来看,该高校与国外高校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

二、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建设中,心理咨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心理健康普查、心理委员队伍建设是重要举措,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仍存在诸多问题。

1.关于心理健康普查这里有两个问题无法回避:一是普查的效度;二是普查的参测率。关于效度,目前各高校采用的心理健康普查工具各不相同,每种工具筛查的标准也多有差异,这就会导致在此工具下筛选出来的人,在彼工具下则不会被检测出。而据此跟进的心理帮扶措施则可能帮错对象,从而造成人力的浪费和受众对普查结果信任度的降低。另外,普查均以自呈式量表的形式呈现,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虚假作答来掩饰。再加上并非全部学生参加心理测试,尤其是研究生的参测率很低,在这种情况下,一些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则会游离在普查之外,因此普查筛选的效果可能并不如预期。

2.关于辅导员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很强,非心理学专业背景的辅导员,要获得职业资质往往需要进行较长时间的学习和培训,才能独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然而,辅导员的流动性比较大,时常会出现辅导员刚获得心理咨询师资质就流动到其他岗位或是离职,为了补充心理健康教育力量,高校又要重新培训新的人员,这势必造成培训成本的提高。再者,辅导员有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是否愿意从事或者长期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也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3.关于学生心理委员学生心理委员这个群体是新生事物,与传统的学生组织或学生干部相比,他们在学生中的影响力还有一定的差距。学生心理委员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以及他们在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是朋辈心理互助事业发展的关键。由于各高校对心理委员角色定位不同,有的心理委员是专为心理危机干预而设,从而使他们自己和广大同学都认为心理委员是学校机构安插在同学身边的“眼线”,导致工作自信下降,成效不高。

三、构建和完善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探析

基于前述的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特点和不足,笔者进一步从理念与实践上对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进行梳理。在立足本土、放眼全球的基础上,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做到以下几点:

1.明确服务理念理念是服务机构的核心,是具有自身特点的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凝结,是该机构之所以存在的灵魂。国外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强调的重点各有不同。有的高校强调整体性健康,如哈佛大学心理健康服务中心的理念是治疗每一个心理疾病患者,关爱个体学生,为社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有的高校强调优化来访者的心境,如牛津大学的理念是让来访者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绪,以便能够在牛津大学有好的生活和学习体验,并意识到自己的潜力。我国高校似乎对服务理念不太重视,相当多的高校没有成文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更遑论通过理念去感召与凝聚人。心理健康教育理念要依据高校培养人才的理念以及学校实际情况来确定,但基本的要素应该包括关系(如促进乐群性)、全人培养(如促进社会性、职业性)、整合发展(心灵、智力发展)、提升主动性与成就梦想等。现有的风格,如“尊重、平等、真诚、专业”,“呵护每一个心灵,让梦想在此启航”,比较笼统和抽象,指导性不强。

篇5

中图分类号:G44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1.081

Think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Guidance

Station in Department and Institut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JIANG Wei[1], LIU Shanshan[2]

([1]The School of Finance of Jiangxi Normal Universisy, Nanchang, Jiangxi 330022;

[2]Jiangx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chang, Jiangxi 330098)

Abstract At present, most of th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ve been preliminarily established three levels of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network, which is composed of schools, departments and institutes, classes.School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stitutions can play its basic role, has overal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school psycholog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and render a certain guidance to these activities. However,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guidance station in department and institute is lagging behind, and far did not play its proper rol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guidance station in the department and institute directly affects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epartment and institute; the secondary mental health guidance station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突出,心理危机事件越发增多,针对这一情况,教育部于2011年了《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教思政厅〔2011〕1号),基于这一文件精神,各高校已逐步建立了由校、院(系)、班级组成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完善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成效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1 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的意义

建立和完善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能够增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力量,减轻高校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重任,满足大学生日益增长的心理辅导需要;能够使各院系结合本院系的实际以及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从而充分发挥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的主体作用;能够及时发现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迅速开展辅导工作,从而可以将一些问题尽早解决,避免事态严重化;能够更好向学生宣传心理健康知识,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

2 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的现状

目前,虽然一些高校已经建立了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但是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建设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硬件设施和软件条件不够到位,高校对心理健康辅导站的重视程度还不够。

2.1 硬件设施不足,经费投入太少

目前很多高校的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仍然没有独立的办公场所,致使心理辅导工作不能得以很好的开展。部分高校的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虽然有独立的办公场所,但是这些场所大部分非常简陋,布置不规范,没有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建设,缺乏基本的专业设备,如沙盘、宣泄器材、放松仪器等,并且这些场所常常缺乏保密性和隐秘性,很难给予前来咨询的学生以温馨感和安全感,难以实现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功能。除了场地不足之外,经费投入也太少。大部分高校倾向于重点建设校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对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的经费投入却非常少,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建设一般都没有独立的经费支持,即使有专项经费,也远远低于相关标准,从而制约了它的建设和发展。

2.2 组织结构不健全,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虽然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应该由院系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心理辅导员、辅导员、班主任和班级心理委员组成,但是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只有心理辅导员和班级心理委员在积极参与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建设,其他人员参与建设的热情不高,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对心理健康辅导站的重视程度也不够。

心理辅导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故需要对提供心理辅导的人员进行严格的专业训练,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懂得一些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而在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中,主要是由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等工作人员提供心理辅导和服务,他们大部分没有心理学的学科背景,且基本上都不是专职从事心理辅导工作的,缺乏专业知识、心理辅导的实践和心理辅导的技巧,大多只是经过短期培训就开展心理辅导工作。

2.3 各项规章制度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虽然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基本规章制度已建立,但是这些规章制度大多流于形式,没有结合院系的现状和学生特点来制定,从而导致心理健康辅导站规章制度的实施效果大打折扣,从而影响了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建设和发展。心理辅导作为一门专业性和私密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更多的规章制度去进行规范。

3 加强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的建议

3.1 明确工作内容

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作为高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的中间环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要明确工作内容:要结合本院系的实际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制定适合本院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实施方案和活动,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提升学生的心理调适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全的人格;要负责本院系学生的日常咨询工作,并对其的心理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及时发现情绪或行为异常的学生,并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进行干预,或及时向其辅导员和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反映;要有计划地对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要协助学校心理教育机构,做好问题学生的危机干预工作,预防和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3.2 加大硬件设施和经费的投入

为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设置专用的场所用于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的开展,并按照心理咨询室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建设心理健康辅导站,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满足个人谈话和咨询的需要。在院系学生工作经费中,设立心理健康辅导站专项建设经费,专门用于辅导站的建设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学校和学院要逐步加大对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的资金投入,大力推进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全面发展。

3.3 创新工作方法,完善规章制度

当前,大部分高校的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主要由心理辅导员负责具体事务,班级心理委员作为成员维持心理健康辅导站的日常运行,其他成员(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参与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的热情不高。分管学生工作的院领导作为站长,要认识到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对于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要提高对心理健康辅导站的重视程度和支持力度,积极参与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建设,并鼓励其他辅导员和班主任参与它的建设。心理辅导员要积极和其他辅导员和班主任沟通,争取得到他们的大力支持,并及时把学生的相关心理情况向他们进行反馈,与他们一起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心理健康辅导站可以通过对班级心理委员、寝室长等人员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然后以他们为主体去尝试开展朋辈心理辅导工作。一些高校在院系设立了心理拓展协会,可以将其纳入到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中,充实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力量。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要创新工作方法,将一切可以利用资源全部纳入到心理健康辅导站中,建立“多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要结合院系的实际情况以及学生的特点,制定和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并在心理健康辅导站开展工作的实践中,不断进行修订完善,以规范心理健康辅导站工作的开展,促进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建设。

3.4 加大培训和宣传的力度,推进心理辅导员的专业化

要对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成员进行分类分层培训,对心理辅导员进行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综合专业知识系统培训,对辅导员和班主任进行心理学专业知识培训,对班级心理委员和寝室长进行朋辈心理辅导知识培训。通过这些培训,提高心理健康辅导站成员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实践技能,从而提升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和质量。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要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的师生了解心理健康辅导站,了解心理健康知识,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愿意一起来参与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建设。

心理辅导员是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具体事务的负责人,是心理健康辅导站建设的主要推动者,是院系学生工作中专门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兼职心理工作者,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骨干力量。推进心理辅导员的专业化,提升心理辅导员的专业水平,是加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防和干预,有利于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的建设。要明确心理辅导员的职责和定位,要建立完善心理辅导员的专业培训和进修制度,要为心理辅导员搭建交流和实践的平台,要建立考核和激励机制,要推进心理辅导员的自我成长。在条件成熟的时候,要建立心理辅导员的专业资格准入机制,如要从事心理辅导员工作必须具有心理学学科背景,或者必须取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证书,等等。

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是健全和完善高校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的必然趋势。当前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还处于初步建设阶段,在建设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问题和困难,如场所不足、设备缺乏、专业师资力量不够,等等。但是,随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深入,这些问题和困难都会逐步解决。各高校的院系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提炼特色,打造适合本高校本院系的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

参考文献

[1] 张曼.院系二级心理辅导站工作模式初探[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145-146.

[2] 马B.高校院系心理辅导站工作体系初探[J].淮北师范大学学报,2014.35(3):192-193.

[3] 张益荣.高校应建立和完善学院二级心理健康辅导站[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1):70-71.

篇6

关键词:大学生 心理健康教学 研究

现状 完善对策

DOI:

10.16657/ki.issn1673-9132.2016.01.203

一、 引言

目前,心理问题导致的学生休学、精神抑郁、焦虑甚至自杀等各种现象非常普遍。国内外甚至出现了非常轰动的大学生由于心理问题杀害舍友、同学的事件。我们不得不对当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引起高度重视。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时间较短,尽管针对大学生心理问题我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各大高校也展开了相关教育课程,然而其成效并不显著,发展水平与国际上也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心理健康教育依然停留在表面上,没有一个更高层次的突破。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的发展现状

(一)心理健康教育组织机构管理存在问题

不同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其管理方式、所属部门、行政级别各有不同,管理方式也有所差异[1]。调查显示,有些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设置存在双重从属关系,管理不清晰、责任不明确、收费不标准等等,这都造成了心理健康教育机构难以正常运行并发挥其作用。对于心理健康教育机构的管理,工作人员大多都是学校招募的学生和兼职老师,时间有限精力不足,管理能力不够,这并不利于机构的管理和发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较为薄弱

专业富有经验的心理健康教育人才一直是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的一块短板。各大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从业人员数量不多、专业能力不够、缺乏较为丰富的教学经验,教师团队的构成有专职心理教育的教师,也有其他专业的兼职教师。调查显示,这其中专职教师占据着非常小的一部分,大多数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都是由医学、哲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的教师兼职担任。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兼职教师时间精力不足,专业程度不够,专职教师数量有限难以满足需求。

(三)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高

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是因为大环境使然,人们的意识并没有发展到这一程度。近年来也是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案件频发才让人们逐渐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重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场所设置不完善,利用率较低。调查显示,90%的高校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场所,然而其中78%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场所利用率非常低[2]。另一方面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较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来源渠道较少,主要依靠划拨和收费,投入较为随意,学校管理不够导致经费投入渠道较少。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完善对策研究

(一)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心理健康教育既可以是一种教育课程又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教育理念。它既独立成一门专业的学科,尤其独立的教育方式和专业的教学理念,又渗透到其他教育活动中,对学生间接地产生影响。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不能照搬照抄其他国家、其他学校的方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结合自身学校发展特点和学生心理情况进行。

正确认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要做到:首先,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的发展非常重要,不管是对于学生的学业还是生活以及日后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需要加强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传播和教育,让学生对其产生充分的重视。其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传播。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的概念,这是正确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方式。再次,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科学性的特点。它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学科,不是单纯的心理辅导更不是催眠,它需要具有专业任职资格的心理学教师进行课程的教授。对学生全面的了解是进行教学的前提。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不是简单的一项课程、一次讲座就可以达到目的的。心理健康教育必须深入开展,从学校、教师、学生、社会等等各个方面全方位地进行,人文关怀、教学环境、交流沟通甚至是干净的教学环境都可以对学生的心理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同样是一个严肃的工作。它关乎学生的切身利益,心理问题危害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是他人的健康,所以必须严肃认真对待,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二)科学合理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科学合理设置教育课程、运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教学、积极创新发展教学方法、选择正确的教学内容等等都是合理教学的重要环节。首先,传达正确的心理健康的理念和基础知识。课上教师要强调心理健康的特点和人格的可变性特点,将个人看做一个动态的个体,在学习和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不同都是正常的。拥有正确的心理健康知识理念是大学生学习的前提。其次,开展活动侧面引导学生深刻剖析自我。在开展心理健康活动中教师要从侧面对学生进行开发引导,设置一些活动让学生提高自我认识,从而更好地了解自我。再次,掌握科学合理的心理问题调节手段。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专业的心理教学知识对学生传递科学的调节方法,从而达到缓解紧张焦虑的情绪,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例如,掌握一些日常缓解压力的小技巧,正确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解压的途径等等。最后,增加现代化的心理问题调节方法,可以结合时代的特点开展有效的丰富的方法,例如开展网络教育、组织活动等等。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的综合素质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不断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各大高校对于心理健康教育人才的培养要重视起来,积极设置相关专业,采取专业的方法进行培养,为社会提供全面的人才。其次,建设教学培训基地。从业人员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与时俱进方能更加适应社会。这就需要建立专业的培训基地,针对教师的专业能力、理论知识、实践能力、操作技能、职业素养、案例分析等等各方面进行培训,通过正规专业的培训不断提升教师的能力,并且一定要与时俱进结合当前学生的心理特点、社会现状进行培训。如果没有专业的培训,教师很难得到更大的提升,因此,需要建立专门的培训基地。再次,分类开展培训工作 [3]。将培训对象分为专业和兼职教师进行分布培训,培训一定要具有周期性,同时要进行培训效果的检测,为下一次培训提供改进的依据。最后,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术交流活动的开展。选拔优秀的、有潜力的教师出国交流,吸取国外的丰富的优秀的教育经验,结合我国发展现状和学生心理特点进行有效的研究。

必须培养一批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师资团队,并且持续不断培养下去,不断完善人才培训体系;不仅仅要保障充足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更要加强管理转变当前兼职教师为辅,专职教师缺乏的局面,扩大专职教师数量,明确专职教师的管理,从职称评定、发展方向、教师管理等等多方面加强管理; 这就需要高校投入更多的资金,开展培训、进修、学术交流等活动,激发教师对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热情。

(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立法工作和政策引导

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经费渠道。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经费主要来源于划拨和学生收费,渠道窄来源少导致缺乏教育经费。因此国家应开展多种渠道扩充经费来源,采取帮扶措施、校企联合,积极鼓励企业资助,设立一些优惠政策促进企业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投资和帮助。其次,确定教师配备标准。师资队伍是教育的关键。当前,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各大高校配备的教师良莠不齐,教学水平难以全面提高。国家相关部门必须确定一个最低标准,各大高校按照标准执行,方能整体提升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水平,从而有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水平。再次,明确必须课程。政策应规定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课程,避免各高校根据自己意愿设置课程,导致教学水平参差不齐,缺乏针对性。 最后,加强立法工作的推进。确立明确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业资格认证制度,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专业的人才。此外,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监督工作是保障工作进行的有效方法。相关部门要制定合理的监督标准和评价体系,对各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全程监督、检测、评价和管理。

参考文献:

[1]谢春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东北师范大学,2006(5).

[2]汪东.西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现状调查与对策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2008(5).

篇7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起步较晚。为实现心理健康目标,推动高校健康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建设一支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成为完善高校心理健康体制的重要环节。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内涵

按照国际职业的专业化发展来看,一个专业的确立需要达到以下标准:(1)本领域的专门理论知识;(2)长期职业训练形成的专业技能;(3)在本行业要具有专业性的自主权,不受专业外因素的控制;(4)有本行业专门的职业道德规范;(5)持续性发展。五个标准从个人素质构成和组织环境对专业化进行了界定,五个A标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高校心理健康队伍专业化是指达到专业标准并获得一定专业地位的过程,是其职业化的发展趋势和终极目标。高校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要求教师在专业知识方面,具备扎实的心理学、教育学、医学等知识;在专业技能方面,有丰富的心理健康的实践经验,能熟练运用心理咨询技术;在专业自主权方面,具有独立性,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在职业道德方面,不仅具有一般教师的职业道德,同时还具有心理工作者的职业道德,要树立全面服务的意识,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要坚守职业规范和职业操守,不断完善自我人格的发展;通过制度、资金和人才保障其专业的持续性发展。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其专业化程度对高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实效性有着直接的影响。

(一)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需要

信息社会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了新的契机,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为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建设工作。2001年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见》指出通过培训提高心理健康教师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和技能,逐步建立资格认定体系。2003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和心理健康工作的通知》提出要解决工作场地和经费问题,创造有利的工作条件。2011年教育部办公厅颁布《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指出:“高校应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队伍。”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已成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要求其专业化

一个完善的组织结构和一支配比合理的教师队伍是有效开展心理健康工作的必备条件。目前,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在数量、质量、管理制度等方面均存在以下问题:(1)专职教师数量较少。近几年的相关调查数据显示,全国高校专职心理咨询人员与学生的平均比例约为1∶10000。师资力量不足严重阻碍了心理健康工作的推进。(2)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高校专职心理健康教师专业知识水平虽不断提升,但实践操作能力欠缺。从业资格考试虽涉及实务操作题,但“纸上谈兵”与“实战演练”之间还是存在较大差距。(3)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机构不独立,专项经费有限,工作量的计算标准、职称评定和晋升不明确,加重教师职业倦怠感,导致人才流失。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实情况需要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师队伍

随着时间和环境的改变,学生学习压力增大、人际关系冲突、就业择业困惑等多重问题日渐凸显。学生容易产生孤独感、压力感,随之变得消沉和迷茫,诱发心理问题。北京一项大规模的心理健康调查显示,16.51%的大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广东省15%~20%的大一新生存在心理问题。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工作的重点。因此,建立专业化、高素质的心理健康队伍,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专业影响力,改善大学生对心理咨询的认知,才能充分发挥高校心理咨询的功效。

三、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措施

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需要社会、学校到教师个体的共同努力。依据国际上确立专业的五大标准,从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情况从发,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国家政策指导下,政府牵头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建立行业督导制度

美威林斯凯指出,一个非成熟的准专业、潜专业向专业转变过程,需要经过一系列活动,其中包括形成一个专业协会,其目的是自我界定职业的核心工作,与邻近职业进行竞争以建立起排外性能力领域。

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是介于政府与学校之间,并为其服务、沟通、监督、公正、自律、协调的社会中介组织。政府做好牵头工作,将本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聚集在一起成立行业协会。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代表着心理健康工作者的共同利益,充分地保证其专业自主权,制定并执行行规行约和各项标准,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对从业资格认证进行严格审查,对高校心理健康教师培训机构的培训目标、课程设置、师资、实践训练、评估和考核方式、职业伦理规范等进行督导。

督导制是指在政策指导下,政府委托大学生心理健康协会成立有经验、有资质的专家督导小组,定期在高校提供现场的咨询技巧指导,监控心理健康工作质量,提升工作水平,组织专业研讨的制度。督导制有助于高校心理健康工作者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有助于教师及时、准确地辨别工作方向,避免延误临床治疗;有助于缓解教师的职业枯竭感,调节教师的心理压力,是推动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二)高校应建立心理健康机构,明确机构隶属关系,完善薪酬考评体系

为保证其专业性、独立性、系统性,高校应建立由校领导直接管理的心理健康中心,实现“教学、服务、科研&r dquo;三位一体的组织机构。中心负责制订全校心理健康工作计划,协调、组织全校各部门开展好心理健康工作。中心专职教师主要承担以下工作:1.高校心理健康相关课程的教学工作深入课堂普及心理健康知识。2.高校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调节自己,及时地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干预和治疗,发现有严重心理疾病的学生应及时转介到医疗机构接受治疗。3.做好高校心理健康科研工作。教师在做好教学、服务工作的同时要做好科研工作,将实践经验提炼为科研成果,将先进的科研成果运用于实际工作中。

除此之外,学校要在教师薪酬待遇、工作保障、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支持,为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建设提供良好的组织保障。在薪酬待遇方面,心理健康教师不仅要享受普通教师的待遇,还应根据咨询工作量计算相应的报酬,建立教师定期保健和休假制度。此外,在工作保障方面,要有别于普通教师,中心教师不仅要享有普通高校教师的保险,还应有职业保险作为保障,甚至因工作产生的法律诉讼费用都应有相应的保险支付;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要形成高校心理健康教师职称评定的“专业化”导向,设置与专业技术职务的初级、中级、副高、正高级相对应的心理健康教师职级,为高校心理健康教师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三)高校应提高专业准入标准,清理现有队伍,实行在岗分流、培训管理

俗话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下,仅得其下。”要提升高校心理健康队伍的专业化水平,应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要加大对专职教师的引进,改变我国心理健康队伍以兼职教师为主的局面。专职教师是心理健康队伍专业化建设的核心力量,因此对专职教师的引进要提高门槛,宁缺毋滥。专职教师的标准要向外国看齐,保证研究生学历教师的较高比例;学科专业应以心理学专业为主,并具备相当的教育学、社会学专业基础;同时,应有心理咨询师从业资格证书,同时获得行业协会的相关认可,具备大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工作经验或者具有长期的规范实习经验;通过笔试、面试、综合技能考核后进行聘用。

要提高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水平,改变“人皆为师”的局面,应对在岗教师进行调整,搭建分类服务平台。根据教师的教学背景、从业资格、工作经验,筛选出最适合心理健康的教师,归属到心理健康中心,其他教师则分流到学生事务管理的其他岗位上,为学生提供相应的专业化服务。同时,在岗分类管理模式能够有效地把心理健康教师从繁杂的学生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为心理健康教师专业化建设创造条件。

此外,全面地、专业的培训是在岗分流管理的重要部分,是提高心理健康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有效途径。教师培训在强化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的基础上,采取“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将知名的高校咨询专家和学者请到学校来进行专业指导,介绍先进的知识和技能,加大教师的科研能力;将教师送出去参加培训、学术交流等活动,了解前沿动态,汲取他人经验,为心理健康队伍的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四)有条件的高校设立心理健康相关专业,扩充人才储备,实现持续性发展

专业化的学历教育是培养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的最主要途径,是推进心理健康队伍专业化发展的通用方法。我国暂没有高校独立设置心理健康学科,现有的心理健康课程设置不合理,从而造成心理健康工作者实际咨询技巧掌握不够,专业实训不够,临床经验欠缺,虽然取得专业学位,但是离上岗标准还存在一定的距离。

因此,深入推动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应该将心理健康从心理学、思想政治教育等专业中独立出来,特别是研究生阶段的培养。要按照中国心理学会规定的标准开设相关课程,完善课程设置,强化专业知识,重视临床实践操作能力。此外,在研究生阶段开设认知科学、认知神经科学等反应心理学最新发展的课程,以及有关科学和道德标准的伦理学课程,使得学生在毕业后能够适应社会对岗位要求的变化,为高校心理健康专业化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高校心理健康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不仅需要社会认可、良好的组织环境,更需要高校心理健康教师能够不断提升自身素质,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当作一份事业,提高职业认同感,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不断奋斗。

【参考文献】

[1]邓如陵.专业化视野中的高校心理健康[J]. 中国成人教育,2008(24):35-36.

[2]鲍振兴.高校心理健康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1(10):33-34.

[3]王建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2001:5.

篇8

[中图分类号] G64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078-02

高校班级心理委员作为学校基层管理单位班级中的一员,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桥梁”和“纽带”,不仅扩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覆盖面,壮大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而且进一步完善了“学校—院系—班级”三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形成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的长效机制。通过选拔和培训思想素质过硬、社会工作能力较强的学生担任心理委员,可以及时关注和了解学生群体中异常突况,实现发挥大学生主体作用的一种积极探索和创新的工作方式。然而,心理委员作为新型的心理健康教育者,其在实际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不足尚需不断完善。

一、高校心理委员的现状

高校班级心理委员制度2004年始于天津大学,至今,心理委员制度设立已有九年的历史,九年来,心理委员在我国高校得到不断壮大发展,心理委员已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传播心理健康知识、组织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心理健康危机干预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虽然大多数高校班级已经设立了心理委员,但同时也呈现出选拔不严格、职责不清晰、工作难到位、人浮于事等问题,工作实践不够理想,其预期的效果还没有达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心理委员的职责定位

一般而言,目前各高校对心理委员工作职责主要表现为“关注、倾听、宣传、报告”四个方面。然而,在实施心理委员的角色定位时面临诸多困难。首先,由于心理委员专业能力有限,导致他们不知道如何在班级中开展工作,无法完全承担自身的职责。其次,同龄人的困惑在心理委员身上同样存在,所以在面对有心理障碍的同学的求助时,他们有时会产生“心有余而力不足”之感。这不仅对求助者没有帮助,而且还会使心理委员产生额外的压力。所以,心理委员的职责定位与其实际工作之间存在着高要求与低水平、高理论与低实践、高期望与低实现的落差。高校应该对心理委员的职责进行再思考,并在此基础上赋予与其工作能力相匹配的工作职责。

(二)心理委员的选拔程序

心理委员的选拔是开展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选拔出综合素质高、组织协调能力强和热爱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心理委员对于培训、管理、考核等工作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各个高校选拔班级心理委员的方式各有千秋,归纳起来主要有民主选举、自由竞聘和班主任或辅导员指定,以及其他班干部兼任等方式,这些传统的心理委员的选拔方式往往使心理委员的角色意识不强,主观能动性较低。同时,心理委员存在着队伍不稳定、流动性大、一年多换等情况。据调查,很多高校对于班级心理委员的选拔条件较为宽松、筛选程序不够规范,因此,心理委员的自身素质和人格特征较差。

(三)心理委员的培训

目前,各高校对心理委员进行了培训,但培训如“蜻蜓点水”般浮于表面,显得不够系统和全面。具体来说表现在两个方面:培训内容单一,缺乏系统性;培训方式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和大班教学,缺乏典型的案例教学、小班教学等形式,因此培训质量难以保证。总的来说,各高校对班级心理委员培训工作的重视不够,心理委员的培训效果并不理想。

(四)心理委员的工作方式及成效

据悉,目前很多高校都制定了心理委员定期报告制度,其目的是为了及时了解、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以便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心理干预。心理委员开展工作的方式多为观察、暗访和直接询问,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戒备心理,所以这一制度使得很多学生逃避心理委员,担心自己的隐私被心理委员记下并报告给老师,导致同学关系紧张,从而违背了设立心理委员的初衷。同时,也给心理委员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带来更大难度,最后多流于表面形式——上交报表,导致班级心理委员的工作成效一般。

二、高校心理委员有效工作模式探讨

(一)心理委员的职责定位工作模式

笔者认为,高校心理委员的工作重点不是直接解决心理问题,而是发现、反映或协助解决问题,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故此,心理委员的职责可定位为“宣传员、组织者、信息员、助人者”四个方面。

1.宣传员。向同学宣传健康的心理知识,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内容,也是心理委员的基本职责之一。作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员,班级心理委员要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因人因时而异,利用板报、博客、微信、主题班会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宣传的有效性。

2.组织者。一方面,心理委员要积极动员和组织班级同学参加学校、学院组织开展的各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同学们的心理保健意识。另一方面,要根据班级实际,自行设计和组织符合班级同学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营造和谐、融洽的心理氛围环境。

3.信息员。心理委员平时要多关注同学的心理动态,发现异常情况,特别是那些严重危害身心健康、容易引发严重后果的心理危机现象,应立即上报。在遇到危急情况时,心理委员的首要工作是报告,而不是直接给予心理干预,因为心理委员的专业知识及危机处理能力有限,如果莽撞干预,不仅救不了别人,还会伤害自己,所以危急事件应由专业人员来处理。

4.助人者。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大学生经常会遇到一些心理困扰,心理委员要及时给予关心、情感支持和力所能及的帮助,通过倾听和交流,帮助同学调节情绪、恢复心理平衡。如果发现同学有比较严重的心理问题时,要及时劝导或陪同他们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寻求专业的心理帮助,或及时与相关教师联系。

(二)心理委员的选拔工作模式

心理委员的自身素质直接关系到其工作的深度、广度和成效,笔者认为,应在心理委员的选拔条件和选拔程序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规定。

1.选拔条件。心理委员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1)诚信热心。心理委员必须是班级学生高度信任和乐于助人的同学。(2)“耳聪目明”。心理委员要能从同学的言谈中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要善于观察班级内的细微变化及其蕴藏的思想动向。(3)“能说会道”。心理委员要准确且巧妙地传播心理学知识,及时向上级反映有心理障碍学生的思想动态。总之,班级心理委员应由那些性格开朗、心理健康、有责任心、有良好沟通能力、有良好人际关系等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担任。

2.选拔程序。班级心理委员制度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第一步就是采用科学的方法选出适合从事心理委员这个角色特征的人员。首先,每个班级设立2名心理委员,通过自我推荐、同学推选和辅导员审核三者相结合的办法,产生男、女生候选人各1名。其次,让候选人参加学校组织的心理健康综合测试、试用期培训及培训后的考核,且测试考核合格。再次,测试合格的学生,由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颁发《心理委员资格证书》,将其正式任命为班级心理委员。

(三)心理委员的培训工作模式

班级心理委员选后并不能立刻上岗,因为其不具备作为心理委员必须具备的一些基本知识,所以还必须经过严格的岗前培训和岗后培训。

1.岗前培训。主要是指心理学知识、助人技巧等一些基础知识的培训。心理委员经过岗前培训后,能基本了解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常识,增强对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的辨别能力,掌握“助人自助”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提高人际沟通和洞察等能力。

2.岗后培训。主要是指各种专题学习和培训。经过岗前培训后的心理委员在上岗后还需要不断“充电”,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和提升相关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班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可开展不同心理问题类型的专题讲座或团体辅导(如情绪控制、网络成瘾、学习困难、情感恋爱等专题),还可按照不同的年级开展不同的培训:大一年级重点开展生活适应和学习心理的教育,大二年级重点开展人际交往和自我情绪调节的培训,大三年级重点开展完善人格等方面的培训,大四年级重点开展就业、创业心理方面的培训。如此一来,培训才更具有针对性和连续性。

经过九年的探索和尝试,高校心理委员工作已经有所起色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在工作中逐步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尚需深入研究。班级心理委员作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层力量,相关制度的建立与完善需要多方面的配合,如将心理委员的工作职责落到实处,将他们自身的培养切实完成等。高校要在继续重视心理委员作用的前提下,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和创新,逐步使高校心理委员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 参 考 文 献 ]

篇9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较为单一。虽然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仅依靠高校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还远远不够。在此过程中,社会与家庭的缺失严重制约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覆盖范围的拓展以及教育氛围的优化。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载体较为单一。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思想政治理论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仅依靠这一课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则容易导致学生无法对心理健康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掌握与有效的内化,进而制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的提升。在此背景下,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重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拓展路径作出探索,从而依托多元化的载体,在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覆盖范围的基础上,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适应教育环境的发展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发展要求。

(三)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综合素养制约着教育成效的进一步提升。不同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面临的要求呈现出了一定差异,在此背景下,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综合素养也需要呈现出动态化发展的特征,只有如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才能够具备优秀的师资作为支撑。然而,无论是因为高校对师资建设工作所给予的重视程度以及扶持力度不足,还是因为教育工作者欠缺提升自身教育水平的意识与积极性,教育工作者综合素养难以适应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求的问题客观存在。由此可见,做好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也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优化的必要路径。

二、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策略

(一)构建联动心理教育机制。高校所开展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既属于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又离不开社会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作为支撑。与此同时,家庭作为高校大学生生活的重要场所,也需要在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开展积极配合,从而巩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果并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阵地的延伸。由此可见,高校需要与社会、家庭开展联动,构建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从社会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参与来看,一是社会需要重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在此方面,政府部门、大众媒体等都需要重视对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进行宣传,引导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社会大众能够关注心理健康问题并掌握解决心理健康障碍甚至心理健康疾病的方式与方法。与此同时,政府部门与大众媒体也需要引导包括大学生群体在内的社会大众对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引导工作做出正确的认知,逐渐改变社会大众对心理健康问题以及引导工作所存在的偏见;二是社会需要重视提升在心理健康领域中的投入,如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完善与心理健康领域相关的基础设施,为心理健康人才的培养及其专业化发展提供支撑。在此方面,教育主管部门还需要重视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专项经费,从而促使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优化及其人才队伍建设工作获得资金保障。从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参与来看,一是高校需要重视强化与家庭之间的沟通与协作,而家庭也应当重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与高校进行积极配合。这则要求高校能够引导家庭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对于大学生成长成才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并通过构建通畅的互动与信息反馈渠道为高校与家庭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形成合力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家庭成员不仅需要重视掌握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知识,而且需要重视塑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以及亲子关系。通过强化与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及时发现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并在开展积极干预的基础上,向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反馈大学生心理发展状况,从而争取高校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所提供的支持,同时也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向与策略的调整提供依据。

(二)拓展心理健康教育平台。在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改革与优化的过程中,高校需要重视推进教育覆盖范围的拓展,并强调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协同发展,从而在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心理调适能力基础之上,将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与学习过程当中,从而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构建保障。具体而言,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进行拓展的过程中,高校有必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紧密融合,并依托互联网以及新媒体等平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工作。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一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需要重视夯实这一阵地所具有的基础性作用。在此过程中,高校需要引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所具有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并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能够挖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所具有的契合性,从而为二者的有效融合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在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引导的过程中,高校需要重视引入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依托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全面了解学生所具有的思想动态,从而强化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工作的针对性,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协同发展。2.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融合。无论是校园文化氛围还是校园文化活动,都具有着不容忽视的育人工作,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强化依托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并通过开发形式多样且具有心理健康教育价值的校园文化活动,促使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当中,充分发挥出校园文化所具有的育人功能。如,高校可以依托校园媒体对心理健康知识开展宣传、深化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的了解与认知,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氛围。与此同时,高校也可以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作为主题,组织学生开展知识竞赛、演讲辩论以及文艺汇演等活动,从而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式,促使心理健康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实现相互渗透,并有效强化心理健康教育所具有的吸引力与实效性。3.依托互联网与新媒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互联网与新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拓展心理健康教育覆盖范围,而且可以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与时俱进的发展,为此,高校需要重视发挥出互联网以及新媒体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一方面,高校需要重视对多元化的互联网平台进行开发,依托两微一端以及新媒体矩阵等,使用多样化的信息呈现形式对心理健康教育内容进行呈现;另一方面,高校需要重视构建互联网教育平台运营团队,确保不同平台能够在呈现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过程中凸显出自身特色,并确保不同平台在推进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得以统一的领导与科学的运营,从而更好地发挥出多元化平台所具有的作用。

(三)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水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所具有的教育意识、教育理念以及教育能力等,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成效产生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与此同时,教师队伍所具有的结构是否合理,同样影响着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由此可见,在高校开展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视推进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意识、教育理念以及教育能力得以与时俱进的发展,而且需要重视对教师结构进行优化,从而在师资层面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持续发展提供保障。1.引导教师强化教育意识、革新教育理念、提升教育能力。从教师教育意识的强化、教育理念的革新以及教育能力的提升方面来看,重视做好宣传工作以及培训工作至关重要。在宣传工作中,高校可以依托各类例会等强调心理健康教育所具有的重要性以及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据的重要地位,明确要求教育工作者对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路径做出探索。在培训工作方面,高校需要推动培训形式的多元化发展,有效提升培训工作所具有的吸引力与有效性,促使教师能够更为积极地参与培训工作。另外,高校还需要重视引导教师自主强化自身教育意识、革新自身教育理念并提升自身教育能力,在此要求下,高校需要为教师自主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与资源,引导教师开展经验交流与共享,为教师队伍协同成长创造良好环境,与此同时,高校还应当构建完善的激励机制与考核机制依托激励机制,激发教师自主发展热情、依托考核机制挖掘培训体系与教师自主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师资队伍建设工作的持续优化指明方向。2.优化教师结构。高校需要重视,构建起老中青结构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从而为教育经验的传承、师资队伍活力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当然,教师结构的优化不仅体现在年龄结构的优化方面,而且也体现在学历结构、职称结构的优化方面,这则要求高校能够对师资结构状况作出调研,并根据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需求明确师资结构优化方向。另外,高校需要重视推荐专职教师队伍与兼职教师队伍的协同发展,通过邀请社会专家学者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补充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力量,推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从而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水平的提升提供助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推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仍旧有待优化,在此背景下,高校需要重视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改革与创新,并通过拓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平台、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得以专业化发展,为教育工作成效的提升以及与时俱进的发展构建保障。

【参考文献】

[1]彭燕凌.基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的问题及优化策略分析[J].北极光,2020,1:162~163

[2]郭静静.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优化策略[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5:127+129

篇10

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一个十分艰巨而又复杂的工作,它开展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工作,影响着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但是,目前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别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尚未步入正规

个别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滞后,有的高校至今还没有建立心理咨询机构,有的高校虽然设立了心理咨询机构,但没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机构设置也不合理,没有科学规范的心理咨询工作条例,没有专职工作人员,也没有把心理咨询工作所需的经费纳入预算。许多学校仅限于一块牌子、一张桌子、两把椅子的状态,数据收集和档案整理难以做到完整化、有序化和专业化。

2.心理咨询人员严重不足,专业素质有待提高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目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高校,虽然建立了以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和辅导员为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但专职心理咨询人员的数量满足不了学生的需求,且一些兼职教师和辅导员没有正规的、系统的心理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培训,相当一部分教师对现代心理咨询技术懂得较少,在教育和咨询的实践中很难保证取得良好的效果。

3.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设不到位

通过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试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养成良好的个性品质,是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但很多高校没有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有的学校只是作为选修课开设,大多没有列入教学计划,有的只是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纳入思想品德课程中,只作为其中的一个章节,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

构建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是摆在高校面前的重要课题。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构建科学、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1.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

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工作中的地位,主管学生工作的校(院)长或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党委书记应亲自挂帅,主抓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便在管理工作中做好政治统率和行政保障的作用,营造政策环境,排除工作阻力。同时全校的党政机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支持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确保心理健康工作的高效运行。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也应加强与学校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联系,争取得到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关心和支持。只有这样,心理健康教育才能真正有效的开展起来。

2.建设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

针对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应在大学生中进行自我意识、健全人格、人际交往、学习、择业、性、恋爱、网络、心理咨询与治疗等方面的教育。为此,必须有针对性的、多层次的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必修课程和系列选修课程,还要针对不同年级学生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举办各种形式的心理健康讲座和报告,使学生系统地了解自身心理发展变化规律,了解和掌握心理卫生的一般知识以及保持心理健康的途径、方法,认识与识别心理异常现象,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高校要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在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以外,还应该将课堂教学与平时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通过开展课外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可以打破课堂教学在时间、空间、形式上的局限性,增加心理健康教育的趣味性与实践性,使学生积极参与,并通过亲身实践接受教育,有助于把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内化。

3.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是一项复杂细致、专业性很强的工作,要求从业人员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已成为现阶段紧迫的任务,也是搞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

加强专兼职教师队伍的建设。目前,高校多以从事教育学、心理学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师为主体、以专兼职心理咨询教师为骨干,构成了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主体,这支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制约着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为此,要把对专兼职教师的培训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计划,通过短期或者长期培训,使他们具备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所必备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理论、技术水平。

加强对辅导员、班主任、各科任职教师等人员的培训。政治辅导员、班主任、各科任教师、管理人员等组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队伍。他们对学生的情况非常了解,因此,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应采取多种形式定期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培训,使他们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方法,在日常思想教育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解决一些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同时,要倡导高校每一位教师都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并肩负起教育的责任。

培养学生骨干队伍。在大学生中挑选那些对心理学感兴趣、热爱心理咨询事业、责任心强、乐于助人的学生作为心理咨询员,组建大学生自心理健康教育组织。通过心理课、讲座、报告、团体辅导等形式,使他们学习和掌握一定的心理知识,共同做好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创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校园环境

高校在构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时候,除了要加强学科建设和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之外,还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建设。实践表明,外部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作用。大学生的成长环境主要是校园环境,因此,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绝对不能忽视对校园环境的建设。

高校要充分利用课外活动以及学报、报刊、网络等手段,营造积极、健康、高雅的氛围,形成良好的校风,加强校园文化的导向作用和凝聚作用,提倡同学之间、师生之间的团结友爱、互相关心、互相帮助,形成健康向上、宽松和谐的环境,使大学生从中得到熏陶和感染,进而促进个体的和谐发展。同时,大力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和健康愉悦的情绪,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发现自身多方面价值,改善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充分发展个性。

5.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

高校要构建良好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一定要有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否则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够顺利的开展下去。其实,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而且目前许多学生的心理问题是根植于家庭,显现于学校,加重于社会的。如父母离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社会不良风气影响等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心理造成很大的冲击,极易引起心理问题。作为大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环境,学校应主动做到关心学生成长,积极创造条件及时与家长沟通,全面反馈学生状态,共同商讨学生成长计划,特别是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应加大关注力度,及时与家庭共同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这是减少不良事件、科学育人的有效途径。

社会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广泛运用各种传媒向学生宣传心理卫生知识,有关部门要整治有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娱乐场所,防止各种不良书籍和音像影音对学生的侵害。社会可以凭借广播、电视、报纸等媒介向大众定期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和内容,以此来减轻心理问题的产生和危害。

参考文献:

[1]翁陶.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成因浅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

[2]江峰.关于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思考[J].前沿,2007(1).

[3]毕灵敏,彭永利.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其对策的几点思考[J].化工高等教育,2006(3).

篇11

0.前言

由于高校思政辅导员是与大学生接触最多,开展大学生思想教育的实践者,也是对大学生心理变化和意识观念影响最多的人。因此,提高高校思政辅导员的自身素质,解决高校思政辅导员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对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以及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及产生原因分析

目前,高校大部分思政辅导员综合素质较高,能够适应岗位的需要,能够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正确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但是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高校思政辅导员也与大学生一样面临着各种社会问题,而且随着高校的发展,思政辅导员日常工作内容也逐渐增加。高校思政辅导员除了负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日常工作,还需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引导、贫困帮助、就业指导、安全问题等多方面的内容负责[1]。因此,在多重因素的影响下,高校思政辅导员不可避免的会产生一些心理问题。下面,就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以及产生原因进一步进行分析。

首先,高校思政辅导员大多工作繁重,时刻处于紧张忙碌状态。高校思政辅导员的主要工作内容较多,大体上包括大学生的生活管理、组织学生活动、对学生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学生的政治思想和价值取向等。而从目前国内诸多高校的发现现状来看,由于许多高校招生数量急剧增加,为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工作开展带来了极大的负担。高校思政辅导员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各种学生活动的组织已经开始占用高校思政辅导员大部分的工作时间。高校思政辅导员在繁忙中还需要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进行准备,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辅导。造成了高校思政辅导员精神一直处于紧张和忙碌状态。许多高校高校思政辅导员身兼数职,对大学生日常生活、交际问题、学习问题、班级建设、党团建设、各种活动和竞赛组织与评比、大学生评奖评优以及与大学生的心理交流等内容时刻关注。再加上一些突发性问题和矛盾,导致高校思政辅导员精神时刻紧张,产生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精神疲劳[2]。

其次,高校思政辅导员即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老师,也是学校干部。繁忙的大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占用了高校思政辅导员大部分的实践,除去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及情感的交流时间,高校思政辅导员几乎没有剩余时间对工作进行总结和思考,也不能够有效开展关于思政工作的科研活动和理论研究工作[3]。但是,在职称评定的过程中,对于高校思政辅导员的科研成果是十分重视的,缺乏有效科研成果和理论研究成果的高校思政辅导员在职称评定方面处于劣势。这也就直接影响了高校思政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导致高校思政辅导员面对繁复的工作常常失去耐心,情绪逐渐开始变得焦虑,产生了心理压力。

第三,高校思政辅导员地位普遍不高,容易产生心理负担。许多高校将课堂教学之外的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均安排给高校思政辅导员辅导员负责,不仅增加了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工作负担,也导致高校思政辅导员缺乏有效的专业化教育,科研和理论研究基础较差。国内的大多数高校以学术研究作为职称评定、工资调整以及地位评价的主要依据。

最后,当今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传播速度快,大学生作为接触这些信息的人群容易受到误导,产生急功近利、浮躁的观念和意识。对于高校思政辅导员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常常从自身利益考虑,经常产生消极态度和逆反心理,甚至对高校思政辅导员不尊重或表现出反感的情绪。高校思政辅导员经过反复教育和交流,仍旧不能够对大学生的心理产生正确引导,不能够取得积极效果,容易给高校思政辅导员带来负面心理压力,产生挫败感,对工作产生心理负担。

2.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问题的应对措施探讨

针对当前高校思政辅导员面临心理健康问题的诸多产生原因,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能够缓解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心理压力,为顺利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奠定基础。

完善高校思政辅导员的教育培训机制。虽然,目前国内许多高校对于高校思政辅导员的招聘和选拔机制都较为完善,得到录用的高校思政辅导员自身素质也较高。但是缺乏明确的高校思政辅导员专业培训机制,导致高校思政辅导员入职后不能得到系统的教育和培训,严重制约了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群体所面临的各种问题也越来越多,对于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工作要求也越来越高,加强高校思政辅导员的教育培训工作能够提高高校思政辅导员的素质,在工作中能够游刃有余,减小工作压力的产生。

对高校思政辅导员进行心理健康疏导。由于高校思政辅导员工作内容较多,容易产生工作压力,面对许多突发事件,也让高校思政辅导员产生心力交瘁感。因此,注重高校思政辅导员心理健康的定期有效疏导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心理压力,缓解各种焦虑情绪的产生。

3.结束语

总之,面对当今社会大学生心理问题日益严重的现状,高校思政辅导员已经成为了实践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正确引导大学生培养健康心理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的重要群体。因此关注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高校思政辅导员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心理压力,提高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促进高校思政辅导员的健康发展是解决当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途径。(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参考文献

篇12

二、构建“德育、心理健康教育、校园文化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

1.以德育工作为依托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学生工作为出发点和归宿。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外延,心理调适成为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教育的基础和条件,最终达到培养健全人格的目标。心理健康教育纳入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工作范畴,它既是针对目前大学生的思想状况、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而实施的有效的管理模式,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科学化、专业化、规范化管理的需要。要转变心理健康教育就是对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咨询的片面认识,树立对全体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观念,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提升到高校党政工作日程上来,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真正纳入学校德育工作体系,结合实际制订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方案,从制度建设上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能够真正落到实处。

2.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和活动为依托,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科学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充分发挥学生辅导员的作用,形成一个立体交叉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网络,推进学校心理健康工作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贴近学生的实际,可根据不同的年级开展“分层”课堂教学。在心理学课程讲授中,应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对心理健康学的理论讲解和对心理障碍、心理疾病的认识上。要通过课堂教学,使广大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心理调适方法,帮助学生提高适应环境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格。加强对心理健康教育骨干人员、学校心理咨询师、负责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辅导员、心理健康联络员以及心理学必修课或选修课主讲老师的管理以及培训力度。要把这些人员的培训、培养工作列入学校师资培训和人才培养计划。要通过培训,不断提高他们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所必备的理论水平、专业知识、基本技能以及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职业道德。重视对辅导员、班主任以及其他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干部、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另外,要建立从事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资格认定体系,逐步做到持证上岗。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教师的培养,鼓励他们攻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硕士、博士学位,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

3.依托校园文化,创造积极健康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校园文化作为高校特定的精神环境,是一种潜在的心理教育力量。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计算机网络、校刊、校报、板报、橱窗等宣传媒体,组织开展心理健康宣传、专题讲座等,在校园营造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良好氛围。根据不同学生的差异,开展形式多样的针对性强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兴趣,缓解紧张的情绪、调整心态,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

篇13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在收获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同时,社会的价值形态也正在悄然发生改变。而改变必定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在这一时期社会上的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也弥漫到校园中,让我们的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特别是在社会竞争加剧,大批量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环境下,同时大学生们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因此,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近些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都相应建立了心理咨询中心,肩负起了大学生的心理疏导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然而教育环境的不断改变,也促使着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因此,在新时期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要加强研究,大胆探索,拿出有效的优化措施,从而让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1.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职能与基本定位

我国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的主要功能是专门针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而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各高校的心理咨询中心存在着很大的差别,这些差别包括:专职人员编制不同,归属部门不同,兼职力量不同以及管理制度不同,但是在心理咨询中心的职能方面基本一致,主要包括开设心理讲座、开设心理健康教育的必修和选修课、接待个体咨询、实施心理健康普查、组织团体辅导、举办全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教职员工心理知识技能培训、心理危机干预与转介、指导学生心理社团以及开展心理课题研究等等。这就表明了,不管心理咨询中心的编制、人员以及与学校是何种隶属关系,心理咨询中心自身应该具备的功能和责任是完全一致的,可以说是融教学、培训、咨询辅导、服务以及研究等多方面职能于一体的机构,其同高校的众多部门一样,肩负培养优秀人才、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使命。

2.优化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管理模式的具体措施

2.1争取校领导的高度支持与关注

我们要想培养出适合于社会发展新型人才,就必须要首先积极地改变观念,必须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紧迫性与重要性,因此,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建设必须要争取到领导的支持,成立成立专门的、正式的领导小组。举例来说,可在高校内设立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这支队伍则全权负责对全体校园内的有关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心理健康教育的领导小组由心理学的专家、学者、教师、学校其他方面的主管部门责任人以及主管学生事务的校领导负责,从实际情况出发,详细地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岗位职责必须要细化、明确化,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保障机制等作充分的说明和论证,并形成的文件下发。将心理健康教育真正地纳入到高校教育工作的议事日程,学校必须要在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结合学校的现有条件,妥善地开展工作。

2.2加强培训,打造优秀的工作队伍

大多高校心理咨询中心通常由学生处掌管,也有一部分高校则归属社科、学生服务中心等部门,但是不管归属如何,心理咨询中心都必须要充分地运用自己部门的资源,同时全力协调好与学生工作队伍教师之间的关系。由于学生工作教师直接管理着与学生相关的不同事务,学生如果出现了问题通常会直接向他们报告,他们是能够最先发现学生问题的人群。然而教师工作队伍里的辅导员也存在着差异性,这些差异性会造成心理教育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这通常是由于非专业性所导致,因此心理咨询中心在这方面必须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教育,加强对班主任与辅导员在沟通理解、甄别心理疾病等心理健康、咨询辅导基本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培训,让学生工作系统成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张初级网络。

2.3建立学生心理档案

学生在进入心理咨询中心做咨询之前,必须要填写个人相关的基本信息,包括院系、年级以及联系方式等,工作人员要向学生表明信息的保密性,让学生了解心理档案不纳入个人档案中。对于大一新生要尽量从入学心理普查开始就建立相应的心理档案。对所有来访的学生,都要按年级进行管理,记录好基本信息,如学生的姓名、年级、学号、联系方式以及咨询教师与次数等,用电脑进行归纳、整理与保存。

2.4信息反馈管理制度化

首先可采取电话回访的形式,办公室的工作人员要经常与咨询师进行沟通,对于那些咨询师认为需要了解目前状况的来访学生,工作人员需要根据咨询师的要求联系该学生,了解情况并第一时间与咨询师反馈;其次可以运用调查问卷法,因为咨询条件有限,在缺少监控设备的情况下,要想了解咨询师的工作状况,可以运用问卷的方法让学生咨询后详细填写,并对于咨询师的咨询满意度进行评分,以了解咨询师的工作状况。

3.结论

综上所述,不断优化高校心理咨询中心的管理模式对于有效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其不仅关系到大学生的身心发展,更关系到素质教育的有效开展,从长远角度来说更关系到我国人才兴国过战略决策的最终成败。因此,我们必须要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充分发挥心高校理咨询中心的潜在优势,我们相信,通过扎扎实实地改良与探索,我们将会进一步完善我们的管理模式,从而为大学生的成长做好正确地引导,并让我们的工作与教育能够让大学生终身受益。

【参考文献】

[1]安芹,贾晓明.高校心理咨询员专业认同的初步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6,14(2):203—20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