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社交媒体概念

社交媒体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05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社交媒体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社交媒体概念

篇1

所谓社交电视(Social TV),泛指能够在看电视(或电视内容)情境下支持传播及社交互动的任何技术,包括各种通过社交技术或平台支持用户进行与电视相关的社交活动。目前社交电视有两种形态:一是社会媒体运营电视,如美国的IntoNow、中国的“新浪看点”;二是电视在运营中嵌入社交媒体的手段,如CNN引入UGC(用户生产的内容)机制,开辟iReport频道等。国内的社会化电视平台始于2011年,除了“新浪看点”,还有“网易电视指南”、TV time等,主要功能在于提供当前热播节目单,并实时分享观感。有研究者认为,社会化电视、电视社会化,或称“社交电视”是把消费者重新拉回到电视节目前,以及用新媒体手段创新电视的一种新举措。作者指出,我国国内的社交电视还存在明显的问题,如缺少内容支撑与机制上的驱动力、功能设计和技术方面尚不完善、缺少“社会化民主”诉求的根基等等。②

也有研究者指出,就发展形势而言,我国社交电视尚处于市场形成阶段,存在诸多问题,如个性化不足,用户体验差,社交网络和电视尚未足够融合及盈利问题等,但作者认为,“社交电视未来的发展也是可以预期的,一旦成熟,将给媒体行业带来变革性影响。对社交网络运营商和传统电视行业来说,这都将是一块巨大的蛋糕。”③

跨媒体叙事

面对新媒体环境下的“观众分流”“公信力下降”等发展困境,有关电视新闻叙事形态革新的话题在2012年度进入学者的研究视野,出现了“叙事转向”“跨媒体叙事”“叙事创新”等用于电视媒体的词汇。

有研究者对当下电视新闻的叙事形态所面临的多重挑战进行了归纳,认为大致有几点:其一,网络共时时空的搭建,使得电视新闻报道的延迟与观众期待的共时时空形成明显错位;其二,缺乏互动的媒体独白依然是电视新闻的主要叙事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媒体与受众的疏离;其三,网络叙事的开放性为网民的积极参与提供了内在动力,而电视相对封闭的叙事结构正是电视新闻的现实困境之一。尽管电视新闻报道的叙事形态悄悄发生了转向,如电视媒体与电信、网络的广泛合作使得新闻事件的传播打破了单一的文本界限,电视媒体初步确立直播日常化的基本理念等,但这种转变还远远不能适应现实需求,“需要进一步确立现场直播的核心理念,加大与新兴媒体的合作力度,不断探索新闻节目叙事形态在新媒体语境下的最新发展。”④

有学者提起近年来兴起于欧美电视媒体的“跨媒体叙事”模式,认为电视的渠道优势逐渐消失,电视媒体的竞争者扩展到所有的内容生产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打破电视机的边框,将不同媒介平台传播的电视内容市场化、品牌化,让观众进入任何渠道都能够看到他们想要看的电视节目内容,同时有参与的机会。这正营造了适合的跨媒体叙事环境,即一个故事穿越不同的媒介平台展开,每一个平台都有新的内容为整个故事做出有差异的、有价值的贡献。在媒介全球化的今天,跨媒体叙事将成为电视媒体内容生产的新趋势,强化媒介产品本土化传播能力的新策略。但作者也指出,究竟如何跨媒体叙事,并没有统一的模式可循,另外还要认识到,并不是所有跨越媒体的故事都能被称为跨媒体叙事,如跨媒体品牌营销、媒介内容的数字化或再媒体化、不同媒介形态的故事改编等等,算不上真正的跨媒体叙事。⑤

全媒体

伴随全媒体概念的广泛应用,以及业界对它的强力推进,2012年有关这一话题的讨论多了一些质疑、保留和反思的声音。

针对全媒体(omnimedia)的概念,有研究者指出,这一概念至今未被国外新闻传播学界提及,然而“在中国的业界、学界却广泛地流行着。因为其语出不详,所指不清,最终造成了一些媒体机构在实际操作中的偏向,反而影响着媒介融合的进程。”⑥还有研究指出:“现在业界和学界所说的‘全媒体’,是一个既涉及载体形式,又包括内容形式,还包括技术平台的集大成者。如此一个‘大而全’的东西,显然无法给出一个确切的内涵和外延都很清晰的定义。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全媒体’的概念并不科学。”⑦有研究者建议,全媒体最适合国内学者们给出定义的英文对应,应该是Digitization and Media Convergence,中文可直译为“数字化与媒介融合”。“事实上,也只有绕开全媒体的概念陷阱,才能将全媒体研究纳入国际视野,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形成中国特色,获得学术研究的合理性与学理性。”⑧

在实践层面,至今并没有一个技术平台可以同时适用于报纸、杂志、电台或电视台等所有媒体,最多可以同时处理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等不同形态的信息。因而有研究者指出,“全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广而全”的整合应该建立在特定的媒介形态基础之上,“抛开特定的媒介形态去谈论全媒体运营,势必会成为无根之木”。就现阶段而言,全媒体的战略意义更大于其战术意义,并不是所有媒介都适合全媒体战略布局,全媒体转型与改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⑨

篇2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7-0-01

引言

社交媒体的普及给人们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变化,逐渐成为人们分享、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在这种情况下,社交媒体营销成为了企业营销的一个重要内容。社交媒体营销本身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目前我国企业在社交媒体营销方面还处于一个探索起步的阶段,在做好这一工作方面存在能力、经验不足的问题,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社交媒体营销效果。因此有必要加强社交媒体营销的研究,了解做好这一工作的要点及方法,从而推动企业营销水平的整体提升。

一、社交媒体营销概述

社交媒体以及社交媒体营销都是营销领域的新概念,因此有必要对于这两个概念的界定以及特点进行深入了解。

1.社交媒体营销概念与特点

社交媒体是指基于互联网形成的让人们进行沟通交流的平台。社交媒体类型很多,常见的包括微博、微信、论坛等等。当前社交媒体以其具有的天然优势已经成为了人们交流沟通的主要工具,社交媒体在一个个的热门话题制造、传播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社交媒体的主要特点在于信息传播点对点层面,每一个人都是信息的接收者,同时也是信息的传播者,网民更多的主动权使得社交媒体活力四射[1]。

社交媒体营销简单来说就是以社交媒体为平台和工具进行产品的宣传推广,从而顺利实现提升产品知名度、美誉度,开发更多消费者的过程。社交媒体营销本质上是企业营销的一种模式,利用的是社交媒体受众广泛、传播效果好的优势。社交媒体营销本身具有可计量、速度快、成本低、交互性强等特点,可计量是指借助于网络信息技术,可以精准地查看有多少人看了企业的营销广告;速度快是指社交媒体营销传播的实时性,每个网民都可以及时获取社交媒体上的营销内容;成本低则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单人广告成本较低;交互性强是指社交媒体上的各个网民都可以进行互动沟通,从而带来营销互动性的强化。

2.社交媒体营销理论

社交媒体营销方面的理论很多,对于这些营销理论进行深入探讨,可以根据这些理论的指导来制定科学的社交媒体营销策略,本文这里将典型的社交媒体营销理论探讨如下:首先是六度空间理论。所谓的六度空间理论是指任何两个陌生人之间间隔都不超过6个人,在营销工作开展中,借助于六度空间理论就可以找到目标客户,这一理论在口碑营销中的作用比较明显[2]。其次是长尾理论。长尾理论的核心观点认为只要销售渠道够宽广且流通阻碍小,即使是传统营销中的小市场也能够与大市场在规模层面相匹敌,这一理论是对于二八理论的有益补充,借助于社交媒体就可以将小市场串联起来,形成大市场。最后就是4R营销理论,这一理论的内容包括了关联、反应、关系、报酬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根据这一理论,企业在营销工作开展中,注重对于客户诉求的反应,要与顾客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从而通过营销获得经济利益。

二、社交媒体营销传播策略

社交媒体营销工作开展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要做好这一工作难度很大,对于企业各方面营销能力要求很高。本文结合社交媒体以及社交媒体营销的基本特点,认为要做好这一工作,关键是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情感文化传播

一流的企业卖文化,二流的企业卖产品。在企业之间的竞争加剧以及产品同质化严重的情况下,营销重心放在情感文化层面,对于营销效果的提升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因此社交媒体营销中一定要注重目标受众的情感分析把握,在营销内容层面照顾到受众的情感,力争引起情感共鸣,从而实现营销效果的持续提升。

2.利用好热点事件

企业社交媒体营销工作开展要善于利用好一些热点事件、话题,懂得借势,这对于社交媒体营销效果提升来说可以做到事半功倍。毕竟在目前信息广告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对于社交媒体用户来说,很多企业的营销广告都很难引起关注,这自然会影响到营销效果。而通过借助公众关注度比较高的热点事件,巧妙借助于热点事件进行营销方案设计,可以很好地吸引公众关注,从而提升营销效果[3]。当然社交媒体营销中借势热点事件,一定要住注意度的把握,注意内容层面要较好地结合热点事件,不要生硬地与热点事件挂钩,否则会导致受众的反感,这样的营销在效果层面反而会出现适得其反的情况。

3.开展互动性强的沟通活动

社交媒体营销方面一定要充分发挥好社交媒体本身的互动性,避免营销方面的单项推送,良好的互动有助于更好地解决企业与受众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赢得受众更多的信任。因此在基于社交媒体平台进行营销工作开展中,一定要增强营销方案的参与性,具体来说可以开通抽奖、评论、分享心得等功能,对于受众各方面的咨询及时进行反馈,让受众感受到来自于企业的尊重,同时引导客户发表产品使用体验,形成良好的口碑,提升企业产品的美誉度。

4.增强营销方案趣味性

社交媒w营销方案设计一定要充分考虑趣味性,僵化古板的营销方案与灵动有趣的营销方案在营销效果层面是截然不同的。社交媒体在营销方案的设计方面有着更多的选择,因此需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优点,进行营销方案的设计,举例而言,在故事讲述、图片搭配、视频内容设计等方面进行巧妙构思,从而使得营销方案有趣有味,引起良好的反响。

5.进行必要的付费推广

必要的付费推广是社交媒体营销必然之举,通过与网站合作设置广告弹窗、购买关键词搜索等手段,可以实现广告到达率的提升,让更多的潜在客户了解企业的产品、服务等。在付费推广工作方面,要强调精确性,提升商品购买转化率,不断进行付费推广的优化。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206;G25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13-00-01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和自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创新团队成员间的知识共享方式和共享手段逐步发生变化,由以往的面对面交流逐步过渡到依靠诸如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新型社交媒体进行知识交流和共享,虚拟创新团队的运作形式逐步取代了实体创新团队,成为当前技术创新团队的主要形式。由于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新型社交媒体刚刚问世不久,部分创新团队成员还不能接受、或不能熟练使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技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的效率和效果。因此,本文将对基于社交媒体的虚拟创新团队知识共享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为制定提升基于社交媒体的虚拟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效率和效果提供良好的依据。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与本研究相关的主要概念有社交媒体,虚拟创新团队和知识共享。社交媒体是基于互联网技术和社会网络关系的用户交流与信息共享平台。在我国社交媒体主要包括社交网站、微博、微信、博客、论坛等,这些社交媒体不仅快速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也逐步进入到虚拟创新团队工作过程中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逐步得到虚拟创新团队管理者的重视和应用。虚拟创新团队是指在实际科研工作中,为了共同的科研目标所临时组建的以团队成员所掌握的知识为核心资源,以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尤其是新型社交媒体)为沟通手段的分布式、临时性的科研团队。知识共享是指虚拟创新团队中的个体、团队通过各种交流手段彼此共享知识,通过知识转化、知识创新及知识应用等方式,实现组织知识的增值。知识只有通过相互交流、学习、共享才能得到发展,知识的共享范围越广,其利用、增值的效果越好。

二、基于社交媒体的虚拟创新团队知识共享存在的问题

尽管新型社交媒体对虚拟创新团队知识共享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还存在制约知识共享效率和效果的问题,透彻分析问题并找出原因是利用社交媒体提升虚拟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效率和效果的重要依据。

1.团队成员间缺乏信任

基于社交媒体组建虚拟创新团队,跨越国家和地区搜寻创新需要的成员组建创新团队,由于成员间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加之彼此文化、等的差异,使彼此之间缺乏相互的信任。首先,团队成员对这种通过互联网建立起的研发团队运作形式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接受,而且一些无法用语言、符号表示的隐性知识能否在团队成员之间共享导致团队成员对虚拟创新团队是否能有效共享知识产生一定的怀疑;其次,团队成员缺乏面对面的交流,会对自己是否能在该虚拟创新团队中获取到自己需要的创新知识有疑虑,因此会对团队成员间的信任程度带来较大的影响。

2.内部凝聚力不足

虚拟创新团队的科研创新必须要有内在动力,而内在的动力来自凝聚力。创新团队缺少深层次的合作理念,减弱了团队的凝聚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创新团队的知识共享。团队合作理念薄弱,导致团队成员缺乏共同的目标,内部缺少知识共享的氛围和学习创新的动力。创新团队缺乏旗帜性的领军人物,成员之间互相合作不够,难以产生具有威信的科研带头人,无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内部凝聚力。

3.激励方式单一

激励机制是科研创新的外部动力,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使科研创新团队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强大的吸引力。目前,我国创新团队的激励机制形式单一,主要是建立在团队绩效简单量化的基础上,如论文的篇数,所获奖项的个数,所立项目的个数等内容。这样的考核内容只考虑到了科研人员的外在的研究成果,而忽视了科研人员在研究过程中的隐性成果,缺乏针对性和层次性。其次,目前奖励机制缺乏多元化,动态化,以物质奖励为主。科研人员属于知识型团队成员,不仅仅需要物质奖励,更需要的是对其价值的肯定。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容易使团队成员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下降,可能导致整个团队缺乏凝聚力和向心力。

4.社交媒体需要的技术支持满足不了需求

利用社交媒体组建虚拟创新团队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首先是有些虚拟创新团队成员所处的互联网环境较差,网速较慢,Wifi覆盖面不够的问题,无法保证音频、视频等知识的实时传输。其次是新型社交媒体对硬件设备及移动存储设备的要求较高,需要虚拟创新团队成员更新硬件设备和移动存储设备。

5.隐性知识共享难度大

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有利于难于用文字和符号表达的隐性知识的共享,而借助于互联网和新型媒体技术的虚拟创新团队中,有些团队成员由于地域关系无法进行面对面交流只能借助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进行实时交流、演示等,将隐性知识在团队成员间传递和共享。由于互联网环境较差等原因实时传输的数据可能会发生“变形”,传递的信息和知识有偏差,不利于隐性知识的共享。同时,隐性知识的复杂性、内隐性和特殊性的特征,也会影响到虚拟创新团队成员之间知识共享的效率和效果。

基于社交媒体的虚拟创新团队上述五方面存在的问题,严重制约了虚拟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效率和效果,需要针对五方面问题及成因制定有效的措施,充分发挥社交媒体对虚拟创新团队知识共享的技术支撑作用,最大限度地提升虚拟创新团队知识共享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篇4

一、社交媒体:负面信息的放大器

2012年4月,南京市公安局江宁分局在其官方微博“江宁公安在线”中了一条信息,该微博细数了微博谣言界的十大“战斗机”、常青树级别的谣言,如“吃大盘鸡会得艾滋病”、“送迷路的小孩回家按电铃会被电晕抢劫”、“ 美国的护照和中国护照的对比”、“ 快递公司有你的包裹却不知道地址,是骗你下楼拉你上车”、“有人以鸡蛋袭击车窗前挡风玻璃帮助打劫,千万不能开喷水和雨刮”等等。[1]这些“长寿”谣言是经统计网友转发次数和警方实际工作过程中总结出来,再经核实、实验求证后证伪了的,警方破解了其中的“玄机”,同时还提出了应对策略。

这条微博所呈现出的是社交媒体负面信息传播的一个缩影。社交媒体,亦称社会性媒体(Social Media)是区别于传统媒体的传播概念,它主要利用互联网技术和工具作为虚拟交往平台,通过虚拟空间内的信息传播来分享信息和讨论问题,通过不断的交互传播对某个主题达成共识,其影响速度、广度和深度超过现有的各种传播媒介。由社会性媒体所形成的社交网络使人们走进了数字化的“泛社交时代”,其人际交往的便利性与拓展性毋庸置疑,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们通过撰写、分享、评价、讨论等途径,在相互沟通中创造与传播信息的行为也因摆脱必要的束缚而带来了负面效应,强大的共享传播功能使负面信息迅速放大,网络传谣及随之而来的网络暴力已成为虚拟交往所带来的公害。

社交媒体之所以成为负面信息的放大器,除了公认的把关缺失这一原因之外,更为根本的在于存在于虚拟交往中的一种狂欢心理,或称“围观心态”。BBC全球新闻部主管理查德·塞姆布鲁克曾用五个字概括网络等新媒体在传播领域的意义:“观众上场了”,[2]而这种情绪在社交媒体传播活动中尤其突出。社交媒体提供了一个虚拟社交圈,形成了虚拟的人际关系,各人之间似乎非常熟识,但同时在现实中却又可能完全陌生。这个空间里有着海量信息,即时交流互动,每个人都可以尽情发声,而各种不同的声音也会引起不断的关注热情。

这种特征决定了社交媒体在传播信息的同时带有更强的消遣性,为了引起更多的关注,传播活动会趋向极端,信息的刺激性越来越强,不计后果、不负责任的“围观”心态也愈演愈烈。对信息刺激性的追逐掩盖了质疑与求证的需要,在带有盲目性的回复与转发过程中,更多人充当了推波助澜的传谣者角色。在这种网络狂欢心理的作用下,社交媒体谣言与假新闻“温床”效果日渐突出。

二、虚拟空间需要更高的传播素质

在社交媒体形成的虚拟空间中,由于把关环节的缺失,传受双方在角色转换过程中都需要更高的传播素质来抑制传播活动负面效果的放大。在我国传播学研究中,“传播素质”是一个特有概念,2003年,这一概念在中国传播学论坛上首次发表,其含义为“一个人能以受众为出发点,以双向互动为取向,熟练运用各种传播方式手段,卓有成效地进行传播信息与沟通心灵的现代素质,由传播知识、传播品质和传播能力构成”,提出把传播教育与人文、科技教育一样,作为一门基本素质教育来进行,扩大传播教育范畴,使传播学学理走向社会,在社会交往中形成一种普遍存在的、综合的“传播素质”。

以传播素质角度来看,基于正确的价值观,选择恰当的传播方式以达到信息传播与心灵沟通双重效果,才是高素质传播的体现。从这一意义上说,当前社交媒体传播活动的负面效果的原因在于互动传播中传受双方传播价值观的偏差、传播心理的失衡与传播方式选择的不当,总体来说,是传播素质的缺乏。在社交媒体传播活动中,传播素质的缺乏常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不辨真伪,缺少对信息真实性的质疑与求证的意识和行为。虚拟空间中不乏“标题党”、“水军”的存在,或为获得利益,或为吸引眼球,制造出耸人听闻、无中生有的虚假消息,社交媒体突出的共享、交互性使每个人都成为传者,不加分辨地传递这些信息,就等于人人成为造假者,使信息的负面影响迅速扩大。据上海交大公共关系研究中心、舆情研究实验室联合的《2011中国微博年度报告》披露,2011年,全国微博账户增长至3.2亿,全年微博谣言数量与去年同比增长了8倍有余,使“辟谣微博”成为必需。

篇5

在我国,“群体性事件”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定义, “群体性事件”曾是“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群众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侵害,通过非法聚集、围堵等方式,向有关机关或单位表达意愿、提出要求等事件及其酝酿、形成过程中的串联、聚集等活动”。

突发性群体事件是指为了实现特定目的,由一定人数所组成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群体,采用在国家规定的渠道和程序范围之外、不被国家认可的方法和手段,直接或者间接地向国家表达利益要求,其爆发速度快,对社会秩序产生一定影响,政府必须在短期内进行处理的事件。

社交媒体的概念是从Web2.0演化而来,2005年奥雷利( Tim 0fReilly)正式提出Web2.0的概念:“社交媒体(Social media)的概念2007年由安东尼·梅菲尔德提出,他将之定义为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

本研究力图发现社交媒体的传播学意义方面特征,并给出相应的定义,总结出它的传播机制。随着技术的发展,出现设计理念如下的软件:用户以稳定的身份为核心,每一个用户及其传播的信息都可以看作是一个节点,节点之间彼此相连构成开放的社区并分享信息,这样的软件被称之为社交软件(Social Software)。社交媒体是基于社交软件构建的互联网平台,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开放式平台来共享信息知识并参与对话。社交媒体有去中心化、快捷性、开放性、平等性、参与性、互动性、整合性等特点,一般系统论的奠基人贝塔朗菲认为“系统是处于一定相互联系中的与环境发生关系的各组成成分的总体”。系统具有整体性、动态性、有序性和目的性等特征。

一、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系统构成

突发性群体事件系统主要由社交媒体、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社交媒体用户与政府等方面组成。

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社交媒体和政府是三个基本因素,在当今传媒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情况下,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用户也参与到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信息传播过程中,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通过社交媒体:在互联网上传递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信息,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以此争取社交媒体用户的支持,引导社会舆论,从而影响政府的决策。社交媒体用户在这个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他们决定舆论的方向,也可以对三者施加压力,从而决定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展方向,下面具体分析这四个要素:

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是指参与到突发性群体事件中的民众,他们直接参与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生发展和结束的过程。在本研究中,突发性群体事件的主体指的只是直接参与到突发性群体事件中的民众,不包括进行网络围观的社交媒体用户,这是因为,尽管社交媒体用户在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解决中可能起到重大的作用,但从决策的角度来说,是那些直接参与者,而不是社交媒体用户,决定了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爆发和结束。

从占有信息的角度来说,政府具有天然的优势,有统计表明,在当前中国,“政府部门掌握着社会信息资源中80%有价值的信息和3000多个数据库”政府在突发性群体事件中具有主动的地位,政府的应对是关键。

社交媒体运营者在突发性群体事件中社交媒体、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社交媒体用户与政府系统中是中介因素,突发性群体事件中的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和政府都力图通过社交媒体控制信息走向进而控制舆论,使事情向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社交媒体具有双重内涵:社交媒体一方面是信息传播的平台,另一方面又是具有大众传媒特征的媒介组织,因此兼具工具性和组织性两种特征。因此,社交媒体在整个系统中的地位比较复杂,它既是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和社交媒体用户用以发声的工具,也是大众传媒的一种形态,它可以通过推动“热门话题”等方式,对突发性群体事件进行议程设置,推动或者隐匿信息的传播。

此外,社交媒体还有自身的利益需求,有作为经济组织的一面,需要通过市场化运作获取自己的利益,社交媒体最大的收入来自广告商,而广告商又是根据社交媒体的使用率来确定投放广告的金额,为了吸引受众,社交媒体夸大或者歪曲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司‘能性。

在突发性群体系统中,社交媒体用户虽然没有直接参与到突发性群体事件当中,但他们在互联网中对突发性群体事件信息的传递和对共同话题的讨论,影响着舆论的方向,也可以对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社交媒体管理者和政府施加压力,从而促进突发性群体事件的发展。

二、突发性群体事件系统之间的关系

突发性群体事件的解决,有赖于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与政府关系的博弈,社交媒体在其中起到工具性的作用。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希望通过社交媒体,扩大影响;希望从社交媒体用户那里获得道义上的声援,形成社会舆论:希望政府能够满足自己的具体要求。社交媒体用户希望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能够坚持自己的正当要求直至事情解决,并希望藉此推动政府进一步改革,促进社会进步;希望通过社交媒体获得更多的话语权,传播自己的要求。

社交媒体希望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作为持续的消息来源:希望吸引更多的社交媒体用户,增强自己的黏合力:希望政府呼应社交媒体用户的要求,进而凸显自己的影响力。而政府则希望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减少事件影响,尽快平息事件:希望能够通过控制社交媒体,减少信息传播;希望社交媒体用户不参与不扩大突发性群体事件的网络信息传播,尽快消除网络影响。

在整个系统中,社交媒体居于巾心地位,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希望通过社交媒体影响社交媒体用户,进而生成舆论影响政府,社交媒体用户则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讨论,形成舆论影响政府,政府则希望通过社交媒体影响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和社交媒体用户。

从本质上讲,社交媒体能够影响舆论的生成,这是社交媒体影响力的根源所在。而各个系统之间的关系是相互影响,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将影响到系统的发展。

三、突发性群体事件系统的运行演化

突发性群体事件在社交媒体条件下的演化过程主要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第一,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直接向政府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政府积极回应并如愿满足他们的诉求,从而促成事件的积极解决。此种情形是一种常态化的问题解决机制,不容易引起媒体和网民的注意。但这样的解决发生,政府和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的损失最小而收获最大。

第二,政府一开始并没有回应并满足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的要求,突发性群体事件主体通过社交媒体自己的要求,并在现实生活中采取如聚集、游行、示威等活动。这会导致以下后果:

篇6

社会化媒体的基础理论研究

社会化媒体的基础理论研究是一个尚不成熟的领域,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甚至在一些基本概念、特征、范围等问题上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概念与特征研究。2007年,Antony Mayfield 在《 什么是社会化媒体》(《What is Social Media》)一书中为社会化媒体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即“社会化媒体是一系列网络媒体的总称,这些媒体具有参与、公开、交流、对话、社区化、连通性的特点”。他认为,社会化媒体最大的特点是“赋予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并将社会化媒体的基本形态分为七大类:社交网络、博客、维基、播客、论坛、内容社区和微博。Mayfield的定义成为学者们认识社会化媒体的重要起点。Kietzmann等人将社会化媒体定义为“超过了社会交往的内涵的社会化互动媒体,随时随地、门槛低和广泛的传播技术能使社会化媒体改变组织、群体和个人沟通方式”。他们观点的共性在于强调互动,因此暂时称之为“基于互动角度的概念”。

之后,后继学者又对社会化媒体提出了不同的定义:第一种是基于技术角度的界定,如Kaplan和Haenlein 提出社会化媒体是在 Web 2.0 技术的基础之上,允许人们交换自主创造内容的应用;第二种是美国公共关系协会提出的,认为社会化媒体是指支撑网络的那些工具和服务;第三种是基于网络结构的界定,如Toni Ahlqvist等人提出社会化媒体的一个重要元素是人际关系网,人际关系网反映了社会化媒体不再是所谓的“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漫无目的的传播,而是要依附于一定的关系网络,这也使得社会化媒体与传统媒体有了本质的区别。

此外,还有基于传播特点或者应用形态的界定,如认为社会化媒体具有内容碎片化、传播时空碎片化、受众碎片化、人们心智和生活方式碎片化的特性;还有一些学者将社会化媒体应用形式定义为博客、维基、播客、BBS、社交网络、内容社区和微博等,社会化媒体就是由这些工具构建的社会化网络及其服务平台。

分类及类型研究。随着网络应用形态的丰富,社会化媒体所指的内容越来越丰富,有必要对其进行科学的分类。然而,仅仅依据应用形态来分类显然缺乏学理依据,且难以实现从现象到本质的跨越。

Kaplan和Haenlein 运用媒介研究中的社会临场感理论(Social Presence)、媒介丰富度理论(Media Riches)以及社会过程理论,构建了一个二维表,根据表格将业已存在的社会化媒体分为不同的类别。在该分类方式下,就社会临场感和媒介丰富性来说,协作项目(如维基百科)和博客的程度是最低的,因为它们基本是基于文本的,因此交流空间较小;高一个层次是内容社区(如YouTube)以及社交网络(如Facebook),它们在文本交流之外还可以分享图片、视频以及其他形式的内容;最高层次的是虚拟游戏世界和虚拟社交世界(如“魔兽世界”“第二人生”),它试图在虚拟世界中复制面对面交往的所有维度。就自我展示和自我披露来说,博客比协作项目的程度高,因为后者主要聚焦于某一领域的内容;同理,社交网站比内容社区的自我披露程度更高;虚拟社交世界比虚拟游戏世界的自我披露程度更高,因为后者的用户是要严格遵守游戏规则并以特定方式行动的。

Lietzmann和Hermkens等对社会化媒体的分类建立在对其功能性的区分上。他们首先提出了社会化媒体应该具有的七个基础功能模块(Functional Building Blocks),即认同、交谈、分享、存在、关系、声誉及群组:“认同”功能块表现出用户的社会化媒体设置在多大程度上透露他们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年龄、性别、职业、所在地以及其他信息;“交谈”表现用户在多大程度上使用社会化媒体进行交流;“分享”是指用户使用社会化媒体来交换、、获取信息;“存在”是指用户可以在何种程度上与其他用户取得联系,这包括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情况;“关系”是指用户与其他用户之间的联系,具体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用户通过某种方式来相互交谈、分享社会事务、面晤或者仅仅是将对方加入好友列表;“声誉”是指用户如何识别他人及自己在社会化媒体中的地位(声誉在不同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上有不同的含义,有时声誉是一个信任问题,社会化媒体只能依靠机械判断,通过用户所提供的信息来判断何种关系是值得信任的);“群组”是指用户组建社区和子社区的功能,一个网络越是“社会化”,其朋友、“粉丝”、联系人的群组就越大。

大多数社会化媒体在这七个功能之间寻求一种平衡,没有哪个社交媒体只聚焦于其中一种功能,但又各有侧重,有的偏向身份认同,有的更关注分享,不一而足。

社会化媒体的应用研究

相对于理论研究的薄弱,应用研究的发展非常迅速。相关研究涉及到个人使用社会化媒体的情况,社会化媒体在企业、政府、媒体乃至非政府组织中的应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商业与经济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商业与经济视角下社会化媒体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公共关系、危机管理、口碑影响、推广宣传、公关策划乃至组织管理等方面。值得指出的是,社会化媒体在上述诸方面的应用并不仅仅局限于企业,它还包括媒体、非政府组织乃至政府部门相关的行为。

首先,公共关系方面。社会化媒体在公共关系方面的应用研究包括两个内容。一是通过对公关从业人员的调查,发现社会化媒体在其工作中的重要性。例如Alikilic等人对于土耳其的公关从业者进行了一项在线问卷调查,运用UTAUT模型,研究调查了土耳其公关从业者是如何对内和对外使用社会化媒体的。二是具体研究公共关系人员如何使用社会化媒体,以及社会化媒体在公关应用中的效果。例如,Eyrich等人调查了公关从业者对于18种社会化媒体的使用情况,探究他们如何通过社会化媒体操纵“想象的受众”,如何以不同受众为目标,如何隐藏目的以及如何保持真实性等,并由此探究在公共关系领域社会化媒体应用的发展趋势。

其次,危机管理方面。对社会化媒体参与危机管理的研究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注重社会化媒体在危机事件传播中的作用;另一类关注公众对危机事件的反应以及对危机处理手段的反馈。例如,Liu BF等人通过一项针对162名大学生的实验研究,测验了一个以社会化媒体为媒介的危机传播模式(the Social-Mediated Crisis Communication Model,SMCC)。这项研究聚焦于SMCC模式的两个部分:危机信息形式的效果(传统媒体,社会化媒体,口碑传播)和公众对于危机回应策略的接受以及公众危机情绪的来源(第三方组织)。结果表明,有策略地将危机信息的形式和来源匹配起来对于危机回应尤为重要。

第三,品牌与营销方面。社会化媒体在品牌和营销方面的研究包括影响和使用两个方面,即研究社会化媒体如何影响品牌和市场,以及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开展广告和营销活动。例如,Christodoulides等人的定量研究为用户生产内容(UGC)对品牌的影响提供了例证。研究者建立了一个模型,为用户生产内容的驱动力和以消费者为基础的品牌价值之间的连结提供了新的洞察。研究表明,关于协同创造、集体和自我概念的消费者洞察对于用户生产内容有积极作用,从而对以消费者为基础的品牌价值产生影响。

第四,内部组织管理方面。如何运用社会化媒体进行组织内管理和组织外沟通,也同样受到研究者的关注。如Rybalko等人通过对《财富》的世界500强公司以及个人的Twitter信息随机样本的内容分析,研究了这些公司如何使用Twitter促进与股东的对话交流。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用Twitter进行对话倾向的机构来说,具有此倾向的机构更重视与访客沟通。

政治与社会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以政治和社会学的视角研究社会化媒体的应用,普遍关注效果和影响。研究通过理论推理论证社会化媒体可能引起的各种影响,和通过实证研究验证存在的现实效果。

对于用户通过社会化媒体参与政治活动的研究可以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宏观层面关注群体的行为特征,例如,Jiyeon考察了2009年Facebook上联合抵制Whole Food公司的事件,研究发现在社会化媒体上非计划性但效果有力的行动主义有可能激起拥有共同道德观念的中产阶级的进一步行动。他认为尽管许多人担心网络空间的群体极化,但是社会化媒体提供了一个相对包容的空间,反对者在此也会仔细审视自己的观点。

微观层面从个体用户切入,考虑个体在上述问题上的差异。例如,Homero等人对社会化媒体用于获取信息和个人社会资本以及用于公民参与和政治参与等进行了研究。这项研究首先检验了当人们利用社交网站获取政治事务或者集体事务的信息时,其民主愿望和行动会不会提升。结果表明,没有任何证据能够将社交网站的使用频率同公民参与行为和社会资本的增加联系起来。研究还发现,通过社交网站进行的新闻消费与人口统计变量之间有关系,如年轻人、少数民族、低收入者和低教育程度者可能更倾向于用社交网站获取信息。

媒介视角下的社会化媒体应用研究。随着社会化媒体的普及,传统媒体的新闻生产以及受众的媒介使用也产生了不可小觑的变化。越来越多的新闻机构利用智能手机来收集和社论内容,Mills等人通过四个国际智能手机的案例,研究了移动媒体在新闻生产中的使用。这项研究探讨了群体、学生和专业记者整理和媒体传输的潜力,并且提供量身定制的平台,并考察这个平台是否可以达到智能手机的内容制作和编辑部业务之间的无缝连接,同时探讨了未来的平台开发和潜在的设计方法。

除此之外,对于非营利机构如何利用社会化媒体也被研究者提上了日程。例如,2010年,Rowena L. Briones等人以《跟上数字时代:美国红十字会如何使用社交媒体建立关系》为题,采用深度访谈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社会化媒体如何被有效地用在公共关系中进行客户资源的维护、开拓,建立与客户或公众的联系的问题。研究认为,社交媒体似乎为促进交流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平台,在这里组织与公众分享相似的价值观、信仰和兴趣。此外,研究还指出了美国红十字会社会化媒体的现状、问题和前景,还对美国红十字会社会化媒体的使用策略提出了建议。

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的启示

通过上述分析,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的情况可见一斑,从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有利于新兴学科的发展。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呈现出欣欣向荣之势,与其良好的社会科学研究基础密不可分。包括传播学、社会学、管理学、商学、政治学等在内的社会学科,在国外有良好的研究基础,这为社会化媒体研究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这一方面表现为理论和方法的支撑,另一方面是学术素养的延续。目前,我国社会科学研究中仍缺乏这种宝贵的历史财富和学术积累。仅以传播学为例,进入互联网阶段后,网络传播研究成为传播学重要的分支。围绕网络传播的新问题,西方理论界迅速展开研究,形成了一系列丰富的理论成果,包括社交现场感理论、媒介丰富度理论、信号理论、电子亲近理论等。相比之下,我国的网络传播理论研究还滞留在对传统传播学理论在互联网环境下的验证阶段,这样的现状制约了理论创新,从而进一步制约了新兴学科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从根本上强化基础研究,才能弥补不足。

基础研究与理论研究亟待强化。对于国外社会化媒体研究而言,尽管基础学科内的理论创新有着很好的发育土壤,但是本研究领域内对核心概念和基础理论的研究还很薄弱。现有的为数不多的成果对概念、特征、分类等基本问题的研究往往陷入顾此失彼、厚此薄彼的境地,尚未形成共识。例如,一些研究中将电子邮件等与Twitter、Facebook等相提并论,一概算作社会化媒体。可见,概念体系尚未成形,对本质问题的规律性认知和理论体系的建构也有待深入研究。

篇7

中图分类号:F71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6-0-02

社交媒体在今天中国的互联网世界绝对是最热话题之一。随着Facebook、Twitter、Youtube、新浪微博、开心网、人人网等社交媒体的出现和发展,不但改变了信息分享和传递的方式,也影响了人们对品牌的认知过程,网络口碑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变得越来越直接越来越迅速。

登录主流社交媒体,诸如微博和SNS(社交网站)早已经成为很多中国网民每天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外,可以非常清晰地看到,社交媒体目前早已超出“社交”功能,在领先商业组织的利用和影响下,具有诸多广告、营销、公关等特征。企业对社交媒体营销的投入毫无疑问正在迅猛增长,但许多人对这些投入的是否值得和效用仍然存在一定争议。

很多企业都知道什么是社交媒体。毕竟,若把Facebook看成一个网络国家,那么它的人口仅次于中国和印度。很多企业老板和高管还可能了解社交媒体如此强大的原因——能够放大口碑效应。但谈到如何驾驭社交媒体影响力,他们就显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了。尽管企业纷纷积极开设官方微博,但真正了解社交媒体究竟是如何与消费者互动,并借此拓展产品和品牌认知度、提升销售和盈利、激发顾客忠诚度的企业却是少之又少。

为什么对许多企业老板和高管而言,社交媒体仍然一团迷雾?有两个相互关联的原因。首先,源自社交媒体的朦胧本性,尽管谁都知道消费者越来越喜欢在线讨论产品和品牌、寻求并分享相关建议,但企业究竟可以在何处及如何影响这些对话却不清楚。毕竟这些对话横跨各式各样、不断增加的平台,出现在多元且分散的群体之间,可能是以极快的速度发生,也可能花好几个月酝酿。其次,没有一个适合且统一的指标来衡量其对营销的影响,因此企业要把大量资源(不管是财力资源还是人力资源)投在一项收效尚不明确的项目上,实在很难说得过去。

一、理解社交媒体的概念、特征及其分类

社会化媒体是一种给予用户极大参与空间的新型在线媒体,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信息、意见、见解、经验和观点的工具和平台,是社会化的沟通方式。社会媒体推动了人们发现、阅读并分享新闻、信息和内容的方式的变革。社交媒体将人们从内容的阅读者转化为内容的者,将单对多的传播模式转化为多对多的传播模式,将个体从受众变成了媒体。

社会化媒体颠覆了传统的媒体概念,是一个集合了多种功能的在线生活平台,更是一个足以代替真实感知的超级媒体。社会化媒体能够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呈现,包括文本、图像、视频等。

社会化媒体创造了新的内容创作和传播方式,赋予了每个人创作并传播内容的能力,一般是具有以下基本特征。

1.参与。社会化媒体激发感兴趣的人主动地贡献和反馈,模糊了媒体和受众的界限。

2.公开。大部分的社会化媒体均可免费参与,鼓励大家评论、反馈和分享信息,参与和利用社会化媒体中的内容几乎没有任何障碍(受保护或隐私内容除外)。

3.交流。传统的媒体采取“广播”形式,内容由媒体向用户传播,单向流动。而社会化媒体的优势在于内容在媒体和用户之间双向传播,形成互动交流。信息传播的效率成倍提高。

4.社区化。在社会化媒体中,大家可以很快形成一个社区,并以共同感兴趣的内容为话题进行充分交流。

5.连通性。社会化媒体具有强大的连通性,通过链接将多种媒体快速融合到一起。

6.多平台。基于网络的社会化媒体不受平台限制,任何能够连接网络的终端都可以作为服务平台。

二、中国是新兴的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用户大国

全球社交媒体正在爆炸式增长,中国无疑引领着这一潮流。中国互联网用户的扩张速度堪称全球之最。到2011年12月,中国共有5.13亿名互联网用户,而德国只有6700万人,印度1.21亿人,美国2.45亿人(图1)。中国最大的互联网用户群是年龄不到35岁的群体,其中25-34岁的用户群占40%;中国约有2.5亿名互联网用户集中于一二三线城市;超过一半的中国互联网用户每周上网12个小时以上。其中社交媒体用户数量达到2.35亿,年增长率达到33.7%。

麦肯锡一项针对5700名中国互联网用户调研发现,一二三线城市居民的社交媒体注册率高达95%。此外,中国也拥有全球最活跃的社交媒体用户群。高达91%的受访者表示,最近六个月曾登入社交媒体。这一比例远高于日本的30%、美国的67%、韩国的70%。中国互联网用户花在社交媒体上的时间也比日本、美国来得长。例如,中国消费者平均每天花46分钟在这类网站上,日本消费者仅为7分钟,美国消费者37分钟。随着社交媒体的使用时间增加,消费者花在其他网站的时间减少了,也改变了消费者的沟通方式。

篇8

社交媒体实施范围不断扩展

社交媒体的普及速度令人吃惊,社交媒体正在全球范围内深入渗透。企业希望贴近客户,而高管的压力来自于,与客户交互并推出正确举措。社交媒体迅速成为首要关注对象,在我们的调研中,近70%的受访者认为,如果不使用社交媒体,他们的公司将被认为“失去联系”;67%的受访者表示,他们需要开通社交媒体吸引优秀员工;超过58%的受访者认为,他们的竞争对手正通过社交网站成功地联系客户。显然,社交媒体交互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企业对于沟通和交互的期望,企业纷纷在社交网站上争夺消费者。

多数企业在使用社交媒体与客户沟通、回答客户问题、进行宣传活动。然而,在使用社交媒体获取客户洞察力、监控品牌、开展研究或者征求新产品的想法方面,企业的意愿较低,尽管社交媒体在这些方面将为企业带来最富有成效的机遇。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企业将在更大范围内推出它们的举措。

战略变化

传统CRM战略的初衷是通过传统渠道管理客户关系,通常是从企业的角度出发。传统CRM的主要目标是在客户关系生命周期内从客户中获得最高的价值。在当前的环境中,客户拥有控制权,社交CRM战略应当是管理对话的一种方法,而非管理客户。

由于目前社交媒体的关注重心是客户沟通,因此,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营销部门负责管理和实施社交媒体战略。然而,其他许多部门也参与了社交活动,通过某种形式的战略支持企业的活动。这些不同战略证明了许多企业对社交媒体的开发采取了孤立、分散的方法,其职责与管理活动的职能部门相对应。

事实证明,执行战略更具挑战性。制订包含交互政策、关键性能指标(KPI)、衡量参数、共享洞察等的治理模型,是从孤立社交媒体项目向整合的综合社交CRM战略转型的重要因素。

提供技术和娱乐产品及服务的跨国零售商Best Buy制订的战略性运营模式,让企业内数千名员工通过社交媒体与客户交流。在Best Buy的Twelp - force计划中,客户使用Twitter向Best Buy发送问题,公司的数千名员工只要知道答案就可以回复。公司还维护了多个社区论坛、博客、想法交流站点,并在Facebook上开通了账号。许多员工参与到如此多的社交媒体举措中,Best Buy如何管理这些交互呢?

Best Buy将其治理模式描述为互连的蜂巢。社交媒体被视为各项举措的水平整合,贯穿于整个企业的垂直职能部门。治理通过卓越中心模型进行管理,不同计划的代表参与进来。通过社交媒体与客户交互的准则由客户支持部门中的社区团队负责,这也有助于为全体员工提供社交媒体培训。公司取得了良好效果:呼叫中心节约500万美元;每年进行超过10万次社交对话;激发员工的士气,并实现了全方位的品牌宣传。

Best Buy的模式就好像一个蜂巢:每个小组管理自己的举措,但受制于共同的战略。Best Buy实现良好的整合和互连,并且每个人都为社交媒体负责。

投资回报和风险管理

在高管面临的主要社交媒体挑战中,制订投资回报(ROI)战略和管理风险居于首位。

只有少部分企业追踪社交媒体ROI,其他企业认为这一点不重要或只进行部分追踪。确定社交媒体ROI很难,因为企业对ROI的共同看法没有统一标准。对于希望显示ROI的公司来说,分析工具可帮助揭示社交媒体对财务业绩的影响。绝大多数受访者都会在一定程度上获取数据来分析社交媒体的表现,也有近1/3的受访者对于分析、汇总或分享信息的活动质量并不热心。

负面的品牌曝光是许多企业的首要顾虑,但企业更担心错失社交媒体所带来的机会。企业认为要想保持生命力和竞争力,就必须参与到社交媒体的洪流中,最大的风险是没有赶上社交媒体的浪潮。

不过,企业应加大力度降低社交媒体对品牌造成负面影响的风险。忽视品牌监控会在两个方面失去机会:第一,声誉分析软件可用于防护目的,使企业及早了解潜在的负面影响,从而快速应对可能的威胁。第二,分析工具可用作一种进攻战略来跟踪了解相关情况。即使企业尚未积极使用社交媒体与客户交互,也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更好地了解其品牌的认知度,并确定如何以最佳的方式增加客户价值。

在顾虑方面,挑战之一是如何有效监控员工对社交媒体的使用情况。实际情况是,企业不能再像控制电话或电子邮件那样控制社交媒体。要降低不当使用社交媒体的风险,最好的方法是为社交媒体制订企业指导准则,并且统一地培训并向员工授权,使其根据企业价值和品牌承诺作出明智的决策。

对于适应了传统的自上而下的受控沟通模式的企业来说,授权员工作为公司发言人需要作出企业文化的转变。企业可以建立内部社交媒体试点向这种新理念转化。这不仅提供了一个无风险区域,使员工能够熟练地使用社交媒体工具、惯例和表达方式,而且为企业获得新鲜、创新的改进概念提供了一个渠道。

建议与行动

企业希望通过社交媒体来重塑客户关系,就需要从全新的角度思考CRM,同时建立战略性运营框架,以提供结构和灵活性。企业社交媒体策略的演进是:从孤立的社交媒体项目到单一部门推出的、包含多项举措的社交媒体计划,再到全面的社交CRM战略。

社交媒体计划通常包括既定的使命、指导准则、分析、治理和来自高管的支持。社交CRM战略将社交媒体计划往前推进一步,从而跨越了单个职能部门的领域。例如营销,改为涵盖所有面向客户的职能部门,从而形成一个跨职能的网络。这种整合理念以整体视角对待客户,并有助于分享从多个社交接触点获取的非结构化数据和从传统渠道获取的结构化数据以及客户洞察。客户洞察使企业能够改善客户体验,并且为客户的交互制订新模式。

然而,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既没有明确的分界线,也不是以线性方式进行的。为了帮助企业向社交CRM理念演进,企业可以:1.消除营销和客户服务部门间界限。更好地协调营销和客户服务部门发起的社交媒体举措,以便作为一个整体来支持客户。2.全局着眼,本地着手,为社交CRM建立一个卓越中心式的治理模式:由来自面向客户的职能部门的代表组成的互连社区,共同制订客户交互战略,分享想法,使各个职能部门能够采用经过验证的方法自由创新。另外,还可以通过为新员工配备辅导员来扩展培训。

向社交CRM转变不仅是采用新的运营模式或技术,更重要的是理念、文化的转变。对于许多正在经受因快速发展而产生阵痛的企业来说,这种转变尚处于初级阶段。企业越早接受这种理念(即客户拥有关系的控制权)就会越快实现这一转变,并发挥社交媒体的全部潜力。

篇9

根据这份研究报告,76%的营销人员认为,社交媒体对于品牌建设非常重要;72%的营销人员认为,它对于培养用户忠诚度也很重要。而且,59%的营销人员相信,在将来不支持社交媒体的公司将难以生存。71%的营销负责人相信,公司能够通过社交媒体获得竞争力;仅有33%的营销负责人现在拥有打造社交企业的长远战略。这项研究活动对101名副总裁和营销人员进行了网络调查,并采访了12名CEO、CMO和营销副总裁。

Facebook还罗列出了一些基本的概念来定义社交性:

社交影响力:建立让品牌用户影响其朋友的战略。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人们通常会向他们的朋友寻找建议,从而决定如何安排时间、精力和资金。

社交媒体:利用社交网络为渠道来品牌信息,激励人们参与其中并分享信息。

篇10

1社交媒体及其传播特征

社交媒体(SocialMedia)是一个随着媒介技术发展而提出的概念,最早出现是在2007年。目前,社交媒体没有统一概念,通过学界对社交媒体的多种版本定义,本文认为社交媒体是一种允许人们原创、分享、评论信息内容的网站技术和工具平台。现阶段其主要的表现形式有:Facebook、Twitter、Youtube、QQ、微信、微博、博客、播客、人人网、陌陌、时光谱、SNS、论坛等社交网站和即时通讯载体。相对传统媒体来说,社交媒体有独有的传播特征:①无缝隙融合虚拟时空和现实时空[1]。②去中心化趋势明显,创造和消费活动融合传播[2]。

2社交媒体对高校体育教育变革的影响

2.1传统的高校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

第一,体育教育内容相对浅显,运动技能提升效果不明显。由于高校体育教育考虑到学生整体身体素质,设置课程主要是基础入门为主,故课程时间往往较短,合班上课多,内容难以深入,学生一般不会重复选修一门体育课,这些客观因素导致高校体育教育难以兼顾深度和广度。第二,体育教育手段较为单一,自主学习方式缺乏多样性。高校体育教育传统教学手段较为单一,一般是实行“老师教”和“学生学”的传统方式,学生依赖于老师。同时,由于学生自主学习受限于体育技能的学习规律,大学生难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自主学习和创新。

2.2社交媒体对高校体育教育的积极影响

第一,丰富大学生对体育教育内容的视野。目前,大学生日常接触的主要媒体形态是社交媒体,他们通过各种形态的社交媒体,接触到许多“高、新、奇”的体育运动项目,比如瑜伽、肚皮舞、跑酷、平板撑、轮滑和登山等新型的体育项目类型,丰富了大学生对体育教育内容的认知范畴。第二,拓展大学生的学习空间。传统的体育教育的空间一般是在田径运动场和体育馆。而社交媒体涵盖的广泛网络学习资源,无疑大大拓展了大学生的学习空间。大学生可结合自己的兴趣,利用社交媒体查阅各种相关教学视频,达到反复学习和完善技能的目的。第三,颠覆传统体育教育方式。在社交媒体中,每一个受众即每一个用户既是信息的接受者也是信息的生产者,他们之间是一种双向性的信息传播模式,颠覆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重视书本知识传授为重点的教学模式。师生通过社交媒体的平台,不再拘泥教学角色和位置,双方之间可以开展深入交流,丰富了教学形式和内容,实现了“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交流。

2.3社交媒体对高校体育教育的消极影响

第一,社交媒体弱化了体育教育的真实性。体育教育强调师生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传授的真实教学情境,教学老师可以按照学生的行为特征和学习效果来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较为零距离地和全方位地观察以及模仿教师的肢体动作。社交媒体虽然具有学习平台多样化和学习内容丰富性等优势,但是不能为大学生带来身临其境的感觉,师生之间亲身互动难以实现。第二,社交媒体忽略了体育教育的规律性。传统教学中,体育教育遵循着一定的学习规律,体育教师根据自我掌握的体育教育理论,遵循体育教育的技能形成规律,分阶段、分步骤地实施教学活动,促使大学生开展合理科学的运动技能。作为社交媒体上承载的教学资料,虽然可以教会大学生基本技能,但是无法帮助大学生把握和控制学习的过程和效果。

3高校体育教育的变革路径

(1)社会层面:

营造健康文明的社交网络环境传播体育教育文化内涵。社交媒体是一种全社会覆盖的具有亲和力的文化传播媒介,它具有双向互动和平等开放等媒体优势,因此受到高校广大学生的认可和运用。但是对于思想尚未完全定型的大学生来说,对社交媒体中展现的体育教育项目缺乏理性思考,有时甚至接受了不健康的体育教育视频材料而误入歧途。这就需要充分利用社交媒体的优势,建设良好的社交网络环境,为大学生对体育教育的正确认知提供条件。一是政府部门要大力发展社交媒体相关网络技术,提高网络安全防护功能,防止网络病毒和不健康产品的入侵,进一步净化网络环境;二是制定社交媒体使用文明制度。社会要制定出社交媒体文明使用的规章制度,以此促使网络社会秩序和个体网络自由能协调发展。

(2)高校层面:

搭建弘扬体育教育精神内涵的校园公共社交媒体。高校是开展大学生体育教育的主体。作为高校,应该充分运用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搭建弘扬体育教育精神内涵的校园公共社交媒体,根据体育教育类型进行分类规整,以大学生所广泛接受的生动活泼语言来推进校园公共社交媒体的建设,引领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教育文化理念。一方面是建立宣传高校体育教育的微信公众号等公众平台。另一方面是高校要组建专门的技术人员和宣传策划人员保证公众平台的良好运营,组建专门的公众平台管理团队,科学准确和巧妙灵活地表现体育教育文化,使大学生在接受公众平台传递的信息时领会体育教育的精髓;另外,需嫁接社交媒体和校园传统媒体。

(3)教师层面:

顺应社交媒体发展态势,利用社交媒体开展教学教育工作。社交媒体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潮流,它成为了一种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高校教师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主体传播者,要进一步更新教育观念,充分利用社交媒体开展教学教育工作。一是高校教师要提高体育教育的理论素养,熟知社交媒体的优势、传播特点和使用规律,能够熟练且灵活地使用社交网络平台开展对大学生的体育教育活动;二是高校教师要深入到学生广泛使用和熟悉的社交媒体网络环境中,充分发挥社交平台交互性较强的优势,倾听学生发自内心的心声,收集学生的相关意见,创新高校体育教育方法和手段,引导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践行高校体育教育理念和本质。

(4)学生层面:

培养自我驾驭社交媒体的媒介素养。一是要设置相关的媒介素养教育课程,尊重人的主体性价值,教学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激发学生的能动意识,让大学生主动学习如何运用社交媒体进行体育教育,加强体育锻炼;二是融合社交媒体和校园媒体创造体育教育的良好实践环境。高校应充分融合社交媒体和校园媒体,鼓励学生通过这些媒介形态积极参与体育教育之中,提高他们信息传播和公共参与的能力。

篇11

科技的飞速发展促进了媒体的巨大变革,随着移动通信技术和智能手机等智能电子设备的升级换代,人类已经从传统的PC互联网时代过渡到了移动互联网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止到2016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7.10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6.56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人群占比由2015年底的90.1%提升至92.5%。作为以即时通信工具为基础衍生出来的社交服务,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分别以78.7%和67.4%的使用率位列各种社交应用使用率的第一、第二位。①近年来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体迅速崛起,使整个社会都陷入了社交媒体依赖的症候当中,这一问题产生背后的社会心理原因值得深究。

1 社交媒体是现代人完成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必要途径

人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不可能脱离社会和他人而独立生存,而是需要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生存所必需的物质资料和信息,并借以实现个体的社会化进程,这是从人类祖先那里遗传至今的生存法t。“社会化是个体走向社会公共生活,融入现实社会的起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在社会文化的熏陶下,使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1]社会化是一个不间断的、终生进行的过程,个体的社会化伴随着人的一生。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运转,人们的空间流动和迁徙愈加频繁,快节奏的生活使得人与人之间面对面交流的机会日趋减少,人们的日常交往因客观条件的限制而受阻。在这样的背景下,移动通信技术的逐渐发展成熟和智能电子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为人们的社交需求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移动互联网、智能手机以及移动QQ、微博、微信等社交应用的出现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使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便捷地与他人取得联系,这种新型社交的出现使人际交往在网络虚拟世界里得到了拓宽和补充。社交媒体是现实社交在移动互联网上的延伸,已经成为当前人们完成个体社会化进程的必要途径。社交媒体让人们实现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信息交流,获得了全新的社交体验。在网络虚拟世界里,人们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和爱好自由地集结在一起,组成多种多样的组群或社区,在互动交流中获得个体心理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人们在网络社交当中重新定义了自己,也重新定义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使得人们的内心常常处于高压的环境中,焦虑和孤独感随之产生。在亲和动机的驱动之下,人们倾向于与他人亲密交往或加入某个群体,希望得到别人的关心、支持、合作和赞赏。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安全需要和归属需要。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在1950年出版的专著《激励与个性》中,把人的需要划分为七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当人际交往的低层次需要得到满足,就会不断向高层次需要发展。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也逐渐拥有了越来越多的精神需求。社交媒体的流行体现了现代人对于高层次精神需求的追逐。

2 社交媒体满足了人们相互的自我暴露和彼此窥视的心理需求

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认为,自我概念是个体与他人交往时产生的。他提出了著名的“镜中我”概念,认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而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

网络社交的出现让人们的人际交往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借助于网络平台,人们实现了即时传播的交流形式,而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由于网络社交中人物身份的匿名性和身体的不在场,交往情境的压力大大降低,这就鼓励了交流者的自我表露行为。一些平日里性格内向、不擅长言辞交际的人,也可以通过网络社交变得活跃起来。网络张扬了个体的个性,也拓宽了人们的交际圈。

按照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等人“自我呈现论”的理论观点,人们会运用多种策略控制和反馈自己的外在印象。人们根据自己不同的需要、动机和目的,借助于言语或行动适时地向他人陈述自己、推销自己,即向他人表演自己,来控制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并希冀获得他人肯定的评价。自我暴露是自我提升和自尊的重要手段。

人们的在线生活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这种表演性是个体自我谋划的结果。人们费尽心机地在QQ空间、人人网等社交应用上填写个性化的个人资料,精心挑选经过修整的好看的照片作为头像,选用适当的卡通形象作为虚拟代言,用心装饰个人空间以及使用时髦的网络流行语和网络表情等,力图通过适当操纵,维持个人在虚拟世界里的良好形象。一旦得到他人的认可或赞同,自我暴露的热情就会提高。“从社会心理学角度看,自我暴露是发展和维持人际关系和亲密关系的重要方面,人们是在不断暴露自我的过程中互相认识和接受对方的。从心理健康角度看,自我暴露有助于减少与他人的疏远,抒发郁积的情感,达到振奋精神的作用。”[1]而人际交往中个体的自我暴露也会得到相应的回报,即引发对方的自我暴露。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等社交媒体,每个人都可以轻松地进入他人的空间窥视其身体和信息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这种相互间的自我暴露和彼此窥视的心理需求,正是人们对社交媒体欲罢不能的重要原因。

3 对于社交媒体依赖现象的反思

第一,如前所述,网络社交带有一定的表演性,而在表演成分当中也可能带有一定的欺骗意味。为了维持在他人心中的美好形象,个体在网络交流过程中会按照自己的意愿重新设计自我形象,而网络中的个体形象可能与其现实形象存在着一定差异甚至是迥然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戴着不同的“人格面具”自由地穿梭于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因此网络社交当中的真实成分到底有多少,本身就值得质疑。

第二,人们彼此联系的方式因科技的进步而变得花样繁多。然而,科技虽然丰富了人们相互连接的方式和渠道,却并没有拉近彼此之间的心理距离。“在现实世界中,密切的私人关系总是依靠身体上的接近来维系,但身体接近的重要性在网络世界的交往中却降低了。”[2]人与人面对面的交流逐渐被各种智能电子设备和移动社交应用所取代。网络社交给人们“在一起”的错觉,却没有让人们变得更亲近。说到底,这是科技对人际交往的异化――“我们更依赖于技术而非彼此”。[3]

第三,排解孤独、消解寂寞是人们进行网络社交的主要动机之一。社交媒体可以让我们非常容易地结识新的朋友,或加入自己感兴趣的组群、社区,然而由于网络社交中身体的不在场性和匿名性的特点,导致交流者之间的信任感大打折扣,很难建立起亲密的关系,于是大多数所谓的“好友”沦为了泛泛之交,难以寻觅到真正的朋友。人们想要借助社交媒体来摆脱孤独,结果却不约而同地陷入了“群体性孤独”之中。

第四,人们希望通过社交媒w来与他人实现实时在线的联系,节省彼此连接所花费的时间,提高沟通交流的效率,然而也正是因为实时在线,人们必须保证自己“永远在线”。社交媒体模糊了学习、工作和休闲之间的界限,人们因为新的群体需求而自觉地生活在“随时待命”的情境中。如今社交媒体已经超出了信息传递的范围,与沟通交流、商务交易类应用融合,形成了更加强大的关系链,把人们牢牢地捆绑在网络世界里。“我们因为忙碌而使用网络,但是却和技术一起花费了更多的时间,而与现实生活中的人们之间花费的时间越来越少。”[3]人们发现自己越发生活在被各种屏幕所包围的世界里。网络侵占了人们用于思考的时间,使得安静和独处成为了奢侈的事情。

第五,社交媒体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可以释放压力的自由空间,但也让很多人对网络虚拟世界产生了依赖。网络社交成为了很多人逃避现实生活的方式。一些年轻人因为沉浸于网络社交带来的便利和满足感之中而对现实社交产生了排斥,他们极少出门,不愿与陌生人接触,成为了“宅男”、“宅女”;还有一些人从网络社交当中感染了不少阴暗心理。由于社交媒体依赖,现代人的生活变得更加封闭、与世隔绝,人们既渴望摆脱孤独状态又不希望他人深入自己的内心世界。尽管时隔三十多年,日本传播学者中野牧在《现代人的信息行为》一书中提出的“容器人”概念在当今时代依然振聋发聩。

4 结语

社交媒体的存在是一把双刃剑,它给人们带来沟通交流便利的同时,也必然会带来诸多的负面影响。对于网络社交我们应该坚持适度原则,过分沉迷于其中形成社交媒体依赖则有百害而无一利。科技本身并没有善恶对错之分,关键在于人类是否采取了正确的使用方式。如今网络社交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排斥和远离网络社交生活,而是努力让网络社交在个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间达到一个新的平衡,让科技真正地服务于人类。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迫使我们重新思考科技与人类、个体与他人、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如何在新的社会及媒体环境下克服自身人性的弱点和缺陷,回归自然、返璞归真,重拾人际交往的美好,这是每个现代人都应该深刻反省和思考的问题。

注释:①相关数据来自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6年7月。

参考文献:

篇12

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移动终端设备的广泛普及,人们对空间信息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大。空间信息服务、无线移动服务和社交网络服务的结合,使得移动GIS(地理信息系统)与社交媒体呈现了融合趋势。在此背景下,实时信息、地理空间和社交网络的融合,成为传媒业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根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2012年5月的调查报告显示,美国74%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手机获取基于地理位置的实时信息服务。报告同时指出,18%的美国智能手机用户使用Foursquare等地理社交服务网站。这一趋势对传媒业产生巨大影响,尤其是在新闻生产和方面,公民新闻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一、社交媒体与移动GIS的融合

“跨界、融合、变革”是2012年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的主题,寻求跨界合作、媒介融合和实现变革已成为全球移动互联网产业关注的焦点,这也是对上届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关键词“So Lo Mo”模式的一个延伸。“So Lo Mo”模式是著名IT风险投资人约翰·杜尔(John Doerr)提出一个概念,这个概念融合了目前互联网领域最为热门的三个关键词——Social(社交)、Local(本地化)和Mobile(移动),他认为这三种模式的结合可给互联网发展带来全新的景象。在此背景下,移动GIS与社交媒体也呈现融合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移动GIS的媒体化趋向:移动GIS越来越趋向为社会化媒体

所谓移动GIS是指用户(终端设备)处于移动情况下使用的地理信息系统,它是伴随PDA、智能手机、车载移动终端等智能移动设备的出现而产生的。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发展,移动GIS逐渐成为了社会化媒体的代名词。另外移动GIS的不同用户通过互动交流与信息沟通,已在地图网站形成了自己的虚拟社区。谷歌地图,必应地图,雅虎地图,成为了吸引数百万用户的虚拟社区。通过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机制,在线地图已经逐渐成为一个进行公共信息交流的平台,各地公众公开表达他们的意见,关注实时新闻,共享感兴趣的事件。这也很好地说明了移动GIS作为社会化媒体的角色。

2、社交媒体的空间化趋向:社交网络越来越离不开地理位置服务

社交媒体越来越多地提供基于位置的服务,突出表现就是基于位置社交服务的兴盛。位置社交服务是一种基于地理位置信息的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无缝衔接的社交网络服务,可以帮助用户寻找朋友的位置信息和以及一些相关性信息,同时也可以不断激励用户分享他们自身位置信息等内容,逐渐成为一种可提供社交网络服务、位置信息服务以及游戏元素的平台服务等,并成为以此为基础创建聚合用户、软件开发者以及广告主的产业链生态系统。基于位置服务的社交媒体大致可以分为三大类:社会签到网站;社会评论网站;社会事件网站。目前一些社会化媒体巨头如MySpace、Facebook、Twitter都在涉足这一领域,由此可见社交媒体的空间化倾向也越来越明显。

移动GIS的媒体化倾向和社交网络的空间化倾向,使得二者之间的融合正在逐渐加剧。在此背景之下,如何做好具有创新性的新闻报道,将成为当前我国新闻业务领域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二、社交媒体与移动GIS融合背景下的新闻报道模式选择

1948年,美国著名政治学家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在《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中提出传播过程最基本的五要素,即“五W”传播模式,包括谁(Who)、内容(Says What)、渠道(In Which Chanel)、对象(To Whom)和效果(With What Effect)。新闻报道模式的创新从信息传播的角度出发来看包括了信息采集、传递和反馈这三个过程,具体可分为新闻报道内容的生产、传播渠道创新和新闻报道的反馈。

1、新闻采集方式:多信源与全信息

“信息源”是新闻报道信息的来源,“信息源”的改变是新闻报道模式创新中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在社交媒体与移动GIS融合的背景下,“信息源”结构包括多信源的采集与全信息的整理。

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多是以单一的技术手段为主,逐渐形成了单一的信息采集及传播流程,不同的媒介之间合作和协同报道的机会缺乏,而在融合背景下,与GIS融合的社交网络成为人们广泛获取信息的来源。为此则要求记者要从多角度发现信源,主要是指充分利用移动社交网络和GIS发现信息,寻找信源。只有在保证多信源的情况下才能做到全信息,新媒体报道模式不断创新是通过对新闻资源的大力开发来实现的,新闻资源的开发则成为了新闻报道模式创新的关键,为此记者应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多信源采集,全信息整理。

篇13

现任万事达卡国际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全权负责万事达卡在该地区的所有业务运作,着重加强商务拓展和品牌推广。凌海先生的职责包括与客户建立更为密切的业务联盟、巩固万事达卡的品牌知名度,以及提升万事达卡的使用率和喜好度。

万事达卡将会把“无价之都”的概念带到北京,围绕旅游、购物、餐饮及文化娱乐等重点主题,为持卡人的生活增添“无价”元素。

一直以来,万事达卡的营销都是贯穿两个字――“无价”,希望我们的持卡人可以通过拥有一张万事达卡而享受到“无价”。2011年1月6日,万事达卡宣布获得北京五棵松体育馆的冠名权,五棵松体育馆更名为“万事达中心”,在冠名的基础上,万事达卡围绕众多国际级演出和赛事推出了“无价”体验:数十场演出和比赛中,万事达卡持卡人都可以享受票价优惠、首排座位、巨星签名礼品,以及与艺人在后台面对面互动的机会,成为万事达卡“无价”理念的最好诠释。

在创新营销上,2011年我们启动社交媒体营销,通过微博、论坛、知识分享平台等多个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品牌营销,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现在,除媒体报道、传统广告、发卡行渠道之外,万事达卡与目标受众最直接的互动平台就是社交媒体平台,例如在社交媒体平台新浪微博上,万事达卡开设了官方账号“@万事达人”,主要面向规模不断扩大的网民群体,同时和万事达的其他营销活动进行整合,比如围绕万事达中心举办的各种活动及万事达卡为持卡人提供的独享消费优惠,万事达卡在官方微博上成功举行如幸运抽奖、“两人同行,一人免费”、优先购票等活动。对于参加微博活动表示要亲临万事达中心支持自己偶像的持卡人,万事达卡还给出特别的“无价礼包”,甚至提供与明星见面的机会。

对于万事达卡来说,微博等社交媒体不仅是市场营销工具,更是与消费者直接互动的沟通平台。通过建立官方微博,万事达卡确实增强了品牌传播力度,在网上也吸引了潜在的消费者。同时,在微博进行品牌口碑监测,也让万事达卡在第一时间了解到自身品牌与业务在消费者中的影响,有效发现并避免潜在网络议题危机。

由于中国市场超过70%的交易仍然依托于现金,还有很多人没有认识到电子支付所能带来的好处,因此2012年万事达卡将继续加大营销投入,让中国人了解到电子支付的好处,在中国创造一个“超越现金”的社会。一方面,万事达卡将继续围绕万事达中心开展持卡人的“无价”体验活动;另一方面我们会继续加大对微博等社交媒体的投入。

除此之外,万事达卡将会把“无价之都”的概念带到北京。秉持一贯的“无价”理念,万事达卡将围绕旅游、购物、餐饮及文化娱乐等重点主题,为持卡人提供万事达卡独享礼遇与优惠活动,为他们的生活增添“无价”的元素。

除此之外,万事达卡一直在进行的各种尊贵礼遇、商户优惠也还会在2012年继续开展,力图为持卡人带来更多的优惠和“无价”体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