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小学德育的内涵

小学德育的内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0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小学德育的内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小学德育的内涵

篇1

孩子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重视对下一代的教育培养,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是推进社会进步的基础,是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保证。因此,学校必须丰富德育教育内涵,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健康、快乐成长。

一、 立足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思想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元素,也是德育教育的主要渠道。而课堂教育中的德育教育是学校教育中最基础、最根本的育人工程。教师,是德育教育的具体实施者,在教学过程中,以教材内容作为德育教育的切入点,将学科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相关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和形式,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教学,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

1.挖掘德育资源,丰富德育内容。

教师要想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自然的德育渗透,必须有机结合教学内容,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和利用各年级教学中与知识、技能有机联系的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找准知识技能教学与思想品德教育的结合点,将德育目标蕴含于教育目标之中,把德育的任务自然而然地贯穿于知识、技能的教学中。

2.改进教学方法,渗透德育思想。

小学生年龄小,好奇心强,好动,思维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选择恰当的德育渗透方法和途径,运用生动、直观的教学方法非常必要。如讲故事、情景剧表演,动手操作、多媒体课件展示等,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效果更佳。

3.变革学习方式,培养良好习惯。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师怎么教学生就怎么学,学生学得机械、呆板。新课程倡导新的学习方式:自主式学习、合作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自主式学习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品格,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合作式学习,能让学生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如何与人相处,从而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接纳他人的优秀品质;探究式学习,能使学生在探究中养成实事求是、勇于探索的习惯,还能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追求真理的品质。

4.提高教师素养,凸显榜样示范。

教师为人师表,是学生的榜样。学校要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使广大教师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德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认识到教书育人的重要性,关心孩子的成长,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是每一个教师应尽的神圣义务和崇高责任。教师要树立“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追求目标,以渊博的知识、高尚的品行和人格魅力教育和影响学生,为学生树立榜样。

二、整合德育资源,拓宽德育空间

要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促进学生健康发展,需要挖掘德育素材,开辟德育途径,整合德育资源。要积极探索实践教学和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有效机制,做到全员育人、全社会育人,做到教育空间最大化、教育效果最优化。

1.密切家校联系,形成教育合力。

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家长资源是学校必不可少的教育资源。学校要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建立家长学校,成立家长委员会,让家长与学校共同商议教育问题,达成共识,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达到共同育人的目的。

2.注重阵地建设,彰显德育实效。

要加强阵地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文明礼仪训练是学校德育教育的重要资源。学校要通过红领巾电视台、广播站、文化墙、宣传橱窗,解读新编《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大力宣传好人好事,批评不良现象和行为。总之,德育教育要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3.加强基地建设,培养爱国精神。

加强德育实践基地建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要定期开展活动,以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为目标,在继续开展传统教育的同时,开发出内容新、形式活、效果好的新活动,常年对学生进行教育,优化学生的行为。

三、优化育人环境,陶冶学生情操

环境对人的成长起着重要作用。学校是培养人的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优美的校园环境,浓厚的文化氛围,能陶冶学生情操,净化学生心灵,使学生自觉规范个人言行,做到与校园文化环境的完美融合。

1.治理周边环境,净化学校育人热土。

小学生有活泼、好奇、好动的特点,社会商家看准学校市场,在学校周围摆摊设点,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严重影响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学校通过与派出所、文化稽查等有关部门联系,共同治理学校周边环境,取缔学校周边的各种摊点、电子游戏厅、网吧等。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还学校一片净土,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

2.建立竞争机制,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建立德育管理和评价体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关键。学校通过开展“创建文明校园”、“文明班级”,争做文明学生,争当五好小公民、三好学生等活动,把学生的思想表现、行为习惯等德育内容作为考核评比的必要条件。这样将形成人人为学校、为班级作贡献,个个奋发有为争先进的热潮,有利于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好学上进,奋发向上的思想品质,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3.营造校园文化,提高学生德育品质。

学校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励学生积极向上、发奋努力地学习,提高学生德育品质。比如:在教学楼的外墙上用醒目的大字挂出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让学生一进校园就受到校园文化的熏陶;在走廊上,挂上学生的绘画、摄影作品能充分展示学生的才艺,彰显学生的个性。楼梯处,布置名人书画、格言警句,在教室布置规范的文明用语和行为规范图解等打动学生心灵,激励学生奋发向上。让每一棵树木、每一株花草、每一块橱窗、每一面墙壁都充分发挥育人功效。

四、注重实践活动,提高道德素养

思想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按照实践育人的要求,以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根据各年级学生的特点,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儿童的原则,依托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精心设计和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道德实践活动。各种道德实践活动都能突出思想内涵,强化道德要求,并与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和文体活动结合起来,注意寓教于乐,满足兴趣爱好,使孩子们在自觉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1.主题教育活动。

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和重大节日开展思想道德主题教育活动。根据节日内容和意义,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队会,举行各种庆祝、纪念活动和必要的仪式,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精心组织夏令营、革命圣地游、红色旅游、绿色旅游及各种参观、瞻仰和考察等活动,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中,用祖国大好风光、民族悠久历史、优良革命传统和现代化建设成就教育学生。同时运用各种方式向学生宣传介绍古今中外的杰出人物、道德楷模和先进典型,激励他们崇尚先进、学习先进,让他们从榜样的感人事迹和优秀品质中受到鼓舞、汲取力量。

2.体验教育活动。

学校可以有意识地创设一些与生活贴近的德育情境,以自我体验、角色体验、情境体验为基本途径,引导学生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通过寻找一个岗位、扮演一个角色,获得一种感受,明白一种道理,养成一种品质,学会一种本领。

篇2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3(b)-0250-01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德育为先。”坚持“以人为本”,创新德育工作机制,走德育精细化之路,加强校园软文化建设,提升校园文化内涵。这不仅是学校适应现代教育大潮的必然选择,也是促学校内涵提升、“强校壮身”的关键一步。

1 坚持一个龙头:德育精细化制度建设

德育工作不是狂风暴雨式的,而是和风细雨的养成,需要让“精细”成为工作标准,成为固态化的制度,成为学校管理的文化,成为师生共有的品质。科学制定精细化的德育制度,可以提高德育工作的协调性和管理的有效性,协调学校各部门之间协作效果和学校与家庭社会衔接的有效性。

为实现我校创“区内领头、市内一流”名校的发展目标,学校德育处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制定了一系列德育工作制度。为了规范德育过程,制定了《“三个好”(在校做好学生、在家做好孩子、在社会做好少年)和“三个习惯”(良好的学习、行为、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石龙中心小学学生文明行为规范》《石龙中心小学学生安全纪律要求》《行政、教师、学生值周制度》《红领巾监督岗》《班主任集体备课制度》《卫生流动红旗评比制度》《文明班评比制度》等,促进德育管理程序化和协同化。为了细化德育对象,制定了《辅导后进生方案》《美德少年星级评选制度》《科普兴趣小组成员选拔方案》,保证了德育对象的个性化和信息化;为了科学地开展德育评价,制定了《每月主题班会课展示》((校园文明学生评选制度》《班级卫生与安全责任集体奖》《学生奖励条例》等奖励制度,保证了德育评价的人性化与科学化。

一系列精细化的德育工作制度为我校构建起了一个全方位、立体化,不缺位,也不越位的管理目标,明确了一个可监控的管理过程,拥有了一套完善的可操作的管理措施,并保证了管理结果得到全面的反馈。

2 占据两个制高点:班级文化建设与心育教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养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养成健康的心理。学校是作为“养人”的重要场所。“一方水土”的德育教育的两大制高点是――班级文化建设与心理健康教育。

班级文化是班级的一种风尚、一种文化传统,一种行为方式,它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的形式融会到班级集体同学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中,形成一种良好的自觉的行为习惯,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行为。我校把建设班级文化,打造有品位、有特色的班集体作为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紧紧围绕育人的总体目标,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指引下紧扣学生发展的实际需要,着力在“新”、“特”、“实”上下功夫,促进班级文化建设的持续、健康、有效发展。

每月召开级长例会,每周开展由落级行政、级长、班主任参加的班主任集体备课活动,谋划高效的教育策略,分享成功的教育收获,处处彰显了德育队伍“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精与细。在集体备课中,根据各年级学生的心智发育情况、思想深度的特质,结合课程设置,确立各级每周每月少先队课的核心、主题和形式。一二年级以养成教育、习惯教育为核心。例如,二年级的《我与好习惯交朋友》加强学生自我管理,适应小学规范化的学习生活,突出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劳动习惯的养成;四年级的《绿色校园绿色生活》,培养学生从小的环保意识;五年级的《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培养学生爱运动,过健康快乐生活,六年级的《我深深地热爱我的祖国》,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文化熏陶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学生的心智健康,培育自律、自学、自育的学生,让学生学得愉快,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锻造坚毅儒雅的人生情操。那么,德育教育的精细化管理的另一个制高点是心育教育的精细化。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主导思想,坚持心理健康教育的“三预机制”,将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引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去,通过精细化的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健全人格,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3 驱动三架马车:班级评价、学生评价、德育管理者评价

篇3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对教学一词作了如下定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这一论述告诉我们,教学是学校对学生实现德育、智育、体育等全面教育的基本途径,它对学生的成长及未来的发展有着巨大的、独特的作用――通过教学,学生可以有效地获得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可以促进优良思想品德的形成。可以不失时机地实现智力的进步,可以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成长和发育,可以获得进一步发展自我的能力和条件。

从教学的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推得教学的目的是: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双向交互活动,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健康成长,使学生能够成才。而学生成才的标准有五:一是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二是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三是及时地实现智力的进步;四是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和发育;五是获得进一步发展自我的能力和条件。在学生成才的五个标准中,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这一标准处于基础地位:不向学生传授相应的哲学思想与品德修养的知识,形成学生优良的思想品德就会成为空谈;不给学生讲授关于体育运动、体育锻炼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增强学生体质和使学生健康成长的效用会大打折扣;不向学生教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不能谈提升学生智力,学生获得进一步发展自我的能力和条件就会走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境地。因此,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成为教学的基本任务。

2.高校教学的目的与基本任务

高校是培养专业人才的场所,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专业人才的“符号”。作为教学的下位概念,高校教学的目的与基本任务就是教学的目的与基本任务的具体化:高校教学的目的是把大学生培养成为专业人才;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向大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向大学生传授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使大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则成为高校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

双语教学与高校双语教学:分类结果

1.双语教学

依据分类的不同角度或原则,我们可以对教学进行分类。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当然就离不开教学语言,依据使用教学语言的种类,人们把教学划分为单语教学和双语教学。单语教学也称为母语教学,其教学语言是学生的母语,是指所有课程(不包括外国语言课程)的教学语言均是学生的母语;双语教学亦称为多语教学,是指不包括外国语言课程在内的其他课程的教学语言除了使用学生的母语之外,还涉及一种或几种(通常是一种)外国语。

2.高校双语教学

依据教育层次(小学、中学与大学)的不同,人们又把教学划分为小学教学、中学教学和高校(大学)教学。高校双语教学是上述依据教育层次和使用教学语言的种类两种分类角度或原则交叉以后,将高校教学与双语教学相重叠的分类结果。高校双语教学仅指大学教育层次中的双语教学。

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涵

1.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语言界定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高校所教授的和国家教育部所规定的第一外国语是英语。因此,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中的两种教学语言应当界定为中文和英文。

2.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概念

(1)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初级定义:在非外语之外教学中提高专业英语能力

高校双语教学是高校教学的下位概念.自然,高校双语教学也应达成高校教学的基本任务,因而向大学生传授相应专业的系统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大学生具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的能力也是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需要用语言作为载体,因此,我们就以核心基本任务为出发点,从语言载体这一角度来给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下一个初级定义: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本专业的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其核心基本任务是使大学生既能用中文又能用英文掌握和应用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且既能用中文又能用英文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和学术交流。初级定义告诉我们,我国高校双语教学仍属专业教学;英文只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一种教学语言;形成大学生的专业英语能力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核心基本任务之一。

(2)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其内核

高校是按专业来组织教学的,专业教学又是通过若干门课程的教学来展开的,因此,高校双语教学自然要落实到课程的双语教学上。在我国高校,不同的专业有一些相同的课程(称为公共课程);相近的专业有少数共同的基础课程(称为专业基础课);不同的专业还有若干反映本专业特点和特色的课程(称为专业课)。我们把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统称为专业课程。那么,对于一个专业来说,双语教学是不是指所有课程(不包括外国语言课程)都用中、英文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呢?对此问题的回答形成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我国高校的公共课程多为帮助大学生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使大学生增强体质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内容,具有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并且与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没有直接关系。因而,公共课程是否双语教学并不影响对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界定。于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中级定义为: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是指在非外语专业教学中,使用英语原版教材,通过双语对专业课程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中级定义指出,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是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内核。

(3)我国高校双语教学的高级定义:重点是能综合反映本专业的系统的先进的科学知识和技术的专业课程

篇4

《广至德》说:“君子之教以孝也。“孝道”自古以来就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从《三字经》、《弟子规》到四书五经,其间渗透的“敬老养老、仁义尊卑”的儒家思想,推崇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道德情操,乃至三纲五常的伦理规范,是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为人精神,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今天,这样的慈孝教育,很大程度上由学校来承担,尤其是对教学生“先做人,后做事”的中职学校来说,慈孝文化融入中职学校的德育管理,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慈孝文化融入中职学校德育管理的现实意义

1.1 “孝义缺失”——中职学生的真实状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社会逐渐转型,老龄化问题日益凸显,传统的孝道观念和方式开始淡化、改变,加上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和社会教育对慈孝文化宣传教育这块缺少关注,我们看到:“目前,许多家庭都是“421”(四位老人、一对父母,一个孩子)结构,对孩子的宠爱娇纵成风,致使许多孩子长大后叛逆自我、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和孝义精神。”

此外,在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的时代背景下,人们面临着西方的各种思潮的冲击,不良价值导向的挑战,以及“信仰危机”的考验,这些不良的价值导向是从小在耳熏目染中形成的,尤其是中职学生,他们身上的叛逆、自卑、自私和冷漠都是缺乏爱或是过度溺爱造成的,可以说因家庭和社会导致的学生“孝义缺失”严重影响着中职学校的育人效果,所以,本人提出要把“慈孝文化”融入到学校德育管理中去,因为“知识不足可以用道德来弥补,道德不足任何知识都无法弥补”。

1.2“以人为本”——中职学校的办学理念

学校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尤其是职业学校,育人远远比抓教学质量来得更重要。职业学校的“以人为本”与慈孝本质上有共通之处,慈孝立足于个人如何应对人我关系和群己关系,它表现出一种对于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整体主义的心理体悟,“以人为本”的伦理价值取向无论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还是在人与人的社会关系的范围内,均提示着人的责任和义务。慈孝文化关注的是人际关系的和谐,从爱父母家人到爱众人祖国,它的精神内核是尊重、和善、关爱和责任,帮助人们形成友善、平等、诚信、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而这些职业素养和个人修养恰恰契合中职学校的育人目标。

1.3“德教为先”——中职学校的管理之本

孔子说 ,“天地之性人为贵 , 人之行莫大于孝”,把孝上升为道德的渊源、治化的纲领,从而推行“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仁、义、礼、智、信“,实行“德教为先”与“为政以德”,这是儒家政治伦理思想核心内容,也说明了道德在儒家政治蓝图中的核心地位,道德是中国治国安邦的最基本的手段。

相对于国家对道德教育的重视,中职学校作为给社会培养中等技能型人才的场所,很多学校把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学生技术的培养上,对于德育教育却有所放松,殊不知在任何时候,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都是最为重要的。针对中职学生的现状,要加强对他们进行慈孝教育、诚信教育等一系列德育教育,这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

2.慈孝文化渗透中职学校德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慈孝”的含义就是:孝敬,是敬老养老、事亲善行。虽然孝根源于人类血缘,但不可否认的是,由它延伸的“仁、忠、诚、信、礼、义、廉、耻”等伦理道德,成为古人行为的准则和评价德行的标准。而从中提出的慈孝文化就是要使家庭乃至整个社会、长幼、上下之间的和睦相处,这一文化和中职学校管理有很多的契合之处,那么在具体渗透中,有以下途径:

2.1撰孝学德

编撰德育教材,丰富课程资源。“慈孝文化”德育最重要也是最简单的就是经典诵读,为此,学校开展“道德经典进校园”活动,学校选取《孝经》、《孟子》、《道德经》、《论语》、《弟子规》等道德经典,组织编写了校本教材《中职学生慈孝文化读本》,把包括“兼爱”、“慈孝”、“责任”、“勤奋”、“和善”、“职业”等品质在内的经典文章纳入其中,作为全校统一的诵读材料,通过每天的慈孝早诵,让良好的道德品质真正入耳、入心,从而达到读“慈孝”文章、悟“慈孝”文化、做“慈孝”之人的育人目的,帮助学生树立艰苦创业、发奋图强、立志成材的信念和志向。

此外,学校还定期组织慈孝读书活动,《当代最感人的十大慈孝故事》、《孝道》、《慈孝文化规范》、《做最好的自己》、《道德的力量》、《责任比能力更重要》、《把信送给加西亚》、《做人从感恩开始》等一些慈孝德育、励志明责书籍,把经典诵读与“慈孝”教育相结合,使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相得益彰。不仅如此,学校还开展由慈孝文化引发的“文明礼仪伴我行”活动,利用夜自修晚唱活动倡导“健康歌曲进校园”,借助文明用语和文明行为学习开启“文明之风进校园”,而这些蕴含道德意味的活动无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熏陶,它着眼于学生的一生发展,通过撰德学德的形式,帮助学生成为一个幸福的文明人,真正营造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

2.2上行下效

《孝经广至德章》说:“教以孝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教以悌 ,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也。”作为学校来说,老师就是学生的父母,而在我们的传统德育中往往重视“教”而忽视了教师的“慈”,所以,在中职德育管理中,学校首先强调的是教师的“慈爱”行为导向,以“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练、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为慈孝育人原则,推行“德育温馨导师制”、“慈爱回家有保护”、“教师关爱值日制”等一些既教书又育人,既管教又管导,从而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德育管理模式。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慈爱,感受到老师在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方面为学生提供全方位、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因为,身教的效果远远大于言教,上行才能下效。

在教师慈爱引导的基础上,学校推行了一系列既严格又充满“孝义”的学生德育管理措施,如错时出校门,发扬礼让品质;排队进场室,体现团队意识;“小红帽”值周班,感受服务和责任;学生自治管理,表达关爱与和善;学生志愿者行动,从爱父母到爱社会;为民服务活动,收获帮助的喜悦等等,这些德育的精神内核,都是从小小的“慈孝”开始的,正如孟子所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以己推人,学会兼爱、和善、责任和服务,这才是真生的“孝”和“仁”。

2.3外营内孝

党的十报告提出:“把以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慈孝作为培养和实践当代人道德素质的起点,也是我们的立身之根和做人之本,近年来被广泛弘扬宣传,来自报纸、电视、网络等各个媒体也广泛宣传慈孝文化,各种各样的慈孝征文、慈孝演讲、慈孝故事、慈孝人物评选活动不胜枚举。为中职学校慈孝德育管理的展开营造了浓厚的氛围,我们可以借助这样的大环境努力营造学校的慈孝文化氛围,如利用宣传窗、文化墙、走廊、过道等粘贴慈孝标语、讲述慈孝故事、绘制慈孝人物,校园广播也精选一些感恩励志歌曲,以此形成良好的慈孝氛围,弘扬慈孝文化。

“思而悟,悟而行,行必高远”, 除了营造慈孝氛围之外,中职学校还把引领学生在活动中进一步感悟慈孝文化的内涵,举办各类慈孝文化讲座等,积极开展多形式、多载体、内容丰富的慈孝文化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如校园十大“慈孝之星”评选、中秋感恩节、手拉手感恩行动、慈孝征文演讲比赛、感恩教育主题班会、慈孝图书推荐会等,借助学校主题月活动,利用学生社团宣扬慈孝这一中华传统美德,并利用报纸、杂志、电视台、电台和网络等现代媒介,进一步普及、宣传慈孝传统文化。让慈孝之心烙印在学生内心深处。

2.4家校宣孝

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伦理道德,它要求晚辈敬老、爱老、养老,使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靠。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所以,中职学校的慈孝德育必须要和家庭教育紧密联系起来,尤其是针对现代独身子女、留守儿童、单亲子女众多的学生现状,过度的溺爱骄纵和爱的缺失已经造成的孩子自私自利、缺乏责任感和不懂感恩的社会现象,需要学校通过成立慈孝文化家长学校,设立慈孝课堂,举办各类慈孝文化讲座等,积极开展多形式、多载体、内容丰富的慈孝文化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建立健全学生、教师、家长三层分级教育的网络,密切学校、学生与家长的联系,加强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给学生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进一步提高和培养未成年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良好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

3.中职学校德育管理中提炼的慈孝文化新内涵

慈孝文化作为人际和谐的范导,引导并调节人际关系走向友善、平等、诚信、合作的新型人际关系,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以及个人的道德修养都可以由慈孝文化推而广之,都属于大慈孝的范畴。对中职学校来说,在慈孝文化的宣传渗透引导中,我们要充分看到其新内涵,并积极培养学生兼爱、孝义、明责、和善、服务的优质职业人品质。

3.1慈孝滋生兼爱

儒家提倡“爱人”,孔子讲“亲亲而仁民 , 仁民而爱物”,孟子讲“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墨家提倡“兼爱”,主张“爱无差等”、“不必亲疏”,都强调慈孝的背后是学会爱人,学会不分人我、不别亲疏、无论贵贱、无所差别地爱人,而“爱”,恰恰是中职学生最缺乏的,他们自小养成的是自我意识强烈、利益观念浓厚、自卑感重、惰性思想让他们不会爱、不懂爱。所以,通过营造慈孝氛围,开展慈孝活动,能有效滋生“兼爱”的品质,培养学生爱人之父若其父 , 爱人之身若自身 , 爱人之家若自家 , 处处先为他国、他家、他人着想的大爱

3.2慈孝孕育和善

温和善良,对中职学生来说,就是逐步形成外向、活泼、自信的个性和行为特征,善于主动与人沟通,乐于给予同伴帮助,最终呈现出民主平等、团结和谐的氛围。在这里,孝义、和善和责任之间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孝义是前提,只有对父母有孝心孝行的人,才会对身边所有的人、事、物生出和善之心,对家人孝顺、对他人尊敬、对社会、自然产生敬畏,然后才有了责任之心,用这份责任让别人信任。在慈孝的引导下,中职学生的温和善良不再是教条口号而已,而是发自内心的为别人着想,对工作认真负责,学会宽容和体谅。

3.3慈孝培养责任

“责任重于泰山”的道理大家都懂,无论对待任何工作,在“德”与“才”之间。对培养服务地方经济的技能型人才的中职学校而言,从慈孝中教会学生明责,培养学生的自我责任心、环境责任心、家庭责任心、他人责任心和社会责任心是非常重要的,此外,责任还会催生荣誉,能主动学好技能,全力以赴地做事,责任还可以使人坚强,更好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和主动学习能力,只有责任和能力共有的人,才是企业和公司发展最需要的。

3.4慈孝铸就职业

作为中职学校,用慈孝文化铸就培养学生的职业服务之心,提升职业素养,厉行勤俭节约。“学以致用、用以务实”,组织师生“为民服务队”深入到乡镇、社区,用所学的技能开展技术、文化服务。服务市民,服务社会,培养学生的服务之心。

3.5 “水本无华,相荡而生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传统孝慈文化不仅蕴涵了“民胞物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执著的理念,它是中华文化的显著特色,孝慈文化不仅是德的根本与起点,也是教化的根本与起点。所以,让学生在慈孝文化的濡养中,在异彩纷呈的活动中,如无华之水和无火之石,用情而生涟漪,用智而生灵光。使学生具有爱心,形成社会责任感,促进社会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强慈孝文化宣传教育的几点思考》,《中华慈孝网》2010.1

[2]儒家和墨家的差异》,《互联网》

[3]《孝经》[M],山东友谊出版社,2000 年版

[4]瞿振元、夏伟东.《中国传统道德讲义》[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5]魏英敏.《当代中国伦理与道德》[M],昆仑出版社,2001.

[6]康学伟.《论“孝”与墨家思想》[J],《社会科学战线》,2004.04=

篇5

关于教师专业伦理品性的内涵问题,我国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解读。有学者从教师专业发展特性和伦理学研究进展的角度指出,教师专业伦理品性是指“履行教育职责的专业人员共同拥有和必须遵守的、有利于促进教育者自身和受教育者全面健康发展的、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专业精神和专业规范的总和,是社会价值和专业价值的具体体现”[1]。有学者从教师专业特殊的道德要求的角度指出,教师专业伦理品性是指“教师在其专业化的现实状况下所必须具有的伦理特性,是教师作为一种专门职业的特殊道德要求和准则”[2]。也有学者从教师必须具有的服务理念的角度指出,教师专业伦理品性是指“本着服务理念,突出专业特征,教师在从事教育专业活动中一致认可并自觉遵守的一套行业内部规范和准则,其共同目标是提高本职业声誉和社会地位”[3]。还有学者从教师生命的角度指出,“教师伦理规范的制定不仅要关注教师基本的伦理诉求,更要有一种境界――关注并尊重教师之为人的需要、尊严和自由,以及关注并尊重教师之为人的人生意义的彰显和生命价值的体现。”[4]

据此,我们认为,小学教师的专业伦理品性主要是指小学教师在其职业专业化发展的现实状况下所表现出来的一种极为鲜明的伦理特性,或者说是其在专业活动过程中认同接受并自觉恪守的规范与准则。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品性不仅具有示范性、自主性、自律性和服务性等专业特性,而且也具有生命性、反思性、创造性和动力性等基本特征。美国当代教育学者古德森曾经指出:“教学首先是一种道德和伦理的专业,新的专业精神需要重申以此作为指导原则”,“在新的教学道德规范中,专业化和专业精神将围绕对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道德定义而达到统一”[5]。由此可见,一方面,作为对小学教师行为的一种基本规约或指导,专业伦理品性能够使小学教师在教育活动中始终保持清晰的“伦理警觉”,能主动评判和选择影响小学生权益的专业行为,并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因而能有效保障小学生基本受教育权利的全面实现;另一方面,作为小学教师精神和心灵建设的一个重要范畴,专业伦理品性与小学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情意、专业自我、专业自主以及专业评价等密切关联,能够引领和调控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正确方向,促使小学教师逐步走向成熟,切实维护小学教师的专业权利和职业声誉。

二、 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品性的结构

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品性发展的最终旨归应当定位于不仅要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成长,而且也要使自身达到一种精神的享受与人生的圆满。而要顺利实现这一终极目标,小学教师就要对与自身专业伦理品性相关涉的范畴,如教育爱、教育善、教育宽容、教育公正、教育理解、角色敬畏等加以关注和修炼,而这恰恰正是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品性的核心内容。

1.教育爱

教育是一种充满了温情和爱的人世间最伟大的事业,“爱”不仅是小学教师进行教育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积极而重要的教育手段。正因为如此,人们往往把“教育爱”看成是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品性的核心,是小学教师“师魂”之体现。小学教师的“教育爱”首先应当是一种广博的爱,它能使每一个学生沐浴到教师爱的阳光雨露。其次,小学教师的“教育爱”应当是一种社会之爱,它超越了父母对孩子的亲子之爱,深深地打上了社会要求的烙印。最后,小学教师的“教育爱”应当是一种理性之爱,它不是对学生的偏爱或溺爱,不是一味地迎合、迁就和放纵,而是要爱严结合。

2.教育善

“善”是相对于“恶”而言的,主要是指客观事物的存在及其运动变化对个体和社会完好圆满地生存与发展所表现出的积极意义。作为一种以促进学生生命成长和人格健全为己任的职业,小学教师的专业伦理品性必然会表现出强烈的“向善”品质。如果说“教育爱”是小学教师须臾不可或缺的情感投入,“教育善”则是小学教师“爱”的基础和支撑,小学教师“善”的萌发恰恰是其对学生爱的开端。正因为有了“教育善”,也正因为建立在小学教师“善”的“人性”基础之上,教育所具有的“人学价值”才获得了充分的彰显和实现。小学教师的“教育善”首先是要具有一颗善良和仁慈之心,表现出一种悲悯情愫与博怀,时刻心系学生的健康成长;其次,小学教师的“教育善”表现为要开启学生的善端,引领学生积极向善,启迪学生体验生活的价值,鼓励学生追寻幸福美好的人生。

3.教育宽容

“教育宽容”作为专业伦理品性的重要内容,是指小学教师在人格平等基础上对学生所表现出的差异化的理性认可,以及在情感上的接受和认同。它不仅反映了小学教师对教育对象的真诚信任与美好期盼,而且也反映了他们对于真理的执著追求,因而是小学教师所具有的博怀和超然精神品格的深层体现。小学教师每时每刻所面对的都是具有独特年龄特征的学生,他们虽然知识经验和认识能力不足,但却有着强烈的对外部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有着独特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方式,即使他们还很肤浅、稚嫩甚至出现错误,但都应当得到理解、宽容、接纳和呵护。当然,小学教师的“教育宽容”,并不意味着屈从学生或放弃自我,而是要表达出对学生及自身真正的尊重。

4.教育公正

从社会评价的意义而言,“教育公正”应当是小学教师最重要的专业伦理品性。“教育公正”是指小学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对待教育对象以及不同利益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公平与正义,其实质和核心在于充分尊重作为教育主体的学生的“理性自由”。教育的终极关怀应当是回归学生的生命,解放学生的天性,而回归与解放的根本前提则是自由。没有公正,自由就会失去保障,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的有效教育。“教育公正”不仅能反映小学教师的内在心灵,而且也能衡量小学教师的外在行为,因而对公正的执著追求正是教育成功的不竭的精神动力之源。小学教师的“教育公正”首先表现为要尊重热爱学生,对他们能够一视同仁;其次,小学教师的“教育公正”表现为对学生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主持正义、赏罚分明;最后,小学教师的“教育公正”表现为要了解学生,善于因材施教,促使他们都能健康成长。

5.教育理解

教育活动的特殊性就在于其劳动对象是人,劳动产品也是人,所要处理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教育可以说是一种“在理解中”、“通过理解”和“为了理解”的特殊实践活动。因此,“教育理解”既是小学教师的一种教育方式,又是小学教师的一种专业伦理行为,同时“教育理解”本身也正是积极教育结果的充分展现。当“教师自觉地深入理解教育对象或自身时,这种理解本身就是责任感,是专业伦理水平高的表现”[6]。为此,小学教师必须秉持理解的教育理念,理解学生特有的身心发展特点,理解学生的知识经验基础、思维水平和学习能力以及发展潜力,理解学生丰富多彩的实际生活,创造各种可能的条件和机会,引领学生体验并理解生活,激发学生对生活意义及人生价值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获得更快更好的发展。

6.角色敬畏

作为一种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职业,社会往往对教师角色赋予极为深刻的道德内涵,承担着崇高的道德责任。“教师的角色化存在有着很深厚的道德范导意义。它总是凝聚着教师对自身使命的某种‘敬畏’。敬畏必然表现为道义、良知和职责,……体现为道德责任感和道德使命感。”[7]小学教师的专业伦理也必然蕴涵着这种角色敬畏,它是小学教师源自于人性深处的强烈诉求,是产生对学生热爱、宽容、理解和尊重的重要基础,也是推动小学教师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根本动力。小学教师只有对自己从事的职业充满敬畏,才能深刻体会职业所具有的特殊意义,才能形成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坚定的教育信念,从而产生无比巨大的职业信心和勇力。

三、 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品性的涵养

作为一种内在的精神品格,专业伦理品性主要是小学教师在长期教育实践活动中不断深化职业认识、增强职业认同、提升自身道德境界、确认职业生活与人生意义、获得自我价值实现和满足的过程。由此来分析,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品性的涵养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加强小学教师的反思

反思也称自省、自克,它是我国古人总结提炼的行之有效的道德修养方法之一。所谓伦理反思,主要是指小学教师自觉主动地对自身专业伦理品性状况进行自我认识、自我省察和自我评价的过程,它内在地表明了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品性已由外在规约进入到内在自觉。小学教师一旦缺失了对自身专业伦理品性的批判性反思,他就不能发现自己在专业伦理品性方面的好坏优劣,就难以摆脱自己在专业伦理品性形成方面的惰性和局限,他也就会很快成为所谓的“经验”与“习俗”的奴隶,从而对自己的专业伦理品性进行消极的“自我设限”。小学教师只有通过积极主动的伦理反思,才能清楚知晓自身专业伦理品性所蕴涵的价值意义,也才能准确把握自身专业伦理品性所具有的主要内容,从而促使专业伦理情感体验不断深刻,专业伦理意志不断增强,专业伦理行为不断优化。

2.重视小学教师的慎独

慎独作为古人进行道德修养的一种方法,它往往也被看作是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所谓慎独,主要是指小学教师在无人监督或独处的情况下,凭着高度的内在自觉,依然能按照专业伦理规范要求和行为准则约束自己的行为,而不做任何违反小学教师专业伦理的事情。慎独之于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品性形成的重要价值就在于,一方面,小学教师作为一种高度专业化的职业,他往往享有充分的独立处理教育事务的权利及义务,倘若缺少了慎独的崇高境界,就极有可能会导致不良专业伦理行为的发生;另一方面,小学教师的慎独也往往为其更好地进行伦理反思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专业伦理的真实样态只有在独处或无人监督的情况下才能得以真实显现,而这恰恰为小学教师反思自身专业伦理行为提供了最佳契机。也就是说,小学教师清楚把握自身专业伦理品性问题和欠缺之时,也正是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和完善之机。

3.提倡小学教师的交往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小学教师接受新信息、进行价值比较和形成专业伦理素养及约束力的有效路径。一方面,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品性的形成要善于与小学教师集体中其他教师展开合作、交往与交流,这往往能够在问题切磋与观点碰撞中发现问题,启迪智慧,获取更多和更有益的信息与经验,为自身专业伦理品性的形成与完善提供良好的帮助;另一方面,小学教师专业伦理品性的形成也要善于与学生进行合作、交往和交流,因为专业伦理品性本身就是一种独特的教育手段,它往往能够产生比单纯的道德说教、道德知识乃至道德惩戒更为巨大的影响作用。小学教师正是通过与学生之间的积极交往和交流,对不同专业伦理需求产生的不同教育效果有了切身体验,不仅促进了积极专业伦理情感体验的获得和良好专业伦理意志品质的养成,而且实现了“反思”和“慎独”等专业伦理修养方法的完善与升华。

4.注重小学教师的实践

从伦理的本质上来说,专业伦理品性其实就是一种实践理性,如果离开了实践或践行,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专业伦理品性。小学教师所从事的教育活动就是人类一种特殊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只有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并通过教育实践活动,其专业伦理品性才能得以不断形成、发展和完善。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实践正是小学教师提高自身专业伦理判断、专业伦理思维和专业伦理认知能力,建构生成自身良好专业伦理品性的重要路径。专业伦理品性作为小学教师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专业品质和实践精神,它能够引领小学教师在相关价值情境中展开积极主动的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做出正确的专业伦理行为选择。而新的专业伦理实践契机往往又会对小学教师提出一种更新、更高的要求,从而促进其专业伦理品性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逐步提升和日趋完善。

参考文献

[1] 罗昂.教师专业伦理的内涵与持续发展[J].中国德育,2008(4).

[2] 王有兰,曾子桐.教师专业伦理的失落与重塑[J].教育学术月刊,2010(12).

[3] 杨晓平,刘义兵.论教师专业伦理建设[J].中国教育学刊,2011(12).

[4] 刘万海,孔美美.论当代教师专业伦理的重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3(4).

篇6

2. 饮食文化。不同的传统食品和饮食习惯形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他们是文化的核心之一。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包括让学生了解一些典型的西方视频,如hot dog,hamburger,sandwich等,教学中,教师还可以适当介绍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和餐桌文化。

3. 礼仪文化。礼仪文化在跨文化交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如果我们对英语国家的礼仪文化缺乏了解,在交际中就很有可能造成误解,导致交际失败。因此,在文化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西方礼仪文化,了解西方国家人民的生活方式及日常活动,并能灵活得体的使用。如问候、介绍、交谈、拜访等都是小学生需要了解的主要礼仪文化。

4. 节日文化。节日是中国与英语国家显著的文化差异。节日的渊源不同使节日的风俗习惯也有很大的区别,从而也有了不同的文化底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向学生讲解一些英语国家重要节日的文化背景,让学生理解英语国家的节日文化。通过学习英语,小学生应该了解英语国家的主要节日有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并知道它们的来源、风俗和活动等。

二、小学英语文化教育的渗透

(一)创设文化语境,渗透文化意识

1. 利用校园广播营造学习气氛。拥有校园广播的学校,可以利用广播把英语国家的文化娱乐等介绍给学生,如在教授有关圣诞节、复活节等西方传统节日时,我尽量选择相对应的时间在学校红领巾广播站中进行相应的介绍。为了使学生正确了解Christmas的文化意义,我在广播站上让学生聆听美妙的圣诞歌曲,欣赏校广播电视台中呈现的西方国家丰富多彩的圣诞活动,分享圣诞的趣事趣闻。这一系列的活动安排都是为了尽量让学生在较为真实的环境中感受节日的气氛。同时,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收集感兴趣的英语国家等资料,通过校园广播进行介绍,还可以利用广播在课间和午间播放英文歌曲,让学生沉浸在浓厚的英语氛围中。

2. 开辟英语学习园地。渲染英语文化气氛,除了广播系统外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宣传栏和黑板报进行英语文化宣传。如可以在宣传栏和黑板报上介绍一些英语习惯用语和名言名句,也可以编写一些英语填字游戏,自编英语手抄报进行展览等,既有趣,又可以扩大词汇量。此外,从英语读物中找一些英语谜语也是不错的选择,英语谜语能够吸引学生参与,让学生既感受了英美人的思维方式,也感受了英美文化的气息。

(二)组织语言活动,积累文化知识

当语言文化知识积累到一定程度时,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因此,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各种语言活动来帮助学生积累文化知识。

篇7

1.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其学习过程并非单纯依靠理性,与中学生相比更加依靠兴趣

乌申斯基说:“没有兴趣的强制性学习,将会扼杀学生探索真理的欲望。”陈省身先生认为“数学好玩”,在他看来,数学是充满趣味的。陈先生享受的是不断探索、追求、超越的过程。小学生的自制力、控制力很弱的心理特征,决定了培养其学习兴趣的必要性,只有以兴趣作为他们学习的原动力,才能保持数学学习的持久性,教师跟小学生讲数学学习的重要作用和意义是徒劳的,数学课程本身的内容不如语文、音乐、美术等学科那样生动形象,许多学生在学数学时觉得枯燥、乏味和单调。

2.数学课程的基础性特征决定了必须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数学是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的“阶梯性”特征明显,学好后面的课程必须以学好前面的课程为前提,不能像有的学科那样可以“跳跃性”“选择性”地学习,加之数学作为“百科之母”的独特地位,如果学生学不好数学,就会对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他学科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对此,小学数学教师应有理性思考,要以对学生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3.后课标时代,教师的课堂价值追求必须从一片分数的“丛林”中实现突围

华东师范大学了《中国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和政策分析报告》(《文汇报》,2010年11月22日,姜澎),调查发现:我国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中更多的是“教书匠”,缺少具有通识教育和研究型教师,而且在教学中,采用研究型教学等非传统教学方式也非常少。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唯分数论”在一定范围和区域仍然存在且盛行。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益停留在分数层面上,造成了对“以生为本”的深层性缺失,进而忽略了教育本应给人带来的幸福感、成长感、灵动感。教师的课堂教学价值追求急需厘清与导引。

二、小学数学魔力课堂的核心内涵

小学数学魔力课堂的核心内涵就是打造令师生共同为之着迷的数学学习,为学生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努力将学生的数学学习融入“生活中的数学”与“数学中的生活”。从学生的视角出发,激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在知识发生过程中不断积累新的经验,促进学生对新知体悟的持续深化;立足数学学科的本质,在丰富学生学习情趣与体验的同时,拓宽思维渠道,提升思维品质;不断追求基本知识牢固、基本技能扎实、基本经验丰富、数学思维深刻的科学生态、全面和谐的教学境界。

三、小学数学魔力课堂的本质特征

1.能够不断创生令学生着迷的课堂生活

课堂原指进行教学活动时的教室,现指进行各种教学活动的场所。小学数学课堂,是指进行小学数学知识传授、基本技能的培训、数学思维的锤炼和数学活动经验积累的场所。令学生着迷的课堂生活,是指基于数学学科的课程要求,师生双方发生的相互促进、相互吸引、相互激趣,同时具有积极心理倾向的教学言行等课堂情景与状态。

2.能够不断开发具有普适价值的魔力课程

魔力课程是指数学生活中(包含课堂内外,家、校、社会生活等所涉及的)经过积淀、筛选、提炼出的,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契合数学学科教学进度,令学生为之着迷,并具有科学性、趣味性、示范性、阶段性的一切数学资源。

3.能够不断创新科学、精巧、灵动的魔力技术

魔力技术是指在师生共享魔力数学生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课程资源的开发技术、教学设计技术、教学实施的调控技术、教学媒体辅助技术、教学环境暗示技术,等等。

4.能够不断实践基于学生的教学行为改进

教师的教学行为(包括教学前测、教学设计、教学实施与监控、教学评价等)在不断内省与反思中与学生的应然要求相互吻合,并由于得到学生的不断肯定而越发富有魔力。

四、小学数学魔力课堂的操作要领

1.创生现场感

所谓现场感,就是不要离开本体,或者说和本体保持同步。比如喝茶时要明明白白地让口唇、舌头、喉咙、食道感觉到,明明白白地跟踪它,一直到胃里。一个人如果找不到现场感,要想做到妥善是不可能的。魔力数学首要的是创生现场感,现场感不仅仅是再现学生熟悉的生活、提供数学活动的参与机会,更重要的是让师生共同在场、在位、在内。在场,就是要师生拥有同一个气场,师生融为一体,交互生成;在位,就是教师和每一个学生各有其位,也就是角色不同、作用不同,但相辅相成、不能缺位;在内,就是师生都能处于原发性参与的状态,在问题或冲突的相遇点共同作战。创生现场感,需要了解学生、研究学生、超越学生,进而吸引学生、迎合学生、发展学生。

2.激活原动力

所谓原动力,是指产生动力的力,也就是事物的本因和根源。不言而喻,魔力数学要激活原动力,就是要探寻与学生数学学习障碍相关联的本因和根源,进而触发之、激活之、利用之。原动力纷繁复杂,不同学生的原动力可能不同,同一个学生不同时期的原动力可能不同,不同学习内容的原动力可能不同,同一学习内容在不同情境下的原动力可能不同,等等。激活原动力,需要全面收集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元素,还要广泛涉猎音乐、美术、科学等各学科知识。

3.捕捉新冲突

从心理学角度解释,冲突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立的需要同时存在而又处于矛盾中的心理状态,有内部需要与外部限制的冲突,外部需要之间的冲突和内部需要之间的冲突等。魔力数学要捕捉新冲突,利用新冲突,激活学生的情绪状态。因为有冲突才会有故事,有故事才会有吸引力,有吸引力才会令师生为之着迷。冲突也是新知的生长点、突破点和嫁接点;新冲突在乎的是教师捕捉信息的灵敏度,或者说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力如何,教学调控的技术如何;新冲突在乎的是学生被捕捉的参与度如何,提升度如何;新冲突在乎的是教学的全程,非线性推进。善于捕捉新冲突,才能抓住学生的心。

4.集聚真体验

体验的解释有三:一指亲身经历、实地领会;二指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三指查核、考察。此三解释均入魔力数学所需之意,但魔力数学更强调真体验,因为现实中存在太多的伪体验、被体验。集聚真体验对于教学而言是蕴含着力量的,这种力量体现在能够增强教师的教学力、提升学生的学习力与放大课程资源所承载的影响力。集聚真体验,要从数学学习本身的规律出发,要从学生的心理特性出发,要从教学的媒介选择出发,要从教学的反馈机制出发。

篇8

如今以策划为基本手段的学校文化建设运动正在各地风起云涌地开展着,但这其中有一个观念亟须澄清:任何学校从建立之初起,它的文化就在逐渐形成,我们今天谈学校文化战略策划,不是在做“无中生有”的工作,不在于建立健全各种文化形式本身,而是着眼于“从有到优”,在于努力完善、提升学校文化的效能和影响(即提升学校文化力),为的是真正使文化成为展示学校独特形象、凝聚学校成员心智、推动学校长足发展的巨大能源。学校文化力在内容结构上包含了精神力、执行力和形象力,这些力的能量分别通过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环境而得以体现。因而旨在提升学校文化力的学校文化战略策划,其具体的策划范畴便是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和办学环境。

本文将就学校办学行为的基本概念与结构做一阐述。

一、学校办学行为的内涵

在早已被人们熟知的CIS(企业识别系统)中,BI(行为识别)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行为识别是指对企业各项内外运行活动所作的规范,藉以统一全体员工的行动,共同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1]当CIS理念于上世纪末引入学校后,BI便常被教育研究者提及。如有学者认为:BI是现代学校实践经营理念和创建现代学校文化的行为准则,对学校内部就是建立与完善学校组织系统、科学管理体系、教职员工的继续教育及受教育者的行为训练、规章制度和行为规范;对学校外部就是通过公共关系、公益文化以及学校、家庭与社会教育网络系统等方式传播现代学校理念,获得包括用户、家长在内的社会公众的识别认同。[2]也有研究者认为学校的行为识别体系主要包括个性化的决策形象、管理形象、德育工作形象、教学工作形象、培训形象、公关宣传形象、礼仪形象、学校抽象人形象、行政人员形象、教师形象、学生形象等,并由此建构了包含决策、管理、教育教学、培训、礼仪、公关宣传6个体系的BI模板。[3]另外还有诸多研究都将学校行为建构“体现在行为规范的制订上”。由于这些对办学行为范畴的界定都是在CIS理念基础上进行的,所以都立足于“识别”及其由此延伸出来的“个性化”、“形象”、“规范”等关键概念。然而深入的理论思考和诸多策划实践使我逐渐明确了这样一个观点:我们正在从事的学校文化战略策划,实际上是在对学校文化进行整体提升,是在从事一项对学校来说具有全局性和长远性意义的文化,而不只是单纯地塑造学校个性形象,更不是仅着眼于形象识别。因此我更倾向于脱离BI的窠臼,在学校管理学和学校组织行为学的范畴内来理解和规划办学行为。

学校文化战略策划中所说的办学行为,是指对学校各种资源进行有效运用而形成的圆满完成教育任务、成功实现学校战略、充分体现学校组织程度与社会效益的所有机制、策略、途径、程序、方法等的总和,它既包括外显的群体或个体行为,也包括无形的组织行为。而办学行为策划,就是在总结学校过去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借鉴新型的学校文化战略策划思路,努力对学校的办学行为进行战略规划、系统整合、个性强化和规范运作,以进一步增强学校的执行力,从而整体提升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

二、学校办学行为的类型结构

从类型角度划分,学校办学行为一般体现于两个大类、三个维度。两大类为工具要素和运行要素。工具要素是指学校为实现战略目标所使用的关键管理方法与核心技术,它是提升学校文化执行力的重要保障,一般在制度维度落实,包括组织机构设置、制度规范、学校课程规划、管理模型、教师手册、学生手册等。运行要素是指学校在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经营等活动时所遵循的规则与程序,它以行动规范的形式提升学校文化的执行力,体现在策略和操作两个维度,其中策略维度包括战略管理策略、品牌管理策略、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公共关系策略、教学策略、教科研管理策略等;操作维度包括校名使用规范、教学秩序、仪式与礼节、节周与社团活动等(见表1)。

表1 办学行为类型结构体系

1.组织机构设置

组织机构是学校为了有效实现战略目标,以不同的任务和利益为依据,把人力、物力等按一定的形式有秩序、有成效地组合起来开展活动的模式。组织机构是学校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为实现目标而对资源的一种系统性安排,建立一套结构合理、运转灵活、执行高效的组织机构,是保证学校任务有效完成的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只有调整好学校的组织机构,理顺各部门之间、各部门内部的关系,明晰责权,才能为下一步的流程设计、绩效考核打下基础。在目前创建学习型社会的形势下,学校作为典型的具有学习功能的组织,在其构建学习型组织的过程中,内部组织机构如何设置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调适好学校发展过程中的组织架构,根据校情的变化情况,在充分吸收和运用教育管理理论的基础上,选择适宜的组织机构与管理机制,力争保持管理的精炼与弹性,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4]

2.制度规范

学校制度是界定学校组织内各种关系和行为,维系学校正常运转和提高工作效益的各项规定。它依附于学校组织而存在,与学校管理机制相匹配。学校制度制定、执行与落实的程度体现了学校制度文化的水准,反映了学校组织中大多数人的价值判断和价值追求。学校管理制度越周全,工作就越有章可循;学校管理制度越科学,工作就越规范高效。形成良好的学校管理系统,以科学的制度管理学校,是学校机制完善的一个基本前提。具体而言,学校制度规范有这样几个特征:一是目的性,实现管理的标准化、秩序化、效能化;二是强制性,属于法规的范畴,在一定时效内具有指令和约束的特质;三是稳定性,在对象上、时限上、内容上相对稳定;四是变革性,适应环境和条件的变化,不断发展和完善。以策划方式规范学校制度,重点是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对各项规章制度重新梳理、改进或新建,其中尤其要在学校管理理念的指导下创造性地、有效地实施制度建设。

3.学校课程规划

所谓学校课程,是学校根据课程政策、课程理论及本校的实际情况,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加以科学整合而形成的课程规划与课程实践等一整套体系。它既包括国家课程的校本化建构,也包括完全由学校自主设计的校本课程。而学校课程规划,则是学校对在本校实施的所有课程的目标、内容、方式、评价等所进行的全面而长远的谋划并形成的整套方案,它对课程的开展具有指导、整合、规范、约束等作用。课程是学校教育理念和教育理想的主要载体,是学校教育实力的集中展现,更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实现机制。如今国家课程的局限性、课程实践的情境性和不确定性、教师教学的个性化主张、教师专业发展的大趋势等,都要求课程实施者同时也成为课程设计者,把课程理解为学生本位、动态建构、差异共存、批判反思的一个过程,要求学校有新课程观念的提出和新课程学说的创立,有新的课程实施模式和策略的建构,有独特的课程教学设计和有意识的临场情境创设等。总之,“学校课程”取向把学校以及教师和学生推向了课程建设的中心和主体地位,而课程规划则是将它们落到办学实处的重要工具。

4.战略管理策略

学校战略管理是以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和内部实态为依据,以战略目标为核心,以办学特性、资源配置、竞争优势、综合效益为内容,以资源运作和价值创造为手段,以学校发展为目的的完整的管理规划和实施体系。合理制定和实施学校发展战略,有利于落实和强化办学的自,增强办学的前瞻性、目的性、科学性、可控性,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为智力支持,促进学校发展的行动转化,提升办学品质。一般来说,战略管理策略的确立,要以学校发展规划为基本依据,涵盖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制定、战略实施、战略调控、战略评价等环节。它与学校常规管理相比有如下特性:一是全局观,即着眼于学校全面的和长远的工作,注重全过程与全方位管理;二是环境观,更关注环境变量对学校的影响,使学校与环境具有高协调性;三是发展观,将战略建设作为学校持久发展的核心推动力,促进战略张力不断扩大;四是资源观,注重对校内外各种资源的设计、开发、策划、利用,尤其注重对隐性资源的挖掘与盘活。

5.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人力资源管理是以适应学校发展需要,保证学校目标实现与成员发展最大化为目的,运用现代管理理念与手法对教师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有效开发、充分利用和科学管理的程序和方法。学校对教师的管理思路从人事管理走向人力资源管理,体现的是属性变迁(从“物化”到人化)、理念变革(从成本观到资源观)、地位提升(从边缘化到核心化)和功能升级(从操作型到开发型)。学校人力资源管理涉及领域很广,从道理上来讲,所有与教师发展相关的工作都可纳入此中。但基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基于有助于教师管理工作科学化水平的提升,我将学校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范畴做了相应的界定,大致包括学校岗位分析、教师人力资源规划、教师素质模型建立、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师人力资源培训、知识管理、项目管理、绩效管理等。

6.公共关系策略

学校公共关系是学校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且长期应用各种活动或媒体服务,与公众真诚沟通,从而建立彼此之间的和谐关系,赢得公众对学校的了解、鼓励、支持与合作的过程。公共关系建设是现代学校制度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善于寻找、整合、优化并有效使用校内外资源,是当今学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学校公关的对象分校内和校外两类,校内主要是教师和学生,校外则有学生家长、当地政府部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社区、媒体、教育学术机构或团体、本地区同类学校、国内外友好学校等。其具体目标是:树立学校良好的组织形象,扩大学校知名度与美誉度;实现学校与重要公众之间的双向沟通,以获得他们对本校的目标、政策、行为的理解和支持;增强学校凝聚力、提升学校发展力。学校公关建设,可制定宣传型、服务型、交际型、咨询型、公益型、合作型等常规策略,也可制定专门为不同对象服务的针对性策略,还可根据需要制定危机处理、文化宣导、形象宣传等特别策略。

7.教学策略

教学策略是指教师为达到课程目标而根据教学任务和学生特征,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所形成的具有效率意义的特定的行动准则。它是影响教学效果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虽说“教无定法”,但基于知识属性、学生特性与课程标准的规定性,学校对教师教学行为理应确定基本的规则。由于教学策略最终要通过教师的教学行为体现出来,教师对教学策略的认识和运用水平决定着教学效果,因此,必须从教师发展的角度确定教学策略。提升教学策略水平,需要在学校个性化的教育价值观引领下,针对不同学科、不同水平教师的实际情况,在教学的计划与设计、课堂管理、知识传播、教学手段、学习指导、学习评价等方面明确相应的行动准则。

8.学校仪式与礼节

学校仪式是指学校教育活动中有特定的主题、惯例、秩序、言行等要素的典礼。主题适切、设计精美的仪式,对净化心灵、提升德性有着特殊的教益。学校应有目的、有选择地强化教育行为的仪式化取向。策划和执行学校仪式,必须遵循这三条基本原则:一是校本化,在本属常规工作的各种仪式中注入学校独特的办学理念和个性化的设计,是将其塑造成为学校文化亮点的基本前提;二是规范化,严格、严肃、严密地执行学校各类仪式的基本程序,是有效提升学校文化执行力的根本保障;三是持久化,只有当学校的各种仪式有目的地积淀成代代相承的习俗,这些仪式才真正成为学校的“文化”。学校礼节是指学校人员在交往中以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的律己敬人的礼仪规矩。学校应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身心特点,结合民族传统习俗、时代特征以及本校实际,设计诸如致敬礼(对国旗、党旗、团旗、队旗、校旗)、见面礼(师生见面、师师见面、生生见面、迎接来宾)、课堂礼(上下课礼仪、提问答问礼仪)、言行礼(着装、交谈、握手、鞠躬、鼓掌、列队、就餐)等具体礼节。规范学校礼节,需要使学生在“知其然”的基础上,尽可能“知其所以然”。但礼节不是单纯的知识,它具有十分鲜明的操作性。假如把礼节规范只是当作一般知识来传授是没有意义的,只有经过持之以恒的实践,并强化操行考评,礼节规范才能收到较好的成效。

9.节周活动

节周活动是指学校针对学生开展的有主题、有计划、有固定时段并周而复始的系列教育活动。校园节周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生活,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和人格品性,而且能传承民族精神,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是学校发挥活动育人功能的最重要载体。节周活动的内容,一类是学校自定的节日,如科技节(周)、文体节(周)、读书节(周)、心理健康节(周)、外语节(周)、美食节等,一类是结合政治、社会和民俗节日,如国庆节、青年节、儿童节、植树节、教师节、助残日、环境日、端午节、中秋节、圣诞节等所开展的活动。

三、学校办学行为的层次结构

上述办学行为体系的建构,主要着眼于办学行为类型与功能的区分,这种结构划分具有对各类办学行为进行布局和定位的性质,便于办学者从“横向”上把握学校的办学领域及其各类办学行为的属性。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从“纵向”视角出发,对办学行为做出层次上的划分(见表2)。

表2 办学行为层次结构体系

依据办学实态及其实践经验,我们可以将学校的办学行为大致划分为学校管理、课程建设、课堂教学、教师发展、学生指导五大领域,而每一领域又可大致分为理念、制度、策略、流程四个层次。其中理念“是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5]它是学校对本领域工作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思考所抽象出来的、具有指向性和指导性的“顶层设计”,在每一个领域里它都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基础;制度则是支撑和保障理念得以落实的相对固化的规范,是理念见之于行为的重要中介;策略指的是为贯彻本领域办学理念、实现本领域办学目标所应依据的准则和方式方法,它将本领域的相关制度浓缩、简化为具有明确行为导向的若干概念或条目,以便于执行者理解、传播和实施,同时亦可根据形势发展对既定制度进行丰富、完善或调整;流程则是将策略分解为若干行为要素并根据其内在规律和个人或组织的主观需要将这些要素串联起来的工作程序,它要解决的是把确定的策略合理安排为环环相扣的业务步骤并执行到位。这四个层次的确定,将每一办学领域的工作开展从最抽象的理念层层递进到最具象的流程,充分体现了各领域办学行为的目标性、内生性、整体性、动态性,从而使得学校办学更具科学性和持续性。

最后需强调的是,对学校办学行为的结构无论是做类型划分还是层次划分,主要是在进行理论抽象和逻辑推导,目的是为办学者审视和布局办学行为提供一个更宏观、更全面、更理性的框架。而在具体的办学实践中,上述类型与层次一定是纵横交织、融为一体、相辅相成的。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2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区域提升学校课程品质的研究”(课题批准号FHB120479)的阶段成果。

【参考文献】

[1]李彦亮.企业形象定位及其传播[J].江西社会科学,2006.(1).

[2]黄兆龙.现代学校形象策划的特点、内容和程序[J].武汉教育学院学报,1996.(2).

[3]陈丽,等.学校发展策划[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103.

篇9

小学数学是一门基础性的学科,其对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保证数学教学的实效性不仅是要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掌握学习的技能与方法,使其可以灵活地处理数学问题。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而数学核心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与能力,以及学生应用数学的视角与数学思维去客观、理性地分析并解决事情的能力。数学学习的本质是要应用于实践,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数学教师要注重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渗透,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与操作能力,真正地培养出高智商、高能力的人才,保证小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

二、数学核心素养的价值

1.体现着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新课程改革对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进行教育,使数学课程的教学可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不仅是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也是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必然要求。数学核心素养包括方方面面的内容,如抽象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数感意识等,这些数学素养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也具有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教师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也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与启发,从而顺应课程改革的趋势,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2.反映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说是学生数学能力的综合体现。数学学习的各个知识点之间都有着密切的联系,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其各方面能力的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我们常说数学是“万变不离其宗”的,学生只有掌握了其中的“宗”,才能在变幻莫测的数学题中“抽丝拨茧”,找到正确的解题思路与答案。而学生观察、分析并思考的整个过程就体现了他们数学素养的高低,也就代表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的强弱。因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是保证数学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也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的主要途径。

三、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策略

1.借助生活元素,培养学生素养

数学是一门与生活联系的十分紧密的学科,借助学生熟悉的生活元素设计教学,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使其自主地投入到数学课堂的学习中,有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与主体地位的实现。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分一分与除法》时,教师就可以用多媒体创设情境:“中秋节,妈妈从盒子里拿出了6块月饼,要保证公平,那么爸爸、妈妈和你每个人能分到多少块?”这个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都会调动起他们的积极性,从而可以使得学生主动地投入到课堂的学习中,使得课堂教学的效果得以提升。

2.引导学生思考,培养数学思维

学而不思则罔,数学学习更是如此,学生只有多思、多问,才能真正地将所学的内容理解透彻,真正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很多小学生在学习数学时懒于动脑思考,等着教师带领他们分析学习,这样的现象对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极其不利的。数学教师也要引起注意,在数学课堂上要启发学生自主思考,发散学生的思维。例如,在教学《对称、平移和旋转》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物体的运动是十分普遍的,如周一升国旗,推教室门,风扇的转动等,那么这些运动的方式相同吗?我们可以怎样演示这些物体的运动呢?”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其认真地思考问题,从而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与主动学习探索的意识,为学生数学素养的提高提供条件。

3.开展数学活动,增强数学意识

寓教于乐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中,在轻松愉快分氛围中,学生的学习效率会得到提升,他们在数学活动中也会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从而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学意识,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教学《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时,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出诊”,让学生扮演医生,为计算式找到“病根”,并“治疗”,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增强教学的趣味。

总之,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十分重要的,其对于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与学习能力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而且,具有较高的数学素养,也有助于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理性科学的思维,进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参考文献】

篇10

如,笔者在上《我的战友》一文时,为了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的无产阶级精神和大无畏的勇气,我抓住文中“纹丝不动”一词,启发学生从“动”的角度品悟文本。师问:在烈火焚烧中的忍着身体之痛纹丝不动,那么当时有哪些在动的部位吗?这样的问题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推动了学生的思考。学生纷纷说:牙齿肯定在动,眼睛也动,拳头动,思维也动等。然后我趁势引导孩子们深入领悟:那又是怎么动的呢?他的心里可能会在想些什么呢?这样的问题一下子打开了孩子们思维的大门,通过正反面的比较突出了的英雄气概,领会到他身上那无比坚强的革命精神。

2. 入情式深读品悟 “作者胸有境,汝境始与亲”。要想深入理解文本的深刻内涵,就要求教师通过情境教学法,使学生在情境的体验中获得直观的体验,入情感悟文本之美,与作者获得情感的交流。学生通过入情式的品读,不仅获得阅读的审美体验,又能促进阅读的水平、增强语感,培养阅读的兴趣。

如在上《大瀑布的葬礼》一课时,教师先出示瀑布的真实情境,通过比较大瀑布前后的景象,使学生获得直观的感受。然后创造角色扮演情境,让学生进入相应的角色,体验相应的情境。比如今天如果我们随着旅行团来到这个大瀑布的前面,你将看到什么?作为参观者,你想导游给你介绍些什么?要是你作为导游,你又会向大家怎么说呢?通过情境设计,让同学们入境入情,在与文本的充分交流中,形成自己的感悟,提高阅读的深度。在这样的过程中,同学们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创造力,不断提高阅读的广度。

3. 想像式深读品悟 在阅读过程中,读者发挥想像的作用,发散思维,与文本同喜、同乐,达到“共情”。在阅读教学中,要发挥学生想像力,走进文本读懂文本,感受文本之美;走出文本不受课文之局限,在自由的天空神思飞越。这就要求我们要抓住文本中的关键点,为引发学生发散想像力提供平台。

如笔者在上《小摄影师》这篇文章时,创设了以下问题:小朋友们,请你们想一想,文中的孩子会返回来完成拍照吗?如果会来,将是怎么样的一种情况呢?高尔基先生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围绕着这样的主题,充分发挥自己的想像力,同时也深刻地认识了文中主人翁的情感,也使文章中人物的描写变得更加的丰富化、个性化。

篇11

时代在发展,英语在现代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实从笔者的角度来说,学生英语学习的成功与否,小学阶段的英语教育至关重要。如果小学阶段能够在学生学习英语方面打好基础,那么学生今后的生涯一定会顺风顺水。虽然说新课改开始已经10年有余,但是一些相关政策上的落实,观念上的革新,还存在很多问题和漏洞。例如生活化教学这样的教学内涵,很多老师虽然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但是具体的应用却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所以说未来小学英语教育该如何发展,这需要我们在落实现有的工作细节的基础上争取有所突破。

一、小学英语教育生活化内涵的基本概述

所谓小学英语生活化,就是将我们的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我们讲解的内容。这样也能够激发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发现英语当中蕴含的独特魅力,这就是改变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重要开端。

生活化内涵的特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首先是要尊重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主导,让每一个同学都能够感受到自己的建议在学习过程中是被尊重的。这一点也符合素质教育当中倡导的以学生为主的课堂理念。其次,我们应该认识到,生活化教学也是一种情景教学,让学生通过生活中实际的问题出发,这样他们对于知识的把握也更有方向。最后需要强调的是,生活化教学当中一定要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样也能够锻炼他们的口语能力。这拥墓程对于培养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能够发挥积极作用。

二、生活化英语教学的具体过程

1.教学内容生活化。因为当今处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所以说很多老师在上课的时候都过于注重教材内容的讲解,虽然说这样出发点是没错的,但是长久下来这样必定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例如有些老师喜欢将课文当中涉及到的单词和短语灌输给学生,这样肯定会使得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厌烦情绪。而小学英语教育生活化的主张却改变了这一现状,它打破了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主张教师根据生活实际以及学生的掌握能力来合理规划教学目标。就比如说我们可以将课本上的内容与生活当中实际的问题相联系,不要学习英语就是记单词、分析课文句子。采用这生活化的方式,学生会更容易接受,对于课文内容的讲解可以通过“分角色朗读”的形式来激发其学生们的参与热情,这样学生也更容易把握课文的内涵。对于课文中一些难以理解的内容,老师应该交给学生一些必要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这对于学生今后英语学习的过程也是非常有好处的。

2.教学过程生动化。传统的英语课堂上,老师一味的在讲,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整个教学过程过于单一化、模式化,虽然说大部分学生都已经适应了这种教学模式。但是在新课改的工作不断推动之下,为了满足更多的学生的实际需求,我们需要对现有的小学语文教学过程进行改变,这样才能够真正实现生活化的小学英语教学,推动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可以尝试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对过去的课堂设置进行变革,以此来激发学生们的兴趣,还可以尝试借助于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来让同学们感受到学习英语的独特魅力,例如可以在特定的节日下,用特定的主体来组织英语演讲比赛,让同学们在组织演讲稿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英语能力,还可以借助于定期举办英语故事会的形式,让同学们在这种轻松的环境来提高自己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从另一方面来说,这样的过程也能够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有所帮助。

3.英语作业生活化。小学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还不强,所以说老师通常会借助作业的形式来督促学生及时进行知识点的回顾。而且英语的学习单纯靠课堂上的时间也是远远不够的,过去的英语课上,老师为了便于检查,所以说布置的书面作业很多,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因为对作业的设置不合理,所以说小学英语作业就变成了“抄写课文”以及“抄写单词”了。这样机械化的作业在老师看来能够帮助学生们回顾知识点,但是其实从本质上来说对于学生的学习过程起不到任何引导。就算是有自制力强的同学认真按时完成了老师的作业,但是学习英语最终都是要归于灵活运用的,单靠这些书面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说我们应该尝试改变现在小学英语的作业设置,要突出英语作业的全面性、实践性以及趣味性等等特点,让学生们真正能够乐在其中,这样他们就不会再将作业看做是一种负担,就会更努力的学习。

三、总结

篇12

21世纪教育改革的发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越来越强调注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倡自我调控学习。而这离不开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是人的自我调节系统的核心。周勇、董奇(1994)研究也表明,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学生的自我监控学习行为各方面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因而,正确认识学生学习的自我效能感及培养其具有良好的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对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学业成就有积极意义。就语文教学而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统一简称为“新课标”)在课程总目标中提出学生要“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自信心实际上就是自我效能感。构建21世纪的语文教育,尤其不能忽视对小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即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根据班杜拉等人的理论,我们认为小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是指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学习任务和进行具体学习活动的能力的预期(主观判断)。具体地说,它包括两个相对独立的构成要素:一是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能力能否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语文学习能力的自我效能感;二是小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能否完成语文学习任务的主观判断,即语文学习行为的自我效能感。班杜拉认为,自我效能感有准确与错误、高与低之分。所以,语文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对自己进行准确的主观推测与判断,又要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学习行为,提高其学习能力,培养、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

一、能对丰富多样的语文学习活动进行自主选择,并对该活动有坚持性

语文新课改以来,“大语文教育”的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人们逐渐认识到:语文教育的领地应该由课内延伸到课外,由学校拓展到家庭、社会,紧密联系小学生生活,他人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语文新课标在“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中也明确提出“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并强调“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小学生只有在广阔的生活海洋里学语文,才能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才能有利于最终形成社会所需要的学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董奇、周勇研究认为:自我效能感是影响学习自我监控的一个重要个人因素,它直接影响着学生对其学习行为的自我监控、调节、管理过程。国外日莫多和玛日廷.帕里斯的研究也证实:自我效能感与学生的组织、评价、计划目标设置等自我监控能力有显著正相关。自我监控的实质是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的自我监督、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小学生实际上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具有很强的自我监控能力,在学习中会自觉的挖掘自己的潜能,不断地扩大语文学习的范围,并将其由课堂延伸到课外和社会生活之中。这些具有较高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的小学生倾向于自觉选择适合自己能力水平并富有挑战性的任务,而且在困难面前愿意付出更大的努力,采取各种方法去战胜困难,不轻言放弃,坚持性高。而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水平低者则相反,他们的自我监督与自我调节能力较差,他们缺乏到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自觉意识,面对现实中多姿多彩的生活素材无动于衷,目光只局限在课堂和老师身上,一遇到困难就认为自己能力不行,往往不加努力就放弃了。

二、面对语文学习困难有正确态度

语文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和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学生语文素养的养成和提高需要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在语文学习中,小学生会遇到许多困难,比如拼音识记困难、汉字书写障碍、口语交际和书面语写作恐惧等。尤其随着语文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更突显

出一些新的学习困难,比如动手能力差,思维单一呆板,缺乏主动性和探索精神,不会合作等等。而如前所述,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小学生具有很强的自我监控能力,这样的小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极大限度的发挥其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敢于面对困难,富有自信心,相信通过自身有效的调控以及坚持不懈的努力可以克服困难;而效能水平低的小学生普遍对语文学习有畏难情绪,在困难面前缺乏自信,畏首畏尾,不敢尝试。显然,面对困难时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对小学生的学业,尤其是他们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等各方面的影响有着重要的差别。自我效能感水平高的小学生通过自身的调节,更容易获得学业的提高和整体发展。

三、能习得新行为

21世纪的语文教育要适应时代的发展,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必须要教小学生学会学习。“教学生学会学习”的理论认为,“具备一定的学习策略,较强的自我监控能力,并善于确定学习目标”等三方面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最基础、最重要的内容。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在这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学习策略的有效运用、小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发展及对学习目标的设定都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可以说,具有符合自身实际的自我效能感是“会学习”者的必备素质,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是“教小学生学会学习”的重要内容。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重视小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只有这样,“教小学生学会学习”才能真正取得实效,才会使小学生掌握母语学习的主动权,使他们完成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从而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

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较高的小学生在进行新的学习时,确信自己能很好地掌握有关的知识、技能,因而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的要求和困难的解决上,进行有效的自我调控,运用有效的学习策略,有助于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有利于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小学生由于担心自己失败,把思想纠缠在个人的不足之处,总是仔细思考个人缺点,把学习任务看得比实际上的更难以克服,使注意力分散,不能很好地进行新的学习,更不利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如宋凤宁等人的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与阅读时间和阅读成绩的相关极为显著,表明当小学生相信他们在阅读上是有竞争力且非常能干,也即自我效能感水平较高,那么他们就会投入更多的时间去阅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从而提高了阅读成绩;而自我效能感水平低者则相反。

四、进行语文学习活动时情绪状态积极正常

新课标再次明确提出“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作为一门人文性课程,语文教材丰富的人格因素、课文作者斑斓多姿的人格修养及个性风采和广大语文教育者丰厚的人文素质,为小学生健全、完善人格和培养个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为他们的自我选择、自我参照、自我完善提供了凭借,树立了楷模。小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必然伴随着一系列复杂的丰富的情感情绪活动。目前很多研究表明:焦虑过高的人往往会低估自己的能力。疲劳和烦恼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所承担的活动任务;成功时的积极情绪和失败时的消极情绪也会使人的自我效能感发生变化。因此自我效能感水平高者活动时信心十足,情绪饱满,身心处于正常、愉悦的活动状态中,能增强学习效率,并有益于小学生的身心健康;而水平低者活动时充满恐惧和焦虑,常常陷于苦恼之中,这不仅使小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逐步下降,而且会影响其心理健康。

影响小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内部因素:比如小学生语文学习行为的成败经验、小学生的归因方式、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能力、性别差异等;另外还有一些外部因素:如外部评价等手段的强化、外力援助、语文学习任务的难度、替代性经验等。根据这些影响因素,参照以上本文的论述,在小学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广大的小学语文教师和家长在准确理解和把握小学生语文学习自我效能感内涵的基础上,就可以展开广泛的合作交流,采取多种措施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效能感,比如开展成功教育、进行科学归因、对小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策略的培养等。从母语学习的角度来说,这对小学生一生的发展都大有影响。

参考文献:

[1]Barry J.Zimmerman Sebastian Bonner Robert Kovach.自我调节学习:实现自我效能的超越[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篇13

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里,我国教育走的是一条重点示范、以点带面的发展道路,即将有限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倾斜性配置,先办好少数能起示范作用的重点学校,通过这些学校的示范和引领,带动其他学校的发展。这种让部分学校先强起来的“重点”发展思路,在当时情况下不失为一种良策。然而,这种发展模式在客观上加大了学校之间的发展差距,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两极分化日趋扩大,导致择校热、乱收费等现象屡禁不止甚至越演越烈,这样不仅有悖于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也有悖于教育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诉求。 

重点示范实现以点带面的发展思路,基本上奉行的是外延式发展模式,即在校舍、设备、经费、师资上予以倾斜性的扶持,其发展指标大都体现为有形的、可外显的,多半也是数量上的增长。包括重点学校评估或教育质量评估在内的考核,可测定的外显的数量指标始终是第一考量要义,从而形成了重投入轻创新、重外延轻内涵、重标准轻特色、重数量轻质量的教育发展观。 

当前,促进教育公平和教育均衡发展是社会主旋律,而许多地方的教育行政部门依然囿于外延式发展思路及由此而生的教育发展观,或许通过对薄弱学校的倾斜性扶持及由此带来的校舍改善、设备添置、经费增加和师资增量等均等措施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这近乎缘木求鱼。问题的实质在于,外延式的改善并不能使“羊”变成“虎”,要实现这一点,必须从改变“基因”着手,从改变教育的内涵着手。 

学校教育的内涵构成要素是学生、教师、校长和课程。其中,学生是教育的主体,教师是教育的保障体,校长是教育的牵引体,课程则是教育的承载体。在失衡的教育中,学校的内涵发展是畸形的,具体来说,存在着两个严重的失衡现象:一是师生间的失衡,学生在教育系统中的主体地位一直得不到确认和保障,教育的功能被异化为由外而内、自上而下的“塑造”,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扼制;二是发展需求的多样性和学校教育“标准化生产”模式之间的失衡,由于统一的目标、统一的内容、统一的进度、统一的方法,学生鲜有个性,教育鲜有特色,学校发展鲜有动力。在某种程度上,学校教育成为鲜有活力和生机的“生产流水线”。 

教育均衡化绝不是教育均等化。教育均衡化诉诸的结果,绝不是通过“植树造林”运动制造出一个整齐划一、见圆见方的“人工林”,而是要根据地形地势、植被条件和原有物种,帮助或催生出一个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的“生态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