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自然灾害概念

自然灾害概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08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自然灾害概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自然灾害概念

篇1

选修模块的教学时间紧、任务重,为了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增强学习效果,我对教材进行了整合与重组:

1.立足本校教材,借鉴其他版本,联系必修模块,整合教学内容现行四个版本的教材,各有特色和优点。备课时我立足本校的鲁教版教材,分析、比较、吸取其他版本教材,大胆取舍,整合到相应的教学内容。

同时本模块许多内容在必修模块中已有体现,例如在《必修I》第四单元第二节《自然灾害与人类――以洪灾为例》课标中就有“以某种自然灾害为例,简述其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的要求。再如四种主要的气象灾害:干旱、洪涝、寒潮、台风的形成都与天气系统有关(干旱――反气旋、冷锋,洪涝――气旋、暖锋,寒潮――冷锋,台风――气旋),课前设计学案时就要考虑到让学生回顾相关知识,并整合到自主合作学习的内容中。

2.抓住基本线索,优化教材

《自然灾害与防治》的教学重点是地质灾害、气象灾害和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而对于灾害,我们所要探究的基本内容是一致的,都可套用“成因危害时空分布防治措施” 的线索。将零散的知识串成串、联成线,形成脉络清晰的知识网络,理清头绪,掌握内在联系,并总结出相应的规律,使“教”、“学”的思路更加明确。

二、找准知识连接点和切入点,固本拓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选修课《自然灾害与防治》体现了地理学科特点及其应用价值,教学以基础地理知识为背景,同时要求掌握部分自然灾害的专业知识。地理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作为新知识的增长点,不断对地理知识进行加工和转化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基础地理知识和生活经验去架桥铺路,以此为连接点,通过分析、比较、概括、推理,帮助学生固本拓新,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

三、充分利用案例教学,关注新闻报道,使知识具体化

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发现,自然灾害的基本原理与案例相比较,学生对于案例更感兴趣。学生的兴趣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挖掘教材中的趣味点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案例可以把各种抽象的原理、概念具体化,让学生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从例到理,有助于学生准确而深刻的理解地理原理、概念,并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原理、概念在实际生活中的用处与表现,提高对知识的应用能力。利用案例进行教学,不只是简单举例,还要通过组织学生讨论、辩论,自主学习,并在老师引导下对案例进行概括、提升。

近几年,海啸,地震,暴风,火山爆发,沙尘暴……,一次次令人惨痛的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将这些及时引入课堂进行补充,运用地理原理加以解释说明,巩固课上所学知识。汶川地震发生后,我特意设计一堂专题课,以深受地震重创的四川绵阳市北川灾区为背景,以震惊、感动、奉献为情感主线,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学习地震灾害基础知识,学会用地理知识化解危难,提高地震防护、自救能力。结果,同学对地震内容掌握的很好。

四、查漏补缺,纠正偏差,准确掌握学习内容

篇2

2 让学生明白诱发自然灾害的种种因素,揭示自然灾害的诱发机制和发生规律,明确自然灾害的特点和危害,寻求防灾减灾的方法、措施。

教学重点:

使学生明白洪水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教学处理:

通过合理运用图片、文字等资料突破本节的重难点。

布置学生多方面收集有关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成因、危害及防护措施等材料,便于在课堂的探究活动中使用。

教学过程:

[由图导入]教师出示1998年我国百年不遇的洪水图片资料,接着让学生思考问题:我国洪灾频发的原因是什么?我们应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引发思考]1 通过了解,你们知道什么是自然灾害?

2 通常自然灾害都包括哪些?

教师讲述:自然灾害,是指在自然界发生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构成危害的事件,需要注意一是在自然界发生的,二是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危害。

[课堂训练]略。

[教师说明]认识洪水和洪灾。

洪水:是河流水位超过河滩地面出现的溢流现象的统称。

洪灾:洪水溢出或者冲垮河岸、湖岸,对人类生产和生活带来损害,形成洪灾。

洪水的危害:有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

洪水致灾的两个基本环节:洪水的形成、对人类造成损害。

[板书]成因 洪水形成 损害

洪水的成因分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课件演示]PPI展示图片、文字资料,学生讨论得出洪水形成的自然和人为原因

1 文字材料:长江流域自6月11日进入梅雨期后,各地暴雨频繁。7月份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出现的次数最多。长江进入主汛期后,上游和中下游同时出现降雨,洪水并发,洪水量激增。

2 出示图片:长江流域水系简图、四川地震堰塞湖。

[教师总结]洪水形成的自然原因:强降水;冰凌、滑坡、泥石流堵塞河道;堤坝溃决(“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炸毁黄河花园口大堤……);还与流域的汇水速度和排水速度有关。

影响排水速度快慢的因素有:地面坡度、土壤含水率、植被覆盖率等。

影响流域排水速度快慢的因素有:河道的顺直程度、通畅程度、纵向坡度等。(通过实例启发学生思考得出结论。)

“把庄稼种到山顶上,把水稻栽进湖中央”导出洪水形成的人为原因――破坏植被、围湖造田。

占据河道的建筑物降低河道排水速度,也会形成洪水。

过渡:洪水形成是不是就一定形成洪灾?

发生在无人区的洪水不能形成洪灾。

洪水造成的损失不仅和洪水的大小相关,还与人口和经济有关,人口越密集、经济越发达,损失越严重。

[小组讨论]针对洪灾的形成原因,我们又该采取哪些防治措施呢?

[课堂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探究,我们初步了解了自然灾害的概念和类型,理解洪灾的成因和防治措施。

[实践与探索]学生根据上述分析洪灾的方法,探索寒潮、台风等自然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治措施。

[板书设计]

[课后作业]向父母长辈咨询,当地有没有发生过洪灾,多发生在什么时候?灾情怎么样?近些年来为什么没有发生过洪灾?

篇3

导入好比是提琴家上弦和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同样道理,教师的导入如果能导在学生的心坎上或教材的要害处,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的学习动机,使他们进入一个良好的学习情景中,为接下来的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如果在新课导入过程中,拖泥带水,又未揭示教材的本质问题,就既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也不能快速开启他们的心扉,就不利于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以“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的新课导入为例,我们先来看W老师在新课导入时安排的几个步骤:

1.多媒体呈现1998年长江洪涝视频,2008年汶川地震视频。

2.请同学说说发生在身边的自然灾害。

这一环节共耗时15分钟,很显然,导入部分存在拖沓冗长、穿靴戴帽的问题。一节课才45分钟,单在导入环节就用这么多时间,是没有必要且很不合理的。可以说,精彩的导入一般都是简洁、干净的,而拖泥带水往往是导致一堂课失败的重要因素。W老师设计前两问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导出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但是很明显,这两者内容重复,而且多个视频很耗时。

再来看看J老师对这一节课的导入:

1.多媒体呈现不同类型的自然灾害图片。

2.请学生说说那个灾害更严重,判断依据是什么?

这样的导入共用了5分钟的时间,简单明了,既让学生感知了自然灾害的类型多样,也让其感知自然灾害危害很严重,往往会造成人员的大量死亡,从而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二、减去授课过程中不必要的教材内容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学活动最重要的课程资源,能否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内容对课堂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在教学设计时,教师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加工处理,对一些“赘余”的教学内容要大胆减去或一笔带过。在这次活动中,两位老师对自然灾害的概念、特点、危害等内容进行了不同的处理:J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基本省略了这一内容,而W老师在讲这个内容时却颇为详细。

这一节课的课程目标是“以某一自然灾害为例,分析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从而增强学生的减灾防灾意识”。因此,在讲解这节内容时J老师选取了我国常见的一种自然灾害――洪涝,以本地区的一条河流――曹娥江为例,重点分析了洪涝产生的原因及解决途径。对自然灾害概念、特点、分类、危害等内容,花了四五分钟,简单地交代过了,而把大量的时间放在了洪涝产生的原因及解决措施上,实现了课堂的高效教学。而W老师却把这一内容作为重点知识一一详细讲解,结果整节课的时间安排上就出现了问题,并且还大大增加了学生的记忆内容,这样的处理极大地影响了整节课的教学效果。当然删减教材内容得有一定的依据,既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还要基于学生的学习特点与需求等。课标中没有要求的内容但课本有的应尽量减去,如,“自然灾害的特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主要的洪涝灾害”这些知识应该是编者为了内容的完整性而加上去的,上课时可以不讲,也可以让学生简单阅读就行。还有学生一看就一目了然的或者在初中时已经掌握了的,再说也并非本课的教学重点的,也可以减去。在减去不必要的教学内容后,就有足够的时间解决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了。

三、减去补充知识中不必要的链接与拓展

地理本来就是丰富多彩,但囿于篇幅的限制,教材呈现的往往是高度凝练、概括力极强的语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一些阅读材料,如,在“自然灾害对人类的危害”一节中,就增加了《中国的自然灾害》《20世纪90年代我国洪涝灾害》《1998年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2003年淮河流域的洪涝灾害》四则阅读材料。用这些阅读材料作为教学案例,既有助于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突出学习重点和突破学习难点,培养地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事实上,引用阅读材料来丰富教学已成为绝大多数教师的共识。但有些教师在引用材料时却出现了一些问题:有动辄就链接材料,一节课下来使学生疲惫不堪的。有链接长篇大论,导致材料与问题不在同一幻灯片上,因操作不便而影响了教学效果的。有同一问题链接多则材料,名之曰加强巩固,实则浪费时间的。不知从何下手的。我们从以上这些链接导致的结果中不难看出,它们或多或少地影响了教学目标的有效实现,因此,在教学设计时对这部分内容应减去或作适当修改。也就是说,在教学过程中链接的材料必须精心选择,要有可读性和针对性。另外,还要控制总量,不能因为链接太多而冲淡教学重点,喧宾夺主。在这方面,J老师在备课时对教学案例进行了大胆取舍,减去了那些不必要的部分,因此,链接就比较合理。如,他在讲“洪涝灾害危害”这一内容时,选取了身边河流――曹娥江,内容如下:

材料一:曹娥江分布图

材料二:曹娥江为绍兴市最大河流之一,发源于金华市磐安县尖公岭,流经新昌、嵊州、上虞,在绍兴县新三江闸以下注入杭州湾,流域面积6046平方公里,涉及绍兴、杭州、金华、台州、宁波等5个市。上游四大支流:澄潭、新昌、长乐、黄泽,先后在嵊县城关附近会合。曹娥江干流(自嵊县东桥始),旧时按流经县域分段命名,嵊县段称剡;上虞段(含姚江)在今百官龙山以上称舜江,上虞龙山以下到三江口,俗称前海,其北,俗称后海,即今杭州湾。东汉江安二年(143年)五月初五日,曹娥之父盱,因龙舟竞渡溺于江苏,尸不得见,投江自溺求父尸,以孝女闻名,始以庙前一段江称曹娥江。民国始,统称自嵊县城关至入海口为曹娥江。

从材料一曹娥江分布图让学生认识曹娥江流向,流经地区的地形,气候,及干支流情况。而材料二则具体介绍其流域特征。然后通过这两则材料分析其产生的自然灾害及原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增强了其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也使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学会学习,体现新课程“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理念。

另外,教学中适时的拓展可以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丰富教学内容,拓展教学空间,同时又能推进教学的顺利进程。但教师一定要注意对教学重难点的把握,所补充的材料要围绕教学目标,切不可冲淡教学主题,更不能让地理课成为故事会。在这次同课异构中,金老师简单补充了泥石流爆发,在山区的你我应该如何逃生这样情景,增强了学生的防灾意识。黄老师在讲解中国洪涝灾害时,对1998年长江的洪涝灾害,淮河洪涝灾害情况做了大量描述,她想通过这些补充内容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洪涝灾害很严重,但其实这块内容在这里中并不是教学的重点,因此,教师只要简单提及一下就可以了,没有必要大篇幅的拓展。这一现象很多教师在新课讲授过程中都时有发生,他们总是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滔滔不绝地“一泻千里”,其结果往往是“离题万里”。

四、减去辅助手段中不必要的知识呈现

这里的知识呈现主要指的是幻灯片上显示的内容。由于受时间与能力的限制,传统“一支粉笔加一张嘴”的教学方式无法在黑板上手写大量的文字,所以不重要的知识一般也不会在黑板上呈现。但自从有了现代多媒体技术以后,情况就不同了。由于课件都是在备课时制作的,时间相对比较充裕,因此,很多教师喜欢把一些知识的注解、拓展都一股脑儿地呈现在幻灯片上。而在实际操作时,由于时间所限,一些教师还没等学生看清楚幻灯片中的内容就走马观花般地一晃而过,这样,往往造成学生的视觉疲劳;还有些教师恰好相反,他们会详细讲述呈现的所有内容,结果往往是冲淡了教学的重点,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如,前面提到的“洪涝的概念、特点”“20世纪以来自然灾害的典型事件”,W老师都一一地呈现在幻灯片上实在有点画蛇添足,极大地影响了一节课的质量,的确有删减的必要。

我们再来看一下J老师对这一内容在幻灯片上的知识呈现:

1.自然灾害概念。

2.自然灾害危害。

3.洪涝灾害。

(1)原因。

(2)措施。

篇4

中图分类号: X4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01-0000-02

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是构成自然灾害的两个基本要素。传统的自然灾害理解范式认为这两个基本要素中,自然力是主导因素,而把社会看成是完全被动的。日本学者金子史郎将自然灾害定义为与人类关系密切,常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金子史郎,1981)但传统的灾害理解范式却解释不了越来越频发的灾害和因灾害造成的人类生命和物质财产的巨大损失。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人对自然界的影响程度越来越深。由全球变暖、环境破坏导致的自然灾害数量正处于上身状态,如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海平面上升而造成的洪涝,这些灾害的致灾因子并非完全是自然界,而是人为因素占据了主要部分。

截至目前,不同学者对于自然灾害定义的语言表述各有侧重,没有达到完全一致的共识。但有一点是学界较为公认的:由自然界引起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损失的才称为自然灾害。若对人类没有造成丝毫损失和影响,则称为自然变异,而非自然灾害。例如深海下的地震、在荒无人烟的沙漠地区的龙卷风等。因此,自然灾害的预防、发生后的后果、减灾措施、重建过程,都没有办法与人类社会相割裂开来。虽然目前有关自然灾害的学术研究多侧重于灾害的自然属性,以技术为主导的自然科学领域占据了大部分的话语权,但社会学作为一个研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互动的学科,一定可以在解决灾害问题上做出自己的学科贡献。

一、社会科学研究自然灾害的意义

李永祥认为如果在研究过程中仅仅把自然灾害理解为一个自然事件,那么在防灾、应灾、灾后重建过程中体现出的诸如社会文化的变迁、本土经验总结、社区成员的主动应对等具体问题将被忽略。(李永祥,2012)乌丙安认为民俗学家应通过广阔深厚的自然生态背景来研究各种民俗现象的本质和其产生根源。(乌丙安,2002)自然灾害体现的正是人类与自然的互动过程,在全球自然灾害频发的当下,从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的视角研究自然灾害,不仅可以丰富自然科学的视角。从多方面提供应灾、救灾的方法和途径,更可以通过自然灾害来研究社会的运行方式和文化的生成方式。

二、自然灾害概念的界定

有一类学者是从自然和人的关系来定义自然灾害的。日本学者金子史郎将自然灾害定义为与人类关系密切,常会给人类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金子史郎,1981)在这里,金子史郎把自然灾害完全看做是一个自然现象,而把人类看作只是被动接受自然灾害的角色。而后来的学者提出,自然灾害是人类劳动与实践活动共同作用于自然系统引起的。全球范围内的生态失衡虽然从表面看起来是由于自然系统遭到破坏而引起的,但实质上它反映的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衡,出现这种问题的本质是由于人的实践活动进入自然系统导致的。(郭跃,2008)

黄崇福在定义自然灾害时更加注重其造成的结果。他认为自然灾害是由自然事件或力量为主因造成的生命伤亡和人类社会财产损失的事件。所以,干旱、海啸这些本身并不能称为自然灾害,而只是一种自然现象,只有当它们对人类造成伤害时才能称为是自然灾害。(黄崇福,2009)

此外,郭跃还从个人和社会的角度阐释了自然灾害。他将自然灾害与个人的不幸区分开来,灾害应主要指给一个地区带来损失的社会性事件,而不是针对某个或者某些少数人来讲的。(郭跃,2008)

三、社会学视角下对自然灾害的研究

社会学更加偏向把自然看作是一个社会性事件。自然灾害拥有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从社会属性上来看,灾害是人不能承受的自然变故,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自然灾害的出现,可能是社会系统内部功能紊乱失衡的结果,也可能是社会结构被外部力量破坏的结果。灾害的结果、过程、成因以及与社会的关系都显现出明显的社会学特征。(郭跃,2008)

四、人类学视角下对自然灾害的研究

李永祥在一人类学研究中指出自然灾害是一个和社会、文化、人类行为、政治经济等密切联系的过程。灾害导致了严重的环境脆弱性和人类群体脆弱性,灾害后果、救灾过程和预防方法能够改变村民的生活方式、居住条件和文化类型。救灾不应仅仅停留在提供物资的层面上,而是注重社会系统和文化功能的恢复,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李永祥,2012)

学者安东尼・奥立弗-斯密斯、苏珊娜认为在自然灾害的研究中,人类学的视角必不可少。他们认为坚持整体观、过程论和综合性分析的人类学能够对灾害成因及其后果影响提供一个更为完整系统的理论解释框架,人类学的灾害研究甚至能对当前人类生存境遇出现的新情况进行分析。(安东尼・奥立弗-斯密斯、苏珊娜,2011)同样,我国学者张原、汤芸也认为应该将灾难的考察融入对人们生活世界的整体把握之中,而不是将灾难从社会生活的经验图景之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抽象的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这正成为人类学灾难研究的一个基本路径。所以在某种意义上,人类学的灾难研究是要全面地考察人们的生活经验图景,借助对灾难现象的分析,就人类的生存环境、社会结构、价值观念与历史实践进行深刻反思,从而审视人类社会在现代性转型过程中可能遭遇的种种社会文化困境,并就地方世界如何应对现代化冲击,以及怎么维持其生活可持续性等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讨论。(张原、汤芸,2011)

五、自然灾害、生态与文化

张曦认为周期性与突发性的灾害虽然给人类的生命及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但也使人们在这过程中不断吸取教训、累积经验,在这过程中不断更新社会机制或形成新的文化碛Χ栽趾Γ也正是这种新的文化使人类社会愈加进步。灾后所生成的新的文化,不仅在灾难应对中形成新的经验,而且对于揭示社会的本质也具有积极意义。(张曦,2013)

1.自然灾害、自然环境与本土知识

李永祥经调查发现在泥石流灾害发生的时候,当地人面对灾害的应急反应都基于当地的传统知识,所以我们应注重对地方性应灾知识的记录和总结,这些将会对今后以及其他地方的灾害应对提供有益的经验。(李永祥,2012)

2.自然灾害与集体记忆

樱井龙彦在2005年对自然灾害的民俗学研究做出了提倡。他通过对亚洲特别是日本与地震、海啸有关的神话传说等“口头传承”、纪念碑等可视性的“纪念物”以及慰灵祭祀等“祭祀活动”的分析,来探讨这些记忆装置中的“知识”与“智慧”的重要性。并通过挖掘人们对灾害的记忆,以及对各国家、地区的灾害观、灾害民俗的国际性比较,来考察其普遍性与多样性。(樱井龙彦,2010)

基于对因受修水库的影响而遭到毁坏被迫搬迁的村落的研究,突出了哈布瓦赫在理解集体记忆与空间方面所作的理论贡献,尽管哈布瓦赫主要参照的是已经有幸被纳入现代城市理论的城市范围,但他的理论也能很好地适用于鲜有文献提及的村民。他们似乎是在现代化过程中失去最多的群体,但在这一过程他们强有力地团结在一起。(埃米里奥・马丁内斯・古铁雷斯、冯黛梅,2012)

王晓葵则通过比较中日两国在建构地震灾害记忆空间过程中的差异,分析了各自灾害记忆的特点,揭示了其内在的原因。由自然灾害而引起的共同体的崩溃和受灾者精神上的巨大伤痛,无法完全由“个人的时间”来自然消除,它需要通过社会构筑的“追忆的秩序”来加以消解。而“追忆的秩序”的建构则受到国家权力、地域社会文化传统的影响。(王晓葵,2013)

六、暮笾亟

李永祥认为灾后重建作为历时最长、影响最大、所耗成本最大的灾害应对阶段,其导致的社会矛盾和文化冲突也最为突出,因此应从灾民的生活状况出发,来总结灾后恢复重建的各种经验与教训。(李永祥,2012;P.263-264)短期的灾害避险虽可通过建立完善的预警监测制度、村落搬迁与临时避让等方法手段得以实现,但更为长期治本的灾害避险则需要开展体系化的环境安全建设。(李永祥,2012)

赵延东利用社会信任理论来研究在社会信任在灾后重建的过程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受灾居民可以通过自己所在的社会网络得到正式和非正式的支持。同样的社会网络会对人们不同类型的活动产生不同的结果。社会弱势群体更加依赖于自己的强关系网络,这可能对其经济恢复带来不利影响。就宏观社会资本的作用而言,居民的信任对灾后恢复起着相当积极的作用,而居民的社会参与的作用则较为复杂。(赵延东,2007)

参考文献:

[1]金子史郎.世界大灾害[M].济南:山东科技出版社,1981.

[2]王晓葵.灾害文化的中日比较――以地震灾害记忆空间构建为例[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6:47-55.

[3]郭跃.自然灾害的社会学分析[J].灾害学,2008,02:87-91.

[4]黄崇福.自然灾害基本定义的探讨[J].自然灾害学报,2009,05:41-50.

[5]李永祥.泥石流灾害的人类学研究―――以云南省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8・14 特大滑坡泥石流”为例[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6]安东尼・奥立弗-斯密斯,苏珊娜.M.霍夫曼.彭文斌,译.人类学家为何要研究灾难[J].民族学刊,2011(4).

[7]张原,汤芸.面向生活世界的灾难研究―――人类学的灾难研究及其学术定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1(7).

[8]菅丰.关于自然之民俗研究的三大潮流.《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王晓葵,何彬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9.

[9]野本宽一.提倡生态民俗学.《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王晓葵,何彬,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9.

[10]鸟越皓之.试论环境民俗学.《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王晓葵,何彬,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9.

[11]赵延东.社会资本与灾后恢复――一项自然灾害的社会学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7,05:164-187.

[12]樱井龙彦.论灾害民俗学.《现代日本民俗学的理论与方法》/王晓葵,何彬,编.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9.

篇5

中图分类号:B845.6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现代汉语词典》对“东亚”的解释是“亚洲东部,包括中国、朝鲜、韩国、蒙古和日本等国”,是一个地理区域的概念。对政治学领域的“东亚”的阐述,笔者倾向于张蕴岭先生的观点,即东亚包括东北亚5国(中、日、韩、朝、蒙)和东盟10国。而对于“灾害”概念,笔者将其界定为具备一定规模和破坏力的自然灾害,以及某些特殊的人为灾害(如核事故、海难、空难等),同时包含一系列由此产生的、不可预知的次生灾害。

二、东亚地区灾害概况

东亚地区地理的主要特征,表现为自然地理诸要素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其一,东亚地区的海域复杂多样,东临太平洋,南濒印度洋,北临北冰洋,且多为边缘海;其二,东亚地区的大陆组成多样,差异较大,既有海拔最高的山脉,又有水网密布的平原地区;其三,东亚地区处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频繁的地壳运动致使地震的频率和强度远远高于其他地区。正是由于这种多样性和复杂性,直接导致洪水、热带气旋、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海啸等自然灾害均有较高的发生几率和破坏力。通过表1,我们可以发现近40年东亚地区自然灾害的频率和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远远大于其他地区。

三、近年来东亚地区灾害的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近年来,尤其是2004年印度洋海啸灾害爆发至今,东亚地区的灾害情况呈现出了以下新特点和发展趋势:

1、灾害的不确定性增强——各国政府过分看重经济发展速度,对环境的破坏加剧,导致发生灾害的诱因更加复杂,灾害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运动轨迹和成长趋势强度等因素的不确定性增强,大大增加了灾害预测和预防的难度。以2011年泰国大洪水为例。泰国地势为北高南低,北方的雨水通过河流向南排出大海。由于气候适宜种植水稻,近年来南部农民围湖造田之风盛行,致使河流的蓄洪调节能力下降,洪水进入南方平原地区后无法及时排泄,爆发了50年未遇的洪灾。最终洪水倒灌首都,甚至有议员上交了迁都议案。

2、群死群伤的概率增大——在东亚各国经济水平提高的同时,各国的人口数量,尤其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见表2),且在可预见的未来这一数字还将继续提高(2012年我国城镇化率已超过50%)。伴随着城镇化率的提高,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但相应的城市硬件建设和制度建设却相对滞后。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发生地震、火灾等突发性灾害,极易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即便是暴雨、台风等可提前预测的灾害同样能造成大量人员的意外伤亡,例如前不久发生的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

3、极端气候频繁出现——世界气象组织规定,如果某个(些)气候要素的时、日、月、年值达到25年以上一遇,或者与其相应的30年平均值的“差”超过了二倍均方差时,这个(些)气候要素值就属于“异常”气候值,出现"异常"气候值的气候就称为“极端气候”。东亚地区由于自身地理要素多样复杂的特点,极端气候发生的频率和带来的危害更加严重,既包括中小尺度极端天气事件(如台风快速加强发展)对沿海地区的侵扰,又包括大尺度极端气候事件(如中国和东盟各国极端降水长期变化的趋势)。近年来,东亚地区因极端气候引发的灾难有:厄尔尼诺现象致导致东南亚各国在少雨季节频繁出现大规模降雨、2008年中国南方冰冻雨雪灾害、2010年9月韩国台风、强降雨灾害等。由于人们应对此类灾害的准备和经验,往往一个破坏力并不强的灾害反而能造成惨痛的损失。

4、灾害多样性的加剧——许多自然灾害,特别是等级高、强度大的自然灾害发生以后,常常诱发出一连串的其他灾害接连发生,这种现象叫灾害链。灾害链中最早发生的起作用的灾害称为“原生灾害”;而由“原生灾害”所诱导出来的灾害则称为“次生灾害”。次生灾害的威力和预测难度往往甚于原生灾害,这是近年来东亚灾害的显著特征,其中的典型是事例就是2011年日本3·11地震海啸灾害。此次灾害的“原生灾害”是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的里氏9.0级地震,“次生灾害”主要有岩手、宫城、福岛诸县沿岸遭受的海啸、福岛核事故以及其他火灾爆炸等。一年后回顾灾害过程,最初的地震灾害只造成少量的人员伤亡,但海啸却夺走了两万多人的生命和巨大的社会财产损失,而福岛核事故更是对国家安全产生了严重威胁。可见,原生灾害而引发的次生灾害增多,破坏力增强,且难以判断和预防是东亚灾害的新特点之一,这类灾害往往已经超越了单纯的地震、海啸、洪水等的自然灾害,具备“复合连锁危机”的特点。

5、各国难以独立应对——某些灾害,如洪水、台风、流行性疾病、突发性环境污染等,不仅会对原发国造成损失,而且极易蔓延和影响其邻国,面对这种波及范围广泛,发展趋势和后果难以预料的灾害,需要相关国家的一致行动。近年来,此类跨领域灾害爱东亚地区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例如,2005年爆发的中国松花江流域水污染事件,就要求中俄两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加强水质监控等方面的合作,确保松花江流域“休养生息”计划的顺利完成。

四、关于加强灾害管理国际合作的几点思考

1、加强灾害信息共享,建立应急信息沟通机制。东亚各国在发展自身的灾害信息预警、处理、存储系统的同时,还应加强对灾害信息的共享,通过政府间的双边、多边合作,建立类似欧盟CECIS系统的东亚灾害应急信息沟通机制。

2、加强专业国际救援队伍的建设。对于中日韩三国,现阶段的目标应当是加强国际救援队伍的专业人员和特种装备的扩充,以及针对具体科目的实兵演练;对于东亚其他国家,现阶段的目标应当是基础装备和人员基本技能方面向他国学习,并通过演练和小型灾害救援积累经验。

3、加强自然灾害科学的研究,形成有东亚特色的灾害科学理论体系。灾害科学作为一门综合叉科学,涉及理学、工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作为自然灾害的重灾区,东亚各国(除日本外)自然灾害科学的研究水平普遍不高,导致在整体上暴露出缺乏地域特色的灾害科学理论体系的弊病。

参考文献:

[1] 张蕴岭,东亚地区合作的进程及前瞻[J],求是:2002年第24期,第55页

[2] [日]竹中平藏,船桥洋一编,林光江等译:《日本3•11大地震的启示——复合型灾害与危机管理》,新华出版社,2012年版,第1页,第3页

[3] 数据整理自:em-dat,emdat.be/advanced-search/

[4] 数据整理自:国家统计局,/tjsj/qtsj/gjsj/

篇6

主要考点: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2.我国的主要自然灾害。3.自然灾害与环境。4.防灾与减灾。从近几年高考看,该专题常以我国或世界某一重大自然灾害为切入点,着重考查自然灾害的分布、成因、影响和防治措施等。

【知识网络】

【重难点分析】

1.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

2.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分布成因分析

应该从自然地理背景和人文地理背景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下表所示:

由于自然灾害所造成影响的大小是由两个方面决定的,即自然灾害发生的强度、频率及人口、城市的分布状况,因此,以上两大自然灾害带的分布成因,可以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自然灾害集中;人口集中、经济发达,从而形成了上述两个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带。

3.中国自然灾害的特点

(1)灾害种类多样且灾次频发

我国自然灾害类型多样、发生频率高、强度大,这与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有关。如下图:

(2)成灾人口与农业灾情严重

①成灾人口集中省区:山东、河南、河北、四川、湖北、安徽、湖南和江西等省。②农业灾情区域差异:东部受洪涝、干旱、冷冻、风雹等影响,种植业灾情严重;西部受雪灾、旱灾、虫灾等影响,畜牧业灾情严重。

(3)自然灾害地域差异显著

4.中国的地质灾害

(1)中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对比分析

(2)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

西南地区的地质灾害是地质、地貌、气候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5.中国的水文灾害

(1)主要水文灾害的对比分析(略)

(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

6.中国的气象灾害

(1)中国的旱灾

(2)影响我国的台风与寒潮灾害

(3)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多发的原因

7.中国的生物灾害

(1)农作物病虫害的分布与灾情状况

(2)蝗灾与旱涝的关系及分布

8.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

9.自然灾害中的自救与互救方法

(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

地震是最不可预知、最具破坏性的自然灾害之一。做好震前准备,掌握震中的避震方法,震后进行相关的自救与互救,可以减少自己及周围人在地震中的伤亡。具体图解见下页:

(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

洪水一般与连降暴雨相关,具有预报性。洪水发生过程中的自救与互救非常重要。具体图解如下:

【典例剖析】

例1.(2013年高考福建文综卷)图14示意我国部分地区冷冻灾害发生频次分布,读图回答问题。

(1)指出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分析图中P区域冷冻灾害高发的原因。

(2)简述该区域农业生产预防冷冻灾害可采取的主要措施。

命题立意:引导考生关注热点,热爱家乡,学以致用。

解题思路:第(1)题,可从农产品产量和农田设施方面分析冷冻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可结合图中相关信息进行原因分析,P地三面环山,向北侧敞开,强大的冷空气南下受南部山地的阻挡在P地大量堆积,造成严重的冷冻灾害。第(2)题,可从天气预报、加强管理、培育良种方面回答。

参考答案:(1)农业减产(农作物、牲畜、林木、渔业减产);农田基础设施被破坏。寒潮南下受地形影响,冷空气堆积;地势较高,气温低。(2)加强天气监测与预报;加强防灾、减灾管理,做好防冻措施;培育与推广耐寒品种。

例2.(2013年高考山东文综卷)图10为我国某区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对比甲、乙两地,指出泥石流灾害发生概率较大的地点,并说明理由。

(2)若丙地发生泥石流,据图说明可能造成的主要危害。

命题立意:主要考查泥石流的发生机制及其危害,考查考生获取图文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

解题思路: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可判断该区域位于太行山区,对比图中甲、乙两地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山谷中,坡度较陡,同时又位于夏季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第(2)题,丙地位于山谷中,根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通过该山谷的除河流外,还有铁路线。丙处发生泥石流会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参考答案:(1)甲地。地形坡度较大;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多。(2)冲毁铁路,阻塞河道。

【跟踪训练】

1.下图示意太平洋西岸某热带海岸剖面。海岸线附近村庄因遭受严重的自然灾害而损毁。

根据图文资料,推断此地可能发生过的自然灾害种类,并说明理由。

2.长江下游某城市边缘分布着丘陵,丘陵的基岩上有黄土覆盖(如下图所示)。近年来,由于城区扩展,大量开挖山坡,该地在夏季暴雨后曾发生多起黄土崩塌、滑坡灾害。

阅读图文资料,简要分析该地黄土崩塌、滑坡多发的原因。

3.下图示意美国本土飓风、地震灾害的空间分布。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判断甲、乙自然灾害的种类并说明判断的依据。

(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

篇7

一、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对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的意义

1.重大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指由于自然界中因异常的变化而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资源破坏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它具有不可预测性,时间性,紧迫性,破坏性等特点。重大的自然灾害其危害性更大,影响范围更广,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会造成重大的威胁。

2.政府公信力

英国著名的政治学家霍布斯在他的著作《利维坦》中就指出“国家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对它的行为授权。”因此,“政府公信力”指的就是政府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以及在人民心中的诚信度。政府公信力是政府赢得公众信任的能力,它可以反映公民对政府信任的程度,是对政府在面对社会差异和利益分配,通过公正、高效、廉洁、民主、负责等途径获得公众普遍性信任的能力的概括。我们可以从这个概念中看出,“政府公信力”涉及一个主体和一个客体,即政府和人民群众,他们之间相互影响。政府主体责任及义务的履行,确保了人民群众这个客体对于政府可信任度的提高,信任的提高又加强了政府的权威性,提高了政府的公信力,主客体间协调配合有助于良性循环过程的产生,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3.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与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的关系

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与基层政府公信力之间相互影响,它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有效地应对自然灾害对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基层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对于有效地抵御自然灾害具有积极地促进作用。

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对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及时准确的灾害预警可以使民众远离灾难,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时可以有效地提高政府公信力,基层政府健全自然灾害预警机制,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就可以体现出政府的责任意识与诚信理念。其次,灾后第一时间的救援工作,可以最大限度地援救民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基层政府客观地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所带来的破坏,有效地制定重大自然的预警方案,加大对自然灾害的监控力度,完善自然灾害发生的应急制度,规范救灾过程中的政府行为,通过制定的具体营救措施,提高面对自然灾害中的工作效率,展现良好的政府姿态,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不断加强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建设。其三,灾害重建可使民众树立生活的信心,因此必须要积极开展灾后重建工作,对受灾群众进行心理辅导,鼓励各类社会组织竟相支援,加大舆论的监督力度等,以上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对自然灾害的抵御产生积极地影响,对基层政府公信力的提升具有能动的促进作用。相反,如果没有制定相关完善的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灾前预警机制,灾害一旦发生,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政府在人们群众中的认可度,对基层政府公信力将会是一个严峻的挑战。

同时,具有良好公信力的基层政府可有效应对重大自然灾害。基层政府公信力的树立并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是一个量的积累,只有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处处彰显基层政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夯实群众基础,体现公平正义原则,才能不断促进基层政府公信力的提升,才会在灾害到来之时经受的住大自然的考验。在重大自然灾害到来之时,拥有良好公信力的基层政府可以使人民上下一心,更加具有凝聚力、向心力,更加团结、高效的应对自然灾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基层政府的地方危机,降低人民的恐慌,达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只有不断加强基层政府公信力建设,才能更加有效的应对自然灾害所带来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公信力在应对自然灾害时面临的挑战及原因

1.基层政府应急能力不足以及应急保障的缺乏

在我国,自然灾害大多发生在偏远地区(或山区),这些地区也是政府行政部门中最薄弱的一环。当自然灾害突发时,一些基层政府往往措手不及,惊慌失措,缺乏应急处置能力和应急保障能力。尽管基层政府会临时组建抗击自然灾害的领导班子,试图提高救灾过程中的效能,但由于基层政府的地位导致这种临时的指挥所在其运行过程中,会遇到诸多问题,如信息不畅、协调失灵、调度失措、处置不力及保障缺乏等,这些都无疑影响了自然灾害的救援。且灾难一旦过去,这些所谓的救灾指挥所就会在一定时间内解散,生命周期太短,利用价值不高等问题就会凸显。对于我国而言,并没有健全以社会救助,社会保险为主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危机一旦发生,应急保障物品和人员的缺乏,将进一步加剧救灾局势的恶化。同时,基层政府往往在缺乏科学知识和科学论证情况下,不计成本,不论代价地所谓制止灾害,其结果甚至可能发生更大的次生灾害的发生。

2.基层政府管理低效,体制僵化,信息滞后以及技术设备陈旧

在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时,基层政府尽管也会第一时间处置,但重要的是必须要层层报批,请示领导,由上级政府制定救灾方案。这往往就错过了救灾的最有利时机,同时这也是部分官员推卸责任的借口。正因须层层报批,请示领导,基层政府不能在第一时间准确消息,甚至有些基层政府还故意隐瞒消息,所有这些都无不造成流言满天飞和人心惶惶的混乱局面,严重影响了自然灾害的及时有力处置。与此同时,基层政府的基础性的应急技术比较落后,也迟滞了救灾活动的开展。例如在2008年南方的冰冻雨雪灾害和汶川大地震自然灾害发生时,出现了大面积的通信中断,人们断水,断电,中断了与外界的一切联系,人们无法正常的生活,整个救援工作也无法开展开来。

3.灾后援助不利

灾后重建工作是自然灾害发生后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基层政府在抗击自然灾害的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但在重建的关键环节往往是捉襟见肘。其一是由于救灾过程中的大量投入,导致了重建过程中能力的不足;更重要的是有些基层政府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救灾过程中,对于重建的工作只是轻描淡写的“做样子”,重救灾而轻重建的思想,直接会导致众多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得不到充分的落实。与此同时,由于观念和相关专业人员的缺乏等诸多原因,灾后群众缺乏及时心理安抚,这也增加灾害援助的难度。

4.宣传教育不足,防范意识较弱和应急人才匮乏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尤其是基层政府缺乏对民众防范自然灾害的宣传教育,更没有像日本那样对民众进行防范自然灾害、自我逃生及自救演练,甚至有些基层政府和民众心存侥幸心理,这无疑在自然灾害来临时,极大增加他们的恐慌心理,从而造成相当程度的混乱,给救灾带来本可避免此时却无法避免的更大灾害。与此同时,有些基层政府没有树立预防第一的理念,功夫并没有下在平时日常预防与应对上,尽管一些基层政府也有应对自然灾害的预案,但往往是将其束之高阁,成为一纸空文。另外,我国目前尚相当缺乏应对与处置重大自然灾害的专业人员。应对与处置重大自然灾害既需基层政府的努力,更需更需专业人员的临场指挥与救援。专业人员的严重缺乏,对自然灾害的拯救无疑是雪上加霜。

三、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以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之路径选择

1.自然灾害的预警阶段

(1)逐步完善我国基层政府的预警机制与保障体系

首先需要建立一个在自然灾害发生时可以统筹协调各个部门、整合各类资源、具有一定权威的综合性的组织体系,加快落实长期性的应急指挥体系建设,不断健全防灾预警系统,将预警系统以及指挥系统作为常态发展以提高预警能力。其次,基层政府要建立健全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为主体的保障体系,这既是抗灾预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保障救灾工作顺利进行的核心力量。对于不同种类灾害频发的基层地区不仅要根据灾害特点准备适用的应急储备物品,而且还要有充足的人员保障。同时,相关人员要严格规范救灾物资的使用条例,避免出现挪用物资、非法占据的行为,督促基层政府官员落实责任,协调上下级部门及政府间的配合关系,下放部分权利,提高责任意识,依靠科技力量,健全保障体系和危机管理体制,从而实现基层政府应急能力的实质性提高。

(2)科学做好灾前预测和预防工作信息的

基层政府在不断完善和更新科技设备的基础上,从人本的角度出发,实行相关应急专业人员全天24小时的灾害监测制度,定期前往自然灾害频发地区实地考察,杜绝隐患,不断加强高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应急管理能力。同时,信息的准确获取和是预防工作的重点,要建立完善应急信息管理系统,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快速获取,及时的与共享。

2.自然灾害的应急阶段

(1)健全基层政府应急管理的快速反应机制和运行机制

必须要加强上下级政府部门之间和同级政府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的协调能力建设,应用先进的科学应急技术不断更新应急设备,加强监测预警机制和系统建设,制定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管理制度,规范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程序,建立应急物资储备机制,以提高应急反应的速率和效率,完善基层政府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运行机制,完善基层政府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基层政府危机管理的分级响应机制,建立基层政府应对突发自然灾害危机管理的队伍联动机制,积极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减少损失,统一指挥,分散执行,坚持不懈的捍卫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逐步完善应急法律规范,促进政府公信力提升

在抗击自然灾害中,政府要发挥主导性作用,一方面要靠政府自律,但最重要的还是要有法律的约束。逐步完善法律机制,要以宪法有关规定为依据,在完善应急法律规范的过程中,强调高效应急处置是政府法定责任的法治精神,通过总结突发事件应对的经验,结合上级政府的立法在应急制度建设方面的原则,使本地区的应急法律规范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使应急程序的规范和应急能力的提高有法可依,按照法律规范的程序和原则,最大程度的提高救援的质量,这样才能使民众的权利得到保障,从而促进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3)完善基层政府与社会团体协同救援的多元体系

在基层地区,灾害应急管理工作的关键在民众,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是应急管理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要强化社会参与应急救灾的激励机制,《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义务参与突发事件应对工作。”群众自身的危机应对意识、危机预防能力和危机应对水平是决定政府应急管理质量的重要因素。其次是建立应急征用补偿等制度,建立专职救援队伍面向社会服务和参加社会救援的补偿政策、资金投入政策、工伤保险政策、指战员转岗安置政策等。突发事件发生地的村委会和其他组织应当组织群众开展自救互救,调动社区、非政府组织等力量在应急中发挥作用。基层政府在应急管理中要充分发挥群众、社会团体的力量,坚持权利运用公开透明的原则,克服单边主义的思想,努力构建社会救援的多元体系,促进协调能力的提高,降低应急重心的高度,从而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的造成的影响。

3.自然灾害的恢复阶段

当对自然灾害进行有效的控制之后,灾情已经趋于稳定,灾后重建工作已经有序进行时,接下来我们将面临一个重要阶段:灾后恢复阶段。首先,在灾后恢复阶段,要避免“重救灾,轻重建”的思想,正确评估灾情,启动救灾专门资金并将其常态化,安置灾后民众,确定重建思路与方案。其次,基层政府在重视物质资料建设的同时,更要兼顾广大受灾群众的心理教育的辅导。其三,要逐步完善自然灾害事后的危机评估机制,通过对己经发生的自然灾害事件进行评估后,可以发现灾害预测、预警工作、资源投入和监督机制等方面存在的不足,进而可以有针对性的改进工作。最后,充分发挥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使民众的意愿和利益可以得到及时的反馈和切实的维护,只有这样才能使政府的公信力得到一个质的飞跃,才能在自然灾害到来之时不断强化基层政府的权威,促进基层政府公信力的稳步提升。

应对重大自然灾害事件与基层政府的公信力建设二者是辩证统一的。提升基层政府公信力要求政府及其公务人员在态度、工作上具有强烈的责任意识,通过不断完善制度法规,加强宣传教育力度,扩充应急保障体系等一系列的措施,将会对我国基层政府的公信力产生实质性的提高,从而在重大自然灾害到来之时可以有效地抵御其带来的破坏,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同时,当面对自然灾害时,只要基层政府本着以人为本的宗旨,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提升民众对基层政府的认可度,才能更加有效的抵御自然灾害。

参考文献:

[1]吴洪彪.公共危机下的政府公信力研究(D(.河海大学,2007.

[2]魏成坤.我国政府公信力的现状与提升途经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4.

[3]印海延.我国政府自然灾害应急管理的探索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

[4]唐湘林.县级政府灾害应急体系构建研究(D(.湘潭大学,2012.

篇8

关键词

自然灾害 应急物流 问题 思考

一 、应急物流的概念及特点

应急物流是指以提供突发性自然灾害、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性事件所需应急物资为目的,以追求时间效益最大化和灾害损失最小化为目标的特殊物流活动。应急物流与普通物流一样,由流体、载体、流向、流程、流量等要素构成,具有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和形质效用。但是应急物流多数情况下是通过物流效率来实现其物流效益。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突发性和不可预知性

由突发性自然灾害、 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等引起的应急物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受灾地点和时间的不可预知性,由于无法准确地估计突发事件的持续时间、影响范围、强度大小、所需物品的数量等因素,使得应急物流的内容和活动变得不可预知。

(二)时效性和紧迫性

当自然灾害突然爆发时,为了保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应急物流对时效性的要求非常高,必须最短时间内做出正确的、有效的反应,以最快捷的流程、最安全的方式来进行应急物流保障。应急物流速度的快慢直接决定了突发事件所造成的损失和后果的严重程度,故应急物流活动具有紧迫性。

(三)弱经济性和公益性

在自然灾害面前,人民的生命财产是最重要的,不惜一切代价把受困群众及时救出,及时救治。在应急物流中更多的是社会公共事业物流而非商业物流,把经济效益的重要性放在社会效益之后,而公共利益相对于经济利益也必然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因此应急物流在整个救助过程中对经济代价的考虑比较小,淡化了物流的成本,体现出了强烈的公益性特征。

(四)非常规性

由于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不确定性,使得应急物流无法像普通物流一样按着程序来,必然存在"越权"行为,本着特事特办的原则,许多普通物流的操作环节将被省略,整个物流流程将表现得更加紧凑、更加顺畅,此时应急物流行为表现出很浓的非常规性色彩。

(五)政府与市场共同的参与性

由于应急物流的供给是需求产生后,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全社会采购所需的应急物资。为了保证应急救助工作的顺利完成,救灾指挥部门的运作必须首先依靠强有力的政府职权,所以应急管理工作往往伴随着政府和社会的介入,因而应急物流运作的主要问题就是应急物流活动的协调和一体化运作。

二、我国应急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对突发事件的预警不够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对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和监控水平有显著提高,但对于地震、雪灾、海啸等自然灾害仍不能做出较精确的预报,还是会对人类造成巨大的损失和痛苦。

(二)应急组织机制不健全

应急物流的组织协调人员大部分是从各单位临时抽调的,应急物资的采购、运输、储存、调拔等职能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地区和企业,彼此间缺乏有效协调、沟通和整合,缺乏系统性和预见性,组织效率不高,在应急物资的流向、流量、流程方面不同程度地存在杂乱无序的现象,尚未形成统一有效的指挥。

(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

目前,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和设备不完善,运输通道能力不足、铁路网络结构薄弱、民航支线机场数量缺乏、公路通达度与衔接度明显不足、分区域运输网稀疏。此外应急物流网络信息通信设施不够完善, 通讯保障措施不足,给指挥工作带来很大难度。

(四)物资储备体系不完善

当自然灾害发生后主要依靠国家调拨资源、或者利用军队的资源,以及国民捐赠的物资。救灾的物资分散于各部门、地区储备,物资保障成本较高。救灾物资捐赠基本属于应急捐赠,很容易出现种类、时间上的供需不平,以及救援初期应急物资缺乏而后期供应过多、浪费等问题。

(五)相关法律法规缺失

我国目前尚未形成完备的应急物流法律法规和政策,现存的通常以试行、暂行、意见和通知等方式存在,缺乏稳定性和强制性,彼此又各自为政, 缺乏衔接,内容严重滞后且可操作性差,大大降低应急物流的运送效率。

三、对我国应急物流发展的思考

(一)加强应急物流知识的宣传和普及

应通过图书、报刊、电视、网络等方式向全民宣传应急物流知识,让民众了解应急物流的目标任务、运作流程和工作内容。对应急物流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明确职责和熟悉各环节。面向社会,组织相关部门、单位定期进行应急物流演练。

(二)建立协调统一的应急物流指挥系统

我国应根据政府结构和物流的运作流程,整合国家军队、地方相关机构建立一个专业的应急物流指挥中心,用于救灾指挥工作,以确保应急物流高效、顺利地实施。当自然灾害发生时,中心可以根据有关政策、应急预案和收集来的信息对国内外资源进行协调、调用,对物资采购、储存、运输等方面进行指导,对应急物资进行管理和调配,使整个应急物流体系高效有序地运作,在最短时间内将物资送入受灾地区。

(三)加强应急信息建设

篇9

1.概述

在人类历史中,伴随人类社会的,不仅仅只有人类文明、科学技术的进步,还有各种各样的灾难。这些灾难为人类历史留下的是一页页触目惊心的篇章。从这种意义上讲,防灾减灾是人类成长过程付出的代价。随着人类社会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提高,事故与灾害发生的概率与规模也随之增大。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自然的或人为的灾害给全球人类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灾害对于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不断加剧,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隐患。

各种灾难一次次给人类敲响了警钟,唤起世人对它的重视,防灾减灾是人类社会防灾的永恒的主题。加强防灾减灾研究和防灾减灾建设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问题,是21世纪人类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严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自然灾害损失不断增加,重大自然灾害乃至巨灾时有发生,我国所面临的自然灾害形势严峻复杂,灾害风险进一步加剧。

1.1基本概念

灾害:是指自然发生的或人为造成的,对人类和社会具有危害性后果的事件与现象。

防灾:是指尽量防止灾害的发生以及防止区域内发生的灾害对人和人类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但这不仅指防御或防止灾害的发生,实际上还包括对灾害的监视、预报、防护、抗御、救援和灾后恢复重建等。

减灾:减灾包括两重意义,一是指采取措施减少灾后发生的次数和频率,二是指要减少和减轻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减灾的根本目的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证人民正常生活和各项产业活动的正常进行,保护资源环境,促进社会稳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

1.2防灾减灾基本原则

我国人民在长期与灾害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防灾减灾的基本原则如下。

尽可能预防――运用技术预防措施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提高防灾抗灾能力。

控制损失――加强新技术开发应用,提高承灾能力。

控制诱因――使用高技术性能材料,提高监控调控技术水平。

消除隐患――改善技术环境,提高防灾意识。

应急反应――提高装备水平和救灾能力。

2.灾害的类型

在全球范围内,每年要产生各种各样的灾害。联合国公布了20世纪全球十项最具危害性的战争外灾难,分别是:地震灾害、风灾、水灾、火灾、火山喷发、海洋灾难、生物灾难、地质灾难、交通灾难、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的分类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根据不同的考虑因素可以有许多不同的防灾方法。

(1)按灾害特点、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

在我国发生的重要的自然灾害,考虑其特点和灾害管理及减灾系统的不同可归纳为七大类,每类又包括若干灾种。

气象灾害:包括热带风暴、龙卷风、雷暴大风、干热风、干风、黑风、暴风雪、暴雨、寒潮、冷害、霜冻、雹灾及旱灾等。

海洋灾害:包括暴风潮、海啸、潮灾、海浪、海冰、海水入侵、海平面上升和海水回灌等。

洪水灾害:包括洪涝灾害、江河泛滥等。

地质灾害:包括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缝、塌陷、火山、矿井突水突瓦斯、冰融、地面沉降、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等。

地震灾害:包括由地震引起的各种灾害以及由地震诱发的各种次生灾害,如沙土液化、喷砂冒水、城市大火、河流与水库决堤等。防震减灾就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主要的解法是设计提高防震能力的建筑,防震减灾的主要内容有防震减灾规划、地震监测预报、地震灾害预防、地震应急救援、地震灾后过渡性安置和恢复重建,以及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等诸方面。

生物灾害:包括农作物病虫害、鼠害、农业气象灾害、农业环境灾害、流行性传染病等。

森林灾害:包括森林病虫害、鼠害、森林火灾等。

(2)按自然灾害形成原因

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表层,包括岩石圈、水圈、气圈和生物圈,不仅受着地球自身运动和变化的影响,而且也直接受太阳和其他天体的作用和影响。实际上,人类就是在不断地取之于自然又受制于自然的条件下生存和发展起来的。但是,自然界是在不断变化的,太阳队地球辐射能的变化,地球运动状态的改变,地球各圈层物质的运动和变异已经人类和生物的活动等因素,时常能破坏人类生存的和谐条件,导致自然灾害的发生。

3.防灾减灾对策

现代科学观点人为各种灾害就个别而言有其偶然性和地区局限性,但从总体上看,它们有着明显的相关性和规律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长期与自然灾害的斗争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目前普遍的做法是,采用先进技术,在满足各类建筑物(构筑物)使用功能的同时,提高其综合防灾减灾的能力。

3.1 防灾减灾基本原理

灾害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条件,即灾害源、灾害载体和承(受)灾体,因此,要防止和减轻灾害的损失,就必须改善这三个条件,其主要措施是:消除灾害源或者降低灾害源的强度;改变灾害载体的能量和流通渠道;对受灾体采取预防和保护性措施。

3.2 防灾减灾的总目标

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建设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制约。

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灾灾情的扩展,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3.3 防灾减灾技术措施

鉴于目前的灾害形式,要有效地防灾减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灾害监测,包括灾害前兆监测,灾害发展趋势监测等。随时监测各种灾害,特别是洪水、干旱、地震等重大灾害发展情况。这些措施的减灾效果是很显著的。

灾害预报。对潜在灾害,包括发生时间、范围、规模等进行预测,为有效防灾做准备。这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减灾措施。

防灾,即对自然灾害采取避防性措施,这是代价最小的且成效显著的减灾措施。

抗灾,指对灾害所采取的工程性措施。

救灾,这是灾情已经开始或遭灾之后最紧迫的减灾措施。当重大灾害发生时,快速准确提供灾情信息,是紧急救援所必须掌握的资料。必须制定有效地救灾预案并常备不懈,方能取得明显的减灾效果。

灾后重建,准确的灾情评估是灾后重建最主要的依据之一,而灾区生产和社会生活的恢复,也是主要的减灾措施。

参考文献:

篇10

2物联网的发展

物联网最早起源于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卖机,而后由麻省理工学院相继提出物联网的相关概念,2003年美国提出传感网络技术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为物联网的兴起奠定了技术基础。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在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由此物联网正式进入大众的视线。2009年欧盟发表了欧洲物联网计划,同年,亦将物联网作为我们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产业之一,为物联网的发展洒下浓墨重彩的一笔。随着工业4.0时代的到来,作为其重要的技术支持--物联网的发展更是如破竹之势,迅猛快速。

3物联网的技术研究方向

3.1传感器技术

传感器技术是从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时就有了,传感器技术分为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两大部分,传感器是将物品的信息数字化,然后按照规律将信息输出,传感器网络则是有大量传感器节点构成,用于接收,采集,和处理感知对象的的各种信息,并将信息传给用户。物联网需要实现物物信息交换就是一个数字信号的交换,所以传感器技术是物联网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

3.2RFID标签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射频信号在空间耦合实现无接触的信息传输,并通过所传输的信息自动识别目标对象的技术。一个完整的RFID系统主要包括三个部分:标签,读写器及应用控制系统,RFID技术就像物联网的手,帮助物联网探取到每一个物体的信息,同样也是构建物联网的基础。RFID的工作原理是,无源的标签接收到读写器发射的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而被激活,从而将产品信息发送出去,而有源的标签则在不断发送射频信号,这时读写器接收到以后,读取信息并将信息交给计算机,计算机通过运算做出相应的反应与指令,RFID可以有效的应用于自动识别和人工智能等领域。

3.3嵌入式系统技术

嵌入式系统技术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的生活随处可见以嵌入式系统为特征的产品,大到卫星系统,小到mp3、手机。我们的生活正在被嵌入式系统改变着,我们的社会也因嵌入式系统技术而不断进步。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综合了计算机软硬件、集成电路技术、传感器技术、电子应用技术为一体的复杂技术。作为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嵌入式系统技术是用于接收信息并处理这时物联网智能的一大体现,如果说传感器技术和RFID只是单纯的的收集物体信息,形如手,那么嵌入式系统技术便是物联网中的大脑,用于思考。

4物联网在各类自然灾害防御上的应用

4.1地震灾害方面

一个基于物联网的地震报警系统的专利中提到,在车辆上安装地震探测装置采集地震信息,然后将采集的地震信息传输到物联网服务器,物联网服务器接收所述地震信息并进行分析处理,判断是否发生地震或将要发生地震,如果判断结果为是,则物联网服务器发出报警信号,否则继续信息采集和处理。这个发明充分利用车辆本身的供电系统和数据传输系统,并充分发挥了车辆分布范围广泛的优势。利用物联网服务器作为信息处理平台,可以完全发挥物联网服务器强大的数据处理优势。因为物联网的应用,使得该地震报警系统探测点分布范围更广,信息获取分析更加及时,而且最重要的是成本低。

4.2气候灾害方面

目前,物联网技术已经被广泛的用于气象监测,气象预报和气象信息传输等方面,基于物联网技术,福建龙岩气象局和中国移动共同搭建了一个“灾害性天气监控预警平台”,同样的例子,安徽气象与电信合作,建立了一个绿色通道用于气候灾害预警信息,目的是促进防灾减灾工作信息化。在物联网改变了人们生活的今天,我们运用物联网技术将气候灾害的防御趋向信息化,趋向敏捷准确化,有效的避免毫无准备下的暴雪或干旱的袭击,从而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

4.3洪水灾害方面

通过物联网结合气象系统,实现对降雨的时长,强度等信息的预先采集,建立防洪防汛预警系统,同时在排水管道,雨水泵站,河流湖泊等地方安装水位监测装置,随时采集水位及运行情况,全面而准确的了解排水管道网的水量负荷状况以及排放状况,如此以来可随时采取相应措施缓解强降雨或水位猛涨的压力,有效预防洪涝灾害;再者利用物联网技术对排水管道进行日常监控管理,可以做到及时维护管道,维修受损管道,防范于未然,加强防汛抗洪能力。

5物联网在自然灾害防御上的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5.1物联网的技术支持

更加完善科技不断进步,物联网技术不断更新,使得物联网更便捷的用于各类领域中。自然灾害的防御是我们乃至全人类都在关注和研究的领域,自然也不会例外。

5.2互联网的发展

使得信息的传递更加快捷准确物联网的意义就是传递信息,当我们在防御各类自然灾害的时候,需要的就是气象,地壳,排水管道等等事物的信息,而如何快速准确的做出决断或制定紧急预案,就在于信息获取采集的速度和准确性,今天的互联网做得到这一点。

篇11

近年来,世界各地自然灾害频发,海啸、地震、台风、洪水等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我国也是自然灾害多发国之一,2008年的汶川地震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如何能够有效的避免灾害的发生和减少人员财产的损失,各国对应急管理越来越重视。物流系统肩负着向灾民和救援者提供物资供给的重任,因此对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体系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自然灾害应急物流体系建设的现状

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非常重要,它的目的是当自然灾害发生时,对救援物资、人员、资金等进行有效的组织,减少受灾人员的生命伤害和财产损失,保障救援工作有条不紊的进行。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涉及面广阔,风险因素大,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错误都有可能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因此构建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任重而道远。

现阶段,我国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相对滞后,难以和自然灾害想对衡。我国在2003年的非典之后首次提出了应急物流管理的概念,得到了社会各界的积极响应,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也相应的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仍然不能够满足我国在应对自然灾害方面的需求,尤其是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相关配套措施建设相对滞后。我们的应急物流体系存在着管理混乱的弊端,缺少职责明确的物流应急管理组织结构,导致社会筹集的救援资金没有渠道能够安全地到达受灾人民的受灾,志愿者虽然有一腔热血但是不知道如何实施救援,往往帮倒忙,这些弊端不仅仅暴露出了我国在应急物流体系方面的管理无效和混乱,而且在造成了我国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损失。另外,我国的应急物流体系建设在物流调度、信息处理、仓储管理、技术研发、配套设施建设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导致最终运送到受灾和救援人员手中的物资得不到数量和质量的保证。因此,我国必须立足国情,建设和完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保证整个应急物流运行的安全、通畅与高效。

二、自然灾害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

1.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应做到统筹规划与协同运作

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建设应该对处理各种自然灾害的物资救助的方方面面都能够覆盖到。我国在建设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时侯,应立足我国的基本国情,在充分考虑我国的城乡特点及现状的基础之上进行统筹规划,从全国、省级、市区、乡镇等各个层面都建立起一套分级管理的组织框架,即形成由政府统一领导的,以自然灾害物资应急保障部门为主的、各相关部门以及民间组织等参与的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在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的流动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实现物流运输安全与高效。此管理体系只有在应急物流体系的各个部门和灾害应急管理的其他相关职能部门通力协作、资源共享才能实现高效运作。

2.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应做到快速裁断与实时管理

突发自然灾害的特点就是具有突然性、强大的破坏性,这就要求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应做到快速裁断,任何的犹豫不定或是时间拖延都有可能造成更大的人身财产损失。所以,当自然灾害爆发以后,应急物流管理的指挥者必须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自身知识和经验即迅速又果断地做出决策,真正的做到“在第一时间做出判定、在第一时间做出决策”,实现在最短的时间之内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救援措施,通过对人力、物力、财力的迅速调动来实现应急物流的运行。例如,对灾区的损坏的交通路网进行及时抢通,对应急救灾的物资进行组织筹借,并对救灾物资进行调运、储备等,根据灾区事态的发展向相邻的地区或是全社会去寻求必需的物资以及人力的救助;迅速地恢复以及重建灾区的网络;将灾区的物资的供需情况、灾区的事态发展以及救援措施等报告给相关的上级部门等等。

3.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应做到灵活适度与科学有序

当自然灾害发生以后,涉及面十分广阔,但是由于灾害发生的初期是应急管理的最佳时间段,这就要求应急物流管理部门在统筹管理的时侯抓住灾区主要的需求点,分清救援的轻重缓急以及先后顺序,通过集中力量和组织精干、科学、高效的物流人才队伍,对灾区进行即快速又有效的救援工作。由于应急物流的整个运作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的风险因素,因此在构建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时候,要进行风险决策,多多地征求相关领域研究专家的建议意见,在遵循灵活适度以及科学有序的救援原则基础上,根据救援评估标准以及优先秩序,制定应急物流运行的流程,通过计算最优救援路径、合理的配送方案、最佳的库存等,在节约物流成本的基础之上实现救援工作的安全、高效。

4.应急物流管理体系建设应做到重视预案与依法管理

一方面,应急物流管理体系要实现快速反应以及果断处置必须要建立科学完善的应急物流预案。因此,当应急物流管理体系设计的时侯,要将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先写到预案中,要保证预案内容的科学性、合理性、可行性。另一方面,应急物流管理体系要健全法律法规,实行依法管理。确定自然灾害发生后的负责机构、权责关系、经费来源等各种问题,使应急物流管理体系有法可依。所以应急物流管理体系的设计应该符合各地区的应急物流管理法规、条例,使自然灾害应急物流活动真正的实现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

参考文献:

篇12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人类在极力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主要是物质条件)的同时,却频繁遭受来自大自然的威胁,全球范围内自然灾害的发生率明显提高,自然灾害已成为人类生活中的最大威胁。长期以来人们在自然科学领域和管理学、社会学等人文社科领域对自然灾害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尽管如此,却很少有人从哲学的视角来探究自然灾害,而事实上给予自然灾害一定的哲学关怀也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因为只有从哲学上对自然灾害进行认识研究,才能使人们更加深刻地把握自然灾害的本质,有利于澄清人与自然的关系,明确人类究竟该如何面对自然灾害。

一、历史上对自然灾害的认知

自人类社会产生以来,自然灾害便与人类相随相伴。历史上人们对自然灾害的形成存在诸多不同的认识,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1.自然灾害是由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神的意志决定的

在中国商代,由于当时生产力低下,人们对自然灾害无法抗御,而又不能对自然灾害作出合理的解释,于是就把自然灾害产生的原因归结为某种超自然力量的作用。如殷墟甲骨卜辞有:“甲辰,帝其令雨?”“帝其令风”“帝其降堇?”①说明当时人们相信大自然与人世间一切都是上帝直接主宰的,这种主宰没有任何选择,与人事的好坏没有什么关系。孔子认为天不仅是个人的死生祸福的主宰者,也是自然界的最高主宰者。《论语》有记载,“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②

古希腊哲学家克塞诺芬尼认为:“有一个唯一的神,是诸神和人类中间最伟大的。神是全视、全知、全闻的。神毫不费力地以他的心思左右一切。”③法国历史学家勒内·法维耶曾指出,“正如对于所有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一样,人们也是用神的干预来解释自然灾害的,遇到火山爆发、地震时尤其是这样,因为这种灾害的力量好像来自让人捉摸不透的、让人无法理解的大地。”④

2.自然灾害是由于人君失德或人类自身的罪孽而招至天谴引起的

春秋中叶的伯宗把不利于奴隶制的违反“亲亲”和“尊尊”原则的“反德”事件,说成是发生自然灾异的原因。他提出,“天反时为灾,地反物为妖,民反德为乱,乱则妖灾生。”⑤汉初的陆贾提出“世衰道亡。非天之所为也。乃国君者。有所取之也。恶政生于恶气,恶气生于灾异,蝮虫之类,随气而生,虹蜺之属,因政而见。治道失于下,则天文度于上。恶政流于民,则虫灾生于地。”⑥

在欧洲历史上,每逢瘟疫等自然灾害发生,人们便对犹太人进行人身攻击,认为是犹太人造成了这场罪恶。公元六世纪和公元七世纪中晚期,罗马帝国以及更广大世界大部分地区发生了大瘟疫,《圣徒传》作者兼历史学家、以弗所的约翰把这场大灾难归结于“上帝的愤怒。”⑦

3.自然灾害是由于自然界本身失调或失衡引起的

西周时期,人们开始怀疑上帝鬼神,认为人民所受的灾害不是上天降下来的:“下民之孽,匪降自天”。⑧西周末年伯阳甫(伯阳父)论地震,认为“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蒸,于是有地震。”⑨春秋时期,天文学家把阴阳看成是事物自身的客观发展过程,把有规律性的自然变化叫作“阴阳有序”;把自然界的反常现象称为“阴阳失调”。东汉王充认为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由元气构成的,元气运动的特点是“和”与“通”,他说:“夫阴阳和则谷稼成,不则被灾害。”“血脉不调,人生疾病;风气不和,岁生灾异。”⑩宋代张载在《太和篇》中说道“: 太和所谓道,中涵浮沉、升降、动静、相感之性,是生絪缊、相荡、胜负、屈伸之始。”??????意即气自身就具有上浮、潜沉、升起、下降、运动、静止的本性,这些作用经常是不平衡的,打破平衡时就有胜负屈伸。按照这种观点,自然灾害就是平衡被打破的结果。

4.自然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

当前,人们对自然灾害形成原因已基本形成了共识,普遍认为自然灾害的发生既有自然因素也有社会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地球和各圈层物质的运动和变化,如海水的异常运动会导致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的发生。社会因素也就是人为的作用和影响,如过量开采水资源造成地面沉降、环境污染造成酸雨赤潮等。“人类的活动已达到足以影响自然界,并使原有灾害加剧或产生一些新的灾害。”??

????总之,纵观历史上人类对自然灾害的认识,自然灾害的产生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唯心主义的观点,认为自然灾害是上天(上帝)的意志决定的或是上天(上帝)对人实行惩罚引起的;另一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认为自然灾害是由自然规律所致,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或者是由于某种失调引起的。无论是哪种观点,实际上都蕴含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哲学视域下自然灾害的本质

1.自然灾害是人与自然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

理解“自然”是把握自然灾害本质的前提。对于“自然”,不同历史时期人们有着不同的解释,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含义:一是指事物的自然本性,即事物生来就有而不是外加的属性。二是指事物的某种存在状态,即一切人之外的存在物。如人们通常所讲的自然界、自然物体、自然环境等。而本文所讨论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主要是指人与第二种意义上的自然的关系,即人与自然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长期以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主要存在两种理论:一是自然中心论,二是人类中心论。“自然中心论”主要存在于原始社会和奴隶制社会,那时一方面由于生产力十分低下,人类只能靠天吃饭,被动地适应自然,受自然所支配,对自然充满了崇拜和敬畏,于是产生了自然中心论。认为“自然”是至高无上的,人只能服从自然,即所谓的听天由命。另一方面是统治阶级出于自身统治的需要,宣扬一切都是上天的意志,是不可违背的,以此来扼杀人们的反抗心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当然,这里的“自然”概念比较模糊,可以是指“人”之外的自然界、也可以是指上天或者神灵等。

随着科学知识的积累,生产力的提高,人类开始从消极顺应自然逐渐向积极改造自然转变,同时对自然的敬畏态度也有所转变,当人类在一次次胜利征服自然之后,人们就开始怀疑自然的力量、上帝的存在,认为人类才是世界的主人,于是“人类中心论”也由此产生。所谓人类中心论,就是把人作为宇宙的中心实体或目的。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从空间上来说,人处于宇宙的中心位置;二是从地位上来说,人处于世界万物的核心地位。第二层含义应该是人类中心论者最为直接推崇的观点。正因为他们认为人是宇宙万物的核心,人就是世界的主人,世界万物都是为人而存在,那么人就可以随意地利用世间之万物来满足自身生存的需要和无尽的欲望。由于人自身的特殊性,即人生存发展的需要离不开万物,使得人类中心论在历史上成为了一种主流理论。古今中外,明确提出这种观点的哲学家不乏其人。如中国古代董仲舒提出了“天地之精所以生物者,莫贵于人”的观点。古希腊普罗泰戈拉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在近代,康德则提出了“人是他自己的最终目的”。并指出:“人能够具有‘自我’的观念,这使人无限地提升到地球上一切其他有生命的存在物之上,因此,他是一个人。”

当人们把“人类中心论”作为满足人类不断膨胀的贪欲而肆意掠夺自然资源、破坏自然环境的理由,把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作为征服自然的手段时,于是造成了生态环境危机迭起,自然灾害频发的局面。20世纪以来,科技日新月异,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达到空前水平,但是,人类遭受自然灾害的破坏也空前严重,特大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呈现上升趋势。这意味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日趋紧张、日益恶化。可以从两个角度来分析这种关系的变化。

所谓自然灾害,是指自然灾变对人类生命和财产以及人类生存发展环境造成伤害的现象和过程。由此,自然灾害的形成主要是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发生自然灾变,二是对人类社会造成伤害,因此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恶化就可以从这两方面体现出来。从自然灾变的发生来看,20世纪以来呈现出越来越严峻的形势,自然灾变日渐频繁,尤其是不断出现各种新的自然灾变。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人的科技水平大幅提高了,人类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生产能力也空前提高,人类既向大自然肆意开发和占领,又向大自然肆意排放废弃物,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危机,再加上各种各样不合理的工程项目建设,于是大大促进了各种自然灾变的不断发展。马克思说过:“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在一个半世纪以前,马克思谈到了“人化自然”,今天,整个世界几乎就是一个“人化自然”的世界,未经人类开发的自然已经难以找见,正是人类改变自然的活动,造成或者加快了自然界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异变和灾变。

正如日本社会活动家池田所说:“人类力量所创造的文明背叛了人类自己,也正被这种文明送进坟墓。”这种观点虽然有失于偏颇,但也确实说明了人对自然的破坏已经达到了相当严重的程度。

再从人类社会受到自然灾变的伤害这个角度来看,任何一种自然灾害,无论其原始灾变的发生是否与人的行为有关,但是就其成为灾害而言,首先就是与人类社会密切相关的,离开了人,任何灾变也就无所谓灾害了。比如拿地震灾害来分析,地震的发生可能完全是地壳运动变化的结果,但是,地震不是地震灾害,只有地震作用于人类社会,超出其承受能力,使人类社会受到伤害时,才成为地震灾害。反之,即使地震再强烈,破坏性再大,如果发生在海底或者荒无人烟的地区,也构不成地震灾害。由此可见,任何自然灾害即使是由纯自然因素导致灾变而引发的灾害都包含着人与自然的矛盾关系,人类如果能够承受住灾变的影响,则不会发生灾害,如果承受不了灾变的破坏性,则灾害便随之发生,而且承受能力越低,则受灾程度就越大。

因此,无论是从人为因素导致自然灾变来看,还是从人类对自然灾变的承受能力来看,可以说,自然灾害正是人与自然之间矛盾冲突的集中体现,自然灾害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与冲突。而这种矛盾冲突正在愈演愈烈,好在人类已经对自己的生存危机有了越来越清醒的认识,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寻求合作,试图共同努力消除这种危机。

2.自然灾害是“人—自然”巨系统内部失调的必然结果

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对自然灾害的认识来看,它主要强调灾害的产生是由某种失调引起。辩证唯物主义系统自然观认为整个物质自然界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整体,自然界一切事物和现象都以系统方式存在着和发展着。系统原指由部分组成的整体、集合。物质系统指具有一定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关系与特殊方式中的两个以上要素或部分组成的具有特定的整体结构和适应环境的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系统有母系统和子系统、大系统和小系统之分,但任何系统都是相对的,它在作为母系统的同时又是另外一个更大系统的子系统。如生物界对生物界中的众多个体生物来说是母系统,而对整个自然界来说,它又属于子系统。

如果说人类与人类之外的自然界构成了一个高层次的、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则人类与自然界就是这个巨系统下的两个子系统。这样,人类与自然界之间就是同一个系统中的子系统与子系统的关系,而由于每个子系统下又都有层层子系统,即人类社会和自然界都有其构成的诸要素,因而除了具有人类与自然界之间的这种子系统与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外还存在着人类社会内部诸要素(更小的子系统)和自然界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各种关系。而无论是何种系统关系,都需要保持其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结构整体的谐调,才能保证系统的良性持续发展。这种协调主要表现为人与自然统一体内诸要素之间多样的统一、关系的和谐、力量的平衡。事实上在一定的时期和相对稳定的条件下,系统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处于相互适应与协调的动态平衡之中,人的生命体系和其环境体系的各种要素之间基本上处于平衡状态。但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们在过度地向自然索取的同时却不知保护和维护自然,于是就使得人与自然这个大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失去了协调,致使原有的系统平衡状况遭到破坏。而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任何一个内部子系统诸要素之间的失衡本身也会导致人与自然界之间的系统失衡。自然灾害就是人与自然的统一体内的系统协调遭致破坏的结果。

从根本上而言,事物统一体内的平衡协调是其存续下去的基本要求。现当代,全球自然灾害的频发,揭示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界这两个子系统之间以及其内部要素不协调的本质特征。因此,要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从系统论的角度来看,必须保持人与自然统一体的协调性,而要保持两者之间的协调,自然系统内部的协调是基础,保持人类社会体系内部协调则是最基本的保障。“按照的观点,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中介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恶化,实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的恶化。”就全球气候变暖来讲,我们都知道应对全球气候变暖,“减排”虽然已经是人类达成的共识,但不同制度的国家、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均为了各自利益而对于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却仍在纠缠不清、互相推诿,几轮的国际谈判至今都没有真正解决这个问题,二氧化碳排放量在继续增加,气候变暖没有得到缓解,根本原因就是人类内部关系没有协调好。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人类系统自身的不协调导致了与自然系统的不协调,进而使得人与自然所构成的整个大系统的不协调。所以,当务之急人类必须首先协调好人类自身的各种关系,才能保证人与自然统一体的协调演进。

引文注释

①任继愈.中国哲学史(第一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10、34.

②论语[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7: 338.

③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史教研室.西方哲学原著选读(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29.

④任德胜.论自然灾害对中东文明发展的影响[D].西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98).

⑤(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619.

⑥国学整理社.诸子集成(第七册)[M].北京:中华书局,2006:18.

⑦(英)戴维·基斯. 邓兵译.大灾难——一场黑暗时代的神秘灾难重塑了我们的现代世界[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1: 2-3.

⑧《诗经》.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 247.

⑨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99: 105.

⑩王充.论衡(卷5、卷14)[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4: 72,224.

篇13

关键词:

新课标;改革;初中地理;教学

新课标改革要求教学应以人为本,紧随着时代步伐,在各个科目努力探索以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初中地理教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教师首先应该深刻理解新课标的概念,以便于基础工作的展开。地理是一门基础的科学,在生活中的实用性很强,初中生刚接触到这门课程,教师应当在重视学生基本科学素养的同时,教导学生学以致用。

一、教师应改变传统教学观念

传统教学注重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而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不仅要掌握课本上的内容,也要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教师应该与时俱进,思想更加开放,带领学生探索地理科学。地理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地图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一张地图蕴含着很大的信息量,教师在讲解地图时可以加入自己的生活经验和阅历,给学生介绍各地的概况、历史等,以增加学生的兴趣。

二、加强和学生的沟通

如果教师简单地把课本上的内容复述给学生,学生的记忆只会停留在课堂上,当教师采用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后,效果会事半功倍。例如,在讲环境问题时,可以让学生列举身边出现的问题,进而与学生讨论各种问题的解决措施;在讲自然灾害的问题时,可以谈一谈近几年我国出现的自然灾害,让学生讨论自己的所见所闻,这一环节过后,学生会对自然灾害的起因更加感兴趣。

三、化抽象为具体

在地理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会经常出现一些陌生的概念,对于初中生而言不容易理解,例如地球的构造、地质地貌、河流的流向等,此时,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化抽象为具体。教师可以借助自己做的模型来介绍,学生观察过模型后会对抽象的概念有初步的认识,课后,感兴趣的学生可以自己做模型加深理解。另外,运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放映视频或动画,也能起到加深学生理解的效果。教育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一门艺术,在新课标改革的时代下,教师应学会高效利用资源,提高课堂上的效率,只有让学生真正理解每节课的内容,才能做到学以致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