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统计学课题研究

统计学课题研究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16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统计学课题研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统计学课题研究

篇1

DOI:10.16640/ki.37-1222/t.2016.21.185

1 课程简介

交通设计是一门整合交通工程基本概念、知识与技能于一体的专业课程,既对交通工程学和工业设计原理进行结合,又融入了系统工程与城市科学,课程主要针对目前交通体系的特征与问题,在现有城市与交通规划的成果和理念基础之上,对已建设和即将建设的交通系统进行设计和优化,寻求最佳方案以便改善交通体系,并确定交通系统中的各个要素。课程涉及到交通系统特征及问题的定量与定性分析、设计指标与参数的确定、设计方案及其评价与优化等理论和方法。课程大部分内容具有创造性和很强的实用性,可以直接应用实践于实际交通问题。本课程是交通工程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也可作为土木工程、城市规划等专业的选修课程,还可以作为广大的城市与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等部门专业技术人员和决策者以及广大交通工程兴趣者的辅助课程。

2 关于提升教学质量的研究

本文将以《交通设计》课程为例,阐述提升本门课程教学质量的几点建议。

2.1 调整备课思路,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打开学门最好的钥匙,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对所学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需求度与自发性、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问题,是大学教师必须考虑的问题。主要总结以下几点策略:

(1)运用新潮、生动、形象的教学案例,最大程度的对学生进行认知兴趣的激发。交通设计概念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在课堂中通过引用与学生日常生活或社会现实相联系的照片、交通问题案例等,引发学生共鸣,激发学生好奇心;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的品质,做到不仅在课堂上学知识,还可以在生活中发现交通设计问题。

(2)详细描述课程背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与责任感。交通设计课程是交通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主干课。课程的教学目的旨在使学生在了解交通工程学及道路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掌握交通设计的技术原理与方法,熟悉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规范,了解国内取得成功试验的范例,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运用交通设计手段解决道路交通问题的能力。在教学前期,向学生介绍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性,通过“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的讲解思路,让学生对学习内容和重要性有一定的了解,从而激发其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3)设置情境问题,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将问题的情境与现有知识相联系,激发学生思维,融入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探索新知识的兴趣,养成积极主动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

2.2 加强自身学术研究,拓宽学生学术视野。

作为大学生,应该对所学知识的最新发展与动态有所了解,而老师就起到了知识传播媒介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了解了知识的“源”,又掌握了知识的“流”,在这样的因果关系研究中有利于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的全面性。具体策略有:

(1)将本学科的国内国际发展动态引进教学中,拓宽学生视野;

(2)提供相关的拓展性资源,例如阅读书籍、专题学习网站、各个领域的著名学者,鼓励学生去查找搜集文献资料,通过阅读分析,使学生在完成本课程基本要求的基础上取长补短,实现了课程教学要求和学生个人喜好的良好结合。

2.3 注意教学方法设计,提升教学语言艺术。

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需要师生之间不断进行交流与对话,切记演变成一种只有教师的说教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采用深入浅出、言简意赅的语言体现教学艺术,捕捉教学的有效信息,挖掘知识内容的新见解,开创新思维。主要策略有:

(1)多媒体课件中多采用直观的图片、照片、视频等内容;

(2)采用启发式教学,结合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和思维能力,伴随学生的深入思考,由点及面、层层递进的推进教学内容。例如在公共汽车交通设计中,通过图片、数据等资料让学生对该问题有更加直观的认识,从而继续引发学生思考深层次的设计问题。

2.4 增加考核内容,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通过增加适当的作业和考核内容,提高学生在课程上的参与程度,使其通过完成小任务来提高课程满足感。如在交通设计课程前期,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针对某一路段或交叉口,定性总结现存的交通设计的优点和问题,并以照片辅证,做成演示文本进行汇报。该内容可以让学生把课堂上学习的知识,转化到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小组作业和汇报的形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以及问题归纳和语言表达能力,真正有效提高学生参与度。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本科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总结了以下两方面建议:

3.1 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将传统的灌输型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研究型教学模式,教师要以“台上独角”转变为“场外指导”,学生要从“台下观众”转变为“场上主力”;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除了讲授方式以外,还应包括论文研究、基于问题的学习、案例教学、项目训练和指导性设计等多种方式。

篇2

[中图分类号]N0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09-02

哲学上对语境的研究始于分析哲学之父弗雷德,他在《算数基础》中指出逻辑研究的三条基本原则,这其中第二条原则就是语境原则,即“必须在句子联系中研究词与句子的意思,而不是个别的研究词与句子的意谓”。弗雷德把判断作为逻辑推理的起点,在他看来,概念和词语没有独立的意义,我们只能在判断或句子中分析和额定他们的意义。维特根斯坦应用和发挥了弗雷德的语境原则,提出了“一个词的意义就他它在语言中使用的‘语言游戏说’。‘语言游戏说’就是指有语言和行动交织在一起的那些行动所组成的整体。”在它看来,一个词的意思是由它在语言游戏的功能给予的,它在一个语言游戏中扮演什么角色,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就使这个词获得什么样的意义。语境分析总是以一定的时间、场合、目的、实践或方式等为基础,而这些也正是语言共同体产生和演化的外在和内在因素,并造就语境分析的语言环境。“语言共同体可以看作是一个具体动态的语境基础”。[1]在这些条件基础上,行为主体也正是通过语言信息(言语、表情、动作等)的相互交换,完成了对语言规则的制定和遵循,并形成共同价值趋同和确认的标准,为语境分析产生创造了条件。为此,谈到语境分析研究,就一定离不开语言共同体的研究,它既是语境分析的基础,又是科学评价最根本的基底或大环境。据此,语言共同体为科学理论的不同评价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一、语言共同体的概念及其演化

语言共同体思想研究最早可以追述到后期维特根斯坦“语言游戏”说。维特根斯坦说:“在这里,‘语言游戏’一词的用意在于突出下列这个事实,即语言的述说乃是一种活动,或是一种生活形式的组成部分”。[2]社会语言学家则认为,语言共同体是由共享的语言或者是语言变体组成,且共同体内部还必须有一系列能够确保正确运用这些变体的规则或者是共同的约定。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学者们对这一概念的普遍共识是语言共同体是一个行为领域或者共同的约定。“语言共同体”这概念的使用表明,越来越多的人接受着这样的假设,即语言受学术背景或其他社会共同体内部习俗、约定等的控制。语言在社会的使用是一种社会行为方式,是一种获取以及拓展共同体知识的方式。

语言共同体的演化前提是共同体的形成。各种形态的共同体的形成是语言共同体形成的物质基础,但语言共同体不具有物质形态,而是以行为主体为基础,主要以特定的语言的引导以呈现价值、行为、表达趋同化的叙事形态或语言环境。在生活中,从生命一开始,人们总是要不停地和外界进行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得以维持自身的生存。这是每个生命个体都要遵循的生存进化法则。从这一层面上来讲,这是生命存在的意义的体现,随着交换的进一步加深,行为主体会按照各自意想、目的、意图、表达或爱好形成一个个正式或非正式的社会关系,我们称之为共同体。它表现为各种具体形式的物质与精神实体。例如:游戏共同体、学习共同体、工作共同体、劳动共同体等等。在这些共同体中,行为主体相互交换各种信息,以维持信息的平衡态。首先行为主体A将自己获得的外界各种语言信息按照自己的标准加以分化、筛选和传输。然后行为主体B最先接受到A的信息,行为主体B会再按照自己的标准加以筛选,选择,然后将信息储存在大脑中。最后,行为主体B再将信息传给行为主体C,按照这种模式信息在整个共同体中传输。在传输的过程中,有的信息有可能被消减或消除,也可能有的信息或随着传输会慢慢的增加。在共同体中,个体行为主体会以特定的语言作为引导(当然是有意识或无意识的)以特定的行为举止或实践活动表现出来。一旦它的特定言语被其他的行为主体所理解并接受,其他的行为主体就会效仿,然后他们相互学习,彼此适应,当特定的言语信息累积到一定的阈值的时候,共同体就会形成统一的价值趋同或话语标准,这就是共同体遵循的规则。[3]这种规则是每一个行为主体在实践活动和特定的语言引导下被共同理解和认可的标准。规则一但形成,此时就形成了语言共同体。

二、语言共同体的特征及其规则遵循

从语言共同体概念的应用及其演化过程,我们总结出了语言共同体的几个基本性特征:(1)语言共同体具有广泛认同性;(2)语言共同体的目标可以是正式写进文本里的,也可以是成员之间默认的、约定俗成的,但必须是语言共同体内部公认的;(3)语言共同体的各成员之间具有特定的交流机制;(4)语言共同成员之间交流的基本方式,个体成员必修自然与不自然的按照这种方式参与到交流之中,才能真正成为语言共同体的成员。(5)在交流目的的引导下,语言共同体使用一种或多种体裁方式,比如适当的题目、规范等。在语言共同体的行程中,文本的使用与约定的规范是判断一个团体是否为语言共同体的非常重要条件。从上述定义和语言共同体特征来看,语言共同体是一组实践、行为、规范共同体成员的共有的语言表达、价值、理解和共同遵守的方式,语言共同体是彰显语境分析的基础,它为不同身份背景的行为主体的行为或实践提供了规范的、无形的标准,是产生科学理论不同评价的事实归因。

语言共同体的“语言规则或行动规则的关键是达成一致的意见,我们据此解释在某种情形中人的相似反应,进而判断人们遵守或违反规则的行为。就规则遵循活动而言,它分析为什么在某种特定场合中我们会遵守此种规则,这是为具体语境中的规则运用提供辩护,只有分辨不同场合中的具体情况才能正确地运用规则”。[4]由此,语言共同体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从它的范围来看,它并不受时间、地域、空间的界限,也就是说语言共同体成员可以是跨国界的、民族的,它主要是通过语言的引导所形成的共有的习惯、行为、价值、理论的共同体。在语言共同体产生、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语言共同体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系统。从这一过程来看,意义的规范性是存在的,但是对这种“规范性”的理解也需要结合语境进行来分析的,语言共同体它依赖于共有的社会维度,无法脱离社会语言的环境与规范,因而对共同体的研究需要综合这个语境中社会的、文化的、历史的等各方面因素。

三、语言共同体与科学理论评价的联系

(一)语言共同体对科学理论评价的作用

科学理论的评价是科学研究活动的重要环节,也是科学哲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从语言共同体的视角来审视科学理论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视角。语言共同体的规则与原理对科学理论的评价有重要的作用与影响。因为科学理论的评价离不开语言的规则与原理的控制,同时语言的意思因为其所处的具体语境之内而存在。在同一语境中,相同的词应该以不同的方式或不同的读者阅读时,会产生多种多样的意义。这是因为词语的意思并不会被一个的词或者是几个词所固定,相反它会受到一个规则或原理规范,而不会成为一种不确定含义的语言。这个系统或原理就是语言共同体。语言共同体是语境的基础,是科学理论评价的基本出发点,无论何种评价都离不开语言共同体的影响和限制。它成为一切科学评价的序幕。据此,处在不同的语言共同体之下主体对科学理论又会产生不同的评价。理论评价是评价主体对理论在理解并表示选择意向的活动。这种活动的目的简而言之就是认识自然或通过认识自然而获得自身的满足。评价者的目的总是发生在语境中,它看到什么,能看到什么都取决于它的语境视域。理论的评价不仅与过去、当下、未来的各种事物发生关系,而且和评价主体所处的语言共同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评价不仅体现在主体的目的、标准上,而且体现在对科学理论评价的继承与发扬上。

(二)语言共同体为科学理论评价提供基底

语言共同体是科学理论评价的参照系,它为科学理论的评价提供了基底。评价中的所有语言和行为都是完全依赖于语言共同体的规则与原理控制的。语言共同体既可以帮助或控制评价者理解所进行的目的是什么、选择与不选择什么,又可以帮助评价者该如何准确地理解科学理论文本与文本对象与背景文本的关系。同时,语言共同体也可以使评价者对评价手段的功能和效用做出判定,语言共同体在科学理论评价中也能确定评价语义进而界定评价活动的广度与深度,同时又能派出新的评价语义从而转换评价活动的方向与范围,因而它是评价活动中认知过程的一种规范行为。我们知道科学理论评价进行语境分析的实质是评价者对科学评价对象的认识与解读,这种认识是以语言共同体为基底,并随着语言共同体变化而变化。语言共同体要素是一个多层次子系统的集合体,在语言共同体基础上,它包括互文语境、语言语境。科学理论评价者是基于各子系统之间的信息互动与交流,而产生对各组成部分及总体的理论评价特征。

我们知道语言语境是由符号、语音、语义、文字等构成的一种信息域,它包括实体语言语境和文本语言语境。实体语言语境指科学理论评价者之间语言信息交流所表达的意义,而文本语言语境指理论文本作为语言文字、符号所表征的意义。评价者通过语言与科学理论文本所表征的意义进行信息的交流,这是评价活动的起点。如果交流的信息受到局部阻碍,则会阻碍评价活动的进行。因此,语言的无障碍交流与共同的规范对科学理论的理解与把握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评价活动顺利进行的基础。由此,我们得出语言共同体和科学理论的语境评价是不可分离的,它为科学理论的评价提供了理解和容易接受的前提。

四、结语

语言共同体为科学理论的评价判别标准提供了基底,语境分析为科学理论的评价提供了方法。语言共同体是语境分析的动态基础,也是科学评价的前提。只有把科学理论的评价放在语言共同体的背景下,运用语境分析的方法,以语言共同体为基底的方式做动态的语境分析才会避免滑向相对主义的深渊,在相对主义与绝对主义之间保持了必要的张力。

【参考文献】

[1]郭贵春,赵晓聃.规则遵循中的语言共同体和规范性[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1).

篇3

1前言

为了促进机械专业的跨越式发展和国际化进程,进一步提升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教学质量、社会声誉和国际视野,促进本科毕业生的国际交流,为工程师执业资格认证奠定基础[1],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始着手准备进行工程教育认证,于2014年顺利通过该认证。在以“认证”为目标,不断促进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全院教师始终坚持以能力为导向,重在加强学生的培养质量和利用学科知识分析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2];同时以学生为中心,以不断优化和改进的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建立、建设优质的课程体系和师资队伍,配备必要的教研设备。在“迎接认证”、不断改进的过程中发现一些专业课程存在的问题,以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的工程性不强为代表,主要体现有教学内容缺乏实际工程拓展,课程教学方法有待拓宽,特别是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还需要进一步加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作为机械电子工程方向一门重要的专业课,亟待相关教学改革,以适应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

2现状与问题基本现状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程,目的是培养学生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应用和设计能力,掌握机械系统元部件设计和微机控制系统及其接口设计方法,培养机电结合的专门人才。本课程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分析应用和设计基本方法。该课程涉及的机械传动部件、电机、微机接口技术和机电一体化设计思路等,可以说是对本专业前期所学专业课程进行融合、需要实践深入消化和提高认识的一个重要环节。并且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不仅是机械电子工程方向开设本课程,机械制造和农业机械化专业方向也开设了本课程,学生普遍反映教学枯燥,工程实践性不强,部分知识无法理解。为了使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相适应,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本门课程知识内容和加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需要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研究。主要存在的问题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于21世纪初开始在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方向的本科班开设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随着十多年教学经验的积累,已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教学方案和体系。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革新,社会和工作岗位对学生要求的不断提升,越发觉得本课程的传统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教学内容陈旧,过于侧重机械结构的讲解。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充分和企业沟通后,发现一些课程所教授的内容和技术已经在当下机电产品中被新技术所取代。另外,由于在教授本课程前有单片机原理、接口技术和机械控制工程等课程,在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的教学中都会以典型机电系统的传动结构为主,使“机”和“电”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充分结合。2)实验教学设施不足,实验内容受到限制。本专业拥有的机电一体化教学设备较少,有的仅仅停留在十字工作台、单片机和传感器方面,对于机电系统的稳定性和优化部分的实验暂时空缺,这不利于学生提高感官认识。3)教学方法单一,缺乏与工程实际的联系。现有教学基本上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辅以少量实验,大多采用讲授法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授课,而且大多是纸上谈兵,课程教学与实验教学同工程实践联系甚少,与“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存在差距。4)学生反映学习难度大,应用能力不强。在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反映部分知识点难以理解,不清楚这些知识能“干什么”,能解决什么问题。另外,从考试反馈来看,学生对综合应用机电技术的能力还有待提高,特别是不能将一些来自工程实际的问题和书本知识结合起来分析。

3教学改革教学内容的改革

1)树立“机电结合”的系统教学思路。机电一体化的目的是提高产品或系统的附加价值,实现多功能、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并使产品结构向轻、薄、短、小化方向发展。因此,机电一体化的研究方法不能只是简单拼凑,应该从系统设计方案开始到各元部件选择到系统最终成形的全过程,都要贯彻系统设计的思想[3]。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的教学也是如此。在课程讲述过程中,如果只是根据教材的章节顺序进行讲解,会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一个个的知识孤岛。因此需要将整个课程用几个典型案例把所有章节贯穿起来,做到前后呼应。如在教学“机械结构”中的“机架和支撑稳定性”时,可以和“元部件特性分析”中的“静、动态特性分析”结合起来,在讲机械结构时就引入控制工程中的一些知识点。另外,教材的最后一章有很多案例,可以根据这些案例的特点,将其穿前面的章节讲解,在讲授每一部分内容时都结合案例,并将系统设计方法融于其中,不仅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还可以举一反三、加深理解。2)选择性地介绍章节重点。要有选择性地介绍机电一体化各组成部分。对于机械系统部件,要重点讲解传动原理和典型结构,一些特殊的部件可以留给学生自学。对于执行元件和控制器由于在先修课程中有所学习,因此对其基础知识不做详细介绍,重点内容放在典型元件特性及其驱动和接口部分。这样既可以避免使学员因重复学习而失去兴趣,又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放在牢固树立系统的观点,深入理解组成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各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3)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机电产品为突破口。要更多地从教学团队科研真题和本地企业合作项目寻找典型案例,让更多的案例“看得见,摸得着”。一方面可以带领学生参观企业,另一方面要鼓励一些教师展示机电一体化方面的科研样机,让学生可以直接参与教师科研课题。同时要及时更新案例,给学生展示最新的技术和产品,了解机电一体化产品的前沿;还要充分给予成绩较好者学习空间,特别是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或精度要求高的运动定位控制和智能控制,可以让学生结合学过的自动控制理论知识设计运动控制算法,为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做准备。教学方法的改革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的核心,教师的教学方法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和学生对知识的吸收情况。传统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在课堂上为学生讲解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教学内容,按部就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效果大打折扣。为了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可以将课堂讲授、讨论、开放性实验和实地参观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主动性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例如:在介绍“滚珠丝杠”和“导轨副”时可以将实物拿到课堂上,先抛出问题并让学生进行拆装,再让学生分组讨论结构特点和问题,最后有针对性地讲解难点和强调重点内容;“单片机与接口技术”的讲授可以开设开放性实验,提供单片机平台,让学生自行设计开发单片机控制系统,并要求演示;在讲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元、部件的特性分析”时可以开展上机实验,结合MATLAB软件仿真模块,让学生产生直观认识。课程实验的开设“工程教育认证”的核心就是要确保毕业生达到全球行业认可的机械工程从业人员基本要求。因此,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相关基础理论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毕业生的机械行业从业能力,需加强本课程的课程实验建设。首先,要整合现有校内实验资源。本课程综合性强,很多实验需要和其他课程实验结合起来,如与机械传动、微机原理和控制工程等课程。其次,要积极构建新实验平台。特别是机电一体化典型系统的实验平台方面,亟待购置新设备,开发新实验。最后,可以整合校外合作单位实验资源,开设一些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实验和基于仿真软件的系统稳定性分析实验。考核方式的改革本课程各章节具有一定独立性,涉及机械和电子技术各个方面。针对此特点,考核方法应该重在应用与综合,不应以识记为主,所以考试形式由原来闭卷改为开卷。这样可以减轻学生考试压力,把学习的重点放在知识的应用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训练上。考核可以采用试卷(开卷)、实验、报告或者作品(机电一体化系统)等多种形式,加大实验环节和平时表现的成绩占比,解决了实际问题或提出了创新方法就可以获得高分。

4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所涉及的知识和技术发展尤为迅猛,而且所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因此要满足工程教育的认证要求,就必须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方法等方面都进行改革创新。在教学内容上强调以系统设计方法为主线,在教学方式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拓展课程实验,不拘泥于考核形式。这些变革将会更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工程教育认证的要求。

作者:曹阳 杨桃月 张大斌 蔡家斌 杨绿 单位:贵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649.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038(2012)08-0049-05

一、问题的提出:“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的概念之辨

近年来,随着学科对于大学的重要意义为高等教育办学和研究者所重视,与大学学科直接相关的诸多术语也为指导高等教育办学实践和从事理论研究所必需的基本概念。其中尤以“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最具代表性。“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被频繁随意地交替使用,而无须附加任何解释,这个现象背后存在着一个亟待商榷的事实,即“学科建设”是否等同于“学科发展”,这是当前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一个值得关注和思考的问题。

正如研究者所言,“作为一种专业的概念与词汇,它们所表达和承载的内涵的确是需要说清楚的。这对于教育科学的发展与教育实践的进行,都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回顾教育理论研究的发展史,这种旨在厘清相关教育基本概念本身所应有的丰富内涵,并将其加以精确地传达与倡导,进而达到规范理论研究和指导办学实践的事例其实并不鲜见。因此,无论是基于推进高等教育研究的需要,还是为了更好地深化大学改革与发展,对作为高等教育学科基本概念的“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进行厘清和辨明具有相当的现实和必要性。

“建设”与“发展”各自的本义就已然注定了“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的内涵和使用意义上的巨大差别。“建设”主要是指“(国家或集体)创立新事业或增加新设施。”“发展”则主要是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低级到高级、由旧质到新质的运动变化过程。事物的发展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是事物内部矛盾斗争的结果。”可以说,尽管“建设”和“发展”均强调事物发生变化性这一特点,但却呈现了事物两种完全不同的变化境界,分别体现在它们各自对于变化起因、方式、评价和性质等方面的态度上。“建设”偏重于通过外在、直观和数量上的调整来直接改变事物的具体形态和构成,事物自身在变化过程中更多地处于被动接受改变的客体地位,相对更加青睐通过量化的方式来评估变化之后的结果与影响:“发展”则先行将事物视为一个由各种要素构成的有机复杂整体,注重先行确立事物在自身变化过程中的主体意识,认为事物变化的意愿、过程和结果从根本上取决于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矛盾运动。它在强调数量和直观形态对事物影响的同时,更注重运用系统思维来整体审视和综合考量事物的变化过程与结果影响。简而言之,“建设”更多地体现出事物在变化过程中所具有的概括和笼统性、客体地位、量变意识和静态取向:“发展”则较多地关注事物在变化过程中所呈现出的针对性、主体地位、质变意识和动态取向。

可以将“学科建设”理解为大学办学者通过增减学科专业数量、设置学科门类等来达到调整大学学科布局和结构的办学思维及行为。它注重通过与大学学科相关的一系列可见、直观和量化数据资料来达到精确描述与评价学科调整和变化及其所带来的结果与影响。“学科发展”则表现为大学办学者在认可学科是构成大学的基本单位这一观念前提下,着眼于从大学与学科制度之间的双向互动以及内在关联人手,全面综合地考虑学科成长与大学发展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进而在完善和优化大学学科整体布局与结构的基础上。最大程度地实现大学根本功能的发挥和作用。相对于重视运用量化数据来表征大学学科调整与变化的“学科建设”而言,“学科发展”更注重基于发挥大学自身的主体意识。解读和阐明大学学科的生存状态与发展质量。

必须承认的是。由于“建设”一词本身所具有的概括笼统性,使得长期以来我们的大学办学者已经在进行“学科建设”的过程中形成了诸如为学科建设而学科建设,注重单纯以学科授权点的数量来作为衡量大学学科发展的指标此类的思维定式。“仔细审视我国大学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种种不良现象——学科建设的泛化现象、学科建设的口号化现象,学科建设的功利化现象等——就会发现这些现象的产生无不与对‘建设’一词认知的偏差有关,甚而可以说对‘建设’一词割裂的认识正是大学学科建设中许多问题产生的源头。”而这种倾向反过来又在无形中进一步强化了办学者已有关于“学科建设”的简单化认知和偏差理解。反观当前研究与表述中普遍存在的将“学科建设”与“学科发展”随意置换,以“学科建设”替代“学科发展”的现象,都是从根本上没有认识到二者各自的内涵差异所致。而有鉴于长期以来高等教育整体语境对于“学科建设”一词使用的过度泛化以及对其意义阐释的空心化现象,适时地在研究和实践中强化和提倡对于“学科发展”一词的运用和表达,无疑具有相当的意义与必要性。而此举的根本目的,绝非简单地转换概念的表述形式,而是为了有效梳理和厘清大学学科发展的根本之道,让大学学科发展真正回归到大学自身发展的逻辑之中,从根本上为大学学科发展确立逻辑起点,即大学学科发展的起始原点和最终归宿均在于大学在本质上作为学术共同体而存在。

二、回望与省思:大学学术共同体的历史溯源与存在合理性

共同体这一概念最早由德国学者斐迪南·滕尼斯提出。他认为共同体并非社会分工的结果,而是指“凡是在人以有机的方式由他们的意志相互结合和相互肯定的地方,总是有这种方式的或那种方式的共同体”,“共同体的理论出发点是人的意志完善的统一体,并把它作为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的状态。”反观我们的日常生活,不难发现共同体其实并不鲜见。小到构成人类社会最基本单元的家庭组织。大到表现为“首先达致货币与市场的一体化,然后才落实政治、法制、社会和文化的融合”的地缘政治共同体——欧洲共同体。无一不具有鲜明的共同体特征。大学曾被誉为是人类“第二个千年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创造”,而它恰恰在本质上正是以学术共同体的形态存在、延续和发展。

大学本质上正是以学术共同体的形态存在、延续和发展。20世纪英国哲学家布朗最早提出学术共同体的概念。他把全社会从事科学研究的科学家作为一个具有共同信念、共同价值、共同规范的社会群体,以区别于一般的社会群体与社会组织。而要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作为学术共同体而存在的大学究竟是如何在与学科进行积极互动作用的进程中,形成自身独特的发展和变革,必须要通过回溯大学学术共同体的历史渊源和反思其存在合理性,来理解和审视当下大学学术共同体所面临的瓦解与衰落的危机,进而从根本上真正厘清以回归学术共同体为旨归的大学学科发展之道。

大学自产生伊始就具有共同体的形态与性质。“拉丁语中,‘universitas’这一词语的真正含义是指为了共同目标聚集起来的一群人。拉丁语‘collegium’也有同样的含义。”而将这些可以称之为最早的大学人聚集在一起的“共同目标”,恰恰是促成大学学术共同体形成的最为基本的要素——学科:无论是当时产生大学的共同信念——最大程度地追求和探索真知,还是大学据以从事知识生产的学科内容——文、法、医和神学四科,抑或是为当时大学所广泛推崇和使用,堪称世界语言的学科话语——拉丁语。正是这些构成和推动中世纪大学发展并奠定日后学科建制化基础的学科,从一开始就贯穿于并维系着中世纪大学学术共同体的存在和发展。尽管日后学科专业高度分化和大学学科组织的日益繁复,但是中世纪大学的确为后世开启了以学科为中心来塑造大学学术共同体的先河,遗留了关于学术共同体最为朴素的原型,即“大学是一个由学者与学生组成的、致力于寻求真理之事业的共同体。”

大学与学科之间通过互动与共生来形成学术共同体,不仅可以从大学自身的历史渊源中找到答案,同时也可以从对于“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这一关乎大学存在根本的追问和思索中寻觅到其内在合理性。大学在原初意义上即指“大而全的宇宙”(universe)。而从产生伊始,大学就以探索和追求完整统一的知识作为自身,在其不懈探索的过程中所体现出的终极信仰与根本理念,其实恰恰是我们通常所谓的大学之理念、大学之信仰抑或大学存在的哲学基础。雅斯贝尔斯曾将其称之为追求知识的统一性与整体性,而大学学术共同体则是唯一能够实现和满足上述人类求知意志的完美组织形态。包尔生认为,正是由于大学将“维持、规范和促进人类物质和精神生活”这一终极目标视为自身得以长存之根本,大学才有被“协调统一为一个整体”的可能性。因此,对完整和统一的人类知识的渴求不仅从根本上决定了大学之所以产生和存在的内在合理性,同时也从根本上制约着其必须以学术共同体的形态延续自身的发展。

曾任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基金会主席的博耶将美国高等教育所面临的最基本挑战称之为大学如何从分裂走向联合,而在他看来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重新恢复大学自身包括学科之间联系在内的一系列联系。而要最大程度地实现学科之间的对话、沟通和交流的唯一可能形式,其实就是要使大学重拾学术共同体这一符合大学自身特质的本初形态与原型理想。“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大学所进行的教学、研究和服务等多种任务的独特方法,那么这个词就是‘共同体’。”而大学在以学术共同体的形式促进学科联系和保障学科知识生产与交流的同时,学科本身也通过自身的存在与彼此之间的相互联结与作用反过来影响和巩固学术共同体。正是由于学科发展与学术共同体之间的积极互动,在促进各自良性发展的同时,也彰显了基于学科来构建大学学术共同体这一根本的大学学科发展之道。

三、基于学科发展重塑大学学术共同体:现实困境与必由路径

伴随着近现代科学和技术的迅猛发展,社会专业分工的急剧精细化所导致的学科专业分化进程的加快与学科建制化程度的日益成熟完善,以及随之而来所形成的学科壁垒现象,都使得趋于精专的专业化取向日渐成为高等教育,尤其是使大学着迷的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从而不由自主地割裂了大学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使得上述学科与大学学术共同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所象征的对统一和整体性知识的理解这一大学根本理念却愈来愈成为遥不可及的乌托邦。“在大学里,不仅系科之间相分裂,而且学生与教师之间、学生生活与学术生活之间也存在着分裂。与此同时,知识本身也被分解了。我们已经丧失了全面的知识观。零碎的知识似乎变得越来越重要了。”而学科之间这种相互封闭与隔离的状态,甚至连哈佛这样的卓越大学也难以幸免:“这种职业上的专业主义往往局部地(虽然不是全面地)削弱了学院所曾拥有的理论上的统一性。正是这个原因,……学院被分裂成与它本身相对立的东西。”

这种日趋加重的极端专业主义取向也从根本上动摇了大学学术共同体的存在基础。社会整体对待知识的实用化和功利化倾向无疑也在无形中加速了大学学术共同体的趋于瓦解。“今天的大学没有公认的中心,它形成一个圆周。是一些学科和专业的大本营,它们争夺着生存的空间,围绕着一个空缺的中心。在相邻的封地成员之间,几乎不存在有意义的联系。”㈣这也从根本上损害了大学学科之间、教师之间、师生之间以及大学与社会之间的正常对话、交流和理解。“损失了学术共同体,不仅仅是一件不幸的事情,还是一个巨大的灾难。因为它破坏了大学建立的基础——信念。”㈣因此,无论是基于大学学术共同体重新接续自身历史渊源与传统的考虑,还是大学学术共同体再度回归追求人类知识完整统一性的存在合理性的需要,如何基于大学学科发展来重塑学术共同体,都成为大学办学者所必须面对和加以思考的问题。而这一问题对于当前正面临由“学科建设”型为“学科发展”的中国大学而言尤其不容忽视。

篇5

摘 要:体育课程是普通高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我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还存在的一些问题,要想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就必须对当前的体育课程体系进行改革.

关键词 :普通高校;课程模式;系统设计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60X(2015)01-0199-02

体育教学是我国普通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承担着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的重要任务.但当前一个重要的问题是体育教学课程模式的设置方面存在许多问题,难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因此影响学生上体育课的热情,也影响了体育课作用的发挥.所以要想改变这种不正常的现象,首先必须从体育教学课程模式入手.

1 普通高校体育教学课程模式的现状

1.1 课程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师所使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那一套,即以教师为中心,上体育课时,老师占用了许多时间,用来讲解体育课程的理论、动作要领等,这就导致学生自己从事体育锻炼的时间很少.再加上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初中、高中体育课程有较多重复之处.例如,初中、高中、大学的体育课程都有篮球、足球、排球等课程,所以对于这些课程学生已经有较多的了解了,有的学生对其所热爱的体育项目往往有较深的了解,因此根本不需要高校体育教师再仔细讲解这些体育项目的理论、规则、动作要领等内容.而当前高校体育老师往往没有注意这一问题,用大量时间来讲解这些东西,导致体育课枯燥无味,难以调动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也就很难有上体育课的积极性了.而对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例如轮滑、太极之类的,又往往由于师资力量不足,设置的比较少,招生名额有限,无法满足所有学生的需求.这显然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

1.2 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普通高校的课程体系设置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思维模式,过分注重本专业的理论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学习,高效体育的课程安排就存在过分追求专业知识的内部系统性和完整性的缺点,课程设置多而杂,而且与初中、高中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血多重复的地方.体育课程的设置没用突出重点和难点.而且没有依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体发展特性来设置设置相应体育课程,使得体育教学没有关注学生的实际需求,偏离了体育教学的初衷.另外,体育本来应该是一门以学生实际体育运动为主的课程,需要给学生较多的空间和时间,让他们自由活动.但是目前高校体育教学课程却涉及到许多专业理论知识,学生往往难以理解,而且这些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也是值得怀疑的,因此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但是一些体育老师还是不厌其烦地讲,教学效果较差.这些不重要的属于边缘的知识占据了大量的课时,一些晦涩的过时的理论知识依然被纳入到课程体系当中,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这样的课程设置脱离了学生发展的要求,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往往学生花了许多精力学习的知识,到后来却发现根本无用武之地,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这种脱离实际的课程体系不利于学生体育素质的发展.

1.3 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中理论课程占据了很多的时间,理论是必要的,但是这些理论往往侧重于对体育活动的规则、动作要领、任务、意义的描述,对学生用处不大,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而对于学生比较需要的体育人文教学以及与体育相关的人体科学知识和伤病救治知识却很少涉及,这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缺陷.对于体育专业的学生来说,除了需要学习体育运动的技巧和方法之外,还需要培养自身的组织能力.因为他们未来的工作很可能是到中学进行体育教学,因此势必需要具有组织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能力.但是,当前高校体育课程的设置并没有注重这一需求.

1.4 课程体系定位不准确

我国高校体育课程已经进行了多次改革,但是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主要原因在于改革缺少顶层设计,没有明确的方向,属于“摸着石头过河”,从而使得课程改革具有较大的盲目性,有些改革措施并不符合实际要求,有些措施实施的初初衷是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往往偏离设计者的目的,无法取得理想的效果[1].目前,通过数次改革的高校体育课程依然存在定位不准确的问题.高校体育教学与社会体育活动存在很大的距离,实际上已经出现脱节的现象.由于改革过程中一些人呼吁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课程设置往往以够用为度,所以高校体育课程以及课时都遭到压缩,这样一来使得本来就不怎么充足的上课时间进一步减少,从而影响了学生体育知识的学习.

2 高校体育教学课程体系模式的设计

2.1 体系框架

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以学生发展的现实要求为导向,以体育本身的学科特点为依据,以培养体育人才为目标.首先,要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人才首先必须是一个合格的社会公民,除了要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知识素养之外,还需要有健康的体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了健康的身体才有可能为祖国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助一臂之力.因此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设置首先必须照顾到这一内容,把培养学生良好的身体素质作为重要教学目标,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其次,专业知识方面.无论什么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体系和基本理论知识,体育也是一样,因此在体育课程体系的设计过程中必须要重视对学生专业素养的培训.当然,专业素养的培养不是说要把所有的学生训练成职业运动员一样,而是说要把基本的体育知识传授给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掌握科学的体育运动的方法,从而为他们今后的体育锻炼指明方向和路径,使他们能够科学锻炼,有效保持身体健康.第三,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还需要突破传统教学范畴,拓展教学领域,例如要重视体育人文教学和人体科学知识的教学等.即在高校体育课程体系设计上必须既注意专业知识的教育,也要兼顾相关领域的教育.既要做到精深,又要做到广博.第四,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体育的教学不能仅仅靠纸上谈兵,要加强技能教学和方法教学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高校体育教学的教学质量.

2.2 课程体系构建要点

2.2.1 改革课程设置体系

课程体系涉及到课程的组方法,包括课程的教学的内容的分类等内容,还体现着教学的思想等.我国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把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基本知识为最低目标,本着以学生为中心的教理念,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使学生身体和心理获得均衡发展.高校体育课程可以划分为技能、知识和素养三大模块[2].技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锻炼技能和竞技项目技能.知识主要包括体育专业的理论知识和身体保健知识.素质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两个方面的内容.在高校体育课程体系的设置过程中可以根据课程的不同重要程度进行划分,把最为核心的课程作为学生的必修课,必须认真教学,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还可以设置选修课,这种课程与专业有一定的关系,要求学生有所了解,因此,以选修课的形式提供给学生.例如人文体育课程和运动损伤护理知识等.这种按层次划分不同课程的课程体系有一个好处,它能够让学生找到学习的重点,可以把学生从以前的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解脱出来,从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专业能力的培养上.另外,大量选修课的设置,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既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2.2.2 调整教学内容

高校体育课程体系主要有四大类型,即技能技巧类、体能类、游戏类、休闲类.技能类之中又包括徒手类、杠上类、垫上类、跳跃类、投掷类.体能类包括跳跃类、水上类、负重类、冰雪类.游戏类包括球类、民族传统类、小球类.休闲类包括运动类和职能类.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材存在问题,许多重要的体育内容没有被纳入高校体育教学当中,导致教学内容更不上时展的步伐.因此,有必要加大教材改革力度.首先,加强教材建设应该加快高校体育教材教参的更新换代的速度,把新的体育项目和新的体育理念及时纳入教材当中.其次,高职高校体育教材在编写时应该本着删减繁琐概念理论、突出实务的原则,着重补充实用性较强理论知识.以实训课教材及教学案例等教辅资料的建设为教材建设的重点,结合实际编写课程实训资料,以满足教学工作的需要,确保教学内容的先进性、针对性和实用性[3].

2.2.3 加强师资力量建设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要实施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对于教师自身来说,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必须增强教师的重要性,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目前情况下,教学改革一时还难以有质的突破,为了使体育教学跟上时展的要求,就需要依靠教师发挥自身的作用.教师最新体育动态,及时把相关信息反映在教学当中,从而弥补体育教学课程体系的不足.这就要求高校体育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够根据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系统.另外,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在体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把更多的课堂时间留给学生自由活动,体育理论知识要精简地讲,有选择性的讲.高校体育教师要更多地了解中学体育教学的情况,做好中学到大学体育教学的衔接工作,避免教学脱节对学生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要避免教学内容的过多重复,通过对中学体育教学的了解,根据中学教学的内容,设置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对中学体育教学中没有涉及的内容进行重点教学,而对中学体育教学中已经重点讲解过的内容则要少讲或者不讲,而把跟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让他们在体育活动中领悟体育锻炼的乐趣[4].

2.2.4 建设科学的评价体系

虽然我们不提倡应试教育,但是我们也不能因噎废食,考试依然是推进教学和学习的有力手段.建立科学的考评体系是促进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有效途径.目前,我国高校的体育考试比较陈旧,主要集中于体育技能的考评,例如篮球课的考试就是让测试学生进球率,这其实就是考察学生篮球投球技能.事实上,篮球运动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运动项目,除了投球之外,还涉及到诸多方面,例如需要队友之间的合作,需要快速反应能力等等,但是这些能力在当前的考评体系中没有体现出来,不利于学生篮球技能的综合提高.从这例子我们也可以看出,目前的考评制度存在缺陷,考评的指标偏于单一,不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察.因此,必须建立更加完善的学科考评体系,使考试内容要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

参考文献:

〔1〕郭爱斌.山东省普通高校网球课程模式的研究[D].北京体育大学,2012.4-5.

篇6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而课堂教学中的“合作、探究”主要是通过“课堂讨论”的途径来实现的。对于高中学生来说也不例外,同样可通过探论、辩论和交流来促进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掌握和深化,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尤其对于农村高中普通班来说,更具有挑战性!因为农村高中普通班学生绝大多数是农业劳动者农民的子女,他们从小生长的环境乃至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环境大都不如城市学生,不论是学习行为习惯,还是知识储备的功底,相对重点班都差许多。农村所谓“重点班、普通班”主要是通过学习成绩来分开的,这无形中给一些学困生心里造成了阴影,他们认为学习差就丢人,别人看不起,心里很自卑,学习也没有积极性。那么面对这些学生,老师怎么教、学生怎么学、如何在课堂上通过讨论进行有效的教学,成为很多教师研究的问题。

我从事高中教育已经8年了,这8年来一直带普通班数学,刚开始主要钻研教材,后来才意识到光靠熟悉教材不够,因为你讲得再好还是存在很多不听课的学生,他们听不懂,没兴趣。所以进行高效课堂迫在眉睫,必须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数学教学。经过认真考虑,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小组的分配要科学、合理

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分组,这样有利于同学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共同提高,同时活动进度相对统一。考虑因素包括:成绩优劣、能力强弱、性格差异等。保持组际间的交流和竞争,有利于对各组学习活动的评价。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提高数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教师要改变学生脑子里对于数学留下的所谓枯燥无味的印象,将数学与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的生活中要多了解学生,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在课堂中要多创设学生所熟悉的情境,在他们所熟悉的情境中提炼出一些数学问题。这样既可以体现数学的本质,又可以让学生有兴趣深入到问题中去寻求答案。其次,教师应适当讲些数学史。现在很多教师对于数学的理解就是字面的意思“数学”,他们在课堂上只是紧锣密鼓地去讲授数学课程和习题,对于数学的来源和历史,并不是很清楚。如果教师在课上讲些数学的根源和历史让学生明白数学不再是冷冰冰的数字和符号,它的背后还有可歌可泣的故事的,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热爱数学。再次,教师要多提高语言的幽默风趣性。曾经去外地学习,听了一些专家课,意识到教师语言的风趣性能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活跃。为此我经常看电视,有关“主持类”节目,比如崔永元、周立波、毕福剑主持的节目,他们幽默风趣,才华横溢,常常使观众娱乐之后能体会其中的深意,领悟人生的真谛。

三、问题的设计技巧

首先是选择什么样的问题,要在仔细分析教学内容包括学科、课型、教学重难点等基础上,找出最能体现本堂课知识联系的、最具讨论价值的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来设计问题。另外,还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结构,使我们提出的问题适合学生的知识程度,以使学生通过一番思考和总结能“摘到果子”。

四、重视学生的自我体验

课堂教学必须尊重学生个人经验,并创造一切重要条件和机会,促进学生学习的变化,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进度更快,并在生活上和行为中普遍产生影响。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和途径远比结果来的重要得多。

篇7

一、《统计学》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的原因

(一)《统计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统计学》是经济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能力和统计实践技能,其教学效果不仅影响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且对学生的就业实践产生极大的影响。统计学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发现客观规律的强大武器,其应用范围几乎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各个领域。要真正发挥《统计学》的作用,我们需要进行课程改革,在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课堂学习有效性的需要

《统计学》是历届学生普遍反映比较难学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传统的教学主要依靠“教师讲,学生听”或“教师分析,学生练习”来完成,教学效果差。犹他大学的一项研究认为,学生如果单纯听课,只能记忆5%的内容;单纯读书能记住10%;如果在听课或读书过程有听觉或视觉辅助,记忆有20%;如果其间有讨论,记忆会增加到50%,而如果学生有动手参与的机会,记忆会达到75%。要提高教学效果,就需要给学生提供讨论和动手参与的?C会,需要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课堂学习的有效性。

(三)满足人才市场需求的需要

以往的《统计学》教学中,统计各阶段的设计都是学生在教室讨论制定,统计工作只是“纸上谈兵”,学生始终未能走出校园。虽说“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但是单一的校园环境和学生将来要步入的社会存在一定的差距。单纯的校内实践,统计工作涉及面相对狭窄,学生无法应对一些特殊问题和突发事件,无法真正适应市场。《统计学》教学中,应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满足人才市场的需求。

(四)知识能力系统性的需要

《统计学》教学围绕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四个阶段展开,每个阶段都配备有具体的操作方法,配套有例题和练习题,但是各阶段之间是脱钩的,学生掌握的知识是零散的片段,没有围绕某一目的和任务系统性地学习。《统计学》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各阶段围绕同一目的和任务展开,提高了知识学习的系统性,学生可以快速适应社会,承担起具体的统计工作。

二、《统计学》教学中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实践

(一)深化《统计学》课程实践能力培养

近年来,宝鸡职业技术学院对《统计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首先,开展了“统计从业资格培训”,提高了学生的《统计学》学习积极性。据统计,该系学生统计从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高达98%,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明显增强。其次,更换了教材,将传统的教材更换为项目化教程,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都是围绕目的和任务展开,提高了《统计学》课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创新开发《统计学》课程

笔者在《统计学》课程教学中应用任务驱动模式,首先在班级中分组,每6人一组,每组设一个小组长,统计设计阶段各小组确定好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可以由教师给出任务,小组选择,也可以由小组自拟),然后编制计划任务书。接下来的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全部围绕已选定目的和任务展开。最终,小组要上交的资料包括:计划任务书、统计调查方案、统计调查报告、整理方案(含分组表、汇总表等数据资料)和统计分析报告等。任务的完成实际上也是学校教育与模拟工作场所的有机结合,创新开发了《统计学》课程,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以学徒制试点为契机,培养“统计调查员”的岗位能力

2014年8月,我国《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出台,标志着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进入实质推进阶段。但是,学生直接到企业统计部门参与统计工作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涉及企业机密以及人员管理等方面问题,企业一般都不愿学生直接到企业统计部门去实践。

企业要占领市场,需要及时掌握市场动向,经常进行市场调研,然而调研项目费时费力,企业很难从工作岗位上抽出太多人力资源。而学校的人力资源得天独厚,学校可以与企业合作,承担企业的市场调研,或调研项目中的某一专题调查,企业有师傅指点迷津,徒弟(学生)按照要求带着任务进行市场调研,既解决了企业的市场调研难题,也让学生真正当好了学徒,接触了市场实践,培养了学生“统计调查员”的岗位能力。

三、完善《统计学》课程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的措施

(一)改变传统的考评方式,调动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

《统计学》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有真正参与其中,融入情境,才能充分激发学习热情,提高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我们需要改变传统的课程考评方式,增加实践课程所占比例,充分调动学生的实践学习积极性。整个实践过程中难免有滥竽充数者,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出现,各小组要做好讨论记录,一方面,可以督促小组成员积极发言,集思广益;另一方面,便于教师有区别的确定实践成绩。

(二)教师严格把关,提高知识能力培养的系统性

《统计学》课程构建多元化实践的人才培养体系,无形中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但教师必须要严格把关。统计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是在最初就确定下来的,整个统计工作阶段必须围绕目的和任务展开,后续工作可以不断补充和完善,但不可以中途变换目的任务,不能“知难而退”,更不允许后续的调查分析和前面的目的和任务脱节。这样既可以促使学生系统性地掌握统计工作流程,提高知识能力培养的系统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任务驱动模式和多种实践指导手段结合,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篇8

高校体育课程在进入21世纪后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山’学科中心论向素质教育的转移;第一,山增强体质为主向‘键康第一’’}’J转移;第二,山二项基木仟务向五个领域目标的转移.第四,从教师的主J作用向’学生的主体作用的转移L} J;着重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与习惯,树立终身体育观念,是高校体育教学的重中之重L=J

1研究对象及方法

1. 1 研究对象

西安市区10所普通高校、5所民办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现状.木侧卜究还以西安外事学院2005级公共体育课教学实验班500名木科生作为侧卜究对象.

1. 2 研究方法

1. 2. 1实地调查法对西安市区10所普通高校、5所民办高校的公共体育教学进行现场观摩和调查.

1. 2. 2教学试验法将侧l一究对象确定为试验f,班(俱乐部形式的双选项目模式)、试验B班(选项课教学模式)、对照C班砖统‘乞基’教学模式).选取学号为单数的学生作为AvB班学生,山学生自愿选报两个主项目,学号为双号的学生作为普通对照班学生.如果单号学生选项的人数超过每个试验班人数,按学号取前25人,剩余的学生改选第一志愿项目.

1. 2. 3问卷调查法公共体育教’学模式改节中的’学生发放问卷500份,遍布试验班和对照班的大多数学生,回收了492份,回收率为98. 4% ,其中有效问卷48 3份,占发放问卷的96. 6%.

1. 2. 4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的需要和目的,查阅相关专业论文、}J籍、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文I状资料,获取近年来与此相关的侧卜究结果,l{对这些成果加以侧卜究,在了解木课题侧卜究发展阶段和前沿动态的同时,借鉴了一些对木课题有建设性意义的侧卜究内容和方法,l{结合我校实际进行论证.

1. 2. 5个人访谈法采取随即访谈的形式,了解教师对教学模式和学生对教学、教师、教学评价等各方而的看法.

2结果与分析

2. 1西安市to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形式状况

根据实地走访观摩统计,在to所高校中,采用传统‘乞基’教学模式、俱乐部形式的选项形式、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高校数分别为3所,6所,1所,分别占研究对象的30%,60%, 10%.从以上小难看出,有超过半数的学校采用俱乐部形式的选项形式,但仍有二分之一的学校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已经直接影响和I沮碍了学校体育课程的改节.

2. 2大学生对参加体育锻炼的认知水平

调查显示,教学模式改节试验A班、试验B班、对照c班喜欢和非常喜欢体育锻炼的学生分别为91.3%,93. 6%,90 9%.从调查统计结果可以看出,无论是试验班还是对照班学生对体育锻炼都有较大兴趣和较高需求.再从体育锻炼可以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公平竞争和精诚合作的回答分析,回答完全同意和基木同意的学生人数分别占总人数的95. 1%,94 5%, 93 2%,从这些数据可以很清晰地了解到,当代大学生对体育锻炼普遍具有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有较高的认知水平.试验班和对照班学生无明显差异.

2. 3大学生对现行教学模式的态度

根据调查,’学生对各自现行的体育课的喜欢和非喜欢的比例为试验A班88. 8%,试验B班84. 5,对照C班36.4 %,从上小难看出,教学模式的小同使学生对体育课的喜好程度存在明显差异.

2. 4大学生最能接受的体育教学模式

学生对两年的大’‑,,体育’学习多个项目为最佳回答显示,选择一个主要项目加上两二个副项的分别有80.1%,73.6%,76.8%.表明大学生基木认可教学项目小能过多,但也小能过于单一在你最能接受的体育教学模式回答中,选俱乐部形式的一个主要项目加上两二个副项双选项目模式的分别占到了80.7%,75.5%,81.8%.学生对双选项目模式认同率普遍较高.山此可见,教学模式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有直接的作用,而兴趣对于学习效果来说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大学体育教学模式应逐步实现‘乞自主’’}’J方式,在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男女分组、随机分组、男女组和分组等,教’‑,,方式上多采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发挥自身特点,从实践中掌握适合自己的技术.在学生掌握基木技术和方法后,教师要因人而异,针对学生的小足,突出重点加强练习;教学步骤要木着循序渐进、山简到难,使学生系统学习和掌握体育项目的基木技术和技能,使体育课真正成为每个学生都喜欢、都受益的课程.

2. 5大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组织形式需求

据问卷统计,有82% , 8上2% , 84. 6%’学生认为自己体育理论知识掌握太少.这说明学生对理论知识还是有相当需求的.但是目前,我校体育基础理论课教学组织形式采用按行政班级授课,专项理论山仟课教师随即安排的方式进行,这种教学组织形式是否受学生欢迎呢?从问卷‘的,’(rJ}最喜欢的体育理论教学方式”,结果显示,喜欢这种方式的仅7. 09 %,而喜欢实践课中有机分散讲授和无固定时间的报告性专题讲座的分别占到了52. 82%和42. 09 %.这种需求与实际之间小统一值得我们深思.因此,笔者提出,实践课中‘有机分散讲授体育理论知识点十无固定时间的专题讲座十体育理论知识校园网十理论考试’的体育理论组织形式.这样的形式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体育理论知识,能使学生充分认识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对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起到了理论指异作用,真正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匀惯的养成.

2. 6大学生对体育教师素质的期望

目前,高校体育师资队伍总体质量小容乐观,首先,一专多能型教师比较缺乏,其次,表现在知识技能陈旧退化,又忽视‘充电”、进修,进而难于胜仟对’‑,,生体育新知识、新技能的教’学与指异,再次,表现在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小合理L;J.调查显示分别有69. 7%,62 7%,65. 5%学生表示会对体育课上的项目逐渐产生兴趣但要看教师教法.据笔者了解,学生普遍对技术动作优美、讲解生动有幽默感的教师比较欢迎.这就对我们高校体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调侧卜中还发现某些高校体育教师的自身专业素质阻碍了俱乐部形式的教学模式的全而推行.教学是一项融科学与艺术于一身的双边活动,作为高校新型体育教师,除需具有一专多能的素质外,还应加大力度丰富自身理论素质,尤其是走出体育学科,多进行跨学科的交流学习,以免故步自封.这样小仅有利于开阔思路,也有利于体育系统自身的良胜循环.因此,重视对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是提高师资质量、稳定师资队伍、推动学校体育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是在进行学校体育改节的时候,加强体育教师的继续教育就更显重要.同时针对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还要及时为体育教师队伍补充新鲜血液,用新的观念和思想来加速学校体育的改节.

2. 7大学生对体育评价体系的看法

传统体育模式的学生成绩评价是以刚性条件为标准的,小论学生的学时、运动技术、技能、身体素质的差异,评价手段和标准都是一样的,缺乏灵活性.对此学生持不f一么态度呢?据调查统计分析分别有82%,83.6%,86. 5%的学生对于这种单一评价手段表示小满,而希望有更合理的、弹性的、多元的评价体系.因此传统的忽视学生差异性的教学评价体系的改节迫在眉睫.科学的体育教学评价是实现体育教学改节和发展的保证,也是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手段LaJ

篇9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4-0034-03

本文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对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大学生体育课教学现状进行摸底,了解清楚影响大学生学习满意度的具体因素,并提H{针对性的对策意见,从而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和参与体育课的兴趣,并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推动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体育选项课的健康发展。

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体育选项课为研究对象,调查对象为大一、大二体育选项课学生,共280人。

2 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根据需要研究的内容,还有研究的目的,通过对中同知网“中同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的检索,以“满意度”、“体育课”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共检索出相关文献250多篇,查阅其中的30多篇,对体育选项课满意度的现状进行了解,为本课题的分析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2.2访谈法

与部分学生进行交流,以了解体育课现状以及相关问题。

2.3调查问卷法

根据对部分文献的归纳概括以及网上相关资源的搜索,设计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了四个方面,即学生对教师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对选项课场地、器材、对选项课设置和对选项课成绩评定的满意度。对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80份,回收250份,其中有效问卷236分。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别为89%和94%。

2.4实地考察法

实地观看体育选项课上课情况,了解上课场地以及器材状况。

2.5数理统计法

对获得的相关的数据用Sps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3 调查结果与分析

3.1学生对教师专业素质及教学能力满意度

体育教师不同于其他专业的教师是采用身体语言使学生理解动作要领,并通过教师的个人魅力的影响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参与运动的兴趣。而教师的个人魅力包括了其自身深厚的教学功底、高尚的道德修养以及面对学生时的教学态度和为人处世的相处之道等。

从表1中分析看出,学生对于体育选项课教师的专业素质以及教学能力还是比较满意的,可见南通科技职业学院体育课教师的个人能力以及教学素质比较高,能够得到学生们的信任以及青睐。从表1中可以看出选项课教师专业知识比较扎实,教学态度良好,教学手段能够创新,满意度分别为6.22、6.15、6.14。但是不足的是选项课教师在课上的师范动作以及肢体语言可能比较欠缺,课上与学生缺少沟通互动,师生间关系还是有一点欠缺,满意度只有5.36,绩差达到了1.45。

3.2学生对选项课场地、器材满意度

如今各高校的大学生人数逐年增加,而体育场地器材的数量和质量却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且综合性体育馆较少,不能满足学生日常锻炼的需要以及教师上课的需要。在体育选项课中,体育场地和器材是保障体育课正常进行的重要因素,同时也是反映学校教学规模与质量的重要评判依据。 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对于体育选项课场地、器材的总体满意度较差,绩差接近于1.5。其中只有对体育器材、体育场地的数量满意度是比较一般的。而体育器材的质量,绩差已经达到了1.45,说明学校体育器材的质量比较差,可能是因为学校发展重点放在了学生数量以及教学素质上面,而忽略了体育器材的更新和维修。体育器材的问题,影响着学生们的上课质量以及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对体育选项课的满意度。

3.3学生对选项课设置的满意度

体育选项课制度的逐渐完善,加上科技的迅速发展,现代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选课,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老师,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兴趣爱好等,选择符合自己时间段的课程。网上选课系统的建立,不仅方便了学生,提高了学生的上课效率,也方便了教师。

从表3中可以看出,南通科技职业学院学生们对于大学二年级选课的方式比较满意,基本能够达到他们的要求,也希望大学人校后就可以采用这样的选课模式。学校网上选课系统的建立,可以让学生们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既方便了学生,也方便了教师,教师能够更好地统计选项课学生的数量。学校场地数量充足所以体育选项课开始种类也比较多,为学生开设了健美操、篮球、足球、瑜伽等选项课,学生们对于选项课的种类表示比较满意,满意度为5.95,绩差为0.47。而对于自己所选到的课程,虽然总体来看还算满意,绩差为0.64,但还是有一些同学表示不满意,因为有时学生每年会随大流,比如同宿舍男生,如果两个人选了篮球,另外两个也会去选篮球,而不是去选自己感兴趣的项目,这也是影响积极性的一个人重要因素。

3.4对体育选项课成绩评定的满意度

“考试重技术、轻能力,目前对大学生体育成绩的考核评定,主要是期末的体育考试,考试形式虽有多种,但都只是在形式上的变化,还没有摆脱常规的一个标准”。成绩的评定,是学生一学期学习成果的验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下学期的发展方向,以及自己需要选项课。

从表4中可以看出,学校在评分公正性以及考试形式与方法这两个方面做的比较好,能够让学生们感到满意,绩差也比较小,只有0.43、0.44。说明体育选项课教师能够公平的对待学生,拥有良好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对于考试的评分标准,学生们不是很满意,满意度只有5.13。可能是因为教师在考试评分时,要求成绩要求过高导致的。每个选项课教师都有自己的评分标准,随意在选项课评分标准统一性上面,满意度就比较差,只有5.14。因为选项课种类多,内容不同,所以每个选项课教师都会自己指定评分标准,以及考核内容,各个选项课很难做到评分标准的统一,因此导致评分的不合理以及学生们的不满。

4 建议

(1)扩展选项课开展的门类,例如瑜伽、游泳等运动项目,并且扶持热门项目的开展,如羽毛球、健美操、体育舞蹈、乒乓球等选项课程,对于热门项目进行长远的规划,从而提高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愉悦学生的身心。

(2)保持住优势因素,即考核评价体系。同时,师生方面加强沟通,共同参与到考评当中,教师积极参考学生的意见,在不触犯考核评价体系的基本原则下,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同时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使评价的结果更加科学合理。

(3)注意体育器材的保护以及维修,器材数量不够时需要及时的采购,保证器材与场地能够合理使用,让学生不再因为器材的问题而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体育选项课,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

(4)在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教学能力上做的比较好,所以要保持住。教师在示范时,动作以可以做得更规范点、语言更到位点,方便学生们的模仿和学习。在教师与学生们的沟通这点上,教师应该经常找学生们沟通,学生在不懂的时候也应该去请教老师,这样可以使教学环境更加融洽、和谐。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所教课程,制定不同风格的教学方法,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们的自我学习、自我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田喜洲,王晓漫.在校大学生满意度调查与分析[J].高教探索,2007(05).

[2]赵伶俐,潘莉.高校学生对教学、任课教师和课程满意度的调查[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 03).

[3]谭小翠,李信就,赵晓勤.影响大学生体育选项课因素的调查与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7):7.

[4]秦婕.普通高校体育选项课发展现状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8):6.

[5]位一纯.普通高校公共体育课实施“三自主教学”问题解析[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4):4.

Satisfaction Survey of Present Situation of Sports Teaching in Nan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Gu YuzhiAbstract: This paper uses the research methods of literature, questionnaire, interview, on-the-spot investigation,mathematical statistics by taking Nan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stud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Through athoroughly research on the status quo ofteaching of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classes, the study finds the specific factorsthat influence the learning satisfaction ofcollege students and present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so as to improve thestudents'learning satisfaction and interest ofparticipation in sports classes. Besides, we can als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teaching quality and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sports optional classes in Nanto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llege.

篇10

[课题简介]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1.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是时代的要求。

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在我国广大农村,进城打工已成为农民获取经济来源的主要方式,尤其近几年,进城打工的农民数量越来越多,这种“背井离乡寻富路,离田离土求发展”的状况,致使社会上形成了一群不能完全享受父母关爱、家庭温暖的特殊群体——“留守儿童”。据统计,我国1.2亿农民常年外出务工经商,或到外地打工挣钱。由此产生近2000万少年儿童留守家中,其中14周岁以下的占86.5%,按全国3.6亿儿童来计算,每18个孩子就有一人不能与父母共同生活,而且这个数字逐年在增长。这部分“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心理和人格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这些孩子有的逃学、旷课、不交作业、说谎,沾染打架等不良习气;还有的孩子因第二监护人管理不当而离家出走,甚至被拐卖。“留守儿童”现象成了一个新的社会话题,特别是能否保证留守儿童的健康心理已成为讨论的热点。

2.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是社会发展必然的趋势。

父母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由于远离父母,缺少家庭温暖,面对复杂的社会,身心健康成长尤其令人担忧。由于长期缺少父母的关爱,他们有心事无处诉说,只能用自己稚嫩的双肩扛下所有问题,很容易形成精神或人格障碍。“留守儿童”就像乡村的小草一样,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自生自长着。如何教育好这些“留守儿童”,使他们健康成长,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3.关注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是摆在学校面前的严峻课题。

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成长,教育已成为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如果没有一个健康和谐的优良环境,势必影响他们的每一步成长,只有创造优良的环境,才会让他们在健康和谐的环境中茁壮成长。“留守儿童”由爷爷、奶奶或其他亲戚朋友看管,给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青少年健康成长都带来了很多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捷。为教育这些“留守儿童”寻求策略措施,我们选出了《盘州市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分析及对应策略》课题。

二、课题立项情况

本课题在2017年3月底选题后,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经过设计论证,先后报层层主管部门审批,于2017年8月中旬得到六盘水市基础教育教学课题评审委员会批准立项。

三、课题组成员详细情况一览表

姓 名

工作单位

职称/职务

承担任务

手机

胡鹏鹏

盘州市英武镇英武中学

中学二级

协助负责人完成开题报告、结题报告、负责留守儿童虚荣心理研究报告

18785845480

向克

盘州市英武镇英武小学

小学高级

负责收集各种研究资料、负责留守儿童孤独心理研究报告

13708588996

胡玮

盘州市英武镇英武中学

中学高级

负责审查、编辑各种研究资料、负责留守儿童学习心理研究报告

13985928316

何梅

盘州市英武镇英武小学

小学高级

负责编辑、装订各种研究资料、负责留守儿童羞怯心理研究报告

15329184370

支成贤

盘州市英武镇中心校

中学一级

负责制定调查问卷、负责留守儿童偏执心理研究报告

13984605706

四、课题研究时间表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阶  段  成  果  名  称

成果形式

1

 准备阶段

(2017年3月—7月)

1、申报表的填写;2、制定出具体研究计划,实施方案;3、开题报告

书面材料和电子材料

2

实施阶段(一)(2017年9月--12月)

1、准备阶段工作总结;2、各子课题调查分析报告;3、各调查报告论证

领导和专家评估

3

实施阶段(二)(2018年2月--12月)

1、课题专题研究报告;2、总课题研究推广报告;3、实施阶段工作总结

周边乡镇学校推广结论

4

 结题阶段(2019年1月---4月)

1、课题研究成果实践运用总结;2、讨论结题报告的形成;3、结题阶段工作总结

结题报告

【内容摘要】

“留守儿童”就是父母长期外出孩子留守在家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的儿童。留守儿童常出现情感缺失、心理偏差、行为失当、学业失控等现象。留守儿童的学习和人格的表现都明显有别于有正常家庭教育的孩子。不少人误入歧途,这些孩子逃学、旷课、不交作业。 同时,留守儿童在“家”骗第二监护人,在学校骗老师,沾染打架、赌博、酗酒等不良习气;致使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容易走极端。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缺乏父母的体贴照顾,出现害羞、内向、孤独的心理倾向。不愿意与别人交往,害怕与人合作交流等。 本课题正是基于此提出研究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培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健全的人格,以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从而逐步完善自己的心理健康和能力。教育留守儿童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为此,课题组成员从盘州市一些中小学选取留守学生近400余名,通过调查、访谈等多种方法,专门研究留守学生的学习、交往、偏执、逆反、虚荣、羞怯等心理问题及生活状况。通过探索研究后,我们建议从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方面来解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从而使他们的身体和身心健康都得到快乐成长。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研究,先后编写了盘州市校本系列教材《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读本》,编印成书作教育系统内部资料赠送盘州市境内学校使用。也写出了各种心理特点的研究报告如:《对留守儿童羞怯心理的研究报告》、《对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报告》、《对留守儿童的学习心理的研究报告》、《对留守儿童的交际心理的研究报告》、《对留守儿童的逆反心理的研究报告》、《对留守儿童的虚荣心理的研究报告》均被我校心理咨询室收存和心理健康教育课培训使用,同时也被一些相关学校引用。

【关键词】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心里现状分析;应对策略

一、 课题研究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青壮年走入城市,农村留守儿童会越来越多,留守儿童的问题会越来越大。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但对于这类问题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理论层面,还缺乏系统性的内容和可操作性较强的做法,本课题正是基于此,从农村留守儿童的实际出发,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以一线教师的亲身经历,全面了解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现状,挖掘造成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制定培养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措施,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值得推广的行之有效的策略,为解决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试图寻找一个突破口。使留守儿童父母安心务工,还可以积累一些留守儿童的教育经验。同时,通过关心爱护,使其留守儿童能在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好转,表现为思想品德、行为习惯持续好转,心里素质明显增强,学业成绩稳步上升;自我教育、自我控制力、自理能力都不段增强,身心健康不断发展,综合成绩呈上升趋势。

二、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综述

目前,社会各界人士已对留守儿童作了大量的研究。近年来有关留守儿童研究报告不断出现, 打开电脑搜索“留守儿童”就能搜索很多关于留守儿童的研究和各地出台的有关关心留守儿童的政策。

1.国内研究现状:自20世纪90年代,留守儿童进入大众的视野,其概念随着社会进步而嬗变。留守儿童作为农民工的衍生群体,其关注度从社会的边缘走向焦点。研究者从不同视角对留守儿童的心理、体质、学业、社会性等方面展开了大量的研究,积累了丰富的成果,但结论大相径庭。留守儿童将长期存在,教育关爱工作任重道远,须避免留守儿童个体标签化,做好顶层设计,整合多方资源,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弥补家庭教育缺失,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2.国外研究现状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世界范围内受父母移民影响的留守儿童数量巨大。国外留守儿童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留守儿童的规模,以及移民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教育、医疗和健康、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研究者不仅描述了留守儿童各方面的发展状况,而且对移民影响留守儿童发展的机制和过程也比较感兴趣,提出了一系列中介和调节因素。从研究内容上看,国外对留守儿童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留守儿童的规模以及移民对留守儿童的日常生活、教育、医疗和健康、心理和行为等方面的影响。

党和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比较关注,各地纷纷开展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农村留守儿童一般问题的研究已经启动,中央教科所、江苏、河南,以及重庆市的个别专家学者,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一般问题进行了研究。王宗飞《任性冷漠内向孤独 “留守孩子”令人担忧》探究了留守儿童在生理上与心理上的需要得不到满足,产生消极情绪。黄应圣、刘桂平在2004年的研究中,也认为留守儿童在道德品质方面存在一些问题,迟希新在2006年的研究中也道出了留守儿童在道德观念、道德情感、道德人格以及道德行为等方面的偏差……这些研究,重点探讨了农村留守儿童的基本情况和他们面临的严重困难和问题,在呼吁社会各界积极关爱农村留守儿童方面产生了较大影响。但这些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及其解决的专项研究还远远不够,也存在着一些不足。

    他人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目前存在的较为普遍的心理问题有:情绪消极,孤僻任性、自私冷漠、暴躁、极端的性格。等特征,产生了叛逆、厌世情绪。

三、研究的目标、内容及研究方法

(一)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盘州市“留守儿童”主要存在的心理问题。

2、在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方面找到一些有效的措施,纠正、排除、防止学校“留守儿童”出现心理、行为的偏差。

3、对盘州市“留守儿童”的各种个性心理品质进行培养,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以及健康人格的形成。

4、通过研究,提高教师的素质,初步培养教师具有从事心理教育、教学研究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二)研究内容

1、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的主要心里现象分析

a、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学习心理现象

b、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逆反心理现象

c、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交际心理现象

d、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虚荣心理现象

e、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偏执心理现象

f、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羞怯心理现象

g、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孤独心理现象

h、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常见异常行为

2、对盘州市中小学留守儿童的教育对策及建议

    (三)研究方法

1、 抽样调查法:采用问卷形式,调查盘州市部分中小学学生主要心里现象。

2、行动研究法:结合盘州市部分中小学教学和发展的需要,根据研究的过程,分阶段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及时调整和完善研究步骤、具体研究策略。

3、 个别谈话法: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访谈,分析存在问题、问题成因和解决方法。

4、 教育文献法:查阅有关留守儿童教育的文献,明确研究的目标,分析研究中涉及的有关变量。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

(一)研究的准备阶段(2017年9月——2018年1月)

     完成区域内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象的调查,提取数据,对中小学学生中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现象进行分类。做好课题的研究准备工作开展开题论证,设计研究方案以及设计调查问卷等。

(二)研究的实施阶段(2018年3月—2018年12月)

1、 主要按计划、步骤进行课题研究。

2、 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盘州市部分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象。

3、 根据调查结果统计,分析盘州市部分中小学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现象。

4、 根据留守儿童中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个别访谈和社会调查,分析心理问题的成因,研究转变策略。

5、 对存在各种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进行个别辅导,设计合理的教育方案。

(三)研究的总结阶段(2019年2月——2019年4月)

       整理材料,总结经验,推广研究成果,写好课题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成果

(一)调查结果统计

课题组通过对盘州市八个中小学约400余人留守儿童的各种心理进行了问卷调查  (结果详见各种心理问卷调查统计报告),主要数据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有心理问题的留守儿童占89%,没有的占11%,其中:

(1)认为交际心理有困难的占20%,一般的占65%,没有困难的占15%;

(2)认为学习心理有困难的占30%,一般的占70%,没有困难的占10%;

 (3)有逆反心理的占40%,一般的占50%,没有的占10%;

(4)有偏执心理的占30%,一般的占60%,没有的占10%;

(5)有羞怯心理的占45%,一般的占40%,没有的占15%;

(7)有虚荣心理的占50%,一般的占30%,没有的占20%;

(8)有常见异常心理行为的占40%,一般的占25%,没有的占35%;

  (二)调查数据分析

从第一个问题可看出:这些留守孩子在交际心理方面有问题的不是很多,一般地占多数,也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从第二个问题可看出:这些留守孩子学习心理困难的也不太多,有80%的孩子认为自己的学习成绩还行的。

从第三个问题可看出:由于他们的父母不在家,更不可能时时刻刻在自己身边,很需要帮助和指导他们,以减少出现的逆反心理。

   从第四个问题可看出:留守儿童偏执心理还是较多,很需要我们采取合理措施去调适;

   从第五个问题可看出:这些留守儿童羞怯心理人数不算少,很需要我们采取引导措施;

   从第六个问题可看出:留守儿童虚荣心理还是挺严重的,需要我们下大力气的。

    从第七个问题可看出:有常见异常心理行为的也很多,很需要采取合理措施去调适,

(三)课题研究成果

1、课题组长胡兴担任主编,带领课题组成员经过近六个月的时间,编写了盘县校本系列教材《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辅导读本》,在课题实施学校推广试用,得到了广大师生的赞誉,为我们课题研究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2、课题组长胡兴设计制作的课件和撰写的论文《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爱心架起友谊桥-----心理健康教育说课稿》分别获得《中国教育学刊》举办的“全国优秀多媒体教学课件评选大赛”一等奖、二等奖及“中国教育实践与研究论坛”征文评比大奖赛二等奖。为课题研究成果得到了推广。

3、自课题实施以来,课题组长胡兴为盘州市英武镇中小学教师和学生培训了五期有关心理健康教育的专题:《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研究》、《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知识》、《英武乡中学青春期性健康教育二级培训》、《青春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男女生交往》。

     4、课题组成员何梅所做的课件《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社会化分析》、教研论文《浅谈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问题》在盘州市红果片区小学得到了推广。

    5、课题组成员对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写出了各类心理问题的研究报告。其中:

(1)课题组组长胡兴做出了中小学留守儿童“偏执心理”、“交际心理”和“常见异常行为”的研究报告。

(2)课题组成员胡玮做出了中小学留守儿童“学习心理”的研究报告。

(3)课题组成员胡鹏鹏做出了中小学留守儿童“虚荣心理”的研究报告。

(4)课题组成员支成贤做出了中小学留守儿童“逆反心理”的研究报告。

(5)课题组成员何梅做出了中小学留守儿童“羞怯心理”的研究报告。

(6)课题组成员向克做出了中小学留守儿童“孤独感”的研究报告。

【实践成效分析】

1.通过农村小学阶段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了解当前我校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现状。

2.通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根据所获数据资料,分析造成当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异常的各种因素。

3.通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指出学校、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不合理的教育方式。

4.通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探究合适的解决策略。

5.通过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研究,进行科学的对比实验和总结。

【研究体会】

如何解决留守儿童的学习及心理健康问题则需要政府、家长、学校及社会人士的共同努力。以下是我们课题组研究实践后的几点总结与建议:

 1、政府方面

就社会政府而言,应该给予留守儿童更高的重视。留守儿童出现的根本原因是,教育体制不完善,家长收入并不高难以承受高昂的择校费。所以,政府在解决留守儿童的问题上一方面可以通过建立更多的农民工子弟学校,降低入学门槛,方便家长携带孩子去打工。农民工将子女留守而不选择举家迁移,与农民工子女进城就学难有直接联系。由于户籍所造成的二元体制,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公办学校入学要缴纳高昂的“借读费”,这成为农民工子女不能随迁的一大障碍。农民工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应当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享受到公共财政的阳光。流入地政府要努力改善农民工子女的就学条件,进一步落实进城农民工子女教育政策。同时,在公办学校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特别要把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好,加大对农民工子弟学校的扶持力度,降低农民工子女上学、受教育的成本,使留守的孩子能够生活在父母身边,共享城市文明。

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鼓励外出务工的农民在家乡创业,在相对落后乡镇、农村发展更多的产业,为农民在当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此外,还应加大对弱势群体的财力扶持、制度倾斜、生活保障,在“先天不足”的情况下尽量确保“后天平等”。

2、学校方面

学校是“留守儿童”学习的主要场所,也是对“留守儿童”教育的主要部门。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说:“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恳求别人对自己的关怀。”学校对他们要倍加关注和关心,每一位教师要有一颗爱生如子的爱心,有计划的做好家校联系工作,有针对性的进行家访,让学生从老师那里得到父爱和母爱,得到大家庭的温暖,做到对每一位“留守儿童”的心理变化、学习情况等方面了如指掌,积极组织他们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有效弥补“留守儿童”的缺失。作为学校和教育部门,关心和教育好“留守儿童”责无旁贷,责任重大。通过课题组的研究实践,现将一些不成熟的经验与大家交流。

一要调查摸底,分类管理。组织全体老师,对留守学生进行全面的家访,作好记录,建立档案,并制定分类辅导关爱的方案,使学校的教育管理有的放矢。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留定儿童的家庭主要在以下四种情况:①家庭困难,父母迫于生活双双外出打工;②父母一方不在本地,为团聚而外出务工:③家庭宽裕,父母为生活自由而外出务工;④父母感情不和,一方外出务工。针对这四种种情况,我们对家庭经济困难的留守儿童,通过各种渠道在经济上给予帮助,化解他们因家庭困难而引起的自卑和苦闷。对家庭宽裕的家庭的,重点促使其父母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和关爱。对于父母感情不好,性格古怪、脾气暴躁,逆反心强、问题较多的孩子,进行重点跟踪,特别呵护和关爱。

二要制定实施方案,完善工作制度。学校在认真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和学校“留守儿童”实际情况,制定学校关爱“留守儿童”实施方案,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积极开展有关活动;建立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定期检查制度、结对帮扶制度、热线交流制度、心理咨询制度等,把关爱工作落到实处,使关爱农村“留守儿童”工作经常化、社会化、制度化,形成长效工作机制;加大“关爱工程”实施检查力度,定期、不定期的对学校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专项检查,促进、推动关爱工程长效、持久深入地开展。

三要搭建交流平台,增强心灵沟通。根据留守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我校课题组成员则组织本校部分留守儿童与浙江大学“1+1爱心工程”结对子的活动,目的也是为了改善留守儿童“有苦无人诉”的状况。爱心工程以大学生牵手留守儿童为中心,让孩子们找到一名“知心姐姐”或“知心哥哥”。组织留守儿童与大学生志愿者之间以书信进行交流,因为对于老师,孩子们有警戒,有些不大愿意说出心里的真心话,但对于知心哥哥或者姐姐,他们的内心就没有什么顾虑,更加愿意倾诉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种让社会人士参与到改善留守儿童现状的机制或模式还是很有意义的。如果此类活动得到推广,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问题就可以得到一定程度地解决。

四要加大硬件投入,搞好寄宿制建设。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建好寄宿制学校,优先安排“留守儿童”住宿,加强内部管理,认真安排好“留守儿童”的安全、学习、生活等问题,使其与其他孩子一样健康、快乐的成长,解决“留守儿童”家庭的后顾之忧。留守儿童在学校寄宿有很多好处,可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学习、可以避免留守儿童受外界不良风气的影响,可以促进留守儿童与教师及同龄儿童之间的关系和谐、亲密沟通。

五要关注特殊群体,进行个别辅导。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肩上肩负着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对于个别特殊的留守儿童,在他们身上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六要经常沟通家长,家校互动。学校可以开辟一个亲情专线或互动专线,虽然现在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了电话,但是,家长因为工作问题常常会忘记给家里打电话。所以,学校可以开辟一个亲情专线或互动专线,让留守儿童每周打1~2次电话给家长,同时让老师与家长经常保持联系,汇报留守儿童学习和生活情况。通过交流,努力与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取得共识,让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共同关心和帮助孩子成长。

七要提高教育人员的素质。除了在教学方面提高要求外,教育工作者在对儿童心理等方面的知识也要尽量充实。这样更有利于教师在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中及早发现存在的问题,有效预防留守儿童形成的极端思想或做出的极端行为。

八要学校和班级要经常开展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各种文艺活动和公益活动的开展,让留守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在活动中忘记的是烦恼,得到的是快乐。通过活动增强与同学相处的感情,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体会助人为乐的幸福,同时在活动中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3、家庭方面

就家长而言,在做出外出打工而留下孩子的选择时,应该充分认识其中的利弊。虽然,父母在外地打工距离孩子很远,但是,现在通讯技术越来越发达。家长应该充分利用这些通讯工具及时与留守儿童、留守儿童的代养人、留守儿童的老师保持联系,更多地与留守儿童深入谈心,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了解他们的困惑,解决他们心中的困扰,减少隔阂,更好地理解和关心留守儿童。家长绝对不可以因为留守儿童成绩落后而一味指责其不用功学习,而应该尽量帮助他们利用假期及时地弥补空缺、跟上进度。

我们想强调的是,父母不只是孩子衣食住行上的支持者,更是孩子精神上的寄托者。每个孩子都希望在碰到困难的时候可以有母亲温馨的话语来安慰,可以有父亲宽厚的肩膀作为依靠,从而帮自己正确面对并战胜挫折。所以,我们需要为留守儿童的父母敲醒警钟!你们可以少加几个班,可以少赚一点钱,可以不用给孩子买什么高档的礼物,但是,一定要记得经常打电话跟孩子聊聊天,一定要记得在孩子生日的时候,煮一碗面或买一块蛋糕,道一句生日快乐。

4、社会方面

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不只是农村或者农民工的问题了,随着留守儿童数量的扩大,留守儿童的问题已经是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问题。所以,在这里我们呼吁更多的社会人士伸出热情的双手,形成爱的暖流,温暖每一位需要帮助的留守儿童。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更需要我们呵护的花朵。从以上这些爱心人士的言语中,我们能感受到社会从来不缺少爱心,我们相信,在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下,会有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绽放笑容。

【研究收获】

对于本课题的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做了大量的工作,在理论上进行了一些探索,并积累了较丰富的实践材料,也比较摸清了盘州市留守儿童的主要心里现象,我们也根据实际情况探索研究了一系列教育措施。对于个别留守儿童的教育,通过我们课题组的努力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但是农村留守儿童队伍庞大,加上学校各种条件有限,以至于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当然,我们会努力渐渐扩大我们的队伍,更不会因为课题的结束而停止研究。我们将继续关注留守学生的学习、教育问题,真正将对留守学生的教育落到实处。为他们做点什么,给他们关爱,解决他们成长中遇到的困难,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给他们以学习等各方面的指导,使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 廖继昌、韦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对策及建议》,广西教育,2008年25期 .

篇11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8-58-03

0 引言

目前几乎所有普通高等院校(本文指一般本科院校或高职高专院校)的理工科专业都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程,在有的学校,这门又叫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在学习这门课之前,学生基本上都没有编程知识,对他们来说这门课程学习难度较大。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学习素质整体偏低,主要表现在两点:①学习的主动性较差;②没有足够的毅力来战胜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在这样的背景下,很多讲授这门课程的教师不能因地制宜地组织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归纳了这些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与各同行商榷。

1 对语法与算法的关系处理不当

C语言程序设计这门课有两个主要教学目标:①掌握C语言的基本语法;②掌握一些基本的算法。“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它是指令的有限序列,其中每一条指令表示一个或多个操作”[1]。“算法是灵魂,不掌握算法就像是无米之炊。语言是工具,不掌握语言,编程就成为空中楼阁”[2]。这两个目标都很重要,但相对来说,第一个目标难度偏低,第二个目标难度偏高。

我们对普通高等院校C语言程序设计课堂进行访查发现,有些教师将语法和算法孤立开来进行讲解,其结果是,单纯地讲语法,学生会觉得知识点零散,并且枯燥无味;单纯地讲算法,学生不知道算法如何用语言来实现。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能体现教学的趣味性,将零散的知识点有效地组织起来,以吸引学习主动性和学习能力都不强的学生很好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采用的方式是以程序设计为主线,将算法和语法结合起来讲授。先提出问题,再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与步骤,即算法分析,然后再用C语言来实现,在实现的过程中将重点语法进行讲解。比如在开始讲解循环这一章时,针对“输出50000个星号”这一问题,首先进行算法分析:一条输出语句输出一个星号,把这个操作重复50000次,重复的操作需要利用循环来控制,这样算法分析就到此为止。接着教师要现场编写程序,通过具体的程序代码,来讲解for语句的语法细节:①三个表达式各自的作用及执行流程;②三个表达式省略的情况(要简单地讲解,不能让学生陷入语法的泥潭中)。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过于侧重于语法细节的讲授,而忽略了对学生基本算法思维的训练。比如花很多时间来讲解各种数据类型在不同的编译环境中所占的存储空间,其实数据类型只需要掌握最常用的几种,并且知道每一种数据类型的数值范围有一定限制即可,不必深究具体的数值范围是多少和每种编译环境下每种数据类型各占多少个字节。一旦教师把学生的学习精力导向这些繁琐的语法细节,就会使学生感觉这门课枯燥无味,对于普通高校的学生,这样的授课方式会消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从整体来说,语法细节的讲授应当尽量弱化(弱化的程度以编程基本够用为标准),要将主要精力放在培养学生用C语言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上(即对算法的训练),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可以自学所需的语法细节。在语法与算法结合的教学过程中,语法与算法侧重点的选择,在不同的时期是不一样的。如果以一个学期为周期,在学期初教师要花主要精力来引导学生熟悉C语言的语法,比如在什么时候打逗号、分号、空格,如何进行代码缩进等,这一过程约花四分之一个学期。学生熟悉了C语言的常见语法规律和开发环境后,教师应当有意识的侧重于算法教学。如果以每一章的教学过程为周期,语法与算法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在一章的教学初期,应当以语法为主,后期应当以算法为主。

2 对学生编程实践引导不足

C语言程序设计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对于入门者最好的学习方式就是多动手编写程序和调试程序,可是很多教师对学生入门阶段的编程实践引导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2.1 授课时过于依赖课件,现场编程示范不足

笔者曾经就这门课的教学情况调查了广西崇左市的两所高校——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和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发现在43名教师中,有39位教师授课时主要依赖课件(如PPT)来讲授,很少动手写代码,所占比率为90.7%,而这些教师普遍反应这门课教学难度大,学生难以理解。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教师授课时过于依赖课件,导致学生预习和复习巩固时,下意识地去翻阅课件而不是动手编程实践。普通高等院校的绝大部分学生即使动手实践,也只是简单的把教师的代码复制粘贴到编程环境下进行运行,仅满足于基本看懂并且运行通过这一层次,这一层次离真正掌握所学知识还差的很远。

教师在上课时,如果能脱离课件,将主要代码当场编写出来,并结合代码与注释讲解语法细节,这样做既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又可以无形中培养学生动手编写程序的意识。那么,学生在预习与复习巩固时,就会以编程实践为基础进行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做过一次实验,在两个学生人数与整体素质相当的班级讲授这门课,其中A班依据课件进行讲解,很少现场编程示范,课后把课件发给学生进行巩固复习。在B班以现场编程的方式来讲解,在关键的地方用注释的方式来说明,课后将代码与课件都发给学生。期末两个班在同一个考场测验,A班的平均成绩为67.8分,B班的平均成绩为73.6分,相差5.8分。在对教师授课满意度反馈这一项,A班对教师的平均授课满意度为89.2分,B班为93.6分,相差4.4分。

2.2 对学生编程错误处理能力的训练不足

C语言初学者,困扰他们最多的是编译与连接时出现的错误;在入门后的提高阶段,困扰他们最多的是运行时出现的逻辑错误。如何解决这两类错误,对他们来说这是两个很大的挑战。因为错误提示都是英文,普通高等院校的理工科学生英语水平普遍不高,很多同学对英文的错误提示有畏惧心理,不能坚持读懂这些错误提示进而解决错误。故C语言的教师,帮助学生消除对英文错误提示的畏惧心理,提高学生解决错误的能力,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目标。但是很多教师忽视了这一点,他们一般在上课前把代码写好,上课时把代码复制到编程环境下执行,在整个编译、连接、运行过程中避免出现错误,忽略了对一些典型错误的讲解。并且有些教师在学生动手编程的过程中,不进行有效地监控,对学生的错误不进行指导,这时相当一部分意志薄弱的学生,就会有挫败感,不断积累的挫败感会击垮他们学习的信心。

如何达到这一目标值得我们思考,对于编译与连接时的常见错误,首先,教师在编程示范时,可以在特定情景下故意写错,然后带着学生查看错误提示,教会学生解决这一类错误。比如在第一节课时,在程序正确运行后,教师可以故意将一个英文标点改为中文标点并遗漏一个分号,带领学生看错误提示时,让他们把其中常见的英文单词熟记于胸,通过这种方式教会学生解决这两类错误。对于学生普遍遇到的错误,可以把学生遇到的错误代码针对全班同学进行讲解。对于学习后期经常遇到的逻辑错误,应当教学生使用输出语句和断点调试这两个非常有用的方法来排除错误。

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3],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教师的引导下,如果学生具备了C语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的解决错误的能力,就代表学生具备了自学的能力,这时教师就可以多引导学生自学了。

3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趣味性体验的重视不足

教学过程中,教师对学生趣味性体验的重视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3.1 教态语态不够活跃,教学气氛沉闷

很多教师教学设计不严谨,对教学过程中的起承转折和教学内容重点难点没有很好地设计;而为体现教师的尊严和课堂的严肃性,教态过于严谨,缺失生动性,语言表述过于学术化和专业化。这门课程内容本身并不生动,如果以这样的教态进行教学就更容易出现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听课疲倦的情况,如果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其内在的学习驱动力不足,他们很容易对这门课失去兴趣。

成功的课堂应该是:教学设计严谨,教态语态生动。教师在教学前要进行严格的教学设计,实施教学环节时,应当在教态语态上放松,尽量用生动形象的口语来教学,现举一例如下。

变量对于C语言初学者是一个比较难掌握的概念,学生应当理解变量的如下几层含义:变量是用来保存值的,变量里的值是可以随时改变的;变量里只能保存一个值;变量有类型的区别;变量的地址与名字的区别。通过教学前的严格设计,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这么来讲授:一个变量就像教室里的一个座位;变量是用来保存值的,座位上坐的人就相当于变量里保存的值;一个座位上只能坐一个人,变量里只能保存一个值,教师来给你调试错误时,你就得让座,第二次给变量赋值时,新值就把原来的值替换了;每一个座位有一个编号,如01,02等,每一个变量有一个内存地址,如oxfff1,0xfff5等;这些地址不好记忆,我们再给变量取一个容易记忆的名字,比如sum、max等,对应地我们可以把这个座位叫做“龙椅”、“太师椅”等。此时,学生往往就会哄堂大笑,但学生的欢笑声并不代表他们已经真正理解了这个概念,这时教师要把学生的情绪由兴奋引导到平静,思考变量与座位之间的关系。学生放松过后,一般愿意去思考,并且能深刻地理解变量这一概念。

3.2 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学习成就感的体验关注不足

所谓学习成就感,实际上是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是在取得成功,达到愿望,实现自我价值,得到认可时产生的满足感和喜悦感。这种发自内心的满足感与喜悦感,是他们感受学习趣味性的一种最强烈的方式。当前绝大部分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评价机制不完善,很多教师认为,教师只需简单地将所要讲授的知识讲解清楚就可以了,学生学与不学,学得好与不好与己无关,有时候学生根本听不懂,但教师还是一成不变地按教学计划实施教学。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内容的连续性,决定了如果前面的知识没有理解,后面的课程内容将更加难以掌握,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更多的挫败,而不是成就,在挫败感笼罩下,学生很难体会到本门课程的趣味性。

那么在普通高等院校针对这门课程,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呢?除去普通意义上的提高教师授课水平外,笔者还摸索出以下两点思路。

在学习初期,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抄写原代码的方式来熟记C语言的语法细节。记忆是任何一门学科学习的必要手段。普通高等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在课后不会主动去记忆语法格式,教师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来强迫学生去记忆,让他们尽快地去熟悉语法格式。这样在上课时,学生就会大大降低因为语法细节不熟悉而产生的挫败感,相反成就感会大大增加。

学生间的学习素质是有差异的,面对这种差异,很多教师都提出了因材施教策略,这固然是对的,但关键是在同一个课堂里如何因材施材。比较可行的方式是:教师在设计学习目标时,根据难度级别分为几个教学要求,教学时先从低难度的要求开始讲授,这一要求的内容,绝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掌握,极个别学习较差的学生,多花一点精力也能掌握,通过降低难度,让所有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这种内在的学习成就感会赋予他们继续学习的动力;接着教师把要求适当提高,难度级别也相应加大,注意难度提高的梯度不可过大,还是得保证绝大部分的学生可以掌握;课后可以把这个问题的要求继续提高、难度继续加大,让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去钻研。

例如在讲授C语言冒泡排序时,可以先按第一层要求来讲解,在黑板上分析从前往后进行比较这种思路,这一思路是非常简单的,每个同学都可以掌握;再提出第二层要求,将这种冒泡排序用C语言来实现,通过对这层要求的分析,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要用数组,两层循环各自的作用是什么等关键知识点,这两层要求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到,让学生获得学习成就感;接着提第三层要求,冒泡排序如果从后往前进行比较,那么应该如何实现,这时需要教师指明思路,简单讲解后交给学生自己去实现程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因为有前面的成就感作为自我奖励,学生一般愿意去研究第三层要求;最后提出第四层要求,当全部数据已经按要求排好时,如何提前结束排序过程。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表扬学习成绩差但是已经达到第一层和第二层要求的学生,让他们也能获得久违的学习上的赞美与肯定。

4 结束语

笔者在多年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以上办法收到很好的效果,教学中气氛融洽,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高,都能较好地掌握本门课程的主要知识。凡是计算机语言类教学的课程,都有共同的特性,本文提出的教学中的问题,在普通高等院校的其他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中也同样存在,所以,本文提出的教学思想也同样适合于其他计算机语言类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篇12

关键词:网上选课;信息管理;程序设计;模块

Key words: module;selection of class through internet;information management;mode

中图分类号:G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0-0112-01

0引言

随着无纸化办公的一步步实现,信息的自动处理以及网络式的信息交互方式越来越被人们认可和应用。让计算机来管理学生的信息是现在各个高校都在积极进行的工作之一,也是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网上选课与传统的选课方式相比更加节约资源,由于选课信息处理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能不能顺利进行,所以在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不能出现疏忽。针对这一形式和现状,网上学生选课系统是非常重要而有意义的。网上学生选课系统主要的目的是减轻管理课程信息及学生选课信息的劳动强度,辅助学校课程管理,减少因人为失误造成的选课错误,从而使学校更有效地进行正常教学工作。

系统的主要功能是以计算机为工具,对学生选课信息进行处理,它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学生选课工作的当前状态,能利用过去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全局出发辅助教务管理人员管理选课事务。

1开发环境和运行环境

1.1 开发环境和开发工具本系统是在Windows XP操作系统下使用Visual Studio 2005中的C#语言进行开发的;数据库服务器端使用的是Windows2000 Server操作系统和MS SQL 2000数据库。

1.2 运行环境学生端、管理端硬件要求:CPU Celeron 366以上,内存32MB以上,硬盘10GB以上;操作系统可选Windows98、2000、XP等Windows系列操作系统。

数据库端硬件要求:CPU PIII500以上,内存128MB以上,硬盘20GB以上;操作系统采用Windows2000Server,数据库MSSQL2000。

学生端采用B/S模式,学生选课时不需要安装客户端,只需要打开网页浏览器登陆网站即可;管理端采用C/S模式,使用前前需要一次性安装客户端程序。

2研究生选课系统的功能

2.1 基本信息管理基本信息包括课程管理、教师信息管理、学生信息管理和专业信息管理模块。

2.2 选课信息管理①选课信息设置。这里包括可选课程设置、选课基本设置。可选课程设置用于添加、修改和删除可选课程,设置内容包括;课程名、任课教师、开课学期、开课年级、可以选修该课程的专业、开课时间、是否非体补修及选课人数限制。选课基本设置用于设置开始选课和结束选课,可以设置指定的若干门课程是否处于可选状态,只有处于可选状态的课程学生才能在选课时对其进行选择。②学生选课。学生选课模块采用B/S模式,这样学生选课时就可以不受时间,空间及操作系统等限制随时随地完成。学生选课首先依据学生的基本信息为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课程,学生可以在这里选择需要的课程,选定的课程会出现的提交课程里等待提交确认。然后提交选课,这里会列出已经选定但没有提交的所有课程,学生选好的课程在没有提交之前是可以更改的,在提交选课页面学生可以选择将若干门课程提交确认或者删除。提交确认的课程将不可更改,并出现在已选课程中。删除的课程会重新出现在选择课程页面中并可以重新进行选择。最好学生在这里可以按学期查看自己选定的课程。③查询模块。该模块主要提供管理员进行学生选课结果查询和学生名单输出。选课结果查询用于实时查看当前开通的每一门课程的选课情况,针对课程管理的需要这里还设置了可以查询选课人数不足的所有课程。学生名单输出是以报表的形式输出指定课程的学生名单,为方便任课教师将打印好的名单粘贴到点名册中,报表中表格的大小依据学院统一点名册大小进行设置。报表可以直接打印,也可以输出为Word文件以便进行修改。

3结论

经过2009级研究生连续两学期的选课实践应用,本系统性能稳定,运行情况良好,比以往完全人为进行这项工作相比更加易用和安全,运行效率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充分发挥了网上选课的优势。管理人员可以方便的通过网络更改与查看各门课程,学生在选课过程中也不再受空间限制,可以方便的在任何可以上网的地方进行网上选课。通过实际应用也反映了本系统总体性能良好,完全符合设计要求,界面美观,操作简便,实用性较强。为了使网上选课系统更加有效、可靠地运行,需要管理人员不断地对课程数据库进行维护,如在选课之前录入新的课程,选课进行过程中对各门课程进行监控,适时删除一些不受欢迎的课程,选课结束后导出学生名单等等。

参考文献:

[1]贾兰兰,等.基于Struts+Hibernate技术的网上选课系统设计与实现[J].福建电脑,2009(1).

[2]余泽通,等.基于B/S结构网上选课系统的构建[J].科技信息,2008(34).

[3]吕俊霞,等.基于ASP的B/S模式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实现[J].电子与封装,2008(11).

[4]黄道颖,等.基于B/S架构的高校网上选课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0(6).

篇13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29-0038-02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尤其是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实施四年以来,随着教育管理方式的不断改进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不可回避的现实是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还不足,教育治理能力还不强等[1]。在大学教育中,课外教育活动是培养学生社会实践和社会责任感的重要环节,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则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课外科技创新体系是在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等课堂行为之外,以学生的爱好、兴趣、特长和理论知识为基础的,以培养学生探究知识的科研意识和思维,促进学生表现个性、勇于创新、敢于实践行为的形成为目的的一种有效的课外教学活动方式和活动系统。加强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在激发学生学习科学、探索未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培养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深化专业学习、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2][3]。在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在协同创新理念指导下创新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合理优化课外科技创新的组织形式和内容,积极营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目前,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建设,基本都形成了以课堂学习为基础、以科研立项为训练途径、以参加科技竞赛为检验手段、以申请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为创新水平标志的课外活动体系;通过开放实验室、开展校企合作等方式广泛搭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平台,组建学生科技社团、分阶段为具有不同学识基础和经历的学生提供技术指导等,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意思维和实践能力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与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深度合作的协同创新要求大相径庭,这就要求在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汇聚各种资源条件并使其协调发展成为相互协同的合作体系。

二、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模式的协同创新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随着学习的逐渐深入,知识的不断累积、视野的不断开拓、思路的不断更新,将逐级地产生创意思维、形成创新意识,进而热衷于发明创造和创业历程的实践与体验。以哈尔滨工程大学理学院为例,按照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过程这一线索可以建设一个分层级的、全方位的课外科技创新协同体系,分别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创新意识、创造和创业的能力。

(一)构建创意思维培养子系统

牛顿看到苹果从树上坠落能够产生有关万有引力的灵感,其实就是因为牛顿具有良好的创意思维。在实践中将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心分成5个子实验室:一是突出学校学科特色以了解、学习、开发和建设海洋资源为主题的“海洋的奥秘”实验室;二是围绕学院的学科优势开设“光纤的世界”主题实验室;三是以演示大学物理学中的光学部分原理为主要内容的“光学的绚丽”操作实验室;四是引领学生探秘力学原理,让学生真正体会课堂中学习的物理原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的“力学的探秘”实验室;五是直观展现电磁作用的原理,解析电磁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的“电磁的探秘”实验室。通过实验仪器的演示操作使学生对课堂上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际联系起来,从而激发其创意思维的形成。

(二)构建创新意识培养子系统

依托教学、科研实验室或专门为学生创新设置的技术实验室,健全学生课外创新社团的组织结构,完善社团运行机制,明确社团建设内涵与目标。建立不同专业的学生社团,形成有组织的、保障条件充裕的创新环境,通过创新团队长期延续性的活动来营造活跃的创新氛围,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以“理学之光”学生创新中心为基地,以“数学林”、“感知社”和“光鸣社”三个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为主体、以强化数理基础为目的,集合光、机、电为一体的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锻炼创新技能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学生在科技创新中变被动为主动,将课堂、书本知识吸收并消化理解成为自己的能力。

(三)构建创造能力培养子系统

学生创意思维的形成,将产生强烈的创新意识,需要及时搭建发明创造实践平台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创新活动,进行发明创造的实践。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校内外、国内外竞赛,进行发明创造的实战训练,将完成的创作作品作为创意思维培养子系统的演示案例,不仅增加实验室的教学仪器,而且还提高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尤其是在教学使用过程中,展现给学生的就是通过学生自己创造实现的,对激发学生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强烈的动力。

(四)构建创业体验子系统

学生参与一定的创新活动,具备了一定的创造能力后,那么就要帮助他们将有发展的创作转化成有效的社会价值。对学生的创作项目进行培育或孵化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创业活动,将其发明创造产品化推向市场,进行市场运作,让学生充分进行实体经营的体验。学生创新成果不断出新,创业意识越来越强烈,通过学校创业教育学院搭建的平台、国家大学科技园提供平台以及学生自行拓展的创业平台,已经形成了学、研、用一体化的生态链条。

三、学校内外部资源配置机制的协同创新

按照协同创新实现途径可将其分为内部协同创新和外部协同创新两种,内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依赖于组织内在要素之间的互动,外部协同创新的实现主要取决于与其他相关主体之间的互动[4]。所以进行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需要从研究其内在的本质因素及其相互关系以及与外部因素的联系出发,既要进行环境-管理-过程等组织内部的协同创新[5],也要把校外各种有利资源有效联系起来。

(一)内部机制的协同创新

无论做什么工作,都离不开制度做保障。高校内学生创新体系的协同创新首先要实现制度的协同,通过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得到锻炼和所取得的成绩标志着学生的发展与进步,为了鼓励学生更多更好地参加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学校则必须从实际出发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机制。将学生创新过程与选修课协同配置使其得到学分的认可;将教师的课外指导过程与课堂教学协同配置使其付出与收入协同起来;将学生取得的创新业绩与“推免”读研、评优评奖、就业推荐等优惠政策协同起来等。其次是专用实验室、基础实验室、教学实验室、科研实验室等资源环境的协同利用,为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提供一定的设备资源和技术支持。再者就是通过学生课外科技创新社团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的实现协同组织,把各有所长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构成优势互补形成最大的创新力。第四是各种形式的创新活动的协同,把课外科研活动基金项目、专项竞赛、科研训练计划、学术报告与交流等形式的活动协同起来,根据学生所具备的知识基础、创新技能水平组织其参与不同的活动,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形式的活动等。

(二)外部资源的协同利用与开发

实现学校与外部资源的协同,首先是创新活动与创新竞赛的协同,目前作为检验学生创新能力的国际、国内各级各类竞赛项目纷繁多样、不乏百种,有对应专业的专项比赛,有综合性的挑战赛。对于每一种权威性的比赛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和训练使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得到全面发挥和提高。其次是与校外企业的协同合作,建立“校企合作”的创新活动载体,一方面与企业联系将企业生产研发过程中遇到的部分技术问题(难题)提出来作为竞赛的题目,让学生广泛参与从中得到最佳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将一些技术难题作为攻关课题,由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共同组成课题级进行科研攻关;三是企业把自有的一些模块化的、可复用的、开放性技术平台提供给学生,供他们学习、模仿、仿真、实验、研究、发展和创新;四是直接把学生的一些创作进行优化后由企业进行成果推广等;五是直接将学生送到企业参与生产、研发的实践中去体验创新实践的全过程。进行使学生既能够开拓视野、锻炼本领、提高能力,又能使学校的教育与社会的需求得以合理衔接。

总之,协同创新理念为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的创新建设提供了科学的指导方法。只要能够把机制、体制和制度、实验室资源、教学条件、专业特色、社会资源等一切有利于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关联的因素协同起来,必能为学生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良好环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袁贵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J].中国高等教育,2014,5:4-11.

[2]李明江,田丽.新时期大学生科技创新体系建设[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25(4):124-125,131.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