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17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大学音乐教育课程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即课表中有课程规定的一部分教学活动;隐性课程又类同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等,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一、隐形课程的发生及实施中应把握的要点
两种课程类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特点,其中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1.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2.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3.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4.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5.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6.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基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四点:1.能够广泛地深入学生中间。2.控制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活动。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保持目标一致。4.具有优化育人环境及氛围的作用。
音乐素质教育是大素质教育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类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存在,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学习的特性彰显隐性课程的需要
(一)德育功能。德育自古以来是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早在孔子时期,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把审美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孔子还说“移风易俗,莫过于善”,音乐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数百年来,德育一直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音乐使人向往美好的事物,丰富美好的思想。如慷慨激越、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其铿锵有力的节奏,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发扬祖国优秀灿烂的文化。
(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如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课题,音乐是时空的艺术、想象的艺术,想象恰是创新思维的源泉。科学家贝弗里奇说过,“音乐有助于直觉……在感情上音乐带给的,近似于创造思维活动带给人的,而适当的音乐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情绪。”爱因斯坦甚至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音乐能激发人的无穷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学习乐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手、脑、眼、耳并用,能开发儿童的大脑,使头脑聪慧,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有明显提高。长期受到音乐启迪的学生,能在桎梏的思路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强大的创造力,从而思维敏捷,精力更集中。生理学家认为音乐对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均衡发育合理运用,有明显的协调作用。
(三)建立多元文化观。人类社会是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我们应培养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学会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建立起国际文化交流的良好沟通。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还要了解外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在这种双向互动中促进学生们思想和谐向上成长。
三、音乐素质教育中隐形课程开发的条件
关键词:隐性课程 大学阶段 音乐素质教育
课程体系包括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 显性课程也叫显在课程、正规课程,指的是学校有目的、有计划传授的学科,即课表中有课程规定的一部分教学活动;隐性课程又类同隐蔽课程(hidden curriculum)、潜在课程(laten curriculum)、非正规课程(informal curriculum)、未研究的课程(unstudied curriculum)、未预期的课程(unanticipated curriculum)等,指学生在学校情境中无意识地获得的经验、价值观、理想等意识形态内容和文化影响,也可以说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隐性课程具有非预期性、潜在性、多样性、不易觉察性。我国出版的《教育大辞典》对其下的定义是:学校政策及课程计划中未明确规定的、非正式和无意识的学校学习经验,与“显性课程”相对。
一、隐形课程的发生及实施中应把握的要点
两种课程类型都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与特点,其中隐性课程的特点主要有:1.影响具有弥散性、普遍性和持久性。2.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3.是学术性与非学术性的统一。4.是有意识性与无意识性的辩证统一。5.是非预期性与可预期性的统一。6.隐性课程存在于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中。
基于隐性课程的特点,要求在隐性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注意四点:1.能够广泛地深入学生中间。2.控制一定要是积极向上的活动。3.隐性课程与显性课程保持目标一致。4.具有优化育人环境及氛围的作用。
音乐素质教育是大素质教育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人文类课程的重点内容,也是通识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作为一种特殊存在,对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音乐学习的特性彰显隐性课程的需要
(一)德育功能。德育自古以来是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之一,早在孔子时期,就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思想,把审美和伦理道德联系在一起。孔子还说“移风易俗,莫过于善”,音乐借助有组织的音响运动,表达思想感情、净化学生的心灵,于潜移默化中提高他们的道德水准。因此,在素质教育中,音乐是塑造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数百年来,德育一直是音乐教育的目标之一。音乐使人向往美好的事物,丰富美好的思想。如慷慨激越、催人奋进的《义勇军进行曲》,鼓舞斗志,唤起民众,其铿锵有力的节奏,激励一代代热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欣赏优秀的音乐作品,能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心灵,塑造健全的人格,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发扬祖国优秀灿烂的文化。
(二)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如今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重要课题,音乐是时空的艺术、想象的艺术,想象恰是创新思维的源泉。科学家贝弗里奇说过,“音乐有助于直觉……在感情上音乐带给的,近似于创造思维活动带给人的,而适当的音乐能帮助造成适合于创造性思维的情绪。”爱因斯坦甚至说,“真正的科学和真正的音乐要求同样的思维过程。”音乐能激发人的无穷思维和丰富想象力。学习乐器有利于提高人们的手、脑、眼、耳并用,能开发儿童的大脑,使头脑聪慧,形象思维的发展对学生的观察力、记忆力以及想象力、创造力有明显提高。长期受到音乐启迪的学生,能在桎梏的思路中解脱出来,重新获得强大的创造力,从而思维敏捷,精力更集中。生理学家认为音乐对促进大脑左右半球均衡发育合理运用,有明显的协调作用。
(三)建立多元文化观。人类社会是文化多样性的社会,我们应培养学生了解多元文化、尊重多元文化,学会从多元化的角度来看待和分析问题,建立起国际文化交流的良好沟通。也就是说学生不仅要了解中国文化传统,还要了解外国优秀文化的精髓,在这种双向互动中促进学生们思想和谐向上成长。
三、音乐素质教育中隐形课程开发的条件
【关键词】
微课程理念;大学音乐;教育模式
近些年来,随着微课程不断的走入到学生们的课堂当中,给学者们都带来了良好的印象。虽然微课程的时间和内容都比较短小,但是他具备着明确的教学目标,能够针对某一项问题进行集中的说明或解释,在微课程的教学理念下,使得高校的音乐教学模式实现了教育上的创新,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大学音乐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微课程理念在大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大学音乐教育当中,高校音乐教师一直以来都是以灌输知识的形式作为主要的教学手段,课堂当中,学生们的学习方式非常被动,音乐本身就不是一个固定化的学术知识,除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与技巧外,其他的学习必须依靠于学生们真实的理解与感悟,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符合于当前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教学宗旨。微课程的教育理念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不足,同时也能够为学生们提供自主式学习的课堂,这种全新形式的教学法完全能够发挥出学生们在课堂中的主体性,有助于促进大学音乐教育培养学生们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升。在这个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时代中,这也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领域更是已经深入到我们每个人的生活当中,微课程就是建立在这种环境下而产生的,可以说在高校的音乐教育中融入这种微课程理念符合了当前时展的需要。同时微课程中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具有着一套非常完整的教学内容设计的环节,网络中教学资源的丰富程度是毋庸置疑的,相对于传统音乐教学的内容上,必然是占着更加重要的教学资源优势,因此,微课程理念在高校音乐教育当中存在着重要的意义。
二、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大学音乐教育模式的分析
1.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实现学生们的自主式学习。
微课程是建立在制作人精心设计的基础上而形成的,微课程理念中的微内容更是基于学习内容而创建的,这些内容通常会以比较简短的形式来体现,并能够通过网络实现在线或者移动式学习,完全打破了传统学习环境和时间上的制约,学生们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进行自主式的学习。微课程也会通过课堂的教育来实现,通过音乐教师精心设计的PPT,可以将课堂中的授课与简短的视频进行综合教学,不但能够打破传统语言灌输的教学枯燥性,还能带动学生们课堂中的学习氛围。
2.优化了教学资源。
微课程理念依靠于科学技术与网络环境,在高校音乐教师进行微课程内容设计的时候,就会利用网络资源的优势丰富现有课堂中的教学内容,比如我国传统的音乐种类、国外经典的音乐类型、现代流行音乐的范围,教师们可以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搜索,利用不同的音乐风格进行综合经典案例的资源播放,再配合课堂中音乐类型的介绍,学生们通过这种感官上的刺激大大加深了对音乐类型的认识,丰富了传统教学中所没有的教学资源。
3.培养教师的创造性,完善高校音乐教育。
微课程中的每一项设计都离不开音乐教师的构思与构建,微课程本身就是以比较简短的形式来体现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设计的微内容上能够有选择的进行,针对音乐教学中复杂的教学内容来说,更是一种精华内容的创新提炼,如何能够利用最短的时间将最精华的知识展现在学生眼前,这就需要音乐教师进行微课程的创新设计了。同时微课程理念还存在着一个比较完善的评价体系,在一节微课程过后,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们的实际反馈进行不断的完善,老师还能够及时的掌握到学生们在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有助于高校音乐教育的不断完善。
三、大学音乐教育模式融入微课程理念的思考
微课程理念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大学音乐教育模式的进一步改革,也为高校的音乐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成果,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还存在着多种因素的制约,影响着微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深入。微课程的设计需要建立在教师整体能力的基础上,必须依靠于计算机等技术来实现,还需要音乐教师具备音乐知识的规划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的整合能力等,但是现如今的高校中,很多教师存在着这种能力上的欠缺,也就导致微课程的建设受到了影响。这就需要相关的高校要加强对音乐教师整体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培训,确保教师能够将微课程设计的更加完美。同时微课程也会受到自身特点的制约影响着实际的发挥,微课程本身就是由各个简短的碎片拼凑而成,不具备音乐教学的统一性与系统化,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这种教学并不适合长期的教学,作为音乐教师一定要正确认识微课程,可以作为音乐教学中的辅助内容,而不是过于依赖这种教学法而实现的教学。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校音乐教育中不断的融入微课程理念,存在着必然的时代意义,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实现了以学生们自主学习为主的教育形式,丰富了音乐教学中的各类教学资源,为高校的学生们营造出了一个快乐且自由的学习空间,还在培养教师创造性课堂设计的基础上,完善了高校的音乐教育,有助于提高高校音乐的教学质量。
作者:王祖君 单位:九江学院
一、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大学音乐教育的意义
微课程的时长一般为3~5分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微课程在教学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大学音乐教育中,通过微课程的利用,能有效辅助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情境中,实现提高大学音乐教学效果的目的,其重要作用体现在以下方面。
(1)突破重点难点。对于大学音乐教学中的一些重点和难点内容,包括较难的理论知识,音乐演奏技巧和表演要点等内容。通过微课程的合理引入,能帮助学生巧妙突破重点与难点,加深学生理解,从而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加深印象,并牢固掌握所学内容。(2)提高审美情趣。微课程能帮助学生欣赏大学音乐,在视频和图片的辅助下,让课堂教学变得直观形象。进而深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对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具有积极作用。因此,应重视微课程的合理利用。(3)创新教学方式。微课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将学生作为课堂活动的主体,推动教学方式改变,让学生更为有效地融入学习活动。并且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实现教学方法创新,提高学生知识应用技能和欣赏水平。(4)提高学习效率。在微课程的辅助下,大学音乐教育变得直观形象,有利于帮助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进而促进学习效率提升,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学习活动。
二、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大学音乐教育策略
为促进微课程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得到更好利用,作为任课老师,应该认识其重要作用,结合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需要,提高微课程的设计能力,有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进而促进微课程作用的充分发挥。具体来说,主要的教学策略包括以下内容。
(一)合理选择音乐微课程类型
大学音乐微课程的类型包括公开课、选修课和精品课。公开课包括基本理论、视唱练耳、声乐、器乐等;选修课包括即兴伴奏、指挥与合唱、钢琴、和声、中外器乐等;精品课包括中国音乐史欣赏、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外音乐欣赏等。教学中要合理融入微课,认真制作微课程,帮助学生突破重点和难点。利用计算机做出课件,对教学内容进行分门别类,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提高学习效率,促进教学活动更为有效地开展。
(二)科学设置音乐微课程内容
包括器乐类微课程、声乐类微课程、表演类微课程、欣赏类微课程、理论类微课程。通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分类,有利于教学活动更为有效地开展,方便学生理解和接受,激发学生兴趣。从而更好地融入学习活动,深化对不同内容的理解和认识,实现努力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重视音乐微课程教学设计
提高对课程教学设计的认识,根据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需要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结合课时布局、教学方式、微课程教材进行教学设计。采用网络公开课、精品课程和移动学习方式,注重对音乐教学的欣赏,做好现场教学视频录制工作。并合理选择微课程的视频录制教材,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整合,方便学生理解和接受。
(四)提高音乐教师队伍的素质
加强大学音乐师资队伍的建设工作,注重引进基础扎实、专业技能强、信息技术水平应用水平高的任课教师,不断充实大学音乐教师队伍。通过加强管理和培训工作,增强任课教师的课堂组织能力,微课程的制作和利用能力。进而推动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让微课程更好地辅助大学音乐教学。
(五)改进音乐教学的评价工作
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综合考察学生的知识应用技能、创新能力等,更好地引导大学音乐的教学活动。将自我评价、教师评价、同学评价结合起来,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进而更好地引导教学过程,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充分发挥微课程的作用,促进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
三、基于微课程理念的大学音乐教育的挑战及完善措施
虽然微课程在大学音乐教育中得到应用,但由于微课程的利用时间相对较短,一些任课教师课堂组织能力和微课利用仍然存在不足,教学活动中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
(一)面临的挑战
为推动微课程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应在经费、任课教师素质、技术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但目前相关工作不到位,例如,一些学校在微课程利用方面的经费投入不足,制约微课程的有效利用。一些任课教师的微课程制作技能偏低,未能有效适应教育教学工作需要。甚至一些教师难以有效掌握微课程的应用技术,未能将微课程有效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或者数字化资源建设不到位,一些学校没有构建相应的教学平台,制约教学资源共享,对大学音乐教学和学生学习产生不利影响。
(二)完善的对策
随着我国师范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一部分中等师范和职业幼师相继被升格为高职高专学校,使我国幼儿教师的学历层次得到提升。长沙师范专科学校从2003年被升格为大专学校后,2006年首次招收三年制高中毕业起点的大专学生,生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由原来招初中毕业起点的学生,变为招初中和高中毕业起点的学生,学制有五年制与三年制之分,初中起点五年制学生的学制较长,音乐课程学习的时间为四年,总课时达到544课时,设有音乐理论与音乐技能两类课程,音乐理论课有音乐基础理论、儿歌创编、音乐欣赏三门,音乐技能课有视唱练耳、声乐、钢琴、幼儿歌曲弹唱和幼儿歌曲配弹五门,音乐基础和音乐技能的学习比较专业和系统。而三年制大专的学生学制较短,音乐课程学习时间只有两年多,总课时只有265课时,总课时为五年制的一半,面对课时大量的减少,怎样最大化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技能,这就需要对原有的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课程设置、课程结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等进行一系列改革,根据学前教育特点,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内容,推进音乐理论与音乐技能的相互渗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促进学习效益提高。确保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的学生在学制短,课时少的情况下音乐素质与音乐技能不下滑,培养出高素质的幼教人才。
一、 确定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学前教育专科学校大多是近几年升格的,招收三年制高中起点的学生的时间不长,在应用型与研究性相结合的理念和人才培养模式上,尚处于学习和试验阶段,通过探索与实践逐步完善。确定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首先,要考虑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培养德才兼备、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人。其次,要与用人单位的需求相统一,与教育教学规律相统一, 与专业自身发展要求相统一,坚持人才培养标准与鼓励学生个性发展相结合,坚持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坚持层次定位与职业定位相结合,重视理论与实际的密切联系。
我校在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人才培养目标上提出:“培养适应市场需求,适应社会发展和学前教育发展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一定学前教育理论素养、较强学前教育实践技能和一定的学前教育研究能力,在幼儿园领域教学方面突出特长,能胜任各类学前教育机构教育教学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幼儿园一线教师。”使三年制大专在学前教育理论与研究能力上比五年制大专的学生更具优势,形成这一层次学生的特点。
二、 优化音乐课程体系与结构
目前,我国高职、高专教育倡导 “能力本位” 的模式,以培养学生技术和职业岗位应用能力为主,具体体现为培养“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的专门人才。要达到此目的,课程体系与结构的优化是核心。
2006年我校首次招收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生,音乐课程的设置基本沿袭三年制中专的课程设置,2008年率先对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法进行了大的修改,对音乐教学内容体系进行调整,提出以音乐理论为基础,以技能训练为中心,以职业需求为主线的具有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音乐课程体系。将原有的八门音乐必修课程合理地进行整合,将《声乐与视唱练耳》、《钢琴与音乐基础》,整合为两门综合课程,必修课由八门减少到两门,解决了音乐课程门类繁多,相互之间孤立及课程之间重复内容较多的问题。增强音乐课程的综合性、实用性与灵活性,重视学生音乐技能的培养;通过音乐课程改革,加强了音乐理论与音乐技能的内在联系,使音乐理论服务于技能训练,提高了音乐理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大量的幼儿题材作品,提高学生幼儿歌曲演唱、配弹与弹唱的能力,实现课程内容的幼教化;通过增加音乐方向课与选修课,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提高其音乐素质;通过加强艺术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音乐技能和音乐表现能力。
三、更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要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改革势在必行,更新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是教学改革的核心。课程教材改革在更深的层次上决定着教学整体改革的效果,从真正意义上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达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音乐技能的目的,使我们的毕业生好用,适用。通过广泛的社会调查,根据三年制大专学制特点和学生特点,2010年研究与编写一套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的《声乐综合》、《钢琴综合》校本教材,从内容上,《声乐综合》包涵声乐基础理论、发声练习、歌曲、歌曲赏析、幼儿歌曲演唱与视唱练耳。《钢琴综合》包涵钢琴弹奏基理础知识、练习曲、乐曲、乐曲赏析、幼儿歌曲配弹与音乐基础理论。保留了一些经典曲目,加入了近几年创作的优秀曲目和儿童题材的曲目,以适应当前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音乐课程教学及专业的需要。2012年由我校组织编写一套全国高、中专学前教师教育教材,由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发行,其中包括三年制大专《声乐基础》、《钢琴基础》教材。
教学内容改革通过教学方法的更新得以落实,教学方法直接关系教学质量与教学效果,更新教学方法是音乐课程改革深入发展的需要。
1、加强基础理论教学,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由于课程门类与课时的减少及强化技能的指导思想,教学中削弱了音乐基础理论的教学,音乐基础知识的缺乏,又直接影响音乐技能的学习,学生学习的后劲不足,技能教学一直被音准节奏所困扰,学生感到苦恼,老师教的艰难。要提高音乐课程的教学质量,必须重视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提高音乐素质为主线,,从音乐学科的特点出发,摸索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如:借助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既可以节省授课时间,又可以增加信息量,达到课堂教学的最大化。同时,充分发挥高招学生理解能力和自学能力强的优势,多布置一些课后自学内容,增加课后练习,加强课后辅导,适当增加音乐理论方面的选修课,如《幼儿歌曲赏析与创编》、《中国音乐史》、《音乐欣赏》、《合唱艺术》、《奥尔夫节奏音乐活动》等,从多方面入手来弥补课时不足,学生基础差,学习不扎实的缺陷,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提倡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自主性学习是相对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而言的一种现代化学习方式,自主性学习的教学模式是学生在学习目标的要求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认识结构和需要,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完成具体学习任务的一种教学方式。传统的音乐课程强调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学生的学和练大都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之下进行,这种学习方式严重影响和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忽视了学生身心发展的独特性和独立性。基于这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成为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重点。对此我校在教学中提出了这方面的要求, 倡导以弘扬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的自主性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音乐课程的教学应该贯穿能力本位的思想,目的不在于给学生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侧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学习上赋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学习权利,留给学生足够的自主学习时间,为学生提供各种自主学习资源。在教学上,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与创新能力。
3、重视实践性教学,丰富学生音乐表现能力
音乐学科是一门既注重理论与技巧训练,同时又强调感性认识和实践运用的学科,艺术实践是音乐教学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是教学内容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将音乐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有机地结合,才能切实有效地提高学生对演唱、演奏技巧灵活运用的能力。音乐课程实践性教学是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的基础,也是学生发展创新的必经阶段。通过课堂实践教学、课后辅导、课外活动、音乐技能汇报与不同的音乐赛事等多种形式,指导学生将音乐技能较好地运用于演唱、演奏及表演的实践中,掌握正确的演唱、演奏方法,帮助学生积累舞台实践经验,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提高他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达到辅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如:每学期增加了两次阶段性技能汇报,每学年增加年级教学汇报,鼓励学生参加每年的社会声乐、钢琴考级和学校组织的各类音乐技能比赛活动,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几年来,为了提高三年制学前教育大专生的音乐素养和技能技巧,坚持不断改革,不断创新,在课程改革、课程设置和课程结构等方面作了大胆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与五年制的学生相比,声乐技能水平基本持平,钢琴技能水平稍弱一些,但差距不大,音乐理论方面薄弱一些,学习的能力强一些,基本达到预期效果。但还有一些不够成熟的地方需要逐步完善,进一步优化现有的音乐课程结构和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与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培养高质量的幼教人才,以达到教学改革目的。
参考文献
[1]段白羽 《高职高专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改革的实验与研究》《教书育人》2009年第18期;
[2]张会艳:《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改革与发展》《沈阳师范大学学报》;
[3]崔万秋等 《开设综合艺术课程,培养艺术综合教育创新人才》《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第8期;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作为培养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所需师资的工作母机——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在为国家音乐教育事业做出很大贡献的同时,现行的音乐教育理念、内容、方法、手段和评估体系等各个方面显然已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这种状况已严重影响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教学质量及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提高,制约着我国学校音乐教育事业的发展。因而,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我院近年来,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与时俱进,不断探索在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的教学中如何突出师范性,适应社会需求的培养目标,拓宽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改革音乐教育专业招生考试内容及方法,进而探索形成有别于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等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课题,并进行了大胆的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明确教学改革的方向
为了更新教育观念,探索教学改革的方向与路子,我院两次举行“音乐教育专业教育教学改革讨论会”,分学科、分教研室就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专业课程体系的整合、如何突出专业特点、拓宽专业课程的口径、如何提高综合性大学资队伍素质与水平等问题进行大讨论,针对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目标和任务,并根据新的形势要求,确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路:
第一,提出树立培养“社会人”的全新的人才培养观,破除以往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局限于培养“单位人”——学校对学生“三包”:包教、包管、包分配,结果助长了学生的惰性、依赖思想,造成学生竞争性弱、能力不强的做法。
第二,加强教育思想的创新,破除一些陈旧教育教学的观念、制度、做法,总结办学经验,开拓办学思路,大胆创新实践。
第三,不断提出新的、科学合理的目标,在办学规模、学科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管理模式、管理机制上实现新的突破。
第四,在继承和发扬原有特色和优势的基础上,探索新的办学途径、办学手段,在稳步推进本科教育的同时,适度发展研究生教育,并以发展网络远程教育、继续教育、研究生教育、复合型的音乐教育为突破,努力培养更多更好的符合社会需要的音乐教育优秀人才。
第五,在强调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第六,发挥优势和特点,加大对外交流合作、培养和造就既能吸收改造各国优秀文化成果,又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新型人才。
二、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
面对国内外音乐教育的新形势,经过社会调查和到兄弟院校考察学习,我们对培养目标重新进行科学的定位:即能上好讲台、多能一专、先博而后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学校音乐师资、社会教育机构师资以及为音乐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层次培养后备人才。我们不仅应当要求他们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能力;牢固树立以素质教育为根本的教育观念;正确认识和把握学校音乐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培养目标;能深入地理解音乐课程的基本理念,还应要求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高尚的情操;良好的审美能力、教育实践能力;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等全面的素质。
培养目标紧扣“以人为本”的宗旨,教育教学是为了学生的一切学习,为了一切学生(面向全体)的学习,突出“人本主义”。
三、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课程结构改革的思路——重新整合为与培养目标和规格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培养目标的定位决定了学科课程设置及课程结构的思路。考研了国内外综合性大学音教的最新动态,结合我院教学实际,我们提出了一个“深大高新宽全大课堂”的理念:“深”——深厚的基础;“大”——大量的信息;“高”——较高的实践能力训练;“新”——新的艺术视野;“宽”——拓宽的专业口径;“全”——全方位的知识、全面素质的培养。
1.探索有别于传统音乐学校的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体系
客观来说,过去一个时期,由于对综合性大学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不明确,致使我们的专业课程教学出现过一些失误。我们发现,在教学上承袭和借鉴的基本上是普通音乐学院式音乐表演专业的一整套教学思想、内容、方法、质量观及评估机制,音乐技术课则长期沿袭传统“一对一”个别技能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对音乐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作用,但由于音乐教育专业与音乐表演专业的培养目标不同、招生入学选才的取向也不一致,沿用这一模式,容易将音乐教育专业的教育教学变成了低水平地重复传统音乐学院专业培养模式了,这是不可取的。众所周知,音乐学院培养的主要是上好舞台的音乐表演人才和音乐创作人才,而音教专业则是培养上好讲台的音乐师资,目标不一致,教育教学就必须突出各自的特点,因此音乐教育专业只能是吸取传统音乐学院教学模式中有利于发展音乐教育专业的东西,而不能全盘照搬。
2.整合与培养目标、规格和教育教学规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
我们认为,一名合格的综合性大学音乐本科毕业生,从专业学习的角度来看,除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外,必须大大加强他们的实践能力——动口、动手、动体的能力。因此,根据国家教委《关于改革与发展艺术师范教育的若干意见》及《关于下发高等师范专科二年制(三年制)音乐(美术)专业学科课程方案(试行)的通知》精神,参照文化部印发的《全国高等艺术院校本科专业教学方案》,尤其是2001年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音乐的《音乐课程标准》之后,对应新的标准提出的教育教学新的理念、新课程的目标、新的教材、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评估要求,并结合我院实际情况,重新整合课程体系,设置了两大类课程:
第一大类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公共文化课;
第二大类是专业课程,并将专业课程的结构分为四大板块:
(1)音乐基础理论及音乐创作、鉴赏知识板块:基本乐理、视唱练耳、基础和声、歌曲作法、曲式与作品分析、配器常识(含小乐队编配)、中外音乐史、音乐名著欣赏、民族民间音乐概论、电脑音乐制作等。
(2)声乐演唱知识与技能板块:声乐(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合唱与指挥等。
(3)键盘演奏知识与技能板块:钢琴、手风琴、电子琴演奏、钢琴伴奏编配(含即兴伴奏)。
(4)音乐教育理论与艺术实践板块:教育学、心理学、中学音乐教育法、舞蹈、美术常识、艺术实践、教育实习、毕业论文写作等。
此外,为使学生的专长得到进一步发挥,知识面得到拓宽,还将选修课程逐步扩大到100余门,开设了作曲、音乐史论、音乐教育理论、音乐文学、各种器乐演奏、美术常识等选修课和有关讲座。
综上所述,我课题组课程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坚持了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服务于基础教育,坚持了应对社会需求,坚持了多能一专、先博后深、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了突出师范性,坚持学习借鉴传统音乐学院式的音乐教育体系而有所突破创新……。应该看到,虽然在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新的伟大工程等方面,音乐教育同样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前者也向后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综合性大学音乐专业课程教学的改革不仅势在必行,更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地深化,不断探索并形成有中国特色符合新时代要求的高等音乐教育专业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1 国家音乐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5
(一)我国的音乐教育缺少氛围
在地域上存在差异,兴趣是最好的学校,提高学习效率,学习氛围和提高学生兴趣,是对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关键点所在,长期以来,我国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分数成了学生的命根,一切都围绕分数为指挥棒,原本学生对于音乐的那一点仅有的兴趣,也被密密麻麻的数学公式、背诵整篇的课文所浇灭了。许多音乐教师的可被挤占了,音乐课的内容不能正常开展教学,因此学生对音乐的正确认识与鉴赏就无从谈起。
(二)音乐课堂缺少活力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之一,对于培养人的创造性精神以及创造性能力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而长期以来,我们教师习惯孩子们在课堂上安安静静、不能交头接耳等等,所以,我们很多的孩子被训化成了乖孩子,听话的孩子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死板的教学内容,导致了孩子只爱音乐不爱上音乐课,学生没有了学习兴趣,课堂怎会充满活力呢?
(三)音乐教学在不同地域发展不均衡
由于所处地域环境的不同,音乐课教学发展不均衡,我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①农村和城市音乐教学活动的开展情况存在着差异。在农村,人们的思想观念较为分拣,学生学习就是为了考个好大学,认为文化课才是重要的音乐课有没有开设根本不会引起人们的关注;②受客观因素影响,音乐教学在不同的地域发展不同。我认为客观因素是音乐教师的配备,音乐教具的配备等。在一些贫困地区,很多学校没有音乐教师,音乐课被主课占据,学生没有音乐课上,有的地方缺乏资金,不能配备基本的教具,音乐教学活动得不到很好的开展,种种原因造成了不同地域音乐教育发展不均衡。
二、具体解决措施分析
(一)创造宽松环境
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人,必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增加信心,对学生大胆的尝试并参与音乐教学活动起到辅导作用,从而使学生尽情在音乐中表现自我。在奥地利这样的国家,几乎人人都会使用一种到两种的乐器,而且,他们都不是专业的音乐团体出来的或者是音乐院校毕业的,可为什么他们那么热爱音乐,音乐在这种国度里为什么就像他们的吃饭穿衣一样的司空见惯?原因很简单,音乐为音乐课一直在基础教育里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他们会配备专业教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修乐器,学校也提供相宜的乐器和训练场地,拿着自己喜爱的乐器,走进自己喜爱的音乐课堂,那种从心底散发出来的热爱,是任何课业负担都不可打消的!虽然,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不能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提并论,但只要我们真正把音乐课堂还给孩子们,再在早操和课间操中,播放高雅的音乐,或者开展一些中学生集体舞的表演,以此来营造一个轻松的音乐环境以此来唤醒学生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学生会更加积极主动的去学习音乐。
(二)教师积极引导,为音乐课堂添光增彩
现在是一个发达的信息时代,学生有自己的主张,彰显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进入一个前所未有的时代了,教师怎样创建一个新型的师生关系,以便学生喜爱您的课堂,应该成为当下每个音乐教师思考的和所应对的课题。我認为一节好的音乐课,教学过程应该是愉悦的、学生也会积极参与其中的,并在享受音乐的美的同时,潜移默化的树立起了学生正确的道德观念。那么怎样让一节音乐课堂充满活力呢?
(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其主动参与其中
教师应该积极激发学生自主性,从而增强学习效果。首先创设学习音乐的环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享乐学习乐趣。例如:把水杯当成一件打击乐,敲打出快乐的节奏,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用易拉罐啊等等制作出沙锤等等,不要看其貌不扬,音也不太准,但孩子们有兴趣才是最关键的。另外,教师应该善问和会问,激发和诱导学生,才能使课堂是一滩活水,真正让学生畅游其中。
(四)培养学生成就感。
在音乐教学中,不断让学生创编一些节奏啊、短小的曲子啊,尽情让学生展开他们想象的翅膀,自由创作,让学生能够体验到创作并不是那么高深莫测,遥不可及
一、高职高专公共音乐教育发展面临的困难
1.高职高专未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音乐
目前, 高职高专公共音乐教育开展的规范与否完全取决于领导是否重视。有些学校的音乐教育受领导重视,无论在课程的设置、还是教学内容、效果等方面都比较好,基本上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而有些学校受显在或潜在的因素的影响,往往把注意力和主要精力放在容易见到效果的专业教育及科研等方面,而对收效较慢的音乐艺术教育没有给予应有的重视。部分高职高专虽然设立了音乐课程,却并未真正实施,在公共音乐类课程设置上及教学条件上一直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有些规模上万人的大学至今尚无一间上音乐课的专用教室,无一架教学用的钢琴。究其原因,还是没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2.高职高专公共音乐教育在教育体系中定位模糊,造成其地位的边缘化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特别是教育部对高校音乐课程的开设作出的明确指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高职高专对学生音乐素质教育培养的重视,同时也推动了高职高专音乐教育的开展,对当前普及高校的艺术教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公共音乐教育的开设并没有像体育课、思想政治课等课程那样有具体可行的文件规范定位,在实施过程中也没有规范性的要求和具体安排。在这种情况下, 高职高专的公共音乐课在课程、学时、设施、队伍建设等方面均得不到落实,使音乐教育课程成了无户口、无计划、无经费、无条件的弃儿。
3.高职高专公共音乐教育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呈现单一化趋向
目前高职高专公共音乐类的课程设置一直都得不到应有的保障,普遍存在公共音乐课课程设置随意性大、呈现单一化的趋向。如有些学校长期以来只开设一门音乐选修课,而就是这一门音乐选修课也只有一个学分,有时还要限制学生选修。这样的现状无形中造成了公共音乐教育的畸形发展,使学生陷入矛盾之中,有些学生想选修音乐类课程,但考虑到学分有限怕完成不了学校要求修满的学分只好放弃,而去选自己不喜欢但学分多的实用性课程。
4.高职高专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教材建设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状
目前各高职高专公共音乐教育课程教材建设的局面存在凌乱、深浅不一和各自为政、不尽如意的现实状况。有的学校公共音乐教师在某一方面的教学实力突出,编写的教材也相对好一些或者至少是有教材的,有的学校音乐教师教学实力相对薄弱,教材的编写也跟不上来,或者随机性的使用选购教材,致使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教材系统上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现状。
二、高职高专公共音乐教育发展面临困难的对策思考
1.高职高专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音乐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高专公共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素质教育不仅可引导学生认识真、善、美,陶冶情操、净化灵魂,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学生对美的感悟,而且它还是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把金钥匙。而音乐素质教育在素质教育中则具有更重要的作用,因为只有像音乐一样,才可以直达人们的灵魂。实践证明音乐教育恰恰是培养形象思维最好的途径之一。所以各高职高专应加强对公共音乐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对公共音乐教育各个方面的开展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2.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明确公共音乐教育在教育体系中的定位
针对高职高专公共音乐教育定位模糊的现状,建议相关部门加强对公共音乐的统一规划和领导,完善公共音乐教育管理体制。建议把公共音乐艺术鉴赏课规定设置为必修课,并保证一定的课时。建议各高职高专加强对公共音乐教育的领导,成立公共音乐教育委员会或领导小组,定期研究和讨论公共音乐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公共音乐教育教研室或公共音乐教育中心,并归口教学管理部门负责,以利于将公共音乐教育纳入学校教学计划。建议加大高职高专公共音乐教育的投入。高等院校公共音乐教育场地、设备、设施这些必要的教学条件是开展公共音乐教育的物质保证,建议各高校在年度经费预算中列入公共音乐教育经费,确保公共音乐教育经费逐步提高,逐步达到国家规定的办学要求和规定。
3.加强对高职高专公共音乐教育课程的建设,合理设置其课程体系
音乐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没有音乐的文化是不完整的文化,没有音乐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柏拉图曾说:“受过某种良好音乐教育的人,可以敏捷地看出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事物的丑陋,很正常地加以厌恶,但看到美的东西,它就会赞赏它们,很快乐地把它们吸收到心灵作为滋养,因而性格也变得高尚优美。”音乐教育作为一门学科已越来越受到重视,1994年3月美国还经过立法通过《2000年目标:美国教育法》中首次将艺术(音乐、视觉艺术、戏剧和舞蹈)增列为美国基础教育的核心学科。
当今世界各个不同的国家因政治制度、文化历史背景、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音乐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也各不相同,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教育体系和教育模式。最典型的是美国,它在不同时期总是出台相应的政策和制度来确保音乐教育的开展。上世纪50年代末起,美国开始了音乐教育课程基础的研究,推动了音乐课程的改革,当然它的课程改革和开发基本属于研究与发展推广模式。其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课程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目标模式
目标模式是20世纪60年代末由美国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确立的一种应用于音乐教育的课程设计体系,这种课程模式萌使于博比特,发展于泰勒。
目标模式的音乐教育课程以布鲁姆等的教育目标分类学为理论框架,以教育目标为核心和基本原则,整个教育过程是围绕目标进行课程内容选择、设计、实施和评价的教育模式。基本宗旨是根据社会需求和专业自身的特点来制定教育目标,然后按教育目标塑造教育对象。提出音乐教育目标的认知、情感和操作技能三大领域分类。
典型的课程设计模式为“目的目标―内容选择―内容组织―评价”,其关键在于要把大目标分为特定的、外显可测、可分层分类的行为目标,以便于操作和评价。这种教育目标与传统的相比,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1)是一种行为化、操作化的目标:表现在陈述目标的语言是一种行为化的语言,能反映出儿童操作的方式,而不是惯常所用的“了解、理解、掌握”等一类心理活动的模糊描述。使用行为、操作的动词,不仅能够通过外显可察的表现来反映,同时更能使音乐教育的出发点、组织实施和评价更确切到位。(2)能体现目标的层次性。不仅以认知、情感和操作技能这三类不同心理活动领域为分类标准,同时在目标体系中也体现出层次性,分别体现在总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和具体行为目标四个层次上,这样使儿童音乐教育的目标有远到近,由宏观到具体,从不同的层次构建一个完整的体系。
这种教育模式对课程中属于人的难以预测和控制的因素是不太重视的,若音乐教育的目标仅局限于用操作动词描述的范围,就意味着音乐教育质量的高低由音乐技能及知识传授的多少、好坏决定。
此外,这种模式忽视了发挥教育对象的主体性作用。目标模式虽然注意到了技能的掌握及知识的获得这两个过程,但却把社会价值和规范的确立、思想体系的形成这两个过程忽略了,致使学生无法从作为权威的固定知识的束缚中解脱出来获得理性的自主的能力。
二、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过程模式
过程模式是强调学习者动态的一种教学模式,把课程开发作为教育对象探索、发现并获得经验的过程,着眼点放在教育对象的“音乐兴趣、自由积极的探索和创造精神、自主的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时间和空间、积极的社会情感和审美情感的养成”等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狭隘的、行为主义的羁绊,充分发挥了音乐陶冶人的性情,启迪人的精神和智慧的作用。
在音乐教育中,过程模式强调课程设计的中心环节是儿童,强调以儿童为标准。教师不是去塑造和改变儿童的行为,只是为儿童创造学习音乐的环境,让儿童主动地探索、发现音乐,并在此过程中逐渐丰富经验和发展能力;教师不是考虑教学的内容和方法,而是为儿童制造、设计进行音乐探究的可能和条件,让儿童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如,美国的萨蒂丝.科尔曼(satis coleman)1918年开始,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的教育学院林肯学校所进行的“儿童创造性音乐教学”实验,是将过程模式应用于儿童音乐教育的早期典范。她认为,儿童天生带有热爱和探索音乐的倾向,只是这种自然的倾向,由于后天非自然的强化和训练,大多无法存活。由此她设计了一套乐器制作、即兴表演、唱歌跳舞和音乐创作为内容,以儿童自我创造活动为目的和方法的音乐课程方案,让儿童在自然音乐环境中探索学习。从最原始的音乐活动起步来体验音乐发展的历程。
过程模式强调儿童在教学过程中的发展,不仅仅着眼于事先预期的目标,这种教学模式在音乐教育课程中的运用,能更全面地在动态的教育过程中控制影响音乐教育的各个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目标模式的不足。
但是,过程目标模式的价值取向注意以“儿童”为中心,带有一定的理想性的色彩,难以在课程实践中开展,也不利于教师掌握和运用,不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作用。
三、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课程的螺旋形模式
19世纪60年代,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设计理论逐渐成为课程设计的主流思想。“螺旋形”课程设计模式就是以儿童的思维方式相符合的形式,尽可能地将学科的基本结构置于课程的中心地位,并随着年级的升高,使学科的基本结构不断拓展和加深。它是以布鲁纳的学科结构课程思想理论为基础,用螺旋上升的环状序列来表示对学科的认识过程,而且每个环节中的学科结构都是不变的。一方面体现了学科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分解了学科基本结构在认识水平上的层次和程度。教育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去发现学科中存在的这种基本结构,进而理解事物的相互关系。
其中“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计划”,它是螺旋性课程模式的具体应用。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是由美国国家教育总署资助的音乐教育课程研究项目。该项目哲学基础是:真正的教育并非是关于事物的学习,而是在事物中体验,如果音乐本身包括了表达、交流、创造和意义,那么音乐教育过程就意味着让儿童到音乐活动中去体会表达交流和创造经验,去探索、发现音乐的意义所在;其教育心理学基础是: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结构,教育的机制就是帮助学生去发现学科中存在的这种基本结构①。
曼哈顿维尔音乐课程螺旋形模式,主要是为学龄前至低年级儿童编制的,它主要集中于音乐声音的活动,围绕音乐的基本要素来设置教学内容和目标,不是单纯的行为目标,而是包括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和审美目标四个方面;②教学方法与过程模式类似,让幼儿在音乐课上积极主动的发现和探索;从自由探索、引导探索、即兴创作、有计划地即兴创作和强化作用五个环节展开教学。
这种课程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培养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有助于幼儿音乐能力的提高。但是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幼儿学习的知识是片面的,缺乏一定的系统性。
四、综合音乐感的课程模式
综合音乐感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美国的音乐教育流派。1965年4月,当代音乐研究项目在伊里诺伊的西北大学召开的研讨会,把当代音乐计划的重点拓展为广泛综合的教育内容,提出ComprehensiveMusicianship(简称CM)概念,我国译为“综合音乐感”,又称综合音乐素质,在实践中产生并成为有较大影响的教育体系。
所谓音乐感,就是能够正确地理解音乐,并能把这些理解和感受充分表达出来的能力。“综合音乐感”课程思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音乐诸要素的综合:音高、时值、音强和音色是各种风格音乐所共有的基本构成要素,音乐感的培养是建立在这些基本构成要素的基础之上,并不断深化的过程;(2)音乐时间活动的综合;(3)教学内容的综合:采用丰富多样的音乐材料,各国、各民族、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风格音乐,不管是大师的名著,还是民间音乐,不管是古典音乐,还是现代音乐,都会充分利用,以此丰富幼儿的体验,加深他们对音乐的理解。
它的课程强调以儿童为主体,教师引导儿童主动地去探索、去发现、去创造,不断发掘、发展儿童潜在的创造能力。它把听觉作为探索的主要工具,通过教学活动训练,发展幼儿多方面的能力,并从中体验获得探索的意义和乐趣。
这种教学法不强求一定的技术或学习方法,而强调音乐教学是综合性的,音乐的各方面是相互联系并综合而成的一个整体。
实际上,“综合音乐感”课程体系借鉴了“要素主义课程”、“进步教育运动”、“社会中心课程”的合理因素,是“学科中心”、“儿童中心”和“社会中心”三种课程模式的相互融合。
五、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课程
20世纪,多元文化主义是美国教育讨论最多的议题之一。多元文化课程的真正起因是1972年第92届美国联邦大会上公共法的颁布。其中有一条款强调:在一个多民族的社会中,国家是由不同民族的人构成的。要深刻理解本民族遗产及本国其他民族遗产,对形成一个更和谐、更富有爱国情感及风险的平民社会,所具有的贡献及其意义;同时,在国家教育机构学习的所有人都应有机会学习本民族文化遗产的特色及本国其他民族文化遗产的贡献③。此法促进了多元文化教育。
美国的多元文化主义音乐教育观念的缘起和发展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1)对20世纪初以来世界民族音乐调查研究形成的文化价值相对论的产生的共识;(2)60年代以来美国民权运动的冲击,以及《民权法》对少数民族接受平等教育的肯定;(3)大批非欧洲移民在美国定居,不同的文化背景对音乐教材内容提出了多样性的要求;(4)全球经济一体化要求教育内容扩展到文化的国际视野中;(5)美国音乐教育界做出的不懈努力。
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在于批判地思考世界各种不同的音乐,有助于形成一种全球性的视野。强调的是音乐与其他艺术学科、非艺术学科的结合,提倡关联、整合的课程观念。其中力度和影响最大的是“DBME”(Discipline-Based Music Education)―“基于多学科的音乐教育”,DBME包含四个方面:创作(Production,指广义的音乐艺术活动)、即兴、作曲和表演。“创作”不是十分贴切的译词,Production在这里包含着所有参与性质的过程和结果)、美学、历史和评论,音乐是DBME的核心。音乐课程内容涵盖了非洲、亚洲、巴西、墨西哥、美国本土的传统音乐等。DBME本身不是课程,它关注的主要是教学的观念、方法和多学科模式的教师培训④。
以上是美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模式的转变,从中我们不难发现:(1)虽然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不同的课程模式,但是都是立足于当时音乐教育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了不断改进学前音乐教育的状况而进行的;(2)对音乐教育的性质与价值认识也不断深化,并提高了音乐课程在整个学科中的地位,由音乐课程模式的演变不难看出,音乐不断从作为单一的、孤立的、非核心的学科逐步转变为与其他学科综合的、核心的学科;(3)对于音乐的学习从开始的关注知识和技能,逐渐过渡到重视儿童在音乐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
总体而言,美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是不断进步和发展的过程,其课程模式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实用化、现代化和个性化的趋势。
通过对美国的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模式发展脉络的整理,获得以下几点启示。
1.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课程模式。
学前音乐教育课程本身是没有对与错的,虽然我们在分析的时候发现各种课程模式都有其利弊,但是这也说明在不同的背景下产生的课程模式的侧重点各不相同而已,就好像没有用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一样。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以前的课程模式就不好,现在的课程模式就是最好。实际上,这些课程模式本身是前后相继的。因此,我们只有明确我们的学前音乐教育需要什么,而不是简单照搬国外的课程模式,这样才能找出更适合我们需要的课程模式,或者是更适合我国学前音乐教育课程的教学方法,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学前音乐教育的发展。
2.我们要提高音乐在教育中的地位。
我们要充分重视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我国的教育模式,音乐一直是作为副科,音乐教育的价值没有得到充分体现,严重忽视了音乐在教育中的价值。而加德纳提出了人的智能,其中之一就是音乐智能。因此,我们要重新认识学前音乐教育的重要性,让它充分发挥其优势作用。
3.重视科学的、发展的幼儿音乐教育评价。
我国目前幼儿音乐教育评价很少,幼儿园几乎没有做这样的工作。即使有评价,也是通过看老师的音乐教学活动进行的,体现的是“评教学评幼儿”的模式,目的在于通过教学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注释:
①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人民出版社,1996:75.
②黄虹.引入音乐概念学习建构普通音乐教育课程模式[J].中国音乐教育,1998(3).
③刘沛.美国学校音乐课程和教材的思想基础及形态[J].中国音乐,2003,1.
④刘沛.美国学校音乐课程和教材的思想基础及形态[J].中国音乐,2003,1.
参考文献:
[1][美]马克.管建华,译.当代音乐教育[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1.
[2]桂勤.多元社会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历史背景与哲学基础的探寻[J].中国音乐,1995.3.
[3]许卓娅.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黄虹.引入音乐概念学习建构普通音乐教育课程模式[J].中国音乐教育,1998(3).
[5]管建华.21世纪中国音乐教育面临的挑战:课程改革与文化[J].天津音乐学院学报,1999(3).
[6]尹爱青.外国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
[7]孟凡玉.20世纪美国课程改革与音乐教育的发展[J].中国音乐学,2001(2).
[8]严仲连.当代国外课程改革与发展[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2).
[9]黄瑾.学前儿童音乐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刘沛.美国学校音乐课程和教材的思想基础及形态[J].中国音乐,2003(1).
[11]马学斌.布鲁纳课程理论的人本主义转向探析[J].云梦学刊,2003(3).
关键词:
文化素养;大学生;音乐教育
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主要是指在大学生个人应当具备的素质和处事的态度。通过教育的形式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使其能够在德行、智力和情感等方面达到理想的标准,从而帮助其更好的处理问题。在这一过程中音乐教育以其独特的方式,对大学生的文化素养的提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研究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相关内容具有重要意义。
一、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具体表现
(一)有利于健全大学生的人格
音乐教育可以通过直观生动的感性形式表现社会理性,利用优秀的音乐作品帮助大学生养成高尚的人格,在社会不断发展背景下,社会对全面型人才的需求也不断增多,通过音乐教育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可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养成文明和高尚的品格。
(二)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音乐教育的过程是不断创造、提供审美体验的教育活动,同样的音乐作品,不同的人听来会有不同的感受,触动内心的效果也会产生差异,从而唤起大学生不同的个人情感,再通过教育的形式引导学生将个人的思维和激发的情感相结合,就会使大学生的思维得到拓展,个性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1]。
(三)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大学生的审美兴趣的重要课程就是音乐教育,同时音乐教育的核心也是审美教育。通过优美动听的音乐,潜移默化的升华大学生的情感、陶冶大学生的心灵。从而丰富大学生的心理和情感,提供审美能力。
二、音乐教育在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音乐教育考核制度存在不足
现有的音乐教育考核制度还有待完善,而且健全的考核评价体系也比较缺乏,造成学生和教师对音乐教育的兴趣较低。同时音乐教师在教育的过程中仍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知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没有得到有效的发挥,也缺少学生主动表现音乐、讨论、欣赏的动力,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非常不利[2]。
(二)有待加强音乐教师队伍
在音乐教育的过程中,尤为重要的角色就是音乐教师,但是在高校中音乐教师队伍的实际水准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标准,而且专业的音乐教师人才极为缺乏,即使在高校中设立了相应的艺术教育中心、音乐教研室等,但是更多的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充足的教师数量,而且还存在音乐教师身兼数职的情况,致使对音乐教育没有过多的深入研究,难以实现理想的音乐教育效果,因此急需加强音乐教育的教师队伍。
(三)音乐教育自身的不足
在高校音乐教育课程设置上,除了本专业将其设置为专业课程,其他的专业大多将其设为选修课程,而且课程设置的时间较短,课时较少,通常音乐教育课程的学分2分。从而造成教师和学生对音乐教育课程重视程度不够。而大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对于音乐相关知识的学习较少,音乐学习的连续性也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于是导致音乐教育课程的设置对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很难发挥作用。
三、音乐教育提升大学生文化素养的途径
(一)开展音乐教育科研活动
目前音乐教师关于教学科研的活动设置的较少,开发有价值的科研活动不但可以提高教学的深度,还能够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而音乐科研活动的选择也要从实际教学的角度出发,为音乐教学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服务作用。不断加强本校音乐教师和其他院校音乐教师的学术交流活动,拓宽音乐教学视野,及时了解音乐教育的新动态,在音乐教育科研活动中遇到问题的时候,音乐教师应当主动向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及时解决问题,保证科研活动的顺利进行[3]。
(二)加强音乐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
针对高校缺乏专业的音乐教师队伍问题,在组建音乐教师队伍的时候应当积极引进专业的音乐教师人才,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对音乐教师的实际需求情况,改善不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另外还要不断加强已有音乐教师的专业水平,通过定期进修学习、向优秀院校参观学习等形式,使音乐教师的自身能力的提高推动整体队伍的能力的提升。
(三)丰富教材内容,合理设置音乐教育课程
在设计音乐教育教材内容的时候,应当选择大学生普遍喜爱和熟识,并具有教育意义的曲目,使学生可以在欣赏的同时达到教育的目的。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养。教材内容可以选择的范围有:选择具有较强民族性、普遍性的音乐作品,将色彩各异、不用风格和区域的民族音乐作品编入教材中,可以使学生在欣赏音乐作品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从而提高文化素养。或者选择具有较强艺术性和思想性的音乐作品,突出劳动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的内涵,强化学生的文化认同感[4]。
四、总结
综上所述,通过对音乐教育的研究,可以了解到音乐教育对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采取有效的手段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培养更多全面型人才,为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作者:朱亚楠 单位:信阳师范学院华锐学院
参考文献:
[1]朱晓虹.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对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02:218+228.
新世纪的第一年,指导基础教育音乐课教学的新课程标准开始在全国试行,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师范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了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事情。本文拟就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现行音乐教育课程透视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现行课程的基本框架是建国初期照搬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形成的,这种课程模式对于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材,开扩了中国音乐文化的视野,丰富了我国人民的音乐生活。50多年来,虽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次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改变。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如学生的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不热爱教育工作、教育理论水平低、科研能力差、教学缺乏个性等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课程体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核心主要为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三个方面。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也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的模式。“按照这一思维逻辑构建的课程体系,在课程的设置上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即与培养目标或实现培养目标已设置的课程无直接关系或关系不大的课程基本上都排除在课程体系之外。”[1]这在一定的程度上强化了窄、专、深的课程体系,追求各自学科专业的系统性,完整性,重视专业的纵深发展,把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割裂开来,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使课程越教越细,越教越深,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局面。许多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其知识结构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只强调了本学科某一领域纵身性,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师范院校沿袭了音乐专科院校的办学模式,未能体现出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即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的主要区别。专业音乐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专门人才为目的,师范院校而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的,所以不应要求学生某一专项技能的高、深、精,而应要求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全面均衡发展;专业性是指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具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素养;基础性是指为终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课程设置来看,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普通教育课程、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普通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公共课”的教育。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时普通教育课程设置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据统计,我国高师普通教育课程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21%,而美国、日本、德国一般在33%至40%之间;我国采用“大一统”的课程模式,几乎是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等必修课,缺乏选修课,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课程的余地很小。而发达国家的课程大都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体育和自然科学,且学生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选修课程,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音乐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直接指向具体专业的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课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关于某一专业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如声乐、器乐等。目前,高师的音乐专业学科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学生明显存在着学科之间的知识割裂,曲式、音乐史、声乐、器乐各是一回事,学生很少将这些知识与表演性和欣赏性课程内容融为一体。其结果,难免落得一个理论、技术理论和表演技术各自为政的匠人”。[2]专业课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渗透不够,因而培养出来的师资专业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水平低。“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三多三少,即处于搬运工、教书匠、经验型层面的教师较多,而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较少;游离于教育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机械执行者,盲目模仿者较多,而自觉将教育研究作为自己职业生活方式的主动参与者,勇于探索者,积极创造者较少;怀抱着旧惯例,热衷于操作训练,满足于技艺水平的较多,以审美的心态从职业生活中确认生命的价值,体验存在的意义,享受创造的快乐的教师较少”。[3]目前一些高师院校音乐学科实行的“主修”制出发点是好的,似乎体现了一专多能,但由于认识出现了误差,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只瞄准了“舞台”,而忘掉了“讲台”过于强调一专而忽视多能。学生毕业后一旦走上基础音乐教育岗位,面对要会弹、会唱、会讲、会舞、会写、会组织音乐活动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往往表现出不适应。教育专业课程是最能体现“师范性”的,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教”的课程。我国目前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三门课。这主要是受苏联专业教育的影响,特别是学科专业教育思想的影响。从课时比例来看,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课时仅占7%,而美国、德国、英国分别占20%、30%、35%;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实习通常一次性完成即在毕业前,时间短,平均每个学生3-5节课,甚至1-2节课,内容窄,模式单一,多数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则在20周左右,且分数次进行,突出了实践课程,把课程学习与教育实习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课程内容来看,一部分课程观念陈旧,知识陈旧,内容陈旧,有些音乐专业教材几十年不变,有的虽然作了修改,但基本上还是老套子,无质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有些课程门类多,内容庞杂且概念不清,知识结构不系统,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更无法进行学科的交融和渗透;还有西方音乐的理论技能知识比例远高于中国音乐等。观念上的落伍,内容上的陈旧,严重制约学生素质的提高。由于专业基础课内容不够宽,相互之间联系不紧密,致使专业课的开设结构不尽合理,带有较大的盲目性,经常因人开设,而非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培养目标来开课;严重脱离中学实际,脱离高师的自身特点,脱离培养目标,致使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了解甚少,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有些教师、学生一味地向专业音乐学院看齐,以演奏家、歌唱家、理论家为终极目标,至于学生毕业后有相当的一部分,尤其是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不愿意或不安心从事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而改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现象严重。
二、宏观视野下的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
21世纪,人类社会将更趋于全球一体化和文化多元化的态势,基于这一点,我们必需要有新的音乐教育观念来指导。(1)从全球的宏观视角来看,新的音乐教育观也就是包含有三个导向:文化价值、文化生态、文化创造。首先,文化价值就是音乐人类学家公认的要把“音乐作为文化来传授”的观念,其内涵:第一,学习音乐是学习人类交流的一种基本形式;第二,学习音乐是理解世界上各民族的一个途径;第三,学习音乐是学会学习过程;第四,学习音乐是学习想象力和自我表现力;第五,学习音乐是学习的基础;第六,学习音乐是学习艺术。其次,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文化单一倾向将被多样性、有机性的生态文明所取代,新的音乐教育体系应建立在音乐文化生态的保护和音乐文明思维框架之上。最后,西方传统科学理性的确定性真理在当今受到质疑,对音乐教育将产生很大影响,尤其为民族音乐的教育在未来音乐教育的价值提供了发展的空间。“人们必须尊重不同民族音乐文化的创造性和成就模式。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哲学价值的当代文化意义,也将被人们所认识”。[4](2)我国中小学新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在教育内容课程目标和基本理念等方面都有较大的创新,尤其是对音乐学科性质的认识进一步深化,明确体现了音乐是素质教育、审美教育、基础教育,音乐是创造性思维培养的重要途径,音乐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门类等。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至今已有一百余年,对于音乐课程性质及其基本理念的认识,经历了将音乐课作为德育和娱乐性教育到审美教育,再到作为素质教育课程的过程。而高师音乐教育专业培养的理应是中小学或中等学校合格的音乐师资。综合音乐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我国基础音乐教育的现状,如何造就合格、新型的音乐教师,已成为音乐教育界普遍关注的重要课题。美国全国音乐学校协会是对大学音乐和音乐教育专业进行审批的机构,它们早在20世纪70至80年代就确立了以能力为基础的师范音乐教育原则,在此基础上列举了音乐教师应具备的三种能力和素质:其一,个人素质:音乐教师必须能激励他人;能不断学习本专业和其他专业的知识;能联系其他学科和艺术;能确定和评价新的思想;能运用自己的想象力;能理解教师的作用。其二,音乐能力:音乐教师能以对音乐的理解和技术水平表演;能伴奏;能演唱;能指挥;能评价他人的表演;能为个人的表达而组织声音;能通过原作和各种风格的即兴表演表现出对音乐的理解;有表现出具有确定和解释比较满意的作品和不太满意的作品的能力;能为在学校环境中进行表演而记录和改编音乐;能确定和解释用于全部音乐的创作手法;能评价创作手法的情感效果;能描述用于音乐中的声音产生的方法。其三,专业素质:音乐教师必须能表明自己的音乐观和教育观;能表明自己熟悉当代教育思想;能运用有关音乐作品的广泛知识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能通过实例展示全面的音乐教育工作者献身于教学的思想。这充分表明:一个成熟的音乐教师应能明显的表现出具有作为音乐家和教育工作者的双重能力。[5]因此,我国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已势在必行。它不仅应体现“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教育发展思想,还应遵循教育的发展规律。同样,音乐课程结构也要体现现代化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学生多元化的价值取向,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音乐课程设置必须适应社会对教师素质的要求,设置创新性、开拓性、研究性的音乐教育课程,这是培养21世纪合格音乐教师的重要前提。音乐课程设置还必须主动适应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面向世界,用全球的宏观视野,高标准、严要求,保证音乐师资的高质量,进而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当前,针对过去某种程度上存在的重技能技巧、轻音乐文化,重单项专项、轻综合素质,重某些专业音乐创作流派的音乐作品、轻多元文化的倾向,应当提倡培养全面发展型、综合型、创新型人才。高师音乐教育专业是在普通学校音乐教育基础上的专业性音乐教育。所以对于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不以求其专为目的,而求其全。也就是说,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不以专向为主,而需全面发展;不以求其深,而求其正,用正确的方法指导学生;不以技术的数量为追求目标,而求其根本质量。”[6]音乐课程改革并非全盘否定现有的课程体系,而是站在时展的高度,重视审视以往的音乐教育课程体系,有继承、有摈弃、有创新,重在整体化。为了这一目标,笔者认为,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应遵循下列几项原则:
1、音乐艺术的特殊性和音乐教育规律的统一。音乐艺术本质就是一种实践,音乐的教学也就是一种艺术实践的教学,所以音乐教育应重视实践性,以艺术实践为其主要教学形式和内容;音乐的实践又是一个塑造音乐形象的过程,音乐的艺术性只有在技巧与艺术修养(包括思想道德、文化素质、理论涵养等)的有机统一下才能体现出来,故音乐教育是一种建立在实践基础之上的审美教育。单纯的强调专业知识、技能的教学是不符合音乐专业师范教育原则的;音乐具有终生性和社会性,音乐是人的精神产物,无论人自觉或不自觉,音乐会自始至终的伴随着我们,她作用于人的听觉,潜移默化地表达思想感情,具有无限的潜能。人不能缺少音乐,故音乐教育是为人终生服务的,是具有普遍性和大众性的;音乐艺术又具有集体性,音乐善于以集体的形式进行教育,加强并提倡集体形式的音乐教育活动,也是师范性的重要标志之一。
2、多元化音乐教育与中国音乐教育的统一。音乐教育要充分体现音乐多元化的特征,这是由师范生适应未来各级各类学校音乐教育教学任务需要而确定的,也是由师范生应具备在未来不断变化的社会中所应有的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而决定的。“如果在未来新世纪里中国人也将走向世界,参与世界的一切文化生活,那么,多文化音乐教育的课程安排,是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6]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音乐文化,东西方音乐体系及文化价值是平等的,在平等对话的条件下,相互尊重,相互了解,相互认知,要破除以往以西方音乐为主、中国音乐为辅的音乐教育状况,要在多元化理念的指引下,“以中国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进行音乐教育改革,建立中国音乐教育体系。”[7]其中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课程与教材的建设。所以,音乐学科的课程体系应大力强化中国音乐的课程内容,调整课程结构,优化课程设置,平衡课程内容,摈弃多年的重西轻中,即重视西方音乐,轻视中国传统音乐的现象和以西否中的错误观念。
课程设置与改革
课程模式
21世纪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也是充满希望的时代。当它以全新的面貌和姿态展现在音乐教师面前时,教育观念的更新、课程结构和知识结构的调整、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的应用直接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将在一定意义上决定着新世纪人才是否思路宽阔、想象丰富、知识渊博、善于创新,并具有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为了与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社会对人才素质的全面要求相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培养新型人才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目标。
一、现行音乐教育课程
我国的高职学校大多是由中专师范学校改制而成的,而课程上基本上是照搬中专的教育模式,这种课程模式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材。例如,我院(仙桃职业学院)就是由原仙桃师范学校和原仙桃市卫生学校合并主建而成。其音乐系的课程从办学之初到如今,虽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次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改变。
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发展的要求,高职音乐教育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如,学生的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不热爱教育工作、教育理论水平低、科研能力差、教学缺乏个性等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以高职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为主要原因。
二、课程体系的核心主要为: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三个方面
高职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也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的模式。许多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其知识结构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只强调了本学科某一领域纵深性,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师范院校沿袭了音乐专科院校的办学模式,未能体现出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即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
1、师范性,是高职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的主要区别。
专业的音乐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专门人才为目的;而师范院校是以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为目的,尤其是中小学音乐师资为主。所以,不应要求学生某一专项技能的高、深、精,而应要求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全面均衡发展。
2、专业性,是指高职音乐教育专业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具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素养。
3、基础性,是指为终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从课程设置来看,高职音乐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普通教育课程、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和教育专业课程三部分组成。普通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公共课”的教育。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时普通教育课程设置本身也还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我院(仙桃职业学院)普通教育课程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21%,而在国外一般在33%至40%之间;我院还采用“大一统”的课程模式,几乎是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等必修课,缺乏选修课,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课程的余地很小。而发达国家的课程大都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体育和自然科学,且学生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选修课程,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音乐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直接指向具体专业的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课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关于某一专业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如声乐、器乐等。
三、音乐教育专业课自成体系
新世纪的第一年,指导基础教育音乐课教学的新课程标准开始在全国试行,这标志着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作为教育“工作母机”的师范教育,如何适应基础教育的改革,已成为了一个极富现实意义的事情。在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课程体系处于核心地位,高等师范教育改革应从其课程体系的改革着手进行。
一 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理论依据
我国高师音乐教育现行课程的基本框架是建国初期照搬苏联专才教育模式形成的。这种课程模式对于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起到了重大的作用,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音乐人才。多年来,虽然也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次改革,但总体框架并未改变。面对新世纪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这种以分科设置为主流的学科课程体系已不适应新时期通才教育、专才教育相互依存,协调发展的要求,高师音乐教育的问题也日益明显,如学生的专业口径狭窄、专业基础薄弱、综合素质和创造能力不强、兴趣单调、不热爱教育工作、教育理论水平低、科研能力差、教学缺乏个性等等。出现以上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高师音乐教育课程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脱离实际不能不说是主要原因之一。课程体系的内涵是多方面的,但核心主要为课程结构、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三个方面。高师音乐教育专业的课程结构就大的框架和体系而言,也是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构成的“三层楼”的模式。长期以来,人们一直遵循着按照学科的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内容的思路,即学科一课程一科目。在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时,力求内容的完整性、系统性、科学性,注重的是所编内容是否符合学科知识体系,逻辑是否严密,某一个知识点在本学科中的位置等等,而较少考虑学习内容对学生是否是基础的、必须的、恰当的,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基础知识的把握有着怎样的意义等。只重视专业的纵深发展,把分科课程的知识与整体范围的知识割裂开来,忽视专业和学科的横向联系,使课程越教越细,越教越深,从而造成学生知识面过窄、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的局面。许多师范院校培养的音乐师资其知识结构往往局限于某一专业,只强调了本学科某一领域的纵深性,与课程标准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其原因是师范院校沿袭了音乐专科院校的办学模式,只是加进了心理学和教育学课程,未能体现出音乐教育专业的特点,即师范性、专业性、基础性。
二 高师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首先,从课程设置来看,以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为例,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主要由普通教育课程(24.6%)、音乐学科专业课程(27.9%)和教育专业课程(6%)三部分组成。普通教育课程是对学生普遍进行的专业知识以外的“公共课”的教育。它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个性发展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时普通教育课程设置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据统计,我国高师普通教育课程的课时约占总课时的21%,而美国、日本、德国一般在33%至40%之间;我国采用“大一统”的课程模式,几乎是清一色的政治理论课、体育课、外语课和计算机课等必修课,教师专业选修课占的比例很小(6.5%),课程门类过于单一,课程设置缺乏弹性、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修课程的余地很小。而发达国家的课程大都涉及到哲学、社会、科学、体育和自然科学,且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爱好,主动选修课程,这大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音乐学科专业课程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音乐专业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课程,是直接指向具体专业的课程,如乐理、视唱练耳等。专业课是建立在专业基础课之上的关于某一专业的学科理论和专业技能的课程,如声乐、器乐等。
目前,高师的音乐专业学科课程设置相对独立,专业课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渗透不够,因而培养出来的师资专业知识面较窄、适应能力较差、学术水平低。“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三多三少,即处于搬运工、教书匠、经验型层面的教师较多,而专家型、研究型、反思型的教师较少;游离于教育研究之外的被动旁观者,机械执行者,盲目模仿者较多,而自觉将教育研究作为自己职业生活方式的主动参与者,勇于探索者,积极创造者较少;怀抱着旧惯例,热衷于操作训练,满足于技艺水平的较多,以审美的心态从职业生活中确认生命的价值,体验存在的意义,享受创造的快乐的教师较少”。
目前一些高师院校音乐学科实行的“主修”制出发点是好的,似乎体现了一专多能,但由于认识出现了误差,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只瞄准了“舞台”,而忘掉了“讲台”,过于强调一专而忽视多能。学生毕业后一旦走上基础音乐教育岗位,面对要会弹、会唱、会讲、会舞、会写、会组织音乐活动等多方面的素质要求,往往表现出不适应。教育专业课程是最能体现“师范性”的,解决未来教师“如何教”的课程。我国目前仅有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法三门课。从课时比例来看,我国高师教育专业课程课时仅约占7%,而美国、德国、英国分别占20%、30%、35%;我国高师音乐教育实习通常一次性完成即在毕业前,时间短,平均每个学生3-5节课,甚至1-2节课,内容窄,模式单一,多数流于形式,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发达国家的教育实践则20周左右,且分数次进行,突出了实践课程,把课程学习与教育实习有机地结合了起来。
其次,从课程内容来看,一部分课程观念陈旧,内容陈旧,有些音乐专业教材几十年不变,有的虽然作了修改,但基本上还是老套子,无质的变化,不能及时反映音乐学科研究成果;有些课程门类多,内容庞杂且概念不清,知识结构不系统,缺乏内在的逻辑联系,更无法进行学科的交融和渗透;还有西方音乐的理论技能知识比例远高于中国音乐等。严重脱离中学实际,脱离高师的自身特点,脱离培养目标,致使高师音乐专业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对基础音乐教育的状况了解甚少,毕业后高不成低不就。甚至有些教师、学生一味地向专业音乐学院看齐,以演奏家、歌唱家、理论家为终极目标,学生毕业后有相当一部分,尤其是专业方面有特长的不愿意或不安心从事音乐教育尤其是基础音乐教育工作而改行,造成音乐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师范性是高师音乐教育专业与专业音乐院校在培养目标的上主要区别。专业音乐院校是以培养音乐表演、创作、理论专门人才为目的,师范院校是培养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中小学音乐师资为目的,所以不应要求学生某一专项技能的高、深、精,而应要求其专业知识技能的全面均衡发展。专业性是指高
师音乐教育专业不但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更重要的是具备教授音乐理论、知识和技能的素养;基础性是指为终生热爱音乐、享受音乐、学习音乐、传授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 高师音乐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
1 教材改革。我国师范院校音乐专业尚未有统编教材,大多采用传统教材或自编教材,虽然西南师范大学出版了一套“21世纪高师音乐专业教材”,但仍是以传统的课程设置组织编写的,不能适应高层次课程建设的需要。本课题组目前以河北师范大学、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牵头组织包括河北、河南、山东省近17所高师音乐院校编写适合于师范院校音乐专业的教材,并在这些院校试用。
2 课程改革。目前以下课程改革正在和将要在廊坊师范学院音乐学院实施:
(1)数码钢琴集体教学替代第三学年《钢琴基础》课教学,学程为一年。利用现代化设备,既体现教学直观性,还能使学生相互参照。为适应中小学音乐课和音乐素质课的需要,器乐主修生增加《合奏》课,学程为四年。
(2)合并《基本乐理》与《视唱练耳》课,学程为两年。前者是音乐学习的基础,后者是音乐技能训练和巩固前者,二者紧密联系不能割裂。
(3)《音乐欣赏》包括中国音乐欣赏和外国音乐欣赏两部分内容。欣赏音乐必然要分析作品,故将《音乐欣赏》、《曲式与作品分析》、《中国音乐史》和《外国音乐史》合并,合并后的课程为《中国音乐史与欣赏》和《外国音乐史与欣赏》,学制分别为二个学期。
(4)《歌曲作法》中增加《音乐文学》课,既可提高歌曲写作的质量,还可弥补学生文学方面的不足,着重加强儿童歌曲创作部分的学习。
(5)改《艺术概论》课为《音乐美学》,提高音乐学的层次。
(6)《配器》课更名为《小乐队配器》,因为学生主要掌握的是小乐队(各种乐队)的编配和排练,而不是交响配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