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环保企业现状

环保企业现状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2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环保企业现状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环保企业现状

篇1

汽车的诞生,彻底地改变了全球人类的生活方式;同时,也成为世界各国的主要支柱产业。但是,汽车在带给人类巨大的财富、加促人类社会发展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也成为全球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并成为引发呼吸道疾病、心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我国2013年汽车产销分别为2211.68万辆和2198.41万辆,同比增长14.76%和13.87%,比2012年分别提高10.2和9.6个百分点;再次创造了全球汽车产销记录;并连续五年蝉联全球汽车产销第一。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飞速增长,也为我国的环保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因此,汽车环保检测业也同样肩负着无比的重任;面临着更多、更艰巨的挑战。

一、我国汽车环保检测业现状分析

(一)我国汽车环保检测业发展现状

我国在“六五”期间就已经开始着手推广汽车检测技术;并于80年代初,陆续在全国范围内成立车辆检测站;至1991年时,在交通部及各级交通主管部门等的大力扶持与培育之下,全国范围内的汽车综合性检测站也逐步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至2013年年末我国共有汽车检测单位约7200余家;综合性能检测站约为1500余家;这也进一步说明我国对环保事业的重视程度。近年来,我国也进一步加大了对汽车排放污染物检测力度,并将其作为重要的环保检测项目。在依据《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管理规定》和《大气污染防治法》等相关规定与要求,我国自2000年起,就在国家环保部门监管之下开始对机动车排放污染物予以了定期的全面检测。同时,环保部还对全国范围内的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进行了综合性的检查、监管与整治工作。据2012年环保部检查、整治结果显示,我国绝大多数的机动车环保检验站均可完成机动车相关的污染物检测工作,且达标率在90%以上。

(二)我国汽车环保检测业现存问题

首先,汽车环保检测设备不完善。目前,我国多数机动车环保检测软件设计系统不规范,检测设备的标定等程序未能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统计设计。另外,一些检测设备也没有统一的质量认证体系;检测机构准入的门槛过低;检测设备落后,无法完成对一些新型汽车的低碳标准检测任务。从我国各地检测站的统计资料也可以看出,检测线的检测设备在检测数量超过5000辆次之后,就会出现较大的检测误差。这多是由于检测设备超期“服役”的结果而引发的。

其次,机动机检验站点过少。由于我国东西部的地域性差异,也导致部分城市未能在所辖区域设立机动车环保检测站;进而也无法满足当地汽车保有量的实际检测需求;这也给当地的机动车检测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一些偏远山区的车辆往往因一次环保检验不得不驱车数百公里进行车辆检测;这既提高了机动车的运行成本,同时也在无形之中加大了机动车的排污总量。

第三,检验机构管理不规范。个别机动车检测机构存在着设备落后、管理制度不完善、操作程序不规范等因素,在实际机动车检测过程中,过于重视检测数量、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检测质量,导致一些检测项目流于形式;而无法达到真正节能减排的要求。

二、促进我国汽车环保检测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机动车环保检测业欲想健康、稳步发展,必须客观地正视我国东西部的地域性差异以及南北差异;由国家交通部进行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尤其是对一些偏远、贫困的山区、经济落后地区均应加强机动车环保检测站点的设立与完善工作;做好检测机构的有效覆盖率;进而减少跨区域检测现象。现时,在合理布局的前提之下,也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各地区机动车辆环保检测机构的盲目建设、重复建设以及恶性竞争等现象。这样一来,既满足当地汽车保有量的实际检测需求,也给当地的机动车检测带来便利;同时也减少了机动车因跨区域检测而造成的排污总量。

(二)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

在进行机动车环保检验机构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检测机构的日常监管力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相关的设备检查、测试工作,以提高检测设备的检测准确度。同时,还必须制定、完善环保检测设备的保养与维护制度;拟定科学的车辆检测流程、在落实检测手续信息化的前提下,减少检测等时间,全面提高检测效率。

(三)完善、统一的检测标准

我国应在完善相关的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同时,根据各地域、南北差异等制定、完善一套科学、规范、统一的机动车环保检测软件设计系统;同是,机动车环保检测机构还必须时刻跟紧汽车工业发展的步伐,及时加大对机动车环保检测设备的投入力度,采用智能化、精密化的检测设备以全面提升机动车环保检测精准度、拓宽检测范围,进一步满足一些新型汽车、低碳标准等检测任务。另外,还要加强机动车环保检测队伍的专业素质培训工作,以全面保障检测队伍的专业素养,尤其是对于一些技术性强的检测岗位,必须持证上岗、定期考核,以满意机动车环保检测的技术需求。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汽车行业的迅猛发展,国内汽车环保检测业也必须紧紧跟随国家环境保护要求,促使机动车环保检测业得以逐步的完善和健康发展。虽然,我国汽车环保检测业在经营、管理中尚存在着一些问题,但是,我们在迎接汽车环保检测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与发展机遇时,必须明确汽车环保检测工作的发展目标,通过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建立长效的监管机制;完善、统一的检测标准,来合力打造一个技术先进的、检测规范统一的、管理科学的汽车环保检测业,为我国的环保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明光,关阳,游江峰. 新能源汽车的环保效益与环保管理对策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3(10).

篇2

中图分类号:X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1(c)-0143-02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环境保护已经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焦点。环保产业作为一门新兴的产业,在我国兴起的时间还比较短,但是能够为资源的高效利用、治理环境污染以及环境质量的改善等各方面提供技术保障和物资条件。但是从当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还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因此,只有将这些阻碍因素清除掉,才能实现环保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当前发展我国环保产业面临的诸多阻碍因素

1.1 缺乏有效的宏观管理

对于环保产业来说,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国家的宏观管理和政策支持。但是,从当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来看,缺乏国家的宏观引导,并没有制定一个明确的发展规划,这对于环保产业的未来发展是非常不利的;环保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没有制定一套完善的管理体制,企业内部管理相对分散,内部控制水平难以提高;国家没有制定相应的环保产业扶持政策和专项鼓励政策,缺乏相应的发展动力,难以调动企业投资者的参与性和积极性;环保设备水平相对较低,并且政府也没有对环保企业进行统一的引导和管理,从而导致重复建设现象的产生。由于政府没有对环保企业采取相应的支持和引导措施,也没有对市场竞争进行规范,从而不能形成一套完善的环保产业标准体系,阻碍环保产业的发展。

1.2 产业结构不合理

对于环保产业来说,不合理的产业结构也是阻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接下来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谈:(1)部分环保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并没有合理调整企业的规模结构,这就导致企业的发展往往相对分散,缺乏相应的骨干企业。从当前全国的环保企业总数来看,规模相对较大、经营状况良好的优秀企业仅占三成,并且大部分的环保企业规模都比较小,缺乏先进的技术装备和环保专业人才,从而导致规模效益较低。(2)环保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以市场为导向,从而导致产品结构不合理,并且企业的环保设备也比较落后,不能满足生产需求。从当前市场上销售的环保产品来看,大部分的产品都不具备通用性、实用性和可靠性,并且存在较多的缺陷,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并且会出现常规产品供过于求,而治理污染效果好的设备又供不应求的现象;(3)产业发展不协调。从当前我国环保企业的分布现状来看,虽然分布范围相对较广,但是大多数都集中在沿江以及沿海等这些经济比较发达的城市,非常不利于环保产业的全面发展;(4)没有明确产业的发展重点。对于环保产业来说,环境服务和制造环保产品是产业的两大支柱,但是,从当前环保产业的经济结构来看,并没有将这两大支柱放在重要位置,因此,严重制约了环保产业的发展壮大。

1.3 缺乏优秀的环保人才

虽然我国的环保产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却严重缺乏环保科技人才。对于环保企业来说,想要实现自身的不断发展壮大,离不开人才的支撑。从调查统计数据来看,当前我国至少需要1000万环保从业人员,但实际上我国仅有7万环保从业人员,这就形成巨大的反差。并且大部分的高校,之前都将环保产业作为冷门专业,招收人数也相对较少,随着近年来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高校的环保专业人才也在逐渐的增多,但是,依然不能满足环保市场的需求。并且大多数学生只是掌握了理论知识,缺乏相应的专业技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对环保行业的发展带来了阻碍。

1.4 产品技术水平不高

对于环保产业来说,由于缺乏相应的专业人才,直接导致环保企业缺乏产品研发和创新能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生产的环保产品缺乏技术含量,从而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并且,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一直以来都是环保产业的主要技术研发力量,但是,由于没有投入大量的资金,政府也缺乏相应的政策支持,从而导致产品的研发进度缓慢。一般来说,环保企业生产的产品大多数都是常规产品,缺乏技术含量,没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比如,在对污染水进行处理时,主要是运用一般的处理废水产品,在治理大气污染时,通常采用除尘设备,在一些国家重点的污染防治领域,我国的环保企业还没有自主研发出科技含量较高、治理效果好的产品,大多数都是靠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高科技产品。因此,培养高科技环保人才,提高我国的环保技术研发能力,已经成为当前环保产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 解决我国环保企业发展阻碍的有效对策

2.1 政府加强宏观引导和支持

对于我国的环保产业来说,由于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一定程度上离不开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为了促进环保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政府一定要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制定相关的政策,对环保企业给予支持,并且制定一套明确的环保产业发展战略方针,给环保企业指明发展的方向,对于技术含量相对较低的环保产品、工艺和技术等要出台政策进行限制,鼓励环保企业发展高效、先进、符合市场需求和经济的环保产品、工艺和技术,规范环保企业的市场竞争秩序,只有这样,才能推动环保企业的发展。除此之外,政府还应该进一步完善支持环保产业全面发展的相关税收政策,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来支持环保企业的发展,这样一来,就能够让更多的企业投资者将目光放在环保产业上,给环保产业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并且政府还应该加强相关政策的落实力度,从实际工作中支持环保行业的发展。同时,政府还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提高企业排放污水和废气的收费标准,实现收费标准的规范化、合理化,从根本上调动排污企业对污染进行治理的积极性。不仅如此,政府还应该进一步规范城市垃圾和污水的处理制度,增强市民的环保意识。并且对于城市发展进度相对较快的地区来说,还可以成立相关的发展环保产业专项资金,对环保产业的发展给予大力的支持,从而引导环保产业的发展步入正轨。

2.2 规范环保产业市场

缺乏全面的管理,没有规划环保产业的市场运作,是制约环保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因此,为了进一步规范环保产业的市场运作,就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产业管理体系,对环保产业进行全面的管理。并且对于政府来说,应该出台相应的环保产业生产运作标准和规范,让环保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能够严格的按照规定进行,从而实现有规可循、有据可依。除此之外,还应该建立健全环保产业的市场监督体系,进一步规范环保产业的市场竞争,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实现环保产业市场竞争的公平、公正和公开。同时,还应该对环保企业的生产链进行全面的监督,将产品的施工、生产、设备运行以及设计等各个方面作为基本出发点,对环保产品的质量、销售以及产品认可等各个方面进行全面的监督,一旦发现违规操作,一定要给予严厉的惩罚,从而实现环保产业市场运作的规范化、合理化。

2.3 提高环保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

对于环保产业来说,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因此,一定要提高环保产品的研发和创新能力,具体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企业应该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将高校作为环保专业人才的主要培养中心,并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与高校进行沟通和交流,增设相关的环保专业,培养环保行业需要的科技型人才;(2)进一步明确环保行业的发展重点,重视环保产品的研发,并且要积极引进西方先进的环保技术和设备,打造以科技型环保人才为主的产品研发队伍,加大对科研资金的投入,积极研发新产品,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环保产品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竞争力,实现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除此之外,环保企业还应该进一步加强创新能力建设,通过建立奖惩制度来激发环保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立相关的培训班,定期组织员工进行培训,不断的学习新技术和新知识,提高员工的环保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环保产品的不断创新。同时,环保企业还应该积极的寻求合作,通过直接引进、合作以及合资等方式引进国外先进的设备和环保技术,在消化和吸收的基础上,还应该结合当前我国的环保技术,然后进行不断的创新,并且在不断的实践中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环保产品和核心环保技术,不断的发展和壮大环保产业。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渐增强,环保行业在面临新的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崭新的挑战。因此,对于环保行业来说,想要获得不断的发展,就一定要在政府政策的引导下,明确自身的战略发展目标,并且将政府的支持和优惠政策作为发展动力,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积极引进环保科技型人才,加大科研资金投入,不断的提高环保产品科技含量的同时,还应该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环保技术和设备,在吸收和消化的同时,还应该进行不断的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环保产业的不断发展壮大,从而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李宝娟.我国环保产业发展现状[J].环境保护,2002(8).

[2] 胡慧平.中国缺少环保高科技人才[N].中国经济导报,2002.

[3] 王旗.我国环保产业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湖北社会科学,2004(6):83―84.

篇3

2007年~2008年间中国政府相继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和《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将环保和节能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随后各个省市积极响应国家相关政策,2009年湖南省率先公布了代表最新经济政策导向的《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09):“两型社会”建设与发展低碳经济》蓝皮书。之后的2009年12月7日~18日哥本哈根气候峰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来自192个国家的谈判代表共聚商讨《京都议定书》一期承诺到期后的后续方案,即2012年至2020年的全球减排协议。环保和节能已经引起全球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尤其是现代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环保和节能问题。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支柱,必须要率先承担起环保和节能的责任。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企业在硬实力方面的竞争优势已经逐渐弱化,因此企业在软实力上拥有的优势将会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而环保和节能将会成为企业最具市场竞争力的软实力,尤其是在“零利润”的零售业当中。国外的许多大型连锁企业以及外资在国内的企业在环保和节能降耗方面不断探索,取得了相当优异的成果。而国内的企业由于一直以来对环保和节能的忽视,导致国内企业在这两方面一直落后于国外的零售企业,也直接导致我国零售企业在与其竞争中的劣势地位。因此,为了解国内零售企业在环保和节能方面的现状,我们选择在长沙经营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本土大型超市进行了环保和节能方面的系列调查。

一、现状分析

超级市场能否做到环保节能、控制成本,在日益激烈的零售大战中获得新的竞争优势,更多的依赖于卖场管理环节是否真正达到了环保节能的各项要求。针对这一问题,运用实地观察、深度访谈、电话访谈、调查问卷的方式对长沙市步步高、大润发、新一佳、家润多和华银旺和五家本土大型超市进行了调研。

调研过程涉及高层管理者访谈15份、员工问卷60份、消费者调查问卷240份。观察及现状总结分为如下几个方面:产品选择,是否在供应商的选择过程中保证了产品的节能环保性;基础设施的使用是否做到适当控制;建筑空间利用时是否做到了节能环保;员工是不是对环保节能有较强的意识等等。

1.产品选择

长沙市90%超市在选择产品时注重的是产品质量,对于产品是否节能环保并不十分注意,入场产品一般只关注质量体系认证,对于环保体系认证没有限制。调研超市全部陈列了清风的产品,其中一家超市包含了清风纸巾的40多个品种。一次性纸杯,一次性筷子,含磷洗衣粉等多种对环保不利的产品在全部五家超市中均有涉及。并且产品定价并不是很高,尤其清风纸巾,其价格远远低于同类产品15%左右。

2.资源能源使用

用电较为节约。各样本超市在电力的使用中均十分注意。有四家超市空调依冬夏季节不同设定不同温度;90%以上冷柜依据产品要求调节到不同温度,20%左右超市冷柜敞开式使用,多数冷柜盖子关闭使用;三家超市照明依据客流与时间的不同,调整开灯的数量,美化灯光在全部五家超市均有出现;收银台在顾客较少时限定收银机的使用,未使用中的收银机70%左右为关闭状态。

用水不节约。生鲜区与熟食区是用水较多的部门,在水的使用过程中,浪费现象较为严重。超过三家超市没有循环用水意识,五家超市均更不存在专门处理污水的设备。员工休息区用水情况也存在浪费现象,全部水龙头均为非感应式,存存在人走水流的现象。

3.建筑空间利用

建筑空间使用水平参差不齐。四家超市内饰以朴素实用为主,装饰较为简单。四家超市货架陈列紧凑,基本看不到货架和墙壁。三家超市(另外两家没有超市在同一楼层内,无电梯)合理利用了电梯和楼梯两边的空间进行特定商品的陈列。陈列拥挤现象在部分超市生鲜区存在,有一家超市产品陈列稀疏,存在空间浪费现象。

4.员工意识

调研中,60%受访员工表示接受过环保节能意识培训,但不清楚是否与个人奖励机制挂钩。员工访谈中20%的人听说过ISO9000系列,15%员工表示知道哥本哈根会议,15%员工表示知道低碳一词。可见,超市员工不是十分关注环保节能的相关知识。具体到超市内部的日常工作,15%负责人了解超市中固体垃圾处理方式、温度控制原则、节能灯的使用等情况,多数员工的认识仅限于本部门内。对于环保节能并不关心。

其他方便的观察也表明超市的环保节能水平普遍偏低。多数超市存在严重的促销噪音,部分超市存在过度宣传现象,还有超市有过度包装现象。从对五家超市的总体调研情况来看,多数超市在产品选择与员工意识培训中存在很大缺陷,但基础设施的使用和建筑空间利用上做的较好。但其出发点仅仅是如何提高超市盈利水平,对于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体现企业社会责任并无意识。

二、原因分析

通过超市目前的环保和节能现状我们可以发现,究其根源主要在于超市管理层。从图2中我们可以发现,超市管理层在整个超市内部的作用和对顾客群的影响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可以说超市管理层的层次会直接影响到超市的环保和节能工作的开展。因此我们从超市管理者这个角度深度剖析了超市环保和节能现状存在的原因。

1.超市管理者的环保节能意识薄弱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86.7%的超市管理者都有这样一种认识误区:认为环保和节能只会增加超市的运营成本,只是一味的投入不会带来任何的产出,因此环保和节能是不利于超市经济效益的提高的。由此可以看出由于超市管理者自身极度缺乏环保节能意识,导致整个超市对环保和节能方面的忽视,自然而然的环保节能就不会成为超市文化的一部分,超市的经营理念是只追求经济利益而不考虑环境利益和资源利益。因而虽然超市中有60%的员工接受过环保节能意识培训,但是只有15%左右的人略微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原因就是相关环保节能培训只是轻描淡写而已,并没有进行持续教育、宣传和实施,导致超市员工的环保节能意识也相对薄弱,而且5家超市都没有节能环保产品销售和宣传专区,零售企业对环保节能产品的推广力度不够,使高达82.5%的消费者无法辨识,导致消费者忽视了环保和节能,在这方面的意识相当薄弱。

由此可以看出企业管理者缺乏环保节能意识会产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导致超市在招商过程中不会倾向于环保和节能产品,在经营过程中忽视环保和节能,在员工的培训过程中没有系统的环保和节能内容,最后导致企业所呈现给消费者的形象是不注重环保和节能,进而导致消费者在这方面的认知不够和意识薄弱。

2.超市管理者没有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

据对超市相关能耗情况的调查显示:约80%的超市对水、电、气、包装物等主要能耗没有设立节能目标;约60%的超市没有制定节约使用水电管理制度。虽然较往年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是零售企业的节能降耗制度保障还有待提高。由此可以看出超市管理者在环保节能方面没有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制度,超市在经营过程中对于环保和节能方面无章可依、无据可循,超市员工在工作中没有明确的环保和节能目标,也没有标准的环保和节能的工作操作流程和规范,因此即使超市管理者倡导或者要求加强环保和节能,最终的结果也是不尽如人意的。

3.超市管理者对执行层面的忽视

据调查发现有13.3%的超市管理者自身具有很强的环保节能意识,在超市的日常培训中也很注意环保节能方面的培训,但是在实施过程中却收效甚微,超市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并无多大的起色。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管理者疏于对执行过程的控制与反馈,对于企业员工对决策的贯彻和执行情况缺乏监督和管控,没有相应的考核奖惩体系,虽然有60%的超市员工接受过环保节能意识培训,但是他们并不清楚是否与工作考核以及个人奖惩相挂钩,因此就不能对员工有一个强制和鞭策作用,同时也不能调动起员工在工作中注重进行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积极性。此外管理者没有及时跟进环保和节能工作的开展进度,因而也就不能得到有效的反馈,不能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后就会导致执行效果低下。

因此要改变超市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消耗的现状就必须要超市上下总动员,各个组织各个部门之间互相配合互相监督,狠抓细节,共同探讨环保和节能的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技术。

三、改进建议

1.提高企业管理层的环保节能意识,改变传统错误观念

通常企业的短视行为,单纯的追求短期的经济利益,不重视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终会导致其湮没在历史的长流中,很难建立百年老店。企业管理层必须提高自己的环保和节能意识,在日常的企业管理活动中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从而促进企业员工的环保节能意识的培养,树立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企业文化。在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的今天,企业的环保不仅是政府要求和企业社会责任所在,提升企业“绿色形象”已经成为增强企业软实力中最重要的方面,这也是企业管理层义不容辞的责任。

2.重视制定有关环保节能的管理制度规范

(1)制定出相关环保节能工作标准操作规范和流程

目标导向制:企业管理层应该设立合适的环保和节能目标,使企业执行者能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和要达到的理想目标,这样可以减少或者避免在工作当中走弯路甚至走错路。此外还可以通过优化流程来达到节能环保的目标。企业管理层必须制定出各项工作的环保节能型标准操作流程,企业执行者可以按标准操作流程开展工作,这样不仅可以极大的调动起执行者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不仅有利于企业的环保和节能,更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显著提高。

(2)建立健全环保节能的工作考核制度

企业管理层应该建立起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考核指标,切实监督管理各门店的环境污染和能耗状况,以及企业所有员工在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相关工作中的表现,将所有这些内容都纳入到企业各部门的月末考核和企业员工的日常考核当中,形成目标明确、责任清晰、奖罚分明的管理制度。促使企业各部门和所有员工自觉主动的做好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方面的相关工作。使环保节能真正贯彻在零售企业运营过程中的每一方面。

3.加大执行力度,切实贯彻执行环保节能的相关制度

(1)面向供应商,推动建立更环保、更具社会责任感的供

应链

作为大型零售商,超市在供应链中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企业管理层在供应商以及进场商品选择中应当注意严格把关,拒绝不环保、不节能的产品入场。在产品选择的环节中,也应该优先选择在生产过程中更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产品。企业管理层更应该着重加强对供应链上端的环保理念引导,借助道德优势及建立更负责任的供应链采购标准等理念,突出零售商作为连接供应商和消费者的中间环节的优势,强势引导更环保、更具社会责任感的供应链的建立。

(2)提高节能效益分享观念,减少建筑空间的浪费率

零售企业管理层应该提高节能效益的分享观念,与店面业主加强沟通,对能耗较大的基础设备进行更换改造,减少能耗方面的费用,这样才能提高经营效益,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环保经营理念。此外,企业管理层在店铺选址初期也应当加强与业主的沟通,设置合理布局,注重建筑空间的合理规划使用,提高建筑空间的利用率。

(3)重视设备预防性维修保养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零售门店管理层为了缩减运营费用、增加利润,对设备的维修保养投入有限,导致设备提前老化、耗能提高以及频发意外,最终导致维修费用在单店全年费用中所占比例的提高。若管理层在日常管理中提高重视预防性维修保养,这样比下大力气投资安装更多的新技术新设备,简单的多也经济的多。企业管理层应当在日常运营中加大对节能技术和设备的投入,注重对节能设备后期的维护,促使节能设备发挥应有的节能效益,鼓励员工的节能积极性,最终提高企业的节能经济效益。

(4)注重再生资源、新能源的运用

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9年调查显示,再生资源的回收循环利用即使在零售门店内存在很大的空间,企业管理层应当注重引导企业对再生资源的合理回收以及运用。

对于水资源:应当加大对废水回收、废水净化设备的投入,加强中水的使用,同时尽可能的降低废水的直接排放率。

对于包装材料:联合供应商,建立健全包装材料回收再利用的有效途径,鼓励消费者减少塑料袋的使用率。

(5)促进消费者提高环保节能意识

零售商作为与消费者的直接交流者,企业管理层在商业活动中应当分外注意对消费者环保消费理念的宣传及培养,在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中引导消费者对环保、绿色、节能产品的注意;企业管理层更应该利用这一优势,利用企业自身的环保、节能文化促进消费者环保、节能意识的觉醒,鼓励消费者选择更为节能、更为环保的产品以及消费方式。此外,企业零售企业还应该积极走进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动公益活动,宣传环保、节能的理念;此外,零售企业可以利用多数零售店面身处社区的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废品回收。

篇4

1前言

由于塑料制品应用范围广泛,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其市场前景比较广阔。从我国目前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来看,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塑料制品行业正从传统的塑料产品向新材料方向发展,同时新的生产工艺也逐步替代了传统生产工艺,使塑料制品的产品性能和环保特性更加突出。基于塑料制品行业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塑料制品行业的市场现状,并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对提高塑料制品行业发展质量,提升塑料制品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对此,我们应有正确认识。

2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从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市场发展来看,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塑料制品行业产业规模较大,塑料制品种类齐全

目前我国塑料制品行业已经发展成为全产业链的行业,从原料采购、产品制造和市场销售,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体系,整体塑料制品产业规模较大,每年的产值约在百亿元左右。并且经过多年的产品研发,塑料制品的种类相对齐全,塑料制品在多个领域得到了全面的应用,有效的满足了市场需求,提高了塑料制品的市场占有率。某些特种塑料还赢得了市场的高度认可,对丰富材料市场和增加塑料产品供应品类具有重要作用。

2.2塑料制品行业在环保要求下正在进行全面的产业升级

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传统的塑料制品面临了发展瓶颈。为了提高塑料制品的环保属性,满足塑料制品的发展需要,塑料制品行业在环保要求下,正在进行全面的产业升级,除了合理选择原材料之外,还在产品制造工艺上进行了全面创新,保证塑料制品在产品性能和环保属性上达到预期目标。从当前塑料制品的产品供应来看,具有环保属性的塑料制品越来越多,对繁荣市场和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的推动和促进,对塑料制品行业发展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2.3塑料制品行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塑料制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除了国内的厂家之外,外资企业的进入也给塑料制品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目前外资品牌不但在产品性能和环保属性上比较突出,在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上也比国内企业有一定的优势。为此,在市场竞争中,国内企业和外资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国内企业只有对此有较为深入的认识,并在发展战略上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才能保证塑料制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最终提高塑料制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从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来看,虽然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并且对产品环保属性要求更高,但是由于塑料制品行业已经在前期着手进行了产业升级,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塑料制品行业所面临的总体压力不大,其未来走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塑料制品行业产品的环保属性将更加突出

随着国家对塑料制品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塑料制品行业在发展中,也将产品的环保属性作为了研发重点。经过多年的发展和产品研发上的努力,目前塑料制品行业在产品的整体环保属性上已经达到了预期目标,并且有些产品已经具备了可降解的属性,对满足环保要求和提高产品性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未来的我发展中,塑料制品行业的环保属性将更加突出,环保属性将成为塑料制品行业的重要发展标准,对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促进。

3.2塑料制品行业的生产技术和产品工艺将更加先进

塑料制品作为一种特殊的产品,在多个领域都有重要应用。基于对塑料制品行业的了解,以及塑料制品在市场中的应用,高性能塑料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产品,将会对塑料产品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基于这一现状,塑料制品行业将会在生产技术和产品工艺上进行不断创新,保证塑料制品行业能够在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上得到有力支持。因此,未来塑料制品行业将在生产技术和生产工艺上得到有力发展,为塑料制品行业提供更好的发展基础。

3.3国内塑料制品企业的市场占有率更高

目前国内塑料制品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较为激烈,除了来自外资企业的竞争之外,国内企业间的竞争也比较激烈。随着国内塑料制品行业的快速发展,国内塑料制品企业在生产技术和产品特性上有了较大提高,并且在生产成本控制上取得了积极效果,使国内塑料制品企业能够在市场占有率上获得较大提高,满足塑料制品企业的发展需要,为塑料制品企业提供有力支持。

4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从我国目前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来看,随着环保要求的提高,塑料制品行业正从传统的塑料产品向新材料方向发展,同时新的生产工艺也逐步替代了传统生产工艺,使塑料制品的产品性能和环保特性更加突出。基于塑料制品行业的重要性,认真分析塑料制品行业的市场现状,并把握未来发展趋势,对提高塑料制品行业发展质量,提升塑料制品企业效益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莉,王琪,王茹.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未来发展趋势[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2014(05).

[2]杨芳.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新材料研究与应用[D].四川大学,2014.

[3]肖良建.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新技术与新工艺运用[D].福建师范大学,2014.

[4]刘纵曙.我国塑料制品行业的发展现状分析[D].北京化工大学,2014.

篇5

化工是实现各种资源的化学转化、加工与处理的部门,也是我国国民经济必不可缺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近些年来的发展,我国化工企业发展势头迅猛,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由此所引发的环境污染情况也不容小觑,并成为制约化工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

1国内化工企业环保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我国化工园区发展步伐加快,进一步优化了化工企业的生产结构与布局。据统计,我国以化工、石油化工为主的省级产业开发区已经超过了417个。截至2014年,国内规模较大、管理水平较高的化工园区已建成100多家。由于化工产业具有较高的关联度、较长的产业链、丰富的产品线等一系列优势,因而成为了很多开发园区的重点发展产业。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政策的支持下,化工企业也开始关注环保、节能减排与可持续发展,不少企业纷纷借助于产业集聚、链接互补等特点,积极优化资源配置、促进能源循环利用,减少“三废”排放,企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纵观我国化工企业环保现状不难看出,化工企业仍存在着污染情况严重,环保技术支撑体系建设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环保理念有待加强,环保监管不到位等问题,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又好又快发展。具体而言,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第一,化工企业污染情况严重。虽然近些年来,化工企业“三废”排放量持续降低,但总体污染情况仍不容乐观,污染减排任务仍异常艰巨。第二,环保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有待加快。当前,我国化工企业环保有了较为成熟的技术、工艺支撑,但总体而言仍存在数量少、水平低、关键技术缺乏等问题,导致环保工作成效不大。第三,环保理念有待深化。当前不少化工企业还未充分认识到节约资源、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虽然有了一定的硬件投入,但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仍流于形式。第四,环保监管不到位。当前我国基层环保部门仍采取的是双重领导制,致使环保执法过程中极易受到地方保护主义的制约,加之环保法律法规不健全,各部门沟通、协调不到位,执法力度不强,致使化工企业偷排、漏排等问题屡屡发生。

2化工企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分析

当前,要求化工企业必须加快行动起来,借助于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加强环境保护,提高产品的回收率,减少物料、产品及原料的流失,实现物料的循环利用。同时,加大投入力度,加强三废治理与处理,促进化工清洁生产的实现。同时,加快环保技术研发与创新,借助于新型能源,代替不可再生能源或污染能源,加强环保监管力度,将污染扼杀于萌芽之中。具体而言,必须做到如下方面:

2.1加强“三废”处理

较第11个五年计划而言,第12个五年计划对于环保投资力度有了进一步增强。一方面,要求提升废水治理效率,提高达到标准的废水量,另一方面,提升锅炉消除的废弃率,降低废水化学污染物排量等。加强三废清理强度,能够有效促进化工企业的环保发展。

2.2加快环保体系建设

一方面,要求化工企业应加快构建环保办公区域与环保组织,同时,派遣专业人才开展环保管理工作。这对于国内化工行业环保事业的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对于化工污染较为严重的环节,构建相应的环保监管机构,以便结合环保问题展开有效判断与治理。此外,还应构建化工环保销售中心,对化工与环保产品进行积极推广,构建防污染技术办公室,使企业应用化工产品过程中便于对产品用途进行咨询。

2.3加强创新性工艺技术的研发、推广与应用

化工企业应加强创新性工艺、技术的研发力度,注重引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以提高物料的利用效率,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促进原材料的循环利用。例如,在生产硫酸过程中,可将吸转的两大流程替代传统的一个流程,借助于酸溶液对钢铁表面氧化物、锈蚀物加以去除,开展封闭式作业。对于不好清除的杂质,应尽量保障物品的纯净度。通过创新技术、工艺,使化工生产逐步实现清洁化、绿色化,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

2.4加快产业结构优化

化工企业污染治理必须有一套系统化、综合化的体系支持,并满足我国法律法规的要求。针对污染情况较为严重的生产环节应进行优化、升级。坚决停止对人身有危害的物料、原料。同时,注重对整个化工产业的结构加以优化、升级,以便促进化工产业的可持续发展。2.5加强环保监管力度要求我国化工局应从全局视角出发,就国内化工企业展开综合分析,明确不同化工企业的特征,例如,易燃易爆、高温高压、酸碱强度大、易于暴露等。在明确不同企业的特征之后。要求国家有关部门,结合我国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构建完善的环保监管与执行方案,开展职能划分,积极开展一系列环保活动。采取有力的手段,加强环保监管,实现严要求、高标准,以生产标准及法律法规的要求,制定完善、合理的规划方案,为化工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3结语

一言以概之,当前我国化工企业仍处在高速发展过程中,仍存在着十分严重的环境污染情况,因此,加快化工企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仍是一项异常艰巨的任务。要求化工企业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相信在化工企业的多番努力之下,我国化工企业环保与可持续发展一定将会取得喜人的成果。

参考文献:

篇6

引言

人们在享受高度发展的工业所带来的方便的今天,环境污染和安全生产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不得不关注的问题。我国是资源大国,同时也是能源消耗大国,很多企业在能源消费的同时忽略生产中的安全环保问题。尤其是对我国的高碳行业,加强企业的安全环保监督检查工作,走一条生态绿色、安全生产的发展道路刻不容缓。面对当前现状,企业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加强企业安全环保的监督检查工作,来保障企业和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建立完善的安全环保监督体系

1.建立安全环保监督委员会

企业各部门的最高管理机构就是委员会,安全环保检查机构也不例外。安全环保监督委员会不仅要对企业各个阶层的安全生产负责,在对企业各个部门的实际情况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条例供工人参考。委员会还要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保证环境污染情况不超过标准,尽可能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发生。在日常生产过程中,委员会要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对监督其下属工作的进行,并根据下面定期上报的工作状况,对下一步工作的具体内容进行组织规划。

2.聘用专业的安全环保监管人员

对于企业的各个部门来说,都有熟悉、了解并掌握该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性质的工作人员,对于安全环保监督管理这样的部门来说更应该聘用专业的员工。专业人员不仅了解工作性质,更容易树立起高度的责任感,对工作负责,对企业负责。若聘用专业外的人员,不仅在熟悉工作内容上需要一定的时间,在监督管理这样需要严格进行的工作内容上更容易出现疏漏,为管理带来不便。因此企业的监管部门要聘请专业的安全环保监管人员,对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情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明确安全环保监督检查的内容

各级安全环保监督部门应建立明确、具体的检查工作内容。可以通过下级向上级提出意见或建议,上级经过考察研究后进行汇总;也可由上级与下级共同沟通协调,相互参考,制定成安全环保监督检查规范或条例,然后根据各部门的具体情况加以实施和落实。上级颁布条例后,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安全环保生产。从领导到基层职员,凡是其工作内容涉及到安全生产和环境污染的都要把该条例作为依据。此外,还可以实行各部门之间的相互监督,对违规行为进行举报,采取一定的奖惩措施,奖励举报人员,惩罚违规部门,督促大家按条例办事。

三、对员工开展安全环保教育工作

员工既是企业的动力来源,又是各项工作的具体实践者,因此,员工也是实现真正的安全环保生产工作的关键和最重要的责任者,可见,提高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不容忽视。企业应定期开展特定的安全环保教育工作,建立完善的安全教育体系,让专业人员帮助员工培养和完善自身的安全环保意识。在日常工作中,上级要对基层员工进行严格监督,时刻提醒员工其工作的规范性,从而保证员工安全生产意识的全面提高。

四、提高企业的应急管理和检查能力

1.加强预防工作

各部门员工应建立一定的忧患意识,对安全环保工作有高度的重视,树立居安思危、防患于未然的意识。在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问题发生之前做好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的准备工作,将预防与应急结合起来,以方便事故发生后能够进行及时正确的判断和处理。

2.资源整合管理

将现有的应急信息内容以及应急资源措施进行整合,建立详细的监管预警系统,可以利用网络的互联性建立一个科学的、有效的、信息化的预防体系。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和环境污染情况时有发生,相关部门应该将问题进行分类记录和研究,将现有的应急资源措施整合管理,保证分工明确,将责任落到实处,最终形成一个科学的、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安全环保监督检查体系。

3.落实全面检查

生产过程中企业应对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四项检查管理,即对员工交接班情况的检查、对值班人员的检查、对安全员的每日检查、安全与环境监督的每日检查。除此之外,对生产过程的各环节、生产设备设施、工作人员以及工作环境条件进行详细的、全面的检查,更有助于事故的排查和消除,保证生产工作的顺利进行。

五、建立完善的安全环保检查制度

在古代,制度就是规矩,古语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只是让部门加强对安全环保监督检查在行动上的落实,而没有相应的制度保障,恐怕长久的监督检查很难长期维持下去。同样的,缺乏明确的保障制度,工作条例也是不能有效执行的。因此,企业的监督检查部门要对安全环保监督检查工作有明确的规划和目标,建立健全相应的监察制度,可以在总结前期经验的基础上借鉴其他企业的先进管理模式,参考各级员工的意见,制定科学的、全面的、切合实际的安全环保检查制度。

结语

近几年来,在我国很多大中型企业中发生了不少安全生产事故和环境污染问题,在给企业和国家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的同时,也给人们的正常生活带来了不利影响。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企业应该加强对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和环境监管能力,提高各阶层员工的安全环保意识。日常生产过程中,对员工的操作流程进行严格的规范和监督,帮助企业建立安全生产、绿色生产体系,保证环境和经济能够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校侃,国军.加强HSE监督管理,提高安全环保执行力――浅析如何抓好企业安全监督工作[J].内蒙古石油化工,2011,13:40-41.

[2]姬江涛.加强企业安全环保监督检查的措施探讨[J].绿色科技,2012,07:231-232.

篇7

1简述化工企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1.1社会对环保的客观需要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带动下,环境保护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的重要研究问题。而化工企业在我国工业产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当前企业的发展呈个性化的趋势,所以环保问题成为了当下我国群众最为关心的话题,在这其中,对于化工企业因其生产所产生的一些废气、废水、废料的处理问题,成为了我国民众最为关心的重要环保问题,所以我们必须对化工企业的环保意识进行加强,对于环保管理进行增强,其已经成为了我国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1]。

1.2化工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化工企业如何处理企业的环保问题,对企业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也是企业对利益最大化进行寻求的最有效的来源与途径。化工企业对生产中所产生的一些废物进行处理,只有选择一些对的方式才能在其构建企业的发展环境中处理更好的未来发展的氛围,所以对于企业处理废物的手段必须进行选择,这样才能将其处理效果做到最好,所以在这种角度下出发,化工企业才能在未来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2化工企业的环保管理现状

2.1企业领导对环保没有足够的重视

我国的化工企业并没有将环保理念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环保的理念在企业中的发展,也是在近些一些企业才相继进行的,所以化工企业的管理者对于环保理念的认识不足,没有对环保的重识,也没有认识到环保对于国家与人民生活的重要性,在这种情况下,对于企业生产中的安全环保的工作没有认识其重要性。

2.2环保技术和产品不达标

许多新的能源与技术都在环保企业生产中被使用,这与我国民众对于环保意识的提高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全国环保意识的加强,一些产品表面上是节能环保的标识,然而商品的本身与环保节能没有任何的关系。当这些假冒的产品被应用到化工企业当中去时,其对于化工企业生产中所起到的环保作用微乎期微,甚至毫无作用。而且由于一些化工企业在生产时由于其自身的经济原因,对于环保设施的选取只能是一些较为简单的技术与措施,企业生产时所使用的技术与其生产设备都达不到相关的环保管理所规定的要求。

2.3环保机制不完善

如果我们想从根本上对环保问题进行解决,那么必须加强对企业的环保机制的建设,保证企业内部对于环保管理做到有制可遵有章可循。环保管理对于国家与企业的发展是硬道理,但是许多企业出于对利益的追求,企业内部的环保管理缺乏一定的科学式的规划制定。对于相关的环保标准也没有出台,所以其环保管理的机制也存在问题,对于环保的管理也没有相应的制度相支撑。我国的一些化工企业对于环保管理制度制定的较好,但是企业内部生产时的治理技术较差,对于企业自身的污染特性没有一定的理解,其所制定的程序也不合理,使得其进行执行的配套设施不合格,在进行环保管理时的效果也就产生了较大差异。

3加强化工企业的环保管理的对策

3.1提升化工企业对环保工作的重视

如何让化工企业对其自身的环保管理进行重识,那么我们首先必须让企业的管理者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加强企业对环保管理的投入,但是当企业进行环保投入时其短期是很难见到回报的,对于环保的资金投入多是在其社会与环境的公共效益中被体现的,并且在一般情况下。企业的管理者就是企业的所有者,所以企业内部能否将长期利益环保利益放在首位,是企业发展中的重点,企业的发展以破坏环境为代价,那么就是追求短期利益的表现,所以只有化工企业管理者从根本上对环保进行重识,才能将企业的环保工作做的更好。

3.2构建起一套绿色环保管理模式

化工企业在建立内部的环保管理时,对于人才与设备的投入都在加大力度,这样才能以更好的氛围进行环保管理。并且在进行环境保护的促进措施上,必须将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进行融合,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使二者有机的融合。

3.3把好工艺选择和设备订货关

对化工企业来讲,一些在市场中所出售的相关的环保产品并没有其相应的检测其产品质量的标准与规范,我国的环保产品市场较为混乱,所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的化工生产企业的环保设备其专业性不足,而且化工企业所使用的环保设备也不是专门的定制符合企业生产的需要的,并且一些生产环保设备的企业只对自身的利益进行追求,使得其在进行产品的宣传时夸大效果,并且在产品进行出售时往往会产生行贿的行为。

4结语

根据据上面的研究我们可以得知,化工企业在近些年的发展中,环保问题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并且其与企业的未来的发展也是息息相关的,企业应将环保理念与企业发展紧紧相连,实现共赢。

篇8

1我国环保产业现状分析

1.1我国环保产业的定义范围

我国环保产业的概念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内涵。比如前一两年,环保产业仪指专门从事环保没备生产和其它专门从事环境保护的企业单位。现在,随着国家对利,研院所的企业化改革步伐的加快,环保产业还包括诸如国家各部委直属的研究院所和生态建设的企业单位等。

1.2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历程

总结中国环保产业十多年的发展历史,其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技术服务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针对某个环保治理项目,提供技术方案,组织规模小。二是项目承接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为环保项目提供设计、施工、调试及运营等一揽子服务,组织成规模化发展。三是以产品为核心的品牌阶段,该阶段的特点是以产品营销为核心,以企业品牌为依托,以项目融资、项目承接、产品营销、技术服务等为内容。这一阶段将是市场洗礼的结果,也是目前中国环保企业努力的方向。

1.3我国环保产业的特点

1.3.1进入门槛不高

十多年来,中国的环保企业通过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洗礼,现有一万家左右。由于环保产业相对于其他的行业而言,整体利润比较可观,而且进入壁垒并不是很高,因此,就不断有新企业加盟,且呈方兴未艾之势。

1.3.2企业分布的分散性

因为我国的环保产业广泛分布在各个产业部门,导致了环保产业管理上各自为阵、政出多门,使得国家对环保产业的发展投入缺乏统一的政策指导和监督协调,综合管理的力度不大。

1.3.3企业规模多为中小型

据资料表明,大型环保企业只占全国环保企业总数的2.8%,近90%都是小型企业。到2000年底,全国已有1万多家企事业单位专营或兼营环保产业,职工总数180多万人,固定资产总值800亿元。2000年全国环保产业总产值1080亿元,其中,环保设备(产品)产值300亿元,占27.8%:资源综合利用产值约680亿元,占63%;环境服务产值100亿元,占9.2%。环保产业总产值已占同期全国工业总产值的0.77%。

1.3.4中国的环保产业还很稚弱

经过多年的发展,中国的环保产业并没有真正发展起来。一方面,中国的设备制造业与国外的差距由来已久,因此,这种差距在环境污染治理设备、在线监测仪器的制造方面依然存在。另一方面,中国环保企业在转化、引进、吸收国外成熟环保技术和设备以及在技术工艺的开发方面远远低于其它行业的转化、引进、吸收程度和开发程度,当然就无法提供满足中国闩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需要的技术工艺和缺乏解决日益扩大的环境问题的综合实力。

1.4我国环保产业目前存在的问题

1.4.1我国环保产业的主管缺位

我国环保产业没有主管、只有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对环保产业进行规范和约束。由于我国环保产业协会对各地环保产业的指导缺乏行政上的监管,从而导致目前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缺乏一种强有力的指导和管制。新晨

1.4.2我国环保产业市场的规范问题

我国的环保产业是伴随着中国环保事业的发展而发展的。但目前就国内的环保市场而言,没有统一的管理规范和约束机制。一方面,市场准入的条件没有限制,另一方面,环保的市场资源比较分散,无法形成竞争优势。

1.4.3资金短缺的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尽管投资多元化趋势已初露端倪,但资金短缺仍将是一段时期内的主要矛盾。

篇9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416(2012)01-0127-01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网络信息技术在公众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公众参与和享用信息技术的程度越来越深。政府门户网站正在逐步成为人民群众了解政府工作、查阅政府信息,指引公众办事、征纳民意民谏,实现网上办事等功能的重要服务窗口。环保工作社会参与性强,公众关注度越来越高,因此门户网站作为环保部门与公众之间的信息沟通桥梁显得越发重要,搞好环保门户网站建设是摆在环境信息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

1、环保门户网站建设现状分析

锦州市环保局网站为环保行业专业政府网站,技术水平、功能设置、信息内容均符合省、市政府网站的考核要求,因此较具代表性。以此为例,分析环保网站现状:(1)信息公开类内容丰富,基本信息、政务信息、环境管理信息较为全面,且时效性较好,更新较为及时,基本能够适应公众信息需求;(2)公众参与类如网上信箱、投诉、调查、留言互动性表现平平,由于受到信息公开程度的限制,网民参与度在网站的表现不是很直观;(3)在线办事如网上申报、在线审批等功能还有欠缺,包括锦州市环保局网站在内的多数环保类政府网站的在线服务深度比较有限。

锦州市环境局网站现存的突出问题是网站所体现的政府部门主观性强,自我宣传的意识较为浓厚,而相对于用户的实用性以及与网站与用户的互动性较差。这即是该网站的个性问题,同时也是当前政府网站存在的共性问题。

2、环保门户网站建设发展思路分析

2.1 以用户为中心做好组织规划

与电子政务相关的身份主体包括三个层次,即政府机构(包括政府工作人员)、企业、以及社会公众。在环保类政府门户网站中展现出来的主体活动主要表现为政府与企业单位的互动以及政府与社会公众的互动。政府与企业之间的互动表现为企业通过网站实现权利的享有和责任义务的履行,政府为企业提供环境管理的方针、政策、法规以及技术等方面的服务,同时行使政府对企业的审批、认证、征收等行政权力,监督企业履行环境治理和管理责任;政府与居民之间的互动则体现为居民所享有的权利和应承担的义务,首要一点是网站的信息服务功能,让居民知道环保部门在干什么,有什么规定,办事程序是什么,最重要的一点是帮助居民维护合法环境权益,积极参与到环保工作中来。因此在组织规划环保门户网站建设过程中,除了规划组织好社会公众普遍关心的政府信息及时外,更要打破过去那种于惯于从方便管理的角度,在网站上按照部门机构的名称、设置、职能、事项等分类列表式的思维方式 ,而是要抓住“人(包括自然人和自然法人)”和“事”为两条主线,真正以服务对象为中心,以政府业务流为主线,融合GtoG(政府对政府)、GtoB(政府对企业)、GtoC(政府对个人)模式,有针对性地对服务对象进行划分,提高环保门户网站的可访问性。

从“公民、企业、行政机关”三类群体角度,建设三大子站架构,并分类设置栏目和组织内容,使特定用户群在浏览时可迅速定位,通过简单的栏目层次即可找到对应信息,在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办事效率的同时,真正体现了电子政务的核心思想。如相对企业而言,以建设项目审批、排污许可证申报、危废申报登记、排污费征收管理、违法排污信息公告等业务流为集群,集成在“企业用户”的同一主题之下,建立“单一窗口”、“一站式”、“全天候”“自助式”等特点的在线服务,打破常规办事指南按部门分门别类的编排方式,以此影响和改造传统政府部门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

2.2 提高网站双向互动功能

能否提供双向式的互动服务是体现环保门户网站建设和应用水平高低的一项重要内容。总的看来,目前环保门户网站整体上基本能实现简单的单向交互,由于受到技术、资金投入以及行政模式的制约,实现网上双向交互式服务还有较远的距离。

基于现状可采取完善领导信箱、在线投诉、在线访谈、论坛和公众留言等参与的渠道和栏目,引导社会公众更为广泛和深入地参与环保工作的管理过程。

(1)领导信箱:以领导身份代表政府部门接受群众意见和建议。本着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忠旨,对受理的群众信件采取前台受理,后台审核,前台方式,在规定时限内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做出明确的回复和时间承诺,有例外的应特别说明。为了保证信箱的使用安全性,应具有信箱安全和网民信息的保密机制,以及严格的回复办理制度,避免对群众“杳无言信”现象的发生。

(2)在线投诉:主要服务于公众环境维权,在线接受群众环境。在线投诉的受理应与环保12369电话投诉系统融为一体,在规定时限内进入环境信息办理程序,并及时通过网站对投诉人进行信息反馈,反馈内容可根据具体情况决定公开程度,同时参与领导信箱的安全保密机制,对投诉人身份进行保护。对投诉人应开设跟踪办理进度功能。

(3)在线访谈:开设网络聊天室是进一步密切政民关系的手段。结合环保部门工作计划,定期设计访谈主题,可以结合新闻媒体的“行风零距离”等节目,开辟网络档,与民众形成零距离互动。网站应做好对领导和民众的双重技术和信息服务。

(4)论坛和留言版: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规定建立论坛发贴的规章制度,并在网上公布,建立信息审核机制,即时审核网民贴发信息,定期整理、分析论坛信息,并形成分析报告,为政务提供舆情参考。

3、结语

环保门户网站的建设,不是一项单纯的技术工作,而是与环保部门各项业务工作紧密联系的系统工作。环保门户网站建设应与政府部门转变办事方式和工作作风形成良性互动,互为促进,如此才能真正使环保部门实现管理型部门向服务型部门的转变,才能真正发挥环保门户网站的桥梁纽带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泉宝.政府门户网站建设的若干问题研究.与“EG”共舞――《信息化建设》杂志五周年精选本,2004.

篇10

1 燃气具产业环保节能化发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当前,我国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空气污染、水污染和环境污染等问题不断恶化,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面临着巨大的威胁。同时,能源的巨大浪费和消耗,使得我国经济的长足发展面临着动力不足、发展速度受损等重大问题[1]。实现各产业的环保节能,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人们当前和未来生活质量保证的必然要求。燃气具作为以燃气为能源的生活工具,其运用的清洁能源对于我国环保问题的有效解决意义重大。通过创新技术的研发和应用,使得能源节约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成为燃气具产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2 我国燃气具产业环保节能方向发展现状和趋势

虽然我国燃气具产业仍处于探索发展时期,其环保节能化发展水平仍较低,但随着我国逐步进入天然气能源时代,全民环保意识越来越强,燃气具技术研发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于环保节能型燃气具的接受度将越来越高。我国燃气具现有技术水平下,其热效率仍较低,主要原因是热量交换环节中热损失过大[3]。为此,未来燃气具技术研发的主方向为实现传热方式的转变,使得传热结构得到有效变更,实现热交换技术效能的提高。在技术突破的推动下,我国燃气具产业在环保节能上将有巨大突破,其市场发展潜力巨大,将成为我国未来朝阳产业之一,为我国环保节能和经济效率的实现提供重要保障。

3 我国燃气具产业环保节能方向发展策略探析

3.1 加大对燃气具产业环保节能方向发展支持力度

为实现我国燃气具产业环保节能化发展,使得燃气具市场份额越来越大,除产业内部的不懈努力外,政府部门的积极推动和大力支持,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首先,政府应当加大对相关技术研发和推广的资金投入,并引进相关技术人才,实现燃气具技术研发水平的不断提高,针对其环保节能效用的实现加大研发力度。突破技术壁垒,提高燃气具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其次,政府应当为燃气具企业提供政策支持,在税收和市场举措上予以帮助,使得其渡过难关,在技术和市场推广作用下,实现环保节能型燃气具产品市场实力的整体提升[4]。

3.2 加强市场监管力度,淘汰技术和质量不合格产品

燃气具产业朝着环保节能方向发展,需要在科学严密的市场监管制度约束和规范下,才能确保正常有序的市场秩序,为真正谋求产业发展的企业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应当建立健全针对燃气具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监管制度,并对市场进行定时检查,对于存在技术问题和质量不合格问题的产品进行淘汰和处理,并对生产企业采取一定的处罚措施。严格控制行业许可制度,严格把控审核关,对所有企业严格要求,保证企业的燃气具产品生产和销售均在严格的监管之下,使得消费者的权益和安全得到有效保障。

3.3 燃气具产业应不断研发和应用环保节能新技术

加大对燃气具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力度,实现环保节能新技术的有效运用。就目前我国燃气具环保节能新技术研发成果来看,主要突破在于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和冷凝式燃气采暖热水炉、全预混燃烧新技术以及燃气灶具内燃火技术、红外燃烧技术等[5]。这些技术不仅能实现能源的最大化利用,还能实现低污染和低排放,对于燃气具环保节能目标的实现具有重大意义。同时,随着现代电子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燃气具控制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实现了燃气具控制系统的节能、环保和安全,因此,应加大对其的应用推广,使得燃气具产品的技术水平得到切实提高,其环保和节能效用得以切实实现。

冷凝式燃气热水器和冷凝式燃气采暖热水炉的技术优势在于,其使用二次换热方式,通过潜热和显热换热器的使用,使得热量散发降到最小,热效率得到显著提高;全预混燃烧新技术通过将燃烧所需空气与燃气进行预先混合,使得燃气和空气比例均匀,避免空气量过大导致烟气量排放加大,实现了大负荷燃气具的高燃烧效率,灶具内燃火技术,技术优点在于其使得热量强制集中于燃烧室内,热量损失率降低,且热量更为集中,损失掉的燃烧热量能被有效回收;红外燃烧技术则使用红外燃烧方式,燃气热效率大大提高,污染物排放量显著降低,实现了燃气具的环保和高效节能的目标。

4 结语

燃气具产业向着环保节能方向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还关系到人民生命安全问题和生活质量问题。为此,应将环保节能作为燃气具产业发展的重要目标,结合当前发展情况从多方面入手,从而实现环保节能目标。政府除加大对燃气具产业环保节能方向发展的支持力度,还应加强市场监管力度,实现环保节能新技术的持续研发和应用,使得我国环保节能型燃气具产业获得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晶.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

[2]韩光洁,彭世尼.从技术层面看国内燃气灶具的发展[J].城市燃气,2014(02).

[3]黎虹,李光.一种燃气炉灶节能控制器[J].电子制作,2015(11).

篇11

我国在经历了依赖高能耗产业来提升经济高速发展却造成自然环境遭严重污染和破坏的惨痛教训之后,环保产业的发展不断升温。2010年9月,《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首次明确提出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予以明确支持;2011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将“节能环保产业”作为大力发展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首。在追求“低碳与经济发展并重”的时代背景下,环保产业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1我国环保产业的发展现状

随着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经济实现持续、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和工业化进程也不断加快,环境污染问题曾一度十分严重,于是国家对环保工作的重视程度也空前提高,环保产业伴随着国家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逐步成长起来。经过30多年的不懈努力,环保产业总体规模在不断壮大,产业领域也不断拓宽,产业链条不断延伸;在各种有利的技术经济政策引导下,环保技术水平不断进步,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层出不穷,已基本上涵盖了从环境污染治理到生态环境保护的各个领域。

近年来,环保产业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较高水平,环保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环保产业作为我国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的重要产业支撑,在节能减排工作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我国环保产业市场相对于世界环保产业市场的发展而言正处于成长期,随着经济全球化、环境全球化的发展,我国的环保产业也正在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其外延和内涵也在不断拓展,涵盖了环保设备的生产和经营、资源综合利用、环保服务、绿色产品生产等多个领域。目前,全国环保产业从业单位约有3万余家,从业人员近300万人,产业收入总值近10 000亿元。据统计,“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投资约14 000亿元,约占GDP的1.5%,比“十五”期间提高了0.2个百分点[1]。环保产业中已拥有一批骨干企业,他们是产业中的中坚力量,在电厂烟气脱硫、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业污水治理、除尘设备、环境监测仪器等方面带动了行业的整体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上述情况表明,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的环保产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国家对环保的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但是我国环保产业的总产值占GDP的比例仍较低,仅为1.5%,同发达国家5%的比例相比差距还较大。同时,我国的环保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大多数规模小、产品技术水平低,以致出现了一面是大量的污染需要治理、巨大的市场有待开发,而另一面则是中国的环保企业尚未成气候,发展举步维艰的尴尬局面。

2环保企业自身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环保企业数量众多,但尚未形成一定规模

根据有关调查,截至2005年,全国环保产业中固定资产小于1 500万元的小规模经济单位有7 954家,占环保企事业单位总数的68.4%;1 500万~

5 000万元的中型规模经济单位1 899家,占总数的16.3%;固定资产大于5 000万元的大规模经济单位1 770家,仅占总数的15.3%[2]。这种环保企事业单位总体上数量多、规模小、产品技术水平低的状况,与环保产业高投入、高回报、高技术含量的特点是不相称的,这种状况导致的结果只能是大多数的中小型企业挣扎于生存的边缘,而规模较大的企业如果不注重技术创新,也将很难在整个环保产业中占有显著的市场份额。环保企业数量众多而个体弱小,也说明我国环保产业市场资源配置功能还未充分发挥,竞争中还存在着一些非市场因素的干扰[3]。

2.2技术开发能力弱,外部竞争压力大

虽然有些环保企业建立了自己的研究开发中心,也组建了研发队伍,但绝大多数的中小型环保企业科研能力还很薄弱,要么产出的产品是技术含量不高,要么主要依赖于进口技术和设备,并没有自己的原创技术储备和技术专利。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开发创新体系建设虽然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但对于良莠不齐的环保企业而言,研发实力弱的企业考虑到投资效益的问题根本不可能真正进行原始的技术创新。由于环保技术开发投资大、风险大,一般的企业难以承受,也就缺乏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的动力;加之由于市场监管不到位,一些劣质技术和产品充斥市场,使优质技术和产品的竞争优势并不明显,也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企业开发和采用新技术的积极性。从另一方面而言,企业技术力量薄弱的直接后果也必然是先进设备和核心技术主要依赖进口,在加入WTO后,环保市场对外开放的步伐越发加大加快之时,外国企业有大举进军我国市场、争夺国内市场份额之势,使我国尚未发展完善的环保产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2.3环保科研

与生产实际脱节

目前国内大多数环保企业自身的研发和技术创新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大部分的环保科学研究工作还是主要由专业的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承担。由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与企业在对市场信息的分析、研究成果价值的判断和应用前景的预测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很多先进适用如节能技术的投资风险较高,经济效益在短期内难有显著表现。许多中小企业囿于资金和规模的限制,也就缺乏转化这些技术的积极性,导致这种主体模式所产生出的科研成果在实际的生产应用过程中会面临一系列问题。一方面是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埋头研究出的成果少人问津而被束之高阁,另一方面则是有明确市场需求的技术产品,环保企业却无研发和创新能力生产出来。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严重滞后[4],这也从另一侧面反映我国环保企业尚未成为环保技术创新的主体,无力进行技术储备和革新的客观现实。各方科技力量自成体系、分散重复,整体运行的效率都不高;宏观科技管理政策、资源配置方式、评价制度等与现行发展形势不太适应;优秀人才及创新创业的激励机制还不完善,要实现环保产业中的产、学、研结合还任重而道远。

3环保产业产学研合作模式的建立

“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思想的定位,对发展环保产业提出了明确要求,国家对环境污染控制的指标和要求也为环保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在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下,“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资金投入约为14 000亿元,比“十五”期间增长了64%。“十一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保持了年均15%~17%的增长速度[5],2010年环保产业的年收入总值达

8 800亿~10 000亿元,其中资源综合利用产值

6 600亿元,环保装备产值1 200亿元,环境服务产值1 000亿元[6]。目前国家对环保的投入力度超过了历史上的任何时期,各项经济政策也为环保产业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环保产业和环保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市场机遇。在主要依赖高新技术推动行业发展的环保产业中,产品的科技含量对整个产业的促进和提升作用显得尤为重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和高科技产品成为角逐环保市场的重要砝码,而在此进程中更要加强对产业亟需解决和突破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领域开展与生产实际相结合的产学研联合攻关,逐步引导环保产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对自有技术进行改进创新,不断产出具有自主核心知识产权的环保技术和产品,通过搭建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加快先进技术的示范推广,逐步淘汰落后的、低产值、低产能的技术和产品。

3.1鼓励和引导环保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机构等产学研合作

环保产业的出路在于企业规模化、专业化、高科技化和市场规范化。环保产业高科技含量的特点决定了环保企业更需要加强与拥有高科技基础研究成果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的密切合作,也即产学研合作。但结合环保产业发展的特点和环保企业生存的空间而言,在这种合作模式中更需要强调的是企业应成为该模式的核心,成为合作中技术创新的主体,摒弃以前的由科研院所或高校单独搞研发,企业直接应用成果的模式,彻底改变单纯依赖买入技术生存的局面,真正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和自我研发能力的提高。共建的研发中心既可设在科研机构或大专院校内,也可以设在企业,但更提倡在企业建立联合研发中心,以带动和提升企业自身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平;共建的研发中心应明确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联营、投资、参股等多种形式的合作机制并采取公司化的运作方式,方能适应市场的选择与发展。

3.2以市场为导向,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环保企业

据初步估算,“十一五”期间,我国城市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燃煤脱硫脱硝等共投资了约6 000亿元,而这些设施的运行费用也需要6 000多亿元;“十二五”期间环保投资需求将超过3万亿元[7]。严峻的环保形势同时也意味着环保产业的巨大市场需求,而作为实施环保产业的最终策动力和执行主体的环保企业要想在巨大的市场空间中取得一定的市场份额、站稳自己的位置,则必须提高自身的素质,增强自身的经济和技术实力。充分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的有利时机,以市场为导向,对大型及中小型环保企业进行分类指导,准确定位。对于大型环保企业而言,通过上市、兼并、联合以及重组等形式整合资源,培育若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优势企业,组建环保企业集团,使之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对于中小型的环保企业,引导其向专业化方向发展,为大企业提供专业化配套服务,选择好自己的产业发展方向,采用先进的技术和产品,走特色化的发展道路。

3.3发挥名牌产品的优势,构筑产学研合作平台

实施品牌战略,培养企业争创名牌的意识,借助产学研合作的平台,注重对引进技术和产品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加快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制建设,促进科技成果的产品化、产业化。产学研合作模式中,高校或科研院所与环保企业都应走出自身固有的活动区域,注重更为紧密交流和实质性的项目开发合作,环保企业应成为技术创新投资、研发和科技成果应用的主体,实际运作过程中各方都应注重保护知识产权,尊重他人智力成果,并注重加强国内外先进技术、产品和方法的交流,以获得更多的技术与市场。同时企业也需要加强品牌战略意识的培养,注重提高产品质量、提高企业人员素质;加强对产品和技术的宣传,创造名牌效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软实力,增强企业知名度、社会影响力和无形价值。

3.4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搭建经济协作平台,协调行业发展步调

行业协会是政企联系的纽带,应构筑平台,让行业协会成为行业创新的牵头者。环保产业主管部门应与环保产业及相关行业协会组织合作,组成产学研联合的力量,统筹国家相关政策和规划、市场需求和企业发展要求,分领域、分行业研究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与纽带作用。由行业协会组织,依托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或龙头企业的基础力量,以市场化的方式组建行业技术开发中心,共同研究制定行业发展规划,并力促科研成果顺利对接、转化;同时,行业协会也是行业发展的协调者,应组织会员企业共同研究、商讨发展大计,协调企业间的专业化分工与协作,使得行业内企业相得益彰、优势互补、相互促进。

参考文献:

[1] 李黎,李华友.我国“十二五”环保产业的展望与发展研究[J].中国环保产业,2011(4):38-41.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环境服务业发展报告[DB/OL]. 北京,2006.7.

[3] 王世汶.中国环境产业“黄金十年”的挑战与机遇[J].环境保护,2011(8):14-16.

[4] 乔寿锁.论当前我国环保产业发展中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环保产业,2008(3):22-24.

篇12

对于化工企业来说,想要顺应时代的发展,不断实现自身的进步,就应该在工作的开展过程中,注重安全环保工作的落实,并且不断制定科学完善的工作制度,这样才有利于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提升企业的发展潜力。

1化工企业安全工作分析

社会的蓬勃发展和进步,离不开各类企业的创办与生产,但是企业在开展生产活动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安全工作的开展十分必要。简单来说,化工企业的安全工作主要指的是企业内部的生产安全以及企业职工的操作安全。与其他企业相比,化工企业在产品生产、设备操作与原料使用方面要更加注意安全工作的开展,原因就在于各类化工原料具有易燃性、易腐蚀性等特点,如果不加以安全管理,会对化工企业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所以,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应该对影响生产安全的因素进行具体的分析,这样才能够制定出开展安全管理工作的恰当策略。

1.1影响安全工作的因素

实际上,目前我国各类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工作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存在一些影响安全工作开展的因素,具体表现在一下三个不同的方面。一是化工企业的生产现场存在多种隐性的安全隐患,在生产的过程中,企业不是十分注重生产现场的管理与布置,这样就很容易造成各种安全隐患的出现。具体来说,生产车间布局不够合理,没有安全通道,生产设备严重老化,以及生产空间内部缺少报警系统等,都会影响到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二是化工企业内部安全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很多企业虽然也注重安全管理工作的落实,但是缺乏相对系统而又完善的工作制度,这样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的开展,降低安全工作的效率,不利于各类安全事件的处理[1]。三是化工企业的从业人员缺乏安全生产的意识,在具体的生产作业过程中,忽视了安全防护物品的佩戴,并且对于仅仅的安全事件,不会做应急处理,这样很容易导致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

1.2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策略

在今后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首先,化工企业应该制定一定的企业安全管理制度,应该在企业内部树立安全意识,无论是对于安全管理人员,还是对于其他工作人员来说,都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用制度来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其次,在制定科学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之后,还应该注重各类安全制度的落实,并且要贯穿于企业生产的全过程,这样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具体来说,应该做到科学规划生产工厂,合理设计车间结构。同时在各类化工原料的使用与储存过程中,应该注重分类储存,保证储存环境的适宜性;在产品生产过程中,还需要注重生产设备的定期检查与维修,保障设备的正常运作,同时也要保障工作人员的操作安全[2]。最后,企业也应该注重新技术的使用,例如使用网络技术进行设备的精准操控,这样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强生产的安全性,一旦生产设备出现任何问题,也能够及时发出预警,做出快速的应急预案。

2化工企业环保工作分析

2.1企业环保工作现状

由于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在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企业都是高污染企业,化工企业也不例外,但是随着化工企业环保意识的增强,以及各类环保设备的使用,化工企业的工作能够基本符合环保的要求。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开展环保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一些问题也十分突出,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化工企业内部的环保机制还存在着很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想要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社会的持续进步,就需要企业承担起环保的责任,这同时也是企业所应尽的义务。化工企业内部的环保机制缺少科学的环保规划,并且各类环保标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企业注重环保工作的开展[3]。其次部分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并没有运用环保技术与设备生产出真正的环保产品,而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欺骗社会和消费者。

2.2环保工作开展策略

实际上,对于化工企业来说,如果能够采取恰当的环保措施,积极运用科学节能减排的工作设备以及工作方法,这样更加有利于企业获得长远的效益,并且能够保障企业实现长远的发展。化工企业在环保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构建起一个科学的环保机制,在这一工作开展时,需要企业同相关环保部门共同合作,为企业的今后的发展制定一个环保管理工作体系,这样就可以保障产品生产的环保性,以及企业产品的环保性。二是在具体的环保工作开展过程中,应该保障企业的生产活动符合环保的指标,并且注重废弃物的处理,这样有利于企业实现绿色发展,并且为循环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4]。三是化工企业应该注重新型环保设备的使用,同时可以运用各类技术对于生产、排污环境进行智能化控制,这样就可以保障企业生产的全过程符合环保的要求,只有严格落实环保工作,构建起一个强大的环保工作机制,才能够推动企业快速进步与成长。

3结语

总而言之,在化工企业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只有不断地强化安全环保工作,才能够为自身创作出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最终才可以顺应时代,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实力,实现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作者:陈美岭 单位:青海盐湖工业股份有限公司采矿分公司

参考文献:

[1]俞红辉.浅谈新形势下化工企业安全管理策略[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08:209.

篇13

0 引言

环保产业是随着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而兴起的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城乡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进行的技术开发、产品生产、商品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随着环境保产业的发展和改善,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目前,世界环保产业产值高达6000亿美元,被誉为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朝阳产业”。

产业结构调整是当今各国发展经济的重要课题,调整和建立合理的产业结构,目的是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

产业结构合理性的主要标志是:能合理利用资源; 各产业部门协调;能提供社会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能提供劳动者充分就业的机会;能推广应用先进的产业技术;能获得最佳经济效益等。

1 东丽区环保产业的现状及分析

东丽区从事环保产业的单位共有9个,从业人数430人左右,年总产值5000多万元。具体情况是:

(1)从事燃气、电、油生产的企业共有3个,从业人员200人左右,年总产值4400万。

(2)从事污水处理及排水的单位1个,从业人员200多人,年总产值600万元。

(3)从事锅炉除尘脱硫及油烟净化处理的单位2个,从业人员近20人,年产值近40万元。

(4)从事固体废物焚烧处理的单位1个,从业人员5个,年总产值近40万元。

(5)从事农村能源技术服务的单位1个,从业人员8人,年总产值8万元。

(6)从事焚烧炉生产的单位1个。

以上情况可以看出,目前东丽区环保产业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起步较晚,所有企业都是在1990年以后成立的。

(2)规模小,产品单一,抗风险能力不强。

(3)科技含量不高,产品附加值低,盈利不强。

(4)专业人才缺乏,造成产品更新换代慢,在市激烈的竞争中无优势可言。

(5)涉及环保产业的领域不宽。如环保研究结构,技术转让、咨询服务、以及污水治理等方面基本是空白。

2 环保产业面临的形势

目前对东丽区发展的环保产业,有喜有忧,有利也有弊,真是所谓既存在较大的机遇,也面临严峻的考验。

2.1 首先看看面临的挑战

2.1.1 来自发达国家的挑战

现在我国已正式加入WTO,随着市场的开放,关税的降低,国外从事环保的企业必然利用自已雄厚的资金实力和先进的治理技术,进入我国广阔的环保市场,对我国的环保产业构成巨大威胁。

2.1.2 来自于国内的竞争

国内环保产业园区建设方兴未艾,许多省、市把环保产业作为支柱产业之一。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区是1992年国务院批准设定的我国目前唯一以发展环保产业为主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上海青蒲环保科技园区的建成已正式启动,计划于2005年完工;华南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区以园中园的方式开发建设,预计总投资30亿元;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是我国首家国家级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环保产业的规模优势正在形成;还有国家环保产业重庆基地、福建全通资源再生工业园等。北京市将环保产业列入“十五”期间优先发展的五个支柱产业之一,中关村环保科技范园也已正式投入使用,而且津南区从事除尘脱硫等环保产业的发展势头较好;静海县将建成天津市进口废物拆解利用中心。

2.2 再看看面临的市场机遇

2.2.1 广阔的市场

随着我国北京2008年申奥成功和加入WTO,国家环境保护领域资金投入力度已逐步加大,我国环保产业已蕴含着巨大的商机,“胃口”大得惊人,仅今后5年,我国就将投资7000多亿元用于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这无疑为我国的环保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专家预计,今后我国环保产业仍将保持高速度发展的势头,“十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产值将翻一翻,达到2000亿元。天津市“十五”期间,计划实施环保项目148项,涉及大气、水、海洋、固体废物、生态等,估算投资532.84亿元。

2.2.2 目前我国的环保技术均处于较落后的水平,治理技术大同小异,离国际先进水平平均有20-30年差距,对于东丽区环保起步相对较晚,也是一个发展的大好机遇。只要东丽区引进优秀人才,引进国外先进的技术,高起点发展蛤产业,就能确立我们在竞争中的优势。

近几年来,通过加快结构调整,我区工业得到了快速提升,呈现出了集群化、规模化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我们在发展中存在着产业层次偏低,内生动力不足,缺乏高端产业,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

(1)企业规模偏小,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2)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缺乏内生式增长源动力;

(3)企业聚集度较低,难以形成竞争合力。

3 东丽区发展环保产业的战略及对策

鉴于东丽区环保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国内外形式,东丽区应主动调整产业结构,把“环保产业”作为东丽区“十五”计划优先发展的支柱企业(行业)之一。东丽区可参照国内先进经验,建设东丽区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资金和技术。区财政或区政府投资公司牵头投资建立环保企业,并吸引民间投资,成立环保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3.1 公司的经营的主攻点可选在三个方面

3.1.1 大型锅炉的除尘脱硫

我国燃煤电厂还未有一家进行除尘脱硫,而国内从事电厂除尘脱硫的企业很少,具有关报道仅有武汉凯迪电力引进德国技术正在对南方某个电厂进行实验性改造,天津市环保局大气处也邀请过武汉凯迪电力股份有限公司对我市市内两个电厂的除尘脱硫特别是电厂的除尘脱硫作为主攻方向之一,关键原因在于一是市场广阔,所有老电厂都存在除尘脱硫的压力;二是竞争不是非常激烈,竞争对手少,只要我们经过认真考察、研究切实引进世界先进技术,我们将在市场保持竞争优势;三是电厂目前普遍效益较好,且电厂除尘脱硫投资巨大,一般在7000万元以上;四是地理位置的优势,目前东北、华北、包括经济发达的华东地区还未有从事电厂除尘脱硫的企业,这对我们也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

3.1.2 生活及污水处理

据国家环保局公布的数据,从1999年开始,工业废水污染物COD占排放总量的51%。因此将来解决污染物总量减少的关键在于生活污水的处理,“十五”期间,我国将集中建设一批城市、城镇污水处理厂,这给我们在生活处理领域提供了机遇。从较长远的观点来看,总的来说我国广大北方地区是较为严重缺水的,400多个城市喊渴,在山东威海市,每个居民每月只供应2吨水,超出定额就涨到每吨40元,而且每天限时供水。废水资源化势在必行,中水回用在我国将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这都给我们提供了较为广阔的市场。

3.1.3 环保技术研究开发、技术转让以及环保咨询服务业

目前环保技术研究开发、技术转让以及环保咨询服务业还是东丽区的空白,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环保技术研究开发应具有超前性,应紧紧根据国家的环保政策,紧紧跟踪国外的最新最新治理技术,研究出最新和最先进的治理技术及治理设备,进行生产和技术转让。

(2)适应WTO的需要,成立ISO147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工作站,为出口型企业服务。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