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

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2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财务报表资产质量分析

篇1

一、术语界定

所谓“三维教学法”,是指由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等三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环节构成的有机整体,它是一个立体式的教学过程,倡导“开放式”,摒弃“填鸭式”,以提高教学效果,力求理论与实际的有效结合。

理论教学:这是“三维教学法”的第一层面,主要由课堂讲授和提问两部分组成。该层面主要解决如何“教”的问题,在此发挥主导作用的是教师。

案例教学:这是“三维教学法”的第二层面,主要由课前阅读、课堂讨论和课后作业等环节组成。该层面主要解决如何“学”的问题,在此担当主角的是学生。

实践教学:这是“三维教学法”的第三层面,主要有实企模拟、仿真模拟和聆听讲座等形式。该层面主要解决如何“用”的问题,在此起主导作用的是社会力量。

二、维度设计

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中,按照“三维教学法”的构想,其教学内容设计成三维,各维具体课时分配以周学时4、周数16、总学时64为例进行说明。

理论教学:32学时。教学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概论;资产负债表与资产质量、资本质量分析;利润表与利润质量分析;现金流量表与现金流量质量分析;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及其质量分析;财务报表附注分析;合并财务报表及其质量分析;财务报告其他信息对财务质量分析的影响;企业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教学目标: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

案例教学:24学时。教学内容包括:某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的阅读及其质量分析;某上市公司利润表的阅读及其质量分析;某上市公司现金流量表的阅读及其质量分析;某上市公司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阅读及其质量分析;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附注分析;某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综合分析。教学目标:能较熟练地从官方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网站(如:巨潮资讯网)下载所需公司财务报告;能基本读懂某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能简单分析某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营运能力、获利能力和发展能力;能大致判断出某上市公司的资产质量、资本质量和利润质量;能根据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大概预测某上市公司的发展态势。

实践教学:8学时。教学内容包括:收集当地某企业或校办企业的财务报表资料,然后进行全面综合分析。教学目标: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和管理建议书。

上述三个维度中,理论教学侧重于学生财务报表分析基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案例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财务报表分析的运用能力,实践教学侧重于培养学生财务报表综合分析与财务决策的能力。如此进行维度设计,使苦涩的《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纯理论学习变成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充满乐趣的知识吸收过程,对学生分析实际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三、实施要求

(一)理论教学

该环节以教师讲授为主,以教学大纲为准绳,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系统介绍《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并集中力量让学生吃透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1.注重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以速动比率为例,在讲解“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这一定量指标计算公式时,应提醒学生,速动资产=流动资产-存货-待处理流动资产损失-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等=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该公式讲完之后,要进一步设疑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该比率的参考标准定为1?如何通过计算结果判断企业的实际偿债能力?一个企业的速动比率为1是恰当的,即便是流动负债要求同时偿还,也有等量的速动资产用以偿债。速动比率的高低,反映企业偿付流动负债能力的强弱。速动比率小于1,将使企业面临很大的偿债风险;速动比率大于1,债务偿还的安全性提高。

2.重视同类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反映企业短期偿债能力有三个重要的财务指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在讲解此知识点时,教师应把它们串成一根线,引导学生探索:为什么要学习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三者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三者的变化趋势是否一致?仅凭流动比率是否足以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在讲解时可通过提问、讨论和举例等方式导出结果:如果流动资产中内含大量变现性较差的存货,流动比率高,并不一定意味着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强;同样,如果速动资产中大部分都是迟迟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速动比率高,也不能说明企业短期偿债能力好;而现金比率是在流动资产中剔除掉存货、应收款项后只考虑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现金等价物可以随时提现、转让变现或贴现变现,持有它们等同于持有现金,因此,现金比率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能更好地反映短期偿债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关注异类财务指标之间的联系。例如,在讲解偿债能力与营运能力两者之间关系时,可将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联系起来分析。在讲解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获利能力三者之间关系时,可送给学生一句顺口溜:“有米(获利能力)之炊,巧妇(营运能力)为之,何愁无餐(偿债能力)。”笔者认为,在理论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以上几个方面的关系,只有这样,才可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把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做到触类旁通。

(二)案例教学

该环节教师由台前退到幕后,而学生则由台下站到了台上,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分析和讨论,将理论教学中学生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灵活运用到案例教学中。教师在教学中应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案例选取时,要力求精辟。首先,案例的选择应与教学目标相吻合,在同等条件下,应优先考虑本地的上市公司。笔者在上课时选择柳工(000528)、南宁百货(600712)、南方食品(000716)、桂林旅游(000978)、桂林三金(002275)和桂东电力(600310)为备选对象,一方面学生对机械、百货、食品、旅游、医药和电力等行业较熟悉,另一方面,柳工、南宁百货、南方食品、桂林旅游、桂林三金和桂东电力都是本地上市公司,具有真实感。其次,为了保持教学的连贯性,案例的选择最好是某上市公司的整套财务报告。再次,教师应事先设计好问题,在课前提前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有一个思考的过程。

2.案例讲解时,要富有激情。由于高校扩招,财会类专业学生剧增,导致高层次会计教师供不应求,由于年轻教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在进行案例教学时,往往照本宣科。再加上《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是一门专业拔高课,有一定的难度,致使该门课程的学生在进行案例分析时茫然不知所措。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不仅要熟知专业领域的知识,而且还要深入企业取经,以增强自己的实践经验。

3.案例讨论时,要注重设计。案例教学贵在参与,重在讨论,按照“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最后教师点评”的模式进行。由于财会类专业每个班学生数一般都较多,让每个学生对同一案例逐一发表自己的见解是行不通的,也是不现实的。因此,可采取分组的办法,把一个班分成10-12组,每组人数不宜超过5人,组内自主产生一名小组长,由小组长对组内成员安排不同任务,以防“搭便车”现象出现,每个小组讨论后,推选一名代表发言,在发言过程中教师和其他组成员进一步向其发问,同组的成员可作补充。同时还要安排各小组间互评,评价情况应作为平时成绩的一个组成部分。

(三)实践教学

该环节应发挥社会力量的主导作用,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三种实践教学方法。

1.实企模拟。实企模拟的方式很多,比如,教师可让学生收集自己熟悉的亲朋好友所办企业的财务报表,尝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与该企业财务人员的分析结果对比,看看是否存在差距,并查找差距原因;也可让学生收集校办企业或者校园超市的财务报表,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财务分析,撰写财务分析报告,并提出改进意见。

2.仿真模拟。目前,很多高校经管类专业都开设了沙盘模拟实验课,且基本都是针对金融学、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或会计课程开设的,而专门针对《财务报表分析》这一特定课程的则较少。笔者认为,当部分学生真的难以取得实际企业的财务报表资料时,可依托ERP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利用沙盘对企业财务报表进行仿真模拟分析,以增强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3.聆听讲座。讲座的方式也很多,比如,学校可聘请企业的高级财务人员担任实践教学环节的讲师,或举办相应的讲座,使学生能零距离接触和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进一步领悟财务报表分析要领和财务分析报告撰写注意事项等;也可邀请国内知名高校会计界的教授做《财务报表分析》方面的专题讲座,让学生紧跟国内外前沿,以开拓学生的视野。

四、结语

在《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中实施“三维教学法”,首先要结合学生具体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维度设计,其次对每个维度教学都要进行严密组织和精心准备,最后应认识到三维教学是一个有机整体。J

参考文献:

1.张新民,王秀丽.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篇2

一、工商管理硕士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实践活动的预期效果。关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目标,唐顺莉(2009)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重点在于使学生运用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理论对财务报表作出分析,运用财务报表资料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等情况进行综合考察和评价,并能进行财务报表综合分析。赵自强、顾丽娟(2010)认为,研究生财务分析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一方面讲授财务分析的基本理论;另一方面讲授财务分析实务,使学生能运用相关资料评估企业财务实力和经营业绩、预测企业风险和发展趋势,评估企业价值等。它强调理论与实务并重,突出职业性、应用性、针对性,这一点可以通过研究生的教材特点体现出来。李心合(2014)指出,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在于揭示企业“整体运营状态”,诸如战略状态、实力状态、风险状态、效率和效益状态、质量状态、成长或发展状态、衰败或失败状态等。

笔者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属于工商管理硕士生的专业选修课,其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工商管理硕士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知识,熟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技巧与方法,不断提高他们对企业战略、经营管理与绩效内在关系的认知水平。

二、工商管理硕士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的比较分析

教学内容是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包括课程所涉及的专业领域以及核心问题等(宋夏云,2015)。以下笔者结合现有观点的梳理和教材内容的列举,归纳提炼工商管理硕士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

(一)现有观点梳理

葛家澍、占美松(2008)认为,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必须着重关注的几个财务信息,包括流动性、财务适应性、预期现金净流入、盈利能力和市场风险。

乔宏等(2011)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涉及会计、管理、经济形势与政策、金融等学科的知识,是会计学、财务管理学专业的必修课,具有综合性、技术性与实践性的特点。

邵军(2011)指出,财务报表分析的新框架、新理念,其内容包括行业与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管理建议与价值评估等。

李心合(2014)认为,财务报表分析框架需要重新研究,特别是要扩展报表分析内容。“四能力分析框架”关注的是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财务状况与经营成果”,而不是企业“整体的运营状态”。事实上,财务报表正是企业“整体运营状态”的综合反映,财务报表分析的目的也正是揭示企业“整体运营状态”,诸如战略状态、实力状态、风险状态、效率和效益状态、质量状态、成长或发展状态、衰败或失败状态等。其中,特别重要的是战略状态、风险状态、效率状态和发展状态。

朱莲美(2014)认为,财务报告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从基本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及资产质量和利润质量分析进一步拓展到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财务管理成效分析和评价,二是战略管理成效分析和评价,三是成本费用管理成效分析和评价。

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笔者认为,工商管理硕士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可以分为三块:一是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理论,二是企业基本财务报表分析,三是企业高级财务报表分析。

(二)教材内容的列举

关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以教材内容的列举法为例,其代表性观点如下:

1.利奥波德・伯恩斯坦、约翰・维欧德著,许秉岩、张海燕(2004)译《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概述、财务报表分析目的和财务报告、短期流动性、预测和预分析、资本结构与偿债能力、投入资本报酬率、获利能力分析、以盈利为基础的分析与评价。

2.胡玉明(2008)主编《财务报表分析》:①总论(企业基本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基本框架、战略分析、会计分析);②基于外部会计视角的财务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基础、流动性与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与股东权益分析、现金流量分析);③基于内部管理视角的财务分析(基于内部管理视角的财务分析概论、成本报表分析);④前景分析(可持续增长与证券价值分析、价值创造动因及可持续性分析)。

3.张学谦、闫嘉韬(2009)主编《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原理与方法》:会计信息的作用、财务报表的列报与分析概论、会计业务处理系统、资产负债表分析、损益表分析、有限公司财务报表、长期偿债能力分析、获利能力分析、资产运用效率分析、投资报酬分析、现金流量表及其分析。

4.夏东林(2011)主编《解读会计报表》:企业会计与企业会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股东权益变动表、现金流量表、合并财务报表、会计报表分析,以及独立审计、舞弊和内部控制等。其中会计报表分析的内容包括分析会计报表的目的和方法、比率分析、杜邦分析图、资产报酬率与经济特征和战略、会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5.张新民、钱爱民(2013)主编《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表分析概论、财务报表分析基础、资产质量分析、资本结构质量分析、利润质量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分析、现金流量表分析、合并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报告的其他重要信息分析、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方法。

6.吴世农、吴育辉(2011)主编《CEO财务分析与决策》:解读企业财务报表、CEO解读企业财务报表、分析企业财务报表、营运资本管理与决策、投资项目效益评价与决策、负债管理理论与实践、股利政策理论与实践、投资价值分析与决策。

笔者认为,根据教学目标的要求,工商管理硕士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可以划分为三个专题,其中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相关理论的教学内容包括财务报表分析的技巧方法、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流程、企业财务报告的构成体系、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动机和目的,企业基本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内容包括企业常见财务指标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结构分析和上市公司特殊财务指标分析,企业高级财务报表分析的教学内容包括企业经营风险分析、企业战略分析、企业收益质量分析、企业成本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识别与治理和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控制等。

三、工商管理硕士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分析

为了了解工商管理硕士生对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的认知与需求,笔者于2013年3月1~31日,在课堂上对宁波大学2011和2012级工商管理硕士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计发放问卷100份,回收有效问卷71份,有效问卷率为71%。本次调查主要采用李克特5分法对被调查选项的重要性进行评分,如得分在4分以上,则认为该选项是重要的。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以及调查结果的分析如下:

(一)被调查者的基本情况

表1 被调查者所在单位性质

如表1所示,在被调查对象中,在企业单位工作的硕士生所占比重为73.24%,说明被调查者大多数具有企业实务的工作经验。

表2 被调查者的工作年限

如表2所示,在被调查对象中,具有5~10年工龄的占56.34%,10年以上的占32.39%,即5年以上工龄的占88.73%,说明被调查者具有较为丰富的工作经验。

(二)调查结果的简要分析

表3 您认为工商管理硕士是否有必要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

如表3所示,被调查者认为,在工商管理硕士学习阶段非常有必要开设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其支持率为97.18%。

表4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学习与研讨中,以下内容是否重要?

如表4所示,被调查者认为,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理论、企业基本财务报表分析和企业高级财务报表分析,其中企业基本报表分析最为重要,其得分为4.54分。

表5 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理论的学习与研讨中,以下内容是否重要?

如表5所示,被调查者认为,在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理论中,重要的知识包括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技巧方法、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流程和企业财务报告的构成体系,其中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技巧与方法最为重要,其得分为4.58分。

表6 企业基本财务报表分析的学习与研讨中,以下内容是否重要?

如表6所示,被调查者认为,在企业基本财务报表分析中,重要的知识包括企业常见财务指标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结构分析和上市公司特殊财务指标分析,其中企业常见财务指标分析最为重要,其得分为4.46分。

表7 企业高级财务报表分析的学习与研讨中,以下内容是否重要?

如表7所示,被调查者认为,在企业高级财务报表分析中,重要的知识包括企业经营风险分析、企业战略分析、企业收益质量分析、企业成本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识别与治理和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控制,其中企业经营风险分析最为重要,其得分为4.54分。

表8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最佳教学方法

如表8所示,被调查者认为,理想的教学方法包括典型案例分析、学生小组讨论、教师课堂讲授和企业实地调查,其中典型案例分析最受欢迎,其得分为4.69分。

表9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的最佳考核形式

如表9所示,被调查者认为,理想的课程考核方式包括小组发言和案例论文,其中小组发言最为理想,其得分为4.13分。

四、研究结论

《财务报表分析》课程属于工商管理硕士生的专业选修课,其教学目标在于帮助工商管理硕士生掌握财务报表分析的理论知识,熟悉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技巧与方法,不断提高他们对企业战略、经营管理与绩效内在关系的认知水平。笔者认为,关于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的安排,可以坚持“动静结合”的原则。所谓“静”是指对于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相关理论和企业基本财务报表分析,包括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技巧方法、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流程、企业财务报告的构成体系、企业财务报表分析的动机和目的、企业常见财务指标分析、企业财务报表的结构分析和上市公司特殊财务指标分析等,这部分教学内容应保持相对稳定,并以教师主讲为主;“动”是指对于企业高级财务报表分析,包括企业经营风险分析、企业战略分析、企业收益质量分析、企业成本分析、上市公司财务欺诈的识别与治理以及企业盈余管理的动机与控制等,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在师生互动的基础上灵活安排,并鼓励学生结合自身工作体会发表意见,以充分调动研究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葛家澍,占美松.企业财务报告分析必须着重关注的几个财务信息――流动性、财务适应性、预期现金净流入、盈利能力和市场风险[J].会计研究,2008,(5):3-9.

[2]李心合.财务报表分析框架需要重大调整[J].财务与会计,2014,(7):1.

[3]乔宏,王伟宁,杨硕.财务报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商场现代化,2011,(7):152-153.

篇3

财务报表分析是报表使用者判断企业过去经营业绩,预测未来走势的重要手段。但是,由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固有局限性,报表分析者常常不能做出正确的结论,甚至是完全错误的结论。结合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思路。

1财务报表分析的常用方法

通观目前市面流行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有关书籍,可以大胆地把财务报表分析方法统括为比率法和趋势法。所谓比率法就是分析财务报表中某个数据(指标)与另一相关数据(指标)的比率,藉以做出结论。趋势法是对不同时期财务报表的同一数据(指标)进行分析,藉以发现某种变动趋势。

至于财务报表分析的切入点,一般地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基于盈利质量的报表分析。常用的比率指标有:毛利率、税前利润率;常用的趋势分析法有:收入的趋势分析,成本的趋势分析,各项费用的趋势分析等。盈利质量分析关注的重点是成长性和波动性。

(2)基于资产质量的报表分析。常用的比率指标有:各项资产占资产总额的比率,资产对应负债的比率(比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常用的趋势分析法有:各项资产的趋势分析。资产质量分析关注的重点是资产结构和现金含量,而资产结构关注的重点是退出壁垒、经营风险和技术风险,现金含量关注的重点是财务弹性和潜在损失。

(3)基于现金流量的报表分析。基于现金流量的报表分析主要是采用趋势分析法,尤其是分析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变化趋势。

2不同行业生命周期和企业发展阶段的财务特征

通常,每个行业都要经历一个由成长到衰退的发展演变过程。这个过程便称为行业的生命周期。一般地,行业的生命周期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初创阶段(也叫幼稚期)、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和衰退阶段。同时,每个企业也要经历创业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行业生命周期每个阶段的财务特征是:

(1)初创阶段:没有或极少现金流量,需要利用财务杠杆积极筹资;

(2)成长阶段:有少量至增长的现金流,需要生产和技术能力;

(3)成熟阶段:现金流量逐步增长,需要采取控制成本的财务策略;

(4)衰退阶段:从能产生大量现金流到开始衰竭,需要采取提高管理控制系统效率的财务策略。

3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的思路

基于以上不难得出从企业战略的角度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是多么的必要。

3.1基本思路

第一,分析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和所处行业的生命周期。这是财务报表分析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因此,获取这方面的大量信息是成功地分析财务报表的前提。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行业周期,其财务报表的数据是不能相互比较的。

第二,研究企业发展的路径。同一行业,不同的财务报表数据也是不能轻易比较的,因为企业的发展路径不同。最明显的例子,两个处于成熟期的企业都在经营处于成熟阶段的行业,一家企业意识到行业处于成熟期,在维系企业发展的同时,及时地为企业转向做准备,投入大量的财力研发新的行业;而另一家企业还在扩张,将大量财力投入扩大再生产或广告费用,两家企业的财务数据显然会有很大的不同,前一家企业的财务数据很可能不如后一家企业,但从企业的发展路径来看,前一家企业的可持续盈利能力显然要比后一家企业强。

第三,研究企业转向的退出壁垒。即使企业在成熟期都能意识到要开发新的行业,寻求新的利润增长点,其过程中的成本和代价也是有很大差异的,因为,企业转向是要付出退出代价的,如果企业转向于一个完全不相关的行业,其退出壁垒是很大的。实践中,很多企业多元化经营之所以未获成功,就是因为退出成本很高。因此,如何在既有行业积累的基础上实现企业转向将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3.2需要关注的几个财务信息

3.2.1流动性

流动性一般是指企业资产变现的时间安排、金额及其不确定性,广义的流动性也指负债的到期(偿还)日期、金额及其不确定性。流动性主要考察资产负债表的资产与负债的构成,并研究企业一年内可以变现的资产和应偿还的负债而加工获得的信息。流动性的实质是一个企业在正常经营活动中现金流的分布和通过理财活动对现金流的重新安排,因此,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在关注流动性指标时,不能仅局限于财务报表的分析,还应同现财手段相结合。例如,对应收账款转化为现金的分析,一般是通过按先前的赊销合约来分析他们的时间安排(还款时间)、金额和信用风险来计算的,但是,在现财环境下,我们还应当考虑可以通过一个“特殊的主体”(SPE)予以证券化,这样就能迅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现金流,大大提高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的流动性。

3.2.2财务弹性

财务弹性又称财务灵活性、财务适应性,是指企业及时采取行动来改变其现金流入的金额、时间分布,使企业能够应对意外现金需求并把握意外有利投资机遇的能力。财务弹性既影响到盈利能力和未来现金流量的评估,又影响到风险的评估。因此,要得到这一信息,既要根据企业的财务报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又要离开财务报表去了解企业的一些不能在财务报表反映的资源如声誉、信用等级和融资能力,比如:

(1)在短期内增发新股或发行债券;

(2)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及时贷到急需的借款;

(3)调整理财和经营策略,如在不损害持续经营的前提下,销售一切可能销售的资产,改变可扩大销售迅速增加现金流入的经营策略。

3.2.3预期现金未来流量

现金既是价值(财富)的存在形式,又是支付和交换的手段。一个企业如果没有预期的未来现金流入,就等于人体缺乏生命所需的血液,交易和事项有可能停止,企业将面临着在市场上消亡的命运。过去的现金流量信息,现金流量表就可以基本提供。但决策是人们决定未来的经济行动,它所需要的对决策有用信息主要是预期的现金未来流量。

3.2.4盈利能力

篇4

        财务会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和附注。就整个报告体系来看,资产负债表是最全面地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核心会计报表;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会计报表;财政部于2006年的《企业会计准则》要求编制的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是反映企业构成所有者权益的各组成部分当期的增减变动情况的会计报表。本文从企业几大主表的主要项目入手,着重对企业的盈利质量、资产质量、资本质量、现金质量进行一些肤浅的分析。

        一、企业盈利质量分析

        盈利质量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基础。低质量的盈利会严重制约企业的发展,甚至危及企业生存。对企业盈利质量的分析可主要从投资效果、盈利构成、盈利的现金实现程度等几方面进行。

        (一)从投资效果角度进行分析

        投资效果主要反映投人与产出的对比关系,是公司运用资产、资金等资源所获得的盈利。指标值越高,公司的运营效果越好,盈利能力越强,盈利质量也越有保证;反之,则说明公司运营效率低,盈利能力较差,盈利质量不是很好。一般来说,能反映公司投人与产出关系的指标主要有成本费用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总资产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

        (二 )从盈利的构成角度进行分析

        企业的盈利主要由营业利润和营业外收益组成。其中:营业利润是企业利润的主要组成部分。只有不包括投资收益的营业利润的持续、稳定增长才意味着企业具有较好的经营资产盈利能力。营业外收益是企业偶然业务带来的收益,不应做为利润的主要部分来考虑。因此,企业盈利的各组成部分构成是否合理,是利润质量的重要判断标准。

        (三)从盈利的现金实现程度进行分析

        现行会计制度的收入是按权责发生制确认的,盈利如果不能为企业带来现金流入,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毫无意义。在分析一个企业的盈利时,应考虑如下两点:

        1、利润表中的“营业利润-投资收益”应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要基本一致。

        2、投资收益应与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比较。此类比较还应进一步分析企业按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的现金流入量。

        二、企业资产状况质量分析

        资产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资产状况的质量直接影响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和发展能力。企业资产的质量集中从资产的周转速度、存在状态反映出来。下面就资产负债表的几个主要资产项目做如下分析:

        (一)流动资产的质量分析

        企业的流动资产是指企业短期内最具活力的资产,也是企业近期经营业绩的主要来源、偿还短期债务的主要保障。对于流动性资产的质量分析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高质量的流动性资产应该具有适当的周转率

        在流动资产周转一次有毛利的情况下,适当的流动资产周转率是企业维持经营活动盈利能力的基础。主要指标有存货周转率(主营业务成本与平均存货之比)和应收账款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与平均应收账款余额之比)。一般来讲,周转率越高越好,周转率越高,表明其变现的速度越快,周转额越大,资金占用水平越低,偿债能力加强。周转率在行业平均水平之上是企业维持较好盈利能力的先决条件。

        2、流动性资产应具有较强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

        流动资产除了要具一定盈利能力外,还应承担偿还短期债务的任务,也就是说,流动资产应当对负债有一定的保证程度。衡量短期偿债能力的基本指标是流动比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和速动比率(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企业的流动资产应具有较合理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按照西方企业的长期经验,一般认为这两个比率应分别为2:1和1:1较为适当。

        3、不良流动资产的规模

        不良流动资产是企业潜亏的主要因素,其规模较大必然引起企业后期的严重亏损。因此企业在期末要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应提准备的要足额提取,以免因虚列资产给报表使用者产生误解。另外其他应收款和待摊费用其实质是不能为企业带来盈利和偿还债务的资产,这些所谓的资产的规模将直接影响企业经营活动的成效。因此,在分析流动资产时要特别注意这类资产的规模,其规模应较小为宜。

        (二)对外投资的质量分析

        企业的对外投资,体现了企业谋求对外扩张或者实现投资收益的动机。对于短期投资,应表现为投资的直接增值。高质量的长期投资,则应表现为:(1)投资的结构与方向体现或者能增强企业的经济利润;(2)确认的投资收益有与之相符的现金流入;(3)投资环境有利于企业发展战略。

        (三)固定资产与无形资产的质量分析

        企业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反映了企业从事长期发展的物质基础与技术装备水平。对于此类资产质量的分析,主要应取决于这两类资产所能够推动企业经营活动的状况。其主要表现为:(1)其生产能力与企业的实际需要相匹配,生产的产品能推向市场,并获得利润;(2)周转速度适当,利用充分,较少闲置。(3)资产的账面净值是否与资产的实际价值(公允价值)相符。

        三、企业资本结构的质量分析

        对于企业的资本结构的质量分析,应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一)企业资本成本的高低与企业资产报酬率的对比关系

        资本成本是企业在取得和使用资本时所付出的代价,主要包括筹资过程中的筹资费用和使用过程中的使用费用。从财务管理角度来看,企业的负债资金与权益资金都存在资本成本的问题。因此,只要当企业的资产报酬率(息税前利润与总资产之比)大于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时,在财务杠杆的作用下,企业的净资产的规模就会因盈利而扩大。

        (二)企业资金来源的期限构成与企业资产结构的适应性

        按照财务管理的理论,企业筹集资金的用途,决定筹集资金的类型:企业的长期资产应当通过长期资金来源(包括所有者权益和长期负债)来解决;企业由于季节性、临时性原因造成的流动资产的波动部分,则应由短期资金来源来解决。因为长期资金来源的资本成本相对较高,企业拥有过多最终会导致效益下降;而企业用短期资金支持长期资产会形成急迫的短期偿债压力。因此,当企业资本的期限构成与企业资产结构相适应时,企业的资本结构就表现为较好质量。

        (三)企业的财务杠杆状况与财务风险、未来融资要求以及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财务杠杆可以说是双刃剑,企业的财务杠杆比率越高,表明企业资源对负债依赖程度越高。过高的财务杠杆存在如下压力:一是不能正常偿还到期债务的本金与利息;二是在企业发生亏损的时候,可能会由于所有者权益的比重相对较小而使企业债权人的利益受损;三是受此影响,企业从潜在的债权人那里获得新的资金难度加大。因此,财务杠杆比率高的企业其风险相对较大。

        (四)企业所有者权益内部构成状况与企业未来发展的适应性

        按照企业股权持有者对企业的影响程度,一般可以将企业的股东分为控制性股东、重大影响性股东和非重大影响性股东三类。因此,在对企业的资本结构进行分析时,必须关注企业的控制性股东、重大影响性股东的背景情况:谁在控制企业?控制的股东有没有能力将企业引向光明?在分析企业所有者权益各构成项目时,应根据各项目的产生途径、具体用途等来分析各部分比率的适当性。实收资本越充足,企业承担各种风险的实力就越强;而资本公积是有特定用途的资金来源,它们的规模更多地会受资本本身和盈利状况的影响;未分配利润的规模和变化趋势是判断所有权益结构合理性的另一重要因素,未分配利润能持续、稳定增长,并在所有者权益中占较大比重,表明企业的盈利性和成长性较好,预示企业有较好的发展前景。

        四、企业现金流量的质量分析

        所谓现金流量的质量,是指企业的现金流量能够按照企业的预期目标进行顺畅运转的质量。较好质量的现金流量应有如下特征:(一)企业现金流量的结构与状态体现了企业的发展战略的要求;(二)在稳定发展阶段,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应当与企业经营活动所对应的利润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并能为企业的扩张提供现金流量的支持;(三)筹资活动现金流量能够适应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对现金流量的需求,且无不当融资、投资行为。

        企业财务质量是各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想全面把握企业财务质量状况,应对其各方面情况进行相关分析,了解其内部各方面因素相互作用的本质,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财务质量状况。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2006.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古劲松 晓芳.公司财务质量分析方法研究,《北方经济》2006 年第 20 期.

[3]刘红敏.新会计制度下的财务分析,《现代商业》2008 年第 12 期.

篇5

本文在总结财务分析、信贷风险管理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立足客户经理工作实践,针对传统信贷财务分析的不足,运用经济学、金融学知识,借鉴哈佛分析框架构建了包括:基于基本面分析、经会计调整后的财务分析和前景预测识别防范信贷风险的三维度、递进的信贷财务分析新框架。本文在进行理论和方法介绍的过程中,还穿插了许多来自信贷工作实践的例子和经验。希望本文的研究有助于大家从财务分析角度探索出贷款风险控制的新思路。

一、财务分析在信贷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一)信贷财务分析理论研究概述

Leopold Bernstein(1993)将财务分析定义为一种分析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评估企业过去或者现阶段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对其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最佳预测。

国际上财务分析的主流学派有比率分析学派、经营分析学派和财务预警学派。我国对信贷财务分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财务分析在信贷决策中的作用和不足。

(二)信贷财务分析的特点、方法、内容与步骤

1.信贷财务分析的概念与特点。信贷财务分析是指用比较分析、比率分析等方法对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能力、现金流状况等方面进行评价,预测企业未来发展趋势,为信贷决策参考。

信贷风险管理中的财务分析是为信贷决策服务的,在这一目的下,信贷财务分析具有自身特点。一是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风险为重点 主要关注企业资产和偿债能力;二是以企业的流动性和盈利能力为重点,短期关注企业流动性,长期关注企业盈利能力;三是分析的结果直接作用于信贷决策。

2.信贷财务分析的两种方法。第一,比较分析法是通过比较不同时点的数据,从而发现规律的一种分析法。第二,比率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它是指将影响财务报表指标的两个相关因素联系起来,通过计算出来的比率,揭示指标之间的关系,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变动程度的一种分析方法。

3.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第一,盈利能力。企业的偿债能力来源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只有当前具备一定的盈利能力,未来企业才能形成足够的现金流用来偿还贷款。盈利能力分析主要借助于利润表中的各种经营效率指标,如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资产总额利润率、资本金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第二,偿债能力。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其贷款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可以用来判断企业负债的安全性和短期负债偿还的可能性。偿债能力分析主要借助于偿债能力比率指标,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长期偿债指标有资产负债率、利息保障倍数等。第三,营运能力。营运能力是借款客户资产管理水平和资产配置能力的大小。营运能力分析主要借助于营运能力指标,流动资产周转效率指标有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固定资产周转效率指标是固定资产周转率。第四,现金流量。会计学对现金流量的定义是指一定会计期间内企业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企业产生的现金流量分为三类:经营类现金流量、投资活动类现金流量、筹资活动类产生的现金流量。

4.信贷财务分析的步骤。财务报表的分析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分析的结果将对报表使用者的决策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信贷财务分析必须有符合逻辑的、有章可循的步骤。一般来说,财务分析的步骤可以由表及里分为三大阶段。第一,在初步分析阶段,客户经理通过阅读企业最近两年和三个月的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指标,并通过勾稽关系检查企业财务数据是否存在技术性、逻辑性错误。第二,在技术分析阶段,客户经理通过对比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各项目的同比变动情况、计算能反映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能力和现金流量的主要指标,并将计算结果与历史、同行业指标进行对比,从而发现其财务特征,披露存在或潜在的问题。第三,在报表分析的报告阶段。该阶段是整个报表分析工作的终点,客户经理在该阶段,要将各种定性和定量的结果综合作出分析结论。该阶段,客户经理应力图准确还原出企业的真实历史经营情况,并预测企业未来发展方向,为信贷决策提供依据。

(三)现行信贷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

信贷决策所要考虑的风险是信贷资产投放之后所要面对的各种风险,包括市场风险、信用风险、道德风险、行业风险及企业经营风险等诸多风险,这需要构建一个综合化的系统评价体系。而现行信贷决策还停留在主要依靠报表分析阶段。

1.现行信贷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一,财务指标的使用容易流于形式。财务指标的计算主要使用表面化、形式化的数据。客户经理财务分析工作往往只根据贷款客户提供的财务报表进行运算。如果客户经理只看到报表中数据,而对科目具体构成、质量状况难以深入了解,忽视数字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将造成信贷决策失灵。第二,财务指标容易纵和粉饰。银行信贷分析所采用的财务指标,是财务分析中非常常用的指标,为绝大多数企业财务人员熟知和掌握,企业财务人员对报表进行修饰不存在技术困难。此外,银行信贷分析采用的财务指标多数为静态指标,仅反映报表日当期时点数值,操纵、粉饰重要时点财务指标,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第三,财务指标缺乏科学、可靠的参照系。财务指标的标准在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企业必然不同,不存在放之四海皆准的指标标准,标准化的信贷财务指标不适用于所有行业。除财务报表分析本身的缺陷外,当前信贷决策中还存在客户经理对企业风险揭示不足、不重视财务数据的真实性的核查、对企业发展前景预测失真等问题。

2.现行信贷财务分析问题的成因。上述问题的成因从银行内部来看主要包括:一是部分客户经理存在贷前调查财务分析流于表面、浮于形式的工作作风,缺乏对贷款客户资产质量盈利质量进行深入分析,过分重视抵押物等第二还款来源;二是银行的财务指标评价体系缺乏科学性、系统性,没有微观、细分的行业数据;三是客户经理队伍风险意识和专业性有待提升,缺少有丰富财务分析经验的客户经理。从银企关系来看,信息不对称还普遍存在于银行贷款决策过程中。

二、客户经理贷前调查财务分析优化研究――三维度的信贷财务分析框架

信贷财务分析是站在银行角度,将一般财务分析应用到信贷风险管理中。本文参考前述的美国哈佛信贷财务分析框架,将其思路与我国信贷实践结合,构建了包括:基于基本面分析、经会计调整后的财务分析和前景预测识别防范信贷风险的三维度的信贷财务分析新框架。

(一)基本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在哈佛分析框架中又叫战略分析,包括对宏观经济、行业风险和企业自身风险进行分析。

1.宏观经济环境。经济周期轮动的特性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与生俱来的现象,是市场化下经济系统存在和发展的外在表现形式,经济扩张时期,市场繁荣、百业兴旺,社会财富快速积累。

2.行业风险分析。行业风险是同一行业中的不同借款人面临共同风险。客户经理对行业风险中考察的因素主要包括行业成熟度、行业竞争度、行业替代产品和服务、行业成本结构、行业进入壁垒。

3.企业风险分析。企业风险分析是对于特定授信客户自身的分析。客户经理的分析内容包括企业是否有合适的发展目标并且有具体的规划和相应的措施以支持目标实现,贷款企业的的规模、成熟度和主营业务多样性,管理层的基本素质。

(二)经会计调整后的财务分析

1.会计调整。首先,对借款客户进行会计政策和估计分析的目的是理解借款客户的实际经营情况,核心是还原企业真实财务数据,企业财务报表展示的只是最表面的数据,只有选择并评估其弹性,才能逐步接近真实财务数据;其次,因客户不配合等原因,客户经理在贷前调查时可能无法对企业的财务情况进行深入调查,对进一步调查后无法排除怀疑的项目,作适当的会计调整。

第一,分析评价报表编制的弹性。许多财务报表中的项目并不能精确计量而只能够加以估计。针对报表编制弹性较大的贷款客户,客户经理更需要考虑到报表与真实情况有差距的事实,应该在评估其弹性大小的基础上推敲取舍。第二,消除报表信息失真的措施。如果客户经理在贷前调查中发现企业会计报表编制弹性较大,企业存在明显的粉饰报表行为,那么客户经理应当将报表中的“水分”去掉,通过还原企业真实财务数据进行信贷财务分析。主要的还原方法有剔除异常资产、剔除关联交易、剔除异常利润。

2.财务分析。第一,针对资产质量的分析。只有高质量的企业资产才能对企业的债务实现有效保障。资产质量分析的首要问题就是核实资产的真实和有效性,资产质量就是资产变现能力的高低,分析资产质量是对传统财务分析的深化和补充。客户经理在进行资产质量分析时主要关注资产结构和资产中易变现资产比例。客户经理关注资产结构有助于从整体把握企业资产规模,资产的流动性越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越强,而固定资产比例过高将导致企业退出壁垒较高。第二,针对收入质量的分析。收入质量分析主要从收入持续稳定性、收入与现金流相匹配性及分析企业经营创现能力展开。第三,贷款客户参与民间借贷财务分析方法。企业如果参与民间借贷将严重威胁银行信贷资金安全。由于银企信息不对称,民间借贷又具有隐蔽性,如何识别信贷客户是否参与民间借贷确有难度,但也有其内在规律性,下面介绍通过财务分析识别民间借贷的几种方法:

一是比对负债规模与资产规模。通过企业财务报表与征信报告摸清企业银行贷款和正常应付款等负债规模。二是比对应收应付与生产状况。其他应收、应付款科目余额较大,或者有大额进出,与企业规模不相匹配,应根据明细,深入了解企业是否参与民间借贷。三是比对财务费用与融资总额。报表中财务费用明显低于或高于期间平均银行债务若企业无法提供合理说明,则可能将支付民间借贷利息计入财务费用,导致财务费用超额增长。

(三)前景预测分析与识别防范信贷风险

每个企业因为所属行业、经营周期不同各自面临的具体风险也不尽相同,客户经理在信贷财务分析中应当针对具体风险进行预测,举例来说,外贸企业受国家外贸政策、外汇政策和国外经济环境影响较大,因此应在以上方面着力进行分析预测。

(作者单位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青岛分行)

参考文献

[1] 杨子健.美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2] 陈小宪.风险、资本、市值――中国商业银行实现飞跃的核心问题[M].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

[3] 吴革.财务报告粉饰手法的识别与防范[M].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3.

[4] 许杰.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因素分析[J].中国金融,2004.

[5] 王义,张浩.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历史变迁与发展[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2.

篇6

在探讨资产质量分析方法之前,我们先看一个相关的案例。

外国投资者A在B市找到了C企业,双方商定,由A和C共同出资500万美元,引进全套生产线,兴建一个合资企业(中方出资150万美元,外方出资350万美元),产品将以某外国品牌全部用于出口。同时,中方投资者为了表示对此项合作的诚意,决定将自己现有的已拥有十余年的生产类似产品(全部用于国内销售)的D企业,无偿送给未来的合资企业。

A方的财务顾问在得知有关情况认为,必须对D企业的财务状况进审查。D企业的财务报表显示:资产总额1亿元,其中,应收账款4000万元,估计回收率50%;负债为1.3亿元,所有者权益-0.3亿元。对此,A方的财务顾问认为,D企业已处于资不抵债状态,如果再考虑到应收账款50%的回收所带来的坏账损失2000万元,D企业的净资产实际为-5000万元。这就是说,如果接受D企业,即使C企业对合资企业再入资5000万元,其对合资企业的贡献也是零。因此,A方不接受这种“赠送”。

在得知A方财务顾问的意见后,C企业的负责人认为,D企业有多种增值因素:(1)企业的品牌在当地有一定声望;(2)企业有自己的销售网络;(3)企业有自己的管理模式;(4)企业有与现有生产线相关的技术;(5)企业有房屋、建筑和土地等资产,其价值高于现有的账面价值。

A方财务顾问认为,在上述所谓因素中,只有房屋、建筑和土地等资产可以为未来的合资企业做出贡献,其他因素不可能为未来的合资企业做出贡献,因而不可能在未来的合资企业中“享受资产的待遇”。

以上是一个涉及资产质量分析问题的典型案例。A方财务顾问的观点是否正确?我们先探讨一下什么是资产的质量,如何对企业资产质量进行分析。

资产的质量,是指资产的变现能力、被企业在未来进一步利用或与其他资产组合增值的质量。资产质量的好坏,主要表现为资产的账面价值量与其变现价值量或被进一步利用潜在的价值量之间的差异上。可按资产质量将资产分为三类。

1.按照账面价值等金额实现的资产,主要包括企业的货币资金。

2.按照低于账面价值的金额贬值实现的资产,是指那些账面价值较高,而其变现价值(公允价值)较低的资产。这类资产主要包括:(1)短期债权,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2)部分短期投资,可计提资产减值(跌价)准备。(3)部分存货,存货可计提减值(跌价)准备。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在对存货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时,还应结合对企业存货构成的分析、存货周转率的分析,以及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金额与利润表中“销售收入”或“营业收入”金额的对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4)部分长期投资,长期投资可计提减值准备。对于信息使用者而言,在对长期投资质量进行分析、判断时,还应结合对企业长期投资与方向构成的分析、报表附注中对长期投资减值准备的计提说明、利润表中投资收益与投资规模的联系分析、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现金流量中“分得股利或利润所收到的现金”、“取得债券利息收入所收到的现金”金额与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金额的对比情况进行综合分析。(5)部分固定资产,固定资产体现了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企业的固定资产中,有的在未来增值,如企业的房地产等。有的正在快速贬值,如技术含量较高、技术进步较快的高科技资产。

3.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的资产,是指那些账面价值量较低而其变现价值(公允价值)较高的资产。这类资产主要包括:(1)大部分存货,对于制造企业和商品流通企业,其主要经营与销售的商品就是企业的存货。因此,企业的大部分存货应该按照高于账面价值的金额增值实现。(2)部分对外投资,从总体上来说,企业的对外投资应该实现增值。(3)部分固定资产,企业的部分固定资产可以增值。但是,财务会计的历史成本原则与稳健原则均要求企业对上述三项资产以较低的历史成本来对外披露。(4)账面上未体现净值,但可以增值实现的“表外资产”,是指因会计处理原因或计量手段的限制而未能在资产负责表中体现净值,但可以为企业的未来做出贡献的资产项目。主要包括:

第一,已经提足折旧,但企业仍然继续使用的固定资产。

第二,企业正在使用,但已经作为低值易耗品一次摊销到费用中去,资产负债表上未体现价值的资产。

第三,已经成功研究和开发项目的成果。

第四,人力资源。毋庸置疑,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一项无形资产。遗憾的是,目前财务会计还难以将人力资源作为一项资产来纳入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因此,了解、分析企业人力资源的质量只好借助于非货币因素分析。

经过分析,我们认为上例中A方财务顾问的认识完全正确。对D企业来说,(1)内销品牌不会对未来合资企业“某外国品牌”出口产生实际贡献;(2)现有的销售网络,已经给D企业带来了50%的债权损失,这种近乎瘫痪的销售网络恰恰成了企业资不抵债的重要推动因素;(3)企业的管理模式,主要由企业现有组织结构及其相互联系、企业的决策程序、内部控制系统等内容构成。管理模式的价值,主要体现在现有企业的活动是否顺畅、是否具有应有的效益、是否与实现企业的目标保持一致。然而,D企业恰恰是在具有十余年历史的条件下处于较为严重的资不抵债状态,因此,D企业管理模式也是不成功的。D企业的销售网络和管理模式因素,不能对未来的合资企业带来价值;(4)D企业与现有生产线相关的技术因素,也不可能对未来的合资企业做出贡献,因而不可能被合资企业确认为资产。

参考文献:

篇7

二、公司背景分析

公司背景分析的目的:(1)了解公司的基本概况,对公司形成整体的认识。经过对公司的经营业务,公司文化,公司结构甚至管理层的代表人物的认识,对公司的内部环境有所了解。(2)为后面的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做铺垫。只有在初步了解公司的情况下,才能收集相关资料,分析公司所处行业环境,公司的竞争优劣势,研究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会计和财务分析。

分析的角度:公司的经营范围,发展历史,目前所取得的成果以及重大事项。背景分析具有灵活性,由于各个公司的性质以及所处环境等因素的不同,如上市公司和非上市公司,跨国公司和国内的公司,背景分析并不局限于以上提出的几个角度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

三、战略分析

战略分析的目的:(1)了解公司目前所处行业的现状,发现公司的竞争优劣势。通过与行业中其他竞争对手进行比较,分析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不可复制性,是否存在改进的空间。(2)提出相应的调整战略,帮助公司取得竞争优势。了解公司的竞争优劣势之后,可以为公司提出更好的经营战略,如低成本竞争,产品差异化,面向专门市场,与供应商和客户保持密切联系等经营战略。

分析的角度:行业环境,行业特征,行业的竞争结构,公司的竞争战略。其中对行业环境的分析,可使用PEST分析法,从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和技术环境四个方面,对公司所处行业的宏观环境进行全面的认识。对行业竞争结构分析,可采用波特五力分析模型,从顾客的讨价议价能力,供应商的议价能力,替代品,潜在的竞争者,原有的竞争者五个角度出发,充分分析公司、竞争对手、和公司所处环境的概况,进一步提出发挥竞争优势的策略。

四、会计分析

会计分析的目的:通过分析公司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质量两个关注对象以及相应的会计政策或会计估计,来评价公司的资产和盈利状况。

资产质量的分析,由于资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相应的也应从流动资产质量,非流动资产质量两个方面进行分析。以流动资产质量的分析为例,可把存货以及应收账款作为流动资产的代表。首先对于存货,应分析公司采用的会计政策是什么,如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的会计政策,通过横向以及纵向比较公司存货余额,跌价准备计提情况,存货比例,跌价比例,存货周转率,分析公司是否存在采用少提或多提存货跌价准备的方法操控账面资产状况,还可预测公司资产未来的发展趋势,即会不会出现商品积压,商品毁损严重等情况;其次对于应收账款,分析公司所采取的会计政策以及是否改变会计政策,常用的会计政策有按应收账款余额计提比例提取,账龄分析法等,然后通过对应收账款坏账计提比例,账龄的分析,以及应收账款所占总资产比重的分析,研究公司是否存在利用坏账准备计提政策操控利润,粉饰财务报表的动机。另外,通过对账龄和应收账款所占总资产比重的分析,可以看出公司应收账款的回收状况,如果随着总资产的减少,应收账款所占总资产比例却在上升,说明账款回收并不理想,可能会出现资金周转困难。对于非流动资产质量的分析,可采用与流动资产质量分析相似的方法,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会计科目,从各个方面展开分析,从而得出公司非流动资产质量的相关结论。

盈利质量的分析,主要研究公司的利润表结构,观察公司利润的构成,研究公司净利润来自于哪里。如果净利润主要来源于营业收入,说明公司经营业务得当,核心竞争力较强,盈利状况较好;如果净利润主要来自于非经常损益,此时应重点分析公司的非经常损益项目的构成情况,调查公司的盈利主要来源于哪些非经常损益项目,如关联交易,补贴收入,投资收益等,因为这时公司很有可能会有利用这些非经常损益的相关项目操控利润,如一些公司经常利用关联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另外,若公司净利润主要来源于非经常损益项目,则说明公司的主营业务未发挥作用,营业能力不强,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五、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的目的:通过计算相关指标,了解公司整体的资产管理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经常使用的方法是比率分析法。其中常见的财务比率包括清偿能力比率、长期偿债能力比率、盈利能力比率、现金流量比率和活力比率。

对公司资产管理能力的分析,通过计算公司的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可以衡量公司的短期偿债能力、销售能力、资产利用效率等各个方面,从而得出公司资产管理能力的强弱;对公司盈利能力的分析,通过计算公司的横向和纵向的资产净利率,销售净利润,毛利率以及每股股利等,可以评估公司的营业收入给公司带来利润的能力,公司整体的经营效率和经营管理水平;对公司发展能力的分析,通过计算销售增长率,资产增长率,股权资本增长率以及利润增长率,分析公司在经营过程中的发展能力的强弱。除以上三个方面,还可从财务杠杆的角度分析,计算公司的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权益负债率、权益保障率等杠杆比率,这些杠杆比率可以衡量公司举债能力,财务风险的大小情况。

篇8

所谓的财务表报分析是相关的企业管理者用来判断企业经营状况,并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预测的依据。因为,财务报表的局限性所致,该表还不足以使运用着据此准确的判断。基于此,笔者将浅述此案无报表的局限性并结合行业生命周期理论和企业的发展阶段来阐述企业战略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的思路。

一、常用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

参考目前相关财务报表分析资料显示有关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概括为两种:比率法和趋势法。比率法是指分析财务报表中某一项数据和另一有关数据的比率。趋势法是指:对多个时间段财务报表的同一数据作出分析,从中发现某些变动趋势。

财务报表的分析方法主要从三点着手:

(一)、企业盈利质量报表分析。一般比率指标是指的毛利率和税前利润率;比较常用的趋势分析法是指:收入趋势分析、各项费用趋势分析、成本趋势分析等。所以关注成长性以及波动性是盈利质量分析重点。

(二)、资产质量报表分析。一般来讲运用比率指标是:资产对应负债比率及各项资产所占资产总额比率;比较多采用的趋势分析法是指:各项资产的趋势分析。对于资产质量的分析,资产的结构、现金的含量是其关注的重点,

其中,经营风险、及技术风险等是资产结构关注的内容,而潜在损失及财务弹性则是现金含量关注的重点。

(三)、现金流量的报表分析。现金流量的报表的分析一般运用趋势分析法,在经营现金净流量的变化情况上运用较多。

二、企业各个发展阶段财务特征

(一)、创业的初期

企业创业初期的最主要的财务特点是:销售收入没有或者很少,企业基本上是经营亏损或者勉强的盈利;通常的现金流量是入不敷出;现金的流出金额很大;而维系企业的正常运转的首要的资金来源主要是筹资产生的资金流量。

(二)、成长期

企业成长期财务特点指:销售收入的快速增长和大幅度的经营利润。经营过程中的现金流量有很大的增长,但是由于面对众多的投资机遇,企业通常会将产生的现金流量用于扩大经营上,所以,其的流动资金仍不充足;

(三)、成熟阶段

处于成熟期的企业财务具有如下的特点:

企业的销售收入的增长速度是出现缓慢或者减少的情况,

经营的利润往往徘徊不前;在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现金流大量沉淀、用于偿还债务等是企业常常发生的行为,所以此时的现金的流量是非常的充裕的。由于此阶段企业固定资产折旧与其他自查摊销大于资本支出,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会上升,筹资活动现金流会则会快速下降。

(四)、衰退期

一般来讲企业衰退时期财务特点表现:销售收入的急剧降低,巨大亏损摆在企业经营面前。企业经营活动中现金流量大幅度的下降,收不抵支的现象发生。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也会由于企业经营规模的衰减而逐渐的枯竭。

三、基于企业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思路

(一)基本思路

在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时,第一,需要了解企业所处发展阶段及行业生命周期。这就是进行企业财务报表分析关键所在。所以,掌握企业发展阶段以及行业的生命周期是成功的分析财务表报的基础。我们结合发展阶段以及行业周期的不同情况来看财务报表所反映的数据及内容是不可相互做比较的。第二,研究企业发展路径。在同一个行业中,每个企业的发展道路都各不相同,财务报表数据同样也是不能拿来相互比较的。第三,研究企业转向的退出壁垒。一个企业转向代价是巨大的,假如企业转向的毫不相关的行业,退出壁垒会的情况是很大的。现实的情况中,很多的企业在进行多元化的经营后,以失败告终,多是由于退出成本很高。即使企业处于成熟阶段,其要开发新的行业来获得新的利润增长,在这个过程中,成本和代价的差异也是非常之大。所以,怎样在已有的行业积累基础之上进行企业转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二)需要关注几个财务信息

1 流动性。流动性指企业资产变现时间的安排和金额及不确定的因素。流动性能够研究企业在一年之内的能够变现的资产和应该偿还的复杂的信息,是研究企业资产负债表和负债的主要考察依据。

流动性的实质是指在企业常规经营中现金的分布及经过理财活动的分析,对现金流的重新调整。所以企业战略财务报表分析需要关注流动性的指标和要结合现代的理财手段,并且不能局限于财务报表的分析。

2 财务的弹性。财务弹性也为财务的灵活性和财务适应性,主要是指企业通过相应手段对现金流入的金额和时间等做出改变。并且使企业在即发性的现金需求上,抓住时机有的放矢从而进行有效投资,财务弹性对企业盈利的能力和评估未来现金流量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且对风险的评估也会起到一定的作用。这些信息的获取,要依靠企业的财务报表还要实际的去了解和掌握财务报表中无法显示的资源。

3.预期现金未来流量。现金是价值的存在形式,支付和交换也不能离开现金。作为一家企业,就对现金流入的预测要有较高的能力,这样企业才能面对市场上出现的各种想不到的现象。现金流量的信息是通过现金流量表直接提供出来的。决策者在决策时的经济行为,这个过程中,需要的提供的信息更多的应该是预期现金未来流量。

4.盈利能力。企业的盈利能力能够准确的反应企业经营的业绩。

总之,基于企业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能够判断企业发展走势,因此对预测企业未来财务的状况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天津临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天津;300000)

参考文献:

[1] 刘红梅.基于战略的财务报表分析.[J].价值工程.2010(09):18

篇9

(1)资产质量管理。医院设施质量的好坏将会对患者自身利益造成直接影响,因此财务分析内容是围绕医院资产质量管理。医院资产质量主要体现在日常运营中相应设备所发挥出的具体使用价值及应用能力,是限制我国大型公立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资产结构分析、盈利能力、运营能力以及不同资产组合的增值性分析。(2)资本结构分析。大型公立医院是公益性机构,不涉及日常经营获利,因此其主要的资本结构内容为医院各种应用资本的价值构成及所占总资产比例,通过合理的财务分析提高实际医院运营能力,寻找管理工作的不足,继而采取有效手段保障医院健康有序发展。(3)医院收入质量分析。公立医院收入主要是通过向社会以及患者提供医疗服务所获取的正当合法的收入所得,主要包括:医疗服务收入、药品收入、财政补贴收入、上级主管单位补贴收入以及其他收入。(4)医院支出质量分析。大型公立医院在向社会以及患者提供医疗服务过程中,需要为药品使用、设备损耗、工作人员成本进行相应资金支出,以保证医院合理运行。这部分支出质量的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改进管理工作,降低运营成本,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工作效率,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二)财务分析方法

(1)趋势/动态分析方法。其是对大型公立医院多年以来连续性报表内容中的指标进行分析,探寻指标金额在不同年份中的变化趋势,从而推测医院财务状况以及发展方向,预测未来一段时期内可能会出现的问题。(2)结构分析方法。其是选取大型公立医院财务报表中某一具体结构作为整体经济指标,通过连续多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以明确其在实际财务报表中所占的地位,继而分析影响相关指标变动的主要因素与次要因素,为财务分析工作的改进提供基础数据支持。(3)因素分析方法。其是将影响医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工作的多方面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通过横向与纵向的对比来寻找影响较大的因素,进而通过合理的改进工作来弥补分析中存在的不足,推动财务分析工作进一步发展,为医院管理层提供科学准确的财务分析报表。(4)平衡分析方法。其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通过将大型公立医院各经济活动进行关联性操作和平衡分析,以明确各指标之间的关系继而测定相关因素对指标变动的影响程度,为实际改进工作的落实和医院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保障。(三)医院会计制度与财务分析关系(1)会计制度是财务分析的基础。会计制度的规定决定了实际会计工作的核算内容和应用方法,而实际医院财务分析则包含在了会计工作内容中,通过运用会计计算方法来对大型公立医院的成本、资产、负债、盈利等内容进行有效分析,最终得出有效的财务分析报告来提高医院领导层决策的科学性,为医院进一步发展提供支持。(2)会计制度决定了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设。会计制度规定的相应报表内容是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分析的重要依据,相应的资产负债表、流动资金表、收入支出费用总表以及财政补贴收支表是财务分析经常使用的,相应的指标自行落实到了财务分析之中。因此,会计制度决定了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建设,也是相关体系的基础。

二、医院新旧会计制度的区别

2012年1月1日新医院会计制度在原有会计制度基础上增删了部分内容,在保证科学合理的前提下正式颁布实施,取得了比较瞩目的成果。在随后几年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截止2014年6月其具体的应用数据分析以及与旧有会计制度区别内容。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应用新会计制度的大型公立医院数量也在不断增加,相应比例的提升幅度较大。新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实施后,相应的医院财务分析内容更加具体,指标更加明确,提高了财务报表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为大型公立医院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在新医院会计制度实施后,医院财务分析报表主要以资产负债表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医院中影响会计核算的因素和相应的费用配比原则,科学准确地反映了医院实际经营情况,从而推动了医院会计工作向企业会计工作的转变。

三、医院会计制度改革对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分析的影响

(一)财务分析内容的变动

(1)大型公立医院资产获利和变现能力的影响。传统会计制度并未对医院长期债券和股权投资进行细化,而是统一核算,从而确定大型公立医院的资产获利能力。新会计制度实施后,增加了资产负债方面的内容,将债券与股权获利进行了区分处理,从而提高了大型公立医院资产获利的准确性,杜绝了核算过程中有可能发生的挪用贪污现象,提高了大型公立医院获利能力,为患者及社会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医院外进一步细化投资项目管理,提高了实际的变现能力和资产收益率。旧有会计制度下医院对外投资没有细化,导致相应的计量指标混乱不清,增大了计算医院获利程度以及能力的难度,从而降低了财务分析的工作效率,也对出具的财务分析报告科学性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2)医院资产周转率的影响。旧有会计制度对大型公立医院摊派费用的计算项目存在不足,从而降低了财务分析的全面性,导致大型公立医院资产周转率计算出现偏差,影响了最终出具的财务分析报告。新会计制度实施后,增加了累计摊销、累计折旧以及长期累积摊销三个科目,从而保证了医院财务分析的全面性以及相应计算指标的合理性,保证了医院资产周转率能够符合实际医院情况,为医院管理层提供了准确的资产数据,推动了医院进一步向前发展。

(二)财务分析方法的影响

旧有会计制度是以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为主要分析基础,然而在实际的财务分析中由于相互影响较大导致大型公立医院整体的资产负债程度、资本盈利水平以及收支问题等内容出现较大纰漏,而相关财务报告对此的评价较为粗略,从而导致财务分析只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工作,无法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新会计制度实施后,财务分析只选用权责发生制一种分析基础,保证了分析工作的单纯性,从而降低了相关因素互相干扰造成的分析结果不合理现象;同时分析方法选用权责发生制为主体,可以更多的利用比率方法进行实际财务对比分析,为财务分析报告的制定提供了更加直观的数据表现形式,提高了财务分析的高效性和合理性。

(三)指标体系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细化了旧有财务分析指标,相应增添了现金流量、财政补贴等报表内容,将现金流量、财务补贴作为新增指标能够深入分析大型公立医院的资本结构和盈利水平,杜绝虚假数据的出现,从而降低了大型公立医院运营的风险系数,提高了财务分析所能取得的实际效果。同时根据旧会计制度中暴露出的指标问题进行相应的善改工作,如删除了开办费科目,将相关指标融入其他科目中,有效提高了整个指标体系的科学合理性,为我国大型医院财务分析进一步发展做出了有效保障。

四、大型公立医院财务分析发展对策

(一)转变财务分析理念

大型公立医院一方面需要加强财务分析人员的培训教育工作,加强人员自身工作思维以及意识的转变,紧随时展,为财务分析做出应有的贡献;另一方面展开与国内外同行的交流活动,通过交流探讨来加深工作理念以及方式的转变,提高工作效率,为相关理念的树立提供支持。

(二)加强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

财务分析工作需要面对海量的数据信息,从中归纳总结关乎大型公立医院发展的数据并将其写入财务分析报告中,以促进医院管理层做出科学合理的决策。通过运用现代化财务管理系统来帮助财务分析人员处理日常繁杂的数据,避免了人为因素造成的结果计算偏差问题,促进了整体财务报告的科学合理性。

(三)借鉴企业综合财务分析方法

企业综合财务分析方法主要目的就在于推动企业进一步发展,获取最大化经济收益,因此其分析方法能够紧随时展需求,分析内容全面具体。虽然大型公立医院不需要考虑盈利水平对自身发展的影响,但是提高公立医院自身资产盈利能力,获取丰厚的经济收益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医院自身管理水平以及高科技含量设备的引进工作,为患者以及社会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大型公立医院的财务分析可以充分借鉴企业综合财务分析方法来加强自身财务分析的工作效率,提高公立医院资产盈利能力及水平。

(四)建立财务分析预警机制

财务分析预警机制是保证财务分析能够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也是目前我国大型公立医院急需解决的问题。财务分析预警机制的建立可以借鉴国外同行业的预警体系,根据我国大型公立医院自身实际情况和我国国情进行针对性选择,保证具有我国大型公立医院特色的财务分析预警机制顺利建立与实施,从根本上提高大型公立医院的工作效率。

篇10

0引言

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也称为账务状况变动表,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包含现金等价物)的增减变动情形。现金是滋润企业生命的源泉,主要作用是决定公司短期生存能力,特别是缴付帐单的能力。如果企业没有足够可供使用的现金,其生产经营就难以持续健康地发展。掌握了现金流量表,就等于掌握了企业的财政命脉。

1现金流量表的结构分析

对现金流量表进行结构分析是企业财务分析的基础环节。现金收入构成是反映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现金收入;现金支出构成是指企业的各项现金支出占企业当期全部现金支出的百分比。现金流内部结构是指现金流入量和现金流出量的结构比率,它主要用于分析或估测企业现金流入对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该比率的临界值一般为1。现金余额结构分析是指企业的经营活动、投资活动及筹资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占全部现金流量净额的比率。

通过现金流量结构分析,可以了解和掌握现金流入量的主要来源和现金流出量的主要去向,了解企业现金的来龙去脉和现金收支构成,评价企业经营状况、创现能力、筹资能力和资金实力。帮助企业对各类现金流量在一定时期内的余额增减变化作出判断,以便抓住重点,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现金的最佳配置和使用。

2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分析

所谓现金流量的趋势分析,是指对企业的现金收入、支出及结余发生了怎样的变动,其变动趋势如何,这种趋势对企业是有利还是不利进行的分析。此种分析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以便更好的制定制定战略规划。

运用变动趋势分析法,可以让管理者掌握项目的变化趋势,帮助对变化的利弊做出判断,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变动趋势分析通常采用编制历年会计报表方法,将连续多年的报表,至少是最近2、3年甚至5~10年的会计报表并列在一起加以分析。观察连续数期的会计报表,这样分析比单看一个报告期的会计报表,能了解更多的情况和信息,有利于分析变化的趋势。

现金流量表趋势分析法主要有三种方法:定比分析法、环比分析法、平均增长率法。定比分析是将各年现金流量的增减额与某一固定时期的现金流量水平进行对比,反应企业各期现金流量与固定时期对比的增长变化情况。环比分析,是将各期现金流量的逐期增加额,与其前一年的现金流量水平进行对比,反应企业各期现金流量与上期相比的增长变化情况。平均增长率法是为了避免现金流量受短期因素的影响而采用三年平均数进行平均变动率的计算,具有稳健、准确的特点。

3偿债能力分析

对企业投资者来说,通过现金流量分析,测定企业的偿债能力,有利于其作出正确的决策;对债权人来讲,偿债能力的强弱是他们作出贷款决策的基本依据和决定性条件。

虽然流动比率、速度比率也能反映资产的流动性或偿债能力,但这种反映有一定的不足,如存货积压、呆滞的应收款项等常常掩盖企业真实的偿债能力,因为真正能用于偿还债务的最直接的资产还是现金。而且不同企业的流动资产结构差异较大,资产质量各不相同,因此,仅用流动比率等指标来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往往有失偏颇。可运用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产负债表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作为流动比率等指标的补充。

3.1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流动负债之比。这指标可以反映企业经营活动获得现金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比率越大,说明偿债能力越强。

3.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全部债务之比。该比率可以反映企业用经营活动中所获现金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这个比率越大,说明企业承担债务的能力越强。

3.3现金(含现金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流动负债之比。这一比率反映企业直接支付债务的能力,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债能力越大。但由于现金收益性差,这一比率也并非越大越好。

由于经营活动是整个企业业务活动的中心,因而它的现金净流量亦是整个现金流量的主要部分,用它来作为偿还全部债务的基础,更安全有效。该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承担债务总额的能力越强,相应的风险越小。这种比率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一种较为保守的标准。

4盈利质量分析

由于我国盈利信息失真的问题相当普遍,过去那种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得出的盈利数量指标,往往使企业的盈利质量受到一定影响,从而未能反映出企业的真实盈利状况。现金流量表能在一定程度上较好的分析企业的盈利质量。盈利质量分析是指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盈利确认是否同时伴随着相应的现金流入,只有伴随现金流入的盈利才具有较高质量,两者差异越小,盈利质量越高。盈利质量分析也是对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的盈利能力分析的必要补充。盈利质量分析主要包含以下指标:

净利润现金差异率=(净利润-经营现金净流量)/年初总资产

净收益营运指数=(净收益-非经营收益)/净收益

现金营运指数=经营现金净流量/(净收益-非经营收益+非付现费用)

主营业务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主营业务收入

该指标集中反映企业关注的两大问题,一是主营业务收入对企业的重要作用,企业及时取得主营业务收入是补偿消耗、维持再生产过程的基本前提,是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重要环节,是降低企业风险、保证企业持续经营的关键手段;二是企业完成的销售中获得现金的能力,它排除了不能收回的坏账损失的影响。该指标通常越高越好。

每股经营现金流量=(经营现金净流量+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净额+处置固定、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收到的现金净额)/总股份数

由于利润指标存在的缺陷,因此,可运用现金净流量与资产负债表相关指标进行对比分析,作为每股收益、净资产收益率等盈利指标的补充。

4.1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总股本之比。这一比率反映每股资本获取现金净流量的能力,比率越高,说明企业支付股利的能力越强。

4.2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净资产之比。这一比率反映投资者投入资本创造现金的能力,比率越高,创现能力越强。净收益,净利润指标应剔除投资收益和筹资费用。

5发展潜力分析

企业的发展潜力是企业生存的基础。企业的规模和实力是企业价值的核心内容,他们表明了企业潜在的获利能力。发展潜力分析主要包括以下指标:现金股利支付率=现金股利/经营现金净流量

这一比率反映本期经营现金净流量与现金股利之间的关系。比率越低,企业支付现金股利的能力越强。传统的股利支付率为应付股利与净利润之比,反映的是支付股利与净利润的关系,而按现金流量反映的股利支付率更能体现支付股东股利的现金来源及其可靠程度。

再投资现金比率=经营现金净流量/资本性支出

这一比率反映企业当期经营现金流量是否足以支付资本性支出所需要的现金。资本性支出是指企业为维持或扩大生产能力而购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所发生的支出。比率越高,说明自给率越高,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创造未来现金流量或利润的能力越强。如果这个比率小于1,说明企业资本性支出所需要的现金,除经营活动提供外,还包括外部筹措的现金。

篇11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国家针对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相关文件及有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特点,修订了医院财务制度和医院会计制度。制度的修订与实施旨在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和监督,规范医院财务行为,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解决我国医院原有的财务分析体系早已不能满足新时代下经济环境和飞速发展下医院需求的现实问题。医院财务分析体系的完善和提高,符合医改条件、经济发展形势,为我国卫生医疗事业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会计环境的不断变迁,解决了一大重点、难点。

一、新医院会计制度综述

随着新医改的逐步推进,原有的医院会计制度已经不适应医院改革的需要,为建立同医改方案相匹配的财务会计制度,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已于2012年1月1日在全国施行,主要适用于公立医院中的综合医院、中医院和专科医院以及门诊部等,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站、乡镇卫生院等不包括在内,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举办的非盈利医院可参照执行。

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体现了医改的新要求和新方向,既能适应政府预算管理的需要,又能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医疗卫生事业,有利于现代医院制度的完善和发展,进一步规范医院成本核算和绩效考核,建立完善的财务分析指标体系。

二、医院财务分析概述

医院财务分析就是以医疗活动为分析对象,以财务报告为主要信息来源,采用科学的评价标准和分析方法,按照一定的程序,对医院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财务指标进行分析、推理和判断,系统的评价过去的经营业绩,客观认识医院目前的发展情况,科学地预测未来发展,帮助医院管理者做出科学合理的发展战略和经营决策。

医院的财务分析主要具有以下作用,一是评估医院目前的经济实力和发展情况;二是评价医院过去的经营业绩;三是评价医院的管理效益和效率;四是确定医院的资金运行情况;五是评估医院所面临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六是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医院财务分析的主要程序一般按照下列顺序进行,一是制定分析工作方案,二是收集整理和核实相关资料;三是财务报表质量分析;四是财务报表分析和专题应用分析;五是编写财务报表分析报告。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依据是财务会计报告和其他报表,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费用表、成本表、现金流量表、基本建设表、财务补助收支明细表、会计报表附注和财务状况说明书。必要时可以参考医疗信息报表、人力资源报表、设备及物资报表和绩效考核表。

三、新制度对医院财务分析的影响

1.对资产质量分析的影响

旧的医院会计制度对投资活动为设置会计科目,统统以对外投资作为反映和记录,为体现出所有的经济活动。新制度设置了长期投资和短期投资科目,长期投资下设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适应了医院发展的新要求,丰富了资产组合,优化了资产结构。

新制度增加累计折旧和长期待摊销科目,合理反映了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账面价值,在长期投资、接受捐赠等会计核算上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其他收入。公允价值引入医院财务会计准则,能够真实反映医院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会计信息更加真实准确,新制度取消了修购资金这一科目,有利于合理确定医疗成本,避免资产虚加。对固定资产折旧和减值准备影响了资产的账面价值和成本费用,体现了财政补偿机制。

2.对资本结构分析的影响

新会计制度通过对资产和负债的核算,做到了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的相符,强化了非流动负债的借入,确保了负债能够得到最大利用。新的会计制度下资金来源主要有财政拨款、财政补助、科教收入、结余资金、事业收入、抵补收入等,极大丰富了医院筹集资金的种类,降低了医院的筹资成本。新会计制度下,如果资产收益率大于资本成本率,通过负债可以提高权益收益率,达到杠杆效应。新制度根据偿还期将负债分为一年以内和一年以上,具体来说划分为流动负债和非流动负债。新制度取消了从药品中获取利润这一途径。对净资产的确认影响财务杠杆系数,主要是通过资产负债率来实现。

3.对收入质量分析的影响

新制度将提供医疗服务并取得收款权利或已收款时作为收入的确认时点,计量标准为国家规定的服务收费标准,支付方式的折扣不作为医疗收入,这些新规定充分体现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计量基础,区别于以往的收付实现制。

新制度收入分类更加明确,将科教项目收入归入收入核算范畴,将教学、科学研究作为专项单独核算,并对科研项目进行效益分析,体现了医院门诊、医疗、教学、研究于一体的整体性。通过财政补偿机制,体现了对医院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视。对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按照票面利率计算利息收入,影响了单位的投资收益。取消了药品进销差价科目,改为按进价核算,将药品收入纳入医疗收入进行核算,扩大了医疗收入范围,收入质量分析注重医疗收入的权重,将各项经济指标与医疗收入作比,如医疗成本比率、医疗盈余比率、管理费用比率、财政补助收入比率等。

4.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分析的影响

增设“待冲基金”科目,删除了修购基金,巧妙解决了固定资产的折旧问题,减少了经营业务支出。取消了药品加成,影响了购买药品支付的现金这一栏目。开办费用计入了管理费用,不再摊销,影响了其他业务活动有关的现金。通过改用成本法核算长期股权投资,改变了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核算方法的改变也影响了其他收益的计算。增设固定资产清理科目,对固定资产确认标准进行了更改,构建固定资产支付的现金包括了在建工程科目。

5.对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影响

新的会计制度改变了传统财务分析缺少现金流量指标的困境,更加重视非财务信息指标,财务指标难以对医院的发展产生长远影响,非财务指标的采用,更加完善了财务分析体系,增加了预算和财政拨款执行指标,可以为决策使用者提供更加准确的财务信息。

四、重点财务指标的分析

预算管理指标有预算收入执行率、预算支出执行率和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预算收入执行率为本期实际收入与本期预算收入的比,预算管理收入是医院编制的年度预算收入,本期实际收入是医院在预算年度中实际收入,该指标主要反映医院收入预算的编制和执行效率,一般在1左右为标准值。预算支出执行率为实际支出总额与预算支出总额的比,该指标主要反映医院对支出的预算编制和管理水平,指标值在1较为合适,过高和过低都说明预算编制和支出存在问题。财政专项拨款执行率为财政项目补助支出与财政项目补助收入的比,主要反映医院财政项目补助支出的执行进度。预算管理分析主要反映和评价医院预算执行结果,是实行奖惩的重要依据,便于医院实施全面预算管理与控制。

结余和风险管理指标包括业务收支结余率、资产负债率和流动比率。业务收支结余率为业务收支结余与总收入(医疗收入、财政补贴、其他收入)的比值,主要反映医院除来源于财政项目收支和科教收支项目之外的收支结余水平,能够反映出医院的收入水平、成本费用控制水平和管理水平。资产负债率为负债总额比上资产总额,该指标主要揭示了资产与负债的依存关系,反映了资产中借债筹资的比重,一般应结合医院的发展趋势,将资产负债率确定在一个合适的水平上,不宜过高或过低,一般在50%左右比较合适。流动比率为流动资产比流动负债,主要反映短期债务偿还的安全性,反映短期的偿债能力,流动比率从理论上说是越高越好,但是在实践中,并不是越高越好,流动比率高说明流动资产占用较多,盈利性较差。结余和风险管理分析主要反映医院的收支管理水平以及医院近期盈利能力。

成本管理指标有每门诊人次收入、每门诊人次支出及门诊收入成本率、每住院人次收入、每住院人次支出及住院收入成本率、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每门诊人次收入反映了单位服务量的收入水平,这一指标的高低要与医院的技术、规模、声誉相匹配。每门诊人次支出反映了医院门诊成本的管理水平,该指标值越低,反映出医院的管理水平越高、经济效益越好。门诊收入成本率主要反映医院的收入水平、成本节约水平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每住院人次收入反映了住院病人承担的费用水平。每住院人次支出反映了医院的收入水平、成本费用的节约和管理水平。百元收入药品、卫生材料消耗主要反映医院药品、医疗材料的管理水平。成本管理指标主要反映医院对于成本费用的管理水平以及对病人费用的控制水平,反映了医院对医疗资源的配置和使用效率。

收支结构指标有人员经费支出比率、公用经费支出比率、管理费用率、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率、药品收入占医疗收入比重。人员经费支出比率反映医院人力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及职工薪酬水平的高低。公用经费支出比率反映了医院商品和服务的投入水平。管理费用率反映了医院的管理效率。药品、卫生材料支出率反映了医疗卫生材料的消耗程度。药品收入比重有助于发现医院在药品购置、使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收支结构指标主要反映医院收入及支出的结构,可以从构成方面分析评价医院的收入及成本的管理水平。

发展能力指标有总资产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固定资产净值率。主要反映医院不断积累扩大的发展潜能。

五、医院新会计制度下财务分析的建议

1.学习新会计制度,主动适应新要求

一是要转变财务分析理念,进一步转变财务观念,树立资产负债观为主体的财务分析理念。二是做好财务分析的相关准备工作,要认真学习新会计制度,熟悉会计科目,做好新老会计制度的衔接。三是学习财务分析方法,可以借鉴企业的财务分析方法,比如杜邦分析法、本、量、利分析、平衡计分卡、帕利普财务综合分析法等。

2.建立财务分析预警和监控机制

财务分析的目的就是要及时发现财务风险,发现医院存在的隐形风险。医院财务风险和隐形风险主要是通过财务指标分析发现的。一是要完善财务指标,财务指标具有及时性和敏感性,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和风险,可以选用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现金流量比率等指标作为财务预警指标。二是要多途径转移和化解风险,通过主动拓宽融资渠道、正确识别经营风险,关注流动资产等加强转移和化解财务风险的能力。三是要分析好各项财务指标,对指标的分析要注意横向分析和纵向分析,既要同比分析也要环比分析,对于变动加大或偏离正常值的指标要深入分析,将指标再分解。

3.加强医院内部会计环境建设

要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素质,完善内部控制制度,通过内部控制制度的设定加强财务分析,通过财务分析发现内部控制的漏洞,及时修补完善。推进财务分析信息化建设,通过实时数据进行实时分析。建立会计核算职责分工制度,实施不相容岗位相分离。建立报销授权审批制度,克服“一支笔”的问题,重大事项、重要问题和核心问题要集体协商,以会议纪要的形式形成重要凭据。加强资产管理,对于实物资产要明确使用部门和管理部门,做到定期盘点。对于现金资产,要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做好管理工作,实施公务卡结算制度,减少现金支出。

参考文献:

[1]高勇.浅谈医院财务分析指标体系建设[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12).

篇12

一、相关概述

医院财务分析指的是医院财务管理者依靠医院自身的会计核算、预测计划、统计会计资料以及相关的财务报表等,对自身过去一段时间内的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的过程。实施财务分析是医院管理者进行日常管理和科学决策的重要内容,对于提升决策的科学性,推动医院健康持续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实施医院财务分析可以及时总结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有效揭示管理中存在的风险,明确医院财务活动和经营活动规律,进而提升医院的盈利能力和营运能力。正是基于此,医院财务管理者有必要强化在新医院会计制度下的财务分析活动。

二、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财务分析的内容分析

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即医院的资产质量、医院的资本结构、医院的现金流量以及相应的收支状况等。

医院资产主要是指能够被医院拥有或者控制的,并可以为医院创造经济价值,可以实现货币计量的相关经济资源等。医院资产是其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和前提,资产管理质量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医院的发展前景。医院资产质量分析就是对医院的资产流动性、资产盈利能力、资产变现能力以及医院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结构进行分析。

医院的资产主要包括长期负债以及股东权益等,医院各项资本的价值构成以及比例关系构成了医院的资本结构,合理确定医院长期负债跟权益之间的比例关系,合理确定医院资本结构对于提升医院的再融资能力和偿债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科学合理的资本结构可以降低医院的资本成本,积极发挥财务杠杆的调节作用,实现医院价值最大化。一般来讲,实施医院资本结构分析主要是围绕着医院的资本来源、资本成本、资本期限、资本比例以及资本构成是否满足医院发展规划、资本结构能否能进一步优化等方面来进行。

收入质量分析则是依靠对医院收入结构、收入变动情况以及收入支出结余等进行分析研究,继而明确医院成长能力和经营稳定性,对于其中发现的收入质量问题及时进行优化和改进。具体来讲,医院收入质量分析主要是围绕着医院收入总量、医院收入来源、医院收入变动等几个方面来进行的。医院的经营收入都是依靠开展医疗卫生服务获得的,能够实现医院自身净资产增加,包括医疗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医院药品收入以及上级补助收入、其他补助收入等。对医院的收入计量也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以及收入实现原则等来进行,这些原则也是医院收入确认和计量的基础。

三、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分析内容影响研究

一是新医院会计制度对于医院资产质量的影响。新的医院会计制度改变了医院部分资产的分类以及确认原则,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院资产的变现能力以及获利能力,同时也对资产组合产生了影响。新医院会计制度在医院债券收入和股权投资收益的会计处理上进行了改革,这影响到了医院的资产获利能力。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将医院的股权投资和债券投资进行了区分,在后续计量上也区分为权益法和成本法,更能够真实准确地反映出医院的投资状况。

同时,新的医院会计制度在部分资产计量方法上也会对医院资产周转率产生影响,增加了累计折旧、累计摊销、长期累计摊销会计科目,所反映的资产账面价值更加合理科学。除此之外,新医院会计制度下资产减值和资产折旧的计提方法上也发生了变化,这对于医院成本费用的核算也会产生影响。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医院的固定资产需要按月进行折旧计提,并计入到医院的成本费用中,这有助于规范医院固定资产会计核算,提升医院会计信息质量,提高其相关性和准确性。另外,医院固定资产会计处理还会结合医院固定资产购置资金来源进行区分,这不仅会有助于提高医院的预算管理质量,同时也有利于实现医院收支均衡,提高医院资金核算质量。

二是新医院会计制度对于医院资本结构的影响。新医院会计制度结合医院资金来源对医院资产进行分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医院的资本结构。新医院会计制度在医院资金来源上进行了扩展,将科技教育资金以及财政补贴等资金也纳入到了医院的资金来源,并积极倡导医院采用多种渠道,拓展医院融资筹资的来源,对医院的资本结构进行合理优化和改革,这些都会极大提高医院资金管理质量,优化医院资本结构。

三是新医院会计制度对于医院收入状况的影响。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采用了权责发生制的会计处理原则,这一原则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医院的收入确认范围。要求医院按照医院提供医疗卫生服务并且收到款项时才能够对收入进行确认,这样的收入确认原则都表明权责发生制原则正逐步替代原先的收付实现制原则,医院会计核算的基础正在发生变化。不仅如此,医院投资收益在确认时间上也是引入了权责发生制原则,这使得医院收入范围受到了影响。同时,医院收入类科目发生了变化也导致医院收入来源受到影响。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原先的医疗收入、药品收入合并成为新的住院收入、门诊收入两个明细科目,并在其下各自设置了药品收入明细进行相关的核算。这有助于完善医院收入核算制度,提高医院收入核算的准确性。医院收入核算的变化也在很大程度上使得医院的收入总量发生变化。将以来哦收入成为医院收入质量的最核心指标,依靠财务分析指标跟医疗收入进行对比能够真实反映出医院的收入质量,改善管理水平。

四、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分析方法影响研究

一是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进行医院财务分析应当强化趋势分析法的应用。趋势分析法是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能够依靠指标的分析比较,进而预测出医院未来的发展趋势。同时,趋势分析法也可以在医院会计报表中使用,将连续多期的会计报表进行比较分析,对医院未来的经营成果和发展状况进行预测分析。

二是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充分发挥比较分析法的分析优势。在使用分析比较法进行医院财务分析时主要是有两种形式,一是对医院内部不同时期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比较,既包括各个财务指标的实际发生数跟预期数之间的比较,也包括同一指标在不同的时期之间的比较。二是同行业之间进行财务分析比较。依靠对医院之间进行比较分析,及时发现不同医院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等财务状况,这有助于医院管理者明确自身行业地位,进一步合理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战略目标。

三是在新的医院会计制度下,强化比率分析法的应用。在新的会计制度中要求医院的成本应当在各个业务科室之间进行单独的会计核算。因此,各个业务科室有必要依靠比率分析法对各自的业务状况进行比例分析,重点围绕医务人员费用支出占总费用支出的比重、办公费用占总费用的比重、医疗业务开展完成情况等展开。比率分析法也有助于突破历史数据的局限性,实现比较分析的多层次、多角度,对不同科室、不同医院、不同地区之间的财务状况分析,有助于医院管理者及时查找自身问题,从医院人员、政策推进、管理方法、科研实力以及外部环境、执行力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比较。

总的来讲,医院财务分析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医院决策管理的重要参考。医院财务管理者应当了解和把握新医院会计制度对医院财务管理的影响,积极改进财务分析内容和手段,推动医院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13

一、 引言

无形资产构成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要素。对于无形资产,在何种程度上如何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我们目前所需要关注的问题。

国外资产质量的研究,特别是无形资产质量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证研究较少。Gupta and Neeraj J.(2008) 研究了目前美国企业中研发费用、客户需求和服务支出这两种最普遍的无形资产支出,建立相关的理论模型来检验无形资产与企业价值的相关性。国内主要集中于对无形资产的价值相关性问题研究。例如,沈炳珍、陈娟(2009)从实证角度考察上市公司的无形资产与企业经营绩效的相关性;刘静、张旭(2010)提出无形资产利用率对企业整体战略的支持程度较高。汤湘希(2006)以会计控制论为基础,建立企业核心竞争力会计控制系统。高建来、杨琳琳(2009)认为无形资产是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王玉红(2009)提出企业只有不断加强无形资产价值的培育、维护、利用和开发,才能实现企业永续经营和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国内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通过资产的盈利性、流动性及风险性来确定其价值,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的研究体系。同样的,对于无形资产质量及其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更是少数,这为本文研究留下较大的探索空间。

二、 关于无形资产质量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理论分析

(一)无形资产质量分析

企业资产的质量不仅指资产的物理质量,更反映的是资产结构的质量,即资产的流动性、盈利性以及变现能力。(1)存在性。无形资产质量的首要特征就是其存在性。影响因素主要有:通过放大资本化的支出范围虚构无形资产;转移费用、收入虚增无形资产价值。(2)收益性。收益性是无形资产根本质量特征。这一特征强调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为企业带来的利益。但无形资产必须依赖于有形资产的运作。(3)风险性。无形资产所具有的不确定性直接影响其在企业价值创造中的质量,导致收益的实现存在风险。

(二)企业核心竞争力分析

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由许多不同因素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内在结构复杂的有机整体,是企业在某一方面或某些方面相对于其竞争对手所特有的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所模仿的竞争优势。本文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定义出发,分别从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性、增值性、整合性以及可持续成长性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并选取相应的财务指标,建立核心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1)核心性。企业拥有核心竞争力主要存在于企业生产产品、提供服务的过程。其中,核心人力资源就是一个重要内在因素。因此可以关注以下指标:学位比例、科研人员比例率等指标。(2)增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增值性主要通过提供的产品或服务为企业带来超额经济效益,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因此可以通过研发费用率、资本保值增值率以及经济增加值(EVA)来体现。(3)整合性。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多种因素整合的结果。流动资产是企业流动性最强、最主要的经营对象,也是企业获取收益及增强长期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资源。因此可以通过总资产周转率、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指标进行分析。(4)可持续成长性。核心竞争力的可持续成长性强调企业未来存续状态。可持续增长率则是用来衡量企业可持续增长能力。本文采用经典希金斯可持续增长模型来反映可持续成长性,并在可持续增长率基础上按照综合评分法进行评分,衡量企业的可持续增长水平。

三、 无形资产质量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关系分析

(一)一致性

首先,企业核心竞争力由某些无形资产元素构成,例如核心人力资源、非专利技术,管理系统软件等。其次,无形资产质量的根本特征——收益性,同样体现核心竞争力的增值性。两者都强调如何使企业成为特定市场领域的领先者并获得超额利润。最后,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性表明只有企业所有资产、因素合理有效地相互整合才能更好发挥资产本身的价值,即核心竞争力涵盖无形资产质量。

(二)差异性

无形资产质量与核心竞争力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各自的表现形式不同。无形资产是资产,真实反映在企业资产负债表中,而核心竞争力是能力,不能列示于任何财务报表只能通过其他载体进行体现;另外,无形资产质量特征中的风险性独立于核心竞争力特征,而核心竞争力的评价体系更注重未来的成长性,强调外界环境所带来的风险。

(三)无形资产质量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分析

我们分析无形资产质量在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效用时,应关注两者的一致性,关注无形资产质量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机理。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因子分析方法,寻找出影响核心竞争力较大的因子及相关权重,得出目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际分数。其次,我们需要分析单项资产质量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机理,用实证方法探索其存在性特征与核心竞争力的价值相关性。然后,我们更需要研究无形资产整体的质量。采用CIV法来对无形资产整体质量进行测量。另外,我们还需要考察无形资产质量的风险性,可以通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表示无形资产质量的减少及其中蕴含的风险。最后,借用托宾Q值来判断无形资产和有形资产组成的企业资产组质量。引用经典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探索企业托宾Q和劳动力的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弹性。

四、 结论与不足

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今天,无形资产正在替代有形资产成为企业价值创造的主要驱动要素。无形资产质量在企业中的体现就是有效的被利用、迅速产生现金流入的能力,体现于存在性、收益性及风险性三大质量特征。同时基于核心性、增值性、整合性、可持续成长性四个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分析和量化。但是,本文更强调无形资产质量对核心竞争力的影响机理,建议从三个角度分析两者的价值相关性。本文的不足之处在于缺少实证数据的验证,以及上述评价指标的选取存在一定主观判断影响。(作者单位:贵州财经大学)

本文属于“贵州财经大学2012年度在校学生科研资助项目”。

参考文献:

[1]汤湘希,贡峻:无形资产对企业的 价值贡献与评价[J].湖北财税(理论版),2002

[2]高建来,杨淋淋:企业核心竞争力与无形资产关系辨析[J].商业经济,2009

[3]张锐.浅析无形资产管理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系[J].经济与管理,2009

[4]沈炳珍,陈娟:我国高技术产业上市公司无形资产对经营绩效的影响研究[J].经济论坛,2009(8)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