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学前儿童语言特点

学前儿童语言特点范文

发布时间:2023-09-21 10:03:0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学前儿童语言特点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学前儿童语言特点

篇1

引言

语言是人类之间交流最重要的文化载体,人类从一出生到六岁这段时期内是学习语言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语言发展最为快速的时期。儿歌文学形式为创造语言环境的最佳方式,在积极调动儿童对语言学习的主动性上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儿歌的语言韵律优美、读起来琅琅上口,容易记忆和学习,能够最大程度地提升儿童对于语言学习的兴趣,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教材。

一、儿歌文学与语言教育的关系

语言信息的获得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交流,语言的学习离不开语言交流的环境。在常规的氛围中,处于幼儿期的儿童本身能够进行语言的学习,但是如果想要使儿童的语言得到更好更全面的发展,必须要让儿童加入到系统的正规教育中去,这是必要的。学龄前儿童的知识初浅,生活经验有限,对世界的认识比较单纯,所以,儿歌的内容往往十分浅显,儿歌的内容绝大多数是描述自然景观或生活情景的,如日月风雨、鱼虫鸟兽、花草树木等,这些都是学龄前儿童常见的事物。儿歌以儿童的视角和语言来描述对事物的认识,表现儿童对社会生活现象的观点和感情,充满儿童童趣的天真与纯朴,成为儿童们最初的快乐体验。儿歌具有语言生动、用词简练和形式活泼等特点,读起来琅琅上口,深受儿童的喜爱。它集知识、趣味和实践于一体,是学龄前儿童语言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儿歌文学是一种短小精悍、玲珑剔透的体裁形式,它在题材的选择、语言的提炼、形象的塑造、结构的安排等方面,都讲究方法和技巧。许多儿歌文学中运用比喻、拟人、象征、夸张等手法来创造意境揭示主题,这里就必然蕴含着许多丰富的联想与想象。[1]儿童在入学前通过正规而又系统的语言学习,能够掌握较为丰富的词汇、规范的语法和句式,进而达到自如交流,这有助于其在后期的语言学习,能够降低难度和提高学习效率。儿歌文学作为一种语言形式,是儿童期儿童学习的很好范例,也是儿童比较喜爱的语言形式。经典的儿歌琅琅上口,容易阅读和记忆,在人们口中经久不衰地传颂着,儿歌对于学前期儿童的语言学习虽然有如此多的优点,但是就当前来讲并没有被广泛地应用和研究,目前的研究很多都是针对儿歌的艺术特性与文学创作,并没有从儿童语言学习的角度加以论证。本文正是基于这种前提下,从早期儿童的语言学习角度和儿歌文学之间的关系着手分析,考虑到儿童语言教育的现实情况,进而详细地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儿歌文学的语言特点分析

儿歌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始自于远古。儿歌称得上是儿童文学形式中一种比较古老通俗的文学载体,也是我国文化艺术宝库中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不过人们对于儿歌文学的整理和研究的时间并没有那么长久,迄今为止不到六百年的时间。一直到了明朝,人们才开始了对于儿歌文学的研究,儿歌文学在这一时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较为著名的有明代吕得胜、吕坤父子编写的《小儿语》,这本书采用四言、六言的语言形式,宣传了做人的基本道理,语言简练、通俗易懂。到了清朝嘉庆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学者杜文澜在《古遥谚・凡例》中将“儿遥,小儿谣,婴儿谣”等统一归入到了“童谣”一类中,直至清朝光绪年间,著名的文学家周作人首次对儿歌做出了定义:“儿歌者,儿童歌讴之词,古言童谣”。具体来讲,儿歌的语言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拟人,韵脚相应

拟人和象征的手法在儿歌中应用比较广泛,出现的次数较为频繁,通常情况下,被比拟的对象极具普遍性、通俗性。在儿歌中,拟人的手法可以用在日月星辰、风霜雨雪中,也可以用于比拟花鸟虫鱼等等,无论是实体的还是无形的,不论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都可以通过作者的比拟手法,赋予其思想和人性化,最终以非常具体的生动的形象表现在儿歌中,呈现在儿童面前。如儿歌《风来了》:“风来啦,雨来啦,/雷公背着鼓来啦!/你敲敲,我敲敲,/敲得雷公弯了腰。”文中利用比拟手法将“打雷”比作形象化的“雷公敲鼓”,更容易让儿童在脑海中形成初步的印象。由此可见,在儿歌中所有的事物都能够利用比拟的手法进行处理,使得语言表达更加显而易见,更容易被儿童接受,并产生兴趣。

赏析儿歌时,不仅要展开丰富的想象,有时还要欣赏者用生活经验去充实和丰富儿歌文学传达的内容。如儿歌《小茶壶》:“小茶壶/顶呱呱/客人来/乐开花/不断地鞠躬/不停地倒茶。”这首儿歌就运用了象征的手法。所谓象征,就是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和感情。其特征是:象征体是形象的,象征的本体是抽象的。这首儿歌所表达的抽象概念是:“对客人要热情有礼”,但作者不直接说出来,而是把寓意寄托在象征体的描绘之中,以小茶壶“不断地鞠躬”“不停地倒茶”来象征对客人的“热情有礼”。这种表达方式,既含蓄、委婉,又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教师在引导儿童欣赏之前,就要了解这首儿歌所用的象征手法,知道其象征体是什么,其本体又是什么,它是怎样寄寓所要表达的思想意义的。这样,才能准确地传达作者的写作意图。[2]

(二)常用叠词叠韵

叠词的应用对于儿童的语言学习有较大的促进作用。不同于其他的文学形式,儿歌文学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处于成长期的儿童,因此在儿歌中经常出现叠词,叠词的应用使得儿歌的语言富有较强的音乐性。如儿歌《看天》:“月亮圆圆,像个盘盘,我要上去,找你玩玩。星星亮亮,好像明灯,我要上去,拿你照明。天河长长,好像长江,我要上去,坐船逛逛。”除此之外,叠词比较符合儿童的语言学习特征,尤其是对早期学习语言的儿童而言,叠词的应用使得儿歌读起来更加上口。例如我们所熟知的“小蜜蜂,嗡嗡嗡,飞到西来飞到东”,全歌押韵,节奏感和生动感也较为强烈,容易记忆和背诵,有利于儿童语言学习兴趣的提高。还有二次重叠的。如儿歌《羊羊羊》:“羊羊羊,跳花墙”等。儿歌中出现的这种词语重叠的特点,与学龄前儿童言语中的大量重叠词有着很大的关系。

(三)韵律优美,朗朗上口

儿歌的节奏感凸显了儿童独有的韵律。儿歌的主要阅读对象是儿童,儿童在早期识字不多,理解能力不高,儿歌文学作为简单易懂的体裁,其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恰恰满足了儿童的学习特点,能够很好地听、读、赏、记。很明显,儿歌是最为适合儿童期的儿童学习语言的文学形式。[3]如儿歌《风》:“春天里,东风多,/吹来燕子做新窝。/夏天里,南风多,/吹得太阳像盆火。/秋天里,西风多,/吹熟庄稼吹熟果。/冬天里,北风多,/吹得雪花纷纷落。”这首儿歌主要采用“三三七”句式,所以读起来有节奏感,适合儿童大声朗读,可促进儿童对儿歌文学的记忆。

三、儿歌的句法特点对儿童语言影响

儿歌文学形式是儿童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语言养料。于简单有趣的韵语中表明普通的事理。如儿歌《排排坐》:“排排坐,吃果果,/你一个,我一个,/妹妹睡了留一个。”儿童们在诵唱这首儿歌时会认识到要懂得关爱他人,有好东西要与他人共同分享。口语化是儿歌的重要表达形式, 言语平白,通俗易懂。学龄前儿童主要通过“听”来接受儿歌,儿童的语言是寻常、简单和朴素的,儿歌是供儿童朗诵的,是从儿童的日常口语中经过提炼和加工而形成的规范化的艺术语言,所以具有浅显、明快、通俗、易懂和口语化的特点,易于儿童口头朗诵和流传。[4]如儿歌《蘑菇出来戴草帽》:“天上下雨,地上冒泡儿,/蘑菇出来,戴个草帽。”这首儿歌语言朴实自然、轻松活泼、浅显易懂,具有相当浓厚的生活气息与艺术感染力。

为了促进儿童的语言规范,便于儿童记忆,儿歌大多数采用较普通的主谓宾或谓宾的句法结构。如儿歌《娃娃睡》:“娃娃睡,盖花被。/娃娃醒,吃烧饼。”可见,儿歌的句法特点和儿童学习语言的过程是息息相关的。儿童通常会在1-2岁掌握初步的语言,会说出比较简单的单句,这些句子主要由主谓语构成,具有词汇简单、结构单一、没有复杂的修辞手法等特点,一般为六个字以内。所以有些专家通常将该阶段儿童语言称为“电报式语言”。[5]由于这类句子结构的不完整性,有必要通过规范儿歌中句法结构对其进行熏陶。在儿童2-3岁时,尽管已经能够掌握一些复杂的句子,但是仍然以相对简单的句子为主。一些复杂的复合句已经由两到三个简单句逐渐形成,但是这些句子缺少连词与修辞手法。所以,为了使儿童能够理解儿歌,在儿歌中通常缺少连词,儿童只按照内在的意义联接成篇。综上所述,儿歌文学形式的句法特点完整,句子数量比例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而增多,对于核心部分以及附加部分应当利用简单的句子结构。由以上分析可知,结合儿童掌握语言的句法特点,利用儿歌文学能够有效地全方位地促进儿童语言能力的发展。[6]儿童认字还不多,特别是七岁以前的儿童,对文学的欣赏主要还是以听赏为主,辅助阅读的形式。所以,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儿歌进行分类后编集出版,以便儿童选读。因为每一个年龄段的儿童语言与认知能力都具有不同的特点,儿歌作为儿童语言学的辅助文学载体,我们可以考虑根据儿童的这些特点对儿歌文学进行详细分类。语

参考文献

[1]苗芳芳,李珊泽.儿歌与儿童语言教育[J].语文建设,2013(11).

[2]周作人. 儿歌之研究《儿童文学论文选集》[C].上海:少年儿童出社,1962.

篇2

中图分类号:G61

语言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桥梁。一个健康的幼儿,在出生后生活在正常的环境里,都能够自然而然地习得母语,为其入学后学习书面语言打下了基础。许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都把儿童对语言学习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作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一些研究成果也表明:语言学习宜早不宜迟,儿童对语音的学习在学龄前最为敏感,其次是对语法结构的掌握,都需要在社会生活的大环境中持续不断。

一、了解幼儿语言特点,掌握幼儿语言规律

教学中要留心听儿童说话,分析幼儿的心理,学习幼儿教育的有关规律,使教师的教学语言尽量适合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口语表述,这样的教学语言,让儿童感到亲切,使教师与幼儿之间的距离缩短。幼儿的语言表达具有不完整性、缺乏条理性等特点,还会重复表达且罗嗦无条理性,掌握这些规律,就能对症下药了。所以,在语言活动教学或生活中,就经常提醒幼儿把话说完整,并纠正他们语言中的缺陷。幼儿一般不善于把要说的意思组成完整的一句话,仅凭自己的感觉把天真的想法说出来,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把话说完整。幼儿说话,总是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就说什么,缺乏条理性。经常会出现上句话与下句话之间夹带“嗯嗯、啊啊”等,有时还出现反复,如“我那天我没有来”等,每当出现这些语病时,就帮助他们及时给与改写,让他们自己发现毛病的地方,然后自觉的进行更正。只要我们有意识地与孩子们说话,就会发现需要指正的地方。但仅仅这样做还不行,需要我们自己以身作则,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形象有趣的表达,持之以恒下去,儿童的语言表达就会慢慢地完整起来,语言思维能力也会慢慢的形成并得到发展。

二、丰富幼儿日常生活,活动中多看、多听、多说

在进行幼儿语言教育中,要丰富他们的日常生活,不断增长其知识。在拓展他们的视野上下功夫,培养他们的兴趣与爱好。引导他们仔细的观察生活,深入思考生活的现象,强化自己的认识与理解,不断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例如:在讲述“春天”的故事时,就说如果春天来了,人、天气、小树、花、草以及动物等都会发生变化,当我们看到这些变化时,就知道春天已经来了。因此,可让幼儿自己去观察、思考,看看春天来了以后究竟会有哪些变化,然后再具体描述出来。当讲完“春天”的故事以后提问:除了上述变化以外,还能怎样知道春天来了?这时他们根据自己亲身的观察和体会积极发言。有的说:“燕子飞回来了”。有的说:“荷塘里有小蝌蚪了”。有的说:“小草钻出来了”。还有的说春天来了可以放风筝等。通过幼儿列举的很多生活常识和经验,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兴趣,不仅丰富了他们的知识,又提高了他们语言表达能力。开展儿童语言教育,不仅要创新方式与方法,更需要我们培养他们的各种能力,这是进行幼儿语言教育的前提与基础。

三、学习图画书中文字,为普通话教学打基础

培养学龄前儿童说好普通话是幼儿语言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时期是儿童语音学习的关键时期,4岁以上的儿童一般都能掌握本民族的全部语音,其中3-4岁是语音形成与发展最迅速的时期,语音发展呈扩展的趋势,幼儿能从原来的不会发清晰音节的语音,逐渐到能掌握越来越多的语音。4岁以后,儿童的语音开始逐渐成型,再学其它语音就会感到很吃力。所以,4岁之前是普通话教学的关键时期。但针对4岁之前普通话教学所需要的语言材料必须符合儿童心理与生理的发展规律,其语言必须简单清楚。为学龄前儿童编写的的图画书中的文字相对于其它作品来说,就更显得有优势了,其语言简单明了,为幼儿学习普通话提供了绝佳的教学媒体。例如:在日本图画书《换一换》在中讲述了一只小鸡与不同的小动物交换声音的故事,在奇妙而有趣的声音交换中,幼儿可以听到讲述故事的老师发出不同的动物声音,从而为他们正确掌握普通话中象声词的发音提供一次愉快的心理体验。

四、利用自然环境,丰富幼儿的语言内容

幼儿对自然界中的许多事物都充满着好奇,经常带幼儿走进大自然实地参观,感受生活、感受真实的世界,同时,开展口语交际活动,激发幼儿的想象力与联想的好习惯,让他们、把视觉与听觉的信息,主观感受及愿望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幼儿不仅有说话的机会,而且有说话的内容。春天,教师可以带幼儿去感受鸟语花香,拥抱阳光,亲亲草地,投入春天的怀抱,南方的幼儿可观察绵绵的春雨。夏天,可以带幼儿去公园,看蝴蝶翩翩起舞,蜜蜂采花酿蜜,鱼儿成群结队悠然地游来游去。秋天,可以带幼儿去田地看劳作,让幼儿感受到农民伯伯辛苦劳动的成果。冬天,北方的幼儿可观看雪景,观察雪花的形状……在观察季节的变化中,引导幼儿仔细看一看,找一找周围的环境在不同季节里有什么变化,让幼儿谈一谈。也可以在天气异常时,让幼儿描述天气的变化,或说说雨景、雪景等等。这样,幼儿在观察中讨论、想象、并及时用语言表达出来,不仅丰富了幼儿的知识,也陶冶了幼儿的情操,使幼儿充分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在自然环境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正确地使用流畅的语言去表达和交流。通过直观的教学,丰富了知识,也发展了语言。

参考文献:

篇3

(1)具有一定的文学基本理论,包括创作理论、鉴赏理论等;

(2)掌握一定的文学基本常识;

(3)能够具备一定的文学创作能力;

(4)能够具有良好的文学作品阅读感悟能力及习惯;

(5)能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具有一定的鉴赏能力和表达自己见解、观念的能力等。作为高师院校所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学生而言,在具备以上文学基本素养的同时,还要结合自身专业特点,凸显学前儿童文学的阅读对象心理特征、接受能力以及儿童文学的教育理论等,才能建构起适应专业需要的文学素养。为此,他们还应该具备以下一些适应未来职业需要的文学素养。掌握学前儿童对文学的接受心理。学前儿童文学主要是以婴幼儿为阅读对象,然而,他们的心理还处于成长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特征。首先,他们生活经验不丰富,心理机能发展不完善,在接受文学作品时主要靠的是视觉和听觉,甚至是借助动觉即演示来接受和理解文学,因此,作为未来的教师就要了解他们特有的接受心理。其次,他们注意力不够集中或集中时间短暂,容易受外在事物干扰,在教学中就要了解这一特点,增强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以吸引他们注意力,保证教学顺利实施。第三,他们思维形式主要是一种直觉性思维、形象性思维,要求在教学中注意通过创设丰富情境,尽量将文学作品内容进行再次创编,以诉诸于他们感官体验,增强动感。第四,他们的心理还具有幻想性特征,那些夸张的、超现实的形象和故事更易于激发他们的兴趣。只有了解学前儿童的这些心理特征,才能在儿童文学教学中真正发挥其教育功能。具备基本的艺术表演素养。由于学前儿童对文学的接受具有视和听的特性,儿童文学作品中很多内容是通过形象直观的表演形式才能让他们接受和理解,基于此,在一定意义上儿童文学也是“听”的文学,“看”的文学,“演”的文学,所以,作为我们培养的学生,就要具备一定的艺术表演素养,才能适应未来教学需要。比如做游戏,是学前教育中最常见的教学形式。游戏作为人类的一种原始本能,也是婴幼儿的一种天性,最为学前儿童所喜爱,那么如何实施游戏教学,就离不开教师的艺术表演能力,通过游戏来引导学前儿童感受生活、体验情感、理解社会。再如,儿歌、童谣等都是儿童最早接触的、也是最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形式,这一教学实施也是伴随表演而被学前儿童所接受。

能够进行儿童文学二次创编能力。由于学前儿童特有的心理特征和思维能力,他们对文学的接受缺少直接的领悟和感受能力,在教学中教师就必须具备对文学作品进行二次创编能力。教师通过自己对文学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感受,然后用优美动听、抑扬顿挫、高低起伏的声音,以及适度的夸张表情传达出真挚的情感,进而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引领学生自己走进儿童文学世界,实现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体验。对文学学前教育专业建设作品的二次创作和改编就理应成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具备的文学素养之一。因此,我们在培养未来学前教育师资过程中,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具有创作和改编能力,促进学前儿童文学教学更加贴近儿童本位,体现学前教育专业的职业性和儿童性,提早实现由单纯的知识教学向职业需要转变。具备对儿童文学语言的感受能力。儿童文学具有自身的语言特色,这也是学前儿童语言心理机制决定的。由于学前儿童生活经验不多,知识词汇较少,作品中的语言简单易懂,明白浅显,生动逼真,力求能够有助于儿童直觉感知和思维想象。无论写人写事还是写物,都具有形象直观性,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大多具有色彩鲜明、形态活泼、声音清晰、富有动感等特性。同时形象描绘上多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以此激起学前儿童的丰富想象。语言表达上还注重音乐性,节奏明晰,音韵和谐,朗朗上口。有时候,还通过重章叠句、反复排比等形式增强语言的童趣。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就要掌握学前儿童文学的语言特点,在教学中才能让儿童所喜闻乐见。

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文学素养的路径

儿童文学是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也是该专业课程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或教学资源,同时,在幼儿园目前开设的语言、常识、计算、美术、音乐等五大学科课程中,都或多或少涉及儿童文学,可以说,儿童文学是一门基础性、奠基性课程。但毋庸置言,目前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开设还存在着很多瓶颈,比如学科建设滞后、师资力量匮乏以及职前职后脱节等问题,不可避免地制约了高师院校培养具有适应未来学前教育专业需要的、具备较高文学素养的师资需求。根据目前高师院校实际,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文学素养。加强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近年来,我国学前教育专业中儿童文学课程建设取得了很大进展,越来越规范有序,但由于在我国高师院校中开设的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大多借鉴中文专业而来,而忽视了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儿童文学课程本身的特点,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第一,沿袭中文专业重视理论研究的特点,而忽视学前教育专业的儿童文学教学具有较强实践应用的性质。第二,重视学科理论建设而忽视了学前教育的专业特色。显然,沿袭中文专业而来的儿童文学教学体系不能适应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更不能适应培养学前教育师资的需要。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建设必须紧密围绕该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专业特色、职业需要等建构具有自身特色的儿童文学课程教学体系。

篇4

表演课程是舞蹈演员塑造舞台形象的基础学科。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这门学科已逐渐渗透到舞蹈的各个领域中。其中包括幼儿舞蹈领域。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随着学前教育的不断壮大,随着家长对孩子综合素质要求的不断提高。舞蹈已从舞台上走下来。融入了孩子们的生活。我们看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和其它一些省市台幼儿才艺展示等节目,幼儿的表演简直是超乎人们的想象。这些幼儿基本上素质都很全面,大多数以歌舞形式表演。而这些经过舞蹈培训的孩子们都很聪明,不仅是在身体方面的素质很好,而且心理素质也很好。

随着我国艺术教学的不断深入,幼儿表演的重要性也逐渐被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幼儿表演艺术是通过幼儿对自我生活的演绎来塑造舞台形象,传达幼儿情绪、情感从而表现幼儿生活的艺术。幼儿舞蹈是幼儿素质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虽然正在成长中,但是只要能了解幼儿的心理和生理的特点,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在不久的将来幼儿舞蹈必将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

一、科学与游戏相结合,在教法中体现趣味性

童年就应该是一个无负担的童年,应是幼儿随性而歌随感而舞的童年,不应是成人完成教学计划、实现教学目标的载体。因此幼儿的舞蹈教学就应以符合幼儿身心特点的教法进行,保护孩子对舞蹈的兴趣。

然而舞蹈是人体动作的艺术。它通过有节奏、有组织和经过美化的流动性动作来传情达意,舞蹈表情、舞蹈动作、舞蹈构图是舞蹈艺术的三要素,他们同样适用于幼儿舞蹈。然而舞蹈表演是构成舞蹈的重要因素,也是观众引起共鸣的桥梁。如何将艺术专业枯燥无味的训练转化为幼儿易接受、爱参与的活动,成为一个有待解决的新课题。针对这一课题,结合笔者的多年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具体环节入手。

1.丰富的道具

可能大部分专业教师定位的舞蹈道具,无非是汉族的扇子手绢、藏族的水袖、苗族的头饰、维族的手鼓等。而幼儿舞蹈中的焦距不仅要具有表演性、更要具有引导性。

幼儿舞蹈表演课不能照搬成人,同样在道具方面更是如此。在孩子的生活中少了各个民族的特点,更多了一份想象。凶狠的大狮子、可爱的小白兔、狡猾的狐狸、愚蠢的猎人等都是孩子们舞蹈表演中最为常见的素材。针对这些素材,丰富的动物头饰、可爱的动物服装、就连生活中的麻袋都能成为他们舞蹈表演课上的道具。这些教具在某种程度上不仅丰富了舞台,又引导幼儿掌握人物性格,是幼儿舞蹈表演训练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多样的环境

传统的舞蹈表演是在舞蹈教室中假想表演环境,而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了幼儿的具体形象思维,即有了直观的感受才可以在脑部成像。因此适合幼儿心灵年龄的环境无疑是让舞蹈表演课能为丰富,根据幼儿表演课的素材,孩子需要为他们提供环境,以便于幼儿更快地进入表演状态。在幼儿舞蹈教室中可以设置丰富多彩的墙面,不仅适合幼儿心理和审美,也可以成为表演课中的一个个小舞台,为诱饵创设表演环境。例如:大森林、小河边、外太空等都是引导幼儿快速进入表演状态的条件。

3.教师的交流

一个合格的幼儿舞蹈教师,不仅要具有丰富的舞蹈知识、扎实的幼教理论。还应具备与幼儿沟通的能力,即儿童语言文中简称(儿语)。孩子们的语言发展,决定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不成熟。而在教学中如果这两种能力受限,教学效果自然不理想,如何使幼儿舞蹈表演课顺利教学,就需要老师掌握儿语,抓住幼儿语言特点,更好地进行教学。

二、根据幼儿特点,为幼儿选择表演素材

儿童时期的舞蹈表演学习应该顺应孩子的天性,培养他们舞蹈表演的热情,而不需要强调表演技巧。开发幼儿的想象力、理解力、记忆力、洞察力、注意力和自我表现欲是舞蹈表演课的目标。然而幼儿舞蹈表演课程是根据幼儿自身的表演特点,挖掘幼儿生活素材,则是实现表演课价值的基础。

笔者将幼儿喜闻乐见的表演素材做一下分类:

1.观察模仿表演

观察模仿表演是所有表演的基础,通过幼儿对自身生活的回顾,发现人物特征,以模仿的形式塑造舞台形象。

2.拟人形象表演

拟人形象表演是丰富幼儿表演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幼儿表演童真童趣体现的精髓之处,使幼儿通过自身想象给不具备生命的事物以灵魂,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

3.假想创编表演

假想创编表演是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重返表现,是成人表演所不具备的,也是幼儿舞蹈表演的独特之处。

三、幼儿表演课程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孩子综合素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幼儿舞蹈的概念也在不断完善,从注重柔韧训练,注重技巧展示,逐步向恢复幼儿天性,注重孩子身体发展过渡。而幼儿舞蹈表演也成了幼儿舞蹈的组成部分。舞台上的孩子少了技巧组合的展示,更多了一份儿童天性的诠释。并以此次在实践过程中得到各界人士的认可。所以如何上好幼儿舞蹈表演课也成为新的课题。

1.幼儿表演奠定了幼儿舞台表现的基础

幼儿舞蹈最终的价值实现依然在舞台,这也决定了幼儿表演课程的价值是现在舞台。相信科学的幼儿表演课程一定可以塑造出一批批童真童趣的舞台精灵。

2.丰富教师创编素材

教师的创编素材离不开幼儿的生活,在舞蹈表演课中一次次的师生思维碰撞,一次次生生之间的亲密交流,都是幼儿舞台表演的珍贵素材,也一定能成为舞台表演的经典之作。

3.树立幼儿的自信心

舞台上的精彩演出,可以充分得到台下观众的认可。外界人们的认可就是孩子们自信心的来源,培养自信的孩子、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才是艺术教育的最高目标。

“舞”是艺术境界的典型化形式之一,倘若生活美、自然美是客观存在的形式,那么舞蹈美则是对这种客观存在的主观评价和情感反映的突出产物。它运用人体的动态语言来塑造形象、表达情意,因此具有情感性、多义性、虚拟性和模糊性等特点。而相对幼儿舞蹈而言,也同样是以儿童为主体,通过儿童动作的语汇表达一定思想感情的动态艺术,只是幼儿舞蹈的律动更为欢快明朗,它包容“童真”、“童心”与“童趣”。近几年来,素质教育是有利于少年儿童全面发展的崭新教育观念,我们的教学工作要以全面提高教育者的素质为出发点和归宿,而舞蹈教育得天独厚,优势突出,它是一门综合艺术形式,具有推动幼儿素质的全面提高的潜在优势,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手段。作为幼儿舞蹈工作者,我们的职责就是在教学活动中,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得到的更多锻炼。而幼儿舞蹈表演课程则是提高幼儿舞台表现力、提升幼儿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但如何使幼儿舞蹈表演课更科学、更系统地完成教学任务,还需要幼儿舞蹈工作者的共同努力。

篇5

教育乃一国之本,在国家“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中,学前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根本,近几年备受关注。幼儿园是一个特殊的教学环境,虽然学前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教学的重点也并不只是授业解惑,但幼师在肩负着一定程度的教学任务的同时必须站在幼儿的思维角度,用各种智慧的教学方式使幼儿的身心、智力得到发展。这种潜在的教学任务其实是对教学的更高挑战,需要教师自身具备扎实的教学功底。因此,幼师的自身素质高低是能否成功完成教学活动的关键。

幼儿教师是一个繁杂而又有着高要求的职业,一名合格的教师必须掌握学前教育五大领域的课程内容,包括健康、社会、语言、科学与艺术,并具备弹、唱、说、跳、画等基本技能。除此之外,幼师还应该拥有极大的耐心、爱心和包容心,具备与其职业相符的人格魅力。如何提高幼师的素质是当今社会热议的问题,我们不能否认由于个体的差异性,没有绝对统一的答案。但仅从探讨的角度,从幼师职业的基本要求出发,笔者认为,艺术课程学习对幼师的素质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以下从“能力素质”和“人格素质”两方面做一些分析和探讨。

一、艺术课程对幼师能力素质的影响

(一)体现在基本技能技巧上

基于当前学前教育的发展现状,在幼儿园这个实际的教学环境下,无论是集体教学还是小组教学活动中,以“弹琴、歌唱、教学讲述、舞蹈律动、绘画”构成的教学方式使幼儿每日的在园活动丰富多彩地进行着。以下,笔者对这五种教学方式简称为“弹、唱、说、跳、画”。

弹、唱、说、跳、画是一个合格的幼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而如何运用技能,使其成熟并个性化,这是一个优秀的幼师应该掌握的技巧。幼儿的年龄和思维的特性决定他们要在实际操作中才能获得经验和发展,所以幼师的技能技巧高低是教育活动成功进行的重要因素。

弹——“钢琴”,艺术课程之一。3—6岁的幼儿身心发展正处于艺术能力形成的关键期,他们的听觉极其单纯和敏感,是固定音高概念培养的黄金时期。所以,作为固定音高乐器的钢琴,是幼儿确立固定音高概念的绝佳辅助,甚至会影响幼儿今后的艺术素质乃至国民的艺术素质。所以,钢琴的弹奏是一个高素质幼师必须掌握的一项技能。

唱——“声乐”,艺术课程之一。学前期幼儿正处于语言能力形成的关键期,而歌唱正是幼儿美好地展现其语言能力的一种特别的方式,但在学习唱歌的过程中,往往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错误的发声。一个具备声乐教学能力的幼师会及时地发现幼儿的错误,并使用正确的方式帮助幼儿纠正错误,在正确发声的同时保护他们还未成熟的嗓子。在歌唱活动中,引导幼儿倾听和分辨优美动听的声音与旋律节奏,提高和发展幼儿的审美能力也是幼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可忽略的教学内容。可见,声乐课程的学习也影响幼师的能力素质的形成。

说——这一技能看似和艺术课程无关,其实不然。“教学讲述”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法中占了较大的比例,它具有较强的活动掌控力,是幼师对于活动内容与幼儿进行交流的重要手段。讲述时,幼师不仅要用规范语言与正处于语言能力关键期的儿童进行交流,更重要的是要用语言和儿童进行心灵和情感上的沟通。在掌握儿童的语言特点的基础上,用儿童所接纳的表达方式进行表达,包括语气、声调、表情等方面,涉及了很多与艺术表演相关的方面。幼师通过自身在声乐和钢琴两方面的艺术课程学习,具备了一定的艺术修养,学会将情感与音乐表达相融合,笔者相信一个懂得在唱歌弹琴上表现自己的幼师,也会在语言上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己。

跳——“舞蹈”,艺术课程之一。舞蹈能塑造人的体态美,用肢体的动作表达情绪情感。在幼儿园中,教学对象比较特殊。学前期的幼儿体态塑造处在最佳时期,生活化和游戏化的舞蹈教学显得尤为重要,此外,配合着音乐课的律动则是舞蹈教学学前化的重要体现,引导幼儿将舞蹈动作与音乐节奏和情感融合表现可以有针对性地提高幼儿身体的协调和灵活性,促进幼儿的骨骼发育,有效塑造幼儿的体态美,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所以,舞蹈课程的学习对于幼师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画——“美术”,艺术课程之一。绘画的训练能开发幼儿无穷的想象力,但首先幼师自身应该具备一定的绘画技巧和审美能力,唯有对绘画有一定的了解,对审美有一定的敏感度,才能指导幼儿用画笔来表达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美术活动不仅仅是教授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有效的发展,使幼儿的美术作品像他们的心灵一样单纯美好丰富多样。幼师起着幼儿对于美的启蒙作用,手中拿着一把开启世界“美”的大门的钥匙,要用正确的方式向幼儿展现出美,并培养幼儿对美的观察力、感受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具备美术技巧的幼师一定能将这一任务做得更为出色。

(二)体现在“五大领域”上

我国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将幼儿教育内容相对地划分为五个领域: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和艺术。希望在不同的角度促进幼儿情感、态度、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发展。五大领域的教育目标以及所涉及的内容是每个合格的幼师必须掌握的,能成功完成这五大领域课程活动的幼师必然也具有较高的能力素质。在这五大领域中,与艺术课程相关的艺术领域看似只占了五分之一的比重,但通过分析其余四大领域的教育目标,不难发现在一定程度上,它们都离不开艺术课程的支撑。

健康领域——《纲要》中除了要求幼儿建立科学的生活常规,以及个人卫生和自我保护意识能力之外,还需要幼儿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健康领域的课程运用在幼儿园的实践活动中,涉及卫生保健、心理健康和体育活动等方面。在幼儿期,幼儿身体的各器官、组织发育很快,因此身体的结构和形态的可塑性较高,以此作为幼儿发展的基础,为了更好地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在幼儿园健康教育领域中的体育活动中,设置了幼儿健康、韵律操的教学内容。就此而言,幼师就需要具备一定的舞蹈能力,在了解幼儿身体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选择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教学内容,自身的动作优美、到位,肢体协调、灵活为幼儿树立真实的榜样,用自己丰富的表现力去影响幼儿的运动,提高他们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

语言领域——《纲要》的基本要求是发展幼儿语言理解、交流、思维能力,能运用礼貌用语,并能接触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感受语言的丰富和优美等。在幼儿园的课程活动中,语言领域的课程包括文学教育活动、谈话活动、讲述活动、听说游戏活动和早期阅读活动等。学前儿童语言教育的方法多种多样,如示范模仿法,视、听、讲、做结合法,表演法等。其中表演法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以其形象性和有趣性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实际教学中。表演法是幼师指导儿童正确地运动语言、动作、表情等扮演角色,进行故事表演的方法。由于幼儿年龄和思维的特定性,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幼师需运用丰富的肢体语言、朗诵声调的抑扬顿挫、夸张的面部表情才能更好地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所以,语言领域的课程,要求幼师具有一定的表现能力。肢体语言、语音声调、表情表现都离不开艺术课程中舞蹈、声乐等对此息息相关的影响。

社会领域——《纲要》的基本目标是幼儿能乐意与人交往,参加各种活动,遵守社会行为规则,有责任心有爱心等。实践到幼儿园活动中,社会领域的课程比较着重幼儿的情感体验。所以,对幼师而言,如果自身拥有丰富的情感,对生活中的美有敏感的触觉,能从生活中体会不同情感的体验,那么必然对于幼儿的情感体验会有更准确的指导。无论是美术、音乐、舞蹈,它们都是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都抒发着自己的情感,所以艺术作为一门与审美、情感活动息息相关的课程,在无形中会影响幼师的审美和情感体验。

科学领域——《纲要》的目标是发展幼儿求知欲、探索欲,培养他们关心自然环境,体会数学的乐趣等。在幼儿园的活动课程中,科学领域的课程要求幼儿掌握简单的科学、数学常识,但是科学活动从来不是以单独的探索进行的,它与艺术的学习相辅相成。比如在小班科学活动中,在水杯中注入不同量的水,让幼儿击打水杯,并通过听到声音的不同来探索水杯中水量的高低与发出的声音的高低之间的关系,这正是声乐中的音高与科学探索极佳融合的体现。此外,科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中教具总是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具是幼儿进行探索实践的现实载体,所以幼师必须具备制作与课程相关的各类教具的能力。而教具制作的能力正是艺术课程中手工课学习成果的展现,所以,即使是科学领域的课程,也离不开艺术课程的辅助。

艺术课程并不仅仅是“五大领域”的五分之一,而是其余四大领域的支撑,与之相辅相成。幼儿园各领域活动的开展,在显在和潜在中都对幼师有一定的艺术素质要求。学好艺术课程不仅有利于幼师在艺术类教学活动中的教学发挥,还能帮助他们在各项活动中更为出色地完成教学活动。

二、艺术课程对幼师人格素质的影响

近年来,各地频繁出现的幼儿园虐童事件,让人们对幼师的关注点集中在职业素养上。一个合格的幼师应具备健康的人格,才能规范其职业道德。人格是个人显著的性格、特征、态度或习惯的有机结合,人格的形成受先天因素的影响,但其完善与后天环境以及个人的努力密不可分。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学校艺术教育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它在提高人的素质方面有着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可见,艺术教育对人格素质的影响已得到主流社会的肯定。那么,艺术课程对幼师在人格素质方面有哪些影响,下面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艺术能调节情感

艺术课程不仅仅是艺术技能上的学习,它与其他学科的重要区别在于,艺术课程教育是情感教育。其目的是让接触它的人在学习过程中,学会欣赏艺术的美,将自己的个人情感融入所创造的艺术作品中,不断积累审美情感,使人情感丰富。幼师的职业是一种关乎良心和爱的职业,它充满了各样责任,不仅要照顾幼儿一天的生活,更要保证幼儿的人身安全和教学活动顺利进行,课余时间还要写成长档案。肩负繁杂的工作重担,幼师其实很需要情感上的释放和关怀。有研究表明,音乐、色彩和表演对人的情绪有显著的影响,当人倾听音乐时,人的心跳、体温、大脑活动、激素分泌等均发生变化,在美术中,不同的色彩能产生不同的心理感受。艺术在调节情感、疏导消极情绪方面具有特殊作用。幼师应该具备调节情绪的能力,因为懂得调整自己的状态的幼师也不会将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

(二)艺术能提高审美

艺术是一个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过程,当人们在进行审美活动时,通过情感的体验,产生对审美对象的肯定和理解,揭示生活中某些情感的意义,从而启发自身的存在价值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进而对完善人格产生强烈的渴望,并以此作为人生价值的追求。幼师的艺术学习也许到达不到那么高的精神境界,但多少总会被艺术的美所吸引并改变。拥有一定审美情趣的人,会知道打孩子“不美”,戏弄孩子也“不美”,虐待孩子更“不美”。艺术的美自身具有强大的感染力,它被人们主动地接受,具有一定的持久性和影响力。所以,提高幼师的审美情趣,是完善其职业道德建设的途径之一。

(三)艺术能激发想象

艺术创造通过声音、动作、线条、色彩等元素展现自身的生活情感体验,艺术欣赏则是通过体验别人的声音、动作、线条、色彩等元素来还原自身曾经经历过的生活情感。在与艺术以及艺术作品的不断交流中,想象力至关重要,它让艺术的活力经久不衰,也给审美活动带来更多的丰富性。不论是艺术的创造还是艺术的鉴赏都在不断激发人的想象能力。在幼儿园,一些工作有单一和重复的内容,幼师很容易陷入职业倦怠。想象力能帮助幼师在重复的工作中学会不断再创造,恒久保持职业激情。它更有助于幼师引导和激发孩子的想象思维。总之,想象力能促进幼师智力和能力的发展,从而完善人格素养。

综上所述,艺术课程无论是对幼师的能力素养还是人格素养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儿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起始阶段,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一个具有良好能力素养,以及符合职业要求的人格素养的幼师,才能做好幼儿教育这项平凡而又伟大的工作。

参考文献:

[1]俞志达.论艺术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J].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5(3).

[2]袁晓莉.艺术教育与人格完善[J].西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6(2).

[3]陈玲玲.幼儿园五大领域下的幼儿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3).

[4]赵颖颖.幼儿艺术教育与人格发展的关系新探[J].现代科学教育,2009(6).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