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30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

篇1

中图分类号:F04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3-0001-02

2009年,中国GDP总量33.53万亿元(约合4.9万亿美元),经济总量居世界第三位;出口额为1.2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一;制造业产值占世界制造业产值的15.6%,居世界第二。这些闪亮的数据都说明,中国经济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成为了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从低收入国家到中等收入国家的转变,一方面说明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但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前期通过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带来的经济增长,需要一个根本性的转变,即从数量型的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从粗放式增长向集约型增长转变,从外延型增长向内涵型增长转变。一些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在这个时期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汲取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教训,避免陷入“发展陷阱”,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关中国经济的长久发展。

一、三个需要避免的“发展陷阱”

(一)西班牙幻影

“西班牙幻影”是指以权力支撑的财富会终成“幻影”。西班牙曾经是欧洲乃至世界第一号的经济强国。特别是在1521―1600年,西班牙强盛时期,世界贵金属开采中的83%为西班牙所得。时至今日,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像西班牙一样垄断了如此集中的贵金属。然而,潮水般涌入的财富,没有用来发展真正能够让国家富强起来的工商业, 没有形成发展资本主义需要的资本原始积累,没有形成现代经济发展需要的资产阶级,因而,就不可能有有效的制度演进。这些黄金白银流入君主和贵族的手中,腐化了王室,摧毁了产业,彻底动摇了这个帝国的根基。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走,西班牙此时只扮演了“过路财神”的角色,成为“黄金漏斗”。

“西班牙幻影”说明,只积累财富而没有进行相应的经济集成、政府创新、文化精进、社会进化,任何财富的拥有者都是昙花一现;不激发和维持人们的创新力,一个国家的繁荣就不会长久。

(二)拉美陷阱

所谓的“拉美陷阱”,是指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拉美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以后,由于经济社会的畸形发展,不恰当的收入分配结构以及畸形的消费结构,导致社会出现“有增长、无发展”,一边是现代化,一边是大多数人享受不到现代化成果的严峻现实,从而影响经济社会持续增长的一种现象。

大部分拉美国家工业化起步较早。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拉美许多国家受发展经济学的结构变动模型和线性发展理论的影响,全面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工业发展战略纷纷由初级产品出口为主转向进口替代工业化为主;各国政府集中资源和要素,重点和优先发展与工业化和城市化相关的基础设施,并且巨额投资制造业。这期间他们实施了牺牲“三农”利益、扶持“幼稚工业”的产业倾斜政策,和一系列吸引外国资本向制造业投资的优惠政策。工业年均增长8%以上,国民经济年均增长6.5%。到20世纪60年代,拉美国家经济全面“起飞”,除个别国家外,拉美主要国家人均GDP一举突破1 000美元大关,有的国家人均GDP达到1 500美元左右。在短短的十多年内,拉美国家依托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强大动力,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人均GDP从400多美元一下提升到1 000多美元,创造了被人们普遍赞誉的“拉美奇迹”。

然而,“拉美奇迹”背后,存在着严重的问题。最突出的是经济与社会的畸形发展,城乡二元矛盾突出;分配不公,社会两极分化严重,大量的城市贫民和失去土地的农村移民陷入严峻的生存困境之中。从而导致社会动荡和政局动荡,以及严重的经济危机和外债危机,使拉美国家经济增长速度急速下滑,进入80年代出现了持续的衰退。

90年代后期,拉美地区经济严重恶化,无论是GDP,还是人均GDP的增速双双下跌。整个90年代,拉美国家GDP和人均GDP虽然略高于80年代,但远远低于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奇迹”时期,以至使人们认为是“难以跳出的拉美陷阱”。

(三)日韩困境

日本是世界专利大国。在很长时期里,人们一直认为日本只是一个极善于模仿并消化吸收的国家。究其原因,这和日本专利的类型是有关系的。日本专利大部分是二次专利,或者叫派生专利,这种专利是在引进欧美国家的原始专利的基础上,经过再创新而形成的。这样的专利需要依赖基础研究成果的支持,每年全世界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50%属于美国,40%属于欧洲,因此,日本的基础理论严重依赖欧美。这一点在上个世纪90年代之后的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发展中,表现得尤为突出。20世纪70年代,传统产业和核心技术由欧美国家向日韩转移,由此造就了日韩的飞速工业化,使世人震惊。90年代之后,由于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对传统经济理论的某些结论――边际收益递减规律――进行了重新诠释,因此,在信息技术上,欧美不再向海外,主要是日本转移其核心技术,从而使欧美国家在信息技术上居于垄断地位。此时的日本经济就缺乏了基础理论的支持,经济发展也就失去了创新源泉。日本从世界瞩目的经济强国一路走低,其企业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迅速下降;韩国的现代公司、SK集团也纷纷出现经济危机。特别是亚洲金融危机严重地打击了日韩经济的发展,毫无疑问这和这类东亚国家缺乏作为经济大国所拥有的技术支持力是密切相关的。

由于忽视了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企业和产业的成长与发展仍然以政府为主导,一个个“大企业和超大企业”缺少创新、创业的激励,技术多停留于模仿层面,缺乏企业核心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使得原本飞速发展的日韩经济陷入了泥沼之中。

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避免陷入“发展陷阱”的根本之路

(一)科学发展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思想保证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与环境经济理论的发展密不可分,从外部性理论到产权理论,再到可持续发展理论,都构成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同时,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也是对可持续发展观和现实资源环境挑战的积极回应。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是以人为本,是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使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树立科学发展观是现阶段发展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指导思想,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思想保证。

(二)经济结构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产业依托

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即三个产业中生产要素的提高和各产业内部以及各产业之间的优化组合,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因此,应突出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坚持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注重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避免低水平扩张和重复建设;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来改造传统产业,尤其是传统制造业的技术更新和设备改造,提高工业部门的技术含量,同时调整工业内部结构,推进工业由过多依赖要素投入向技术创新和产业优化发展的进程。第二,着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抓住当今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有利时机,积极发展对经济发展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努力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国民经济新的成长链。第三,用新的思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现代服务业不仅是国际上跨国资本继制造业转移之后向中国产业转移的一个新领域,而且是扩大“内源性”需求、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新增长点。在巩固农业、壮大工业的同时,要把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三)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模式

传统发展方式的缺陷不仅在于片面追求外延扩张,而且在于资源的一次性使用。发展循环经济,促进资源的循环式使用、产业的循环式组合,以“减量化、再使用、可循环” 为原则,使 “资源产品废弃物资源”循环往复。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和循环利用为价值取向,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目的的新型发展模式,其基本特征是“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发展循环经济须从三个层面展开:一是企业层面,打造循环型企业;二是区域层面,打造循环型区域或城市;三是社会层面,打造循环型社会。必须按照市场经济的新机制而不是按传统的计划经济机制来发展循环经济。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联,要创建节约型社会,在节约的基础上强调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

(四)体制和机制的创新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保障

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制约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不是资源约束,而是制度约束。主张看待和分析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不能就经济论经济而必须结合制度环境。改变传统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继续深化改革,以形成推动乃至于迫使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机制。从我国经济运行的实际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之所以难转变,是因为我国的生产要素价格和资源产品价格长期受国家管制,严重偏低。地价低,水价低,能源包括电价低,许多矿产品价低,大都与其价值严重背离,造成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的粗放。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立节地、节能、节水、节材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必须积极推进生产要素和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建立反映市场供求状况和资源稀缺程度的价格形成机制,节约利用资源,提高效率。

参考文献:

[1] 任理轩.把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重点――论经济结构调整[N].人民日报,2010-04-07.

篇2

“十二五”建议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主线,牢牢把握主线,全面贯彻中央提出的“五个坚持”的要求,把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把科技创新作为主要驱动力,下功夫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我们就能够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是事关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主线,对此,全省上下必须必须要有统一的认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十一五”以来,江苏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在科学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推进“两个率先”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是我省经济发展也面临不少新的矛盾和问题,资源环境的约束日益加剧,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完全改变,这些都与发展新阶段的新要求不相适应。只有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在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同时,更加注重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着力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三大需求协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局面,大幅度提高投入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使江苏的经济发展结构更优,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竞争力更强,到那时,我们才能自豪地说,江苏是经济强省!

把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主线,必须把坚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发展创新型经济作为主攻方向。只有在自主创新上实现突破,才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取得实质性进展。当前,我省总体上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原有的发展模式、产业结构、增长动力已难以为继,发展创新型经济,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既是水到渠成,又是刻不容缓的紧迫任务。主攻创新型经济,当前的任务是重点实施好新兴产业倍增计划、服务业提速计划和传统产业升级计划。这“三大计划”体现了科技进步的最新趋势,符合江苏经济的客观实际,是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的行动纲领,是构筑新优势提高综合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全省要聚焦政策、聚集资源、聚合力量,保证“三大计划”的顺利实施,为建设创新型省开好局。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科技创新是主要驱动力。科技支撑发展,创新引领未来。要着力推进自主创新。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构建创新载体和科技服务“四大平台”,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要紧跟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步伐,深入开展科学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大力推进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使科技创新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要面向江苏经济社会发展,以培育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和创新型企业为重点,更加注重应用技术研发和先进技术应用,努力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推动更多的“江苏制造”向“江苏创造”提升,把江苏的科教优势、开放优势转化为创新优势、发展优势。要围绕实施“三大计划”推动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产业发展有效结合,选择一批引领产业升级的重大技术课题进行攻关,突破一批重大关键技术,转化一批重大技术成果,以技术领先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必须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在深入调查研究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找准问题,明确方向,制定和完善切合实际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真正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不断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篇3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符合我国基本国情和发展阶段性特征”。这是对现实的清醒判断,也是对未来的关键抉择。

经过30多年不懈奋斗,我们已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前两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三步战略目标阔步前进。当前,我国人均GDP已近4000美元,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个阶段既拥有继续发展的有利条件,也处于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环顾全球,成功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国家不在少数,能够持续推进现代化进程并最终获得成功却不多见。不少国家在迈入现代化进程后,最初的发展势头相当不错,后来却出现停滞甚至发生逆转,关键原因就是没有及时对发展方式作出调整。从我国的情况来看,尽管改革发展的成绩巨大,但是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依然相当突出。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约束强化,投资和消费关系失衡,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农业基础仍然薄弱,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并存,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突显了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弊端。在“后危机时代”,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的竞争更加激烈,气候变化以及能源资源安全、粮食安全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抬头,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

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适应全球需求结构重大变化、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抢占世界经济发展新的制高点,把握好全球经济分工中的新定位,创造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质与量的统一、快与好的统一、物与人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离不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只有顺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牢牢把握重大战略机遇期,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我们的发展才能迎来新的契机,孕育新的希望。

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必须加强规划引导,突出战略重点,明确主要任务,兼顾当前和长远,处理好速度和效益、局部和整体的关系,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一是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把调整经济结构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按照优化需求结构、供给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的方向和基本要求,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加快调整城乡结构,加快推进城镇化,加快调整区域经济结构和国土开发空间结构,既着眼于化解过去积累的矛盾和问题,又为经济不断迈上新台阶、长期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创造条件。二是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适应需求结构变化趋势,完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协同发展,全面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三是加快推进自主创新,紧紧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更加注重自主创新,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形成长期竞争优势,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四是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加快构建粮食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大幅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降低农业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面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五是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深入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加快推进节能减排,加快污染防治,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技术体系和生产体系,加快实施生态工程,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六是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社会发展和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大力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加快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加快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加快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加快发展面向民生的公益性社会服务,更好地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七是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八是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必须看到的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一场攻坚战,也是一场持久战,必须通过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来推动。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提高改革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改革措施的协调性,深化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以及其他各方面体制改革,努力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实现改革的新突破,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形成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制度安排。

篇4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Key words: scientific concept of development;mode of economic development;change

中图分类号:F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6-0156-02

0 引言

科学发展观注重以人为本,对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来说,主要是坚持可持续发展。

本文通过对科学发展观和传统发展观进行对比,分析出了在当前的经济发展阶段,要想取得经济的快速和健康发展就必须转变经济的发展方式,放弃传统的发展模式,采取科学发展观。

我们的经济发展观念要与时俱进,并在经济的发展中不断的强调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性与在可持续发展经济中的现实指导性,并对此一一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以及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具体方案。

1 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联系

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相互统一、相互支持的关系,它们存在内在统一性,是全局与局部的关系,同时也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科学发展观是我党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经济领域的体现和应用,它们都要求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因此是一致的。本文从三方面来阐述科学发展观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联系。

首先,科学发展观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中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使生产力得到发展,且对生产关系的发展也起到促进作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还在于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财富,且将社会财富公正合理地分配。这些都是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理念的反映,也证实了二者之间的统一性。

其次。在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设计方面,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存在内在统一性。科学发展观要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发展,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的全面进步。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同样要求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兼顾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内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目的除了GDP的增长之外,还有整个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同样体现了二者全面发展的共同精神。

最后,科学的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统一性还表现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模式上。科学发展观要求协调可持续发展,要求现代经济和建设在发展速度和质量效益两方面相统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要求降低对环境的破坏,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和人力资源走出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与该思想相统一,把我国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转变为提高经济效率的集约型经济发展模式,充分利用先进生产力,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并与自然和环境和谐发展。二者的目标皆为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2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效益的策略

2.1 充分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提高对经济增长速度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途径便是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利用先进技术来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通过科学进步,我们可以优化生产技术和设计,可以更新机器和设备,降低能耗,可以减少人力的使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科技进步可以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从而缩短产品的生产周期,或者是提高产品的质量,增加产值,进而提高经济效益。

为了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要增加研发投入,完善创新载体,构建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对引进技术要加强吸收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移,真正将科学技术应用在经济发展上。

科学进步是经济发展和进步的前提,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通过科技我们可以实现低投入、低消耗、高产出、高效益的经济发展方式,将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发展方式,真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科技水平仍存在较大差距。要促进我国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可通过自己投资进行研究和开发或者向其他国家学习和模仿两种方式实现。因此,我国一方面可通过加大对科学研发、教育等的投入,不断提高自身的科技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采用模仿、购买等手段实现技术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得到了进步和发展,中国的技术创新能力也将不断提高,这些都大力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2.2 建立和完善绿色GDP制度 目前通行的GDP指标忽略了对资源的损耗和对环境的污染,导致不计成本的生产方式大肆盛行,迎合了粗放型的发展方式,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率。针对这种现状,我们需尽早建立绿色GDP制度。绿色GDP指在通常的GDP制度中减去自然资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将对自然的损耗计入经济消耗和收益中,同时,还要将挽回资源损失和修复生态平衡所需支付的经济投资也算入GDP制度中。

因此,绿色GDP制度秉承了可持续发展理念,不仅反映了经济的发展速率,同时建立了一个综合反映经济增长、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指标,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经济模式。该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将会引导引导企业、社会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自觉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消耗率,发展一条绿色经济的道路。

2.3 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想要优化经济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就必须走上科学发展的道路,由于当前国内所兴起的西部大开发与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使得我国的内在需求大大的上升,也正是因为国内需求正在不断的加大,使得对外的贸易要与内需相平衡,因此,我们需要对国内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使得经济效益变得最大化。

目前,我国的第三产业仍然十分落后,需要得到国家的大力支持,与此同时,国内相关的知识产业以及资本密集产业也较为薄弱,在当前的全球化背景之下,我们要对产业结构进行战略性的调整,并将我国产业的优势完全的发挥出来,大力发展高技术含量、高附加价值的产业,这样才能够拉动我国的经济模式的我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发达的产业结构之上。

2.4 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劳动者素质 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的主力军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高素质的劳动者才是实现经济快速发展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虽然有较多的劳动力人口数目,但劳动力的整体素质不高,我国对科技人才、教育及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依然偏低,急需加大教育投资,扩大教育面,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为经济发展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人才基础和智力支持。通过教育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进而提高生产效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科学发展观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具有内在统一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正是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我们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我国建设成为经济、资源、人口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国家。

参考文献:

篇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大方向和总要求,对于各个地区而言,转变的基础、条件和迫切程度不同,对转变的期望和目标也不同,实际转变有着不同的含义和性质。用经济学的语言,转变不是同质的。因此,江苏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探索符合江苏实际、彰显江苏特色的转变之路。转变的基本原则,一是顺应发展规律,实现发展的可持续;二是彰显自己的特色,进一步强化优势,消除劣势,实现协调、稳定发展。

把握转变内涵:让创新成为企业的普遍行为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归根结底要落实到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没有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是一句空话。因此,企业是创新和转变的主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就是让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普遍、持续行为。市场是企业创新的依托平台,企业一方面通过市场获取创新资源,另一方面通过市场检验甄别创新成果、获取成功收益。在宏观层面,市场起到了创新资源的配置作用和创新成果的放大作用。政府不是创新的主体,因为政府既不了解市场对创新的需求,也不承担创新的风险。事实上,没有政府,企业为了追求更高利润也会进行科技创新。但问题在于无法形成持续,因为成果会被模仿,利益得不到保障。而政府可以通过行政强权保护创新者利益。因此,政府的作用,一是保证市场机制有效,二是保护创新者利益,保护力度越大,对企业创新的刺激作用就越强。当创新能够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收益时,不仅该企业的创新会持续下去,而且会成为其他企业普遍的效仿榜样,这就促进了整个经济的转变。

科研机构是科技创新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创新提供了技术支持,但在整个创新和转变过程中科研机构是配合企业运作的,并不发挥独立作用,技术与资本、劳动、信息等一样,是企业创新的要素之一,既可以内化为企业的一个部门,也可以通过研发外包来解决。因此,转变的重点在企业,研发可以通过企业的需求来带动。产学研是市场行为,而不是政策结果。

从模仿走向创新:江苏转变的核心含义

以发展经济学的视角,改革开放30多年来,江苏经济发展基本路径属于跟随和模仿。乡镇企业发展是在上海“老大哥”直接带领下,从生产零部件配套起家,开放型经济向广东、福建学习,发展民营经济向浙江学习。尽管江苏在学习模仿中有自己的创新,但始终以别人为标杆,是方向既定的战术追赶。

模仿是指后起者对先进者的成功经验学习和借鉴的行为。亚洲“四小龙”等例子表明,模仿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加快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人口众多、空间狭窄、自然资源禀赋条件较差的江苏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本质上是成功模仿的结果。

必须指出,江苏能够成功模仿的关键因素,就是政府主导。政府不仅通过行政手段层层推动,而且指出发展方向、组织观摩学习、不断总结经验和交流推广,形成了规模化运作,大大提高了模仿效率,降低了模仿成本。

模仿虽然是后起者的捷径,但也具有无法避免的内在缺陷:一是模仿有成本,包括学习试验成本、模仿失误的成本。二是模仿容易忽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难以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三是模仿只能缩短与先进者的差距,超越先进者必须依靠创新。实践表明,模仿的负面影响具有累积效应,时间越长带来负面影响越严重。

模仿既是江苏经济过去30年得以快速发展的成功之道,但长期模仿也带来了增长粗放、结构失衡等矛盾,并日益成为严重影响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障碍。因此,从模仿走向创新、从跟随走向领先、从发挥后发优势转为形成先发优势,这是江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含义。

优化资源配置:江苏转变的目标取向

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已成为各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点,并呈现热火朝天的态势。发展新兴产业不仅能够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而且有着广阔的市场空间。但是,发展新兴产业只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容之一,所起的作用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并不能完全替代和涵盖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事实上,集约发展还是粗放发展与产业本身无关,传统产业依托科技集约发展的例子比比皆是,而新兴产业也会粗放发展,IT产业多年前就成为江苏的最大产业,但并没有改变江苏经济粗放发展的局面。

因此,改善经济增长的动力结构,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效益,这是江苏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目标。推动转变必须双管齐下,一方面抓发展新兴产业,以科技创新突破瓶颈约束;另一方面要从根本上改善经济发展的动力结构,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以优化配置化解粗放矛盾。如果说,过去30年江苏经济发展的重点是如何把要素动员起来,如何引进要素,解决要素不足的问题,那么今后江苏经济发展的重点应该是如何更加科学合理有效配置资源。要防止以新兴产业发展替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更要防止新兴产业的粗放发展。

增强内生增长机制:江苏转变的重点任务

大规模引进外资企业,是江苏加快经济发展、实现经济腾飞的最重要的成功经验。江苏能够顺利实现“第一个率先”,开放型经济功不可没。但是,大规模引进外资企业的负面影响也很明显:一是导致江苏经济对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的过度依赖,受国际经济的波动和冲击明显;二是导致江苏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薄弱,江苏拥有庞大的加工产业却没有形成相应的市场体系,更没有培养出一大批企业家;三是形成了招商引资力度决定经济增长速度的格局,要加快经济发展,就必须不断扩大引进外资的规模,于是招商引资成了地方政府的中心工作,官员替代了企业家的作用。

消费市场的不断扩大、生产专业化分工的深化、企业家的创新,这是推动经济发展的根本源泉,也是江苏经济与浙江经济的差异所在。因此,江苏要实现经济持续领先的目标,必须着力增强经济的内生增长机制。让经济发展回归本源,形成开放经济和内源经济双强、两轮并驱的发展格局。

突破路径依赖:以理念转变推动实践转变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是突破原有模式和路径依赖,探索新的发展方式和发展路径。理念是行动的指南,理念转变才会有实践的转变,解放思想依然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前提和基础。

前不久江苏省党政代表团访问浙江,全国最大的电子商务企业阿里巴巴紧紧抓住互联网高速发展带来的机遇,通过创新商业模式实现爆发式增长,给代表团很大启发。而在北京,一家名叫京东商城的电子商务企业更是飞速崛起,2004年刚刚创业上线,2010年销售额已经达到102亿元,占中国自主式B2C市场销售额的1/3,今年有望达到280~300亿元。在谁拥有互联网、谁就拥有未来的信息时代,北京有新浪、搜狐、百度、金山、空中网等上市公司,广东有两大中国门户网站――腾讯和网易,上海有网络游戏龙头的盛大,浙江有电子商务第一品牌阿里巴巴,江苏却还没有一家。

自2005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采取了多项措施大力推动,但服务业发展仍然不尽如人意。原因之一,就是一些地方仍然没有突破工业为重点、招商为中心的路径依赖,继续进行大规模招商引资,大量发展加工生产项目。事实上,江苏的资源环境已经无法支撑以工业为重点、招商为中心的发展模式。

与周边省市相比,江苏的自然资源禀赋严重不足,人口高密度集聚,资源环境矛盾更加尖锐。江苏的人口密度比粤、浙、鲁分别高出40%、48%和26%,但建设用地占比是粤、浙的2倍;江苏的人均水资源仅为粤、浙的31%和29%,但单位GDP的水消耗比粤、浙高出36%、85%,工业用水量是浙、鲁的4倍和8倍;江苏单位GDP的能耗也高于粤、浙。

必须打破传统理念和经验主义的束缚,突破工业为重点、招商为中心的路径依赖,江苏已进入工业化后期,现代服务业的大发展不仅是趋势,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强化转变激励:从政绩驱动到财富驱动

江苏吸引的世界500强企业投资是全国最多的,但为什么吸引不了马云这样的创业者?最近强势崛起的京东网络商城,创始人刘强东是江苏人,为什么不选择在江苏发展?科教是江苏最有资格引以为豪的优势,南京的大学是全国各省会大城市中最多的,但科教优势为什么始终没有转化为经济竞争优势?

制度经济学理论指出,当一种现象具有普遍性质时,一定与体制机制有关。江苏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公司、却没有吸引创业者,这同江苏的政策导向和激励机制有关。首先,江苏的政府主导经济程度较高,政绩驱动力度大,在追求GDP快速增长的导向下,各地政府都重视引进大项目,给以更多的优惠政策,这必然减少对小企业和创业者的支持。尽管这是全国各地政府的通行做法,但江苏由于外资大项目多,政策倾斜效果更加明显,政府的注意力几乎都集中在大企业上,小企业和创业者更难以脱颖而出。其次,政府主导经济是建立在对官员的政绩激励机制上的,其激励的对象是官员,与企业和创业者无关。近年来江苏也鼓励创业,重视对创业者的扶持,并对创业成功者进行表彰和奖励,但这种事后激励的面很窄,效果有限。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本质,就是要让创新成为企业的普遍行为,这需要一种广泛的社会激励机制。必须从政绩驱动转为财富激励,把激励对象由官员转为创新者,即让创新者的创新成果能够通过市场获得更加丰厚的回报,形成广泛的示范效应,从而吸引更多的企业进行创新,逐步实现创新成为企业的普遍行动。财富激励的核心是形成可以效仿的示范效应,关键是让创新者能够获得更多收益。一些地方仍然习惯于用财政补贴等政策手段去鼓励,其实补贴只是降低了企业的创新成本,并不能形成持续收益,所以也形不成普遍的激励效应。

规范政府行为:尊重企业和敬畏市场

从国际经验看,美国和欧洲国家主要依靠市场机制推进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则是以市场作用为基础、政府加强政策促进的混合推动型。在我国行政色彩浓厚的背景下,后一类型更具现实借鉴意义,即通过行政推动来实现有效启动。特别是一些影响转变的体制机制问题,没有政府的推动几乎无法解决。然而,在发挥行政力量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同时,必须清醒认识到,由政府主导经济向市场主导经济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条件和基本前提。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由经济建设型政府向公共服务型政府转变,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转变政府职能,首先是进一步规范政府行为,要尊重企业和敬畏市场。转变的关键在企业,必须尊重企业的主体地位,不能把企业作为政府的附庸和实现政绩的工具。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引导企业创新,千万不能替代市场,走上政府主导的老路。企业行为取决于市场机制,企业积极应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加强经营管理,其动力来源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对失败的恐惧。既然我们选择了市场经济体制,就要相信市场的配置功能,让市场充分发展作用,不要干预市场,政府需要做的,就是为市场中的创新活动营造一个较好的制度环境。

形成稳定预期:从政策调控到制度规范

篇6

商丘市地处我省与山东、江苏、安徽省的结合部,农业优势突出,资源禀赋较好,交通区位重要,发展前景广阔,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商丘市是国家促进中部崛起地区规划确定的“两横两纵”经济带中沿陇海、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城市,是中原经济区东向对接沿海发达地区的“桥头堡”,在承接产业转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一、商丘经济发展现状

近年来,商丘市大力实施开放带动主战略,抢抓产业转移机遇,加强产业集聚区等承接载体建设,突出主导产业培育,先后引进了一大批知名企业,已成为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前沿和优势地区。

在2012年商丘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到:2011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1317.9亿元,年均增长11.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56.4亿元,年均增长22.1%。其中,税收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达到80%以上,是全省税收占比80%以上的3个省辖市之一。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6亿元,年均增长24.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6151元,年均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637元,年均增长15.5%。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历史性转变,初步形成了充满活力、富有潜力、支撑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市产业集聚区建成区面积达到86平方公里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00亿元以上,入驻项目1096个,吸纳就业人员30万人以上。全市制冷产业冰箱冷柜年生产能力将达1000万台,压缩机年生产能力将达1000万套;纺织服装产业上下游链条逐步完善,纺纱能力360万锭,乔治白、阿玛尼、阿迪达斯等国际国内知名服装品牌落户商丘;新材料产业前景广阔,T700宇航级碳纤维填补了中国高端新材料行业的空白,金刚石微粉年产量45亿克拉。2011年,全市产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400亿元以上,比上年增长57.5%;实现利润80亿元以上,实现税收35亿元以上,增长76.8%。民权县、柘城县产业集聚区分别进入全省十强、十快行列,有4个产业集聚区纳入省首批示范产业集聚区重点培育范围。

商丘市市委书记陶明伦指出,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尤其是在十精神的指引下,商丘作为中原经济区的重要前沿,立足桥头堡,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活动,积极实施开放带动战略,通过承接产业转移,提高产业层次,实现集聚效应。但同时也存在承接模式有待创新、区域合作机制有待完善、要素支撑有待强化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而且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了商丘经济增长方式的缺陷性。

二、商丘经济增长方式的问题表现

(1)人均资源短缺且利用率低下。商丘虽然地理优势较好,但人才相对来说比较缺乏,而且劳动工资、消费水平都相对来说比较低,所以导致人才的大量流失。资源利用效率较低,资源破坏、浪费现象严重,使得一些资源的供需产生矛盾,对商丘经济的平稳健康发展形成日益明显的制约。转变增长方式本质上要求提高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和知识含量,使经济的快速增长建立在科技不断进步的基础上。要加强基础学科和基础理论的研究,加强共性技术、关键技术的自主开发和创新,培育一批技术推广机构,给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和技术援助。采取有效措施,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这些都需要人才的支撑,需要高端人才的参与。

(2)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目前,商丘市污染的态势与治理更趋复杂。高投入与高消耗并存。商丘市的经济结构中,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很大。能源工业发展较快,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较大。这种格局决定了其经济增长必然要依赖相当大的资源与要素投入,因此产生的后果就是各种资源,包括一些战略性资源的日益枯竭。环境突发性事故和环境隐患增多,给人民生活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部分区域空气质量超过三级标准;农业污染和城市生活污染加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增加,生态环境脆弱,资源无序开发造成的生态破坏问题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3)产业结构比例不协调。商丘市的整体产业结构明显存在比例不协调的问题。在承接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商丘市成功举办了第二、第三届国际华商节、第六届豫商大会等重大节会,招商引资成果丰硕。但毕竟引入的企业有限,而且相对规模较小,能够解决的经济发展能力有限。相对来说,商丘市的工业经济增长中,第二产业的比重相对于一、三产业还是较小,第三产业服务态度较差,服务意识淡薄等。

(4)城镇化比例不协调。 2012年城镇化率达到40.2%,增长11.3个百分点,接近全省平均水平。中心城区以“四城联创”为契机,新修、拓宽、改造了华商大道、神火大道、建设路、中州路等城市主次干道,相继完成了供热、供气、污水垃圾处理、弱电管网、运河治理等一批城建重点工程,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超100平方公里,人口达104万,迈入了特大城市行列。在繁荣的面相后边,却是商丘市的“城镇化的进程不一致,矮房、平房较多”、“脏、乱、差”现象依然比较严重。

三、商丘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建议

篇7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对公路的需求越来越多,在这种情况下,加快公路经济发展,促进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促进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推动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才能实现我国经济的整体发展和进步。

一、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现状

1 转变意识不强,观念落后

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需要转变公路经济的发展方式。但是,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却存在着相当多的问题,特别是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意识不强转变观念落后。转变意识不强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公路管理者没有认识到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没有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较多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公路管理者没有对公路经营中村中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产生了诸多的问题。除了转变意识不强外,观念落后也是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另一个重要问题。观念落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公路的管理者思想守旧,一直是遵循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不愿意创新;其次,公路的管理者没有放开眼界去借鉴国外的公路经济方式;最后,公路的管理者没有与时俱进了解当前公路经济在与建筑工程方面的共同发展形式。

2 转变措施不合理

我国公路经济发展转型还存在着转变措施不合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转变的过程中没有考虑到人们群众的利益,忽视了对人们群众既得利益的保护;其次,相关人员在促进我国高速公路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没有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来进行,这就使得高速公路的经济发展转型存在着比较混乱的问题;最后,我国高速公路经济转型还存在着管理与建设部协调的问题,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应该要站在公路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来考虑经济建设的发展问题。

3 转变机制缺失

我国公路经济的发展方式转型还存在着机制缺失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没有建立起高效的公路经济发展转型管理机制;其二,没有在现代企业的发展模式中寻找到符合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运行机制;其三,没有建立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公路经济发展思路和监管机构。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存在着诸多问题。

二、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公路经济发展

1 增强转变意识,改变转变观念

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公路经济发展,首先应该要增强转变意识。为此,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积极采取措施:一方面是要使公路管理者认识到转变公路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应该要对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较多的了解;另一方面是公路管理者要对公路经营中村中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避免在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产生诸多的问题。除了要增强转变意识外还应该要改变转变观念,为此,应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首先,公路管理者的思想不能过于守旧,不能一直是遵循传统的经济发展模式而要积极进行创新;其次,公路的管理者应该要放开眼界去借鉴国外的公路经济发展方式;最后,公路的管理者应该要与时俱进了解当前公路经济在与建筑工程方面的共同发展形式。

2 完善转变措施

在实现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应该要完善相关的措施。为此,应该要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第一,在转变的过程中应该要考虑到人们群众的利益,不能忽视了对人们群众既得利益的保护;第二,相关人员在促进我国高速公路经济发展转型的过程中应该要按照一定的程序和步骤来进行,这就不会使得高速公路的经济发展转型存在混乱的问题;第三,在促进我国公路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过程中还应该要处理好管理与建设相互协调的关系,这就要求相关人员应该要站在公路经济发展的整体角度来考虑经济建设的发展问题。

3 建立转变机制

篇8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制造业生产体系在全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垂直分离和再构,出现了全球价值链分工这一新的经济现象。全球价值链分工,也称垂直专业化分工或产品内国际分工,具有鲜明的特点:第一,使传统以产品为界限的国际专业化分工逐渐演变为同一产品内某个环节或某道工序的专业化分工,国际分工对象从产品层面深入到工序层面。第二,使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和功能分散于各国或地区以充分利用各国(地区)的比较优势。第三,全球价值链分工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整合,跨国公司成为全球价值链分工的主导力量。第四,全球价值链分工的细化导致了国与国之间的比较优势更多地体现为全球价值链上某一特定环节的优势,而非传统的最终产品优势,从而打破了传统国际分工中的国家边界。第五,全球价值链分工表现为劳动密集型工序或劳动密集型零部件生产,与资本、技术、知识密集型工序或零部件的生产之间的分工,以及设计与制造的分工。

全球价值链分工为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和产业升级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但也会形成不利影响。发展中国家发挥比较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行业与重视产业升级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不再成为矛盾,通过从事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中的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发展中国家获得了发展这类行业的机会,并借此参与到由发达国家主导的国际经济循环,充分发挥基于资源禀赋的比较优势,促进本国经济增长。但必须注意的是,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发展中国家的比较优势是廉价劳动力或各种自然资源,只能以代工者的身份参与到全球价值链中的低端制造性环节,发达国家的比较优势是技术创新能力和人力资本积累,以主导者身份占据且控制着全球价值链中的核心技术研发、品牌或销售终端等高端环节。在这种国际经济分工格局中,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生产工序或环节往往是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资源消耗型和环境污染型。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持其比较优势,长期压低国内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价格,导致国内有效需求,特别是高端需求规模难以扩大,资源价格体系扭曲,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严重,自主创新能力难以形成。发达国家作为价值链中的主导者,会设计各种参数(包括技术标准、专利授权、质量、环保、交货、库存及价格等)来控制发展中国家以代工者身份参与其价值链体系的本土企业的利润空间、技术赶超和价值攀升过程,进而迫使作为代工者的发展中国家被“俘获”或“锁定”于低附加值、低创新能力的微利化价值链低端生产制造环节,形成“低端锁定”。

“低端锁定”使得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十分艰难。如发展中国家的本上企业在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塑造全球品牌与独立构建国内乃至国外的销售终端渠道时,就会遇到掌握核心技术专利和标准体系的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和掌握国际需求市场销售终端通路与品牌的发达国家国际大买家的“封锁”。如国内消费市场需求不足,就要依赖加工贸易形成的出口促进经济增长,为了形成加工贸易的比较优势就得不断维持甚至压低劳动力成本和资源价格,结果是国内需求,特别是高端需求更难以扩大,形成恶性循环。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以加工贸易方式逐步融入全球价值链分工,基于低成本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在牛产分工的全球资源整合中得到更加充分的发挥,发达国家将大量生产制造环节转移到中国,产生了大规模生产的经济效益,也促进了工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方式的改善,从而有效提升了中国工业整体的生产率水平,经济绩效令世人称赞。然而,长期依赖于大量资源消耗和低劳动力价格的、以劳动密集型加工业为主的传统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已显现出“低端锁定”效应,增长的负面效应越来越大。“低端锁定”与经济体制改革不到位等因素相互结合,相互影响,使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也被“锁定”,且转变难度较大。因此,突破“低端锁定”。对于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和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只有按十七大报告提出的要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走中国特色新兴工业化道路,才能突破“低端锁定”,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体说,要做到以下几点:

篇9

(一)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约束

经济发展的过程实质上是工业化的过程。我国正处在工业化与城市化的高速发展阶段,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资源。虽然我国虽然资源总量较大,但就人均水平而言,我国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匮乏型国家,人均耕地、淡水、森林、草原分别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32%、28%、14%和32%,我国主要资源的人均占有水平除了钨、稀土较高以及钛、锌达到世界平均水平外,其他各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50%,即使是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人均储量也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铜、镍等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石油、天然气人均存储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0%。同时,由于我国生产技术水平低,导致资源的有效开采和利用程度低。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一些重化工行业单位产品能耗比世界先进水平高10-50%,矿产资源总回收率比世界先进水平低20%,加剧了能源资源短缺的状况。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物排放量保持高增长,对生态环境产生很大压力。

(二)投资、消费、出口占GDP比重的结构性矛盾

投资、消费、净出口被称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国际金融危机之所以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很大影响,表面原因是由于外部需求急剧收缩造成出口大幅下降所致,从深层分析则是我国经济内需不足,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的增长方式难以适应外部经济环境变化的结果。国际经验表明,大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内需支撑。2008年,美国、印度内需占总需求的比重分别为92%、88%。而同年我国这一比重仅为72.8%。

1.高投资率。投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投资是启动经济增长的最快引擎,也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据测算,我国的资本形成率由上世纪80年代初的32%左右上升到2009年的46.8%,2008年11月为应对金融危机,大力增加投资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第一选择,我国迅速推出4万亿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同时配合以近10万亿的新增贷款。2009年投资拉动GDP增长8个百分点。

世界上多数国家同等发展阶段的投资率一般分布在22―40%,虽然我国与这些国家相比投资率偏高,但是是符合一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投资率趋于上升的一般变化规律的,同时,高储蓄率为我国的高投资率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国际经验看,东亚经济体的兴起经历了高投资的过程。投资起着双重作用,它既创造了需求,也创造了生产力。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很不平衡,而且消费率低出口受国际环境影响大,保持一定的投资率仍很重要。同时应该注意,我国投资结构不尽合理,低水平重复投资现象非常严重,投资效率低下,同样的投资规模,我国获得的产能增加比美国要低将近30%。应重点关注优化投资结构,合理布局投资的地区分布,提高投资效率。应抑制产能过剩行业盲目投资,引导更多投资推动传统产业的调整升级。推动产业技术的更新和创新,加快产业结构的“深度调整”;应引导投资向中西部落后地区分布。

虽然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投资需求还有很大空间,但是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投资是GDP中变动最大的部分。在一般的市场经济中,衰退时期总支出的下降部分是因投资支出的下降引起的;经济过热时期,总支出的增加部分是因投资支出的增加引起的。投资和消费的波动相比,投资的波动更大。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容易造成经济的大起大落,引起通货膨胀、资产泡沫等负面效应。

2.低消费率。我国的消费率即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长期以来一直处于下降趋势,近十年来更是迅速下降。最终消费包括居民消费和政府消费两部分,居民消费占GDP支出比重下降的趋势明显,政府的消费占GDP支出比重比较稳定,呈逐渐上升趋势,在居民的消费支出中,城市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上升,农村居民消费所占比重下降。从横向比较,中国消费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落后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1978―2005年,全球平均消费率呈逐步上升趋势,从1978年的75.6%上升到2005年的78.8%。2005年,美国、日本、德国和英国等发达国家的年均消费率分别为86.5%、75.2%、77.7%和85.6%。作为主要新兴市场国家,巴西、印度和俄罗斯2007年的消费率也分别达到75.7%、64.9%和67.0%。中国消费率的下降,主要是由于居民消费率的下降,1978年居民消费率为48.8%,2008年中国居民消费率为35.3%,而美国为70.1%,印度为54.7%。

消费的不足源于社会收入分配的失衡。显然,要提高消费率,需要增加居民收入。中国居民的主要收入来自劳动报酬,而1996―2007年,我国的劳动报酬总额占GDP的比重由53.4%下降到39.7%。应该调整收入分配格局,缩小城乡收入差距、行业收入差距,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和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使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劳动报酬增长与经济增长相协调。同时,我国二次分配制度也不够完善,在民生建设特别是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额度不够大,社会保障支出占中央财政支出比重与国际相比较,我国2008年是7.5%,发达国家德国是55.5%,加拿大是45.6%,美国是30.2%,应加大社会保障投入。

2009年由于4万亿投资计划刺激了消费,消费率上升,这种由于政策刺激的增长,如果政策退出将难以持续。比照国际经验,在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后,投资出口对GDP的贡献呈下降趋势,消费成为保持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2009年我国的人均GDP达到3677.86美元,可以说具备了一定的靠内需拉动经济增

长的条件,应抓住这一机遇,切实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增加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培育消费热点,增加文化、体育、旅游、培训和家政等消费,引导消费结构升级。

3.出口占GDP比重高。我国经济的增长高度依靠国际市场,对外贸易占经济的比重较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出口占GDP的比重一直呈持续上升趋势,2007年达到37.57%,高出全球平均值10%左右。

出口往往受到许多不可预料和突发性因素的影响,出口占GDP比重过高,经济发展过度依赖出口,使得我国经济难以避免地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出口下拉GDP增长负3.9个百分点。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外需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我国货物出口额仍达1.2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同时,我国进口规模不断扩大。2008年货物进口额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二大进口国。对外开放,能更好地提高生产效率,加速经济发展。因为分工和专业化是提高生产率的有效手段;参与国际分工能在更广阔的领域运用、交换比较优势,合理配置资源;参与国际分工就是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竞争是技术进步和素质提高的关键因素;参与国际分工可以使我国在更广阔的领域中提高价值竞争力和财富的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出口产品在全球分工中仍处于低端,一些新兴经济体生产成本低于我国,也生产能替代中国的部分出口产品,使得我国制造业面临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如果不能把握趋势、抢占先机,就会拉大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另外,我国许多产品的生产过程消耗的资源多碳排放量高,可以说我国的高出口一部分是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换来的。我们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重新定位我国在国际分工领域的地位,增强我国经济抵御国际市场风险能力,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国际竞争中抢占制高点,而不是单纯扩大出口规模。

(三)产业结构不合理。

经济结构是指经济活动各个类别的比例组合,它包括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市场结构、供求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等等。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主干。当前产业结构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部分行业产能过剩,一、二、三产业发展不协调。2009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42.6%。按照世界银行数据,近年来,中等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53%,高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72.5%,低收入国家服务业比重为46.1%,我国服务业发展明显滞后。与此同时,我国工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则已超出发达国家工业化时期的最高值。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从而加大了资源环境压力和就业压力,进而制约了国民经济整体水平的快速提高和经济的持续发展。

(四)城市化率偏低

城市化率是指市镇人口占总人口(包括农业与非农业)的比率。一个国家的城市化率和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工业化率、三次产业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其经济发展水平。城镇化水平是一个国家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虽然不断提高,到2009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达到46.6%,但总的来看,我国城镇化水平仍明显滞后,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据统计,发达国家城市化率一般已接近或高于80%,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周边国家,城市化率也在60%以上。由于城市化率偏低,限制了扩大内需和产业结构升级,也造成了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因此,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市化率。

(五)技术进步与自主创新不足。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低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政府和企业对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技术进步自主创新严重不足,技术进步的脚步远落后于经济发展的进程,可持续创新能力薄弱。

纵观中国工业结构的升级和中国工业的技术进步,多数工业行业的建立和新产品的生产,大都是通过引进成套设备进口实现的。自主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总体上处于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中国在国际知识链的位置处于低附加值,工业品处于低端。我国的基础研究经费仍仅为美国的3.6%,日本的1/8、法国1/5、韩国的1/2。中国与世界最大的差距在于科技创新人才不足,人力资源总量多但效率不高,创新能力不足,对经济增长推动力不足。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科学技术进步贡献率只有39%,而创新型国家高达70%以上。高新科技立足跟踪国外先进技术,核心专利技术少,虽然经济体制和科学技术体制改革进行了二十多年,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然而科学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结合发展的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选择

(一)通过制度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制度是指一系列被制定出来的规则、守法程序和行为的伦理道德规范,它旨在约束追求主体福利或效用最大化的个人行为。当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变量时,则经济增长主要表现为制度变迁的结果。在制度不变的情况下增加生产要素也可能增加社会财富,但一个国家没有实现经济增长,则必定与社会没有为经济方面的创新活动提供足够的刺激有关。我国要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同时应注重相关制度的创新和有关政策法规的出台。例如,制定鼓励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改善资源和环境的限制;进一步改革投资体制,改善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的状态;适时进行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调整分配结构,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形成“橄榄型”收入分配结构,完善二次分配制度,加大社会保障力度,进而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水平;进行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民工进城,提高城市化率;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制定鼓励创新人才成长的政策措施,形成有利于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等。

(二)消除体制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体制因素可以推动或阻碍经济增长、制约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因为体制的变化具有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使用资源效率的潜在可能性。体制因素不仅决定了经济增长的绩效,而且决定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消除体制,去除经济社会体制存在的不利于经济发展因素,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经济、社会和政治体制。政府应该对技术创新和新产品进行引导,制定扶持性政策,不设立过多的行政

许可和市场准入。

(三)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升级相结合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的关键。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国内国外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应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产品结构面向市场需求,把优化产业结构同推动产业升级相结合,适应全球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大趋势,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经济增长不能超过农业的支撑力。要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提高农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调整农业内部产业结构,培育壮大现代产业体系,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产业升级重要的是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核心的是发展新兴产业和改造占我国经济比重高的加工制造业。

(四)通过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篇10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30-0013-02

企业管理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基础,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企业经营的管理,一个企业要想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就必须对企业经营管理进行一定的分析。对企业管理进行创新,需要根据企业实际的发展情况进行制度的创新,从而能够有效地满足社会的需要,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必需的,同时还能促煤炭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本文就对创新管理,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阐述。

一、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性

1.随着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的改革也有着进一步的深化,在企业中劳动者的思想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实现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对中国煤炭经济发展经验进行一定的总结。在企业煤炭经济发展中主要是通过人进行管理的,也就是说企业实施各方面的管理的主体是劳动人员,企业管理的中心以及企业管理的主体都是紧紧围绕着劳动人员进行开展的。在现代企业中,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就是发挥出劳动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直接决定着企业煤炭经济的发展,企业煤炭经济发展的出发点是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劳动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如今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加快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其实就是有效地适应现如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也是为了企业自身长远的发展。由于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企业要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稳脚跟,就必须提高企业自身的实力,强化自身的自主创新意识,能够使得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处于优势地位。通过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有效地将企业的产品和技术等现状进行一定的改变,从而提供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而有效地保证企业长久健康的发展。

二、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的问题

虽然中国煤炭行业经济发展有着一定的转变,但是在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下面就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简单的分析。

1.煤炭生产安全的问题。中国煤炭行业在经济方式转变中,由于只是注重煤炭的资源,并没有重视煤炭生产安全的问题。在煤炭行业中,生产安全问题是煤炭行业经济发展的首要问题,只有控制了煤炭生产安全问题才能有效地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中国的煤炭企业对安全费用投入的资金较少,由于矿井中的安全问题并没有有效地解决,严重影响了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进而给生产安全带来一定的困扰。

2.煤炭资源的污染和浪费。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新型的设备应用到煤矿中,进而使得产煤量逐年增长,但是煤炭资源污染的问题一直影响着煤炭行业的发展,不仅对造成了煤炭资源的浪费,而且还对生态环境有着一定的影响,同时还有可能对空气造成一定的污染。由于在中国许多矿井中存在着煤炭资源枯竭的问题,就有可能对煤炭的开采带来一定的问题,就很难以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3.煤炭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在煤炭产业结构调整中,煤炭经济的运行效益始终离不开煤炭的生产量。在煤炭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很多企业大力发展非煤炭产业的经济产业链,从而使得非煤炭的经济产业链的发展高过了主体的煤炭企业。

三、创新管理,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措施

在煤炭行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由于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就需要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定的解决措施,进而能够通过创新管理,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1.对运行机制进行创新。要想有效地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就必须要对企业的运行机制进行有效地创新,根据企业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形成自身煤炭经济发展的特点,还应该创新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并且完善企业管理的考评机制,对企业管理的绩效进行严格的考核。

2.建立煤炭供应的新模式。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由于一直都是十分依赖煤炭,要想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对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进行一定的转变,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不仅能够有效地改善煤炭供应的现状,而且还能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在大力发展绿色能源中,还需要对现代物流业进行一定的创新,能够进一步形成最新的流通体系。

3.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随着对煤炭资源的大力开采,自然资源越来越少,在对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进行转变中,必须要注重对资源的节约,煤炭是最为基础的能源,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对煤炭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同时还能有效地保护了生态环境的建设。在煤炭企业中,需要对煤炭资源的消耗制定一定严格的标准,而且还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对煤炭资源的技术设备进行一定的维修,对废气的排放进行综合化的治理,进而减少了对空气和环境的污染。

4.培养人才。在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红,需要对人才进行一定的培养。人才对于每一个企业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企业需要加强对人才的管理,使得企业中的人才更好地适应企业创新管理中,进而能够有效地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人才引进机制,认真地吸取教训,转变发展观念,向发挥人才的优势进行一定的转变;还要提高人才的待遇,企业拿出部分资金建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实施高层次人才培养计划,同时还要制定符合本地实际的地方性科技创新鼓励措施,进而激发高技能人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5.进行科技的创新。在煤炭企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需要进行对科技的创新。随着中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给煤炭企业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一定的方便。在煤炭企业中,需要通过以科学技术为核心,加大力度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培养出优秀的科技人才,通过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生产工作,进而还能有效地提高工作的效率。加大创新力度,进一步提高产业技术的水平和煤炭科学技术的实力。

6.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在煤炭企业发展经济方式转变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要做好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快速的发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进一步加速产业技术优化升级。由于煤炭企业生产条件较差,设备较为薄弱,如果在发展传统的工业,就会丧失优势。可以通过运用新技术,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战略性的调整。对生产能力较低的煤矿进行淘汰,建立开放的煤炭市场体系,进一步完善煤炭管理机制。

四、结语

综上所述,要想有效地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就必须要进行创新管理,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企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所必需的,同时还能促煤炭企业稳定快速的发展。本文主要分析了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性,针对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存在的问题以及进行创新管理加快煤炭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进而能够为煤炭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篇11

《当代贵州》:近一段时间来,中央对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行了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在全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这个大背景下,对于我省来说意味着什么?

王晓东:对我省来说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既是压力更是动力。中央作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决策部署,对于我省来说,是挑战与机遇并存,压力与动力同在,关键是如何应对。应对得当,挑战可以转化为机遇,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应对不当,就会在挑战中丧失机遇。

如何抓住机遇,搭上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艘大船,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是我们当前必须认真思考并努力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如果抓住了机遇,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就会上一个大的台阶;如果丧失了机遇,我省经济发展方式将更加落后、经济的整体竞争力将会更弱、与发达地区的差距就会进一步扩大。在机遇面前,既不能得“色盲症”,见事迟,看不到机遇;也不能得“痴呆症”,行动慢,错失了机遇。我们一定要把思想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以敏锐的眼光认识机遇,早认识、早部署、早推动,坚持把贵州发展放在全球经济大趋势中考虑、放在全国经济大格局中去谋划,顺势而为,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当代贵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因地而异,对于贵州这样一个“两欠”省份,在转变发展方式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王晓东:这要求我们要充分认清贵州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特殊性:第一,我省是一个经济发展滞后省。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发展速度慢、整体质量差,是我省一切问题中带有根本性的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加快发展、做大总量,仍然是我们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也决定了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我们都必须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努力实现超常规发展,舍此没有别的选择。这样,必然会带来既要加快扩大经济总量,又要提高发展质量的突出矛盾;既要提高人均收入水平,又要改善经济结构、增强发展效益的突出矛盾。第二,我省是一个资源型产业比重大的省。面对这样的资源环境现状,如果我们继续重复走发达工业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再转型的老路,显然这些不可再生的资源浪费不起、消耗不起、破坏不起,这必然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坚持把提高技术含量、执行行业准入标准放在突出位置,走出一条依靠科技进步、延长产业链、降低资源消耗、优化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路子。第三,我省是一个生态脆弱省。面对这样的生态环境,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进行大开发,那样代价很大,得不偿失,但也不能为了保护环境而放弃开发。要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坚持发展与保护同步、经济与生态双赢。第四,我省是一个“三不沿”省。不沿海、不沿江、不沿边,没有平原支撑,长期处在封闭半封闭的状态,是我省又一重大基本特征。面对“三不沿”省情,我们必须把交通建设摆在事关全省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位置来抓,努力突破瓶颈制约,实现我省与发达地区的快速连接,融入全国经济的大循环,充分借助外力加快发展。第五,从我省经济发展所处阶段性特征看,需求结构、城乡结构、经济与社会发展不协调、不平衡问题突出。我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人均生产总值从1000美元向3000美元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的基本特征是,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三大需求不协调、二元结构矛盾突出、经济社会不平衡。

总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贵州来说,尤其重要,尤其紧迫,尤为艰巨,我们必须迎难而上,作为一场攻坚战、持久战,坚决打赢打好这场硬仗。

“三个方面”、“七大关键”找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着力点

《当代贵州》:从您上述的总结中可以看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既是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我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必由之路。具体该怎样做?

王晓东:这就需要我们突出重点,找准抓手,协同推进。在我看来,就是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一要在“加快”上下功夫。对我们这样一个“两欠”省份,如果不加快转变,就必然使原本已经很突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更加突出,必须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在“加快”上下功夫,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真正落到实处。二要在解决“三大基本问题”上下功夫。一是解决不愿转的问题;二是解决不会转的问题;三是解决不能转的问题。三要在做好发展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上下功夫。

《当代贵州》:如何做好发展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

王晓东:在我看来,做好发展特色经济这篇大文章,就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力争在转变上下功夫、在加快上见成效。具体讲,就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把握七个关键环节:

一要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首要任务。一是要始终坚持“好字当头、能快则快”的重要方针。能快则快是我们贵州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必须坚持的重要指导方针。二是不仅要努力争取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且要努力保持一个较长的快速增长期。近几年来,我省经济发展速度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说明我省是可以做到的。贵州必须保持10年、20年、30年甚至更长的快速增长期,这样才能缩小差距。我们应当有这样的信心,有这样的志气。三是要把保持10%以上的增长速度作为一个基本目标。我省是典型的速度效益型经济。要做大经济总量、提高人均水平、缩小发展差距,必须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根本要求,奋力保持一个较长时期的10%以上的速度。

二要把改善发展基础条件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础工程。一要加大以交通、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基础条件首先是交通、水利建设,对我省来说,这是当前压倒一切的任务。二要加快生态建设力度。加强生态建设,我认为就是“封、退、种、治”四个字,坚持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种草养畜、采取生物和工程措施加以治理。三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在我看来,就是要做到三个切实抓好。一个是切实抓好基础教育。要完善义务教育的保障体系,在“两基”达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巩固和提高攻坚成果,促进基础教育持续发展。一个是切实抓好职业教育。抓职业教育,这是产业发展的需要,我省一方面大量的劳动力富余,另一方面许多企业缺乏工人特别是技术工人,这说明我们的职业教育还有很大的欠缺。再一个是切实抓好高等教育。要推进高校资源优化配置,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合理规划高校布局和办学规模,发挥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要把调整优化经济结构作为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的中心环节。抓住经济结构问题,就抓住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从我省看,要着力从三个方面推进。

一是要调整优化需求结构。贵州现阶段经济特征仍然是投资拉动型。在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消费、出口三大因素中,扩大投资仍然是最大的任务、最主要的抓手。在扩大投资力度的同时,逐步提高投资效益,重点投向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符合转变发展方式的领域,以投资结构的优化调整带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扩大消费。再一方面要千方百计扩大出口。

二是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2009年,我省一二三产业的比例为14.2∶37.9∶47.9,全国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0.6∶46.8∶42.6,第三产业的比重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我省的产业结构是建立在“一产不稳、二产不强、三产不大”、三次产业都不发达基础上的。而在第二产业内部,我省实际上是在轻工业没有得到充分发展的条件下走上重化工之路的。在我看来,优化产业结构,关键是要大力推进“三化进程”、着力抓好“两大增长点”,切实改变产业层次低、布局散、竞争力弱的状况。“三化”就是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绿色城镇化;两大增长点就是旅游和县域经济。在农业产业化方面,要围绕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培育和引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引导企业按照集团化和专业化模式进行重组联合,推广龙头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等多种模式,加快建设农业科研开发和技术服务体系。在新型工业化方面,就是大力培育特色优势支柱产业,关键是要根据资源禀赋状况,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在我看来,就是要“建立三大基地、打造两大品牌”,即建立南方重要的能源基地、原材料基地、装备制造业基地;要充分打造贵烟品牌、茅台品牌。在绿色城镇化方面,就是要扩大规模、完善功能、发展产业、消除壁垒。我认为,要扩大城市规模,把城市规模做大,是推进城市化的首要任务。在做大规模的同时要大力完善城市功能,增强城市的聚集力、服务力和辐射力。同时,如果农村人口转移到城市,没有就业,就不会有收入,所以要下功夫发展城市经济,有产业才能有就业,有就业才能有收入,有收入才能有消费。消除壁垒,就是要革除限制农民转变为城市居民的政策壁垒。当务之急,是要下决心改革城乡人为阻隔的户籍制度,化农民为市民。在旅游业方面,在硬件建设上,既要大力加强区域内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又要大力加强景区内的景观建设和配套设施建设,增强吸引力。在软件建设上,既要大力加强管理,从小处着眼、细处着手,努力提高旅游服务水平,又要大力拓展市场,加强旅游推介宣传。在县域经济方面,贵州经济发展滞后,转变方式难,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县域经济方面实力弱、基础差。要加大力度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形成区域新的增长极。

三是优化所有制结构。加快发展非公经济。必须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积极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参与资源开发、基础设施、公用事业、金融服务和社会事业等领域。

四要把节能减排作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攻坚战来打。节能减排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相互关联、相互促进。我们必须狠下功夫。一要抓重点。要突出抓好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抓住主要矛盾,积极推动耗能大户、排放大户的节能减排工作。二要抓技术。要加快以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技术改造,广泛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采用节能环保的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量。三要抓淘汰。要综合运用行政、法律、市场和经济的手段抓紧进行淘汰。要在2010年年底前,再关闭79对小煤矿,淘汰水泥湿法生产线、炭化室高度4.3米以下的小机焦、7200千伏安以下黄磷生产线、6300千伏安以下矿热炉。四要抓建设。根据中央的要求,到2010年,COD排放总量要控制在21万吨以内,比2005年下降7%。解决这个问题,关键是要建设污水处理厂。要抓紧完善措施,建立健全机制,确保每一个污水处理设施长期投入运营。五要抓发展。一方面要发展低碳经济。另一方面要发展循环经济。六要抓追究。要建立节能减排专项跟踪督查机制和考核制度,形成定期督办、定期通报、定期考核的制度,确保各项节能减排目标扎实推进。在年度考核中按照节能减排的考核规定实行“一票否决”,对地方行政领导实行严格的“行政问责制”。

篇12

现在大家都在讲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但我觉得我们是喊得多、讲得多,具体措施少,抓落实不够,思路还不太清晰,目标还不够明确,缺乏转变发展方式的顶层设计,没有很好地解决往哪里转、如何转和靠什么转的问题。因此,我建议河北要兼顾节能减排,兼顾地方财政收入,兼顾长远发展,统筹规划,科学定位,搞好河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顶层设计,制定具体的转变规划和实施方案。第一产业怎么转,第二产业怎么转,第三产业怎么转,新型战略产业怎么发展,都要提出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要一个行业一个行业地研究,一个企业一个企业地分析,提出具体技术路径,落实到具体项目上。要明确目标,划定时限,落实责任,分阶段实施,严格考核,像抓节能减排“双三十”那样抓转变。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否则很难落到实处。

二、立足河北省情,选准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破口

发展方式的转变,从产业结构上讲,由现在的“二、三、一”转变为“三、二、一”,第三产业超过第二产业。从需求结构看,由主要靠投资、出口拉动转变为投资、消费、出口协调拉动,消费拉动要超过投资拉动。从要素结构看,由生产要素投入为主转向主要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我们现在谈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要是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产业综合竞争力,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从河北来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第一,要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用现代信息技术武装传统产业,走出一条具有河北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使其由大变强、由粗放变集约、由低端变高端、由数量变质量。传统产业是河北的重要经济支撑和财政收入来源,如果放弃传统产业,另起炉灶,一味追求发展新兴产业,那是不符合河北实际的,也是行不通的。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改力度,提高传统产业的整体装备水平、工艺水平和管理水平,加快开发具有产业控制力强,附加值高,低碳特征明显的新产品,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同时,要加大改革力度,把对传统产业技改创新的过程,变为企业兼并重组、淘汰落后、扩大规模的过程,变为向工业园区集中、提高聚群效应的过程,变为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第二,要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科技创新成果的重要标志,它代表着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河北既面临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巨大压力,同时也面临着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严峻挑战。我们在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制药等新兴产业时,有两点要注意,一是类同,二是重复建设问题,防止一哄而起,盲目上马。我认为,河北在选择发展新兴产业时,要立足河北,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着眼未来,要上就是顶端的、世界一流的、拥有核心技术的,严防类同和重复建设。特别是要上一批能够改变河北发展基因的大项目,要把握好三条原则:一是项目选得要准,二是技术要新,三是行动要快。在发展新兴产业时,政府要发挥好培育市场的作用。第三,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根据河北实际和优势,应优先发展生产业,加快发展生活业,大力发展高端服务业。重点抓好旅游业、文化产业、金融服务业、现代物流业、服务外包等等。第四,要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重点是发展现代农业。区域经济的发展,一是要有特色,二是要有规模,三是要有市场。第五,要进一步扩大消费需求。中央把扩大消费作为调结构、转方式的重要举措,这是非常正确的。但扩大消费需要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要大幅度增加国民收入,使大家有钱消费。二是大力加强社会保障工作,使人们敢消费,消除人们的消费后顾之忧。

三、加强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度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最近,总书记在参观“十一五”国家重大成就展览时再次强调,完成“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最根本的是科学技术,最关键的是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当今世界,谁掌握了高端技术,谁就赢得了主动;谁拥有了人才,谁就拥有了财富,这是当前国际国内竞争和发展的一条普遍规律。河北当前最缺的就是核心技术,缺的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缺的是世界名牌,缺的是高端创新型科技领军人才。当前我国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高,我们拥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企业还不足3%,我国的信息技术每年支付专利使用费高达4000多亿元,80%以上的核心技术掌握在发达国家手里。2009年,美国申请国际专利是5万项,我国是8000多项,也就是说,在创新能力上我们同美国的差距是1∶6。而从经济总量上看,我们同美国是1∶3。由此可见,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把科技和人才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必须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大力推动科技创新。就河北而言,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一要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特别是政府和企业的投入。二是积极创造条件营造环境,充分发挥好省内现有人才的作用,想法留住人才,为他们施展才能搭建平台。三是围绕河北省产业发展需求,面向京津,在世界范围内不惜血本引进一批掌握核心技术的高端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团队。四是发挥北京的人才和科技优势及河北省大专院校、大院大所的作用,搞好技术引进和技术对接。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在引进吸收和集成创新上下功夫。五是围绕河北省主导产业和关键领域的关键技术及公共技术难题,通过开展联合攻关,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突破,以此来提升河北省主导产业的整体水平。六是努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金、介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以河北省重点企业、大集团、大公司为依托建立研发中心,汇集高端创新人才,加快技术创新,以此来引领整个产业的发展和发展方式的转变。转变的主要标志,一是看是否节能减排了,二是劳动生产率是否提高了,三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否增强了。

四、创新体制机制,努力营造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社会环境

篇13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及其形成背景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形式,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文明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处共融。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中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并明确提出“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落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这充分体现了生态文明对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重要意义。十七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国的环境问题仅仅依靠在原有政策框架内“加大力度”,很难彻底解决问题,必须上升到基本价值理念转变这样的高度上来。我国的环境问题确实已经成为影响我们长期发展和社会和谐的一块大“短板”,单靠一般性地在政策上做些小的调整,很难彻底解决问题,必须通过对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变革,才能使我国资源和环境支撑经济社会的长期稳定发展。

生态文明不仅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更是一种重要的治国理念。生态文明作为一种基本的执政理念,将通过各级政府的具体执政行为对发展方式和人们的生活方式进行重大调整,进而引导国家走科学发展的道路。从我国环境保护的历程可以看出生态文明治国理念的演变过程。上世纪80年代,我国提出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赋予环境保护在国家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提高环境保护的地位,但还不足以从总体上改变“以环境换发展”的发展模式,二者还是分隔状态。到90年代,我国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开始将环境保护理念引入经济发展的决策之中,开始改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分别决策、分别处置的隔阂状态。但此时,环境保护还远远没有成为全社会的主流意识,不足以深刻地影响和约束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生活行为。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贯穿到包括人的思想道德发展在内的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体系之中,实际上是对以往的治国理念的实质性提升,境界更高,产生的效果也将更加久远,也是对工业文明的全面提炼与升华。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的发展与归宿。我们要深刻领会“生态文明”的政治内涵,彻底实现执政理念的根本性转变。在战略上,要把生态文明同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相并列;在实践上,要把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硬指标;在考核上,关心GDP的同时还要重视当地经济发展效率、质量和区域生态质量改善情况,只有实行生态环境“一票否决”制度,才能实现真正的生态文明。

二、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必要性

1、我国已进入重化工业主导的城市化加速发展阶段要求我们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