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咨询热线:400-838-9661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经济学弹性的定义

经济学弹性的定义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32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经济学弹性的定义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经济学弹性的定义

篇1

边际与弹性分析是经济数量分析的重要组环节,是高数微分法的重要应用之一。在分析经济量的之间关系时,不仅要知道因变量依赖于自变量变化的函数关系,还要进一步了解这个函数值随自变量的变化的速率,函数的变化率,即它的边际函数;不仅要了解相应函数的绝对变化率,而且还要了解它的相对变化率,即它的弹性函数;经过进一步的分析,就可以探求如何取得最佳经济效益,达到理想应用的目的。

一、边际概念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一)边际概念

边际作为一个数学概念, 是指函数y=f(x)中变量x的某一值的“边缘”上y的变化。它是瞬时变化率, 也就是y对x的导数。用数学语言表达为:设函数y=f(x)在[α,b]内可导, 则称导数f'(x)为y=f(x)在[α,b]内的边际函数;在x0处的导数值f'(x0)称为y=f(x)在x0处的边际值。根据不同的经济函数,边际函数有不同的称呼,如边际成本、边际产值、边际消费、边际储蓄、边际收益、边际利润等。

(1)边际成本。在经济学中,把产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所增加(或减少)的生产总成本,定义为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就是总成本函数在所给定点的导数,记作MC=C′(q)。

(2)边际收益。是指销售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时所增加(或减少)的销售产品总收入,是总收入函数在给定点的导数,记作MR=R′(q)。

(3)边际利润。对于利润函数 L(q)=R(q)-C(q),边际利润为 ML=L′(q)=R′(q)CC′(q)=MR-MC,其指销售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销售量时所增加(或减少)的利润。

(二)边际理论在经济学中的应用

边际分析理论可用来预测商品价格需求量或供给量,确定企业内部生产资料同劳动数量之间最合理的配置。我们主要探讨如何利用边际理论决策最低成本、最优利润,以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由于平均成本包括有产量的增加而始终递减的固定成本,同时它又是按全部产量平均计算的,所以它的曲线由递减转为递增较边际成本曲线迟。

当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相等时,MC=AC,平均成本为最低,也就是说,边际成本曲线MC与平均成本曲线AC相交于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处F处。这一点就是通常所谓的“经济能量点”或“经济有效点”,也就是成本最低的一点。企业家应该把生产规模调整到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即F点),才能使生产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以增加盈利。

二、需求价格弹性及其应用

(一)需求价格弹性

弹性作为一个数学概念是指相对变化率, 即相互依存的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用比例来说, 是自变量每变化1%所引起因变量变化的百分点。

需求价格弹性是是经济数学弹性中应用最广泛的概念之一。它是指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即需求弹性=需求变化百分比/ 价格变化百分比。设需求函数为Q=Q(P) ,其中P为价格,Q为需求量。利用极限思想研究需求弹性,则在P点“近旁”变化率可定义为,它表示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或上升)1%时,其需求量将增加(或减少)|Ep| %。

需求价格弹性可分五类:

(1)低弹性。当-1

(2)高弹性。当Ep

(3)单位弹性。当Ep=-1时,这时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基本相等,即商品的涨价或降价对商品的销售基本无大的影响。

(4)完全弹性。当Ep=+∞时,表示价格的任何变动都引起需求量无限的变动。如国家对棉、油、木材以及某些战略物资的定价收购,需求量可为无限制的

(5)完全无弹性。当Ep=0时,表示不管价格如何变动,需求量固定不变。

(二)需求价格弹性的应用

需求价格弹性应用很多,我这里主要谈谈价格变动如何影响销售收入。

在商品经济中经营者经常关心的问题是提价或降价对总收入的影响,利用需求弹性的概念可以使经营者认识到:涨价未必增收,降价未必减收,这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设某商品的需求函数为Q=f(P),商品的价格有改变量P,这时需求量相应的改变量为Q,销售收入R=QP的改变量记为R,由需求弹性的求解公式:

因此,由价格P的微小变化(┃P┃很小时)而引起的销售收入R的改变量

由此可知,当┃Ep┃>1(高弹性)时,若P0;若P>0则F

篇2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11-0053-0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和就业增进未能同步扩张日益成为解读中国经济发展的难点所在,并受到了经济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当前国内对此问题的研究思路之一是考察就业弹性,这一思路实际是以新古典增长理论为依托,从经济增长的长期视角来考察就业量的演变趋势,它在理论上是完全自治的,因而为大多数研究者所采用。研究者主要从计算方法、计算口径、变动趋势和变动原因等各个层面对就业弹性作了大量实证研究,但从已有的文献来看,经济学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不充分,当前的研究集中于就业弹性的静态测算和走势分析,而未能在经济演进的背景下对就业弹性进行更深入的动态考察。更重要的是,由于对计量技术的把握尚有欠缺,对就业弹性测算方法的准确性问题至今缺乏较系统细致的讨论,对就业弹性的影响因素分析还尚处于起步阶段,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的结论常存在抵牾之处。理论研究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都说明对就业弹性测算方法仍需更深入严谨的探讨。 笔者力图在全面梳理国内外重要文献的基础上,在动态考察经济增长的规模效应和结构效应的背景下,通过设定新的计量模型,运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测算和分析了中国的总体及分产业就业弹性值。

一、就业弹性测算方法

就业弹性的本意是考察每单位GDP的增长能带动多少单位就业量的增加,对这一概念反映经济增长与就业增进之间关系的“优度”一直存在争议。基于笔者的研究目的,本文不涉及有关就业弹性经济意义的评论,而专注于回应对就业弹性测量方法的批评。

(一)研究路径

从对当前文献的考察来看、就业弹性测算技术的发展路径大体可以描述为:初期研究都以弧弹性方法为起点,进而转至使用以双对数模型为基准的计量模型,但在双对数模型的使用上则产生分岔,下文拟对此作一简要回顾。

弧弹性方法是指依据弹性的定义,采用中点公式直接计算的方法。这一方法简单易行,所需数据少,因而大多数研究者,如Rao&Bhanoji(1992)、ILO(1999)、张车伟等(2002)、蔡等(2004)均采用此方法计算就业弹性的逐年值。但就经济分析而言,这种方法实际上把就业人数增长完全归因于经济的增长,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经济意义不完备;就技术层面而言,这一方法也没有任何拓展空间。而通过建立计量模型测算就业弹性可以有效地克服弧弹性方法的上述不足,计量模型不仅经济意义充足,技术进步和资本投入等因素的作用都可以包含到截距中并具有容易扩展的优势,既可以增加自变量,也可以据此建立面板数据模型,从而对就业弹性做更深入的分析和考察。

计量分析依据所采用数据类型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回归方法,但其基准模型通常采取如下形式的双对数模型:

lnL=αL+β1nY+u

在对双对数模型的运用上,经济学家发展出两条路径:

路径一:使用新的计量方法,由O13回归乃至更复杂的GLS回归和最大似然回归等经济计量技术。

大体而言,双对数模型在初始阶段的运用有两种形式:第一种形式是通过对时间序列数据进行OLS回归,得出某一时间段的就业弹性值。这一方法虽然存在无法测算就业弹性逐年值的内在缺陷,但仍为国内外学者广为使用。通常的做法是将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拆分为若干时间段,进而测算出不同时期的就业弹性值并进行趋势判断,如ILO(2000)、张本波(2002)、赵建国(2003);第二种形式则是通过对横截面数据进行OLS回归测算出就业弹性的逐年值,通常的做法是利用某一国家的省级数据测算出该国的GDP总量及分产业的就业弹性逐年值。这一方法目前仅见国外学者所使用,如Padalino.&Vivarelli(1999)、ILO(2000),国内学者则未见使用。

但上述两种方法仍有其不足之处。第一种方法通常会遇到这样的窘境:如果不对时间序列数据拆分,计算出的结果分析价值很小,而拆分又会遇到样本容量太小,回归结果可靠性低的问题。这一点在对中国就业弹性的研究中尤为突出。第二种方法通常不会遇到样本容量问题,但计算结果又严重受制于经济体的数据结构,计算出来的结果常常偏高,可信性同样偏低。

为了解决数据结构和样本容量的问题,经济学家又将面板数据引入就业弹性的研究之中,通过GLS回归测算就业弹性的时期值。当前的研究主要从两个方向展开:一是测算某一经济体随时间而变的就业弹性时期值,如Solimano&Andres&Guillermo(2002);一是测算某一经济体随样本成员而变的就业弹性时期值,如张江雪(2005)。

路径二:设定新的计量方程,通过添加新的控制变量以期求得更为精确可靠的弹性值并揭示更多的经济意义。

从数据类型的角度而言,上一条研究思路基本已经走到了尽头,因此国外学者在面板模型的基础上,又从解释变量的角度进行了新的尝试。如Daniel&Asep&Sumaao(2007)所言,对就业弹性的原有研究只注重劳动力需求移动的研究,而完全忽视了劳动力供给移动的研究。因而经济学家开始将供给因素纳入计量模型的设定之中。如Sdimano&Larrain(2002)将实际工资纳入解释变量,Daniel&Asep&Sumarto(2007)则将劳动参与率的变化率纳入解释变量。

需要指出的是,所有这些新增解释变量的选择都对应于研究者所要解决的经济问题,而非简单地解决零条件均值,从而求出更精确的估计值。就业弹性的这一最新研究思路在下文的研究中同样得到鲜明的体现。

(二)简要评论

从对当前研究文献的回顾来看,当前的研究主要在两个方面尚存在缺陷,而如何解决这方面的缺陷,正是本文尝试设定新模型的意义所在。

首先,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模型毫无疑问是今后研究的主流,就已有文献来看,目前仍未将更复杂的面板数据模型用于测算就业弹性的逐年值,而就业弹性逐年值的测算是进行更深人研究的数据基础,这不能不说是当前研究的缺憾所在。

其次,尽管经济学家已经开始考虑除需求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但仍缺乏基于经济演进的研究视,角,这也是当前国外研究者对就业弹性测量方法最重要的批评意见,从理论上说,经济总量扩张会对

就业产生两种效应:一是直接的规模效应,即各产业GDP的增长会增加各产业的劳动力就业量;二是间接的结构效应,即经济总量的增长会引发就业结构转变,使劳动力从一个产业流向另一个产业。因此,对就业弹性较完备的测量应能区分这两种效应,说明某产业的就业吸纳量哪些是由于经济结构转变带来的,哪些是由于产业扩张导致的。但正如Kelly(2000)所言,现有的测算均无法区分总量GDP和各产业GDP的增长对就业的影响。

二、方法论和计量模型的设定

本文的研究将表明,将上述两种研究思路结合起来,通过构建固定影响的变截距模型,设定新的计量方程,就业弹性测量方法的上述不足是完全可以改进的。在此,笔者将详细探讨这一新模型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

(一)变截距模型的基本思想

随着计量经济技术的发展,理论上我们可以利用基于面板数据的变截距模型求得就业弹性的逐年值。鉴于变截距模型在就业弹性测算的应用中很少,笔者先对其基本原理略作介绍。

变截距模型的回归方程形式如下:

ylt=et+X′itβi+μi+εit= 1,2,……N t=1,2,…T (1)

在以上面板数据模型中,Xit是 1×k维解释变量向量,βi是k×1维系数向量。μi是个体效应,εXit是残余扰动项,根据对山的不同假定,面板数据模型被分为固定效应模型和随即效应模型,如果μi是一个不独立于X’。的个体常数,则称固定效应模型,如果μi是独立于X,的随即误差项,则称随机效应模型。

将模型设定为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的常用检验方法是Hausman检验,其基本思路是在μi与X'it独立的零假设下构造统计量,检验在零假设下的B估计量是否严格异于备择假设下的估计量,如果拒绝了零假设,就认为应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不能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反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就是合理的。随机效应模型是对固定效应模型加上了更强的假定,是它的一个特例,或者说,Hausman检验是在用来识别数据是否满足一个更强的假定的特征的,采用固定效应模型是一种更为谨慎的策略。

在许多研究中,代表个体特征的一些变量或者是由于不可观测或者是出于研究方便便而没有被作为自变量纳入模型,但是这些变量又明显与被考察的自变量Xit相关,这时,可以允许直接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而省略Hausman检验的程序。在本文的研究中,像固定资产投资这样的因素显然对就业有重要影响,同时它又与总产出高度相关,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就要求忽略这种相关性,这显然是很不合理的,加之中国各省份在地理经济特征上的巨大差异,我们有理由认为基于省级面板数据的回归是无法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的,这也是在此处没有进行Huasman检验而采用固定效应模型的依据。

在样本量较小的情况下,对固定效应模型的估计,可以将μi作为虚拟变量来处理,亦即生成N个虚拟变量用OLS回归来估计,可见在固定效应模型中,每一个μi在本质上都是一个参数,与随机效应中代表残差项是不同的,固定效应模型会损失一些自由度,这也是放弃对模型的更强假定的代价,对随机效应的估计通常采用GLS,不存在损失自由度的问题,所以对于截面个体太少的一组样本数据的固定效应模型就无法进行回归,笔者只能将部分区域加以合并再进行回归。

(二)经济演进就业效应的计量模型

在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的基础上,笔者设定如下计量模型:

lnL8pt=Cltβ2tlnY8pt+β2tlnYtotpt+λ1+upt (2)

式2中的上标s代表各产业,下标p代表各省,L8pt、8pt分别是第p个省产业s第的就业量和GDP,Ytotpt是第p个省第t的GDP总量。这一模型有两个特点:(1)该模型中两个待估的弹性系数β1和β1是随时间可变的;(2)该模型能有效地区分出经济扩张的两种效应。在方程(2)中,β1表示直接的规模效应,即某一产业纯粹由于自身规模扩张带来的就业弹性的变动;β2示整体效应,即由于经济整体扩张所导致的某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的变动,将(β2-β1,)即是上文所说的间接的结构效应,如果结构效应为负,那就意味着即经济整体扩张导致劳动力从本产业中转移出去;如果结构效应为正,那就意味着经济整体扩张导致劳动力从其他产业转移到本产业之中。

从理论上而言,可以直接将省级数据代入方程(2),但是考虑到中国不同经济地带的情况差异很大,如果直接利用全部省级数据进行CLS回归,离差越大的样本取值在计算中所占的权重越大,这会导致就业弹性的估计值偏高。更严重的是,这样回归出来的系数也是不显著的。为克服这一缺陷,笔者将全国分成四大经济区域,先分别计算各大经济地带的各产业和总量GDP的就业弹性,而后以各大经济地带在全国分产业和总量GDP的比重为权数。通过加权平均的办法计算全国分产业和总量GDP的就业弹性。

三、测算口径与数据来源

在研究和测算就业弹性时,就业弹性的测算口径,即是否考虑隐性失业是基于发展中国家背景的一个极为特殊而又重要的问题。因为这一问题直接关系到因变量的取值,所以有必要在此加以说明。

目前尚未见国外学者在研究中涉及这一问题,但国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较多。大体来说当前国内研究分为两派:一派以张车伟等(2002)、齐建国(2002)、常进雄(2005)等为代表(姑且称为名义派),他们的研究都以统计年鉴上的名义就业量为依据,不考虑隐性失业问题。而另一派以龚玉泉和袁志刚(2002)、邓志旺等(2002)、吕民乐(2006)为代表(姑且称为实际派),他们明确指出,由于隐性失业的存在,基于统计数据计算的就业增长弹性系数并不是真正的就业弹性,而仅是名义就业弹性系数,实际就业弹性应该以有效就业为基础。

笔者认为,从稳健性估计和分析意义的角度来说,对就业弹性的测算不必考虑隐性失业问题,直

接采用名义就业量是更为可取的做法。首先,实际派方法的理论基础是有问题的。“隐性失业”一词来源于发展经济学,其精确定义是指那些边际生产力大于0而又小于其制度实际工资(IRW)的劳动者。由此定义可以看出,隐性失业者同样创造GDP,只是“人不敷出”,如果我们在计算GDP就业弹性时,将其从劳动力投人中扣除,实际上是否认了他们对GDP的贡献额,这是不合理的。由此造成的问题是,如果我们据此测量就业弹性并对之进行回归分析,因变量可能会存在严重的向下偏误。其次,中国劳动统计体系尚不完备,城乡分割制度在就业人员统计中的影响至今依然存在,公布的统计数据往往低估了实际就业总量。即使考虑到隐性失业转化为有效就业的影响,两项作用的合力影响是难以估计的。因此本文的测算都直接采用统计年鉴公布数据,不再进行各种基于有效就业量的调整。

为保持数据的一致性,本文所采用的数据全部来自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鉴于中国统计制度、统计指标和统计口径多次变动和调整,我们需要对数据来源进行较详细的说明。

1.本文所用数据的时间序列为1990~2005年。之所以截取这个时间段是因为自1990年开始,中国的就业总量数据依据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推算获得,而之前的社会劳动者总量数据依据各单位报表合并方法获得,1990之前和之后的数据不具备经济分析上的可比性。

2.本文所采用数据指标包括GDP和就业人员的全国和省级总量数据、分产业的GDP和就业人员的全国和省级数据。其中,1997年以前各年各指标省级数据样本为29个,自1997年始各年各指标省级数据样本为30个。

3.1998年以后GDP总量及分产业的全国数据依《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即采用了2004年经济普查后的调整数据。1990~2000年,就业人员总计、城镇和乡村就业人员小计资料根据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重新调整,2001年及以后资料根据人口变动抽样调查资料推算。

4.1998年以后的各年各指标省级数据均采用各年《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据,未采用根据2004年经济普查后的调整数据。其中,1990年分产业生产总值省级数据依《1991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各地区社会总产值”计算得到,1995年数据依《1997年中国统计年鉴》推算获得;1990,1992年分产业就业量省级数据依1991~1993年《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各地区分行业社会劳动者人数”合并计算得到。

5.本文研究所使用的各类GDP数据均采用名义值,不进行平减指数调整。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Lucas的信息孤岛理论,即认为经济主体更多地是依据名义价格而不是实际价格进行行为调整。

四、测算结果及比较分析

在此,笔者先对基于固定影响的变截距模型所得计量结果进行分析,进而从方法论的角度将其同传统方法所得测算结果进行简要比较。

(一)实证结果分析

计量方程(2)的回归结果表明:西北区域的分产业和总量GDP就业弹性都是不显著的,华北和中南区域只有第二产业的回归结果是基本显著的,华东区域的第一、二产业的回归结果除个别年份都是显著的。基于此,笔者无法用加权平均的办法计算出全国的分产业就业弹性取值。但出于方法论探讨的目的,本文选择以华东地区第一和第二产业的就业弹性测算结果,对所建立的回归模型展开分析。

这样做的原因有三点:首先,华东地区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也是城市化最高的地区,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程度已经超越了刘易斯转折点,农村不再具有劳动力蓄水池的功能,因而对第一产业的分析是有意义的;其次,华东地区虽然不是中国的重工业集中地带,但作为最早的沿海开放地带,其制造业,尤其是轻工业的发展到了相当成熟的程度,因而有利于分析经济总量扩张对就业的结构效应;最后,中国第三产业的省级数据由于统计制度的原因,统计往往是不全面的,对其进行分析的数据基础比较薄弱,事实上,所有关于第三产业的区域回归分析结果绝大多数都是不显著的。

考虑到上述因素,笔者给出如表1所示的回归结果。

不难看出,表1所列数据具有明确的经济意义。首先,β1的取值全部为正,这说明某一产业自身规模的扩张必然吸纳更多的劳动力,这同新古典增长函数的内涵是完全相匹配的;其次,第一产业的结构效应系数全部为负,说明华东地区的确存在着持续的农业劳动力向二产和三产转移的过程,这同刘易斯的二元经济理论以及钱德勒大国模型的预言是完全相吻合的;第三,第二产业的结构效应系数有些年份为正,有些年份为负,这主要是由于政府大力推行积极就业战略,结构效应系数基本取正值,这一变动态势同华东地区第二产业的组成结构及历史演变也是相一致的。

上述分析表明,在数据基本可靠的前提下,基于方程(2)所回归的结果是可信的,统计意义和经济意义都是显著的,并且确实能有效地揭示就业弹性的变动特点,有效地区分和揭示经济总量扩张所具有的两种就业效应。这就证明,笔者提出的这一计量模型和计量方法是可信的。

(二)基于经济意义的比较分析

如前文所述,国内外学者采用不同方法对就业弹性的测算做了大量研究,如张车伟和蔡防(2002)、常进雄(2005)、吕民乐(2006),将他们的测算结果同本文的计算结果相比较,笔者发现,从经济演进的视角观察就业弹性的变动特点,能够揭示出若干新的结论:

1.观察表1中第一产业的规模效应、总量效应和结构效应数据序列,不难得出以下三个结论:(1)经济增长中农业就业的总量效应和结构效应表现为稳定的负值时间序列数据,这表明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演进,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业转移到第二和第三产业中;(2)结构效应取值的绝对值是相当大的,平均取值在0.9左右,并呈现逐渐增大的势头,这表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会有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去;(3)规模效应的取值虽然为正值,但其平均值仅为0.45左右,并呈现逐渐减小的态势,这说明即使进一步扩大农业的生产规模,它所能吸收的劳动力数量也是有限的,而且吸纳力度会越来越小。

篇3

通过本章的教学,能够理解经济学产生的原因。并熟悉西方经济学的内容体系。要求掌握稀缺性、选择的定义、以及稀缺性、选择与经济学的关系;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含义;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含义,了解西方经济学的主要研究方法等问题。

第一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一、经济学产生的原因:资源稀缺与人类需要欲望的矛盾

二、经济学的定义:选择、资源配置、资源利用与经济学的关系

第二节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

一、微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二、宏观经济学:定义、基本假设、基本内容

三、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

第三节 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一、实证经济学与规范经济学的定义

二、实证分析方法

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均衡价格形成的一系列相关概念;需求与供给、需求变动与供给变动、供求规律、弹性,充分理解价格调节、市场机制的作用,了解均衡价格、弹性在现实经济中运用的一般原理等内容。

第一节 需求与供给

一、需求:定义、影响需求的因素、需求函数、需求曲线、需求量变动与需求变动

二、供给:定义、影响供给的因素、供给函数、供给曲线、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

第二节 均衡价格的决定与变动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

二、需求变动、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三、均衡价格的运用:支持价格、限制价格

第三节 弹性理论

一、需求弹性:需求价格弹性的含义、需求价格弹性的分类、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益的关系、需求收入弹性和需求交叉价格弹性

二、供给弹性:供给弹性的含义、分类

三、蛛网理论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如何达到效用化实现消费者均衡的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无差异曲线和预算约束线及消费者均衡决定。

第一节 边际效用分析

一、欲望与效用

二、边际效用理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总效用与边际效用关系

三、消费者均衡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

一、无差异曲线:定义、特征

二、消费者均衡:预算约束线、消费者均衡

第四章 生产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围绕着在资源既定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产量化和产品化这一中心理论,要求学生掌握:边际收益递减规律的含义;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的含义;规模经济的含义;短期成本的变动;并要求用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说明产量化的条件和规模,既生产要素的组合;理解生产可能性曲线及机会成本概念。

第一节 生产与生产的基本规律

一、生产函数

二、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关系

三、规模经济

第二节 成本

一、短期成本的分类:短期总成本、短期平均成本、短期边际成本及各短期成本变动的特征、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

二、收益:总收益、边际收益

三、利润化原则: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三节 生产要素的最适组合

一、等成本线、等产量线

二、组合的确定:等成本线切于等产量线

第四节 生产可能性曲线与机会成本

一、生产可能性曲线含义

二、机会成本含义

第五章 厂商均衡理论

通过本章的学习,主要是要求理解和掌握在完全竞争市场、完全垒断市场,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垄断市场的情况下,广方是如何进行化产量、价格决策的有关问题。

第一节 完全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竞争的含义和条件

二、完全竞争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竞争下的厂商均衡

第二节 完全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完全垄断含义

二、完全垄断下的收益规律

三、完全垄断下的厂商均衡

第三节 垄断竞争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垄断竞争的含义与条件

二、垄断竞争下的均衡

第四节 寡头垄断市场上的厂商均衡

一、寡头垄断的含义

二、寡头理论

三、四种市场结构的比较与总结

第六章 分配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理解西方社会的关于分配的一般原理。侧重掌握工资的决定以及洛伦斯曲线和基层系数的含义。

第一节 以边际生产力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边际生产力

二、边际生产力决定工资和利息

第二节 以均衡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分配理论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与供给

二、工资理论

三、利息理论

四、地租理论

五、利润理论

第三节 洛伦斯曲线

一、洛伦斯曲线与基尼系数

二、洛伦斯曲线的运用

第七章 国民收入核算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以及国民收入核算中五个总量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国民经济各种流量模型的恒等关系。

第一节 国民生产总值的核算方法

一、国内生产总值概念及具体含义、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

二、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分法:支出法、收人法、部门法

三、国民收入核算中的五个基本总量关系

四、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第二节 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及纠正

一、国民收入核算中的缺陷

二、对国民收入核算中缺陷的纠正

第八章 国民收入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学生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 储蓄、消费和投资

一、投资与储蓄的关系

二、消费函数

三、储蓄函数

第二节 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一、两部门经济中收入流量循环的模型

二、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构成

三、两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节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的一般化

一、三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二、四部门经济中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九章 国民收入的变动

通过本章的教学,围绕着总供给=总需求这一基本原则,要求掌握总需求与国民收入决定及其变动相关的消费函数、储蓄函数等概念。

第一节 国民收入的变动与调节

一、国民收入的变动

二、国民收入的调节

第二节 乘数理论

一、乘数的概念

二、乘数的公式

第十章国民收入与就业量的决定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了解传统就业理论和凯恩斯就业理论,掌握凯恩斯对失业存在的解释、IS-LM模型。

第一节 传统经济学的就业理论

一、萨伊定律

二、储蓄永远等于投资

三、工资的决定与工人的充分就业

第二节 凯恩斯主义的就业理论

一、有效需求决定就业量

二、均衡的国民收入与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

三、失业的存在及其根源:边际消费倾向、灵活偏好、资本边际效率

第三节 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均衡

一、IS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二、LM曲线:含义、方程、曲线的移动

三、IS-LM分析:商品市场与资本市场的同时均衡:四个区域中点的含义

四、IS-LM分析的意义

第十一章 经济周期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理解国民收入波动的因素,并掌握经济周期的含义和分类,了解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乘数-加速原理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关系。

学生自学要求:

第一节 经济周期概论

一、经济周期的定义

二、经济周期的分类

三、对经济周期原因的解释:纯货币理论、投资过渡理论、消费不足理论、心理理论、创新理论、太阳黑子理论

第二节 乘数与加速原理相结合的理论

一、加速原理

二、乘数与加速原理的相结合

第十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学生掌握经济增长的动因、源泉、以及哈罗德-多马模型、新古典模型等理论。

第一节 经济增长理论概论

一、经济增长的含义

二、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哈罗德一多马模型

一、基本公式

二、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三、经济中短期波动的原因

四、经济中长期波动的原因

第三节 经济增长因素分析

一、肯德里克的全要素生产率分析

二、丹尼森对经济增长因索的分析

三、关于增长极限理论的简介

第十三章 宏观经济政策

通过本章的教学,要求掌握政府宏观经济制定的背景和所要求达到的目标。掌握宏观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宏观货币政策的内容和运用以及供给管理政策。

第一节宏观经济政策的概况:目标、需求管理

一、 宏观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

二、 宏观经济政策——需求管理

第二节 宏观财政政策

一、财政政策的内容和运用

二、内在稳定器

三、 赤字财政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的基础知识:银行制度、货币乘数

二、货币政策的内容与运用:公开市场业务、贴现率政策、改变准备率、其他措施

第四节 宏观经济政策的协调

一、相机抉择

二、菲利蒲斯曲线及其运用

二、考试题型

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满分150分。

篇4

一、引言

作为国家教育部指定的经管类专业核心主干课程之一,经济学在全国各个专业财经院校和非专业财经院校的财经类专业课中普遍开设。尤其是微观经济学,是大部分经管类专业的学生接触的第一门专业性学科,因其对微积分、线性代数及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有一定的学科要求,加之其理论性较强、逻辑性较强的特性,使得相当数量的学生对其产生爱横交织的感觉。

二、类比分析在微观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实践

类比分析(analogical analysis)主要应用在数学物理工程类的学科中,它通过两个或两类对象的比较,找到两者在某些方面(特征、属性和关系)的逻辑类似点,从而把其中一个对象的有关性质移植到另一对象中去。因此,类比推理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思维方法,其客观依据是客观事物的相似性。

相似性是客观世界的一种普遍性,微观经济学的知识体系也不例外。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重点阐述知识体系之间的逻辑关系,尤其是具有类比性的知识体系。

(一)类比分析在“弹性”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在讲解“弹性”概念时,将经济学的弹性与物理意义的弹性比较。弹性的本意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是指材料物体对外界力量的反应程度,引出弹性的数学定义。则弹性大的含义是伸缩性强,体现在经济学中为“可有可无,无所谓”,则其代表为对于中低收入者的高档消费品。

对需求的价格弹性的讲授应相对细致详细,这样有助于学生把需求的价格弹性类比到对需求的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以及供给的价格弹性等学习中。

(二)类比分析在“d曲线与D曲线的关系”教学过程中的应用

由于垄断竞争厂商提供了有差别的且可替代的产品,所以,每个厂商面临着两条交叉的需求曲线。d需求曲线体现行业的垄断性,产品的差别性,表示个别厂商单独行为时所面对的需求状况,即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而其它厂商的产品价格均保持不变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与销售量之间的关系。d需求曲线是厂商的理想产量,其斜率较大,相对于横轴平坦。D需求曲线体现行业的竞争性,产品的替代性,表示许多厂商共同行为时所面对的需求状况,即集团中的某个厂商改变产品价格,其它厂商也使价格发生相同变动时,该厂商的产品价格与销量之间的关系。D需求曲线体现的是厂商的实际产量,其斜率较小,相对于横轴陡峭。

d曲线与D曲线的关系主要有三点:(1)当集团中的所有厂商都以相同方式变动价格时,整个市场价格的变化会使得单个垄断厂商的d需求曲线沿着D需求线上下平移。(2)d需求线与D需求线相交意味着垄断竞争市场的供求相等状态。(3)d需求线的弹性大于D需求线的弹性,即前者比后者更平坦一些。

d曲线与D曲线的三个关系可以类比于成年人寻找配偶进行类比分析。第一,假设某位女青年小G希望自己找到一个理想的男朋友,对男朋友的要求可能有很多理想的条条框框,例如,“高富帅”。这种对异性朋友理想的需求状态就类似于d曲线。随着时间的流逝,小G发现,现实生活中并没有完美的异性朋友。因此,小G就只能调整自己的心理预期,同时这种调整也是围绕着理想预期来进行调整。这种对现实朋友的需求状态就类似于D曲线。第二,当理想与实际达到交点的时候,小G就很有可能与之成为恋人,感受到幸福,实现均衡。第三,在此过程中,可以发现,小G对理想朋友的要求高很多,条件也偏多。因此,现实朋友更类似于生活必需品,理想朋友类似于奢侈品,其弹性当然也比实际朋友的弹性大很多了。综合来看,小G找朋友与d曲线、D曲线的类比关系参见表1。

因此,不难发现,作为微观经济学理论中的重难点之一,“垄断竞争理论中的d曲线与D曲线”之间的三层关系是非常复杂的。作为三本院校的学生,理解这个知识点就更具有难度。但是采用这样非常生动的类比分析,学生能够很快地理解其含义,结合对完全竞争市场和完全垄断市场的利润最大化方法的五步骤,很快就能完全掌握垄断竞争的短期均衡了。具体而言,第一步,根据MR=MC找到均衡Q*;第二步,根据Q*在d曲线上找到对应的P*;第三步,根据Q*在AR曲线上找到对应的TR;第四步,根据Q*在AC曲线上找到对应的TC;第五步,根据π=TR-TC得到利润最大化或亏损最小化的值,详见图1。

三、结论

综合来看,虽然微观经济学的学习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但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进行适当的类比分析,找到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相似关系,例如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与生产者利润最大化条件的相似性;或者找到知识点与现实生活中消费者行为的相似点,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辅助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并掌握经济学概念和原理,为其铺垫好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将学习到的经济学理论学以致用,实现微观经济学教学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篇5

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弹性变动趋势的直观判断

无论是从经济增长核算理论,还是从奥肯定律,我们都可以得出经济增长与就业之间正的互动机制。但是在我国二者变动的速率在很多时期存在差异,所以就业弹性经常会发生变化。我国就业弹性的变动趋势到底怎样,学术界存在很多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就业弹性在下降。张车伟、蔡(2002)、张本波(2005)、赵建国(2003)等学者认为,从1978年开始,80年代的就业弹性水平较高,从90年代开始,就业弹性系数开始逐渐下降,并一直保持下降的趋势。龚玉泉、袁志刚(2002)也指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变动呈现出较强的非一致性,即“一方面经济保持快速增长,另一方面就业增长率逐步下降,失业和下岗人员逐渐增多。”另一种观点认为就业弹性先稳定后下降再回升。这种观点认为第一产业表现为就业弹性的高稳定水平,随着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过渡,就业弹性表现为稳定后的下降阶段,随着第三产业在经济增长当中的比重上升,就业弹性表现为由谷底的回升趋势。第三种观点认为大量统计数据显示的我国就业弹性系数下降的“表象”,极有可能是由于统计口径,以及隐性就业的存在,我国实际的就业弹性系数可能表现为震荡的特征(邓志旺、蔡晓帆、郑棣华,2005)。

从图1看,我国在90年代以前,无论是GDP,还是就业人数的变动趋势都较为平缓,我们推测,这个时期的就业弹性可能比较大。但90年代之后,GDP的增长幅度要明显的大于就业的增加的幅度,二者之间的斜率差异表现的十分明显,从直观上的判断,这个时期的就业弹性会逐渐下降。实际情况是否这样?整体经济的就业弹性变化过程中,每一产业的就业弹性的变动模式是否会出现差异?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实证分析进行回答。

图1 我国的GDP与就业量(1978-2009年)

数据来源:1979-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

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就业弹性的计算

为了验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弹性变化趋势的直观判断结果,需要计算出这段时期的就业弹性的值。

按照就业弹性的定义,就业弹性=就业增长率/GDP增长率。分别计算1978~2009年就业增长率与GDP增长率,然后据此计算每天的就业弹性。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1978~2009年的我国就业弹性的计算

数据来源:表中的GDP与就业人数来自1979-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增长率与就业弹性计算得出。

从表1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就业弹性变化的情况。20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就业弹性逐年上升,并保持在较高水平。从八十年代中期开始就业弹性开始下降,除了1990年由于城镇人口统计口径变动造成就业弹性值异常之外,从九十年代开始,我国的就业弹性开始大幅度下降,最低时仅仅为0.0266。虽然在98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前后由于经济增长速度下降造成就业弹性短期升高,但之后又降到很低的水平。这种变动趋势与本文第一部分直观感受的结果大致相符。

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产业就业弹性的实证估算

对不同产业的就业弹性进行实证估算,是用计量经济学分析方法,使用Eviews软件对“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从总量及三次产业角度,分时间段估算出大致的就业弹性,并对总量及不同产业在不同时间段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进行分析,从而推测我国就业弹性的变动趋势。

(一)相关变量数据的计算

分产业就业弹性的计算仍然按照上一节的方法,为不同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率与相对应产业产值增长率的比值。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1978~2009年我国整体经济与三次产业的GDP和就业人数增长率

数据来源:根据1979~2010年《中国统计年鉴》计算所得,计算结果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保留小数点以后两位数字。)

(二)建立模型

将对总量及不同产业在不同时间段的就业弹性进行估算,时间段主要划分为两个阶段:1978~1998,1999~2009,因此,需要建立8个回归方程,分别是:

其中y位每一产业就业人数的增长率,χ位每一产业产值的增长率,β代表总量及产业的就业弹性,ε代表随机误差项,反映模型与实际情况的偏差,下标分别代表总量及不同的产业及其对应的时间段,例如y01代表总量在第一个时间段(1978年~1998年)就业人数的增长率,y32代表第三产业在第二个时间段(1999年~2009年)就业人数的增长率。

运用Eviews软件对每一个模型分别进行最小二乘估计,回归的就业弹性结果见表3。

表3 计量模型回归的就业弹性

(三)结果分析

由回归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总的就业弹性由1978~1998年的0.119857下降到了1999年~2009年间的0.016781,并且这个下降幅度总的来说比较大。第一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也存在下降,1978~1998年间,第一产业的产值每上升1个百分点就能够带来0.539772个就业量的增加,第一产业对就业量的吸纳在三大产业当中占主导地位,而到了1999~2009年间,第一产业的就业弹性不但下降,并且弹性值下降为负值,也就是说第一产业不再吸纳劳动力,并且表现为不断“释放”隐性失业的劳动力。第二产业在1978~1998年间的就业弹性较小,但是总的来说第二产业仍能吸纳一部分劳动力,表现为第二产业的产值每上升1%就会扩大对就业的需求0.149095个单位,到了1999~2009年间,第二产业就业弹性进入快速增长阶段,就业弹性上升到0.474714,成为带动就业增长的主要力量。第三产业在第一阶段的就业弹性在三大产业当中是最小的,产值增长1%仅能够拉动就业增长0.065108个单位,而在1999年~2009年间,第三产业表现出比第一阶段对就业量的吸纳能力上升的潜质,但是这个增长比较微小,仅有0.03个单位,并且第三产业还远没有成为替代第二产业成为拉动就业增长的主导力量,但是同时我们应该注意到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可以成为推动我国就业弹性向上运动的主要动力。

总的来说,从我国经济数据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我国总的就业弹性存在不断下降的趋势,第一产业不断释放“隐性失业”的就业人口,表现为其弹性不断下降,并且其数值为负增长。第二产业逐渐替代第一产业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的主导力量,但是随着第二产业向资金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的产业导向发展,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必然会带来劳动力的供给严重超过对劳动力的需求,表现为就业弹性的下降。而提高我国就业弹性的拉动力就要靠第三产业,尽管在现阶段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还不太成熟,其就业弹性相对水平较低,但是第三产业在我国仍有不断发展的空间,并且其就业弹性在现阶段显示出微小的增长,这意味着我国的就业弹性仍然有不断上升的空间。

参考文献

[1]张车伟、蔡.就业弹性的变化趋势研究中国[J].工业经济,2002第5期.

[2]张本波.我国就业弹性系数变动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J].经济学动态,2005年第8期.

[3]赵建国.经济增长促进就业的实证分析[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第5期.

[4]龚玉泉、袁志刚.中国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非一致性及其形成机理[J].经济学动态,2002年第10期.

篇6

企业资源基础论的出现缘于波特产业结构战略理论的局限和不足。根据波特的产业结构理论,适用于产业经济时代产业结构比较稳定的阶段。而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理论的局限性逐渐暴露出来。在知识经济时代,新兴产业层出不穷,产业之间的相对关系不断变化。同产业内企业之间的盈利率差异要比不同产业之间的差异大得多。这种差异显然不是由市场结构决定的而是由企业内部要素决定的。

在这一背景下,20世纪80年代以来,研究者们将探索企业竞争优势的着眼点转移到了企业的层面上,并产生了众多理论:资源基础理论、核心能力理论、知识基础论、企业动态能力等。它们的概念虽不同,但这些理论都认为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获得市场竞争优势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即所谓的企业竞争优势内生论。理论界统称为企业能力理论,其中有静态内生论和动态内生论之分。

(二)资源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论是对新古典经济学企业理论的重大突破。在新古典经济学中,企业是“黑箱”,企业之间没有差异。波特理论没有突破新古典经济学的企业理论,而企业资源基础论突破了这个理论范畴。这一理论不仅打破了传统的“企业黑箱论”,并对数十年居于主导地位的现代企业理论提出了挑战,把经济学和管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既从本质上认识和分析企业,又植根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内部事项。

新古典经济学和企业资源基础论的前提假设之间至少存在以下重要区别。新古典经济学认为资源和能力(即新古典经济学中的生产要素)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当某种资源或能力的需求增加时,其价格会上升,市场上的供应量也会相应增加。企业资源基础论虽然并不否认一部分生产要素的供给确实具有完全弹性。但他们认为由于某些资源和能力所具有的路径依赖性、因果模糊性、社会复杂性等特点,使得这些资源和能力的供给无弹性(Barney,Firm,1991)。这就意味着拥有那些供给无弹性资源或能力的企业将会获得超额利润,供给无弹性就成为该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一个来源(Peteraf,1993)。200多年前的里卡多也研究了此类问题。在肥沃土地的供应量有限的条件下,里卡多通过分析农场的赢利能力,研究了供给无弹性的生产要素是如何影响农场利润的。只不过里卡多认为,只有有限的几种生产要素才具备供给无弹性的特征,而企业资源基础论则认为凡是满足了上述特点的资源和能力都具备供给无弹性的特征,即除了土地以外更多的生产要素也具有供给无弹性的特征。

新古典经济学为企业资源基础论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1986年,Barney以新古典经济学为基础,提高了企业资源基础论的核心内容,形成了著名的“战略要素市场”理论。该理论认为,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价格能够反映所有的信息;而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供给无弹性的资源和能力能够吸收所有的利润。企业为了获取经济租金,就必须在不完全的竞争性战略要素市场上获得资源和能力。但新古典经济学并不能用来解释所有企业资源基础论的观点,换一个角度来思考问题或许更有帮助。

进化经济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论之间有许多相似的东西。比如,进化经济学中的规则本身就是一种资源或能力。如果将能力定义为企业使用资源以产生竞争优势的才能,那么规则和能力之间几乎没有任何区别。另外,两者都认同资源和能力的异质性是超额业绩和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在这两种理论中,从根本上来说,是企业的依赖路径,也即企业的知识拥有状况使一个企业和其他企业在许多方面相互区别开来,使它能够制定出不同于其他企业的获取租金的战略。而且,企业资源基础论和进化经济理论都有一个基本的企业绩效论。

与波特的战略管理理论分析的出发点不同,资源基础论打开了企业的“黑箱”,认为企业是由一系列独特的资源所组成的,而大多数资源都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完成积累,因而企业间才会产生差异;并提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源于其拥有或能支配的资源。

沃纳菲尔特在其经典论文“企业的资源基础论”中提出,资源一般包括品牌名称,企业自身拥有的技术知识,有技能的雇员、贸易合同、高效率的工作程序等。科里斯和蒙哥马利认为(Collis&Montgomery,1997),资源可以以多种形式存在;它可能是在竞争性的交易中广泛存在并且很容易购买到的一般要素投入,也可能是高度差异化的、需要多年积累且很难复制的资源,如品牌。他把资源分为三类:有形资产、无形资产和组织能力。资源基础论认为,这些资源必须“是战略性资源”,也只有战略性资源才是持续竞争优势的现实来源。战略资源必须具有4个基本特性: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不可替代性。

资源基础论有两个假设:一是某个产业内的某个企业根据所控制的资源是异质的;二是企业所控制的资源不能完全流动,而且资源的异质性能维持较长的时间。巴尼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如果具有价值性、稀缺性、难以模仿性,那么它们对于竞争优势的创造与保持就显得十分重要。因此,有一些资源基础论的代表认为:企业为了进一步获取持续的“异质性资源”,就必须对竞争对手可能存在的模仿行为进“行隔离”“或绝缘”。即形成“隔离机制”,通过设置能够组织或缓解市场竞争并能有效保护稀缺资源的各种形式的时滞、信息不对称和壁垒,以获取静态的竞争优势。

美国学者杰伊·巴尼是资源基础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资源定义为企业的资产、知识、信息、能力、特点和组织程序,把它们划分为财务、实物、人事和组织资源几个种类。巴尼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如果具有: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那么它们对于竞争优势的创造与保持就显得十分重要:资源的价值是由可以得到的开发资源的机会决定的,这些机会有时会变化,使资源从有价值到无价值;关系到竞争的重要资源具有稀缺性,如果竞争者也具备了相同或相似的资源与能力,该企业就失去了竞争优势;竞争性重要资源的另一个标准是难以模仿,巴尼认为,许多实物资源容易模仿,而基于团队工作、文化和组织程序的资源和能力则难以模仿,这些资源通常是由一段时间内企业自身复杂的历史和难以计数的小决策造成的,它们对特有能力的发展作出贡献。(三)核心能力理论

核心能力理论是资源基础论为基础的而发展起来的。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以资源为基础的企业观从把竞争优势的源泉定义在具体的作为物的资源上,完全脱离了企业中人的因素,造成了资源与资源配置者之间的分离。实际上,客观存在的物质资源能够发挥多大的效用完全取决使用它的人,资源异质性的背后是人的异质性。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由具体的、客观存在的资源变成了资源配置、开发与保护资源的能力。

虽然资源学派从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竞争战略理论的不足,然而并非所有的资源都可以成为企业竞争优势和高额利润的源泉,竞争优势与大多数资源之间不可能都存在因果关系。针对资源基础论的不足,一些学者开始透过资源这个表面现象从企业配置和利用资源的能力方面来分析竞争优势的源泉,发现隐藏在资源背后的开发利用和保护资源的核心能力才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深层来源。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源由具体的资源变成抽象的核心能力,即企业核心能力理论。

1990年,普拉哈拉德和哈默尔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了“公司核心能力”一文,掀起了围绕企业核心能力的研究热潮(PrahaladandHamel,1990)。认为核心能力有3个主要的特征:一是核心能力具有充分的用户价值,可以创造价值降低成本;二是核心能力具备独特性,难以被竞争对手所模仿;三是核心能力具备一定的延展性,能为企业通向多个市场提供支持。在取得竞争优势的过程中,企业内部能力的培养和各种能力的综合运用是最为关键的因素。

核心能力理论认为,积累、保持和运用核心能力是企业开拓产品市场的决定性因素。其核心能力的不同造成了企业间的效率差异,这种差异又使不同的企业产生不同的收益;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是核心能力,它来于企业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积累形成的各种技能的有机融合。

企业资源基础论的一般逻辑推理也可用于表述与持续竞争优势有关的核心能力分析。核心能力应当具有:(1)价值性。核心能力应该能够提高企业的效率,或者说核心能力可以使企业在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从而给最终用户带来新增价值或提供根本性的好处。企业环境的改变会威胁到核心能力的价值性。(2)异质性。核心能力不是创造价值的充分条件,价值的创造还以企业比竞争对手更有效地运用不同种类的其他资源为基础。(3)不能仿制性。核心能力通过两种独立机制阻止仿效,一种是与资源的特殊性质(如社会复杂性、因果关系模糊等)有关;另一种是通过采取多种战略措施(如专利、品牌、保护性合同条款、商业秘密等)来保护其有价值的资源。核心能力一旦被仿制,与此有关的企业竞争优势就会减少直至消失。(4)难以替代性。替代品常常会威胁到核心能力,使企业间竞争优势重新定位。

(四)知识基础理论

企业拥有核心能力时而会出现核心刚性(LeonardBarton,1992)。核心刚性指快速的环境变化中,核心能力常常无法随之改变,企业原有的核心能力非但不能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反而成为企业竞争发展的桎梏。因此许多学者进一步研究企业能力与环境的融合进化,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企业知识基础论。

能力基础理论所指的核心能力主要是指企业配置、开发和保护资源的能力。这些能力可以概括为不断创新的能力。企业各种资源发挥效用程度上的差别、创新能力的差别,都是由企业现有的知识存量所决定的,能力差别的背后实际上是知识存量的差别,能力是知识存量的显在表现。

知识基础理论认为,企业所具有的知识应是难以模仿的,即企业的默会知识(tacitknowledge),它具有3个特性:一是过程性,如果竞争者没有参与这个过程,是很难体验到这种知识的存在,更是难以模仿的;二是完整性,企业中明晰的知识是与默会知识结合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的,竞争对手只能模仿明晰知识,而没有认识到默会知识;三是不明确性,在模仿过程中,竞争对手总希望发现并模仿核心因素,但默会知识往往起关键性的因素使那些想模仿的企业不能确切知道模仿什么,如何模仿。企业知识基础论还认为,知识具有路径依赖或历史依赖性。

核心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于企业配置、开发利用与保护资源的能力。但隐藏在企业能力背后的又是什么?研究表明,隐藏在能力背后并决定企业能力的是企业掌握的知识。随着知识经济社会的发展,知识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知识基础论认为企业是一个知识积累的组织或者说知识的集合体,企业间的绩效的差异来源于知识的不对称和企业能力的差异。知识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规模效应的实现是取决于企业管理者拥有的知识和管理能力,所以组织的知识以及相应的企业能力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因素。企业的知识存量决定企业培植资源等创新活动的能力,从而在企业最终产出及市场力量中体现出竞争优势。知识又具有难以模仿性,具有很强的路径依赖性。所以知识是企业竞争优势得以持续的重要原因,是竞争优势的根源。由企业知识决定的企业认知学习能力是企业开发新竞争优势的不竭源泉。

(五)动态能力理论

当核心能力被定义为“组织中积累性的学识”时,也就是强调了核心能力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旦形成则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企业知识同样如此。然而企业面临的环境是动态的,现在拥有的核心能力、知识可能并不适合企业未来竞争的需要。环境的变化以及新技术的出现可能会使企业精心培育的核心能力隔夜之间变得一文不值。核心能力的稳定性和企业资源、知识的刚性与环境的动态性之间的矛盾致使核心能力、知识理论陷入了困境。

在这种背景下,蒂斯、皮萨罗和舒恩提出了动态能力的概念。将动态能力定义为“整合、构建和重置公司内外部能力,以适应快速的环境变化的能力”。“动态”是指不断更新自身的能力、公司内外部的组织技能、资源和职能能力进行适应性调整、整合、重置,使之能跟上环境不断变化的需要。动态能力理论旨在企业培育其能力的同时,更加强调关注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以便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的资源与能力随着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地提升、更新,是一种竞争优势“动态内生论”。

篇7

关键词 :数学内容;改革;会计专业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新的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我国的经济理论正经历着巨大的转变。作为经济理论研究中的一种重要工具和为经济理论研究提供有效的数量分析方法的数学学科受到了变革的考验,多年来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中都不同程度地用到了数学知识,特别是会计类专业开设的课程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会计报表、财务管理、经济学、统计学、审计、会计电算化、财经法规和税收基础等课程中也用到了数学知识。目前,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数学内容的设置是统一使用同一本教材,采用同一种教学进度,不分培养目标和专业,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新问题,数学课程究竟讲授哪些内容才能适应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教学发展的需要,这对于一个从事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数学教育的老师来说逐渐认识到数学教学改革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数学是以真实的外界现象和过程,以抽象的数量关系形式反映客观规律的。在经济研究中,数量关系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是利用数学方法的重要领域。由于在经济领域中数学理论的渗透,在经济理论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了很多学科:弹性经济学、经济计量学、数量经济学、运筹学等以及在经济研究中被广泛应用的经济数学,无论是新兴学科还是边缘学科,都有数学理论的实现。为此,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数学内容。

一、弹性经济学

弹性经济学是英国经济学家阿尔弗莱德·马歇尔在其《经济学原理》一书中提出的,它继承发展了古诺关于弹性理论的思想萌芽,并综合利用了杰文斯等人的边际分析,萨伊军人的生产费用论,明确的提出了弹性的概念、分类、定义、大小情况和影响因素、而且用几何和微分的方法推导出了弹性的计算公式,用图形表示了弹性的大小的变化规律,从此,弹性理论的微观体系形成。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集成了马歇尔的弹性分析方法,将它用于分析国民经济总量问题,创立了关于有效需求和弹性分析,提出了总需求、总供给弹性、工资弹性、利息弹性、生产弹性、就业弹性、有效需求的预期价格弹性、有效需求的货币数量弹性等一系列概念、定义及其计量公式,使弹性理论逐渐成为一个较完整的弹性经济学体系。目前弹性理论已经有了一个大的发展,弹性经济学包括的数学内容主要有微分理论、弹性系数及计算公式函数。

二、经济计量学

经济计量学是运用现代数学和统计的方法来描述和分析经济关系为国家参与调节经济、加强市场预测分析以及合理组织生产、改善经营等经济活动。所以经济计量学带有很大的实用性和方法论的实质,它是经济学理论和经济统计学的结合并运用数学的统计的方法对经济学理论所确定的一般规律给予具体的和数量上的表示,它是使一定的理论性的经济规律具体化。其主要用于一般商情的研究和预测、市场分析、规划理论。一般商情预测和研究包括的数学内容有供给函数、需求函数、供给弹性、需求弹性、微分理论;规划理论包括的数学内容有线性代数、线性规划。

三、数量经济学

数量经济学是一门新的经济学分支,它既是边缘学科,又是方法论学科,它是在经济理论的指导下,在质的分析的基础上,利用数学方法以及计算机技术,通过探讨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关系及其变化,更有效地揭示各种经济规律的学科。它包括数理经济学、投入产出经济学、经济预测学、经济统计学、经济优化理论、经济决策学、经济系统论、经济控制论和经济信息论等。它主要用于进行经济结构分析,进行经济预测,为优化决策服务,为实现管理现代化服务,主要的方法有投入产出法、计量经济方法、最优化方法等。具体内容有高等数学、统计工具、计量估计、经济模式。高等数学包括的内容有函数、弹性、极值;统计工具包括的数学内容有随机变量的分布及统计假设检验、点估计与区间估计;计量估计包括的数学内容有单元回归方程式、多元回归方程式、非线性估计、投入产出分析等;经济模式包括的数学内容主要是投入产出分析。

四、运筹学

运筹学是用定量化方法了解和解释运行系统、为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门学科。它把有关的运行系统首先归结成数学模型,然后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分析和比较,求得合理运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的系统运行最优方案。随着科学技术和生产的发展,运筹学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应用广泛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是现代管理科学中的一种基础理论和不可缺少的方法、手段和工具。运筹学所包括的数学内容比较广,有数学规划、微积分、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决策分析等等。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知道,每一门建立在经济理论基础之上的新学科,每一种经济数学方法都包括了很多数学理论和方法,这些内容总结起来说有初等数学的结论,有高等数学内容,也有当今数学发展的新理论。可以看出数学知识在经济类专业课程中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在会计专业课程中的应用非常重要,数学课程教学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目前就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的现状看,都没有完整的概括了经济领域中的数学内容,只有简单的微积分学和线性代数的最基础的知识,根本适应不了经济发展的需要。从经济发展来看财经类高职大致需要四大部分数学内容:(1 )微积分学与常微分方程的基础知识;(2)线性代数基础知识与线性规则;(3)概率论与数理统计。(4)先进的会计电算化和统计软件,以便财经类专业人员特别是会计专业人员具备使用软件工具的能力。就目前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数学课时来看,根本不能够完成上述四部分的内容,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有待于我们财经类高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师结合本学校的特点来进一步的探讨,本人认为,为了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财经类专业人才特别是会计专业人才,必须改革现有的数学课程体系和现有的数学教学模式,单轨制数学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只有采取多轨制数学教学模式才能解决好这一问题,才能适应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出既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应用,又具有技术操作型的高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魏权龄等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数量经济学,2008-6.

篇8

由于现代化生产发展的需要,经济学中定量分析有了长足的进步,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微分方程等已引入经济学,出现了数理统计学、经济计量学、经济控制论等分支,这些新分支统称为数量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的目的在于探索客观经济过程的数量规律,以便用来指导客观经济实践;在经济应用数学中,“成本函数”、“收益函数”、“需求函数”和“供应函数”等,得到广泛的应用,把“二次函数”和“分式函数”扩展为“多项式函数”和“有理函数”,并用它们构造了总成本函数、收益函数、利润函数、库存总量函数、边际函数等。所有这些函数思想在大学的应用数学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利用,并且与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相结合,集中体现了经济数学思想在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以下论述中我们针对企业管理的特点,重点阐述企业管理中的若干经济数学思想,以求对企业管理实务工作者有所裨益。

二、企业管理中的若干经济数学思想

在企业管理中,成本利润、收入需求、价格等经济量是决策中必需考虑的因素。为了达到利润最大、成本最小、价格最合理,就要把握最佳产量、最佳销售量,最佳销售价格,这常用到求函数的最大、最小值问题,即经济学中的最优化问题,其实质就是求得能够使目标函数达到极值时的选择变量的代数值。

1、成本与利润函数

企业成本分为两类,第一类成本的特点是短期内不发生变化,即不随商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固定成本(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的折旧、管理者的固定工资等);第二类成本的特点是随商品产量的变化而变化,称为变动成本(通常有能源费用、原材料费用、劳动者的工资等等)。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之和为总成本,即TC(q)=FC(q)+VC(q),其中q为企业的产品产量,这就是企业的成本函数。利润就是生产者收入扣除成本后的剩余部分,即收益与成本之差,L(q)=R(q)-C(q),这就是企业的利润函数。

生产者提供商品的首要目的就是获取利润,决定生产规模也是获得最大的利润。对于生产者来说,成本总是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的,因而生产决策者不能只盲目地追求产量,还需要根据利润的变化情况确定适当的产量指标。利润函数L(q)=R(q)-C(q)=0时,此时生产者既不赢利也不亏损,即收支相抵,我们将满足收支相抵的点称为盈亏平衡点(又称为保本点)。盈亏分析常用于企业经营管理中各种定价或生产决策。

2、边际分析

在经济研究中,若以原函数代表成本、收入、利润等,通常称之为总函数,如总成本函数,总收入函数,总利润函数等,而对应的导数就称之为总函数的边际函数。边际是对经济与企业经营管理进行数量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边际成本在经济学中,把产量增加一个单位时所增加的总成本或增加这一个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定义为边际成本,边际成本就是总成本函数在所给定点的导数。边际成本在一定产量水平以下,随着产量的增加而降低,在一定产量以上,会随着产量的增加而提高,此时,成本会随产量的增加越来越高,这是由于在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后,要再增加生产需投资新的设备或增加工人工作时间等造成成本的增高。因而在生产管理中,边际成本的分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需求弹性分析

在经济学中,把某变量对另一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称为弹性。需求函数弹性就是物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需求弹性Ep为需求变化百分比与价格变化百分比的比值。需求弹性有其实际的经济含义是表示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或上升)百分之一时,其需求量将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经济学中,当Ep<-1时,称需求量富有弹性,也就是价格的变化将会引起需求的较大变化,这时需求量对价格的依赖是很大的,换句话说,适当涨价会使需求较大幅度上升从而增加收入;当-1<Ep<0时,称需求量是缺乏弹性,即商品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小于价格的相对变化,此时价格的变化对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在适当涨价后,不会使需求量有太大的下降,从而可以增加收入;当Ep=-1时,称需求为单位弹性,这是需求量的相对变化与价格的相对变化基本相等,即商品的涨价或降价对商品的销售基本无大的影响。

在企业管理运用弹性进行经济分析时,应该考虑以下几点:(1)考虑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有:商品的性质,如生活必需品的价格弹性小,奢侈品、可有可无的商品需求价格弹性较大;商品的替代性强弱,可替代的物品越多,性质越接近,弹性就越大;商品的消费支出在总支出中所占的比例,如果一种商品其消费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越小,则其需求价格弹性越小;商品用途的广泛性,用途越广泛,需求价格弹性就可能越大;时间因素,同样的商品,从长期看,其弹性越大,从短期看,其弹性小。(2)考察价格与需求价格弹性的关系。在产品富有弹性的情况下,提高价格反而使销售收入减少,降价却能增加销售收入。但随着价格的下调,需求价格弹性也随之降低,因此降价促销是有限度的。近几年的彩电大战、VCD大战实际上是降价大战,其结果是不利于企业的生存、发展。因此,弹性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具体而有效的实战依据。(3)考察需求交叉弹性。交叉弹性Exy是指一种产品的需求量对另一种相关产品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当企业的产品有互补关系时,就其中一种产品,定价较低可能会减少这部分产品的收益,若其互补品的销量迅速增加,导致企业总的利润增加,则此降价方案可行。Exy越大,说明竞争越激烈。因此,企业决策人员应了解掌握本企业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除了采用灵活的价格策略外,更应把功夫放在开发产品、改进市场、降低成本等方面上,以保证企业的持续发展。

4、最优化问题

在经济管理中,常常要寻求经济函数在一定范围内的最大、最小值,这就是最优化问题。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决策的最终目的,选择利润最大的产出水平是经济数学在经济管理中最显著的应用。设利润函数为L(q)=R(q)-C(q)(q≧0),为求出使利润最大的产出水平,首先必须满足必要条件,即利润函数的—阶导数等于0,此时,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其次,还必须满足充分条件,即当利润函数的—阶导数等于0时,二阶导数小于0。满足这样的充分必要条件的产出水平将使利润最大。最优化问题在企业生产经营决策中也经常碰到。

三、运用数学分析方法进行企业经济管理决策时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正确处理经济学与数学的关系

经济学和数学在研究对象和科学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两门科学,二者的发展规律和趋势是迥然不同的。二者在发展过程中可以互相影响、互相作用、互相渗透和互相利用。数学作为一种语言和方法,实现了经济理论的模型化,使之对具有高度复杂性的经济系统能够得以在严格的假定条件下进行有效的研究,并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得出一般性的结论,直接为经济实践过程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同时,数学方法的运用,大大拓展了经济理论的研究领域,提高了经济理论的实用价值,从而推动了经济理论的发展。

然而,经济学不能变成为一系列抽象假定复杂公式的堆积,因为经济活动的规律纯粹用数学公式是推导不出来的,而且,经济发展规律和经济实践过程相当复杂和多变,同时还可能会遇到诸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如果能够科学、恰当地运用数学语言和方法,把经济学和数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就能够极大地推动经济理论研究和经济实践工作的发展。相反,如果不顾主客观条件的允许,盲目地生搬硬套各种公式和模型,把错综复杂、或明或暗的经济现象设计成一堆庞大且难以处理的数学符号,可能导致经济学成为一种完全虚构的假说。这样,无论对经济理论研究,还是经济实践过程,都将产生严重的误导作用。

2、正确处理好经济分析中定性与定量分析的关系

篇9

     火车是人们长途旅行最常用的交通工具之一,它为不同的消费群体提供不同档次的服务,制定不同的价格,如提供的软卧、硬卧、硬座等,因此火车一直是运送长途旅客最多的交通工具。火车旅行有众多的优点,如票价较合理,运送速度较快,安全度较高,运输量大等,但火车也有自己明显的缺点,如普通客运车停站多、运行慢,火车车厢较拥挤、特别是春节前后,火车买票难等。其中火车快餐价格较高也是旅客们遇到的一个难题。众所周知,火车快餐价格常常高出市场价数倍,那究竟是什么导致了火车快餐价格如此之高呢?我们可以从西方经济学的需求与供给理论来解释这一现象。

在西方经济学中,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对某种商品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作为需求,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购买的欲望;第二,有购买的能力。而供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厂商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对某中产品愿意并且能够提供的数量。作为供给也要具备两个条件:第一,有出售愿望,第二,有供给能力。两者缺一不可。无论在火车还是其他地方,人们总是离不开吃饭的,因此旅客对火车快餐有一种天然的需求,而且在市场条件下,人们对火车快餐的需求量是于乘坐火车旅客的人数成正比的。火车是公共交通工具,在我们国家,火车是由政府控制的,分配额疏散旅客是它的公共服务性质,但火车服务在通常情况下,主要体现的是它的商品属性。提供快餐有利可图,因此基本上所有长途运行的火车都提供快餐。从火车安全稳定运行方面,火车运营商也不得不如此考虑,特别是一趟就运行数天的列车。火车上需求与供给两方面都得到了满足,我们进一步分析火车快餐为什么价格如此之高。

根据需求的定义以及我们自然的认识,商品价格越低,人们的需求量越大,因此,我们可以把需求函数近似的看做向右下方倾斜的线。从中我们便可以总结出需求法则来,也就是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但需求法则有一定的限定性,它指针对一般商品而言。同理,我们可以归纳出供给函数是一条由左向右上方倾斜的线。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供给法则来,也就是供给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供给法则同样只针对一般商品。火车提供快餐只是火车的次营业务,因此火车运行商不可能把精力都投放到快餐的供给上来,而且火车车厢容量有限,这样火车快餐供给量基本上是稳定的。但是火车乘客的数量较大,他们对快餐的需求量大大超过了火车快餐的供给量。这样在市场价格情况下,就造成了火车快餐的供不应求。在这里,我们引入西方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的两种分析理论,既均衡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来作进一步的分析。

所谓经济均衡就是在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事物处在各种经济力量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关该经济事物各方面力量能够相互制约或相互抵消,那么该经济事物就会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并保持这种状态不变。在市场上,需求和供给可以认为是相互对立的经济力量。按照需求法则,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而以供给法则来说,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少。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得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分析火车快餐定价问题,我们可以静态均衡分析法。根据上述有关均衡的定义,在一种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上,作为促使价格降低的需求一方尽可能地压低价格。如果价格太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减少。相反,供给一方则尽可能的抬高价格,价格太低会减少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因此,供求力量相抵时,市场价格倾向于保持不变,此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达到均衡的点称为均衡点,达到均衡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所对应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如果高于均衡价格,由此时决定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就减少,这就意味着市场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有些生产者的产品就会卖不掉,因此在高于均衡点的价格下,这些商品生产者不能实现他们的生产计划。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商品生产者就会降价出售,从而导致整个市场上的价格下降。随着商品价格下降,随着的需求量增加,而生产者的供给量减少。但是,只要新的市场价格仍使得供大于求,市场价格就会逐渐降低,直到处于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为止。同样如果低于均衡价格,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直到实现均衡。总之,一种商品在市场需求和供给两种相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通过竞争机制的调节,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从而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所谓供求弹性,就是反映需求量和供给量对于某些变量变化而做出的反应或者敏感程度。,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变量为价格、收入、相关商品价格等。需求弹性我们这里只从需求的价格弹性角度分析。也就是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之间的比率。需求价格弹性的种类可以分为五种情况:1.需求量不受价格影响的完全无弹性。2.价格既定时需求量无限的完全有弹性。3需求量随价格同比例变动的单一弹性。4.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富有弹性和5与此相反的缺乏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是商品可替代的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得重要程度等。而供给弹性是用来衡量商品的供给量变动那个对它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因为火车快餐只是火车提供旅行服务的附属服务,我们可以将其理想模型化,近似看做火车供给量恒定,因此我们不必从供给弹性的角度分析。

在上面我们谈到,人们对火车快餐的需求量大于其供给量,如果火车快餐保持原价的话,就会出现争抢的局面,而且不利于火车运营商获取超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火车运营商一方面为了获取超额利润,另一方面为了火车平安稳定的运行,他都要将价格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快餐是人们的一种日常消费品,它是缺乏需求弹性的,但是在供不应求的火车上,它便变成了富有弹性的稀有品,因此,价格的变动将会极大的影响乘客对快餐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慢慢提高,从收入低的旅客们开始慢慢地减少对火车快餐的需求。火车快餐价格提的越高,人们的需求量越小,直到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这样就造成了火车上快餐的价格远远的高于市场上快餐的价格。而选择消费火车快餐的群体一般是那些收入较高或中等收入的群体。下面一个实例可以作为证明。今年春天,南方大部分地区闹雪灾,很多火车被困在半路上,尤其是京广线的。在被困在半路上的火车上,曾经发生过一包方便面曾卖到80元的高价。物以稀为贵,供给少,需求量大,价格自然贵。但是人们在火车上并不是仅仅吃快餐,当然在事实上,人们还有其它的选择。人们对火车快餐的需求量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庞大。因为:

影响需求的因素除价格外还包括第一,相关商品的价格。这里相关的是指实用价值密切关联的商品,一是替代品,火车快餐的替代品可以是方便面,面包,八宝粥等;另一种是相关品,如火车提供的盒饭一般要配上一双筷子。一般来说,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的变化成正相关关系,而与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负相关。第二,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感兴趣,则他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或者购买更多的这种商品。第三,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消费者收入越大,对于商品市场的需求也越大。此外需求还与消费者对将来价格的预期以及人口规模等。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人们在火车上吃还有其它选择,如吃方便面,面包等等,因此这些都将会减少乘客对快餐的需求,同样在火车上的这些食品价格依然高的离谱,人们自然会选择在上火车之前携带这些食品。乘客们对火车快餐的需求少了,价格便开始降,直到达到供求均衡。坐过火车的人都知道,在火车将要进终点站前,火车上的快餐、水果等等都会选择降价出售,这也是受供求理论的影响。乘客需求少了,火车食品此时供大于求,他们也自然而然的选择降价处理。

这里只是从供求理论方面分析火车快餐高价格,事实上,它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火车是一个垄断部门,大量提供快餐会消耗过多的人力及运输成本,那么在相同利润下,他们会选择保持定量的供给,提高价格的方法来保持供求均衡。

火车快餐的高价位也造成了快餐只是大部分高收入群体的快餐,而大量选择坐火车的农民工、学生因为快餐的高价而望而却步,如何在火车上解决食的问题呢?

我的建议是:

1.火车相关部门增加对快餐的供给,进而适度降低价格,使普通老百姓都消费的起。

2.多携带吃的便利食品,像方便面,面包,牛奶,八宝粥等。

3.火车上一般有热水提供,不要怕麻烦,携带个大杯子,用热水将它们加热或泡着吃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篇10

随着西部大开发,甘肃省的生产业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本文运用就业弹性和投入产出法对甘肃省生产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进行实证研究,为政府制定差异化就业政策提供一定的政策依据。

一、甘肃省生产业各行业就业基本情况

在2001―2010年间,甘肃省人口的增长率为1.45%,总就业人数的增长率为1.32%,就业人员的增长率低于总人口的增长率,可见在就业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据2010年《甘肃发展年鉴》的统计数据显示,到2010年甘肃省的总就业人员仅有1499.56万人,其中第三产业达到345.35万人,占全省总就业的23.03%,而生产业从业人数仅占到第三产业的6.71%。通过对甘肃省生产业分行业在岗职工人数就业状况数据的整理,可以看出:在甘肃省生产业就业人数中所占份额最大的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从2002―2007年下降趋势较大;2010年位居第二的金融业的就业人数在逐年递增;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基本保持平稳发展,就业人数排在金融业之后;而处于最后的是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就业人数在2002―2005年的变化趋势是缓慢增长的,而从2005年之后有增有降,发展趋势有轻微波动,但从整体上看,还是处于平稳发展,但就业人数较低。总之,甘肃省生产业中的基础性产业就业人口比重大,但是集高素质人群的行业就业人数较低。

二、甘肃省生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的衡量

生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的估算,不仅要考虑行业本身的直接就业吸纳能力,即该行业吸纳的就业,还要考虑本行业的间接就业吸纳能力,也就是说由于本行业的发展而带动的相关行业的间接就业。生产业本身就是一个中间产业,与其他行业都有较大关联。

(一)直接就业吸纳能力

由于甘肃省在2005年以后统计了生产业生产总值,因此我们主要测算了甘肃省2006―2010年间的就业弹性。

首先我们利用就业弹性法对甘肃省总的就业弹性和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弹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2006―2010年的总就业弹性年均值为0.14,在此期间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的年均值分别为:0.07、0.24、0.33,第三产业就业弹性的年均值高于总就业、第二产业和第一产业就业弹性的年均值;表明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高于第一、二产业,即GDP每增加1%,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就会增加0.33%。

其次我们计算甘肃省生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的就业弹性,测算结果如表1。

从表1就业弹性的年均值中,我们可以看到金融业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的就业弹性的年均值均大于0.14,即大于2006―2010年总就业弹性的年均值,表明甘肃省生产业的这两个子行业直接就业能力较强,能够直接拉动金融业与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的就业。

生产业内部各子行业的直接就业吸纳能力存在差异。其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在2007年下降幅度较大,但从2008年开始就业弹性逐年上升;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的就业弹性有升有降,在2010年有大幅度下降,但就业弹性的下降并不能说明该行业的失业严重,因为,就业弹性不断减小表明,每创造一个增量的价值所需要的劳动增量变小了,这实际上意味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金融业2006―2010年的年均就业弹性约为0.16,在四个行业中居于第二位,2008年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其就业弹性下降幅度较大,随着金融危机影响力度的削减,国家政策的推动,金融业的就业弹性又开始上升,说明金融业的直接就业吸纳能力较强,按照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社会公众最基本的生活层次需求得到满足时,会逐渐派生出对金融产品及其服务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推动金融产业规模相应地扩大,这种需求拉动型的规模扩大会直接导致对劳动力需求的增加,从而增加就业(杨艳琳、陶新桂,2004)。甘肃省目前还是以发展工业为主,而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业和地质勘查业与工业联系密切,大力推动其发展能够很好的带动本行业的直接就业效应。

(二)间接就业吸纳能力

1、分析框架与指标选取

根据最新可得的甘肃省2007年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为aij=xij/Xj中, xij表示第j行业总产出Xi消耗第i行业产品的数额(价值形式),利用资产率调整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调整后的直接消耗矩阵为A1=H×A,相应的列昂惕夫矩阵为(I-A)-1,在此基础上我们构造以下三个指标来分析间接就业吸纳能力。

劳动力投入系数,定义为lj=Lj/Xj,其中Lj=(L1,L2,……Ln),为各个行业的就业人数行向量,Xj表示第j行业的总产出。

综合就业系数,该系数表示当某一行业进行一个单位的生产时,在本产业部门和其他产业部门所引起的就业人数的增加,反映的是直接与间接就业吸纳能力。

间接就业系数,即综合就业系数与劳动投入系数之差,差值越大说明该行业的间接就业吸纳能力越大,反之则相反。

2、间接就业吸纳能力的估算

按照我们选取的指标和分析框架,首先计算出甘肃省生产业的资产率H以及调整后的直接消耗系数矩阵A1。其次利用A1计算出列昂惕夫矩阵,再进一步计算出劳动投入系数、综合就业系数和间接就业系数,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出,邮政业包括邮政基本服务和快递服务,这两个与其他行业关联比较密切的行业,其综合就业系数和间接就业系数在甘肃省排序都在第一位,为0.116和0.027,表现出较强的就业吸纳空间。

金融业作为资本密集型行业就业系数排名为第二,为0.072,间接就业系数排名第三,为0.016;甘肃省的金融业可以通过进一步推动城市化进程来充分发挥其间接就业效应。与全国相比,我国金融业综合就业系数为0.101(刘辉煌,刘小方,2008),而甘肃省为0.072,全省金融业行业对就业的拉动作用与全国相较存在差距,说明甘肃省金融业发展水平在逐渐提高;甘肃省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包含的综合技术服务业和研究与实验发展这两个行业,平均综合就业系数达到0.064,说明综合技术服务业和研究与实验发展间接拉动的就业能力较大;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行业的交通运输及仓储综合就业系数和间接就业系数都比较低,说明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较低,而且存在一定的进入壁垒,从业人员仅有0.014,说明甘肃省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发展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不仅行业本身的就业吸纳能力有限,而且行业间的联动吸纳就业能力较弱。

总之,甘肃省的生产业与上海(2011,孔令锋)等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相比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全省生产业的发展水平仍落后于发达省市,需要进一步实施各种激励政策加强各产业间的关联度,提高就业的吸纳水平。

三、结论与分析

通过对甘肃省生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的测算,我们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第一,生产业内部各行业的直接就业效应相对较大。通过就业弹性的计算,我们得出生产业内部各个行业的年均就业弹性均高于服务业,表明在就业吸纳能力方面,生产业的各个行业是服务业中最具活力的部门,对就业的直接拉动效应较大,且就业弹性有继续上升的态势。

第二,生产业内部结构趋于改善。通过对生产业内部各行业进行研究发现,就业弹性从高到低依次为:金融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从发展趋势来看,从就业人数上看,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就业人数不断下降,而金融业的就业人数却逐年递增,属于现代服务业的金融业就业弹性持续增加,而传统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却明显下降,生产业内部结构趋于改善。属于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以及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直接就业吸纳能力还不足。

第三,生产业内部各行业的间接就业效应与直接就业效应有所差异。在直接就业效应计算中,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的直接就业效应最大,但在间接就业效应的测算中,邮政业的间接就业系数较大,排在首位。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虽然直接就业效应较低,但是隶属于该行业的研究与实验发展的间接就业系数却达到0.021,说明其所产生的产业关联效应能够间接拉动其他行业的就业。

第四,生产业内部各行业综合就业效应存在差异。对于生产业内部的各行业而言,邮政业的综合就业系数最高,其次为资本密集型行业――金融业,现阶段乃至未来一段时期金融业对甘肃省就业的贡献是难以替代的。其次就是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包含的综合技术服务业和研究与实验发展这两个行业。排在最后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我们会发现,这些行业都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甘肃省目前的经济发展状况还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对于知识密集型产业还不够重视,需要进一步加强,提升其就业吸纳能力。

总之,甘肃省的基础生产业的就业人口比重大,发展势头不错,但是集高素质人才的行业就业人数较低,综合就业系数也较低,需要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J.W.Harrington.Empirical Research on Producer Service Growth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J].Professional Geographer,1995,(1)

[2]刘辉煌,刘小方.我国生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研究[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08,(1),22―25

[3]刘志彪,郑江淮.服务业驱动长三角[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4]孔令锋.上海市生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实证研究[J].人口与经济,2011,(2),33―38

[5]邱灵,申玉铭,任旺兵.北京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关联及空间分布[J].地理学报,2008,(12),1299―13

[6]吴淑玲.基于生产业就业效应视角的路径分析――以青岛市为例[J].江西社会科学,2011,(8),227―231

[7]王翔.就业吸纳、产业集聚与生产者服务业发展[J].财经论丛,2011,(1),15―19

[8]樊淑红.新疆生产业就业吸纳能力的分析[J].商业经济,2011,(1),18―19

篇11

一般说来,当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当这种商品的价格下降时,人们会增加对它的购买(需求定理)。

注意:需求定理是就一般商品来讲的,对某些特殊商品(如炫耀性商品、吉芬商品、投机性商品)而言,需求定理则不一定适用。

需求:是消费者在某一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时愿意(购买欲望)而且能够(购买能力)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需求是购买欲望和购买能力的统一。

需求曲线

表示价格与需求量关系的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线(见下图,纵轴表示价格,横轴表示需求量),这表明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反方向变动的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

(1)当影响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时,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量的变动。

在下图中,在需求曲线D上各点的变动就是需求量的变动,向左上方(如从b点到a点)变动表示需求量减少,向右下方(如从a点到b点)变动表示需求量增加。

单项选择题

(2009・北京)北京市下调公交车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

解析:由需求曲线的定义可知,A、B为需求曲线,首先排除C、D两个选项。在A、B两个选项中,A项表示随着公交车车票价格的下调,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向右下方变动),故正确选项为A项。

(2)当商品本身的价格不变时,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的个人收入水平、相关物品(替代品、互补品)的价格、消费者的个人偏好、消费者的预期、买者数量、人口增减、国民收入分配状况、季节变化等]的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是整个需求曲线的移动,这种变动称为需求的变动。

在下图中,需求曲线由D0移至D1和D2都是需求的变动。当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时(从D0移至D1)表示需求的增加,当需求曲线向左下方移动时(从D0移至D2)表示需求的减少。

区分:“需求的变动”和“需求量的变动”

变动主体价格P其他因素图形表现

需求量的变动Q变化不变同一条曲线上点的移动

需求的变动D不变变化整条曲线的位移

单项选择题

1.(2008・山东)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 )

解析:由需求曲线的定义可知,A、C为需求曲线,首先排除B、D两个选项。在A、C两个选项中,C项表示在家电价格不变的情况下,随着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农民对家电的需求会增加,需求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故正确选项为C项。A项表示需求减少。

2.假设某国化妆品市场高档品牌被进口品牌垄断,为保护国内产业发展,该国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致其价格飙升;受此影响,消费者转向国产中低档品牌,使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1)和国产中低档品牌的需求曲线(D2)发生变动(注:F代表进口高档品牌的需求量)。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图中能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 )

解析:对进口化妆品提高关税,会导致其价格升高,销量减少(沿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F1F2);进口化妆品与国产化妆品互为替代品,受进口化妆品涨价影响,国产中低档品牌化妆品销量增加,需求曲线向右平移,故选D。

2.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较大。

在经济学中,将商品需求量对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称之为需求价格弹性,计算公式为:需求价格弹性=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①需求缺乏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即需求弹性小于1)。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陡峭的线。(见下图)

如,某商品价格上升20%,而需求量下降10%,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缺乏弹性。

②需求富有弹性。在这种情况下,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即需求弹性大于1)。这时的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平坦的线。(见下图)

如,某商品价格上升6%,而需求量减少9%,则该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为富有弹性。

需求弹性大小与需求曲线形态

企业的总收益等于价格乘销售量。由于不同商品的需求弹性不同,所以价格变动所引起的需求量的变动也不同。这样,需求弹性就会影响总收益。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反方向变动。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价格与总收益同方向变动。所以,企业对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可以实行薄利多销的营销策略,对需求缺乏弹性的商品,可以卖出一个相对较高的价格。

单项选择题

1.(2010 海南)价格变化会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下列命题正确反映这一原理的是( )

A 中高档轿车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小

B 食盐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较大

C 家庭煤气需求量减少的幅度大于价格上升的幅度

D 品牌服饰需求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价格下降的幅度

解析:食盐、家庭煤气为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小于价格变动的比率。中高档轿车、品牌服饰为高档耐用品,需求富有弹性,需求量变动的比率大于价格变动的比率。故选D

2.2014年1月10日,我国成品油价格迎来今年首次下调。假设下图(P为价格,Q为需求量)d1和d2中有一条是汽车需求曲线,另一条是某生活必需品需求曲线,受汽油价格下调的影响,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下图移动的线是汽车需求曲线的可能是( )

A.② B.① C.③ D.④

解析:生活必需品需求缺乏弹性,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陡峭的线。汽车属于高档耐用品,需求富有弹性,需求曲线是一条比较平坦的线。汽油与汽车为互补品,汽油价格下调,对汽车的需求会增加,汽车需求曲线会向右上方平移,故选②(d2为生活必需品,d1为汽车)。

3.相关商品(包括替代品、互补品)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各不相同

注意:这里要分析的是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会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带来什么影响,而不是分析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的影响。

①互为替代品:

如果两种商品的功能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

一般情况下,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消费者将增加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导致对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

用图示表示替代品之间的关系:

提示:若甲、乙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纵轴P代表甲商品的价格,横轴Q代表乙商品的需求量,则甲、乙两种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化(见下图)。

②互补商品:

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

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

用图示表示互补品之间的关系:

提示:若甲、乙两种商品为互补品,纵轴P代表甲商品的价格,横轴Q代表乙商品的需求量,则甲、乙两种商品之间的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化(见下图)。

单项选择题

1.(2010・山东)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从图所示甲商品价格与乙商品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可以判断出,甲商品与乙商品互为替代品,所以,甲乙两种商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满足消费者同一需要。若乙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乙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甲商品,导致对甲商品的需求量增加;反之,情况则相反。可见,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①④正确,故选B。由于甲乙互为替代品,若甲商品价格上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者会增加对乙商品的需求量,这并不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相反,乙商品价格还可能上升,故②不选;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量应减少,而不是增加,故③不选。

2.(2013・四川)近两年,免费的互联网微信用户快速增长,这对电信运营商的短信发送量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近来有“微信向用户收费”的声音,但网络调查显示,如果微信收费,有近九成的用户表示将改用其他免费社交软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反映上述信息的图示是( )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解析:微信与短信互为替代品,因微信免费,微信用户大幅上涨,造成其替代品短信的用户及需求量减少(需求曲线向左平移),故②正确,①错误。如果微信收费,即其价格上升,将会减少其需求量,微信发送量会减少(沿同一条需求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故③正确。④没有体现题干信息,应排除。

商品之间的替代或互补关系是由需求交叉弹性定义的。

需求交叉弹性,是指一种商品价格变动所引起的另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程度。它的计算方法是用甲商品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除以乙商品价格变动的百分比。

如果需求交叉弹性大于零(为正值),则表明两种商品之间具有替代关系(因为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成同方向,所以弹性系数为正值);如果需求交叉弹性小于零(为负值),则表明两种商品之间具有互补关系(因为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成反方向,所以弹性系数为负值)。

篇12

根据需求的定义以及我们自然的认识,商品价格越低,人们的需求量越大,因此,我们可以把需求函数近似的看做向右下方倾斜的线。从中我们便可以总结出需求法则来,也就是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存在着反向变动的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增加。但需求法则有一定的限定性,它指针对一般商品而言。同理,我们可以归纳出供给函数是一条由左向右上方倾斜的线。从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供给法则来,也就是供给随着价格的上升而增加,随着价格的下降而减少。供给法则同样只针对一般商品。火车提供快餐只是火车的次营业务,因此火车运行商不可能把精力都投放到快餐的供给上来,而且火车车厢容量有限,这样火车快餐供给量基本上是稳定的。但是火车乘客的数量较大,他们对快餐的需求量大大超过了火车快餐的供给量。这样在市场价格情况下,就造成了火车快餐的供不应求。在这里,我们引入西方经济学中供给与需求的两种分析理论,既均衡价格理论和弹性理论,来作进一步的分析。 

所谓经济均衡就是在经济体系中,一个经济事物处在各种经济力量相互作用之中,如果有关该经济事物各方面力量能够相互制约或相互抵消,那么该经济事物就会处于一种相对静止的状态,并保持这种状态不变。在市场上,需求和供给可以认为是相互对立的经济力量。按照需求法则,价格越高,需求量越少;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而以供给法则来说,价格越高,供给量越大;价格越低,供给量越少。正是这种相互作用使得市场处于均衡状态。分析火车快餐定价问题,我们可以静态均衡分析法。根据上述有关均衡的定义,在一种商品或劳务的市场上,作为促使价格降低的需求一方尽可能地压低价格。如果价格太高,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减少。相反,供给一方则尽可能的抬高价格,价格太低会减少愿意并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或劳务的数量。因此,供求力量相抵时,市场价格倾向于保持不变,此时市场处于均衡状态。达到均衡的点称为均衡点,达到均衡的价格称为均衡价格,均衡价格所对应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如果高于均衡价格,由此时决定的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就减少,这就意味着市场上出现了供大于求的现象,有些生产者的产品就会卖不掉,因此在高于均衡点的价格下,这些商品生产者不能实现他们的生产计划。在这种情况下,某些商品生产者就会降价出售,从而导致整个市场上的价格下降。随着商品价格下降,随着的需求量增加,而生产者的供给量减少。但是,只要新的市场价格仍使得供大于求,市场价格就会逐渐降低,直到处于供求相等的均衡价格为止。同样如果低于均衡价格,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直到实现均衡。总之,一种商品在市场需求和供给两种相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通过竞争机制的调节,达到供求相等的均衡状态,从而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所谓供求弹性,就是反映需求量和供给量对于某些变量变化而做出的反应或者敏感程度。,影响供给和需求的变量为价格、收入、相关商品价格等。需求弹性我们这里只从需求的价格弹性角度分析。也就是指表示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相对于该商品价格相对变动的反应程度,它是需求量变动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百分比之间的比率。需求价格弹性的种类可以分为五种情况:1.需求量不受价格影响的完全无弹性。2.价格既定时需求量无限的完全有弹性。3需求量随价格同比例变动的单一弹性。4.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大于价格变动百分比的富有弹性和5与此相反的缺乏弹性。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主要是商品可替代的程度、商品用途的广泛性、商品对消费者生活得重要程度等。而供给弹性是用来衡量商品的供给量变动那个对它的价格变动的反映程度。因为火车快餐只是火车提供旅行服务的附属服务,我们可以将其理想模型化,近似看做火车供给量恒定,因此我们不必从供给弹性的角度分析。

在上面我们谈到,人们对火车快餐的需求量大于其供给量,如果火车快餐保持原价的话,就会出现争抢的局面,而且不利于火车运营商获取超额利润。在这种情况下,火车运营商一方面为了获取超额利润,另一方面为了火车平安稳定的运行,他都要将价格提高。在一般情况下,快餐是人们的一种日常消费品,它是缺乏需求弹性的,但是在供不应求的火车上,它便变成了富有弹性的稀有品,因此,价格的变动将会极大的影响乘客对快餐的需求量。随着价格的慢慢提高,从收入低的旅客们开始慢慢地减少对火车快餐的需求。火车快餐价格提的越高,人们的需求量越小,直到达到供给与需求的均衡点,这样就造成了火车上快餐的价格远远的高于市场上快餐的价格。而选择消费火车快餐的群体一般是那些收入较高或中等收入的群体。下面一个实例可以作为证明。今年春天,南方大部分地区闹雪灾,很多火车被困在半路上,尤其是京广线的。在被困在半路上的火车上,曾经发生过一包方便面曾卖到80元的高价。物以稀为贵,供给少,需求量大,价格自然贵。但是人们在火车上并不是仅仅吃快餐,当然在事实上,人们还有其它的选择。人们对火车快餐的需求量并不是人们想象中的那么庞大。因为:

影响需求的因素除价格外还包括第一,相关商品的价格。这里相关的是指实用价值密切关联的商品,一是替代品,火车快餐的替代品可以是方便面,面包,八宝粥等;另一种是相关品,如火车提供的盒饭一般要配上一双筷子。一般来说,某种商品价格的变化与其替代品的需求量的变化成正相关关系,而与互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负相关。第二,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感兴趣,则他愿意支付较高的价格或者购买更多的这种商品。第三,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消费者收入越大,对于商品市场的需求也越大。此外需求还与消费者对将来价格的预期以及人口规模等。从这里我们可以得出,人们在火车上吃还有其它选择,如吃方便面,面包等等,因此这些都将会减少乘客对快餐的需求,同样在火车上的这些食品价格依然高的离谱,人们自然会选择在上火车之前携带这些食品。乘客们对火车快餐的需求少了,价格便开始降,直到达到供求均衡。坐过火车的人都知道,在火车将要进终点站前,火车上的快餐、水果等等都会选择降价出售,这也是受供求理论的影响。乘客需求少了,火车食品此时供大于求,他们也自然而然的选择降价处理。

这里只是从供求理论方面分析火车快餐高价格,事实上,它还受其他因素的影响,比如火车是一个垄断部门,大量提供快餐会消耗过多的人力及运输成本,那么在相同利润下,他们会选择保持定量的供给,提高价格的方法来保持供求均衡。

火车快餐的高价位也造成了快餐只是大部分高收入群体的快餐,而大量选择坐火车的农民工、学生因为快餐的高价而望而却步,如何在火车上解决食的问题呢?

我的建议是:

篇13

大学生在进行体育消费时对不同的体育消费商品组合或者体育消费品的喜好程度深浅称之为偏好。现在经济学理论中认为,消费者进行商品选择的过程中,通常的都是根据偏好程度进行消费品的选择。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时,对体育消费品的偏好程度有较大的弹性,例如,参加体育活动时,在培训项目和内容上有很大的偏好;观看比赛时,选择上也有偏好,这些都说明,大学生的消费偏好程度有较大的弹性,这也是我们发展高校体育市场时,应该注意的地方。

二、效用体验差异性

调查结果表明,85%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是正常现象,54%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能够为自身带来健康,21%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是现代生活的组成部分,21%的大学生认为体育消费是一种人力资本投资行为。大学生在进行体育消费时,同样希望可以在经济条件不是很好的情况下获得体育消费的最大满足感,因此,高校大学生在进行选择体育消费品时,一般会对体育消费品的性价比高低进行判定。比如说,大学生在进行运动鞋的购买时,要对运动鞋的价格和质量进行对比和关注,在购买体育比赛的观看券时,要对比体育赛事的价格和级别,看是否在自己的能力接收范围内,或者是否获得满足感。一件体育类的商品是否具有效用包括对效用的大小的判定,都和高校大学生对这件商品的占有欲有很大的关系,因此,这也是表现出弹性的原因,这个因素,在进行高校体育市场的考察和发展,必须进行重点考虑。

三、外部经济差异性

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行为具有正向外部性和负向外部性,正向外部性具体表现在体育消费促进了大学校园的积极消费,因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相比于上网消费、购物消费以及攀比消费等等,体育消费在社会意义上的体现要明显高于其他。还有就是将体育消费建立起来,是以正常的体育爱好和消费习惯为前提的,体育消费作为一种团体运动,定会让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进来。由此可见,体育消费既能够让大学生的课外活动得到丰富,还可以加强大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让大学生的身心更加愉悦,让大学生的体质得到锻炼,所以说,体育消费对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帮助。负向外部性表现在,体育消费所附带的跟风和攀比特点可能会对大学生的消费习惯进行误导,特别是盲目的体育消费导致的体育活动的适应性可能会被忽略,同时,还有可能对大学生的天赋发展和内在潜力的突破造成约束,严重的话还可能引发不理性的生活消费习惯。例如,依据北京市大学生月平均体育消费水平,可分为零消费(0-10元),中档消费(10-100元),高档消费(100-1000元),奢侈消费(1000元以上)。调查显示:中档消费人群占到60%左右,是北京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群体的主流。而奢侈消费群体所占比例仅有不到5%,比例最小,值得注意的是其中一些人并不热爱体育锻炼,却购买贵重的运动潮流服饰等。

四、弹性表征差异性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