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访问云杂志! 关于我们 企业资质 权益保障 投稿策略
当前位置: 首页 精选范文 机电一体化就业状况

机电一体化就业状况范文

发布时间:2023-10-10 15:36:34

导语:想要提升您的写作水平,创作出令人难忘的文章?我们精心为您整理的13篇机电一体化就业状况范例,将为您的写作提供有力的支持和灵感!

机电一体化就业状况

篇1

2019年,《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计划》的重点之一是我国“教育证书+特定专业资格证书”的试点计划将在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学校中启动,以鼓励学生在学习本专业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积极学习各种专业技能,并培养对应的职业素养、爱国爱岗敬业情操,同时获取多种与被专业相关的职业技能水平证书。[2]该计划明确提出了高等职院校的招生计划应与对应专业迫切需要的产业发展人才相适应,提高了应用型技能型复合型人才之间的配比,并指明了职业教育的未来发展方向。

(三)有利于提升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质量

“1+X”证书制度是学历证书和专业技能证书之间的有效链接。学历证书是学生终身学习和教育的基础,专业技能证书是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在毕业选择就业时的“敲门砖”和企业选聘时的“标准尺”。[3]此外,“1+X”证书制度还可以进一步优化和整合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教学质量,从而促进全面培养的复合型技术人才达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此外,证书制度的出台,为机电一体化技术职业培训制度的改革和机电一体化技术高技能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指明了发展的方向,从而为我国智能制造经济可持续发展创造了良好的人才储备条件。

二、教学现状

(一)人才培养模式有待更新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进行了大面积的改革,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通过深入研究广西各大高职院校现有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发现,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仍然存在以下问题。首先,大多数院校的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及其衍生专业,如无人机应用技术、机电设备维修与管理等专业无法根据市场和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而对特定的工作、课程结构进行灵活、合理的调整。理论基础课程和职业技能培训课程设置既没有得到适当的分配,也没有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其次,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电气控制技术、计算机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而与之对应的课程教学内容未能与时俱进、灵活调整更新,学生所学技术仍停留在5年前甚至更久之前。最后,职业技能培训课程内容仍然主要基于技术理论性培训,且较为宽泛,如电工证培训,放之四海而皆可用,并未针对具体的工作岗位而有不同之处。并且,这些职业技能培训课程缺乏对学生思想政治、职业素质、道德品质的培养指导,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部分存在未按照标准进行职业综合培养的现象。

(二)教师队伍有待完善

在广西区内大多数高职院校中,“双师型”教师所占比例太低,教师要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要么专业理论知识较弱。[4]由于各高职院校的办学背景、办学状况、教学研究成果的重大差异,虽然现广西教育厅已有“双师”称号的评定标准,但是现有的教师很多未能达到“双师”的评审条件,未能获得“双师”称号,因此导致“双导师”教学团队的不足。高职院校内的机电专业教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在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未能更上时展的速度,还处于过时的阶段,教师的教学仍侧重基础技术教育,未能结合职业标准、政治思想、职业素养、创新和未来就业状况。此外,一些职业院校对专业教师自身的职业培训只是一种形式,未能真正实现教师深入企业,与时俱进地学习机电新技术,更新知识,及时调整教学方案。

(三)教学模式有待改革

近年来,为适应智能制造业的迅速发展,各高职院校对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进行教学改革,但专业技能培训实践类教学并未受到重视。理论课程课时多学分高,实践技能培训课程课时少学分少,不成体系,与企业实际工程项目结合少,对综合性的培养较匮乏,没有对应成绩综合评估办法,对学生的工程项目实践成绩的核定和替换方案不灵活。随着现有智能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虽然及时在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中增加了一些新的技术课程,但实践教学条件以及教学内容并没有跟上理论课程的步伐,一些院校在实际课程安排中实操课程未能紧跟理论课程,或者未能真正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导致学生停留在纸上谈兵阶段。此外,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大多数教师未能利用课余时间深入企业,接触现有工程项目,提高自身技能水平,在教学过程中只是以理论为指导进行实践,而没有提高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

三、实施路径

(一)课程体系改革

就课程设置而言,高职院校应适当地调整机电专业的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之间的关系。教师应根据市场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适当调整课程内容,为学生提供模拟实践的真实课堂环境,并提高学生将理论付诸实践的能力,学生将他们学到的知识和技能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以促进工程项目为目标的人才培养。同时,高职院校应当注重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课程教学内容设置应与社会生产的现实紧密联系,进一步提高动手实操课程在课程教学体系中的比重,并增加企业实践培训、跟岗实践和职业技能培训,根据市场经济的变化和企业实际的需求,及时调整更新课程体系、特定职业工种的标准培训。[5]课程教材内容应积极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与时俱进,明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提高专业知识实用性。同时,高职院校应与对接的企业制订双向培训计划和双重综合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专业课程的优化和整合,设立对应企业订单班,有针对性地设置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根据机电专业市场需求、企业所需、学生特点而定。特别是加强理论知识的应用,强调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提升思想政治建设、爱国爱岗精神的培养,培养出适合新时代建设的复合型高技能人才。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技能培养为核心”的教学原则,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积极性,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第一,结合企业机电类实际工程项目,依托项目设置贯穿三年专业课程的主线载体,围绕该工程项目拓展专业课程,让学生分阶段考取对应的职业技能证书,可使学生深入理解和展示他们所学知识,并使用他们所学知识解决工程项目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所学为所用。第二,高职院校应建立产业学院,与企业共建实训场所,教师与企业专家共同探讨,改进教师教学方法,使职业技能培训围绕职业标准进行。第三,引进双带头人制度,校企共建课程。第四,根据学生就业中的关键问题制订人才培养方案,培养适应当代智能制造的“大国工匠”。

篇2

装备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着国防的强大和国家的富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装备制造业生产技术升级换展飞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自动化、数字化、高精度、高效益已成为生产的主基调。

认为装备制造脏、黑、累的传统想法早已过时,考生和家长要多了解我国装备制造业的新发展、新成就。要强国就要振兴装备制造业,就要培养和造就数以千万计的装备制造(机电)类人才,其中高端技能型人才起着这个行业制造生产中坚力量的作用。考生报考装备制造(机电)类院校志愿,首先考虑报考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装备制造类学校各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去向大致有:BAOKAOZHINAN1.项目就业:如报考公务员、职业院校教师、村官等;2.入伍当士官:每年各军区都要在一些高职装备制造类专业中选拔优秀毕业生当士官,穿军装,服务国防;(正式入伍后,国家退还全部学费)3.升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4.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进入装备制造、煤炭、化工、能源、电信、军工、钢铁、建筑、制药、航天、电子、汽车、船舶等各行业企业就业;5.可创造各种条件创业。报考装备制造类考生除了要对装备制造行业有所了解,还应通过网络或欲报考高职院校网站,了解学校的整体情况和各系各专业的基本情况,也可通过阳光高考平台和高职院校的网站、QQ群、电子邮箱、电话等多种渠道向学校咨询,通过较全面深入的了解,根据本人爱好和兴趣,慎重选择学校,选择专业。一般地说,选择学校是第一位的。职业院校都有较强的培养方向和服务对象,机电类学校主要的服务方向就是装备制造业。第二是要选好专业。选好一所学校为就业奠定基础,选好一门专业将来可以顺利就业,高质量就业。选专业时要注意,机电类专业是装备制造类专业的总称,不是单指的机电一体化专业,大型装备制造企业倾向于要专业性强的人才,比如有机电一体化专业,也有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电气自动化、材料成型与控制等专业,大型企业总是优先选择后者的毕业生。

装备制造业一般的就业特点是,位于大中城市,岗位牢固稳定。像建筑行业的就业特点就是流动,上一个工程结束就会流动到下一个工程的城市或项目地,路桥专业架桥、修路就是一直随路流动,而装备制造总是在城市中一个固定的基地。考生报考装备制造(机电)类高职院校,要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个规划,远的目标、近的打算都要有所思考。学生进入企业有两个发展渠道:一是操作技术渠道,通过在第一线的操作实践,积累生产技术经验,升为技师、高级技师或者班组长、工段长、车间主任、分公司经理等;另一个发展渠道为:通过一段时间的第一线操作实践,积累生产技术经验后进入技术部门,从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工程师到高级工程师,走技术道路。当然还可根据自己的志向,毕业后创业、办厂、开公司。考生只有对自己职业生涯进行细致科学的规划,才能在学习中就有方向、有目标、有动力,从而对专业技能学习有兴趣、有热情、有效果。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

高职院校根据企业对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内涵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校企合作,联合培养”的办学模式,使专业与行业对接,企业与学生相互目标明确,就业方向准,岗位满意;“理实一体,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理论实践相结合,知识学得牢,技能练得硬,课程与岗位对接,就业本领强,岗位牢固“;依需招生,订单培养”的就业模式,使培养的学生在企业“进得去,用得上,留得下,顶得起”,成为企业欢迎的毕业生。在“三个创新”模式下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使高职院校紧贴市场、深入行业、扎根企业,学校与企业对接,学生入校的同时就已确定就业的企业和岗位,就业百分百,就业质量高。

作者:闫庆斌 单位:山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篇3

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理念,以人才培养为重任,我院输送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赴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输送工程造价与监理专业学生赴苏州职业技术学院学习深造,以便提升我院学生的专业技能。深入这两地区企业收集毕业生就业状况和能力应用的信息,并开拓了新的就业渠道,共走访企业、调研学生,签订学生实习就业双基地,为东西联合共同培养人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调查情况及结果分析

(1)跨省联合培养专业人才的优势。一是区位优势。宁波、苏州分别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两个典型模式,苏州昆山是国际资本投入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宁波及是民营资本投入最富集的地区之一;两地风景秀丽,环境优美,地理位置优越;观念超前,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发达,人才需求旺盛;机电产业集群效应明显;这些对学生的成长成材和就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二是就业优势。与宁波职业技术学院、苏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联合办学使学生不仅有了理论知识,而且优势互补,学生具有更高的技能,与此同时,两院与当地若干家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层次的合作关系,为学生就业打开了一片新天地。三是校区优势。两所学院都在市区,无疑对于学生的“交往能力提升、生存能力培育、开放式心态培养、社会知识学习、眼界拓宽、勤工俭学、生活成本降低”起着难以估量的作用。四是教学优势。经过多年发展积淀,两所学院拥有了一批极富教学经验的教学专家以及责任感强的学生管理队伍。(2)用人单位对新疆班学生要求及评价。一是企业对学生的要求。首先是专业对口,认同企业文化。学生具有较高的技术等级,较强的动手能力。其次是要求学生能够吃苦耐劳。最后是对学生要求要具有良好的心态、思想准备充分、思维灵活。二是企业对顶岗实习生的评价。

篇4

如今,黄冈职院就业工作越来越得到社会媒体的广泛关注,2009年湖北省“科学发展院校行”新闻采风团来我院采风,《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湖北日报》、湖北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了我院就业工作。《光明日报》以“不出校门就能参加工作”为题报道了我院就业工作的成功经验。我们正视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在非常时期采取非常措施,实行就业工作“四包”方案,实现了学生就业满意度不断提高、用人单位满意度不断提高的良好局面。2009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到97.30%,年底就业率达到99.46%,2010届毕业生签约率目前超过50%。

一、落实责任,实行“四包”促就业

1.落实就业工作“四包”方案。针对金融危机给就业带来的不利影响,我院制定并实行了就业工作“四包”方案,即:院领导包一个系及督促分管处室,系领导包相关专业,教研室主任包相关班级,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包相关班级毕业生,特别是就业困难学生。由学院就业处督促各系副书记、系办公室主任、就业干事协调落实,制定并落实具体分包方案。

2.落实就业工作目标责任。2009年2月19日,我院召开了2008年就业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兑现了2008年就业工作奖励,院长与各系书记签订了2009年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在学院签订责任状的基础上,各系还与专业教研室主任和各班辅导员分层逐级签订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状,切实将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分解落实到每个教职工身上,让全体干部和教师都来关心每一名学生的就业。

3.落实就业工作奖惩措施。黄职校字[2009]14号文《黄冈职院关于做好2009年度学生就业工作的意见》明确:将毕业生就业工作纳入系年度工作目标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学院对就业工作综合考评在全院前三名的系、年底综合就业率高于90%的系、为系就业工作付出努力并取得实效的人员予以奖励。将系就业工作质量与系招生计划、经费指标、表彰奖励等挂钩,将教职工个人就业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考核、津贴奖励、晋职晋级挂钩,切实兑现奖惩。为落实就业工作“四包”责任,我们实行了“每月就业率通报、平时四率考核、年底综合考评”的就业工作考核办法,开创了我院全员服务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二、部门联动,齐心协力谋就业

1.抓好市场调查环节。在就业处进行市场调查的基础上,就业处和教务处于暑假联合组织了各系开展人才市场调查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以了解用人单位和社会公众对学院的认可度、满意度,听取对学院人才培养的意见,修订完善09版人才培养方案,深入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就业处还组织各系开展了“全球金融危机情况下的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和学生就业意向调查,为搞好教育教学改革和就业指导服务提供了可靠依据。

2.抓好教育教学环节。学院教务处、校企合作处和就业指导处,强化教育教学与就业需求的连接,指导各系按人才市场要求落实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组织教育教学改革,指导各系将校企合作、订单教育、资证教育、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等教学活动与学生就业紧密结合起来。全体教师将就业创业教育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结合授课计划,联系就业实际,联系市场需求,自行设计与就业的教学联结点,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学生工作处和就业指导处根据培养职业人的要求,共同开展系列的就业创业教育活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促进学生全面提高职业素养,树立科学务实的就业观念,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艰苦创业。

3.抓好条件保障环节。院招生处按人才市场需求和各专业就业情况协商确定招生方案,合理分配各专业招生计划,引导淘汰就业率低的老专业,鼓励开发就业前景好的新专业。人事处、财务处、国资处和后勤处尽量创造条件,为就业工作提供人员、经费、场地和设施保障。就业指导处按照“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要求,科学构建就业工作服务体系,开展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

三、全员参与,关注动态抓就业

1.当好学生就业的营销员。我们积极组织就业岗位信息,当好学生就业的营销员。全体干部和教职工都带着深厚的感情,以对学生高度负责的态度,寻找就业岗位。经全体教职工多方联系,2009年我们先后组织了招聘单位475家,提供了就业岗位29300个。党委书记张鹤桥蹲点的土木工程系联系了嘉禾装饰集团等用人单位,院长陈年友蹲点的生物工程系联系了李时珍药业集团等用人单位。按生物工程系“四包方案”规定:系领导负责20人,教授负责15人,副教授负责10人,科级干部和其他人员负责2―8人。他们超额完成了就业推荐任务,2009年取得了就业工作全院第一的好成绩。

篇5

近几年,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尤其是浙江的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数量与招生数量的增长速度更是位于全国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发展的前茅。但是,随着当前我国的经济结构调整,随着高等职业技术院校招生数量的进一步扩大,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整个社会关注的热点,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也成为制约我国未来高职教育进一步发展壮大的一道瓶颈。因此,关注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是当务之急。

根据教育部评估与示范工作的要求,近几年我院加大了对毕业生与企业的调查反馈力度,以此来修正教学计划与素质培养方案。我电气工程系以机电类专业2003-2007届毕业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调查问卷600份,收回526份,有效问卷493份,就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工作性质、劳动报酬、工作满意度、毕业生对学校教育、就业指导评价等五大类25个方面内容进行了了解与调查;与此同时,我们走访和调研了浙江中控技术公司、杭州航天电子技术有限公司、浙江荣德机械有限公司、金华电力开关有限公司、嘉兴亚泰数控机械制造有限公司等60余家企业,与学院在各地区的校企合作工作站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各企业在肯定我院毕业生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就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进行分析,并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对策与建议。

一、机电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1.毕业生就业工作单位

调查显示,机电一体化毕业生的工作单位性质以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为主,占总比例的85%。并且机电类高职毕业生在500人以下的中小企业规模中工作的比例占到78.2%,这与浙江的经济特征有关,浙江以中小规模经济为主,近几年三资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在浙江发展比较迅猛,也成为近几年人才需求量最大的企业,同时这些也是工科类高职院校就业的主渠道。

2.毕业生就业岗位

通过调查分析,学生第一份工作岗位生产加工占35%,维护维修占23%,专业对口率达74%。经过近一年的工作,第一线生产岗位人数变少,但在企业管理岗位和营销方面人数增加很快。

3.毕业生就业渠道

从统计数据看,毕业生就业渠道呈现多元化趋势,但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各系教师、学校的招聘会是毕业生求职的主要渠道,另外学院推荐和亲戚朋友介绍所占的比例也不小。尤其学院每年一度的招聘会由于针对性强,帮助较大,有效性较高。这一方面反映了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院系教师就业工作做的扎实到位,另一方面反映出学生对学校的依赖较多,自己就业积极性、主动性不强。

4.毕业生收入状况

根据调查显示,第一份工作47.6%的学生收入在1.5万以内,36.6%的学生收入在1.5万-2万左右。经过一年以后的工作,工作收入有较大幅度变化,收入在1.5万以内比例大大减少,收入在2-3万元提高到占56.1%,收入在3-4万元提高到2.4%。这说明积累一定工作经验后机电类高职毕业生在企业中发挥了良好的价值,并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发展潜力较大。

5.毕业生择业时看重的因素

通过调查,我们看到大学生在择业时看重的因素,依次为职业发展和培训机会(32.5%)、薪资福利(24.2%)、公司环境和企业文化(16.5%)、工作类型(14.5%)、工作地点 (12.3%)。

6.毕业生对工作岗位的满意度

在问到学生是否对目前工作岗位满意,回答比较满意占55%,满意占25%,不满意占14%,无所谓占5%。被调查的同学中,占81%的同学对现在工作的岗位表示满意,这说明机电类高职毕业生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同时学生在工作一段时间后基本能调整好自身定位,找到自己合适的岗位。

二、机电类高职毕业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从我们调查的毕业生用人单位的情况来看,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尤其是机电类还是比较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的,原因如下:一是高职毕业生受过良好的专业技术教育,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一技之长的技能型人才,在人才市场有一定的竞争力。二是高职院校以社会需求和技术领域需要为导向设置专业,为学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开拓了一定生存空间。三是企业对人才成本认识日趋成熟,越来越多的用人单位讲究人才的优化配置,做到人岗匹配,对某些岗位来说,录用高职生比录用本科生可以花费更少的薪酬及培训成本而获得更好的用人效果。但在调研过程中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学生就业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部分毕业生期望值过高、定位不准确

根据近几年学生毕业情况的调查,部分同学在就业中对工作单位的期望值偏高,首选到大城市、大企业工作,个别同学甚至只把目标锁定在某一个城市,而不愿到中小型企业从事基础工作,不愿到经济不发达地区和外省地区就业和发展;部分同学对工作岗位与薪资的期望偏高,认为薪酬待遇不能满足个人要求,自己所学的专业难以完全对口,部分同学在通过单位的面试、复试后,选择了放弃,或者是已经在单位实习、试用了一段时间后又辞职。

2.部分学生自身素质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差距

从调研的结果分析来看,大多数用人单位对我院毕业生普遍反映较好,但也出现一些问题:部分同学不愿到生产一线、怕三班倒、怕苦怕累,有的同学下厂或到企业几天就待不下去了,所以有些单位来我系招聘时,就干脆要求推荐家庭经济状况不好的农村孩子;部分同学的综合素质方面还有待加强,突出表现在专业知识面较窄,沟通与协调能力有限。企业希望学院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强基本理论、基础知识的学习与训练,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开拓精神的培养,提高他们的领导能力、应变能力、公关能力、交际能力、协调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和服务意识与能力等等,使毕业生不仅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同时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成为一个“多面手”,能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形势的挑战。

3.就业指导工作还存在差距

现在各类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学生的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但从整体来看,其就业指导老师和辅导员的配备还不完全、不专业,难以起到应尽的职责和发挥应有的能力。在调研中我们看到仅有24%的同学认真考虑并规划过将来做什么?如何做?有62%的同学考虑过但没有规划过,还有14%的同学根本没有考虑过,而这些没有考虑也没有规划过自己职业生涯的同学,在择业时往往会出现盲目性和“随大流”现象,在抉择时犹豫不决,坐失良机;部分毕业生因为没有进行科学的规划,“先就业后择业”而后随便地违约,给企业造成用人困难,给学校与学生个人带来了诚信困难。

三、机电类高职毕业生的就业对策

针对调研中反映出的毕业生就业方面的问题,我们认为有必要采取一些措施与对策。

1.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做好职业规划

高职院校要建立一支知识化、专业化的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加强就业指导,提供更多的就业服务。学生进校后,教师就应该加强专业教育,密切注意学生的思想动态,积极开展细致的思想工作,突出专业自身特点,要严抓质量,引导学生做好个人的职业规划;在就业过程中,学院应根据市场和行业的需要,教育毕业生应认清就业形势,明确就业方向,帮助他们作好就业定位。

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学会做人

高职院校应加强对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和培养他们的职业道德,重点是培养学生吃苦耐劳、责任心、事业心、时间观念、敬业奉献和创新精神。为了增强教育的实效性,可请成功校友回校谈体会,讲他们创业的艰辛与辉煌,激励在校的莘莘学子,奋发努力,立志成才;请用人单位领导来校作报告,讲授现代企业管理概论;同时,要加强学生的诚信教育,热爱工作,忠诚企业与社会。

3.加强社团活动,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素质教育是让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既有赖于其自身对知识的探求,更有赖于其自身精神和行为的磨练和修养。要精心组织学生开展诸如社会调查、社会服务以及各类文娱、体育竞赛活动,融素质教育于活动之中;各类活动应注意考虑与专业培养相结合,同时要注重发挥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力求做到让学生积极参与,人人受益,在活动中全面提升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篇6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5-0228-02

一、研究的基本方法

以河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毕业生、用人单位以及同类高职院校分别进行问卷调查,获得第一手数据,从而掌握当前高职院校的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并概括出用人单位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要求。用定量分析验证定性研究,努力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总结出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之下,高职院校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和技能,探讨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策略,对就业质量差的专业做出预警,建立适合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发展的预警机制。

二、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指标的建立

大学生就业质量是衡量大学生在整个就业过程中就业状况的综合性概念,一切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都会制约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根据我们对大学毕业生的调查研究,大学生就业质量主要包括大学生就业机会的可获得性,即从数量上看的大学生就业率;大学生就业岗位的特点,即就业单位质量、工作收入、工作时间等;大学生就业的主观满意程度,即工作的稳定性、专业的对口性、劳动关系的和谐性、薪酬福利、社会保障的完整性、就业单位文化等七个方面。

三、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评价指标和测算

(一)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笔者结合当前国内外同类型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内容,结合专家咨询和问卷调查,采取定量分析对各个因素之间进行比较,计算出各项指标之间的权重关系和分值,通过实际的考核测算、量化而获得各个单项的指标数据,并运用科学的综合分析及加权运算,得出就业质量的综合得分。在具体操作中,综合毕业生、高校、用人单位三个层面,构建了7项一级指标和14项二级指标的权重。其中,一级指标总分为10分,二级指标中规定一个统一衡量标准,具体方法就是根据指标内容的特点划分4~10个等级,对每个等级予以质和量的规定并进行相应评分,这里统一以10分为单位。通过实际的考核测算、量化而获得各个单项的指标数据。

(二)大学生就业质量现状的测算

大学生就业质量体系及评价标准确定后,便可对其进行测算:就业质量得分为M,D为一级指标,即Mi=D1+D2+D3+Di。二级指标各项用N表示,N为在等级标准中得分的分数比值,则Di=a1N1+a2N2+a3N3+a1Ni,其中,ai(i=1,2,3)为权重。如D2为就业单位,则D2=1.2×N2+0.3×N3+0.3×N4,以此类推。

(三)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测评结果分析

截止2013年4月底,共调查我省高职高专学校22所,216个专业,回收2007、2008、2009三届毕业生调查问卷5326份,其中有效问卷5238份;挂网调查问卷3239份,其中有效问卷3127份,调查具有足够的代表性和统计意义。综合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1.我省高职高专毕业生总体就业质量不高,只有35.22分,说明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不容乐观,还需要很多工作要做。

2.我省高职高专就业好的绿牌专业有安全技术管理、产品造型设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烹饪工艺与营养、食品加工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运用技术、汽车整形技术、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城镇规划、宠物养护与疫病防治、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环境艺术设计、会计、会计电算化、会计与审计、计算机网络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机械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软件技术、商务英语、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种子生产与经营、通信技术、金融与证、建筑工程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房地产经营与估价、观光农业、工程监理、工程造价、电子商务、电子信息工程、动漫设计与制作、道路桥梁工程技术、导游等44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17.3%。以上专业与2008―2010年的红牌专业基本相同,表明就业不好的专业具有持续性,这些专业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且薪资较低。部分红牌专业是供大于求造成的;部分红牌专业如计算机类是人才培养质量达不到产业的要求造成的,一方面应届毕业生找不到专业岗位,一方面企业招不到合适人才。

3.就业质量较差的红牌警告专业包括:知识产权管理、渔业综合技术、语文教育、营销与策划、影视动画、艺术设计、音乐教育、印刷技术、印刷设备与工艺、印刷图文信息处理、医疗美容技术、医疗仪器维修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仪器维修技术、医药营销、医用电子仪器与维护、水文与水资源、水务管理、水电站动力设备与管理、水利工程实验与检测技术、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管理、汉语言文学、航海技术、电子产品质量检测、电脑艺术技术等25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9.8%。

4.其他185个专业为需要进一步加强的专业。

四、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质量的措施

1.加强对在校生的就业指导,树立就业质量意识。由于大多数在校生对就业质量状况平时教育指导不多,致使有相当部分学生对涉及就业质量问题不甚了解,因此,对毕业生应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很有必要。明确定位,全面落实毕业生的去向。同时加强对毕业生的择业观、价值观的教育,使毕业生树立交费上学、自主择业、勤奋创业、终身学习的观念,树立根据社会需要就业,到基层建功立业的思想,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帮助毕业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完善自我,增长才干,为提高就业质量打下良好基础。“就业质量”不单单指觅得一份待遇优厚、前景乐观的好工作,更多的是应该立足现实,从个人素质和单位情况综合考虑。

2.建立预警报告机制,提升全员对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状况的关注度与责任感。通过对高职高专失业率高和失业量大的专业进行监测和预警,锁定并红牌调控专业、黄牌警告专业与绿牌发展专业。各高校应该对本校毕业半年后的学生进行年度的就业状态跟踪,对就业率连续两年排在本校各专业最后的专业亮红牌,对失业率上升最快的专业亮黄牌,对就业率和薪资持续走高的专业亮绿牌。对于红牌专业,须分析失业率高是本校培养水平低造成的或是该专业供大于求造成的,后者造成的要缩减招生量,分流该专业的在校生到其他专业,对于黄牌专业给予警示,对绿牌专业给予发展。

3.改革高校课程设置和培养方法,提高大学生“就业能力”。学校应从内部改革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方面,使理论结合实际。反映社会需求,减少高校的培养与企业用人机制之间的差距,如河南农业职业学院实施的顶岗实习等教学改革,从各个环节加强对大学生专业能力、适应能力和求职能力的培养。专业能力是其未来工作不可替代性的基础,适应环境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是年轻学生立足社会的基本素质,大学校园与社会毕竟有差距,甘于从低做起,提取经验,关键依靠的就是适应力。还有求职能力,包括个人面试素养、前期准备等,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换来的,而是要长年累月地锻炼。这三方面能力的培养主要是靠学校,高职院校应该加大教育教学制度的改革,积极开拓各种途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进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

4.制定科学的就业评估体系,真实反映大学生就业状况。为能科学全面反映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状况,要尽快建立科学的就业质量评估体系系统的研制。把就业质量,甚至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雇主满意程度等纳入评价体系,才能更真实地反映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更真实地反映学校的办学质量,从而也能更科学地引导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来调整学校的发展方向。

篇7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2013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2万亿元,人均GDP达到58678元人民币。珠三角规划纲要和促进粤东西北振兴发展“双转移”等重大战略的实施为广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注入活力,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经济质量有所提高,经济发展后劲增强;现代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新增长点逐步形成。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对劳动力的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劳动力的供需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技术技能型人才需求持续增加;但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需要,使人才培养的质量还无法完全满足产业发展的要求,人才结构不合理,造成人才供需不匹配,通过毕业生就业数据的分析,不难管窥这种不匹配的表象,进而剖析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与职业教育的应对策略。

1广东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引起就业市场的变化

1.1“结构性缺工”的阶段性、区域性和时域性特征

每年年初出现的招工难和大学生就业难的不合拍现象反映了人才供需矛盾的延续。调研发现,广东全省缺工中超过60%集中在广州、深圳、东莞等珠三角一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使珠三角缺工发生微妙的变化,不再是早期单纯的缺乏普工,而是在专业人才方面也形成了“结构性缺工”,这种缺工阶段性出现,区域性突出和时域性变化,其主要由经济转型升级引发和国际市场波动影响。设计、研发、技术、营销等较高层次人才的短缺更显突出,岗位需求分布呈现高端人才上升,劳动密集型低端普工需求降低。

广州结构性缺工主要集中在转型升级的三大行业:加工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传统服务业。加工制造业缺工多集中在电器制造业、机械加工业、服装制鞋业等,这一行业的用工需求占了广州用工总量的45%左右;而现代服务业的用工短缺主要集中在物流配送和会展商贸业,这与广交会的繁荣和会展经济的发达密切相关。

1.2求职者高学历、高技能人才相对偏少

从总体求职者学历结构看,大专以上学历不足20%,90%以上求职者无技术等级或职称证书,这说明国民劳动力总体素质还不高,大学生总体不是多而仍是相对较少。

2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影响

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必然影响到劳动力需求结构的变化,进而形成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检验。以下通过对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近两届毕业生就业半年后的数据分析,反映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毕业生工作能力和知识更新的新要求,以判断人才培养目标与产业需求是否对口。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建设的100所高职院校之一,毕业生调查数据源于毕业半年后的2011、2012届大学毕业生的调研数据统计。

2.1 2011、2012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与失业率

2011届毕业半年年后的就业率为94.9%,2012届毕业半年年后的就业率为93.8%,略高于2012届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93.4%。

就业较高的专业有:机电一体化技术、财务管理、汽车运用技术、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建筑装饰材料及检测、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精细化学品生产技术化妆品及形象设计方向、制浆造纸技术营销及质量管理方向、食品加工技术。这些专业基本符合我省现代产业体系的岗位需要。就业率较低的专业是:市场营销、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管理(涉外旅游)等面向的传统行业,也存在热门专业人才过剩问题如国际贸易等专业。

2011、2012届毕业半年后约有5%―6%的毕业生处于失业状态。

2.2 2011、2012届毕业生就业质量

就业质量主要体现在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离职、薪资等方面。专业相关度高,体现了专业培养对口或专业及时应对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变化,促进了毕业生更多地得到了市场价值的实现,反映了毕业生与企业匹配度较高,毕业生满足了企业的需求,企业也符合了毕业生的期望;薪资的高低,是学校培养的毕业生质量的市场价值的体现。

2012届毕业半年后的理工农医类专业相关度为68%,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2.7%。

2012 届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为3006 元,比2011 届的2809元高197 元,比全国示范性高职院校2012 届月收入2838 元高168 元。

2.3 2011、2012届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规模、行业

2012 届用人单位类型分布与2011 届基本一致。68%的毕业生在民营或个体企业就业,在中外合资、外资、独资,国有企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20%、9%。

从用人单位规模上,62%的毕业生就业于300 人以下规模的中小型用人单位,其次是22%的毕业生在1001人以上规模的大型用人单位就业。

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为:零售商业、媒体、信息及通信产业、各类专业设计与咨询服务业、电子电气仪器设备及电脑制造业、化学品、化工、塑胶业。

3产业岗位要求与高职教育知识、能力及课程的匹配程度

基本工作能力可分为五大类能力,即理解与交流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管理能力、应用分析能力、动手能力。2012 届毕业生的总体能力满足度为79%,与2011 届的78%基本持平。

创新能力包括科学分析、批判性思维、积极学习、新产品构思四种能力。2011 届、2012 届毕业生的总体创新能力满足度为79%。

能力满足度≥90%的专业有:艺术设计(玩具设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计算机信息管理(it市场开发与营销);出版与发行(电子编辑);电子商务(电子财税);产品造型设计;数控技术;旅游管理(涉外旅游);生物制药技术(生物制药与营销);高分子材料加工技术(塑料模具设计与制造)。

能力满足度

核心知识是指毕业生掌握的重要度排前20位的知识。2011、2012 届毕业生的总体知识满足度为78%。数据显示,虽然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较高,但工作后感觉自身的知识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课程满足度上,六个专业的毕业生有两成认为课程对现在的工作不重要,需要加大课程设置与改革。

4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职人才培养的要求

从以上分析可见,引起人才供需矛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宏观角度分析是劳动力市场上供给和需求之间不匹配引起的结构性矛盾,包括我省“双转移”战略劳动力转移的滞后,国际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微观角度包括劳动者素质技能与岗位技能需求之间不匹配,大学生择业期望值过高,就业信息不对称等。但关键还是要促进职业教育同产业发展的水平相适应。

4.1要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体系布局要合理

经济发展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职业教育是与经济发展联系最密切的教育,它直接为生产和管理第一线培养各层次的应用型技能人才,为产业升级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形成用工结构的变化,不同区域存在不同用工需求,珠三角与粤东西北地域不同,发展水平不同,职业教育体系布局要随之而变,初等、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要协调发展,实现高、中、低不同层次人才培养。坚持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同时也要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4.2高职院校专业设置、课程设计要与产业结构相适应

为更好地适应广东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应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满足社会需求为重任,构建科学合理的专业结构;完善专业结构的动态调整机制,开发“适销对路”的专业。在维持专业设置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专业下设的专业方向动态调整,确保专业设置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在面向产业的社会培训方面,要充分发挥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高端社会人才培养功能,结合珠三角和区域产业人才需求,将新技术、新领域融入到培训内容之中,升级更新已有培训课程项目,重点解决企业急需人才的培训,着重于创新能力和技术工艺培训;通过合作办学、国际交流等方式,为产业解决燃眉之急。

课程设计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核心,要坚持课程内容与职业工作相匹配、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相融合、以能力为主线更新课程内容。

专业设置和课程设置等方面要更多地征求行业企业的意见,推进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要求。

4.3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职业教育的特点决定了教师不仅要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还应有熟练的操作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职业院校要把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引进优秀人才,选派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交流培训,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同时聘请企业的管理、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做兼职教师。

4.4完善就业市场,搭建就业信息平台,促进学生就业

应进一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完善珠三角区域人才信息共享平台和网络服务系统,实现珠三角区域人才市场的整合互通。要把人才的市场配置与地区经济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使技能人才流动更畅通,分布更加合理。

高职院校要建立大学生就业能力数据库,测量和评价毕业生的基本就业状况、反馈职业岗位对毕业生工作能力和知识的需求,测量毕业生对学校课程设置有效性的评价,测量和评价学校就业指导与求职服务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2] 珠三角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3] 王佳佳,等.广东产业升级与转移过程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价值工程,2010,29(5).

[4] 谢俊国,张丽萍.广东产业结构升级及其用工需求分析与对策[J].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6).

[5] 李业明.基于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高职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J].广东科技,2011(12).

[6] 罗兰.从广州产业转型升级看高职高专教育改革[J].现代经济信息,2012(4).

篇8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把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到了一个事关我国今后高职教育发展方向的战略高度。事实上,提高就业率也已经成为突破制约我国高职院校生存与发展瓶颈的关键。目前来看,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大致可以分为社会经济宏观层面和学校内部微观层面。

一、社会经济发展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

1.地方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一般而言,地方经济发展的水平越高,总量越大,对人才培养的数量需求越多,质量要求越高,为毕业生创造的就业机会也越多。以上海地区为例, 2005年GDP总量为9143.95亿元(人民币),人均32258元 (人民币),在全国31个省市中名列第一,已经达到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在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经济发展区遍布的各大跨国公司,独资合资企业,大中型国营企业和民营企业每年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按教育部最新的统计,截至2005年10月20日,上海市高校共有毕业生 11.7万人,其中研究生1.7万人,本科生5.4万人,专科生 4.6万人。就业人数大幅增加,总体就业率为93.0%,各学历层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研究生96.6%,本科生 93.2%,高职高专生91.4%,无论是总体就业率还是分学历层次就业率都明显高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2.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高等教育的普及化程度越高,劳动者整体素质越高,同时也起到了人才“蓄水池”的功能,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对劳动力市场的冲击。根据上海市教委公布的统计结果,2005年上海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比 2003年上升2个百分点,继续位居全国首位,到2007年,上海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将达到65%左右。按照马丁·特罗高等教育阶段发展理论,上海实际上已经进入了高等教育普及化发展阶段。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已经出现了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所特有的“过度教育”和“人才高消费”现象。

3.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布局。2005年上海市三产比例关系为0.9%:48.9%:50.2%,进入了所谓工业化与信息化同步的后工业化发展时期。但目前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仍然远低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经济结构中占75%的比例。因此,上海市政府提出以六大产业为支柱,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物流业,以高新技术孵化新型产业的战略方针,对高校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极大的挑战,但同时对市场适需人才的就业和发展提供了大量的机会和广阔的空间。

但是,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各类宏观因素具体到每一个高职院校,是不确定也是不可把握的。比如,随着教育市场的开放,世界各地来沪留学生以及全国各地各级来沪就读学生呈每年递增的趋势,跨地区应届毕业生来沪就业使本地就业市场的竞争更为激烈。因此,笔者试图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从2003年到2005年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为背景,以调研和统计数据为分析依据(以下数据摘引自《上海第二工业大学分年度毕业生就业状况白皮书》),从学校微观层面上探讨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因素,可能对高职院校参考制定与调整自身的就业指导工作方针更具现实意义。

二、学校内部因素对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影响

1.专业性质。专业性质的不同对就业率产生显著的影响。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电一体化、机械制造及工艺、机床控制技术、工业自动化、物流管理、市场营销、金融与保险等专业的就业率明显高于其他专业。而计算机类专业和艺术类专业就业率明显偏低,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这两类专业同质化和市场需求饱和化的趋势。

2.企业性质。企业性质的不同,对毕业生就业产生明显不同的向心趋势。其中独资合资以及大中型国企是毕业生就业的首选目标。问卷调查表明,毕业生的就业动机与该类企业提供较高的薪酬和较多的职业发展机会有关。值得注意的是:选择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毕业生呈显著增加的趋势,而选择中外合资企业的毕业生明显减少。说明在工作薪酬与岗位稳定之间,当前毕业生职业选择的价值观更趋理性与务实。

3.工作薪酬。从2003年—2005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毕业生总体情况来看,就业薪酬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这与上海市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居民收入逐年提高的总趋势是吻合的。2005年我校各专业毕业生就业平均工资为1686元,低于2005年上海全市的职工月平均工资2235元,这一结果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的。

从专业性质差异来看,机电类专业薪酬最高,经管类、计算机类、人文艺术类专业偏低,但相差不是很大,说明工作薪酬与专业性质在一定程度上的相关性。从历年对新生填报专业志愿的问卷调查统计来看,学生选择专业时对该专业今后预期的工作薪酬是一个重要的参考因素。

4.性别差异。这里笔者仅仅选取2002和2003年数据为例。2002年,女生(481人)就业率96.7%,略高于男生(409人) 93.4%的就业率;2003年,女生(1086人)就业率95.1%,略高于男生(839人)93.7%的就业率。这一结果与我们预期的假设相左,说明在上海这样的经济发达地区,纯粹的体力型劳动在技术密集型企业中并不占主导地位,因此男女性别在生理构造上的体能差异并不影响企业对人才的录用,或者说没有出现通常意义上的“性别歧视”,即就业率与男女性别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2002年,男生中报到就业比例最高,占50.1%,其次是隐性就业,占37.9%,升学和出国分别占3.6%和2.0%;而女生报到就业比例为48.0%,隐性就业为42.2%,升学和出国比例分别为5.6%和0.8甲o。2003年男生中隐性就业比例最高,占44.6%,其次是报到就业,占39.5%,定向委培,升学和出国分别占3.6%,3.5%和2.5%,另有1人自主创业。女生中隐性就业55.9%,报到就业33.6%,升学和出国分别为4.1%和 1.0%,2人自主创业。据调查,隐性就业以非本地生源为主,主要是因为户口问题。还有部分学生因合同时间过长不愿意签订,其中以女生居多,说明女生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设计有更多的变动预期。但男女生自主创业的比例都明显偏低。

2002年,男生平均就业薪酬为1349元,女生为1361元,女生工作薪酬略高于男生。2003年,男生平均就业薪酬为 1430元,女生为1315元,男生略高于女生。说明工作薪酬与男女性别差异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

5.学生素质。为了解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方面的意见和建议,2005年我校组织了对本市137家企业的问卷调查。其中国有企业43家,占31.39%;中外合资企业31家,占22.63%;独资企业51家,占37.22%;事业单位3家,占2.19%;集体企业4家,占2.29%;民营企业5家,占3.65%。转贴于

(1)素质权重。调查结果表明。企业最看重的三项素质依次是:综合能力,团队协作和敬业精神,选择的比例分别为 20.47%,19.29%和15.53%,随后才是专业技术和外语水平,分别是13.18%和11.06%。显然,由于现在大部分毕业生在技能证书、外语水平和专业技术方面的水平已相当接近,这些以往就业中的决定性因素已经沦为相对次要的考评因素。企业现在更看重的是一些作为常规教学盲点同时较难量化考核的非智力因素,比如综合能力就包括了职业发展能力、瞬间判断能力、任务执行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而团队协作精神和敬业精神看似基本,但往往也是当今青年人的弱项。

(2)适合岗位。有42.11%的受访企业表示在技术性岗位上需要高职院校毕业生,在行政和一线基层职位上有需求的企业为15.79%,另有13.16%和10.52%的企业需要毕业生从事管理和研发职位。说明企业更看好毕业生从事技术性职位,这一认知与培养知识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吻合的,也说明在就业市场中的核心竞争优势在于技术应用型人才,当然,兼备技术和行政管理能力的毕业生也具有一定的优势。

(3)专业需求。调研结果表明,机电类人才的市场需求比较旺盛,物流管理,经济管理等专业的人才需求相对也比较大。

三、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建议策略

提高高职毕业生就业率的根基在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努力培养社会和市场适需的专门人才,做到“学校有特色,专业有特点,学生有特长”。而这决非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学校必须同时对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采取必要和有效的措施。

1.专业设置。根据地方经济发展和市场需要合理调整与设置一些社会急需的,与产业结构调整匹配的,具有一定高新技术含量的长短线专业。

2.培养计划。充分重视企业对学生非智力素养的要求,在培养学生扎实专业技能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工程师和工艺师为主的岗位目标,制定特色鲜明的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计划。

3.就业指导。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分析当下的宏观就业形势,介绍行业、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标准与要求,面试技巧与注意事项,择业的要素和优先次序等等。

4.专题报告。邀请企业人事干部、中介机构经理、优秀毕业生进行专题讲座,以案例分析的形式,介绍就业、从业、创业的艰苦经历和成功经验等。

5.中介机构。学校就业办公室、学院就业工作小组、社会中介机构三管齐下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就业创造条件,充分利用中介机构的丰富信息和灵活机制。

6.媒体推荐。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网络等各种媒体宣传学校办学特色和成功经验、毕业生的特点特长等为学生就业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7.现场招聘。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大型现场招聘会,或自己组织由各类企业参加的校园招聘会,学生与企业双向选择,当场签定劳动协议或试工协议。

8.实习就业。根据与企业达成的协议,部分优秀毕业生在实习实训时,实际上已经实现了预就业,学生拿到文凭就可以与企业签定合同,完成真正意义上的就业。

9.定单培养。学校与有意向性的大型企业签定人才培养合作计划,为企业定向培养专业人才,学生学习期满,达到毕业标准,到原定企业参加工作。

影响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客观因素很多,提高就业率更是一个涉及招生、教学、管理以及就业全过程的复杂系统工程,本文仅初步探讨分析了这个问题,真诚地期待高职领域的理论研究者和实践工作者提出意见,共享彼此的智识。

参考文献

[1]上海市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2]课题组.从人口大国迈向人力资源强国[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篇9

调查结果表明,20*届大学毕业生中,来自“私营企业主”、“企业经理人员”、“个体工商户”等家庭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最高(见图三)。大学毕业生创业受其家庭的企业家文化影响较大。而且,其创业资金82%以上依靠父母、亲友和个人储蓄,来自商业性风险投资和政府资助的只占1%。所以,有创业意愿但家庭经济条件不好的毕业生就不容易实现创业梦想,政府需要在启动资金方面帮助经济困难的创业者。

20*届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者认为,创业理想是创业的最重要动力(41%-48%),而不是找不到工作才创业(12%-15%),而大学期间对其创业帮助最大的是假期实习和课外兼职,学校、政府提供的创业培训和咨询以及大学的模拟创业活动也有显著帮助,如创业大赛等等。所以,高校可以加强学生自主创业意识的培养和相关的创业比赛活动。

2、本科院校就业率有所下降,高职院校持平

该报告,20*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有所下降,而职高院校学生就业率与往年持平。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比起2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20*届“211”院校毕业生半年后就业率为89%(非失业率90%),非“211”本科院校为87%、高职高专为84%;而20*届半年后就业率“211”院校为93%(非失业率94%)、非“211”本科院校为90%、高职高专院校为84%。

按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届高校毕业生总数为559万,其中大学毕业生总数约为529万(本、专),按本研究得出的比例推算,20*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就在国内外读研究生的人数为21.43万,毕业半年后的就业人数约为434万。2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在毕业半年后的73.56万失业大学毕业生中(包括有了工作又失去的),有51.59万人还在继续寻找工作,有5.46万人无业但正在复习考研和准备留学,另有16.51万没有求职和求学行为者(即所谓的啃老族,该报告中定义为待定族)(见图一、图二)。

此外,20*年就业报告还,20*届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高职高专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10位城市依次为*、上*。

3、工学、管理学就业率最高,法学和哲学最低

20*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工学和管理学(见图四),最低的是法学和哲学,高职高专就业率最高的专业大类是资源开发与测绘,最低20*年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的是旅游和文化管理。20*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75万人,占本科失业量的35.9%,其中有8个专业同时也是20*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高职高专专业失业人数为14.67万,占了高职高专失业量的34.2%。其中7个专业同时是20*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会计电算化、物流管理、计算机网络技术、商务英语。

此外,20*年就业报告还,统计数据表明,制造业雇用了本科毕业生的27%和高职高专毕业生的31%,是应届大学毕业生最大的就业行业。民营企业和个体企业是20*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最多的雇主类型。

4、本科生收入下降,男女同工不同酬

20*届本科毕业生的收入明显下降,“211”院校的毕业生半年后的月收入是2549元、非“211”本科院校为2030元、高职高专为1647元,而20*届这三类大学毕业生收入分别为2949元、2282元、1735元,20*届毕业生平均月收入下降幅度分别为14%、11%、5%,本科毕业生收入下降特别明显。20*届本科毕业生的半年后月收入经济学大类最高、医学类最低,高职高专毕业生半年后月收入最高是公安大类、半年后月收入最低是医药卫生大类。

虽然20*届大学毕业生男女之间的就业率没有明显差别,但即便在女性毕业生占优势的专业中,男性毕业生薪资全部高于女性,可能存在同工不同酬的薪资歧视。20*届大学毕业生中,同层次、同专业男女生的平均月收入最大差距接近800元。

20*年就业报告还,父母的受教育水平越高,子女越有可能进入好的大学;父母一方是研究生的子女进入“211”大学的比例是父母是初中学历及以下的两倍以上。专业人员和管理阶层家庭的子女就读“211”高校的几率较高,农民和民工的子女就读高职高专的几率较高。这种差别可能是录取中的非成绩因素造成的,综合素质的高考改革可能会让农民与农民工的孩子具有更大的录取劣势,可以考虑建立帮助教育弱势背景学生的社会补偿机制,以保证享有高等教育质量上的社会公平。

此外,调查数据表明,国家与社会管理者、私营企业主、企业经理人员、办事人员家庭的毕业生求职成功的最主要渠道是“通过亲朋好友得到招聘信息”,而不是像其他家庭的毕业生求职成功的最主要渠道为“大学招聘会”。相比之下,无业与失业人员家庭的子女就业率最低,而其高考分并不低于其他家庭的子女,每拿到一份工作邀请所需要的求职份数最多、求职成本最高,来自无业与失业人员家庭的毕业生需要得到更强的就业服务。

5、大学毕业生亟须改进沟通和创新能力

20*届大学毕业生五大类基本工作能力满足工作要求较好的依次为科学思维能力、动手能力、理解与交流能力,较低的为应用分析能力、管理能力。而本科毕业生亟须改进的基本工作能力是有效的口头沟通、谈判技能和说服他人等;高职毕业生则是有效的口头沟通、积极学习和说服他人。这些亟须改进的能力归属于沟通和创新能力。

统计分析表明,本科与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对雇主的满意程度分别为70%和68%;“工作要求与压力”不满意度最低,不满意度最高的是“薪资福利”和“个人发展空间”。其中,20*届大学毕业生对“政府机构/科研事业”类雇主的满意度最高,对“民营企业/个体”类雇主的满意度最低。然而民营企业是应届大学毕业生的主要雇主。20*届大学毕业生对不同规模雇主的满意度的总体趋势是:雇主规模越大,满意度越高。

综述:民营经济成理工科就业市场

统计的就业率是指大学毕业后半年的就业率,此时毕业生的就业状况趋于稳定。据统计显示,20*届大学毕业生约1/3的就业是在毕业后半年内完成的。20*年本科院校大学生就业率较往届有所下降。

统计研究数据表明,20*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约为86%,比20*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下降了2个百分点。但工学、管理学就业率分别为90%和89%,成为20*年就业率最高的两个专业。最低的两个专业是法学和哲学,就业率为79%和76%。

蓝皮书,20*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人数最多的10个本科专业失业人数为10.75万人,占了本科失业量的35.9%。

其中有8个专业同时也是20*届毕业生失业人数最多的专业,包括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英语、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电子信息工程、会计学。

蓝皮书的作者麦可思(MyCOS)-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介绍说,就业蓝皮书抽样人数达到44.4万人,回收有效问卷21.8万份。共涉及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的3*0所高校或分部分院的1196个专业。

异议:国家就业形势存在变数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博士今天解释说,就业情况与高校当年招生规模、师资力量及学生家庭条件和校友等各种关系均有联系。

因此,就业好与坏要看各方面的条件影响,经济条件只是一个外在因素,工学专业学生就业能否一直好下去,还很难下定论。

20*年开始,国家开始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等制造业密集地区进行政策扶持,经过几年的发展,制造业行业对人才需求比较大,是制造业吸纳毕业生众多的原因之一。

从大的趋势来看,毕业生更多的将去往企业,而不是考公务员。因此工学应该会持续热下去,但是持续时间目前还不好说。

篇10

一、正确认识高职高专

高职是高等教育的一个“另类”,高等职业教育在我国已有10多年的发展期了。我国独立设置的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有1000多所,占全国高校的68%,高职在校生将近800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的一半多,俗称“半壁江山”。高职高专是在学生具有高中文化的基础上,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

令人欣喜的是,近几年来,社会和公众对高等职业院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和更全面的认识,高职院校和高职学生的社会地位得以不断提高,我国教育改革也因此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可以预计的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未来几年里,各个产业尤其是高新产业的人才需求量必将加大,而符合企业和社会需求的高等职业院校,将在此大环境下大放异彩。

二、要了解“二专”

二专有公办学校,也有民办学校,公办学校收费低,民办学校收费高;二专学校有的校园很大,达1000多亩,有的校园很小,仅100亩左右;有的师资力量很强,有的师资力量很一般;有的专业很有特色,有的专业没有特色;有的二专就业率很高,有的二专就业率不高;有的二专开办历史很长,达50年以上,有的二专开办历史很短,在10年以下;有的规模很大,达万人以上,有的规模很小,仅3000人左右;有的二专在本部上学,有的二专在分部上学;有的校园在大城市,有的校园在小城镇,甚至在农村。与中小城市相比,大城市的信息量更充分,就业机会也更多。安徽有句老话“山沟沟里面读书,不如十字街头听讲”就是这个意思,上学的目的就是要扩大视野。在大城市中也有区分,比如,广东、浙江的产业比较发达,北京、上海的服务业相对更集中……

有的二专学校是一、二年级学生全部到分校上课,三年级再回本部上课;有的学校是某些专业要到分校上课,某些专业在本部上课。以往有学生不了解这个情况,入学之后才知道要到分校上课,就觉得自己“上当了”,所以上课地点这个问题不要忽略。

对上述这些问题,我们应通过招生简章、网络、现场咨询会、电视招生咨询现场直播、电话、省招办编印的相关资料以及报刊等,进行全面了解。尤其建议考生和家长从以下十个方面对拟报院校做出综合评价和判断:学院品牌知名度、学院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招生计划、收费标准、重点专业和优势专业、实训设施、校园文化氛围、专升本率、就业状况等。如果你已经选定了心仪的高职院校,要尽可能实地探访一下,亲自去了解一下学校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因为有些学校宣传时有夸张成分,眼见为实。实地考察还能比较直观地了解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学风,看是否适合在那里就读三年。

三、二专填报技巧和注意事项

1. 准确定位是关键。考后填报志愿,对考生来说,比考前填报准备更充分,但填报的难度也相对加大。考生应尽量准确地给自己定位,准确估计自己所得分数对应哪些院校。为了避免因填报志愿不当而落榜,考生应尽量把需要填报的院校和专业都填满,同时注意拉开档次。考生要把最喜欢、最想去的院校和专业填在前面,同时在后面填报一些“保底”院校,如外地院校、民办院校等。

2. 注意梯度和落差。由于高职志愿填报属于先知道分数后填报学校,所以在填报时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分数,原则上参照去年各所高职院校的录取分数线从高到低填报学校。如今的考生和家长在填报高职志愿时日趋理性,但是也要提醒大家,不少口碑较好的高职学校竞争较激烈,因此在填报志愿时更要注意填报学校的先后顺序。

3. 了解自己,也要了解专业和学校。据以往经验来看,考生、家长比较关心高职是公办还是民办和毕业后的就业前景如何,但也不能忽略考生本人的兴趣爱好。到底所填报的学校和专业是否是自己喜欢的,这将直接关系到日后的学习兴趣和职业选择。在填报志愿前,应有足够的时间来了解学校和专业的发展方向。要对学校有个总体的认识,每所高职院校一般都有自己的特色专业,应根据学生本人的意向和学校的特色来选择学校。

4. 谨慎对待“是否愿意调剂”。这里特别提醒考生,要谨慎对待“是否愿意调剂”。往往有些学校的调剂志愿会落到一些高收费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上。所以在选择这一栏时要全面了解学校的各个专业,并根据自身情况,谨慎填报。

5. 不放弃外地与民办院校。根据往年的情况,高职招生阶段外地院校每年的缺额比例较多,一些考分不高的考生,可以选择性地填报外地院校,给自己更多上大学的机会。在二专招生中,有些民办高校的招生计划数相对较多,但许多考生都想上公办院校,不愿去民办院校。在志愿填报时,考生要根据考分掌握填报公办院校和民办院校的比例。按照以往的规律,公办院校的分数线偏高,民办的偏低。考分高的考生,填报志愿时公办院校可以选择得多一些,而考分低的考生则不要只盯着公办院校。

6. 志愿填报思路。升学优先:以保证被录取为第一目标,其他因素放在其次。高考成绩不大理想又希望升学的考生,可采用这样的思路。就业优先:把将来毕业后求职是否方便放在第一位,其他因素做次要考虑。如果考生很有把握上线录取,可考虑采用此类对策。兴趣优先:以满足考生的兴趣、爱好、特长作为主要目标,对这次能否被录取、将来能否顺利就业不做过多要求。具有突出发展潜力、家庭条件较好的考生,可按这种思路进行抉择。成本优先:家庭经济困难的考生,如果估计自己能够被录取,可以选择收费标准相对较低或奖学、助学条件较好的院校和专业,把其他因素放在其次。

四、应以专业为主

填报志愿时,院校与专业的选择以哪个为主,一直争论不休。但在二专阶段似乎争论不大,都觉得应以专业为主。这与高职院校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有关。

国家对职业教育发展越来越重视,出台了包括国家奖助学金在内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社会上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都需要靠高职院校来培养。

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除了要完成规定学习任务外,学校还要组织他们考取国家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这样,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和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在就业时增大了岗位竞争优势。

篇11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1(c)-0150-02

如今,机电一体化设备逐渐增多,也得到了不断的创新和完善,社各个行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要求也变得愈来愈严格。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高校纷纷开始加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足够多的高素质专业人才,满足社会和各个行业的发展需求[1]。但是,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和高校教学问题的出现,加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势在必行。该文主要探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有效方法。

1 深入开展市场调研,明确改革方向

对于大部分销售者来说,在实际的市场预测以及经营决策当中,开展市场情况调研是非常重要的工作。而在电气自动化技术教学改革过程中,也需要加强市场调研,其不仅是必要工作,还是基础性工作。在实际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改革过程中,通过深入开展市场调研,能够及时明确改革方向,调整教学改革方案,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正常进行。在深入开展市场调研的过程中,工作人员要紧密结合各企业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展开详细的数据信息分析,了解各个阶段经济市场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要了解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历年毕业生就业状况,整理出影响该专业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确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2]。

2 根据市场需求,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与目标

在为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制定培养方案和目标的时候,切忌盲目和不联系实际,必须根据市场的根本性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目标。要想确保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最终成功,应当结合经济市场对该专业人才需求的情况以及相应的发展规律,根据相关规律和要求确定教学改革内容,只有这样才不会偏离正确改革的轨道。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人才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必须确保系统化和针对性,要以促进学生平衡发展为最终目标。换句话来说,不仅要培养出集合电气自动化技术生产知识、建设知识、管理知识的一线人才,还要保证这些人才未来的发展空间足够宽广,而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大力培养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与综合能力。因此,一方面,在实际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绝对不能脱离市场的发展;另一方面,切忌教学改革过于片面。真正的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不仅仅是一味去旧,而是在不断继承的过程中得到完善,在不断完善的过程中追求创新。

3 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模式

要想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有效改革,应当从以下方面采取措施:第一,要加大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师创新意识的培养与有效建设,只有意识到位,才能落实行动,教师只有意识到自身教学的不足和教学改革当中的不足,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改革措施,着重进行弱项教学改革。第二,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必须采取多样化的方法,不要仅仅局限于传统式的课堂理论知识讲解和实物参观,还要实现实物操作和理论课程知识讲解的有效结合,将最初的理性知识转化为直观化的可视内容,增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3]。第三,要合理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提升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效率与质量。尤其要合理运用现代网络信息教学技术,比如FLASH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将难以理解的课本理论知识以图片和影像的方式表达出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深刻理解,促进学科长期建设。

4 增加实践操作实习课程的占有比重

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特点,要想加强教学改革,应当适当提升实践操作实习课程的占有比重,让学生多参与实践实习课程,提升学生的电气设计研究水平、电气自动化技术模块开发利用水平、电气自动化技术控制水平等。通过大力开展实践性课程,学生不仅可以将理论性知识合理运用到实践操作当中进行验证,进而促进学生对理论性知识的深刻理解,还能提升学生的问题分析与解决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在提升自身实践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补充理论薄弱内容。因此,实践操作实习与理论知识掌握存有一种相互促进的关系,通过增加实践性课程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的占有比重,能从根本上促进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可持续发展[4]。

5 促进校企合作

在大多数的学科教学改革当中,加强校企合作都必不可少,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也不例外。通过加强校企合作,对企业来说,可以获取充足的新生人力,丰富人才资源,为企业人才战略长期发展奠定基础和提供保障。对高校来说,可以有效利用企业的技术环境以及设备条件,实现理论知识实践探究,进而研发出契合市场发展要求的技术产品,提升高校就业率,还能有效转移昂贵的教学设施购买的负担和压力[5]。对学生来说,可以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当中,深入掌握学科实践性知识,掌握理论知识以及技术的应用方法和技巧,了解自身专业学习的不足,以及与企业需求间的差距,不断地完善自我。可以看出,不论站在哪个角度上,加强校企合作都是非常必要和有价值的。

6 创造条件,使得教师获取先进知识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改变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要求的不断提高,必须创造有利条件,使得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师获取先进知识,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具体来说,第一,高校要多和企业合作,在企业研制出新产品之后,教师可以及时获取信息资料,不断地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通过与企业的有效合作,共同开发出新产品,确保教学前瞻性。第二,教师要深入到电气自动化水平足够高的企业内部,实现技术生产和实际教学的有效结合,创新教学方法。第三,教师要多参与专门的技术研讨会以及展销会,在参与研讨会的过程中明确教学发展趋势,规范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工作;获取综合化的电气自动化产品信息,拓展知识面,与时代同步发展[6]。第四,教师要善于进入国外先进的教学技术,吸取国外优秀的理论和文化,不断地完善教学素材。

7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电子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必须结合市场的根本需求,结合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特点,以促进学科建设发展为最终目标,不断创新和完善教学模式,加强教学改革,最终满足社会、企业、高校多层次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刘继先.关于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25.

[2] 陈琳.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科技风,2014(11):178.

[3] 邹凌彦,李北芳,隋良志,等.浅谈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教学改革[J].通讯世界,2016(15):287-288.

篇12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C-(2014)03-0075-06

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事业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战略突破口。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是缓解劳动力供求结构矛盾的关键环节。

一、“十一五”江苏中职生源变化分析

“十一五”期间,江苏中等职业教育事业规模基本稳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专业建设不断深化,是江苏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重要的发展阶段。

(一)“十一五”中职生源变化轨迹描述

1.初中生总量和职普招生状况。“十一五”期间,江苏初中毕业生规模尽管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但中职面向初中应届毕业生的招生数基本维持着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的水平(见表1)。其中,作为中职招生重要组成部分的五年制高职的招生总体呈上升趋势,由2005年的3.4万上升到2010年的6.2万,增幅82.36%。

2.江苏各地区中职招生数。江苏中职招生分地区而言,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基本保持了规模的大体相当,但各年的增幅略有不同:2006年至2009年,苏南地区的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和镇江五市,苏中地区的南通、泰州招生呈逐年下降趋势,但扬州市在2006年至2008年连续萎缩后,2009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反弹。苏北地区的情况则相对复杂,连云港、宿迁和淮安的中职招生都以2006年为最低值,其后保持了不同程度的增长;盐城2008年招生数为历史最低值,宿迁市则连年增长。

3.学历教育分专业分年度招生数。从专业情况看,加工制造类和信息技术类为招生最多的两类专业。2006―2009年,加工制造类专业招生数占中职招生总数的26.3%―30.5%,信息技术类专业招生数为中职招生总数的20.1%―25.4%。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专业都在2008年出现了招生低谷或小幅震荡,但医药卫生类专业在当年的招生“风景独好”,2008年共招录学生35368人,较2006年增长了168%。

4.中职学历与非学历分年度招生数。中职学历教育招生对象主要为应届初中毕业生,也是中职生源的主体。非学历教育招生的对象主要为退役士兵、农村青年、农民工、进城务工人员随住子女、下岗失业人员等。近年来,非学历中职招生规模呈扩大趋势:2006年非学历教育招生占中职生源比例仅为0.8%,而2008年达到了10.2%,为5年来的峰值。随后,在2009年出现了回落,为2.5%,但仍高于2006年和2007年。

(二)“十一五”中职生源变化的影响因素

1.人口变化。全日制初中毕业生是中职生源的主要来源。“十一五”期间,全省初中毕业生基本保持了历史高位,2006年达到了121.4万人的峰值,其后3年也基本在100万人左右。这为中职规模的持续扩大和稳定发展奠定了重要的生源基础,在普职大体相当政策的调控下,中职年招生也基本维持在与普高持平的45―50万人水平。随着人口出生率的逐年降低,初中毕业生人数持续下降,2010年初中毕业生人数仅为91.4万人,较2006年下降了24.7%,使得中职生源开始趋紧。

2.政策干预。“十一五”期间,江苏中等职业教育持续保持了与普通高中大体相当的水平,这与国家及江苏省出台并实施的一系列旨在促进中职发展的统筹、调控和支持政策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这期间,国家及江苏省先后围绕发展方针、经费支持、招生政策和就业用工等方面颁布了《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意见》《财政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教育部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学费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支持职业教育发展。

3.人才需求。当前,我国劳动力结构已发生本质变化,劳动力无限供给时代正在结束。但是,尚处工业化时期的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需求旺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使技能型人才供给日益紧缺,中职毕业生正逐步成为较为有利的卖方主体。劳动力市场对中职毕业生求人倍率的上升,使得学生及其家长在考虑学业基础的前提下选择中职教育的意愿逐步增强,选择中职教育的学生比例保持稳定并有所提高。中职的高就业率成为拉升中职生源的重要动力。

4.社会诉求。面对现实社会的就业状况和入职要求,特别是经济社会生活中知识价值的日益凸显,让初中毕业生继续接受教育已经成为绝大多数家庭的起码要求和选择。过去往往会直接选择进入社会的中考失利者、困难家庭初中毕业生等,现在更多地选择了进入中职学校继续学习。特别是在国家资助政策的扶持下,中职学生可以在基本不过度增加家庭经济负担的情况下,通过职业教育顺利进入职业岗位。加之近年来升学制度改革,搭建了中职生的成长“立交桥”,促使越来越多的家庭将子女送入中职学校准备未来接受高等教育。

“十一五”期间,我省中等职业教育从基础性职业教育的定位出发,科学调整宏观政策,积极应对不断变化的内外部形势,在保障质量的前提下获得较快发展,为“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时期的可持续发展积累了宝贵经验。

二、“十二五”江苏经济发展对

中职人才需求的影响

江苏提出,“十二五”将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推进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着力构建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服务经济为主体、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对中职培养的技能型人才在总量、质量和区域分布、专业结构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十二五”江苏经济发展特征分析

1.产业结构总体发展趋势。“十二五”期间,江苏经济将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发展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呈现出明显的变化,具体如下:一是从工业化进程看,江苏将进入工业化后期并向后工业化阶段过渡。“十二五”期间,江苏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将初步建成,总体上进入由工业化后期向后工业化过渡的阶段。二是从城市化进程看,江苏仍将处于城市现代化的加速发展阶段。江苏总体城市化水平将在50%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苏南一些地区将超过70%,城乡人口转移将处于互动状态,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等现象开始出现。三是从经济国际化进程看,江苏将进入开放型经济全面转型升级阶段。随着时间推移特别是受国际宏观环境变化的影响,江苏将大力推进“走出去”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向。四是从生态环境状况看,江苏将处在生态建设和补偿的关键阶段。江苏环境污染状况还处于倒U型“库兹涅茨曲线”(Kuznets curve)的左侧,“十二五”期间江苏将实施大规模生态补偿。

(二)“十二五”江苏产业发展对就业及其中职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结构分析

1.产业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十一五”以来,江苏经济结构中的第二、三产业的比重不断上升,产业结构从2006年开始初步实现经济发展所要求的“三、二、一”格局。据统计,第三产业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其吸纳劳动力人数就增加约13万人。“十一五”期间第三产业就业的增长人数是第二产业的4倍还多。预计“十二五”期间,第二产业吸纳劳动力人数增加89.73万人,而第三产业吸纳劳动力人数则增长944.09万人,到2015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接近就业总人数的一半。

2.产业发展对中职技能型人才需求的结构分析。

(1)就业总量需求。

根据江苏统计年鉴数据预测,2011―2015年全省三次产业就业情况如表2所示。

(2)中职专业结构变化总体趋势。

江苏中职专业结构总体合理,基本适应江苏经济结构调整、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要求。一是江苏职业学校专业设置数量稳定在180个左右,13个大类专业均有涉及,基本覆盖了江苏产业发展的所有门类。从招生专业的数量来看,加工制造、信息技术、商贸与旅游、财经、农林、文化艺术与体育为江苏的主要招生专业,占据了专业招生总数的85%以上。二是为各次产业服务的专业设置。在江苏设置的179个专业中,与第一产业相对应的专业数为14个,与第二产业相对应的专业数为62个,与第三产业相对应的专业数为103个,对应一、二、三产业的专业结构比例是7.82∶34.64∶57.54。

但是,面临产业结构新的调整,江苏职业教育的专业建设存在着以下诸多与产业结构调整不吻合的情况:第一是专业结构呈现“失衡”现象;第二是层次结构性失衡;第三是专业与区域特色产业对接失衡;第四是专业与新型产业匹配失衡。因此,要从省级层面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统筹规划,根据三次产业调整变化的比重,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布局。主要包括三方面调整:一是根据三次产业的总体比例,全省从宏观上增设和调控现有的14个大类专业的总体比例;二是根据各专业内部的结构性调整,尤其要加大服务型制造业、生产型物流业、高端制造业、物联网、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等专业的招生规模;三是大力加强三产人才的培养,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对中等职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初步形成与全国重要经济中心相适应的服务业发展格局。“十二五”期间需要扩大现代物流、商贸、餐饮、旅游服务、金融服务等专业招生。

(3)中职专业结构区域变化趋势。

分析各大市近几年招生专业情况可知,招生专业的覆盖面基本符合各大市产业结构要求,体现出了职业教育专业设置服务地方经济的区域性特征。“十二五”时期,江苏将发挥苏南的率先优势、苏中的比较优势、苏北的后发优势,苏南率先建成以服务业为主的现代产业体系,苏中加快发展先进制作业,苏北将形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主体、生产业为支撑的新格局。

苏南地区中职学校应瞄准优先发展软件业、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以及做好外资、外经、外贸、外包的需要,开发生物制药技术专业,开设网络安防系统安装与维护、楼宇智能化设备与安装等专业,关注物联网技术、生物医药技术、新能源技术及相关人才的培养;紧紧围绕服务“三农”和都市农业,积极开发现代农艺技术、观光农业经营、茶叶生产与加工、园林技术、园林绿化、宠物养护与经营、农产品保鲜与加工、农产品营销与储运、农村环境监测、环境监测技术、环境管理、环境治理技术、生态环境保护、太阳能与沼气技术利用等专业;打造一批与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环保科技、新能源和服务外包等高新技术产业相匹配的示范专业和精品专业。

苏中地区中职学校应瞄准新兴支柱产业,大力开发“光伏材料”、“光伏电池”、“光伏系统”、“微电子技术应用”和“工业自动化应用”等专业,尽快形成与“三新”等支柱产业链相配套的专业链,积极应对“三新”等支柱产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苏北地区中职学校应紧密围绕新兴产业发展趋势和布局,大力发展生产业。以发展面向农村职业教育为重点,提高县域职业教育服务“三农”的能力;以发展五年高职教育为切入点,对接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等产业。

三、“十二五”江苏中职生源供给趋势分析

中等职业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学历教育(包括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的生源主要由应届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非应届初中毕业生(包括在职职工、农民工、退役军人、农村青年以及社会其他人员等)两部分构成;非学历教育主要指职业技术培训。

(一)中职学历教育生源变化分析

1.2011―2015年全省及各市升入高中阶段教育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数据测算。

江苏全省升入高中阶段教育应届初中毕业生在2011年为81.75万人,之后逐年递减,至2015年将分别为74.46万人、68.61万人、62.07万人、62.08万人。

2.2011―2015年全省及各市中职生源变化趋势分析。

一是中职生源中应届初中毕业生的变化趋势。根据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2011―2015年江苏中职招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将按照普职11的比例测算,2014年、2015年中职招收的应届初中毕业生数与2011年相比都将减少近10万人。二是中职生源中非应届初中毕业生的变化趋势。“十一五”期间全省中职生源中非应届初中毕业生占其招生总数的比例为0.8%―5%,按5%测算得出,“十二五”期间全省中职生源中非应届初中毕业生数将为2.152万人、1.96万人、1.806万人、1.633万人、1.637万人。三是中职生源总体变化趋势分析。根据江苏中职生源总体变化趋势测算数据分析,2014、2015年的全省中职生源招生数量与2011年相比每年都将减少10万余人,年均递减约3万人。不难看出“十二五”期间,江苏中职将步入生源短缺时代。

(二)中职非学历教育生源变化分析

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十二五”期间将实施城乡新成长劳动力技能和重点产业项目专项培训、企业职工技能提升培训、以及创业促就业培训计划。五年培训总人数在930万人,年均186万人。江苏省农委“十二五”期间将实施百万现代职业农民培育工程,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训50万人,创业兴业培训25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1000万人,合计1075万人,年均215万人。

综上所述,“十二五”期间,江苏中职生源变化的总体趋势是学历教育生源受人口波动影响,随在校应届初中毕业生数量下降而呈现逐年减少趋势,从而进入短缺时代。非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职业岗位转移等对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技术水平以及素质要求提高而倍受重视,从而呈现出培训任务重、生源充足的状况。

分析“十二五”江苏中职生源变化所带来的影响可知,一是中职发展受应届初中毕业生生源供给严重不足的压力,势必造成原来已经存在的中等职业教育发展与劳动力市场对技能型人才广泛需求之间的紧张关系更加趋紧;二是区域间、城乡间职业教育生源的不均衡分布,势必加大原有中职教育资源布局结构的不协调发展;三是现阶段的职业教育招生制度和升学办法,无法缩小发展中职教育与家长对子女升学多样化需求之间的差距;四是中等职业教育刚性的学习年限,技能型人才录用、使用机制,无法增强社会成员对接受中等职业教育与培训的拉动力。因此,要在生源短缺时代加快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从而满足社会对各类中职人才的需求,必须对现有的中职教育发展模式作出新的制度性选择与安排。

四、应对“十二五”江苏中职生源变化的政策调适

要实现国家及江苏省教育规划提出的“保持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大体相当”的目标,需要有学制、招生制度、质量支持政策等政策支持,并多管齐下,方可奏效。

(一)学制变革:构建学制立交桥,增强学制弹性,打通中职通往高等教育的路径

一是建立职业教育类型下中职、专科以及专业型本科等多个层次的完备、独立并相互衔接的学校教育体系。加强县域中等职业学校建设,依托或整合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建立面向农村社区、以高中后为培养对象的社区性质的高等教育机构,开辟相当于准大专层次的教育,学制一般可为两年,并通过建立过渡教育,实现其与专科或本科教育相衔接。建立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沟通和衔接通道,使二者相互渗透并朝综合化方向发展,且在中等职业教育中增加高等学校预科。

二是改变“学历教育”一统天下和“封闭型”职业学校教育办学模式,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在区域内通过建立职业学校教育机构与职业培训机构的联合共同体,特别是县(市)域内以水平关系为主导的组织,形成具有弹性和活力的学习系统,建立多样化的促进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交融的平台,扩大学历证书与非学历证书的沟通,建立学分认证和学分制银行制度,对被认定的有资质的企业培训课程学习成绩作为大学学分而予以认可。

三是促进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社区教育资源整合。改变职业教育的全日制化、学历化的倾向,以学习型社区等学习型组织建设为纽带,在社区内建立一个职业教育资源汇集、组织和配置中心,为社区成员提供非正式的、学习者“自助餐”式的学习平台,并建立一个开放的学习资源供给系统和学习需求信息反馈系统。

四是建立引导和促进学习者终身学习的制度。建立“带薪学习休假”制度,适应终身学习的培训质量评估指标体系以及学习状况的考核、认证和学分互认制度,对社会从业人员以往的学习经历、劳动、工作及自学等成果进行评估,使学习者已有的社会工作经历和成果在学历教育中得到认可,为满足学习者特别是社会从业人员日益增长的终身学习需求提供制度化的保障。

(二)招生制度:巩固学历型职业教育规模,挖掘非学历教育潜力,扩大中职生源对象和范围

一是改革招生管理制度,提高招生管理的统筹力。针对职业教育“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统筹乏力”的管理体制障碍,改变学校按归属部门和类别分别组织招生的现行做法,真正建立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扎口和部门分工协作的管理体制。通过统一管理与分工协作的有效监管体制,破除多头办学分散职教资源、抢夺职教资源、浪费职教资源的现象,实现“全口径”统筹各种职业教育、“全覆盖”管理各类职业学校的招生管理目标。

二是创新招生工作机制,增强招生政策的干预力。开展初中毕业生的提前分流试点,引导部分初中学困生提前到职业学校注册入学;合理安排职业学校“五年一贯制”招生计划,以稳定部分学业中等的初中毕业生生源;实施为打通中高职衔接奠定基础的职教招生制度的改革,吸引更多的优秀初中毕业生接受中职教育。探索“企业、学校”双元制职业培训模式,大力开展岗前职业教育、在职继续教育、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下岗再就业培训教育,拓展职业教育的休闲娱乐、陶冶情操、提升素养等方面的服务功能。

三是实施灵活招生办法,扩大中职招生的辐射力。推动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对象由单一的初中应届毕业生向多元化的社会群体转变,吸引往届初高中毕业生、社会适龄青年、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农村行政管理干部、退役士兵、下岗失业人员等群体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大力推动东西联合办学、南北联合招生等合作办学,吸引中西部劳动力资源丰富省份的生源。实施从助学金制度逐步过渡到免费教育制度,加大对涉农专业和特困生人群的扶持。开展国际间的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拓展中外联合办学和出国留学规模。

(三)质量支持政策:坚持特色化、专门化、集团化办学,扩大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影响力

一是加快职业教育特色化形成。跟踪南京、徐州、苏锡常三个都市圈和沿沪宁、沿江、沿东陇海、沿海等“四沿”产业带,形成在城市产业集群带动下地方特色专业,并拉长专业链,形成专业群。强化行业在学校布局和专业调整中的纽带作用,打造行业主导的职教集团“条形”特色。推进职业教育园区与地方产业园区协同规划,形成教育、行业企业参与的“园区办学”、“企业校区”、“校企一体化”的“块状”特色,走集合式、集群式、集约式的职教发展之路。

二是加强职业教育专业化提升。以专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江苏职教的布局调整和质量的全面提升,引导相同或者相近的专业资源在更大的空间流动,在有效对接区域内主导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或特种行业的过程中,促进生源向以专业化发展的职业学校集聚,实现以品牌教师精湛的教学技艺支撑职业教育的质量,以专业化培养下的对口就业、高薪就业、高端就业来增强职业教育对学生的有效吸引发展目标。

三是加速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职教集团内部可将中职和高职两个不同学历阶段、不同教学层次的教育衔接贯通起来,形成一个有梯次、有延续性的学制系统;在外部通过“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提供教学链、产业链、利益链融合的平台,将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有效对接,合力推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并将企业对人才的接纳情况作为衡量职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核心指标。

(四)投入保障机制:增加职业教育公共投入,提高弱势群体接受职业教育机会,支持改革创新计划的实施

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多渠道筹措中职教育经费的机制。完善和实施中职教育生均财政拨款基本标准,切实履行政府保障中职教育经费的主体责任,并按不低于财政收入增长幅度逐年提高财政投入水平。

二是完善中职学生的助、奖学金资助体系,加快实施中职学生免学费政策,加大对弱势群体接受中职教育的支持力度。通过助学金、奖学金、贷学金等多种形式,对经济困难家庭学生和选学农业及地矿等艰苦行业职业教育的学生实行学费减、免和生活费补贴制度。加快推进农村中职学生免学费,并逐步实现全覆盖。

三是改进投入保障机制。各级财政安排的职业教育专项经费要重点支持技能型紧缺人才专业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农业和地矿等艰苦行业、农村和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发展。探索实施政府购买方式,对公、民办职业学校给予支持。充分发挥行业主管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在发展中职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五)就业导向政策:建立人才需求预测预警机制,严格劳动就业准入制度,提高中职毕业生就业待遇

一是建立技能型人才的预测预警机制,加强职业教育规划。及时分析、预测和不同行业对不同层次技能人才的需求规模、结构及其他相关要求,强化中长期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预报,监测经济周期性变化与结构调整所影响的行业及市内外的就业状况,进行准确、快捷的评估和信息报告,引导职业学校瞄准用工市场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与培训。

二是严格实行就业劳动准入制度,切实提高中职毕业生待遇。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特殊行业、职业、岗位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做到就业必须先培训,上岗必须先持证。加强对用工单位劳动用工监察。建立、完善技能型人才的收入增长机制,切实提高中职毕业生待遇。开展弱势人群的特别职业培训,实施职业教育技能扶贫,确保劳动者“获得合理待遇,享受职业尊严”,提升职业教育对社会公众的吸引力。

On the Change of Student Pool and the Development Countermeasures

CAO Hong-hua & ZHANG Hong & LIU Yi-gang & XU Jian

篇13

一、课题的提出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与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课题提出的背景。“因材施教”是教育的理想和目标,是教育基本规律的内在要求,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个别差异及其形成规律,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措施,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因材施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育中的反映。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围绕学生的特性和知识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方略,确立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保障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高水平、多类型的职业技能型人才。

本项目的开展是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的逻辑延续与深化。近年来,江海学院坚持办学以学生为本,育人以素质为本,素质以职业技能为本,并进行了一系列积极有益的改革和探索,这些改革措施和成果,是我们将教育教学系统改革聚焦于“因材施教”主题的深厚基础。

2、研究的主要内容。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实施因材施教方略,根据生源实际情况,实施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造就能充分发挥他们才华与潜能的职业技能,成为社会的有用人才。关键是实施差异施教策略和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确立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具体内容:

(1)教学目标分层次,实现人人有价值的教学;

(2)学生主体分层次,实现人人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3)教学分层次,实现因材施教;

(4)开展专业科技活动,鼓励优秀学生迅速成长,培养创新精神;

(5)评价分层次,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

(二)主要理论依据

1、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美国教育家布鲁姆在掌握学习的理论中指出:“许多学生学习中未能取得优异成绩,主要不是学生智慧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适当的教学条件与合适的帮助造成的。”

2、现代人才观理论。传统教学过程都是同一标准,重视共性教育,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现代人本主义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自律发展,注重挖掘学生在学习中创造性以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注重发挥非理性因素在教育、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3、我国古代的教育教学理论。孔子教学各因其材,孔子之后的墨子也主张教学要照顾学生的实际水平,做到“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这些宝贵的传统经验提示我们在教学中要做到因能归类、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势利导。

(三)课题研究目标。对教育教学进行改革,“为了一切学生”,“一切为了学生”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学生分层达标。分层的依据是学生个体的差异,分层推进的目的是求得学生的持续发展,从而使有明显差异的各类学生都能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实实在在的进步与提高。逐渐实现学生个性潜质与主观志趣的科学整合、学校专业培养计划与职业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科学整合、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1、调查研究法。进行市场调研,明确我院对专业人才培养规格的定位,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毕业生质量标准;以能力为本位,职业实践为主线,按照通用能力和职业核心能力要求,整合相关课程,建立专业课程体系,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2、经验总结法。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现状,揭示存在的问题,逐步形成系统、综合实施因材施教的整体方案---以职业技能为主体的综合应用能力培养方案。

总之,本课题研究遵循“确定重点、由点及面、层层退进、普及推广”的原则,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积累较为科学的研究资料,并予以总结。

二、课题研究的过程

(一)进行师资培训,提高课题组成员素质。教师是教学改革的最重要因素,也是课题研究的最关键因素。我们首先围绕课题研究进行教师培训,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知识结构的完善,要求每一位课题组成员都要及时对自身的知识结构进行补充和完善,使自己的知识素养不断提高,为课题研究打好扎实稳固的根基。二是观念的更新。课题组成员每两周进行一次集中理论学习研讨。课题组长带领大家学习有关分层次教学的教学理论、教学模式、教学评价等相关文章,并要求各成员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和经验总结,进一步更新观念,加深认识。

扎扎实实的理论学习,启迪了课题组成员的思维,开阔了教师的视野,促进了教师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为进行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通过课题分解研究,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策略。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对课题进行分解与细化,要求主要课题组成员每人抓住一个子课题,力求深入透彻的研究,并定期向课题组进行汇报,做到有分有合,分层共进。具体分工为:

课题分解内容负责人

1教学目标分层次,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教学刘峻

2学生主体分层次,实现人人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奚日宁

3教学分层次,实现“因材施教”刘峻

4开展专业科技活动,鼓励优秀学生迅速成长,培养创新精神朱敏红

5评价分层次,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钱胜

(三)积极开展课题研讨活动,加强过程管理和调控

1、围绕课题,按照研究目标,组织切实有效的研究活动。根据课题研究进展情况,我们课题组成员围绕研究目标,分别开展了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设计、优秀案例交流、“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大讨论等主题研讨活动。项目负责人刘峻老师撰写了《高职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发表在核心期刊《高等教育理论》2007年第七期。

2、及时评价总结,积累并整理研究资料。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认真进行教学设计,收集教学案例,研究“分层次教学”课堂教学模式,并撰写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和总结。共有5篇学术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 三、研究结果及其分析

高职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高职院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可以通过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推行来达成。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已有知识准备的差异性及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性,使得因材施教原则在高职教育中具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一)分层次教学的必要性。根据学生基础水平的差异,在详细剖析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将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充分考虑学生个性化发展,构建“知识层次结构”,分为加强层、基础层和提高层,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层,实施分层次教学。

1、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需要。高职教育属大众教育,培养目标是使受教育者成为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各领域一线岗位需要的合格劳动者,即高级蓝领,亦即是数以万计的技术工人。

2、高职学生生源现状的客观需要。随着教育发展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这也必然导致高职教育生源整体文化基础水平的下降和学生差异程度的扩大。如果仍按传统的教学方法“一锅煮”势必加大二极分化,造成有些学生“吃不饱”,而有些学生则“消化不良”。

3、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的需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教学方式是全面培养合格的素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应该积极回应家长的教育愿望与教育投资,提供给学生真正需要的教育服务。

(二)分层次教学的实践

1、学生分层。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将学生分为加强层、基础层和提高层三个层次,由学生自主选择学习层,实施分层次教学。加强层适合于基础较差的学生,基础层适合于一般学生,提高层适合于学有余力的学生。

2、教学分层

(1)制定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课程教学大纲。分层次设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必学内容上,各层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其差别只在于知识的深度、广度。在编写加强层教学大纲时,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编写基础层教学大纲时,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在编写提高层教学大纲时,以培养应用技术研究型人才为主要目标。

(2)制定不同的教学进度,以适应教学需要。

(3)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

如对提高层学生在教学中可通过设“疑”的方法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通过设“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教学过程不断沿着“有疑—无疑—有疑”的思维轨迹螺旋式上升。对于加强层的学生,应针对其学习成绩一般,自信心不足等共性问题,采用对重点问题精讲多练,以启发互动为主要教学方法。

3、考核分层。教育的落脚点是对学生的评价和考核,应充分发挥评价的激励、导向功能。建立多元化评价的激励机制。把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学习成绩的评价与学习态度和价值观评价统一起来。

在试卷命题定位上也应有所区别:加强层试卷应定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计算及实际应用的范围内,以基本题为主,难度系数为1;基础层试卷除覆盖加强层试卷外还应有提高题,难度系数为1.2;而提高层试卷除覆盖基础层试卷外还应有拓展题,其难度系数为1.4。

(三)结语。作为高职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人才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规格、全方位的,社会上既需要“发现和研究客观规律”的学术型和工程型人才,同时也需要“将客观规律的原理应用于实践从而转变为工程产品等物化形态,并为社会谋取直接利益”的应用型人才。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一线技术人才,教师要结合专业就业岗位的需要和人才培养规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根据其不同条件、特点和需要,把握知识的难度和深度,认真研究各层次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施教策略和教学方法,以主动地适应不同学生的差异。

四、成果学术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一)研究成果的学术价值。通过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研究,在教育理论上深化了对“因材施教”的认识,提出了高职院校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可以通过实施分层次教学的推行来达成,探索了实施分层次教学进行人才培养的方法。深刻认识到学生发展的个性差异、已有知识准备的差异性及社会需求的多层次性,使得因材施教原则在高职教育中具有了可能性和必要性。

(二)推广应用价值。本课题从内容上看,既有理论研究,又有教改实践。从形式上看,打破了传统的“三统一”的教学模式,对不同基础的学生,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按照不同层次分流培养。实践证明,对学生实施分层次教学是促进学生快速成长、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该项研究为学校的教学改革积累了经验,创造了条件,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五、项目研究存在问题及改进设想

教学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渐进过程。作为立项课题的研究,虽已达到了预期目标,囿于研究时间的限制,在深度和广度上还有许多问题尚待研究和解决,本项目作为一个课题会有结题,会有阶段性成果,但作为一个永恒的教育主题,它不会随着课题的结题而结束,不会随着课题的完成而完结。因材施教的综合研究和系统实施是我校一项不会停歇、不会完结的事业。

围绕“因材施教研究”立项课题的研究,共有5篇学术研究论文在核心期刊发表。在对因材施教进行综合研究的基础上,着力因材施教的系统实施,努力做到教学研究成果三面向,即面向教学,面向学生,面向教师,促使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效果。下一步拟在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作教改试点,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和全面展开。

初步设想是:

1、选择实验班级,划分学生层次群类。

2、对各类群学生进行分类研究,提出对策,进行分层次教学试点。

3、对实验班级精心研究,并与普通班级进行对比研究,撰写研究报告。

4、将实验班级情况汇总,形成经验,进而在在更大的范围内实施分层次教学。

5、初步构建高职分层次教学理论体系。

6、通过对各届学生毕业成绩及就业及就业状况进行比较、分析,检验理论的正确性,对分层次教学理论进行评估。

参考文献

1.刘峻.高职分层次教学研究与实践.高等教育理论,2007.7

2.朱敏红.加强人文素质教育 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等教育理论,2007.9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