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SCI杂志 SCIE杂志 物理与天体物理 中科院3区 JCRQ3 杂志介绍(非官网)

等离子科技

英文名称: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   国际简称:PLASMA SCI TECHNOL
《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杂志由IOP Publishing Ltd.出版社出版,本刊创刊于1999年,发行周期Bimonthly,每期杂志都汇聚了全球物理与天体物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包括原创论文、综述文章、研究快报等多种形式,内容涵盖了物理与天体物理的各个方面,为读者提供了全面而深入的学术视野,为物理与天体物理-PHYSICS, FLUIDS & PLASMAS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科院分区
物理与天体物理
大类学科
1009-0630
ISSN
2058-6272
E-ISSN
预计审稿速度: 约4.5个月
杂志简介 期刊指数 WOS分区 中科院分区 CiteScore 学术指标 高引用文章

等离子科技杂志简介

出版商:IOP Publishing Ltd.
出版语言:English
TOP期刊:
出版地区:PEOPLES R CHINA
是否预警:

是否OA:未开放

出版周期:Bimonthly
出版年份:1999
中文名称:等离子科技

等离子科技(国际简称PLASMA SCI TECHNOL,英文名称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是一本未开放获取(OA)国际期刊,自1999年创刊以来,始终站在物理与天体物理研究的前沿。该期刊致力于发表在物理与天体物理领域各个方面达到最高科学标准和具有重要性的研究成果。全面反映该学科的发展趋势,为物理与天体物理事业的进步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期刊严格遵循职业道德标准,对于任何形式的抄袭行为,无论是文字还是图形,一旦查实,均可能导致稿件被拒绝。

在过去几年中,该期刊保持了稳定的发文量和综述量,具体数据如下:

2014年:发表文章199篇、2015年:发表文章184篇、2016年:发表文章202篇、2017年:发表文章186篇、2018年:发表文章238篇、2019年:发表文章184篇、2020年:发表文章192篇、2021年:发表文章190篇、2022年:发表文章238篇、2023年:发表文章199篇。这些数据反映了期刊在全球物理与天体物理领域的影响力和活跃度,同时也展示了其作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研究人员首选资源的地位。《Plasma Science & Technology》将继续致力于推动物理与天体物理领域的知识传播和科学进步,为全球物理与天体物理问题的解决贡献力量。

期刊指数

  • 影响因子:1.6
  • 文章自引率:0.1176...
  • Gold OA文章占比:0.48%
  • CiteScore:3.1
  • 年发文量:199
  • SJR指数:0.401
  • H-index:27
  • SNIP指数:0.75

WOS期刊SCI分区(2023-2024年最新版)

按JIF指标学科分区 收录子集 分区 排名 百分位
学科:PHYSICS, FLUIDS & PLASMAS SCIE Q3 26 / 40

36.3%

按JCI指标学科分区 收录子集 分区 排名 百分位
学科:PHYSICS, FLUIDS & PLASMAS SCIE Q2 19 / 40

53.75%

中科院分区表

中科院SCI期刊分区 2023年12月升级版
Top期刊 综述期刊 大类学科 小类学科
物理与天体物理 3区
PHYSICS, FLUIDS & PLASMAS 物理:流体与等离子体
4区

CiteScore(2024年最新版)

CiteScore 排名
CiteScore SJR SNIP CiteScore 排名
3.1 0.401 0.75
学科类别 分区 排名 百分位
大类:Physics and Astronomy 小类: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Q3 242 / 434

44%

学术指标分析

影响因子和CiteScore
自引率

影响因子: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因子越高,代表着期刊的影响力越大 。

CiteScore:该值越高,代表该期刊的论文受到更多其他学者的引用,因此该期刊的影响力也越高。

自引率:是衡量期刊质量和影响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通过计算期刊被自身引用的次数与总被引次数的比例,可以反映期刊对于自身研究内容的重视程度以及内部引用的情况。

年发文量:是衡量期刊活跃度和研究产出能力的重要指标,年发文量较多的期刊可能拥有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和更高的学术声誉,从而吸引更多的优质稿件。

期刊互引关系
序号 引用他刊情况 引用次数
1 PHYS PLASMAS 384
2 PLASMA SCI TECHNOL 312
3 J PHYS D APPL PHYS 243
4 SPECTROCHIM ACTA B 241
5 NUCL FUSION 204
6 IEEE T PLASMA SCI 172
7 PLASMA SOURCES SCI T 148
8 APPL PHYS LETT 126
9 PHYS REV LETT 123
10 J APPL PHYS 120
序号 被他刊引用情况 引用次数
1 PLASMA SCI TECHNOL 312
2 IEEE T PLASMA SCI 125
3 PHYS PLASMAS 93
4 NUCL FUSION 76
5 FUSION ENG DES 63
6 AIP ADV 51
7 J PHYS D APPL PHYS 43
8 PLASMA CHEM PLASMA P 37
9 J ANAL ATOM SPECTROM 35
10 REV SCI INSTRUM 28

高引用文章

  • Hybrid electric discharge plasma technologies for water decontamination: a short review引用次数:16
  • Review on reactive species in water treatment using electrical discharge plasma: formation, measurement, mechanisms and mass transfer引用次数:15
  • Non-thermal plasma treatment as a new biotechnology in relation to seeds, dry fruits, and grains引用次数:14
  • Deposition of SiCxHyOz thin film on epoxy resin by nanosecond pulsed APPJ for improving the surface insulating performance引用次数:11
  • Detection of K in soil using time-resolved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based on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引用次数:8
  • Remote open-path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 for the analysis of manganese in steel samples at high temperature引用次数:8
  • Mechanisms and efficient elimination approaches of self-absorption in LIBS引用次数:7
  • Study of pressure effects on ocean in-situ detection using 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引用次数:7
  • Structure-preserving geometric particle-in-cell methods for Vlasov-Maxwell systems引用次数:7
  • Strengthening decomposition of oxytetracycline in DBD plasma coupling with Fe-Mn oxide-loaded granular activated carbon引用次数:7
若用户需要出版服务,请联系出版商:IOP PUBLISHING LTD, DIRAC HOUSE, TEMPLE BACK, BRISTOL, ENGLAND, BS1 6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