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体古生物学报》是一本由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主办的生物学术刊物,该杂志为季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主要报道生物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与实践,该杂志的创办有利于国内外同行探讨有创新的学术观点,加强国内外同行学术交流。本刊将及时推出该领域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成果,使国内外同行能及时、方便地查阅、引用,为生物研究事业的发展作贡献。
《微体古生物学报》杂志一级发文领域主要有:天文地球、生物学、文化科学、历史地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经济管理、建筑科学。二级发文领域主要有:天文地球 / 古生物学与地层学、生物学 / 古生物学、天文地球 / 地质学、天文地球 / 矿床学、生物学 / 植物学、历史地理 / 历史学、生物学 / 动物学、天文地球 / 海洋科学、天文地球 / 海洋地质、天文地球 / 岩石学。该杂志与时俱进,开拓进取,保持优势,敢于争先,开设了科研论文、学术思想讨论、学术动态报道、新技术、新方法、简介、评述等栏目,反映生物领域科研成果和生物实践经验,为生物工作者和研究人员提供业务交流和学术成果的发布平台。
影响因子: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影响因子越高,代表着期刊的影响力越大。
被引次数:指某篇论文在一定时间内被引用的次数。被引用次数越多,说明这篇论文影响力越大,论文的分量越高。
期刊他引率:指此期刊全部被引用次数中,被其他刊引用次数所占的比例。具体算法是:他引率= (被其他刊引用的次数) / (期刊被引用的总次数)。
平均引文率:指在某一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被引用的平均次数。它是研究、学术绩效和研究出版物发表质量的重要指标。
序号 | 资助项目 | 文献量 |
1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618 |
2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 120 |
3 |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 | 55 |
4 |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 | 43 |
5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 | 36 |
6 | 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 33 |
7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 32 |
8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 | 25 |
序号 | 资助课题 | 文献量 |
1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G2000077700) | 21 |
2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072002) | 16 |
3 | 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项目(41221001) | 13 |
4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8-001-B0) | 10 |
5 |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D94009) | 7 |
6 | 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090415202) | 7 |
7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806402) | 6 |
8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670151) | 6 |
序号 | 机构名称 | 发文量 |
1 |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 572 |
2 | 中国科学院 | 143 |
3 | 南京大学 | 76 |
4 | 同济大学 | 68 |
5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 67 |
6 | 中国科学院大学 | 56 |
7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52 |
8 | 中国地质大学 | 45 |
序号 | 相关发文主题 |
1 | 化石;孢粉;盆地;牙形刺;介形类 |
2 | 盆地;孢粉;化石;有孔虫;植被 |
3 | 化石;有孔虫;孢粉;动物群;石炭 |
4 | 有孔虫;古环境;孢粉;介形虫;化石 |
5 | 盆地;白垩世;孢粉;松辽盆地;孢粉组合 |
6 | 有孔虫;志留系;底栖有孔虫;微相;奥陶统 |
7 | 盆地;化石;有孔虫;沉积环境;牙形刺 |
8 | 化石;放射虫;二叠纪;有孔虫;动物群 |